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维不如魏延,诸葛亮为何选择姜维为接班人?看看魏延的后台就知道了 播报文章 兴趣认

 数字人生6688 2024-05-08 发布于山东
2024-03-24 18:22
来自山东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占领的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得而复失,但是诸葛亮得到一个盖世奇才,这个奇才是“幼麟”姜维。从此以后,诸葛亮重点培养姜维,俨然将其当成他的接班人对待。
       当时,蜀汉五虎上将最后一位赵云也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去世。蜀国只剩下魏延和姜维两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然而,诸葛亮对新归降的姜维厚爱有加,非常器重,然而对魏延却一百个厌恶。


       对于姜维和魏延两人的才能,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魏延厉害,有的人力挺姜维,认为姜维撑起了蜀汉后期的半边天,以一人之力,和魏国周旋二三十年,为蜀国续命三十年。
       本文认为魏延比姜维厉害,分析如下两个原因。
       其一,魏延的“重门之策”胜过姜维的“敛兵聚谷”。
       蜀汉关于防守汉中这个益州门户,有两个战略决策,分别是魏延的“重门之策”和姜维的“敛兵聚谷”,究竟哪个更具有战略眼光哪个更好呢?
       不好直接比较两个战略决策的好坏,只能通过结果来比较。众所周知,魏延的“重门之策”把汉中防守得固若金汤,王平这个魏延的继任者更是击败魏国曹爽的十万大军,而姜维的“敛兵聚谷”,仅仅一个月便将汉中丢失。因此,魏延的“重门之策”胜过姜维的“敛兵聚谷”。


       其二,魏延的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姜维只知道盲目北伐中原。
       魏延能攻善守,除了善于防守,还善于出奇兵克敌制胜。他曾多次向丞相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并自告奋勇带领五千精兵突袭,一举拿下长安,可惜被诸葛亮否决了。但是子午谷奇谋确实是蜀国以弱搏强,逆转翻盘的唯一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
       姜维继承诸葛亮的衣钵,年年北伐,但是他没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胜少败多,导致蜀汉国力一年不如一年。
       由此可知姜维不如魏延,但是诸葛亮为何选择姜维为接班人?我们看看魏延的后台就知道了。


       在正史上,魏延第一次露面,是以部曲身份跟随主公刘备入川,南征北战,在刘备夺取益州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部曲”有多种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第二个含义是指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第三个含义是部属、部下的意思。
       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很可能三个含义都有,他是刘备的直属部下,是刘备的亲信部队,还可能是刘备的私人部队。赵云、陈到两人的情况应该和魏延差不多。
       明白了“部曲”两个字的含义,魏延的后台也就呼之欲出了,他的后台是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后来刘备在夺取汉中后,将汉中交给魏延,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也从侧面说明魏延是刘备的嫡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早已在病逝白帝城,现在虽然蜀汉皇帝是后主刘禅,但大权在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一直“不待见”魏延,认为魏延骄横,难以驾驭,时不时违抗他的军令,于是转而重点培养从魏国那边归顺过来的姜维,打压魏延。


       结语
       姜维和魏延两人是三国中后期蜀汉的两个顶梁柱,如果两人仔细比较,姜维不如魏延,但是诸葛亮却选择姜维为接班人,并重点培养姜维,病逝前把毕生心血都交给姜维。许多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我们看看魏延的后台就知道了,魏延的后台是刘备,但刘备已经病逝白帝城。
       换句话说,魏延已经没有后台了,而姜维得到诸葛亮的喜爱,因此诸葛亮不可能重点培养魏延,而是选择姜维为接班人。姜维也不负众望,在蒋琬、费祎两代贤相之后,真正掌握蜀国军政大权,为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