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头墙”的来历

 黑龙江波涛 2024-05-05 发布于广东

“马头墙”,顾名思义是形似马头的墙,广义地讲,它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的山墙形式之一“叠落山墙”,即房屋两侧山墙高出屋顶,并随屋顶的斜坡呈阶梯形;狭义地讲,它专指徽派、赣派建筑传统民居山墙形式,其特点为屋顶斜坡,覆盖小青瓦,两侧山墙高出屋顶,墙顶挑三线排檐砖,呈一阶至五阶式递进排列,在每阶顶端安装搏风板,然后在顶上安装不同形式的“座头”,远望状如吉祥安泰、昂头奋举、直上青云的马头,故称“马头墙”。

“马头墙”的来历

在安徽黄山等地常见一座座独特的民居,白色的山墙远望状如昂头奋举、直上青云的马头。

在安徽黄山黟(yī)县西递村、宏村,歙(shè)县“徽州古城”及江西婺(wù源)等地乡村,最最夺人眼眸的就是民房、祠庙、门楼等建筑物上造型奇特的“马头墙”。只见一座座庭院错落有致,一间间房屋的斜坡顶高低起伏,满目青砖粉墙高耸,小窗纤巧,黛瓦如鳞,檐头高挑,而那一面面高大的山墙阶梯顶恍如“万马”在古朴静谧的村庄“奔腾”而过。瞬间,给人一种古朴静雅与暗含腾跃之阳气的和谐之美感,在青山秀水环抱中显得明朗大气、天人合一,置身其中,恍如时光倒流并与现代社会隔绝。

山墙处处有,为何此处独造“马头墙”?查阅历史资料,才知此墙始创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夏天,其发明人为时任徽郡(治所即在今安徽黄山歙县)太守何歆,只不过当时不叫“马头墙”,而叫“高垣”或“火墙”。清赵宏恩等监修《江南通志》称其为“崇墉”,就把这种墙的历史溯回到西周时期了,因为《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曾有“伐崇墉”一事,指崇国的高墙。后来崇国湮灭,“崇墉”成了“高墙”(即高垣)的代名词,主要作用于一些极其重要的建筑,如皇宫、粮仓等防火措施。何歆在徽州所建“高垣”(火墙)是历史上首次将“崇墉”形式运用于民房,而且以政令迅速推广,又被后世广为弘扬,并融入徽州人民“精神文化”中的“马崇拜”元素,以“马头墙”形式、称谓至今沿袭。学者代士乐认为其“创举不仅成为中国古代消防史上的里程碑,而且也开创了“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风格。”

“马头墙”的来历

“马头墙”的发明人是明代弘治年间徽郡(歙县)太守何歆,广东人。

何歆(1461-?),字子敬,别号榕溪先生,广东惠州博罗人,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进士,先后出任南京御史台、山东道监察御史、广西道监察御史、清军监察御史;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夏天,受命出任徽州知府,始造今人所称“马头墙”而惠泽民生,三年后被擢为山西布政司左参政,不久病逝,葬于家乡罗阳黎村。其始创“马头墙”之事迹广泛载于《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与《明孝宗实录》《崇祯博罗县志》《康熙徽州志》《嘉庆惠州府志》《江南通志》等正史文献中,并载入《中国消防通史》。

《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简称《德政碑》)原立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位于万山(今长青山西)碑亭,后来碑亭被毁,石碑也不翼而飞,隐没400多年后才重出江湖。那是1977年歙县徽城税务所搞基建工程,挖掘地基时发现了这块《德政碑》,且保存完整,现收藏于歙县博物馆新安碑园内,镶嵌在入口处的碑廊中部墙上。石碑为红砂石打造,通高236厘米,宽134厘米,碑额篆文“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碑身正面竖刻小楷文字28行,内容为林瀚撰《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背面上半部雕刻文字内容为吴漳清撰《郡侯何公德政碑阴序》。细读林瀚、吴漳清所述,仿佛拉开了历史的帷幕,何歆始创“马头墙”之情景赫然浮现。

