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静能通万事理,心宽自有百福来

 昵称8300447 2024-05-04 发布于江苏
  

《庄子·知北游》中讲: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过了无数的春夏秋冬,但回想起来,这大半辈子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日常琐碎的小事,生活中的得失,情绪上的好坏,都在无时无刻的占据着我们的时间,耗费着心中的热情。

设想一下,如果在短暂的一生中,将宝贵的时间都用来纠缠于此,想必定会痛苦不堪。

那么如何能够在俗世中安然前行,不受外界干扰呢?

其实很简单,人静则万事通透,心宽则百福前来。
图片
01


人静则通透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王维《酬张少府》

俗话常说:成大器者,必有静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是有能力的人,往往遇事越能平静,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苦恼,在某些时候,越是想要静下来,越是浮躁不安。

可见遇事平静并不容易,能以淡然的心态应对俗事,需要有大修养,自然也能成大事。
图片
光武帝刘秀便是如此,在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后,他的哥哥刘縯趁乱起义有了不俗的成绩。

反观刘秀,终日沉浸在日常的劳动中,他哥哥因此嘲笑他胸无大志。

其实刘秀并非没有志向,而是一直在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后便一跃而上。

最终的结果就是,刘秀成为光武帝,而他的哥哥在起义途中因为反叛罪被皇帝杀害。

王阳明说:

人极静,则万事可看通透。

心躁,容易出错;心静,更好做事。

如果遇到一点急事,或者得到一点成绩就开始骄傲,很容易让心静不下来,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遇事静心,做事才能顺心,生活方能更加通透。
02


心宽则从容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插秧偈》

为什么时常会觉得生活很累?

其实生活一直都是喜忧参半,如果你觉得内心有些累,那么说明是心态出现了问题。

人生本就是快乐和忧烦并存,如何取舍全看自己的内心。

把心放宽,计较的事情就少了,心情就舒畅了。

把内心的私念抛弃,就会感受到另一番天地,享受其他人所看不到的风景。

正如老话说的: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图片
如果常常看不开,苏轼想必也不会留下这么多传世佳作;

如果凡事斤斤计较,李白或许在离开京城后就泯然众人;

如果天天回忆往事,王维又如何能出现在后世的视野之中?

心宽从不是无意义的谅解他人和事物,而是让自己开心的秘方,少些计较则多些从容。

遇到烦心事,一笑置之;遇见垃圾人,远离便是。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宽便会百事从欢。

心宽,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心宽的人,往往能收获更多的美好。
03


顺其自然,百福自来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冯道《天道》

何谓顺其自然?

有一位作家是这样解释的:让该来的来,让该走的走,不发脾气,不钻牛角尖,开口常笑,闭口常乐。

这么一说,看起来很简单,实则并不容易,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意境。

很多人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埋怨当下,认为自己的人生一路挫折,到处都是坎坎坷坷。

但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改变天地间的规律,却可以改变自己处事的方式。

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常态,过意去追求反而往往求而不得,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方法。

图片

杨绛先生说:

人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每一个日出日落。

觉得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人会因此而责怪。

既然失去了,就放下成见,得到了,就好好珍惜,顺其自然看开就好。

生活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体验的,自己活的舒服胜过一切良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