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特效秘方验方大全汇编108
2024-05-08 | 阅:  转:  |  分享 
  
 

特效秘方验方大全汇编108



前言

本资料老中医辩证论治神效验方汇编108是我在学习老中医经验时的摘录,为了方便使用,编辑为小册子。朱永库老人不是医生,但是酷爱学习中医,在学习中医中积累了很多资料,为了行善积德.现发表出来.供有缘人共享。(大道至简古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目录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连载1---82.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中风(瘫痪)后遗症特效方 轻者剂,重者--剂 转载自上古道医绝学谈带状疱疹特效方——黄古潭瓜蒌草红汤 转载自得健养生堂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转载自A鸿运当头个专利方 转载自定康养生馆口腔溃疡 转载自速度与激情大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的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一病一处方,种常见病的“天敌处方” 转载自养生之家阿莫西林美白妙方:坚持擦脸一周皮肤白如雪 转载自养生之家这个民间偏方,请收好,全家受益 转载自养生之家烫伤速恢复、破皮不留疤的偏方 转载自女人如花美容养生坊专治筋骨疼痛特效方首,绝版请收藏 转载自多彩云南??类风湿万试万灵方、痛风灵验方、奇方追风酒 转载自定康养生馆三味药壮阳,一般天后你就有体会了!粉碎性骨折药到可自动复位而痊愈 转载自爱上壮族人心肌梗塞名医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治疗秃顶偏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跌打损伤、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筋络拘挛动作不利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四肢麻木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秃顶、脱发偏方 转载自黄医生消疤祛痕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手掌起泡脱皮发痒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干眼病食疗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眼睛干涩偏方 转载自黄医生祖传偏方:军医临床神效方 转载自冰清玉洁一剂愈神方,收藏转发功德无量 转载自蓝天奇效药方 转载自湘潭金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效的解酒方法 转载自殆尽奇效头痛散 转载自雪上一壶春(润寿堂)特效秘方、忍痛割爱、造福人类 转载自桥北花卉苗木腰间盘突出即使瘫痪在床,一方让你健步如飞 转载自桃园春雨(投桃报李)带状疱疹特效方失眠夜更长、名方睡得香特效感冒奇方 转载自华夏沁园统治一切精神疾病奇方 转载自华夏沁园治愈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治愈坐骨神经痛的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慢性气管炎偏方 转载自【高寿安康】白斑散 转载自养生之家耳鸣不绝,一擦就灵!中风偏瘫方腰疼 筋骨疼 祖传秘方特效 转载自古方今用肩周炎的特效治疗 转载自古方今用男人补肾名方 久服有返老还童之功秘方:一味白蒺藜治疗阳痿、白癜风 转载自古方今用白矾枕头治髙血压效果特灵转自涅槃彼岸 公众公开 -- :这些老中医留下的治病绝招,都是真传 转载自假如,那么治脑萎缩有效的药疗与食疗法 转载自老佟偏方(好友已满)特效感冒灵 转载自慈航普渡 悬壶济世夜间腿抽筋的秘方 转载自时≡间≡箭═头═∞>治疗眩晕症实用验方 转载自时≡间≡箭═头═∞>治肝硬化腹水妙方 转载自治疗牙痛偏方 转载自黄医生男人补肾第一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甲亢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肾结石方 转载自黄医生白矾枕头,治高血压特灵 转载自养生之家溶血栓中草药神奇配方 . 转载自爱上壮族人大蒜擦足心,治疗“腿抽筋”,治愈率%。 转载自医者仁心祖传治疗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民间秘方 转载自古方今用高血压特效药方 转载自茶禪弌味一病一处方,种常见病的“天敌处方” 转载自养生之家药店不愿卖,这种便宜中成药,其实真的很好用 转载自养生之家这种常见眼疾,眼科主任常开药,便宜实用 转载自养生之家种常见病的“克星”中成药,好用又不贵 转载自养生之家常见病不求人!种常见病的“克星”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神奇啊:根治骨质增生绝顶秘方(转) 转载自腰 腿 痛 神 方痛风特效药 转载自西药绝秘配方千金不换之民间土方高血压单方-效果:永远断根,家里有高血压病人留着有用《脑出血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带状疱疹 三味药奇效 转载自九哥味药治疗心脏病效果神奇 转载自九哥特效感冒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一个抗骨质疏松的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祖传特效脑梗塞偏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老人便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高血压、中风急性期,用对这个方,疗效极佳 转载自真水无香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眩晕特效方——李可痰饮三合方 转载自华夏沁园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牙痛 转载自华夏沁园治疗白血病方 转载自黄医生止脱发,生新发方 转载自黄医生口腔溃疡点指穴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甲状腺结节偏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颈椎病的外敷奇效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肩周炎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抽筋立竿见影方 转载自黄医生治疗胆结石中药方 转载自黄医生腰疼 筋骨疼 祖传秘方特效 转载自孫興常(懸壺子)顽固肩周炎特效方 转载自孫興常(懸壺子)腰间盘突出即使瘫痪在床,一方让你健步如飞 转载自桃园春雨(投桃报李)此方可治股骨头坏死,三剂疼痛立止 转载自中医为王阳痿十二剂变猛男国宝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焼伤不留痕 转载自孫興常(懸壺子)一个方子搞定全身关节痛 转载自九哥 转] 倪师:几乎所有的癌症都与心脏病有关 转载自生姜用的好,少往医院跑 转载自黄医生洒后勿服七种药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防治低血糖个方法 转载自养生之家瑜伽治疗近视——简便的方法也会产生极大的功效转自張德文 公众公开 -- :九大排毒食物排行 转载自中医黄大夫蜂类蛰伤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自我按摩防止颈椎病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强壮心脏法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自己简测心功能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效药,便宜又好用 转载自养生之家一病一天敌,种常见病的“天敌”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医院不愿开,药店不想卖,这些便宜的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三七粉针对种疾病的搭配用量 转载自医者 父母心(拒聊)失眠中成药 转载自时≡间≡箭═头═∞>这种皮肤病,皮肤科主任常开中成药,值得收藏 转载自养生之家一瓶逍遥丸,可治种病,男女都能用! 转载自A中医养生【两性健康】常见中医药副作 用一览 转载自铁扫把草药店中老年人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转载自养生之家种常见疾病的“经典处方” 转载自养生之家一物“降”一物,针对种常见病,中医临床用这些药解决 转载自养生之家种皮肤常用药,家里常备 转载自养生之家种常见病的“克星”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中成药合辑(下) 转载自中成药合辑(上)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转载自铁扫把草药店医院不愿开,药店不想卖,这些便宜的中成药,其实真的很好用 转载自养生之家种常见舶最怕”种联合用药小病不求人,种常见病用药指南 转载自养生之家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转载自铁扫把草药店种病症对应款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最全的失眠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体检查出这种病,不用治,纯属自己吓自己! 转载自养生之家痛风用什么泡水喝好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种常见病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医治各种疾病 药品搭配方 转载自养生之家《大病先兆查询表》:提早发现''''救命信号''''!太有用了~自己在家拍打治百病 转载自朋友网用户一味仙鹤草治癌有效率% 转载自养生之家车前草治病验方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千里光治皮肤病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这味散结破瘀药治多种癌症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藏红花的功效与吃法 转载自养生之家一物降一物,种疾病最怕 转载自爱玲时装糖尿病奇效方 转载自九哥治阳萎针法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心脏病快速治愈法 转载自悬壶济世的空间韭菜的种奇特功效 转载自咖啡.茶五种救心药贴身带一个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可以用大蒜治老年斑吗?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中医人自用的个妙方,效果好、操作超简单! 转载自古方今用不传之秘:大剂量中药用法!(附注意事项)院长祖传代秘方 转载自古方今用小便失禁方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几种特效药 转载自琴心劍膽. 阑尾炎别手术、两味草药把病除!. 转载自A中医学者最全的三七用法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小柴胡的种妙用黄芪防风治中风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骨碎补的功效与验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三味草药治半身不遂显了奇效。 转载自A中医学者中医止疼的“通用药” 转载自乾坤一病一药,种疾病最怕的中成药! 转载自苗药世家,秘方绝技最新发现:六味地黄丸的新妙用,针对种老年病!收了吧![转载]无比强大快要失传的方子,上治颈椎,中治腰椎,下治膝盖与脚跟六味地黄丸能治种病一瓶归脾丸,它竟然还能治疗这么多疾病? 转载自古方今用几粒花椒走百病 转载自养生之家家庭常用内科中成药大全 转载自慈悲为怀那些廉价又好用的药,药店绝对不会告诉你! 转载自养生之家壮族偏方【退烧灵】 转载自养生之家一味中药消胃炎(附防瘟疫香囊配方)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天然防栓补肾药 转载自妙手郭中医三七的黄金搭档 转载自妙手郭中医同仁堂中成药馆秘藏(一定要收藏!) 转载自河南姚亚峰用好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受用一生 转载自炎炎秘而不传的“中医用药”须知 转载自杜仲枕头里撒一把,血管不堵颈椎不痛,整夜都睡得香!特殊疗效的中药 转载自真水无香黄连素,太神奇了!太棒了!山楂这样吃,等于慢跑半小时!降压降脂,逆转脂肪肝…治上火最有效的中成药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比阿斯匹林,六味地黄丸安全百倍。中药绝配,只需两味药 转载自祖传针灸杨【拒加设限者】四宝粉治三高 转载自九哥丹参 、山楂粉——治心脑血管病保健方 转载自A中医学者三七粉,一种用量治一种病热水泡姜 小病全部扫光教你怎样“巧吃大枣治百病” 转载自妙手郭中医五味神油(西药)通治皮肤病 转载自慈航普渡 悬壶济世止痛抗癌中药 转载自九哥中药大全,太难得了!收藏起来,从此小病不求人医院最新发现:六味地黄丸的新妙用,针对种老年病!收了吧!速效救心丸的最新用途!建议收藏!中成药-太全了 转载自妙手郭中医实用的:常见病的联合用药方案 转载自心知肚明?吃什么东西最祛火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三七的黄金搭档 让药效功力大增 转载自九哥黄精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明代的一个方子,把痰湿和瘀血一网打尽了阳不入阴睡不着,一味交合汤,一剂安眠睡得香一张神奇的方子,仅四味药,善治全身上下各种疼痛【一点资讯】一个很多中医都不认识的方子,无比强大快要失传了!主治一切麻木 转载自A中医学者功效强大的治疗阳痿或早泄的方子【中医秘方】《糖尿病之救命药 灵灵灵》两剂全愈治喉咙疼痛的特效妙方,绝招国传出中药秘方 百试百验祖传秘方(根据年代手抄本整理)百试百验祖传秘方(整理修正珍藏完整版)WORD文档外用方之如意金黄散【祖传秘方】根治荨麻疹秘方疗效如神应对糖尿病,除了不吃糖外,还有这四个妙方!手癣.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疣.臁疮.乌蛇荣皮汤..李可案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经方治疗皮肤病纵横 、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案例生地红花治疗高血压病验方白癜风秘方牛皮癣名方蜈蚣治疗银屑病验方牛皮癣秘方名方徐长卿治疗银屑病验方牛皮癣秘方名方治疗牛皮癣验方皮肤病秘方名方八宝丹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金匮要略】第三章第/条过敏汤?治疗各种过敏验方秘方偏方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零)狐惑阴阳毒病阳毒证治之升麻鳖甲汤滇南本草 滇南本草神方抄神奇的生肌丹秘方献上我的师传秘方,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此民间秘方的神奇效果,今献出来,让大家使用以造福更多的患者。中药「附子」不传之秘真正的本人祖传方,这样验方不好找,搬来照用疗效妙!中医治愈奇病集成【】药王庙古方秘方偏方;天速降,百试百灵,万人在用方!祖传秘方大全(疮疡疔疖)民间老中医秘方验方祖传方,疗效百分百, 绝对有用 要收藏好【祖传秘方】李家祖传治疗各种癌症和肿瘤秘方祖传秘方:骨刺、骨质增生珍贵偏方老一辈人传下的断根秘方祖传秘方(内部特效方)公开了,都是一个个老中医拿手的绝技治疗湿疹-方--只有密药 没有密方皮肤科种常用药膏汇总!(第~个)透脓散·托里消毒散·内补黄芪汤·保元大成汤奇效秘方~WORD文档〖中医良方〗治荨麻疹、带状疱疹、水肿、肿瘤名方治头痛秘方民间接骨匠不传秘方:骨折接骨镇痛第一方!祖太老爷留下传男不传女的祖传秘方十分珍贵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验方烧烫伤、慢性溃疡秘方名方秘方,治疗方痛风特效处方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秘方王氏多宜散治皮肤病陆续上传家传方老药新用--治疗皮肤癣个治烧伤、烫伤、疤痕的祖传秘方偏方,不留疤痕【通气散:耳聋耳鸣】精养血柔肝散我家的祖传方分享:解决疑难杂病的根除问题,屡治屡验,疗效极佳|人参|川芎|干姜|当归|我家的祖传方|桂枝|甘草WORD文档膏药配方药膏万灵膏消瘀止痛药膏使用白版神效生肌散心得个神效秘方,自古传至今,个个灵验。今将其公开,希望对同道有所帮助『民间偏方』民间治疗蛇胆疮偏方汗斑,黄水疮,脓疱疮,鸡眼,冻疮,带状疱疹院长祖传代秘方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中药绝技秘方接骨神奇特效五秘方,治病效果不凡家传古方(第三册:骨伤、皮肤科)个中药外敷肚脐方,全是干货预防麻疹特效方防止癌细胞转移及扩散神方秘方车图文:专治各种囊肿之处方祖传凤阳门秘方中医世家相传的治病偏方, 转发给有需要的患者清代民间抄本——痒毒中医外治法大全:各种敷法秘籍(-- )(上)中医秘方古书籍 济世药方中医秘方古书籍 家宝金丹中医秘方古书籍 丸药摘要配本九个奇方治疗性功能低下妙方传男不传女的祖传秘方中医秘方古书籍 祖传万灵方WORD文档脑梗死恢复期特效圣方农村老郎中实践一辈子的特效方,实惠好用图文:天块钱--治愈年的痔疮【肇源妇幼院脑血管病协定方:脑血栓-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精中医秘方古书籍 家传丸散方介绍胃酸过多(心烧)的两个方子耳灵散丹散仙方.药性赋奇方根治神方再现,老中医中药秘方,屡用屡效。今将此方登报公开,藉为救治贫病者痒毒页 欢迎阅读AAAAA级秘方(二)百消丸()搐鼻散实践摸索出来的特效秘方,效果出奇的好,治好了无数四处求医无效的患者



大道至简古中医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连载 前序一

侠医世家导读:夫原始本无医,繁衍亿万年,海龟无医保,其

寿亦过千,何哉?

译:据现代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自然界里的几乎所有生物都

可以活到正常寿命,而只有人类和家养的牲畜却无法达到,人

类也是唯一需要医生的生物,但是海龟没有医保,其寿命却可

以达到千年,这是为何?

昔黄帝问岐伯,以上古天真泄养生千古不传之秘。养生至易,

但天真耳。人若不天真,百病必缠身。

译:两千多年前的黄帝与岐伯为度众生,著书《黄帝内经》

泄露养生的千古不传之秘,养生之道简单至只有八字而已“养

生至易,但天真耳”,人如果活的不天真,必定会百病缠身,

不能寿终正寝。

故圣者调心以安命,愚者保型以贪生。

译:自古以来的圣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调养自身的心

境来达到养生的效果,而愚蠢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肉身,拼命

的用各类补品,营养品,甚至希望用药物达到助其延寿的效

果,可笑至极。

老子曰:人之所保非人之宝。惜陋者不闻也。

译:老子看透了这个玄机,说道:人所拼命追求的名,利,

情,欲,其实都不是人正真的宝,可惜追求这些的人们是不会

相信,也不会停止的。

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者也。使尔

病,使尔康者皆此一气顺逆通阻耳。畅则通,通则久;阻则

滞,滞则结,结则强,强必脆危不救。心旷则神逸,百骇理

顺,骨气通达,何病之有哉?

译:正所谓人活一口气,人的健康与否,就是由体内的这个

气来决定的。气在体内畅通无阻,则人身体必然健康,如果气

在体内某处受阻,就会停滞不前,时间推移,就会导致结节,

结节变硬,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血管阻塞,肿瘤等各种病症,

此时危矣。

人只有保持心旷神怡的心境,才能达到身体百骇顺畅,骨气

通达,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病症的。

若心尘积垢,必五脏不爽,邪病生焉。心不能督统行气,次

之以药石针灸以导气行血,通滞化淤。使人身病者非药石之

故,解困救厄者亦非药石之能,药石岂可奈病何?但借势耳!

译:如果人被名,利,情,欲困恼,必定影响体内五脏的正

常生理功能,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当人无法用心境来督统

全身气血之时,就会退而求其次,生病了找医生,希望医生用

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使人生病的根源不是药物造成的,

能治病救危的也不会是药物,药物怎么能对付的了疾病了?药

物只能起到顺应人体自身修复的方向,才能达到痊愈的效果,

反之,只会病上加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许多慢性病被医治

成不治之症,让患者终身用药,引发各种并发症状的原因。

上天有好生之德,圣人不弃人,自岐伯至秦越人扁鹊,张仲

景皆知本者也。何谓知本?知药石医病,病不可毁,但随其消

息,导有入无耳。仲景之后,人以药为赖,以病为寇,势同水

火,人非亡于病,多亡于药矣。悲夫!

译:上天有好生之德,古圣人们没有遗弃凡人,所以世代出现

许多名医如:岐伯,扁鹊,张仲景等扶危济困,只因他们都是

真正参透了古中医的根本。

什么是古中医的根本? 他们都知道依靠药物等各种医疗手段

治病,是无法彻底断除病根的,只有顺应人体自身的排病反

应,顺势而用药,方能达到病除的效果。但是张仲景之后,后

世的医生们完全依赖药物,把病当作仇敌,势同水火,用各种

极端手段(药物,手术,放化疗等)对付病症,人并非死于疾

病,而是死于滥用的药物和错误的医疗手段,可悲可叹!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连载 前序二



. 侠医世家导读: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底本,详

细解读和了解古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用药方法。

中国历朝历代的医学名家都是对此书推崇备至,这些医学

名家无一不是精研伤寒的,此书中的药方属于经方的范畴。什

么是经方?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的各类经典中医学方剂,张仲景

是汉代以前的经方的总结者和发扬者。

所谓经方,大抵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理论上可以上溯到传说中

的神农时代。现在一提到经方,就会和元明清时代的医学相背

驰,一背驰就会有人出来说,经方否定了我们这几百年的医学

成果。几百年,相对于漫长的中医历史太短暂了。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易理象数也好,文化哲学也好,青铜器也

好,玉器也好,最高成就都是出现在春秋战国之前,到汉代已

经在衰弱了。何况近几百年的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文人的著

作,空谈多过实证,诡辩多过大道,且大多是文人为了博名而

故意另辟蹊径的东西,开宗立派的效果达到了,中医学却变得

越来越混乱了。

张仲景之所以是医圣,首先他参透了汉代之前的经方之精

髓,然后他在纷乱的辩证医学体系当中,确立了最适合汤液学

的六经辩证体系,用来指导运用经方。所以,我们今天在

这里讲经方不为复古,更不为疑今,只为在杂说纷起之世,追

本溯源的发扬真正的古中医,但求真耳。



对于经方,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有“覆

杯而愈”的效果。所谓“覆杯而愈”,就是说病人喝完药,把杯

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从临

证经验来看,此言不虚。只要辩证准确,外感病只需半剂药,

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该退烧的会退烧,该止泻的会

止泻。慢性病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甚至是一剂药治愈

的也很多。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疗效慢。

历代能够参透这本书的寥寥无几,原因是张仲景在这本书里没

有系统的讲述他的医学理论。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籍,只有招

数,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加之又是一本残书,经过历代

流传还有错简,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所以

历代能真正学通这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高山仰

止。

现今对《伤寒论》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

在临证上,只要能够与书中的方证对应上,就能有极好的治疗

效果。但是书中没有提及的,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症状,选方

就没有把握,自己组方又不理想。《伤寒杂病论》的行文方式

是极简的,不过寥寥几万字,而疾病的反应又千变万化,哪能

够一一对应呢?

胡希恕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经方名家,他提出辩证的最高境界

是方证对应,推崇原方原剂量。实际上,张仲景教的是加减变

化之道,他用桂枝汤变化出几十个方子来灵活医治人体各种各

样的证和疾病。胡希恕当然明白这个,他之所以不赞成加减变

化,是因为我们还没弄清楚张仲景组方后面的原理。



张仲景所传承的经方医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如何思考人体

的?组方用药的原理是什么?这些药物在人群体起到的作用是

什么了?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仲景之

法”,而不是停留在“仲景之方”上,我们才能像张仲景一样用

简单的几十味药辩证组方,以一驱万。

经方的哲学思想属于道家思想的范畴,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

的文化在汉代之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的,汉初以后才转为以

儒家思想为主导。张仲景是东汉以前经方的集大成者,他和道

家的联系自然不言而喻。

要用道家思想来理解《伤寒杂病论》,我们先要了解两个本体

上的问题。

1:人类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

2:古中医和后世中医的区别是什么?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3



侠医世家导读:想要理解《伤寒杂病论》,我们必须先理解两

个本体上的问题。

1:人类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

答案是人类没有治病的药。为什么?打个比方,我们创造

了电脑,我们今天就可以修电脑,而我们人呢?人是造物主造

的,是上帝造的最精密的仪器,是被造物。从哲学上来讲,我

们永远修不了自己,除非我们有和上帝同等的智慧,就好像电

脑不能修它自己一样,如果出现电脑可以修复自己,那么最恐

慌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既然说我们修不了自己,那么医疗又是什么呢?先从西医

说起。西医领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药,那西医领域到底

有没有治病的药呢?先说感冒,现代医学界都承认了,抗生素

不是感冒的特效药。在国外门诊,医生是没有权利随便开抗生

素的,若开了,他可能会面临吊销执照的处罚。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那感冒的

特效药又在哪里呢?西医界的答案是没有。如果感冒都没有特

效药,那别的病呢?自然更没有特效药了。比方说糖尿病,高

血压,心脏病,我们都知道要终生服药。这些药是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控制血管,但不能治愈,不但治不好还伤肝肾,因

为药物引发的副作用导致肝肾衰竭的病人非常多。如果病严重

了呢?就是手术,把坏掉的器官切割或置换。然后就是身体排

异反应,因为不是原装器官,人体不接受。这种治疗追求的是

五年存活期,如果能活五年就算治愈。

那中医领域有没有能治病的药呢?明确告诉你,一样没有。

能够对抗疾病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为我们人体的

免疫基因链基本能够对付已知的绝大多数疾病。比如艾滋病,

人体免疫力一般能抵抗艾滋病一二十年不发病,个别免疫力极

强的终生不发病。癌症,非典之类的自愈的就更多了。既然人

体免疫力能够对付疾病,为什么还会生病呢?是因为我们的免



疫力受到了抑制。

真正的古中医是反对用药去治病的,而是注重于恢复人体

平衡,打开抑制人体免疫力的这把锁,然后让免疫力自己去治

病。也可以理解为药物是协助免疫力去治病的,而不是药物自

己去治病。人体为天之道场,顺应人体之作为,就是顺其自

然,顺势而为,这就是道家的思想,真正能“覆杯而愈”的只能

是人体自己,而不是药物。

2:古中医与后世中医的区别是什么?

古中医帮人体排病,言证不言病,证是人体排病的反应,顺

道而行,顺水推舟,绝不敢逾越人体妄自作为;后世中医误以

为药能治病,总以某方药治某病某证来论治,忽视人体自身之

作为。

区分古中医和后世中医应以汉代为界

先说后世中医。后世中医是以药治病治证的。病好理解,

什么是证呢?比如后世中医常说的脾虚肾虚,痰湿淤血就是

证。

举个例子,男人虚劳房事类疾病,后世中医大都从肾论

治,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用生地黄,熟地黄之

类的滋阴药;如果是肾阳虚,就是肉苁蓉,巴戟天,杜仲类的

药。多数情况下或有缓解,往往迁延不愈,有时补肾要吃多了

还上火。《伤寒论》里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没有一味补肾

药,辩证准确的话,治这个病是立竿见影,几剂药就能治好。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什么能治好这个病?因为它没有拿药

去补肾,而是协助人体恢复大循环,人体循环恢复了,津血运

化归肾,肾气自然增强。如果人体自己都不能补肾,又有什么

药能直接补肾呢?即使用补药有点效果,却解决不了根本问

题。这就是后世医家治病动不动给病人吃几个月的药,收效却

不明显的道理。



再如治肿瘤类疾病,现代的医生动不动就是一张大方子,

几十味活血化瘀攻坚散结的药,如果人体自身的大循环没有恢

复,自己就不会散结,仅用这些药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思想是道家的,是“道”思维的,所

谓“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不要妄自作为,不干预天河,不代人

体去治病,而是先弄清楚人体在如何排病,为什么排不了?然

后致力于平衡人体的能量,恢复人体秩序,助人体一把力,从

而让人体自己去治病。有什么力量大得过人体免疫力,药物若

顺水推舟,自然无往而不利,若自行其是,则寸步难行。

既然药物不能治病证,那药物学上所说的补肺补脾,发汗

通便又怎么理解?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是不可靠的。举例说明:

我们常说桂枝是发汗的,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桂枝也可

以用来止汗。白术这味药,后世说它健脾止泻。有人却用它治

便秘,效果极好。那么桂枝到底是发汗还是止汗?白术是通便

还是止泻?其实这都是后世医家的说法。通便止泻哪能是药物

能够做到的,这是人体无数条神经配合形成的一个指令,药物

本身不能代替人体来行使这个指令。药物是平衡人体阴阳,协

助人体驱除病邪,然后有人体自己来下这个指令。比如桂枝,

它只是把阳气送到肌肉组织,皮肤表层的阳气足了,它该出汗

会出汗,该止汗会止汗;白术是气化中焦(人体内脾胃肝区

域),中焦气化,津血(人体70%的液态部分)得以运行,

该止泻会止泻,该通便会通便。

学过经方的人都知道,经方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十味药,

《伤寒论》里主要的方子也就那么几个,无非是药物的加减变

化而已,却能治人体的一切疾病。人体的疾病何止千万,为什

么经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说明经方不是治病的,而是用来调理

人体平衡的,人体排病的方式就那么几种,所谓大道至简就是

这个意思。人体排病的途径畅通了,自己就能治病了,何用药

物代劳?

《伤寒杂病论》源于黄老之学,来自正统的道家思想,受

《易经》影响亦深。其实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论根基皆来源

与“道”,诸之百家也都宗道,何为道?天地之大道,宇宙自然



之规律。后来大道既衰,道才成了专门的一家,谓之道家。

《伤寒杂病论》虽为道家医学,却与道教不同,其中并无巫医

祝由禁咒之内容,而是直取大道,更接近老子和庄子的观念。

《伤寒杂病论》中的易理历来还有人去研究,而其中的道家

思想却少有人探寻。讲道家医学就要讲无为,讲顺应自然,医

家不可妄自作为(滥用药物干预人体免疫系统)。医学自仲景

之后,整体趋势是越来越有为,越来越喜欢用药物对抗疾病。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两千年来,我们非但没让中医有所寸进,

反倒让中医治病从“覆杯而愈”,一剂而解,沦落到中医不治

病,中医治病慢,中医只能调理的境地。

仲景之术和后世医学还有一个区别,其术虽源于道,却不

空谈大道,甚至避而不谈,而是将道化为具体的临证思路和组

方用药方法,而且是大道至简,简而易行的,这才是医学上最

难做到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后世的医家往往喜欢谈玄说道,

临证用药甚至背离道,分歧繁杂更是千门万户观之不尽。

本文宗旨是以仲景之法,破解张仲景理解人体的方法和组

方用药的规律,让学习者成为实实在在能用“道思维”治病的传

统中医。如果我们再不能回归到真正的传统,中医的前景也许

不是再走两千年弯路那么简单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4



侠医世家导读:《伤寒杂病论》的诊断核心是六经辩证体系,

学习《伤寒杂病论》之前,先要弄明白,何为六经辩证。

要讲辩证,就要先把“病”和“证”的概念弄清楚。

“病”是指的病灶,比如肝炎,癌肿,感冒之类,这都是病。

“证”是人体在对抗和排除这个病邪的时候,身体产生的整体反

应,如出汗,呕吐,腹泻,发热,胁胀等就是“证”了。

当人体将病邪排解掉了,病也就好了,也就没有证了;当人

体不能将病邪排除的时候,身体就会有证的反应,“证”就是证

据,事实上就是人体和疾病对抗和僵持在人体某个层面的证据。

人体排除病邪的渠道主要有两个:

以全身千万个毛孔为主体的“表”系统;

以胃肠为主体的“里”系统。病邪还有可能在半表半里进退以

寻求出路。

半表半里是以人体躯壳空腔为主体的中间系统,这里用现代

知识分析,就是指的淋巴组织,黏膜组织,多免疫细胞,链接

身体的所有水道,也是能排病邪的。半表半里这个概念在《伤

寒论》里没有明确提出,只提到了表里之间的概念,为了表述

方便称之为半表半里。

(人体三个大层面: 表——人体皮肤组织,毛孔组织,人体

浅表层的所有区域。半表半里——以人体躯壳空腔为主体的中

间系统,淋巴组织,黏膜组织,多免疫细胞,链接人体的所有

水道。里——人体五脏六腑,大脑骨骼等内在器官组织结

构。)

“证”发生的位置,就是上面说的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这

三个层面。

“证”还有阴阳的区别,分为阴证,阳证。

何为阴证阳证?在临证上:

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

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

这种反应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人体津血能量的多少。人体津血

的多少,脉象反应的最直接。所以凭脉象的虚实来判断阴阳往

往比较准确。

以感冒为例,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

人是受凉还是受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自体对感冒的反应。

自体津血充足的人,一般都有发烦,口渴,怕热之类的阳证

热证;

自体津血虚少的人,一般都有畏寒怕冷,少食之类的阴证寒

证。

所以冬天热证最多,夏天寒证最多。

既然证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自然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

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

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

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

半表半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

病”。

此所谓“六经”,是六经辩证的总纲。

人体层面之阴阳:

表 半表半里 里

阳(太阳) 阳(少阳) 阳(阳明)

阴(少阴) 阴(厥阴) 阴(太阴)

阳证: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

阴证: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虚衰的反应。

古中医关注的不是病本身,而是人体的排病之势,热后协助人

体去排除这个病邪。这就要知道人体选择的排病邪的途径在哪

里,推定人体排病的途径的证据,我们称之为“证”,也就是诸

如发热,体痛,呕吐,腹泻之类的人体的症状反应。中医所谓

辩证施治(依据人体排病的整体症状反应),而不是辩病施

治,正解应该是这样的,所以真正的中医是不会去看你的什么

化验报告,检查报告的,只看你身体出现的症状反应。

中医治病之途有二

一, 平衡人体的能量(阴阳)

二,找到人体自然选择的排除病邪的途径(表,里,半表半

里),人体三个大层面,每个层面一对阴阳,合而为六经,这

就是六经辩证的本质。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

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5



侠医世家导读:承接上一章节的何为六经,想要理解张仲景的

治病用药思维,必须先理解张仲景六经辩证体系,本章会详细

讲解六经辨证体系。

六经辩证将人体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

有一对阴阳,三阴三阳就是“六经”。

我们知道,后世中医多用五行脏腑辩证,经络辩证等,这些也

是《黄帝内经》里的辩证方式。为什么张仲景要在《黄帝内

经》之外提出一套六经辩证来指导汤液学呢?想真正理解《伤

寒杂病论》的思路,就必须先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汤液学是用药物来治病的,所以还是要在药物上找答

案。

后世常说某药入肝经,入胆经,入肾经之类。事实上药物不是

智能的,不能定位。举例说明,黄芩这味药,苦寒药,后世说

它清肺火,清胃火,也有说它清肝火,清大肠火,说法不一,

很混乱,都对也都不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药物不能

单独走到某个脏腑或者某个经络,药物只能走人体的层面。

比如我们吃辣椒,一吃就一头汗,身上也有汗,说明辣椒这味

药它是走人体表层。大黄这味药,一吃就腹泻,说明它走里走

下。事实上药物最多只能精确到走表,里或者半表半里这几个

层面,而不能精确到入肝入肾,更不可能单独顺某经络巡行。

药物在人体里作用是粗线条,走大层面的。我们若是用局部的

思路去指导用药,反而不准确。

六经辩证体系是针对人体大层面的,所以适用于指导药物治

病。《黄帝内经》里的经络脏腑辩证体系主要是指导针灸之类

的疗法,这些治疗可以具体定位到某经某穴,以及对应的脏

腑。所以《黄帝内经》里讲针灸的多,不出药方。很多人在争

论《黄帝内经》里的辩证正确,还是《伤寒论》里的辩证正

确?其实都正确,只是分工不一样。

那么这两种辩证的方法是否有矛盾呢?其实在仲景的理论体系

里,脏腑经络辩证不能涵盖六经,而六经却涵盖了脏腑经络,

因为六经是人体的大层面,大层面里自然包涵具体的脏腑经络

层面。

比方说,"太阴"在六经是指"里"这个层面,自然也包含着这个

层面相关的脏腑和经络,比如肺和手太阴肺经,脾和足太阴脾

经。其它经络脏腑看图就清楚了。这个在临床有没有意义呢?

是有意义的,举例说明,胡希恕先生曾总结过,肾腹水用越婢

汤有效果,而肝腹水用柴胡方才有效果,为什么?其实从六经

的大层面来看经络脏腑就能解释:

六经辩证体系

表 半表半里 里

太阳 少阳 阳明

少阴 厥阴 太阴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太阴肺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

肾经被称为足少阴肾经,少阴经在六经里是表经,说明肾经是

走人的表层,自然可以从表层论治。越婢汤是治表层的方子,

自然治肾腹水有用。

肝经称为足厥阴肝经,厥阴在六经里归属半表半里,可以理解

为肝经是走半表半里这个中间层面的,柴胡方是专治半表半里

病的,所以治肝腹水有用。

再举个药物例子,在《伤寒论》里常用炮附子温阳,尤其是温

表阳。当阴证的出汗不止时,张仲景是用炮附子来止汗的。后

世说炮附子是温肾阳。为什么所谓温肾阳的药能止汗呢?因为

汗出是表征,而肾经是在人的表层,炮附子温表阳,表阳也能

归肾。

这就是张仲景对于六经和脏腑经络的思考方法,他虽然没有在

书中明确解释,却是可以通过他的组方用药规律和临证的效果

反推出来的。弄懂了六经统经络脏腑的辩证体系,如此一打

通,在临证上会有无穷的妙用。

但要切记一点,不可用脏腑经络辩证来强解六经,也不能将六

经辩证纳入到脏腑辩证里来理解运用。对于汤液学而言,只能

将经络脏腑辩证纳入六经辩证体系里,把它作为人体三个大层

面里所包含的具体脏腑经络来理解,作为六经辩证的参考。此

主次关系不可颠倒,因为药物之力只作用于人体大层面,不能

入局部,仲景之后近两千年,汤液学之失便在此处。

后世用《黄帝内经》里的经络脏腑等理论来解释《伤寒论》,

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和道理,但是有个问题,对人体而言,我们

能够生存,依靠的就是脾胃吸收营养,再通过其它脏器的配合

将能量往表层输送,将代谢的废物从里层排出。表里运行是人

体最大的运行,是阴阳运行之大法门。

肺炎病人若不能及时解表退烧,24小时内就可能病危。至于

五行,五行只是现象,阴阳运行所派生出来的表象。如果不从

本质入手,是很难左右表象的,就像太阳从南回归线回来了,

我们阻止不了春天的到来,所以张仲景的辩证体系不从五行入

手,而是直接入阴阳。

更重要的是,上古经方医学之法门,也是《伤寒论》的治病理

念和后世医学的治病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伤寒论》不是以

方药直接治病,而是顺应人体排病途径,协助人体去治病的,

而表,里,半表半里这三个途径是人体排除病邪的天然通道。

针灸火罐类的治病原理也是治的人体表层,由表来治里。几根

针扎在体表就能治好体内的疾病,这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治疗方

式,典型古人的大智慧。

为什么古人用汤药和针石来治病,而不是用别的方式?比如我

们古来就有中医外科手术,华佗就是代表。"文革时期"还有外

国的纪录片导演在中国农村拍到过完全用针灸麻醉的中医剖宫

产,这个视频网上就有。为什么我们明明早就有中医外科手

术,却不普及这种治疗方式?

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体是可以通过由外治内来治愈疾病的,

不需要在人体内部进行伤害性的定点治疗。西医看似大巧,实

质上是大拙,上帝创造了疾病这把锁,就一定留下了钥匙,如

果治病一定要拆开人体,甚至切除器官,实则是侮辱了上帝的

智慧。后世中医独重脏腑辩证,将疾病归结为诸如肝的问题,

脾的问题,气的问题,血的问题,然后用药去调这个肝脾气

血,这种思维从本质上已经接近西医的定点思维了,而偏离了

传统中医真正的大循环整体观,以至于中医越来越背离其真正

的传统。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在几

百年后的东汉。也就是说在仲景之前,那些经络脏腑五运六气

之类的理论早就有了,为什么张仲景要用六经来论病?是因为

真正适合汤液学的是六经辩证体系,他才写了这部书来“拨乱

反正”。只是张仲景没想到的是,后世医家又用他摒弃的纷乱

的理论体系来主导汤液学,甚至很多医家用这些杂乱的理论体

系来解读《伤寒杂病论》,以至于中医越来越复杂,方子和药

物越来越多,疗效也越来越不理想。

这次白话注解《伤寒论》的立场:

1:万法归一,只为证道,循道而行才不会偏离大道;

2:用张仲景的语境和思维逻辑来解读,绝不引入其不涉及的

理论,这样才能确保其理论体系的纯正和解读接近原意;

3:所解读的理法必须放在《伤寒论》的原文里做对比,在组

方用药的规律里去印证,做到有理必有据,解读无矛盾无死

角,方可不自欺欺人;

4:回溯至《伤寒论》,所有心得皆在临证上运用过,疗效显

著,方才确信。

合此四条,方敢言去伪存真,以期破解《伤寒论》的心法和古

经方的组方规律,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学会并掌握传统古中医

的精髓,造福一方。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06



侠医世家导读:本章就从《伤寒论》第一节开始注解,全书总计

398节。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0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

这是太阳病的总纲,所谓总纲就是太阳病典型的证(身体出现

的排病反应)。

我们之前说过,中医不是治病灶,所以不管是什么病毒性感

冒,非病毒性感冒,也不管什么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我们

看的是人体对这个病的反应,通过自身反应来分析人体在哪个

层面上排解这个病?为什么排不出去?以此为依据来组方恢复

人体的能量和秩序,协助人体去排病。

所以作为六经之一太阳病的总纲都是一些“证”,也就是人体排

病的反应,而不是病毒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不分科,好

的中医大夫就是一所医院,可以治人体一切的病。只要发生同

样的证,不管外感病还是内伤病,用同样的方子都能治好。这

就是真正的古中医的治病理念。

用这种理念治病的效果如何了?古今无数的经验和医案证明,

《伤寒论》如果能学通个大概,治急性外感病只要半剂到一剂

药就可以治愈;慢性病三五剂药就应该显效;现代医学所谓的

绝症亦有可能在不借用现代医学疗法的前提下短期内治愈。后

世说《伤寒论》适合治外感病不适合治内伤病,这是没有学通

《伤寒论》,运用不得法,然后误解了《伤寒论》。

现在一个一个的分析原文中的证。



何为“脉浮”,当体表(皮肤)感受到外界的邪气(风,寒,

暑,湿,燥,热,火等),气血会本能的往体表走,去驱赶这

个邪气。手腕的脉象和人体气血是相应的,于是脉浮于表,手

指轻取就能摸到。需要注意,这个脉象的相应不是绝对,有时

候也并不相应。

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外界的邪气。比如,走到外头风一吹,一

个激灵,我们就已经感冒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气血功

能可以将这个邪气驱赶出去,所以不会发生感冒症状。在自体

功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气血和邪气在体表僵持住了,于是就

发生了太阳病(俗称感冒)。

“头项强痛”,气血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

壅(yong)塞不得出之气血上冲到头部,就会出现头痛。壅塞

于颈部,就会胀痛。

“恶寒”,当体表的气血有余,体表温度就会升高形成发热,这

就与外界有一个温差,所以会觉得怕冷些。如果不发热呢?当

体表气血充实,人应该不怕冷才对,可是,如果体表汇聚了过

多的气血,体内因此而空虚了的话,表热内寒,这个人还是整

体会感觉虚怯怕冷的。如果发热还怕热的话,俺就是温热病

了。

建议中医爱好者学中医要先学会分析人体内的运行机制。为什

么要具体分析人体反应的内在机制?因为真正的道家思维的医

学是顺势而为的,让人体自己去作为,药物只是协助人体排

病。既然是协助人体,首先就要搞明白人体到底在做什么,否

则就会帮倒忙。张仲景就是依据实实在在的人体机制来治病

的,《伤寒论》里都是具体的人体排病的反应,也就是“证”。

古中医里的“证”就是人体自己如何排病的证据。

原文:

0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解:

太阳病有三个证型,一为中风,二为伤寒,三为温病。中风和

伤寒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不足的(不到虚衰的情况,虚衰就是阴

病了);温病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亢盛的。这一条说的是中风。

“发热”,现在大家对这个很恐惧,只要一发热,就迫不及待的

用抗生素或者物理方法降温。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上帝造人为

什么要造出疾病这个模式?说到底这是一个人体的应激模式,

自保模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

去,假如人体没有发热这个模式,一旦感受了寒气,怎么能排

出体外?体表的寒气驱除出去了,人体自然就会退热,强行退

热反而容易演变成肺炎或慢性低热,这是因为邪气没有驱除,

人体是不会解除发热这个自保模式。

西医是对抗思路,所以经常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古中医的思

维是顺应人体来想问题,所以不会把疾病看成敌人,而是看成

朋友。我们要协助人体自身的作为,让疾病自退,对抗疾病的

结果常常是病治不好,人体的局面更加混乱了,一个病治成多

个病,并发症,后遗症,转移什么的都来了。

“汗出”,人体主要有三个途径将病邪赶出体外:汗,吐,下。

就是流汗,呕吐,大小便。如今汗出而病未解,毛孔打开了,

津液丧失了。肌表空虚,邪气往往就更加深入了。

为什么会有“恶风”呢?一旦毛孔打开了,人当然会怕风;恶风

是一种更严重的虚怯的反应,津血虚的人往往会怕风,所谓弱

不禁风就是这个意思。

“脉缓”,感冒了,人体气血往体表汇聚形成脉浮;如果不能出

汗,气血被束缚住了,便会形成“脉紧”,就像琴弦一样绷得紧

紧的;一旦汗出来了,脉便迟缓松懈了。这就是脉缓的道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是去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要能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

一样的中医。

原文:

03 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

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注解:

之前说过,不管有没有发热,气血往体表汇集,里面空虚了,

人都会感到"恶寒"。如果气血郁于肌肉之内不能出,就会感

到"体痛"。

"呕逆"的原因有二:一是气血的运行是要先往上走才能往体表

走,这种往上的运行会带动胃有一种上逆的反应,此为"逆";二

是当气血大量往体表走的时候,胃所获得的气血会相应减少,

运化食物的能力减弱,胃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呕吐反应,将无

法运化受纳(消化)的食物呕吐出去,此为"呕"。

"脉阴阳俱紧",脉的阴阳有三:越偏寸越主阳,越偏尺越主阴;左

手偏血偏阴,右手偏气偏阳;脉越沉越主阴,越浮越主阳。这是

偏向性,不是绝对性,事实上每一部脉都能反映阴阳的情况。

因为汗出不来,气血郁于体表,于是脉紧(按着像琴弦一样绷

着)。

区别伤寒和中风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就是有没有汗出(流汗),汗

出为中风,不汗为伤寒。但这不是本质,本质是人体津液的盛

衰(多少)。

原文:

0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



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0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注解:

这2条讲的是传经的道理(病邪深入人体的自体反应过程)。"颇欲

吐"传的是少阳,这是少阳的证(病邪到达半表半里层面)。"躁

烦"和"脉数急"传的是阳明(人体"里"层面),这是阳明病的证。少

阳和阳明以后会专门讲到,这里就不多讲。感冒是个急剧变化

的病,如果两三日不传也就可能不会传了,因为正常来说,三

四日也就好了。

原文:

0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

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

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sou),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xian),时瘛疭(chi zong),若

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解:

这一条讲温病。我们之前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偏虚弱

反应的证型,温病是气血功能偏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

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区别也是汗与

不汗。其实汗只是人体表面现象,它的本质是看人体津液有没

有丧失(大量流汗直接导致人体津液丧失)。

《伤寒论》的整体辩证体系就是以人体津液的盛衰来作为阴阳

的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

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体内有热的渴;"不

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

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

的原理了:我们如果平时吃多了食物,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



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完全代谢,这就产生了有

热上火的反应,这就是温病。

如果外界环境很热,也就是受热了,有没有可能产生温病呢?

有可能,但是不一定。比如夏天热到三四十度,或者在很热的

环境里,发生感冒椰油可能不是温病。冬天南方湿冷,属于温

病类型的感冒也很多。可见,虽然得温病有可能是受外界的热

诱发,但外界的热并不是发生温病的根本原因。体内的热量过

剩才是发生温病的根本原因。

现代许多的慢性病都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有饮食的积滞,如

果在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是"热伤

风"的道理。如果汗出而解了,也就没有温病了,所以不严重的

温病往往是里面热,体表感觉并不热,如果热烧不出来,一般

只是不恶寒;当然,严重的温病是表里俱热的;轻微的温病,病

人甚至有怕冷的现象,只是这种怕冷并不感觉需要多穿衣服。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若出汗了,说明里面的

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受到灼热。一般情况下,

汗出了,热排出去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

体内热邪还没有排完。汗出耗散了人体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

津液,便产生了人体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中风和风

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是津液不足。

风温的症状是"脉阴阳俱浮",说明病邪在肌表,于是"自汗出";

因汗出,肌肉里积累了过多的津液,所以"身重","多眠睡"也是

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天气

转热人容易犯困,或一坐有暖风的车就犯困,也是这个道理;当

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鼻

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

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还是寒证呢?

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放屁多,面色赤红,鼻孔干的

是热症。幼儿本是阳气最旺的年龄,加上现在的家长生怕孩子

吃少了,往往喂食多,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现在很多家

长一见孩子感冒,不分寒热就急着添衣加被,于是容易造成高



热肺炎进医院。

下面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

的时候,首先就是人体筋膜组织缺少了津液滋养,并且里面的

血管少,更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膜组织,所以就

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

若医生再误治,用泻药,就更伤津液,于是就出现"小便不

利",这是已无尿可排了。在严重则是"直视失溲",眼睛都直

了,因为眼睛里的筋络失去了津液滋养;膀胱也是筋膜组织,膀

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了,便"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若

被火者",若用火熏蒸之类的方法误治,热蒸郁于肌肉,便"微

发黄色",也就是发黄疸。

津液再严重丧失,便"如惊痫,时瘛疭",也就是有关大脑的惊

厥惊恐反应。为什么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这个需要顺应

人体来理解,人体让哪个地方兴奋起来,就是在往哪个地方调

集津液,这是人体运行的基本模式。惊恐说明大脑缺津液了。

后世治疗这种证一般用定惊止痉的药,什么蝎子蜈蚣川穹之类

的药物,全都是是通窜化瘀药,这就是不顺应人体想问题,典

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到了这个阶段就很严重了,因为人体的自保模式一定是先保护

大脑,大脑出问题了,一定是人体出现极端反应,若再用"火熏

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的错误治疗,人体还可

以支撑些时候;再次错误治疗,病人很快就会死亡。

到这里,六经之一的,太阳病的三个证型(伤寒,中风,温病)

就讲完了,可见学医也并不难。真正的传统中医就是用一些简

单的法则去对付千变万化的疾病的。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是去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要能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

一样的中医。

原文:

0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

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

前面说过,恶寒主要是体内津血虚少的原因。若体表还能发

热,则是"发于阳",是属于太阳病的范畴;若体表不能发热,则

是更虚了,"发于阴",这是少阴病的范畴了。

至于六和七,这连两个数字很有意思,《易经》里一个卦就是

六个爻(yao),到了七就变了,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哲学和计算

法。西方呢,上帝造人用了六天,第七天是休息日,也是这两

个数。从人体来说,女人七年一个生命周期,七七四十九岁就

是更年期。从天气来说,一般一次寒流也就六七天,必定会转

暖。无论是宇宙还是人体,这两个数字好像都适用。中国文化

是天人之学,中医更是天人之学,因为人是天地的一个部分。

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这对古中医的恢

复是由很大帮助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伤寒论》里,张仲景也没有详细的解释易理(易经的内

容),而是把大道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目的就是让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才是圣人之道。反而是后世

的中医喜欢五行八卦的谈一大堆玄学,让人看不懂,不落到实

处,或是落到实处也是含糊其辞,漏洞百出,真推敲起来里面

未必有真正的道。

原文:

08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

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转则愈。

09 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

10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注解:

上面说过,古人对天地的计算法是象数,现在大家都不学古人

的这门基础课,看见这样的条文就不好懂了。有的人就直接认

为这是迷信。现在我们也渐渐发现,很多曾经被我们称为迷信

的东西被证实是真的。真要发扬中医,建议医药大学开设一门

《易经》课,而不是将物理,化学,代数几何定为基础科目。

当然,目前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只能靠真正对中国古文化有

担当的人来做了

针灸上的问题,是中医里的另一门学科,这里就先不做解释。

第9条说的是,太阳病快要好的的时候,是在已时,午时到未

时这几个时辰(差不多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在

方位主要为南,在五行主要为火,是一日中阳气最旺,由阳转

阴的交界点。也可以理解为一天热的时间段,对应到人体也是

太阳的层面。所以太阳病在这个时候会好。

南怀瑾就说过这样的案例,当初有老中医给小孩子治病,只煎

一碗药,看时辰到了给孩子服下,小孩服完药肚子痛的满地打

滚,孩子父母在一旁却并不惊慌,过了一会,孩子肚子不痛

了,病也好了。那个时候的医家和病人家属的水平都很高。

原文:

11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

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

这里说的是里外阴阳不交通的情况。病人感觉身热,能量气血

都在体表了,如果不能往里回转。里面就空虚了,里面就寒。

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体表发热,却还是感觉恶寒,且欲加衣服

盖被子。有时候病人是里热,外面却感觉怕冷,因为热郁在里

面出不来,这种情况虽冷,却不愿意多穿衣服,甚至还想脱衣

服。

这种不循环的情况往往是因为体内有痰饮,宿食或者淤血之类

的原因造成的。很多喜欢饱食的人,体内就容易上火便秘,体

外就容易怕冷,身体感觉虚弱无力,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大多

数慢性病的根源其实就是我们吃的太多了,很多人担心营养不

够,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可那个时

候几乎是找不到现代这些病症的。人体是一个不断的运行着的

能量场,一旦身体哪里有阻塞,上下表里就会出现不通畅,阴

阳之气便不能交接,就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况。治病求其本,以

里为准,里寒则是寒证,里热则是热证,不要被外表的现象迷

惑了。

《伤寒论》一开始就讲人体表里循环的关系,以及假热实寒,

假寒实热的鉴别方法,因为在临证上这是最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

出。啬啬(se)恶寒,淅淅(xi)恶风,翕翕(xi)发热,鼻鸣

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 二两(炙

zhi),大枣十二枚(孹bo)

注:一两=15.6克,一升=200毫升

服用方法:

以上五味药,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服后,需服

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服后一时许,遍身微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汗流如注,病必不除。若服一升后出微汗,病解,后面

的要就不用喝了。如果没出汗,继续服一升汤药和热粥,过1-2

小时,还不出汗,继续服用,方法如前。一日一剂药,病重者

可连服二三剂。严禁吃生冷,肉面,酒类等食物。

这条讲太阳中风的治法。

“阳浮而阴弱”,阳浮说明病在表,所以发热;阴弱,说明津液

虚了,汗出所导致的。

“恶寒”“发热”是太阳病的主证;“汗出”“恶风”表明津液虚了。这两

个条件合在一起就是太阳中风,也就是桂枝汤的主证。

“鼻鸣”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人体的气血大量往体表走时,壅塞

多余的气血自然会冲到头部,就会形成鼻腔充血,于是鼻塞鼻

鸣,同时也能阻止寒气进入肺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在医

院耳鼻喉科治鼻炎用熏洗鼻子的方法,很荒谬。鼻炎不管是什

么原因诱发的,实质在于表气不通,感冒的时候你们可以去体

会,如果一开始不出汗,只要微有汗出,鼻子马上就通了,光

气洗鼻子有什么用?有的慢性鼻炎还去做手术,然后得空鼻

证。空鼻症极度痛苦,这种病人自杀,向医院维权的很多。

为什么太阳中风有汗出了还会鼻鸣呢?汗出了不等于邪气就一

定能解掉;注意,感冒是微有汗出才会解,如果汗出多了,精

气就会丧失过多,正气消耗,不但不解,病反而会趁机深入,

便形成了中风。邪气不去,气血自然还是会大量往头部走,所

以还是会有鼻鸣。这个汗出多不是自己感觉的多,而是相对自

身的气血水平的多,也就是说,自体的津血能量,也可以说是

正气,才是治病的关键。

“干呕”,当气血往表走的时候,里就空虚了,于是胃会虚弱,

接纳不了食物,就会有呕的反应。气血往上逆,也会加重呕。

上面是桂枝汤的证,接下来说说桂枝汤的组方含义。

中风这个证是已经汗出而病不解,好比打了一仗没打赢,兵力

丧失了,津液也虚了,脾胃也就弱了,想再战就必须先巩固后

方,也就是中医说的建中,建中洲之运化,生脾胃之津液。前

面说了,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是以津液的盛衰来作为阴证阳证

的划分标准并组方用药的。那津血从哪里来?津血自然是依靠

脾胃的运化而来。脾胃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一切动能的来

源。在《伤寒论》的原则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

土,建脾胃之运化。(脾胃在人体中间部位,俗称中土)脾胃

都不运化,津血都不生成,谈何自体免疫力,谈何治病?

建中用什么药呢?《伤寒论》里是四味药:人参,姜,炙甘

草,大枣,简称“脾四味”。很常见鹅药,对脾胃最管用的自古

以来就是这四味药。姜和大枣已经广泛种植,是最常见的食

材。中国人早已将这四味药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最

求稀有昂贵的保健品,其实最管用的东西都会被普及,哪里可

能昂贵呢?昂贵的多数没太多用。这就是所谓的“百姓日用而不

知”的道理。

现在说药性,先说炙甘草和大枣。这两样都是甘而微温,煮出

来的汁液黏黏的,甜甜的,因为甜可以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

里的津液,同时性质微温,可以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这

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合适。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我们之前说过反对药物归经,甜入脾又如

何解释?现在来说说五味和五脏的关系。

“辛”,也就是辛辣辛散之类的味道,是上行的,它走上走表,

肺在上,自然也能入肺。肺是主收敛主吸纳的,辛味是行散

的,和肺的主要功能相反。辛味自然最先刺激到肺,肺就会亢

奋起来抵抗,这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所以适量的辛气能刺激助

长肺的功能,也能制约肺性之偏,辛多了则伤肺。这就是“辛入

肺”的道理。这种解释是层面之学,是实实在在的理解药物对人

体的作用和原理,与主观的说归某经,归某脏腑是有区别的。

“酸”,是收敛的,而肝的作用是升发疏泄,酸的作用和肝的作

用相反,自然进入人体就先抑制肝的功能,肝脏受到抑制自然

也会亢盛起来抵抗,所以“酸入肝”,适量酸味助长肝气,也能

制约肝性之偏,酸味多了也伤肝。

“苦”是降的,心脏在上,功能是永远搏动向上,永远有热能

的,同理,适量的苦助长心的功能,也能制约心性之偏,苦多

了则伤心。

“咸”是下行的,所以地球上的海水是咸的,因为海的位置最

低。肾脏是人体的元气之所在,它像水泵一样,位置虽然在下

面,却是引能量上行的,这种元气能量在西医里称为肾上腺

素。能量的代谢物是废水,从膀胱排出,就像汽车开起来也会

滴水。既然肾的功能是上行,适量的咸可以刺激兴奋肾的功

能,也能制约肾性之偏,咸多了则伤肾。

“甜”,甜味不偏不倚不走不散,和缓居中。脾胃在中间,所以

入脾。脾胃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物转化的糖分,而甜本身就是

糖分,等于能直接补充津液。脾是主运化的,而甜有和缓之

性,与脾性相反,所以适量的甜可以刺激兴奋脾的,也能制约

脾性之偏,甜多了则伤脾。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和大枣两味药

入脾的原因。

再说一下“脾四味”里的姜和人参。

姜,它是温中而发散的,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

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医学只要一见津血亏,就

喜欢用麦冬,生地黄来滋阴养血,人体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

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黄,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脾

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证了,麦冬,生地黄之类的滋阴药,

也是寒凉属阴的性质,结果用到人体里,就是阴上加阴,脾胃

就更加不运化了。《伤寒论》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阴上加

阴必是死路。除非阴虚阳亢,脾胃不缺运化之力,才可以用这

类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很多年的中药也治

不好病的原因。

人参,后世说它补气,“气”是什么?从医理上来说,气是“阳”,

是能量,是无形的气化物质;与气相对应的是“血”,血是“阴”,

是有形物质。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

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生地黄,阿胶这样没有什么香

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

以“气”和“味”两个方面组成的。

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

焦。具体是怎样的能量运作呢?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

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

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它的味道不辛不辣不麻不热,没有

热能。所以人参主要亢奋的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

《伤寒论》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居多,能

亢奋阴的很少,这就是人参作为药物的不可替代性。经方里人

参寒热不禁,既能合温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寒凉药

治大热伤津。后世说人参补气,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参

既然没有热能,哪里能阳化气呢?

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与人

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性味更轻更升,能往表

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常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

说是补气。有个癌症术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懒言少气,脉沉弱

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汤(干姜,附子,炙甘草)的症侯,只有

四逆汤才能救。去找北京某大医院专家,没用姜附,主药是50

克黄芪。后世对药物的认识阴阳混淆,气味不明,陈陈相因,

人云亦云,以至于中医沦落到今天这个境地。

总结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枣,甜而微温,能快速补充津

液。炙甘草补中最快;大枣微香,更能帮助脾的运化。炙甘草

色黄而偏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外红里黄,兼能补血。姜是

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

液。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现在说桂枝的作用。桂枝性温,其气是一股热郁的浓香;煎的

水有一股微微的甜味。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薄。桂枝

的气没有薄荷,白芷那么轻扬;也没有川穹,当归那么浓厚。

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巅;川穹,当归走里走血,桂枝则只

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微微的

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

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白芍,这是一味很常用的药。后世有说白芍敛肝,有说养阴

的,有说降胆火的。那到底是什么呢?白芍米什么气,味是一

种类似于破水缸里存的陈年雨水一般寡淡的沤味,这是典型的

阴而降的味道;其次有点微苦,苦是主降主泄的;酸味不多,

绝对没有五味子,山茱萸和乌梅那么酸,所以它不是以酸敛为

主,黏液也不多,滋阴强壮的作用也不大。所谓神农尝百草,

这是尝过之后的真实感受。结一下,白芍以降和泄为主,收敛

滋阴为辅。临床常用它治腹痛。降则能引起血下行,苦则能泄

而去实,所以能治腹痛。

现在我们将桂枝汤的药和中风的证做个对应比较。中风是汗出

后津液虚了,人体却要再次作战,于是白芍,生姜,甘草,大

枣合在一起主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当然生姜也有一定的解

表作用,但整个方子是以守为主的,服了药之后还要喝粥,用

谷类直接补充津液营养。桂枝将阳气送到体表,于是该发汗的

会发汗,该止汗的会止汗。白芍的作用相反,负责将阴气收

回,阴成形的力量强了,阴血充足了,才是病愈的后备力量。

后世说桂枝汤是发汗的,前面说过,药物是不能代人体行指令

的,药物只能让人体回归到正常状态。使用过经方的都知道,

桂枝汤止汗的效果也是如神的。有一个病人,只要稍一动就汗

出如洗,脉浮大,口不渴。之前吃过很多敛阴止汗的药,黄芪

白术玉屏风也吃了不少,汗出反而加重。用桂枝汤一剂而愈。

简而言之,桂枝就是“阳化气”,白芍就是“阴成形”,调和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姜,甘草,大枣守中。仲景的核心法门就

是这两个,所以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理解了桂枝汤,后

面的内容就都好理解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

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

的中医。

药物剂量

历来一般认为《伤寒论》书中的一两是3克,三两是9克。咱们

有幸生在有考古学的时代,汉代的衡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土

了,汉代的一两约十五克(15.625克)。桂枝三两约45克。根据许

多经方大师的经验,要想治疗效果好,一定要尊重汉代剂量。

当然,病有轻重,人的体重也有差异,要学会变通。如何变通

呢?一般的外感病轻的可以取书中一半的剂量,病重的可以用

原剂量。慢性病依病情的轻重可以取书中剂量三分之一或三分

之二,病重的特例甚至可以超过书中剂量。

水的剂量:汉代1升水等于现代的200毫升,一斗等于10升,一

升等于十合。

煎药方法

煎药的方法也尽量要依照书中的提示,现在一剂药煎两次是不

妥当的,最好按照书中要求一次煎好。一般水开后小火煎40分

钟即可;宣散解表药不要超过30分钟,滋补药可以煎煮一小时以上。

原文;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读起来有重复前面之嫌,有可能是弄乱了顺序,或是后

人又补充了一条更加简洁清晰的桂枝汤方证。

汉代的书是竹简,一旦绳子断了就容易弄错顺序,加上流传靠

的是传刻传抄,难免有误,也难保后人不根据竹简的理解往里

面加东西。这就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了困难。

原文: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疑是错填)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

(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 三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喝粥,余如桂枝

法,将息及禁忌。

注解:

这个条文好像是冲后面来的,后面有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

几,反汗出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这个顺序应该是弄错了。

在感冒的时候,如果身重或酸痛,是肌肉的反应;如果是"强几

几",这样的僵直不灵活的反应,是筋的反应。筋的常见反应还

有身子僵硬不能转侧,痛经,抽筋等。这就是"强几几"为什么

发生在项背部?因为脖子这一片里面全是筋,这是人体运动的

枢纽。

颈椎病和腰椎病,其实不是骨头的问题,是因为维系骨头的筋

出了问题,才引起骨头的问题。筋出了问题,骨头就要增生寻

求支撑,于是变形,长骨刺。而筋的问题则是津液虚而失去滋

养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思考人体,才能真正的治病,千万

不要轻易相信某个药治某个病,或者某个方子对应某个证。在

具体的病和证的层面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还是要把人体弄清楚

才能减少误治。

回到条文。当人体大量气血往体表肌肉走的时候,里面的筋就

失去了滋养,于是就发生这种项背强几几的现象。这种情况下

就要用到一味药,

葛根。葛根煎的汁液清,稀,滑,类似于人体的津液,会有一

点滋养津液的作用,但这不是它的主要作用,如果只是为了直

接滋养津液,可以选择更黏滑的天花粉。葛根主要是有一种上

升之力,大剂量喝,胸口会觉得顶。其香气淡而升,不强烈,

所以不能开孔窍,只是引津液上行。为什么是引津液,不是引

别的呢?因为它本身就像津液,这是《易经》的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原则。就好像衣服上的油要用汽油来洗一样,清水是洗

不掉的。

和葛根相对应的是白芍,白芍煎的水也是清,稀,滑。有苦降

之性,所以引津液下行。葛根治颈椎痛临床常用,很有效,不

过要重用,所以本方开到了60克,因为葛根药力很轻,食品

嘛,超市有卖葛根粉当早餐的,我们已经知道了白芍治腹痛立

竿见影。腹痛是什么?前面说过,不是腹部肌肉痛,而是腹部

里面的筋痉挛,也是筋缺少滋养了,所以用白芍引津液下行。

注意:这个方子是有传抄错误的,"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应该

就是桂枝汤加葛根,不应该有麻黄,麻黄的原理后面的条文会专门解释。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15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

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注解:

首先是“太阳病”,说明有表征,其证略去了。医生给治错了,

用了泻药,为什么用泻药是错误的呢?这里要先说一个治病的

大原则。

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里解;病在半表半里和解。

从表解常用汗法;从里解常用下法,就是腹泻,从肠道解。汗

与下本来就是人体排除邪气的自然模式,药物只是顺势而为。

这两个都好理解。那半表半里“和解”怎么理解呢?当邪气在半

表半里,里外都不能解的时候,人体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

通过三焦网膜系统的水液上下运行交换来代谢排邪,然后从小

便排出。邪气陷入半表半里是因为人体脾胃虚弱了。脾胃虚弱

则痞塞,上下便不交通,于是常发生一种现象“上热下寒”。

人体正常应该是下面热上面寒才对,如此上面的阴往下降,下

面的阳往上升,便是“泰”卦,也就是阴阳交泰之意。如果上面

是阳,下面是阴,上面的阳更往上,下面的阴更往下,便是阴

阳离绝,成了“否”卦,人就要死了。半表半里证就是“否”卦。只

有让上下阴阳和解归位,疾病才能自退。这就是半表半里证须

用和解之法的阴阳之理。

说回条文,医生用了下药,因为药物的作用,人体气血暂时会

往下往里走。但是表证还在,药效过了,气血的自然模式还是

要往上往表走的,若气血能正常顺畅上行,是感觉不到气上冲

的。因为腹泻损失了津液,气血往上走的时候能量不够,走不

上去,便会感觉到一次次往上冲,就像汽车爬坡时发动机的反

应一样,这是人体在努力。

那这种情况为什么要用桂枝汤呢?因为桂枝汤与其说是治汗出

的太阳病,不如说是治津液虚的太阳病更准确。此条既是太阳

病,又有津液虚,桂枝达外以祛邪,芍药,生姜,炙甘草,大

枣建中而敛津液,无药治冲,而其冲自平,所以桂枝汤适用。

有经方家说桂枝是治冲的,这样的解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终究难以应变于临证。

原文:

16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

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

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解:

上面说了,桂枝汤是治津液虚的太阳病的,经过汗,吐,下了

都没治好,那一定是津液更虚了,一般来讲,津液虚了应该用

桂枝汤,但也不尽然,因为病还有可能转其它经,不一定是太

阳病了。所以仲景在这里又说了一个治病的大原则“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的意思是,我们治病要讲究脉和证相对应,不要只

凭脉象。治病就像破案,所谓辨证施治,讲的是证据,证据越

充分,结论的准确性就越大。有的问题脉反应得准确,有的问

题问证更清楚。现在很多医生看病摸一下脉,也不详细问诊就

开方子,至少说明他不是传统中医。传统中医“望,闻,问,

切”。切脉是最后一步,是用来佐证前面的判断的。《伤寒论》

是重证轻脉的,看条文就知道,单凭脉象来判断太玄妙了,在

排病的位置上很难获得足够信息量,容易断错。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虽然需要知道这个病是如何逆治的,但

治疗的时候还是要以当下的证为准。比如以前是伤寒来的,当

下的证是温病就当温病治;之前是太阳病,当下是少阳病就当

少阳病治。这也是《伤寒论》的大原则。

接下来讲到一个问题:桂枝是解肌的,就是将能量送到肌肉,

不是开表开毛孔的,开表的是麻黄。若这个病人脉浮紧,发热

汗不出,也就是伤寒证,你若将能量送到肌肉,毛孔却没打

开,这就是关门放火,情况就不妙了。麻黄这个药,若单独煎

来喝有一股老白茶的味道,喝了喉咙感觉微麻涩。既然像茶的

味道,可见不是温热药。麻黄能量很少,所以合桂枝这种能将

阳气送到肌肉的药才能发汗,不合桂枝则只能宣通孔窍。事实

上麻黄合桂枝也不等于就发汗。我碰到过用四五十克麻黄桂枝

下去,病人也不出汗。

还是那句话,汗与不汗是人体自己的事,有时候肌表阳气充足

了,邪气去了,人体也未必就有汗了。就像我们吃火锅也不是

每个人都出汗一样。人体自有其协调机制,药物只是顺应人体

顺势而为。越过人体的调节机制去治病,这是西医的做法,结

果经常是病没治好,却把人体免疫力伤害了,一时或有缓解,

却小病治成大病,一病治成多病。

再说一下麻黄的剂量问题。《伤寒论》中用麻黄,少则二三

两,多则六量,也就是30-90克,这个剂量不轻。在《伤寒论》

里,麻黄一般会提示先煎去上沫,就是把煎出来的沫子去掉,

这种沫子在《千金要方》里说喝了会让人心烦,可见有兴奋大

脑的作用,而不是宣通。久煎去沫的话,药力就会纯和,只留下宣通的作用。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2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

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

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

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7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 也。

注解:

爱喝酒的人,胃里常有湿热,桂枝汤是甘温补中救津液的,

喝了有可能会呕吐。酒客不喜甘,是因为甘甜本身就是助湿

热的。说明桂枝汤治的是胃虚证,而不能治胃中的实证和湿

热证。

原文:

18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注解:

这条说的是桂枝汤证再有喘的话可以加厚朴和杏仁。

厚朴这个药后世说燥脾湿,这是不够准确的,后世解药总喜

欢把药物和某个脏腑或某条经络联系起来,这是他们以药治

证的思路决定的。前面说过,药物只能走表里上下,走人体

层面的,而不能具体到只走某经某脏腑。厚朴这味药,香,

苦,温。我们知道,芳香药大都是叶子和细茎,取其生发之

气而宣散。如果是树皮还有芳香,其气味就要厚重沉潜的

多,其发散的层面就趋于里了。厚朴就是这样,听这个名字

就知道,香气不仅厚重,而且还味苦,苦则趋下,所以厚朴

是下气除腹部胀满的。

杏仁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杏仁,而是苦杏仁。它的香气很

轻,轻则能上行宣气,同时有微苦,富有油脂,所以兼能下

行润肠。杏仁在经方里没见过用来做主药,一般是配合其它

药使用的,比如配合麻黄宣肺,配合厚朴下气。经方用药一

般都是力量专一的药,像杏仁这种既上且下,药力不专一的

药一般都是辅助。后世医家却喜欢用这样的药,因为他们没

有精准有力的用药原则,也就喜欢用这样似是而非的药,左

右逢源,吃不好也吃不坏。这也是他们都知道经方好,却不

敢贸然尝试经方的原因。

喘家”,人为什么会喘呢?肺主皮毛,肺气通表,如果感受

邪气,体表闭塞,肺自然就要喘了;或者体表虽不闭塞,却

也不能有效排除邪气的话,人体也会通过喘来排除。这两味

药,杏仁以宣气为主,借桂枝之力上行,助肺将邪气宣散出

去,厚朴以降气为主。宣则宣其清气,降则降其浊气,人体

的功能本来就是这样,有升有降,一阴一阳。桂枝汤让人体

中气充足了;厚朴,杏仁让该通的都通了,该下的下了,通

道顺畅了,其喘也就自平了。

原文:

19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也有作“凡吐家,

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注解:

经常呕吐的人,有可能是微里有溃疡。如果是桂枝汤证,服

了溃疡自然会好。如果服了桂枝汤反而呕吐严重了,说明不

是桂枝汤证,那溃疡有可能加重,会吐脓血。这种情况多是

胃热的人,桂枝,生姜温散之力过强,如果是热证的溃疡,

容易造成胃出血。喜欢酒肉的人,胃中积热,就容易出现热

证的溃疡。

像这种条文,疑是后人加上去的,因为不严谨。不能说吐家

服用桂枝汤就一定会吐脓血。桂枝汤对症了也是能治呕吐

的,这样的表述不像《伤寒论》的方式,《伤寒论》是辨证

施治,随证治之的,不会凭现象去下结论。

原文:

20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

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 生姜(切)三两 甘草 三两(炙) 大枣十

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约1400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

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注意:目前药房都是炮附子,用黑色炮附子即可,附子一枚

约15-30克左右的量。

注解:

《伤寒论》很多条文都是一个完整的医案,这一条便是。

《伤寒论》的好处是都以医案的形式讲治病方法,好操作好

模拟;不好的是医理解释太少。当然,这只是后人的看法,

也许在当时,道家的思维体系,阴阳之道都是常识,无需特

别解释,一看就懂,就像现在一说什么分子,原子大家都懂

一样。要不怎么说文化衰落,大道已废呢。在孔子时代,孔

子就说大道已废,所以他要编订《诗》《书》《礼》《易》

《春秋》以传承文化,并且呼吁恢复周礼。中国文化成熟的

早,别说周代,商代的青铜器,原始社会的玉器现在用现代

化工具都做不出来。乐器的出现是必须要有数学,音律学和

工艺作为支撑点,但是出土的“骨笛”约八千年前就有了。

“盛极必衰”这是天道,连《伤寒论》这样的医学普及读物,

近千年来竟然都说难以参透,可见中国文化早已衰落了。不

过大家也不要悲观,还有一句话叫“否极泰来”,历经“文化大

革命”等运动的毁坏。中国文化算是“否”到了极点,也许快

到“泰来”的时候了,就怕文化却消亡了,所以要靠大家来留

存最后的一炷香火。

说回条文,太阳病如果用药不当,误发了汗,造成“漏不

止”,就是大量出汗止不住,人就会陷入阴证。因为汗和下

是最容易虚人的。慈禧太后就是看京剧受了寒,连续腹泻几

日不止,太医束手了,然后就看着她死了。腹泻这么快死

人,必是阴证,太阴腹泻非四逆汤才可救。学通《伤寒论》

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什么难断的病,是很典型的太阴病,慈

禧最后用的那个方子里都是石斛老米之类补中养阴之品,典

型后世医家的思路,当了帝王又能如何?好医生未必早庙堂

之上,民间未必没有高手,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当然,也有

可能是医生怕但责任,明知附子,干姜可救,却也只为了明

哲保身而开的太平保济方,毕竟治病没有绝对,这样治死了

也没有责任。不管怎样,慈禧若到民间找医生,略通《伤寒

论》的都有本事救她。

下面讲的是陷入阴证的过程,“其人恶风”,前面说过,是津

液已经虚了。

“小便难”,因为津液虚而无尿可下了。这里说的是阴证津液

虚的无尿可下,前面讲过热证伤津液的无尿可下。所以治病

不能单一凭一个证来判断,要综合起来分析才行,《伤寒

论》的法则是要几个证同时来看,才能得出结论的。现在的

医生,一听尿少就利尿,一听口渴就滋阴,这不是真正的医 道。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津液虚少时,筋里面毛细血管少,

首先失去滋养,于是四肢拘急不灵活了。

综合分析,太阳病,津液虚,这是桂枝汤证。炮附子可以

止虚汗。虚汗一止,津液自回,就可以阻止陷入阴证。所以

这个方子是桂枝汤转向阴病的变化方。有人说,敛汗不是要

用白芍吗?说某药有某种功效是后世的说法,药没有敛汗不

敛汗的,人体需要强阴,用白芍这样的阴性药材可以敛汗;

人体需要扶阳,用炮附子才可以敛汗。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3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切)三两 大枣 十

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

芍药。讲息如前法。

注解:

前面说过,太阳病误下会出现气上冲的情况。这里也是误下,

出现了“脉促胸满”,情况不一样,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因为下

药的作用使气血暂时陷里,表征还未解,药效过去,气血自然

还会再回到体表来驱邪,因气血已伤,能量不够了,不能顺利

达表,于是便产生了“脉促胸满”这样的证。“脉促”的意思是脉往

上往寸部顶,寸盛尺弱。这是津液不能气化出表而产生的壅塞

反应,自体感觉便是“胸满”。这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为什么去

掉芍药呢?既然是气血能量不够,自然要助一把力以驱邪外

出,芍药是引津液下行的,所以要去掉芍药,去掉芍药,等于

桂枝的向外之力增强了,所以桂枝不用加量,依然是三两。

什么是“道家”中医?这一条就是最能体现道家中医的特色。后

世的中医,一碰到脉促寸盛,就说是相火胆火,又说白芍降胆

火,不仅不会去掉白芍,还会增加苦寒药,而桂枝这样的助阳

药自然就不敢用了;又说“胸满”是气机上逆,应该下气;或说

寸盛尺弱是肾不纳气,更加五味子,山茱萸之类的收敛药。于

是用药一派收敛降寒,这都是对抗思路。根源是没有从人体的

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脉象而言,寸盛尺弱说明气血是够的,只是分配不均匀,都

跑到上面去了。那为什么会跑上去?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哪里有

邪气或有瘀滞,气血往哪里跑。后世中医辨为肾不纳气,那自

然要补肾。气血既然没有不够,只是分配问题,补那些滋腻之

品有何用,非但无用,很有可能助长了邪气。如果邪气不除,

气血又怎么可能自己回来?《伤寒论》的处理方法是道家的顺

应思路,顺应人体,顺势助人体一把力,驱邪出表后脉象自

宁。效果如何,试过便知。

重点说明一下《伤寒论》的津血原则

津血虚的自然是要先建中补津血。若只用脏腑辨证,也不驱

邪,也不建中,只是用滋腻滋补是很难奏效的。不但难以奏

效,还很容易上火,后世有句话叫“虚不受补”就是说这种情

况。虚既然不受补,那实就可以补吗?实当然不能补,补了更

上火;如果不虚不实,又补它做甚?这就说明了“补”之一法的

局限性。人体自有大药,要着眼与恢复人体的运化循环让人体

自己去补,不要越俎代庖。人体自己补才是真正的补。若身体

真能靠地黄,苁蓉补起来,那就没有人会去锻炼了,费那力气

干嘛?也不会有人生病,地黄,肉苁蓉大家都吃的起。人体若

有邪气,若中焦不运(脾胃运化功能),若表里不通,补也只

是造成堵塞。

原文:

22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

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

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注解:

这一条是接上一条说的,在“脉促胸满”的基础上又多了个“微

寒”的证。“微寒”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脉微恶寒,而不是微微恶

寒。说明已经陷入阴证,于是加了炮附子。炮附子不单虚汗可

加,一切阴证都可以加。

这几条都是用一个桂枝汤在加减变化,桂枝汤的变化方后面还

有很多,无非是因邪气的性质和气血的阴阳盛衰而加减变化:

顺气血而上则去芍药用葛根;

顺气血而下则重用芍药;

偏于阳则加石膏;

陷入阴则加炮附子;

表不解加麻黄而成葛根汤;

里兼热则少佐大黄而先表后里;

表虚加黄芪而成五物汤,主治肢体萎废和麻痹;

里虚则增芍药加饴糖而成小建中,主虚寒之腹痛;

气机闭祖则加厚朴,杏仁;

水湿中盛则加茯苓,白术。

这些都是经常会用到的药。经方的药物很有限,也就三四十味

常用药打转;方子更是有限,无非几个主方变来变去;药物既

然是作用于阴阳表里,而不作用于病,就可以不必那么多药,

只要力量专一,分工明确就可以。所谓“药简力专”就是这个意

思。经方是本乎“道”的,因而能大道至简,以一驭万。后世搞

出很多药性含糊驳杂的药,也搞出了很多的方子,一个方子几

十味药,方子越组越大,疗效越来越不确切。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23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

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注解:

太阳病到了八九日,出现“如疟状”的情况,就是定时发作,像

疟疾那样。还有“发热恶寒”的证,可是“热多寒少”,并不怎么怕

冷,说明正气稍胜,津液不太虚。“其人不呕”是未传少阳。“清

便欲自可”是未传阳明。“一日二三度发”说明这个病不能持续,

自体免疫力已经占了上风。

再看脉象,“脉微缓者”,脉证相应,这就是病要好了,为什

么“微缓”是病要好的脉象呢?辨脉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诸如大而

硬的脉,躁动不宁的脉,弦或紧的脉,上盛下虚的脉。我们会

以为这是有热,是气血有富余,便用药去清热,其实这是被假

想迷惑了。这些脉象都是因为邪气盛,脉亢盛紧张起来了,其

本来的脉象往往是偏向于弱和虚的。辨别这种假阳真阴的脉象

需要沉取一下,沉取空而无力,回弹力不足的就是这种假阳

脉。

所以脉诸如大,躁,弦,硬,紧未必是阳脉。如果脉滑,也就

是脉如走珠一般流利,或沉取有力,就要注意了,有可能就是

阳脉了。辨阴阳脉最关键的依据是血管里血的充实程度,阳脉

就是血管里血充足的脉;阴脉就是血管里血虚少的脉,如果脉

现微而缓了,说明邪气退了,脉象呈现出本来的样子了。这时

候就是病要好的征兆了。

原文:

23(续)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

吐也。

注解:

这里又讲到一个治病的大原则。

我们前面说过,病有三种解决方法:汗,下,和(解)。其实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吐,人为催吐的药现在用的少了。汗,下,

吐这三个方法都是伤津液的,只可用于三阳证,三阴证不可

用。因为阴证不可更伤津液。这也再次说明了《伤寒论》的体

系是以津液的盛衰为原则来辨证组方的。

原文:

23(续)面色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

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

(去节)各一两 大枣 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

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一升八合,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

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注:一两=二十四铢=15.6克 一升=十合=200毫升

注解:

这一条可以看出《伤寒论》中组方之严谨和精准。

面有热色,太阳证仍在。汗出用桂枝汤,不汗用麻黄汤。身痒

说明汗已到了皮肤下,只差一点就要出来了。这时候是处在汗

与不汗之间,于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足见经方用药法度之森

严,是不可以主观和随意的。

有人说《伤寒论》里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如果是感冒效果很

好,如果不是感冒,效果就不明显了。这话是不对的,要看你

在治慢性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严谨的法度,一般所谓的经

方家,能大概选个差不多的方子就不错了。至于后世的中医,

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就会用不同的方子,用药用量上也全

凭个人主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后世的中医根本就没有一

套确切的体系,所以大家才各想各的办法,各凭各的理解来医

治病人。

当下中医界的辨证法,五行生克的脏腑理论是主流,这套理论

对不对?是对的。脏腑之间当然有五行生克的关系,就像树木

会影响河流,河流会影响田地,但旱季一来全都会缺水。不能

说五行生克不对,相对于人体的表里大循环而言,它的作用太

小了。以它为原则来组方治病无异于螳臂挡车,收效怎么可能

明显?所以后世的中医自己都认为中医只能调理不能治病,给

人开药一开就是几十剂,甚至吃几个月也没明显效果,就是这

么来的。

以这个方子为例,我们可以来谈一下如何运用经方治慢性病。

我们知道,荨麻疹,带状疱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西医是没

有特效药的。古中医不管它是何种病毒,长何种疱疹,所有的

疱疹其实就是本条所说的,湿气到了皮肤下出不来了,于是形

成疱疹。再辨证如果是太阳证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桂枝麻黄各

半汤来治。我建议患者用这个方子治好皮肤病的也很多,都是

三五剂药就能治好。病在表从表解,发出去病就好了,这就是

道家的顺应思路。

后世的中医都喜欢用一些牡丹皮,白鲜皮,金银花,生地黄之

类的药,说是清血热,结果清很长时间都清不好,而且还会让

病人禁发物,而麻黄,桂枝,生姜都是最发的东西,后世中医

自然更加不敢用了。这就是后世中医的思路,不从整体来看待

人体,而是凭局部现象得出一个结论:“血热”,然后用药去对

抗,去清这个血热。为什么治不好?原理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西医以药治病灶也好,后世中医以药治“症”也好,不过是五十

步笑百步而已,其实是都没找到治病的根本。

那什么是“证”,什么又是“症”呢?“证”者证据也,我的定义是证

包含两个基本点:人体如何排病的证据,能量出现何种失衡的

证据。比如口苦,胁胀,发热,痞痛之类,通过这些去找到人

体排病的位置;又如拘挛,恶风,怕热,通过这些来判断人体

能量的多少。现在所谓的“症”本身就是结论,如肾虚脾虚血寒

血热之类的,只是人体的某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往往不是根本

的原因,只是结果。

当我们用药物去健脾,去凉血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代人体行

事了,药物又怎么能替代人体本身呢?所谓治病求其本,并不

是说这个病是肝的问题,那个病是肾的问题就是求其本,而是

要再问一句,肝为什么有问题?肾为什么有问题?还是要回到

人体的大循环上来。《伤寒论》的思路是着眼于人体大循环

的,所以《伤寒论》不讲肝怎么,肾怎样,气怎样,血怎样。

还是那句话,人身自有大药,要让人体自己去补去清,我们只

是用药去恢复人体秩序,不能代人体行事,这才是道家的顺应思维。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1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

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

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

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4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

却与桂枝汤则愈。

注解:

服了桂枝汤烦不解,说明能量还是不能够外达出表,而是在

往上冲。上冲于头自然就会心烦。这种情况下可结合针灸,

刺风池,风府穴。这两个穴位是枢纽,能解表,能散头上的

风热。先将道路打开,再与桂枝汤,病就好了。这一条如果

不用针刺,而直接用处方的话,可以考虑用大青龙汤,解表

加清热除烦。

原文:

25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

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 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 十六铢(去

节) 生姜 一两六铢 杏仁 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二铢

(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

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

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注解:

发汗有个原则,大汗出病必不解。这个原则说的还是津液的

原则,大汗出伤津液。病怎么能好?治病是以微汗出为宜

的。“脉洪大”,这个“洪”字很多注家认为是错的,应该

是“浮”大才对,理由是洪脉是有热,不可用桂枝,麻黄剂。

其实这要看对洪脉怎么解释。

在《濒湖脉学》里洪脉是来盛去衰,是夏天的脉象,夏天的

人体机制是气血往表走,外热里寒津液虚。所以洪脉应该理

解为阳气亢盛而津液不足。经常爱出汗的人,脉象也常见这

种洪大的脉象。如果这样理解,这里的“脉洪大”也没有错。

而且。这里说的是洪“大”,大脉为虚,洪而实或滑的脉不在

此例。

表证不解,津液虚,自然还是用桂枝汤,所以“如前法”。

后半条行文上似乎太简略了,古人的文字是多一个字都不肯

的。意思是汗出后如果又再次出现发热不汗的现象,那就用

桂枝二麻黄一汤。津液已失当然要以救津液为主,以发汗为

辅。至于是不是像疟疾那样一日再发其实无所谓,是不是汗

后再发也无所谓,只要是津液虚的不汗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学经方贵在明方义,而不能只是方证相对。

原文:

26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

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这一条讲白虎汤,它是用途极为广泛的一个方子,治温热病

的。《伤寒论》里也是有温病这个体系的。六经辨证,各有

阴阳,本来就没有偏废。《伤寒论》是不分派的,不分什么

温病派,滋阴派,扶阳派,人体就是人体,人体也没有派

别,疾病没有派别,只有辩证施治。

白虎汤(伤寒论)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 炙甘草 二两, 粳米 六合。

这里说的可能是热证服了桂枝汤,误汗后,热证加重的情

况。桂枝汤是治津液虚的太阳病的,大汗出后津液更虚,应

该转为阴证。这里变成了热证,说明之前应该是偏热证的,

误下了桂枝汤使热证加重。

先说脉象。从这个方子来看,再次说明洪脉,大脉在《伤寒

论》里确实是津液虚的脉,因为这个方子里有人参粳米救津

液。“脉洪大”说明津液虽虚,阳气却是很亢盛的。阳气亢而

津液虚的脉一定要沉取才能判断,沉取是空而无力的。

石膏这味药要重点说一下。石膏煮出来是无色无味的清水,

有一股微微的寒凉之气。“寒”不用解释;“凉”事实上是一种

冷而散的味道,比方说薄荷糖就是典型的凉味,所以能去表

热。石膏寒且凉能同时去表里之热。

这个方子石膏用一斤,汉制一斤是今天的248克。石膏治阴

证的表热都可以用到三五十克,因为药力不强,又是矿石,

很压秤,要重用才有效。解热一定要用生石膏,煅石膏性质

相反,不解热反收敛,用了坏事。现在很多医生治热证习惯

性地开二三十克,说明他们没有亲身试验或这味药。很多经

方家清热不喜欢用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药,而是用石膏这

样的寒凉药。



因为黄芩,黄连是苦的,苦的作用主要是降,就是将气血往

下拉,是折损气血的,苦寒药吃的时候虽然感觉下火了,但

是气血被强制下行了,不吃了又会再次上火,上的更厉害,

因为人体的气血还会反弹回来。甚至有人吃了苦寒药吃成了

心悸,气上冲的反应,这就是气血受损了。石膏只是寒凉而

不苦降,药力和缓而不彪悍,不容易折损气血,所以用石膏

清热不容易反弹。后世用药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惯用黄芩,

黄连清热,病人就会依赖医生,病迁延不愈,吃的时候好一

些,不吃又会发作,总是不停的吃药。

知母,阴润而微苦,有点像树的嫩皮汁液的味道。这个药形

象地说是从云化雨,炎热的天气,哪怕冷空气来了,要有点

潮气才能下雨。后面有个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阴证的下肢

关节湿痹疼痛。这个方子里为什么用到知母,打个比方吧,

热性药材让骨节间的湿蒸发为热气,知母再将其化合为废水

从小便排出去。所以知母有利水的作用。

方中的人参在第12条里已经说过,是亢奋阴的,生津液治口

渴,寒热不禁。白虎汤证有渴不解可以加人参,阴证津液虚

的口渴亦可用。

粳米有说是糯米,有说是普通大米,这两种米煎取出来都很

黏稠,是直接补充津液的,热证的话,糯米是要慎用的,因

为糯米黏腻偏热性。有用山药代替粳米的,这个可以取,山

药性平多汁液,不黏不腻。在这个方子里以生山药为宜。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

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 四枚

(擘) 生姜 一两二铢(切)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

升,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

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注解:

此条“脉微弱”三个字疑有错简,“脉微弱”是阴证的脉象。“发热

恶寒,热多寒少”应该是偏向一点温病。同时又有津液虚,所以

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里的“阳”应做津液来理解。既然说

津液少,不可发汗,为什么又有麻黄,桂枝这样可以致汗的组

合呢?如果病在三阳,哪怕津液虚,用姜草枣救了津液后,是

可以发一点微汗的。

这个方子准确的说,是治太阳病中风和温病同时都有,且津液

虚多温热少的情况。用桂枝汤略嫌温补,用白虎汤又太寒,于

是以桂枝汤为主,越婢汤为辅,合成此方。越婢汤里有石膏,

合入此方剂量很轻,可以清一点热;又有麻黄,合桂枝可以发

一点汗。这就是《伤寒论》法度。

这个方子里药的剂量很轻,麻黄和桂枝都不到一两,这是因为



病也轻。《伤寒论》的剂量临证是要变通的。现在的医生用药

整体剂量偏轻,病重的一般也就二三十克到头了。《伤寒论》

里麻黄重用可以用到六两,六两是多少?用汉代剂量换算一下

就知道了,约90克。这个剂量能不能用?既然做医生,就自己

煎来喝一下,你不试药,又怎么做医生呢?

原文:

28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xi)发热,无汗,

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切) 茯苓 白术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

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注解;

此条文普遍都认为有错误。应该是去芍药,而不是去桂枝,因

为仍有表证,所以不可能是去掉桂枝。那为什么要去掉芍药

呢?因为芍药我们说过是敛津液,是阴成形的。而此条有湿

证,湿为阴邪,所以不能用芍药。

现在说说湿证,湿证是很常见的证。这里的情况是湿阻中焦脾

胃,说了三个症状:

“心下满”,心下一般来讲指的是心脏以下腹部以上,胃周围的

这一片区域。为什么张仲景不说湿气在脾或在胃,而说是心下

呢?还是那个原因,在张仲景的眼中,人体是用层面来区分

的,湿气可以在上中下焦,可以在表在里,却不可能只在脾只

在胃。所以仲景用的是“心下”这个词,这种词语是很能反应仲

景的人体观念的。心下满说明湿气囤积在这个区域,所以感觉

到胀满。



“微痛”,心下至腹部的“痛”一般多见于陷胸汤和承气汤方证,此

区域的痛在湿证里不多见。“微痛”,只是轻微的反应,可见还

是以满为主,有可能是湿证引起的胃的轻微疼痛,湿证型的胃

病很多。

“小便不利”,这里说的是水湿不运化下行的“小便不利”。这个证

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有津液虚极的小便不利;有热炽伤

津的小便不利;有湿证的小便不利。所以《伤寒论》的原则不

会是单一证,而是多个证指向一个结论,且还要印证于脉。单

个证是会有歧义的。这一条的小便不利是湿证且偏向与虚寒

的,当然没有那么寒,真正阴寒的湿证在茯苓,白术之外还要

加上干姜,附子。

茯苓和白术是极为常用的两样祛湿药,经常同时使用。

先说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乃松根之精华。茯

苓煎成的水就是清水,貌似无色无味,其实有一种不易察觉的

性味,在本草上称之为“淡味”,味淡的东西性质是向下的,就

像清水永远往下渗一样。甜的东西才会黏住,所以甜入中焦。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是直接的能量场作用,如果把问题搞复

杂了,反而离真理越来越远了。

茯苓不寒不热而清爽,所以下行的不是火也不是淤血,而是将

水湿这样清稀的东西带下去。有说茯苓利水,有说茯苓安神,

有说茯苓治眩治心悸,其实就是这个下行之力。同样是下行

药,作用却各有所长:

石膏凉寒,是降热的;

知母苦而润,下热兼化阴;

白芍阴润苦酸,得阴气全,敛降津液而强阴;

赤芍比白芍苦,则重凉血破淤之力;

桃仁苦温而味厚,所以下血破血;

厚朴苦温而气厚,下的是气,除腹部胀满;

黄芩,黄连类苦而燥,毫无滋养之性,且下降之力彪悍,下热

的同时折损气血。

这些药单味煎来尝过就很容易区分开来。

理解药物不应该说“用”,比方说茯苓安神利水治心悸就是用,

应该说“体”,就是这个药的本体作用。说“用”容易不求甚解,容

易理解局限,不知道其原理,单知道治心悸,心悸的原因有很

多种,到底是治哪种心悸呢?这就容易用错。况且药物不能代

人体行使某样指令,更不能直接祛除某种病症,它只是一种作

用于人体的能量,当这种能量顺应了人体辅助了人体,让人体

回归正常秩序,人体自己的力量便能祛除病症。所以只有理解

药物的“体”才能准确地将药应用于百方百病。

白术香燥而温,根入药。植物一般是枝叶气烈而发散,根茎味

厚而收敛。白术确实根部有香燥之气,所以其气偏厚,是一种

温厚的香气,这种香气闻一下就能感知到,是走不到体表的,

充其量就是在中焦的位置,所以是气化中焦的药,能燥散中焦

水湿。中焦涵盖脾胃,所以说白术去脾湿去胃水。

《神农本草经》上说白术主湿痹,死肌,止汗,消食。湿痹消

食很好理解;死肌呢?脾主肌肉,脾健运了,肌肉自然能得以

滋养而生肌;湿气不是汗解就是尿解,湿气多的人有时候汗也

多,湿去了自然止泻。有用白术治便秘的,这个怎么理解呢?

