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革热已致全球多人死亡,西医尚无特效药!登革热的中医治疗

 太平时光 2024-05-06 发布于广西

南国今报 2024-05-06 10:40  
目前,全球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有国家确诊病例已超400万。

  • 根据巴西联邦政府卫生部5月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巴西发现的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已经累计超过427万例,死亡病例已经达到2197例。
 
4月29日,巴西卫生部和米纳斯吉拉斯州政府在贝洛奥里藏特市宣告投建的沃尔巴克氏菌生物工厂落成,将培育一批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以阻隔登革热病毒传播。
  • 巴拉圭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当地时间5月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去年9月至今,该国累计确诊登革热病例42775例,死亡病例数增至98例。
  • 当地时间4月28日,阿根廷卫生部发布最新报告称,2024年以来该国登革热确诊病例为379341例。从去年7月底至今登革热死亡人数已达280人。
  • 当地时间4月26日,乌拉圭公共卫生部通报,今年以来该国登革热病例数已达804例,其中死亡病例3例。
  • 据印尼卫生部消息,印尼目前已确诊登革热病例62000余例,死亡病例475例,约为去年同期3倍。已发现有中国公民确诊。
5月起,登革热进入流行季
在我国主要流行于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区
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
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
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是什么病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经“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其他人”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目前,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图源:“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登革热高发季节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登革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
  •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 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

  •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登革热的症状

流感有什么不同?

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疲乏、疼痛表现,很容易混淆。但流感一般会在接触患者后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且多伴有咽痛、流涕、咳嗽、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登革热患者,发病前有蚊子叮咬史,好发于天气炎热时,无呼吸道症状,且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皮疹,有时会出现皮肤发红、皮下出血点表现。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

户外预防措施
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
就算喷了驱蚊液,也尽量不要去树木多又有积水的地方。
居家防蚊灭蚊工作
  • 清理家中积水:比如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 保持通风干燥;

  • 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 使用灭蚊虫产品。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并尽早防蚊隔离。
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过于惊慌。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的报道,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

登革热的中医治疗
徐万燕
2023-09-20 14:04 南宁 | 徐万燕,中医科 医师 桂平市南木镇卫生院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传播方式:通过蚊虫的刺叮吸血传播。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主要鉴别特征:
成蚊:中胸盾片两侧具明显的白色宽弯磷组成镰刀状斑。
白纹伊蚊主要鉴别特征:
成蚊:黑色,体有银白色花斑,足有白环,跗节末端白色,盾板有一银白色纵条,俗称花斑蚊。


传播途径
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患者如果在发烧前1-2天至发烧后4-5天内被蚊虫叮咬,病毒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不会被传染。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伊蚊传播急性传染病,以突起高热头痛伴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可引起患者肝、肾、心、脑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出血等。
中医文献中亦多有相关病证记载,如《广瘟疫论·渴》:“渴乃热象,时疫为热证而有不渴者。盖初起湿热相兼,为蒸气, 热未胜湿, 则郁闷、 心烦而不渴。热已大盛, 在经而不在胃, 则烦躁、 身热而不渴。在下而不在上, 则燥结而不渴。在血分不在气分, 则昏沉而不渴。疫邪初从太阴发者, 胸腹满、 呕而不渴。此外, 无有不渴者矣。初起在表, 发热、 头痛、 舌白而渴, 脉必不浮、 不沉而数, 六神通解散加石膏、 葛根, 或九味羌活汤加石膏、 葛根。半表半里, 口苦咽干, 目胀而渴, 脉必数, 小柴胡汤加天花粉、 知母, 或亦加石膏, 或达原饮加石膏、 葛根。邪已入胃, 作渴、 身热、 自汗, 舌现黄苔,或酱色, 或黑燥, 当察其胸、 胁、 少腹, 按之无痛处而渴者, 为有热无结, 脉必洪, 宜白虎汤。”
又如《温病条辨》:“脉虚夜寐不安, 烦渴舌赤, 时有谵语, 目常开不闭, 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 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 不可与也。夜寐不安, 心神虚而阳不得入阴也。烦渴舌赤, 心用恣而心体亏也。时有谵语, 神明欲乱也。目常开不闭, 目为火户, 火性急, 常欲开以泄其火、 且阳不下交于阴也;或喜闭不喜开者, 阴为亢阳所损, 阴损则恶见阳光也。”
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登革热及其相关疾病划分为暑瘟湿热证、暑瘟气分证、暑瘟营分证、暑瘟血分证。

l  典型登革热—暑瘟湿热证

1、辨识要点:符合典型登革热诊断;夏季多发;双峰热;皮疹;头身疼痛;出血;轻度肝肿大及转氨酶升高;舌红苔厚;脉数;病毒分离阳性。
2、治法:清暑燥湿
3、推荐方剂:《伤寒直格》卷下桂苓甘露饮、《珍本医书集成·湿温时疫疗法》飞马金丹、《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等
4、常用药物:石膏、寒水石、滑石、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猪苓、当归、羌活、防风、苍术、知母、黄芩、玄参、升麻、苦参等。
轻型登革热—暑瘟气分
1、辨识要点:符合轻型登革热诊断;夏季多发;发热口渴;皮疹稀少;全身轻微疼痛;无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肿大;舌红苔厚;脉数;病毒分离阳性。
2、治法:清热燥湿
3、推荐方剂:《类证活人书》卷18白虎加苍术汤、《珍本医书集成·温热经解》清暑饮等
4、常用药物:知母、石膏、青蒿、六一散、荷叶、西瓜翠衣、金银花、丝瓜皮、竹叶、香薷、薄荷、当归、羌活、防风、苍术、知母、黄芩、玄参、升麻、苦参等。

