分享

1975年的“五四青年节”,青岛市“上山下乡”老照片

 青岛城市记忆 2024-05-04 发布于山东

1975年5月4日,行驶在胶州路上的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车队(张冠英老师收藏

1975年5月4日,行驶在胶州路上的游行车队,车上是胸戴大红花的知识青年们。这些年轻人即将告别自己熟悉的亲人和家乡,前往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开启一段新的人生之旅。

1975年3月27日,中共青岛市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召开市直单位党员负责干部会议,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按家长工作单位分系统归口,采取厂社挂钩的办法,对口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4月22日 核心小组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各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迅速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1975年5月2日,青岛市革委会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晚会在人民会堂举行。

1975年5月4日,青岛食品厂首批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留影(张冠英老师收藏


1975年青岛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青岛二中袁群同学作为知青代表发言。(林志伟老师提供)


1975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青岛市革委会在汇泉广场举行隆重的欢送青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欢送大会结束以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带队干部,分乘四百余辆披红挂彩的汽车开始游行。


5月4日,欢送会后,部分知青在市革委楼前合影留念(网友“老王头”提供)


1975年青岛市上山下乡动员大会,青岛二中的杜丽莎、翟卫民、张莉、冯玉华同学在游行车上合影。(林志伟老师提供)

当日,全市各单位都组织参加欢送,各学校学生,企业工厂职工夹道欢迎,场面十分宏大。


沿途街道高大建筑物上,红旗飘舞,标语醒目,二十余万夹道欢送的群众和少年儿童,鸣放鞭炮、敲锣打鼓,挥动彩旗、花束,跳起欢乐的舞蹈,热情奔放地高呼口号,表示热烈欢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见到这热烈动人的情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断向观众挥手致意,表示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虚心接受再教育,广阔天地炼红心。


青岛市革委会“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到最广大的农村定居并参加劳动,即“插队落户”的政治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对国家、社会、家庭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1968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


根据青岛市志记载,集体到农村生产队插队是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形式,占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80%以上,安置地区主要集中在烟台、潍坊、临沂地区。生产建设兵团安置成为另一个主要安置渠道,青岛知青主要的安置方向包括四个,分别是省外的甘肃、青海、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以及省内的山东生产建设兵团。

197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报道“青岛市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


1980年,中央下达文件,“不再下乡”。1980年9月,青岛市委和市政府决定不再动员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1981年4月,青岛市各级知青办停止对外办公,具体业务工作并到市各级劳动部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全部结束。自此,“知青”这个名词正式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知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放下学业和家庭,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农村和农垦兵团的农业生产和建设中。


据资料统计,1957年至1981年,青岛市共有近12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乡或安置在生产建设兵团、农林牧渔场等。



1983年,这张美国摄影师出目里利吕井拍摄的照片,其中的街道场景、那座八年前游行车辆驶过的老建筑,以及街上的来来往往的行人,这座城市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的社会形态。
胶州路过了聊城路的这一段,虽然随着近些年的城市改造不断发生着变化,但照片中的几座老建筑还是保留了下来。


49年前的今天,胶州路上,在一首“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中,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奔赴异乡插队落户,成为广阔天地里的“新农民”。


49年后的街景对照,亦如这条喧嚣许多年的大马路,早已淡去了曾经的火热,更多的是一份平静淡漠,那处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不知是否还记得那年的往事。


献给那些年,那一群热血青年,那一段难忘的经历,峥嵘岁月里与青春有关的一切,已成为不可磨灭的永远的回忆!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敬请扫码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