脾胃不气化,水湿不能化生为津液输布全身,于是水湿囤积与

中焦,而下焦的肠道黏膜却得不到津液的滋养而干结。白术让

中焦气化运行,津液化生了,得以输布至肠道,于是也就不便

秘了,说到底就是气化中焦这一个作用而已,治病要求其理求

其本,识药也要求其理求其本,这样心里才能清晰明了。

苍术和白术作用相似,其气更香燥,运行力更强。古人是苍

术,白术不分的,统称白术、临床上可以兼而用之。

这两样药综合起来可以这么理解,白术将能气化的水湿气化为

津液,让人体利用;茯苓将不能气化的废水淡渗下去排出体

外。所以这两样药能相须为用。

《伤寒论》的原则,北窗不开,南风不入。但凡人体里有湿淤

食淤血瘀之类的淤阻,表气是打不通的。所以想要解决表征,

必须同时祛瘀。这里有湿气,于是桂枝汤里加了茯苓,白术。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

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

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

药甘草汤与之,其脚既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

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一天分两次

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

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 半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

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

一枚,干姜三两。

注解:

此条阐述了病在阴证和阳证之间的转化规律个治疗方式。

首先是“自汗出,小便数”。说明这个病人的津液通过两种主要

途径在大量地耗散。我们说过在《伤寒论》里区分阴证和阳证

就是看津血的多少。这个病人“心烦”,这是津液虚的虚烦;“微

恶寒”是脉微怕冷;“脚挛急”是筋失养了。

脉微;怕冷;筋发生挛急反应,脚伸不直了,这些证都指向津

血虚,这就已经是明显陷入阴证的指证了。这时“反与桂枝,欲

攻其表,此误也”。阴证不能攻表,因为在人体津液不够的时

候,人体的自然保护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内脏,这时候还用桂

枝攻表以耗散津液,自然就是误治了。

误治的结果当然是造成津液更虚了,于是“得之便厥”,“厥”的意

思是四肢冰冷,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这是比较严重的

阴证了。同时还有“咽中干,烦躁”,这两个像是热证,为什么

比较严重的阴证还会出现热证呢?还是要说到人体的自保模

式,当津血不够的时候,人体就要亢奋起来,以加快津血的运

行和生成,于是产生这种上火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虚火”,也

就是津虚而有的火。咽喉是全身阴经的交汇点,所谓诸阴之

汇,是需要大量津液滋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会“咽中

干”。还会“烦躁”,我们称之为虚烦。虚烦也可以理解为大脑通

过情志反应在调集津液。同时还会发生“吐逆”,因为胃部的津

血供应不够了,消化能力弱了,胃不受纳了。这时候要“作甘草

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阳就是津液。

我们以前说过,表里同病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也有恶寒表

证,为什么只用温里药呢?这又牵扯到另一个原则:“三阳病是

先表后里,三阴病是先里后表”。这里表证并不严重,所以治里

就可以了,里阳温胃气,津液复,表证人体自己就解决了。

后世医家碰到这种“咽中干,烦躁”的虚火虚烦的反应,处理方

法一般都是滋阴请热去烦。用药通常是生地黄,麦冬,栀子,

黄芩,黄连类药物。这是不推求人体原理,不辨阴阳的结果。

如果是阴证的虚火,仲景的处理方法先要用干姜和甘草,来增

加胃的生化能力,因为津液是不能只用滋阴药直接补的,而主

要是靠脾胃运化来吸收生成,这个原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所

谓“甘温除热”说的就是这个。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要在阴证或者胃弱的情况下才可用此法。

实热证当然要下热以存津。阴虚阳亢证则要用滋阴之法,也就

是麦冬,生地黄了。这种阴虚阳亢证,实质是阴虽虚,阳热却

亢盛得厉害,非虚火之标热所能比,关键是脾胃不寒,不缺生

化能力,甚至还有热,所以可以滋阴以制阳。阴虚阳亢用脉来

鉴别比较准确,一般脉会细数或虚大。“细”说明津液少,“数”说

明有热,阳气亢;同理,脉虚是津液少,脉大也是阳气亢。

这里讲一下阴阳的问题。在中医运用的理解思维里,阴阳是一

对互相制约,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平衡的对抗力。阴阳是大概

念,但也可以具象化来理解:阴是有形物质,是津血;阳是气

化物质,是热能。

我们用数字模型来解释一下阴阳。取五为中点平衡值,假设阴

是五,而阳是九,这就是热证;假设阴是二,而阳是四,虽然

阳也偏少,却相对阴还是多一点,也会有一点上火的感觉,这

就是虚火;假如阴是二,阳是七,那就是阴虚阳亢了。那如果

阴是八,阳也是八呢?这个人只是很强壮,体质偏热,不会有

病,因为阴阳平衡。那阴是三,阳也是三呢?这个人只是很虚

弱,需要养气血,也不至于有什么太大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八

十岁的老人,衰退了,阴阳俱虚了,但只要平衡,他也会很健

康。人体无时无刻不在寻求阴阳的平衡。此阴阳平衡之理,不

仅是天地运行之本,亦是人体运行之本。

“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是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不冰冷了,脚

温热了,这时脚却不能伸直,说明筋还是缺少滋养。为什么会

这样呢?我们说过,《伤寒论》的治疗法则是从阳引阴的,用

药物让阳气先生成,然后通过阳气的运行带动脾胃的运化来生

成津液生成阴。可是,阳可以既有,阴却不能速生,为了加快

阴的形成,“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芍药是负责阴成形的,炙

甘草是直接补充脾胃津液的。为什么要用炙甘草呢?因为《伤

寒论》补阴始终不离脾胃,不逾越人体的自然生成机能。甘草

干姜汤在前,芍药甘草汤在后,于是“其脚即伸”了。这个顺序

是不能错的。中轴脾胃永远是治病的前提和关键,就像车轮的

车轴,汽车的发动机,后世之所以滥用滋阴寒凉药就是忽略了

中轴脾胃的作用。

在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若

胃气不和,谵语者”。这种情况是阳明病。阳明病严格意义上是

指胃肠这个里的区域发生了问题,现在多用于指里热证,也就

是肠胃中实。为什么会“谵语”呢?肠胃有积滞,人体的自然机

制就会调津液能量过去排除积滞;如果大脑因此缺少津液,人

体就会谵语,也就是大脑的亢奋往回争夺气血。人体就是这样

来回在寻求平衡,既要用津液去攻邪,又要时时注意反过来保

证重要部位的津液供应,这就是阳明里热证了,为什么热证的

津液虚会发生这么剧烈的症状,而寒证的津液虚则症状相对和

缓呢?因为热证消耗津液多,人体也亢奋,所以争夺津液的反

应大;阴证消耗津液少,人体趋于消极,所以很多阴证病人感

冒了也不发热不出汗。

阳明里热证虽然也大量消耗津液,之所以还在阳明范畴,本质

上不是津液不够的问题,而是津液分配不过来的问题。这也是

阳明里热证和阴证的区别,也是阳明里热证的发病机制。这就

意味着只要肠胃的积热下了,津液就够分配了,人体也就协调

过来了,病也就好了。这时候要“少与调胃承气汤”。为什么

是“少与”呢?因为服多了造成严重腹泻,津液更伤了。这与治

病不能大汗出,只能微汗一样,津液伤了,又转成其他情况的

病了。所以调胃承气汤里大黄虽然下了四两,其实只让你先服

一点点,大便通了也就不用服了,方后注明了“少少温服之”。

说一说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和芒硝这两味药。

大黄是植物的根茎,有走窜而寒凉的香气。其香气阴沉而趋

下,有泻下破瘀之力,既能下宿食,亦能下瘀血,用途很广 泛。

芒硝是矿物质,酸咸寒凉,是和大黄一样性质峻烈的药。其凉

散之力类似于石膏,能达表,所以可用于去潮热(潮热者,顾名

思义,像潮水一样从里往表走之热);其散坚结的作用也很强

大,同时具泻下之力。在承气汤里取其清热软坚结之力。

大黄擅长攻下破瘀阻,芒硝擅长去热软坚结,所以这两味药经

常相须为用。

大黄的剂量《伤寒论》里一般用的都比较大。这里用的是四

两,约六十克。但是要注意,这里的大黄是酒洗过的,可见不

是干品,而且并不后下,现在的医生用大黄都要求后下,煎煮

时间短。酒洗加煎煮时间长,大黄的泻下作用会减轻,里面还

有一种止泻收涩的作用,会随之加强。这种药煎煮得法,是有

泻下和收涩双重作用的,并不是一味泻下。这种药的前驱力泻

下,后劲收敛,是种很难得的药。有时候阴证的血瘀,用几克

酒大黄或熟大黄辅助,增加下淤血的力量,又不伤正,效果非

常好。这里的大黄写着去皮,可能是生品,方后写着“少少温服

之”,可见只喝一点点,并不是一下子全喝了,药不达病在接着

喝点,由此也可理解芒硝半升的剂量偏大的问题。

接着讲下面的条文。用桂枝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若重发汗,

复加烧针者”,也就是继续伤津液,于是陷入阴证了,“四逆汤

主之”。四逆汤是太阴病之主方,内有三味药,炙甘草,干姜和

生附子。

这里着重说一下生附子。附子这个药是有毒的,阳毒,号称“扶

阳第一药”,阴证没有它是不行的。生附子毒性更强。植物的所

谓毒性其实是偏性,凡物皆有毒,看毒理报告,连蔬菜水果都

有致死量,只是偏性弱,每千克体重的致死量很大而已。生附

子一般必须煎煮一小时才可以服用。那煎煮一小时毒素就分解

了吗?当然不是全部分解,而是部分分解,我们治病靠的就是

这种毒素,全分解了就没用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植物毒素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植物未煮熟

的情况下都有毒,比如蔬菜里的扁豆,黄花菜。扁豆未煮熟毒

死人的情况是有过的。植物毒素和化学毒素不一样,植物毒素

一般人体是可以辨认分解的,所以哪怕我们吃一辈子扁豆,里

面的残余毒素不会造成累积而肝肾衰竭。化学药品就不一样,

化学药品的毒素是化学合成的,人体很难辨认分解,所以西药

吃成肝肾衰竭的很多。附子,生半夏这样的所谓毒性药材只要

不发生煎煮不当的急性中毒,长期服用,无论是中医几千年运

用下来的经验,还是现代实验报告,没有证据表明有严重问 题。

附子和半夏这两味药,真治病不要用药店里的,那是用化学药

品制过的,已经成药渣了,没有疗效了,而且还有化学毒素。

现在的扶阳派,用附子动不动一剂药就是几百克也不见效,这

就是用化学药品,用所谓新方法炮制传统中药的结果。这是另

一个中医面临的大问题,这里不做深究。

附子这味药大家可以找没用化学药品制过的试一试,咬一点点

放嘴里嚼,不要咽下去,立刻就会感觉到嘴麻,头晕,后背发

热,说明它的走窜之力非常强。生附子擅长于走,擅长将阳气

四通八达。这就有一个弊病,阴证的病人首先是胃的生化能力

弱,光用阳气通行全身,胃不生化,岂不是更耗散气血?所以

在《伤寒论》里生附子一般和干姜同用,干姜是温里,能促进

脾胃的生化能力。炮附子在《伤寒论》里是可以单用的,因为

附子炮过之后,其通行之力大减,其扶阳之力温和而绵长,可

防耗散之弊。

在四逆汤里,干姜温里,附子通阳,炙甘草建中补津液,共治

太阴里寒。

原文:

30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

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

以如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

热,虚则两胫挛,病行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

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

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

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

语,故知病可愈。

注解:

此条所讲和前一条差不多,但是表述比较混乱。以脉论病更像

是后人的说法,不像仲景的原文,可能有后人的笔墨掺杂其

间,因而这条不做解释。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原文: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三两

(切) 甘草 二两(炙) 芍药 二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

忌。诸汤皆仿此。

注解:

将葛根汤放在太阳病中篇的第一条是很有深意的。这个方子事

实上是上篇学过的主要法则的一个总结。

“项背强几几”,这是上部缺津液,用葛根升补津液。

“无汗”要用桂枝和麻黄这两味药合用发汗。

“恶风”是津液虚,用生姜,甘草,大枣,芍药救津液。

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事实上就是桂枝汤加麻黄和葛根。有汗

是用桂枝汤的,汗出津液虚了,里面有姜草枣芍救津液;无汗

是用麻黄汤的,麻黄汤里有麻黄,桂枝合用发汗。现在的情况

是津液虚又无汗,怎么办?于是用桂枝汤合了麻黄和葛根。按

说津液虚是不能发汗的,但病在三阳,救了津液是可以发一点

汗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经方的组方用药的第一原则,是以津液盛

衰,也就是人体的能量为原则的。所以治病求其本,辨证也要

求其本,不能只死板地对应方和证,依葫芦画瓢。

这个方子的另一个特点是葛根和芍药同用。葛根是升津液的,

白芍是降津液的,它们的作用会不会互相抵消。很多人会问到

这个问题,力量相反的两味药在一起会不会抵消?一般来讲是

不会的。寒药和热药在一起不会变得不寒不热,因为药物是走

层面的,它们各有各的层面,各有各的道路。葛根升津液是从

肠胃往上升津液,芍药降津液是将全身气血往回收往下降,本

就是两回事两条路。又如黄芩,是降半表半里和三焦系统的热

的,干姜是温里增加脾胃功能的,经方里它们经常在一起合

用,在某些局部可能会有互相牵制,但在更大的人体层面是不

会一寒一热互相抵消的。

葛根汤治颈椎病很好用。当然,我们不能说某个方子治某个

病,这不是中医精神。我们要辨证。肩颈酸痛属于哪个病位?

表证。颈椎病是维系骨节的筋松弛了,脊椎承受压力就会用增

生来增强自己,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模式而已,只要是骨节增

生的问题都不外此理。筋的问题是津液的问题,这是津液虚。

看脉象,津液还没有虚到阴证的程度,那就还在太阳病的范

畴。津液虚的太阳病用桂枝汤,上部缺津液加葛根;有汗无须

麻黄,若无汗加麻黄,组出方子来就是葛根汤。

上面演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六经体系治病的过程。六经辨证治

病就是这么简单,阴阳和六经而已。无须止痛药,一般也不需

要额外加什么补气养血药,它只去着眼整体恢复人体的运行,

秩序恢复了,津液就会自回,人体很快就会自愈。《伤寒论》

的六经辩证是一套真正以一驭万的方法,其中的方子也都是外

感病和内伤病通治的。很多病人拿着拍的片子去找中医,其实

真正的中医是不需要看片子的,甚至不需要问病名的,只要问

证就好了,然后按六经辨证之法分析人体出现的问题,就能组

方子。吃了药你想治的病会治好,不想治的病也会治好。

在这套方法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核心理念:

一:中医是辩证施治,而不是辨病施治。

二:中医是思考人体的,而不是研究病灶的。

三:中医治疗的是人体整体上的问题,帮助人体排病,而不是

治病灶。

人体愈则病愈,像西医那样只治病灶不治人体,伤害人体不

说,就算暂时对付了症状,病还会复发和传变。

原文: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病再加上腹泻,也可以用葛根汤来

治。腹泻是里证。里证属阴是太阴,属阳是阳明。这里虽然说

是阳明,当然也不会太热太实,太热太实就应该是用承气汤了。

刚才说了,葛根是治上部津液虚的,腹泻要说津液虚也是下部

津液虚,为什么腹泻也能用葛根汤治呢?太阳病,病应该从表

解,如今表不能解,人体自然就要寻求其他解决途径,于是从

肠道解,变成了腹泻。葛根汤是主治太阳表证的,前面讲过先

表后里,若有表证,就先考虑从表解,从表解了就不用从里从

肠道解了,腹泻自然就好了。葛根是从肠道升津液的,能让陷

于下部造成腹泻的津液回来,所以也能帮助止泻。

《伤寒论》里很多药物和方子都是治上亦治下的,这也说明中

医治病对人体的思考是整体的,思考药物亦是药物在人体里的

整体作用。后世医家喜欢说这个药治肝治胃,那个药止痛止

泻;或者说某个药治某个病。这种说法是人为的把人体割裂为

一个个的脏器和局部的病症,这就失去了中医最核心的整体

观,也曲解了药物在人体里的作用,已经接近西医化思维了。

用这种思维来指导辨证和用药无异于缘木求鱼,自然是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1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甘草 二两(炙) 芍药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二两(切)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

(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半夏半升约65克

注解:

这一条是接上一条来讲的,说明这一条的主证还是葛根汤方

证。兼证不是下利了,而是另一种阳明病,就是呕。呕是胃的

问题,在《伤寒论》里胃的问题属于阳明,脾的问题属于太

阴。这是为什么呢?既然肺经和脾经都是络太阴的,太阴又是

里阴证,难道肺和脾就只有寒证没有热证吗?

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脏腑。

“脏”指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

“腑”指的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脏主收藏。腑主转化。脏主阴,腑主阳。

“脏”所连络的都是阴经;“腑”所连络的都是阳经。为什么?因为

脏是不能受热的。比如动物的肝脏,肾脏,肺脏,下锅只要炒

几下就熟了,可见“脏”不耐热,于是人体会将“脏”的热移

于“腑”。因此脾不能有热证,热会移于胃,胃属阳明。以此类

推,肝移热于胆;肾移热于膀胱;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

肠。热性腹泻的脉象往往右尺不盛而右寸盛,寸盛主热在上在

肺,为什么症状是下热利呢?因为肺的热会通过大肠排出去,

这是脏腑之间的规律和协作,各经以此类推。

“呕”前面说过了,胃弱不受纳会呕,有表证气血上逆也会加重

呕。有呕加半夏,这个都知道。那半夏是做什么用的呢?半夏

在经方里是最常用的药之一。这味药煎成的水几乎无色无味,

略有些滑滑的。这味药力量很轻,小剂量不会有明显反应,大

剂量的煎水喝下去之后有两个感觉,一是呼吸顺畅了,深了;

二是喉咙里微麻。呼吸深了说明半夏有降逆的作用。麻呢?所

有麻的东西都有宣通和消解的作用。

半夏的麻在喉咙和口腔,喉咙是诸阴之会,说明半夏是作用于

阴的(痰和饮都属阴)。喉咙和口腔又是里和半表半里(也就

是肠胃和三焦黏膜系统)的出口,咽喉麻了说明人体里面也是

麻了的,只是人体里面没有神经感觉不到。这么推敲,半夏就

是作用于里和半表半里的。半夏没有热能,所以宣通的作用不

强。半夏煎的水有些滑滑的,据同气相求原则,也能证明半夏

消散的应该是水和痰层面。历来说半夏的作用也无非化痰散

结,止咳止呕,就是这么来的。

举个临证上的例子,半夏是可以治失眠的。有人会说,半夏跟

失眠有什么关系,半夏不是治痰的吗?我们知道,失眠无非是

阳在上,是晚上阳不入阴,降不下来。如果这个“阳”的实质不

是实火,而是痰和水层面的郁火,半夏就能有作用。这也说

明,药在人体里面只是一个能量场作用,如果人体通过降逆消

散的能量作用达到了正常的状态,相关产生的病症就都能治。

所以不能说药物治失眠这个病,也不能说药物治痰这个症,这

都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方式。而是要弄清楚药物在人体里到底

起什么作用。我们现在的药物学说药治什么病,治什么症,对

于药物的本体作用却笼统得很,无非是寒热补泻之类大概的描

述,总之落不到实处,结果用了有效没效都不知道为什么。

后世医家喜欢把药物的作用玄学化,尤其是明清医家多有此

弊,说到药物喜欢绕天文地理阴阳五行之类的玄学名词。比方

说半夏是“禀天秋燥之金气,入手太阴之肺经”这两句话,前半

句玄之又玄,后半句似为针灸而设,药物进入人体走的是大层

面,又不可能顺经络而遁行,只有针灸才能定位经络。这都是

不落到实处的医学。如果治病的时候还在绕玄学名词,只会把

实际问题搞复杂。说明还没有参悟到大道至简的境地,这样治

病犹如秀才造反,纸上谈兵,必定要打败仗的。仲景之学的好

处在于朴素,虽然里面有大道,并不空谈大道,而是落实到人

体的机制:病位怎样?津液怎样?表里上下运行怎样?这才是

道以至用,这就是仲景之学这两千年来高于众人的原因。

半夏这味药如今问题很多。现在药房的半夏几乎是无效的,用

了也是耽误事,因为都是用明矾石灰水反复煮过加工过的,就

是药渣了,哪能有什么效果。为什么要这样制呢?因为生半夏

是有毒的,会引起过敏,严重的会急性中毒甚至会引起死亡。

半夏是天南星科,和芋头是一个科属,削生芋头手是会发麻

的,就是这种毒素的作用,植物毒素是普遍存在的,蔬菜里也

有。绝大多数植物毒素都有高温分解的特性,半夏毒素也是如

此,所以半夏经过煎煮是不会引起中毒的。

《伤寒论》里用半夏只注明一个“洗”字,可见用的是生半夏。

近代名医张锡纯用生半夏,只用开水浸一下晒干就入汤剂直接

煎煮了,稍制其毒性而已。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效仿的。真要治

病还是要用生半夏才能有效的。《伤寒论》里用半夏论升,据

考证,汉代的1升半夏约等于130克,这个方子里半升就是65

克,考虑到当时可能是生药材,剂量可以酌情再做打折。半夏

煎出来的水味道很淡,说明这个药力量很轻,所以要重用。为

什么现在许多中医治病慢,从药物上来讲,半夏这味药是最能

说明问题的,炮制方法是问题,剂量更是问题。

原文:

34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

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 半斤 甘草 二两(炙)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

分温再服。

注解:

这是由桂枝汤证误治,转为阳明病的病例。此时的证是“利遂不

止”,就是腹泻不止。腹泻有寒泻有热泻,这里是寒是热呢?要

接着看下面的证。

“脉促”,前面说过,脉促是脉往寸部顶,寸主上主表,人体的

气血往哪里走就说明哪里有病邪,这里是因为表证未解。

“喘而汗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情况。一般来讲,外感病无汗

才喘,因为气血上涌不能出表,汗出了就不喘了。这里汗出了

还喘,说明是肺里面有热,人体要用喘的方式将热排出去。肺

有热也会移于大肠,所以同时有腹泻,综合起来看,这个腹泻

应该是热性的。

这个方子用药很简单,炙甘草是建中补津液的不用讲。黄连和

黄芩是苦寒药,是降火的。黄芩,黄连性味相近似,以味胜,

苦味,气少,不擅行散。从层面上来讲,这两味药是降里和半

表半里的热的。黄连的苦味尤重,倍于黄芩,所以黄连的作用

更偏里,而黄芩的作用更偏半表半里。葛根是升津液为主,兼

能滋养津液的,其用量很重,汉制半斤,相当于现在的120多 克。

.这个方子有意思的地方是药物的搭配。葛根升而黄芩,黄连

降,一对矛盾的组合。其实是不矛盾的,前面说过,药物走的

是不同的层面。黄芩,黄连是降里热,将肺和大里的热排出

去;葛根从肠胃升津液,同时作用,自然就止泻了。

我们前面说过,表里合病的治疗原则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面

有没有治表证的药呢?葛根的作用既然是把津液往上送的,人

体运行的规律,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所以葛根重用也能

稍透其表。葛根性平微凉,尤其适用于热证的解表。

这个方子在阴阳上也可理解为降浊火升清阳,再加建中。所以

这个方子不仅仅是治腹泻这么简单的,真正理解了会有无穷的 妙用。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

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喝粥,余如桂枝法将

息。

注解:

在太阳病里,中风是津液虚的证,已经汗出了,治疗要以救津

液为主;伤寒是表紧无汗的,津液还没耗散,治疗以解表为

主。麻黄汤就是典型的解表剂。

先来看证,“头痛发热”不用解释了,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表

证的典型证。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这是因为表紧津液不得出,所以囤积在

肌体里面造成疼痛;寒气进入肌骨造成局部於堵也会疼痛。

“恶风”是典型津液虚的证,这里可能有传抄错误,此条有恶风

不通。

“无汗而喘”,因为津液往上走,又不能汗出,肺的压力很大,

只能通过喘来缓解。

麻黄这味药我们说过,是宣通毛孔的,它本身没有能量,所以

它合桂枝这样的能量药才能发汗。桂枝是作用于肌肉的,将肌

肉里的水湿往外逼,麻黄打开毛孔,协同作用以致汗出。我们

知道,麻黄合石膏能治温病,石膏也是能量药,一种寒降的能

量,石膏将热降下去,麻黄打开毛孔,所以温病服了也能汗出

而解。

麻黄后面标注了“去节”,因为麻黄的节是收敛的。现在的药房

基本都不去节,效果不好,不好发汗,还添烦躁,用麻黄的时

候注意这个。

杏仁既能宣散又能下气,宣散助麻黄发表,兼下气则能平喘。

杏仁因为其药性比较驳杂,所以在《伤寒论》里一般都不做主

药,只是配合使用。这里杏仁70个,约二十几克左右,古时候

的杏仁都比较小。

炙甘草这里只用一两,量很轻,可见津液不怎么虚。少量的甘

草,也可以理解为是发汗后的善后之药。

说一个麻黄汤的医案。有一个老人夜里常尿炕,用现代的中医

理念,自然是从肾论治,结果吃了无数补肾收敛药都不见效。

后来遇到某医给开了麻黄汤,一剂而愈了。这其中的原理用后

世的五行辨证体系是没办法解释的,发汗药跟遗尿有什么关

系?用六经辨证却不难解释:人吃进去饮食,通过肾和膀胱排

出体外,如果肌表的气化作用弱了,意味着大量的能量会转为

下行之水,加重膀胱的压力,于是容易遗尿。麻黄汤里麻黄和

桂枝的组合无非是加强体表的气化功能,也就能减少膀胱和肾

的压力,便能治遗尿。

有人会问,病人若有肾虚怎么办?我们不能只看肾虚这个结

论,要问为什么肾虚?大循环通畅了,人体自己就能补肾,肾

脏的代谢压力减轻了,肾脏自己也能补回来。单靠补肾药,哪

及人体自然作用?当然,佐以适量的补肾药也许会有些帮助,

但要适度,滋腻药多了,妨碍了气化功能,就适得其反了。

这个医案很好的阐述了如何用人体表里循环的观念治病。表里

循环是大循环,其力量大,是人体运行的主流;相比而言,脏

腑五行生克的循环是小循环,其力量小。后世的医生用五行生

克理论论断为脾克肾,光是去健脾补肾,这治的就是小循环,

从小处着眼,必将为大所制,自然久治不愈。

有人说《伤寒论》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不擅长治内伤病。从

这个医案亦可看出这个说法是不客观的。既然我们治的是人体

而不是疾病,何来内病外病这一说?所谓辨证施治,辨的是证

在外还是证在内,而不是病在外还是病在内。证是人体自己如

何排病的证据,排的是人体的一切病,哪有单排外感病的道

理?所以有经方家说,治感冒和治癌症其实并无二理,帮人体

排病而已。这就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主要区别点之一。

有一本民间偏方的书上记载了一个治老人遗尿的偏方,说用白

芷泡酒服用有神效。民间偏方之所以称之为偏方,是因为用常

规的中医理念解释不了,却又很有效验。天下事本为一理,你

的中医理论果真正确的话,就应该能解释一切有效验方,如果

解释不了,只能说明这套理论有问题。如果我们参透了《伤寒

论》的辨证思路,这个偏方是可以解释的:白芷是辛散的,是

解表气化药;酒也是解表气化药。这个偏方说白了和麻黄汤的

作用相类似而已。

原文:

36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这里说的是太阳和阳明合病。阳明病后面会专门讲,这里既然

提到了,就先大概讲一下。

阳明病在六经上的概念一般有两种认识方式:一为呈实热反应

的区域为里的病;二为胃肠道的病。所以阳明病的总纲就是一

句话“胃家实”,《伤寒论》里的“胃”即指胃又指肠道。胃家实也

就是肠胃道里的有堵塞。

为什么肠道里有堵塞会喘呢?在脏腑观念里,肺和大肠相表

里,肺和大肠事实上是一组有表里交通连属关系的系统,肺主

皮毛,是主表的;大肠是主里的。所以肠道有实证,肺也会

喘。临证上常常见到很多这样的情况,病人有热性的肠炎或者

便秘,表现的脉象上往往是寸脉盛,而不是尺脉盛。从脏腑运

行来讲,肺的热会移于大肠,如今大肠的热不能排出去,热就

只能壅于肺了,于是就喘了。

条文中“太阳与阳明合病”,从后面用麻黄汤来治疗看,除阳明

病的方证外,还应该有太阳伤寒麻黄汤的方证,行文的时候略

去了。那既然是合病,为什么只用麻黄汤治表,而不能用下药

治里呢?这就牵涉到一个治病的大原则:三阳病的治疗是先表

后里的。所以不可下,要先治表。治了表,里也就是好了,不

用再去治里。这种临证规律也印证了表里循环在人体大循环中

的重要性。

这里的里热证并不太严重,所以直接用麻黄汤。一般来讲,解

了表之后大便就会通,为什么呢?可以用茶壶来做个比方,如

果把茶壶的盖子上的眼堵住,茶壶里面的水也倒不出来。茶壶

盖子上的眼就是表的通道,表气不通,大便出不来;表气通

了,大便也就出来了。可见,我们治便秘不能只去攻下和滋阴

润肠,还要考虑表证的问题。

如果内热证严重的话,可以考虑用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也

就是把麻黄汤里的桂枝换成石膏,可见一个治偏寒,一个是治偏热。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 白话注解, 连载2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37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

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切) 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在煎取三升,温服

一升,日三服。

注解:

这一条讲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很重要,可以说是临证用途最广

泛的一个方子。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治半表半里的阳证,也就

是少阳病的主方,半表半里涵盖的是除表与里之外的广大区

域,三焦系统和大部分脏腑都在这个区域,各种疑难杂症也大

多在这个区域。

为什么疑难杂症多在半表半里?因为表症相对来讲没那么复

杂,万病若能出表都是好事。偶尔长湿疹长皮肤病是好的,说

明病出表了,毒素出来了,里面就无事了。长疮长疔更好,我

记得小时候常见长疮的,尤其是春夏之交的时候。现在长疮的

少了,生癌的就多了。是不是跟抗生素有关系?很难讲,先不

说化学毒素的伤害和沉积,吃过西药片的都知道,抗生素是很

苦的,用中医的角度来看都是苦寒的东西;大量的水直接从血

管输入身体也会造成阴寒。因为水是阴性的。所以西医治疗往

往会让人陷入阴证。

阴证有个特点,诸如发热,疼痛,炎症之类的排病反应比较

少,病人自体感觉没那么难受。这是病入里了,身体里面没有

神经,当然也没那么难受。很多人输液了觉得舒服些了,其实

是阳证治成了阴证。当时舒服些,随后又会造成别的疾病,所

以现在长期依赖医院的病人特别多,疑难杂症和恶疾也特别多。

为什么病会从表进入半表半里呢?根源在脾胃。《伤寒论》是

以脾胃为中轴来看人体的。脾胃好比车轮的轴心,其他的地方

车辐。车辐是围绕车轴运转的。当脾胃弱了之后,津液能量化

生不够了,无力将病邪排出于体表,病邪就会入内。如果在半

表半里这个区域僵持住了,就产生了半表半里证。

先把此条文解释一下,再来详细讲小柴胡汤。

为什么说“脉浮细而嗜卧”是“外已解也”?我们前面说过,脉浮紧

是表不解,汗不得出。如今是脉浮而细,说明体表通畅了,邪

气已经开始解了,所以脉不紧绷着了。为什么脉细呢,说明气

血也消耗了。这时候人就会产生“嗜卧”的反应,就是老想睡

觉,这是人体为了生长气血产生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这种反

应往往是在邪气解除之后才会有。当人体还有邪气的时候,哪

怕疲乏也常常是烦躁的,想睡也睡不着,因为肌体需要亢奋起

来去攻邪。

在临证上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病人刚吃过药的头几日会头晕嗜

睡,有时还会有腹泻的反应,病人往往以为这是不好的反应,

其实不是这样。如果没有给病人下泻药,甚至给的是一些所谓

的健脾药,病人反而有腹泻的话,这是大好的反应,这是人体

自己在排邪气排淤积。《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药不瞑眩,

厥疾弗疗”。瞑眩就是类似眩晕的反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

了药如果没有头晕反应的话,严重些的病是治不好的。有的病

人刚吃一两剂药的时候头晕得要扶墙,但病很快就好了。嗜

睡,腹泻事实上也是瞑眩的类似反应,原理是一样的,是人体

生长能量和排除病邪的反应。

如果“脉但浮者”,就是脉只是浮,没有嗜睡反应,那病邪还没

有完全去,还有表证。条文里说的是与麻黄汤,古代用竹简刻

字很费力,难免惜字如金,不能但凭一个脉浮就给麻黄汤,还

是要全面辨证,有确切的麻黄汤证才给麻黄汤。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这个胸满胁痛是柴胡汤的四个主

证之一。另三个主证是“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要弄清这四个证的机制,就要详细解释一下人体的表里大循

环。对于人体的循环,历来理论很多,下面讲的是根据《黄帝

内经》之记载,结合《伤寒论》之理法总结出的人体大循环规

律。

人体吃进去饮食,脾胃将其吸收并气化为能量。气化的阳性热

能以往上同时往外的走势向体表散发,就像喷泉一样。人体气

化出去的能量只能是一部分,比如没有安全喷射出去的水还要

在回落下来,从体表回归于三焦的网膜系统,然后下行,这些

下行的有能量物质,也有代谢后的废水。能量物质在以肾为中

心的下焦元气系统封存起来,废水则为尿液通过膀胱排出去。

肾封存的能量物质又可以再次气化上行,成为小肠和脾胃消化

食物的动能,也成为人体的应激能量,再次上行为气化循环。

这就是人体的能量大循环。经络学里说脾经胃经为里经,肾经

膀胱经为表经,也是基于这种循环来定义的。

半表半里证的实质是脾胃弱了,气化无力了,里外上下的循环

闭塞不通,邪气便结于半表半里这个中枢位置。

邪结与胁下和胸中这两个区域形成“胸满胁痛”。为什么在这两

个区域呢?因为胸中是气化能量出表的中间区域;胁下是回收

能量下行的中间区域。胸中结滞则有胸满,胁下这个位置是躯

壳内的三焦系统离体表最近的地方,只隔着薄薄的一层肌肉,

里面结滞住了,便会投射到胁下的体表神经产生感知。

邪陷与半表半里,正邪的表里之间交争。当正气稍胜时,驱逐

病邪往表走,人体便感觉发热;反之,正气虚而病入里,人体

便感觉发冷。这就是“往来寒热”的原理。

“心烦”是因为上焦有热。人体正常的模式应该是下热上寒,也

就是《易经》里的泰卦的格局,下阳上阴。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下面为阳,阳主上行;上面为阴,阴主下行。便形成了上

下交通,此所谓阴阳交泰。气化物质由下往上升,升的过程中

渐渐冷却后,凝结为有形物质往下降,回归下焦;下焦通过元

气的作用再次将有形物质转换为无形能量上行。这就是用阴阳

的运行来理解人体的大循环。当因脾胃虚而痞塞不通的时候,

人体上部的能量不能下行,于是郁积而生热,便为心烦;人体

下部得不到回收能量的补给,便会变冷,于是形成了上热下

寒,上阳下阴的局面,也就是《易经》里的痞卦,上阳下阴只

会造成阳更上阴更下,于是阴阳就离绝了。此为少阳证里蕴含

的易理。

“喜呕”,胃弱了,不能接纳食物。“心烦喜呕”两点合在一起才是

少阳四证之一,单独心烦或喜呕都不能断为少阳证。

“嘿嘿不欲饮食”也是此理。“嘿嘿”二字的含义历来有很多解释,

有说头晕的,也有说是胃不舒服的呻吟声。这都对,总之是脑

系和情志的反应,都是少阳证常见的反应。

此为柴胡四证。在临证上只要四证具其一,便可作为少阳证来

治,不必悉具。这在《伤寒论》里是仅此一处的特例,其他的

时候都得多个证锁定一个结论。

现在来说小柴胡汤的方义

这个方子只有七味药,建中的参姜草枣占了四味,可见少阳病

的根源是脾胃弱。柴胡是疏通剂,疏通半表半里之洁滞。半夏

是降逆的,降的是水。黄芩是苦寒的,降的是火。

先建中,再以柴胡疏通表里,半夏,黄芩降之,生姜升之,上

下表里之循环便得以恢复。为什么没有干姜附子这类能温下寒

的药呢?因为少阳证是以上热为主的,下寒并不明显,只需循

环恢复了,能量归于下焦,下焦自然就热起来了。半表半里的

阴证厥阴病会用到干姜,附子。

小柴胡汤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古今的医案中,小柴胡汤几乎

可以用于治疗一切急慢性疾病,涵盖诸如妇科儿科,肿瘤瘰

疬,消化肝胆,无名炎症,血压血糖,哮喘皮肤等几乎所有类

别的疾病。

柴胡汤之所以运用广泛,首先是因为半表半里所主的区域太

大;其次,当三阳合病的时候,是治从少阳的。意思是,当同

时具有太阳证,阳明证和少阳证的时候,只要治少阳就可以治

愈,这又大大的增加了柴胡类方剂的使用频率。

现在从药物上来讲小柴胡汤。

七味药当中的脾四味是后世医家认为不治病的药。现在医生的

方子里很少有甘草,大枣了,用一点甘草还说是“和百药”,意

思是不起什么实质作用。柴胡,半夏,黄芩也不是什么特别

的“治病”的药,只是普通的常用药。为什么这么普通的几味常

用药组成的方子,却可以治好这么多的疾病呢?这就证明了药

物是不治病的,药物治的是人体的秩序。小柴胡汤正因为能平

衡一种常见的人体失衡的局面,所以才得以运用无穷,治好那

么多的病。

柴胡这味药历来误解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说它升提,很多后世

的医生因此不敢用它。少阳病的四个主证,心烦也好,胸满也

好,呕吐也好,头晕也好,包括兼证口苦,咽干,目眩,哪个

不是上逆的症状?为什么吃了都能好呢?先且不说柴胡是不是

真的升提,本身上逆的证是人体通过向上的趋势来驱邪,顺势

而为就应该用提升来解决。《伤寒论》里所谓病在上从上解,

病在下从下解;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里解,说的就是这个

顺势而为的大原则。惧怕柴胡升提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抗人体,

而非顺应人体的治病思维。

柴胡这味药,香气清淡平和,煎的时候很难闻到,尝的时候才

有。这种香气没有白术之厚,没有桂枝之散,没有白芷,花椒

之辛杨,而是平正冲和,不偏不倚,所以疏通的是半表半里。

柴胡还略微兼有一些辛凉气的苦味。辛凉则能透表;苦则能通

下,所以柴胡兼能疏通表里上下。经方里作为主药的药,都有

其不可替代的属性,柴胡所禀的居中性便是,是自然界极其难

得的。柴胡算不上升提,要说升提,姜桂芷椒荆防都比它升提

得多。

柴胡药力轻,药性平和,临证上用量要比较大才能奏效。小柴

胡汤里用的是汉制半斤,约125克。这是一剂而愈的剂量,还

要考虑到当时可能是生鲜药材,晒干后要耗损一部分,所以按

目前的方式,应用的时候需要打折扣的。在久服的慢性病方子

里一般也要用到30克左右。如此平和的一味药,既非香烈,且

有微苦,何来升提之说?何来耗肝阴之说?如果用柴胡都怕升

提耗阴的话,那芷椒荆防怎么办?正是这些以偏概全的言论耽

误了中医这么多年。

同样像柴胡这样被误解的常用药物还有麻黄,细辛。坊间传

言“麻黄细辛不过钱,过钱有危险”。一钱是3克,也就是说

这两味药不能超过3克。在北京的药房最多6克不卖给你。其实

古今很多医学大家遵《伤寒论》,用量都偏大。包括胡希恕在

内的很多经方大家都驳斥过这种谬论,胡希恕说他按《伤寒

论》运用了一辈子,没有出过危险。..

其实很多中药说吃了有问题是因为误服了生品,并不是指的入

汤剂。很多植物都不能生吃,这是常识,扁豆,黄花菜吃生的

都能毒死人,麻黄,细辛这两味药别说煎服,就是生服,过敏

的有,毒死人的情况还从未听说过。有说细辛闭气,细辛是芳

香疏通的药,怎么会闭气?后世医学之病就在于不考据,不实

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宁误信其有,亦不敢说其无,以至

于中医越来越偏离了其正确的思路和方向。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 白话注解, 连载22



【原】日精录 | 《大青龙汤》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

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

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遮住大青龙汤的方子,我自己开方的话,分析如下——

刻脉:脉浮紧

证: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烦躁

脉浮紧、不汗出、身疼痛、烦躁,因表不解淤塞而致,麻黄汤主之,而身体又恶寒,加上生姜、大枣,发热,加上生石膏。

合而为: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生姜、大枣、生石膏,也的确是“大青龙汤方”。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可知,麻黄汤可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可以帮助人体发汗、解

热、除痛。而“烦躁”是因为里热法当汗出,而今伤寒表实汗不得出,里热不得外泄。这时需要赶紧打开毛孔,让热泄出去,同时加上生石膏带走热,烦躁即除。

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为六两,而麻黄汤中用麻黄只有三两,并且大青龙汤中麻黄还配伍桂枝、杏仁、生姜,可知大青龙汤发汗力量峻猛,非一般轻症所能用,患者必

有表实证伴恶寒非常严重时才可使用。

后面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如果已经脉微,就不能服用大青龙汤,脉微是津液大虚的指证,毕竟大青龙汤还是发汗剂,若再发汗的话,势必更亡津

液,就会有“厥逆”,就是四肢冰冷,四逆证了;还会有“筋惕肉瞤”,筋脉和肉都会有瞤动不灵活的反应,这也是津液大虚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逆治了。

附一个医案:关于大青龙汤方

胡希恕讲大青龙汤,他说他就遇到这么一个人,也听人讲的,他也没看到,这个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想起来吃大青龙汤来了,吃了就是大汗亡阳,吃死了,这个出

汗出得厉害。

若遇到“脉微弱、四肢冰冷、筋惕肉瞤等这种情况,如何急救。

《急救》

关于中医急救,是中医学人必须掌握的。

碰到人体大量汗、吐、下丧失津液,亡阳的紧急情况,一定要有对策阻止身体的“脱证”。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九条,着重说了遇见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

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医圣在29条写,病人“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自汗出和小便数说明病人的津液在大量耗散。“心烦”,这是津液虚的虚烦;“微恶寒”是脉微怕冷;“脚

挛急”是筋失养了。

脉微;怕冷;筋发生挛急反应,脚伸不直了,这些证都指向津血虚,这就已经是明显陷入阴证的指证了。这时“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阴证不能攻表,因为

在人体津液不够的时候,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内脏,这时候还用桂枝攻表以耗散津液,自然是误治了。

误治的结果当然是造成津液更虚了,于是“得之便厥”,“厥”的意思是四肢冰冷,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这是比较严重的阴证了。同时还有“咽中干,烦躁”,这两

个证像是热证,为什么比较严重的阴证还会出现热证呢?还是要说到人体的自保模式,当津血不够的时候,人体就要亢奋起来,以加快津血的运行和生成,于是产生

这种上火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虚火”,也就是津虚而有火。咽喉是全身阴经的交汇点,所谓诸阴之汇,是需要大量津液滋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会“咽中干”。还

会“烦躁”,我们称为之为虚烦。虚烦也可理解为大脑通过情志反应在调集津液。同时还会发生“吐逆”,因为胃部的津血供应不够了,消化能力弱了,胃不收纳了。

医圣给出的处理方案是“复其阳也”。

然而,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

什么意思呢,有形的津血不能迅速产生,这时一定不要让阳绝。要把阳气紧急拖住。把阳气护住。

在用药之前,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艾灸。灸哪里?肚脐。

我们知道,胎儿在母体内是通过肚脐的胎盘来汲取营养并输送到全身各处。可想而知,肚脐这个地方有一种能迅速把能量扩散到全身各处的天生的功能。在人体处于

危急的情况下,可以用艾灸来启动这个功能。

如何灸呢?

找到盐(最好是海盐),置于病人的肚脐内,堆积的盐要高出肚脐一厘米以上,这边把艾绒捻成一个三角锥体。打火机点燃。这个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一

般情况下,灸五柱。根据当时情况随时调整。(当撤走燃烧完的艾柱,一定要小心撤离,避免烫伤病人。)如下图。



同时熬汤药。医圣给出的方子是这时候要“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对于阴证,以建立能量为先。建立能量当然要从脾胃下手。里阳温胃气津液复,表证人体自己就解决了。所以用到甘草干姜汤主之。如果手头没有干姜,那生姜也可

以。没有甘草,我想用“红枣与生姜”熬成的“姜枣茶”也可。

还有一种更好的叫做“独参汤”。独参汤,就是人参熬水服下。

人参的具体作用可参见我写的《草药故事:人参》篇章。点下:草药的故事 | 《人参》

这里需要单独列出,如果病人大量汗出,止不住,已虚极。在甘草干姜汤中,可以加一味酸收的药:山茱萸。山茱萸除了酸收,还有补津液的作用。如果没有山茱

萸,也可用上五味子。实在没有,用厨房里的醋,行不行,我觉得是可以的。

“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是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不冰冷了,脚温热了,这是脚却不能伸直,说明筋还是缺少滋养。为什么会这样呢?



《伤寒论》的治疗法则是从阳引阴的,用药物让阳气先生成,然后通过阳气的运行带动脾胃运化来生成津液生成阴。可是,阳可以即有,阴却不能速生,为了加快阴

的形成,“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芍药是负责阴成形的,炙甘草是直接补充脾胃津液的。为什么要用炙甘草呢?因为《伤寒论》补阴始终不离脾胃,不逾越人体的自

然生成机能。甘草干姜汤在前,芍药甘草汤在后,于是“其脚即伸”了。这个顺序是不能错的。中轴脾胃永远是治病的前提和关键,就像车轮的车轴,汽车的发动机。

说到这里,不忘提醒一下,家有老人者,家中常备三种药:人参、安宫牛黄丸以及速效救心丸。

另外,遇见紧急情况,千万千万不能慌,慌乱容易出错。一定要沉着冷静。如果自己不会,一定要打电话请教懂的人。

39.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分析:伤寒、脉浮缓,身不疼,身重,说明肌表里水湿严重。解决表有水湿,有两条路,一条是出汗,另一条是小便。麻黄、桂枝齐上发汗,从小便解,桂枝和生姜

气化,生石膏就像一团冷空气,凝成成水滴,加上生石膏本身寒而降,有下行之力,所以走小便而解。加上伤寒、脉浮缓,津液虚的证,那生姜、大枣和炙甘草来建中。

上一条脉紧身疼用大青龙,这一条脉缓身不疼也用大青龙,若从方证相对的角度来理解是矛盾的,若从人体的角度来思考,又不矛盾。大青龙无非是能调整人体的某

种困局而已,也就能治这种困局造成的一切病。所以治病首先要思考人体,然后在思考药物在人体里的运行方式是什么?是不是能顺应人体自己排病的方式。这个药

物的运行方式就是前面说的药的“体”,而不是药的“用”。这样思考才是张仲景的思维方式,才能组出覆杯而愈的方子来。不要总想着方证相对,总有对不上的时候;

更不要想着用药直接去消炎去治病,以药治病往往治不好的。

大青龙这个方子,除了外感病外,很多头部的疾患都有机会用到它,比如五官疾患、颅内疾患、癫痫羊角风之类神经科疾患,包括治现代医学所谓的“中风”,也就是

高血压中风瘫痪也可以用到。治中风瘫痪的古方续命汤,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方子的变化方,加了一些去瘀血的药而已。头部疾患常常是因为表不解,邪不能出表,上

冲于头而造成的。大青龙的方义可以理解为建中解表,再用生石膏降头部之邪气。我们中医就是这样整体地看待人体的。所谓千古神方续命汤,懂得了人体的大循

环,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23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40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 半升 半夏 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

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炮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之意。

注解:

这一条一上来就已经给出了结论,证属伤寒,“表不解”,同

时“心下有水气”,心下是指中焦这个区域。简单说就是外寒

内饮。那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下面就是“证”,也就

是证据。

首先是“干呕发热而咳”。干呕发热是常见的表证;咳嗽是小

青龙汤的主证。

下面的证前面都加了个“或”字,说明或许有,或许没有。

“或渴”,前面说过中焦有水气,也就是有湿证会渴。有湿证

为什么还会渴呢?湿气囤积于中焦不气化,等于就是废水,没

有被吸收利用,人体的黏膜组织得不到津液的滋养所以会渴。

热证也会渴,阴虚阳亢也会渴,但临证上最多见的渴是有湿证

的渴。所以治病不能一见到渴就麦冬,生地黄滋阴,滋阴只适

用于阴虚阳亢证。

“或利”,表不能解邪气的时候,人体就会寻求别的出口来解

决邪气。肠道是最方便的出口,所以感冒病人常常会腹泻。如

果有湿证的话,更有可能发生腹泻。

“或噎”,吃东西会噎住,食管里不润滑,这里是因为湿证造

成的上部津液缺乏。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人体是一个整体的大循环,当中焦

不气化不运行的时候,小便的下行能力也会变弱,水湿也会囤

于下焦,所以“少腹满”。

“或喘”,前面学过表气不通会喘,肺有热会喘,现在再说一

个,有湿证也会喘。为什么有湿证会喘呢?我们辨有没有湿气

经常会看舌头,舌头胖大有齿痕就是有湿气,说明湿气会让人

的肌体组织浮肿,自然人体内部也会浮肿,浮肿会让体内的空

间变得狭小,肺的压力就会增大,就要用喘来释放压力。有湿

气的时候气短气紧,不能平卧,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上面这些证都加了个“或”字呢?因为咳喘也好,渴也

好,下利也好,小便不利也好,腹满也好,这些症状不止湿证

会出现,别的原因也会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多条证来共同得出

一个结论。比方说,同时有渴,又有小便不利,那这个渴就应

该是湿证的渴了。这就是《伤寒论》的辩证方法,跟破案一

样,需要多条证据指向一个答案,最后再印证于脉。这样得出

的结论才能保证准确。

现在说说这个方子的组成。

麻黄和桂枝是解表的;干姜和甘草是建中温阳的;半夏是降水

之逆,也能化痰。这几味药组合在一起既能解表,又能解湿。

中气有了,气化也就有了;气化有了,小便也就有了,前面说

过,这两个功能本来就是一体的大循环。

注意:半夏必须选用生品,不要用药房炮制过的半夏,如果用

了炮制半夏,病患很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要慎重!

用芍药是因为有腹证,芍药的苦降能泻腹部之实,有下行之

性,是治腹痛腹满证的主药。苦泻下行当然也是有助于利水

的,所以利水的方剂里也能用它。

细辛这味药,药如其名,有细而辛烈的香气,是疏通孔窍的。

在这里是疏通肺窍,起到宣散止咳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上

说它“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

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这段话有两个信息,一是说明

细辛的香窜疏通之性无所不至;二是说明这个药是可以久服

的,且能轻身长年,不是后世说的“过钱有危险”。

五味子主要是酸的,有收敛的作用。为什么要用这味药,需要

从人体的大循环来解释: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体的功

能是有吸就有呼,有散就有敛,就像天地,永远是对立统一的

二元双向力的。比方说,我们说肝主疏泄,是说肝以疏泄为

主,事实上肝也有收敛的功能,也要敛肝血,不可能只是疏

泄。整个人体的收敛功能是下焦元气所主,也可以说是肾所

主。人体代谢剩余的精气自上焦下行,交由肾的系统来封存和

再利用。咳嗽等于是人体一次次强行的宣肺和解表,这是很消

耗元气的。此方中多数是宣散气化剂,也是耗散的。耗散多

了,则越发不能收敛,于是我们需要增强收敛的功能,收敛足

够的元气,才能更好地宣散以驱邪,就像我们要蹲得深才能跳

得高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五味子来增强元气的收敛作用,才能

更好的宣散和止咳。

在经方里,只要是以咳嗽为主证的方子常会用到五味子这味

药。后世说五味子补肾,我认为五味子在小青龙汤里所主的未

必是这个作用,因为补肾要有补肾的证,诸如有尿多腰疼之类

方证才需补,用药不能不讲依据;再者,补肾有补肾的方法,

肾阳虚是要用干姜,附子的,肾阴虚才用五味子这样的酸敛

药,用药不能不讲法度。小青龙汤有寒饮,要补也是补肾阳,

不可能再去补肾阴以助湿邪。后世为了自圆其说,说五味子酸

敛且燥湿,酸敛之物如何能燥湿呢?最多也就是不那么滋腻而

已。所以这样的说法是很难成立的。要说酸为涌泄,能引水下

行,倒还有几分道理。

后世说五味子是敛肺纳气平喘,咳喘是为什么?人体为什么要

咳喘,说明人体在排邪气,不是肾虚,很多咳喘的肾脉并没有

虚。人体既然要喘,为什么要去平它呢?应该建中逐邪让其自

平。后世一见咳喘就敛肺镇咳纳气平喘,不顺势而为,而是对

抗人体。结果怎样?落下个“咳嗽难治”,“中医不治喘,治

喘要丢脸”这样的话。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很常用,用对了往往有一剂知二剂已的效

果。这是因为咳嗽的时候外寒内饮这种局面很常见。方后的加

减不足为训,比如说,若渴加天花粉,湿证怎么能加滋阴药

呢?又说若喘去麻黄,有喘证是要加麻黄的时候。这是典型的

后世医家思路,明显是后世人加上去的。后面也有注解说“疑

非仲景意”。可见这部书的确是被后世增删篡改过。

总结一下,大青龙汤是治外寒内有标热的,小青龙汤是治外寒

内有寒饮的。

原文:

41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

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

此条和上条所讲大致一样,只是有了新的问题。一个是“不

渴”。前面说过有渴的湿证,这里是不渴的湿证。它们的区别

是不渴的湿证比渴的湿证更阴寒一些,所以人感觉不到渴,那

么在处方的时候,可以把干姜多用一点。渴的湿证多少的都有

点标热,标热明显的要加生石膏,所以临证上小青龙也常合生

石膏。

本来不渴的,喝了小青龙汤感觉到渴了,这个情况在临证上很

常见,一般虚寒的病人服了药后感觉到渴,想喝水,是里面温

了,脾胃运行起来了,是病向好的反应。这时候表寒已经快要

去了,里面的湿也快要解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42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注解:

说脉浮要用汗来解不对,我们知道,津液虚是不能发汗的。后

面的方子倒是对的,用桂枝汤,桂枝汤不是发汗剂。

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就是“外证未解”的“外证”两个字。

《伤寒论》里说外证指的是解肌的证,意味着不宜发汗;

说“表证”才是需要解表发汗的证。

原文:

43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芍药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厚朴 二两(炙,去皮)

杏仁 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

似汗。

这一条所谓的表未解又下之,都是前面讲过的问题。这里说一

下“喘”这个证。喘的原因,临证上较常见的有热,水饮和气

滞这三种。



一:喘而汗出,是热的指证。

二:喘而倚息,就是要靠着才能呼吸顺畅,不能平躺,或者喘

而心下满痛。则偏水饮。

三:喘而胸闷胁痛,或感觉肢体内气窜,或打嗝,则是偏气

滞。

主要注意的是,临证上往往只是偏向性,不可能绝对到只有水

饮,只有气滞。如果气滞为主,当气滞治即可;如果兼而有

之,则可兼而治之。

那造成这三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有热一般是平时摄入了过多

的饮食酒肉,脾胃积滞造成的,以宿食积滞为主;水饮多是或

多思多虑,或嗜肥甘生冷,或饮水多,或不运动,以至于脾胃

弱水湿不气化造成的,多兼有痰;气滞一般是生气多怒造成

的。

这里“微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是有气滞的喘。

原文:

44 太阳病,外在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

桂枝汤。

注解:

病在表从表解,不可下。外证指不渴发汗的证,如汗出的肌肉

酸痛,用桂枝汤解外。这都是前面讲过的。

原文:

45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

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

宜桂枝汤。

注解:

这一条还是讲的误治,也是重复前面的内容。太阳病,误下

了,脉还浮,说明病还在外。那解外就好了,解外用桂枝汤。

原文:

46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

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

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前面讲的是无汗身痛的太阳病,也就是伤寒麻黄汤证。

服了药,稍微好一点了,病人有些“发烦目瞑”。目瞑是一种

类似于眩晕困乏的反应。前面说过,邪气重的时候,人是亢盛

的,就是累也不能睡。服药后产生困倦反应,说明邪气快解

了。严重的会出鼻血,出了鼻血病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呢?因

为“阳气重故也”。这里的阳气指的是津血,就是津血多。人

体津血多自然病解得快。如果体表不够通畅,不能迅速地通过

体表解决邪气,津血就会寻求别鹅途径解决,出鼻血就是一种

常见的方式。小孩子爱出鼻血其实是好事,一场感冒就躲过去 了。

就这一条我们来讲讲出血这个证。像牙龈出血,便血,经期血

淋漓不尽,这都是很常见的。如果我们顺应人体来思考,其实

都是人体在排邪气。包括大便颜色深,就是有潜血,也是如

此。我们不能见血止血,而要去考虑人体到底哪个层面有邪 气。

如果顺应人体来思考,我们还可以更宽泛地理解这个问题。不

单出血,慢性腹泻,慢性鼻炎,人体有异常分泌物,甚至频繁

遗精,都有可能是人体在体表不能解决邪气的情况下寻求的其

它途径。所以《伤寒论》里治遗精给出的方子是桂枝加龙骨牡

蛎汤和小建中汤,这两个都是治太阳表证的桂枝汤的加减变化 方。

条文中出鼻血给出的方子是麻黄汤。麻黄汤是驱邪气出表的,

邪气从表解了,就不必用出鼻血来解了,鼻血自然也就不出来

了。这是顺应人体的辩证思路。出鼻血等于出汗,汗后应该用

桂枝汤啊,为什么这里用麻黄汤呢?因为“阳气重”,津液不

虚,汗于不汗的实质是看津液虚不虚,如果津液虚了,还是要

用桂枝汤的。

后世的医家是不敢这样用药的,他们认为桂枝是活血的,麻黄

是发散,是出血的大忌,他们一见到出血就是凉血止血,用生

地黄,牡丹皮,白茅根,仙鹤草之类。如果是阴虚阳亢这些药

还能奏效,如果是别的情况吃了是不会好的。比如经血淋漓不

尽这个证,用后世凉血止血的套路,治好的少,失败的多。

《伤寒论》里治血证的方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温经

汤都用桂枝,而且桃核承气汤还是有里热证的。看历代伤寒名

家的医案就知道,这些方子治血症反而有捷效。

原文:

47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注解:

还是前面说过的,汗不能出,却出了鼻血,邪气也就解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2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

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

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

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

汗,其人燥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

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

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注解:

这条讲的是二阳并病,就是太阳表病和阳明里病的并病。

初得病时,发汗没发透,病转成了阳明证。为什么会转成阳明

的呢?因为人体的自然模式,病不得从表解就从里解,这是人

体最主要的两个排解通道。

“微汗出,不恶寒”,说明这个阳明证不重,没有到大汗怕热

烦渴的地步。二阳并病,照先表后里原则,解表就好,不可

下,下就逆治了。

如果面色发红,这是阳气在表,那就从表解,可以考虑用药

解,也可以用熏法。

若是发汗了,却又发得不透,阳气还是郁在里面的,或当汗不

汗,这个人就要烦躁了;身上也会痛,因为囤积了很多津液在

肌体里出不来,但这个痛没有固定的地方,好像肚子里,又好

像四肢,去按又不痛了;病人还会气短,这是表气不通肺不宣

的反应,上面这些情况说明津液在四处找出路,好把邪气排出

去。这时候只要发汗就会好。

“但坐”,可能是指病人浑身不自在,只想坐着不想动。

怎么知道汗出不透呢?因为“脉涩”就知道了。这里的脉涩似

乎不准确,应该是传抄错误,脉浮或脉紧更合理些。

原文:

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

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

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注解:

“脉浮数”,说明有表证且偏热,应该发汗就能治好。若用下

法,便会“身重心悸”。“身重”是表证仍在;“心悸”是伤

了津血,心脏带血带不上了,就会一下一下的悸动来加速带

血。这个时候虽然有表证,不可发汗。可以等着人体自己出

汗,病就能好,这是等着人体的津血自己回来。

如何知道伤了津血呢?因为尺脉微弱,尺脉主下亦主里,这说

明里虚。“须表里实”,这里的实是指津液实,“津液自

和”,就是要等人体的津液自己回来,人体自己出的汗才能治

好病,强行发汗只会让病加重。

《伤寒论》最核心的精神不在其独有的辨证体系,也不再其精

妙的组方用药,而在其顺应人体自然之良能的治病法门。这一

条便极好地阐释了这一原则。能治病的只有人体自身,药物只

是顺应和协助人体。逾越人体行事,病是治不好的。

原文:

50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

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解:

脉浮紧,身疼痛的,本当以汗解。如果尺脉迟,就不可发汗,

因为尺脉迟是荣气不足,血少的表现。

这一条虽短,却体现了三个原则:

第一,津液虚不可发汗;

第二,判断津血之多少,也就是阴阳的问题,脉象比较准确,

《伤寒论》里碰到阴阳问题往往会有脉象的描述;

第三,判断津血之多少,尺脉比较准确。

所谓寸脉主上主表主阳,尺脉主下主里主阴,这也是顺应人体

运行的很客观的理解方式,因为人体的气化过程是从里从脾胃

开始的,气化的阳性能量向上向表走;剩余能量再从表回落,

转换成阴性的有形物质向下向里回到肾,完成这样的一个大循

环。所以,脉的运行和人体的循环方式是可以互证的。

真正的中医不仅辨证不能故弄玄虚,辨脉也不能故弄玄虚,必

须在人体里找到实实在在的依据。后世的脉学玄虚的名词多,

虽然有些玄虚的东西不无道理,但不能只谈玄虚的概念,那就

犯了空想,以玄说玄的错误,还是必须弄清楚人体里面实实在

在是什么,这也是仲景体系和后世体系不同的地方。

判断津液之多少,尺脉沉取也是很准确的,沉取无力而虚则是

阴,因为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

迟脉是脉来的迟缓的意思,表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有人问

尺脉迟,难道寸脉就不迟吗?其实迟不仅能形容速度,也可以

理解为一种迟缓的状态。

“荣气”这个概念,后面会有专门的解释。

原文:

51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

关于麻黄汤,前面的文章解释的很详尽了。此二条行文并不严

谨,不能只凭一个“脉浮”和“脉浮数”就说可以发汗。疑有

错简,或是后人之加注。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2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53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

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

则愈,宜桂枝汤。

54 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

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

此二条讲的是经常自汗出,也就是出虚汗的情况,宜用桂枝汤

来治疗。

自汗出用桂枝汤是前面讲过的,只是新增加了两个概念“荣和 卫”

荣,又称营,简单来讲就是指血管之内的血液;卫,指的是行

于血管之外的津液和气化的能量。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渗出行于

脉外,也就成了津液。所谓血汗同源就是这个意思。《伤寒

论》里只有这么几条谈到荣卫的概念,这些不像是仲景的行文

习惯,疑为后人所加。因为按照仲景的习惯,是不会搞很多复

杂的名称概念的。他一般只是笼统地称为“津液”,或

者“血”,甚至通称为“阳”。因为强行将血管之内和血管之

外的津血区分开来,临证上也不现实。比如当我们一出汗,脉

就立刻缓和了,说明血管内外本为一体。很难截然地割裂开来。

这一条里说,荣气和则卫气不和,又说自汗出是因为荣和卫不

协和。为什么荣气和就卫气不和呢?为什么不协和就自出汗

呢?又是为什么不协和呢?有的人出虚汗好多年,难道是一直

协和不了吗?有说桂枝汤能治荣卫不和的自汗出,是因为桂枝

走卫气,白芍敛荣气。我实验过,这种情况不用白芍,单用桂

枝也能治好。这又是为什么?其实都是一本糊涂账。后世的中

医喜欢制造很多的概念,事实上纸上谈兵的多,落实到人体上

却经不起推敲,反而制造混乱和曲解。

按照仲景的观念,人要有表证才会自出汗。这就有一个问题,

如果经常自汗出,能到是经常有表证吗?这是有可能的。自然

界里的“风寒暑湿燥”,人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外界的邪气。

如果我们脾胃功能好,津液充足,表里通畅,邪气随时随地地

被我们解决掉了,我们也觉察不到。反之,如果津液的能量不

够,邪气总解决不掉,人体的自保模式就总要调集津液去解

决,这就成了出虚汗。

诸如出虚汗,手足烦热,颈肩腰腿的酸痛,经常脑袋昏沉,都

是慢性的外感病反应。我们平时所谓的感冒只是急性的外感病反应。

慢性也好,急性也好,只要是桂枝汤方证,就可以用桂枝汤。

桂枝汤里生姜,炙甘草,大枣,芍药是建中敛津液的,桂枝是

增加气化能量,解外驱邪的。如此一合力,自然邪气去虚汗自

止。当然,如果津液不太虚,单用一味桂枝解外,津液也就自

己回来了,也能治好。

原文:

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

此条的意思也是前面讲过的,表紧汗不出,人体就会另外寻找

解决邪气的通道,出鼻血是常见的方式。这时候用麻黄汤解

表,自然鼻血就不出了。

原文:

56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请者,

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注解:

不大便六七日,这是里证;同时又有头痛和发热这样的表证。

这该怎么处理呢?照我们之前说过的原则,表里同病是要先表

后里的,那这里怎么又说要用承气汤来攻里呢?这里便牵涉到

一个变通的法则:表里二阳并病,如果里证很严重紧急,是应

该先治里的。这里六七日不大便,阳明里实已经很严重了,而

太阳病相对没有那么严重,可以直接用承气汤。一般的情况,

还是先表后里的原则,甚至可以只治表证,也可视情况用表证

的方子合一点点大黄解里热就好了。

接下来说,如果小便清,小便从肾,肾经络表,说明人体的趋

势还是从表来解的,那就说明病不在里,可以发汗。

后面说“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此句似乎不同。头痛

难道就一定会出鼻血吗?不见得。流了鼻血等于丧失了津液,

用桂枝汤还是说的过去,但还是要结合其它证来综合分析。

原文:

57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

“伤寒发汗已解”,过了半日又有烦和脉浮数。这种情况有可

能汗发的不够;或者是汗发的太过,以至于伤了津液。从后面

用桂枝汤来看,应该是汗发得过了。人体是无时无刻不在感受

外界邪气的,津液一伤,结果又重新有了表证。这个时候应该

用桂枝汤来处理,因为桂枝汤是以救津液为主的。事实上汗后

再有太阳表证,都应该先考虑桂枝汤。

“可更发汗”这样的表述不严谨,应该是解外,而不是发汗。

这种重复而不严谨的条文很有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

原文:

58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

者,必自愈。

注解:

这一条重申津液原则。人得病了,出现发汗,吐,下,出血

证,这都是人体通过这些方式在祛除病邪。这些症状都会让人

耗费津液。耗费了津液后,人体没有出现阴阳失衡的症状,比

如心烦,比如自汗,比如畏寒或怕热,比如不欲饮食之类,那

就是阴阳自己协调过来了,也就是津液自己协调过来了,那病

也就自己会好。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59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

小便便利,必自愈。

注解:

用了大下之法,又去发汗,于是出现了小便不利,这是人体津

液虚少的小便不利。这时候不要强行去利小便。要等小便自己

利了,那就是津液回来了,病就会自己好。

原文:

60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

故也。

注解:

用了下法,又去发汗,必然振振怕冷,脉微脉细。这是因为伤

了津液,里外都虚了,陷入阴证了。

以上几条都是在讲人体亡了津液之后的反应。我们会发现,

《伤寒论》一直在重复讲一个津液原则。为什么津液这么重

要?因为津液的盛衰就是阴阳的盛衰。阴阳是个虚无的概念,

显之于人体就是津液。阴阳无形,而津液有形,辨明了津液也

就辨明了阴阳。这就是仲景之学的特色,不以玄说玄,虚无的

概念总能落到实处。

原文:

61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

渴,无表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注解:

先下后汗,亡了津液,陷入阴证,这时出现一种新情况:白天

烦躁不能眠卧,晚上安静。前面讲柴胡汤的时候说过,若中轴

脾胃虚了,津液气化之力弱了,人的大循环受到限制,就会产

生上下不交通的现象,于是上热下寒,也就是上下的阴阳不顺

接。这里讲的是津液更虚,里外阴阳严重不顺接的情况。里外

阴阳不能互相交通制约,白天行阳气就过于烦躁,晚上行阴气

就过于安静。

那为什么不用柴胡类方剂来治疗呢?看下面:

“不呕”,说明无半表半里证;

“不渴”,说明也不是热证;

“无表证”,说明就是里证了;

“脉沉微”,说明是里阴证;

“身无大热”,说明热只是表象。

通过层层排除,最后锁定为里阴证。而柴胡类方剂是治半表半

里证的,所以不能用。

这是比较难的辨证,必须了解整个六经病的特点,通过综合分

析比对,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提醒初学者,在把整个六经学

完之前不要给人看病,因为临证错综复杂,不能全面分析的话

就容易出错。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两味药,生附子和干姜。若再加一味炙甘

草就是四逆汤了。为什么不用炙甘草呢?因为甘以缓之,甜的

东西有缓和之性,这里要取生附子的通行之力来打通里外阴

阳,所以不用炙甘草。

原文:

6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

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三两 大

枣 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

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注解:

“发汗后,身疼痛”,桂枝汤证。脉沉迟,津液偏虚,还没有虚

到阴证的程度,没必要加炮附子,于是将芍药和生姜各增了一

两,再加人参,名为新加汤。

原文:

63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

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 四两(去节)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注解:

一般来讲,发汗后如果外感病没好,是要用桂枝汤的。也有不

可用的情况,热证就是其中一种。怎么知道是热证呢?比如有

怕热,大烦,大渴索饮,表里俱热。

这个方子也治热证,却没有上述这些明显的症状,那怎么知道

是热证的呢?因为有“汗出而喘”。一般外感病,气血往上走,

表气又不通,肺就会喘;如今汗出了,表气通了,肺还在喘,

说明是肺里有热,要通过喘来排除热量。只有“汗出而喘”,没

有其它热证的反应,说明热证较轻微。

这个方子就是麻黄汤换了一味药,将桂枝换成了石膏。所治便

从偏寒的外证变成了偏热的外证。这个方子在肺热发高烧的时

候使用机会很多,尤其是小儿肺炎,因为小孩阳气旺,又容易

积食,一般热性肺炎较多。据说非典的后期,中医出来力挽狂

澜,治愈了很多,这个方子就是主方。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2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64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汗,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

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注解:

发汗过多,津液耗散了,津血同源,血液就不足了。心脏带血

带不上来,于是就会剧烈跳动以加速带血。这就发生了“其人叉

手自冒汗”的现象,也就是心脏突突的,自己都能感受到,恨不

得要用手按住。

“心下悸”这个证以前说过。如果有表证,人体启动自保模

式,气血会往体表去驱邪。若津血不足,气血往上走的能量不

够,于是就会发生悸动的现象,就像车爬坡的时候的反应一

样,这是人体自己在努力。

这个病情看上去严重,但方子极简单,就是桂枝和炙甘草。炙

甘草建中补津液,桂枝解外兼增加上行之气化能量。津液有

了,表证去了,上行能量加强了,自然也就不心悸了。

对于这个方子,历代的名家有各种解说。

黄元御用五运六气来解释,说是木郁而风动,所以悸。那木郁

又是因为土败,所以用桂枝疏肝木,炙甘草建中培脾土。

五行脏腑辨证体系的医家来解释的话,会说心跳心悸是肾克

心,或理解为肾中有陈寒,造成肾中寒水上冲。那肾不好又是

因为脾土克肾水。于是辨为脾克肾,说桂枝温肾阳,炙甘草健

脾且缓脾之过盛,则不能克肾。

那到底谁是对的呢?其实这都是以玄说玄。木郁怎么会风动

呢?肝主疏泄主生发,肝郁了,应该更不会动才是啊。寒性沉

潜趋下,肾中有寒又怎么会上冲呢?这些都是附会玄学臆想出

来的,而不是对人体运行机制的客观理解,这也就造成了后世

辨证和用药上的混乱。仲景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对人体的表达

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功能和运行,而不只是停留在以选说玄的层 面。

心悸和心下悸这两个证很常见,说到底就是津液不足,不能顺

畅地完成气化运行而造成的。津液不足的原因有很多,这一条

是发汗过多造成的单纯津液不足。中焦湿气囤积,水液不气

化,也会造成津液不足。可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上两味去

中焦湿气的要,茯苓和白术,这就成了后面要学的苓桂术甘

汤,这是治中焦湿气的主方。还有因为津血久亏造成心下悸

的,这就要用炙甘草汤了。炙甘草还是桂枝,甘草为主药,加

生姜,人参,大枣温阳建中,再佐以地黄,阿胶之类滋阴药补

津血。还有因为下焦淤血造成努耗津血于下,津血上行无力

的,这时候可以用桂枝甘草汤合去淤血的方药。

桂枝甘草汤及其变化方在心脏病上使用的机会很多。诸如早

搏,房颤之类,只要是心脏运行不良的疾病,病机无非是上述

几种。用对了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原文:

65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 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 半斤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 (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

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

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解:

上面说过,湿气囤积中焦不能气化,而心下悸,是苓桂术甘

汤。这一条是脐下悸,是湿气囤积在下焦不能气化。这个时候

会发生一种教“奔豚”的症状。《金匮要略》里这样解释奔

豚:“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感觉有气从腹部上冲,

这是人体在发动能量,想将囤积的水湿气化上去。能量不够,

不能走表完成水液大循环,只能上冲胸咽。这个发作起来很难 受。

这个方子和苓桂术甘汤只差一味药,就是去白术加大枣。很多

人解这个方子喜欢从白术和大枣入手去分析。其实奥妙是在茯

苓。我们知道,人体的原则,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

水湿在中焦可以气化上行为主,在下焦则要以往下利水为主

了。这里是“脐下悸”,水湿在下焦,于是去了气化中焦的白

术,而将利水的茯苓加倍。这里的茯苓用半斤,约等于125

克;而苓桂术甘汤的茯苓只有四两,也就是一半的剂量。

为什么加大枣?大枣是补津液的,如果水湿气化往上,等于有

化生成津液被利用的可能;如果水湿往下利,那就只能作为废

水排出去了,于是多加一味大枣补津液。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66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 半斤(炙,去皮) 生姜 半斤(切) 半夏 半升(洗) 甘

草 二两(炙) 人参 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腹胀满”,脾胃虚常有这个证,腹中不运化了。

主药是厚朴,下气除满的,用半斤。再合半升半夏,半夏是降

逆的,主要是降上焦的水的,那和腹满有什么关系呢?《伤寒

论》思考人体是一个整体,上下表里的运行是一体的。有时候

是因为上面不降了,下面才堵住。所以厚朴常和半夏同用;厚

朴也常和枳实同用,枳实主要是除胸满的。

本方是治脾胃虚寒的引起的腹满,驱寒的生姜用得也重,半

斤。炙甘草和人参用得少,二两和一两。临证上,如果津液不

是很虚,甘草可以少用,人参可以不用。如果寒不重,生姜也

可以减少。

现在因为生活习惯不好,脾胃虚寒的人多。脾胃虚表现为腹胀

的很普遍,所以这个方子现在使用的机会很多。

原文:

67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

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 四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这个方子在临证上运用极其广泛,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子之

一。这是治中焦水饮的主方。多数治水饮的方子也是由它变化 而来。

“心下逆满”,水饮囤积中焦则有心下满;气化上行不能顺畅,

人体就会有心下“逆”的感觉。

“气上冲胸”,这是类似于奔豚的反应,虽然不是起自脐下,原

理是一样:水湿不能顺畅气化上行,到胸部就阻塞住了,就会

有气上冲胸的感觉。

“起则头眩”,蹲下站起来头就晕,严重的甚至什么都看不

见,要扶墙。人体是一个整体,当我们说脾胃有水湿的时候,

不是说水湿仅仅在脾胃。而是以中焦脾胃为主。事实上有湿证

的时候全身哪里都会有水湿,比方说脸会肿,舌头会胖大,小

肚子也比平时明显等,自然大脑里面多少都会有水湿。大脑水

湿多,就会头昏不清醒;水湿多则血就相对少,蹲下一站起

来,大脑供血不上则眩晕。

“脉沉紧”,脉沉,邪气在里;紧主寒,亦主束缚而不通畅。这

是湿证有可能出现的脉象。但脉象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的,有时

候中焦湿气未必就现这个脉象,临证上缓脉弦脉浮脉也很多。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前面我们学过,表有水湿是大青

龙汤发之,大青龙汤里有桂枝,麻黄发汗,合生石膏下行还能

利尿。这里水湿主要在中焦在里的位置,病在里从里解,自然

不能用汗法来解。若发汗,里的水湿便会激动,不但不能去,

还会在肌肉经络里窜行,身体便会“振振摇”。

方中的几味药都是之前学过的,先说炙甘草,水湿去掉之后,

脾胃会空虚,用适量的炙甘草能建中补津液。邪气去了,需正

气来填充,如果让脾胃虚着,水湿就有可能还会再次囤积。

我们现在的炙甘草都是蜜炙的,很甜腻。《伤寒论》里的炙甘

草并没有说明是蜜炙的,有研究说《伤寒论》里的炙甘草事实

上就是直接炒或炙的,并不加蜜。我很赞同这个说法,几个祛

饮的方子都有炙甘草,而且用量不轻,如果蜜炙的话,恐有滋

腻助湿之弊,因为湿证饮证是里面有水湿囤积阻滞,是属于偏

实证的范畴。当然,如果是虚证。是可以用蜜炙甘草的,比如

小建中汤。现在中医的炮制方法很乱,希望多恢复些传统炮制

的方法,能对中医的临证效果有所帮助。

相比桂枝,白术香气温厚,气化的是中焦区域,擅长化中焦脾

胃的水饮。

茯苓将不能气化的水饮从下焦水道通利出去。

桂枝的气化之力是往肌肉走的,走的是大循环。桂枝的用量比

白术还多,为什么呢?因为《伤寒论》的思路注重整体,注重

人体大循环。人体的能量气化出表,剩余的才能代谢为尿液排

出体外,这是一体的运行。就像蒸笼的原理,水蒸气上不去,

也就没有凝结的水珠滴下来,只是一团不运行的水在锅里面。

桂枝这味药在经方里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

之一,表证用它;里证用它;水湿痰饮淤血用它;虚实寒热也

都能用它。这当然不能理解为桂枝通治百病。经方的治病思路

治的不是病,治的是人体的秩序和循环。桂枝是走体表大循环

的,只要需要走外的力量,需要建立从脾胃到肌肉的大循环,

桂枝就都能用得上。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68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

景方。

注解:

发汗后,病不解,反而恶寒,这是津液虚的缘故。津液虚陷入

阴证了,自然是要先救津液。阴证用炮附子;炙甘草建中补脾

胃津液;白芍收敛而加强阴成形的力量。

这个方子用药虽然简单,区区三味药,但其中包含着一个很重

要的法门;以救津液为主的方子,在扶阳发散药之外可以再加

一点敛降的药,若不加强阴成形,只是阳化气,津液是很难收

敛住。

收敛津液还可以用山茱萸和五味子。这也是经方用药和后世用

药的一个重要区别:后世补津血喜欢用地黄,麦冬,阿胶等含

有黏液的滋阴药材直接去补;经方则是运用阴阳之道,姜附阳

化气,化生津血;芍药,山茱萸,五味子阴成形,收敛津血。

原文:

69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 四两 人参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注解:

这一条简而言之就是怎么治阴证的烦躁。

津血大虚会转为太阴病。阴证而有烦躁,说明人体还有一点阳

气能发动,烦躁事实上是人体在努力亢盛起来以加速津血的化

生和运行。

治太阴病用四逆汤,更加人参以速生脾胃津液。前面说过,人

参亢奋阴的,在这里很适用,仅是扶阳很有可能助长烦躁,用

人参是生津强阴以制阳。

那茯苓有什么作用呢?茯苓是淡渗下行药,下行的力量事实上

就是一种降阳的力量,因为能去烦躁,所以不能把药物理解为

利水那么简单,要从能量场的本体作用来理解药物。茯苓和人

参一样,并不寒凉,用在阴证的方子里很合适。

前面我们学过,如果是一般的津血虚而有烦躁,是可以用寒凉

药石膏降阳去烦躁的;这里是太阴四逆汤证了,则用茯苓和人

参去烦躁为妥。

原文:

70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

气,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 服。

注解:

恶寒和不恶寒,这是鉴别寒证和热证的主证。在临证上,病人

怕热,只要没有其它阴证的反应与之相左,就可以确定为热 证。

之前我们学过一个白虎汤是治热证的,这里又有一个调胃承气

汤。那这两个方子如何区别呢?

我们看白虎汤的条文,关键词是“烦”,“渴”,“热”,“大汗出”。烦

是人体上部的反应;渴是胃的反应;汗出是表的反应。综合来

看,这是热偏上偏表。白虎汤的主要生石膏,它擅长清上焦肺

胃之热,也有凉散的作用,所以能适用于这种既在中上焦的

里,有偏上偏表之热。

那调胃承气汤的热呢?这一条说的很简单,只说了个“实也”。

这里的实是肠胃里面有东西堵住了,当然,关于肠胃“实”的证

还有很多,不能只凭一个怕热来判断,要综合其它证,这里没

有列举太多,是直接说了结论。

《伤寒论》之顺应原则,偏上偏表之病从上从表解,偏下偏里

之病从下从里解。这个既然是肠胃实,那自然是从下从里解

了,于是用大黄和芒硝。

调胃承气汤所主之实,也不是很实,所以有炙甘草。像那种严

重的阳明里实证,腹部会又满又痛,就要用到大小承气汤,大

小承气汤里面没有炙甘草,且加了枳实厚朴,因为炙甘草有缓

和之性,会缓和攻下之性。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71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

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

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 十八铢(去皮) 泽泻 一两六铢 白术 十八铢 茯苓 十八

铢 桂枝 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

出愈。如法将息。

注解:

从这一条开始,以下几条都是在讲五苓散。这也是临证很常用

的方子。

这一条讲了两种渴证,一种是大汗出后胃中干的渴,这种渴只

要喝点水就好了。要少喝,因为很渴的时候不要喝太多,容易

伤脾胃,很饿的时候也一样,所以“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

愈”。中医讲人体都讲个适度。反观医院里面,只要一进去,不

管大人和小孩,一天往身体里吊好几瓶水,且不管吊的是什

么,这个方式本身就是很有问题的。

另一种渴是胃里有湿气的渴。有湿气为什么还会渴?因为水湿

囤积不气化,也就供应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自然就会渴。这

种渴是更常见的。在临证上因为缺水的渴其实很少,因为渴了

我们自然就会喝水,所以多数的渴是水湿囤积。现在的医生一

见渴证就用麦冬,生地黄滋阴,反助其湿,这是不对的。

五苓散的方证,后面还有更详细的讲解,这一条讲的是“脉浮,

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脉浮和微热是有表证,有表证用桂枝。很多人会问,那没有表

证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桂枝呢?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水湿的气化

是往体表气化的,桂枝是走体表大循环的,不用桂枝如何能气

化水湿?再说,对于表证不能这么狭隘地去理解,不是发热体

痛有感冒症状才是有表证。我们前面说过,人体其实有很多慢

性的表证,比如颈肩痛,腰痛,肌肉痛,浮肿,头晕头痛,汗

出异常,低热,诸如此类都是。很多人对经方里很多方子都有

桂枝不理解,其实表证的体现形式远比我们想象的宽泛。

五苓散的主证是“消渴”。消渴就是总想喝水,喝了又渴,也就

是说胃里头虽有饮,却不寒,还有点微热,如果胃里头寒的

话,是渴而不欲饮的。

胃里头微热,说明气化能力还不太差,所以这个方子相比苓桂

术甘汤,桂枝用的少,只有半两;白术用得也少;只有十八

铢。茯苓和白术等量,关键是另加了两味偏寒的淡渗药:泽泻

与猪苓。

泽泻和猪苓的性味是淡而咸寒的。淡说明没有粘稠物质而有下

渗之力;寒也是下行的,能走肾开水道。这两味药微寒,所以

适合微热的湿证。猪苓比泽泻更偏寒些,作用也更偏下。后面

有个治下焦湿热的方子猪苓汤,就是以猪苓为主药的。在五苓

散里,泽泻的用量最大,近两倍于其它药的剂量。

五苓散的方义是重用向下淡渗利水的药,轻用气化药。也就是

说这种水湿囤积是以水湿不下行为主的。水湿下行了,等于是

北窗开了,南风也就进来了,无须重用桂枝,表气也就能通

了。所以说,方药就是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只要和人体匹

配,能帮助人体回归正常循环,病自然就会好。

用五苓散为主方可以治好黄斑病。黄斑病号称眼部癌症,是眼

球后部黄斑区的一种病变。有位病人先是找的北京协和医院的

眼科,号称中国最权威的眼科。协和的专家说这个病是治不好

的,就算花十几万手术了,很快就会复发。用五苓散为主方治

疗一个星期,病灶就缩小了;治疗一个月病灶就消失了。现在

已经好多年了,没有有再复发。

当时这个病人在脉证上主要反应为中焦有湿气,脉弦缓,身重

乏力,却又口渴想喝水。病人是个演员,癌漂亮,听信了美容

专家的话,要多喝水,于是不渴也喝。五苓散里没有一味药是

所谓专门治眼睛的。为什么能治好这个病呢?说明药不是用来

治病,是用来协调人体帮助人体的,而治病的是人体自己;同

时也说明中医无绝症,因为真正的古中医是开自体免疫力这把

锁的,只要自体免疫力能抵抗的病,中医都能治。既然癌症有

自愈的,那就能治。艾滋病也有终生携带病毒不发病的,那么

理论上艾滋病也能治。

有人觉得中医能治艾滋病是天方夜谭,其实不然,大多数病毒

感染类疾病,比如肝炎,疱疹,一旦得了,病毒都是终生携

带,所谓的治愈就是携带而不发病。如果以此为标准,艾滋病

当然也属可以治愈的范畴。

原文:

72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

“脉浮数”,说明有表证,且偏热。

“烦渴”,中焦有水湿,津液不能顺畅气化出表,便上冲,于

是“烦”;津液不运行便“渴”。

单从“脉浮数烦渴”而言,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比如温病。

《伤寒论》行文太简略,所以这个浮数的脉应该不会太实太

数;烦渴也不能兼有怕热和呼吸粗重之类温病的反应,否则就

是温病了。所以全面问诊很重要,不做全身详细问诊的大夫,

一般来讲不是真正的古中医。那些治个病只需要几分钟的,摸

个脉就开方的,都是见病治病的。人体小宇宙,里面错综复

杂,岂是那么容易参透的;参不透又怎能妄言治疗?真正的古

中医分析人体很全面很严谨,治病是很花时间的。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2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73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 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三两 (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之前我们学了两个祛中焦湿气的方子:苓桂术甘汤,五苓散。

现在再学一个茯苓甘草汤,怎么区分三个方子呢?主要是

从“渴”这个证上来区分。

有渴的是五苓散:以微寒的泽泻,猪苓为主,泽泻用量最大。

不渴的是茯苓甘草汤:不渴说明胃里面有寒,以生姜为主,生

姜用量最大。

苓桂术甘汤没有提及渴与不渴,说明在寒热问题上居中,所以

既没有泽泻,猪苓,也没有生姜,只是重用茯苓,桂枝,行散

利水而已。

我们学经方难就难在要搞清楚每味药和方证的关系;更加难的

是搞清楚每味药和人体的关系。但只要搞清楚了,我们就能像

张仲景那样灵活地加减变化药方。

原文:

74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

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解:

前面我们讲过了。五苓散的主证是“消渴”;这里讲了五苓散的

另一个主证:“水逆”,也就是喝水下去会吐出来。

人体有水饮湿气,又有热,就会很想喝水,只是水喝下去胃接

受不了,于是要吐出来。有时候人胃口特别好,吃下去又胃胀

不消化,也是这个道理,说明胃里有宿食积滞,且偏热性反

应。

这里说“有表里证”,里证指的是有里饮。表证明显也是引起水

逆的原因,有表证的话,津液就会往上往表走,人体本身就是

上逆模式,自然也容易将不能接纳的水通过呕吐的方式走上焦

排出体外。

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病危,喝水就吐,水谷不入。西

医诊断为皮革胃,疑为胃癌。顾名思义,胃皮革化了,不接纳

饮食了,西医说没有办法。后用五苓散为主方治疗,吃了几剂

药明显有改善,喝水吐的情况缓解了,胃的烧灼感也没有了。

所以我们中医不要被西医的病名吓倒。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五苓散要用散剂,而不用汤剂。散剂就是将

药物打粉服用。药物通过水煎会增其行散之力,而五苓散的方

义不是以发散为主的,而是以下行利水为主,尤其是还有“水

逆”,自然以散剂生服为佳。有时候治下焦病,因为需要药下

行,我们可不用汤剂,而是用散剂或丸药。比如后面要学的祛

下焦淤血的桂枝茯苓丸和大黄.(zhe)虫丸就都是药丸.