重型登革热—暑瘟营分证
1、辨识要点:符合重型登革热诊断;夏季多发;双峰热;发病3-5日后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消化道大出血;斑疹;脉数;舌红绛苔燥。
2、治法:清暑透营
3、推荐方剂:《温病条辨》清营汤等
4、常用药物:犀角、生地、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等。

l  登革出血热—暑瘟血分证

1、辨识要点:符合登革出血热诊断;夏季多发;双峰热;退热前后24h病情突然加重;多器官较大量出血;肝脏肿大;血小板<100×109/L;血细胞容积增加>20%;休克;舌红苔燥脉数。
2、治法:清暑凉血
3、推荐方剂:《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等
4、常用药物:干地黄、生白芍、牡丹皮、犀角等 。
中医上是如何治疗登革热呢?
登革热病属于中医学的“瘟疫”范畴,登革热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三期去辨证论治,分别是急性发热期、极期、恢复期。可参照温病学“疫疹”、“湿温”、“暑温”、“伏暑”等病证辨证论治。

一、急性发热期—邪犯肺卫证
临床表现
发热,畏寒,头痛,身痛,面红目赤,倦怠,舌淡红,苔薄白或厚白,脉浮滑或数。
治疗方法:清暑利湿透邪
①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桔梗、淡竹叶、荆芥穗、芦根、葛根、藿香、佩兰、香薷等。
②饮食疗法: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忌油腻辛辣食物。
二、极期
1.湿热郁遏证
临床表现
高热畏寒、或不畏寒,身热不扬,头痛,周身疼痛,倦怠乏力,口渴,呃逆或呕吐,小便短赤,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厚或厚腻,脉滑数或洪数。
治疗方法:清暑化湿、解毒透邪
①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加减。
药物组成:藿香、葛根、青蒿(后下)、羌活、白蔻仁、连翘、半夏、滑石(包煎)、赤芍、茵陈、草果、甘草。
②饮食疗法:宜多饮水,进食清暑化湿解毒之品,如薏苡仁、白扁豆、绿豆、冬瓜、西瓜、茯苓等。
2.气营(血)两燔证
临床表现
壮热烦渴,心烦不宁,斑疹隐现,或鼻衄或齿衄或便血,尿血或阴道出血,舌质红或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或促。
治疗方法:清气透营、凉血解毒
①推荐方药:清瘟败毒饮或清营汤。
药物组成:生石膏、生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淡竹叶、牡丹皮、甘草等。
若身体灼热,入夜较甚,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发斑,成片成块,或出血,血色鲜红者,舌质红绛而干,脉数,为热入血分,可予以犀角地黄汤加减。
若神志昏迷、谵妄、抽搐者加用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
②饮食疗法:宜食清热解毒凉血之品,如鱼腥草、冬瓜、鸡骨草、赤芍、玄参、紫草、茜草等。
3.阴竭阳脱证
临床表现
神疲懒言,气息衰微,面色萎黄无华,手足厥冷,胸腹灼热,斑疹紫黑,有汗或少汗。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微细或沉缓或结代。
治疗方法: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参附汤或生脉散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炮附片、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地黄、熟地黄、白芍、赤芍、玄参等。
肝风内动者,加钩藤、全蝎、羚羊角粉;
神识昏蒙,谵语甚者,可予安宫牛黄丸。
三、恢复期-余邪未尽、气阴两伤证
临床表现
发病后期,多见乏力倦怠,恶心,纳差,口渴,大便不调,皮疹瘙痒,舌淡红,苔白腻,脉虚数。
治疗方法:清热化湿、健脾和胃
①推荐方药:竹叶石膏汤合生脉饮。
药物组成:竹叶、南沙参、薏苡仁、生山药、半夏、芦根、麦冬、生稻麦芽、砂仁、西洋参、甘草等。
②饮食疗法:宜食清热滋阴、健脾和胃之品,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木耳、山药、银耳、莲子、大枣等。

四、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外洗治疗
适用于各种证型兼有皮疹症状的患者。
解毒止痒方:苦参30g,白藓皮30g,地肤子30g,大青叶30g,紫草30g,银花藤30g,生地黄30g,赤芍15g。以上药物浓煎取200mL,分早、中、睡前对皮疹进行外洗,同时进行冷湿敷以促进局部皮肤充分吸收药物。以3天为1个疗程。
中药灌肠治疗
适用于邪犯肺卫、湿热内蕴、气营两燔证伴高热不退、腹胀、便秘等症状者。
具体操作方法:复方大黄灌肠液150ml+温开水50ml,保留灌肠30分钟,每日1~2次。
五、护理调摄要点和预防
一般护理
防蚊隔离,热退超过24小时,病程超过5天者可解除隔离。
早期患者宜卧床休息,恢复期的患者也不宜过早活动,体温正常,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倾向方可适当活动。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及相应的出血征象。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吸收的流质、半流饮食。
高热的护理
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皮肤护理
登革热患者出现淤斑、皮疹时常伴有瘙痒、灼热感,提醒患者勿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采用冰敷或冷毛巾湿敷减轻不适,或采用中医外洗治法减轻瘙痒、疼痛。
预防
防蚊灭蚊,保持居住或活动环境清洁,避免至登革热流行区域旅游。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