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昵称42665848 2024-05-07 发布于四川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多,经过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于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署停战协议。

战争初时,美军携打赢二战的余威,不可一世,一路北进饮马鸭绿江。唇亡齿寒,我们不得已出兵朝鲜,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完成了我们的立国之战。

在这三年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换了三任司令员:

1、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人称麦帅,经典标志是双手叉腰口中刁一根玉米兜烟锅。

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军人世家出身。毕业于西点军校,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日本现代化的改造之父和日本“太上皇”。

1950年9月14日成功策划仁川登陆战,拦腰截断朝鲜半岛,使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这才有了后面的抗美援朝。

经过三次战役,我志愿军将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击退回三八线附近。被杜鲁门总统撤职,黯然回国。

任职时间:1949年6月26日—1951年4月11日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胆结石去世,终年84岁。

麦克阿瑟

2、李奇微(1895年3月3日—1993年7月26日):经典标志就是总是在胸前挂着两个手雷。

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门罗堡,毕业于西点军校,美国陆军三星上将。

把美国第八集团军从失败、濒临崩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1951年4月,接替被解除的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根据我志愿军后勤保障的困难和规律发明了“磁性战术”,给我志愿军带来极大的困扰。

任职时间:1951年4月11日——1952年4月28日

1993年7月26日,李奇微在匹兹堡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8岁。

李奇微

3、克拉克(1896年5月1日—1984年4月17日):戏称“杀人犯”将军,美军无能将领的典范。

出生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沙克次港军营,毕业于西点军校。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依仗着和马歇尔的私下关系,调任第三任“联合国军”司令员,也无所作为。最后谈判留下颇为经典的一句话“ 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文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任职时间:1952年4月28日—1953年7月7日

1984年4月17日,克拉克在查尔斯顿病逝。

克拉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