原文:

75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汗,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

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

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注解:

这一条很有意思,非常形象地讲解医生看病时发生的情形。

在把脉之前,看到病人用手捂着心脏的地方,因为心跳得很厉

害。为什么呢?不急于得出结论,继续辨证。大夫让病人咳嗽

一声,病人没咳嗽,说明两只耳朵听不见了,为什么听不见

了,因为发汗发多了。发汗多为什么会听不见呢?因为肾主

耳,而肾经为“少阴”,络体表。汗出多了,表虚了,肾自然也

就虚了,耳朵便听不见了。那这个心跳厉害也是津液虚造成的 了。

我们前面说过,六经辨证是可以统脏腑经络的,六经的层面里

是可以包含具体的脏腑经络,这一条便是例子。为什么不直接

用脏腑经络辨证呢?前面也解释过,药物作为一个能量场,通

过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其能量属性只能走表里上下的大层面,

不能具体到某脏腑某经络。我们学的是汤液学,用药物治病,

就要客观地顺应药物的属性来设立辨证体系。这就是为什么要

用六经辨证来统脏腑经络辨证的原因。

发汗后,或喝水多了,或者强行灌病人喝水,都会喘。为什

么?因为发汗后脾胃的功能本来就弱了,喝水多了不吸收不气

化,自然停饮而喘。学医要学会钻牛角尖,不要怕问自己问

题,还可以多问一句,为什么发汗多脾胃就会弱呢?因为脾主

肌肉,主往肌肉输送津液。人体一旦汗出多,如果脾还持续往

肌肉输送津液的话,人体岂不很快就脱水亡津液了,于是人体

只有让脾胃功能变弱来制约出汗了。人体就是这么设计的,我

们只要顺应人体的作为来思考,很多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伤寒论》部分药物汉代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3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76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要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

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

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

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甘草 二两(炙)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

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切)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

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7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

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

发汗后,胃弱了不接纳,所以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呕,此为逆

证,要是再发汗,胃更弱了,大肠也不吸收了,于是会腹泻不止。

在发汗和吐下之后,会发生“虚烦不得眠”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

人体如果津血虚了,首先会烦躁,这是人体在亢奋起来加速津血的

生成和运行;津血更虚的话,人体出于自保,是不会进入深睡眠

的,深睡眠时血的循环极慢,各脏器,尤其是大脑容易因缺血而受

损。这就是为什么血虚的人都容易失眠多梦,白天则疲倦,想午睡

一会儿,躺下却又睡不着的原因。

栀子豉汤方证还没有虚到这么严重,只是“必反覆颠倒,心中懊

侬”,指神魂不安,心里老有事翻来覆去放不下,总是很郁烦,又

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津虚的虚烦。

“反复颠倒”这个证很形象,可以引申开来理解。比如有的人喜欢碎

嘴,喜欢唠叨个没完;有的人遇事喜欢思来想去,决断不下,在生

理上都是属于血虚而烦的范畴。时下流行的一个词“纠结”亦是这

个,可见现在的人血虚而烦的居多。成天熬夜,打游戏,吃辣,喝

酒,贪眼目口腹之欲,消耗阴精,强调阳气,不虚烦才怪。

总结所有关于栀子豉汤这个方子的条文,将其方证归纳为四句话:

心中懊侬,虚烦不眠,胸窒身热,心中结痛。

从这四点可以看出,其所治为偏热的虚烦。我们知道阴虚阳亢是用

生地麦冬的,这里能不能用呢?不能。因为这里是以热为主,虚为

辅,生地黄麦冬这样的药物太滋补了,属滋养剂,无异于火上浇

油。那这种情况用什么补虚呢?用豆豉。

这里的豆豉与我们以前做菜用的霉豆豉是一类东西,做菜的时候放

在油里一炸,很香。有香味就有疏散之性,能发散上焦的热,后世

医家解表常会用到它;因为是豆类发酵而成。略具和中滋养之性,

却不滋腻温补,在这里恰好合用。

栀子豉汤的方证还有“胸窒身热,心中结痛”,说明这个热是在胸中

这个位置,也就是比表略深一点,又比里略浅一点的位置。这个方

子治食管的病变很有效果。食管是什么区域?胃属里,食管连着

胃,在胃的上面,主上亦主表,那就比胃更偏一点表了,所以病位

正合。

综上所述,这个方子所主的区域是里向表去的一个过度区域,就

是“胸中”,又略微区别于半表半里证的“胸胁”。

那这个区域的热用什么来解呢?栀子。栀子就是栀子花的果实,形

状像个小灯笼;其气微凉香,其味苦;凉而香则能往表走,苦则能

往里走,不太苦也不太香,两头都跨着点,正合这个区域。栀子后

世说它利三焦湿热清心火。三焦,心,事实上也是在这个区域里 的。

下面说的是加减法。“若少气”,加炙甘草。炙甘草建中,中运自然

气补。“若呕”,胃不接纳,则用生姜。

原文:

79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厚朴 四两(炙,去皮) 枳实 四枚(水浸,炙

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

吐者,止后服。

注解:

有腹满,所以用厚朴,枳实;有“心烦”,“卧起不安”,所以用栀子。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80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

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

服,得吐者,止后服。

注解:

所谓“大下”。是用了比较厉害的丸药,里面应该是有巴豆之

类的药物。大下自然津液大伤,干姜是温里救津液的。“身

热”,“微烦”,说明热偏上偏表,栀子,干姜二药合用,药

简力专,药不在多,而在中病。

这里顺便说一下生姜和干姜的区别。都是热性亢奋药。

生姜有发散之性,能助胃的运行,也能助汗,主要用于表证和

虚寒型的呕.

干姜是晒干的姜,运化之气减了,温中之力更强,能刺激胃化

生津液而无发表之弊,所以主要用来温中治津液虚。

原文:

81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注解:

便溏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大肠就一定有寒吗?不能这么说,有

热未必就大便干结,有时候也会大便烂软,甚至于还会腹泻。

况且栀子汤是以清解上热为主的。说某一个症状不可服某个方

子,或者说某一个证可以服某个方子,这都是不严谨的,治病

需要充分的证据,需要多个证指向一个结论。此条疑非仲景本

意。

原文:

82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 二两 附子 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发汗后病不解,还发热,而且出现了“心下悸”,“头眩”的

反应。我们知道,这两个证都是津液虚造成的。津液虚有阴证

的津液虚,也有湿证的津液虚(因湿,水饮不气化成津液)。

这里是二者兼而有之。

“心下悸”是水饮在中焦。“身瞤动”,肌肉会动,湿气在肌

肉里游走,这个跟表证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表证,湿气不会

跑到肌肉里来。“振振欲擗地”,就是站不稳了,要倒下去的

感觉;“振振”是身上颤动,这是有湿气,且津液大虚,湿多

血少。综合来说,这是一种湿气在全身游走,且津液大虚的 证。

茯苓和白术去中焦水饮;炮附子温全身之阳并救津液;生姜健

胃兼发表。合而用之,既救津液又祛肌肉之湿。

这个方子里不好理解的是白芍,历来争议很大。白芍无非两个

作用,一是敛津液,二是泻下焦之实,在这里主要是引全身之

水往下走。泄水可以用泽泻,猪苓,亦可用少剂量的大黄,为

什么要用白芍呢?因为泽泻,猪苓咸寒,大黄太破。泄水之力

都太强,白芍更适合阴证些;这里有津液大虚,茯苓,白术,

附子,生姜合用是热燥的,将湿气化去之后,白芍兼有敛津液

善后的作用,津液不复,病必不解。所以中焦用药并不局限于

药物具体是治什么的,也没那么多死板的用药禁忌,什么白芍

不能用湿证,白芍伤肾阳,这都是局部的医学思维,背离了中

医的整体精神。仲景是把药物看成一种能量场,相须为用,以

之平衡人体的能量场而已。

此方以真武为名,真武者,北方水神也,名之以治水之方。

原文:

83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注解:

此三条的原理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津液虚的人不能发汗。

先说第一条。“咽喉干燥”,注意这个“燥”字,前面有提到

咽干,却没有提到“燥”。“燥”比“干”更热,说明这里是

热伤津的情况,不能再发汗以耗津液。

第二条,“淋家”是指有尿道炎症,小便淋漓如膏甚至有脓的

人。这种炎症也是消耗人体津液的,所以也不能发汗,发汗后

容易出现小便带血。这是津液伤了,下焦之热反重,无津液来

泄热,只能动血。

第三条。“疮家”。长疮也会消耗人体津液,哪怕身体疼痛有

表证,也不可发汗,发汗后就会“痓”。“痓”是偏亢盛偏热

性的津液虚反应,人体的筋腱剧烈抽缩,严重的话人还会角弓

反张。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86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

得眠。

注解:

“衄家”,就是经常出鼻血的人。为什么出血?是人体在排邪

气,和汗出同理。既然和汗出同理,治疗也应该用桂枝汤类救

津液为主的方剂,结果却用了发汗剂,津液大伤了。

津液大伤发生“额上陷”,额头上瘪了,这是很严重的情况了。

“脉急紧”。脉“急”,这是人体在亢奋起来以加快津液的生成和运

行,以保证供应;发汗过了,津液伤了,反而更易感受外邪,

又无血液鼓荡,于是脉“紧”。

“直视不能眴”,津液伤了,人体的结缔组织因为里面血管少,

更容易缺少津液。维系眼睛转动的是结缔组织,眼睛还需要泪

液的润滑,所以眼睛对津液缺乏是最敏感的,于是发生了眼睛

直视不能转动的现象。

“不得眠”,津血少了,人体出于自保是不能深睡眠的,因为睡

眠时血液运行减缓,人体组织会更得不到津液供应,容易造成

器官缺血损伤,甚至脑猝死,所以人体就要保持一定的亢奋。

治失眠要找到失眠的原因,是火是湿是实是虚,各有不同。后

世医家一见失眠就用安神药,见病治病,诸如合欢皮,首乌

藤,远志,茯神,柏子仁之类都开在方子上,多数时候收效甚

微。

原文:

87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注解:

“亡血家”,就是经常失血的人,不能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就是打寒战。喜欢打寒战是津液虚的人,人体感受外邪时,体

表一下子调集不到足够的津液来抵抗,便用寒战的方式迅速调

集津液到体表。打喷嚏也是同理。还有一撒尿就打寒战也是同

理,津液往下走,体表就不够了,于是用寒战的方式往体表调

集津液。这也说明人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外邪,表证是随时都

可能会有的,感冒只是急性的表证而已。

原文:

88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方佚)

注解:

反复发汗,那就是津液虚了。会“恍惚心乱”,这是津虚烦躁的

类似证。

“小便已阴疼”,津血虚的人小便后尿道,肛门,阴部会疼痛。

这是结缔管道组织的一种少滋养不润滑的拘挛反应。喝醉酒的

人都有这种体验,第二日早行起来想尿尿不出来,尿完了之后

尿道涩痛不舒服。津液虚的人射完精,阴部或肛门会疼,亦是

同理。

禹余粮丸的方子已经失传了。我们可以试着用经方的原则来组

一个方。津液虚,可以选用脾四味“生姜,甘草,大枣,人

参”来补津液;“小便已阴疼”,可以用阿胶滑石来润滑,亦可用

白芍敛津液而下以救津止疼;至于“恍惚心乱”可以不用管,津

液恢复了自然就好了,如果一定要用点药,可以兼用一点牡蛎



龙骨收敛浮阳。

原文:

89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注解:

“吐蚘”就是吐蛔虫。这个病现在没有了,身体里通过各种渠道

摄入的“农药”那么多,蛔虫就没办法存活了。

还是讲一下机制:病人本来就寒,再去发汗,让能量往上往表

走,胃里面就更寒了。蛔虫喜欢温暖的地方,于是就往上走,

呕吐时便吐了出来。

原文:

90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

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注解:

《伤寒论》的原则,三阳病,先表后里;若先下,也就是先里

后表了,那就是逆治。如果里病紧急,比如承气汤证,那属于

特殊情况,可以先下,如果先治表去发汗,也属于逆治。

原文:

91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

枝汤。

注解:

“下利清谷不止”,这是指虚汗腹泻,同时身疼痛有表证,应该

先救里,因为这是三阴病的范畴,三阴病应该先里后表。

阴证是津液虚造成的,救里就是温脾胃之阳气来化生津液。古

中医是靠自身免疫力来治病的,津液的功能也就是自体免疫力

功能。由此可见津液原则在《伤寒论》的三大临证原则(津

液,病位,祛邪)中是占首要地位的。这里讲一下三大临证原 则:

津液原则涵盖的方法主要有建中,滋阴,扶阳,清热下热等,

这都是救津液的方法;

病位原则主要就是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里解,病在半表半

里和解;

祛邪原则里的邪是什么?诸如饮,湿,痰,气,痞,淤血,宿

食,痈脓,表里寒热之类都是邪。

救里用四逆汤。服了四逆汤之后,腹泻止住了,只是身疼痛

了,说明病不在太阴了,应该转为太阳了,那用桂枝汤救表就

可以了。

这里“急当救里”的“急”,不是紧急的意思,而是迅速的意思。三

阴病本就该先里后表。后文“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是迅速

的意思,有表证就该治表,没有表证紧急不紧急的。

原文:

92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

汤方。

注解:

“发热头痛”,“身体疼痛”,这是有表证。

“脉反沉”,脉沉,病在里,这里指的是里阴证。在临证上,里

阴证的沉脉一般会是沉弱或沉细。

整条连起来解释是这样:“发热头疼”,用了发表药脉反而沉

了,病没好,身体还疼痛,那就有可能是三阴病的表里同病。

三阴病先里后表,不应该再发表了,就要赶紧救里了,用四逆 汤。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93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

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知,然

后复下之。

注解:

太阳病不可下,下属误治;下后不愈,津液已伤,应该用桂枝

汤;倘若用麻黄类方剂去发汗,属于再次误治。此时便表里都

虚了,病人感觉到“冒”,也就是头晕。这个头晕主要是津液

虚引起的。如果自体汗出头晕就会好,因为汗出说明人体的津

液自己回来了,表已经和了;如果里还未和,就是里面有一点

热,既然表证已经解决,津液也回来了,这时候是可以下的。

原文:

94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

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

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注解:

有太阳病,如果“脉阴阳俱停”,停者调停也,也就是脉象不

紧不弦不燥,阴阳都很平和,说明人体已经解除了亢奋紧张状

态,自体气血已经战胜了病邪,必定是“振慄汗出而解”了,

人体已经用振慄的方式调集津液汗出把病解了,我们经常会在

饭后或者睡前微微地出一点汗,就是人体在解邪气。

这里在重复一下何为脉之阴阳,脉之阴阳有三:越偏寸越主

阳,越偏尺越主阴;左手偏血偏阴,右手偏气偏阳;越沉越主

阴,越浮越主阳。所主皆为偏向性,非绝对,事实上每一部脉

都能反应阴阳。

如果“阳脉微”,阳脉表示病在表,微表示不亢躁紧张,那就

是已经汗出而解了。如果“阴脉微”,阴为病在里,那就是人

体通过下的方式将病解除了。

如果还有一点里实里热需要下,宜用调胃承气汤。

原文:

95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

风者,宜桂枝汤

注解:

桂枝汤的证前面已经谈过很多,这里又谈一次,用的是荣卫这

个概念。

我们知道,荣指血管之内的血液,卫是指血管之外的津液和气

化能量。把汗出的原因说成是荣弱卫强,这是西医思路,只讲

现象和结果,不讲整体运行的原理。那荣为什么会弱,卫为什

么会强?于人体的整体上怎么理解?正邪的关系是什么?直接

说结果是后世医家的思路,脾胃肾虚肝郁,然后直接去补脾补

肾补肝。虽然也脾病治肝,肾病治脾,没有像西医那样直接去

治病灶,却与真正的古中医的整体思考人体运行的观念还是差

得很远。

后面说“欲救邪风”更是不通,邪风是什么?为什么要去救?

真正好的临证医学,应该是一以贯之,化繁为简的,制造概念

往往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甚至造成曲解。后世医家为了扬

名,为了自成一家,往往会这样做。

所以此条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96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

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

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斤(洗) 甘草

(炙)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

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注解:

这一条又讲小柴胡汤。

首先提出柴胡四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前面已经讲过了的,这是最常见的四个主证。

后面的证都加了个“或”字,说明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

属于兼证的范畴。下面一一来分析这些兼证。



“或胸中烦而不呕”,上下不通则“胸中烦”;“不呕”说明

胃逆和胃弱不明显。虽说不明显,一定是有胃弱的,半表半里

证本来就是胃弱后运化不力造成的表里上下痞塞不通。方后的

药物加减法说这种情况要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其实去半

夏就可以,人参可去可不去。栝楼实在这里是宽胸散结气的。

方后的加减法应该是后人加上去的,不过颇为在理。

“或渴”,胃弱加之痞塞不通而有上热,自然津液虚而渴,所

以半表半里证常有渴证。针对这个,方后的加减法是去半夏,

增加人参用量,加栝楼根。半夏是降水之逆的,当然可以不

用;人参是亢奋胃阴而生津液的,可以增量;栝楼根就是天花

粉,滋阴药,寒而润,既能润燥,也能清热,津虚而有热可以

用到它。

“或腹中痛”,上下不通,气化所余之津液不能回归于下焦,

下焦津液不足,自然腹部筋腱挛痛。方后加减法是去苦寒之黄

芩,加芍药引津液下行。

“或胁下痞硬”,痞硬说明胁下结得很厉害。去大枣,加散结

且收敛浮阳之牡蛎。其实牡蛎不是治胁下痞硬最有效的药。牡

蛎散的是坚结,比如肿块,肿瘤,增生之类,而胁下痞硬只是

水和热之结滞。这种情况可以增量柴胡,黄芩和半夏“黄芩治

热,半夏治水,柴胡疏散”。具体原理在后面讲小陷胸汤的时

候还会讲到。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这个是中焦有饮。方后去黄芩,加

茯苓利水。

“或不渴,身有微热”,不渴,方后去人参;身有微热是兼有

外证,加桂枝。

“或咳者”,方后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五

味子,干姜治寒咳,原理第40条已经说过了。至于说去人参,

大枣,生姜,未必要去,如果津液虚且有表证,留着效果更好。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9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

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

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

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注解:

此条讲的是半表半里少阳病的发病机制(原文第37条已经详细

讲过了,可参看)

脾胃弱了津液虚了,“血弱气尽”,不能祛邪外出,于是腠理开

了,邪气进来了。正气与邪气相搏,互不能胜,在半表半里的

位置僵持住了,便结在了胁下,其实是胸胁里面的三焦区域,

于是胸胁苦满。正邪交争,正胜邪退,病往表往阳走则发热;

正退邪胜,病往里往阴走则怕冷,于是“往来寒热”,且“休作有

时”,发作和停止有定时。

脾胃弱,自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脏为阴为收敛,腑

为阳为传输,一静一动一阴一阳,其功能是相连的。少阳病为

痞塞不通,脏腑运行自然也不顺畅,邪气上不能出表则为邪

高,下不能通则会痛,此谓“邪高痛下”。胃为脾之腑,胃不降

因此会呕。

以上为柴胡四证之原理。服了小柴胡汤如果很渴,说明兼有阳

明病,此阳明为肺胃区域有热,条文中说“以法治之”,可以用

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小柴胡加生石膏汤这个方子用途很广泛,

证属少阳的诸如高热,腮胸肿大,淋巴肿大,大脖子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乳腺增生类疾病,用之有奇效,急性的往往几剂

而愈。为什么呢?因为病发于上多为阳证,生石膏不仅寒降,

且辛凉而散上焦之热结。

原文:

98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不能

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

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注解:

这一段出现一些后面才有的内容,行文也有些乱,疑有错简。

病了六七日,“脉迟浮弱”,脉浮说明病还在表;脉迟弱,并不

紧数,说明邪气已经在退。“恶风寒”,说明津液还虚;“手足

温”,说明津液已经在慢慢恢复,手足已经开始热了。这时候已

经快好了,医生却“二三下之”,反复的用下药,于是又伤了胃

气,“不能食”了;“胁下满痛”,说明病在半表半里;“面目及身

黄”,有黄疸,结合后面“颈项强,小便难”这样的津虚证来看,

应该属于阴黄,就是陷入阴证的黄疸。

黄疸是因为脾胃运化不力,三焦水道不通,津液郁在肌肉里,

郁而生热所致。只要小便利了,黄疸就会好。同时津血虚少陷

入阴证,那就是寒热夹杂,属于六经之厥阴病的范畴。按这个

情况,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茵陈合适,却给了小柴胡汤,服药后

必定会“下重”。何为下重?就是很想排便,肛门坠胀,却排不

出来。这种下重的局面是肠道有热,脾胃却虚寒,推动力不够

引起的,与黄疸的原理类似。小柴胡汤还是以清热为主,所以

并没有解决阴证的问题。

黄疸,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后面的内容,这里就先不作

解释。

“本渴饮水而呕”,如果渴欲饮水而呕逆,这是前面学过的五苓

散方证,柴胡汤自然也不合用。

后面忽然来一句“食谷者哕”,很突兀,又没有下文了,疑为错 简。

原文:

99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可以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小柴胡汤的医案。

“身热”有表证。

“恶风”,“颈项强”,表证兼津液虚。

“胁下满”,柴胡四证之一,四证具其一便可以确定是少阳病。

“手足温而渴”,偏向于热的方面,那就是典型的少阳证了,处

小柴胡汤。

这里有太阳病,也有少阳病,为什么只用小柴胡汤呢?临证上

不管是三阳并病还是二阳并病,只要有少阳病就要以少阳病为

主来治。原因有二:

第一,半表半里是中间区域,是表里的枢纽,半表半里不通,

里外皆不得通;

第二,半表半里证的实质是脾胃弱,所以柴胡类方药都是以建

中为主的,脾胃功能恢复了,无论哪个区域的病就都可以得到 解决。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3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100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芍

药 六两 生姜 三两(切)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

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注解: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脉之寸为阳,浮取为阳。脉涩如

何解释呢?《频湖脉学》里形容是“轻刀刮竹”,用刀刮竹子

会有绊绊的不流畅的感觉,自来水管里没水了也会有这种震

动。严重的涩脉是血行有阻滞,比如癌症患者就会出现这个脉

象。这里是轻微的涩脉,主的是血少。

“阴脉弦”,脉之尺为阴,沉取为阴,弦脉如何解释呢?就是

像琴弦一样绷直。弦脉是主饮主寒主气滞血瘀。弦脉临证很多

见,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弦脉出现的机制。弦脉事实上是脉象

亢盛起来的一种表现。有饮有寒有瘀,人体就要亢盛起来调动

气血去攻,攻之不下,脉便会一直绷着,与有表证会出现紧脉

是同一原理。如果血充足,脉亢盛起来就是滑脉,滑脉的触感

是血液像珠子一样流利地从血管里通过;如果血不充足,又要

亢盛起来,就只能摸到脉管绷紧,里面的血却鼓荡不起来,这

就是弦脉出现的机制。弦脉如果回到正常的状态应该是缓或弱



的脉,所以弦脉属于虚的范畴。有的时候会有弦滑脉出来,这

是因为血不够却又有热,有热则血鼓荡,且血又不多,不足以

太过鼓荡,于是弦和滑同时出现。

涩也好,弦也好,总之是津血少。津血少而又有外邪,气血要

去体表攻邪,腹内的津血就不够了,于是“腹中急痛”,这是

腹部的筋腱缺少津液在痉挛。人体只要痛,津血就会往痛的地

方汇聚,这也是人体争夺气血的一种自保功能。

下面说方药。说先与小建中汤,若没好,再与小柴胡汤。《伤

寒论》很少有这种不确定的表达。就这个条文,我们可以这么

去理解:这里只有一个证,就是腹痛,然后就只有脉象了。腹

中痛不是少阳病的确证,亦不是太阳病的确证,但结合脉象,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津血虚。津血虚自然是要以建中为

主,小柴胡汤是以建中为主的方子,小建中汤更是以建中为主

的方子。于是张仲景给出了一个建议,先用小建中汤,不行再

用小柴胡。

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临证上,病人的症状似是而非,找不到确

证的情况是常有的,作为一个经方家,若能真正参透人体运行

的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症状锁定一个范围,纵然一次不中,

二次也会中。如果你能开两次药给病人治好,无疑已经是个好

大夫了。就怕你不知道怎么思考人体,不知道方药在人体里的

确切作用,治好了不知道为什么治好,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

治不好。这样的话,病人就算来十回也还是治不好,就像那些

后世中医,一个病治半年一年,迁延不愈的多的是。所以学医

一定要把人体的运行规律,以及方药和人体的确切关系搞清

楚,这才是仲景之精神。

小建中汤事实上是桂枝汤将芍药加倍,并且加了胶饴。桂枝祛

外邪,外邪去津血自然就会回来。将芍药加倍是为了增加收敛

津血的作用,同时止腹痛;胶饴就是麦芽发酵制的糖。性温,

糖是能直接吸收的,温补津血的作用很快。此两味药和生姜,

炙甘草,大枣合用,便能速补津血。

原文:



101 伤寒中风,有柴胡正,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

汤病症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

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注解:

这一条明确提到柴胡证只要具备一条便是,不必都有。也就是

半表半里证的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

嘿不欲饮食),具其一便可认为是柴胡证。其余诸如咳,腹

痛,渴之类的兼证不能作为柴胡证的确证。

柴胡汤的实质是脾胃虚,只要是脾胃虚引起的寒热难辨的疑难

杂症,在没有显证,找不到合适方子的情况下,都可以考虑用

柴胡类方剂来治疗。在柴胡证的理解上要善于变通的才能治更

多的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的病,或者定时发作的病,比如定

时的烦躁寒热,或定时醒来就睡不着了,都可以理解为是往来

寒热的范畴,因为这些情况无非也是正邪气的消长进退而已,

原理是一样的。举这个例子是要讲一个观念:学伤寒,学经方

不要死学,要活学,只有弄清楚方证背后人体的原理,才能运

用于无穷。

后面说,柴胡汤证误治,用了下药,如果还有柴胡汤证,还是

用柴胡汤。中医治病是以当下症状为准的。

服了柴胡汤“蒸蒸而振”,体内的能量像蒸汽一样出来了,人

体感觉的震颤,振奋,然后就“汗出而解”了。很多人争论柴

胡汤是不是发汗剂。其实柴胡汤只是建中和疏通半表半里的。

药物只是在协助人体回到正常的秩序,秩序恢复了,该汗自然

会汗,不汗也是人体自己的事。其实严格意义上没有发汗剂,

就是麻黄汤也不是喝了必汗,它只是向体表疏散能量,有的人

喝了只是小便多,有的喝了只是身体轻松了,有的喝了甚至没

什么明显感觉,病好了就行了。后世的医学喜欢将方药和某个

具体的病症划等号,这容易误解药物。

原文:

102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

《伤寒论》将小建中汤和柴胡汤穿插来讲是有深意的,因为这

两个方子都是以建中为主的。

“悸”和“烦”这两个证在前面小柴胡汤的条文里出现过,这

里为什么又用小建中汤来治呢?首先,此两证不是小柴胡的主

证,既然不是主证,那别的方证也会有。这些兼证是最考验辨

证能力的,这就需要综合分析。

这里单就柴胡汤证和小建中汤证来鉴别一下两种不同的悸烦。

柴胡汤的悸烦:主要因为表里上下痞塞不通引起的,身体失衡

的情况比较明白,有上热下寒,中焦痞塞,局部炎症,心烦喜

呕,间歇发作之类的症状。

小建中汤的悸烦:主要是津血虚引起,是虚寒或虚亢的模式,

或肢体酸痛,或虚寒腹痛,或衄,或五心烦热,或盗汗遗精。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9



【原】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3条)

玄冰生孙洁 2021-06-12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夀和解之。如果用了小柴胡汤之后,出现呕吐,胃脘心下拘急不快,心中郁郁然微烦者,这是病人已被误下伤津,邪气化燥而入阳明的表现,是少阳阳明合病,可以用大柴胡汤和解清泻,以两解之。原方并无大黄,但条

文说“下之则愈”,推之方中当有大黄,所以方下林忆等注曰“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中仍以柴胡、黄芩共用以和解少阳;生姜、半夏和胃降逆,并助柴芩和解;枳实、大黄通腑承气,以除阳明肠腑之燥。较之小柴胡汤,本方生姜加量至五两,意在辛开,以解“郁郁微烦”,使阳气得通,则少阳枢机可解。少阳病误下,可以有多种转归。或如本条所言误下而柴胡证仍在,则仍予小柴胡证;或邪入阳明而合病,则为大柴胡汤证。或如149条所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邪陷入里,水热互

于胸中,则为大结胸证;或邪陷入里,与痰气相结,则为半夏泻心汤证。或如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两伤气血,心神无主,则心中惊悸,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05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

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

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

主之。

注解:

太阳伤寒伤寒十三日,已经过了太阳经了,发生谵语,谵语是阳明

实热证,这时候应该用汤药下之。

阳明实热证如果小便利,也就是小便多的话,大便就应该硬。如果

病人反而腹泻,而且“脉调和”(这里可能是错误,应该是“脉不和”才

对),那应该是医生用了峻下的丸药,这是误治,津液会双重损

耗。不能峻下,那应该怎么治呢?用一点缓下的药就好了。

如果病人持续腹泻,脉象就会“微”,并且四肢“厥”冷。如果脉象反而

调和,说明这个持续腹泻是因为肠胃有实热,下了脉象反而变好

了。那就可以用调胃承气汤,助人体一把,将实热下干净就不腹泻 了。

原文:

106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

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

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 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 四两 桂枝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芒

硝 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

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注解:

太阳病不解,热结于膀胱。准确地讲是热与瘀血结在膀胱这个区

域,也就是腹部下方这个区域。这是实热型的瘀血证。如何鉴别

呢?“其人如狂”。下焦有瘀血,人体的自然模式,津血就要汇集于

下焦去攻这个瘀血,那头部的津液就缺乏了,这时候头部也要启动

自保模式兴奋起来争夺津血;加之有瘀热不能下,浊火毒素就会上

冲,这种兴奋反应就会很强烈,“如狂”了。之前学过阳明实热证有

谵语和烦惊的反应,和这个原理一样,都是有瘀滞在下面堵住了,

同时有热证。

不但热证的瘀血有“如狂”,阴证也会有,只是没那么强烈,阴证瘀

血证的“如狂”一般来讲还可以自控,也就是莫名的烦躁抑郁,情绪

容易起伏,容易悲观而已,因为没有热上冲;热证的“如狂”往往强

烈到不能自控。

如果病人自己有便血的话,瘀血证也就解了,病也就好了。

如果用药物治疗的话,就需要辩证了。若外证没有解,那就不要管

腹中瘀血的问题,按先表后里的原则,要先解外。

外证解了,只有少腹急结了,这就可以攻下了,如果是热证的瘀

血,那就用桃核承气汤。

有些医家见桃核承气汤里有桂枝,便认为这个方子治的是表里同

病。其实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条文中说的很清楚,外证已解才用桃

核承气汤。那桂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首先,《伤寒论》理解人

体是一个运行着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以压力锅做比方,只有把气

放出来,旁边的阀门才会掉下去。同理,只有打开向外的通道,下

焦的瘀阻,下焦的瘀阻才更容易向下排。

人体的脏腑关系也是这样:五脏的经络,比如脾经,肾经,肝经都

是从下往上升的;六腑的经络,比如胃经,膀胱经,胆经都是从上

往下降的。脏腑相连,脏之气往表往上走,附之气往里往下走,脏

不升则腑不降。所以用桂枝事实上是借用向外的力量来帮助降里下

瘀,并不局限于有没有明显的表证。再者,与后面的抵当汤对比来

看,桃核承气汤之蓄血主要蓄在膀胱这个区域;抵当汤之蓄血主要

蓄在里,也就是以大肠为主的这个里的区域。膀胱经是络表的经

络,桂枝走表,气化增加,自然废水的下行之力也会增加,此二力

原为一体,自然用桂枝解外也就能通利膀胱。

炙甘草是顾护中气的;大黄,芒硝是攻下的,这都不用再解释了。

这里说说桃仁这味药。桃仁辛厚香苦,辛香行散,味厚郁则能走

血,苦则坡下,所以主要用于开破瘀血。它没有滋养之性,偏性不

强,所以寒热虚实都能用。

原文:

107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

不渴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 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茯苓 各一

两半 半夏 二合半(洗) 大黄 二两 牡蛎 一两半(熬) 大枣 六枚

(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

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注解:

我们读《伤寒论》经常会看到汗后如何如何,下之后如何如何。其

实这是仲景以外感病为例,从现象教你怎么治病。若要真正读懂这

本书,就要理解现象后面的本质。汗后,下后的实质含义是津血

虚,所以不管有没有汗或下,只要是津液虚就可以同样来论治。

《伤寒论》基本上都在讲外感病。那所谓的内伤病慢性病怎么治

呢?我们开篇便说过,中医是治人体,而不是治病的,既然不是治

病,那就不分什么外感病内伤病。《伤寒论》治病的依据是人体显

现出来的证,证是人体排病的反应。而非病本身,只要是有相应的

证,就用相应的方子,一切病就都可以治。所以,桂枝汤也好,柴

胡汤也好,可以治相应的无论外感内伤的一切病。我们后面学《金

匮要略》就会发现,里面那些所谓的内伤病,也还是用《伤寒论》

里这些方子来治疗,无非随证略施加减药物而已。所以《伤寒论》

事实上是以外感病为例在教你治万病。

这一条就是这样,首先是下后“胸满烦惊”。“胸满”是柴胡证;“烦

惊”呢?实证还是虚证?一时不好下结论,继续往下辩证。

“小便不利”,湿证还是津液虚,还是不好下结论,继续往下辨证。

“谵语”,这是阳明实热证的津液虚引起,那前面的就都有结论

了,“烦惊”是有热。那“小便不利”是津液虚吗?后面还有“一身尽

重”,这个小便不利就是湿气郁于外的小便不利。那这个情况就是

外有湿,内有热。这个和津液虚矛不矛盾?不矛盾。湿郁也会津

虚,因为水湿不气化不循环。所以真正的古中医治病就像破案,一

条条排查比对综合分析,直到找出确切的证据。

“不可转侧”是躺在床上翻身困难,前面学过有津液虚引起的,这里

兼有“一身尽重”,那这个翻身困难就是因为湿气郁于肌肉了。

这是三阳并病,自然治从少阳,那就是用柴胡汤做主方。然后就是

加减之法了。首先是用大黄下热存津;然后龙骨牡蛎铅丹安神定

惊,铅丹是取其金属重坠之性以镇定,有毒,所以我们现在用得少

了;外有湿,用桂枝,茯苓。

为什么不直接用大柴胡呢?因为这个情况津液虚明显,所以用小柴

胡加减,小柴胡里有人参,炙甘草,更能救津液。从这里可以看

出,《伤寒论》教我们的是治病鹅原则和方法,灵活应对人体的方

法,不可拘泥。方证相对在初级阶段是可以的,想要到更高阶段就

要突破这一层。

《伤寒论》用药精简,我们前面学过的就已经涵盖大部分主药了。

这一条再讲两味常用药:龙骨,牡蛎。

龙骨是远古动物的化石,取其镇定收摄之性。这个药安神固精很管

用,也很常用。现在却用的少,没办法,药房哪有真的远古动物化

石,据说都是用猪羊的骨头高压锅焖的。一般宁可重用牡蛎,至少

牡蛎是真的。

牡蛎就是海中的牡蛎壳,取其燥涩镇敛之性。

这两味药经方里同时用的时候很多,用在惊,狂,卧起不安这一类

的证。临证上治失眠烦躁多思多虑,效果也很好。这两味药还可以

用于治遗精阳萎,所以有医书说这两味药是补肾的,其实这两味药

只是毫无滋养之性的钙化物而已,哪能补什么肾呢?本身补肾这个

概念于药物对人体的真实作用还有待商榷。应该说是其镇敛的作用

能收精气趋下,精气下自然肾气足。也正是因为这两味药无滋养之

性,亦不热不寒,所以寒热虚实皆能用。

几种收敛药的药性区别:

芍药微苦酸寒,性质温和,偏向于敛津液,亦能泻实;

五味子温燥而酸泻,主要用于咳喘水饮;

山茱萸酸温固脱,主要用于元气不固;

乌梅则酸而轻升,无温补之性,可用于温病之虚浮,暑月之收敛,

也主肌体赘疣;

龙骨,牡蛎煎水接近于无色无味,因其为骨壳之钙化物,秉重镇收

涩之性,它们不是靠酸味和黏质来收敛的,所以和前面那些收敛药

都不同。

.牡蛎这味药用途很广,除敛涩之外,还可用于燥痰湿和化坚结。

痰湿和坚结虽然叫法不一样,无非都是瘀滞凝结之物而已。我们之

前只知道辛温发散是去瘀滞的,其实收敛之法也可以去瘀滞。好比

皮肤上有疮痘积液,未必要破溃才去,人体自己的收敛吸收也能去

掉。牡蛎就是用其收涩之性来化痰结瘀滞的;又因其实坚硬的壳

类,同气相求原则,更能化坚结,牡蛎在肿瘤,结节增生类疾病上

运用很多,尤其是治身体上部的疾病效果更好。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原文:

.108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

刺期门。

.109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

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注解:

此二条讲针灸,以五行生克论病,且新出“纵横”之概念,绝非

仲景原文,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110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

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

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

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

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注解:

.这一条是以津液为原则,讲人体对疾病的一些反应。

太阳病到了第二日烦躁,是有化热的迹象。这时候反用熨法熨

烫病人的背部,造成大汗出,于是热证加重了。“大热入胃”,

胃中的津液干了,人躁烦,谵语,也就是有阳明证了。如此过

了十余日,如果病人“振慄而下利”,振慄是人体自己调津液解

表的行为,类似于喷嚏和寒战;表气通了,里也就能通了,于

是下利了。里热下来了,病也要解了。这时候出现一个困境,

就是阳明证十余日了,津液消耗严重,这时候再下利必定津液

更耗,于是腰以下不出汗了,小便也没了,这是下焦津液虚

了;呕吐,胃也弱了;“欲失溲”,膀胱的结缔组织容易缺少津

液,于是约束尿液的能力弱了,感觉小便药失禁;“足下恶

风”,这也是下部津液虚的反应。这就是从阳明证转为阴证了。

.津液如此之虚,病必反复,于是这时候再次发生大便硬的情

况。按常理来说。大便硬了,小便就应该多起来,结果小便没

有多,因为津液太少了。这时候又会发生一些新的证:大便完

头会痛,足心却会热一点,这是因为大便的时候津液往下走,

所谓“谷气下流”,头部津液就不够了,足部却能暂时的热起

来,总之都是津液不够分配的反应。

.原文:

.111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

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

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

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

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这一条还是讲津液虚的反应。

.太阳中风是津液虚,用火强发其汗属于误治。

.下面的两句“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

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疑是后人加上去

的,何为“邪风”?何为“两阳”?仲景不会这样繁复的制造概

念。“阳”这个概念,《伤寒论》里指的是津液,这里的“阳盛”显

然不是指津液充足,而是指有热。用“阳”指有热,此乃后世之

文,不像是仲景的笔墨。

.还是可以解释一下。“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邪

风加上火热,于是血的运行失去了常度。关于这个血液妄行的

原理,深层分析是这样:津液消耗了,人体不能用汗来排邪气

了,没办法只能动血,用出血的方式来排解邪气。

.像条文中这样单纯地讲一个因为热所以血液妄行,那就是热和

血直接发生关系了,这种理解方式貌似无差,却忽略了人体,

引向的是见热清热,见病治病的后世之法。后世医学就是这样

慢慢走歪了的,究其根源就是在研究病的时候忽略了人体自身

的作为,然后直接用药物去对付病。

“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这也是后世医家惯用的似是而非的

解释。身黄的原理事实上是脾的气化功能受限,小便不通,瘀

而生热,体液中的黄色物质囤积在肌肉当中造成的。

“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不能将出血和阳盛直接划等号,

原理前面解释过;“阴虚”可以理解为津液虚,所以小便少了。

这一条后面更不通了,“阴阳俱虚竭”如何如何,阴阳各指什

么?如果按后世的解释,阳指热能,阴指阴血,后面又说有热

象,怎么能说俱虚竭呢?不管它,往下解释--

“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于是人体枯燥了,津液

不够了,出汗也只是头部出汗了,到脖子就没有了。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

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些说的都是阳明实

热且津液虚的反应。这时候如果小便利了,说明津液自己回来

了,这个病就治好了。中间说的“哕”,应该是下焦不通,胃上

逆而为“哕”。

原文:

.112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

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

二枚(擘) 牡蛎 五两(熬) 蜀漆 三两(洗去腥) 龙骨 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

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

蛎,龙骨。

注解:

这也是讲伤寒的误治。用火熏烤误发了汗,“亡阳”,阳是津

液,津液消耗了,这时候会“惊狂”,“卧起不安”,变成风温证

了,也有可能是阳明里热证,这种情况应该用白虎汤或承气汤

去热以存津。

如果同时有热证和津液虚,解热就好了,不需特别去补津液。

能发热,说明人体还有阳气,有阳气就有津液化生能力,一般

来讲,热去了,津液也就够分配了。当然,如果津液很虚的

话,用白虎汤,承气汤合人参,甚至滋阴药,临证上这种可能

性也是有的,都可以随证灵活运用。后世的《温病条辨》里就

有这样的方子。

按照条文,这个方子似乎放错了地方。桂枝汤是治偏虚寒证

的,龙骨牡蛎虽定惊安神,但是用于阳明里热也非其治。蜀漆

这味药不常用,是常山的苗,去痰湿的,放在这里也不知所

云。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113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

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注解:

看上去像伤寒,但是脉不弦紧,而是弱。弱为津液虚。那就要

以桂枝汤为主方来治疗。脉弱津虚口会渴,如果再误用火熏烤

来治疗,势必津液更虚,且演变成热证,那就会谵语了。

脉弱的人发热脉浮有表证,应该是不能汗的,为什么又说“当汗

出愈”呢?这是说如果人体的津液回来了,那就会汗出而愈。

原文:

114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

血,名为火邪。

注解:

以上几条都是讲用火熏烤的误治。用火熏了,又不出汗,热没

有出路,那就会发躁,比烦更甚,这是热证。

“到经不解”,外感病不论发于何经,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自

愈,称为“到经”,就是经气运行的周期。像这种受了熏烤之热

的情况,如果到了时间病还不好,病就会转,就会便血。因为

热是会烧灼津液的,津液烧掉了,病还不解,人体就只得动血

来解病了,所以病人会便血。这种情况属于火邪的范畴。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2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15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

吐血。

注解:

“脉浮热”,这里指的是实热证,应该用清热泻下的方法,如果反用

灸法,就是烧艾灸,那也会发生上一条的情况,津液亡而动血解

病。这时候会发生“咽燥吐血”。

人体解病主要有三个途径:汗,吐,下。津液失而动血解病也是这

三个途径:吐血,下血,那有没有汗血呢?有的,就是出鼻血。所

以从前管出鼻血叫出红汗。宽泛来讲,牙龈出血,眼睛红肿血丝,

皮下瘀血之类的症状也都属于出红汗的范畴。

原文:

116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

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

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

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

汗出解。

注解:

从第一句到“血难复也”不像是仲景的行文习惯,因为文辞过于修

饰,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文词繁丽而对人体发生的现象表述含糊

不清。仲景的文风是朴实的,是实实在在讲人体现象的,落到实处

去解释的。

此条的后半段比较像仲景的原文。其实《伤寒论》里很多条文都这

样,有仲景原文,亦有后人所添加,两相掺杂,习者不可不详察。

前半段讲的是“微数之脉”,微则津血虚,数则有热,这是虚热的脉

象了,不可用灸法,容易助热伤津血。

后半段,“脉浮”,病在表,应该用药物发汗,如果用火灸,受了

热,火邪闭在身体里出不来,人体便会出现上盛的现象。这时



候“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上盛则下虚,所以腰以下重痹。人体如

果自己来解这种局面,必定先烦,然后有汗出就解了。

上盛下虚要汗解,汗出了,上面通了,下焦的津液自回,这叫顺势

而为。后世医家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清热加镇敛,一时或能看到效果,却会折损人的阳气,停了药

必定会再次上火,反反复复的迁延不愈。

二是妄下滋补,所谓滋肾阴以制阳火,如果是典型的阴虚阳亢可以

奏效;如果是温病或外邪不解时,则会火上浇油,热不但不解,反

而更盛。

那怎么知道是汗出而解了呢?脉如果只是浮,而没有紧,弦,燥,

盛,数这样的反应,那就是汗出而解了。

原文:

117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

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 五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

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枝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注解:

用烧针的方法治疗,汗出过了,伤了津液,用针的地方又受了寒,

于是再次发生表证:首先是用针的地方想果核仁一样红肿,然后就

是发奔豚气。奔豚我们前面说过,津液虚了,再发表证,人体的津

液往表走的气化能力不够,便会一次次往上努力,这就是自感的气

上冲,就像汽车爬坡时发动机的反应。

这里用两个治疗方法:一是在红肿的地方施艾灸;而是用桂枝加桂

汤,桂枝从三两加到五两。加桂枝是加强人体向外气化之力,此亦

可佐证奔豚一证是上行之力不够,需用桂枝顺势而为,不可强行用

镇敛寒凉平冲逆。方后说桂枝是泄奔豚气,此“泄”字理路不明,容

易误导人。

.原文:

118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 一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牡蛎 二两(熬) 龙骨 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注解:

这是个局面比较复杂的医案。

首先是火逆,上逆之证,上逆应该汗出而解,却用了泻下药,津液

虚了而病却不解;又因为用了烧针的疗法,添了烦躁。这种情况就

比较难办了,要说是津液虚,却又有热证,不能重用生姜,大枣之

类补津液;要说有热证,却又只是烦躁,并无大热,况且津液虚

了,寒凉之药未必妥当。

再看仲景用药;病在上从上解,还是要用桂枝解外,却只用一两,

因为本身就是上逆证了,一两桂枝略助其力即可,无须多用。既然

有热,不用生姜,大枣救津液,只留炙甘草;那烦躁怎么办呢?寒

凉药不合用,那就用龙骨牡蛎,不寒不热不滋养,敛火而已。

这就是仲景之法度。为什么那些谈玄论道的医理指导临证往往效果

不佳,因为那些医理不实实在在说人体的真实机制,更不详明药物

于人体的真实作用。于是方药混乱,医生们各凭各的理解和主观,

方药各异,能不能治好就看运气了。研习《伤寒论》的医生,他们

在同样的情况下处方用药是大致相同的,因为这个体系有严谨的法 度。

.原文:

119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注解:

“惊”这个证是脑部缺少津液引起的,脑部通过“惊”来强行调集津液。

热证更容易“惊”,如果是寒证,只会其人喜忘,最多也就是烦躁,

不会惊狂。

太阳伤寒加了温针,灼耗津液,汗又不出,又受了热,热上冲,必

定是要惊的。

原文:

120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

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

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

逆。

注解:

前面讲了熏蒸,烧针和艾灸等火疗的误治,这一条讲吐法的误治。

吐法现在很少用了,其实吐是人体三大主要排病途径之一,呕吐也

是临证常见的症状。

太阳病,应该恶寒发热;现在自汗出了,不恶寒发热了,病就应该

解了。病解了,脉就应该缓和了,现在关脉细数,说明还有邪气。

关脉主中焦;脉细说明津液虚;脉数说明有热。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医生误用了吐法所致。太阳病的恶寒发热应该用

汗法,用吐法致使胃虚,邪气内陷,于是体表的恶寒发热没有了,

胃里面却产生了虚热反应。

如果病人持续呕吐,第一,第二日会感觉到饿,却吃不下东西。吃

不下东西是胃虚,饥饿说明胃里还是有热能的,并不太寒。这是虚

热。

.持续呕吐到第三,第四日,病人不喜欢吃糜粥,要吃冷食,却

又“朝食暮吐”。朝食暮吐说明胃寒了,不蠕动了,东西进去了不消

化,存不住,久而久之还是要吐出来。既然胃寒,为什么还要吃冷

食呢?胃中淤久会生热,很多胃虚的人会有烧心反应,所以也不喜

欢吃糜粥,里面本来就淤着,吃了会更胀。这个时候可以用小半夏

汤,后面要学的吴茱萸汤也可以。

一般来讲,胃中有实热会吃了就吐;胃中虚寒则会朝食暮吐,也就

是要过一会才会吐。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43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21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

吐之内烦也。

.注解:

这里还是讲误用吐法的情况。太阳病误用了吐法,势必使得脾胃更

虚。脾胃虚则正气退,邪气就深入。邪气若深入到胃里面,胃就要

亢盛起来抵抗邪气,亢盛加上津液已虚,于是发生内烦,也就是有

里热证了。里热证的确证之一就是“不恶寒,不欲近衣”。

.原文:

122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

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

吐也。

.注解:

脉数是有热,有热当消化力强,食欲亢盛,可为什么吃了东西反而

呕吐呢?这是因为发汗消耗了阳气,膈气也就虚了(膈气可以理解

为中上焦的气化之力)。人体出于自保,就要亢奋起来增加气化之

力,所以脉数。这个脉数不是真的有热,而是一种临时应激机制的

热,所谓“客热”,客者过客也,不是主人。这种热是标热,胃里面

其实是虚冷的,不能消化食物,所以会呕吐。

.《伤寒论》里专门用脉象来讲辨证的地方极少。就这一条可以来

讲一下脉象的问题。诸如脉数,脉躁动,脉促寸盛,脉大之类,很

容易让人误解为是有热。这些表面亢盛的脉象很有可能是客热,底

子是不是寒,临证很容易弄错。很多医生一见这些脉象就下清热滋

阴药,于是温病派滋阴派就出来了。如何在脉上鉴别是真热还是假

热呢?其实沉取重取一下就知道。如果脉浮取轻取亢盛,沉取重取

就虚了空了,或松手无回弹力,或尺虚不任按,这都是真寒假热的

脉象。

.原文:

12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

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

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

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注解: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出现以下情况:“心下温温欲吐”;然后是“胸中

痛”,胸中痛,虚实都会有,虚一般来讲是津液虚;实是痰热阻滞

的情况比较多见;大便溏而腹满,这里是下焦不运;再就是“郁郁

微烦”。综合来看:欲呕吐,心烦,胸痛,类少阳病之心烦喜呕,

胸胁苦满;还有大便溏,腹满,也是少阳病常出现的兼证。

..那这里能不能当少阳病治呢?条文中又另外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如果病人此前“极吐下”,就是用过大量的吐药和下药,就有可能是

阳明调胃承气汤证。吐下之后应该是虚证了,为什么会是实证呢?

因为吐下伤了胃肠的津液阳气,胃肠便无力传化,就很容易发生阻

滞,吃什么都上火,吃什么都容易便秘。前些年流行吃的排毒养颜

产品,里面主要成分就是芦荟之类的泻药,吃坏了很多人,吃的时

候大便通畅,不吃就更加便秘严重,然后药物依赖,便是这种情

况。

.这里说一下虚和实的问题,这个概念和寒热阴阳经常混淆,所

谓“实”指的是有东西堵住了的证,比如便秘,淤血,痰,饮等都可

以称为实证;反之则是虚证。寒和热则是自体反应消沉和亢盛,所

以有虚寒,也有实寒;有虚热,也有实热。阴阳指的是本质上的自

体气血功能,津血之多少。

按调胃承气汤证来分析,这里的“便溏”,“腹满”就应该是大肠里的湿

热阻滞,下不干净;肺和大肠相表里,于是连带也有“胸中

痛”,“烦”的上热壅滞反应。

.调胃承气汤使用大黄和芒硝泻下清里热,兼用炙甘草建中,是补

泻兼施的方子,适合轻微脾胃虚且肠胃热阻严重的情况。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我们学方证简单,临证往往局面复杂,即便是

仲景也有容易弄混的时候。很多医生看病,摸了脉,看一下舌头,

都不怎么问诊就开方,这样的医生如果不是水平在仲景之上,那就

一定是有问题的。

.原文:

124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

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

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 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 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注解:

此方也是治热证的血结下焦,但位置还是有所区别。桃核承气汤

是“热结膀胱”,膀胱区域会硬满,也有可能会尿异常,比如膏淋,

尿血;抵当汤是“小便自利”,说明膀胱里面没有结住,那就是结在

里了,所谓“瘀热在里”,也就是肠道为主的这个区域。

.膀胱经络表,所以桃核承气汤是“少腹急结”;抵当汤是“少腹当硬

满”。硬满比急结程度更深,说明里面的瘀血结得更顽固,则攻下

之力不能缓,所以抵当汤里没有炙甘草,而桃核承气汤里有。结得

更顽固,耗费的津液也多。下焦耗费津液越多,上焦就越缺津液,

加之瘀热毒素不能下则上冲,于是人就会有“惊狂”的反应。桃核承

气汤结得轻视“如狂”,而抵当汤结得重是“发狂”。瘀血结得顽固,就

要用到水蛭和虻虫这样的虫类药。

.水蛭就是水里吸血的蚂蟥;虻虫是吸牛血的牛虻。它们都是吸血

的昆虫,吸血的昆虫有个特点,它们叮在身上,血就不会凝结,只

能任由它们吸。他们都能抗血凝,自然能散开已经凝结的瘀血。它

们的性味都是腥而微寒的,只清解不滋补,一般在实证热证上运用

较多,用于虚证寒证则要合扶阳药。

.药店里现在那种大条的养殖的水蛭,是水蛭的另一个品种,是不

吸血的,不是那种吸血蚂蟥,所以用了效果差。

.这一条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表证仍在”。桃核承气汤和抵

当汤都兼有表证;为什么抵当汤不用桂枝,而桃核承气汤用呢?其

实这两种情况都属于里病紧急,可以忽略先表后里的原则,仲景可

能考虑的是“热结膀胱”,膀胱经是络表的。所以六经辨证体系在临

证上也可以涵盖和参考经络脏腑辨证。

.原文:

125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

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谛也,抵当汤主之。

.注解:

前面说过,桃核承气汤是热结膀胱,那有没有小便不利呢?不一

定,有可能利,有可能不利,也有可能尿血。单一症状不能说明问

题,要多条证结合来看。

这一条说有“少腹硬”,那就有可能是瘀血证。

.再看前后文,有“身黄”和“小便不利”,这是黄疸,所以这个少腹硬

满应该是湿热结在膀胱,不是血症。

.如果腹部硬满,没有身黄呢?那就可能是血症了。那还有没有别

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宿食,是承气汤证。于是又要找新的证据:

承气汤证是谵语,是烦惊;血症是如狂,发狂。

.如果有“狂”是血症了,这时候再参看小便,小便不利的有可能是热

结膀胱,桃核承气汤证;小便自利的是瘀热在里,抵当汤证。

.这里讲的就是综合辨证的过程。

.这一条说“如狂”是抵当汤主之。前面说过,桃核承气汤是“如狂”,

抵当汤是“发狂”。为什么这里又说抵当汤是“如狂”呢?可见读书不可

死在句下,如狂,发狂其实是差不多的,措辞而已,临证之时想截

然区分也不太现实。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证来解读人体,未必要死抠

字眼。

.原文:

126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

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 二十个(熬) 虻虫 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 二十五个

(去皮尖) 大黄 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

血,若不下者,更服。

.注解:

这里又再次讲通过小便来鉴别瘀血证。如果“少腹满”又“小便不利”,

那就是水证;小便利呢,那就可能是“有血”。

.这里下血用抵当丸。抵当丸和抵当汤事实上是一个方子,一个为

丸药,一个为汤剂。丸药一般来讲药温和些,汤药峻猛些,为什么

要用丸药呢。从条文来死抠字眼可以这么理解:抵当汤是少腹“硬

满”,这里是少腹“满”,可见结的程度轻一点,毕竟抵当汤是峻下

药,要慎重的,于是改作丸药来用。

.原文:

127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

急也。

.注解:

小便利有可能是水液不能气化出表,只能靠小便走。如果再饮水

多,就会停饮与中焦,于是心下悸。如果小便还少的话,那就更糟

了,水结在下焦,就会少腹里急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原文:

128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

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 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

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脉。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注解:

太阳病第三篇的开头讲结胸。结胸是不是一个新的证?其实不是。

我们之前有过一个类似证,就是少阳病的胸胁满痛。它们的区别在

哪里?其实就是位置的区别。少阳病一般都是胸满和胁痛,痛的位

置在胁下,这是肝胆经循行的区域;而结胸的痛是在心下,也就是

胃及其周围的位置,这是脾胃经循行的区域。在六经的归纳里,肝

胆是属半表半里的;大肠,脾胃是属里的,于是,胁痛和心下痛在

六经上也可以理解为半表半里和里的区别。

此二条讲结胸和藏胸的区别。

结胸是两个主证:

“按之痛”,里面有东西结住了,是实证。

其次是“寸脉浮,关脉沉”。这个脉象很值得研究。一般胃也好,大

肠也好,中下部有积滞,脉象的反应却不是尺脉浮,而是寸脉浮。

为什么呢?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体的循环是一体的,下面通了,上

面的能量才能气化出去,就好比煤球灶烧火,要想火能烧得大,就

要把下面的灰扒通;下面不通,自然寸脉就会出现有表证的浮

脉。“关脉沉”关脉体现的位置在人体为中,脉沉说明病在里,关脉

沉说明病在人体中间偏里的位置。

一般来讲这种“痛”或“痞”的证,偏热的居多,所以胸肋满痛是少阳病

的主证,而非厥阴病的主证。

如果有类似结胸的证,却没有热证反应,而是呈阴寒证的反应,那

叫藏结。藏结是“如结胸状”,也就是说和结胸很像,不同的是“饮食

如故,时时下利”,胃口虽然还可以,却总是拉肚子,这是虚寒的

腹泻,就是太阴证了。太阴证应之于脉象就是“关脉小细沉紧”,“小

细”为津液虚;“沉紧”为里有寒。我们之前说过,判断是否是阴证,

脉象是最准确的。如果再“舌上白苔滑”,这是脾胃湿寒很重,说明

胃气也坏了,那就很难治了。

藏结是很麻烦的,临证上,癌症的晚期常现这个证,里面的肿块已

经开始痛了,而脉象舌象又一派阴寒,所以连仲景都说“为难治”,

但没有说“不治”。

这一条是书中第一次提到舌象,所以这里也顺带说下舌象问题。舌

象的反应有的时候是标,有的时候是本,比较容易混淆。比如有时

候舌尖红,再看脉证却是阴证,这样的情况很多;有时候舌苔黄,

却也不是热证。所以《伤寒论》里极少提到舌象。后世喜欢用舌苔

的黄或白来判断寒热,其实苔白和苔黄未必是热证的确证,舌糙舌

老舌干舌体红(非暗红)更能证明热证;舌体姣嫩或湿滑或淡白则

更能证明寒证。舌象用来判断水饮证和血瘀证亦可借鉴:舌淡胖湿

滑有齿痕一般是水饮,舌偏黯而有瘀斑或裂痕一般是淤血。舌苔少

或无或地图舌一般是津血中气大虚之象。

原文:

130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 也。

注解:

所谓藏结,就是既有类似于结胸的痞结,又是阴证,那能不能攻

呢?我们前面讲过,阴证是津血虚的证,是不能攻的,问题是阴证

只是个笼统的大概念,如果阴的程度并不重,在扶阳救津液的前提

下,还是可以稍微攻一下的。有经验的中医碰到阴证的结胸和瘀血

证,就常常在干姜,附子的基础上加一点点黄芩,大黄之类,一般

黄芩不超过十五克,大黄不超过十克,效果非常好。

曾经有一个痔疮出血的,血出得很严重,辨脉偏阴证,用了大剂量

的干姜,炙甘草,当归类温阳建中活血药,加了十克大黄,只吃了

两剂血就止住了,痔疮也缩小了。有经验的中医治晚期癌症,也经

常扶阳药和攻痞结的药同用。治病的首要原则是阴阳,是津血能

量,也可以说是人体的免疫力,其次才能考虑攻邪。

那人体阴到什么程度就完全不能攻呢?那就是本条所说的了。

这里首先说的是“不往来寒热”,往来寒热是少阳证,这是说不通

的,有注解说“一云寒而不热”,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只寒不热,只

觉得怕冷恶寒,完全不感觉上火烦躁,这就很阴了(阴证有烦躁有

标热的情况是很多见的,这是人体亢奋起来生成津血和祛病的自然

反应)。

然后是“其人反静”。何谓“反静”呢?前面说了,人体如果有瘀堵,一

般来讲是会烦躁一些的,这是人体排病的自然反应,有时候脉很

虚,却又很躁动,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有藏结,人反而很安静,说

明气血太虚了,一派纯阴之象,人体已经亢奋不起来了。

“舌上胎滑”,上面讲过,舌苔腻滑是阴证。

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说明阴证很严重,那就不能攻了。当然,判

断阴证严不严重,还要参看脉象,尤其是尺脉的虚实。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伤寒论》的辨证体系是严谨的,有据可依的,

不可只凭主观。

结胸证的辨治原则可以应用于一切痞结癌瘤,下一章讲的就是结胸

的治法。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31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

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

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 半斤(8两=120克) 葶苈子 半升(熬,30克) 芒硝 半升 杏

仁 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

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1.5-1.8克),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

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注解:

这一条讲结胸的治法。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病发于阳怎么理解?历来争议很多,这里

说“反下之”,说明不能下,什么病不能下?太阳病不能下,所以从

条文来看,这里的“阳”应该做表病来理解。

表病不能下,因为气血正向体表汇聚排解表证,若下之,气血被强

行拉向内里,势必不能再兼顾表,于是表的邪气夹津液必定内陷形

成结胸。这个结胸事实上是水热和邪气结在了人体的中间位置。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若发于阴呢?三阴病都不能下,

若下了,便会形成痞块。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若是误下,气血还

是会往上往表走,若能量不够走不上去,就会和邪气一起结在一个

位置。从上下文的联系来看,这里的“痞”应该指的是藏结。

.所谓“下之太早故也”的意思是,有表证是不能下的;哪怕同时有里

证,也要先表后里,一上来就下,自然是下之太早。

“结胸者,项亦强”,我们前面说过,项强是因为脖子里的筋缺津液

失养所致,当有表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结胸也会这样

呢?其实原理是一样的,有表证,体表消耗大量的能量,颈筋失

养;有结胸,人体也会调集大量的能量去攻这个结胸,颈筋也会失

养。所以说,“下之则和”,将结胸下了,就不会项强了。

所谓“柔痓”,在《金匮要略》里有专门讲到,是一种缺少津液引起

的筋腱的痉挛反应。

治结胸的大陷胸丸很简单,只有六味药。大黄,芒硝是攻下的,事

实上不论是结胸,还是宿食,瘀血,痈脓之类,都可以用大黄,芒

硝来攻下。杏仁是起宣散作用的。这里主要来说说两味新药。

葶苈子,《神农本草经》上说“味辛,苦,寒,主癥瘕结聚,结

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尤其擅长破痰之结,泻水

之实,所以治痰治水的方子里会用到它,比如治肺痈和支饮的葶苈

大枣泻肺汤,治腹水的已椒苈黄汤里都有它。

后面的加减法里说还要用到甘遂。这味药因极峻烈,偏性极强,被

列入毒药的范畴。甘遂的用量很少,所谓“一钱匕”,据汉代衡器的

考证,大概就是一两克。这味药就算很少的量吃下去也会痛泻不

止,只有严重的结聚或者腹水才可以用它,一般的结胸不要用,阴

证更是禁用,阴证的腹水用甘遂来攻很容易致病人速死。本方里的

白蜜是缓和甘遂的毒性。后面讲的十枣汤里用大量的大枣和甘遂一

起煮,也是为了缓和其毒性,亦为顾护中气。

.就这个大陷胸丸来讲讲治实证的问题。治实证,诸如结胸,痞

鞭,胸肋满痛之类,《伤寒论》里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辛开苦

破”。也就是说用辛开合苦破这两类药:

辛开药,也可以叫疏散药。比如小陷胸丸里的杏仁就是典型的疏散

药,取其辛散之气把痞结散开;葶苈子也有辛开的作用,开水之痞

结。小陷胸汤里的疏散药是栝楼,能宽胸散结;小柴胡汤里治胸胁

满痛的辛开药是柴胡和半夏,柴胡疏通,半夏化坚结。此所谓“辛

开”。

“苦破”指的是苦降和攻破两个方法,是将痞结引而下行降下去或破

下去。苦降药主要是黄连,黄芩这两味苦寒药。大小柴胡汤用的是

黄芩;小陷胸汤利用的是黄连;泻心汤里是黄芩,黄连同用、这两

味药只降不破。攻破药还有甘遂,这个力量太峻猛,是不可以轻易

用的,除非很严重的坚结证,而且必须是偏阳证,也就是病人的元

气和津液不虚的情况下才可用。癌症也好,肝硬化腹水也好,如果

对证是可以用这味药的。栝楼这味药疏散和苦降的作用兼而有之,

所以用途较广,结胸,胸痹,胸痛彻背这样的情况都可以用,比如

小陷胸汤,栝楼薤白白酒汤。

原文:

132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注解:

结胸证,脉浮大的不可下,如果下了容易死人。因为脉浮说明病在

表,有表证不可下,要先表后里,这是大原则;《伤寒论》说的大

脉是一种虚脉,就是脉大而虚,事实上是津血虚的虚亢之象,当然

也是不能下的。

.原文:

133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注解:

这里的烦躁是指津血虚的烦躁。相比烦而言,躁是津血更虚的证,

偏向于躁乱的情志反应。这里应该是简文,联系上文看,意思应该

是,津液虚已至烦躁的也不能下,下之也会死人的。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4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34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

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

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

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大陷胸汤方

大黄 六两(去皮) 芒硝 一升 甘遂 一钱匕(1.5-1.8克)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

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注解:

这一条可能掺杂了后人加的话在里面,不全是原文,因为一上来就

以脉论病,且只凭脉就得出结论,这不符合仲景一贯的方式。

第一二句说的是太阳病。脉浮且脉动数,条文中的解释是有表证且

有虚热。加上头痛发热,微有盗汗,恶寒,这是典型的太阳表证

了。这时候医生用下药,这是误治。

用了下药,理应津液变虚,所以这个动数脉变迟脉,也就是运行迟

缓的脉,津液虚,“胃中空虚”了。胃虚则会有气机不调的反应,诸

如嘈杂,嗝逆,心下不舒,烦乱不眠,这里谓之“客气动膈”。

“短气躁烦”,结合上文来看,也应该是因胃虚津虚所致。

“心中懊侬”,前面在栀子豉汤条文里学过,是偏向于虚烦的反应。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这个阳气应该解释为津液更为

恰当,是在体表攻邪的津液因误下而陷于内,于是结在了心下,如

果有硬结,再加上前面说的“膈内拒痛”,也就是痛不能按,那就是

结胸了。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生结胸,会怎么样呢?那就有可能发生以

下这些证:“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

黄”。这是湿热黄疸,茵陈蒿汤的主证。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水热

不结在一个固定的位置,那就会郁于周身而成湿热黄疸。所以各种

病症之间是有联系的,异果同因,并非孤立。关于这几条茵陈蒿汤

的主证我们到后面在专门来讲解。

.仲景设方,峻下之剂,往往设有二方。大陷胸有丸药,药力偏

缓;也有汤剂,药力偏速。承气汤也有大小承气汤。以承气汤为

例,临证为了稳妥起见,先用小承气汤,如果中病且病不解再用大

承气汤。大陷胸汤和丸亦守此法。

原文:

135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

陷胸汤主之。

注解:

这是一个完整的大陷胸汤医案。

首先是“结胸热实”,说明是热证同时是实证。体内有形之於堵都可

以称为实证,结胸是其中最典型的。

脉沉说明病在里;脉紧说明邪盛。有说脉紧主寒主宿食,可见其中

也是指的於堵的意思。

“心下痛”,这个是大陷胸汤的辩证关键,必须有痛,而且是不按就

痛。这说明淤堵得很厉害。按之才痛的说明淤堵得不是那么厉害,

是用小陷胸汤。

当然,不是所有的痛都可以用大陷胸汤,还必须有“按之石硬”,才

可以用大陷胸汤这样的猛药来攻。用手按压身体来诊病是很重要

的。比如柴胡汤证有胸胁苦满,有时候病人自己感觉并不明显,那

就需要借助按诊,按病人的胁下和肝胆经的循行路线,如果有明显

的痛感,或是借助轻微捏挤和拍打,病人便有灼痛感和青紫,这也

是可以证明的。承气汤证和瘀血证在临床上是必须要用手做腹诊

的,如果用手按腹部有抵抗和疼痛感,非宿食即瘀血。按诊在日本

发展的比较好。我们现在的医生诊病摸个脉,再问是什么病就开方

子,四诊都是不全的。



.原文:

136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

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

之。

注解:

这一条讲大柴胡汤和大陷胸汤的鉴别方法。

大柴胡汤证里有痞,有胸胁苦满,其实这和结胸实质上是一样的。

在用药上也大同小异,方法无非辛开苦破。大柴胡里的柴胡,半

夏,枳实属于辛开的范畴;黄芩,大黄属于苦破的范畴。

如果只是结胸,“无大热”,也就是没有明显的发热,这只是结在胸

和胁的区域。结在胸胁,津液自然往内走去攻结,于是纵有热,也

只能是头微汗出。这时候就要用大陷胸汤。

由此可见大柴胡汤和大陷胸汤的区别:大陷胸汤的证比较单纯,只

是结在心下,所以只用攻破药。大柴胡多了诸如发热,往来寒热,

便秘腹泻之类的表里证和半表半里证,所以多了柴胡,枳实这样疏

通表里的药;又多了呕和心烦这样的胃虚津虚证,所以也就多了大

枣,生姜,白芍这样的药,且芒硝和甘遂这样的峻药不宜,只用半

夏降水。

.原文:

137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

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此条的结胸证是因为“重发汗而复下之”而引起的,可见汗与

下引起的不一定都是阴证虚证,如果病人身体强壮,也有可能成为

实热的结胸证。

第二,此结胸为“痛不可近”,意思是不按也会痛,甚至于都不能接

近。这是用大陷胸汤这样的峻剂的指证。如果要按才痛,不按不

痛,应该用小陷胸汤(黄连,半夏,栝楼)。大小承气汤亦可用此



法区别,腹部不按就痛的可考虑用大承气汤;腹部按后才痛可考虑

用小承气汤。

这里在顺便说一下陷胸汤证和承气汤证位置的区别。陷胸汤是水结

在心下,心下包括胸的下部和腹的上部,其痛在这个区域。承气汤

是宿便结在肠道,其痛在正腹部区域。

“舌上燥而渴”,这里指的是热证。

“日晡所小有潮热”是里实所致。为什么里实的人这个时候会有潮热

呢?这就要结合经络学来解释了。日晡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大约

5-7点,这是肾经所主的时间,里实的人,因为人体的自然模式,

津液向里走攻瘀而不能外达,肾经是络表的,只有在肾经主时之际

才顺势稍能外达,于是发潮热。潮热不是大热,是像潮水一样一阵

阵涌上来的热,可见还是不持久的,只是借势而已。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4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38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 一两 半夏 半升(洗) 栝楼实 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

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所谓“小结胸病”就是不太严重的结胸证。位置是正在心下,要按才

会痛,不按不痛。

“脉浮滑”,滑脉是血管里面的血来去如走珠,像珠子一样滑利。滑

而流利说明有热,迟缓弦说明有虚寒。像珠子一样里面鼓鼓的说明

血不虚,如果血虚,就算要亢奋起来也只能是脉管亢奋起来,形成

弦脉和大脉,里面的血是鼓荡不起来的。

现在来说说组方。因为结实并不严重,所以只用黄连苦降,不用大

黄,芒硝,甘遂来破下;栝楼实是疏散的,也具苦降之性;半夏有

散结的作用,且能降水。还是辛开苦破之法。

我们用柴胡汤,大小陷胸汤,承气汤做一个类比。

柴胡汤的满痛是在胸胁位置。胸虽属太阴,位置却偏上,上为阳为

表,是里往半表半里过渡的区域;胁下为三焦,是半表半里的投射

区域,于是辛开药用的是疏通半表半里的柴胡,以及能去胸满的枳

实。苦降药是黄芩,黄芩没有黄连苦,质枯空,性味比黄连轻。黄

连和黄芩都是清半表半里之热的,黄连比黄芩更偏向于走里一点。

如果有肠道的热可佐少量大黄而成大柴胡汤。

小陷胸汤的结实是正在心下,这个位置比里更偏上偏半表半里;比

半表半里又要偏里一点,于是不用纯粹攻里的大黄,芒硝,也不用

偏走半表半里的黄芩,而是用偏走里的黄连苦降。小陷胸汤和柴胡



汤里都有半夏,半夏散痰水之结合降水,是适用的。栝楼实能散结

也能苦降。

大陷胸汤(丸)结实的区域条文中说的从心下一直到少腹,位置更

偏下,于是用大黄,芒硝来攻。因其结实更硬更痛,于是再加擅长

破坚结的甘遂和葶苈子。

承气汤是有宿便结在肠道,其痛在腹部,所以用攻里的大黄,芒

硝。再加去腹满的厚朴。枳实和杏仁类似,既宽胸也下气,所以承

气汤里佐有枳实,大陷胸丸里佐有杏仁。

栝楼实这味药,历来都说宽胸理气,我们把理气药做个盘点,对比

一下各自的作用。

厚朴,其气香温,其味厚苦,厚苦走下,所以是除腹满,理下焦之

气。

枳实,是橘类生涩的幼果,其性烈,既香烈通窜又苦而破下,所以

破气最速,既除胸满也通下焦。枳实常和厚朴同用,一烈一缓。

杏仁,既香而散,又润而苦,性质柔和,既宣肺气也通下焦,常做

辅助药。

柴胡,兼具辛凉香苦,性质平和,所以宣通三焦,寒热不禁。

栝楼实,香苦而淡,偏寒。苦淡寒这三种味道都是降的。栝楼实还

略具微香,能疏散宽胸,但绝不辛窜。所以是既降且散,其整体作

用是偏里而趋下的,但又没那么下,没到肠道,基本上是作用于中

上焦的里,小陷胸汤的心下就是这个区域。《金匮要略》里有个治

心痛彻背的栝楼薤白半夏汤里也用到栝楼实。由此可见,结胸证的

用药还是以苦降破下为主的。

原文:

139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

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

此作协热利也。

注解:



太阳病得了两三日,病人出现一种情况,“不能卧,但欲起”,就是

不能躺卧,只想起来坐着。《金匮要略》里在讲肺中有水饮的咳喘

的时候也提到类似症状:躺下就不能呼吸,摇起来靠着才能呼吸。

其实道理是一样,就是肺里有瘀堵,直立的时候肺悬垂还好,下方

空间较大;躺下的时候,肺平摊开,横向空间有限,若里面再有水

饮或痰气增大其体积,就会胀闷不适,甚至不能呼吸。

这里不是肺中有水饮,所以说“心下必结”。从行文上来看,心下结

比结胸应该要轻微。如果“脉微弱”,这个证是偏寒,所谓“此本有寒

分也”。从之前的行文规律来看,脉微弱一般会说“虚”,这里为什么

只说是“寒”呢?因为不论寒热,有东西堵住的证都是实证,所以这

里不能称之为虚。

既然脉微弱津血少,那就不能下,如果下了,腹泻一止,就会结

胸,因为体表本来就有邪气,气血再返回体表时的能量不够,邪气

必定内陷与返回之气血僵持互结于心下而成结胸。

如果没有结胸,而是腹泻不止,那就有可能是“协热利”,就是热性

腹泻。这说明热利和结胸原本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水热结在心

下而成结胸,一个是水热下陷肠道而成热利。所以证虽然繁多,把

人体弄通了,原理其实很简单。这里的“四日复下之”,在《医宗金

鉴》改做“复下利”,这个更通,因为是发生腹泻,而不是用下药致

泻。

有个问题,本来就脉弱津血少,再下之,会不会变成藏结呢?是有

这个可能的。但藏结是很严重的病,人体还是有自我提振能力的,

不那么容易就陷入藏结,那有没有可能变成痞呢?前面说过,发于

阳会变成结胸,发于阴会变成痞,这里的前提是太阳病,所以成为

结胸。

原文:

140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

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

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注解;

太阳病误下有可能会结胸。如果误下后脉促,不结胸,那就是病要

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脉促是脉往寸部顶,寸主上主表,也



就是气血回升的能量够,已经将内陷之邪气驱逐与体表了,那就是

病快要好了。

从上一条到这里事实上是讲结胸的人体运行原理和病情发展规律。

下面的文字疑为后人所加,因为单凭一个脉象就下结论是后世中医

的特点。不过还是可以从脉学上解释一下的。

“脉浮者,必结胸”,这是接着上面说的,如果脉不是促,而是浮,

就会结胸。浮脉就一定结胸吗?当然未必。

“脉紧者,必咽痛”,脉紧说明有邪而表不解,人体往往会找其他途

径,比如从咽喉黏膜来解邪气,那就会咽痛。

“脉弦者,必两胁拘急”,弦脉主津血虚且瘀滞,邪气很可能陷在半

表半里,则会两胁拘急。

“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细数是阴虚火旺。脉细数就会头痛吗?

这也未必,如果有表证又阴虚火旺,也只能说是容易发生头痛。

“脉沉紧者,必欲呕”,脉紧为寒,沉为在里,那就是里有寒,里包

括胃,胃有寒则呕吐。

“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滑为热,沉为在里,那就是里有热,于是

会有热性腹泻。

“脉浮滑者,必下血”,脉滑为热,浮为表,这样就会下血吗?这些

从临证上来看都是未必的。

以上是从脉学上对条文做了一个解释。其实人体很难说单凭一个脉

象就一定怎样。比方说,脉弦的未必会两胁拘急,两胁拘急的也未

必就是脉弦;脉紧的未必是咽痛,咽痛的也未必就会脉弦。所以

《伤寒论》不以脉断病,脉只是参考,只是印证。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论”,白话注解,连载4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41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

去,弥更益烦,肉上栗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

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

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 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2克)服,场用五合(100毫升)

五苓散方

猪苓 十八铢(去黑皮) 白术 十八铢 泽泻 一两六铢 茯苓 十八铢

桂枝 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方寸匕(1.5克)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

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 三分 巴豆 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 三分(一分约

为4克)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

(0.7克),赢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

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栗不解,欲引衣自覆者,

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

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注解:

“病在阳”,就是太阳病,应该以汗解,却用冷水喷面,以冷水浇

身,身体的热量被冷水劫夺走了,病反而更不能去了。于是更觉得

烦躁了,这是表不解,水热上冲之烦;皮上有粟米一样凸起,也就

是鸡皮疙瘩,这是汗欲出而不得出,可见当时也有跟今天一样的物

理降温法。



.“意欲饮水,反不渴者”,这句可以理解为渴欲饮水,却又饮水不

多。应该是用五苓散,五苓散是治中焦有饮又渴欲饮水的。后面也

说了,若服文蛤散不愈,可以用五苓散。这里用文蛤散是不对的。

关于文蛤这味药,胡希恕先生曾经详细考证过,下面引用一段胡老

的观点:

“文蛤这个药,《医宗金鉴》说是五倍子,五倍子古人叫文蛤,说

得也有理。《医宗金鉴》说试验过,文蛤治不了消渴,用五倍子反

而有作用。有些人认为,牡蛎这个药可治渴,文蛤也能治渴,是海

物的东西都治渴。不过《医宗金鉴》说试验过,这个做个参考,我

试验过五倍子,治消渴没多大作用,还不如牡蛎,花粉。花粉牡蛎

散都治渴的。在《金匮要略-百合病》里有,叫栝楼牡蛎散。专用

文蛤并不理想,五倍子我试过效果也不好,做个参考。真正贝壳类

的文蛤没用过,五倍子用过,不像《医宗金鉴》说的那么好用。”

下面这句“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不好理解。

我们知道,结胸是偏热证的,用药也是以寒下为主。何为“寒实结

胸”呢?就是有结胸的症状,却没有热证,所以是寒实,是寒水寒

痰在里面凝住了,而非水热治结。

那寒实结胸和藏结有什么区别呢?寒实结胸虽无热证,津液应该是

不会太虚的,所以可下;而藏结是津液极虚的,所以不可下。说

用“三物小陷胸汤”和白散都可以,即为寒实结胸,照理说应该用温

下之药,这里还是用白散更合理、

白散这个方子的主药是巴豆。巴豆这个药大家很熟悉,不是因为常

用,而是旧小说里常出现,做泻药用。从前巴豆是常用的药,现在

很少用了。巴豆和寒下的大黄,芒硝不同,它是热性的下药,所以

能治寒实。巴豆这个药很峻猛,所以用得很少,只用一份,大约4

克左右,而且不是全服,掺上方中其它药一起做成散剂,一次只

服“半钱匕”约0.7克左右。巴豆有个特点,就是服热粥可助药力,腹

泻会加重;服冷粥则药力减,腹泻就止。

桔梗这味药后世常用,说用来宣肺止咳。后世论药太笼统,宣肺止

咳的药何其之多,药性也千差万别,岂可一言以蔽之。桔梗单味大

剂量煎服会觉得胸闷,胃中顶而欲呕,说明这个药是往上宣散的。



桔梗虽微辛,却没有香味,可见也不是很散,不能走表。它的宣散

作用偏向于里和上的区域,所以用它来治结于上的痈脓,是治肺痈

排脓的主药;也可以用它来治胁下刺痛。

贝母这味药现在价格被炒得很高,后世常用它治咳嗽。贝母的作用

和桔梗有相似之处,其作用有三:散结,排脓,祛痰。贝母所主的

区域也和桔梗类似,所以诸如甲状腺,淋巴,扁桃体以及鼻咽部位

的炎症和肿结尤其擅长。

.原文:

142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或如胸结,心下痞硬

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

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注解:

这里讲的是太阳和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是太阳证,眩冒是少阳证。

同时又有心下痞硬,条文中说这个痞硬是如结胸,可见并不是典型

的结胸,因为结胸是会痛的。这种情况比结胸轻,和少阳证的胸胁

苦满接近。

太阳和少阳的合病可以太阳少阳同治,有一个柴胡桂枝各半汤就是

处理这种情况的,,但是这里用小柴胡和桂枝汤来合方显然不合

适,应该用大柴胡来合方,因为有痞硬证,不可发汗,意思是不可

只治太阳,因为半表半里是内外的枢纽,只要有半表半里证就要以

之为主,况且半表半里证有津液虚,发汗要慎重。发汗就会谵语,

那是里面有实证了,一发汗就要谵语了。

此条提到针刺的方法,可以参习之。

原文:

143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

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

注解:

妇人在感冒的时候来月经,这种特殊的情况能印证人体的运行规

律。



条文中说的先是发热恶寒,典型的太阳病。这时候月经来了。“得

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可以理解为感冒七八日后,不发热

了,脉也由浮转迟了,身上也凉了。却出现了新的证,“胸胁下

满,如结胸状”,胸胁下面满,是少阳证。为什么说如结胸状?我

们前面说过,结胸和胸胁苦满实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水热之结,只

是结的位置和程度有不同。这时候如果还谵语,那就是热入血室

了。这个血室可以理解为妇人的子宫,里面结有瘀血了。

治疗方法这里说是刺期门,还有谵语,是少阳和阳明合病,可以考

虑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

.妇人感冒时来月经通常会由太阳证转为少阳证,因为有表病时气

血要往体表走去驱邪,而月经来了,气血又要往里走去下血逐瘀,

于是气血两头难以兼顾,便在表里之间进退。气血在表里之间进退

正是半表半里少阳证的特性。这时候要以建中生津血为主,这样气

血就可以两头兼顾了,再辅之以疏通表里以驱邪,柴胡汤正适合这

种功用。理解经方要理解经方后面的人运行原理,才能活学活用。

所以中国人主张经期和产后不能碰冷水,不能着凉风,不能吃生

冷,这都是有道理的,女性的生殖系统在修复的时候,如果着凉食

冷,势必因为气血难以兼顾以至于坐下病。西医之所以不提倡这

些,是因为西医是研究局部病理的,它不研究人体整体的运行和协

作关系。中医的灵魂是整体的治疗观,可惜现代中医的研究发展方

向是向西医的局部观和病灶观靠拢。

原文:

144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

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

中风七八日,已经快好了,这时候“续得寒热”,变成了少阳证,寒

热往来。所谓“发作有时”就是像疟疾一样定时发作。这时候月经正

好断掉。月经停了,人体应该更能腾出能量去解决外邪,怎么外感

的症状反而会加重了呢?这是因为“热入血室”了,可见这个月经并

不是正常的断掉,而是邪气陷进去了,和经血一起结在里面了,经

血下不来了,所以才会发生疟疾那样定时发作的忽冷忽热。这时候

要用小柴胡汤来治。



.用小柴胡汤来治好理解,现少阳证当然用小柴胡汤。既然说了血

结在里面了,为什么不用祛瘀血的药呢?这就说明古中医治病主要

不是驱邪,更不是治病灶,而是着眼人体整体的治疗,人体能量有

了,运行秩序恢复了,自然会自己去驱邪。换句话说,如果人体整

体没有协调过来,用药物强行去驱邪很难驱除掉,就算驱除了,也

还会再次滋生邪气。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45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

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注解:

这种情况的前提和上一章是一样的,感冒和经期同时出现。这里是

阳明证,“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这几个证前面解释

过多次,就不重复了。因为经期的缘故,这是“热入血室”,也就是

热与血互结,而不是承气汤的热与肠内宿食互结,选方的话可考虑

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如果不让胃气和上二焦受邪受伤,气血能集中力量在下焦祛瘀,就

会自愈。

以上几条都是在讲外感和经期同时出现的情况怎么认识和处理,通

过这几个条文我们可以分析出气血的运行规律,哪里有邪气,气血

就往哪里汇聚,去排那个邪气,这是人体的应激机制。如果疏通不

及,便会邪与气血互结而成实邪;而相对缺少津血空虚的地方,也

会发生相应的症状,比如谵语,这是大脑用兴奋在争夺气血。

如何才能领悟到《伤寒论》条文后面的人体运行规律和组方原则?

