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言柒,一个不太安分的打工人。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本想免费试用结果被扣一年会员”。 据法治日报披露,来自河南郑州的吴女士,因为想要用一个滤镜,就下载了一款修图App。 App页面显示“七天免费试用,到期自动续费98元,可随时取消”。 吴女士本来以为是开通7天内免费,到期前取消就不需要收费,结果直接被扣了一年的会员费98元! 本想薅羊毛,结果一不小心就“被消费”,类似的经历应该很多人都遇到过。 小柒也是在记账的过程当中,才慢慢发现很多原本不太在意的隐形支出。 它们就像是女巫的毒药般,一点点侵蚀着我们的财务健康,如果不及时发现,真的很影响小金库呀。 1、话费套餐 我现在用的手机卡是大学时候办的,一开始是19元的话费加上8元8G的流量套餐,一个月下来不超过30元。 后来毕业,原先的流量套餐失效了,只能选择其他的。 当时客服给我推了59元的套餐,前12个月优惠20元,每月39元也还行。 结果后来优惠到期,一下子变成59元的,还不让我降级 一气之下换了8元的保号套餐,又重新办了张流量卡,反倒更便宜了。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但其实大部分地方都覆盖了WiFi,打电话也可以通过微信,没必要办很贵的套餐。 一个月省下几十块,一年也好几百了。 2、自动续费 现在很多App都有会员订阅,而且大部分是首月优惠,到期自动续订。 有时候我们因为一时的需求开通了会员,默认自动续费,如果没有及时取消,就会一直悄咪咪地扣钱。 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各个支付软件的自动扣费授权,最好是关闭免密支付,同时定期查看账单,免得有漏网之鱼。 像小柒,之前因为素材同步问题,开了某视频剪辑软件的云盘会员,明明已经再三确认支付宝和微信自动续费关了,结果它居然直接从银行卡扣钱,真的是防不胜防😭😭 3、能源消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对电费电量没什么概念,直到后来自己租房,每月交水电费,才开始重视这个事情。 家里的各种电器,能用节能的就尽量换成节能的,不要小看每天省几度电,一年下来几百上千,都够换一个新的了。 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不用的电器及时关掉。 4、优惠券门槛 很多优惠券都是有使用门槛的,满减、仅限指定菜品、节假日除外...... 如果没有看清规则,等到结账时才知道不能用,就得多花不少钱。 5、免费/低价试用 很多服务和产品都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试用机会,看似占了便宜,但最后多半还是没有。 例如,一些景点的摄影服务,可以免费换装免费帮你化妆,但一张照片10块钱。 还有上面说的App会员免费试用,悄咪咪就给你扣钱了。 一一盘点下来,大概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自己“抠抠搜搜还是花了很多钱”了吧。 这些支出看似不起眼,但积少成多,真的会让我们多花很多钱。 赶紧自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中招吧。 如果你还发现了其他一些隐形消费,欢迎留言分享出来,大家一起避坑!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 看完点亮赞和在看,一起慢慢变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