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从繁介到简介的深切感想

 红罗窗纪广洋 2024-05-05 发布于山东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从繁介到简介的深切感想
纪广洋

  1983年春天,我的一首儿童诗《妈妈和孩子》,受到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董兴泉先生的函授指点,入编《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第四期函授教材。《鸭绿江》编辑部主任袁浩之先生还为这首小诗写了点评和赏析。那是我第一次写个人简介,短短三句半:“高中学生,诗歌手抄于《青莲诗页》、刊印于《洙水文艺》,荣获华东六省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佳作奖。”
  1984年春天,嘉祥书法名宿曹玉璋先生给我书写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条幅(郑板桥句)。当时,高中还没上完的我,似懂非懂。
  后来,我的笔耕一发而不可收,简介也是越写越长,到了二十年前,仅是保留省级以上书报刊的名目和获奖等等,就已经超过两千字;到了十年前,仅是保留省级以上书报刊的名目、获奖情况和入编教材教科书的篇目书目等等,就已经超过三千字……
  简介越写越长,其实是一个文学创作者非常失败和无奈沦落的境地和表现——曹雪芹、施耐庵、吴承恩、罗贯中、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莎士比亚、马尔克斯他们是不需要只言片语的简介的……
  今天,又有小说编辑给我要三、四百字的简介,而且强调“要详实详尽”。于是,我把三千余字的繁介删减整改成三百余字的“简介”。内心有些五味杂陈。
  再过一百年、二百年,我的简介倘若还能保留八、九个字——“著有长篇小说《红罗窗》”,也是万幸。

 ●纪广洋简介:

  著有长篇小说《红罗窗》,数以千计的章节片段摘登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选萃》《少年文艺》《少年文摘》《青年文学》《青年文摘》《中国校园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描写辞典》《作家》《作家文摘》《当代小说》《当代文萃》《小说月刊》《小说选刊》《小说选刊随刊》《微型小说月报》《星火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选刊增刊》《散文》《中华散文》《散文百家》《当代散文》(蒙文版)《名家散文欣赏》(北方版牧羊人经典文库)《现代散文精选》(北大版教育部语文课程阅读书目)《美文》《经典美文》《名家美文》(清华版青春读本)《美文如歌》(朝华版中国外文局基础教育研发中心阅读版语文)《美文精萃》(湘人版当代实力派作家作品集)《课外美文》(延大版新课标中学生课外读本)《全国诗歌报刊集萃》《中国诗歌年选》《中国诗歌年鉴》《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中外文摘》《中外书摘》《海外文摘》《读者文摘》《人民日报》《人民文摘》《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出版参考》《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等,迄今三十五个章节入编高教版《语文》“小说欣赏”、沪教版《语文》“综合阅读”、牛津版《中国语文》“写作手法剖析”、大百科全书版《中国语文》“迁移阅读”、中大版《美国课本》“美国文学”、晨光版《高中语文必读课本》“导读”、北理大版《大学语文》“朗读训练”、电子科大版《大学语文》“阅读”、北师大版《现代汉语》“语调和阅读”、川大版《现代汉语》“艺术表现”、朝华版《美文阅读大百科》“品读赏析”、教育版《新编学校德育百科全书》“教学资料库”、吉教版《中国成语大辞典》、线装书局版《中国成语典故》、文联版《修辞学新视野》、暨大版《人际修辞学》、中科大版《教师言语表达学》、湘师大版《语言训练与修养》、中编版《中国图书年鉴》、台文馆《台湾文学年鉴》、文史版《济宁中区志》、鲁城版《济南图书馆志》等教科书、辞书、类书和志书。在整合出版之前,其章节片段以《中国语文》《美国课本》《中文》《大学汉语》《汉语阅读与写作》《汉语阅读教程》《HSK标准教程》《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等课程以及海内外众多报刊以节选、选载、连载、专题、专栏等形式广泛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