在初期只能是笨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对原文前后联系

无数次的阅读理解比对,条文中的蛛丝马迹就会渐渐清晰起来。比

如以上这几条,读多了自然就能领会条文后面隐藏的人体规律。脂

评《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意思是哪怕相

隔一千里,只要灰上面留有细微的痕迹,你也能知道这条蛇是从千

里之外什么地方来的。读《伤寒论》要从仲景的文字里找依据找联

系,绝不自己附会,生造和臆断。

领会人体的运行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打坐,通过打坐来内观。从医学

上来讲,这是探究生命内在未知层面的一种极好的方式。经络的运

行,真气的流转都可以在打坐内观的时候感知到。古人惯行此道,

现代人都不修行了,也就不能再理解古人,反斥之以迷信。



中医是实践学科,先切实地去研究去领会,再应之于临证,所谓进

一寸有一寸的惊喜,当你一步步看到自己临证效果有提高的时候,

当你以前不能治好的病现在能治好的时候,你就会在心里和两千年

之前的张仲景会心一笑,这就是学医的快乐。

.原文:

146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

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 一两半(去皮) 芍药 一两半 黄芩 一两半 人参 一两半 甘

草 一两(炙) 半夏 二合半(洗) 大枣 六枚(擘) 生姜 一两半

(切) 柴胡 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做

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注解:

这个方子事实上是柴胡桂枝各半汤。我们之前说过,三阳合病是治

从少阳;太阳阳明合病是先表后里。少阳阳明合病可同治,就是大

柴胡汤,同样道理,少阳太阳合病也可以同治,就是柴胡桂枝汤。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这是太阳病。这里的“微”子可以理解为微

少的意思,后面的“微呕”也是这样。《伤寒论》的行文里,单独出

现“微”字,是指脉微;如果“微”字作为定语,那就是微少的意思。

“微呕,心下支结”是少阳证。

这个方子是少阳和太阳中风的合病;如果是和太阳伤寒的合病,也

可以合麻黄汤;如果是和太阳温病的合病,可以合生石膏。小柴胡

汤合生石膏这个方子用得很多,因为小柴胡汤本来就是有上热的,

上热严重可以再加生石膏。

.原文

147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

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

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 半斤 桂枝 三两(去皮) 干姜 二两 栝楼根 四两 黄芩 三两

牡蛎 二两(熬) 甘草 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

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注解:

这是个运用很广泛的方子,很多经方家把它归入治厥阴病的方子。

所谓厥阴病是治严重的上阳下阴,阴阳离绝之证的(正常的人体状

态应该是上阴下阳)。照这样来看,说这个方子治厥阴病是不妥

的。我们可以对比后面厥阴篇的主方乌梅丸方来看看。乌梅丸方中

有黄芩,黄连清上热,有附子温下寒。黄连苦降最酷烈,附子温下

升阳力最雄,这才能翻转阴阳,治阴阳离绝。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

虽然也有黄芩清上热,克黄芩比黄连苦降之力太轻;至于干姜,只

是温中而已,谈不上温下寒。所以这个方子并不擅长治上热下寒。

从方中有大量的滋阴药敛阳来看,这个方子还是治津液虚的少阳证

的,可以作为少阳证向厥阴证的过度方来用。

看过很多经方派的医案,用这个方子治典型的上热下寒收效是很缓

慢的,有时候十几剂下去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这个方中有桂枝,也

可以理解为治津液更虚的少阳与太阳的合病,上一个方子柴胡桂枝

汤是治普通的少阳和太阳合病,从行文上而言也比较说的通。

来看条文。首先看“已发汗而复下之”,这一句是指向津液虚了。

“胸胁满微结”,这是少阳证。

“小便不利”,柴胡证本来就有上下不通,津液不得下则小便不利;

这里再加上津液虚,小便自然更少了。

“渴而不呕”,这里有上热,也有津液虚,渴会比一般的半表半里证

更明显。呕为胃上逆,不呕说明中焦痞塞不通并不严重,所以不用

半夏消痞降逆。

“但头汗出”,汗出是太阳中风证,只是头有汗,是因为津液虚了,

能量不能全面达表,只能头部出汗。



“往来寒热,心烦”,这是少阳证。

从病位上来说,这是以少阳证为主的,太阳证为辅的。所以有柴胡

也有桂枝,从阴阳上来说,是津液虚,且胃虚而有上热,所以有干

姜,甘草温中救津液,也有栝楼根,黄芩滋阴清热。

.这个方子有味新药栝楼根,也就是天花粉,用的量比较重,用了

四两。天花粉阴润补津液,天花粉合牡蛎是一个止渴的经方,牡蛎

是收敛浮阳的。

这里既有温中的救津液,也有清热养阴的救津液,说明这个方子是

以津液虚为主治的。少阳向厥阴过度的时候,若口渴并不明显,可

以将方子里的天花粉减轻。表证不明显亦可去桂枝。

栝楼根是栝楼的根部,晒干了色白多黏质。色白则入肺,也就是入

上焦;多黏质则滋阴。这个药在经方里主要是用于虚热证的补津

液,比如后面的痉病。《神农本草经》里对这个药的解释主要是三

个方面:消渴,烦热和补虚。后世的医书说这个药的寒凉作用类似

于石膏,只是多一个滋阴的功能,可用于虚热证的解热。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48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

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

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

表半里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

出,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

而解。

注解:

这一条是一个完整的医案,也是一个比较难判断的医案。

“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这是有表证,太阳病,因为有汗出。

只是头汗出,且手足冷,说明津液虚,偏向于阴的一方面。是不是

阴证呢?又还没到那么严重,因为只是微微恶寒。

“心下满,口不欲食”,心下满或微结可以算作柴胡汤的范畴。为什

么说口不欲食?这个措辞可以这么去理解,就是肚子是饿的,只是

嘴里吃不下去,那就是饥而不欲食,那还是像半表半里证。

“大便硬,脉细”,因为脉细津液虚,这个大便硬就不是阳明里热,

而是津液虚大肠失润的大便硬。后面说这个是“阳微结”,微微有点

阳结,这是因为有表不通,津液不能气化循环而造成的,所谓“必

有表,复有里”。如果脉沉,说明有里证。

那是不是能理解为里阴证,也就是太阴证的阴结呢?不能,因为这

里还有汗出,还有外证,如果是纯阴证,不会有外证。这个情况是

半在外,半在里。

如果脉沉紧,能不能理解为少阴病,也就是表阴证呢?也不能,还

是同样的道理,阴证一般不会出汗,这里有头汗出,可见不是少阴

证。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脉沉紧是少阴证,而不是脉浮紧

呢?有时候津液虚,能量不够,脉是浮不起来的。所以,用脉的浮

沉来断表里病位不是很准确的。脉的擅长是断阴阳盛衰,断病位用

问诊准确率更高。



下面说这种情况可以用小柴胡汤,这里津液这么虚,为什么不用柴

胡桂枝干姜汤呢?因为这里是三阳并病,是要治从少阳的。柴胡桂

枝干姜汤是治表和半表半里的同病的。如果非要严谨的来解释的话

可以这么解释,但事实上,有头汗出的表证,同时有半表半里证,

里证不严重,且津液虚,有几个条件是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

当然,小柴胡也能救津液,且这里有微结,小柴胡汤里的半夏也适

用。所以,这种情况条文中也说的比较有余地,就是“可与小柴胡

汤”。后面也说了,如果“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意思是如果喝了小

柴胡汤还是效果不理想,那就是津液还没有回复,如果大便自己通

了,说明津液回来了,病就解了。这种情况,也可以小柴胡汤里再

加点干姜来温阳就津液。如果里面结得严重的话,甚至可以干姜和

少量酒大黄同用,效果会很好。《伤寒论》是变化之道,具体情况

具体对待就好了。

原文:

149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

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

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 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

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

注解:

这是个很重要的方子。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它所治的是我们这

个时代最典型的病,什么病呢?虚火。准确讲就是胃虚而有火。我

们这个时代,不运动,口腹之欲不节制,脑力过度开发,思虑多,

思则伤脾,这都造成脾胃虚。然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欲

望多,这都造成有火。于是人人都说自己上火,身体还虚,上的多

数就是这种虚火。虚火有些什么具体的病症表现呢?比如经常烦躁

抑郁失眠;各种莫名其妙的炎症迁延不愈;比方肠胃总失调,不是

便秘就是腹泻等,这都有可能是虚火。



此条第一句说本是柴胡证,误用了下药,如果柴胡证仍在,还是要

用柴胡汤。这说明在仲景的体系里是不管病的来路,一切以自体当

下的反应为基准,有柴胡证仍用柴胡汤。那些以五运六气为基准的

流派,为什么治病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忽略了人体的反应,对人

体认识很含糊,却过度在外界的暑湿,秋燥之类的因素上做文章。

我们治的毕竟是人体,又不是天地。

有柴胡证用柴胡汤,就算之前用过攻下药,也不算逆治。服药后

会“蒸蒸而振”,这是阳气蒸腾上来了,人会感觉振奋,津液重新祛

邪出表,所以“发热汗出而解”。

误下后若出现“心下满而硬痛”的结胸证,那就用大陷胸汤。如果只

是满,并不痛,那就是痞,不能用柴胡汤,要用半夏泻心汤。

这里着重说一下“痞”。要把痞弄清楚,就要先说治痞的主方大黄黄

连泻心汤。此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黄连,大黄这两味药。我们知道

大陷胸汤里有大黄,小陷胸汤里有黄连,那为什么大小陷胸汤里比

泻心汤要多出杏仁,葶苈子,栝楼,半夏,芒硝这几味药呢?因为

这几味药都有疏散坚结的作用。为什么要疏散?是因为结胸比痞多

一个痛的证。这说明,结胸和痞都是水热之结,只不过结胸是更坚

结的证,所以要用到大量的疏散药;而“痞”结得没那么严重,所以

只是以黄连,大黄这样的苦降药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中的大黄这

一味药虽有一点疏散作用,但还是以泻下为主的,其散坚结的能力

不如芒硝,此条文里说痞是“但满而不痛”就是这个意思,由条文中

这些用药的法度可推知这些药物在人体中的具体作用。

这个半夏泻心汤治的又是哪一种痞呢?治的是有脾胃虚的痞,痞是

结在心下的,也就是胃及其周围的位置。痞是水热之结,而胃又是

虚寒的。这不矛盾,这种胃虚寒,同时又有热有结滞的现象在临证

上是非常多见的。脾胃司能量司运化,因脾胃虚,人体的大循环受

限,郁而生火很好理解。或者是先有痞,后大环境陷入虚寒,而痞

又是一个结聚的东西,不太容易受外环境改变的影响,这样也可以

理解。

在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里,用黄连是泻心汤的方义;因为津液虚,

所以不用大黄,而用半夏来降逆。这两味药事实上也有点小陷胸汤

的意思,只是没有栝楼,葶苈子,芒硝之类的药,不以散结为主。

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是治胃虚寒,也是就津液的。



以上说了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陷胸汤的区别。现在再说

说半夏泻心汤和几个柴胡汤的区别。

半夏泻心汤所治以呕,利,痞为主证。呕和利是胃肠的反应,也就

是里的反应。痞是结在心下区域,也是偏向于里的反应,所以泻心

汤治的都是偏里的病,只是依寒热虚实的不同,有单纯的大黄黄连

泻心汤,也有加了建中药的半夏泻心汤。

柴胡汤的胸胁满痛,其实质也是痞结,所以柴胡类方里也有黄芩,

大黄这样的去痞的药,以及半夏,枳实这样的散结的药。柴胡汤也

有胃虚,所以有人参,干姜,甘草,大枣这样的建中药。那小柴胡

汤和半夏泻心汤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最重要的区别只是一味柴

胡。如果去掉柴胡,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的方义基本上就是一回

事。柴胡是疏通半表半里的,疏通三焦表里的。这就说明,柴胡汤

和半夏泻心汤相比,只是多了诸如发热,往来寒热这些所谓的半表

半里的证,所以也就多了柴胡这一味药。

从这些药与证的变化之法度中,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些药在人体当中

的各自的具体作用,若将药物和人体的病理规律解读清楚了,我们

就可以突破原方的束缚,可以开始尝试运用经方的组方规律来自由

组方了。要达到这个层次,关键在于要以《伤寒论》自身的语境来

解读《伤寒论》,而不是以脏腑经络或五运六气等理论来附会《伤

寒论》,才可以破解《伤寒论》的组方规律。

原文:

150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

不下,其人心烦。

注解:

太阳和少阳的合病,应该是用柴胡桂枝汤这样的合方。如果用下

药,势必使表之邪气内陷,等津液重新回来的时候,能量不够,与

邪气僵持互结于心下而成结胸。

这里除心下硬之外,提到两个证,“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就是腹

泻加上水米不入。这就是上下不通,运化受阻了。其实这两个证和

痞结的原因是一样的,上下若能正常交通运化也就不痞结了。

至于“其人心烦”这是上热的反应,在柴胡证里解释过,上下不能交

通则郁热在上而心烦。

这一条没有出方子,依据我们前面学过的方子,可以这样辨证:如

果心下硬而痛是大陷胸汤,若要手按才痛是小陷胸汤;没有痛,而

有热证反应,三黄泻心汤;如果热证反应不明显,而有胃虚津液

虚,则是半夏泻心汤。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51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

耳。

注解:

这一条须和前面所学过的,以及后面《金匮要略》里面的内容联系

起来分析才能解释通。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这是说有脉浮紧的表

证,误下后邪入里,于是形成了痞。这个痞有所不同,“按之自

濡,但气痞耳”。要解释这个情况,就需要和前面的痞证来对比分

析一下。

大陷胸是痞硬,不按就痛;小陷胸是痞硬,按才痛。这两个可以理

解为已经结至坚硬,才会有硬和痛。

大黄黄连泻心汤只是痞,没有按痛,但是有满,这个只是水热之

结,未至坚硬,所以不痛。半夏泻心汤痞结的程度应该和这个也一

样,只是同时有胃虚寒。

本条说里有痞,但“按之自濡”,就是按起来不但不满,还是软的。

于是这个说了个“气痞”,就是水和气的结,并没有热。我们知道热

证一般都容易胀满,硬,痛;如果是伤口,热则会有红肿化脓;有

风热证的人头会肿大,厨师为什么一般都头大,因为天天对着火和

油烟。这里是软的,说明没有热,只是水和气的结了。那用什么方

子呢?后面的《金匮要略》里有个枳实白术汤,就这两味药,

治“如旋杯”的痞结,就是身体里面有个东西,从外面能摸到,摸着

像盘子一样,光滑有形状,但又没有感觉,不满不结痛,这就是气

痞,水和气之结。枳实破气,白术燥湿。这种情况看起来好像很严

重,其实就这两味简单的药就能治好。

很多人惊叹于经方经常能用简单的药治好很复杂的病,又参不透背

后的原理,于是说古方学究天人,如果真正参透了人体的规律,参

透了药在人体里面的具体作用,那真是大道至简,一点都不玄虚,

你也可以组出这样的方子来。

原文:

152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

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

表解里未和也。

.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

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

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 养。

注解:

此条的第一句说的是先表后里的原则,这个无须重复。

看后面的证,“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这是表未解,后面又

说表解了,只是里未和,要用十枣汤这样的至猛至烈之药来攻。这

显然是有错简的。我们不管错简,只就事论事来说这个十枣汤。条

文中符合的证应该是:“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和“不恶寒”。

“心下痞硬满”这是大陷胸汤的证,后面还有胁下痛。心下是偏里的

区域,胁下是偏半表半里的区域,都痛,说明这个结得很重,三焦

水道和呼吸消化道的区域都牵连上了,同时还有不恶寒,说明不是

阴证寒证,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十枣汤来攻了。

这个方子很少能用得到,但还是要讲一下,这三味药都是泄水破结

的毒性强的药,所以得用大枣煮水来送服、大枣是甘的,甘则有缓

之性,能缓和药性;大枣还能建中,能护胃气。这里大枣可以多

用,肥者十枚,应该是六十克左右。煮成浓汁,送服药末。这三味

药都有毒,所以服得很少,等分研成末,一共服一钱匕。一钱匕据

考证是1.5-1.8克。这是峻下之药,服了会水泻无度,需身体强壮的

人才能这样攻,身体稍弱的只能服一般,也就是不到1克。且只能

服一次,若病未除,最多再加服一半的药量。有些肝硬化癌症的晚

期病人,就算有痞硬满的证,如果在气血功能上现阴证,也不能用

这样的药来攻,攻则促其速死。

原文:

153 太阳病,医发汗,逐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

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独阴,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注解:

.《伤寒论》里很多条文都是在讲误汗和误下之后的处理办法。这

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从当时的医生都喜欢用汗下之剂可以看出,当时医学的主流

应该是顺应人体自己的排病模式来治病的,没有像后世那样搞出那

么多以药治病的方法和药物;

其二,张仲景解释误治很多,解释常态的辩证并不多,更没有专门

解释六经辨证体系为何,说明六经体系在当时是常识,无须特别解

释。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汉代的医学并不混乱,至少在顺应人体的治

病思路和六经辨证体系上是有普遍共识的。

《伤寒论》其实并不难读,它是最实在最简明的医书,简明到都是

人体实实在在的反应,以及根据这些反应做出的处理方法,都是可

模拟可操作的,没有一句玄虚之词。为什么这样简明的医书现在却

成了难以参透的天书呢?因为我们现在的医学理论变得混乱复杂

了,反倒不能简单的思考问题。医学是实践的学问,当现代医学越

来越不能治病的时候,我们要回过头来想,为什么汉代之前的医学

那么简单,那么有效,我们该醒悟了,该重新来追寻汉代之前的医

学思想了。

此条第一句讲的是不该发汗的时候发了汗,感冒没治好,变成了发

热恶寒的局面;不该用下药的时候用了下药,于是心下痞,且表里

阴阳都虚竭了。没有了阳气,阴就变成了孤阴,孤阴不长,这是很

危险的局面了,又去用烧针针灸,这是强行的调动阳气。

这里顺便说一下针法,当人体收到伤寒和刺激的时候,气血就会往

那里汇聚,这是人体的自保应激机制,所以受伤了会胀,会红,会

肿。针灸可以通过这种原理人为地调集和引导能量,用这种方式来

打通经络,打通人体的循环,达到治病的目的。六经辨证体系的汤

液学也是用药物恢复人体的能量平衡和循环,而非以药治病。所以

真正的汤液学和针灸在本质上是通的。

用了烧针(烧过的针)之后,人体发生了胸部的烦热,这是人体在

努力地生成能量,所谓血虚化燥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血不亢燥起

来,怎么加速生成?如果面色青黄,皮肤跳动,就很难治。因为面

色青是肝的本色,面色黄是脾的本色,说明肝脾都很衰弱了。皮肤

跳动,这是在调集津血,说明津血已经很虚少了,不足以供养皮肤

了。我们前面说过,类似于烦躁,惊狂,战栗,抖动,这都是人体

调集津血的应激功能。为什么我们遇冷的时候会寒战?因为人体要

用这种方式迅速调集津液到体表。为什么我们撒尿的时候也会寒

战,因为排尿时能量迅速下行,上部能量不够了,就会用寒战的方

式往上往表调集能量,容易抖腿多为中年人,因为肾气虚衰了,就

要用抖腿的方式往下部调集能量。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解释太直白,不像别人说的那么高深玄奥。但

我们好好体察和领会一下我们的生理反应,人体不就是用这个原理

在时时刻刻地协调能量和抵御病邪吗?《伤寒论》之后的两千年,

医学典籍谈玄说奥,卖弄学问的居多,只有《伤寒论》里是实实在

在的人体反应。只有实实在在的参透《伤寒论》背后的人体规律,

并且用顺应和协助人体排病的思维去思考如何治病的时候,才能真

正认识到上古经方的治病思想。

如果烧针之后面色微黄,手足温,那病就容易好了。面色或发青或

蜡黄或惨白或黑或红,都是脏气衰竭之色(青主肝,黄主脾,白主

肺,黑主肾,红主心),如今微黄,是脾胃恢复之色,加之手足

温,津液恢复了那病就容易好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2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 二两 黄连 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这个方子的原理以及跟其他方子的鉴别在第149,第151条里已经讲

过了。这里补充讲一下“脉关上浮”。关上是指关以上,寸以下的位

置,主人体的中上部,关脉较尺寸浮,是津液向这个部位汇聚,说

明这里有邪气。用这个方子,脉象应该是偏实的,如果脉象虚衰是

不能用的。

这个药不用煎,而是用沸水去浸渍。这里牵系到一个煎药的原则,

就是治上焦的药,药则不能久煎,久煎气就挥发了,气走上,味走

下,当存其气走上焦。治下焦的病药一般药久煎,久煎则味浓,味

走下,这样更能走下焦。在药的炮制上,治下焦病的药很多都灸

过,蒸过或酒洗过。这也是为了减其气增其味,承气汤里的大黄就

是酒洗过的。

原文:

155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 二两 黄连 一两 黄芩 一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

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

温再服。

注解:

对于后世的中医理念来说,这是无法理解也无法解释的一个方子。

三黄是大苦大寒大破之药;炮附子是至阳至热之药。他们怎么能搁

一起呢?

用《伤寒论》的理念来解释,它们是不矛盾的。我们还是回归到人

体来讲这个问题。

.当体表有邪气的时候,就会发生太阳病,太阳病事实上是通过发

热的方式将津液汇聚于体表来排病。这个体表之水热一旦陷入,就

有可能在体内形成痞。痞的实质是水热之结。有形之痞结形后是一

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存在,而病本身有可能会传变,也许会从三阳病

变三阴病。如果这个阴主要表现在脾胃上,出现呕利这样的证,那

我们就用半夏泻心汤,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健胃建中,黄

芩,黄连去痞;如果这个阴表现在表,就是本条说的“恶寒汗

出”(这里应该是怕冷而出虚汗的意思),我们前面学过,治表阳

虚汗出的是炮附子,于是就有了这个附子泻心汤。

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人体已经虚寒到要用附子来温阳了,那这个

痞还有可能是水热之结吗?当然有可能。所谓痞,通俗的说就是一

个结块,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不容易和外界交通的东西。若能与外界

交通它也就自己消散了。所以痞的属性很难因为外面的环境而改

变。再者,津液向痞汇聚刦攻痞,这个局面往往是不会虚寒的,但

它或造成其他地方的虚寒。于是水热之结和表之阳虚有了同时存在

的可能,攻痞的三黄也就有了和附子同时存在的可能。

那脏结又是什么呢?脏结其实也是一个痞。前面说过“病发于阳,

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也

就是说,三阴病也有可能形成痞,先是三阴病,然后形成痞,那这

个痞有可能不是水热之结,而是寒实,也就是水寒之结,这个寒实

也可以下,用巴豆这样的温药下;还可以用附子细辛大黄汤来下。

有人会问,不是说脏结不能下吗?《伤寒论》里没有说过脏结不能

下,只是说过“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

者,不可攻也”。这里既然说脏结在虚寒情况下不可以攻,言下之

意是病人没到那么虚寒的话是可以攻的,其实,原则上阴证是不可

以攻的,但不太严重的阴证则是可以攻守兼施的,此所谓变通之

道。本条只是虚到“恶寒汗出”,并没有虚到四逆和人静苔滑的程

度,所以结合温阳药还是可以攻的。



至此,结胸,脏结和痞的基本原理和治疗原则就都讲了。

我们可以就此来谈谈癌症的问题。癌症事实上就是身体里面的一个

结,既然是个结,不管结在什么位置,都有可能是结胸,脏结和痞

这三个类型。

如果是结胸和痞的类型,我们是可以攻的。这个攻不限于陷胸汤,

因为陷胸汤主治中焦;如果发生在大肠,可以用大柴胡,承气汤之

类的方子来攻。用大柴胡合散结化瘀药治过大肠癌,效果非常好,

病人服了有持续的缓泻,但越泻精神越好,这是因为结滞去了,被

牵制消耗的气血少了,精神反而好了。网上盛传的一个治肠道癌症

的神方(铁树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大枣四味合方),前三味

药是偏寒凉的,能下热结化痈脓,碰上偏热偏实的肠道癌症,很好

用。为什么不用硝黄呢?因为前三味是草药,药力不如硝黄峻猛,

久煎更减其寒凉之后便可久服。这个方子还要求煎两个小时,是为

了能让药力走下焦。

如果是脏结的类型,气血不太虚的话,我们也可以攻,但要结合温

阳建中药来攻。如果病人津血太虚,那就不要先急着攻,先温阳,

等阳回津复再攻守兼施,行温下之法,用大黄之类的攻下药和温阳

药结合来用。一个肝癌晚期的病人,末期肝疼已经疼了三四个月

了,已经被医院退回来了。周生黄疸,面色发黑,也就是到了黑疸

的程度。《金匮要略》里说过,黑疸本身就很难治,更别说还是晚

期肝癌病人,病人脉弱,别人穿衬衣,他穿毛衣,明显是阴证,只

是胃气尚存,食欲尚好,勉强可攻,用大剂量的附子,干姜和小剂

量的攻下散结药治疗一个月,病人全身退黄,眼球恢复白色,还带

人上山砍了一车树亲自晕倒邻县去卖了,当初就诊的时候是连路都

走不动的人。

其实我们只要学会了辨证和药理,就可以用这套理论根据具体的情

况去组方子。方子是随证而设,因人而异,而不能一个方子在这

里,就给所有的人去用,可能会治好一些,但也会耽误很多人。

《伤寒论》讲的是治里人体,帮人体来排病,而不是讲治病。人体

自己排病,病也就能治好;人体自己不排病,用再多药去治病也不

会有效果。人体排病的方式就那么几种,《伤寒论》里基础方也就

那么几个,药也就是常规那么几十味,临证组合就好了。此所谓辨

证施治,而非辨病施治,后世好以某药治某病入手学医,起手就低

了,疗效自然不会好。

原文: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

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

因为误用了下药,而造成心下痞,与泻心汤,结果痞不解。这就说

明不是痞证,于是继续辨证,病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这是水

饮之证,前面学过,属于五苓散方证。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中焦水饮的心下满和心下痞是很容易混淆的,

所以“痞满”二字就这么来的。在临证的时候,病人回答医生问题的

时候似是而非说不确切也是常事,这都会造成临证的困难,由此可

见,《伤寒论》体系多个证指向一个结论是相当必要的。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3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57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

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 四两(切) 甘草 三两(炙) 人参 三两 干姜 一两 黄芩 三

两 半夏 半升(洗)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在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

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

连并泻肝法。

.注解:

前面讲过一个半夏泻心汤,说是治我们的时代病。我们这个时代运

动少则脾胃不运,思虑多则克上脾胃,贪口腹之欲则脾胃负担重,

因此多数人的脾胃是虚的;加之欲望多且喜熬夜喜辛辣滋腻,便会

有虚火。火盛于上,元气虚于下,便会上热下寒,阴阳逆乱。这种

情况便有用半夏泻心汤的机会。接下来讲的这个方子是半夏泻心汤

的变化方,和半夏泻心汤合称三个泻心汤。

.此条的症状是汗出表病解除之后出现的,应该是发汗太过了,伤

了津液和胃气,表病并没有真正的去,而是内陷了,于是“胃中不

合,心下痞硬”。

.下面说“胁下有水气”,这个“胁下”在里有些问题,因为后面说的是

腹中雷鸣和腹泻,可见这个水气应该在肠道。这个“胁下”疑是错 简。

.这个方子虽和小柴胡汤很接近,之所以没有柴胡就是因为没有胁

下满痛这样的半表半里证。这也能佐证提到“胁下”是有误的,三个

泻心汤是以治肠胃为主的消化道反应的,也就是治阳明区域。

.我们已经基本熟悉仲景的组方规律,可以试着仲景来辨证组方。

.“胃中不合”,是汗后津液虚所致,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是适

用的。

.“心下痞硬”用黄芩,黄连。

.“干噫食臭”这是胃弱而上逆,是呕的类似证,用半夏,生姜。

.“腹中雷鸣下利”,这个证以前没出现过,这里讲一下。腹泻这个

证,如果有腹满痛,屎臭,屁多而响臭,肛门灼热,一般来讲是肠

中有热。在这里只是腹中雷鸣,没有腹满痛这样的承气汤证,说明

有热而不重。其实这个热是胃弱中焦痞结造成的,中焦痞结上下就

不交通,上下不交通,大肠里的水热就不能吸收和运化出去,于是

瘀而生热。首先是建中健胃,运化有了,再结合黄芩,黄连去痞下 热。

.有医家说,这个方子和半夏泻心汤比,这个方子是偏向于治胃寒

的,因为加了四两生姜,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还减了二两干

姜,半夏泻心汤的干姜是三两,这里是一两,要说温中,干姜还要

合用,所以这个方子应该是偏向于治胃逆的才对,也就是这里说

的“干噫”。

.方后的注解有“泻肝”的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后世医家加上去的。

《伤寒论》的行文里没有这样的说法,仲景辨证分表里阴阳,而不

取五行脏腑。

.原文:

158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

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

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1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

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 四两(炙) 黄芩 三两 干姜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

枚(擘) 黄连 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注解:

条文中说,病人一日腹泻很多次,“谷不化”,大便里有未消化的食

物,且“腹中雷鸣”。同时病人有“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这是胃虚的范畴。医生只看到心下痞,没看到胃虚,便用了攻下

药,于是痞更严重了。“此非结热”,意思是虽痞结,但胃中是寒

的。

.这种情况用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干姜,大枣温中建中,黄芩,

黄连去痞,半夏散结降逆。

.这个方子是半夏泻心汤去了人参,将炙甘草增为四两,按照这个

证情来说,增加炙甘草是对的,严重腹泻,津液一定是大虚了的,

人参也可以考虑不去,很多医家用这个方子是保留人参的。

.现在说一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的区别。

.这三个方子都是主治呕,逆,痞的。也就是胃虚寒且心下痞结造

成的上吐下泻,寒热夹杂,上下不交通。若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

方,如果胃逆明显,就减干姜,重用生姜,变化为生姜泻心汤;如

果津液虚明显,就用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后面的《金匮要略》里说可以治

狐惑病。这个狐惑病主要的症状是诸如喉,阴,肛,眼,口等身体

黏膜组织的炎症和溃疡。据我的临床经验,久治不愈的炎症上火,

只要是有胃虚津液虚的,用这个方子是有速效的,往往一两剂可痊

愈。慢性腹泻和胃病,也是这个方子的适用范畴。

.炙甘草有缓急迫的作用。这种阴火虚火往往有烦躁不安,尤其是

溃疡类疾病,比如口腔溃疡,兼有剧烈疼痛。取炙甘草的甘缓之

性,这也是增量炙甘草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这三个泻心汤经常运用于治疗上热下寒,也有人把它归入厥

阴类方,由此可看出,运用经方重要的是明白人体运行的原理,明

白这个方子作用人体的何种失衡,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原文:

159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腹泻心汤已,复以它药下

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

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 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 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这是下利加上心下痞硬,用了下药误治,这时候下利不止了。医生

用理中类药去治,也就是温中建中之类,结果下利更严重了。这是

因为理中药是理中焦的,而这里下利是在下焦。

.赤石脂,太一禹余粮这两味药是偏温性的收敛固涩药。都是矿石

类的药材,取其重坠趋下之性。

.如果理中焦泻不止,理下焦泻还是不止,那就要考虑是水湿证,

也就是小便不利,水湿迫而从肠道下行。这时候就要用利小便的药

才能治好。

.原文:

160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

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

经过吐,下,汗,病人的津液很虚了,于是“虚烦,脉甚微”。到了

八九日的时候“心下痞硬,胁下痛”,邪气结在了心下和胁下的位 置。

.“气上冲咽喉”,说明有两个问题,一是津液虚,二是有表证。

.“眩冒”,这是津液虚兼表证的晕眩。

.“经脉动惕”,这是经脉缺少津液滋养了,用振动的方式在争夺调集

津液。

.“久而成痿”,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就会成为

痿证。顾名思义,痿者枯萎也,其实就是津液大虚引起的某个局部

的失养枯衰。能成为“痿”,一般来讲夹有热的情况很多,后面的

《金匮要略》里讲到的肺痿就是这个情况。西医里的“纤维化”这个

病名,比方说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甚多也属于痿症的范畴。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6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

石汤主之。

.旋覆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 三两 人参 二两 生姜 五两 代赭 一两 甘草 三两(炙)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注解:

吐下之后,心下痞硬。前面讲过这种情况是水与热结在了心下。这

一条的证和前面略有不同,就是有“噫气不除”这个证。老往上嗝

气,而且嗝气后痞硬也不解除,这是水与气结在心下了。

.看方子,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半夏,这五味药和半夏泻

心汤一样,这是建中降逆的。半夏泻心汤里还有黄芩和黄连两味药

是降热的。这里换成了旋覆花和代赭石。因为这里是水和气之结,

旋覆花是散结气的。《神农本草经》中讲“旋覆花,味咸,温。主

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代赭石是赤铁矿的氧化物,是铁氧化合成的。金石类的药物一般

都重镇降逆,引能量下行。代赭石就是这类药的代表。后世的张锡

纯善用此药,治顶巅之疾,上盛上逆之疾。妇人难产之际,急服此

药,可顺产,我见人用过确实有效,此药重镇破关格之力由此可见

一斑。

.前面说过,对于痞结,经方用药是辛开苦破之法。这里的旋覆花

主要是辛开,代赭石是破降。药虽不同,其理则一。代赭石没有黄

芩,黄连的苦寒,用在这里是合适的。

.原文:



.162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

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 四两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半斤

(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注解:

.“下后不解更行桂枝汤”这句话的意思是,下后如果病不解,不一定

都是桂枝汤证。如果“汗出而喘,无大热”可与麻杏石甘汤。

.我们前面学过“无汗而喘”,这是因为没有汗,只能靠加重呼吸来排

解肺里面的能量和压力,汗出来就不会喘。这里为什么有汗了还会

喘呢?说明肺里有热,有多余的能量,汗出了也不能完全排解,必

须要喘来帮忙。如果是热重以至于伤了津液的话,我们可以用白虎

汤,这里热并不重,所以只用麻杏石甘汤即可。此所谓“汗出而

喘,无大热”。你看《伤寒论》的条文虽极简却极难,也是极客观

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体运行规律。学《伤寒论》重在明白方证后

面对的人体运行原理,方可活学活用,否则就只能停留在死对方证

的阶段。

..这几味药大家都知道,麻黄是宣通的,能宣通人体孔窍,亦能帮

助解表,这都有助于排热的。杏仁也是疏通宣肺的,石膏清热,甘

草建中。

.这个方子在小儿温病及肺炎上运用的很广泛,非典的时候也起过

大作用。一般偏向于温热的感冒用它都可以解决。那偏温热的感冒

有什么症状呢?这里只说了个“无大热”,没有更详细的证。下面补

充几点:怕热,口渴喜冷饮或欲多饮,面赤,呼吸粗重,手指放在

鼻孔上感觉出来的空气热,屁多大便臭。我们知道,儿科为哑科,

后面四点在辨别小儿感冒是热性还是寒性上很有用处。小儿感冒一

般热性的多,因为这是人一生中阳气最旺的时候,食欲也旺,一日

吃的次数很多,容易食积。《红楼梦》里太医给王熙凤的女儿看病

就说,饿一两顿就好,不用吃药。其实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是偏热

的感冒可以先不用吃药,只要减食减肉,甚至饿一两顿,就会很快



得以控制。

.原文:

.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逐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

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 四两(别切) 甘草 四两(炙) 白术 三两 人参 三两 干姜 三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

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解:

.这个条文是有问题的。

.因误下而成热利,且心下痞硬,这是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方证。表

里不解,那就要先表后里,可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合大黄黄连泻心

汤。这里用桂枝和甘草解表是说的过去的,用干姜,人参是没道理

的。

.原文:

.164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渴攻

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

心汤。

.注解:

.这也是心下痞和表证同时存在的情况。给出的处理方法是先用桂

枝汤解表,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这才是正治之法。

.原文:

.165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

之。

.注解:这里有表证,有心下痞硬(心中似乎不妥当,心中是指心

脏;且心中痞硬不能用大柴胡来治,病在上应从上解),有呕吐下

利,给出的方子是大柴胡汤。



.这几条证没有一条是柴胡汤的证(呕吐很多情况下都有。柴胡四

证之一则为“心烦喜呕”,“喜呕”是指经常性的呕吐,且常伴有“心

烦”),为什么用柴胡汤呢?这就要看柴胡汤所主的人体运行原理

了。柴胡汤所主为胃弱邪入而上下表里不交通。“心下痞硬”为胃弱

邪结,呕和利为上下不交通,“汗出不解”为里外不交通,所以是柴

胡汤的使用范畴。有阳明下利,所以用大柴胡。

.原文:

166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

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 一分(熬黄) 赤小豆 一分 注:1分约4克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

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

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注解:

.所谓“病如桂枝证”,是不是还有其他桂枝汤的证先不管,条文里

的“寸脉微浮”和“气上冲喉咽”是类桂枝汤证的。当然,这不是桂枝

证,因为“头不痛,项不强”,却有“胸中痞硬”,说明胸中有痞结。那

么后面的“不得息”就是气机循环因痞结受限。

.有痞结我们知道,要用苦寒药来下,这里却用吐剂是为什么?因

为这个痞结是在胸中,而陷胸汤的痞结是心下。《伤寒论》的大原

则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这里结在胸中,自然是用吐法。

.我们经常讲治病有汗,吐,下三个方法。汗,下用的多,吐法现

在不怎么用了。这说明经方医学很多的东西现在都丢掉了。这三个

方法其实是顺应人体自己的排病趋势的攻邪原则。药物本身是不能

治病的,是帮助人体治病的,如果不顺应这个原则去帮助人体,岂

能奏效?

..瓜蒂做散剂是吐药。赤小豆是祛湿热排痈脓的药。这两味药都是

偏寒凉的药,所以说“此为胸有寒”是说不通的,可能有传刻错误。

方后说用豆豉熬稀蘼送服瓜蒂散。豆豉是疏散上焦的,兼有补中的

作用,合瓜蒂散的病机。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67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

死。

.注解:

.“胁下素有痞”,如果治疗不及时,变成疼痛,这个痛渐渐加剧,牵

连少腹和阴部的位置也都痛了,这就是藏结,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

病人是要死的。肝癌,肝硬化和胰腺癌之类的病到了晚期常有类似

的痛。可见结胸和藏结的治疗方法古时候是可运用于癌症的治疗

的,只是当时没有癌症这个名词。

.古人没有现代医学仪器,只能凭感觉。但是这个感觉往往比仪器

更早的发现人体的异常。因为在“痞”的阶段,病人就算有不舒服,

去医院查很可能是查不出来什么的,等仪器能查出来了往往已经是

癌症的中晚期了。

.原文:

.168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

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二两 粳米(六

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

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冷,亦不

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

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注解:

.这一条好理解,都是热证。只是要注意一条,就是“时时恶风”恶风

是津液虚,白虎汤就是治热证加津液虚的,里面有粳米。人参是治

渴的,只要是津液虚的渴,人参是寒热不禁的。



.方后的服法里说,这个方子立夏后立秋前可服,立秋后不可服。

意思是这是凉药,天然的时候才可以用。这话不对,应该是后人加

上去。我们知道人体气血的运行是顺应天地能量场的运行的。夏天

地上热低下寒,人体则气血运行于表,好出汗,表热而里寒;冬天

是地上寒低下热,气血运行于里,表冷而里热。所以民间有“冬吃

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姜能温里,而萝卜能清解里面的滞热。夏天

最常用的外感药藿香正气水也是温性的。

.我们是治人体,不是治天地,怎么能天气热就下凉药,天气冷就

下温药呢?要看人体的具体情况是寒是热。以我的经验,冬天的感

冒,温病往往比夏天多。况且,人体的内部情况也未必和外界的环

境一致,比方说北京的秋冬极其干燥,照样也会有很多的湿证,难

道天气干燥就下滋阴药吗?现在很多大夫就是这么干的。所以这些

话是不足取的。

.原文:

.169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

之。

.注解:

.这里的“无大热”,说明是有热,只是并不严重。口燥渴用人参,“背

微恶寒”说明津液虚。这也是合乎白虎加人参汤的方义。

.原文:

.170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

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

前面的“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只能说明有太阳病,不能说明

有热证,所以不能用白虎汤。后面的“渴欲饮水,无表证”,说明只

是有里热,有里热而渴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这里应该是略去了关

于热证的文字,只是渴欲饮水有可能是饮证,所以不能单凭这一证

来下这个方子。

.原文:

.171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

俞,慎勿下之。

.注解:

.“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是心下有痞结,消耗了津液去化这个痞

结,所以临近的颈项缺少津液而僵紧;目眩是少阳病的总纲三证之

一(三证为咽干,口苦,目眩)。太阳少阳并病,须太阳少阳同

治,自然是不能下的。此处出的是针法。

.原文:

.172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

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 三两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

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 三两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半夏 半升

(洗) 生姜 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 服。

.注解:

这个条文是有问题的。黄芩汤应该是治阳明下利的,这里说治太阳

少阳合病显然不合理。黄芩汤治的是热性的下利,同时有津液虚和

胃虚的情况。黄芩是苦降的,能清热;芍药,甘草,大枣是健胃敛

津液的。如果有腹痛则芍药可重用。

.如果再有呕,就是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原文:

.173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 之。

黄连汤方

黄连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干姜 三两 桂枝 三两(去皮) 人参 二

两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

景方。

..注解:

.这一条也是有问题的,方与证不合。

..我们先按条文里的证来组一个方。“伤寒胸中有热”,石膏,黄连,

黄芩都可酌情而用;呕吐,半夏,生姜可选用;腹痛白芍可用;在

加上炙甘草和胃建中以交通上下。

.我们看这个黄连汤,应该有汗出体痛(桂枝),有里热或热下利

或心下痞(黄连,半夏),有胃虚寒(干姜,炙甘草,大枣,人

参)。

.方后的加减法里就写了“疑非仲景方”,可见这本书里很多地方并不

是仲景的原文。熟悉了仲景的语境和逻辑,鉴别起来也不是很困

难。

.原文:

.174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

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

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附子 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甘草 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白术 四两 附子 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

枚(擘) 甘草 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

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

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

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

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注解:

伤寒八九日,风和湿交集在一起,于是出现了身体疼痛,而且不能

翻身,转身困难。这就说明津液大虚,是阴证。再往下辨,不呕说

明没有少阳证;不渴说明没有阳明证。再参之以脉象,浮虚而涩,

脉虚涩,阴证无疑;脉浮,表证未除。于是用桂枝汤去白芍加炮附

子而成桂枝附子汤。

.加附子是因为阴证;去白芍是因为主证在肢体,而白芍是敛下

的,所以减掉。如果大便硬,小便自利,就要去掉桂枝,加白术而

成去桂加白术汤。这个地方值得注意,我们一般说白术是祛湿的,

应该是小便不利才加白术,这里小便利为什么加白术呢?可见认识

药物不能从解决什么症状,治什么病去认识。白术我们前面说过,

是气化药,气化的是中焦这个区域;而桂枝呢,气化作用能达肌

肉。肌肉属表,肾经络表,所以桂枝利水走肾。白术气化能力弱,

只能在中焦,让水饮在中焦运化而生成津液,并无桂枝那样强的利

水的作用。水饮气化成津液自然黏膜组织能得到水的供应,所以白

术也能治饮证和寒凝证造成的大便硬;水饮气化至肌表,再由络表

的经络下行于膀胱而成尿液,所以小便多就不要用桂枝了。这才是

真正认识药物的方法。

.药物在人体中只有一种能量场的作用,而那些所谓的祛湿利水只

是这种能量场作用引起的结果。如果只是去认识药物解决什么症什

么病,就有可能误用药物,也会局限药物的使用。只有认识了药物

最本质的在人体中的能量场作用,才能理解经方,读懂《伤寒 论》。.

..这两个方子在关节炎,风湿,肌无力之类的肢体疾病上的运用很

广泛。方后的注解说,这个方子服用后身体会麻痹,会头晕,这是

附子的作用,不要大惊小怪。准确地讲这是附子用对了中病了的反

应。曾经有人做过实验,给一个正常人和一个阴证病人同时服用同

样剂量的附子。阴证病人有口舌肢体的麻痹和严重的眩晕反应,而

正常人反应只是口微麻,没有眩晕。之前我觉得,正常人服了这样

的热药应该反应更大才是。这也让我对药物有了新的认识。

..打个比方,病好比土堆,附子好比推土机,有土堆则有阻滞反

应,推走土堆更有排病反应,此所谓“药弗暝眩,厥疾不廖”,这是

说重病如果药下对了,是会有些不适反应的;没有土堆,推土机顺

畅地开过去了,反而没有什么反应。有个刚刚查出晚期淋巴癌的病

人,医生再详细问诊的时候得知,她在一两年前,吃附子理中丸,

比说明书上的剂量多吃了一丸,居然晕倒了,再也不敢吃了。附子

理中丸那样的成药,一丸两丸的,里面的附子含量分量很轻,相对

于开方一开几十克,那是极少的,吃了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应,当时

要是找对医生的话,不用等到两年后仪器查出来已经是晚期了。

.注解里说,如果是虚弱的人或产妇,附子不能用得太多,这是用

药的一个原则,就是津血如果极虚的话,最好轻药缓服,打个比方

吧,烧柴火,火将熄的时候,不能猛吹,吹猛了火反而灭了。天地

万物原为一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75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着,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 二两 桂枝 四两

(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

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

七合为始。

.注解:

这个方子和前面的类似,我们把它当个医案来看吧。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这是阴证湿

证,肢体疼痛,用桂枝,附子,白术;“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表证

加中焦有饮,用桂枝,白术;“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着”,用桂

枝。桂枝证多,重用四两;其它皆用二两。再加甘草建中补津液。

于是有了这个甘草附子汤。《伤寒论》所授便是这样灵活的变化组

合之道。

.这几条都提到一个“风湿相搏”,搏是交集纠斗在一起的意思,风为

表证,当表证和人体的湿气互相纠结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情

况。像皮肤过敏,湿疹风疹之类也是类似原理。

.原文:

176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甘草 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此条定非原文。首先是以脉论治不合仲景法度,其次是表热里寒不

合白虎汤方义。白虎汤是治表里俱热且津液虚的。表热里寒的治法

是寒热药并用,如果里寒为本且严重,表热为标且轻微,甚至可以

只用热药,不用寒药。

原文:

177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 四两(炙) 生姜 三两(切) 人参 二两 生地黄 一斤 桂枝 三两

(去皮) 阿胶 二两 麦门冬 半升(去心) 麻仁 半升 大枣 三十枚

(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

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注解:

这个方子用药很杂,疑非仲景原方。条文也过于简单,只有一脉一

证。

.“脉结代”很多医家都认为是津液虚。熟悉《伤寒论》的都知道,真

正的津液虚是要用附子的,这里没有附子;况且津液虚的典型脉象

应该是弱细脉。那这里的脉结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用

药反推出来。

.我们先看这里面用的最重的药,生地黄一斤,麻仁半斤。这两味

药主要是祛瘀的。有人说生地黄是滋阴的。其实我们平时说的生地

黄是干地黄,干地黄既祛瘀也滋阴,这里的生地黄应该是新鲜的地

黄。新鲜地黄的祛瘀作用更强,阿胶和麦冬也是祛瘀和滋阴作用都

有的药,桂枝增加气化能力,也是能祛瘀的。

.还有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这是建中补津液的药。

.由此来看,这个方子所治应该是祛瘀为主,然后就是滋阴补津

液。其则重应该不在虚寒,因为没有温阳药,如果真温阳要用附

子,干姜,而且不能用那么多阴柔的药。如果“脉结代”是表示阴



证,那就很阴了,脉都上不来了,不是生姜和桂枝能解决问题的

了。所以这个“脉结代”还是以瘀为主的,不是以虚寒为主。后面的

煎煮法有用清酒煮,酒只是增强升发之性。酒精一煮酒挥发了,事

实上没多少热性的作用。

.“心动悸”是心脏的异常反应,所以这个方子在心脏病上运用得多。

之前学过一个桂枝甘草汤,只有桂枝和甘草两味药,是治汗出过

多,心脏带血不上产生剧烈悸动反应的,只用甘草补津液,桂枝增

加气化,也就是增加心脏的带血能力。这里呢,用药很杂,似乎是

以淤血为主;又有那么多滋阴药,像是有阴虚阳亢。仲景组方治病

的原则是抓主证,化繁为简的思路,这里用药繁杂而又含糊,方向

不明,所以不像是仲景的原方。

但这个方子作为一个心脏病的基础方是可以参考的。心脏病的根源

是血的问题,因为供血出现了问题,所以心脏才发生一些变化来应

对,心脏本身很难出问题,也不会无缘无故的不适。血的问题主要

有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是血不足,这个建中就可以了;第二是瘀,

血瘀,湿瘀,寒瘀,血液营养物质富集而黏稠,都有可能导致供血

不顺畅,进而影响心脏。这个方子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兼顾。

.下面说说几味新药

.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把最有代表性的三味滋阴祛瘀药“麦冬,阿

胶,地黄”放在了一起,那我们就来对比分析一下这三味药。

.首要这三味药煎出来都是黏滑的,我们知道有黏质则能滋阴,其

实黏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祛瘀。何为瘀?就是人体里面一些淤积

的黏稠物质。据同气相求原则,只有黏稠的物质才能去掉黏稠的物

质,就像肥皂或汽油才能洗掉油渍血渍一样。

.麦冬微寒,色白,且有一股轻升的香气,是入上焦的,所以说麦

冬能润肺化痰,痰就是上焦呼吸系统离的淤积。

.地黄微寒,色偏黑,味沉稠,是入下焦的。以祛下焦的瘀血为

主。鲜地黄主要是祛瘀;干地黄,也就是今天说的生地黄,祛瘀和

滋阴皆可;熟地黄,也就是蒸晒过的地黄,以滋阴养血的作用为

主。



.阿胶是馿皮熬的膏,性平,不寒不热,色红,微腥清香。腥气是

能去淤血的,所以祛瘀血它很擅长。阿胶性质平和,后世有称之为

补血养阴圣药,是因为它养阴的作用很合中道:平和均衡,既具黏

稠之性,能入下焦养肾阴,又清香,能入上焦养肺阴,是滋补调理

之品。

.这三味药的共同之处是它们只有在人体有虚热,或者阴虚阳亢的

时候才能起作用,因为这三味药都是阴柔的。真正的热证不能用,

哪怕微偏寒凉的麦冬,生地黄也不行,因为有滋养作用,用了如同

火上浇油;真正的寒证也不能用,《伤寒论》的大原则是从阳引

阴,真正的阴证只能用温热药来生化津液,阴上加阴是死路。至于

在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只要有津液虚,我们可以用这几味药合黄

芩,黄连,石膏,或者合生姜,附子来调节我们所需要的寒热配

比。

麻仁就是火麻仁,我们都知道它能润肠通便,有油脂,有润下的作

用,养阴的作用不大,主要用于虚热肠燥的便秘,兼能去瘀血。

.原文:

178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

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

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注解:

此条是讲脉象的。

.脉不任按,按着的时候来得就缓,说明津血虚,若还忽然停顿一

下,然后马上就来了,这叫结脉,就像绳子上打了个结,疙瘩了一

下然后又连上了。如果脉不稳定,有些躁动,又忽然停止,然后又

很急躁,不仅打结,还摇乱不定,这是很不好的脉,这叫“结阴”,

说明不仅是阴证,还很逆乱。如果脉会忽然中止,没有了,然后又

再跳动,这叫代脉1.这也是阴脉,说明津血很虚了,这是很难治

的。

.至此,太阳病的三篇就讲完了。《伤寒论》虽以六经名篇,但不

是按六经的顺序讲的,它是穿插讲的,是按人体的疾病的发展规律

横向来讲的。所以这三篇将六经都涉及了。学过太阳三篇的,基本

上知道了一个六经的轮廓,可以用六经的思维来辨证治病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这一章开始专门讲阳明病

原文:

179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

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

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解:

这一条讲的是阳明病常常和其它经的病同时出现。

太阳病有可能和阳明病同时出现。胃是个空腔,是消磨和腐化食物

的,脾脏是把胃消化的精华物质向上输布的,渣滓则从胃下输于肠

道。如果胃出现阳明证,也就是里面燥结,脾脏无津液可向上输

布,则可称之为脾约。太阳病发汗过多,消耗了胃中的津液,常常

是发生脾约的直接原因。这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太阳病和阳明病同时

存在的情况。

少阳病本来就有胃弱和津液虚,再加上少阳为上下不通,肠胃自然

也容易瘀滞,也容易同时发生阳明病而大便不通。这种少阳阳明

病,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大柴胡汤来治。

纯粹的阳明病称之为正阳阳明。也就是说没有其它经的病和它并

存,正阳阳明就是胃和肠里面有积滞堵住了,也可以称之为里实。

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古人的胃不单是指胃,指的胃和肠两个器官,

阳明的定义包含这两个区域。

原文:

180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

《伤寒论》中六经名字,我们知道主要指的是表里病位。这个表里

的大层面是能涵盖脏器经络的,从脏腑而言,肠胃属于阳明区域,



所以有些条文中发生于肠胃的病,哪怕不是热证,也称之为阳明

病;脾属于太阴区域,发生于脾的病,哪怕不是寒证,亦称之为太

阴病。因为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以此类推,膀胱与小肠属于太

阳;肾与心属于少阴;胆与三焦属于少阳;肝与心包属于厥阴;胃

与大肠属于阳明,肺与脾属于太阴。

在《伤寒论》里,如无特别解释,阳明病常规情况下指的是“胃家

实”,就是肠胃里的实证,而且多指实而热的证,但不仅限于热

证,有时候发生于肠胃的病,哪怕略有虚寒的,只要是实证,也可

以归入阳明病,比如吴茱萸汤就可以归入阳明病方。临证上灵活变

通,随证治之就好了,不要在定义上过分的做文章,阳明病最主要

的特证还是“胃家实”,就是实证。

原文:

181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

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

者,此名阳明也。

注解:

问:为什么得阳明病?答:太阳病若因为发汗,泻下,利小便耗散

了津液,那肠胃里面就会干燥,会发生燥结反应,这就会发生阳明

病。当然,这是从太阳阳明来说的,其实不管何种原因,只要是肠

道里有热滞,不管翻译为便秘还是腹泻,都是阳明病。条文中

的“不更衣”就是不大便;“内实”,就是里面堵住了。

原文:

18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

热也。

注解:

问:阳明病发生时,身体的外部会有些什么症状?答:“身热,汗

自出”,这个不是因为体表有寒邪而出汗排邪,而是因为里面有

热,有淤积在里不能排出来的能量,要通过体表排出来,于是身热

汗出,所以叫“汗自出”,自己就要出汗。照这个原理,出虚汗的

人,也有可能是肠胃有积滞,只不过津血偏虚,也没那么热,出汗

也是虚汗,不能大汗出。所以不要一见出虚汗就补气滋阴,还是要

整体辨证。



“身热,汗自出”容易和太阳病混淆,于是又加了一个证“不恶寒,反

恶热”,我们知道,太阳病发热,是同时会恶寒怕冷的,而阳明的

发热的同时还会怕热,不会怕冷。所以怕热是阳明病的确证。如果

再怕辨错,可以多问一句,怕热是愿意少穿衣服,还是脱了衣服又

冷。如果是不愿意多穿衣服,那就是阳明热证无疑。有的虽然感觉

热,却穿得很多,这个就可能是虚热,不是阳明实热。

原文:

183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

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注解:

问:(阳明)病得的第一日,不但不发热,而且还怕冷,这是为什

么?

这里的病指的是阳明病,古人竹简刻字不易,所以常用略文。我们

知道阳明病是胃肠中有积滞。人体的自保模式,哪里有淤积和邪

气,气血就往哪里走。所以肠胃中有积滞的时候,气血往里去攻这

个积滞,体表往往因缺少津液而感觉冷。如果这个积滞攻下去了,

大便通了,津液回来,体表也就不冷了;如果大便不通,那么里面

的能量就要烧出来,于是就是后面回答的内容了,恶寒很快就没有

了,里面的能量试图往体表排,便发生自汗出和怕热的反应。

在临证上,很多轻微的阳明病,病人也会一直有怕冷反应的,因为

里面的热滞没有那么重,没到烧出体表的程度,所以虽然里有热,

外面还感觉有些怕冷。这种情况医生往往容易看错。这就要综合脉

象,还有是不是口渴索饮,是不是喜冷饮,是不是愿意多穿衣服,

是不是呼吸有热感等症状一起来辨。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看不

准,因为病人有怕冷,脉象却又像有热。好点的医生会辨出是里热

外寒,但处方的时候由于没有六经观念,没有病在里从里解的认

识,忽略了阳明病的实质是里有热结,一味用黄芩,黄连寒凉药清

火,甚至用生地黄类的滋腻药滋阴,助长邪气,伤寒阳气,而不敢

用大黄,枳实攻下疏通。再好一点的医生,知道在护住胃气津液的

前提下,要用大黄类的攻下药才能解决,却忘了提醒病人,阳明病

的原因是摄入了超过人体所能运化的饮食量,如果病人不能减少饮

食量,不能减少肉食,病情势必反复。所以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医生

是不容易的。



从这一条来看,辨证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整体地看待人体,越全面

越好,不要被单一症状,单一层面的问题所迷惑。要把人体从表到

里的整个循环路径都排查清楚才能下结论,不然容易出错。所以

《伤寒论》是真正的整体辩证法,是整个的思考人体之作为。学了

《伤寒论》再去学后世中医,就会发现后世中医片面和臆断的东西

很多。

原文:

184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

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注解: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上一条的问题。

问:为什么恶寒会自己停止?答:因为阳明使中焦,是主土的,万

物都会归于土,太阳病会传阳明,阳明病却不会反过头去传太阳。

所以如果是阳明病,一开始哪怕有表证,觉得冷,也会停止,因为

转入阳明了。

此条不似仲景一贯行文,存疑。

原文:

185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

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是转属阳明也。

注解:

太阳病发汗,汗没发透,就有可能转成阳明病。这个“不彻”是指病

邪没有去,而非指大汗出,治病不能大汗出,微汗为宜。

如果是太阳伤寒,有发热无汗,呕不能食的症状,忽然变成了汗

出,而病又没去,这也有可能是变成了阳明病。

如果是太阳伤寒,有发热无汗,呕不能食的症状,忽然变成了汗

出,而病又没去,这也有可能是变成了阳明病。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86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注解:

伤寒三日,如果转为阳明病,应该会脉大。

.原文:

187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

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注解:

脉浮,可见是有表证;脉不紧不躁,无汗出异常,而是缓,可见表

证不严重,手足也是温热的,这个病那就可能是在太阴了。太阴属

里,可以指里的阴证,也可以指属里的脾系统的病。脾主肌肉,主

输布津液。人体是这样,脾输布的是黄色营养,肝输布的是红色营

养。脾的津液输布异常,身体当然就发黄了。要是小便通畅呢,说

明水液的输布是通畅的,那就不会发黄。如果到了七八日的时候,

大便硬结,那这个病邪是在肠道里,那就是阳明病了。

.在《伤寒论》的原则里人体自始至终是一个循环着的整体,有了

这种思维方式,理解方药就好办了。

.原文:

188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注解:

这是前面说过的。伤寒我们知道是汗出而解的,而且宜微汗出,汗

出多了有可能反而不解。这是有微汗出,而病竟然未去,就有可能

是转阳明病了。“濈然”有迅速密集的意思,可见还不是一般的微汗

出。

.原文:

189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

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注解:

何为“阳明中风”?在前面太阳病篇里,有汗出且津液偏虚的外感病

都可以叫中风。这里应该说的是阳明病和太阳中风同时出现的情

况。我们来看证,有喘,有脉紧,有发热恶寒,没说有汗出,这应

该是伤寒。所以该说“阳明伤寒”才对。口苦咽干,这是半表半里

证;腹满是里证。这叫什么?这叫三阳并病,应该治从少阳,若当

阳明病治,用下法,属于误治,就会更伤胃气和津液,伤胃气于是

腹更满,伤津液小便也就更困难了。

原文:

190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注解:

这里以能食与不能食来辨别中风和中寒,是有失偏颇的。况且这里

的中风与前面的中风语境上也没有必然联系,阳明胃热能食这是比

较常见的情况。若不能食,有可能是胃中有虚寒或有水饮。胃中虚

寒会有阳明病吗?胃寒肠热的情况是有的;况且广义来讲,只要是

肠胃的问题都可以称之为阳明病。

.这种条文有可能时在传抄过程中后人加上去的,加的时候只是个

人的一个备注,自己懂就好了,并没有把整个状况讲清楚。

.原文:

191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

作固瘕,必大便初鞭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注明:

阳明病,如果中寒的话,会吃不下东西,小便不利。这个中寒应该

是胃虚寒有水饮的意思。胃属阳明,所以胃的病也可以叫阳明病。

.下面是“手足濈然汗出”,手足汗出这个证比较常见。后世的中医对

于这个问题说阴虚,说血热,说气虚的都有。我们从人体循环来理

解,汗出是向体表排邪气。为什么手足汗出严重呢?一定是体表排

邪受限,才会向手足排。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手汗的情况一般秋冬

季比较多,因为秋冬季体表不易出汗了。秋冬季容易出现两种极端

的情况:一是手足汗多;而是手足特别干,开裂掉皮。其实这里面

的原理和中风和伤寒一样,一是汗出不解,而是表紧不汗,都是人

体在对抗邪气。如果还有烦躁或寸脉盛的情形,这就有可能是食

积,这就是温病的范畴了,还有可能是瘀血。你看这些道理都是一

以贯之的。后世医学说是阴虚,若里面有瘀滞在消耗津液,阴血肯

定虚,当然也还有另外原因的阴虚。总之,说阴虚还是在说现象,

在说末而不是说本,后世医学这种以现象解释现象的习惯,究其根

本还是没有从大循环来理解人体。

.我们往后看,就明白这里的手足汗出是什么原因了。“此欲作固

瘕”,固瘕是什么,从字面上来解释,固是坚固,瘕是结块。后面

说必定大便初硬后溏,因为胃里头冷了,水谷不别了,这就容易形

成肠道的结滞。那这个“欲作固瘕”作快要形成结滞结块来讲比较妥

当。这个初硬后溏也是个比较常见的证,说到底是胃虚造成的,临

床上,胃虚而有热滞易发这种情况。胃虚,大便是溏稀的;如果又

有瘀热在下焦肠道,大便不通畅,其宿便易干硬,而新的大便又是

稀的,这就形成了先硬后溏。那这种怎么治呢?胃虚,建中药;肠

道局部有热,少量大黄消导之;若还兼有淤血,佐以祛瘀血的药。

明白了理法,视脉证随证治之久好了。

原文:

192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

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

并,脉紧则愈。

.注解:

这个阳明病,一开始很想吃东西,这是里热的征兆。大便是调和

的,小便反而利,这就变成湿热证了,病人骨节疼,水湿郁于表

了,感觉好像有热,而且有要发狂的反应。一般来讲热证而有郁结

不通,都可能会有亢奋的证,比如治淤血的桃核承气汤证有如狂,

温热病也会惊狂,这里是水郁的发狂。有郁结牵制津液,大脑获得

津液的机会就会少了,大脑便以亢奋来调津液以自保,且淤积的浊

火毒气不能下解便上冲,人自然会有发狂的反应。

.这时候如果汗出了病就解了。汗出说明体表通畅了,水湿自然也

会化去。后面说这是因为“水不胜谷气”,谷气就是胃气,胃气复

了,把水气排出去了,与汗一起出去了。“脉紧则愈”应该是脉缓则

愈才说得通,脉转缓了说明汗出病解了。

.原文:

193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注解:

申时是下午三点到五点,膀胱经主时;后面是五点到七点,酉时,

肾经主时;接着是戌时,三焦经主时。为什么说阳明病如果要好

了,会在这个时间段好呢?这段时间是一日中阴气渐重,人体运行

最缓的时候,阳明病一般来讲是里有结滞,于是更运化不动了,所

以阳明病如果发热的,这个时间段会严重些,不发热的,这个时间

段也有可能会低热。晚饭前后低热,这是很常见的证,主里有瘀

结,不是食瘀就是血瘀。如果阳明病要好了呢,也是这个时间段

好,因为这个时间阴气重,如果里面没有淤积了,自然热也退得

快。

.原文:

194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

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注明:

阳明不能吃,是胃中虚冷,用攻的方法,自然胃就更弱了,那就会

哕,也就是吃了的东西会在吐出来,比如胃反流就是这类的情况。

原文:

195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

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注明:

“脉迟”,脉的推动力不够;“食难用饱”,吃不下东西,也容易饱,吃

饱了就会烦,这是有湿热。阳明里热一般是能吃的,若是湿热,便

会发生这种情况,还会头晕眩,有小便不利。湿而热会发黄疸,因

为是由阳明食积引起的,所以叫谷疸。

.这种胃虚的阳明病,哪怕是用了下药,一时解决了腹满的问题,

还是很快会再次腹满的。这种情况临证上很多见,如果脾胃弱的

话,攻淤血攻积滞,攻完了很快又会瘀回来。因为脾胃主运化,脾

胃不能运化自然还要瘀回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伤寒论》很多方

子,哪怕是攻瘀的方子,只要有胃虚都有建中药。很多后世的中医

方子里基本上没有生姜,炙甘草,大枣之类,问他们为什么不用,

都会说甘草,大枣又不治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以药治病的

思路,此乃中医治大谬。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96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

也。

注解:

阳明病,是应该多汗的,如果没有汗,只是觉得像虫在皮肤里面

钻,这是因为能量到了皮肤下不能出表。条文中说这是因为久虚,

那就还是津液虚。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前面学过,有汗桂枝汤,

无汗麻黄汤,汗在皮肤下而身痒是麻黄桂枝各半汤。本条的情况可

用阳明病的方子和麻黄桂枝各半汤合用。

原文:

197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

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注解:

“阳明病,无汗”,说明体表有闭阻,不能将热排出来,只能从小便

来排热,所以小便利。再过两三日,“呕而咳”,呕说明胃弱了,咳

说明肺气也开始闭阻。“手足厥”是闭阻更严重了,气血不到四肢末

端,手足冰冷,称之为“厥”。只要有里外循环的闭阻,不管热证还

是寒证都可能发生“厥”。这样必定会头痛,因为邪热闭在了里面,

只能上冲于头。照这些证来看,有可能走到少阳了,少阳和阳明的

合病。少阳证的本质就是胃弱了,里外上下不交通。如果没有呕,

咳,厥的反应,说明没有那么闭阻,头就不会痛。

原文:

198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

者,咽不痛。

注解:

阳明病有一种情况只是头眩而不恶寒。只言不恶寒,而不是说怕

热,说明热不重。“故能食而咳”,能食说明胃有热,咳说明热闭于

肺,这样就会咽痛。要是不咳,说明肺气不闭阻,咽喉也就不会



痛。

咽痛这个证是第一次出现。有了前面人体的概念,这些证其实都很

好理解。人体哪里有邪气,气血就往哪里走去排邪,气血壅塞于一

处,与邪相抗,就会发生肿和痛的反应。那为什么肺有闭阻,却是

咽喉痛呢?因为肺里神经分布较少,而咽喉部神经分布较多。任何

事情不是孤立的,人体的反应也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处,咽喉有炎

症,肺里一定也是有问题的;肺里有问题,脾胃等相关脏器也可能

有问题,人体的循环也可能会有问题。真正的中医看人体必须要有

这样的全局观。

原文:

199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

注解:

阳明病,没有汗,也没有小便,热量排不出来,心里就会郁烦,

身体会发黄疸。

人体排邪气无非就是这几个主要的途径,汗,吐,大小便。吐法现

在用得少了,其实是很管用的。有些人用心理疗法给人治病,病人

心结打开了以后,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吐,甚至连续十余日都会呕

吐,呕吐完病也就会好转。

原文:

200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注解:

阳明病,误用火疗发汗,汗没有出来,只有额上微汗,小便不利

了,这是会发黄疸的。瘀热在里了。

原文: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

出。

注解:

阳明病而又脉浮,说明兼有表证;脉紧说明有阻滞,发潮热,里有

瘀阻。如果只是脉浮,没有脉紧,则会盗汗。盗汗是晚上睡着了就

出汗,醒来不出汗。睡着了,气血消耗少了,能量足了就出汗;醒



着气血消耗了,就不出汗了,说明还是气血虚。

原文:

202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注解:

阳明病是里有积滞,如果脾胃功能弱,里面并没有那么热,而且还

有里饮呢,这时病人虽然觉得口燥,但不会想把水喝下去。那为什

么又一定会出鼻血呢?因为脾胃功能弱,津液必虚;津液虚,就只

能靠动血来祛邪。但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古人的“必”字,未必是

今天“必然”的意思,这一点在《伤寒论》里体现得很明显。虚证的

瘀血证,也常有这种唇口干燥又不欲饮的情况,道理是一样,无非

是食瘀还是血瘀的区别。

原文:

203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

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

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

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注解:

阳明病,是会自汗出的,这时候应该攻里之积滞,自然就会汗止。

如果医生再去发汗,于是发烦,病没有解决,这是因为里面有大便

硬结,亡了津液,胃中干燥造成的大便硬。

这时候应该问小便的次数,如果原来白天三四次,今天变成两次,

那大便不久就会畅通了。如果小便多,肠胃中的津液自然少;现在

小便少了,津液归入肠胃,大便自然就会通了。

原文:

204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注解:

呕多,言下之意呕的反应比肠道的反应更大,虽然有阳明病,也不

可以攻下,因为人体这个时候是选择用呕的方式来解病,若用药也

只能顺势而为,自上解病。这是《伤寒论》的核心思想,药物不是

治病的,药物是帮助人体治病的,只能协助人体,不可越过人体,

更不可逆着人体之作为行事。



原文:

20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逐不止者死,利止者

愈。

注解:

这其实是回到上一章结胸的范畴了。心下硬满有可攻有不可攻,可

以参看第128至133条。攻下后,如果腹泻不止会有死亡的可能,这

是不应该攻而去攻了,伤了元气,破坏了人体自我协调的能力了;

如果腹泻很快自己止住了,这是邪去而腹泻自止,说明攻对了,病

就会好。

原文:

206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

也。

注解:

这一条又在用具体现象讲表里病的治疗顺序。面红,发热,这是有

表证,就算有阳明病,也不可贸然攻里,因为要先表后里。面色

黄,小便不利呢,那是有黄疸,言下之意攻也要慎重,正确的方法

应该是利小便。

原文:

207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着,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大黄 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

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注解:

阳明病,“不吐”,说明没有少阳证,不在大柴胡汤范畴;“不下”,没

有腹泻。只是心烦,这里的心烦是指里有热的心烦。单凭一个心烦

可以确定是里有热的阳明病吗?当然不能,必定还要有阳明病的脉

和证,行文上不重复而已。读古籍我们不仅要学会读已有的文字,

还要学会读略去的文字。



调胃承气汤,比大小承气汤多了炙甘草,且去了枳实,厚朴。炙甘

草有补的作用,严重的热实之证实不适宜的,这里没那么热,没那

么实,还有点胃虚,就可以用了。

大黄这里用的是四两,也就是六十多克,注解里有洗也有切,说明

是生品,生品晒干重量药减轻很多,常规来讲三斤鲜药材晒一斤左

右的干药材。这里还有三升煮成一升,大约是三十分钟的煎煮时

间,不是现在习惯的后下,只煎几分钟。大黄里面有两种成分,主

要是泻下的成分,久煮则兼有收敛的成分。酒洗能减缓泻下之力,

也能让药效更走下焦。所以认识经方用药的剂量一定要考证清楚,

不能一看剂量大就认为不合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

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

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勿令至大泻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

硝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

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 厚朴 二两(炙,去皮) 枳实 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

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注解:

这一条先说脉象,“脉迟”,脉来迟缓。阳明病也会脉迟吗?会的,

实热闭于里阻了气血运行,也有可能造成脉迟缓。脉数,也就是脉

跳得过快,当然表示阳盛,但脉迟未必表示阴盛。所以脉的阴阳以

脉体的虚实来辨别比较准确,尤其是重取沉取的虚实,而不是快

慢。

“虽汗出不恶寒者”,这个汗出有可能是阳明病造成。“其身必重”,水

液囤积肌肉,太阳表证还是有一些的。“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

者”这是里有实热的表现。据此得出结论,“此外欲解,可攻里

也。”表证已经快解了,可以攻里了。治病原则是先表后里,里证

重急可先攻里。这里的情况就是里证相对于表证更重要紧急,所以

可以先攻里。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前面说过,只是手足汗出,而

不是全身汗出是津液不足。这里为什么又说是大便硬结呢?因为大

便硬结,气血就要汇聚于里去攻这个结滞,体表的气血相对不足,

于是只能手足汗出排热排表邪。阳明病的津液不足一般来讲不是津

液的绝对值不足,而是里热结消耗牵制了过多的津液,所以这种情

况用下药把里实热下了,津液也就够分配了。这种情况用大承气

汤。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

汤。”这里讲的是有太阳表证,而“其热不潮”,里实热并不严重,那

就不能用承气汤,要先表后里。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泻下。”如

果腹大腹满大便不通,可以给小承气汤,下了里面的实热,让胃气

回和。不可用大承气汤大泻下。这里其实是有略文,腹大满,没有

提腹痛,其实典型的小承气汤证,虽然感觉腹部不痛,但按压腹部

是会有腹痛的。提到腹痛,就要说到按诊的问题。一个严谨的诊病

过程,像这种里实证最好辅助按诊。我们前面学过的结胸证有按之

才痛和不按就痛的区别,这就需要按诊了。承气汤证也是需要按诊

的。少阳证严格来讲也要按诊,有的病人自己感觉胸胁苦满不明

显,一按胁下就觉得里面胀痛或者皮肤敏感易疼。如果不按诊就有

可能漏诊。承气汤证是典型需要按诊的,大承气汤这样的大下之

剂,最好看有没有腹痛,不按就痛当然是大承气汤;按之才痛,或

者只是腹大满,痛不明显,那就用小承气汤,甚至用调胃承气汤,

不可大下。

小承气汤相比大承气汤,大黄剂量不变,去了芒硝,减轻了厚朴,

枳实的剂量,其实是大承气汤的温和版。一般大下之剂,《伤寒

论》里至少有两个方子以备用,可以先用温和一点的探路,的确是

中病了,没有用错,且病不去再用峻猛一点的。还有一个调胃承气

汤,这个就是治胃虚的承气汤证,那就更温和了。

方中几味药的剂量也可以随证加减:实多,多用大黄;热多,多用

芒硝;腹满腹胀屁多,多用枳实和厚朴。

.原文: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

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

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

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

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

气者,慎不可攻也。

注解:

阳明病用大承气汤的指证是大便硬结了,大便不硬结是不可以用

的,那有什么办法知道了?腹痛是一个指证,但这个不借助按诊有

时候不一定明显,那就还有一个指证潮热,这是津液被里面的瘀阻

牵制,热不能顺畅外出而发的一阵阵的潮热。

判断不下的时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小承气汤先探路。比如六七

日不大便了,是不是里面有硬结呢?先用小承气汤,如果不腹泻,

只是打屁严重了,那就是有燥屎,因为里面堵着,水液下不来,只

有气能出来。这时候可以用大承气汤攻。如果没有这种情况,说明

里面的硬结并不严重,若一开始有一点燥屎,后面一定是稀溏的,

这种情况有脾胃虚,是虚火,这是不可以攻的,攻的话脾胃更虚

了,便会腹部胀满而不欲饮食。病人这时候想喝水,喝了水也有可

能会吐出来,因为胃弱了。

攻下后,如果病人再次发生发热,潮热的反应,说明里面又再次硬

结了,这是硬结初起,津液也已经虚了,只能先用小承气汤来缓

攻。服了小承气汤,如果没有打屁变得严重的反应,不能用大承气

汤。

这一条讲的是用发热,潮热,打屁这三个证来判断肠道里硬结的程

度。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拉水,拉清水,一日很多次,急迫,臭,

屁多,这也是里面有硬结,结住了,水能过,粪便过不了。这时候

也要用承气汤。药下去,往往会拉出一些硬块来,病就好了。

原文: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

死,不利者亦死。



注解:

这里讲用人的声音来辨证。

前提还是阳明病,如果是实证,就是里面有硬结,病人会谵语,就

是大脑亢奋说胡话;如果是虚证,也就是里面没有硬结,只是有些

滞热,那就会“郑声”,意思是这个人很啰嗦,总是翻来覆去地说重

复的话。

现在有个名词叫“话痨”,说的就是这种“郑声”的情况。我们现代人运

动少脾胃虚,饮食又滋腻重口,势必会造成肠胃里面的淤积,不是

气血能量充足的人,这种淤积很难到结硬的程度,多数只是里面有

滞热,有虚火而已,于是便成了话痨。其实,只要里面有积滞的病

都可以当阳明病来治,未必要那么严重才用,病轻则药轻就是了。

胡希恕先生说的“食,水,瘀”致病,这个“食”为第一。很多人认为阳

明病就是大便秘结或热泻,也就是肠道有实热。这样的话,阳明病

的适用范围就被窄化了。现在的中医,对于麻桂附硝黄这样的所谓

猛药,往往弃之不用,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生地黄,麦冬,陈

皮,黄芩这些不痛不痒的药之间打转转,治小病迁延不愈,治大病

就要误人。

..阳明病到了极限会怎样?“直视”,津液彻底虚了,都不能滋养眼球

了,于是眼睛直了,不转了;“ 谵语”,这是有实热的反应,那就很

危险了,因为津液还在持续消耗。这时候如果发生“喘满”,就是生

命功能迅速下降,正常的呼吸功能已经不能支持了,病人是会死亡

的。“不利者亦死”,意思是到了这种情况,如果一开始有下利,现

在不利了,有可能是津液虚极,无物可下了,这也很危险,病人也

会死亡。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11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

死。

.注解:阳明病,再反复多发汗,亡了津液,谵语,脉短,说明津

液虚极了,病人是会死亡的。如果脉自己恢复了正常,说明津液回

来了,就不会死。

.原文:

.212 伤寒若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

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

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

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注解:这里讲阳明病病情恶化的过程。五六日,甚至十余日不大

便,傍晚的时候会发潮热。因为傍晚是肾经主时,肾经络表。借着

人体经气循行到表才能发出热来,说明津液已经消耗了,所以病人

只是不恶寒,而不感觉很热,开始发谵语,独自说胡话,像见了鬼

一般。再严重,发作的时候不认识人;气血难到末端,手搅扰不

安,不是摸衣就是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这是津液在持续

走虚。

.这时候如果脉弦,病人是不会有危险的。如果脉涩,病人就会死

亡。涩脉是如轻刀刮竹般有涩滞感,又好比水管里的水不够了,流

动中就会有轻微卡壳般的涩滞感,这是因为脉管亢盛撑大,血又不

够且有阻滞,津液大虚且有结实之邪会现此脉,比如癌肿。这里主

要是津液大虚,也是肠道有阻滞,这种情况病人会死亡。

.“微者”如果脉微的话,下文如何?没有了,应该是丢失了。我们知

道诸如脉弦脉大脉涩都是有邪气的,是虚而亢之象。脉微,脉象恢

复柔和,刚强者死,柔者生,说明邪气退了,这时候应该是病欲解

了。如果还有少许余证,少与调胃承气汤就可以。如果是极其微弱

了,那是陷入阴证了,这又是另一种情况。



.如果只是发热,谵语,那赶紧用大承气汤,不要耽误。阳明病耽

误了也可能会死人。有见过这样的医生,明明就是大承气汤证,又

是顾忌病人年纪大,又是顾忌病人胖瘦,非要用生地黄,火麻仁润

下,这些都是滋腻润养之药,下去如同火上浇油,于是把病人治到

病位抢救。辨证施治,有大承气汤证就要用大承气汤,不分老人青

年。你真辨证准确了,药是祛病的,伤不了人,再说,中病则止,

仲景将法度说的很清楚,又不是让你拿药当饭吃。比如,麻杏石甘

汤在小儿温病肺炎上运用极多,尤其肺炎险急之时可谓神方,要是

拿体质和年龄说事,麻黄,石膏这样的猛药怎么能用于小儿呢?其

实,病邪才伤人,药毕竟是治病的,哪及病邪本身伤人厉害,畏药

而存病,这是说不通的。所以学医要有辨别能力,一旦被误导,有

可能一辈子都转不出来。

..用攻下的药,只要大便通了,就要停药,不可尽剂。

..原文:

.213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

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注解:

.阳明病,有可能是汗多造成的,汗出多了,肠胃里面就干燥了,

大便就硬结了,这时候就谵语了。这时候可以用小承气汤,要是喝

一次谵语止了,那就停药,不要在喝药了。

.原文:

.214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

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

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解:

.谵语,潮热,脉滑疾,脉证俱在,小承气汤。服了承气汤,若感

觉腹中有气在打转,那就再服一升。若肚子里没有气在转动,也没

有变的打屁严重,就不要再服了,有可能是弄错了。到了第二日,

如果大便还不下来,脉反而微涩了,这就是真的弄错了,这是津液

虚,这就比较难治了,不可再服承气汤。

.原文:



.215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注解:

.阳明病一般是能食的,有阳明病而又不能食,那就有可能是结在

胃中了,所以说“胃中必有燥屎”。如果能食,那就只是大便硬,用

大承气汤。

.原文:

.216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注解:

.阳明病有“热入血室”的情况,其实就是热与血结,所以有下血和谵

语的症状。“但头汗出”是津液受里结的牵制,这时候可以刺期门穴

泻其实,如果汗出了,说明里面的结实下掉了,病就好了。

.原文:

.217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

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之故也。下之愈,宜大承

气汤。

.注解:

.“汗出谵语”,这是阳明病,肠胃中有燥屎;“此为风也”,还有太阳

中风的证,那就要“过经”后才可下,也就是等太阳病解后才可下。

下早了,“表虚里实”,表里都在损耗津液,难以兼顾,津液则会更

虚,谵语会更严重。《伤寒论》定一个先表后里原则,实质是津血

原则,人体的津液不可能同时兼顾攻表和攻里,若能兼顾也就没有

病了。

..如果下的话,宜用大承气汤。

.原文:

.218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

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注解:

.脉沉,病在里;这里的喘满是里有实热。这时候再发汗,本来在



里面解决病邪的津液又要兼顾出表,大便就更不通了。表虚里实,

里外消耗津液,时间久了就会谵语。

.原文: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

之。

.注解:“三阳合病”,腹满,口不仁,面垢,谵语是阳明病;身重难

以转侧是太阳病;少阳证这里没有;遗尿是津液大虚,膀胱结缔组

织失养不能约束了。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如果只是发汗,津液更

虚,谵语会更严重;如果只是下,也会津液更虚且邪气内陷,那就

只有额头上有汗了,别的地方出不来汗了,手足还会逆冷。如果下

之后,还有热证的自汗出,那就说明还是温病,以当下的证为准,

可以用白虎汤。

.这里有两个新的证。口不仁是嘴里粗糙,不清爽,这是里热口舌

糙胀引起的。面垢是脸上脏脏的,总像没洗干净一样。肠胃里面有

积热的人,一般脸上会有脏脏的,肿胀粗糙。大家会发现,人一过

三十岁,尤其是吃肉喝酒的男性,就会渐渐变得头大皮肤粗糙,一

脸横肉。这是因为三十岁后,人体的代谢渐渐变慢,如果还像从前

那样摄入,体内一定有里热积存。所以我建议,运动少的人,三十

岁后要慢慢地转向吃素,不然容易显老,疾病也会少。

.原文: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

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

.太阳阳明并病,如果太阳证解了,只有发潮热,手足出汗,大便

难,谵语这些阳明病的证了,那就用大承气汤下之则愈。

..原文:

.221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

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

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

者,栀子豉汤主之。

.

.注解:

.“脉浮而紧”,“身重”是太阳伤寒;“咽燥口苦”是少阳;“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这是三阳合病。这种情况如果

发汗,人就会躁扰不安,心里头昏乱,谵语。如果用温针,就会惊

怵烦躁睡不了觉。如果攻下,胃里头就虚了,邪气进入胸膈里头,

扰动不安不舒服,心中郁烦不安,舌上苔厚,这就是胃虚而邪热郁

于胸膈,是栀子豉汤的适应证。

.栀子豉汤的胃虚有热与半夏泻心汤的胃虚有热有什么不同呢?栀

子豉汤是以上热为主,半夏泻心汤是胃虚寒为主。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2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22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

前面讲的阳明病是肠胃里头有热结的。如果没有热结,而只是有热

呢,而且这个热主要在胃中以及胃以上的区域?这就是白虎汤的适

应证。胃热最烧灼人的津液,所以白虎汤里有粳米速补津液。如果

胃热没那么严重,津液损耗也没那么大,而且兼有表证呢?那就是

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疏散解表,石膏清热,只有一味炙甘草补

津液。后世温病学里的代表方子桑菊饮和银翘散,事实上方义和麻

杏石甘汤类似,是清凉解表之法。有人说《伤寒论》没有治温病之

法,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伤寒论》只是药简力专,一种情况就是

一个代表方而已。

原文:

223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

7合,日三服。

注解:

这个方子很多经方家归入利水之方。的确,从药物来看,除了阿胶

外,都是所谓的利水药,但这个归类我认为值得商榷。这个方子有

治阳明里热和利水的双重用途。

这里的“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是里热的反应,脉浮不一定就是表

证,有里热而脉浮也是很常见的。这里的小便不利主要不是因为津

液虚,若津液虚到小便不利,那就是大虚了,这里还没到这个程

度。但津液虚是有的,毕竟是阳明里热,里热是烧灼津液的。这里

的小便不利主要是因为热蕴于下焦,膀胱内浊热蕴结,尿道涩滞不



通。

热蕴下焦用滑石。滑石的清热作用类似于石膏,同时这味药非常

滑,是润滑剂,能走下焦,所以对尿道的涩滞热痛很有效。阿胶能

滋养阴液,因其味厚,厚则沉,滋养下焦津液,可以合白虎汤里的

粳米类比,五谷入中土,滋养中焦津液,阿胶也能润滑。这两味药

合在一起,既能解热养津液,又能润滑尿道,适合这里的小便不

利。

猪苓的作用类似于泽泻,比泽泻更咸寒更能走下。说这个方子是利

水之方,是因为有猪苓,泽泻。既要利水,为何还要用阿胶这样滋

腻的东西?再说,药没有什么利水不利水的,这三味药只是有降渗

的作用,擅长走下焦。药物只是一个能量场而已,这种下行能量场

未必只针对水,有水引水,无水引热。比方说茯苓,也可用于安神

和去烦,就是用其引火下行之作用。这几味药在这里主要是降下焦

之热。所以我认为猪苓汤也可理解为阳明病方的变化方,适用于下

焦水热之结,区别于承气汤的大便硬结。

猪苓汤和承气汤的区别:承气汤是泻肠中硬结;猪苓汤是泻膀胱热

蕴。

猪苓汤和白虎汤的区别:白虎汤擅长解上焦之热,兼救中上焦津液

虚;猪苓汤擅长清下焦之热,兼救下焦津液虚。

猪苓汤擅长治下焦的炎症。尤其擅长治尿道涩痛不畅,若偏热可再

加大黄;若偏胃虚的可加建中药;兼有水饮的,可加白术,桂枝。

有医生甚至用猪苓汤加炮附子治过阴证的尿道炎症。阴证的病人,

因循环不通,同时在膀胱尿道这个局部有湿热瘀火是完全有可能

的。炮附子针对整个身体的阴证,猪苓汤针对下焦的瘀热。所以说

药物无非是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只要能适应人体的切实情况就能治

病。

猪苓汤加大黄对肾,膀胱,尿道这个系统的结石有奇效,这是因为

大黄的攻下,加上阿胶,滑石的润滑。

原文:

224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

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注解:

这里的汗出多而渴,是胃中热燥,应该是白虎汤的方证,自然不能

用猪苓汤,猪苓汤是利下焦的,下焦有热则利热,无热那就只能利

小便了。用在这里是不对证的。

一般习惯把猪苓汤归入利水的方剂,大约是因为这个条文,这还是

受某方治某证,某药治某证的思想的影响。单说利水其实是局限了

猪苓汤,没有正真认识到方药在人体里的能量场作用,就像上一条

里举的例子,很多时候并没有湿证,我们也能用猪苓汤治好病。

原文:

225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

这里说的是阴证的表里同病,里有寒,很严重的虚寒下利,肠胃已

经没有消化能力了,排出的食物还是原样,这叫“下利清谷”。表有

热,那这个发热是少阴的可能性大。三阴只要出现合病,都是治从

太阴的,也就是以太阴为主。太阴病,以四逆汤为主方,这里用的

就是四逆汤。

为什么三阴合病药治从太阴呢?因为阴证的实质是津液虚。能量是

第一原则,自身都没有能量怎么能治病,津血只能通过脾胃运化来

化生,所以要从里论治,先温里建中。

原文:

226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注解:

若胃中虚寒,不能受纳,喝水都会吐出来。

原文:

227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注解: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这是温病,如果病人能吃,吃很多,就有可

能出鼻血。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出鼻血一般是在体育课,或

者玩耍了之后。运动会急剧消耗津液,再稍感风寒,人体就只能动



血驱邪了。出了鼻血,邪气就排走了,一场感冒就躲过去了。

原文:

228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

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

这里讲的是阳明病误下。阳明病如果没有大便硬结,所谓“其外有

热”,这是热正试图从体表来解,那就顺应人体的排病模式,用白

虎汤或麻杏石甘汤。这是不能下的,如果误下了,有可能会结胸,

就是热邪内陷与津液互结。如果不结胸,只是“心中懊侬,饥不能

食,但头汗出”,这是下药把胃弄虚了,运化失权,热郁于胸膈之

中不得出,那就是栀子豉汤的适应证。

从这里可以看出,六经的思维方式是一以贯之的,实际上就是一个

层面的划分,有的很典型的是表,有的很典型的是里,也有在半表

半里,也有的在这三者之间的中间区域,这里的热郁于胸膈,可以

理解为比表更趋向于里,却又不是典型的半表半里。不管怎样,只

要以表里层面的思路去理解,就能找到合适的组方。

原文:

22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

胡汤。

注解:

发潮热是里有积滞,大便溏稀说明积滞不严重,或者积滞已在化

解。小便正常,那就不会有发黄之类的证,热没有蕴积于肌体。胸

胁满是少阳证。那就治少阳好了,用小柴胡汤。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3

..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

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

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

样的中医。

.

原文: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

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注解:

胁下硬满,呕,是少阳病;不大便是阳明病。少阳和阳明合病

是用大柴胡汤。这里说用小柴胡汤,疑有错简。“舌上白胎”一

证,若苔白滑水腻,是阴证湿证;若白厚粗糙,则主里热。用

了柴胡汤,上焦通了,津液下来了,胃气也和顺了,也就汗出

而解了。

.原文:

231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

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

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

浮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

这一条可以作为一个完整医案来分析。

.脉弦,津液虚而有邪气;脉浮,有表证;脉大阳气亢。

.心和胁的区域痛,而且久按有气不通的感觉,还有短气,这是

少阳证胸胁满痛的范畴;“时时哕”,胃逆也是少阳证的范畴。

.“腹都满”,“鼻干不得汗,嗜卧”,“有潮热”,这是阳明里热的范

畴。

.“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这是黄疸的范畴,属于热蕴肌表。

.“耳前后肿”,耳前主要是阳明胃经循行,耳后主要是手少阳三

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

.这还是一个三阳合病。用针刺的疗法,病稍微好了点,外证还

是不解,言下之意是里证有所好转。这时候已经病了十余日

了,脉又再次浮了起来,说明邪气又盛了。这时候若是没有什

么新的情况的话,那就还是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与小柴胡汤。

.原文:

232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

治。

.注解:

这是接上面说的,如果只是脉浮,没有阳明少阳证,可以用麻



黄汤。这里是略文,用麻黄汤还得要有麻黄汤的证。如果无

尿,腹满而且哕逆,这是治不好的。这里的腹满可能是到了腹

水程度了,无尿不是津液虚就是有黄疸,哕逆是胃弱。从临证

上来讲,如果有腹水再加黄疸基本上是治不好的。

.

原文:

233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

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

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方

食蜜 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

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

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

仲景之意,已试甚良。

.土瓜根方(方佚)

.猪胆汁方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饴食顷,

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注解:

这几个方子都是润滑肠道的外用方。是在津液虚而大便硬,不



宜用泻药攻的时候用的救急方,将润滑的东西从肛门直接导入

肠道,让大便下来。现在医院常规受用的开塞露,里面主要的

成分是甘油,作用和这些是类似的。

.原文:

234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

宜桂枝汤。

.注解:

阳明病,同时有表证。脉变迟了,汗出多,微感恶寒,这是桂

枝汤的方证。如果阳明里证不是很严重,本着先表后里的原

则,用桂枝汤来发汗就好了。

.原文:

235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解:

这也是不太严重的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是麻黄汤的方

证,用麻黄汤发汗就好了。

.原文:

236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

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

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枚(擘) 大黄 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内二味,煮取

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英汁状,色正赤,一

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注解:

阳明病主要是身体里面有热结引起的。人体排热,主要是下和

汗两个途径,若不能下,那就会汗出多。发热而汗出多,这是

热发散出来了,身体是不会发黄的。如果只是头出汗,身体无

汗,从颈部汗就回去了,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这是热瘀在

里面了,身体必定会发黄,用茵陈蒿汤来治。

..

