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选》教我们怎样研究事物规律的三个方法

 a_123 2024-05-07 发布于河北

第一:基础建立

从零开始构建知识框架,深入掌握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阅读学习基础教材,比如《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毛选》中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基础材料我们能够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观点。通过这些阅读和深入学习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引导,帮助我们更快地把握要点。为什么读《毛选》要先重点先读《实践论》、《矛盾论》和《论持久战》三篇呢?

1. 《矛盾论》是学习哲学级的普遍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 《实践论》是学习哲学级的认知规律,掌握总结规律、创造方法的基础能力。

3. 《论持久战》是运用《矛盾论》和《实践论》的最强实战案例,是毛主席发掘规律、预判未来、解决问题的伟大实践。

这三篇文章也是我们学习《毛选》和研究事物规律的基础教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理解主要概念和原理,这些构成了该研究事物规律的基础。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把握这些概念和原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逐步建立起对我们所学的东西的深入理解和扎实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更好的研究事物规律。

《毛选》教我们怎样研究事物规律的三个方法

第二:调查研究

《毛选》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所接触的事物越广泛,获取的信息越全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可能性就越大。读过《毛选》大家可能有所感触,许多《毛选》中的文章都着重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关于调查研究的名言,《毛选》中有很多智慧的表达,比如: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③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资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④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事实上,这一点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成就事物的关键所在。希望每一位读《毛选》的朋友都能铭记在心。以毛主席为例,他之所以能够精准把握当时中国社会的运行规律,除了高超的思维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这种了解源于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在探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毛主席展现出了卓越的洞察力和研究能力,无人能及。比如《毛选》开篇两篇文章《中国各阶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选》教我们怎样研究事物规律的三个方法

第三:实践检验

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挑战,增强对理论的领悟。如何有效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提升问题解决效率。借助真实案例处理、参与实验或项目实践、模拟演练等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在此过程中,需洞察理论与实践间的差异,通过实践反馈不断优化和丰富理论认知。

规律是什么?简单举例:《毛选》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看看毛主席是怎么说的:“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

通过阅读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战争-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概念逐渐从范围缩小。

前面的概念可以包含后面的概念,并逐渐缩小具体的过程。而且,你会发现背后也有相应的关系。

指导战争的人-指导革命战争的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

如果我们把“战争”替换成“读书”或“事业”等其他问题呢?

我们实践中就可以用这条事物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因此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懂得从他人那里获得经验。人类发展到今天,很多规律都是现成的,都被反复探索过,比如做人的规律、读书的规律、交际的规律,还有理科的公式和定理等等。并不需要你从头开始去研究经历、总结和归纳。比如我们学习《毛选》,就是从毛主席身上学习经验和方法,学习毛主席总结的规律,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验证规律,通过实践不断丰富理论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