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文分享,原题《科幻与伦理》

 枯藤老树1 2024-05-04 发布于浙江

商业奇人马斯克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并跟马云辩论过一个观点:未来的人工智能AI将打败人类,且这个未来不会很远。

说实话,我比赞同马克思更为赞同马斯克,因为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写的一篇小文章,原题为《科幻与伦理》。现在看这篇文章,观点已经很陈旧,但有些观点竟能与马斯克不谋而合,还是颇让我感到自豪的。下面即是原文(未修改):

科幻与伦理
我从小就一直喜欢看科幻片。记得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科幻片是《未来世界》,里面一个把人的面具切割下来的镜头让我觉得刺激,从此我就对科幻片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不过严格说来,《未来世界》尚算不上一部真正的科幻片,它只是讲述了一个集团利用高科技复制人类而被两个记者识破的故事。也许那只是科幻片的雏形吧。
那些场面宏大,表现诸如怪物、星球、人与机器对战等的科幻片只是适合孩子们观看的。我更喜欢看把科幻与伦理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因为我觉得那样才是最深刻地表现了科幻的本质。
比如《回到未来》三部曲。这三部前后连贯得非常紧密的片子被我看过了很多次,并一直保存在我的电脑里。影片主角之一的布朗博士穷几十年之功发明了一部能穿越时间的机器,其忘年交马蒂则成了这部飞车的首位试乘者。马蒂乘着这部飞车从1985年回到1955年,再来到二十一世纪,然后又回到1885年去救因飞车发生故障而滞留在了那个时代的布朗博士。
情节是简单的。但其中布朗博士的一个观点却引起我的深思,他认为即使造了这样的机器而能穿越时空,也应当不影响到彼时彼地,禁止与当时的人事发生任何关系,这样,“本来”的时空连续性便不会被扭曲、改变。也就是说,假如真的有这样一部机器可以回到过去奔向未来,就势必会影响到当时的人事,那么今天、过去和未来岂不是要改变了吗?在第一部里,马蒂回到1955年遇见了年轻漂亮的洛林——亦即他的生母,他的生母却爱上了他,经过马蒂百般设计后洛林才投入了麦克菲(马蒂生父)的怀抱。假如马蒂真的如洛林所愿与其结合,那么,马蒂是谁的孩子?推论下去,洛林不与麦克菲相恋便不会有马蒂,也就不会有马蒂的回到过去,也就不会有洛林爱上她的亲生儿子。但事实是发生了。在这里马蒂是严格遵守了博士的规定。但假如马蒂是一个花花公子,面对主动投怀送抱的他母亲的香软肉体而不能自禁,那么我们就很难想像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了。
电影毕竟是电影,有时会为了迎合观众需要而故意去破坏一些“原则”的。比如有些科幻影片刻意安排一些通过时空穿梭改变现在(亦即相对于未来的“过去”)的情节。如《终结者2》中安排未来的智能机器人T1000回到现在杀掉童年时代的天网组织领导人,天网组织领导人亦安排施瓦辛格回到现在保护自己,最终取得成功。这样,时空的连续性就被人为地破坏了,命运轻易地就会被改变,连上帝也无可奈何。
再比方《回到未来》第三部中就安排布朗博士违反了自己给自己定的“不与过去的任何人事发生任何关系”的原则。布朗博士在1885年拯救了本该掉进悬崖身亡的克蕾拉小姐并深深爱上了她,以致于回不到1985年,而那条本来纪念克蕾拉小姐的“克蕾拉峡谷”也奇迹般地变成了“伊斯伍德峡谷”,他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他自己的规定,但却演绎了一段本来没有的浪漫爱情。
科幻涉及伦理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人与电脑(即未来的机器人)的智能到底是哪个更高些。当今世界的电脑技术不断发展,处理技术更快更强,某种意义上说,电脑已经远远超过了人脑。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总能有理由让人相信:将来某一天,以电脑拼装成的机器人的智能将超过人类,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是机器人将统治这个世界。如我很早以前看过的一本表现未来机器人生活的书(书名记不起来了),如果不是在人为其设定的“不能侵害人类,否则将产生短路”的原则制约下,人最终将不能战胜机器人。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古怪的题目:上帝能否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假如能造出,证明上帝并非万能;假如不能造出,同样证明上帝并非万能。
科幻与伦理结合的事例还有很多。不要把科幻看成是荒诞不经的东西,静下心来想想,科幻作家们要表现的一些主题,其实不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东西吗?如同相对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否也会发生一些变革?(原文完)

事实已经证明:过去的很多科幻早已成为现实,比如上天、登月、探索火星。

那么,今天的科幻一样也会成为明天的现实。

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代表怪力乱神不存在。(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