我们说汗和下排邪,若不能汗和下呢?人体就会通过小便来排

邪气,膀胱经和肾经络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若汗不能

排,小便也不排,那就会发黄,也就是发黄疸。为什么会发黄

呢?经过胃的消化,人体分化出两种营养,一种是红色的营

养,经过肝脏的过滤送入心脏来输布,这就是血液;一种是黄

色的营养,经过脾脏送入肺脏来输布,这就是津液。所谓津血

是这样分开来讲的。肺主皮毛,这里是汗不能出,津液的淤

积,所以发为黄色。当然,这种颜色里也有胆汁类分泌物,胆

汁是整个消化循环的一部分,涵盖在这里面。



.茵陈是退黄的草药。这味药微寒,淡,有轻升的香味,这就具

备了两种能量属性,一是轻升之力,能发散于肌表;而是寒淡

能利水。这就能开表郁而利水。这味药为主药,用得最重。

.栀子前面说过,淡苦而兼清香,擅长利三焦之水热而除烦。大

黄这里用得轻,只有二两,约三十克,若在去皮晒干,估计就

是十克之内的剂量了。有人说大黄是通大便的,我们说过这样

认识药物是很容易局限和误用的。大黄只是一种寒而破下的能

量场,能下大便,自然也能利小便。大剂量能下大便,剂量

小,就只够利小便了。大家不妨试试,一般大黄用个几克只能

通利小便,通大便的作用不明显。

.这三味药,茵陈重用,主要开肌表水热之郁;栀子利三焦之水

热;大黄轻用,下里之水热,里外全都廓清,服后尿色红赤,

很快就能退黄。

.当然,这是治热证的黄疸,若是偏阴证的黄疸,可以用桂枝,

五苓类方剂合茵陈来退,这个后面会讲到。

.原文:

237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

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

之。

.注解:

阳明病,严重的话会有谵语。说这个人容易忘事,是下焦有蓄



血,原理一样,为了攻下焦瘀滞,人体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津液

于下,于是上部津液匮缺,自然易忘事。瘀血往往是长时间引

起的,它是慢性的消耗人的气血,所以反应比较缓和,没有谵

语,只是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忘事。这种情况下,屎虽然也硬

结,但排下来还是容易,颜色也是黑的。色黑是潜血,也就是

排出来的瘀血,这就有了润滑作用,所以大便还是容易。这种

情况可以用抵挡汤来下。抵当汤是治热证的阳明蓄血的,里面

不仅有去淤血的药,还有攻下的药,不是热证不可用。

里有瘀结,有食瘀大便硬结的,有水热郁结的,也有瘀血阻滞

的,后面还有气痞的,食,水,血,气,一般来讲,实邪也就

是这四个大类型。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6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38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

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注解:

阳明病用了下药,心中郁烦,说明里面还有里热,如果肠道里还有

燥屎,这是可以攻的;如果腹满,大便前头硬,后面溏稀,那就不

可攻,因为胃已经虚了。如果有燥屎的,宜用大承气汤。

.原文: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

故使不大便也。

.注解:

五六日不大便,围绕肚脐一圈有痛感,烦躁,时而发作,这是肠内

有燥屎,所以不大便。这是严重的大便硬结,所以不按压也会痛。

.原文:

240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

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

枝汤。

.注解:

病人如果烦热,汗出了就应该解了,如果没解,又像疟疾一样在太

阳落山的时候定时发热,这是阳明证,这种情况,如果脉实,说明

里面有结实,可以下;如果脉浮虚,说明里面结实不严重,那就还

是先表后里,脉虚为津液虚,用桂枝汤。

.原文:

241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

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



阳明病大下之后,又六七日不大便,烦躁不解,腹部满痛,这是有

燥屎。这是还有宿食没下干净的缘故。据当下症状,应该用大承气

汤。

.原文: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

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

前面说的谵语,腹痛,烦热汗出,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阳明证。临

证上,典型证有时候并不出现,这里就说了几条比较不那么典型,

但也很常见的阳明证。

.阳明证病人一般小便多,大便不通则用小便来排热,这里小便不

利,那水只能走肠道了。肠道里面又有硬结堵着,于是大便忽然

难,忽然容易,难的时候是硬结在那里,是热性便秘;容易的时

候,变成了热性腹泻。时而有些发热,这和潮热的原理类似。热不

得下而上冲,上于肺,肺则用喘来加速排热;上于头,则冒,就是

昏昏热,热气冲头人是容易昏昏欲睡的,这种情况比谵语更常见,

谵语是津液大量消耗的极端反应,所以并不多见。这里有小便不

利,津液耗散并不太严重,所以没有谵语,只是昏冒。

.这种情况是用大承气汤,因为不论热性便秘,还是热性腹泻,都

是肠道里面有热的瘀结排不干净,视其严重程度,都可以用大承气

汤。

.原文:

243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 一升(洗) 人参 二两 生姜 六两(切) 大枣 十二枚

(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有人说,这里可能是写错了,这是寒证,怎么能说是阳明病呢?阳



明病的总纲是“胃家实”,就是肠胃里面有东西堵住了。有东西堵住

发生热证比较多,但不等于都发生热证,这就是偏寒证的胃家实。

.堵住了,吃了东西“欲呕”,意思是想呕,却没有呕出来。如果是胃

虚寒,食不受纳的呕,喝了热汤应该缓解,这是喝了热汤更严重,

说明是堵住了。“属上焦”的意思是指堵在了上面。

.这个方子四味药,后三味好理解,人参,生姜,大枣健胃。生姜

本身也能止呕;呕家不喜甘,用大枣就可以了,炙甘草太甜腻就不

用了。

.这里详细说说吴茱萸这味药。这个药极苦,苦的东西都有降的作

用,能降逆;苦的东西一般都寒,吴茱萸却是温的,所以能止寒证

的呕逆。温苦的东西一般都有清解的作用,比方说厚朴是温苦的,

能下气;麦芽炒焦了,多了温苦之性便能化食。吴茱萸极苦,清解

之力很强,降胃之积滞,所以说能治阳明之胃家实。吴茱萸还有辛

辣之味,有辛散的作用,这就兼具了解肌表的作用。但是其主要作

用还是降胃镇逆,胃寒胃弱的呕吐且有逆证最适用。何为逆证?最

常见的是头部的疾患,比如头痛;比如黄斑病,青光眼等眼睛的疾

患;比如癫痫,羊角风之类的,只要是跟胃寒胃弱及上逆有关的都

可以用到吴茱萸,因为头部的疾患无非是表不解而邪气上冲,吴茱

萸镇逆加解肌表,正对病机。

.原文:

.244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

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

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

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注解:

这一条讲三种实证(心下痞,肠道热结,中焦有饮)的鉴别。

.先是讲因误下而致痞的情况。寸脉缓,说明表证不明显,准确讲

是转为里证了,所以病人从发热汗出转为恶寒,而且不呕,不在少

阳,只是心下痞。恶寒是因里有痞牵制津液,而致恶寒。关脉浮是

说明邪在中焦。尺脉为阴,尺弱说明阴血虚。这个痞宜用半夏泻心

汤。



.如果病人没有下过,只是不恶寒而且渴,这是转为阳明了。小便

多,津液丧失了,所以大便硬,这里说不恶寒,没说怕热,说明里

热并不明显,而里实明显,没有里热,所以十日不大便也不觉得很

痛苦。这个宜用麻仁丸(见第247条),滋阴养液并辅之以轻剂攻

下药。

.如果没有其他证,只是渴欲饮水,那有可能是饮证,先稍微给一

点水缓解渴,不能多饮以免饮证加重,再用适当的方法来治,宜用

五苓散。

.原文:

245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

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

便因硬也。

.注解:

脉之浮之寸皆主阳。阳脉盛,说明邪气盛,病人如果阳脉微弱了,

汗也渐渐的出得少了,说明病退了,人体自己恢复过来了,自和

了。汗出得太多,那就会太过,汗出太过病也不会解,因为伤了津

液了,人体虚弱了,邪气又会进去。汗出太过还有可能里面

的“阳”绝了,这里的“阳”指津液,也就是丧失了津液,大便就会硬。

.原文:

246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

绝。

.注解:

这一条说脉。脉浮讲过了。芤脉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是如捻葱叶,

意思是脉轻轻摸似乎很充盈,稍一用力就瘪了。这种脉是阳气勉强

能支持,阴血已经很虚了,比如急性失血的病人就会出现这种脉。

房事过多,年轻失精的也容易现这种脉象。年轻,阳气正旺之时,

虽消耗却还勉强有,阴血却虚绝了,所以现此脉。

.脉浮为阳,也说明有表证;脉芤是阴脉。搏是互结在一起的意

思。当浮和芤同时出现,说明阴血虽然少,胃气却还能勉强调动起

来抵御外邪。此时如果胃气转为虚热状态,这就反而更容易消耗津

液了,津液就会更虚。男子房事过多伤了津血,如果再有消渴引饮

的证就是这种情况,这是很危险的。

.以脉论病,不似仲景原文。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47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

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

.麻仁 二升 芍药 半斤 枳实 半斤(炙) 大黄 一斤(去皮) 厚朴 一

尺(炙,去皮) 杏仁 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

度。

.注解:

.趺阳脉是指足背部的胫前动脉。古人号脉所谓“三部九侯”,三部指

的就是寸口(腕部桡动脉),趺阳,人迎(颈总动脉)。现在只有

寸口脉,古医术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失由此可见。

.这里也是以脉论病。趺阳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对于脾胃的问

题反应较为清晰。趺阳脉浮说明胃气强;涩说明津液虚,这个津液

虚就是小便数造成的,此所谓“涩则小便数”。浮和涩合在一起,大

便就会硬结。这里硬结是胃气过强,津液输布太过,则脾就要来制

约,所以称之为脾约。

.这种情况用麻仁丸来治。这个方子里的大黄,枳实,厚朴是小承

气汤。说明是偏热结,这里的情况和小承气汤证不一样的是有津液

虚,于是用麻仁做主药,麻仁富含油质,润肠道的作用很强。杏仁

能下气能润肠,这里熬作油脂来用,是取其滋润肠道的作用,芍药

是敛津液,其寒收之性也能制约胃之功能太过。

.同样是热性的便秘,于三个承气汤之外又有这个麻仁丸,体现出

经方用药的核心精神,以津液的盛衰为原则来加减组合。

.原文:

.248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



之。

.注解:发汗而不解,说明病不在太阳。“蒸蒸发热”是指从里面往外

蒸的发热,说明热在里,所以说这是属于肠胃里面的问题,可以用

调胃承气汤。

.原文:

.249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腹胀满也有一种可能是胃虚而气满,属于厚朴生姜半夏甘

草人参汤方证。这里用调胃承气汤,说明是里有实热的胀满。

.原文:

.250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

小承气汤和之,愈。

.注解:

.太阳病,汗吐下之后不愈,一般来讲会变成虚证。若体内素有积

滞和内热,因损耗了津液,也有变成大便硬结的实热证的。如果微

微发烦,小便数,大便硬结,用小承气汤可以治愈。

.原文:

.251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

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

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

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

大承气汤。

.注解:

.这一条的第一句是有问题的。脉弱说明偏向于阴证,此时若有心

下痞硬,应该是半夏泻心汤的方证。至于烦躁,中焦痞塞,上下不

交通也是会烦躁的。所以此处疑有错简。后面说与小承气汤,显然

就不成立了。

.这一条的重点是第二句。可以当作一个临证案例来看。如果六七

日不大便了,能不能攻?还要看一下小便,如果小便少那就不要着

急攻。里面若有大便硬结的话,小便一定是会多的,水分不能走大

肠便走小便。如果小便少,说明不是硬结,小便少还有可能说明里



面没有那么热,打个比方,如果一样东西受热,水分一定会释放出

来,人体也一样,热证往往小便会增多,小便能排热,这也是人体

的排邪模式。这种情况不可以贸然去攻,如果攻的话,一开始可能

会有一点硬的大便,后面必定是溏稀的。

.必须要等到小便多起来,这时候才说明里面有硬结了,也转热证

了,就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攻了。

.原文:

.25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

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眼睛如果转动不利了,是什么问题?我们前面说过,是津液虚,

因为眼睛的转动要靠大量津液来润滑。“无表里证”,这句话有问

题,因为后面说的大便难就是里证,身微热也可以算轻微的表证。

这是阳明里实热引起的眼部津液虚,下实热则津液自回,用大承气

汤。

.原文:

.253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有阳明里实,同时有发热汗多,这是里热外透,这个里热很严重

了,应该赶快用下药,可以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4 发汗不解,服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是接着上一条来说的,这时如果用发汗的方法,病是不能解除

的。腹部感觉到满痛的话,要赶紧用下药。可以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5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也是接着上条来说的,如果腹满不减轻,或者减轻得很少,还



是应该用下药。可以继续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6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

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

汤。

.注解:

.阳明少阳合病,会下利,这是人体通过肠道来解除病邪。如果脉

象不虚的话,这是顺的,因为二阳病,脉象理应偏盛一点。如果脉

象“负”的话,这是“失”,估计是失津液的意思,也就是虚的意思。这

是既有热,又有津液虚,这就互相矛盾了。

.如果是脉滑而数呢?脉滑者如走珠,也就是像珠子从血管里滚

过,说明有热而津液不虚。脉数也说明有热。从脉象来看,为宿

食,为实热,应该下,可以用大承气汤。

.这里以脉论病,不符合《伤寒论》的脉证合参,且证为主,脉为

辅的原则,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257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

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饮,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淤血,宜

抵当汤。

.注解:

.这里既说无表里证,又说发热七八日,发热就是典型的表证,这

是矛盾的,无里证,又脉浮数为表,怎么可以去下呢?这里说下不

好理解。

.如果用了下药,脉还是数,病也不解,而且还能吃又容易饿,六

七日不大便,这是兼有淤血,可以用抵当汤。为什么这里判为瘀血

证呢?因为有“消谷喜饥”,这是瘀血证的一个指证。体内有淤血,

气血就要去攻这个瘀血,会加大消耗,所以能吃易饿。阳明瘀血

证,是适合用抵当汤的。

.原文: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注解:

.脉数不解,说明有热;下利不止,说明这个热是肠道实热,人体

在用下利排这个实热,却一直未能排干净。实热未解,而人的津液

是有限的,津液因下利消耗得太多了,人体就要动血液来排邪气。

血液与邪气相抗,兵力折损,就会形成很多败血,有时候表现为脓

血,于是就会发生便脓血的现象。一般来讲,有脓就是有热,所以

这里说是“协热”。

.原文:

.259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

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注解:

.这一条的表述也有问题,疑为后人所加。

.身目发黄,也就是黄疸。黄疸有阳黄,为湿热,茵陈蒿汤主之;

有阴黄,为有湿,但并不热,可以用五苓散之类的方子加茵陈,如

果胃虚明显,可以用后面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黄疸多少会有点热

象,因为水湿瘀滞也会生热,所谓“瘀而生热”。纯粹的阴证有没有

黄疸?有黄疸的情况很少,一般是重病,晚期病才会有。比方说,

肝肾病的晚期有腹水,再有黄疸的话,用胡希恕先生的话说,没有

见过治好的。一般说阴黄,只是指热象不明显,或者寒热夹杂的黄

疸。如何判别阴黄阳黄呢?这就需要别的证来合参,这里单就一个

发黄,便说是寒湿,不可取。

.原文:

.26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

主之。

.注解:

.将这一条和上几条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这又回到了《伤寒论》原

文的风格,以客观而精准的寥寥几个证来确定一个病,没有主观推

测的东西。

.身黄得像橘子一样,说明是偏明黄色。一般来讲,人的肤色偏明

亮是热证,偏晦暗是寒证。那这里就应该是湿热证。



.一个证能不能确定一个病?不能,两点才能确定一条线。于是下

面说“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水湿囤积,这也是黄疸的主证之

一。“腹微满”说明有里证。这几个证合参才能确定是茵陈蒿汤的方

证,此方中有祛湿热利小便的茵陈和栀子,也有通里泻下的大黄。

如果没有里证,只有阳黄呢?那就是下面的方子。

.原文: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肥栀子 十五个(擘) 甘草 一两(炙) 黄柏 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栀子是除烦热的,也能清湿热退黄。柏皮就是黄柏,和黄芩,黄

连作用相类似。黄柏味厚,更能祛下焦之湿热。这里能不能用茵陈

呢?当然也是可以的,茵陈不苦,其气轻升,更能走表。这里有发

热,说明有表证,茵陈也是合用的。

.原文: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连轺 二两(连翘根) 杏仁 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 一升 大枣 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 一升(切) 生姜 二两

(切) 甘草 二两(炙)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

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注解:

.黄疸都是因为水湿瘀滞引起的,分阴黄和阳黄。我们前面说过,

黄疸纯粹的阴证少,阴黄一般来讲只是热象较轻的黄疸,我们可以

用五苓散加茵陈来治。还有一种阴黄是寒热夹杂的,脾胃偏向于虚

寒,因为脾胃不运化,瘀而生热而发黄。这种情况就要用到这个方

子。



.方子里有生姜,炙甘草,大枣,这是建中温胃的;麻黄,赤小

豆,连轺(也就是连翘),生梓白皮,杏仁,这几位药无非是疏散

和清热利水两种作用。

.这个方子在临证上运用很多,并不局限于黄疸。现在有一种身体

失衡的局面很常见;脾胃是虚寒的;由于饮食滋腻又不运动,加之

熬夜,于是会有上火。这种瘀热其实并不热,用不着白虎汤;也不

实,用不着承气汤,主要是由于身体处于瘀滞状态引起的。这种失

衡引起的疾病很多,只要对症,都能用这个方子来治。现在医生常

用这个方子治疗各种瘾疹类皮肤病;其次就是咽喉或者泌尿系统的

炎症。

..连轺注解说是连翘的根,我们现在一般用的就是普通连翘,它有

类似薄荷的宣散的作用,也有微苦,能解热利尿。后世中医常用到

连翘,说它治咽喉肿痛,治风热感冒,治皮肤病,治黄疸。后世中

医以用讲药,太庞杂,也容易局限和误用药物。其实药物只是一个

能量场,连翘有走表的发散作用,自然不管是瘾疹,还是风热感冒

咽喉肿痛,只要是人体上部偏热的邪气都能将其散掉;它兼有微

苦,自然就能利湿热退黄疸。

.赤小豆不苦,微香微寒,主要是有燥散淡降的作用,是利湿热排

脓的药。需重用才有效。这个药很压秤,这里用的是一升,汉制一

升约200毫升。200毫升的容器装赤小豆是多少,大家可以去称称

看。

.生梓白皮这个药是梓树的白皮。《神农本草经》记载:“梓白皮,

味苦寒,主治热,去三虫。”这个药现在用的少,许多药方都没

有,一般用桑白皮代之,也有用茵陈代的。《医宗金鉴》曰:“茵

陈可代本药,但不如桑白皮有泻肺,利水,消肿之效也。”

.自此阳明证篇已经讲完了,下章开始讲少阳证篇!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263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

从这一条开始进入少阳篇。

其实少阳病的主要方证前面已经学过了,关于半表半里少阳证的人

体原则,第37条有详尽的解释,这里就不在重复。这一篇只是系统

地来梳理一下。

我们知道,少阳病有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心烦喜呕,

嘿嘿不欲饮食。这一条作为少阳病的总纲,又提出三个纲领性的

证。为什么不直接用四证来作为总纲呢?它们之间矛不矛盾?它们

不矛盾,证后面的人体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少阳四证具其一便可定

为少阳病;而少阳病的总纲却没有这样说,这里的三个证,具其一

还不能定为少阳病,须和其他证合参。就像太阳病的总纲里的三

证,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三个证见其一是

不能定为太阳病的,比如少阳病也会头痛,少阴病也会恶寒,这个

需要注意。

现在来说一下这三个证的原理。

先说“口苦”。人体的外躯壳,最外面覆盖着皮肤;内腔壁覆盖着黏

膜。这个黏膜区域属于半表半里范围的投射区。苦的东西一般来讲

是寒降清热的,如果内黏膜组织有热,人体的自然机能就会分泌苦

味的东西去清这个热。内黏膜没有味觉,而内黏膜的出口“口腔是

有味觉的”,于是口里头便会觉得很苦。换言之,口里头觉得苦,

整个上焦系统的内黏膜都已经有热了。

“咽干”,少阳病是半表半里之热郁于上焦,自然就会咽干。咽干的

原理和口苦的原理相同,都是整个上焦内黏膜系统的邪热。



“目眩”,少阳病的根源是胃弱,气化循环受限,而上下不交通。邪

热郁于上而不得下,上冲于头,就会目眩。

原文:

264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

下则悸而惊。

注解:

我们以前讲过太阳病的中风,这里提出一个少阳病的中风。中风到

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说法不一。通观《伤寒论》的条文,中风一般

指的是因体表丧失津液而造成的津液虚,津液虚毛孔开则风邪容易

进人人体,是这个意思,

少阳病同样也会中风,这时耳朵听不见了。肾经络表,肾主耳,风

邪郁表,耳朵就听不见了。表虚也会造成耳朵听不见,表虚则肾

虚,老年人肾气衰了,耳朵也会听不见。“目赤,胸中满而烦”,这

时少阳证,少阳证而有津液虚,不能够再行吐法和下法耗散津液,

否则会发生惊悸的反应。

原文:

265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

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注解:

头痛发热是典型的太阳证,为什么这里说是属少阳呢?因为有“脉

弦细”,津液是虚的。少阳病的实质是胃虚津虚,邪气内陷,与正

气相持于半表半里。少阳病的外证也是会有头痛发热的。假设这是

一个病例,如果没有其他的太阳或少阳证来佐证,在这种相对含糊

难断的情况下,但凭一个脉弦细,也可以怀疑是少阳,照少阳处方

不会有大错,因为津液虚是要慎行解表之法的。

少阳即为胃虚津液虚,若发汗津液更虚,加之少阳有上热反应,大

脑就会产生缺少津液的热性反应,就会谵语。这个问题说到根源还

是在胃,胃若能和,能生化津液,自然就会好;若不能和,那就

会“烦而悸”,这是跟津液虚和上热有关的反应。

原文:



26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

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

这一条的几个证就是典型的少阳证了。“脉沉紧”说明邪气入里了,

不但胁下有硬满痞结,胃里面也不运化了,所以会“干呕不能食”。

如果吐下了,胃里面空虚了,脉也就不会沉紧了。《伤寒论》的条

文多数情况下没有完整的脉证,这两条都是脉证很齐全的病例了。

原文: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

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

这里说的是柴胡汤证,却误用治里的吐下之法和发汗温针的治表之

法。这时候虽然柴胡证没有了,病却没有好,成了坏病。这时候也

不要慌张,《伤寒论》的原则是以患者当下的身体证状为准,当下

出现何种情况,就用相应的方法去治就好了。

原文:

268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注解:

这里讲的是三阳合病的情况。“脉浮大,上关上”,脉浮说明有表

证;大脉是指大而虚的脉,这是津液虚而邪气盛;“上关上”,脉的

上部浮大明显,这是主上热的。

“但欲眠睡”,我们前面讲温病的时候说过,热病会有欲睡眠的反

应;“目合则汗”,目合。人体进入半休眠状态才有汗,说明津液

虚,人在正常醒着的时候津液消耗大,没办法出汗以驱邪。

综合来看,既有“脉浮”的太阳病,亦有上热津液虚的少阳病,还有

欲眠睡的温病(温病必有里热,实质上是太阳和阳明的合病),此

所谓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就好了,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和大柴胡汤都

可以考虑。

治病就是这样,不管证多么的不常规,或者多么的不常见,只要能

弄清楚证后面的人体原理,自然就能按六经思维将其归类并治疗。



原文:

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注解:

伤寒六七日之后,病有可能往阳证转,也有可能往阴证转。“无大

热”,已经没有太严重的热象了。只是“躁烦”,躁是躁扰不安,烦是

心烦,这都是偏情绪的反应,是由津血虚引起的。前面说过,人体

一旦津血虚,便会启动烦躁的自保模式,一来是通过亢奋来加速津

液的运行和供应,二来也是通过提振人体来加速津液的生成。

既然是津液虚的躁烦,说明不是转入阳证,而是从阳入阴的趋势。

原文:

270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

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

伤寒三日后,就该传三阴了。病如果得不到解决,人的津血就会因

为抵抗邪气而衰退,自然就会往三阴病走。如果病人胃口很好,也

不呕,说明胃气不衰,甚至胃中还有热。胃气不衰,津血自然不会

太虚,那病有可能是快好了,三阴应该没有受邪。

原文:

271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注解:

一般来讲,邪气盛的时候会出现弦脉,大脉,数脉,滑脉之类的亢

盛的脉。如果脉平稳和缓了,哪怕是脉小脉微了,也说明邪气已

退,脉回到了原本的状态。这时候病就快要好了。

原文:

272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注解:

这几个时辰是凌晨三点到七点,犹如一日之中从冬到春的过渡阶

段,少阳病是对应春季的,顺其时病自然得解。寅时是肺经主时,

卯时是大肠经主时,辰时是胃经主时。此三经均属里,肺为太阴,



大肠和胃属阳明。少阳病之本质原为胃弱,里气充实,胃气来复,

自然能驱邪外出。像这种以脉和时辰论病的地方,都是王叔和加上

去的,非仲景本意,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

至此,少阳病就讲完了。本章虽名为讲少阳病,并没有对少阳病有

详尽的分析,这是因为前面都已经讲过了。这一章侧重讲了少阳病

和其他经病的传变,也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少阳病在六经病里的坐

标关系。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从这一章开始讲三阴病。

.三阴病一言以蔽之就是:脾胃弱,津血虚少,人体对疾病呈现出

消极衰退的反应。

.我们说过,临证上辨表里病位,一般问证准确;辨阴阳,最准确

的是脉。简而言之:诸如细,弱,虚,空之类血管里血少的脉是阴

病的脉;反之不是阴病。哪怕脉象迟缓,只要血管里的血充实,也

不可断为纯阴证;哪怕脉象躁数,只要血管里血虚少,也不可断为

纯阳证。所以血管里的血的多少是判断阴阳病的关键。

.因为《伤寒论》论病不是每条都提及脉象,往往略去,但“脉证相

应”是《伤寒论》的大原则。以上便是作为对三阴病脉象的补充。

.原文:

27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

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

此条为太阴病的总纲!

.陷入阴证必定因津血虚;津血虚必定因脾胃虚,饮食不能生化为

气血所致。太阴病的病位为里,亦可理解为里阴证,所以太阴病的

总纲里首先提到的是脾胃系统的反应。

.“腹满而吐,食不下”这事实上是脾胃系统几乎停止运行了,胃虚寒

而不能运化便会吃不下东西,吃下去的也不受纳会呕吐出来。腹部

也是胀满的,肠道也不运作了。第270条说过,如果病人胃口好便

不会往阴证转,所以这里首先说的是胃口的问题。

.“自利益甚”,病人腹泻严重,腹部时而会隐隐作痛。这是寒泻。热

泻一般会有排下有力,屁多屁响且大便偏臭,肛门灼热之类的反



应;寒泻虽然也难以自控,却不感觉到排下有力,也不会屁多而

臭。

.“时腹自痛”,这个腹痛也须和实热的承气汤证腹痛区别开。除了隐

隐的间歇疼痛这个特点外,虚寒的腹痛喜按喜温,按腹部或用暖水

袋暖腹部会觉得舒服,因为里面没有热。实热的腹痛不喜按不喜

温,按之痛剧。所以腹部的证应该是要按诊的,现在运用的人不多

了。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时候如果再用下药,就会胸下结硬。我

们顺应人体来分析,这种结硬也是一种人体的自保模式,它用一种

痞结状态阻止身体的能量继续向下流失。这里的结硬和结胸的区别

是:结胸有按之痛或不按也痛,而这个结硬一般来讲是没有明显痛

感的,因为只是寒水之结,并无结热。

.原文:

274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注解:

“中风”是指腠理开,体表丧失津液,风邪得入的症侯,所以四肢烦

痛,同时又是太阴病,所以称为太阴中风。

.脉浮取为阳,寸为阳。阳脉微,说明邪气已退。脉沉取为阴,尺

为阴。阴脉涩为血少,同时又长,说明气血已经来复,邪气去而正

气生,所以说病快好了。

.我们给病人用了药,判断药用得对不对,不要但凭病人说的主观

感受,因为病人的叙述有主观有误差,应该结合脉象来审察。

.原文:

275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注解:

亥时到丑时上,是晚上的9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是人体气机行至

太阴的时候。夜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这是阴阳交换,从阴极到

阳气复生的一段时间。太阴病是极阴的,在欲解的时候,也会顺应

这个时间段阳气来复。这段时间在方位上对应北,五行上对应水。

关于时辰里面隐藏的信息量还有很多,在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



.原文:

276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

此处疑有误,三阴病原则上是不可以发汗的,况且说桂枝汤发汗也

不是严谨的说法。

.原文:

277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

辈。

.注解:

太阴病的总纲里有一个鉴别要点:“食不下”,准确说是脾胃虚寒的

食不下。很多重症的病人,临死前几日的反应就是吃不下,胃气绝

了,救不了。这里又加了一个不渴。胃中虚寒自然不想喝水。腹泻

会脱水,一般来讲病人会想喝水的,如果还是不想喝水,说明里面

已经很虚寒了,这时候应该用温里之法,可以用“四逆辈”,也就是

用以姜附为主药的方子。

.临证上,想不想喝水也是鉴别阴证的一个要点,它直接反应胃里

面是热还是寒。脾胃为中土,是能量生化的中心,是全局的关键。

一般来讲,不管整体是寒是热,只要胃里面是虚寒的,都可以加一

点生姜温里。生石膏,黄芩,黄连这样的寒凉药和生姜同用的方子

《伤寒论》里很多,比如大青龙,越婢汤,柴胡汤,半夏泻心汤

等。反过来讲,如果胃里有热,能食索饮,这些方子里的生姜也可

去掉。《伤寒论》所授的是加减变化之道。

.原文:

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

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注解:

脉浮缓,手足温,身发黄。从这几个要点来看,这不是里阴证,应

该还有点瘀热,怎么说是太阴呢?《伤寒论》个别地方说到里阴证

是太阴;当说到脾引起的问题,也是太阴。因为脾属太阴,胃属阳

明。前面我们就碰到过,吴茱萸汤证不是里阳证,而是胃的虚寒,



因为属胃,也归入阳明了。

.这里的太阴身发黄,事实上是以脾为中心的运化水湿的系统出了

问题,脾主肌肉,所以身黄,这就是黄疸了。如果小便自利,说明

水湿运行通畅了,就不能发黄了。黄疸病只要小便正常了,就会退

黄。到了七八日,如果“暴烦下利”,也就是热性的腹泻,这是因为

脾实了,也就是脾的功能回来了,运化能力强了,自然肠道里淤积

的腐秽就要排出去。排完了,腹泻就止了,哪怕一日有十余次,也

一定会自己止住的。腹泻其实是人体排病邪的一种调节机制。热泻

好理解,里面有多余的能量和淤积自然要排出去;寒泻其实也是一

样,胃肠虚寒不能运化,不能消化的食物也要排出去。更重要的

是,邪气也会同时随之排除体外。

.现在很多医生见泻止泻,这是很危险的,强行止住,邪气留在体

内,还会以其他形式作祟,以至于越治越复杂,迁延不愈,就是这

个原因。《伤寒论》里的方法,寒泻用生姜,附子,热泻用芒硝,

大黄,都不是去止泻的,前者是增加能量和气化作用,后者是顺应

人体的排病之势以排邪。止泻不是药物之力,而是人体自己平衡

了,邪去了,泻也就自己止住了。

.原文:

279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

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生姜 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

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大黄 二两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

枚(擘) 生姜 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太阳病是人体欲将病邪从表解,医家当用解表方顺势而为。如果用

下药,属于误治。用了下药后,病人腹满,时而会隐痛,这是邪气

被下药引入里了,人体只得调整模式,从里解病邪,于是发生了腹

满隐痛的证。从所处的方剂来看,此时应该还有太阳中风的证,同

时有腹部的隐痛,属于表里证皆有。人体被迫要从表和里两个通道

解病邪。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还是以桂枝汤为主方。这种腹满隐

痛非实热的痛,而是津液不够,运化不力引起的,只需增加芍药到

六两,敛津液下行即可。

.如果是大实痛,也就是里面有实热结滞,那就要用大黄了。还是

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用桂枝汤加大黄。大黄剂量用得不重,二

两。这里的二两应该是生品二两,去皮晒干后。折合成现在的剂

量,应该在十克左右。说明这个所谓的大实痛没有严重到承气汤证

的地步。如果真的那么严重的话,是可以先下承气汤的。所以在里

证重急的情况之下,是可以打破先表后里的常规的。

.原文:

280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

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注解:

太阴病的脉应该是弱的。脉弱,说明津血虚,同时又有热利,肠道

有实热,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所谓的寒热夹杂证便是。在临证

上,可以用建中的药合大黄,芍药来治。甚至干姜和大黄,附子和

大黄同用,有经验的中医在临证上经常这样用,效果很好。条文中

的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大黄和芍药还是要用,只是要减少用,

因为胃气弱的人,只能经受得起小剂量的大黄,如果图一时之快,

大黄,芍药下多了,伤了津液和正气,病反而不解了。一般来讲,

这种情况下十克之内的酒大黄,宁可多服几剂,以图缓攻。

.为什么内有实热的情况,条文里也归入太阴病呢?因为所谓六经

只是一个坐标体系,人体更多的病情未必在正坐标点上,而是在坐

标点之间,甚至有交错情况,就像此条所说的,津血虚脉弱,同时

里面又略有实热。我们不需要去纠结六经之名,而要把六经当检索

的工具,找到病邪具体的坐标和性质,然后用《伤寒论》的治病原

则,按照实际情况变化组方治之久可以了。此所谓不可死于句下。

.至此,太阴病就讲完了。太阴病的实质是人体在津血虚弱的情况

下,需要从里来排解病邪的局面。治病的首要原则是建立人体能

量,然后再试引能量去排解病邪。三阴病都有胃弱津血虚的问题,

所以三阴病的治疗都要以温中生津血为先。这就是所谓的“三阴病

治从太阴”。

.太阴病的主方是四逆汤,四逆汤里有三味药:干姜,炙甘草,生

附子。干姜和炙甘草是温中化生津液的,生附子是扶阳第一药,其

挽救沉衰的作用很强。生附子和干姜的区别是:生附子以走为主,

通行全身,起阳救逆;干姜以守为主,温中建中,提振脾胃能量。

.这一章没有专门讲到四逆汤,是因为前面已经有讲到,后面在少

阴病和厥阴病的章节里还会继续讲。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281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

少阴病为表阴病,此条为少阴病之总纲。

“脉微细”,前面说过,判断阴证和阳证,脉最直观。这里先讲脉,

微细脉。“但欲寐”,总想睡觉。当阳气运行于外,阴气运行于内

时,人是醒着的;当阴气运行于外,阳气运行于内时,人便睡觉。

少阴病,表阴有余,病人便会发生“但欲寐”的现象。这个作“旦”欲寐

解释更贴切,同音通解,白天总想睡觉,毕竟晚上想睡觉是常态。

生活中,老年人比较容易随时随地打瞌睡,这就是因为阳气的生发

之力不够了,阴行于表的结果。现在的年轻人容易失眠,是因为现

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太紧张,阳气亢盛,阳有余而阴不足,所以晚

上阴气置换不出来,于是便入睡困难。

这里关于少阴病讲的非常简略。我们前面学过很多关于阴证的指

证,比如怕冷不欲去衣被;比如肢体僵紧转侧困难;比如不欲饮

食;比如汗出多小便多。这里不再重复,临证的时候是需要共参

的。

其实只要有表证,同时津血虚到阴证程度的,都可以用少阴病的思

路来治。比方说我们前面说过的桂枝加附子汤就是例子。表证为中

风,同时津液大虚,于是加附子解决阴证的问题。《伤寒论》里这

一类的方子多,都可以归入少阴方,后面还会陆续讲到。

原文:

282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

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

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解:

这里说的实际上是少阴和少阳的合病。“但欲寐”是少阴;欲吐而心

烦这是典型的少阳。

到了五六日的时候,小便多而且渴,这是少阴。因为少阴是表阴,

表虚会出虚汗,当汗不能出时,便会转由小便出,所以有一种小便

多也是表虚或表阴证。小便多了,病人就会渴,这是津液虚了,饮

水自救。如果小便色白,说明体内没有热,少阴病的指证就更具备

了。

后面说,小便色白是因为下焦虚寒,不能制约水了,所以色白。像

类似这样的语境的话,疑是后人加上去的。因为张仲景论病是大循

环概念,一般会说此为表,此为里,或此为津液虚。这里说是下焦

有虚寒,人体是一个大循环系统,能量运行到体表,气化剩余的部

分下行为尿液,小便的颜色和多少难道仅仅和下焦有关?能不能制

约水,难道只和下焦有关?关于水道系统的论述,之前的文字显然

没有这样的语境。就连猪苓汤也没有定义为是治下焦病的。这就开

了后世局部看待人体的先河。这本书的难读之处就在于有很多王叔

和加上去的话,还有历代传抄者加上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也要感

谢王叔和,没有他,兴许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这本书了。

原文:

283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

复吐利。

注解:

“脉阴阳俱紧”这是太阳伤寒,汗出应该脉缓。这里说“反汗出”,说明

汗出了还有脉紧,这个脉紧就有点难以理解了。后面说的是亡阳,

意思是亡了津液。津液虚再加上有邪气,哪怕有汗出,也是有可能

会出现脉弦或紧脉的,因为血管里面的血少,一旦因为邪气亢盛起

来,里面的血有限,便只能摸到脉管变得紧致起来,而摸不到血液

的鼓荡。所以这里的脉紧主的是亡阳。这种紧脉应该同时有细,或

沉取虚才对。条文里说这种情况属于少阴。

后面会说咽痛而吐利,说明胃气也很虚。那到底是少阴还是太阴,

我说过,情况往往是交错的,不可死于句下,临证时依据证的反应

用相应的方法处理就好了。



原文:

284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

少阴汗也。

注解:

少阴病,怎么还有“谵语”这种阳明里热证?后面说,这有可能被火

疗发了汗。三阴病是不能发汗的,发了汗,津液大虚了,小便也困

难了,而且这种外源性的热邪强行进入了人体,人体也要想办法排

出来,所以有咳和下利这样的排邪现象。谵语是大脑缺津液,同时

又邪热上冲时,产生的调集津液的自保反应。这里应该是外源性的

热进入了人体,且灼干了津液。

虽然很混乱,随证处理就好了:津液虚,辨明阴阳,生姜,附子,

炙甘草,大枣,地黄,阿胶都可以用;热邪,分清层面,滑石,猪

苓,大黄,石膏皆可用。总之行寒热并进之法即可解。

原文:

285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注解:

脉细沉,为津液虚;脉数为阳亢。阴虚而阳亢,这是滋阴药的适应

证。不管阴虚阳亢,还是病在里,只要是阴证,都是不可以发汗

的。

原文:

286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

复不可下之。

注解:

前面说少阴不可发汗。“亡阳”,阳指津液,“阳已虚”,尺脉弱涩,也

不可下。

原文:

287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

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注解:



少阴病,“脉紧”说明有闭阻之寒邪。一般来说,如发生紧,弦这样

的脉象,就可能跟宿食,淤血,痰饮之类的瘀阻有关系。若自身没

有瘀阻,大循环畅通,哪怕气血虚一点,也很难有缠绵不去的病

邪。所以任何疾病的发生内因永远是第一位的。

条文中说,到了七八日的时候,病人忽然下利,下利说明人体将里

面的瘀阻排出来了,这时候“脉暴微”,脉迅速变微弱了,因为邪气

去了,脉不紧了,就回到了原本的微弱的脉象。而此时,手足反而

温暖了,这是大循环通了,气血能走到肢体末端了,脉也不紧了。

这就是病快要解了。这时候虽然还为下利所困扰,但等到邪气排

尽,就会自愈的。

从这一条再次可以看出,《伤寒论》看人体是很简单的,无非是能

量和循环的问题而已,见过农村的柴灶吗?你只要明白烧火的原

理,就能明白医学的原理。医学该回到简单直接的思维上来,“物

有本末,事有始终”,大道至简,弄玄虚了,只会妨碍我们对人体

的真实理解。

原文:

288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注解:

少阴病发生泻下的情况,要是自己止泻了的话,说明胃气恢复了,

泻也就自止了。这时候如果怕冷,蜷怠喜卧的话,这是说明津液

虚,还有残余的病在少阴,因为少阴病有“但欲寐”;如果同时有手

足温的话,说明阳气回复,表里循环已通,这个病是很好治的。

原文:

289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注解:

“恶寒而蜷”是少阴病的范畴,“自烦”,“欲去衣被”说明里面有热了,

阳气恢复了,这个病就好治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90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注解:

脉沉取为阴,尺脉为阴。一般阴证的脉浮取微弱的话,沉取只会更

微弱,而此时沉取有上浮之象,也是说明阳气恢复,病快好了。

.原文:

291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注解:

子时到寅时上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五点。是一阳复生到阳气初发的

三个时辰;在一日当中,这段时间犹如冬季的后半段,少阴病在这

个阳气由里运行至表的时间段容易好。时辰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这

里我们只从人体运行上来解释。

.原文:

292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

少阴七壮。

.注解:

阴证本为津液大虚,再吐泻而亡津液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病人死

亡。如果吐泻的同时手足不冷,反而有热了,病人是不会死的,因

为这是人体阳气恢复。不但不会死,病还会向好转。如果脉象一时

还不能有恢复,那就再少阴经施灸,帮助少阴经气血恢复。这里体

现的就是顺势而为的医学观念。注意是用艾灸,而不是用针,灸更

适合阴寒之证。

.原文:

293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注解:

少阴病本为津液虚,到了八九日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回来了一些,



而津液却因久病而亏耗。人体的阳气要亢盛起来去排邪气,这时候

无足够的津液可以调动,只能强行调动血液来帮助排邪了,于是发

生“热在膀胱”,“便血”的热象。有称此种情况为“少阴热化证”的,这

样也说得通,因为阴证的本质在津液虚,而不在于寒热,临证我们

会发现,阴证病人上火,长痘,长疮的也不再少数;厥阴病更是以

有明显上热为特征,少阴也有热化,就连太阴都偶见外热内寒的格

局。所以,后世的医家,见火便清火;见血便凉血止血,而不从人

体的大局和自身之作为去思考问题,此为最常见的流弊,不知害了

多少病人。

.原文:

294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

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注解:

少阴病,“但厥无汗”四肢厥冷,没有汗,津液大虚了。如果强行发

汗排邪,人体无津液可调动,只能调动血液来排邪。因脾胃大虚,

中土不能制衡,很可能失其常度,血就要从口鼻从眼睛出来。这种

极端的情况名叫“下厥上竭”,下面已经厥逆,上面却还在耗竭血

液,说明人体已经完全逆乱了,是很难治的。

.原文:

295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注解:

恶寒,身子蜷曲不能舒展,手足逆冷,都是津血虚极的表现,如果

再有下利,这种情况是“不治”的。当然,还要看病人虚到何种程

度,也不能一概而论,但这种情况,如果不能迅速止泻,病人是有

可能很快虚竭而死的。

.原文:

296 少阴病,吐利燥烦,四逆者死。

.注解:

这种情况比上一种更极端,在下利的基础上再加了呕吐,这就是两

个渠道在耗散津液。这时病人烦躁,这是阴阳离绝,阴不制阳的烦

躁,也就是即将脱阳。病人如果同时还有四逆,这就是不治的了。



.原文:

297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注解:

如果是自身排邪的下利,下利止就该手足温,各方面的情况好转,

这里反而头眩了,这个头眩是津液大虚的头眩,说明这个下利止是

无津液可下了,这就很危险了。后面说“时时自冒”,有可能是虚阳

在上的眩冒感,说明阴阳即将离绝,这也是死症。

.原文:

298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燥者死。

.注解:

这几条讲少阴病,讲的却是下利和四逆这样的太阴证,可以理解为

少阴病同时有太阴病,也可以理解为少阴病转变为太阴病。少阴转

太阴是很常见的,张仲景在这里讲的无非病情转变的规律,古人行

文多过简,理法而已,不必去纠结字面上的逻辑。

.“四逆”是津血大虚不能充养全身了,津血就会先保内脏,于是四肢

冰冷,冷过肘膝,如同往回逆流了一般,此为四逆。

.“恶寒”不用解释了;“身蜷”,津血大虚,身子会发生蜷曲,前面说

过还会有僵硬不可转侧,也是同样原因;“脉不至”,脉上不来了。

.“不烦而躁”,这个要详解一下。《伤寒论》里的“烦”有两种含义,

一为上热的烦,二为津液虚的烦,有时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厥阴

病的烦便是。“躁”就是因为津液虚,是比烦更严重的津液虚,烦只

是情志反应,躁则还有手足躁扰的动作反应,这是人体出于自保,

用这种躁扰来调集津液。

.这里说在一系列阴证的前提下,如果病人没有烦,而只是躁,说

明津血大虚,而且还有虚亢,这样更容易消耗掉剩余的津血,这也

是死症。

.原文:

299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注解:



“息高”是指呼吸高而短促,感觉吸不到下面去了,这也是虚阳在

上,阴阳离绝之征兆,这也是死症。

.原文:

300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

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注解:

前面几条讲少阴死症,无非就是因为转为太阴吐利了,以至津血大

虚了,四逆了,身体蜷曲了,然后躁烦了,眩冒了,息高了,阴阳

离绝了,人就死了。这是一个阴证常见的死亡过程。

.这一条是结合具体的少阴证详细地讲了这个过程。“脉微细沉,但

欲寐”是典型的少阴病。阴证是不可汗的,汗出则津液更虚,这时

候汗出了。如果是人体阳气回来了的汗出,同时可能会有烦的反

应。这里只是汗出,并不烦,那就要注意了。病人感觉欲吐,这种

情况下的吐,说明胃里面不接纳了,胃气坏了。到五六日的时候转

为自利,然后是烦躁却不能躺卧睡觉,少阴证没有了,彻底转为太

阴了,而且虚阳在上了,这就是死症了。

.原文:

30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细辛 二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少阴病是表之阴病,阴病不可发汗,我们前面学过,麻黄和细辛组

合是发汗的,因为桂枝是解肌,能将肌肉里的水湿逼出来。这里不

能发汗,而病又在表,于是用了麻黄和炮附子组合。

.炮附子是温阳的,因为炮过,通行之力减了,能量不至于迅速走

散,更能停留在肌体里,而温全身上下之阳。当体表的阳气足了,

自然就能将邪气排出去,炮附子也有固摄阳气的作用,所以能用于

阴证虚汗的止汗,也能用于温下寒。生附子更多的是通行经络的作



用和气化的作用。当四逆的时候,生附子能将能量迅速送到肢体末

端形成循环,当阴寒下利的时候,生附子能振奋肠胃形成气化。四

逆汤里是生附子,因为四逆汤的主证就是四逆和下利。

.细辛这个药有一种芳烈窜升的香气。《神农本草经》认为它主要

有三个作用:主咳逆,除湿痹,利九窍。这里用细辛。对比前后条

文来分析,应该是因为有“脉沉”。脉沉,在这里有可能是说里面有

寒痰或寒饮之凝结,所以合用细辛。

.说到细辛的作用,就要和麻黄,桂枝来做对比。桂枝的香气相比

细辛,更厚更浓,质重则不能行远,桂枝的作用基本上是脾所主的

路线,从中焦气化到肌肉而已。

.麻黄没有香气,没有香气则没有形质,无形的东西走得最远,比

如声波,比如光,所以麻黄是开周身之孔窍的。没有形质也有个缺

点,就是犹如刀没有柄,它没有力量,所以麻黄合桂枝这样的药就

能发汗,单用则不能。麻黄合炮附子的组合是治少阴病的主方。因

为炮附子主温阳振奋,而非主发散。

.细辛介于两者之间,比起麻黄它有香气,比起桂枝它香气偏轻。

轻则升,所以在《伤寒论》里细辛主要治咳逆和上焦的寒痰凝结。

.有一个问题,既然是阴证,为什么没有炙甘草之类建中补津液的

药呢?这就是我推断细辛在这里是针对寒痰凝结的原因。在经方

里,如果要去攻一个顽固的结滞,是不会用甘草的,比如抵当汤,

陷胸类,承气类的方子大都没有炙甘草,因为甘以缓之,甘味会缓

和攻的力量。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0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

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

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这个就是少阴病的正治方了,用了炙甘草。条文中说"以二三日无

证,故微发汗也",应该是指刚病了两三日,还没有那么严重的阴

证出现,所以可以稍微发一点汗。其实这个汗与不汗,是要看人体

自己的,人体有能量可以汗出以排邪,它是会出的。麻黄合附子不

是发汗剂。这里的意思是有可能会微微出点汗,并不是一定会出。

古书行文太简,需要根据一贯的语境和规律来理解。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寓意是一实一虚。一个是里

有寒痰寒饮,为实,用细辛温散之;一个为虚,用炙甘草建中补

虚。这个思路和前面的大小柴胡汤,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思路是一以

贯之的。

.原文:

303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 四两 黄芩 二两 芍药 二两 鸡子黄 二枚 阿胶 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

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前面说过,当津血虚极的时候,人会眩冒烦躁,这时候不要误以为

有热,这是阴阳离绝的死症。如果津血没虚到那么严重,人体只是

出于自保亢奋起来产生虚热,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就是现在这种情

况"心中烦,不得卧"。

.这个"心中烦"是有上热的。津血虚不够供给身体所需,人体便用

烦来亢奋,加速运行来生成与供给,在脉象上的反应比较常见的是

细数脉;也有可能是大脉,也就是大而沉取虚的脉。细和虚说明里

面血少,阴虚;数和大说明推动力有,阳热不缺乏,也就是阴虚阳

亢。这种情况,一般来讲用生地黄,阿胶,麦冬这样的滋阴药就可

以解决了。阴补上去了,阳火就制约住了。如果阳火更偏胜怎么

办?那就是现在这个方子,不仅用阿胶,白芍,鸡蛋黄滋阴强壮,

还用黄连和黄芩清热。所以中医说简单也简单,中道之医而已,在

能量上不是越强越好,要取居中平衡。过与不及都会生病。现在那

些顿顿吃肉还敢进补的人,其实很多病是花钱补出来的,偏离中道了。

.“不得卧”,不能躺下,躺下也不能睡。这种情况现在很多,很累

了,想躺下睡一会儿却睡不着,烦乱,甚至躺都躺不了,稍躺一会

儿心神不安的又要起来。问题还是出在津血虚上。当人血虚的时

候,心脏每跳动一下的带血是不够的,人体组织就要缺血,大脑容

易缺氧受损。所以血虚的人睡眠时很浅的。更严重的血虚,人体就

不让你睡了。很多人用吃安眠药来入睡,久而久之会失效,因为人

体的自保机制也很强大,它和安眠药的抑制作用是相反的力量,是

对抗的力量。血不够而强行抑制入睡的话,有猝死的危险,这就是

为什么有人服了安眠药就醒不过来了;老人有时候会在睡梦中自然

死亡也是同样原理。

.有医家说,这个方子是治"少阴热化",倒是也可以这么说,但这

个方子所治是不是归属于少阴呢?其实不必分的那么绝对,只要是

阴虚而阳火偏胜都适用。人体只要产生这种困局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去解这个困局,就可以治一切因此而产生的病。我们举一个古代的

医案:有人得了腹水,很多医家治不好,用药都是些健脾利水破瘀

之类,后来有个医生开了大剂量的阿胶和白芍,病人不敢服,说阿

胶滋阴,白芍敛阴,本身有腹水,怎么能服这个药呢?后经医生劝

告大胆的服下去了,一剂腹水就消下去了。



.这个例子说明药不是治病的,药是作用于人体能量场的。当人体

阴虚阳亢的时候,会不会出现腹水的情况呢?可能不多见,但也是

会有的。这种时候,只是先让人体能量场回到正常状态,人体才有

可能自己去排病。换言之,只有人体自己能治病,药物怎么能直接

治病呢?后世医学之弊,就是臆想某药治某病,而不去研究药物与

人体真正的关系和作用。这就只能拿经验说事,但经验总归会时验

而时不验,验了不知道为什么验,一旦不验又不明白为什么不验,

然后就束手无策。

.原文:

30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

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 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 三两 人参 二两 白术 四两 芍药

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少阴病刚开始一两日的时候,"口中和",口里没有或苦或淡,渴与

不渴,或干或涩之类,说明脾胃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背恶寒",

说明寒邪在表,最好的办法是灸,因为病在表从表解。病如果只是

在表,汤药没有外用之法来的快,所以条文中先说当灸之,然后才

说该用什么方子。

..这个方子里为什么没有炙甘草?因为寒邪在表,去了炙甘草的缓和

作用能增强达表之力,也是因为胃没有太大问题。这里炮附子用得

多,是二枚,一般只用一枚。茯苓和白术是化中焦水饮的,背恶

寒,一般来讲里面是会有寒饮的,《金匮要略》里讲咳喘的时候会

专门讲到。阴证的津虚,又有水饮凝结,水饮化去了,津液不能速

生怎么办?炙甘草不用,那就用人参和白芍来生津液和敛津液。这

里的用量不少,人参二两,白芍三两,芍药是偏阴性的,可见这里

的阴证也不是很严重,条文中说了,刚"得之一二日"。

.原文:

30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解:

一身皆痛,这是以表证为主的:脉沉说明里面有寒饮。和上一条的

意思是一样的,附子汤是合用的。

.原文:

306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 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 一两 粳米 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

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解:

这种阴证便血的情况,老年人在医院吊水后出现得很多,一吊水,

拉血了,然后病也越治越复杂。老年人气血衰退了,一般来讲身体

比较容易呈现少阴的局面,所以老年人坐着容易打瞌睡,"但欲

寐"嘛。吊水,水是阴寒的东西,那么多水强行打进血管,加之抗

生素也是苦味的,苦寒的,所以一吊水,邪反而进去了,变成了里

阴证,这种强行而大量进入人体的寒邪,人体必须立刻调动能量排

解,津液不够就只能动血以驱邪,这就是便血的原因。一便血,西

医就说是有炎症,加量抗生素接着吊,很多人就是这样给治坏的。

.这个方子只有三味药。粳米是补津液的;干姜是温阳驱寒的;赤石脂

是金石之药,金石之药都有重坠之性,能达下焦,方后写的是不煎

而直接冲服,下行之力就更强了。赤石脂色红入血,有敛和涩的作

用。下行之力能驱下焦之邪,敛涩之力又能敛元气涩精气而止下

利,是为一举两得。

..原文:

307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

者,桃花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从行文上来看,似上一条补充,其实完全可以合并成一条,

有可能是后人加的注解,传抄中变成了正文。

.从主证而言,下利便脓血用桃花汤是没问题的,从其兼证来看,

腹痛可加白芍;小便不利可加桂枝,茯苓,白术。但从抓主证的角

度来看,抓住其主要矛盾,单用桃花汤是可以的。《伤寒论》的惯

有思路是抓大放小,大处解决了,小处自然会随之解决,无须面面

俱到,所以方子里大都就是几味药。这一点对临证时很有借鉴意义

的,若开药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力量的分散和能量场的混乱。

现在有的大夫一开几十味药,这是乱枪打鸟。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7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08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注解:

这里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单说可行针刺之法,没说怎么刺。

.原文:

309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

吴茱萸汤前面阳明病里面讲过,吐和利是肠胃反应,也就是阳明区

域的反应。烦躁后面加了“欲死”两个字,这是因为表不通,胃又不

降,上冲所致,手足逆冷说明表气严重不通。那有没有可能是太阴

四逆证呢?一般来讲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不会是太严重的阴证,所

以用的是吴茱萸汤,而不是四逆类的方子。

.原文:

310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 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

熬香,和令想得,温分六服。

.注解:

猪肤就是猪皮,这个熬成膏是滋阴润燥的,这里说的是少阴病,若

是少阴病转为热证,有阴虚阳亢,这个药是可以的。后面说胸满心

烦,又是典型的少阳证。明显矛盾,所以方证存疑。方后说加白

蜜,蜜是滋阴甘缓的;加白粉,胡希恕先生考证说是米粉,那就是

补中滋养的作用。

.原文:



311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 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 一两 甘草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注解:

这几条都冠以少阴病,说“二三日,咽痛”,事实上是讲少阴病的变

化,变化后就不一定是少阴病了。

.我们之前讲过“咽干”,为少阳病之证,因为咽喉黏膜为三焦网络黏

膜之出口,可反应半表半里的情况。这里是“咽痛”,当我们受到邪

气的时候,人体要调动津液排邪外出,咽喉的出口往往会表现为炎

症为痛,事实上也就是邪气和正气僵持之处,厮杀之处。咽喉从病

位上而言,既能反应表证,也能反应半表半里证,是这两个区域的

交界点。这里只用甘草这一味药,说明其他的表和半表半里证不明

显。如果没有好呢?那就再加桔梗,桔梗是宣散的,这样药力就强

些。

.这里的甘草没有注明是炙用,那就是生甘草。《神农本草经》说

它“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主“金疮肿,解毒”,说明生甘草

是既甘以和中,又散邪解毒的药,主要是宣散上焦之邪。炙甘草的

运用很广泛,几乎无方不用,主要还是因其建中之用。温热病的方

子用甘草,理应是生用的;如果是虚证,或者补津液之用,就用炙

的,比方白虎汤里用的就是炙甘草,因为白虎汤是治津液虚的热病

的。

.原文:

312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 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 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



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

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注解:

这个比上一条严重,咽喉里有疮,连话都说不出了。但从用药来

看,不是热证,热证不可能用鸡蛋清这样的滋养剂。鸡蛋清很有意

思,民间偏方用来治咽喉失声,喝了就能说出话来;它还能用来抹

古琴的丝弦,弦脱丝了可作护弦之用,弦也是发声的,可见它对声

音有作用。半夏是治咽喉的,有一个治咽中有异物感的方子半夏厚

朴汤,也是以半夏为主药。半夏是散结降逆的;苦酒是醋,醋是收

敛的,也能软散坚结,这个方子是含服的,不是一口咽下去,是让

它慢慢通过咽喉的病灶。这有点像民间偏方了,有可能是后人加上

去的。再者,这两条都是依单一病症出方,似不合《伤寒论》的语

境,但方子还是可以参考的。

.原文:

313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

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

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注解:

这个方子相比较更合经方之法。这里有半夏,主要是针对邪结;桂

枝,是针对大循环的,外不通,邪才会内结于咽喉;炙甘草建中补

津液,是针对中土能量的。经方组方无非是三套药;平衡能量的,

调整大循环的;攻邪去实的。这个方子便是很好的范例,三味药正

好各有所主,药虽少,理法却很周全。

.原文:

314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少阴病,加上腹泻。少阴病是表阴证,腹泻在这里是太阴证。同时

存在怎么办?三阴合病,治从太阴,这是原则,当然要以治太阴为

主。

..太阴的主方是四逆汤,就是生附子和炙甘草,干姜的组合,因为

生附子比炮附子更偏向于通阳,也就是气化运行的作用,脾胃气化

了,自然腹泻就止住了。所以这里是生附子和干姜的组合。为什么

不用炙甘草,因为还有少阴表证,炙甘草主缓和主内守,去了它能

量则可迅速外达,所以暂可不用。

.少阴的主方用麻黄的多,这里用的葱白。已经腹泻消耗了津液,

不可以宣散太过,既然不用炙甘草,也就不用麻黄,只用少量葱

白。

.从白通汤的组方用药我们可看出,仲景的组方是以客观的人体能

量和循环为原则的,既不是所谓的凭经验,也不是用一堆玄奥的大

道理来搞模糊概念。此方证所主的困局在于,有太阴腹泻,又有少

阴表寒。阴证之津液如何能兼顾表里?照人体循环的规律办就是。

于是就有了以太阴为主,少阴为辅的组合方式。且内不用炙甘草,

外不用麻黄,其中寓进退之深意。要学就学这种客观实在之处,后

人搞的东西,太爱讲大道理,道理一大堆,其实里面落不到实处。

中国的文化,成于“道”,毁于讲“道理”,好谈玄辩理,不肯下实证工

夫就已经离“道”很远了。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2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15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

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 五合 猪

胆汁 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

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注解:

阴证下利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虚脱而死。像前面讲的白通汤方证,

如果更严重的情况,利不止,且厥逆了,脉也没有了,而且还有干

呕和烦,怎么办?那就要再加两味药,猪胆汁和人尿。猪胆汁是苦

寒凉降的,人尿是阴润酸降的。

.仲景的特点就是用药不驳杂不偏门,这里出来两味奇怪的药。这

是不得已而为之。津血虚极,再加上呕和烦,这就是虚阳在上,阴

阳离绝之兆了。阴阳将离之时,人是反而会有阳气虚亢的反应,死

前的回光返照就是这个原理,蜡烛在熄灭的时候火苗也会再炸一

下。这时候如果只用扶阳药,很有可能造成脱阳而死,就像快灭的

蜡烛不能用力吹一样,吹重了准灭。这时候就要加两味寒降的药来

制约这个将脱之虚阳,让阳能降下来,和阴互抱互生。为什么不用

黄芩,黄连,石膏之类的苦寒药呢?因为血肉有情之物相对来讲和

人体比较能和合。在病情危重之时,必须谨慎,用药不可轻率。

.平时我们碰到气血极亏的病人,用药也不可过于重剂,反而要轻

药缓图,也是这个道理。

.原文:

316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

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

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白术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附子 一枚(炮,去

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

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

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

斤。

.注解:

真武汤以北方水神真武为名,可见是治水的。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这是有水饮在四肢,四肢为表,在少阴

范畴。“自下利”这是水不走小便,就走肠道;还有“腹痛”,于是有芍

药。治表之阴寒水凝,炮附子和白术的组合。茯苓利水;生姜温胃

通阳。

  

.方后的加减法是可取的,要是咳嗽就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要

是太阴里寒的下利,那就去芍药,加干姜;要是呕,就去炮附子,

增量生姜到半斤。

  

.原文:

317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

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 三

两(强人可用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

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

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

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注解: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本来是少阴病,表有寒,那么能量就要



去体表驱这个寒,这时又发生太阴腹泻,里面的津液迅速的空虚。

人体不能让里外同时流失能量,于是便会启动应急模式,阻止里外

的交通,于是格拒了,也就是体表相对热,体内相对寒,里寒外

热,里外的寒热阴阳不顺接了。手足是厥逆的,脉也微弱欲绝,但

是“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身子感觉不那么怕冷,面色也发

红。病人还有可能出现腹痛,干呕和咽痛,里面的邪气要寻求出

口。有时候还会“利止脉不出”,里外格拒了,不交通了,就算腹泻

止了,脉也出不来。

  

.这里的虚阳格拒在外,和前面说的虚阳在上有相似之处,但用药

和前面很不一样,前面是轻药缓图,这里是生附子和干姜比四逆汤

剂量更重;前面有苦寒药辅助,这里没有。

  

.前面药轻的原因是津血太虚,这里重用是因为津血没那么重,也

没那么寒,所以才会有“咽痛”和“不恶寒”这样的情况。至于“脉

微”,“脉不出”是因为闭阻了,而非白通加猪胆汁方所言的无脉,如

果不闭阻,应该搭上去就没有那么微弱。这时候是可以承受重一点

的剂量的。再者,里外不顺接是因为里外的寒热能量相差太远:热

性外散,寒性内沉,此时热在外,寒在内,散者更散,沉者更沉,

自然就阴阳隔绝,这时候必须要用重剂,才能打通里外阴阳。

  

.方后的加减法是可取的。   

.这种情况在有些慢性病上面也很常见,只是反应没这么强烈。比

方说有的病人感觉有些燥热,可脉却很微弱,还胃寒宫寒;或者看

上去精神好,嗓门大,可一搭脉,脉很微弱,还腰痛腿凉。这就是

有轻微的里外格拒了,这时候千万不要见火灭火,应该用白通加猪

胆汁汤和通脉四逆汤这样的思路来治。《伤寒论》常以外感病为例

来讲怎么处理人体的困局,其实这些困局也可以产生其他的慢性

病,《伤寒论》里的方子只要对症,是可以治各种病的。

.原文:

318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

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

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

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

一升半,分温再服。   

.注解:

前面说过的四逆是津血大虚,不能到四肢末端,产生的四逆证。那

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会产生四逆呢?还有现在说的这个:津血虽然不

虚,气机闭阻了,不能外达,于是出现了四逆的证。至于其他的

证,都加了个“或”字,意思是有可能会有,不一定都有。   

.“或咳”,气机闭阻引起肺气不宣;“或悸”,气机不能外达,津液气

化受限,心下便有悸动之感,这里可以理解为如同车受阻的反应,

这是能量在努力发动;“或小便不利”,表气不通,膀胱经络表,小

便自然也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里外原为一体之运行,

外不通则里也不得下,则腹痛,或有腹泻且坠胀排不干净的滞重

感,此为下重。  

.这些“或”有之证都不是四逆散证专有的,在别的情况下也很常见。

比方咳嗽不一定是气机闭阻;心下悸有可能是津液虚,或有水饮;

小便不利有可能是湿证;腹痛泄利有可能是瘀血或宿舍。怎么才能

判断是四逆散证?前提是要有四逆,还有就是脉证相应。一般来

讲,四逆散证脉会沉,因为气血不外达,尤以沉而短躁之脉为典 型。   

.有个学医的患荨麻疹反复不愈,麻黄桂枝各半汤,麻黄连翘赤小

豆汤,柴胡汤都用过了,无效。一问证,除了略有咽干乏力之外,

没有别的证,脉沉小短,略显有力,重按又弱,建议他用四逆散为

主方做汤剂,再加点祛湿的药,三四剂便痊愈了。这里没有四逆,

也没有那些“或”有之兼证,为什么用四逆散呢?从脉象上来看脉

沉,这就有四逆散证之嫌疑了,又没有别的明显的证,且建中解

表,解半表半里,祛湿祛瘀的方法都用过了,都无效,这样看来,

身体的主要矛盾则可能是气血闭阻不能外达,那就用四逆散。这个

例子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方证药参透方证后面的人体规律,否则

难以运用经方处理非典型的情况。二是有了真正的《伤寒论》的思

维,就算误治,也很容易找回来,因为方向就那么几个,不至于乱

打乱撞方向不明。 

.这个方子可以归类为柴胡类方,但和大小柴胡汤有比较大的区

别。小柴胡是以胃弱,邪热上冲为主。大柴胡是以胃弱,下有宿食

之实热为主。四逆散胃弱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没有呕逆厌食;热象

也没那么明显,没有心烦和便秘,但是以气机闭阻为主。方中的柴

胡宣通气机于三焦,枳实宣通气机于里;人体之能量,上则化为

气,下则凝为血,白芍能引津血下行,也有通达之意;炙甘草建

中。药虽只有四味,理法清晰完备。  

.后世有个方子叫逍遥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

一个运用很广泛的方子。逍遥散其实就是从四逆散变化出来的,其

组方为柴胡,芍药,炙甘草,茯苓,白术,当归,薄荷,生姜。前

面三味药和四逆散是一样的,方后说要加薄荷同煎,薄荷有类似于

枳实的散气之用。又加了祛水饮之茯苓,白术和祛瘀血之当归。除

了气郁的闭阻,内有水饮和瘀血也有可能是闭阻的成因,药虽增

多,理则一致。加生姜同煎,生姜有驱寒淤的作用。这样一来,这

个方子对气郁,湿瘀,血瘀,寒瘀就都有效了。所以这个方子成为

后世最有代表性的方子,其特点是用药比较杂乱,说得不好听就是

乱枪打鸟。后世的医学由于没有《伤寒论》这样简明落实的辨证体

系,这样的方子便能给医生很多方便,哪都照顾到了,总会有点效

果;缺点是方向太多,力量就没那么集中,很难做到古经方那样的

药简力专的效果。   

.四逆散和逍遥散都用的是散剂,就是磨成粉末煎服或冲服。散剂

和丸剂的特点是药力释放缓慢,更能达于里和下焦,对于里面的瘀

阻证是更合适的,所以结胸证之陷胸丸,水饮证之五苓散,后世的

逍遥散,都是丸散之剂。

.四逆散方后的加减法里说腹痛加炮附子,这个不妥当,腹痛该增

量白芍。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3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19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

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 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

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渴而心烦不眠是猪苓汤方证,而咳,呕,下利却非典型的猪苓汤

方证。如主要矛盾是水逆或小便淋涩不畅,或兼有虚热之象,猪苓

汤是可以用的。

.原文:

.320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单凭一个口燥咽干是不能用大承气汤这样的峻下之剂的,何况之

前还是少阴病。读这种传抄了几千年的经典难就难在这里,你不知

道哪些是原文,哪些是后人加上去的,存疑。

.原文:

.321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一条跟少阴病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方证是可取的。

.有一种腹泻就是拉清水,一天十几次,这有可能时肠道里面有硬

结的燥屎堵住了,人体就要调集津液去攻这个燥结,攻之不下,渣

滓的东西堵在那里,而水液却能通过缝隙下来,于是就不停的拉

水。后面还说“心下必痛”,人体如果下面消耗津液太多,中焦就会



痞结,阻止运行,此所谓结胸,于是心下痛,这也是一种双向调节

机制。“口干燥”说明有热。这里的证据是充分的,可以用大承气汤

来下。这种拉清水的情况服了大承气汤,有可能会拉下几块硬邦邦

的屎球来,腹泻便会自止。

.那有没有可能一天拉水很多次,是寒证的呢?有的。再提供两条

鉴别方法,寒泻的时候虽急迫却无力,热证则有力;寒证一般来讲

排泄物不会很臭,热证则恶臭且屁多。

.原文:

.322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就算不大便,也不能单凭一个腹胀就用大承气汤,至少还应该有

腹诊。大承气汤证该有腹痛不可近,也就是不能按,按之会剧痛。

.原文:

.323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

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解:

.这里的脉沉是指有里证。三阴合病治从太阴,用四逆汤。

.原文:

.324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

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

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

.人体排病邪主要有汗,吐,下三个途径。汗下之法《伤寒论》中

谈得很多,吐法讲得极少,这一条就是讲吐法的。

.病人吃东西,吃到嘴里就吐,“心中”,也就是胸口的地方感觉“温温



欲吐”,但是又吐不出来。这是邪实结在上部了。这里的“手足寒,

脉弦迟”是说明大循环受限了,而非阴证。阴证当有脉微弱,弦迟

主瘀滞,并不能等同于津血虚。这时候不能下,而要用吐法,因为

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吐法的方子《伤寒论》里出得极

少,前面有个瓜蒂散可以用。也可以人为催吐,比如喝酒想吐吐不

出来的人,可以用手抠嗓子来抠吐。

..一个病人胎停多次,不敢再怀孕。原本没有吐的症状,服了柴胡

剂,病人呕吐得厉害。细分析,少阳病本来就有心烦喜呕之主证,

而柴胡汤本有治呕吐的功效,为什么服了反而会吐呢?后又想,病

人本来不吐,喝了柴胡剂吐了,岂非少阳已通,人体自己在排病?

呕吐即为少阳的典型证,也可理解为是其典型的排病方式。复诊再

辨,方证无误,还是柴胡剂。病人喝了还是吐得厉害,不喝药就不

吐,但是病人不疑,一直坚持服药,吐了一个多月,却自感情绪和

身体状况反而见好。后来再次怀孕,成功度过危险期产下一子。这

个例子说明,只要我们将人体的循环打通,人体自己就会去排病,

人体排病也是遵循病在上从上解,在下从下解;在表从表解,在里

从里解的原则。我们用药知识顺势而为。这位病人平时好生闷气,

气塞填胸,有胸闷感,便是此条所谓“胸中实”,自然得吐而解。

.要是病人“膈上有寒饮”的话会发生“干呕”,也就是呕之无物,如果

是寒饮造成的,药赶快用温的方法,温以化饮,可以用四逆汤。当

然有个前提,就是阴寒之证才可用四逆汤。

.原文:

.325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

其上,灸之。

.注解:

.这里有下利,有脉微脉涩,有呕,有汗出,多个途径失津液,陷

入严重的阴证了。三阴合病治从太阴,应该急用四逆汤;从病位上

而言,当表里上下都有证的时候,也是要取乎中,建中为主。这里

说要温灸其上,不妥当。

.至此少阴偏就解读完了,下章开始讲解六经的最后一篇:辨厥阴

病脉证并治。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7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这是六经的最后一篇。

.厥阴是阴发展的最后阶段,阴极则生阳。这是天地之理,天无绝

人之路。如果一阳来复,阴阳交融生长,那就会渐渐往好的方向

走,疾病也就会退去;如果病邪未退,阴阳不能调和,阳亢于上,

阴虚于下,这就是厥阴病。严重的厥阴病是很危险的,虚阳欲脱是

其特征,就像烛火熄灭前要炸一下,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也是这个道 理。

.厥阴病处阴阳变化之际,忽进忽退,病位也势必忽深忽浅,因为

这种进退之间的特性,我们可以姑且将它归入半表半里证,属于半

表半里之阴病,但治法上是以温里为主,因为三阴病以建立能量为 先。

.原文:

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

吐蚘,下之利不止。

.注解:

这是厥阴病的总纲。

.《伤寒论》就是这样,只讲现象,不讲原理。在当时的社会下可

能不需要讲,有些东西不用说大家也懂,这原本也只是当时的一本

普及教材。可在后世就不同了,后世重术不重道,舍本逐末之学

多,道的思维一旦淡化,就未必能参透里面的奥秘,所以需要来讲

清楚其原理。

.厥阴病首先是阴病,可证又都是阳热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阴绝于

下,孤阳亢于上,则为上热下寒,寒热夹杂。

.“消渴”,口渴欲饮,饮而不止渴谓之消渴。津血虚兼上热是其特

征。

.“气上撞心”,上热,是津血往上走,津血又不够,上到心脏区域就

上不去了,一撞即落,于是便有撞心之感。

.“心中疼热”,人体有瘀阻会疼,津虚也会疼。津虚了,筋腱失去滋

养就会挛急,急性的挛急就是抽筋,抽筋很疼;胸膜缺津液也会

疼,隐隐的疼。若是厥阴,疼且热。

.“饥而不欲食”,胃中有热,会容易有饥饿感;胃的津血不够不能受

纳,人又会感觉吃不下去。正合厥阴病机。

.“食则吐蚘”,蛔虫喜欢热的地方,如果上热下寒,蛔虫就会往上面

跑,所以“食则吐蚘”。现在农药运用广泛,得蛔虫病的少了,这个

证就少见了。食则吐还是会有的。

.“下之利不止”,如果用下药,加重下焦的虚寒,下焦就更固摄不住

了,于是下利不止。

.原文:

327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注解:

脉微浮,说明气血由阴入阳,能逐邪于表,那就很快会痊愈。如果

脉不能浮,仍在阴,那就还是好不了。

.原文:

328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注解:

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对应肝经;寅时是3点到5点,对应肺经;卯

时是5点到7点,对应大肠经。这个时间段犹如一年当中的春季,阳

气生长之时。厥阴病为阴尽阳生之机,在这个时间段往往容易解。

.原文:

329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注解:

厥阴病为阴病,哪怕有上热,也不能给太多水喝,因为水也是阴性

的,稍微给一点,病就容易好;给多了,病反而不容易解了。



.原文:

330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注解:

原则上,阴证不可行汗下之法,津血虚的也不可以。

.原文:

331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注解:

伤寒,若津血不够,人体便会发生厥逆,四肢冰冷,这是津血要先

保内脏保元气。如果先厥逆,然后又发热和下利,说明人体的胃气

回来了,津血功能增强了,又可以通过发热和下利来排邪了。这种

下利自己会止的,邪尽则止。如果又发生厥逆了,说明人体又往阴

的方向走了,那就有可能再次发生下利。这个下利应该是人体往阴

走时,再次感受邪气,人体又从里来排邪。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厥阴病进退不定的特性。

.原文:

332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

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

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

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

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

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注解:

这一条讲厥而下利,一般来讲原本应该胃口不好的阴病,忽然胃口

反常的好,有可能是病向好,但也要防止是虚阳欲脱的胃口好,这

事实上是胃气欲绝时的短暂的虚亢。这时可以让病人吃一点饼,如

果没有发热,说明这点能量还固摄得住,那就是胃气还在,那这个

胃口好就是病向好的征兆,那就“必愈”。有时候忽然发热,也有可

能是虚阳欲脱的暴热,这种热不能持续,如果膈一日搭脉,这个热

象还在,那也就是快好了。如果三日后脉数了,说明热气有余,必

发痈脓。

.此条以时间周期来论断病的,事实上临证未必这么确切,也不似

仲景一贯的行文习惯。

.原文:

333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

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

死。

.注解:

这里的脉迟是指阴寒之证,用黄芩汤为误治,腹中应该更冷了,也

应该吃不下东西,现在反而能吃,应该是“除中”,也就是胃气将绝

时短暂的虚亢,病人必死。这里讲的还是厥阴病的特性,就是阴阳

离绝之反应。

.原文:

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

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

不痹。

.注解:

这一条讲的是人体的运行规律。

..陷入阴证而四肢厥冷,气血不能达表,人体就只能从里面排邪,

那就会下利;如果又发热了,那就是又从体表排邪了,那下利就会

止了。汗出咽痛,这是通过体表和人体上部在排邪。如果发热无

汗,而下利也不止,人体试图从内外两个层面来排邪,津液势必不

够支配,津液不够,那就只能调动血液来支援了。于是便会拉脓

血。拉脓血的话,咽喉不会痹,因为邪气已经有出口了。

.从这一类的条文可以看出,《伤寒论》对于人体的理解很朴素很

简单,大道至简,医学理论何其繁多,明道之人自然识得真伪。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7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35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

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

赤。

.注解:

这里说的是热厥的情况。有时候热闭塞在里面也会阻碍气血的运

行,尤其是内有实热阻滞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在临证上,经常会碰

到这种病人,看脉象明明偏热,可病人说怕冷,而且手脚也是冰凉

的。医生在这个时候往往难以判断,其实这有可能就是热厥的情

况。四肢越冰冷,说明里面的热越深;反之,则热轻。这种厥应该

用下法来治,如果反而去发汗,就会发赤烂口疮。本来就有里热,

再用热药去发表,便发生了这种情况。

.原文:

336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

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注解:

这里说外感病的厥不会超过五日。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的,就像感

冒一般五日之内会好。但是不是一定就是五日呢?这可不好说。如

果不是急症的厥,一直延续下去,手脚冰凉好多年都是有可能的。

类似这样的条文是否仲景原文,存疑。

.原文:

337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注解:

厥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很多了,这里忽然又来解释什么是厥,应该

是后人的注解。

.关于厥的原因,仲景的解释是很实在的,或津液虚,或里有瘀

阻。这里说厥是阴阳气不顺接,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肯定是不顺



接了,我们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不顺接。后世医学有这个毛病,看

起来话说的很高深,其实多为以现象说现象的废话。他们还喜欢说

某病是肾虚脾虚引起,比如腰痛是肾虚引起,腰痛是表象,肾虚也

是表象,问题是什么引起的肾虚?如果是体内长期有瘀阻,气血不

能循环归肾,病人也有可能肾虚腰痛,难道也去补肾?这种情况滋

补药只会加重瘀阻。其实,腰痛是病,肾虚也是病,都是病灶,都

不是根本原因,所谓“治病求其本”,并不是找到肾虚脾虚就找到了

本,这和西医的定点思维其实并无多大区别。还是要从人的能量和

大循环来考虑问题,从大局着眼,才能不被小处所制,这才是真正

的中医思维。

.我怀疑这些地方都是王叔和加上去的。王叔和大概是好心,怕后

世惯用五行脏腑辨证的人看不懂《伤寒论》,还把很多五行脏腑的

观念融入了《伤寒论》,为此他还附了自己的文章在《伤寒论》前

面,但一看就和《伤寒论》的学术体系格格不入,后来很多有眼光

的注家就把他的缀文删去了。但他在《伤寒论》正文里做的修改就

很难剔除出来。本着不擅自改动,保留原文面貌的学术精神,都不

会去动《伤寒论》的内文,这就需要学习者证据去分辨了。

.原文:

338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

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

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

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 三百枚 细辛 六两 干姜 十两 黄连 十六两 当归 四两 附子 六

两(炮,去皮) 蜀椒 四两(出汗) 桂枝 六两(去皮) 人参 六

两 黄柏 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

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

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

臭食等。

.注解:

“脉微而厥”,脉微弱,是阴证;厥是四肢冰冷。到了七八日,病人

身体皮肤也冰冷了。虽然如此,却很烦躁,没有一刻安宁。阴证而



躁烦是很危险的证,在这里叫“脏厥”,大概是指病很深,脏为阴,

是很难治的了。如果是蛔厥,那就要好办得多,蛔厥只是肠胃反

应,肠胃为阳。

.蛔厥是因为体内有蛔虫,当人体上热下寒之时,蛔虫生性趋暖,

便会往上走,病人就会烦躁,甚至吐出蛔虫来。有时候吃了东西也

会烦躁,因为蛔虫闻到食物的味道就会往上走。如果是蛔厥,可以

用乌梅丸来治。

.现在因为农药,杀虫剂的普遍使用,蛔虫已经很少见了,但我们

还是可以从这个方子里了解厥阴病的治疗思路。

.厥阴病首先是阴病,三阴病治从太阴,干姜,附子,人参建中温

阳。不用炙甘草是因为要驱虫。如果只是治厥阴病是可以用炙甘草

的。炙甘草能缓中培土,中土之气足了,自然循环畅通,阴阳顺

接,寒热得和。

.黄连和黄柏是清上热的,和附子的温元阳相配合,使阴阳得接,

寒热得和。

.桂枝,细辛,当归主要是助血气,通关窍,建立循环的。大循环

不通,才会热在上寒在下不能和谐。先中气建立起来了,能量有

了,继而要辅之以建立循环的药。

.乌梅和蜀椒主要是用来杀虫的。

.乌梅,《神农本草经》里云:“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

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我们可以将三

味最常用的酸敛药来做一个对比。

.乌梅味薄而轻,其性轻上,所以可用于体表之疾,收其浮阳虚

火,所谓去“死肌”就是这个意思。夏天也可用乌梅做酸梅汤敛汗生

津。此外,乌梅还可杀虫,这是其治标之用。乌梅没有滋养的作

用,主要是清解的作用,所以息肉,痣,烦热之类的情况都可以

用。

.山茱萸味厚而温补,一般用于虚证固敛元气。这是元阳不固的主

药。肾气丸里用到它。病人垂危之时,虚阳外越,脉虚急数而欲



脱,这个时候除了救津液建立能量之外,还要用大剂量山茱萸才可

摄住元气,不然很可能虚阳暴脱而死。

.五味子酸而咸下,可用于实证,痰湿气阻之咳嗽常常用到它,取

泄下之用。亦能固敛精气。补泄兼具,泄多补少,正是其妙用。小

剂量的五味子还可以生津收汗,治夏天汗多失津的生脉饮就是用小

剂量的五味子佐以麦冬,人参。

.酸味的泄和辛气的散相反,一为向内向下泄,一为向外向上散。

.蜀椒就是花椒。蜀为四川,四川野生的花椒是很厉害的,我曾经

吃米粉时,见到正宗蜀椒,加了一小勺,少时嘴唇头面皆发麻,几

分钟上不来气,呼吸差点麻痹。用这个药要小心,所以这里的花椒

注明要“出汗”后才用,也就是用加热挥发其芳香油的方式制约其彪

悍之性。我们的以药监管制度,买六克以上麻黄,细辛要凭正规处

方,可花椒在药店超市都可以大量买到。其实花椒比麻黄和细辛危

险得多。麻黄,细辛用几十克在经方家来说是常事,也没听说出过

问题。花椒多用很危险,容易麻痹呼吸。花椒是气化药,如果中焦

有水湿,吃一点花椒反而不觉得渴了,这就是水湿气化成津液

了。“辛以润肺”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辛的东西能润肺,辛是燥热

的,怎么能润肺呢?是因为辛将胃中的水湿气化成津液,肺才得以

滋润。

.黄柏是苦寒药,其作用和黄芩,黄连类似,因其为树皮,性偏厚

重,所以一般认为更能除下焦之热。

..原文:

339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

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

后必便血。

.注解:

“热少微厥”,虚寒会厥,热阻也会厥,这里说的是里有热阻而厥,

前面说过“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这是热不多,所以

厥也不严重,只是手指感觉到冷,并没有冷至肘膝。后面说“嘿嘿

不欲食,烦躁”,说明还有少阳病,少阳且里有热阻而厥,那就是

大柴胡汤方证。几日后小便利了,颜色白,说明热已经解了,表里

循环已经通了,病人这个时候如果想吃饭了,那胃气也复了,病就

该好了。要是又厥又呕,“胸胁烦满”,说明病在加重,呕亦损伤津

液,津伤只得动血排邪,所以后必便血。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6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40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

胱关元也。

.注解:

手足厥冷的反应,前面说了津血虚和里有热阻都会有,其实只要里

面有瘀阻都有可能发生,这个瘀阻包括且不限于结胸,痰湿,淤

血,宿食。

.这里有厥,病人却说不结胸,只是小腹满,按之里面痛,说是冷

结在膀胱关元的位置。为什么是冷结?而不是热结,还需要详细的

脉证,这里没有细说。冷结在下,炮附子可温,大黄可下。可酌情

处方治之。

.原文:

341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

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注解:

这里说的是典型半表半里病的特性,就是病在表里之间进退。发热

四日,然后又厥三日,然后又再发热四日。发热的时间比厥的时间

长,病在向外走,说明人体的阳气在增长,病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好

的方面,所以说“其病当愈”。如果到了第四日和第七日之间,热还

不除,人体烧这么久是很耗津液的,津液消耗过多则只能动血以排

邪,于是会便脓血。

.原文:

342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

气退,故为进也。

.注解:

反过来,厥四日,热三日,然后厥又五日,病是在进,人体的阳气

在退。

.原文:

343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

死。

.注解:

脉微而厥,这是极阴的证了,此时发生烦躁是更不好的,此为阴阳

离绝之兆,仅存的津血会被迅速燃烧掉。此为厥阴,用灸法灸厥

阴,没有说哪个穴位,各家的注解都说是太冲穴,可参考。灸后,

如果厥的情况不改变,也就是津血功能回不来,病人是会死亡的。

.原文:

344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注解:

下利是消耗津血很快的,躁也是消耗津血的,若是厥逆的病人,

且“躁不得卧”,病人是会死亡的。

.原文:

345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注解:

这里说如果有发热,加上严重的腹泻,表里耗散津液,如果再有

厥,且腹泻不止,病人也是会死亡的。

.原文:

346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

无阳故也。

.注解:

到了六七日的时候,七是来复之数,一般七日为一个周期,到了这

个时候病按照常理就应该转好。本来不下利的,这时候如果反而发

热而利,而且汗出不止,病人是会死的,说明病没有好,且汗,

下,发热都会让人迅速消耗津液,陷入纯阴的境地,此所谓“有阴

无阳”,病人是会死的。

.原文:

347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服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



下之死。

.注解:

病人发生厥,有可能是虚寒而厥;也有可能是里面有瘀阻,气血内

外循环受阻而厥,或热闭而厥。这里说不结胸,腹部里面也是柔软

的,说明不闭阻;脉是虚的,那就是虚寒的厥。如果这时候再用下

药,病人会死亡。

.原文:

348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注解:

发热是要消耗津液的,这时候厥,说明津液已虚。七日是来复之

数,病在这时候往往会向好处走。如果没有好转,更添下利,那就

难治了。

.原文:

349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注解:

《伤寒论》里的脉促,是指脉搏往寸部顶的上促之状。厥逆而脉

促,不是脉微弱,说明气血没有太不够,只是到不了体表,那就只

能往上顶了。这时候可以用灸法,通一通阳气就好了。

.原文:

350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注解:

脉滑,是指脉里面的血像珠子一样流利的滚过,所谓脉如走珠是

也。当人体有邪气的时候,气血的运行就要亢盛起来去驱邪。如果

血不够,那就会摸到弦脉,就是像琴弦一样绷直的脉,这是血管亢

盛紧张起来了,而里面的血不足以鼓荡起来。如果血是够的,那就

会摸到滑脉了。

.有厥,同时有滑脉,这就是里有热闭而产生的厥,可以考虑用白

虎汤。

.原文:

351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 三两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细辛 三两 甘草 二两

(炙) 通草 二两 大枣 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条文中的脉象应该是有问题的。“脉细欲绝”应该是阴寒重症,非姜

附不能救,而这个方子只是以桂枝汤为底方,而且还去了生姜,可

见不是很阴寒的证。从方子来看,津血虚是有的,但没有虚到很严

重的地步。这时候发生厥,主要是气血的发散之力不够,而且是轻

微的厥,所以在药物的使用上是以发散为主的,当归,桂枝,细

辛,通草都起这个作用。生津血的药相对用的较少,只有芍药,炙

甘草和大枣三味。有医家说这个方子治冻疮很有效,冬天气血生发

之力不够,不能达到体表,这个方子当然是适用的。有细辛,可能

是里兼有寒饮。

.那这种情况会出现何种脉象?我认为应该是沉弦脉比较合理,沉

表示气血在里,弦表示血的瘀滞郁结;尺脉正常而寸脉弱的脉象也

有可能,寸主表,气血不能达表。

.当归这味药后世医学说它补血。问题是整本《伤寒论》没有补血

补气这样的概念,只有建中生津液的概念。脾胃吸收了饮食中的营

养物质才是血的来源,当归哪里能直接补血?南怀瑾曾经说过这样

的话,说当归里面又挤不出一滴血来,补什么血?那当归是做什么

用的?当归是增加血的运行能力的。它有非常浓厚的香气,厚重的

香气就像粗的棍子,才能搅动黏稠的物质,所以能运行血,像薄

荷,杏仁这样轻薄的香气则只能运行气。《金匮要略》里有个当归

芍药散,治妇人腹痛的,腹绵绵而痛是典型的瘀血证。

..当归不但气厚味厚,且有微苦,富有油脂,这就能下行逐瘀血,

且能润肠,所以肠燥也能用到当归。后世中医说当归补血也没有

错,因为血液运行加强了,造血功能自然加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

是,当归是刺激造血的,而非直接补血,我经常对血虚的病人说,

你要用当归补血也可以,但吃了以后必须静养才能生血,要是继续

操劳思虑,当归只会助长虚火,让你进入更亢奋虚耗的状态。有些

血虚的病人用了当归反而上火烦躁,甚至头晕失眠就是这个道理。

.《本草经疏》曰:“通草者,即木桶也”,后世也多认为“汉代通草即

今之木通”。木通性辛,平,是通利血脉关节的药。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7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52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通草 二两 桂枝 三两(去

皮) 细辛 三两 生姜 半斤(切) 吴茱萸 二升 大枣 二十五枚

(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一方,水酒各四升)

.注解:

这是接着上一条来说的,因为病人内有久寒,于是加了两味药;生

姜和吴茱萸。此条的方证也有问题,既是久寒应该用干姜更妥当,

生姜是运化胃的,温阳之力不如干姜;吴茱萸苦温辛散,主治寒性

的胃中有积滞。从吴茱萸,生姜这两味药可以反推出更合理的证:

应该有呕和上逆(可参考吴茱萸汤的条文)。阳明里实则气血牵制

于里,也会造成四肢厥冷。从承接上文的语境来看,上一条主要是

气血生发之力不够造成的四肢厥冷,而这一条则兼有寒性的阳明里

实。如果更为合理。上一方主虚,此一方主实,也符合《伤寒论》

立方的一贯法则。

.原文:

353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

逆汤主之。

.注解:

如果有热,当汗出而解。这里是大汗出,热还不解,说明这个汗的

能量是不够的,比如说出冷汗,邪也是解不了的。为什么说这里是

出冷汗,而非大热的汗出呢?因为后面说感觉到里面拘急,四肢疼

痛,说明津液大虚了。这时候如果在腹泻不止,并发生厥逆和恶

寒,那就是纯阴证了,应该速用四逆汤扶阳。



.原文:

35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

这里和上一条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也是说大汗,大下利且厥冷的情

况,宜用四逆汤。

.原文:

355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

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

脉紧,一般的说法,既主风寒束表汗不出,也主宿食。这就说明了

内有积滞和外感病的关系。内有积滞,津液牵制于内,则外易受

邪;里面过于空虚,气血虚弱,外也容易受邪。人体感受邪气,无

非虚实二途。这里说“脉乍紧”,手足又厥冷,说是邪结在了胸中,

后面的“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是结在胸中的证据。《伤寒论》的

原则,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自下而解时承气汤;自上而

解用催吐法,就是瓜蒂散。

.原文:

356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

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注解:

前面说过,内有宿食瘀血牵制了气血,外面则容易厥冷。这里说里

面有水饮,外面也会厥冷。总之,里面只要有瘀滞,外面都有可能

厥冷。这时候应该先治水饮,水饮去了,厥冷也就好了,用茯苓甘

草汤来治。如果只是治其厥,不治其水,病是好不了的,水还有可

能陷入胃肠之中,变成腹泻。《伤寒论》里胃的概念是包含胃和肠

道两个区域的。

.原文:

357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

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 二两半(去节) 升麻 一两一分 当归 一两一分 知母 十八铢



黄芩 十八铢 萎蕤 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 六铢 天门冬 六铢

(去心) 桂枝 六铢(去皮) 茯苓 六铢 甘草 六铢(炙) 石膏 六

铢(碎,绵裹) 白术 六铢 干姜 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注解:

此条从方子而言,用药驳杂,不合法度。如此厥阴重症,而且还兼

有下利和唾脓血,津血大耗,怎么能用桂枝和麻黄发汗呢?药物的

剂量也不合仲景的常规,石膏药力本来就轻,又是金石之药很压

称,六铢这样的剂量形同虚设。干姜,茯苓,甘草,芍药用六铢也

是剂量太轻。唯一可取的是寒药和热药同下,这个思路是治厥阴的

思路。此条疑非仲景原文。

.原文:

358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注解:

伤寒四五日是快要解的时候了,这时候腹中痛,感觉有气往小腹

走,这是人体试图从里来排解这个病邪,这是要腹泻的前兆。这时

候有可能自利而解,所以条文中没有说解决方法。如果要用药的

话,那就顺应人体用一点下药便可顺势而解了。

.原文:

359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

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这一段注家都说是有错的。这里最主要的证是吐,吐的话要用半夏

和生姜,这里的用药显然不合法度。从人体原理来解释条文,寒

泻,说明肠内没有实热,不能用下药,要温阳建中以止泻。医生用

了吐药和下药,这是误治,于是发生寒格,就是上下格拒了,上下



寒热不交通了。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保模式,它不可能一直让你吐

泻,就采取这种阻滞的状态,不让能量外泄。这时候的吐就不是那

种自发的吐了,而是食入口才吐,这是胃阻滞了,不受纳了。

.原文:

360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注解:

先下利,后有微热,说明病出表,微热而非大热,说明阳气已复,

口渴说明胃气已复。脉弱,也说明病已退,因为病脉往往是偏躁动

紧张的。所以说这个病“今自愈”。

.原文:

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注解:

本为下利脉数,说明邪气尚盛,如今微热汗出,说明病自表解,阳

气已复,那就会自愈了。如果又发生了脉紧,说明病还没有解。

.原文:

362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

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注解:

下利,厥冷,无脉,这已是阴寒重症了。如果施灸也不能复温,脉

也不回来,而且还发生微喘,这是阳气将脱了,这是死症。如果少

阴脉比趺阳脉弱,趺阳脉是主脾胃的,趺阳脉胜,胃气在,这个病

是顺的,也就是说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原文:

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注解:

下利,病在下,为什么寸脉反而浮数呢?我有这样的经验,阳明里

热的病人,一般来讲,尺脉亢盛的情况极少,一般都是寸脉亢盛。

从人体的循环来理解,肠道有邪热排不掉,肺与大肠相表里,自然

邪热要从上部寻找出路,因而是寸脉浮数。因为有脉浮数,可见这

里的下利是偏热的。尺中涩,说明津液已经虚了,那就只能动血排

邪。所以会下脓血。这里还要注意,有脓一般来讲是热证多,比如

痢疾就是热证居多,拉痢疾事实上拉的是脓一类的腐烂物质。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364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注解:

下利当然不可攻表,如果攻了表发了汗,损伤了津液阳气,胃就更

虚了,不运化了,便会发生胀满。

.原文:

365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

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解;

凭脉论病,不合《伤寒论》惯例,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366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

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注解:

下利的病人发生面赤,身有微热,然后汗出而解了,这好理解,病

从表解了,自然就不下利了。解后“病人必微厥”,是因为又利又汗

后病人津血虚,发生了轻微的厥证。这时津血虚于下,面有“戴

阳”,戴阳是虚阳浮于头部的意思。

.原文:

367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

也。

.注解:

下利的病人,如果发生脉数口渴,有可能是胃气复了,阳气回来

了,那就会自愈。如果没有自愈,说明是转为热证了,那就会下脓

血。



.原文:

368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

者,死。

.注解:

下利至津血虚极而脉绝,手足厥冷,这是死症。如果“晬时”,也就

是一个对时,即二十四小时,病人的脉回来了,手足也温了,病人

就能活过来。如果脉没回来,病人就会死。

.原文:

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注解:

里热下利,一日十几次,脉还是很实的情况有没有?当然有,很多

见,说明热没下干净。所以这里的前提应该是下利以至津血大虚

后,这时候脉还是实的,那就是邪气仍盛,这种情况是死症。这个

脉实,是否沉取依然实?不会,津血虚的脉,沉取一定是虚的。所

以这个实不大可能沉取也实,也有可能是类似于硬脉的“实”,这种

脉说明血竭而邪盛。

.原文:

370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解:

虚寒下利,同时发热,汗出后发生厥逆,这时候要用通脉四逆汤。

这里所体现的是三阴合病治从太阴的原则。

.原文:

371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 二两 黄柏 三两 黄连 三两 秦皮 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

升。

.注解:

下重就是想拉却拉不出来,肛门感觉重坠。这个方子的四味药都是



根或皮类的苦寒药,所以擅长走下焦。秦皮兼有收敛的作用,白头

翁兼有化癥祛瘀的作用。从组方来看,适合并不急迫的热利和缠绵

不愈的痢疾,久痢之人必气血有亏,不宜用承气类的攻破药,这个

方子解热毒而不攻下,正好合用。当然,临证的时候还是要灵活的

运用,如果热结重还是要合大黄,有血症可合阿胶。

.原文:

372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

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

我们说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三阴合病治从太阴,三阳病的表里合病

先表后里。这里有表里合病,却要先温里,后攻表,说明是阴病。

阴病的表里合病亦是先里后表,治从太阴的。

.原文:

373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4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注解:

前两条都是阳明里热的下利。白头翁汤方证只是肠中有热,并无实

热;承气汤的方证是有燥屎,也就是有实热。言其鉴别。

.“下利后”,说明下利已经好了,肠道的热解了,却更“烦”了。里有

热结是会烦的,这里说按心下是濡软的,说明没有结滞,那就是虚

烦。烦属上焦,上焦虚烦,用栀子豉汤。

.以上三条同样是有里热,根据热的位置和虚实的不同,方子也是

不同的。《伤寒论》就是这样简单清晰。

.原文:

376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注解:

呕家如果呕痈脓的话,不是强行止呕,应该顺势而为,让人体把脓

排干净,自然就不呕了。这个和热利的原理一样,热利应该用大黄

下热,热尽则泻止,不能强行止泻留邪以误病。



.原文:

377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解:

脉弱是阴病,阴病有呕,小便又频数,会加重津液的损耗,这是很

危险的。这时候发生微热,很可能是虚阳浮越的热,怎么确定呢?