那年夏天,正当盛年、精明强干、吏能卓著的何歆风尘仆仆来到“地狭民众、木楼相连”徽州新安城。他走遍古城大街小巷,敏锐地发现了此城易发“火患”之弊端,叹道:“居民稠矣。无墙垣以备火患,何怪乎千百人家不顷刻而煨烬也哉!”因而萌生改造民房墙垣、消除火患危害的筹谋。当又一次亲眼见证了“火烧连营”的灾难后,他下定了“治火”的决心,招集城中父老,阐述调查结果,认为“燔空之势,未有能越墙为患者”,提出“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其上策也”,然后果断地制定“五家为伍,甓(pì,砖)以高垣”的措施,即5家一组,第五家的墙壁必须内缩1.6尺,并且用青砖砌高出屋面的山墙,以阻止火势蔓延;不愿意内缩墙壁的4家则必须出钱出力,买砖砌墙。为了彻底解决“火患”,何歆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强制推行此措施。起初百姓虽然奉行此令,但徽州寸土寸金,都是“弱之肉,强之食”,谁肯甘心出资出地呢;有的人见识短浅,趁机索利争地;有的人心存侥幸,消极怠慢。但何歆没有气馁,坚持认为:“徽郡火灾,屡为民患,吾辈参守兹土,可坐视乎!心虑久安之计为良”,于是在公务稍闲时,亲自率人深入里巷挨家挨户宣讲砌“高垣”的厉害关系,百姓才积极起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城内砌起高墙2000多道。不久新安城内又发生火灾,凡砌了高墙的人家,皆因大火被高墙隔断而免遭灾难;那些为索利拒建高墙或观望的人家,则袖手无措。这时,徽州百姓才知道筑“高垣”可以御火,于是“里邑相效,家治崇墉。自后六七十年,无火灾,灾辄易灭”。徽州防火之“高垣”“崇墉”由此而来,故世人称其为“封火墙”。后来,建筑师在单调的“高垣崇墉”基础上,巧妙地融入民俗“精神”文化,将堪舆风水、祈佑因素与美学元素柔为一体,创造性地开发出多阶式墙顶与富含美好象征意义的“座头”,使其外形酷似“马头”,“马头墙”一词因而诞生。清梁廷枏《海国四说卷三》记载道光七、八年间,“英吉利于夷馆前立大马头墙栅围之”,可见清代“马头墙”建筑形式已普遍流行起来。

“马头墙”的来历

“马头墙”不仅是为了防火,更重要的是其中暗含了许多美好的象征与寓意。

神奇的“马头墙”之所以至今兴盛不衰,不仅是因为其具有防火、防风、防盗、防暑、防音、装饰等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其中暗含了许多美好的象征与寓意,折射出以古“徽州”为中心地域向周围辐射的民间生活习俗与精神文化特征,这与他们自小离家在商业或事业上勤奋打拼,追求完美人生,然后以财富和荣誉回馈家乡的报恩精神息息相关。例如他们用檐头的递进式阶梯象征人生之路要一阶一阶地奋进,至五阶式檐头(俗称“五岳朝天”),则显示房主身份、地位已达圆满高贵之境界;用“鹊尾式”座头象征喜鹊常来,祈佑生活幸福;用“坐吻式”座头上的“灵兽”祈福避灾;用“印斗式”座头象征祈佑子嗣读书达官光耀门庭;用“朝笏式”座头祈佑跻身朝廷享受高官厚禄。而之所以用“马头”作为墙体称谓、形象标志,还在于人们对于“马”的喜爱与崇拜。“马”是吉祥、珍贵的灵兽,人生如骏马,经商者可骑高头大马“衣锦还乡”;为官者可“马到成功”,飞黄腾达;平常人家以此象征前路“一马平川”,吉祥如意。高昂的马头墙,有青云直上的大气,一马当先的瑞气以及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阳气;同时,“马头墙”的存在也永远见证着徽州人民同心同德、和谐共处,共却天灾的团结精神,凝聚着徽州人民的灵魂。在深厚富集的马文化沃土中,“马头墙”的兴盛,无疑是“马图腾”崇拜的又一种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