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灵渠,第一印象就是二千年前秦始皇创立岭南三郡的人文历史。 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出兵岭南,可是当勇猛可畏,一统六国的五十万秦军到了岭南的土地,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与困难。 不说岭南先民的各种善战,就是岭南地界的风土气候,自然环境都够秦军头痛的了,加上远道而来,各种军需后援跟不上,自然没法和久居守土的岭南先民作战了。 所以,秦始皇下令三十万秦军开凿灵渠。小范围来说,以“灵渠”连接湘漓二江,大范围则是由此实现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路交通,从此,在北方船行南下,到此地再也不用换乘,保障军事供给线畅通无阻,大大支持了秦军的军需物资的有效供应,有了这样的后备支援,最终秦军以付出数万人的代价,统一了岭南。 更成就了灵渠的千年传奇。 很明显,灵渠最初的作用,是有着明确的军事目的,只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的水运交通,水利 如今,二千余年过去,秦军的刀光剑影,历代的水运繁华,都早已远去,只剩下水利功能依然在发挥着作用,滋润着这片土地,但更重要的,灵渠已经成为了地方重要的人文景观,地方文旅的重要名片了。 近来无事,闲翻兴安县的文史资料,深入了解了这条古老运河背后的人文历史脉络,才知道,原来以前对灵渠的认识实在是太肤浅了,对灵渠的认知仅仅是浮光掠影。 只知道二千余年前秦始皇与灵渠的故事,却忽略了在这此之后的二千余年里,各朝各代,在灵渠周边发生的各种人文故事。 自秦以后,灵渠周边的人文故事层出不穷,宛如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如: 文人墨客纷纷踏足游览此地,叹秦皇,咏灵渠,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传千古; 水运时代的各代商贾云集,南北往来,繁华兴盛,灵渠成为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经济通道,文化通道; 在漫长的岁月里,灵渠也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也见证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些被忽略的历史细节,如今都散落在文史资料的字里行间,少被人提及。 站在灵渠之畔,赏着灵渠水流过坝的千古风光,感受着灵渠千年古韵的浸润同时,不禁要为这些被遗忘的人文故事感到惋惜。 这些过去的人文故事,也是灵渠的深厚内涵之一,如果重新翻阅出来,加以传承和发扬,也会为为灵渠这个人文景观增加不一样的精神体验。 那么,围绕着灵渠,地方古籍又有些什么样的记忆呢? 有空翻翻地方古籍,探寻兴安县那些被遗忘的历史记忆,更深入的了解灵渠这个充满传奇的人文景观。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