如果再有厥逆就可见是因虚极而来的外越之阳,无根之火了,这就

很难治了。当用四逆汤速温阳建中。

.原文:

378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

这里重复出现这一条,是为了鉴别。可参看吴茱萸汤条文。

.原文:

379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

此条不太准确,呕而发热也有可能是太阳病。心烦喜呕才是柴胡四

证之一。心烦说明有上热,呕是胃弱,胃弱而上下表里不交通才是

柴胡汤的实质。

..原文:

380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

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注解:

大吐,大下,已经极虚了,这时候陷入阴病不会有汗了。如果这时

候病人出大汗了,这是阳气外越,脱阳了,这时候如果给病人饮

水,会呕吐出来,这是因为胃里头虚冷了,连水都不受纳了。

.原文:

381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注解:

哕而腹满,原因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要全面地看问题,辨脉证,

看问题出在哪,随证治之,治病以当下的证为依据便可,解决了病

就好了。厥阴病的最后一条又强调了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 论”,白话注解,连载7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382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解:

这里讲的霍乱,涵盖今天说的传染病霍乱,但也不完全是今天说的

霍乱,这里的霍乱是病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呕吐又下

利,病情迅速而缭乱。下一条接着讲这种病的特点。

.原文:

383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

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注解:

“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这是表证;“吐利”这是里证。这是什么

病?说是霍乱。霍乱的特点是什么?后面又说先吐下,等不下利

了,又开始发热。那这个病就是表里之间来回转换,也可以说是邪

气在里外寻找出路,所以说是“乱”。这就是霍乱病的基本特点。

.原文:

384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

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

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

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

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注解:

这一段是讲病在传经过程中如何鉴定,其实类似的情况前文已多次

讲过。阴病如又呕又下利,是不可治的。如果想大便却便不下来,

只是打屁,这是阳明里有实热。腹泻后,再次发生大便硬而且能吃

的,说明胃气恢复了,病会好。后面也是说怎样用能吃不能吃来判

断病是不是该好了。基本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就是治病以胃气为



先。

.原文:

385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 一两半 人

参 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恶寒脉微,这是阴病。阴病再发生下利,更亡津液,如果下利又自

己止了,有可能是“亡血”了,也就是津血虚竭,想下利也下不了

了,因为下利也是要有津液和能量来推动的。这里用四逆汤是没问

题的,为什么要加人参?我们知道人参是一味偏阴柔的药。关于这

个问题,我们可以先说说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加人参是因为有口

渴,因为胃里的津液被里热迅速的烧灼干了,人参是亢奋阴的,能

让脾胃迅速化生津液。在这里也是同理,胃的津液被下利消耗干

了,因为是阴证,没有感觉到口渴,人参让脾胃迅速化生津液,胃

里有津液才能蠕动消化。从这两个方子可以看出,人参是寒热不禁

的,它不是后世中医所谓的温补药;人参不是寒药,却也不是热

药,是亢奋阴的药,因其作用于阴,四逆汤里加人参,也用量不

大,只用一两。此处不可不察。

.原文:

386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

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白术 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

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

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



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

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注解:

这部分虽说是讲霍乱病,但开方处药跟霍乱这个具体的病好像没什

么关系,和前面一样,还是方证相应而已。

.头身疼痛,发热,这是表证;热多,言下之意寒少,那就是偏热

的病,而非纯热病;欲饮水,内有停饮。这种情况用五苓散是可以

的。五苓散里不仅有利水的药,桂枝亦可解决表证。后面说,如果

寒多不喜欢喝水,那就可以用理中丸。理中丸在这里,方证是不对

的。有饮怎么能用人参?有表证怎么能用桂枝?如果这个寒多不用

水是单独的语境,和前面没关系,哪怕寒而内有停饮,用干姜,甘

草,白术是可以的,人参可以不用。

.理中丸以理中为名,它和前面的脾四味有什么区别呢?区别是将

大枣换成白术,将生姜换成干姜。脾四味是针对中虚缺少津液的,

大枣和炙甘草,温甘,能迅速补足津液。如果只是日常调理脾胃,

那就不需要这么多甜的,太滋腻,久服也不宜,所以换成了白术;

再者,脾胃久虚的人有湿气的多,白术服之合宜。干姜温中主守

的,调理脾胃也比生姜力专且缓。这里是用丸药,且量少,这是典

型的后世调理思路,面面俱到,真说治病,方向不明确,用药也驳

杂,疑为后人加上去的方子。

.原文:

387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注解:

桂枝汤的典型方证是汗出恶风,此条并没有此证,为什么用桂枝

汤?因为身痛指向表证,吐利之后意味着津液虚。津液虚的表病是

可以用个桂枝汤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方证相对,而要去理解方证

后面的实质,才能活学活用。

.原文:

388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四逆汤主之。

.注解:

吐,利,汗,三者皆有,人会迅速陷入阴证,拘急和厥冷都是极阴



的表现。用四逆汤。

.原文:

389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

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

此条也是因吐,利,汗陷入阴病。重点在后面,“内寒外热”,表里

同病,三阴病,先里后表,所以用四逆汤。

.原文:

390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

加猪胆汁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 大者一枚(生,

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 半合

.上四味,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

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注解:

猪胆汁是苦寒的东西,通脉四逆汤为什么要加它?当病人陷入极阴

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大剂量的药扶阳救逆,太慢了恐延误;一方面

又怕阳气激发得太快,变成阳脱之证,病人会有危险,这就好比将

灭的火不能重吹一样。这时候可以加一味苦寒药,稍制其阳,以化

合阴阳,就好比炖汤的时候加个盖子,盖子是凉的,热气在盖子上

凝结成水回落于锅内,不至于耗散出去。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之

为“从阴引阳”。为什么用猪胆汁,有一种说法是:动物药材为“血肉

有情之物”,更容易融合受纳。

..原文:

391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注解:

这一条说的是津液虚且胃虚,人不能多吃,吃多了会烦,因为运化

不了必生热。民间有一句话叫“虚不受补”,《红楼梦》里贾宝玉病

后吃了很长时间的清粥小菜,不给肉食。这都是合道的方法。而时

下之人,总以为身体虚靠吃就能补回来,妄食鱼肉滋腻,胡乱进

补,这样的人气血没补上来,吃出一身病的却很多。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80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原文:

39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

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

主之。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

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注解:

这个方子没试过,不敢妄说。如果不用这个方子,就证而言,可考

虑小建中汤;如更阴,可考虑乌梅丸方,因为有热上冲胸,合厥阴

病的气上冲胸,心中疼热。

原文:

393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 三枚(炙) 栀子 十四个(擘) 香豉 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

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

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注解:

大病之后,如果将息不当,病会劳复,因劳而反复,不仅仅是劳

累,还有比如房事,称房劳;比如多食,称食劳。这一条从方子来

看,应该是食劳。也就是胃气还弱,多食便会胀满烦热。栀子豉汤

去虚烦,枳实消胀满。

原文:



394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

沉实者,以下解之。

注解:

伤寒病后劳复,如果是有胃虚的虚热,可用到小柴胡汤;如果脉浮

的,可用汗法;脉沉实的,可用下法。这一条说的极简,真要处方

是要脉证相应的,不可单凭脉。

原文:

395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 泽泻 蜀漆(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

(熬) 海藻(洗,去咸) 栝楼根 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

服。小便利,止后服。

注解:

腰以下有水气自然从下解,所以用的全是利水敛下药。《伤寒论》

已经快讲完了,核心的原则也就那么几条:在表从表解,在上从上

解;在里从里解,在下从下解。用药的原则也就是平衡能量和引导

能量而已。实在是一套达到至简的医学体系。

蜀漆和商陆根这两味药不常用,有小毒,下水祛瘀的。泽泻,葶苈

子都是下水的药。牡蛎和栝楼根(天花粉)这个组合,是敛阳止渴

的。海藻咸寒散结,也有敛阳止渴的作用,亦能祛瘀利水,癌肿类

疾病经常用到。

原文:

396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

中丸。

注解:

“喜唾”,胃虚有饮,人则喜唾;胸上寒则痰多,也会喜唾。这种情

况用理中丸,既建中健胃,也温阳祛湿。理中丸的人参在此处亦为

不宜。

原文:

397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 二把 石膏 一斤 半夏 半升(洗) 麦门冬 一升(去心) 人参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半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

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这是《伤寒论》的最后一个方子。有风热温病,用白虎汤;有虚

热,用麦门冬汤,麦门冬是滋阴的,是滋养剂,可补虚。如果病人

的情况在二者之间,没那么热,也没那么虚,兼而有之,那就用竹

叶石膏汤。麦冬和生石膏皆有,这里示范的是进退之法。

这个方子放在瘥后劳复篇里,是因为这种病后的虚热很常见。胃弱

了,虚火炎上,便会“气逆欲吐”。竹叶淡凉降,和半夏一起是能止

热性的呕逆。现在治热呕惯用竹茹,效果更好。寒性的呕逆用生姜

和半夏;热性的呕逆可以用半夏合竹茹,柿蒂这样的药。

原文:

398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

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注解:

这里说的是病后多食,脾胃弱不能消谷,就会“日暮微烦”,这是轻

微的阳明病了,早上和正午没有烦热,傍晚气血运行渐慢才发生烦

热,说明没那么热,是瘀而生热,里有微结,少吃就会好。

至此,《伤寒论》全部讲解完毕。

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

1石=4钧=29760克

1钧=30斤=7440克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本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65克

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厘米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苈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注意:有些药材要考虑到汉代当时的习惯可能是生鲜药材,现在的

测量是以干药材测量。一般3斤生药材晒干后约为1斤左右。

大道至简古中医,白话注解“伤寒论”连载81-------1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大道至简古中医,白话注解“伤寒论”连载81,终章完结篇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

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

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第一部分:古中医组方心法

.后世中医研究肝如何?肾如何?气如何?血如何?湿如何?等等

诸如肝肾气血痰湿之类,只是人体的现象。

.上古经方中医思考人体自身之作为;为什么要生痰发炎?为什么

会肾虚血虚?为什么要升高血压?为什么要形成肿瘤?这是一种道

法自然的观念,不以药治病,而是弄清楚人体意欲何为?先使能量

复其常;再顺应人体自身的排病途径,帮助人体去排病。

.认识人体自身应对疾病之作为是辨证的目的。

.真正能治万病的只有人体自身,而非药物(在前文中有详细阐

释,此处不再重复)

.人体先有能量之失衡,循环之阻塞,才有病邪之进入。有因外界

的风寒暑湿燥及不明原因而来的病邪,也有因情志饮食不当自内而

生的病邪。

.病邪一旦发生,人体就要与之相抗,抗之不下便相持在人体的某

一个部位,这就是病位。在经方体系里病位分表,里,半表半里三

个区域。

.在某一病位产生的具体反应我们称之为证。比如发生于表的汗

出,肌肉疼痛,发热;发生于里的腹泻,便秘,心下痞;发生于半

表半里的往来寒热,口苦,胸胁满痛,等等。

.那什么是病呢?我们日常所讲的病是病灶,诸如肿瘤,高血压,

肺炎,胃溃疡之类。这是人体没能有效的排邪而产生的后果,是末

端的产物。中医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反对直接针对病灶,

必须先解决前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

.简而言之,经方古中医的解病之法有三个原则:

.阴阳原则;病位原则;淤堵原则。

.阴阳原则就是自身能量,自身能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病位

原则;再次是淤堵原则。这三个原则临证之时不可偏废。

.1:阴阳原则

.阴阳在《伤寒论》里落实为具体是指津血的虚实,亦可称之为气

血功能,西医称之为免疫力。真正的古中医不是以药治病的,而是

顺应人体的排病之势,引导自体能量去治病的。世上能治病的只有

自体免疫力,而非药物,所以津血的虚实是治病的根本。

.在经方的组方规律里,一个方子的组成首先是建立能量的药物。

.举例说明:桂枝汤共有五味药,其中作用于津血能量的姜草枣芍

救占了四味,只有一味桂枝是达阳于表而驱邪外出的。

.《伤寒论》里建立津血能量的方法主要有四:

一为建中生津之法,以姜草枣参为主药;

二为扶阳救津之法,以干姜附子为主药;

三为解热存津之法,以石膏大黄为主药;

四为滋阴养津之法,以地黄麦冬为主药。

.此四法有寒热虚实之辨,津血要靠脾胃来化生,岂能直接补?所

以补津血以建中为先,此为阴阳之本,临证之要,这也是经方里甘

草,大枣,生姜频繁使用的原因。

.六经之名(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中的阴阳二

字,便寓有阴阳原则。

.2:病位原则

.为了临证方便,病位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

.《伤寒论》中言半表半里为“表里之间”,如今称半表半里,为表述

方便而已。

.病位是通过“证”的反应来体现的,关于“证”在《伤寒论》里讲得最多。

.证在哪里,说明能量和邪气相持在哪里。

.严格意义上来讲,人体多数的病并不是病,而是证,是排病反应

而已。《伤寒论》所言病位不是指病灶的位置,而是指人体排病的

层面位置。

.组成经方的第二类药物就是作用于病位的药物,这些药物是引能

量到相应层面,以驱邪外出的。

.举例说明:桂枝汤里的桂枝就是引能量于表以驱邪的。

.所谓六经,既包含阴阳观念,也包含病位观念。

.在临证上,有几个关于病位的大原则: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

里解;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三阳病的表里同病,先表后

里;阳明病重急之时,暂可先里后表。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三阴

病的表里同病,治从太阴;三阴合病,治从太阴。

.阴阳和病位是经方组方的两大核心原则。

.以治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为例:首先是作用于能量的建中药:人

参姜草枣。然后是针对病位的药:柴胡疏通半表半里;黄芩,半夏

清降上焦。此七味合为小柴胡汤。

.3:淤堵原则

.这个原则作为参考。因为前面两个原则即可组成一个常规的经方

了,针对病位的引能量药往往也能祛除淤堵。如果邪实较重,才需

要另外增加祛除淤堵的药。

.何为淤堵?就是结实之邪。

.有这样一些名词:气,湿,饮,痰,痈脓,淤血等等。

.名词虽异,其理一也,津血能量与邪气僵持互结而成淤堵。

.较轻之结是气结,如雾之津为湿,有形之津为饮,顽结之津为痰

为痈脓,血之郁结为瘀血,结而坚则为痞为瘤为癌。

.何为寒邪热邪?任何一种邪都有寒热两种反应。比如太阳病的体

痛为水郁于表,偏热的石膏,麻黄可解;偏寒的桂枝,麻黄可解。

.以上是经方组方之原则,临证之心法。

.临证之时三大原则必须同参,组方用药进退变化皆以证为凭,不

可有丝毫主观。为医忌入流入派,忌偏执外因。

.后世之医家,或执于寒凉;或执于滋阴;或执于攻邪;或执于扶

阳,且谓之“流派”。人体无流派,病亦无流派,医家若执意流派难

免误人。

.天地间纵有地域时气之殊异,但最终要以人体之“证”为凭据,不可

只以天地为凭据。例如,干燥之北秋亦多湿;是寒之南冬亦多温

病。医家若偏执外因也是要误人的。

.第二部分:古中医用药心法

.当识药物在人体当中之“势”,而不能只识其“用”。

.所谓“势”就是药在人体当中之能量走势。

.所谓“用”就是药治某病某证之用。

.此“走势”非后世所言之入经络入脏腑。因为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

只循某经某络而行,也不能单入某脏某腑。

.药物只能入大层面。比如桂枝走外,大黄走里,柴胡走半表半

里。后世药学在此处经常难以自圆其说。比方一味黄连,说什么清

心热清肝热清胃热清肠热。其实黄连只是有苦降之势,能引内热下

行而已。一味枸杞子,说什么补肾补肝补血能明目。其实枸杞子只

是味厚质黏,其滋养之性能入阴血而已。

.此所谓一势可为多用。

.区分药之“势”与药之“用”,在临证上有何意义呢?

.我们以桂枝和大黄为例来解释。

.先说桂枝之用,可用于发汗,止汗,祛瘀,祛湿,止咳,止痛,

强心,运肺,宣脾,疏肝,利水···

.大黄,既能通便,又能止泻,还能祛食瘀,血瘀,水瘀,痰瘀,

痈脓···

.看似这两味药几乎能用于一切病,以用学药,如何下手?事实上

此多用实为一势。

.桂枝只是秉芳烈之香气,有向外发散之走势;大黄只是有沉寒破

下之走势。若此药势能顺应人体的排病之势,或人体能借此势恢复

正常的能量和秩序,则一切病邪能去;若人体不需此势,则不能应

之于病。

.后世谈药偏于谈用,比如某药止咳,某药化痰,某药祛湿祛瘀,

某药补血补气。是药都能止咳,亦都不能止咳。以“用”论药,容易

陷入主观臆断。以用论药是医学衰退变乱的重要标志,如此用药必

定是时而能治好,时而又治不好;治好不知道为什么能治好,治不

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治不好。

.为什么经方用常见的几十味药物来回组合,就能治万病,且效如

桴鼓?因为药物只是协助人体,而非自己去治病。病虽千变万化,

人体排病的方式只有那么几种,人体失衡的方式也只有那么几种。

一个小柴胡汤只有七味常用药,临证却能应用于几乎一切疾病,成

为最常用的经方,非此七味药为神药,而是此方所解为人体常见之

困局。

.治病,最重要的不是认识病,而是要认识人体之作为,认识人体

的排病之势。

.用药,重要的也不是看药能治什么病,而是看药在人体中之能量

走势。

.用方药的势能顺应人体排病之势能,形成合力,来排除病邪,二

力相合,自能药到病除;二力不合,反倒相互牵制,缠绵难愈。这

是古中医的独特理念。

.如此一打通,则二法归一,化繁为简,以一御万。

.习得此法

大道至简古中医,白话注解“伤寒论”连载81,终章完结篇

知足有常乐 2018-09-04 | 855阅读 | 151转藏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第一部分:古中医组方心法

?后世中医研究肝如何?肾如何?气如何?血如何?湿如何?等等诸如肝肾气血痰湿之类,只是人体的现象。

?上古经方中医思考人体自身之作为;为什么要生痰发炎?为什么会肾虚血虚?为什么要升高血压?为什么要形成肿瘤?这是一种道法自然的观念,不以药治病,而是弄清楚人体意欲何为?先使能量复其常;再顺应人体自身的排病途径,帮助人体去排病。

?认识人体自身应对疾病之作为是辨证的目的。

?真正能治万病的只有人体自身,而非药物(在前文中有详细阐释,此处不再重复)

?人体先有能量之失衡,循环之阻塞,才有病邪之进入。有因外界的风寒暑湿燥及不明原因而来的病邪,也有因情志饮食不当自内而生的病邪。

?病邪一旦发生,人体就要与之相抗,抗之不下便相持在人体的某一个部位,这就是病位。在经方体系里病位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区域。

?在某一病位产生的具体反应我们称之为证。比如发生于表的汗出,肌肉疼痛,发热;发生于里的腹泻,便秘,心下痞;发生于半表半里的往来寒热,口苦,胸胁满痛,等等。

?那什么是病呢?我们日常所讲的病是病灶,诸如肿瘤,高血压,肺炎,胃溃疡之类。这是人体没能有效的排邪而产生的后果,是末端的产物。中医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反对直接针对病灶,必须先解决前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

?简而言之,经方古中医的解病之法有三个原则:

?阴阳原则;病位原则;淤堵原则。

?阴阳原则就是自身能量,自身能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病位原则;再次是淤堵原则。这三个原则临证之时不可偏废。

?1:阴阳原则

?阴阳在《伤寒论》里落实为具体是指津血的虚实,亦可称之为气血功能,西医称之为免疫力。真正的古中医不是以药治病的,而是顺应人体的排病之势,引导自体能量去治病的。世上能治病的只有自体免疫力,而非药物,所以津血的虚实是治病的根本。

?在经方的组方规律里,一个方子的组成首先是建立能量的药物。

?举例说明:桂枝汤共有五味药,其中作用于津血能量的姜草枣芍救占了四味,只有一味桂枝是达阳于表而驱邪外出的。



?《伤寒论》里建立津血能量的方法主要有四:

一为建中生津之法,以姜草枣参为主药;

二为扶阳救津之法,以干姜附子为主药;

三为解热存津之法,以石膏大黄为主药;

四为滋阴养津之法,以地黄麦冬为主药。

?此四法有寒热虚实之辨,津血要靠脾胃来化生,岂能直接补?所以补津血以建中为先,此为阴阳之本,临证之要,这也是经方里甘草,大枣,生姜频繁使用的原因。

?六经之名(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中的阴阳二字,便寓有阴阳原则。

?2:病位原则

?为了临证方便,病位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

?《伤寒论》中言半表半里为“表里之间”,如今称半表半里,为表述方便而已。

?病位是通过“证”的反应来体现的,关于“证”在《伤寒论》里讲得最多。

?证在哪里,说明能量和邪气相持在哪里。

?严格意义上来讲,人体多数的病并不是病,而是证,是排病反应而已。《伤寒论》所言病位不是指病灶的位置,而是指人体排病的层面位置。

?组成经方的第二类药物就是作用于病位的药物,这些药物是引能量到相应层面,以驱邪外出的。

?举例说明:桂枝汤里的桂枝就是引能量于表以驱邪的。

?所谓六经,既包含阴阳观念,也包含病位观念。

?在临证上,有几个关于病位的大原则: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里解;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三阳病的表里同病,先表后里;阳明病重急之时,暂可先里后表。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三阴病的表里同病,治从太阴;三阴合病,治从太阴。

?阴阳和病位是经方组方的两大核心原则。

?以治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为例:首先是作用于能量的建中药:人参姜草枣。然后是针对病位的药:柴胡疏通半表半里;黄芩,半夏清降上焦。此七味合为小柴胡汤。

?3:淤堵原则

?这个原则作为参考。因为前面两个原则即可组成一个常规的经方了,针对病位的引能量药往往也能祛除淤堵。如果邪实较重,才需要另外增加祛除淤堵的药。

?何为淤堵?就是结实之邪。

?有这样一些名词:气,湿,饮,痰,痈脓,淤血等等。

?名词虽异,其理一也,津血能量与邪气僵持互结而成淤堵。

?较轻之结是气结,如雾之津为湿,有形之津为饮,顽结之津为痰为痈脓,血之郁结为瘀血,结而坚则为痞为瘤为癌。

?何为寒邪热邪?任何一种邪都有寒热两种反应。比如太阳病的体痛为水郁于表,偏热的石膏,麻黄可解;偏寒的桂枝,麻黄可解。

?以上是经方组方之原则,临证之心法。

?临证之时三大原则必须同参,组方用药进退变化皆以证为凭,不可有丝毫主观。为医忌入流入派,忌偏执外因。

?后世之医家,或执于寒凉;或执于滋阴;或执于攻邪;或执于扶阳,且谓之“流派”。人体无流派,病亦无流派,医家若执意流派难免误人。

?天地间纵有地域时气之殊异,但最终要以人体之“证”为凭据,不可只以天地为凭据。例如,干燥之北秋亦多湿;是寒之南冬亦多温病。医家若偏执外因也是要误人的。

?第二部分:古中医用药心法

?当识药物在人体当中之“势”,而不能只识其“用”。

?所谓“势”就是药在人体当中之能量走势。

?所谓“用”就是药治某病某证之用。

?此“走势”非后世所言之入经络入脏腑。因为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只循某经某络而行,也不能单入某脏某腑。

?药物只能入大层面。比如桂枝走外,大黄走里,柴胡走半表半里。后世药学在此处经常难以自圆其说。比方一味黄连,说什么清心热清肝热清胃热清肠热。其实黄连只是有苦降之势,能引内热下行而已。一味枸杞子,说什么补肾补肝补血能明目。其实枸杞子只是味厚质黏,其滋养之性能入阴血而已。

?此所谓一势可为多用。

?区分药之“势”与药之“用”,在临证上有何意义呢?

?我们以桂枝和大黄为例来解释。

?先说桂枝之用,可用于发汗,止汗,祛瘀,祛湿,止咳,止痛,强心,运肺,宣脾,疏肝,利水··

?大黄,既能通便,又能止泻,还能祛食瘀,血瘀,水瘀,痰瘀,痈脓···

?看似这两味药几乎能用于一切病,以用学药,如何下手?事实上此多用实为一势。

?桂枝只是秉芳烈之香气,有向外发散之走势;大黄只是有沉寒破下之走势。若此药势能顺应人体的排病之势,或人体能借此势恢复正常的能量和秩序,则一切病邪能去;若人体不需此势,则不能应之于病。

?后世谈药偏于谈用,比如某药止咳,某药化痰,某药祛湿祛瘀,某药补血补气。是药都能止咳,亦都不能止咳。以“用”论药,容易陷入主观臆断。以用论药是医学衰退变乱的重要标志,如此用药必定是时而能治好,时而又治不好;治好不知道为什么能治好,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治不好。

?为什么经方用常见的几十味药物来回组合,就能治万病,且效如桴鼓?因为药物只是协助人体,而非自己去治病。病虽千变万化,人体排病的方式只有那么几种,人体失衡的方式也只有那么几种。一个小柴胡汤只有七味常用药,临证却能应用于几乎一切疾病,成为最常用的经方,非此七味药为神药,而是此方所解为人体常见之困局。

?治病,最重要的不是认识病,而是要认识人体之作为,认识人体的排病之势。

?用药,重要的也不是看药能治什么病,而是看药在人体中之能量走势。

?用方药的势能顺应人体排病之势能,形成合力,来排除病邪,二力相合,自能药到病除;二力不合,反倒相互牵制,缠绵难愈。这是古中医的独特理念。

?如此一打通,则二法归一,化繁为简,以一御万。

?习得此法自能参透上古经方医学之辨证心法和组方奥妙。



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一、菊花煮蛋,蛋黄吃了,蛋白敷眼睛

组成:杭白菊30克加土鸡蛋,里面可以放少许的绿茶,大概5到10克,不放也可以。

使用方法:小火煮鸡蛋,把鸡蛋煮熟后,对剖两半,蛋黄吃下,蛋白留下。在睡前扣在眼睛上,刚好对半,一眼一个,每个眼睛敷30~60分钟,平躺别动,一天2到3次。

每天敷鸡蛋,最好新鲜着用。同时要少用眼,不要吃辣东西,要按时睡觉,赶紧补觉。

使用反馈:连续用了一周后,黑眼圈没了,眼白的血丝也没了。视力从0.1、0.2很快升到了两眼都是0.5左右。效果不错。 大概一个月以后,视力就恢复到原来一样,1.0左右。后来这个孩子就完全恢复正常,我们叮嘱他千万不能再熬夜了。 原理:敷完鸡蛋以后发现,鸡蛋白都发黑了。鸡蛋大家知道,它五行属木,是巽木之精,所以我们就用鸡蛋来补眼睛,同时用菊花来散热,来补水,双向调节。

二、内服四物五子汤,外敷菊花蛋,治疗干眼症

组成:杭白菊加上绿茶,加上金银花,加上薄荷叶,大概都是二三十克,煮鸡蛋来敷。同时内服四物五子汤进行加减。 使用反馈:大概前后吃了两周左右,加上外敷眼睛,视力慢慢的得到缓解,干眼症状得到缓解。眼睛也不那么痒了,也有点眼泪了,后来我们给她做了个丸药,让她巩固巩固。

注意:制作菊花煮鸡蛋就按照煮茶叶蛋的方法即可,最好先泡1-2小时,然后小火煮,快熟时把鸡蛋壳敲碎,继续煮熟后即可取用。

注意不能煮时间太久,否则容易挥发菊花的药气,所以最好加盖子煮。但也不能煮时间太长,大约10-20分钟左右即可,主要目的是菊花与鸡蛋的气味完美组合。

用鸡蛋白外敷时注意不能太热,防止烫伤。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附子50g干姜10g人参15g肉苁蓉15g肉桂15g茯苓15g菖蒲10g远志10g大枣3枚薄荷

10g白芥子15g鹿茸1g(冲服)

用法:连用30剂,日渐好转。

方解:脑萎缩病位在脑、夹杂,病程呈慢性进展性疾病,七情内伤导致肾精亏

损,五脏功能失常,《内径》曾讲“年过五十,阴气自半”,脑萎缩多发生在五

十以上,脑双髓海,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下为血海,肾水不足,上为精血亏

损,神明失聪,此病以添精补髓,补精益脑、开窍安神、温通血脉,以恢复大

脑经络功能。真武汤和阳和用,滋肾阴温肾阳,填精益髓,切中病机,水气

升,精气充,自然萎缩重鼓,故日渐好转。



中风(瘫痪)后遗症特效方 轻者1剂,重者2--3剂 转载自上古道医绝学



看到很多中风瘫痪的患者,由于身体不便,生活得很可怜!为了让更多的“中

风瘫痪后遗症”患者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加幸福!我把我多年的经验录于下面,供大家参

考。 (如果你要 参考服用本方的话,请在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不可自行乱服 。)

下面这个方子是 我多年前在 简阳县xxx乡卫生院 期间治疗“中风瘫痪后遗症”的 经验

方,轻者1剂,重者2--3剂 症状就会明显改善甚至好转,很多重症患者通过 辨证论治、随

症加减 运用此方治疗后,基本都能够和从前一样生活自理甚至干活,岁数小的32岁,岁数

大的91岁,其中50--80岁的患者最多。

很多患者都没有想起拍照片,下面这几位老人都是最近治愈后,如常人一样生活的案例:

双流太平的何龙富大爷经大医院医治无效后,来治疗后至今10年了没有复发。

(简阳狮子山的患者郑智云婆婆,医院医治后卧床不起下肢瘫痪一月余,经1剂治疗后正

常生活。)

(成都华阳的患者 刘忠安大叔 上肢瘫痪、麻痹、震颤一周,经1剂治疗后正常生活。))

(简阳武庙乡的 李大爷 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瘫痪一月余,经2剂治疗后正常生活。)

(简阳三岔湖丹景山的陈婆婆 多方医治后卧床不起下肢瘫痪、大量吐痰一月余,经2剂治

疗后正常生活。)

我常用的中风(瘫痪)后遗症 特效经验方如下:

黄芪300克、党参30克、川芎30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

克、生石决明30克、地龙30克、钩藤30克、乌梢蛇30克、当归30克、赤芍

30克、菊花20克、水牛角20克、僵蚕20克、天麻20克、鸡血藤20克、枸杞

20克、蝉衣2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生龟板15克、元参15克、天冬15

克、怀牛膝15克、石菖蒲15克、青风藤15克、胆南星15克、黄芩15克、黄柏

15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郁金10

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6克、鲜竹沥3瓶(300ml与煎好的药液混

合)。 (zyfs123 原创)

(后面这几味药另研细末,用前面的药煎水冲服):

清水全蝎15克、大蜈蚣10条、好三七6克、龙血竭5克、炮水蛭3克、嫩羚羊角

粉2克。

将上面的药物煎液5次后混合,饭前热服并冲末,一剂服用3天,每次服用约

100ml左右。

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病情 选择以下1--2种中成药 加服:清开灵口服液、羚羊

角粉、脑血栓片、脑络通胶囊、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醒脑再造丸、血栓心脉

宁、偏瘫复原丸、华佗再造丸等可在辨证基础上选择使用。

供朋友们学习参考的 中医辨证论治 资料:

中经络

1.肝肾阴虚 风阳上亢。

镇肝熄风汤: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

热,面色如醉,或肢体

渐觉活动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甚则眩晕颠扑,不知人事,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

原,脉弦长有力者

淮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龙骨10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生龟板15克先煎、生

白芍15克、元参 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5克。

平肝熄风法: 有人观察平肝熄风、化痰开窍类中药(当归、天麻、钩藤、川芎、石决明

等)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控制血压、缓解头痛、意识、语言及肢体等症状,较单纯西

医治疗起效早,

疗效显著。也有用熄风化瘀汤(天麻、钩藤、牛膝、白芍各15g,地龙、郁金各10g,三

七、水蛭、生甘草 各3g,生石决明30g,菊花20g,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昏迷者鼻饲)

还有用熄风化痰的犀羚剂(由水牛角20g、生地15g、牡丹皮10g、白芍10g、钩藤10g、羚羊

角4g、怀牛膝 10g、淡竹茹10g、泽泻15g、生牡蛎15g、甘草6g组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其 总有效率及恢复

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肿、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疗效

明显。

2.痰热府实 风痰上扰。

星蒌承气汤: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方中生大黄荡涤肠胃,通腑泄热;

芒硝咸寒软坚;

枳实泄痞;厚朴宽满。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加丹参活血通络。

全瓜蒌lOg,胆南星12g,石菖蒲15g,地龙lOg,丹参15g,郁金、枳壳、厚朴各lOg,大黄3g)

1.通腑法: 如应用涤痰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塞、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生大黄、制大黄各

30g及水蛭、桃

仁、胆南星各10g组成通脑灵合剂)、用祛瘀通腑法(以水蛭4g、大黄15~20g、益母草

30g、泽兰30g为基

本用药)治疗脑出血等。

中脏腑

3.闭证:化痰开窍,清肝熄风

羚羊角汤加减。肝阳上亢,头痛如劈,筋脉抽掣,痛连目珠。

羚羊角6克 龟版24克 生地18克 白芍3克 丹皮4.5克 柴胡3克 薄荷3克 菊花6克 夏枯草4.5克 蝉

衣3克 红

枣10枚 生石决24克(打碎)

4.脱证:

参附汤:回阳,益气,救脱。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

或上气喘急,或

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人参15克 制黄附片(炮,去皮、脐)30克



后遗症:

1.气虚血滞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

气而起痿废。

黄芪50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地龙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红花50克,陈皮20

克,僵蚕20克, 蝉衣5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半夏10克。 (偏瘫复原丸也好)

2。肝肾亏损

地黄饮子:熟地黄12g  巴戟天9g 去心9g 山茱萸9g 石斛9g  肉苁蓉浸酒9g,附子炮

6g 五味子6g  官桂6g 白茯苓6g 麦门冬去心6g 石菖蒲6g 远志去心6g.加生姜五片,大枣15g,

薄荷 叶10g.

3. 另外

清热解毒法、祛风散邪法、醒脑开窍法等亦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拓宽临床治疗的思路。

清开灵口服液、羚羊角粉、脑血栓片、脑络通胶囊、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醒脑再造

丸、三七舒通、脑安、通塞脉片、血栓心脉宁、偏瘫复原丸、华佗再造丸 等可在辨证基础

上选择使用。

中风(瘫痪)后遗症:脑出血、脑梗塞(血栓形成)都属于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脑血管

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许多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均可导

致后遗症的发生,其病因可以是单一的,亦可由多种病因联合所致。常见的病因:血管壁病

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他病因

包括空气、脂肪、癌细胞和寄生虫等栓子,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吸烟、酗酒、熬夜

疲劳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与性格古怪等。

“中风”: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肌张力下降,运动丧失,感觉障碍,失语,失聪并随时

间加剧。偏瘫,偏侧感觉障碍一侧失明。平衡失调,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头痛并意识立

即丧失。对其病因病机,现代大部分学者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不外乎“风、火、痰、瘀、

虚、毒”六大主因,诊断标准亦趋于统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

的诊断标准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

风动等七个证型。中药根据本病病机特点,多采用活血化瘀、息风化痰、通腑泻火等辨证治法。



【原】谈带状疱疹特效方——黄古潭瓜蒌草红汤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中医有很多俗称,比如蜘蛛疮、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中医一般认为此病是起于湿热,肝胆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脾胃湿热 者用除湿胃苓汤;很多患者通过这些方剂获得了痊愈,但是也有不少患者对以上方药无效,有的甚至越吃越重。

当治疗效果不好时,就要重新审视病情和探索新的方剂,近现代的一些著名中医学家如秦伯未、何绍奇、邹孟城、余国俊等都比较推崇一首特殊的方 子——瓜蒌草红汤。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它对带状疱疹的特殊疗效。

这是一首前贤们从古代医籍里发掘出的名方,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笔者继承前贤的经验,对此方进行过20多例的临床验证;效果确实很好,虽未 能达到文献记载里的“一剂而愈“,但是对比起来,比其他方子效果好,一般4-7天可获痊愈;笔者经验,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局部越红效果越好、合并便秘 的效果更快更好。笔者一般应用全瓜蒌30g(体重大或者合并便秘的用50g)、红花10g、生甘草10g,板蓝根15-20g;下面我就谈一下这个对带状疱疹有特 殊疗效的方子的前世今生。 瓜蒌草红汤为明代医家黄古潭所创,黄古潭何许人也,由于没有著作传世,大家也许对他有些陌生,但是提起他的老师和学生,都可谓是大名鼎鼎, 他的老师是明代著名医学家、新安学派创始人汪机,他的学生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孙一奎,可见,黄古潭即是名师之徒,亦是名徒之师。

瓜蒌草红汤由全瓜蒌、生甘草、红花三味药组成,首见于孙一奎的《医旨绪余-胁痛》,当时只载药方药量,并无方名,后世医家程钟龄将其命名为 栝蒌散,现代医家邹孟城将其命名为瓜蒌草红汤,我觉得瓜蒌草红汤这个名字比较概括,方名就是药物组成,所以我一直用瓜蒌草红汤这个名字,为了 表示对此方创立者黄古潭的尊敬和纪念,在标题里我把他的名字放在了方子前面。历代医家对瓜蒌草红汤都有传承使用,并有文字记载,为了能够对此方有个最全面的了解,笔者对所有关于此方的文献记录做了汇总,如下: 明·孙一奎《医旨绪余·胁痛》记载如下: “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 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 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未,井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 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认病则审矣,制药订方则未也。夫用药 如用兵,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有烧眉之急,迭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转增 剧。水泡疮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则死矣,可惧之甚!为订一方,以大栝蒌一枚,重一二两者, 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恐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 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亦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

愈,真可谓之神矣。夫栝蒌味甘寒,《经》云∶“泄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 草,栝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致于流通,故痛自然止”

明·李中梓《病机沙篆》曾附与上案相同之治验,应该是对上案之转载,可以自行查阅。清·程钟岭《医学心悟·胁痛》记载如下:“栝蒌散,治肝气燥急而胁痛,或发水泡。大栝蒌(连皮捣烂,一枚) 粉甘草(二钱) 红花(七分) 水煎 服。 按∶郁火日久,肝气燥急,不得发越,故皮肤起泡,转为胀痛《经》云∶损其肝者,缓其中。栝蒌为物,甘缓而润,于郁不逆,又如油之洗物,滑而不滞,此其所以奏功也。”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对孙一奎及李士村载案均予转录。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余瀛鳌于1985在《中医杂志》第一期发表了一篇《秦伯未老师谈治学》的文章,回忆秦伯未老师应用此方有详细记载,文章说:1959年仲夏某日,一人因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来诊,发病已三日,已用过中药,无效,左胁下、腰部疱疹继续增多,痛甚,索阅前医处方,与龙胆泻肝 汤相近。秦用瓜蒌一枚、红花一钱半,生甘草三钱,过了几天,患者电话告知:服药后当天晚上疼痛已然减轻,得以安眠,共服四剂而愈。近代常熟中 医专家江一平在其著作《古医籍各家证治抉微》中也转载了这段文章。名中医何绍奇所著《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一书中,也载有其对此方的认识和应用。

名医中医邹孟城所著之《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对此方做过详细介绍,总结此方病机为肝经燥郁,并命名此方为瓜蒌草红汤,其文录于 下:“【带状疱疹俗名“蛇丹”,或称“蛇串疮”。现代医学认为是水痘病毒感染于神经所致,故其体表病灶与内在之神经走向相一致。其主证则为水泡成串成 簇,晶莹饱绽,根脚皮肤潮红,疼痛明显。病甚者,体表病灶痊愈后,后遗之疼痛往往历久始消,常有痛至一、二年者。其治法,医家之见解不尽相 同,或苦寒直折,或透发火郁,或因其是病毒感染而直投清火解毒,或内服,或外敷。虽见仁见智,各有至理,而往往难得理想效果。一日,读《医旨绪余》有关“胁痛”条,思索之间,猛然省悟。书中所叙胁痛之状,实带状疱疹无疑。其文曰:“其弟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 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火郁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疱 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末,井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 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以文中所叙症状加以推断,此证不仅是带状疱疹,且症情严重。孙氏之师黄古潭以肝经燥郁立论,且“为订一方, 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其方与论,别出心裁,不同凡响,堪称两绝。故服后收疮敛痛有“一剂而愈”之效。余 得此方,喜不自禁。盖“医家之病,病道少。”为医者能多一治病法门,则病家少一分痛苦,此方无确定之方名,余据方中药物之组成,暂名“瓜蒌草红汤”。未几疱疹流行,余于数日内接治五、六人,无论症之轻重,皆以上方加板蓝根15g予服。惟全瓜蒌不用如许之多,改为重者30g,轻者15g,中者21~ 24g。其收效之速,“真可谓之神矣”。轻者二、三日,重者四、五日,率皆痊可。后凡遇此症者,概以此方投之,无一例不效者。余所治病例中,病灶面 积最大者几达胸部之半,理疗一月未愈,服上方一周即退净。而其得效之迟速,与瓜蒌用量极有关系。故凡体质壮实者,瓜蒌用量宜适当加重,药后若 轻泻一、二次,则见效尤速。若体质不壮,瓜蒌不便重用者,多服数日,效亦可期。《重庆堂随笔》云:“瓜蒌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 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黄古潭可谓善识斯症者矣,可谓善用瓜蒌者矣。是知读医书不可刻舟求剑,当别具只眼,触类而 旁通之。关于甘草,余有时仅用3g,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1.5g为率,并不多用,而屡收捷效。余用药不尚其多,药量不尚其重,并非矫揉造作,而是因 病投药,适事为故。由是一端,余亦屡为人所贬斥,然余终不悔。余生而不敏,但欲速去病人之疾苦。至于其他,则非余所问矣。】” 名中医余国俊以此方为带状疱疹之专方,认为程钟龄所言之“郁火日久,肝气燥急,不得发越”十二字为带状疱疹之病机,常用量瓜蒌仁30-50g 瓜壳15- 20g 生甘草10g 红花10g 为处方,显效后酌减。关于此方,余国俊老师再其著作《我与先师的临证思辨~中医师承实录》也有长篇论述。 可见,历代医家对于此方多有慧眼识珠者,是金子即使藏的再深,也一定会发光,一段孙一奎著作里的病案记录,竟然隐藏者一张治疗带状疱疹的特 效方剂,幸而被有识之士挖掘而出,才有了今天的瓜蒌草红汤,这也许就是中医传承的魅力所在吧!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一号方:

药物组成: 石决明30g 生石膏30g 瓜娄30g

钩藤30g 生军10g 川芎15g 红花15g 土虫10g 桃仁10g

适应证:脑血栓急性期,中风初起。血压偏高(超过

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强、语蹇、头

晕、头痛、烦燥或嗜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

脉弦数有力。

随证加减:

1.有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g(冲)并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一丸,日二次。

2.舌红苔少干者,去石膏、瓜娄、生军,各加生地20g 玄参15g 白芍10g。

3.大便秘结用番泻叶10g泡水饮。

4.痰多、失语、苔腻者,加菖莆10g 郁金10g 竹沥30g (冲) 天竺黄10g。



二号方:

药物组成: 黄芪15g~30g 红花10g~15g 川芎10g~15g 赤芍10g

当归15g 挑仁10g 土虫10g

适应证:脑血栓恢复期,血压和颅内压不高,偏瘫,

肢体稍有动意或肌张力较前增强,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或舌质胖嫩,脉弦缓无力,腑行通畅。

随证加减:

1.大便干者,加瓜娄与生军10g。

2.舌强语蹇,加菖莆10g 郁金10g。

3.舌胖嫩加仙灵脾15g 巴戟15g。

4.偏瘫,肢体久不恢复,酌加山甲9g 水蛭6g冲服。



三号方:

药物组成:生地25g 山萸10g 山药10g 麦冬

10g 石斛12g 牛夕10g 巴戟15g 丛蓉15g

菖卜10g 志肉10g 肉桂3g 黄芪30g 川芎6g 全蝎3g~6g

适应证:脑血栓后遗症,或伴脑软化患者,症见意识

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蹇,肢体不遂,眩晕,大

小便失禁,舌红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润,脉况细弱,

或虚大无力。加减同前,均为水煎服。



中风十三治是王乐亭老医生从事针灸临床50年中,经大量的实践,探索,验证,对

各类型中风的患者,找出有效的穴位,逐渐积累、归纳,考证疗效,形成精确、合

理的十三套配穴处方。

1、针灸预防中风以及它病

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双侧十二穴灸法预防精确选定气海、关元。

春夏相交灸气海(一名丹田,丹田就是炉灶,它能补阳虚,阳虚指的是气火不足),每日

灸7壮,灸7次。

夏秋相交灸关元(一名血海,因其穴在下腹内,男藏精,女储血,故名血海)。它能补阴

虚,阴虚指的是精血亏损。每日灸7壮,灸7次。

功效:平阴阳,和脏腑,调气血,通经络

人在未得中风时,一两个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手大指食指麻木,或足腿发酸麻,良

久方解,发麻侧为将中风之候。如无以上情况,有高血压得人不时头晕,也可用此法预防。

或用滋阴益肝肾得药,再保守元阳,也能预防。

2、中风闭证

【形状】忽然昏倒,喊叫不知,口噤,面赤,气粗,痰鸣,手握,二便闭阻,脉象弦劲滑

实。

【治法】开关通窍,泄热降痰。先用锋针刺百会、四神聪、手十二井穴出血,后用毫针刺

泻人中、风府、颊车、合谷、劳宫、太冲、涌泉补。

3、中风脱证

【形状】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白,目闭,口张,气憋,自汗,肢体凉,脉微细如无,

或无脉。

【治法】回阳固脱,温肾复脉。先灸神阙,(一名生门),用炒盐将肚脐填平,上敷姜片

用大艾柱数十壮至百壮,并灸气海、关元二穴,亦用大艾炷灸数十壮至百壮,以体温脉复为

度。如不效即转院抢救。

上述脱证:如现面色苍白,汗大泄,四肢厥逆,眼闭肝绝,口张脾绝,气憋或有痰声肺

绝,手撒心绝,遗尿肾绝,如现一二脏脱绝或可救,若现五绝无脉必死不治。

4、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轻型

【形状】症现发热恶寒,口眼歪斜,半面肌肉麻痹,口漏水,眼流泪,咀嚼不利。

【治法】针未歪之面侧

【用穴】人中、承浆、地仓、颊车、颧髎、阳白、四白、大迎、合谷。

5、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重型 颊塞饭,舌尖歪,额纹不起。

【治法】逐瘀血络,解表散风。

【用穴】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太阳透颧髎,攒竹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口禾髎透

巨髎,曲池、合谷、列缺。

6、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经脉-轻型

【形状】症状见头重脚轻,半身沉麻无力,走路歪斜,或半身不遂,无其他症状。

【治法】调气血,通经络,驱风散邪,健强运动功能

【用穴】曲池、内关、合谷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手法先补后泻。

7、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经脉-重型

【形状】症见头晕口歪,面红目赤,语言謇涩,半身不遂。

【形状】症现口歪甚,流涎漏水,不能吸烟喷水,眼不能闭流泪,半脸麻木,

【治法】清头面风热,调气血,通经络,驱风散邪,健强运动功能

【用穴】百会、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列缺、环跳、委中、阳陵泉、绝

骨、丘墟、太冲,针患侧,手法先泻后补风中经脉轻重型两套穴,轮换使用,留针30分钟。

类中风中脏腑病因病机为劳倦过度,由于忿怒,肾阴亏损,水不含木,肝阴虚弱,肝阳偏

胜,上结风火交煽,病成肝风内动所致。

8、类中风中脏腑-风入阳中腑-轻型

【形状】多着四肢,头晕,眼花,口苦,舌干,言謇、语涩,半身麻木,手足瘫痪。

【治法】滋阴平肝,降热清脑,调和肠胃,生长气血,强壮肢体,恢复健康。

【用穴】百会、风府、中脘、章门、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9、类中风中脏腑-风入阳中腑-重型

【形状】症状见不思饮食,二便阻隔,六腑不调,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其余症状同上。

【用穴】六腑俞对刺,先健侧后患侧,手法同补。

10、类中风中脏腑-风入于阴中脏-轻型

【形状】多滞九窍,是阴虚阳实,内伤说起,语言謇涩,口眼痴呆,半身麻沉,手足拘

挛,上肢不能抬举,下肢强直,此乃阴虚体弱,五脏虚衰。

【治法】从阳引阴法

【用穴】五脏俞、膈俞

11、类中风中脏腑-风入于阴中脏-重型

【形状】舌强不语,口流涎,起坐翻身需人扶持,其余症状同上。

【治法】阳虚气弱,五脏虚衰,不能容养全身,以从阴引阳法,宜内脏腑募穴。

【用穴】巨阙、中脘、关元、中级、中府、期门、章门、京门、天枢。舌强不语,加哑

门、中冲。舌缓不语,加风府、通里。

12、陈旧型

【形状】中风后遗症,久治不愈,年深日久,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上肢软弱,肩不能抬

举,肘不能伸屈,手不能持握,下肢拘急,强直无力,行动困难等。

【治法】调气血,通经络,壮筋骨,利关节。

【用穴】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尺泽、合谷、中渚,环跳,风市、阳陵泉、阴交,绝

骨,丘墟,太冲。

上午针健侧,下午针患侧,手法都用补。

13、顽固性

【形状】中风后遗症治疗不当,拖延日久,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肩脱,肘挛,腕垂,手

握,胯、膝、踝、强直,脚内翻,马蹄足,走路瘸拐,脚或蹭地。

【治法】贯通皮、脉、肉、筋、骨,舒筋利节。

【用穴】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

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

泉,丘墟透申脉。

王乐亭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又为五脏六腑之根。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必有水谷之精

气,内沙陈五脏六腑,外营养皮脉肉筋骨。若补脾胃增加饮食,达到全身强壮起来,比补肾

胜强多矣。

调脾胃和胃肠用穴

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章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手法:捻针用补,留针30分钟。

若年深日久的身体衰弱,肌肉消瘦,都可以用此法,久留针60分钟。

中风偏瘫后遗症 特效配方

黄芪300克、党参30克、川芎30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石决明30克、

地龙30克、钩藤30克、乌梢蛇30克、当归30克、赤芍30克、菊花20克、水牛角20克、僵蚕20

克、天麻20克、鸡血藤20克、枸杞20克、蝉衣2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生龟板15克、元参

15克、天冬15克、怀牛膝15克、石菖蒲15克、青风藤15克、胆南星15克、黄芩15克、黄柏15

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郁金10克、生麦芽6克、茵陈6

克、甘草6克、鲜竹沥3瓶(300ml与煎好的药液混合)。

清水全蝎15克、大蜈蚣10条、好三七6克、龙血竭5克、炮水蛭3克、嫩羚羊角粉2克。

将上面的药物煎液5次后混合,饭前热服并冲末,一剂服用3天,每次服用约100ml左右。

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病情 选择以下1--2种中成药 加服:清开灵口服液、羚羊角粉、脑血栓片、

脑络通胶囊、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醒脑再造丸、血栓心脉宁、偏瘫复原丸、华佗再造丸

等可在辨证基础上选择使用。

中经络

1.肝肾阴虚 风阳上亢。

镇肝熄风汤: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

如醉,或肢体

渐觉活动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甚则眩晕颠扑,不知人事,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

脉弦长有力者。

淮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龙骨10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生龟板15克先煎、生白

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5克。

平肝熄风法: 有人观察平肝熄风、化痰开窍类中药(当归、天麻、钩藤、川芎、石决明等)配

合西药常

规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控制血压、缓解头痛、意识、语言及肢体等症状,较单纯西医

治疗起效早,

疗效显著。也有用熄风化瘀汤(天麻、钩藤、牛膝、白芍各15g,地龙、郁金各10g,三七、

水蛭、生甘草各3g,生石决明30g,菊花20g,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昏迷者鼻饲)

还有用熄风化痰的犀羚剂(由水牛角20g、生地15g、牡丹皮10g、白芍10g、钩藤10g、羚羊角

4g、怀牛膝10g、淡竹茹10g、泽泻15g、生牡蛎15g、甘草6g组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

证,其总有效率及恢复

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肿、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疗效明 显。

2.痰热府实 风痰上扰。

星蒌承气汤: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方中生大黄荡涤肠胃,通腑泄热;芒

硝咸寒软坚;

枳实泄痞;厚朴宽满。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加丹参活血通络。

全瓜蒌lOg,胆南星12g,石菖蒲15g,地龙lOg,丹参15g,郁金、枳壳、厚朴各lOg,大黄3g)

1.通腑法: 如应用涤痰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塞、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生大黄、制大黄各30g

及水蛭、桃仁、胆南星各10g组成通脑灵合剂)、用祛瘀通腑法(以水蛭4g、大黄15~20g、益

母草30g、泽兰30g为基

本用药)治疗脑出血等。

中脏腑

3.闭证:化痰开窍,清肝熄风

羚羊角汤加减。肝阳上亢,头痛如劈,筋脉抽掣,痛连目珠。

羚羊角6克 龟版24克 生地18克 白芍3克 丹皮4.5克 柴胡3克 薄荷3克 菊花6克 夏枯草4.5克 蝉衣3

克 红枣10枚 生石决24克(打碎)

4.脱证:

参附汤:回阳,益气,救脱。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

上气喘急,或

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人参15克 制黄附片(炮,去皮、脐)30克

后遗症:

1.气虚血滞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

而起痿废。

黄芪50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地龙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红花50克,陈皮20克,

僵蚕20克,蝉衣5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半夏10克。 (偏瘫复原丸也好)

2。肝肾亏损

地黄饮子:熟地黄12g  巴戟天9g 去心9g 山茱萸9g 石斛9g  肉苁蓉浸酒9g,附子炮6g

 五味子6g 官桂6g 白茯苓6g 麦门冬去心6g 石菖蒲6g 远志去心6g.加生姜五片,大枣

15g,薄荷叶10g.

3. 另外

清热解毒法、祛风散邪法、醒脑开窍法等亦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拓宽临床治疗的思路。

清开灵口服液、羚羊角粉、脑血栓片、脑络通胶囊、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醒脑再造丸、

三七舒通、脑安、通塞脉片、血栓心脉宁、偏瘫复原丸、华佗再造丸



35个专利方



35个专利方

1,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地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侧柏叶30克,景天三七30克,龙胆草10克,甘草3克

2,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

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地龙干10克,鸡血藤18克。

3,血管性头痛

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红花9克,桃仁 9克,地龙9克,桂枝9克,赤芍12克,钩藤15克(后下)。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缺血痉挛期

当归10克,玄参12克,银花15克,毛冬青8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地龙干10克。

营养障碍期

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银花15克,生地15克,毛冬青18克,刘寄奴15克,水蛭粉3克(分吞)。

坏死期

黄芪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毛冬青30克,银花15克,制乳香3克,血竭1.5克(研末吞)。

5,大动脉炎

上肢大动脉炎

桂枝9克,当归12克,丹参18克,炙黄芪30克,红花10克,毛冬青30克。

下肢大动脉炎

桑寄生30克,炙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淮牛膝12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毛冬青30克。

6,缺铁性贫血

熟地15克,炙黄芪15克,生白芍10克,当归10克,炒白术12克,陈皮9克,红枣5只。

7,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地15克,丹皮10克,犀角粉0.9克(吞),茜草15克,赤芍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大黄12克,大青叶30克。

8,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地12克, 熟地12克,炙黄芪18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2克,白术12克,陈皮9克,鹿角粉9克(分吞

9,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鲜生地30克,丹参15克,丹皮12克,龙胆草10克,紫草12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犀角粉3克(吞服)。

1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型

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8克,丹皮10克,紫草12克,大青叶30克,赤芍12克,甘草3克。

慢性型

生地12克,熟地12克,紫草15克,茜草根15克,阿胶9克(烊冲),丹参12克,鸡血藤15克,旱莲草12克,大枣6枚。

11,过敏性紫癜

生地15克,仙鹤草30克,生蒲黄12克(包煎),玄参12克,乌梅4.5克,甘草3克。

12,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生地15克,丹皮10克,赤芍12克,土大黄15克,猪殃殃15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六神丸10粒(吞服

慢性白血病

生地12克,熟地12克,党参12克,炙鳖甲12克,炙黄芪18克,黄药子12克,狗舌草30克,丹参15克,消白散5克(分吞)。

13,泌尿系感染

生地15克,鸭跖草30克,车前草30克,萹蓄12克,石苇15克,黄柏10克,六一散15克(包煎) 。

14,泌尿系结石

金钱草60克,海金砂15克(包煎),冬葵子15克,广地龙10克,生鸡金12克,块滑石30克(包煎)。

15,急性肾炎

苏叶10克,车前子30克(包煎),玉米须30克,蝉衣6克,白茅根30克,益母草12克,紫背浮萍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16,慢性肾炎

白术12克,炙黄芪12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鹿含草18克,黑大豆30克,益母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17,尿毒症

党参12克,黑大豆90克(打),熟附片15克(先煎),炒枳实10克,生大黄9克(后入),甘草4.5克。

18,肾盂肾炎

金钱草30克,土茯苓15克,石苇15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萹蓄12克,生甘草3克。

19,乳糜尿

白术12克,萆薢15克,黄柏10克,石菖蒲10克,土茯苓15克,车前子18克(包煎),淡秋石9克。

20,膀胱括约肌麻痹症

炙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覆盆子12克,麻黄4.5克,台乌药12克,桑螵蛸12克,煨益智仁12克,煅牡蛎18克(先煎)。

21,急性前列腺炎

石打穿15克,桃仁12克,川牛膝12克,肉桂心3克(后入),车前子30克(包煎),制大黄10克,王不留行15克

22,慢性前列腺炎

生地15克,忍冬藤30克,石苇15克,木通9克,皂角刺4.5克,台乌药10克,六一散12克,王不留行15克。

23,夜尿症

熟地15克,淮山药15克,煨益智12克,补骨脂12克,淮牛膝12克,覆盆子12克,桑螵蛸12克,台乌药10克。

24,肾下垂

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炙升麻6克,柴胡6克,干姜10克,肉桂5克(后入)。

25,性功能减退

阳起石12克(先煎),杞子12克,仙灵脾12克,仙茅12克,菟丝子12克,熟地12克,锁阳10克,鹿角片12克(先煎)。

26,阴茎异常勃起症

生地15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泽泻12克,龟版1 2克(先煎)。

27,无精子症

熟地15克,家韭子12克,补骨脂12克,仙茅12克,仙灵脾12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鹿角霜12克。

28,腹股沟疝

川楝子9克,小茴香4.5克,荔枝核12克(打),炒枳壳10克,陈橘核12克,青皮9克。

29,精神分裂症,

抑郁型

生铁落60克(先煎),丹参15克,制南星10克,竹茹9克,淮小麦30克,炙甘草3克,白金丸9克(分吞或包煎),石菖蒲12克。

躁动型

生铁落60克(先煎),礞石15克,竹茹9克,陈胆星10克,枳实10克,制大黄10克,龙胆草9克。

30,癔症

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淮小麦30克,百合15克,生地15克,首乌藤15克,炙甘草3克,大枣五只。

31,癫痫,发作期

紫石英12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石菖蒲12克,制南星10克,僵蚕10克,钩藤15克(后入),蝉衣4.5克,地龙干10克。

32,脑震荡后遗症

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青龙齿30克(先煎),赤芍12克,琥珀末0.15克(吞服)。

33,内耳性眩晕

生牡蛎30克(先煎),白术18克,制半夏10克,泽泻18克,陈皮10克,钩藤15(后入) 。

34,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炙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红花9克,地龙干12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豨莶草18克。

35,神经衰弱症

淮小麦30克,甘松4.5克,制首乌12克,丹参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五味子4.5克,炙甘草3克。



口腔溃疡



症状: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心烦气躁、睡眠质量不高。

用料:生甘草10克,黄芩、干姜、半夏各9克,黄连3克,大枣3枚。

方法:熬水喝,早晚各一次。

请注意:每天三餐过后,用淡盐水漱口。

有时候,觉得心火就像一个小孩子,你要是对它多用点心,它就会

很“乖巧”,不会让你百般操心。如果你疏忽了,它就会搅得你心里

不舒服,还口舌生疮。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交流。



14大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的中成药



得过湿疹的朋友都知道,湿疹发作起来让人瘙痒难耐,而且湿疹是个容易反复

发作的疾病,除了急性起病的时候用一些抗过敏、激素类西药快速压下去,后

期调理也很重要,否则就就容易反复发作,顽固的湿疹建议服中药治疗,以下

给大家总结的14种治疗皮肤湿疹的中成药,分两部分介绍!建议收藏!

1. 肤痒颗粒

中药组成:苍耳子(炒、去刺)、地肤子、川芎、红花、白英。

功效:祛风活血,除湿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2.皮肤病血毒丸

中药组成: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

根、地肤子、苍耳 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

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 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

蜕、牛蒡子(炒)、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 大黄(酒炒)、忍冬藤、紫

草、土贝母、川芎(酒炙)、甘草、白芷、天葵子、紫荆皮、 鸡血藤、浮

萍、红花。

功效:清血解毒,消肿止痒。

主治: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

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对银屑病也有比较好的效

果。

3.连翘败毒片

中药组成:金银花、连翘、大黄、紫花地丁、蒲公英、栀子、白芷、赤芍、桔

梗、玄参、木通 、蝉蜕。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疮疖溃烂,灼热发烧,流脓流水,丹毒疱疹,疥癣疼痒。

4. 皮肤康洗液

中药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土茯苓、大黄、赤芍、蛇床子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杀虫止痒。

主治:湿热阻于皮肤所致湿疹,见有瘙痒、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等

和湿热下注所致阴痒,白带过多。皮肤湿疹及各类阴道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5.清热散结胶囊

中药组成:千里光。

功效:消炎解毒,散结止痛。

主治: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

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6.参柏洗液

中药组成:参柏成方苦参、黄柏、丹参、大青叶、硼砂、大黄、黄芩、黄连、

甘草、蛇床子、土茯苓。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类皮炎,以及阴痒,带下等症的辅治疗。

7.消风止痒颗粒

中药组成:蝉蜕、防风、苍术、地黄、地骨皮、当归、亚麻籽、荆芥、石膏、

木通、甘草。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祛湿,

主治:主要治疗体质本身虚弱免疫力差,湿邪入体导致的多种过敏性湿疹。也

适用于体质偏阳容易上火,容易过敏的朋友使用,主要治疗急性湿疹和荨麻疹

及其他皮肤瘙痒症。

温馨提示:以上用药需咨询当地医生辩证用药,且用药前需详细看说明书,切

不可盲目用药!



一病一处方,10种常见病的“天敌处方



1、冠心病——天敌处方——复方丹参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2、过敏性鼻炎——天敌处方——氯雷他定+苍耳子鼻炎胶囊。

3、急性胃炎——天敌处方——胃苏颗粒 + 法莫替丁 + 替硝唑 + 阿莫西林

4、甲亢——天敌处方——甲硫咪唑(他巴唑)+心得安+复合维生素B

5、颈椎病——天敌处方——骨筋丸胶囊+颈痛片。

6、口腔溃疡——天敌处方——栀子金花丸+甲硝唑口颊片+维生素B2片 1

7、慢性咽炎——天敌处方——清喉咽颗粒+玄麦柑桔颗粒+喉症丸。

8、慢性胃炎——天敌处方——硫糖铝 + 雷尼替丁

9、乳腺增生——天敌处方——桂枝茯苓胶囊+逍遥丸+复合维生素B

10、糖尿病——天敌处方——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格列齐特缓释片

所谓“天敌处方”,可以理解为对症效果较好,皆为长期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

可供大家参考学习,但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

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牙齿松动,动不动就拔牙,着实是过分了。原本,常见的牙齿松动,采用中医

保守方法,坚持3~6个月,是可以恢复正常。

家住千佛山李阿姨,牙齿2颗松动了,时常还疼,开始采取中医方法,每天坚

持叩齿,饭后盐水漱口、使用中药刷牙,半年过去了,牙不疼也牢固了。

中医认为“齿者肾之标”。牙齿好不好,是肾精是否盈亏的外部表现。肾精充

足,牙齿一定坚固紧密,肾精若亏虚,那牙齿一定不好。

所以,肾精足,牙齿才好!

肾精来源于肾,和西医不同的是,中医理论里的肾,是一个系统,包含遗传、

生长、生殖、发育、新陈代谢、免疫等多种功能的系统。

中医认为,牙齿是骨的延伸,若肾精不足,就会出现,刷牙出血、牙齿稀疏松

动、易裂等问题。

牙齿不好表现出来:

1、牙龈萎缩

2、口腔溃疡

3、牙缝变大

4、牙龈红肿疼痛

5、牙结石增多

6、牙齿松动

7、口臭

这些牙齿问题,中医采取中草药刷牙,达到 “滋肾生精”,可以摆脱牙齿疾患。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物——出自清代名医徐铭春所传:旱莲固齿神方

中医“固齿”,遵循“滋养肾阴、平抑胃火“为主,多以外用中药方剂擦拭牙齿(刷

牙),就能达到保护牙龈,牢固牙齿的效果。

【附方】旱莲固齿散【出处】《清·徐铭春》

【组方】旱莲草、龟甲、防风、白芷、茯苓、皂角刺、细辛、莽草

【制法】上为细末,入羊胫骨灰和匀

【主治】治牙龈肉绽有根、牙齿不长或动摇欲落、牙疳肿痛(牙龈萎缩)、牙

黄口臭(牙痛)等情况

【用法】蘸取在牙刷上即可

人过中年,牙齿不好,牙齿松动,牙龈萎缩很普遍,请不要轻易拔牙,而应该

选择正确的护牙养龈方式。近年来,中医已经被逐渐认可,使用中药刷牙解决

牙疾已成为一种健康趋势。



阿莫西林美白妙方:坚持擦脸一周皮肤白



斑点黑色素细胞在肌肤中有很长的潜伏期,一般是7年,当你看到的脸上的色

斑时它已经8岁了,肌肤里面已经活跃了大量的黑色素,并且正在加速生长繁

殖,所以要想去除斑点就要根本去挖掘,那么如何祛斑美白呢?

准备材料:阿莫西林一粒 红霉素一支 白醋两勺 一个小碗

在一个容器中加入红霉素软膏

加入两小勺的白醋

打开一粒阿莫西林倒入粉末

用棉签搅拌在一起,然后将混合物涂抹在脸上斑点处,等到融合均匀后直接抹

在脸上,双手反复轻拍按压10分钟促进吸收。然后等待15分钟后,再将涂抹的

地方用清水洗干净即可。

每天一次坚持一周,你会发现脸上的斑点明显的被淡化了,皮肤细嫩白净,紧

致光滑每天一次坚持一周,你会发现脸上的斑点明显的被淡化了,皮肤细嫩白

净,紧致光滑。

注意:

1,如果擦在脸上比较刺激,可以适量加点冷开水均匀。

2,有阿莫西林过敏者和不适着禁用。



这40个民间偏方,请收好,全家受益



1、伤风感冒

葱白带根须、生姜片每样半两,加一碗水煎开,放适量红糖趁热服下汤,并马

上睡觉,多盖被子,出汗即愈。

2、病毒感冒

用葱白头捣成糊状,晚上睡觉前敷两足掌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大即

可,用胶布贴牢,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疗效神奇。

3、各种头痛

将生白萝卜汁,滴两滴鼻孔,每天两次,连续四到五天,则是可以根除头痛

的。不过要忌花椒和胡椒。

4、头晕头昏

青壳鸭蛋一个,红枣10粒,加少许水搅匀蒸熟,早晨空服,连用5天有特效。

忌辣物。

5、失眠多梦

花生叶(或花生壳)半两,红枣10粒,浮小麦3钱,煎一碗汤睡前服下,连用7

天痊愈。忌吃浓茶、咖啡、海鲜。

6、干咳

生黑芝麻3钱(约半汤匙),冰糖适量,共捣碎,用滚开水冲成半碗汤,早晨

空服,3天痊愈,忌吃鱼腥、过咸食物。

7、有痰咳

每次用白萝卜二两、梨子二两,一起切碎,加一碗水煮熟,放适量冰糖食用,

一日二次,连用3天止咳化痰。忌吃鱼类。



8、哮喘

用乌骨鸡一只,杀好洗净,生姜3两切成片,丝瓜筋二钱,放入鸡肚内,用线

捆好,加油盐等佐料煨汤,分三天将鸡和汤吃完(儿童分五天吃完),轻者一

只,重者3只。忌辣、韭菜、羊肉。

9、胃痛、胃窦炎、胀气吐酸

大蒜头(最好用独头蒜)一两,干桔皮半两,萝卜籽2钱,煎一碗汤加红糖一

次服下,一日三次,饭前空服,用5天可愈。忌酒、辣、冷食。

10、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

鸡内金(鸡肫皮)共4两炒黄,磨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

钱(约半汤匙)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11、便秘

用煮熟的香蕉一碗,去皮后加入蜂蜜5钱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

愈。忌田螺、洋葱。

12、打呼

花椒5~10粒,每晚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透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

服5天,以后再也不打呼。

13、打嗝

用指甲一小条,点燃闻味即止。

14、晕车

乘车前切一片生姜含口中,或用一块伤湿解痛膏药贴在肚脐上(孕妇禁用)。

晕车较重者,可两方同用,有特效。



15、烫伤

生石灰3--5块,冷水泡开,沉淀后,倒出清水,水中再倒入3--5滴香油,一方向

搅匀,搅到水为折色膏状,然后抹在伤处,3天康复。

16、牙龈出血

大西瓜籽研成粉,温开水送服。

17、哆嗦

肝血不足,吃谷维素、B族维生素。

18、老寒腿,手指变形

姜枣大一块,葱白3寸,捣烂,白酒调敷。

19、寒凉湿气

三伏天做生姜马甲,三斤姜榨汁,纯棉布做汗衫,泡到姜汁里,晒干,冬天三

九天穿上。

20、流鼻血

蜂蜜、百合、沙参、枸杞子泡水喝。

21、手脚指发麻

桑叶六分之一斤泡脚,磕打后脚根,摆小腿。

22、掌根擦眼改善视力

人到老年视力减退,如用掌根擦眼可改善。具体做法是:



双手十指交叉将掌根搓热按到双眼上,从眼窝向两侧按揉,同时擦

眉骨和眼睛下部,每次可连续按揉,然后再搓热掌根做下一次。每

天早晚各做10次,每次做完后双眼会感到很舒服,视物清楚,长期

坚持对改善视力很有益处。

23、拉中指可治小腿肚抽筋

小腿肚抽筋时,用手拉中指,可立时缓解。其方法如下:

左腿抽筋拉右手中指,右腿抽筋拉左手中指,小腿肚马上停止痉

挛。我们用这个方法,数年使用百发百中,尤其适合老年人。

23、去除菜刀腥味

若菜刀上沾有鱼腥味或葱蒜味,先用精盐擦一下菜刀,清水冲洗后放到火上烤

一下,可消除腥味。另外,用生姜片抹擦刀刃也能消除腥味。

24、运动治膝关节痛

坐在椅子上,两手抱着大腿做膝关节屈伸运动一百次,每天做两回。

25、治疗中老年下蹲困难

双脚内扣约45度左右,身体直立,缓慢下蹲至双膝盖内侧相碰,停顿1分钟左

右,然后缓慢站起;如此反复3次。这种锻炼方法我称之为美人鱼式,效果很

好。

需要注意:

1、双脚内扣度数因人而异,逐步增加。

2、整个动作要眼睛平视,挺胸立腰,不要低头、噘臀。

3、下蹲或站起,越慢效果越好。



26、热枕法治耳鸣

以大豆炒热装于布袋内,令患者枕之。冷可更换,适用于头痛项痛,还有耳鸣

等。将此法用于腰痛也有功效。

27、防治水土不服方法

南方人来北方或者北方人到南方,旅游或打工、探亲等,因水土不服全身出现

过敏性皮疹,或头痛,腹泻。

治疗方法:老姜20片,加红糖5大勺,用三碗水煮成一碗水,凉温后服用。

预防方法:到外地先什么也不吃,只买一块生豆腐吃,就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

症状。

28、转动脚腕降血压

血压偏高的人踝部有程度不同的发硬现象。转动脚腕可以刺激穴位和经络,使

其舒展,有助于血液运行,降低血压。

做法:盘腿坐椅上,双手抓住脚尖,慢慢(切勿用猛力)转动脚踝,左右踝部各

转30至40次,每日早餐或洗浴后睡前进行。

29、韭菜汁止痒

用几根洗干净的韭菜揉成小团,然后用挤出的水擦患部。开始我还犹豫,结果

用后还真起作用,一擦就很快不痒了。有类似皮肤病的患者,不妨一试。

30、巧除巧防铁锈

将石蜡捣成细末,装入玻璃瓶中,半瓶为度。再将煤油灌入瓶里,装满,待石

蜡慢慢溶解了便在生了锈的铁器上涂上一层石蜡溶液,24小时后用粗布或废纸

揩擦,铁锈便除去了。

未生锈的铁器,在面上涂上一层这种溶液,可以防止生锈。我家物件上的铁锈

就是这样处理的,效果极好。



31、用电吹风治落枕

落枕可以选择用电吹风在颈后及背部距离15厘米处吹了10分钟,使局部发红发

热,注意不要太近以免烫伤皮肤。一天两次,用了3-4次即好。

32、静坐可治神经衰弱

有神经衰弱的人,可采用静坐法自治神经衰弱,做法是:每天清晨和晚上睡觉

前后各静坐半小时。

静坐要取端坐位,头向前,两眼微闭,唇略合,牙不吮,前胸不张,后背略

屈,两手叉置大腿上,上腹内凹,臂部后突,两膝不并,两腿分离,吸气要长

而缓,呼气短促而自然,身体放松,胸中无杂念。这样坚持两周后,可见显著

疗效。

33、治老年虚性便秘

老年人便秘较常见,又因其体质虚弱,便秘多属虚秘,治疗不宜用攻下的药,

否则长期会使燥结更甚。可以用女贞子,当归,生白术,煎汤。一般3至7天,

大便大多可趋于正常。

34、木棍能治手脚麻木

一根木棍夹在手指(或脚趾)间,麻木立即缓解。如果不方便找木棍,铅笔、筷

子、扇子把都行。木质品都行。

35、按揉虎口可减轻头痛

偏头痛很痛苦。有一个方法可减轻痛苦:如果是左面头痛,就用右手按揉左手

的虎口穴;如果是右面头痛,就用左手按揉右手的虎口穴,在不服用药物的情

况下,会减轻头痛。

36、“倒行”治腰突症

在稍能起床后,忍痛坚持走动,并开始练习倒着行走,每日从走几步到几十



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以走到身体发热、又不太

累为好,注意:找平坦的路,以免摔倒。

37、双脚跳使你身心健康

跳之前,找一棵树和墙边,有依靠、防摔倒。两手伸直放裤口袋处贴紧,两脚

向上跳,尽量让两脚离地高一些。

先往左边转圈跳100下,再往右边转圈跳100下,再往左转跳100下,再往右转跳

100下,依次左右……开始跳不了500下,慢慢来,只要每天坚持,跳的时间长

了,就能一口气跳500下。

38、黄豆根治脚后跟痛

黄豆根500克,洗净,掺750克水煎至水沸,略温时浸泡脚后跟,常泡常烫一日

数次。

39、治风湿腿痛一方

海风滕100g、对地风100g,用高度白酒密封到大玻璃瓶内浸泡七天后饮用,每

天晚餐喝20g,坚持使用可基本治愈。

40、治嗝逆(俗称打嗝)

雪花梨四两、生姜二两榨汁,然后兑在一起,加一勺红糖然后将汁加热,趁热

将汁喝下。此方非常有效,彻底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

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玉峰山 > 《偏方、秘方、验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感冒奇效方(二)

感冒奇效方(二)方3 预防感冒:麦冬、黄芪各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每次加一匙

蜂蜜服,治一周,半年不再感冒。(2)生姜、白萝卜各10片,红糖适量,水煎服一次治

愈感冒。(3)生姜5片,葱头1根,...



老祖宗留下的生活小窍门11则,收好可治小病痛

1巧除巧防铁锈。再将煤油灌入瓶里,装满,待石蜡慢慢溶解了便在生了锈的铁器上涂上

一层石蜡溶液,24小时后用粗布或废纸揩擦,铁锈便除去了。我家物件上的铁锈就是这样

处理的,效果极好。3静坐可治神经...





生姜的二十种食疗功效

生姜的二十种食疗功效。①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

次。12、 治疟疾:生姜 4片,茶叶15克,煎水调红糖适量,趁热饮下,每日2次。14、 治

冻疮、冻伤:生姜适量捣烂,泡在适...



一生受益的家用偏方、验方

11.胃痛、胃窦炎、胀气吐酸:打蒜头(最后用独头蒜)一只,干桔皮半两,萝卜籽两

钱,煎一碗汤加红糖一次服下,一日三次,饭前空腹服下。二、汤类(因汤含营养均匀,

汤与小肠接触面积大,极易吸收)三、...



感冒奇效方

感冒奇效方 2017-08-01 09:34阅读: 方1 反复感冒:黄芪、白术各20克,防风10克,每日一

剂,水煎服二次,配合六味地黄丸按常量服,治一个月不再感冒,可维持1--2年。方9 感

冒偏方:(1)香菜一把...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619 反复感冒要调理 身强体壮感冒离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619 反复感冒要调理 身强体壮感冒离。老中医奶奶的故事。老中医奶

奶的故事第619反复感冒要调理 身强体壮感冒离。方3 :体弱易感冒:泽泻20克,炒砂仁

15克,牛膝10克,生姜5片,冰糖...







最难找的民间偏方,药到病除!为家人留着吧~

3.姜糖苏叶饮治感冒  生姜、苏叶各3克,冰糖15克,将沸水冲入浸泡10分钟,趁热

喝完,每日2~3次。14.黄豆根治脚后跟痛  上了点年纪,...





「实用」40个民间养生方,药到病除!为家人留着吧~

上了点年纪,不知何因脚后跟竟无端地疼痛起来,不能着地,吃药按摩都没止住,此

有一法:黄豆根500克,洗净,掺750克水煎至水沸,略温时...



葱白生姜红糖水治疗感冒初起

葱白生姜红糖水治疗感冒初起【处方】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用法】水一碗煎开、

加适量红糖趁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玉峰山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中风(瘫痪)后遗症特效方 轻者1剂,重者2--3剂 转载自上古道医绝学

谈带状疱疹特效方——黄古潭瓜蒌草红汤 转载自得健养生堂3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转载自A鸿运当头1413

35个专利方 转载自定康养生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烫伤速恢复、破皮不留疤的偏方 转

载自女人如花美容养生坊

玉峰山 2021-06-01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烫伤速恢复、破皮不留疤的偏方

1、抹烫伤已破皮的话,去中药房买大黄粉30元蜂蜜适量混合成膏状,抹在伤

口上,就可以快速让伤口复原不留疤。每两小时换一次药,三天后伤口会生出

新肉,七天可恢复正常。适用于被油烫伤、水烫伤。

2、未破皮处之烫伤处理(热水、热汤、热油、摩托车烟管、蒸气烫伤)

烧伤如果没有马上降温与止痛,未来的辛路历程是可想而知。当烫伤时第一时

间不是很痛,是因为身体有百分之0.9的盐继续吸皮肤发炎的热而变成越来越

灼热痛,我们用盐把热吸过去就不痛了,因为盐有吸热和渗透的特性,民俗庙

会过火撒盐就是这个原理。

3、一般家庭小烫伤:冲水后用很厚的盐再用湿的面纸敷盖,偶尔加水!!只

要离开盐不痛约三小时就好了,不需敷药也没有留下疤痕。(注:皮肤未破皮

用大量的盐没有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

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玉峰山 > 《偏方、秘方、验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烫伤速恢复、破皮不留疤的偏方

烫伤速恢复、破皮不留疤的偏方。去中药房买大黄粉30G、蜂蜜适量混合成膏状,抹在伤

口上,可快速让伤口复原不留疤。当出现烫伤时,第一时间不是很痛,这是因为身体有百

分之0.9的盐继续吸皮肤发炎的热而...



烫伤有秘方,绝对不留疤

烫伤有秘方,绝对不留疤烫伤有秘方,绝对不留疤----转帖我的外婆自小受行医的父亲影

响,特别注重研究以食物入药的方法。这个偏方说起来特别简单,就两样东西:菜籽油和

盐。家里人给他腿上淋上菜籽油,...







烫伤不留疤

烫伤不留疤。烫伤不留疤 特效方。混合成膏状,抹在伤口上,就可以快速让伤口复原

不留疤。当烫伤时第一时间不是很痛,是因为身体有百分...



治疗"烧烫伤"不留疤——超好用

五、菜籽油+盐(烫伤不留疤)菜籽油和盐。家里人给他腿上淋上菜籽油,撒上盐,很快

就没事了,好了之后什么疤痕也没留下。但是手臂上离得远的地方,星星点点的溅了一点

热油,当时不觉得疼,没有注意到,...



烫伤处理新法 烫伤不留疤

烫伤处理新法 烫伤不留疤。当烫伤时,第一时间不是很痛,是因为身体有百分之0.9的盐

继续吸皮肤发炎的热而变成越来越灼热痛,我們用盐把热吸过去就不痛了,因为盐有吸热

和滲透的特性,民俗庙会过火撒盐...



烫伤处理,未破皮马上泡冰盐水,已破皮大黄粉+ 蜂蜜

烫伤处理,未破皮马上泡冰盐水,已破皮大黄粉+ 蜂蜜 未破皮处之烫伤处理(热水、热汤、热

油、摩托车烟管、蒸气烫伤) 烧伤如果没有马上降温与止痛,未来的辛路历程是可想而

知。之前去看中医师...







走出偏方误区(一)

如果伤处不方便放在水龙头之下,往伤处倾倒同样长时间的冷水也是可行的。别用黄

油或油接触伤口,但在冷却擦干伤处之后抗生素软膏或者芦...





烫伤不留疤!!

烫伤不留疤!!烫伤不留疤!!药方:中药房买大黄粉 + 蜂蜜适量。混合成膏状,抹在伤口

上,可以快速让伤口复原,不留疤!!



伤口不留疤方

伤口不留疤方?大黄15 虎耳草10 黄柏10 地榆10 虎杖12 白及5 烘干碾细末过100目入冰片10

用香油20调糊清洗伤口后外用无须辨证!





玉峰山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中风(瘫痪)后遗症特效方 轻者1剂,重者2--3剂 转载自上古道医绝学

谈带状疱疹特效方——黄古潭瓜蒌草红汤 转载自得健养生堂3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转载自A鸿运当头1413

35个专利方 转载自定康养生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专治筋骨疼痛特效方52首,绝版请

收藏 转载自多彩云南..

玉峰山 2021-06-01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专治筋骨疼痛特效方52首,绝版请收藏

1、止痛散痛高效无忧神仙膏!



荐方人数十年来对患者实施膏药贴剂,10分钟止痛,10天左右症状明显改

善或基本痊愈。不少于60名医疗同行批购出售此膏药。曾有一位不懂任何医

疗技术者,批购此膏药,在当地出售,3年盖了2栋3层小楼,一举成了乡里名

医,可谓名利双收。

配方: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川椒,丹参,姜黄,荜菝,各

30克,丁香,白芷,玄胡索,鳖甲,三棱,莪术,土鳖,急性子,水蛭,山

慈菇,大黄各20克。

制法:取1500克麻油,浸泡上药48小时,用武火煮沸,用文火炸枯,再

加入细辛20克,炸后去渣,熬至滴水成珠,最后再加入白蜡100克,松香

100克,熔化,稍候降温后加入樟脑20克,冰片20克,然后收膏。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软坚散结,抗癌消肿。

主治;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腰肌劳损,四肢麻

木,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一切癌症疼痛。

高效无忧神仙膏,用过都说疗效好,不是医生成名医!

2、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消肿止痛方!

专治骨折,立止痛,半月可愈,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敷上此药5

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 贼方处方:雄土鳖12克 胆南星15克 血竭15克没

药24克马钱子9个(微炒),净龙骨9克 当归9克 南红花15克 川羌活9克 螃

蟹骨9克 净乳香30克口防风15克 金丝毛24克 三七3克 白芷15克 七叶一枝

花15克 九节菖蒲9克 川芎12克 冰片3克 升麻15克。 以上各药共研极细末,

装入瓷瓶备用。 用时以老酒调涂患处,用凡士林调成软膏亦可,用唾液调涂

效果最佳。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者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

肿。此药不能内服,只可外用。屡次使用 ,均凑奇效。

3、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灵膏方!

1. 骨灵膏药物组成



细辛10g,徐长卿20g,生川乌10g,木瓜20g,透骨草20g,红花15g,乳

香10g,土元10g,栀子10g,灵仙10g,生大黄5g,赤芍15g,红藤

10g,冰片5g,麻油240g,松香120g。2.制作方法将麻油加温至40-80

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

降温70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40度时加冰片。3.主治范围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

损、坐骨神经痛。 4.新法修改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5.方剂来源北

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4、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方!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

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

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

程治愈。现在把我花了上万元学到的手艺告诉大家,看了保你会做,白佛寺颐

养斋的膏药老贵,自己做膏药省大了。

一、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的龙方:42味1100克

马钱子35克 甘遂20克 苍术20克 姜黄30克 干姜25克

骨碎补20克 元胡20克 威灵仙35克 防风20克 鸡血藤35克

蓖麻子20克 伸筋草20克 胡椒20克 菖蒲30克 鹿含草20

克 川芎30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大黄30克 桃仁20克

红花25克 透骨草20克 半夏25克 川乌30克 草乌30

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全蝎20克 蚯蚓30克 白花蛇30

克 土鳖30克 水蛭20克 蜈蚣20克 血竭20克 肉桂20

克 芒硝30克 雄黄30克 阿魏30克 细辛20克 冰片15克

薄荷冰45克 樟脑60克 二、龙方膏药的基质比例:

1600克松香、320克香油(大半啤酒瓶子)、160克蜂蜡、320克黄丹。

5、止痛喷雾剂!

教你制作最好的止痛喷雾剂: 方剂; 生草乌10克 生川乌10克 细辛10

克 前三药磨粉末,冰片16克。 用医用酒精200毫升,浸泡一个星期,每天

揺动两次。一个星期后定清液体,装入喷雾瓶子里备用。外用喷雾

用于骨质增生痛、脚、手、腰、各种关节炎疼痛、痛风等外用止痛喷雾汁。药

到痛除、止痛药水喷剂。

6、最实用强效肩腰颈腿疼痛症方!

中药跌打方,古老的中医传统使用方法,方子好用效果更快,并无后遗

症,最有效最快最实用方法回赠给我的所有网友,感谢你一路上的支持和陪

伴,祝愿你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幸福!



筋骨损伤的朋友请不要按医院查出的那些学名寻方,中医药只按症状去

治,有痛去痛,有肿消肿,痛去病则好,筋骨伤可以修复,效果奇好

主治:新伤(效果最好最快)—陈年老伤—骨折骨裂—骨折后遗症—脚踝扭

伤—韧带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淤伤肿块— 滑囊炎 —关节积液极效—筋劳

损伤—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风湿骨痛—关节肿痛—颈椎病—麻木—关节

不顺无力等等—骨头坏死,骨刺也可以试试,反正你也没好的办法。,腰椎间

盘突出请不要用。任何和跌打筋骨损伤有关的淤痛疼痛症都可以用,如用药一

周后有明显效果,有很大一部分伤病朋友可以去除病!

川芎5克, 赤芍3克,宽根藤4克, 防风5克, 三棱5克, 莪术5克, 桂

枝2克,透骨草6克,两面针6,五加皮5, 鸡血藤4克 ,威灵仙3克、木通7

克,木香7克,香附5克,川乌3克,草乌3克、生马钱子6克,三七8克打成

粉,重楼8克打成粉,大黄6克,丁香3克,一支蒿5克,杜仲4克 ,当归8

克。、。 去药店买这些药材,再去买些30到40度的土米酒,一定要真的!找

不到就买酒厂产的几两装那种.将以上药材捣碎或砍几下,主要是把大的药材

砍小些,大概指头大就行,不用很碎!和着米酒,酒刚好满到药面,煮开5分

钟,等凉到60多度就用布包起药烫痛处20到40分钟,要一直保持55到75度

的温度烫肿痛处,注意别烫伤皮肤,下次再用时,每次加些酒下去,不用煮开

了,热到80度即可!此方法有活络活血,消肿止痛,散淤,去酸痛作用,陈

年老伤可除根!一副药可用3天,一天用2到4次,一次烫洗20到40分钟。烫

后,用大块些的药棉(药棉花要大张,小了没效)丢到药酒里打湿,捞起来稍

微柠干,贴到伤痛处,伤痛处周边要全部包住,天气不热可以加个薄胶纸上去

防药水滴落,再用纱布包扎好,一般是包上去3个小时停用3小时,轮流上

药,晚上包扎10小时左右,皮肤过敏的不要包扎!

新伤标准用法: 手脚扭伤,年龄12到40岁伤后一周内用此方,只要不是错

位,没碎骨,再严重也没关系。先烫洗,后包扎,白天上药5到8小时左右,

停用,晚上包扎一个晚上,一般7到10天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包扎不要超

15天,过后只能烫洗!比市场的国药效果好很多,市场的国药大概得20到X

天恢复正常,医院更久,不少还会有后遗症!

陈年老伤肩周等疼痛症:先烫洗,后包扎,一般是包上去3个小时停用3小

时,晚上也可包扎一个晚上,用几天看效果而定,包扎时间不要超20天,过

后只能烫洗,一般20天到几个月不等,部分能治好,治不好也大多有好效

果!市场的国药和医院基本没法治老伤,有几种国药勉强,但会使用的人不

多!

请收藏好,以备急时之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没人指导的方等于半废品!

7、治疗腰腿痛关节痛妙方!

一老者晨行,冷风袭来,两腿作痛,概农人每日劳作,不避风寒,每易

罹患此疾,乃坐于路边石上小憩。适一道人路过,



上前问老者:所苦者何?曰:腿痛。道人曰:吾赐汝一方,可疗此疾,乃

以一方示老者。老者接方细观,抬头欲谢道人,

而道人已自不见,心甚奇之。乃将方中药味购齐,按道人所嘱服用,其腿

痛竟愈!老者自治之余,广书此方赠人。

吾周围数邑皆有携此方来者,俱云皆有良效。予观此方,药味平淡,亦无

活血疗痛之药,何以有此良效?今发于论坛,请教诸位云耳。 方子如下:

川连6g 桂皮4g生地4g鹿茸2g(可用鹿角霜代替) 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早

晚各饮用一盅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

8、治疗筋骨病药酒效方!

处方组成:穿山甲10克,肉桂30克,川木瓜15克,当归15 克,桂枝15

克,红花12克,千年健15克,川芎10克,小茴香10 克,生麻黄30克,杜仲

30克,僵蚕16克,茜草30克,川牛膝15 克,陈皮15克,石南藤12克,羌

活12克,全虫12克,独活12 克,钻地风15克,木香12克,炮姜30克,制

乳香15克,熟附子 15克,生草乌30克,生川乌30 克,天麻12克,五加

皮’35克,公丁香12克,钩藤10克,制没药 10克,秦艽15克,石斛12

克, J11断12克,石菖蒲12克,制马钱子35克(炒烫、香油炸)。白酒 2500

毫升,白糖1000克。

用法用量:将以上36味中药装入瓷坛内,加入白糖,以白酒浸泡密封。春、

夏、秋季浸泡7 日,冬季浸泡10目,即可使用。每次饮服15毫升,每日早晚

各 1次,切记不可多服。一般轻症用药1个疗程,重症2个疗程 (一料药为1个

疗程),可获满意疗效。以冬春寒冷季节开始服食为宜。功效主治:温里散

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佐以补血、益肾、理气。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 (韩正光)

9、通治风湿类风湿骨痛骨质增生!

此方通治: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

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

病。 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

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

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

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

克、一口钟80克(红喇叭花\牵牛花)、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药店加工

成粉。 服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

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 。

10、顾兆农所创顽痹药酒方!



顽固性寒湿痹痛,绝非一般方药可愈,百岁名医顾兆农,临症80余年,介绍

一药酒。制草乌,制川乌,金银花,苍术,乌梅,伸筋草,羌活,怀牛膝,乳

香,甘草。上药各9克,装入瓷瓶,加入粮食白酒500克,密封,埋入黄土地

下1米,7日后取饮,早晚各1次每次5-10毫升。本方源于民间,但药味庞

杂,制作繁琐,顾老化裁精简,拟定上方。治疗顽固寒湿痹痛,屡获卓效。本

方宜冬春服用,随制随服,若饮后胃脘灼热,可减少用量或兑入20倍白开水

稀释,饭后缓饮。北京痹症泰斗王为兰亦拟过此类药酒,同仁堂成药骨刺消痛

液与此也大同小异。

11、治风湿关节痛关节炎等灵仙膏方!

灵仙膏处方

1处方

A组药:生马钱子60 生川草乌50 土虫50 蛴螬30 七叶一支花50 生白

芥30 三七粉30生乳没各45血竭30 肉桂30 元胡45 辽细辛45

炮山甲45 蜈蚣30 全虫30 冰片20

樟脑45 麝香3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763克

B药:

乌蛇60 威灵仙90 麻黄60 桂枝90 鸡血藤90桃仁45 红花45 当归

45 川芎50 姜黄50生地50 羌活40 大活40 秦九45 防风30 地龙

45 头骨草60 三棱60 莪术60 丹参50枳壳40 怀牛膝50 木瓜

45 伸筋草50 鹿含草90海风藤60 寻骨草60 干姜120

2工艺

B方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将过液浓缩成

流沁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以文火融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是不断搅拌

下缓缓加入流沁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汽去尽。再离火冷却

到70度左右时入a方,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

克的灵仙膏100贴做好后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阴凉处存放。

三临床应用

(一) 风关痛,类关炎有显著疗效。



(二) 七天一换三天取下烤一烤再贴。

(三) 麻油,铅丹忌用孕妇,皮破皮肤病

(四) 贴穴位大杼,风门,肺腧,檀中,华盖。

12、治关节炎药酒灵验方!

河南省淮阳县褚光思:今把我父留下的治关节炎验方荐出。此方是我父在

一位知心朋友那里得到的,父亲生前曾用此方治愈20位患者。 【配方及用

法】红花、防己(也有方子用的是防风,二味药都治痹症,具体效果如何,有

待验证)、川芎、甘草、牛膝各18克,草乌、川乌、当归、木瓜、五加皮各

30克。用黄酒或白酒1000~1500毫升,和药共同放入罐内,封好口深埋地

下,8天后取出过滤。药渣用水煎服2次。药酒每日服2次,一次1~2酒盅。一

般1剂药即可治愈。 【按语】原方未注明草乌、川乌用生的还是制的,作为

药酒饮用,还是用制的比较好,毒性小一些。老人及儿童慎用。有心血管疾病

及过敏史者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应用,不宜久用。 【验证】黑龙江嫩江县

任凤舞于1950年患风湿性关节炎,严重时关节发热、发痒、水肿、走路困

难。多年来,几乎各种风湿药都用过了,但都只能缓解。曾买过同仁堂的虎骨

酒3瓶,也采用过注射、烤电、火罐等治疗措施,后来又用万通筋骨片治疗3

个月,效果都不明显。2003年,用本方泡酒治疗,不到10天,疼痛就明显减

轻,1个月后不知不觉就好了。

13、类风湿药酒中药配方!

河南商水县黄福林患类风湿病,双手僵化,肿胀疼痛,医治2年多无效。

后得此秘方,1剂治愈,至今未复发。现将此方推荐给大家。 【配方及用

法】雷公藤250克,生二乌各60克,当归、红花、桂枝、羌活、地风各18

克。首先将诸药用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添水2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过

滤弃渣,加糖250克。待药汁冷却后,再对55度左右的白酒2000毫升搅拌均

匀,装瓶备用。成人每次服30~50毫升,每日3次,老人和儿童酌

减。 注:因本方毒性大,有胃、心、肝、肾病者及孕妇禁用,吃药期间也

不能吃豆类,否则会有毒,其他人也应慎用。

14、治疗腰万能神药曼陀罗!

