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仍延續去年的四大類別,包括高古、青花、彩瓷與單色釉。這些類別下又細分為78個子類別,比去年增加了11個。這次的分類更加清晰完善,繼續維持對於陶瓷器多元性的全面呈現。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收錄的高古陶數量比去年大幅減少,宋瓷比重則與去年相去不遠,當中以龍泉窯(7頁)比重最高,比重最低者為汝窯,僅收錄1件,汝窯之稀有程度可見一斑。青花瓷則增加10頁,達到40頁,成為瓷器中占比最高的類別。彩瓷類別內,則以粉彩為最大宗,其次是清代鬥彩。而單色釉類別中,青釉(6頁)與去年持平,依然為該類別占比最高,青花、鬥彩和粉彩瓷器排序方式延續去年設定,不僅根據明清兩代進行區分,更依其拍品製作年代先後順序排列。為使讀者更容易觀察和區分各個年代瓷器製作的風格差異,我們特別使用藍字小標標示不同年代,例如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以利讀者閱讀、觀察和區分各年代瓷器製作的迥異風格。
在瓷器最後的「其它」類別,還收錄了一些相當特殊的拍品,如〈雍正 仿木紋花盆《大清雍正年製》款〉、〈雍正 蟹青釉瓜棱瓶《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篆書款〉、〈乾隆 唐英製仿石紋釉題詩筆筒〉,它們的造型及釉色皆十分別樹一格,顯示出製作者的巧思和創意。
由於高古瓷器去年表現普普,編輯部今年決定聚焦明清瓷器,整理出2023年瓷器拍賣成交十大天價排行榜,共誕生了三件破億拍品,當中年度最貴瓷器Top 1是〈乾隆 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乾隆年製》藍料款〉,於香港蘇富比以1.98億港元成交,此盌曾為張永珍博士舊藏,17年間升值逾4,700萬港元;由於這類綴有詩句的琺瑯瓷精品,極少現身拍賣市場,一旦釋出總成為藏家追逐的標的。Top 2〈乾隆 鬥彩蒼龍教子圖夔龍耳抱月瓶《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成交價1.08億港元,該瓶飾有龍紋,說出象徵君王的器物於華人圈受歡迎。Top 3〈永樂 御製青花雲龍紋執壺〉,1987年由趙從衍釋出,當時以572萬港元易手,來到2023年,於香港蘇富比拍出1.07億港元,36年間漲幅18倍。
而榜內包括青花4件、琺瑯彩2件,青花釉裡紅、鬥彩、洋彩及青釉各1件;這些入榜拍品的年代又以乾隆最多,當中又以青花瓷、乾隆瓷更受追捧。背後原因在於18世紀宮廷瓷器的製作技術和複雜度不斷進步,明清時期瓷器成為用料與工藝精細度的巔峰。2023年銷售的宮廷藝術品展示了古代統治者的繁榮和高雅審美偏好,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高端領域,御用瓷器仍備受關注。此外,明清瓷器具有悠久收藏歷史,收藏者群體相對龐大,供應充足且需求量大,因此明清瓷器將繼續在高端市場上占有主導地位,其重要性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