曼陀罗有大毒,以前从不敢去 用它,曾经载了 几兜白曼陀罗,因为怕用一

直放在药厨生虫发霉,后来干脆丢掉了,药现在也绝种了,今年我妹夫得腰突

经过我治疗虽然疼痛有所 缓解,但一直不能恢复。后来经人介绍服一种草 药

泡酒,10天不到就彻底好了 ,给 我内心确实震动很大 ,开始我 妹夫跟 我说

的时候我 还笑他我用 了这么多 方法都没有好,它一 副草 药有用?!我 不得

不来仔细研究他的药方来,此药他卖200元一包,拿来一 看,全部是 一种植



物晒干的杆,像是 凤仙透骨草,又好像不是,后来好不容易发现一个果皮,

半圆上有刺,我心里狂喜,这不是曼陀罗吗?曼陀罗花主要成分为莨菪碱、东

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

麻醉剂和止痛剂,还作春药和治哮喘,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

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各

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这至少说明,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

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

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信息被屏蔽-的特性,可以让

客人有欣快感。 曼陀罗 全草有

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我现在搞

不懂为什么他不用花呢?杆毒性更低还是药材更容易搞。 后来我妹夫介绍

他哥哥和一个亲戚去治疗,全部都好了,效果确实很好,他用的量是50克左

右,浸一斤白酒,睡前服5——15ML。服了就睡。 希望 有 用 过此药

的 朋友 来 说 说 自己的经验,刘伯岭老中医在治疗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丸

药里 喜欢用这个 药,看 来 以后还是少用马钱子,确实要来 关注一 下能麻翻

人的 曼陀罗啊。 此药的具体用量不是完全确切,加之每个 人的 耐受能力

有限,请大家 先从小量小心为 好 !不能病没有 治好 变成杀人就麻烦

了 。 本来想保密此方,但想到那些急性腰突病人痛如刀割,我 曾经得过

这个 病,心有体会,为造福众生,为我苦寻的专病专方发扬光大,胆大的朋

友赶快去 用啊 ,钱途无量哦

今天已有病人服了 加了 洋金花的药酒,15斤酒加30克,服了20ML,说

好渴,总想喝水。持续2个小时,余没有什么难过。看来洋金花要放少点,20

克差不多

参考:

刘伯龄是治疗脊柱病的大家,他的壮骨伸筋胶囊治疗颈椎病效果很好,我

经常用,里面就有洋金花,不过用量不大,但他的土龙散也有,剂量不小,我

没有用过,方如下:地龙50,白花蛇50,土鳖虫25僵虫25,稀莶草25,鸡

血藤25,蜈蚣15条,曼陀罗花10克,共为极细末。每服2。5克,日2-3次,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症,神经痛等。。。

《中国中医密方大全》里有专用洋金花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方子

云南白药的保险子就是用曼陀罗子做成的,外用朱砂为衣。

曼陀罗全株有毒,尤以子最毒。 我老师给我讲过,浙江省萧山市老中

医孙斌贵老先生(已去世多年),于1984年曾经向他介绍过一个病例,是孙

老人家亲手治疗的:一老妇人,腰围疼痛5年,多法治疗无效,孙老师配她曼

陀罗粉3包,每包0.2克,于睡觉前服一包。当服用一次后,昏睡2天未醒,醒

后如常人,其痛即失,未再复发。并且叮嘱我,曼陀罗大毒,使用宜谨慎,小

量试用不知少加,不可孟浪。(我认为,要用曼陀罗,关键是取其麻醉作用,

使全身肌肉放松,突出的椎间盘自然回复,如果掌握好使其昏睡的剂量,昏睡



1-2天就会好的。用药后的昏睡,肌肉放松彻底,和自然睡眠不一样。)

曼陀罗的毒性与阿托品相似,如有中毒的,其救治方法与阿托品相同。另

外,心脏病、青光眼病人禁用

15、祖传方老鹳草治风湿病再重也能治!

关于风湿病有一方,再重也能治愈,我思考良久,还是献出来.家传的,很简单的

方,老鹳草一斤,药店就有买,高度纯粮酒10斤,浸泡一月后喝,先少量后

多些看是否合适应,从小量到3钱小杯一杯,过量会中毒,每天喝2杯,早晚

一各一小杯,晚饭后可以多喝点。喝期间:忌生、凉 、辣 、腥。忌口的事,

一定一定禁忌!心脏病者,注意点,有家人在身边最好,怕万一。

我邻居20年风湿,梳头都不能自理,喝了2服就好了,也就20斤,大概是

渴半年时间吧,其实泡了药草后就不足20斤了。她是早上一杯,晚上2杯。这

药厉害,不能空腹,是饭后吃,开始喝的时候,疼的厉害,坚持下来就轻松。

亲属 ,还有亲属的亲属都喝过的,9成有效果!姥爷是中医,还有方子传给我

舅舅,以后想办法要来,我家现在不行医了,所以拿出来,算做好事吧,希望

造福有缘人!筋骨疼痛症平台首发2013,10,23(辽宁大连网友提供;╰

大脸、猫¢ 913xxxxx0)2013,10,23

16、苍耳子捣烂治关节炎方!

前年,我的邻居王老太太腿关节疼,疼得走不了路,後来用一方治好。

该方是∶用嫩苍耳子适量,将其捣烂,成泥状(如乾可适量加水),敷於患

处,再用纱布或布条扎紧。敷四十分钟即可(如病情重也可敷时间长些)。拔

的水泡越大,效果越好。去年有三名老年人用此方治疗,都已治愈。(杨善臻

贡方·河北省高碑店兴华中路华福胡同华光巷18号)

17、偶得到一个根治风湿病的方!

我们这里的一位退休的老人,看到我用各种垃圾果皮放在大缸里搅,就问

我,你这是干什么用的?

我就简单的说了一下,我说别小看这个东西,可管用了,浇到地里能当有机肥

料,比化肥还好用,另外还能治皮肤病,那谁谁的脚气就用这个给洗好了。

他一听,很感兴趣,就问我,这个是怎么个做法?

我说,很简单,把各种果皮和植物放进水里泡三个月就行了,要加点红糖,红

糖-果皮-水 三样的比例是1-3-10。



他听了之后说,嗯,不错,不能小看这些偏方,有时候小偏方能治大病,我几

十年的风湿病就是小偏方治好的,

原来花了很多钱,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治好,后来碰到一个人给我说了一个偏方

就治好了,还除了根,可管用了。

我赶紧问,是什么偏方啊?

他说,在野外,找到“粘抢子”这种野草,在“大伏”(也就是大暑)那一天上午

割回来(要在上午太阳出来以后割,太早了不行。),先剁碎,再用碓子(类

似于捣蒜的那种蒜臼jiu子)捣碎,

捣碎之后,中午11:50左右开始敷在患处(肩周或者膝关节等部位),敷好

后用塑料薄膜包好不要透气。(中午12:00之前敷好包好)

包好后,坐在太阳底下晒,最好把患处晒热,30分钟左右取下,(不能超过

40分钟)。这样就好了。

(发贴的时候忘记了一条注意事项,现在补上:治疗的当天不要洗澡)

他就是用这个法治好的,一次就能治好,为了保险,他涂了三次(每年的大暑

那天涂一次)。

由于我不知道“粘抢子”是什么植物,就问这是哪种草啊,他说,就是结一

种带刺的小球球,人走路经过的时候很容易粘到裤子上的那种,他一说我就知

道是什么草了,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见这种草,在野外玩的时候,经常粘在裤子

上很多小球球,要一个一个的摘掉。

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草叫“苍耳”,小时候很常见的一种野草,(请看附图)不

知道现在还多不多。

后来又问了几个细节,就是一定要在大暑那天上午割,(这种草在那个时候还

没有结出来小球球,秋天才结),查了一下日历,2013年的大暑是7月22

日。 一次就就痊愈,为了保险,最好做三次。 这位老人是煤矿退休工人,

原来有三十多年的肩周炎,用了各种方法治疗都没治好,后来就是用这个简单

的方法治好了。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又告诉了其他几个有关节炎的人,都治好

了。用他的话说:“原来花了多少钱都没治好,后来用这个法一分钱也没花就治

好了!”

得到这个秘方,我如获至宝,赶紧记录下来,不知道发明这个方法的人是不是

愿意公开,但是我觉得这么好的方法让更多人知道,能让更多人受益应该是好

事 。 所以今天毫不保留的发到咱们环保酵素网上,分享给宣传环保酵素的

善良的酵友们,请有缘人珍惜!



筋骨疼痛症平台:注意这是外用方,要学会灵活用方,方子里面说的不合

理,不用考虑非到大暑那天,也不是一天能治好,我们只取方来用就行,有网

友的亲人试过,是随意用,有不错效果!

18、一个老头给的风湿性关节炎效方!

【疾病简介】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

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

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

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

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

病变。

【秘方来历】这是一个老头给我的,当时他的腿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疼的

蹲下起不来,自己拿着这个方子到我这里对药,说是别人给他的,要求先对两

付回家试试,我照方抓药,过了两天老头回来了,说是吃了两服药腿好了,并

且蹲下起来给我看,一点都不疼了,还要我再给对两幅吃一下巩固巩固。

当时在我那里看病的还有别人,见疗效很好,就要求也给对两副试试,说

是自己的妻子也有关节炎,并伴有骨质增生,我照方抓药。

我心里想肯定不能管用,不辩证就随便找个方子能治所有的关节炎?可是

过了两天奇迹发生了,那人还要我给他妻子对药,说是吃了两幅效果很好,疼

痛减轻了很多,后来又有人来对这个药,都非常有效。

【秘方】制川乌15g 、当归15g、 细辛5g、 苍术10g 、独活10g 、牛

膝10g 、鸡血藤10g 、萆薢10g 、穿山龙15g、 钻地风15g 、千年健

15g、 威灵仙20g 、乳香5g、 没药5g。这是原方的剂量,我独立开方鸡血

藤都是在30克以上。

【禁忌】服此药不能喝浓茶。献方者:乌梅

19、肩周炎特效药酒方!

我写的这个方子还是我读书的时候,当时我母亲正好患了肩周炎,我的带教

老师送给我的,我母亲服用后,一周左右就痊愈了,等工作以后,接诊这样的

病人比较多,再用这个方子,每用必验,效果真的很不错。 全党参100克

全当归100克甘草50克 桃仁20克 鹿茸10克海马10克 蜈蚣5条 白花蛇1条枸

杞500克 制二乌各10克 田三七50克红参20克 天麻20克上药泡酒8斤,两周

后服用,喝完一斤后加酒一斤,如此反复。每次饮酒8钱。每天两次.



20 治顽固性肩周炎中药验方!



配方及用法:白芍250克 大条蜈蚣10条 全虫20克 姜黄15克 黄芪40

克 土元10克 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

2副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21、生姜剁碎捣成泥治肩周炎!

肩周炎基本都是由于受寒或者长期劳累所致,有的朋友到处推拿按摩,花

钱多多!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费神,简简单单就治好了!

下面把这个综合疗法告诉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1、将一块生姜剁碎后捣成泥状,不用太稀,成糊状即可,放在家里吃饭用

的瓷碗里,再倒入适量的高度白酒,用打火机把白酒点着后,用筷子不断搅动

生姜泥,让其均匀受热,待其温热、不烫手时,把它热敷在胳膊受凉的部位,

用白纱布或者干净毛巾裹上即可。

2、每天早上抡胳膊或者双手过头拉单杆、树枝之类的,要保证双臂尽量抬

起,至少坚持十天-半月!

以上两方适合大部分患者,老年人慎用!因为受年龄大等条件限制。同时使用

效果相当好,如果真的治好了,快来给我报个喜吧!发表在空间里,把你的使

用情况和大家分享下,如果还有更好的偏方或者物理疗法,可以发表出来让更

多人受益,相信各位会受益匪浅!

22、三味药赶跑痛风!

说到痛风,想必很多人都吃过它的苦头,因为它发作起来实在是让人痛不欲

生。我有个亲戚,有次夜里11点多了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的脚指头痛得厉

害,连盖被子都压着痛。我问他详细原因时,他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晚

上跟几个朋友一起吃夜宵,喝了几瓶啤酒,回来后刚躺床上休息一会儿,大脚

趾就开始痛了。”

我告诉他:“你这是痛风,得赶紧治。我教你个方法,明天去地里挖一些

白茅根,再去剪一些小叶杨树的嫩枝,然后去药店买一点鳖甲粉。具体比例

是,鲜白茅根60克、小叶杨树嫩枝30克、鳖甲粉20克。先把白茅根和小叶杨

树枝洗干净,然后放在500毫升水中,熬上半小时,剩下差不多一半水的时

候,把药汁倒出来,再加入500毫升水,熬成约一半左右。然后把两次熬好的

药汁混到一块,喝的时候把鳖甲粉冲入其中,每天早晚各一次。这个方子治疗

痛风效果非常好。我已经治过几十个人了,大部分喝一段时间后痛风就再也没

有犯过。”我的亲戚照着我说的做了,痛风初期还闹腾过两三次,但是后来就

再也没有犯了。 我选择的上面三味药,确切地说是两味野菜加一味补药,

是试了很多种后,才精挑细选出来的。

首先,白茅根很常见,路旁、山坡、草地上都有,而且不分地域,全国各

地都有,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像它的出身那样平常。中医认为,白茅根能够凉血

止血、清热解毒。《本草正义》上说:“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

热,而不伤干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凉血又不伤干燥、不粘

腻,这不正是治痛风的好药吗!

再看看小叶杨树的嫩枝,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它中间所含的杨芽脂,能

促进微循环障碍后血流和微循环的恢复,并且使血液

的“浓”、“粘”、“凝”、“聚”性下降。另外,小叶杨树的嫩枝还具有抗炎镇痛作

用,并且维持的时间比较长。

鳖甲是甲鱼的背甲,具有滋阴清热、潜阳熄风、强筋健骨、软坚散结的

功效,能够散淤血、消脾肿。

这个方子是我这行医四十多年来最为得意的一个方子。现献出来,希望

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教授 高清顺 何世桢整理

23、祛风活血痛风偏方

说到痛风,有个朋友给我留下的印象相当深刻。前年夏天,我坐诊时来

了一位40岁左右的男士。我看他眼圈发黑、双眼无神、头发蓬乱,就问他夜

里是不是没睡好。 他叹了口气,说:“大夫,您不知道,我早上6点就排队

挂您的号了,等着您给我看病呢!昨天晚上,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去喝啤酒、吃

火锅。没想到后半夜左脚的大脚趾痛得跟刀割一样,一下就把我给痛醒了。我

一直从半夜疼到现在。我痛风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找医生看过几回,但效

果都不怎么好。您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中医有句话叫“祛风先活血,活

血风自灭”,因此,治疗痛风就应当选用具有祛风、凉血、止痛、强筋作用的

药物。于是,我给他开了个方子:川牛膝3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赤芍

15克。并告诉他说:“这副药要早晚熬服。熬药的时候,您先用水把药泡上半

小时,再加上300毫升水,放在火上煎40分钟左右,最后把火调小再煎15分

钟就行了。” 痛风多是由于热血遇冷导致的经络瘀阻所致。方子中的赤芍可

以凉血、活血,白芍和甘草可以止痛,而川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可以

说,这个方子治痛风的效果特别快。 痛风是一种相当顽固的疾病,因此,

药一定要坚持吃上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坚持吃了近两个月,病才完全治好。

患过痛风的人都知道,这类人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肉类,因

为绝大部分肉类都含有诱使痛风发作的嘌呤。曾经有一个患有痛风的朋友向我

诉说:“我只要稍微吃一点肉,痛风就犯。现在我跟出家的和尚没两样,已经

好久没吃肉了。” 痛风的朋友如果想吃肉了,可以先将肉用水煮上一

遍,然后把汤倒掉,再进一步配菜烹调,这样就能食用了。



24、单味草药治疗严重痛风一例!



在伤寒论坛中看到药农之子先生一例很受欢迎也很受用的帖子,发来大家共

同学习。单味草药治疗严重痛风一例

1. 吾有一友,合肥某开发区书记,肥胖,嗜烟酒,三年前犯痛风,双脚均红

肿疼痛,每次发作均要经过输液,吃药等治疗,一般都要一个多月才能好转,

一不小心饮食,又再发作,每次发作均疼不可忍!一日在一起吃饭,见什么都

不敢吃,随口送一方;车前草适量,煮开当茶,不拘数量。说完之后,此事也

就忘记了。过数月后,再次想见,谢不绝口,云,服本草不到一月,症状大

减,此后再没发作!且体重下降,自觉身体大大好转!且唱酒吃海鲜也没有发

作!

2. 此病人用过多种药物,均无佳效,而一味草药却起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自

然界之神奇,不可思议!

25、一个治骨质增生的绝妙方子!

白花蛇四条或乌梢蛇60克,威灵仙72克,当归36克,防风,地鳖虫,血

竭,透骨草各36克,上药研细,每日两次,每次3克,温开水冲服。《中医杂

志》1985年第二期所载的风湿威灵方,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药配伍应用

心得》中也有记载的,对骨质增生的效果好,本方的重点是血竭和白花蛇的配

伍,其增生之淤滞非血竭不能散,其关节之淤滞非白花蛇不能通透。

26、骨质增生外用神效方!

【骨质增生简介】骨刺、骨质增生是常见的老年疾病,它的医学专业名称

叫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病(OA)。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关节病,随着年龄增

大,患病率迅速上升。65岁以上人群大多数受影响,75岁以上的人群80%受

影响。

【秘方来源】此方是我家祖传。

【秘方】斑蝥、 雄黄等份,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小,用时每穴一

丸, 胶布固定。四个小时后去掉 (以起水泡为度)。

【取穴】以阿是穴为主。

【疗效】我家是用于风湿病的。我把其用在骨增生上,也见显效。

水泡消后可再用一次,轻者一次,重者三次可愈 ,症状消失。

你们用了就知道了! 献方者:乌梅



27、骨刺骨质增生验方!



骨刺(骨质增生):狗骨头三两,砸碎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用酒擦患处

(最好带吃此酒一盅),一日三次,需用半月可愈。

狗骨头炒熟泡酒,我给我奶奶用了,见效真快啊,之后就对这些偏方深信不疑 了。

(验方作者:我真的谁也不是)

28、芥末白醋治好了骨质增生!

我右手食指中间的关节,鼓起了一个小包,疼痛难忍,手指不能弯曲活

动。那时,我正在外地打工,手不能干什么了,只有面对失业了。

我非常着急,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看后,二话没说,就给我开了照片子

的手续,说照片子85元钱,如果确诊为骨质增生,就得开刀,1个月好不了。

作为一个靠打工生活的人,2个月不干活,还得花这么多钱,真是承担不起

啊!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我想起一个治骨质增生的偏方。

具体方法是:取9度米醋适量,做菜用的芥末适量,原料多少要根据患处大

小来定,把芥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涂患处,厚约3毫米,涂上后,要保持湿

润,如果干了,可以滴点醋,或用塑料包严,直到好为止。

我连用了5天就治好了,至今从未犯过。

29、鲜苦参与仙人掌治骨质增生有效!

2005年3月,我的左膝盖骨疼痛难忍,经医院确诊为骨质增生。 我的一位邻

居告诉我,她曾患骨质增生,后用民间验方治愈。 【秘方】:鲜苦参洗净与

仙人掌一起捣成稀糊状,敷在患处,用纱布包扎,外裹塑料袋或保鲜

膜。 【用法】:每天早晚各换药一次。 【疗效】:半个月就可治好。我按照

她说的方法当天晚上进行治疗,敷上半小时后膝盖就不太疼了。

30、外治跟骨骨质增生一绝!

跟骨骨刺属祖国医学足跟痛范围,多见于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跟骨痛,走路时疼痛更甚,尤其是初触地时痛不可

当,不能开步,忍痛走几步后疼痛缓解。本病不红不肿,皮肤不变,但经X光

拍片确诊为跟骨骨刺,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偶尔拾得民间一方经多年临床实

践,确有奇效,可称一绝。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消肿。

[方药]皂荚,老陈醋,白酒各250克。

[制法]先将皂荚置于砂锅内,加水3000毫升,文火煎40分-50分钟止,

去渣约2000毫升,加入老陈醋再煎10分钟后加入白酒即成。

[用法]首先温水洗足后,将患足泡于已备好的皂荚液中,约30分钟,每日2

次,1周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疗效]临床实践一般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10天至半月即可痊愈,病

情严重者,只要坚持治疗,便可彻底治愈。

[体会]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肝肾虚引起,肝主筋 主骨,湿痰凝聚,阻

于经络,着于筋骨乃成。故取皂荚丬温,温通血脉,白酒助其逐痰搜风,以活

血化瘀,醋酸入肝,软坚以行血消肿,些气味相得,散中兼行,故能治疗骨

刺。据《中医大辞典》记载:“皂荚亦名皂角,辛温有微毒,作用于粘膜有一

定的刺激作用。”使其分泌增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周围组织的营养供

给,从而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溶解骨刺。

(李璟瑛 李德政)

31、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经验方!

这是多年治疗腰腿痛的经验方 特献出 供大家分享 欢迎各位志士仁人提出见



药物组成:伸筋草50G 威灵仙50G 独活50G 海桐皮50G 鸡血藤

50G 骨碎补50G 海风藤50G 木瓜50G 牛膝50G 杜仲50G 当归50G 乳香

50G 没药50G 羌活50G 将上药入麻油3000G 内浸泡7天后炸枯滤去

渣,再熬致滴水成珠时 将樟丹1300G (严格掌握樟丹用量 记住量大容易变

硬量小很稀粘不住)慢慢倒入 不断搅匀成膏,再将血竭50G 碾为细末,加入

膏中掺匀备用。治疗时将膏药花开,均匀摊于膏布上,贴与增生与突出部位,

6天换药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 连续用两个疗程 一般情况下有效率在百分之

95以上 功能主治 舒经活络 散寒通痹活血通络 心得:颈腰椎骨质增生

椎间盘突出为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为颈腰及肢体麻木疼痛,每于劳累及受

寒加重。本方中伸筋草 威灵仙 独活海桐皮木瓜 海风藤 鸡血藤舒筋活络散寒

止痛;骨碎补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牛膝 当归 乳香 没药血竭活血通络 并能直

达病所 此方为大众草药 且经济实惠效果又好 值得大家齐心顶上去。

32、药袋治颈椎病神效绝方!

本人40岁时用下方治愈过自己五胸椎骨质增生(背心碗口大的顽痹) ;多年顽痹,

多方不效。用下方25天治愈。55岁时寒冷偶有复发,再治又愈。下方对中老年

各种骨质增生、颈椎病、顽痹、老风湿、关节炎实为妙方。本篇有方有法,敬

请细致操作,方与法兼用。

处方(外用)

桃仁6克,归尾6克,红花6克,松香6克,碎补6克,大黄12克,南星9克,半夏9克,川

乌9克,附子10克,姜活9克,独活9克,白芥子5克,牙皂5克,细辛5克,当归6克, 川

芎6克, 桂枝10克, 白芷12 克,苏木12克, 仙鹤草9克, 上药研细末过80目筛;

(筛面粉的细目筛)

樟脑15克,冰片3克。另外研细末过80目筛,将二份药粉和均匀,装瓶内严封备

用;十年不坏

用法:根据疼痛部位大小长短,做一个白粗布口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布袋要能

覆盖过整个疼痛部位;药粉的厚度以1-1.5公分为宜。缝好袋口,再用40-50度

的白酒浸透,放于痛点上,另加热水袋热敷在药面上,以热敷有微汗出为最得法。

一周为一疗程,可多用几个疗程,不可只草草敷几次。

本疗法可外敷治愈各种骨质增生、颈椎病、顽痹、老风湿、关节炎。能坚持用

药30天以上的,90%能根治,5-10年后偶有复发(是因平时又不注重养生造

成)。此方照样可再次治愈。

上方仅供外用,打药粉备用时可用多剂一起打,就省工了。方中樟脑有些中药

店买不到,缺货仍然可用。但药力欠猛。每剂药可装多袋。每袋药可用三天。

三天后再换药粉。

最好睡前敷药, 白酒浸透后,放于痛点上,另加热水袋热敷在药面上,以热敷有

微汗出为妙。每晚可敷2小时或整夜。白天工作则可停敷。

33、 关节炎 骨质增生特效方 关节炎 骨质增生特效方 (

制乳没各18克,红花30克,家桃仁30克,川木瓜24克,炒杜仲42克,伸筋

草40克,全虫36克,僵蚕20克,天麻42克,制草乌30克,乌梅30克,牛膝

30克,甘草30克 50°以上白酒3500毫升浸泡十天以上。即可服用,每天两

次,每次20毫升。 试治十余人,各类骨质增生、四肢关节痛,疗效相当好。

34、献给朋友们一个祖传颈椎方!

我的身体一向不大好,许多朋友关心我,提供给我不少的调养方法。为了

感谢朋友们,学习他们无私的精神,我再奉献一个祖传的秘方给大家,希望能

够造福大众。

我的祖上有几个名医。我的两个舅舅也是著名中医,外祖父传下的秘方我

也有份,以下介绍一个治疗颈椎病特效而简单不贵的药方,希望能帮到需要的

人。(外公何绍基,舅舅何洞阳、何洞天。)

黄芪15克 黄柏6克 白芍6克 蔓荆子9克 党参16克 葛根9克

升麻4.5克 炙甘草3克 (一剂的量)

上方应该连服五剂,每天一剂,会有特效。将来如果又发作了可以再服五

剂,一般病人五剂就基本痊愈了!五剂连十元都不到,很便宜的。

如果许多人因此颈椎康复,此方也是功德无量啊!

(服下此药有效者请回个话啊!因为还有许多人需要您的见证呢!)

上帝所赐的生命,我家独一的祖传秘方.

35、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

热心网友:(风中的白灵 4483936)“老师我提供一偏方给您。我妈

一直在用很好的。颈椎痛,痛到会经常发晕。以前的时候不行了就要去打针

的。现在用皂角的刺泡酒喝,现在喝好了,有三年没痛了,我妈妈亲自验证过

的。这里好多人都在用,就是洗干净了放在高度酒里泡30天后就可以喝了,

二斤皂角刺泡10斤酒(可根据个人情况按照比例减量)。我是用的大玻璃瓶

泡的,做葡萄酒的那种,泡的时间越长越好。至少泡一个月以上,我妈现在就

是偶而喝一点点,喝几次就不痛了,一两都不到的,平时偶而喝喝就行了。喝

些日子以后,就不用每天喝了,但是很管用,从来没痛过了。这是老辈传下来

的,只是一直没用。妈痛的受不了,没办法了才想起试用这个方法。没想到用

的效果有这么好,所以推荐给大家”(献方人:史老师)

36、治颈腰椎骨质增生方!

【配方及用法】穿山甲、川牛膝、全蝎、甘草各20克,桃仁、红花各10

克,川楝子12克,蜈蚣6条。上药烘干研末,分装240粒胶囊,早晚各服4

粒,黄酒送服。上药为1疗程的药量。 【疗效】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 76

例,治愈53例,有效21例,无效2例。 【验证】江西于都县汪广生腰痛近

2个月,在医院拍片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服壮骨关节丸、骨刺片、消痛液等

药,效果不明显。后按本方服药10天症状便大减,继服20天痊愈。

37、疼痛一抹灵

疼痛一喝灵:特效风湿骨痛酒:



当归、防风。。。。。。。。。。。、 土鳖虫、。。。。。。。。。全蝎

各。。。。。。。。将药洗净捣碎,放入玻璃瓶或陶瓷容器内,加50多度的

米酒。。。。。。,密封浸泡一个月以上,滤去药渣,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每 次服20毫升左右,每日2次。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祛风止

病,即喝即效。治疗受风寒引起的四肢麻木、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

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跌打扭伤等有奇效,无副作

用。但不可过量服。陈东飚常用方

38、治肩腰颈腿坐骨神经等疼痛症方!

生马钱子100g,血竭100g,蕲蛇100g,桃仁100g,防风100g,生川

乌30g,川芎30g,生地50g,乳香50g,血藤100g,一枝蒿30g,蜈蚣10

条,续断50g,没药50g,生草乌30g,柴胡100g,全虫50g,三七

100g,细辛50g,牛膝50g,姜黄50g,丹皮50g,升麻100g,甲珠

100g,杜仲100g,白芷50g,海马50g,独活100g,赤芍50g,黄芪

100g,木瓜100g,桂枝100g,红花100g,当归50g,木香100g,枳壳

100g。

2 用法

将上述36味药泡酒1个月后用(泡的时间越长越好)。将药酒液浸在纱垫上,

根据患处大小决定纱垫的大小,然后在纱垫的贴患面洒上一枝蒿、刺五加皮药

粉,贴在患处。如是坐骨神经痛3~5天更换1次,一般3~5次可治愈,在治

疗中有2位患者更换8次获治愈。

如各种扭伤一般2~3次,新伤口只需用药1次(指小外伤)即治愈。(何氏百

万秘方精选集) 用的白酒40度以下,方不便宜,海马有些贵了,可以减到30

克!

39、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神效方!

神效止痛水对风寒湿痹型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跌打损伤,淤伤,肿块等有特

效!

处方:草乌50克、一支蒿30克、独蒜50克、 川芎30克、 红芪25克、血藤

25克、 桂枝20克、三角枫20克、 八角枫20克、 威灵仙25克、叶上花20

克、 叶下花20克、 千年健30克、 木通25克、 杜仲20克、 过江花30克、

四块瓦30克、 四方木20克、 花椒15克、 没药20克、 乳香20克、 狗骨50

克、 蜂房15克、 毒蛇2~3条、酒10公斤或医用酒精10公斤。 以上药浸

于10公斤酒中泡半月方可使用,但只限于外用,不可内服。用棉签浸药液涂

于患处,不可擦于皮肤伤口之处。用后洗手,以免中毒。如配合以下内服方,

疗效更佳。方药:威灵仙、杜仲、独活、桑寄生、五加皮、过江皮、叶下花、



牛膝、千年健、秦艽、元胡、乳没、防风、桂枝、续断、川芎、四块瓦、服此

方须忌酸、冷、腥味。

39 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

地龙12克、土鳖、炮山甲、当归、川牛膝、川断各10克、独活9克、桑寄生

20克、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全蝎、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

服。治腰椎间盘突出、腰管狭窄有特效。治新久患者70余例,一般10剂左右

可愈。经河南、江苏、陕西患者验证,确有良效。荐方人:郑州市医院 郭永

昌 《神方真传录》

40 腰椎间盘突出此方疗效突出!

热心网友:(黎明896023019)“你好朋友,你的空间真好,给广大的

朋友带来健康和幸福,你搭建这个平台不错,用之于民,受益于水深火热之中

的万千患者,感动之余我也为你的平台做点贡献,送给大家一好方,希望能让

更多的人远离痛苦。药方来源也是好心人告诉我的,我也经常告诉相信我的

人,我的朋友和亲人都吃好过不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当归40克、麻黄20

克、川军30克、儿茶20克、葛根20克、乳香30克、甘草20克、没药30克、

土虫20克、川断30克、郁金(玉金)30克、申姜(骨碎补)40克、红花20

克、血竭30克(血竭买国产的就可以),除血竭外,其他都放一起研成面,

血竭药店工作人员就给另外加工面了。每日两三次,一次一汤勺,开水冲服,

能饮酒者再喝点酒增加疗效,严重的买一副,轻的买半副就痊愈了,几十元药

费,不会复发!这个方子我本人用好过,儿子和儿媳妇都吃好了,而且他们两

个人才用了一副药。我还介绍给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时他得这个病都

拄拐杖了,没出一个月也治好了。还有我们一起锻炼跳舞的大哥也吃好了,至

今都没有复发!希望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也希望大家都能无私奉献、积德行

善!!” 献方人:王玉兰老师 (吉林)

41、腰椎间盘就怕土元!

热心网友:(海的阳光 2682716155)“老师您好,我有个治疗腰间盘突出

的方子,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后来我用过,很好使!中药房买:土元,具体多

少的量人家没说,只是让我去买两块钱的,打成粉末,一天三次,每次用黄酒

送服,每次一小勺,4-7天见效。两年前买土元便宜,两块钱能有六七十个,

现在好像贵点,不过很好使,最多一个月治好,我告诉的几个人差不多都治好

了,椎管狭窄的都可以。希望您能传递给大家。您的空间非常好,受益了,愿

您工作顺利,吉祥如意!”献方人:张老师



42、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



---- 在2005年就在网上治疗了1500人

笔者帖子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自2004年7月在几个论坛发表后,在

网友中起到了强烈的反响,每天通过QQ和电子邮件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

绝。根据各地患者 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少患者服药后很快得到了康复,有的

还把此方介绍给周围的病人,也治愈了不少的患者。经不完全统计,在2005

年就在网上治疗了1500 多例病人,有效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笔者84年毕业于中医学院,2000年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95年开始从事

CT诊断。96年因妻子得腰突症,疼痛难忍,不能起床。用《中国中医秘方大

全》上所载秘方加味治疗,很快得到康复。由此开始专门从事腰突症的研究和

治疗。由于我在CT室工作,每天有机会接触不少此类患者。经过近十年数千

例患者的 观察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和方药。

目前治疗腰突症一病多是采用综合疗法,如牵引、推拿、手法复位、针灸、

微创手术,约5%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能不能单纯用中药治愈此病,是我一

直以来研究的重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相信我已经做到。

与其他方子比较,我的经验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不用毒药和贵重药,每包药只要七元左右(包括药引), 全国各地有

买,而且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

二、标本兼治,经一到二个疗程(20天一疗程)可达到根治。

三、见效快,三到五包见效,一疗程痛止,再服一 疗程巩固疗效,如果连

服10包痛不止就停服(只有百分之五的病人)。

四、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

期,都有效果,而 且对病程短,疼痛厉害的病人效果更佳,一般三到五包即

可止痛。

五、只要单服中药即可,不必牵引或其它治疗,而且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

和生活。 现将方子介绍如下: 原方:载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卷913

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活血、理气止痛。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

组成】: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木瓜30

克、菟 丝子60克、当归60克。

【制法】: 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磨过筛备用。将黑芝麻于

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面 一

起倒入盆中,以炼蜜250克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成团块,再取团块

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内贮存。

【服法】:每曰服2次,每次服一丸,黄酒20毫克 送下。连服100丸为一

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腰突症15例。年龄14-51岁,病程1-14年。结果痊愈

14例,显效1例。随访5-10年,均未见复发。 【方剂来源】:中国人民解放

军 513医师郭大平。

43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方!

常网友电话或者在网上问我有没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药,我都回

答没有什么特效的方子。因为不管是外敷或者内服,临床都要辩证论治的,我

的标题为什么用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呢?主要是这个方子在我临床验证中效果

的确不错,这个方子是我近一年来运用最多的方子,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急

性发作效果相当明显,可以说是内服一剂就可以明显见到效果。临床用此方治

疗了一百多例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的,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故在此分享给

大家。

全蝎乌梅红花汤:

全蝎30 g 乌梅30g 红花6g 威灵仙15 g 生乳香10g 党参

15g 白芍30 g 白术15 g 木瓜30 g 防风12g 细辛6 g 白芷15g 炙

甘草15g 大力草(挖耳草)15g

一日一剂 三次服,此方是我自己近一年研制的一个内服方,其方义的启发来

源于我们论坛郭永来老师的《坐骨神经痛证治一得》和王幸福老师《全蝎用于

缠腰火丹止痛》两篇文章关于全蝎的运用,知道了全蝎对于神经性疼痛有相当

独特的疗效,再结合自己这十多年的临床体会,通过近两年对二百多个腰椎间

盘突出的病人内服中药的运用,逐渐筛选提炼了这个方子。转自——医行天下

44、腰椎间盘突出去痛膏药方!

1.药物组成

乳香120g,没药120g, 麻黄100 g,马钱子60g, 生川乌、 生草乌各60g, 骨

碎补200g, 自然铜100g, 生杜仲120g, 地龙300g, 血竭120g, 黄连

120g, 广丹1500, 香油3Kg2.制作方法:研细粉入基质中,收膏备用。

3.治疗范围:眼椎间盘突出4.方剂来源: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45、一个治疗骨髓炎民间验方!

十四年前因工伤小腿粉碎性骨折,伤好一年後突发骨髓炎。多方求治均需

进行截肢手术。家人想起祖爷留下的一个民间验方,我试用後奇迹出现了,五

十天後去医院检查,竟然痊愈了。

此方是∶双花五十克、地丁十五克、赤芍十五克、当归十克,水煎服,一日三

次,连服二十剂。此方对中晚期患者用药量稍有不同.

46、中药外治腱鞘囊肿验方!

腱鞘囊肿验方

栀子4克红花 川弓 赤芍 皂角 乳香 没药 3克桃仁 三棱 莪术 桂枝 当归 2克 将

以上药研成细末,每次用三克,加白酒调成糊状,塑料纸覆盖,绷带固定,每

日换药一次,5-14次根除。 (按:此方站长收藏,站长曾用此方治愈家母之

手腕部腱鞘囊肿,时在十二年前,母之腱鞘囊肿经按摩反复不能根除,后用此

方13次至今无复发,望大众周知利益病者)

47、田七治腱鞘囊肿效果好!

以前我奶奶伤到手腕了。长了个腱鞘囊肿,一动就疼。她一个同学就拿了一

把田七,让她回去煎水喝,很快就会好。我奶奶就用她受伤的那只手拿着那把

田七回家去了。回到家一看手,囊肿竟然消失了!真的很神奇.

上面的说得有些不明白,现在补上具体用法! 她当时拿的就是田七的叶子~

然后末端有一个小疙瘩(就是田七)。拿回去把田七炖成酒。擦在囊肿处。一

天擦几次,晚上擦了就睡,最好是把药酒包扎上去,现在药店也有卖田七的。

就一个疙瘩状,野生的最好。希望还能帮到你!腱鞘囊肿,千万别听无良医生

的做手术,做了还是没好,很多中草药可以快速治好!(作者:luberber 时

间:2009-10-13 14:22:00)

48、治急性脚踝关节扭伤经验方!

踝关节因负重量大,且经常处于负重下活动,损伤的机会较多。行走或跑

步在不平道路上,上、下楼梯或斜坡时不慎,或跌扑、跳跃,如踝关节处于跖

屈位时,则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而使踝关节不稳定,可引起扭挫伤。经验

方:生栀子6个,中华跌打丸 2个,鸡蛋1枚取蛋清。用法:上药共捣烂调成

膏状,抬高并制动患肢,外敷患处,塑料薄膜覆盖,包扎固定。外翻型损伤内

翻位固定,内翻型损伤外翻位固定,12小时换药1次。疗效:本方治急性踝关

节扭伤患者32例,治愈21例,显效8例,有效 3例。

重调此方:生栀子5个,三七粉3克,云南白药粉四克装半瓶或3分之一,中

华跌打丸 2个,鸡蛋1枚取蛋清半个以下或3分之一,38度以下白酒7克以

上,你看着加,调成膏状贴上去即可!

此方不算好,不算差,可以确定比药店买的红花油、黑鬼油类好用,用一次

药比红花油整瓶还贵,比医院治疗速度快(传统中医疗法见效太快,医院非但

不挣钱还倒亏,没人愿意做),基本没后遗症。临床验证比率也得到了提

高,,

49、桂枝加苓术附汤骨折效方!

台湾彰化琮融提供:五年前我出了一次车祸,右下肢摔了一跤。当时右下肢疼

痛难忍,仍忍痛跛行,数日后就痛得无法动弹。右下肢不能伸直,疼痛不能入

睡,其麻痛真比死还难受,经人介绍服用“桂枝加苓术附汤”效果令人惊奇。煎

服第二天痛苦减半,步行自如,睡中不再发痛,连续煎七天可以正坐矣。初次

骨折后,受长期痛苦煎熬,而煎服此方后有此速效,特将本人自身之体验公

开,愿他人若有此症例亦可早日脱离苦海!药方:“桂枝加苓术附汤”之份量

(成人一日量)桂枝、芍药、大枣、生姜各四钱、甘草二钱、附子0.5钱,茯

苓白术各三钱。注意:附子为剧药, 须由中医师处方,不可过服。

50、一剂即愈的接骨绝方:

骨碎补25克 、祖师麻15克、 当归身25克 、制乳香15克 、制没药15

克 、血竭10克、 儿茶6克、 自然铜20克(醋淬7次研为细面)、地鳖虫25

个(研为细面))、后两味药混合均匀另包冲服!!!

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妥当(复原),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先将后两味药研

为细面备用,再将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细面.

一般视病情轻重,轻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2-3剂即愈,重症一剂见效,

肿痛疼痛大减,6-7剂即愈!!!!!

注意:肠胃不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分2-3次服用,后两味研

为细面的药可以一次冲服;肠胃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一次冲

细药面服.

51、名医骨折腰痛骨质疏松秘方:

骨碎补15克、土鳖10克。每天一剂,加水150毫升武火熬到沸腾后,再用文

火熬20分钟左右,汤水差不多剩下一半时即可。分早、晚服。有饮酒习惯

的,也可以用来泡酒,每天喝一点。若同时服具有补肾壮骨作用的中成药,如

强骨胶囊、仙灵骨葆更佳。一周后老人家骨折腰痛奇迹般地消失了。骨碎补是

一种温性的药物,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作用。土鳖可以逐瘀、通络、破

积、理伤。很多中成药里就含有土鳖,如跌打丸,通心络等。临床应用治疗无

数例,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荐方人:名老中医师于春廷

52、治颈腰椎病、股骨头坏死验方:

益肾坚骨汤:黄芪。白芍。鸡血藤各30克。葛根30----60克。生地20克。补

骨脂15克。骨碎补。菟丝子。狗脊。川断。枸杞。当归。川芎各12克。仙

茅。仙鹤草。仙灵脾各10---15克。夹湿者加苍术12克。寒痛者加制川乌。桂

枝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益肾养血。和络止痛。治颈椎。胸椎。腰椎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动不利

者。功效卓著。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

即愈。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此方李医师几辈治

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

可痊愈。可用可试。

老中医治腰腿痛 、筋骨疾病效验良方:

熟地、党参、五味子、金银花、炒栀子、川芎各15克、丹皮、茯苓、白术、

山萸肉、麦冬、当归、连翘、柴胡各10克、炒杜仲、川牛膝、桂枝各20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久服可壮脾胃强肾、肾主骨, 骨生髓 ,五脏五腹皆

调。治各种腰腿痛 、筋骨疾病有良效。白术、山萸肉、五味子、麦冬补肾。

熟地、丹皮、茯苓、白术、山萸肉调脾胃升阳。 献方人:北国

愚公

老中医治腰腿痛药酒验方:

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追地风、透骨草各15克、麻黄、商陆、红花、六

轴子各10克。打末泡酒外擦或酒调外敷患处。治风湿性腰腿痛良效。六轴子

即闹羊花子, 苦,温祛风,止痛,散瘀消肿。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跌打

损伤,痈疽疔毒,但有剧毒。

献方人:北国愚公



类风湿万试万灵方、痛风灵验方、奇方追风酒



类风湿万试万灵黄芪秦艽防己汤

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甲珠15g 白芷15g 白鲜皮15g 甘草15g。水煎分两次服。此方可随证加减,以改动

方中药物用量为主,或将药物稍事变更。热盛加漏芦30g,漏芦清热而不伤阴;寒者,加制附子1Og,增强散寒止痛之力;顽痹正虚、关节变形者,加当归20g、制附子

10g、伸筋草15g,并改甲珠30g,加强温补穿透之力。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验案一:吴姓,男,34岁,1955年6月5日就诊。患感冒月余,现主症两足关节红、肿、热、痛,甚则难忍,不敢着地。当地医院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查舌红,苔黄,

脉濡数。证属湿热痹阻经络,治以清热祛湿,活血开痹法。处方: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甲珠15g 白芷

15g 白鲜皮15 g 甘草15g 漏芦30g。连服8剂,为期半月,告愈。

验案二:李姓,女,24岁,1978年8月4 日就诊。当地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已四月余。现两手关节肿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浑身酸重,四肢发凉。面

色青暗,舌质淡,中有白苔。证属风寒湿邪侵入肌肉,痹阻经络,治用祛风散寒除湿、温经活血止痛之法。秘方:红花20g 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桃仁20g 地龙15g 桂

枝20g 牛膝15g 甲珠15g 甘草15g 制附10g。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用。连服12剂,其间稍事加减,为期一个月,痊愈。

例三:阎姓,男,56岁,工人,1983年4月3日就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8年。现两手足关节强硬,变形,运动障碍,两膝部皮肤有皮下结节,全身乏力,精神苦闷,气短懒

言,面色苍白,舌淡无苔,脉沉细而缓。证属血虚寒湿凝滞经络,荣卫气血流通障碍,邪气深藏,久居体内而顽固性寒湿痹证。治用调气血,散寒湿,活经络,坚筋骨

之法。秘方: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地龙20g 桂枝15g 土牛膝15g 甲珠30g 甘草15g 当归20g 制附子10g 伸筋草15g。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用。四剂一

疗程,为期8天,两个疗程间隔4天,共服10疗程,关节畸形,运动障碍得到明显纠正。

方解: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我曾经用过很多名医的方子,诸如焦树德老中医的尪痺汤、朱良春老中医的益肾蠲痺丸,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都不如史氏的这首方

效果显著。此方用药量较大,颇有王清任之风,一般人不敢用,加之史氏名气有限,属地方名医,一般人了解不多,致使一首良方埋没多年。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读到此书此章被其深深震动。缘其方子不同一般,轻描淡写,或用虫类,大胆施于临床,真如史氏所言,效如桴鼓。曾用此方治一教师,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年,五剂见

效,三月收功。尔后屡用屡效,成为我治疗类风湿的有效方之一。说当代医家善用黄芪者,我以为当推邓铁涛、张志远、史鸿涛诸先生。鸿涛先生是吉林名医,可能知

者不多。我母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始于上世纪90年初期,手指等关节逐渐变形。1999年夏,病情加剧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当时我尚在大学念书,母亲在一上海处看

门诊,然而效果不明显。为此,我查阅了很多书籍。当然《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是必读的。书中朱良春、王士福、姜春华、史鸿涛诸先生的经验,我尤为在

意。特别是以史鸿涛先生的类风湿汤打底,自拟处方为母治疗。服药三周渐渐见效,三四个月后明显好转,服至半年能操持家务,行动自如,各项检查指标也正常了。

类风湿汤的特点是重用黄芪200g。我在方中又加用附子、生地、全蝎、蜈蚣、薏苡仁等。因我母亲获效,其同学亦患类风湿关节炎,故也跑来请我治疗。我采取类似方

药,她见效更快,效果也更好。还曾治一位类风湿患者,手指与脚趾关节均严重变形,膝关节和髋关节有三个都置换过,关节疼痛,不能触碰,出汗怕风。我用桂枝汤

加大剂量黄芪和附子,服药两三周后,黄芪用至200g,桂枝、白芍、附子均用至30g,病情明显缓解。

方解:方中秦艽一药多能。治疗痹证,风寒湿热,皆可应用,且病发无问新久,病情无问轻重,均可用之,实为治疗痹证之要药。防己善除风寒湿邪,长于消肿。二药

相配,蠲除风湿肿痛病变。青风藤、海风藤取藤之通络之功,利经络,为治疗关节不利、麻木拘挛之要药。四药合用,驱风散寒,除湿清热,舒筋活络,解麻止痛,为

治疗类风湿之要药。痹者,“闭也”。气血经络,闭阻无疑,故桃仁、红花为必用之品;桂枝辛温,温经通阳;地龙咸寒,又善走窜,四药合用,通痹行瘀,活血利络。

更兼地龙为血肉有情之品,对顽固性痹证尤为适宜。白芷能解热解毒止痛,白鲜皮能清热燥湿除痒,二药合用,专治热痹之痒痛不适。芪补一身之气,卫外而行内;牛

膝善通经活血,补肝肾,强筋骨;甲珠破坚通闭,其力甚强;甘草调合诸药而缓急止痛。四药相伍,鼓舞正气,强健筋骨,调达气血,合取纠正关节变形之功。献方

人:史鸿涛

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的外用灵验方:

桂枝、麻黄各30克、红花25克、苍术、黄柏、桃仁、制南星、川乌、草乌、熟附子、神曲、龙胆草、白芷、姜活、川芎、防已、威灵仙、细辛各20克。用布包成一团,

放锅上蒸10-20分钟,然后整包敷于患处。刚开始太烫时可用毛巾隔于患处和药包之间,待温度下降后撤掉毛巾,用药包直接敷于患处。每剂可连续使用一周,对风湿、

类风湿、痛风有很好疗效。此方只可外用,切忌内服!

奇方追风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制川乌. 制草乌. 制乳香.金银花.乌梅.伸筋草.羌活.苍术.怀牛膝.甘草各10克。装入瓷坛内,加入粮食白酒500克,密封其口,埋入黄土下,七天后取出。每天早、晚各服半小杯,

若有不适可减量服,若无不适可逐渐增加至一小杯服。一般病人服药酒后,胃脘和全身出现热感,不必处理,任其自然.若素有胃脘痛的病人,用药后胃脘灼烧,可减少药酒饮



量,或加20倍凉开水稀释后于饭后饮用。本药酒偏热,冬末和春秋服用最好,如果初剂有效,到来年冬时再用一剂,可根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痼疾。此方由著名老中医、山西医学

院顾兆农教授所传.他用此方二十余年,屡获卓效。1

痛风灵汤

组成: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萆薢12g,忍冬藤15g,山慈菇3g,延胡索9g,车前子12g,灯心草3g。

方解: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急性剧痛和红肿反复发作、血尿酸增高、痛风石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类证治载·痛风》认为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

痛”。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本方是在清热祛湿的良方——四妙丸(《成方便读》)的基础上化裁而得。方中黄柏善祛下焦之湿热,为君药;苍术燥湿健脾,牛膝祛

风湿且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湿舒筋,共为臣药;佐以萆薢分清利湿,忍冬藤、山慈菇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车前子、灯心草利尿排毒,为使药。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2

清痹凉血汤

组成:鸡角段(大青根)20g,臭牡丹20g,生地黄15g,玄参15g,黄柏10g,牡丹皮10g,知母10g,萆薢15g,桑枝15g,忍冬藤15g,土茯苓15g。

方解: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足、踝、腕等关节皮肤发红色暗、肿胀灼热,行走艰难,疼痛剧烈如虎啮之,昼轻夜重,身热烦渴,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

用鸡角段、臭牡丹清热解毒,为君;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黄柏、知母泻火凉血、活血化瘀,为臣;佐以忍冬藤、桑枝,取其藤枝通达脉络,祛风通络作用;土茯苓

为使,既发挥其解毒渗湿、通利关节之药力,又取其降血尿酸的功用。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

用法:上方水煎服,水煎成400ml,1日1剂,分2次服。

3

治痛风方

组成:制川乌(先煎)15g,制半夏10g,浙贝母10g,桂枝10g,白芍10g,薏苡仁30g,萆薢10g,土茯苓20g,川牛膝10g,秦艽15g,灸甘草10g。

加减法: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车前子15g,泽泻10g,防己10g;关节皮色潮红且皮温升高者,加知母6~10g,黄柏6~10g,忍冬藤20g;关节皮色晦暗者,加桃仁、红花各

10g,丹参15g;疼痛剧烈者,加虎杖10g。

方解:本方立温通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为法。制川乌、制半夏、浙贝母温经散寒、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为君。薏苡仁、萆薢、土茯苓利湿泄浊消肿为臣。佐

以桂枝助川乌温经通络止痛;白芍养阴清热,防乌、桂之温燥;秦艽、川牛膝清热通络。灸甘草调和诸药,且能解药之毒性,为使。后期还可酌加健脾补肾之品以固疗

效。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痰湿痹阻证,兼湿热、血瘀者可随症加减服用。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



4

清利化瘀汤

组成:防己12g,忍冬藤12g,薏苡仁20g,苍术12g,黄柏9g,怀牛膝9g,葛根12g,细辛3g,土茯苓9g,白术12g,当归9g,丹参9g,威灵仙12g,陈皮6g。

方解:《类证治裁·痛风》认为本病乃“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病”。治当清热利湿,散寒通络,消肿止痛。故方中以苍术、黄柏、薏苡仁、怀牛膝之四妙原方,收清

热利湿、通利关节之功;更以防己、土茯苓加强祛湿消肿之力,细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能温经散寒止痛;忍冬藤、威灵仙与当归、丹参相伍,既清利湿热,又祛瘀

通络;白术健脾渗湿,葛根舒筋解痛,以利关节;陈皮行气理气。诸药相伍为用,则湿热能袪,寒郁能散,关节通利,肢痛大解。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5

益气渗湿汤

组成:黄芪30g,白术12g,苍术12g,防己12g,桑枝9g,忍冬藤9g,木瓜12g,牛膝12g,牡丹皮9g,秦艽9g,知母9g,红花6g,全蝎6g。

方解:《医学入门·痛风》认为痛风多因“血气虚劳,不营养关节腠理”而发,痛风日久,反复发作后,气血多虚弱无力,“病入骨髓,不移其处”,常见关节疼痛固定不

移,皮肤紫黯,瘀结明显,治当益气健脾渗湿,兼通络活血止痛。方中重用黄芪与白术相须为君药,健运脾气,益气化湿;苍术、防己、忍冬藤渗湿利水消肿,为臣

药;佐以桑枝、木瓜、牡丹皮、秦艽通络止痛,红花、全蝎活血散结,化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湿通络止痛之功。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6

化湿止痛散

组成:雷公藤20g,络石藤50g,土茯苓50g,大黄30g,栀子30g,威灵仙50g,萆薢50g,汉防己50g,赤芍30g,地龙30g,乳香15g,没药15g,延胡索30g。

方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湿热毒邪蕴阻经脉,多见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治当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方中以雷公藤、络石藤祛风除湿,通利关节,消肿

止痛,为君。大黄、栀子活血祛瘀,清泄湿热,解毒排瘀,为臣。佐以土茯苓、萆薢、汉防己利湿祛浊,通络止痛;赤芍、地龙、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痹痛。延胡

索理气止痛,为使。诸药合参,共解湿热毒邪蕴阻诸症。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用法: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使用时取上药末适量,陈醋调成半糊状,外敷关节肿胀处,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1次,每次3~5小时。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7

痛风合剂



组成:白花蛇舌草15g,车前子10g,金钱草10g,两面针10g,薏苡仁20g,赤小豆10g,炒白术8g,茯苓15g,牛膝10g,黄柏8g,秦皮15g,蚕沙20g,威灵仙10g,甘草3g。

方解:痛风,中医称历节风,多因饮食膏粱厚味或形体肥胖致湿热内生,流注关节而致。本方中白术、茯苓、车前子、赤小豆健脾利湿;白花蛇舌草、黄柏、秦艽、两

面针、金钱草、蚕沙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牛膝、威灵仙补肝肾,行气血。全方共奏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滑利关节之功。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8

黑豹子追风酒

组成:绿仁黑豆、高粱酒。

方解:黑豆祛风燥湿、填精益髓,高粱酒行气活血通络,共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绿仁黑豆1.5kg,用5kg高粱酒浸泡3个月后日常饮用,正常每日2次,每次50g,可以随个人酒量适当增减。

注意事项:禁止高盐饮食,禁食海鲜,提倡素食,适量运动排汗。

9

加味活血汤

组成:当归15g,赤芍15g,红花10g,牡丹皮12g,川芎9g,泽泻12g,郁金9g,木通12g,秦艽9g,威灵仙15g,防己12g,木瓜15g。

方解:痛风病情缠绵,经久不愈,浊毒入络,碍于血运;或劳伤关节、血气瘀滞,阻塞络脉,瘀血痹阻于肢体络脉关节,发为关节疼痛。患者面色晦暗,舌紫黯,脉弦

涩。本方用当归、赤芍、红花、牡丹皮补血活血,川芎行气止痛,泽泻、郁金、木通消肿止痛,秦艽、威灵仙、防已、木瓜祛风湿止痛。诸药合奏活血祛瘀、利湿通络

之功。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水煎服,1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10

清热利湿汤

组成:苍术9g,黄柏15g,茯苓9g,泽泻9g,白术9g,生地黄9g,牛膝15g,薏苡仁30g。

方解:此方为四妙散化裁而成,方中苍术辛苦而温,能燥湿健脾;黄柏性味苦寒,可清热燥湿;生地黄清热凉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除痹;



白术、茯苓、泽泻可补脾益气,利水渗湿泄热,以上诸药共成清热利湿之剂。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煎2次,分上下午服。



三味药壮阳,一般10天后你就有体会了!



健身壮阳茶的制作方法:



西洋参片【根据自己的体质】2---5克

北五味子【根据自己的体质】10----16粒

枸杞子 10----12粒

冰糖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添加,也可以不加。

将三味药放入优质的保温杯内,加入沸水盖紧杯盖焖一个小时以上就可以饮用

了。 喝完后,可以将枸杞,西洋参一同服下。

茶的功效就不多说了,一般十天后你就会有体会了。

西洋参的功效

一:真强中枢神经功能;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

神,恢复疲劳,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二,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侓时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

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者可长服。

西洋参的作用

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用于阴虚

内热,病后少气无力,自汗盗汗,心悸等。凡用人参而不受人参温补者皆可用

之。

北五味子的功效

敛肺,滋阴,生津,收汗,涩精。用于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对

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对于心脏,肝脏,血压有调节作用。

北五味子的作用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五味子提取物和醇甲作用与安定药相似,尚有镇

痛的作用,让肌肉松驰的作用。

二,保肝的作用

五味子醇提取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对

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抑制转氨酶的释放,真

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三,对心血管的作用

五味子有扩张心血管的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 去养五味子素能增强

心肌功能,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

枸杞子的功效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

软,头晕,目玄,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枸杞子的作用

抗脂肪肝的作用,宁夏枸杞子的水浸液,有轻度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

进肝细胞新生,防止肝功能絮乱,达到抗脂肪肝的作用。

注明:以下药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勿盲目服用

中医房事配方

由名贵药材精制而成,对男女均有效果,对男性阳痿、早泄、举而不坚、精子

数目少,女性阴冷无性趣,均有独特疗效。服用数天即见奇效,可大大提高性

兴趣及性生活质量,且无任何副作用。

今天公布的这个强肾帝皇方,希望这个方子能给那些饱受肾虚、时间短,夫妻

生活很不和谐等功能差的男性朋友们带去健康。

配方:牡蛎10克,枸杞子10克,鱼腥草10克,人参5克,桑葚10克,杜仲雄花8

克数,黄精8克,蚕蛹10克,葛根8克,覆盆子10克。

使用方法:药材各选若干,晒干,碾磨成粉,制成片剂,舌下含服。每天一

次,浓缩高含量,当天见效。

疗效:服用5日,玉茎炽热;10~15天,通体滑泽;25天,手足温热;30天性欲

旺盛;35~40天,真气朗然,面如桃花,身体温热不寒、记忆力增强。45岁以

下服一剂即可,60岁以下服两剂,满70岁亦可以使用。

治疗体会:凡男子五劳七伤、怕冷畏寒、阳痿不起、早泄、举而不坚、精少无

力;女子阴冷兴趣、小便淋漓、时亦时黄、耳鸣、不思饮食、体虚、肾气不

足,服之有独特疗效。健脾补髓、益阴阳、除风去冷,效果非凡,且可养颜美

容,服药年龄不受限制,凡30~80岁均可对症用药。

[处方]:肉苁蓉30克、山茱萸30克、生地20克、远志50克、蛇床子15克、五味

子15克、防风18克、茯苓18克、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杜仲20克、韭菜子15

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密闭保存,防霉变等。

[使用方法]:每日口服二次,每次口服10克左右,若觉心烦即停药,或减半

服。凡30~80岁男女均可服用,且可健体美容。

自制伟哥胶囊(特效)

鹿茸60克 、僵虫60克、 黑附子60克 、百仁60克、淫羊藿60克 、蛇床子60克 、

肉苁蓉60克 、巴戟肉60克、仙茅60克、 和服20克 、蜈蚣8条。

共计570克 共研末装胶囊,2次/日 5粒/次饭后服用!一副即愈!

古代常用回春壮阳秘药

1、神龙丹



药方:人参、鹿茸、麝香、老虎鞭、海豹鞭、鹿鞭、蛤蚧、淫羊藿、巴戟等

制法、用法:等两配方,提炼成丸,每日二次,1-2丸/次,温水送服

功用:温肾壮阳 闺房至宝

2、一丹

药方:人参、制附子各等分

制法、用法:碾碎,炼蜜成丸,每次1-3克,温水送服

功用:适用阳萎不举  

3、五子丸

药方:菟丝子、炒韭子、益智仁、炒茴香子、炒蛇床子各等分

制法、用法:碾碎,酒糊成丸,绿豆大小,每次30-70丸,盐水送服

功用:温肾壮阳

4、乌龙丸

药方:九香虫100克,车前子、陈皮各40克,白术50克,杜仲80克

制法、用法:九香虫、车前子微炒,碾碎,炼蜜成丸,绿豆大小,每次5克,

盐水送服

功用:兴阳益精

5、海马汤

药方:海马6克,九香虫、仙茅、淫羊藿各9克,熟地、菟丝子、山药各15克

制法、用法:碾碎成末,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温服功用:促进性欲,兴

奋  

6、龙雄蛇油

药方:野人参20%,鹿茸10%,海狗鞭10%,冬虫草10%,海马5%,大蛤蚧5%,

鹿胎5%,鸡睾丸5%,杜仲5%,淫羊藿5%,锁阳5%,西药10%

制法、用法:中西医结晶品,日本传入 房事前20分钟喷在yin茎龟头部位

功用:兴奋、延时  

7、提性欲方

药方:海马研末5克,淫羊藿10克

制法、用法:煎水冲服,每日两次

功用:刺激女子性欲  

8、治女子性冷淡方

药方:蛤蚧粉5克,合欢皮

制法、用法:煎水冲服,每日两次

功用:刺激女子性欲  

9、春蚕壮阳方

药方:大蜻蜓20对、蚕蛾15对、大蜈蚣5条微火炒,露蜂房、生枣仁、酒当

归、首乌各20克,丁香、木香、桂心各10克,胡椒5克。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小,每日2-3次,每次15丸,空腹黄

酒送服

功用:治阳萎 极验

10、神蜓壮阳露

药方:蜻蜓4只,锁阳、肉苁蓉各15克,

制法、用法:蜻蜓去足、翅微火米炒,再与锁阳、肉苁蓉煎汤,每日一次,15

天一疗程

功用:温肾壮阳、治阳萎

11、蛇阳通宝



药方:蛇床子

制法、用法:煎浓汤,浸洗yin茎龟头,一日两次,每次20分钟

功用:治阳萎、早泄  

12、三子丹

药方: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酒糊为丸,绿豆大小,每日2-3次,每次3丸,空腹黄

酒送服

功用:温肾壮阳,久战不败  

13、窄阴方

药方:石硫磺2克,青木香2克,山菜黄2克,蛇床子2克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房事时涂在阴道口

功用:收缩阴道 不可多用

14、长阴方

药方:肉苁蓉、海藻各等分,

制法、用法:白狗肝汁拌和,涂在yin茎龟头

功用:使yin茎长大、变长  

15、秃鸡散

药方:肉苁蓉10克、五味子3克,菟丝子3克,远志3克、蛇床子4克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空腹黄酒送服

功用:温肾壮阳,久战不败  

16、不倒丸

药方:制黑附子6克,蛇床子15克,淫羊藿15克,益智仁10克,甘草6克

制法、用法:碾碎,炼蜜成丸,每日两次,温水送服

功用:温肾壮阳,  

17、蚕蛾霜

药方:蚕蛾25克

制法、用法:文火培干,碾末,每晚吞服

功用:温肾壮阳  

18、长阴方

药方:柏子仁五分,白歙四分,白术七分,桂心三分,附子一分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食后服方寸匕,日再,连用10-20日

功用:使yin茎长大、变长  

19、令女玉门小方

药方:硫磺四分,远志二分

制法、用法:散绢裹盛,置阴道中

功用:使阴道紧缩如处女  

20、兴阳蜈蚣袋

药方:蜈蚣(去头、足)一条,甘草三分,甘遂三分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散绢裹盛于袋,扎于yin茎下,3-7日



粉碎性骨折药到可自动复位而痊愈



1、口服秘方:

配方及用法:翠蛇 15克为第一主药,土鳖(主药),红花(主药),杜仲、

五加皮、乳香、三七、党参(主药)、牛膝、没药、四块瓦、竹叶青、毛青

杠、伸筋草各15克,血竭、桃仁、地龙、倒插花、巴岩龙各12克,骨碎补25

克,麝香4克。上述药物泡酒10斤,早晚服适量:一次一两,一天二两,不超

过三两。一剂可使粉碎性骨折彻底治愈。愈后不留后遗症。

浸泡时间:浸7天即可内服。浸泡时间越长越好,但要密封好。

2、外敷秘方

配方及用法:翠蛇6克为第一主药,杜仲、五加皮、土鳖(主药)、红花(主

药)、四块瓦、地五加、鱼鳅串、水冬瓜根藤、母猪根藤各12克,(川)牛

膝、伸筋草各6克,骨碎补15克,麝香3克,未开叫的小公鸡一只。小公鸡不要

过刀,处理办法:将小公鸡用两手指抓其腹背上的左右两小空穴捏死,不能用

开水烫毛,要干拔毛,去头脚和内脏,与以上药物共捣烂,包患处,再用酒糟

适量,炒热垫包药外,然后用纱布包裹住,外用杉木皮夹固定。

疗效:此方为两方全药,药功自动复位。上二方为一剂。口服药一般服一半以

下即愈。但药要基本配齐,主药一定配齐,辅助药缺两样没多大关系。外敷即

包药,包一次至痊愈,无需换药。如包药干了,用口喷些白酒润之即可。如新

伤要简单固定,但旧伤则无需固定。如有人骨折用其它药虽已治好,但留有阴

天下雨作痛或年久发损后遗症时,服本方药酒可根除,此药酒治这种后遗症特 效。

验证13人,均是粉碎性骨折,在损伤后15天内应用,都神奇般的康复了。

土鳖

翠蛇,别名山黄鳝。活的入药效果更佳。中药店有干品出售。每条几元钱。

倒插花:清热解毒。缺此药可由茅莓(别名天青地白草)代用。

竹叶青:滋阴降火。缺此药可用中药毛冬青代。

毛青杠:清热解毒。缺此药可用中药毛冬青代。

巴岩龙:强筋骨。缺此药可用中药巴戟天代替。

土鳖,也叫土鳖虫、土元。活血散瘀,通经止痛。

水冬瓜根藤:消肿。缺此药可用中药白蔹或商陆或鬼箭羽代替。这三种药的别

名叫见肿消。

红花:治血瘀疼痛,活血通络。

四块瓦:别名对叶四块瓦。祛风止痛,活血散瘀,杀虫止痒。

母猪根藤:别名五爪龙、五叶藤,又名老鸦眼睛藤。治肿痛。

鱼鳅串:别名马兰、路边菊、鸡儿肠。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麝香较难购买,如实在无货,可用自然铜10克代替于方中。

有些药不属主药,缺一两样也没关系。

在杀小公鸡时,要按方法进行,不能胡乱来,否则影响治疗效果。

骨折后遗症如果弯曲、平伸、大幅度运动循环受限等情况,服本方药酒后症状

能够缓解,但不能全部消除。腰肌劳损、肾功能损伤或其它肌肉损伤的后遗症

本方不能治疗。

在使用本方时,应注意:方中有些药物有小毒,对于患高血压、心脏病、结核

病及孕妇等虚弱病人,用时应谨慎。提示,使用该药方前后,必须念阿弥陀佛

100句回向给别杀死的动物,否则效果不明显。

本方来源:是贵州的。师父凭这服药,他的骨伤科出了名,可以说百治百愈。



心肌梗塞名医方



1.抗心梗合剂 郭士魁

组成 黄芪 党参 黄精 丹参 赤芍 郁金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急性心肌梗塞。症见精神萎弱、头汗、气短懒言,心慌心悸。心前区或胸

骨后剧痛或放射到左肩。甚则四肢指(趾)甲发青,即四肢厥逆。舌质黯紫、发

胀、有瘀斑,舌尖稍红,也有红兼紫黯、白苔或腻苔。同时见唇音紫。脉细弱

而数,或左寸、右尺较弱。

2.丹参川芎饮 李玉奇

组成

丹参20克 沉香10克 虎杖15克 王不留行15克

路路通10克 丝瓜络15克 防己15克 川芎15克

穿山甲15克 通草10克

制用法 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合液约200毫

升。每日服1剂,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

主治 心肌梗塞。症见胸痛剧烈,汗出肢厥。

方解 本方以丹参为主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丹参有扩张心脏冠状动脉,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减慢心

律,缩小梗塞范围等作用;

川芎、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丝瓜络等品为伍,能增强活血通络功能;

通草、防己除湿;

虎杖解毒止痛;

沉香理气。

全方化瘀通脉。

按语 治疗气血瘀滞型心肌梗塞10余例,效果良好。服用本方应卧床不动,保

持大便通畅。

3.益心活血方 俞芝江

组成

黄芪(黄精)15—30克 党(人)参15克 麦冬(天冬)15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郁金15克

红花9—12克 桂枝9—12克 丹参30克

川芎10克 枳实10克 半夏10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用 补益心气,活血通脉。

主治 冠心病之心肌梗塞。症见心前区突发持续性剧疼;可伴发呕吐,大汗淋

漓,四肢厥冷、紫绀,血压降低,脉搏细弱,心音减低、心律失常,甚至心力

衰竭。

方解 心肌梗塞病机为本虚(气虚)标实(血瘀),治疗中治本应着眼于“补”,即益气

活血;治标应着眼于“通”,即宣痹通阳,通补兼施,才能转危为安。

方中用黄芪、黄精、人参、天麦冬等同补气血,增强心脏功能;

用丹参、川芎、归、芍等活血通脉,改善全身循环。

相互配合,故能促进全身机能迅速恢复。

加减



阳虚加附、桂;阴虚加玉竹、玄参、生地;

气滞加苏合香、降香;

瘀重加失笑散,鹿甚加延胡、三七、乳香、没药或麝香;

便秘加番泻叶或生大黄;

气阴两虚加生脉散;

心律失常加复脉汤;

痰阻加温胆汤或小陷胸汤;

阳脱重用独参汤、参附汤合生脉散。

4.加味当归四逆汤 郭振球

组成

当归12克 桂枝6克 细辛2克 甘草3克

木通10克 大枣10克 延胡索10克 没药6克

白芍12克

用法 桂枝、延胡、没药研细末。其余各药混合水煎,煮沸后煎40分钟,煎两

次,分2—3次,将前三药之细末,和汤吞服。日服1剂。

功用 宣痹通阳,活血祛瘀 。

主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证属寒凝心脉,表现为卒然心痛如绞、

形寒、手足厥冷、气短心悸、或出冷汗、脉细而紧、舌苔白薄者。

方解 《石室秘录·偏治法》谓心痛,乃“包络为心之膜,以障心宫,邪犯包络则

心必捅”。寒凝心脉,包络营血运行失常,发为本证。

方以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

当归、芍药养血活血;

芍药与甘、枣相配,能缓急止痛;

木通入经通络;

加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

《雷公炮炙论》渭其“治心痛欲死”,没药散血祛瘀而定痛。由于本方所主之证

是平素血虚而受寒邪,气血被寒邪所遏,运行不能通畅,

5.芪桂生脉散 姚正平

组成

黄芪30克 桂枝9克 五味子9克 白参9克 麦冬15克

制用法 煎汤代茶,频频喂饮。

功用 通心阳,护心阴,固元气。

主治 心肌梗塞。症见胸前区绞窄样疼痛,向左肩臂放射,或突然半昏迷,血

压不稳,潮式呼吸,口秽便结,苔黄厚腻.脉细无力。



6.活血化瘀汤 潘澄濂

组成

孩儿参18—30克 麦冬9克 丹皮9克 五味子9克

银花18克 丹参15克 蒲黄15克 五灵脂15克

白薇12克 赤芍12克 苏合香丸1-2粒。

功用 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主治 心肌梗塞,属血瘀化热、伤阴耗气证:本证多于心阳衰竭证经过抢救后

转化而来,出现烦躁,发热,心胸痹闷不舒,舌干少律,质紫,脉象弦细或细

数。

功用 温阳救逆,益气活血。

主治 心肌梗塞,瘀凝络塞、心阳衰竭证:症见心痛持续在数小时至一、二日

许,面唇苍白,四肢厥冷,自汗,胸痞,气急,泛呕,腹胀,舌质青紫、苔白

腻,脉象沉细。(血压可正常或降低)

加减

如舌苔薄,质红而干者,去桂枝,加生地、石斛、麦冬;

呕吐带血,或大便挟血者.去桃仁、红花、加三七、失笑散;

精神紧张,恐惧不安者,加琥珀、朱茯苓。



8.愈梗通瘀汤 陈可冀

组成

生晒人参10-15克 生黄芪15克 紫丹参15克 全当归10克,

玄胡索10克 川芎藤10克 广藿香12克 佩兰10克

陈皮10克 半夏10克 生大黄6—10克

用法 水煎服,1日l剂,分2—3次口服。也可制丸剂供康复期应用,1日3次,1次

口服3克。

功用 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急性期及康复期应用,促进愈合,清瘀抗

栓,改善心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方解

心梗实为心脉痹阻病证,属内科急症。临床常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浊阻,或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浊阻,证情复杂而险恶。通常应采用标本并治、通补兼施

的治法,据此以选用扶正益气生肌、行气活血定痛、化瘀抗栓通脉及通腑化浊

降逆的方药。愈梗通瘀汤为治疗心便之基本方剂,

方中人参、黄芪并用,扶正益气生肌。因心梗时心之气血骤然受阻,需有效应

用益气行气、活血通瘀、抗栓生肌疗法,人参以用生晒参或红参为好,律液亏

短者可用西洋参。或谓“人参专于补气而短于疗疾”,我未能苟同。薛立斋云人

参为“气中血药”帅气之力既强,血之运行当可改善。党参虽也可用,但个人经

验以为党参平补和缓,似不能与生晒参等温补益气之效同日而语。

张洁古标黄芪乃“疮家圣药”,《名医别录》亦谓可“逐五脏间恶血”,确具补气生

肌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心肌细胞活力,改善心肌微循环,修复损

伤心肌,缩小便塞面积之作用。

本方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即所谓“归所当

归”者。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钠更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能力及清除超氧自由

基的功用。徐灵胎《本经百种录》称当归为“补营之圣药”,根据“损其心者调其

营卫”的理论,血虚当得补,血滞当能通。丹参补血之力虽逊于当归,但通瘀

之力强于后者,前者宜于偏热,后者宜于偏寒.而相配伍,可得通治。

玄胡、川芎并用,可增强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之功。玄胡苦辛,性温无

毒,入肝经,兼入心包、肾、脾、肺四经。《雷公炮炙论》有“心痛欲死,速

觅玄胡”之论,李时珍也有“妙不可言”之喻。川芎为气中血药,理气定痛而活血

通瘀,抗血小板功能亢进尤好,玄胡得此,效用更彰。 心肌梗塞时由于气血

骤阻,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湿浊上泛,苔腻脉滑,纳呆呕恶,大

便干结。

本方大黄之用,可以通瘀、化浊阻而推陈致新。或谓心梗已有虚象,不可虚

虚;临床应用表明,盲瞽不明,则不见秋毫,张仲景于“五劳虚热赢弱”之用大黄

(庶/虫)虫丸的范例足以佐证临床经验之科学合理性,盖胃气和顺则五脏也得以

安和。

藿香辛微温无毒,通常认为系清暑药,实际上醒脾和胃,辟恶止吐.四时皆可

应用,《局方发挥》论藿香正气散时就提出可治“四时不正之气”。佩兰苦辛温

无毒,化湿浊而定痛。

至于方中半夏之用,张仲景早有“呕加半夏”之古典医训;

配以陈皮理气和中,治疗浊阻尤好,况且《本草纲目》对陈皮本有可治“途中

心痛”之语云。

加减

低血压状态甚而休克阳脱者,可同时服用生脉四逆汤加肉桂;

舌红口干五心烦热者,可加石斛3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沙参10克、生地 10克;

汗出较多者可加山萸肉12克、五味子10克,黄芪加至30克;

七情不畅、胸闷胁胀者,可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进退应用;

心痛剧时,可噙服苏合香丸,或于方中加细辛3—6克、三七粉3克冲服;

大便不畅或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克、大麻仁10克,已通畅者,可改用番泻叶

10克泡当茶饮;

舌暗瘀血重者,可加莪术10克、三棱10克、水蛭12克、赤芍12克:

脉结代者,可与复脉汤或保元汤进退;

心功能不全者,可温阳利水,加北五加皮3—6克;

卧不安者,可加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9.梗塞合剂 郭士魁

组成

生黄芪 党参 黄精 丹参 赤芍 郁金 陈皮

制用法 水煎成浓缩煎剂,每次25毫升,每日2次。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真心痛,相当于心肌梗塞。



10.促愈合合剂 郭士魁

组成

生黄芪 当归 丹参 桂枝 陈皮

制用法 水煎成浓缩煎剂,每次25毫升,每日2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真心痛,相当现代临床的心肌梗塞。



11.通痹消胀汤 沈祖法

组成

厚朴15克 枳壳10克 槟榔15克 莱菔子30克

大腹皮15克 大黄(后下)10克 半夏10克 木通10克

瓜蒌皮15克 桃仁10克 薤白10克 全当归10克

用法 服药时间为出现腹胀后0.5一1.5小时。必要时隔0.5—2小时再服l剂,兼服冠

心苏合丸1粒。

功用 通痹消胀,调理气机。

主治 心肌梗塞并发腹胀。

方解

本方由明·秦景明之家秘消胀散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而成。

方中瓜蒌皮、薤白、半夏通阳宣痹;

大黄、厚朴、枳实、槟榔、莱菔子、大腹皮理气消胀;

佐以桃仁、全当归活血通腑;

木通利尿.

全方调理气机,开上导下.标本兼顾。

加减

饱餐后发病者加六曲、山楂、麦芽;

呃逆、恶心呕吐加生赭石、沉香、降香;

习惯性便秘加芒硝(冲服)10克。

疗效 用本方治疗9例心肌梗塞并腹胀,服药后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及外观腹部隆

起均消失,肠鸣音恢复,二便畅。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有剧烈的腹泻现象,一旦

矢气频频,腹胀即渐消失,恶心和呃逆停止,胸闷气促随之改善,最后小便通畅.



12.救心厥汤 曾学文

组成

人参15克 黄芪50克 玉竹12克 龙骨(先煎)30克

牡蛎(先煎)30克 肉桂10克 制附片(先煎)15克 干姜10克

当归15克 熟地20克 山萸肉12克

用法 上药浓煎,频服或鼻饲。

功用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主治 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



13.双参附子汤 于幼梅

组成

人参10—15克 丹参30克 制附子片15克

制用法 人参、附子先煎30分钟后加入丹参同煎,频服,每日1—2剂。

功用 益气回阳,活血复脉。

主治 真心痛并发厥脱(指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



治疗秃顶偏方



药方:

桑叶、侧柏叶、苦丁茶各15克。

用法:

以上加水适量熬二十分钟,取熬出的水每天洗头一两次,然后泡头5分钟,熬

一次可以用三四天,每次用加热即可使用。



治跌打损伤、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筋络拘挛动作不利方



【组成】伸筋草6克、当归9克、狗脊9克、乳香、没药(各)9克、川牛膝9

克、白芍9克、木瓜6克、秦艽4.5克、甘草3克、杜仲9克、川断9克、桑寄生9克。

【用法】水煎服,或头汁内服,二汁煎水作局部熏洗。



.治疗四肢麻木方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

芍10克,乌梢蛇10克,鸡血藤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两煎混匀,分二次服。

主治:脑血管病、颈椎病、腰椎病、神经炎所致的四肢麻木。



治疗秃顶、脱发偏方



治疗秃顶、脱发偏方:

六十度白酒一斤、鲜姜一斤切片,云南白药粉两瓶,花2O元药店有,此三样放

玻璃器皿里泡二十天,每天擦头三次,二十天就长头发了,灵,试试吧如器皿

小,此三样可减半泡在一起,即酒半斤、姜半斤、药一瓶也可以,多用一个瓶

也没啥,用一块海棉蘸酒擦头即可,还不浪费。(转帖)



.消疤祛痕方



【配方】蛇蜕(炙酥)10克,麝香1.5克,冰片3克,珍珠粉10克,新鲜猪胆汁

适量。

【用法】调敷患处,每天一次。

【方解】大旨取胆汁能溶解疤痕,蛇蜕、珍珠粉吸湿生肌,冰、麝止痛之意。

【疗效】用药后约1月余,挛缩之疤痕居然全部消除,皮肤光滑,不复疼痛。



.治疗手掌起泡脱皮发痒方



可服用:生地12克、熟地10克、白蒺藜9克、川牛膝10克、菟丝子15克、知母6

克、黄柏8克、枸杞子6克、独活4克、茯苓10克、白术6克,这是一付的量,服

用一付既有效果,手掌不难受,10付之后可康复。



治疗干眼病食疗方



1、黄花菜炒牛肝:

牛肝150克,黄花菜150克。炒熟服用。

2、夜明砂鸡肝汤:

鸡肝2个,石决明粉、夜明砂粉各3O克。

制用法:鸡肝去筋,用竹筷捣烂。加入石决明粉、夜明砂粉,拌和煮烂,分三天服用。



治疗眼睛干涩偏方



山楂3个,红枣6个,枸杞10粒,将山楂和红枣掰碎,像沏茶一样,把这“三

红”用开水冲泡。山楂可消积食、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红枣能补益脾

胃、养血安神;枸杞则有良好的滋阴明目功效,长期坚持喝三红汤,能有效缓

解眼睛干涩等症状。



祖传偏方:军医临床神效方 转载自冰清玉洁



摘录《军医临床验方》书中一部分供广大朋友参考使用。

心脏病及九种心痛

心绞痛常服方:

丹参30、檀香6、砂仁6、当归10、红花6、山查20、煎服或加味冲服

一切虚证用加味归脾汤,心跳无力气血虚者用四物安神汤

熟地12、当归10、白芍10、茯神10、人参10、白术10、枣仁15、远志9、麦冬9、五味子6、竹茹6、乌梅6、

心阳虚+干姜6-9,神砂少许调服 惊悸多忘、失眠多属心血虚证

用补心汤

用四物汤+白术、茯神、枣仁、柏仁、远志、麦冬、炙草,心动过速为心火盛神不安用后方:

枣仁15、茯神10、川芎10、知母10、当归10、龙齿15、夜交藤10、甘草6

心里烦躁不安方

1.甘草10、黄芪10、当归10、枣仁15、麦冬10、石斛10、人参10、炙草6、姜枣煎服

2.人参10、云苓10、当归10、枣仁10、白术10、远志6、石菖蒲6、连籽10、

3.七神饮

人参10、熟地12、当归10、枣仁12、白术10、远志9、炙草9、

4.惊恐伤心肾用温胆汤+人参、茯神、枣仁、远志、连籽、龙骨,失眠+五味子、麦冬、夜交藤、琥珀末冲服

心里有事想不开劳扰悲思

食无味、不思食等,用风心气饮为宜

青皮6、陈皮6、半夏6、云苓6、赤芍6、桑皮9、官桂6、腹皮9、紫苏3、羌活3柴胡6、甘草4、木通4、姜枣引子

健忘病用茯神汤

茯神15、枣仁15、远志10、龟板20、石菖蒲6煎服

一切大气咽咦不食急用下方

陈皮6、半夏6、云苓6、枳壳6、神曲6、青皮6、厚补6、莱菔子9、川芎6、桔梗6、苏籽6、香附6、木香3、姜3片煎服

胀痛+玉片6、三棱、木通、莪术、气急+瓜蒌仁,面目浮肿+猪苓、泽泻、葶苈子、肋痛+柴胡、胆草、胃痛+草叩,不食+藿香、砂仁、麦芽、山查,气闭+乌药、苏根

九种心痛方

1.心跳心用加味炙甘草汤

2.气郁,七气汤即大黄、枳壳、炙草或百合汤即百合30、乌药10煎服

3.淤血用失笑散即蒲黄、五灵脂等或三一承气汤即大黄、枳实、芒硝、甘草,必要时+桂枝、桃仁、通阳活血或二陈+白芥子、炒皂角3、瓜蒌10、或滚痰汤

4.大痛脉数面赤身热便秘用金铃子散即元胡、川楝子、氿调服或丹参饮+-即丹参30、檀香6、砂仁6、山查30、

5.冷痛其痛绵绵不休用附子理中汤+当归、肉桂、木通、吴芋

6.虚痛用当归补血汤或归脾汤+菖蒲

7.一切恶气而痛用平胃散+藿香

8.虫痛唇红舌上有白花点用乌梅汤

9.食痛、或有一条扛起者用平胃散+麦芽、山查、半夏、大便不通三一承气汤胸隔上痛用百合、乌药、瓜蒌、贝母、海白、白扣、煎服

10.胸隔下痛用丹参、檀香、砂仁、当归、白芍、二花、红花、川断

11.心绞痛用宽胸汤即:

良姜6、檀香6荜拨10、元胡10、细辛3、冰片1

12.两肋痛用小柴胡汤去枣+牡蛎、青皮

13.中腔痛为内外不合,用香苏饮

紫苏10、香附10、陈皮10、甘草6、半夏10、桂枝12、白芍10、当归10、细辛4、木通6、吴芋6、

14.中腔下痛是胃气不合用香砂养胃汤+干姜

15.乳下两旁痛是阴阳不合用下方

当归10、白芍10、白术10、炙草6、柴胡10、炮姜9、薄荷6、

肝炎用加味茵陈五苓散

1.菌陈20、云苓10、猪苓10、泽泻10、桂枝12、白术10、柴胡10、菊花10、山栀10、丹参10、五味子6、板蓝根30、甘草9、胆草9、滑石10、大黄6、二十付全愈

2.柴胡10、黄芪12、麦芽10、当归10、川芎10、丹参12、玉金10、五味子6、山栀10、蚕休10、白术10、云苓10、炙草6、鸡肉金30、枣5枚

肝硬化早期方

二花15、乳香6、没药6、山甲9、皂制25、花粉15、贝母10、牛籽12、连壳12、甘草10、柴胡10、山栀10、菊花10、或用柴胡10、姜黄10、枳壳10、厚补10、苍术10、二花

10、山栀10煎服

乙肝方

黄芪20、板蓝根30、白花蛇草15、虎林10、菌陈15、丹参15、赤芍10、白芍10、柴胡10、山栀10、菊花10、当归10、鸡肉金30、山查10、甘草9、五味子6、抓十付见效

胆囊炎及结石方,胆囊炎方

柴胡10、菌陈15、山栀10、当归10、赤芍10、川芎10、枳壳10、木香6、丹参10、元胡10、甘草6、玉金10、金钱草10、木通9、海金沙10、鸡肉金30、姜黄10、大黄6、

加味胆道排石汤

1.金钱草30、海金沙10、菌陈15、玉金10、枳壳10、木香6、大黄6、姜黄10、川楝子10、木通9、当归10、赤芍10、鸡肉金30、甘草9、元胡10、山栀10、山查15、煎服

2.柴胡10、菌陈20、玉金10、元胡10、云苓10、以沫20、丹皮10、败酱草15、黄芩10、鸡肉金30、金钱草15、虎林10、川楝子10甘草10、

各种肚子痛方

脾带腹痛用香砂二陈汤

云苓10、陈皮10、半夏10、炙草6、木香6、砂仁9、姜枣引子

脾寒腹痛用香砂理中汤

木香9、砂仁9、人参10、白术10、干姜9、炙草6、

食带腹痛

麦芽10、山查10、厚补9、枳实9、煎服

寒气腹痛

厚补9、苍术9、枳实9、藿香9、砂仁9

阴阳不交病

人参12、黄芪12、白术10、当归10、陈皮10,心加枣仁15、远志6、柏仁10、

夏天贪凉得阳署用大顺汤

炮姜9、炒甘草6、肉桂6、杏仁6、煎服

暴怒气逆用木香调气饮

木香6、藿香6、砂仁6、白叩6、甘草6、丁香6、檀香6、煎服

还魂汤中邪经络闭症

肉桂6、麻黄6、甘草6、杏仁6、煎服

头重身重痛用除湿汤

羌活10、高本10、升麻9、柴胡10、防风10、苍术10、泽泻10、苡米20

身不舒适犯房事用下方

用小柴胡汤+山查、麦芽、神曲、砂仁、或用加味逍遥汤如人参、知母、滑石、黄连等,或以柴胡百合汤

柴胡10、人参10、黄芩10、百合10、生地12、知母10、陈皮10、甘草9、鳖甲20、姜枣引子



一剂愈神方,



碰扭伤疼痛一剂治愈

配方及用法】当归12克,黄芪18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茯

苓10克,苍术5克,白芍15克,肉桂6克,青皮9克,续断12克,杜仲12

克,牛膝12克,桑枝30克,水煎服。

不论男女,凡属碰伤、扭伤(表皮未破者)所造成疼痛,服1剂药就可治愈,

最多不超过2剂药,有的晚上吃,半夜就没事了。

  荐方人:福建福州市 吴忠华

一剂神奇方子治32例牙痛全部有效

【药方】薄荷,肉桂,细辛,良姜各10克。

【主治】牙痛

【制法】上述各药为3剂药量,把10克各分成3份,水煎早晚分服。

【用法】1剂见效,3剂痊愈。

【疗效】此药非常有效

治面瘫特效,敷一剂即愈

[方剂]:

天麻、南星、钻地风、白僵蚕、白芨各7.5克,巴豆5粒(去皮)、鲜生姜

500克。

[制法] :

上药(前6味)共研细末,用生姜捣汁调和成膏,备用。

[用法] :

取上药适量,贴于患者面部健侧(右歪贴左,左歪贴右),外以纱布盖上,胶

布固定,7--8小时即可取下,每天换药1次。

[备 注] :敷药后皮肤发痒,局部敷药处可能出现疮疹,不必用水洗。

[功 效] :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验 证]:治疗450例,病程1周至5年。一般1剂即愈,有效率达90%以上。

引自1981年《黑龙江中医药》

一剂愈神方(落枕、疝气、鼻血)



落枕:

葛根30克,白芍24克,菊花、丹皮各15克,柴胡12克,甘草9克,水煎后去

渣,入红糖30克,乘热一次服下,卧床发汗,一小时后治愈。



疝气:

地骨皮60克,研细,生姜120克,共捣烂成泥,用纱布包好,敷在患处,外

部固定,一次可治愈疝气,不复发。



鼻血:

云南白药粉洒在棉球上塞入鼻孔内、塞紧,一次治愈鼻出血



奇效药方



   1. 骨质疏松:每天吃10粒李子干,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2. 咽炎:把白萝卜切成丁,然后加适量蜂蜜腌制,大概腌制三个小时左右,把腌制出

来的汤汁喝了,一天喝两三次!不知道这个偏方是不是因人而异的,我用着挺管用,今年

还没有犯。

  3. 胆结石:早晨空腹吃8个生的核桃仁,连吃半个月。

  4. 止夜汗:霜桑叶(焙)研末每次服6克,米汤送服.霜桑叶30克.水熬服

  5. 眼干和口干:枸杞加红枣煮水。

  6. 胰腺炎:处方如下:柴胡20克黄芪15克栀子15克双花50克枳实15克木香10克元胡15克

香附20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川楝子15克连服4剂

  7. 五红水是红栆、枸杞、红糖、红豆、红花生组合,是一种药方,对贫血很有效果,

天天喝五红水两杯,细胞数大涨。还可以抗癌。

  8. 治血脂稠:(1)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

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2)山楂.银杏叶.绞股蓝各15克,泡茶

喝。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个疗程)

  9. 白内障:(晶体混浊、使视力下降)用白菊花3钱,鱼腥草5钱,加水一碗,煮开

后服汤,并用少量洗眼,每日2次,连15~20天。忌吃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

  10. 专治白内障:白术、白芨、云苓各50克,研为细末过筛,10克为一包,可包13~15

包,每天晚饭后,临睡前用制好的药粉,加适量矿泉水配1~3个鸡蛋煎饼吃,用植物油少

许,也可加少量面粉和食盐,一般服完一剂(15天)明显好转,待几个疗程后即痊愈,15

天为一个疗程。注意:1、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2、如高血压患者一次只用一个鸡

蛋;3、切忌中途停药;4、避免眼睛疲劳。

  11. 灰指甲:用斯皮仁诺胶囊(大夫说用西安杨森的,药量足),按说明书用,只要三

个月,必好。(每合38~40元大概用四盒就好了,效果明显。

  12. 外敷的止痛方:活血止痛散: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制乳香5

克、制没药5克、血竭3克、桃仁10克:以上药物研细粉,(可以用加用磨粉器、也可以到

药房加工)依据关节部位大小取药粉适量,用水或白酒调和成糊状,均匀涂在无纺布上,

厚度约2~3mm,贴敷在关节上,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湿,然后用固定。(各种关节

炎疼痛)

  13. 缓解痛风方:陈皮15克、生黄芪10克、枳壳10克、秦皮10克(泡水喝)

  14. 临床常用于癌症、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病症。给大家介绍

一个治疗腰痛方。

  15. 日常茶饮的小方:补益活血茶饮方:黄芪3克,红花1克,枸杞子2克,枣仁2克。

  16. 治白内障极效:蜗牛几个冰片少许捣碎,左眼敷右涌泉,右眼敷左涌泉一晚上,极

效。洗眼仙方:中药青皮15克,皮硝15克,加六碗水煎至两碗水,装在瓶内,洗时倒点碗

内,用小纱布棉花沾药眼天三次,白内障和一切眼病洗之即愈。

  17. 腱鞘炎:伸筋草,透骨草,桃树根,蒲公英,桑枝,地丁,丹参各50克,就买一

副。水煎洗手。

  18. 白内障(晶体混浊视力下降):蛇壳1克,蝉衣3只,白菊花5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

一日三次连用20天可退翳明目,同时用早上露水滴眼,效果更佳.忌喝酒吃羊肉狗肉。

  19. 高尿酸血症方:方药及用法:玉米须30克,丝瓜络30克。水煎分2次服。主治:高

尿酸血症。乳糜尿方,方药及用法:玉米须30克,糯稻根60克。水煎分2次服。

  20. 感冒:不妨根据嗓子疼不疼来选药。若嗓子疼、流鼻涕、咳黄痰,可选用带解毒字

样的感冒药,如银翘解毒颗粒等;而嗓子不疼、流鼻涕、咳白痰、怕冷,则可选用带有清

热字样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等。

  21. 慢性鼻窦炎秘方:苍耳子50g,紫花地丁50g,金银花50g,辛夷30g,白芷20g,野菊

花,50g黄芩50g,车前子30g,生黄芪60g,当归60g,蚤休60g,三棱30g,莪术30g。用法:

小磨麻油5斤(砂锅)熬,药发黄,渣去掉.以药汁滴鼻子,以药汁滴。

  22. 口腔溃疡:吴茱萸研碎,用醋调膏晚上睡觉时外敷涌泉穴。用一汤匙全脂奶粉加少

许白糖,开水冲服,每天2~3次,2天后就可使溃疡创面愈合.这种方法很适合儿童,免去了

吃药困难.。六味地黄丸上取一小块放在患处,把嘴闭紧约10分钟,这样做了两三次,口腔

溃疡竟然好了。“甘草锌”后(据说体内缺少锌)已痊愈。

  23. 外治疗法也是治疗手足皲裂湿疹的有效疗法:(养生堂)通过中药的养血、活血、

燥湿、止痒改善局部皮肤微循环,达到治疗角化过度和皮肤皲裂的效果。常用的方法可以

告诉大家一个外敷的简易方。平时就算没有手脚皲裂,也可以用来护肤增白,这个方子叫

二白散。轻者可以一天一次,一次用药30分钟,重者可每日两次,每次用药两小时,更重

者还可以封包。

  24. 尿酸高:720克苹果300克胡萝,300克切碎打汁。加点蜂蜜饮用,约半个月。

  25. 常喝柳树叶可以治疗高血压,本人试验过,效果很好[阿司匹林就是从柳树皮中提

炼的柳树不光治疗高血压,还治疗各种头痛.代茶饮即可。要和出汗。痛立止。本人试过。

确实有效。介绍亲朋好友推广之:生黄大豆二两,生花生米二两。放在一起研成细面。共

放入二斤装的玻璃罐头瓶内。用山西陈醋把罐头瓶添满盖严。泡十天,日三次,每次喝三

汤匙(干浠一起喝吃),第一瓶用完即愈,同样再用一瓶全愈,不复发(饭后喝)

  26. 治疗肩周炎:用独活寄生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3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

为1疗程。结果73例中痊愈者69例,好转者3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8.6%。

  27. 鸡蛋皮粉治四肢麻木:鸡蛋皮120克,黄酒适量。将鸡蛋皮炒黄,捣碎,研为细

粉,每服6克,黄酒冲服。(摘自《健康之友》)

  28. 熟苹果治嘴唇生疮:吃熟苹果可治嘴唇边生热疮、牙龈发炎、舌裂等内热现象。其

方法是:将苹果连皮切成六至八瓣,放入冷水锅内煮,待水开,即将苹果取出,连皮吃

下。每天一次,每次一个。

  29. 花生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且花生红衣的效果比花生米本身强50倍,所以

吃花生最好和衣一起吃

  30. 气血双补:桂圆百合各30克,煮沸5分钟后,早晚各吃一次。



有效的解酒方法



喝酒醉了,在医学上,醉酒 叫做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ic intoxication),是

由于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

态,表现为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

要脏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酒精 250~500ml。

当需要去应醇时,应该尽量少喝,既喝酒 就要会解酒,否则不仅醉醺醺有失

礼仪,接踵而至的头痛、头晕、反胃、发热……也不会让你好受。“有备而

喝”才是上策,下面介绍一些可以快速醒酒解酒或预防醉酒的方法。

一.酒前预防

最好的解酒方法是事前防范,先将具体方法提供如下:

1、吃RU21安体普复合片,是目前全球防止醉酒、保持头脑清醒的最好的食

品,据说是前苏联特务组织“克格勃”间谍们出色完成任务的贴身保镖。

2、牛奶或酸奶(优质蛋白芬类亦可)适量,于酒前半小时服用,牛奶或酸奶

在胃壁形成保护膜,减少酒精进入血液达到肝脏。

3、高浓度膳食纤维素片,酒前半小时服用(服用后需要饮足量白开水),作

用,纤维素遇水后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阳离子可以把酒精包裹起来不进入消

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 精对肝脏和身体的伤害。

4、吃上几只橘子。

5、维生素c、b足量于酒前半小时内服用,vb、vc具有消化和分解酒精的作用,

大家可以自己做个实验,在一杯啤酒中加入适量vc或vb,与不加vc、 vb的啤酒

进行比对,可以发现酒 精浓度明显下降。(饮酒前一次口服vc片6—10片,可

预防酒精中毒。复合维生素b也比较有效,事前服用10片。)



二.酒中预防法:

1. 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

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

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

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不要空腹饮酒,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

窍。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2. 看见鸡蛋、皮蛋等菜端上来,赶紧吃。即使遭了大罪的胃可能因为油脂而蒙

上薄薄的一层保护膜,防止酒 精渗透胃壁. 又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

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

排出。或者,要一杯豆奶垫垫肚皮也好。

3. 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 酒精。

4. 食饮结合。饮酒时,吃什么东西最不易醉的以吃猪肝最好。这不仅是因为

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

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

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5. 喝多了的较好办法就是中途去扣喉,偷偷去洗手间吐。吐不出来,用手伸到

喉咙抠,死抠也要吐哦。吐了以后用冷水洗个脸就好了。每次这样几乎可以御

敌于国门之外,然后又重新开始斗酒。

6.至于在饮酒 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

解酒效果。 上葱、和浇上酸牛奶以及酸奶油的醋鱼做下酒菜,多多益善.

7.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

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 用。

8.民间流行喝浓茶解酒的说法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

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

醉后可以喝点淡茶,最好不要喝浓茶。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

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 酒

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

来一碗面条就非常好。

9.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

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 状态。

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 醉。

10.甜点加水果。饮酒后立即吃些甜点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俗话说“酒

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这话不错。甜柿子之类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

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谢掉,甜点心也有大体相仿的效果。



三.醒酒解酒法:

1.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2.豆腐解酒:饮酒多时,再加一个豆腐做下酒菜,可促进体内的乙醇迅速排出.

3.皮蛋醒酒法:醉酒时,取1-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4.蛋清醒酒法:醉酒时取1-2只生鸡蛋清服下,可保护胃粘膜,并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5.杮子醒酒法:酒醉后,取几只鲜杮子,去皮食用,可以醒酒.

6.米汤醒酒法: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

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疗效更好.

7.绿豆醒酒法:取50克绿豆,10克甘草,加适量红糖煎服,可醒酒.如单用绿豆煎汤,亦有一定功效.

8.杨桃醒酒法:醋渍杨桃1个,加水煎服,可用于醒酒.

9.食盐解酒:饮酒 过量,胸腹难受,可在白开水中加少许食盐饮用

10.糖水醒酒法:取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服,有解酒,醒脑的作用.

11.醋醒酒法:取50克米醋或陈醋,加25克红糖,3片生姜煎汤饮服,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

12.藕醒酒法:将鲜藕捣烂取汁饮服,对消除醉酒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13. 海蜇醒酒法:取100克鲜海蜇,洗刷干净后加水煎汤饮服,可以醒酒.

14.生梨醒酒法: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可解酒.

15.萝卜醒酒法:将500克鲜萝卜捣碎取汁,1次饮服,或适量吃些生白萝卜,都可收醒酒之效.

16.番薯醒酒法:醉酒后,可将生番薯切细,拌入白糖服食,即可解酒.

17.甘蔗汁醒酒法: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18.桔汁醒酒法:酒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可吃几个桔子或饮用鲜桔汁即可醒酒.

19.芹菜醒酒法:将适量芹菜挤汁饮服,可以醒酒,尤其可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

部潮红等症状.

20.大白菜解酒:大白菜洗净切丝,加食醋,白糖拌匀,淹渍十分钟食用,有解酒作用.

21.花露水醒酒法:洒数滴花露水在热毛巾上,轻轻擦试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阳穴

等处就可明显减轻其醉意.

22.中药解酒:葛根 30克,加水适量,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很好.

四.酒后保养:

1.蜂蜜水治酒后头痛: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美国国家头痛研

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

酒 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

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2.西红柿汁治酒后头晕: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 精分解吸

收的有效饮品,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实验证实,

喝西红柿汁比生吃西红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

稳定情绪。

3.新鲜葡萄治酒后反胃、恶心: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

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

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

防醉酒。

4.西瓜汁治酒后全身发热: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汤(中医经典名方),一方面

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

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

于稳定情绪。

5.柚子消除口中酒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就记载了柚子能够解酒。实

验发现,将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和臭气有奇效。

6.芹菜汁治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酒后胃肠不适时,喝些芹菜汁能明显缓

解,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维生素。如果胃肠功能较

弱,则最好在饮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预防。此外,喝芹菜汁还能有效消除酒后

颜面发红症状。

7.酸奶治酒后烦躁: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

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

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8.香蕉治酒后心悸、胸闷: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时,立即吃1~3根香蕉,能

增加血糖浓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减轻心悸症

状、消除胸口郁闷。

9.橄榄治酒后厌食: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能有

效改善酒后厌食症状。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需要特别提示:

1、找不到这些东西没关系,只要吃的东西含有这些东西的成分就可以了。比

如治头痛的蜂蜜水,吃点蜂蜜饼干也可以。

2、有些不宜酒后立刻服用,建议少许时间后服用。

3.对酩酊大醉者,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转醒,可用干净鸡毛一支轻轻磨

擦其喉咙或用手捏其喉咙,使其吐出残留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状缓解,若仍无

效果,则应就医诊治。 酒过度,伤身!





奇效头痛散



组成

川芎15g,天麻10g,细辛10g,白芷10g,

田七10g,葛根15g,白芍20g.

功效

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

治疗各种慢性头痛,偏头痛.

如现代医学之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

用法

药物低温烘干,粉碎成细未,过细目筛.

日服3次,每次3g,温开水沖服.

孕妇慎用.

加减

巅顶痛剧者加藳本10g.

头两侧疼痛甚者加柴胡10g.

颈项痛者加羌活10g.

气虚者加党参10g,黄茋10g.

血虚者加当归10g,首乌15g.

腰酸膝软,头痛且晕者加熟地12g,怀牛膝10g.

痰多稠粘者加法半夏10g,胆南星8g.

睡眠欠佳者加炒栆仁20g,合欢花15g.

胃纳差,便溏者加怀山药15g. 创方者



通天笑痛方

韦绪性,生于1953年,河南内黄县人,安阳市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河南省优秀专家、首批河南省名中 医。长于疼痛及内科疑难杂症诊疗,用其经验方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糖泰克1号”、“脑乐新3号”,分别用治Ⅱ型糖尿病、缺血性中风;研制的通天、通络、养荣、调神、蠲痹、壮骨、抗癌七大系列笑痛方,广泛用治诸痛证,疗效显著。先后编写出版 学术专著44部,主编《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 关课题1项,主持承担市级重大科技攻关课题3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

  组成 生白附子12克,僵蚕6克,全蝎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8枚。

  功能 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 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用法 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 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方解 “头为诸阳之会”。此说高度概括了头面部为三阳经之总会,六腑阳气之所聚这一生理现象,并深刻揭示了风邪易 犯高巅,导致经脉不通,而头面痛多发的病机特点,故祛风活络是其治疗之大法。本方为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川芎、大枣 而成。牵正散中之三味药,张秉成谓其“皆治风之专药”,且均具解痉止痛之功。其中白附子辛温燥烈,能升能散,善引药上 行而止痛;“痛久入络”,寻常草木金石之药殊难搜逐,故借虫蚁类僵、蝎之走窜,化瘀通络,以从速蠲痛;川芎辛温香窜, 善上行头目,能散风邪,行血气,通血脉,为治头痛之要药,故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不拘外感内伤皆可重用;“白芍酸

收而苦泄,能行营气;炙甘草温散而甘缓,能和逆气”(《医方集解》),二味相伍,缓急止痛,功专力宏;白芍之酸敛和 营,尚能防温燥诸药升散太过之弊;然虫蚁搜剔之品必耗正气,故大枣与炙甘草合用,以健脾益气。全方刚柔相济,气血同 治,补散合施,共奏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之功。

  加减 首先,据经络辨证,伍以“风药”引经,以增强止痛效果,如太阳经用羌活、少阳经用柴胡等。“风药”引经,不囿于表证,里证、虚证亦然。其次,针对体质之偏虚用药,若偏于血虚者,加当归、枸杞子;偏阴虚者,加生地、生牡蛎;偏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偏阳虚者,加熟附子、肉桂。再次,详审病因而治,风热诱发而见目赤者,加金银花、菊花,兼眩晕者,加蔓荆子、蝉蛻;风湿诱发者,加苍术、羌活;风寒诱发者,加制川乌、细辛;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阳明 积热而兼便秘者,加生大黄、枳壳;痰浊者,加清半夏、胆南星;气郁者,加香附、乌药;瘀血甚而入夜痛剧者,加川牛 膝、蜈蚣。另外,对年龄较小者,药量应酌减;妇女月经期前后头痛者,加柴胡、香附、当归。

  临床运用 本方为治疗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实证(无明显热象)之通用方,临证屡用屡验,多能收“一剂 知,二剂已”之奇效。方中牵正散诸药,为解痉止痛之要药,尤以生白附子祛风解痉为关键,无可替代,切不可囿于该方 治“风痰阻络,口眼 斜”之说。用芍、甘缓急止痛,其比例以3:1为宜。平时调饮食、舒情志等养生调理,亦至为重要。



特效秘方、忍痛割爱、造福人类



胃病胶囊:厚朴30 g苍术15 g乌贼骨15g 白芨10g 陈皮5 g甘草30g研末,装0号胶囊。一次3——5粒,一天三次。适应各种胃病,包括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纳差,反酸等症

状。我专为好友找来的。效果应该不错。(效验良方)

● 女人性欲低下:桂心. 煅牡蛎. 赤芍.龙骨.炙草各12克,大枣12枚 生姜15克,为末,水煎服。一日一剂,6天一疗程。乙烯雌酚1片 每日三次.连服2个疗程。一般一疗程就

可以小试牛刀。我是专为我网上妹妹开的药方。效果不错的,不行来找我。。。哈哈哈。(效验良方)

● 虚劳自汗不止:人参30克 白术60克 桂心20克研末,每次服15克,黄酒送服或水煎服。一料即效。多服几料自愈。(效验良方)

● 多年的阳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睾丸酮无效者:当归白芍甘草蒲黄各60克 茯苓蒺藜各45克 蜈蚣30克研粉,每次9克,黄酒送服,一天二次。20天一疗程,多经二个

疗程痊愈。我炼蜜为丸,一次一丸,一天两次,已经治好17个人了。这是我最宝贵的药方。为了网友才忍痛割爱了。(效验良方)

● 男人阳萎:炙蜂房25克 山药25克 焙干研粉,每次5克,一日三次,温酒或黄酒送服。临床疗效满意。15天后即可坚硬如钻,房事顺心如意。再服15天即可好彻底了。

此药方是《妙药奇方》中的蜂房粉汤。我给人用了6例,效果不错。记住千万不可过量,过敏体质的慎用。阳痿有许多原因引起的。查出病因可针对治疗。(效验良

方)

● 男人同房中受惊吓惊恐,或同房后双侧少腹疼痛,面黄肌瘦,全身无力,不思饮食,性功能低下者:地榆根 30克 泡酒或水煎服,或干品研粉,每次吞服3克,每天一

次,十几天见效,月余而愈。专为好友公布的效验良方。

● 呃逆小偏方:凤仙花 15克捣碎,再用开水浸泡3分钟,过滤去渣,饮汁一小杯。饮之即效。这个是老中医的方子。(效验良方)

● 小儿遗尿:蚕茧20个 淡豆豉60克 水煎服,一天一剂,日服3次。最快的3天就不尿了。蚕茧具有补肾缩尿的作用。这是一名老中医的祖传手抄本上的效验良方。还有一

个好方子:柿蒂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效果也不错。专为好友找来的。如果谁需要药方可以找我。

● 小儿遗尿:韭菜籽炒黄研粉,一天三次,一次一汤匙。每晚用6542半片,异丙嗪1片研粉加二滴米醋调糊入脐,当晚就见效。十几天后即愈。(效验良方)

● 绣球风:金鸡颗粒1袋,一天三次口服。外涂樟脑酒,一天二次。樟脑酒用10克樟脑加入无水酒精100毫升摇匀就可以擦了。当天见效,十几天就好彻底了。一天不到

一元钱。(效验良方)

● 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太大。气血不足,睡眠不足。许多人第二天出现黑眼圈。我说一个治黑眼圈的方法:泡二杯浓绿茶,晾温,要不烫手为度,用茶的熏洗眼圈处3

分钟,然后再用复方丹参液涂在黑眼圈处,过几分钟后黑眼圈就淡许多,再化妆就看不见了黑眼圈了。我把丹参针上药名擦去卖给病人,好多人来买这神药。(效验良 方)

● 咽炎:用浓茶一杯加一汤匙蜂蜜搅匀。用此茶每半小时漱咽部并咽下,当天就有效,不痛不痒,还可以治微咳,二日痊愈。适量吃些抗生素效果更佳。(效验良方)

● 美容护肤好方法:辅酶Q10 6粒 CO丹参液3支调入儿童霜,一天二次涂抹。可以使松弛的皮肤变紧绷,皱纹减少,去斑而白腻,皮肤富有弹性。冬季还不容易被冻伤。 (效验良方)

● 现在脚气的病人太多了,我献出一个效果好价钱便宜的好方剂:四环素6片 樟脑球三个研末。撒于脚缝或袜子内,一天二次。樟脑祛湿杀虫,效果极佳。(效验良方)

● 痔疮:儿茶5克 黄连5克 冰片0.5克 扑尔敏1片 强的松1片 研末用金霉素眼药膏调匀,清洗后涂抹。一般连用3——7天,内外痔都可以治好。忌食辛辣 酒 生冷。(效验良方)

● 顽固性喘咳:沐舒坦1片 咳喘素半片 地米2片 克咳敏2片 磺胺甲恶唑(SMZ)2片 每天三次,当天见效。止咳止喘,祛痰消炎,效果明显,值得学习。(效验良方)慎用

● 风湿骨伤科特效药:乌梢蛇.全蝎.木瓜.葛根.白芷.枸杞子.肉桂.丁香。研粉装入0号胶囊,一次三粒,一天三次。可以治疗关节炎.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等骨伤科

疾病。效果不错,值得推广。(效验良方)

● 痔疮特效方:清凉油2小盒,云南白药胶囊1粒调匀涂于患处,一日二次。VK3 2片.环丙沙星 2片 每天三次.当天止痛止血神效。(效验良方)

● 老年性皮肤瘙痒用当归、赤芍、川芎、防风各10克,生地、熟地、鸡血藤、首乌藤、刺蒺藜、地肤子各15克。水煎服日1剂。瘙痒的皮肤呈苔藓化者加全虫、乌蛇

肉、炒皂刺;皮肤继发感染或湿疹样变,舌苔白腻者加龙胆草、黄芩、泽泻、苦参、白藓皮;心烦失眠,舌质红者加莲子心、炒山栀、珍珠母。(效验良方)

● 天气渐暖,腹痛腹泻的病人就该多了。在没有药或不易找医生的情况下:将干棉球滴上几滴风油精,放在肚脐内,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可以起到止痛止泻的目的。

此法对于受寒.受凉.贪食冷饮等引起的寒性胃痛.腹痛。效果尤佳。(效验良方)

● 面瘫(面神经麻僻,口眼歪斜):麝香1克 元胡1克 牛黄1克 细辛1克 羌活2克研细面吹患侧鼻内,一日二次。再配合患侧内颊车点刺放血,外贴药膏。97%的病人一星

期痊愈。效果极佳,堪称神效。本人秘方为治病救人。南无阿弥陀佛。(效验良方)

●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去病自消。痰是有形之火,火乃无形之痰。哮无痰不成。咳喘必以祛痰化痰为主,止咳消炎为辅。

● 季节性手脱皮:去炎松尿素软膏,VB6药膏,马应龙痔疮膏各一支加VC针三支。调匀外敷,一日三次。效果极佳。(效验良方)

● 糖尿病病人身体上的褥疮,特别特的不容易好。用华蟾素片20片和VB2 20片研粉,炼好的猪油60克调匀。上药前用温水手巾擦干净伤口周围,然后把药膏敷于疮口,

外敷敷料。一日二次。不到一星期就可痊愈。猪油与人的细胞有极好的亲和力。此药止痛消肿生肌效高于京万红。此药是从一名老乡医手学习来的,效果不错,值得推

荐。(效验良方)

● 全身瘙痒或慢性荨麻疹:透骨草一把差不多60克,水煎洗,一日一次,七日可愈。我用了十多年了,效果不错。(效验良方)

● 丹参酮可以治疗痤疮。它针对痤疮主要病因,由内及外,将抗菌.消炎的功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调内理·消除痤疮引起的红肿·脓包·红印,达到内外因结合,有效治

疗多型痤疮并减少皮肤出油的目的。(效验良方)

● 茉莉花一把,樟脑球一个研调成糊外敷,一天一次治疗各种癣.皮炎,湿疹。效果神奇。(效验良方)

● 不管你是什么疼痛,就是癌症痛,咱也药到病除。云南白药的保险子1粒和六神丸15粒,一日三次口服。可以治疗心肌梗塞和重症癌痛,可以延长生命。心梗连用7

天,一年一次,可以保证不犯。癌症连用一个月有治愈的报道。这是一个名老中医的保密偏方。(效验良方)

● 各种皮癣神效油:紫荆皮50g潮脑(樟脑)6g用黑豆油浸泡3日后外涂。一日3次。不管多么严重的皮肤病都能有效,甚至除根。独家秘方,只为治病,不可谋利。南无

阿弥陀佛。(效验良方)

● 男人肾虚阴痿腰腿疼痛用黑附子 肉苁蓉 肉桂 甘草 黄酒送服立效。(效验良方)

● 妇人避孕用50个柿蒂水煎服。月经净后服3天,可避孕1年。(效验良方)

● 顽固性咳嗽必用苯海拉明,神效。你试试吧。(效验良方)

● 6542可以止痛·止泻·止涕·治咽痛·止咳等。善用药者神效即可财源广进。(效验

● 身寒四肢怕冷:生姜捣烂加酒炒温热贴肚脐 三天寒除 肾阳可回

清洗肠胃三焦热毒瘀积:生大黄30g水煎服 三剂

健身防病法:全身用手掌拍打后,艾叶 生姜 鸡血藤各50g适量水煮加酒洗澡

肌肪瘤:当归尾 血竭 红花 蜈蚣 血余炭 风仙草研未加酒醋各半贴之 十五日左右瘤去无踪

骨折:正骨后,新鲜草药接骨消捣烂和酒贴之 十五天愈

阑尾炎不开刀根治办法:新鲜乌骨蛇舌草捣烂加入白酒炒热服汁 渣贴肝尾 三天愈

久年胃病:新鲜陷壳草炒饭吃 每天早晨空腹吃一至二碗 七天愈。包括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炎 慢性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带状疱疹:阿昔洛韦软膏加冰硼散外涂 口服龙胆泻肝丸 效佳

一切肝病需大量补充水份 肝属木忌火 水能生木 肝缺水易生火 火烧肝就如火烧木 如遇瘀积肝硬化肝肿瘤水份补充不了 加入白芍柔肝 壁虎去瘀肿 水份可补

肝癌:壁虎五十只烘干研细末存瓶,壁虎药名守宫,中药房可购买。肝区疼痛可用田料尿素加隔夜粥调敷,或壁虚粉香油调敷也效,新鲜草药叶下红 蛇舌草 田基黄 水

蜈蚣各等量水煎浓送壁虚粉3g服 日五至六次 有人曾用此法治愈肝癌,网友,医院没法治,就用此方试一下吧,也是能救你亲人一命

脱发:青皮鸭蛋壳焙干研未加茶油外涂 效佳

洗澡药方:艾叶 牛溪埔 松柏叶 水煮加酒洗澡 风湿偏瘫不再有

水肿:皆由脾肾运化失调所至,用厚朴 益母草二味可除

风湿:皆由寒与瘀引起,用穿山甲 生姜 白糖各适量泡酒喝可愈

颈椎病:重用白芍葛根柔肝软筋 灵仙软骨消骨刺 三棱莪术丹参活血通血管 川芎引经至颈椎 益母草清洗督脉之血 水蛭去瘀血生新血 银花藤通络兼去血热

男性性冷淡: 韭菜籽 浸入米醋十天后食用

男性早泄:蜂房焙干研末 黄酒送服五克

颈部淋巴结核:白头翁120g 水煎服 十剂可愈

尿道结石:鱼石脑15 g石韦15g 牛膝15g 水煎服

乙肝:土茯60g 败酱草30 g山岗梅30g 水煎服

胆石:菌陈30 g金钱草30 g柴胡12 g香附12 g川楝子12g 枳壳12g 郁金15g 木香15g 陈皮15 g大黄15g 芒硝10g<冲> 服药后最早五小时排石 最迟五天后排石

白癜风:韭菜汁 硫黄粉 猪油调膏外擦 一周皮损变红 三个月可治愈

黄褐斑:白芷 川芎 密陀僧各10g 施尔康1g上药共研细未 鸡蛋清调膏 每晚睡前涂于脸上 晨清水洗去

扁平疣:薏苡仁 莲米 枸杞 百合各10g 上药水煮熟后 加红糖40g 每日作早餐连渣服用 可食至疣完全脱落为至

强直性椎炎:防风12g 益母草30g 车前草12 g三棱10 g莪术10g 泽兰12 g怀牛膝30 g生地15 g白芍15g 丹参30 g川芎12 g姜活10 g桃仁10g 红花12 g黄芪30 g党参30g

产后补养方:雄乌骨鸡一只 黄芪20 g当归8 g加酒水各半隔水炖服 连服三只 气血旺盛

胎死腹中:当归31g 川芎22 g红花5 g血余炭5 g王不留5g 桃仁9 g益母草9g 醋三棱6g 醋莠术6g 醋龟板12g 水煎服 另取射香0.3g放脐中 胶布固定 其胎自出

小儿疳积:使君子10g 炒麦芽10g 黄芩6 g陈皮8 g乌梅8 g槟榔8g 菌陈15g 内金8 g苍术10 g川朴8g 枳壳6g 水煎服 三至五剂愈

小儿哮喘:麻黄3 g豆腐1小块 冰糖少许 水煎喝汤汁 三至五天愈

小儿百日咳:百部6g 桔梗5g苏子5 g来服子5g 钩藤4 g半夏3 g水煎服 三剂愈

小儿常眨眼:是肝胃风热 肝经郁火引起的 方:龙胆草4 g栀子8 g石膏30g 钩藤12 g酒大黄6 g二至五剂可愈

各种顽癣:白酒泡大蒜泥 温热后擦之 所发之偏方全部特效 神奇的中医



腰间盘突出即使瘫痪在床,一方让你健步如飞



危害:出来疼痛难忍之外,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的出现。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偏方简历 热心网友来信:尊敬的胡老师您好,我有一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子,我自己亲自用过的

是在一本老药书上看到的,方子我也咨询过中医可以吃,但是每位病友的体质不同,用此方之前还是要依自己的体质咨询下中医,当时我什么活都干不了了,非常严

重,前后我共吃了7副药就好了能干活了,

效果非常不错

主要材料

附子(熟)15克,巴戟天15克,肉苁蓉15克,乌梢蛇15克,熟地18克,桂枝12克,蜈蚣4条,陈皮6克,元胡12克

偏方用法

以上为一副药,每天一副水煎服,一副熬出来可以分2~3次服,轻者7副、重者10副,再加3副巩固验方效果。

今天把这个方子给您就是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这个方子也特别适合由于着凉和劳累过度还有风湿的病友,腰病本身就好的慢,而且这个药也是吃一周才能看出效

果,所以,用这个药方的病友要有信心坚持服用。



带状疱疹特效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初次感染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

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其临床会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的神经痛。带

状疱疹一旦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就会产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也并不多

见,内服方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来治疗,我刚学医时也曾数次应用过,效果也并不理想。

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三天--七天左右结疤,十天左右痊愈.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 拔毒散。

《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要火丹).

我自从得此方,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捷,

95年至96年,我在皮防站,共治疗近二十名带状疱疹,其中数例症状都很重,用此药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应用来看,如果在刚起的阶段就快用此药,基本上可以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对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应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

医的常规疗法)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此方可以称得上是药简效宏的一个好处方,使用时用香油调涂也可以,但我的经验不如用凉开水,因为用水涂上干的快,有利于快点结疤,且不宜弄脏衣服!

至于用香油还是用凉开水来调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刚开始,皮肤没有化脓,用凉开水调药,结疤快,好的也快。但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

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疤,就会形成疤下化脓更加厉害,所以在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待炎证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才好。治疗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

其它情况,我也不能一一预料,相信大家会随证处理的,我就不多说了。

二○○一年八月六日,我到书店闲玩,偶翻邹孟成老中医所箸《三十年临床探研录》一书,见书中论及治疗此证之内服验方一首,乃是遵照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中

治胁痛(此案乃典型的带状疱疹)的验方,并说自得此方后,治带状疱疹几无不验者,无论患者症状有多严重,都在三天左右即愈,并节录《医旨绪余》一书原案以证

明之。余归家后急检四库全书光盘,果见此案,今也录之于下,以资参考。

带状疱疹虽然已好,但留下了后遗证,患处局部仍然疼痛的十分严重,此时可以用治带状疱疹后遗证方:

按:这是学了邓铁涛老先生的(五灵止痛散方)曾用此方治疗数例,效果还算满意,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但我已试治过五六例患

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使用.

※※※〓要健康欢迎光顾红姐中医养生社区〓※※※

推荐一款妇科好药——妇宝排毒丸——女人的福音

推荐一款皮肤病好药——皮肤病一绝——舒极膏

推荐一款鼻炎好药—— 鼻炎克星——郭氏鼻炎疏通膏

红姐简介 :

马文艳,女,1981年生,,河南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长中医内科、外科, 对妇 科、皮肤科等亦有很深造诣。获得北京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成果三等奖、临床医疗成果三失眠夜更长、名方睡得香

奇方治失眠:酸枣仁30克,龙眼肉20克,莲子30粒,浮小麦30克,夜交藤30

克,水煎服,另服天王补心丸1丸。每付煎两次,第1次和第2次放一起,等量

分两次服。每天晚上临睡前10分钟服用,每天只服用一次。



特效感冒奇方



〔组成〕

苏叶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0克,黄芪10克,甘草3克。

〔功能〕

解邪固表

〔主治〕

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咳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用法〕

上药为一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第二次用水约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2次,早、晚温

服。一般3剂即愈,重证可继服3剂,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方解〕

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

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双花

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固表,使邪去不复发也。

〔加减〕

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

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按语〕

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本方适应于普通型、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通过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1989年流感流行,某些学校、工厂集体服用,效果显著,并有预防作用。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几例重证感冒,曾住院用中西药物、输液治疗,效果不显,服本方3-6剂即愈。



统治一切精神疾病奇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我经常将此方用于治疗具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抑郁症、恐惧症、神经官能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

我治疗过一位87岁的老人,消瘦,头一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经医院诊为”老年性痴呆“。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

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

其家人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老人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

转。这次我仍然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日久方可疗效稳固。

【临床经验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5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桂枝5克,制大黄5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生姜10克或干姜5克,红

枣15克。

每日一剂。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间断性服用1月以上,然后可以改为一剂服两天。

老年性痴呆是精神神志病中的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

进一步观察。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临床时我喜欢再配上桂枝茯苓丸和栀子厚朴汤。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

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

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使用本方的主要症候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故可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治

疗恐惧症、抑郁症的常用方。

★ 胸满,并非真的胸廓胀满变形,而是一种感觉,如胸闷,抑郁,甚者表现为呼吸困难;

★ 烦,是一组症状,具体表现为如烦躁,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

★ 惊,为惊恐不安,多噩梦,也表现为心胸悸动或脐腹部搏动感;

★ 小便不利,是躯体症状的一种,小便频数或失禁,多为紧张或疲劳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所致,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 谵语,可看作是思维与语言障碍,也是一种精神障碍;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也是一种自我感觉,是一种抑郁状态,如疲乏,身体不灵活,或为木僵状,或为行动迟缓,或为意欲低下,或为反应迟钝。患者常常诉说身体

重,拖不动。

2、使用本方的患者体质特点:体格中等或偏瘦,营养状况中等。面色黄或白,抑郁神情,表情淡漠。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但体检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大多伴有睡眠

障碍,多恶梦,易惊,不安感,食欲不振,意欲低下、乏力、畏冷、大便或便秘或腹泻,或有关节疼痛。以中老年为多。脉多弦,胸胁苦满,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

3、方解:方中柴胡、黄芩、半夏主要有解热镇静作用,可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龙骨、牡蛎有镇静作用,乃为惊恐、心胸悸动、脐腹部搏动感、

失眠、惊狂等症而设;桂枝主治气上冲;茯苓主治眩晕而小便不利。

桂枝、茯苓配伍龙骨、牡蛎能治心悸亢进、惊狂、眩晕等精神神经系统之重症;大黄能清楚肝胆邪热,疏通肠道且有消炎镇痛作用;生姜、红枣顾护胃气且有增强药效之作用。

注意:方中大黄不是用于通便,而是清火下瘀血。故用制大黄,小剂量。



治愈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



说明:处方法简单,效果奇特,小小药方,就能治好难缠的风湿病,花费

才不到五元钱。

【处方】鸡蛋3个,50度以上白酒

白酒直到自灭,趁热将鸡蛋和酒同吃完,吃完后上床盖被子一小时,把汗逼出

来,轻者一剂,重者三剂可愈。

【方出】河北宽城碾子乡文化站 宋瑜

【验例】辽宁抚顺市马京堂,患关节炎,关节肿痛,手指变形,受凉加

剧,用此方治愈,神效!

辽宁凌源市子守武老伴患风湿关节炎5-6年,经服药后治愈。

青海省杨文秀,男,20岁,患风湿,用本方两天治愈。



治愈坐骨神经痛的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



治愈坐骨神经痛的秘方

说明:此处方治愈坐骨神经痛患者,过数百例之多,成本不足十元,一般患者服用二副药即可痊愈。

疗效确切可靠!

【处方】当归,川芎,地龙,千年健,追地风各6克,木瓜5克,

肉桂,海桐皮,桂枝,羌活,麻黄各3克,生地9克,红花2克,冰糖60克

【制法】上药研碎,大曲酒1瓶倒出2两,将药粉装入密封,埋地下7天后取出,每次服1两,1日2次,治愈百余例一般2瓶痊愈。

【方出】河南省滑县交通局中医 吴星云

【验例】新疆奎屯市孙占武,坐骨神经痛,经常反复,经用本方治疗痊愈。

四川渠县黄克川朋友的母亲患病,服完三剂全好。

四川威远县周为,退休干部,其亲属患病不能直立,服完3服药痊愈,至今未反复。

四川丹巴县陈永尚患病1年多,多方治疗无效,服本方2剂治好。



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



此方出自《本草纲目》,后经医者添减而得,用法简便,效果奇佳,堪称

神奇,验证百余例,其效如神!被评为《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金杯一等

奖。

【原方】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炮

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棋子大者)各二两,为末。每用半两,

捣葱白汁和成浓饼,径寸半,随左右贴脚心,缚定密室安坐,以贴药脚浸热汤

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药。宜谨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半月再行一次,除

根。(忌口,远色,调养)

--------《本草纲目》记载

经医家修改后的处方

【处方】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炮熟)、大川乌头(炮

熟)、红海蛤(如棋子大者,也可以用蓖麻子12克替代,疗效不减),黄芥子

(又名白芥子,颜色发黄,如米粒大小)各12克,上药为末,分为三份。捣葱

白汁和成浓饼,径寸半,随左右贴脚心,缚定密室安坐,以贴药脚浸热汤盆

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药。宜谨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半月再行一次,除根。



慢性气管炎偏方



慢性气管炎偏方【高寿安康】

取冰片5克研末,调入等量凡士林调匀,涂在油纸上。

贴于膻中穴(位于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

绷带固定,并持续热敷。

每12小时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本法平喘效果较好,并有一定的镇咳作用,祛痰效力大。



白斑散 转载自养生之家



【组成】:细辛6克,白芷、雄黄各3克。

【用法】:研细末,用醋调匀外搽。

【功效】:祛风杀菌。

【主治】:白癜风。

【方解】:方中细辛可祛风止痒;雄黄可杀虫止痒。白癜风是一种以皮肤上出

现后天性色素脱失斑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本病的病因与病机十分复杂,因此该

病治疗颇难。一般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黑色细胞自身的破

坏、神经化学因子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与七情内伤,气血不和,久病失养,

亡血失精,肝肾不足,淤血阻滞等有关。其治疗除内服外用药物外,良好的心

态,适当的日光浴均有助于本病的恢复。



耳鸣不绝,一擦就灵!



耳鸣应该是老年人的专利,耳朵经常会听到嗡嗡声、咝咝声,或者是像铃声、

轰鸣声等那样奇怪的声音......如果到医院检查,只有少数人能发现器质性的病

变,而大多数耳鸣患者根本就查不出原因,因此医生也没办法开药。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往往是肾虚的反映,人上了年纪以后就容易出现

肾虚的毛病。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有耳鸣的问题。

但是现在耳鸣在很多中年人、年轻人身上也会出现,因为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

都比较大,平时又不注意休息,所以耳部的微循环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导致耳鸣。

如果不是器质性的病变,那药怎样消除耳鸣呢?

有3个耳前穴位,它们紧挨在一起的,一起擦一擦就能防治耳鸣!

张开嘴时,耳朵的前面会隆起一个骨性突起,而在这个突起的后面、耳的前面

则会出现一个纵向的凹陷,这3个擅长治疗耳鸣的穴位就自上而下地排列在这

个凹陷里,分别叫作耳门、听宫、听会。

刺激方法:

只需要将食指侧立起来,嘴张开,上下来回擦热这个纵向凹陷就可以了。这个

方法非常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脉的作用,对于

缓解耳鸣以及老年人听力下降很有益处。

提醒:有一种耳鸣,是颈椎病的一种并发症,这种耳鸣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颈椎

劳损增生导致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了主管耳部供

血的内听动脉,造成耳鸣。所以,这种耳鸣需要调理颈椎病才行。



中风偏瘫方



这个方子是笔者在成都帮老师坐诊时,一位患者的家属拿此方子来抓药,说是农村一老中医开的,治疗他父亲的卒中后遗症很有效。开始我没有在意,后患者家属连续

来抓药3~4次,每次抓3剂,我才注意这个方子,并将其抄了下来。详细问及患者情况,他告诉我,他父亲于去年(半年前)冬季中风,当时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给予

住院治疗近1个月出院,出院后一直感左侧肢体无力,走路时需要人扶持,并伴左侧肢体疼痛,怕冷,尤以夜间为主。吃这个药后(大概1个月),疼痛缓解,肢体有

力,能自己行走。

以前笔者临床上经常遇到中风后偏瘫患者,用补阳还五汤或镇肝熄风汤,或涤痰汤加减治疗,也多取效,但对于肢体疼痛治疗总不能收到较好疗效,今得此方,给临床

多一条思路,治疗多一法尔。遂将此方笔录于此,并谈谈个人对此方的运用。

处方:羌活20g,独活20g,秦艽20g,木通30g,鸡血藤30g,当归20g,木瓜30g,怀牛膝20g,薏苡仁50g,大枣50g,枸杞子50g。水煎温服,每日3次。

功效:祛风湿,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偏瘫,肢体疼痛、无力者效佳。

笔者用此方,以路路通易木通,效果不减。近日曾治疗从我院出院后的1例患者,病人因脑出血(小灶性)在我科治疗,病人因经济拮据而出院,出院时病人仍有偏瘫、言

语謇涩、口角歪斜等症状。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门诊医师给予“甘露醇、能量合剂”等药物输液治疗3天,症状无缓解。适遇我坐门诊,建议服用中药治疗,病人及家属

同意。遂给予“大活络丸”口服,每天3次,每次1丸,并针灸7天,以观疗效,嘱病人服药后在住院部找我。大概10天后病人来了,说服用上药及针灸后稍有缓解,但效果

不大。遂给予汤药治疗,停针灸。

刻诊:右侧肢体无力,能走路,爬楼梯时很费劲,并感怕冷、疼痛,以夜间疼痛为主,言语稍有不清楚、口角、舌歪斜。舌苔白,微腻,舌质淡红,脉沉弦而滑。遂处

方为:

羌活20g,独活20g,秦艽20g,路路通20g,鸡血藤30g,当归20g,木瓜30g,怀牛膝20g,薏苡仁50g,大枣50g,枸杞子50g,黄芪50g,桂枝15g,伸筋草30g。

嘱服药5剂,以观疗效。病人服上方10天后复诊,诉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感右侧肢体无力,嘱继续服用上方,病人共服药2个月余,诸症若失。

本方取羌活、独活、秦艽、木瓜、路路通、薏苡仁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鸡血藤、当归大枣养血和血;重用枸杞子以补益肝肾。诸药合用,经络之湿邪得出、气血得

养、肝肾得补,故而取效。

再看另一个方剂,桑枝酒。其组方为:炒桑枝100g,当归60g,菊花60g,五加皮60g,苍术30g,地龙30g,首乌藤30g,川牛膝25g,丝瓜络15g,木瓜12g,木通10g,炮附

片10g,黄酒5000ml,密封浸泡10天后,将药渣取出,焙干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3粒,每天3次,用桑枝酒15~20ml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以微微呈醉为

度。上半身瘫痪者饭后服,下半身瘫痪者饭前服。本方为郑卓人所创,效果很好。

笔者于去年春节回老家时,一老年病人,男性,年60岁。自半年前因中风后感左侧肢体发麻、无力,行走困难,需拐杖勉强能行走,轻微言语謇涩、口舌略歪斜。问及

发病及治疗情况,老人说自从半年前中风后,服了不少药,效果不好,今听说我回家,特来看我,并请我为其诊治。说着老人从衣兜里拿出一沓处方来,翻开一看,有

补阳还五汤加味者,有镇肝熄风汤加味者,有温胆汤加味者,但服药后,收效甚微。

想来应用以上方剂应该有效,为何乏效呢?最后老人说,总觉得左侧肢体冰凉。查其色苔为白,微腻,脉沉细。现老人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结合老人目前色脉及症

状,给予上方治疗,嘱其服药2个月,以观察疗效。1个月后,笔者接到老人的电话,他很兴奋的告诉我,服药快2个月了,现左侧肢体不发麻,感觉有力,不需拐杖

了,左侧肢体温度较前好转。我听了也很高兴,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是为医者的最大的愿望,能听到患者说“好”是最大的欣慰。

《素问·刺节真邪》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后世称为中风者即是此病,治疗多以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为主,本方取桑枝、五加皮、苍术、木瓜、牛膝、丝瓜络、木通、地龙、附片、菊花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取当归养血活血,首乌藤通络祛风,更兼黄酒温通经

络,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本方非为所有中风而设,但也为治疗本病找到又一方法也。



腰疼 筋骨疼 祖传秘方特效



腰疼 祖传秘方

【组成】熟地,杜仲各五钱,茴香,巴戟天,补骨脂,独活,艾叶,枸杞各二钱,续断,牛膝,山药,菟丝子各三钱,丁香一钱半

【用法】水煎服,日两次,七天一个疗程。本方久经验证,一般人三四剂即愈。

四肢受风寒麻木疼痛 及小儿腹滞 土方

【组成】大葱二根,大蒜一头,生姜一两,胡椒五钱,秦艽一两,香油一斤,漳丹六两

【用法】共熬成膏,摊布上,贴患处,小儿减半,腹胀贴肚脐。

各种周身以及局部筋骨疼痛 验方

【组成】千年健,追地风,五加皮,苍术各一钱

【用法】烧酒一斤,将上药浸泡五天,日饮用三次,每次半两。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



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

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

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

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

(阴陵泉下2。5寸),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

以见效。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

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

2)TDP烤患处

3)推拿治疗

4)中药外敷 :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

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

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

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

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

(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

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

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

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 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每日2 次

(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

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

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男人补肾名方 久服有返老还童之功



本方治丈夫五劳七伤,春夏手烦热,秋冬脚冰凉,健忘,阳痿,早衰,服之补精髓,养心志,益阴阳,除风去冷,无所不治。

上等肉苁蓉30克,山萸肉30克,干地黄1.8克,远志1.8克,

蛇床子1.5克,五味子,防风,茯苓,牛膝,菟丝子,杜仲,怀山药各1.8克,野生药材效果才佳。

以上诸药,捣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服二十丸,日二夜一,若心热烦躁,即减之,服十丸。

服药五日,玉茎炽热;十夜,通体滑泽;十五夜,颜色泽,手足热;二十夜雄力欲盛;二十五夜,经脉充满;三十夜,热气朗彻,面色如花,手纹如丝而心开,记事不

忘,独寝不寒。



秘方:一味白蒺藜治疗阳痿、白癜风 转载自古方今用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性微温,味苦辛,入肝经。功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至于用以治阳痿,始见《慎斋遗书·阳痿门》。其曰:“阳痿,少年贫贱人犯之,多属于

郁。宜逍遥散以通之;再用白蒺藜炒,去刺成末,水法,丸服。以其通阳也。”并附有验案。一人,年二十七八,奇贫,鳏居,郁郁不乐,遂成痿证,终年不举。温补之

药不绝而病日甚,火升于头不可俯。清之、降之皆不效,服建中汤稍安。一日读本草,见蒺藜,一名旱草,得火气而生,能通人身真阳,解心经之火郁。因用斤余,炒

香去刺为末,五日效,月余诸证皆愈。

按:阳痿的原因颇多,非仅肾阳虚、命门火衰一端,故治疗阳痿,必须审因辨证,切不可一见阳痿,即投温补兴阳之品。白蒺藜所治之阳痿,乃系肝郁而致者,以肝主

筋,前阴为宗筋所聚;肝气郁,则气滞血瘀,血不养筋而致痿。白蒺藜既能疏肝,又能泄降,以之治阳痿,实为肝郁致痿的治本之品。《慎斋遗书》以蒺藜治阳痿,只

云炒香为末,但未说明用量、服法。现从其治验案云用斤余,……月余诸证皆愈语推之,当为每服9g,1日2次。若痿证由情绪抑郁而致,则除服药外,尚宜给予思想开

导,使情绪怡悦,当可加强疗效。

又按:《植物名实图考》云:“蒺藜,近时《临症指南》一书,用于开郁,凡胁上、乳间横间滞气,痛胀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盖其气香,可以通郁而能横

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现代名中医男科绝技》作者:陈武山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9页。)

一味白蒺藜治疗白癜风

作者 / 建湖县庆丰公社小阜保健站

白癜风症状是皮肤呈白色斑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初期很小,最后扩大不成形,病灶无定处,其边缘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分界线,白斑內知觉和分泌无异

常变化,但缺少鳞屑和毛发色素脱失。去年采风运动期间,我们搜得祕方一则,经试用后,所治十一例全部治愈,有效率达100%,并无副作用,特介绍如下。



蒺藜丸



处方:白蒺藜。

制法:去刺,研为细末,水泛为丸。

服法:每日三次,每次三钱,用白开水送下,儿童酌减。

适应症:新、久白癜风。

禁忌:孕妇忌服。

典型病例

病例一:赵云禄,男性,江苏籍,在云南省税务局工作。于1956年7月间发觉胸部有白色斑点,一月后,白斑逐渐增多扩大,至57年全身花白,去年12月间回家省亲,便

道就诊当即给予白蒺藜丸,叮嘱每日服三次,每次三钱,今年五月间来信感谢并说:“服药后两旬白斑中心泛起红晕,逐渐扩大,现在白斑消失,一如健康皮肤肤……”。

病例二:洪一民,男性,23岁,系上述赵云禄同事,原籍江苏盐城,于1957年鼻部有白斑点一处,初并不介意,后来逐渐扩大,侵犯眉发之间,眉发色素脱失变白,因

婚期在即,亦来就诊,连服白蒺藜丸三月而愈。

病例三:刘大东,男性,住盐城新兴公社,患白癜风已经九年,耳后入发处有鸭蛋大,胸背部呈散在性,经用白蒺藜丸连服四个月而愈。

病例四:张永采,男性,56岁,盐城新兴公社人。于26岁即患白癜风,白斑大如银元,已经三十年,经服用白蒺藜丸约六个月,白斑全部消失。(《江苏中医药杂志》



.强肾丸.



组方:熟地、淫羊藿、菟丝子、杞子、锁阳胡芦巴、肉苁蓉、故纸、仙茅、白术、韭子、红参、鹿角胶、龟板、巴戟天等二十多味中草药组成

上药共研末成细粉制成药丸

功用〕填精益髓补肾固精。

主治〕阳痿早泄,举而不坚,坚而不久,增粗增长,遗精,肾虛精少久不生育,男子无精,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尿频,失眠多梦。

用法:早晚饭后各服9克

禁]辛辣生冷感冒发烧

30天为一疗程一般5到7天见效,



白矾枕头治髙血压效果特灵



单用白矾枕头治高血压效果特灵:白矾6-8斤,筛去碎屑,将大块碎成黄豆粒大

小,装入用白布缝制的枕套中,缝口后当作枕头即可。治愈后血压稳定,不复

发,一般用一个月基本正常。血压正常后就不要再用,不然血压会过低的哦。

此方简单、经济、实用、神奇。



这些老中医留下的治病绝招,都是真传



1:治失眠 丹参、炒枣仁各等份,共为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第2次于临睡前半小时服,10天为1疗程。

2:治癫痫 当归、石菖蒲、柏子仁、丹皮、远志、玄参各15克,礞

石、朱茯苓各20克,生地、厚朴、降香各25克,天竺黄10克,琥

珀、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

3:治多发性毛囊炎 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金银花、生薏苡仁

各30克,野菊花、黄芩、皂角刺、当归各10克,丹参20克。水

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4: 治老年慢性便秘生地、熟地各50克,火麻仁(捣碎)、黄芪各

20克,肉苁蓉30克,枳壳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

服,10日为一疗程。

5: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12克,甘草、白芍、知母、白术、麻

黄、生姜、防风各10克,附子30克(先熬2小时)。水煎服。每日1

剂,30剂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后,方中加用黄芪30克再服,可巩固 疗效。

6:治下肢静脉曲张 鸡血藤、黄芪、丹参各30克,小茴香、羌活、

红花各10克。水煎汤熏洗患处,1日2次,每次30分钟,1剂药可用2至3次。

7:治肺气肿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生山药60克,元参

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黄芪25克,藿香12克,白术、党参各15克,

茯苓、当归、陈皮各10克,柴胡、升麻、甘草各6克,水煎,每日1

剂,分3次服。主治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9:治糖尿病头晕乏力 菊花6克,川断、白芍各10克,怀牛膝、山

萸肉、山药、天花粉、丹参各15克,生地黄12克,牡蛎20克,水

煎服,每日1剂,症状消失后停药,降糖药应照常服用。

10:治腱鞘炎 大黄10克(视面积大小加减剂量),白醋适量。将大

黄研成粉末状,用白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1次,3天为1个

疗程。注意白醋要随干随加,以保持大黄粉湿润。

11:治麦粒肿 生地、天花粉、夏枯草各15克,党参、焦白术、石

斛、金银花、连翘、黄芩、白扁豆、黄柏各10克,枳壳6克。水煎

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2:治牛皮癣 桂枝、当归各12克,花椒、苦参各30克,黑附片15

克,香菜籽20克,夜交藤40克。加水2000毫升,包煎,用药液熏

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

13:治溃疡性结肠炎 白头翁30克,赤石脂20克,姜炭、粳米各15

克,秦皮9克,黄连、黄柏、乳香、没药各6克,甘草3克。水煎3

次,去渣,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天1剂,30天为1疗程。

14:治面肌痉挛 麻黄3克,胆南星、白芷各9克,川芎15克,防

风、赤芍、全蝎、红花、地龙、菊花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分早

晚2次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面肌痉挛早期发病,初受风寒者。

15:治尿路感染 木棉皮100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

每日1剂

16:治手掌脱皮 熟地20克,白蒺藜30克,茯苓、防风、山药各15

克,山茱萸、丹皮、泽泻各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17:治手脚麻木 黄芪20克,当归20克,老鹳草60克,鸡血藤30

克,丝瓜络15克,生姜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上肢

麻木加桑枝、桂枝各10克;下肢麻木加牛膝10克,木瓜10克;全

身麻木加威灵仙10克;半身麻木加桂枝汤合用。

18:治便后下血 木棉皮30克,猪肉90克。煲汤服,每日1剂。

19:治湿疹 木棉皮100克,杠板归50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20: 治烫伤 石膏30克,冰片15克研末混匀,凉开水调糊状。敷患

处,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3~5天即可结痂。

21:治血栓性脉管炎 生石膏250克,研为细末,桐油100克,共

同搅拌调为糊状。取药糊敷贴患部,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

次。如有溃破,须将伤口敷平,换药时当用15%的温盐开水清洗患部。

22:治泌尿系结石 金钱草、川牛膝各30克,鸡内金、海金沙、石

韦、王不留行各15克,琥珀、苍术、皂刺、甘草梢各10克。每日1

剂,连服7剂。

23:治急性附件炎 白头翁30克,黄连8克,黄柏15克,薏苡仁30

克,厚朴10克,苍术12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

为1疗程。

24: 治脉管炎 小远志6~9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血栓

性脉管炎,也可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

25:治过敏性皮炎 地骨皮、徐长卿、夜交藤各30克,乌梅15克,

公丁香3克,白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26:治内外痔 金钱草50克,地榆25克,槐花10克。水煎服,每日

1剂。连用7天。

27:治胆囊炎 金钱草30克,龙胆草、栀子、虎杖各20克,水煎

服,每日1剂。

28:治风湿性关节炎 八角枫30克 ,蜂蜜适量。八角枫晒干,研粉,

加蜂蜜适量,做成药丸30粒,每丸含生药1克。每次服1丸,每日1

~3 次(从小剂量开始),温开水送服。

29:治老年性皮肤瘙痒 当归、白芍、玉竹、白鲜皮、地肤子、秦艽

各10克,苦参12克,何首乌、生地黄、胡麻仁各16克,炙甘草6

克。加水用文火煎熬30分钟,去渣取汁服用,每日1剂,7日为1个

疗程,服用2~3个疗程。

30.鼻炎 :将蜂房、辛夷、苍耳子各100克(蜂房撕碎)用水1500克浸泡半小

时,微火煎至1000克滤渣加食盐调制比吃饭喝的汤咸两倍的药液,临沂润泽堂

提醒大家:沉淀后取上清药液每20毫升加滴鼻净10毫升的比例即成很好的鼻炎

外用药,对鼻窦炎以外的各种鼻炎相当的好用,滴上就好,不用不知道,一用

真奇妙

31.老人前列腺肥大(增生)

当归15克、炮山甲10克、檀香9克、酒黄柏9克、萆解9克、茯苓9克、百节藤9

克、琥珀2-5克煎服一日一剂立见效。



治脑萎缩有效的药疗与食疗法



脑萎缩 大多属脑退行性变化的一种病症,它是一种慢性疾病,与正常

衰老不同,是由脑外伤、中毒、炎症、脑血管病等多种原因所致。其症状多种

多样,如手足颤抖、步履蹒跚、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糊涂呆

傻,以至卧床不起、便溺失禁、哭笑无常等。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

生随通于脑;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脑髓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视。治

宜调阴阳、补气血,同时养精填髓、祛痰醒脑。服用中药“返童方”、“不忘散”,

对治疗脑萎缩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返童方”的中药组成:生山药60克,肉苁蓉120克,五味子100克,菟丝子、

杜仲各90克,牛膝、泽泻、生地、山茱萸、茯神、巴戟天、赤石脂各30克。以

上为一个疗程药量,约用4个月。

用法:将药研成细末,每次用药约2.5克,蜂蜜、黄酒各3毫升,合在一起

用开水少许拌匀后服下,一天2次,早晚饭后各服一次,连续服用。一般一年

服用一疗程就可。服药期间禁食醋、蒜、陈臭的食物。该药的主要功能是调阴

阳、补肾、生髓、益气血、健脑补脑。

“不忘散”由5味中药组成: 石菖蒲、茯苓、茯神、人参各40克,远志55克。

以上为1疗程药量,连续服用20天,一般一年服用一次即可。用法;首先将上

药研为细末,取3克,宜饭后2小时用温开水送服,1日3次。功效;补心气、通

心阳、化痰滞、祛痰醒脑,对智力发育不全,各种疾病造成的脑损伤,成年智

力损害,老年期智力衰退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人体消廋、气血不足患者,夏秋季节可用黄芪、党参泡茶喝,以调补气

血;冬春季节可食些三红汤(即红枣、红小豆、红糖),以安神、利尿、补

气、活血,达到强身健体的疗效。

身体较胖,痰、湿、热较重的患者,可用白菊花泡茶,以达到平肝明目、

消炎解毒、轻身延年的功效。也可将艾叶、白菊花、金银花、白矾各125克装

入枕头内,供睡眠使用,以达到清热、收湿、止痒、明目的功效。

健康补脑的食物有不少,但以蜂蜜最佳,能润五脏、悦颜色、延年抗衰

老。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达70%,是最理想的脑细胞糖源。它即含有极佳蛋白

和磷酸盐,又有很高的热量,而蜂蜜中的糖和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不同,葡萄

糖和果糖基本上是各占一半,都属于单糖,对于肾衰者来说是最好的补品,对

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一定疗效。健脑补脑食物,还有大豆及其制品、芝

麻、核桃、各种动物脑髓、蛋类、龙眼肉和红枣等。

冬桑叶是治脑萎缩的良药,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有琥珀

成分,可使细胞活动正常化,不仅可以修复机体的“损伤”,还可以活化细胞、

延年益寿,可每天用冬桑叶泡茶饮。对于手脚麻木者,可用水煎冬桑叶去渣后

浸洗手足,1日2次,数日即可见效。

【验证】返童方治好了我的脑萎缩病

4年前,我才44岁就头发脱落,耳鸣、失眠,动辄眼前冒金星,皮肤出现

老年斑,常不由自主地流涎,还出现咳嗽、口渴、尿频等症状。有一天早晨起

床时头昏欲呕吐,身体直冒冷汗,去医院被诊为脑萎缩病。

脑萎缩病是一种脑退行性病变,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随通于

脑;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脑髓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视。根据这个原

理,我服用“返童方”(组成及用法见上方)。一个月不到,就如久旱逢甘霖,

四体润泽,精神振奋,浑身舒畅。

我不论冬夏,每年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两个月。夏秋季节,我另用黄芪、

党参泡茶喝, 冬春季节食些三红汤(即红枣、红小豆、红糖),以安神、利

尿、补气、活血。平时我坚持做操,按摩头颈部及委中、承山、足三里穴位。

通过4年的药疗、食疗和体育锻炼,我的身体恢复了正常,原来的症状都消失了。(张廉方)



特效感冒灵



〔组成〕

苏叶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0克,黄芪10克,甘草3克。

〔功能〕

解邪固表

〔主治〕

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咳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用法〕

上药为一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第二次用水约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2次,早、晚温

服。一般3剂即愈,重证可继服3剂,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方解〕

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

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双花

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固表,使邪去不复发也。

〔加减〕

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

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按语〕

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本方适应于普通型、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通过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1989年流感流行,某些学校、工厂集体服用,效果显著,并有预防作用。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几例重证感冒,曾住院用中西药物、输液治疗,效果不显,服本方3-6 剂即愈。



夜间腿抽筋的秘方



夜间腿抽筋多为肝肾精血亏虚导致肝气过旺所引起。白天阳气出表,阳气于内

尚不致过旺,待晚上阳入于阴,阴血即相对不足,肝气过盛则夜间腿抽筋,

北柴胡6克,党参24克熟地45克,淮山24克,枸杞18克,葛根18克,丹皮9克,

赤芍药24克,炙甘草6克。常常2剂即效,4剂少有复发.



治疗眩晕症实用验方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眩,指眼花而言;晕,指头晕而说,二者常常同时

并见,所以称为“眩晕”。本病可见于西医所称的美尼尔式病,迷路炎,内耳药

物中毒,前庭神经炎,位置性眩晕,晕动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椎一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传导阻滞,贫血,中毒性眩晕,眼原发性眩

晕,头部外伤后眩晕,神经官能症等。

临床表现为患者突感周围物体旋转,视物模糊。同时发生恶心、呕吐、出汗、

心慌等症状。中医也将高血压归为眩晕症,高血压患者可以参考下面的15个小

验方。

【胡枝子】

用法:取胡枝子的叶或茎,晒干,水煎,代茶饮,治眩晕症疗效佳。

【泽泻白术】

用法:取泽泻、白术各2克,用水1碗煎至半碗,一次服完。

此方对眩晕症有效,对美尼尔氏病也有效果。

【川芎当归】

用料:川芎30克,当归(洗、去芦、切片焙干)9克,羌活(洗、去芦)、旋

覆花、细辛、蔓荆子、石膏(生)、槁本(去苗,洗妆)、荆芥穗、半度曲

(炒)、防风、熟地黄(酒洗九蒸九晒,焙干)、甘草各15克。

作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每服6克,水1大碗,姜5片,同煎去渣,服之,即验。

【茯神腐皮】

用法:取茯神15克,腐皮4~5张。将茯神、腐皮入小罐内煮,每早服,对治眩

晕有效。

【藏红花川芎白芷】

用料:红花雌蕊0.4克,川芎、白芷各3.8克,甘草1.9克。

作法:用360毫升水煎至270毫升。

用法:每日服三次,连服5~7日,可治愈。此方有活血、补气、强壮之效,是

体弱者的良好补药。

【健脾利湿汤】

用料:麸炒白术、泽泻、炒薏苡仁各6克。

作法: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

用法:每日一剂,分三次内服。眩晕发作时3~5剂,即可见效。若作预防用

药,可在发作前4~6日服药。

此方对治疗内耳性眩晕症有效。

【半夏白术川芎汤】

用料:半夏、白术、川芎、茯苓、泽泻、钩藤各10克,陈皮、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此方对治疗内耳性眩晕症有效。

【黄柏泽泻】

用料:黄柏6克,干姜9克,泽泻、白茯苓、黄耆各15克,人参5克,苍术5克,

神曲(土炒)、白术(土炒)、麦芽(炒)、天麻、半夏(炒)、陈皮各10 克。

作法:将上药用水煎汁。

用法:每日服2次有疗效。

此方对有恶心、烦闷、气促、上喘、精神颠倒、欲呕、目不敢睁、头疼如裂、

身重如山的头晕目眩有效。



【泽泻竹茹】

用料:泽泻30克,竹茹30克。

作法: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再如上法取第二煎汁,两汁混合。

用法:少量频服,每日一剂。

此方对内耳性眩晕症有效。

【枣柏汤】

用料:炒枣仁9克,柏子仁9克,山药9克,当归9克,五味子9克,龙眼肉9克。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一剂。

此方对耳原性眩晕症有效。

【橐吾叶】

用法:取橐吾叶,用食盐揉搓取汁服下,对眩晕昏倒的病症有效。、

【杏仁胡桃肉】

作法:取杏仁(去皮去尖)、胡桃肉各等量,炒黄研成末,加以药末半量的蜂

蜜装瓶备用。

用法:一次一匙,用开水饭后服,对精神不振的眩晕症有效。

【天麻川芎】

用料:天麻、川芎各7.5克,加甘草少许。

作法: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对眩晕症有效。

【桑树枝】

用料:桑树枝细切,焙干备用。

用法:水煎代茶饮,治眩晕症有效。

【甘菊花当归】

用料:甘菊花、当归各30克,枸杞子60克,龙眼肉180克。

作法:将上述各药用纱布袋盛装,用白糖1500毫升,米酒500毫升,同浸泡于

坛内,21日后取用。



治肝硬化腹水妙方



1舟车丸

【来源】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歌诀】 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芜花槟木香,青皮橘红加轻粉,峻下逐水莫轻尝。

【组成】 黑牵牛(炒)200克,甘遂(面煨)50克,大黄(酒浸)100克,大戟(面煨)50克,芜花(醋炒)50克,青皮(炒)50克,橘红50克,槟榔15克,木香15克,

轻粉3克。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6克,每日1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下。药后大便泄泻3~4次,即可停药1~2日,然后再服1~2克,这样间断服用,使水去

大半为度。假如服1~2次不得泻者,次日可加量,但不宜过量或久服,以防中毒。

【功效】 逐水消肿。

【方解】 此方【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所致的水肿、水胀、形气俱实之证。因病热至重,应急投攻逐峻剂以除实邪,保住正气。故方中用十枣汤(甘遂、大戟、

芜花)峻下逐水;大黄、黑牵牛泻下水热湿浊;青皮、橘红、木香芳香化浊,行气运脾;槟榔行气破滞,散满除胀;轻粉走而不守,使诸泻药无窍不入,无微不达,则

泻下逐水之力更强,其作用迅猛,不可等闲视之。本方可使水热之邪,尽从二便而出,一鼓荡平,其效最速。在用量上宜由小到大,中病即止,并以汤剂调养以善其

后。《医宗金鉴》云:“舟车神佐丸(即舟车丸)治水停诸里,上攻喘咳难卧,下蓄小便不利,外薄作肿,中停胀急者,故备举甘遂、大戟、芜花、牵牛、大黄直攻水之

巢穴,使从大小二便而出,佐青皮、陈皮、木香以行气,使气行则水行,肿胀两消,其尤峻利之处,又在少加轻粉,使诸攻水行气百发百中。然非证实或邪盛者,不可

轻试,苟徒利其有劫病之能,消而旋肿,用者慎之。”

【主治】 水肿、膨胀、形气俱实,症见口渴、气粗、腹坚、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脉沉数有

力。可用于肝硬化腹水、蛔虫病及虫积经闭等病症。

【附记】 凡体质虚弱者慎用。一方无槟榔。

2中满分消丸

【来源】 金·李东垣《兰室秘藏》

【歌诀】 中满分消治热胀,四君猪苓枳朴姜,芩连夏橘炒知母,砂仁泽泻片姜黄。

【组成】 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片姜黄各3克,茯苓(去皮)、干姜、砂仁各6克,

泽泻、橘皮各9克,知母(炒)12克,黄芩(炒)36克,黄连、半夏(汤洗7次)、枳实(炒)

各15克,厚朴(姜制)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每日2~3次,温开

水送服。

【功效】 健脾行水,泻热利湿。

【方解】 方中用四君子汤(参、术、苓、甘)健脾益气;黄芩、黄连清利湿热;干姜、半夏

健脾燥湿;厚朴、枳实行气散满除胀;猪苓、泽泻渗泄利水而除湿;陈皮、姜黄、砂仁理气和中,

开胃舒脾;知母润肾滋阴。本方药味虽多,方阵不乱,标本同治,邪正兼顾,有健脾行气,泻热利

湿之功,是治疗中满热胀、气胀、水胀的常用效方。

【主治】 中满热胀,症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疼痛、烦渴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黄赤、大

便秘结或垢溏、苔黄腻、脉弦数等。可用于肝硬化腹水之属于热者。

【加减】 若腹胀甚、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牵牛;有黄疸者,加茵陈;水气偏盛者,去甘

草,加大腹皮。



.治疗牙痛偏方



莲子芯6克,冰糖10克,水适量。

偏方用法

取莲芯6克,加冰糖10克,加适量水,用文火煮15分钟,稍凉频频饮用。

偏方疗效

一般一日剧痛减缓,两日即可止痛



男人补肾第一方



这样搭配被称为男人前列腺的保护伞。

材料:须元芝5克,枸杞子10粒。

用法:将二种原料开水闷泡 2--5 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天只放一次原料,反

复冲泡直到水无色无味。

能缓解前列腺的初期肿胀。解决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等问题。

如果每天食用,坚持半个月就可以缓解这些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对男性来说,还能增强能力,特别适合男性作为日常保健



.治疗甲亢方



治疗甲亢方

【治法】清热化瘀,养阴安神。

【配方】黄芩20克,丹皮30克,夏枯草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

【用法】水煎服。



治疗肾结石方



处方:桑树根(或桑树枝)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0g(炒研单

独服用)、滑石30g、石韦15g、王不留行9g、牛膝9g、萆薢9g。

用法:每日1剂,分三次服。 加减:肾盂积水者加炒白芥子、炒莱菔子各15g。



白矾枕头,治高血压特灵



山东淄博退休工人杨xx的老伴是一个多年的高血压病人,收缩压经常达到25.3

千帕(190毫米汞柱),降压药吃了不少,但血压仍忽高忽低。后来用“明矾枕

降压”一方后,收缩压降到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并且血压一直十分稳

定。 方法:白矾2.5千克,捣成直径10毫米大小的碎块,装入布口袋并扎紧袋口,每

晚枕着睡觉。 不试不知道,一试才知妙,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验方还真灵,许多人使用

后,都说好。



溶血栓中草药神奇配方 .



溶血栓中草药方用:葛根30克,红花,桃仁各15克,地龙,丹参各25克,全虫

(冲服)5克,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脑血栓,用15天停3天在用15

天,给34个男性,19个女性用过,8个30岁以上人, 17个40岁以上人,60之80岁

的28个,48位痊愈,2位见效,3位无效!

可按以下方法制成药丸更方便服用。

以上多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

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9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实体店:批发、零售、粉碎、代煎熬中药。往:武鸣区解放街原生中草药堂



大蒜擦足心,治疗“腿抽筋”,治愈率100%。



腓肠肌痉挛俗称小腿肚抽筋。无不良预后,但肌肉挛痛,妨碍活动,很不舒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有说缺钙,但是单纯补钙疗效不明显。有说

神经过度兴奋,但总不能光注射神经阻滞剂。偶然为之不足为奇,经常犯病就是个事儿,下面有实例证明有较好疗效,写出来供参考。 配方;大蒜 适量。 用法;把大蒜切出个平面,用平面直接擦患侧足心,擦时稍用力,擦出蒜汁,边擦边伸小腿,一般2--3分钟即可见效。 疗效;治疗5例,有4例当即见效,痉挛消失,活动自如,愈后不复发。1例连续治疗6次痊愈,追访一年无复发。治愈率100%。 腓肠肌痉挛抽筋,小病好治不糊论,百分之百能治愈,就看有没有信心。





祖传治疗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民间秘方 转载自古方今用



此方是安徽黄山的一名姓杨的退休工人,祖传治疗肝炎、肝腹水验方,其外祖父卢少华,享年88岁,系安徽省庐江县人,祖上世代行医,是当时庐江县知名中医,尤以

祖传专治肝病见长,晚年悬壶乡里,因医德崇尚,医技精湛,深得居地方园数百里民众推崇。杨自幼耳闻目染,秉承家训,得此传方,自五十年代移居太平县(现黄山

区)后,用此传方在民间治愈肝病患者达千人之余,方药疗法独特鲜为人知。据考证,中国医史书尚未见记载,可认定是民间祖传中医经验秘方。

组成:针砂60、皂矾60、茵陈20、黑丑20、槟榔10、陈皮10、神曲10、山楂10、鸡内金10、肉桂3、桂枝6、桔梗6。

制备方法:

上药按剂量调配,皂矾生用,肉桂干燥.茵陈、陈皮、桔梗、桂枝等晒干,针砂、鸡内金、山楂、神曲同炒黄,二丑盐水炒制,上十二昧中药同研细粉,过100目筛,

另加红糖适量拌匀,装入容器内干燥贮存备用.

服用方法:每服药粉一汤匙(约10克左右),早、晚各服一次。

服药宜忌及注意事项:

严禁饮酒及服食晕腥,辛辣物品(包括公鸡、鸡蛋、鲤鱼等),严禁房事。服药期间大便变黑色属正常现象,停药即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开始服药时有呕吐、烦燥表现,

可改为先小剂量服用,逐渐加大到正常剂量。

功效用途:

祛湿热,退黄疸,解毒活血祛瘀,消肿利水。主要用于治疗甲、乙型肝炎(急、慢性),肝脾肿大并早期肝腹水。

治疗效果:

急性肝炎(甲肝)需服药30~40天左右;慢性肝炎(乙肝)需服用药2~4个月;早期肝腹水需服药1~2个月左右,临床治愈率达95%以上,随访5年以上均未复发。中、晚肝脾

肿大并腹水常期服用有软缩痞块,消退腹水作用,可减轻或延缓病情恶化,近期疗效明显;肝癌患者服用镇痛效果明显。近期有抑制癌细胞扩散或延缓死亡时间作用。

病例1

孙××男42岁,山区村民1985年4~5月间,困目肤发黄,小便黄赤短少,周身乏力,大便秘结,纳呆,以急性病毒性肝炎人某医院治疗二个多月多,因疗效不显,自动出

院意欲改服中药治疗,访及此验方治疗肝炎有效,遂求助治疗经在家服药半月,黄疽基本消失,食欲明显增加,自觉精神有力,继服20天后,经检查肝功能无异常,身

体恢复如前,随访至今病未复发。

病例2

宋xx男51岁,建筑工人平素嗜酒,有肝炎史,右胁时感间歇性胀痛,食欲不振,1989年8月因腹胀,尿少、肝功能重度损害。入某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早

期),经西医治疗两月余,效不佳,因其家属闻及他人用民间验方治好肝腹水病例,遂主动要求出院,改服此方治疗,服药30天,排尿量次增多,胁痛,腹胀明显减轻,

腹围有明显缩减,后连服药粉三个多月,饮食大增,二便正常,诸证消失,腹围恢复正常。肝功能亦恢复正常,后自服补益保肝,健脾养胃类中成药调治月余,随访7

年未见复发,至今仍坚持工作。

病例3

张××34岁黄山村民1994年8月因诊断为乙肝住某市医院医治一个多月未效,后经人介绍自动出院后在家服用此方二个多月,病情日趋好转,中途停药夫妻同房,饮食不

戒,不久,病情加重.遂又复用此方治疗,谨从医嘱,服药二个半月,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临床治愈,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随访至今病未复发。



药方释义:

中药针砂,化学成分主要为铁、药理作用为补血、利尿。因其味酸,性平,归脾胃二经,具清热利湿之功。故能清脏腑之湿热,使脾胃功能调达,胆循常规。辛味能行

能散,清热祛湿,下气消滞,祛瘀散结因其功燥湿利水,用之可去湿浊、利水,而消浮肿。《本草纲目》曰清积聚,肿满、黄疸。

皂矾(中药)又名青矾、绿矾、皂荚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水绿矶的矿石或化学合成品(含琉酸亚铁的矿石),性味酸涩,凉,人肺、肝、脾,大肠四经,具燥湿化痰利水

之功,用治黄肿胀满,疟利,水肿黄疸等疾.《本草纲目》消积滞,燥脾湿,化痰诞,除胀满黄肿疟利?”《医学正传》记载其与针砂一神曲、五倍子配伍为细未,生姜汁

煮枣为丸用治黄肿病。

因针砂、皂矾二药同具退黄消肿利水之殊功,用量独大,列全方用药之首,故应为此方之主药。

茵陈味苦而凉,其气清芬,功专清热退黄,为黄疸证之主药。

牵牛子(别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姜姜籽,牵牛)苦辛、寒,人肾经,走水道,既能泻水,又有利尿,使水湿从二便排除,功效泻水消肿,虽为峻下之品,

但药用剂量恰到好处,炮制人药,用治臌胀,形气实虚之虑,

槟榔辛行温通,沉重主降,能散邪所,调中化痰,通消滞胀,攻逐水湿,为消积、行气、利水之要药,诸药相合不失为行气消胀退黄利水通二便辅佐之品

肉桂,桂枝同生于桂树,一为纣皮,一为嫩柱,二者皆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但肉桂长于温里止痛,人下焦而补肾阳,归命火;桂枝长于发表散寒,振奋

气血,主上行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妙在人药剂量耩当.虽属辛温太热之品,然其功在化气通经、温阳利水而无燥血助瘀之过。

神曲甘温,健脾和胃,消积寻滞。

山楂能人血分,善消肉积痛块,并能行气活血鸡内金消食开胃、健脾消滞。陈皮具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之功,又能宣肺行水,通阳化水,化气行水治疗水肿。

桔梗辛开,宣扬肺气。以上七味中药相伍,下焦温化,中焦复运,上焦宣通,三焦通达,则津液得下,痰滞得通,瘀热可清,黄疸易退,水肿可消,诸药同为佐使,甚

为合拍,此所谓祛邪不忘扶正,正足邪自祛”也。

方药针对病因,切中病机,立意精确,配伍协调,主次分明,剂量精当微妙,祛邪扶正,攻补兼施,退黄重在清热祛湿解毒,消肿功在活血祛瘀利水,七情和合为散,

相得益彰,又具容易分散和奏效迅速的特点,终达退黄消肿以治病之目的。



高血压特效药方 转载自茶禪弌味



花生苗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清热益血。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作用,对治疗高血压病有较理想的功效。

【处方组成】花生全草(整棵干品)50~100克。

【用法用量】切成小段,泡洗干净,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血压正常后,可改为不定期服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高血压患者48例,其中显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莲子心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清心,涩精,止血,降血压。治高血压,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症。

【处方组成】莲心(莲子中的胚芽)4~5克。

【用法用量】以开水冲沏代茶饮用。

【病例验证】常用此方代茶饮者40例,其中38例收到良好的治疗高血压效果,有效率在95%。



白薇百合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见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口干咽燥,舌红,脉弦细数。

【处方组成】白薇9克,百合9克,鲜生地24克,茯苓12克,酸枣仁9克,石决明15克,龙齿9克,桅子7.5克,青木香9克,木瓜9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某女,头痛耳鸣,心悸,少寐1年,查血压19.95/12.5千帕(150/94毫米汞柱)。用上方2周,血压17.82/12.50千帕(134/94毫米汞柱);4周后降至

17.29/11.7千帕(130/88毫米汞柱)。以后病情一直稳定。



青木香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软化血管、降血压。

【处方组成】青木香50克。

【用法用量】将青木香研成粉末,装人胶囊内服,1日3次。开始每次剂量可用0.4~0.8克,以后可逐步增加至1~2克。饭后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后45日

可减轻,如用于有严重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用药时间应延长。

【病例验证】治疗104例,其中显效70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3%。



首乌黄芪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兼脑动脉硬化症。证见头痛眩晕,颈项强,疲乏无力,舌淡红,脉弦细。

【处方组成】制首乌、黄芪、丹参、丹皮、山楂、泽泻、葛根各30克,五味子、地龙、赤芍、川芎、夏枯草各15克。

【用法用量】冷水浸1小时后再煎30分钟,每剂服1~2日。

【病例验证】李某,男,32 岁,干部。患高血压病12年,头痛头晕,头重脚轻,入院查血压20.0/14.7千帕(150/110毫米汞柱),舌红,边尖有瘀点,苔少,脉弦。

拟新降灵汤加桑寄生等,治疗6个月后,血压下降到14.7~16.5/10.7千帕,(110~124/80毫米汞柱)症状消失,随访6年,血压一直很稳定。



石决明罗布麻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见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腰膝酸痛,舌淡红,脉弦。

【处方组成】石决明35克,罗布麻茶、尸签草各30克,桑寄生、丹参各15克,白芍、汉防己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每天喝3杯茶,6周后血压可下降7个百分点,这是罗布麻茶所含的植物化学成分起的作用,特别是常饮像康源茶馆罗布麻

茶,这样通过清除血液及血管壁上的杂质,改善心血管功能来实现降压的天然养生茶饮。

【病例验证】孙某,男,60 岁。患高血压病10年,血压经常在21.3~32.7/13.3~14.7千帕(在160~245/100~110毫米汞柱)血压最高时可达29.3 /16.0千帕

(220/120毫米汞柱),舌红苔黄,脉弦细,属肝阳偏亢,肝肾阴虚型,拟以此方加减治疗,2周后血压下降至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头晕头痛,胸闷等症

改善。后随访,血压保持在17.3~18.7/10.7~12.0千帕(130~140/80~90毫米汞柱)。



柴胡槐花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见头晕目眩,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组成】柴胡、黄岑、枳实、白芍、郁金、龙骨、牡砺、蒲黄、五灵脂、槐花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李某,男,45 岁,证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胁痛,胸痛彻背,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压22.8/16.2千帕(171/122毫米汞柱),胆固醇

8.3mmol/L,谷丙转氨酶293U。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以上方加减化裁,服药后诸症逐渐消失,血压21.8/12.8千帕(164/96毫米汞柱),胆固醇4. 5 mmol/L,

谷丙转氨酶175U。

三草二明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病。证见面赤头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组成】夏枯草30克、尸莶草30克、益母草10克、决明子25克、石决明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某女,42岁,自诉患高血压病,曾服降压灵、利血平、益寿宁等,病情时好时差,因事不如愿,血压升至25.3/14. 7千帕(190/110毫米汞柱),3个月

来,头晕、目眩、烦躁、口苦、失眠,舌红,苔薄白略黄,脉弦数。上方加远志、酸枣仁、夜交藤,制成5剂,日服1 剂,服3剂即头晕目眩失眠诸症大减,遂减去运

志、酸枣仁、夜交藤,守方连服40剂,血压稳定在17.3~18.7/12.0千帕(130~140/90毫米汞柱),随访1年未复发。



生地枸杞子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病。证见头晕目眩,耳鸣,烦躁失眠,口干口苦,舌红少苔或花剥,虚弦细数或豁大中空。

【处方组成】生地30~45克,枸杞子9~18克,沙参9~15克,麦冬9~15克,当归9~15克,川楝子4.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加减】眩晕重者,加钩藤(先煎后下)、石决明;腰酸痛,脉尺弱,加桑寄生、杜仲;眼花干涩红赤者,加草决明、夏枯草、菊花;口干苦者,加黄芩、酒炒黄连、石斛;失

眠重者,加合欢皮,炒枣仁。

【病例验证】吴某,女,45 岁,有高血压病史。就诊时头眩耳鸣,肢麻腰痛,口干,失眠,急躁易怒,脉虚弦,舌红少津,苔少,形体消瘦,血压26.1/14.4千帕

(196/108毫米汞柱)。用此方加钩藤、石决明、合欢花。服8剂眩晕减,眠安,口渐润。仍感腰痛,尺脉较弱,再加桑寄生、杜仲。服至15剂,腰痛止。上方加草决明 为蜜丸,服数月收功。1年后随访,病情稳定,血压波动于22.7~21.3/13.3~12.0千帕(170~160/100~90毫米汞柱)之间。



三黄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病。证见血压上升,头昏眼花,烦躁不安,心悸易惊,便秘,脉数有力。

【处方组成】大黄2克,黄连1克,黄岑1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病例验证】某女,59岁,患高血压病已多年,前日起出现眩晕,头微动即恶心,呕吐与头重,颜面发热,面潮红,足冷,耳鸣,大便2~3日未行,与三黄泻心汤, 服用2周诸症消失。



一病一处方,20种常见病的“天敌处 方”



一病一处方,20种常见病的“天敌处方”,收藏起来省去挂号费

1、胆囊炎——天敌处方——胆舒软胶囊

用于:慢性胆囊炎等病症。

2、牙龈肿痛——天敌处方——牛黄清胃丸

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3、耳鸣——天敌处方——益气聪明丸

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4、皮肤过敏——天敌处方——乌蛇止痒丸

用于:瘾疹、风瘙痒,皮肤瘙痒不止、皮肤干燥、无原发皮疹;慢性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

5、关节炎——天敌处方——瘀血痹颗粒

用于:肌肉关节剧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可有硬节或瘀斑。

6、甲状腺结节——天敌处方——消瘿五海丸

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

7、颈椎病——天敌处方——附桂骨痛颗粒

用于:颈椎病、膝关节增生、关节炎。

8、肩周炎——天敌处方——小活络丸

用于: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

9、咳嗽——天敌处方——苏黄止咳胶囊

用于: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感冒后咳嗽,咳嗽反复发作及咳嗽变异型哮喘。

10、脾虚腹泻——天敌处方——补脾益肠丸

用于: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症。

11、骨质疏松——天敌处方——地仲强骨胶囊

用于: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酸痛,足膝酸软,乏力。

12、软组织损伤——天敌处方——威灵骨刺膏

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13、便秘——天敌处方——枳实导滞丸

用于: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14、腹胀便溏——天敌处方——启脾丸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15、痔疮——天敌处方——痔速宁片

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等。

16、更年期综合症——天敌处方—— 右归丸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17、厌食——天敌处方——参苓白术丸 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18、肌无力——天敌处方——八珍丸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19、失眠——天敌处方——枣仁安神胶囊

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20、冠心病——天敌处方——速效救心丸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所谓“天敌”,可以理解为效果较好,皆为长期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供大家

参考学习,但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药店不愿卖,这13种便宜中成药,



1、急性咽炎——真的很好用——银桔利咽含片

2、胆囊炎——真的很好用——肝胆清胶囊

3、风热感冒——真的很好用——感愈胶囊

4、急性扁桃体炎——真的很好用——喉舒宁胶囊

5、风湿痹痛——真的很好用——骨骼风痛片

6、尿黄便干——真的很好用——十味龙胆花颗粒

7、气管炎——真的很好用——贝桔止咳糖浆

8、痔疮肿痛——真的很好用——肛舒颗粒

9、月经过多——真的很好用——妇血康颗粒

10、盆腔炎——真的很好用——金鸡片

11、神疲乏力——真的很好用——益气维血片

12、急性智齿冠周炎——真的很好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13、类风湿性关节炎——真的很好用——痹克颗粒



这10种常见眼疾,眼科主任常开药,便宜



1、沙眼蒙胀——药店从不轻易说——滴眼用利福平

2、视力疲劳症——药店从不轻易说——珍珠明目液

3、暴发火眼——药店从不轻易说——拨云眼膏

4、急性结膜炎——药店从不轻易说——妥布霉素滴眼液

5、眼脸红烂——药店从不轻易说——马应龙八宝眼膏

6、慢性睑缘炎——药店从不轻易说——族金锭眼膏

7、老年性白内障——药店从不轻易说——石斜夜光丸

8、陈旧性眼底病——药店从不轻易说——障眼明

9、角膜溃疡——药店从不轻易说——拨云退职丸

10、假性近视——药店从不轻易说——增光丸



16种常见病的“克星”中成药,



1、耳鸣——克星——麦味地黄丸。

药理: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痠软。

2、须发早白——克星——首乌丸。

药理: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主治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痠肢

麻,须发早白,亦用于高脂血症。

3、慢性肠胃炎——克星——薯蓣丸。

药理: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胃脘痛,

月经不调。

4、头痛——克星——养血清脑颗粒。

药理: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

怒,失眠多梦。

5、腹胀——克星——木香顺气丸

药理: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

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6、更年期——克星——更年安片。

药理: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用于更年期出现的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失

眠,烦躁不安。

7、气血两虚——克星——八珍丸。

药理: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8、口疮——克星——口炎清颗粒

药理:滋阴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口腔炎证。

9、冠心病——克星——丹参滴丸

药理: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胸闷,冠心病及心绞

痛。

10、肩周炎——克星——风湿寒痛片

药理: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关节肿

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

11、糖尿病——克星——天芪降糖胶囊

药理: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倦怠乏力,

口渴喜饮,五心烦热,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心悸失眠。

12、慢性鼻炎——克星——鼻炎康片

药理: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肺经郁热型急、慢性鼻炎

及过敏性鼻炎。

13、月经不调——克星——妇科十味片

药理: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行经小腹疼

痛,双乳胀痛。

14、骨质疏松——克星——骨筋丸胶囊

药理: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

病,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15、乳腺增生——克星——小金丸

药理:活血化瘀、消结散肿。用于治疗骨关节肿大、甲状腺囊肿、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16、慢性咽炎——克星——牛黄解毒丸

药理: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 痛。

所谓“克星”,可以理解为效果较好,皆为长期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供大家

参考学习,但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





常见病不求人!50种常见病的“克星”



1、牙痛——克星——栀子金花丸

2、胃痛——克星——陈香胃片

3、乳腺增生——克星——乳癖消片

4、肩周炎——克星——小活络丸

5、眩晕——克星——强力定眩片

6、耳鸣——克星——龙胆泻肝丸

7、荨麻疹——克星——肤痒颗粒”

8、黄疸——克星——茵栀黄口服液”

9、口舌生疮——克星——栀子金花丸”

10、咳嗽——克星——止咳片

11、慢性鼻炎——克星——藿胆片

12、眼睛干涩——克星——杞菊地黄丸

13、月经不调——克星——乌鸡白凤丸

14、厌食——克星——大山楂丸

15、高血脂——克星——降脂宁颗粒”

16、慢性咽炎——克星——黄氏响声丸

17、食积腹胀——克星——四磨汤口服液

18、慢性咽炎——克星——柑橘冰梅片”

19、四肢麻木——克星——木瓜丸。

20、前列腺炎——克星——翁沥通胶囊。

21、血栓——克星——脑心通胶囊。

22、颈椎病——克星——颈复康颗粒。

23、痔疮——克星——九华痔疮膏。

24、脑动脉硬化——克星—— 银杏叶片”

25、脂肪肝——克星——水飞蓟宾胶囊。

26、呕吐——克星——藿香正气软胶囊

27、尿道结石——克星——金钱草颗粒。

28、失眠——克星——柏子养心丸

29、手脚出汗——克星——六味地黄丸。

30、糖尿病——克星——降糖舒胶囊”

31、风湿病——克星——尪痹胶囊”

32、骨折——克星——伤科接骨片

33、神经衰弱——克星——黄芪生脉饮”

34、冠心病——克星——冠心舒通胶囊”

35、高血压——克星——复方降压片

36、便秘——克星——麻仁润肠丸”

37、火疖子——克星——外敷如意金黄散

38、慢性胃炎——克星——香砂六君丸”

39、腹泻——克星——参苓白术片

40、咳喘——克星——蛤蚧定喘胶囊”

41、更年期综合症——克星—— 右归丸”

42、口腔溃疡——克星——黄连上清丸

43、头痛——克星——头痛宁胶囊

44、体癣——克星——百癣夏塔热片

45、心律不齐——克星——心律宁片。

46、关节炎——克星——瘀血痹颗粒

47、气滞乏力——克星——人参健脾丸

48、年轻白发——克星——二至丸

49、口臭黏腻——克星——藿香清胃胶囊

50、活动大汗——克星——虚汗停颗粒

所谓“克星”,可以理解为效果较好,皆为长期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供大家

参考学习,但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

指导下用药。



神奇啊:根治骨质增生绝顶秘方



神奇啊:根治骨质增生绝顶秘方(转)

骨质增生,中老年多得,致本就体弱的身体带来更大痛苦,不但行动难便,更

是痛切心肺,且顽疾难除,长期倍受折磨,生不如死。天下有孝心之儿孙,见

此也无不感同身受,屡感煎熬,然却无能为力。本人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个妙

方,愿为解除众患者痛苦献上一份爱心!

该偏方从一女老中医处获得。

当时,我母亲膝盖骨质增生,走起路来时不时刺辣辣的痛,遍用医院各药不

济,遂求中医。

一乡间中医开方,我自去取药,因有几味药独特,全市各大小药店无一能供,

最后在该乡间中医的指点下,到一百年老字号药铺中求得。

药铺老板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精明强干,两眼颼颼有神,世代为

医,乃是神医世家。

她得知我老母年近八十,我为除母病痛奔走全城,感我孝心可嘉,为我另举一

方,并优我药价,只收半钱。

回来后,先用乡间中医药方敷之,多日不见起效,只得弃而改用老板娘药方。

谁知,不两日,病情明显好转,三日,痛觉全无,五日,可谓痊愈,我母亲甚

为惊讶,为加固效果,继续坚持敷药一月,如今病根彻底不见,一年来尚未有

复发,神奇哉!

此后,我母又将此方传播至近邻、善友,凡有骨质增生者敷之,无一不愈,且

起效神速,除表除根。

为怜天下骨质增生患者之痛苦,也为感该女老中医之美德,遂将该偏方告白于

世,让该女老中医之良方恩泽于天下,美德广播于人间,愿天下众骨质增生患

者早日解除病痛,尽早脱离苦海。

偏方非常简单,就两味药,据说乃为消淤化瘀通血软骨之药。



偏方:

川芎 1斤(500克),

山奈 2两(100克),

陈醋(或白醋、醋精均可)1瓶(500克)备用。

用法:

将川芎、山奈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未备用。每次取一小抓药粉(约50克药

粉,用量视敷处面积大小而定,如敷膝盖处药少,一小杯足矣,而敷颈椎处面

积大,约需两小杯),用少许醋精调和、揉搓成面团状,用手抓捏时不干涩、

不粘手、不滴水,象做包子的面筋便可。此时用透气性好的纱布包裹好该“面

团”两层做成“药布包”,放在锅里蒸(最好有蒸笼,如无蒸笼,则须注意防止被

水浸泡,可将“药布包”置于小碗里,再在小碗上盖上一个大一点的碗“罩住”,既

要保持小碗透气又要防止蒸气遇冷化成水后反滴入小碗里浸泡“药布包”。如此

一起架放于锅里,锅底盛少许水,盖好锅盖,文火而蒸)。水开后,约蒸5-6

分钟,取出,稍冷,平摊于纱布上,趁热(以皮肤能受得了为度)敷于骨质增

生处,绑扎固定,外面可再垫上一层塑料,以防药水渗出污染衣裤。敷两三个

小时后,解开,让敷处透气两三个小时,再如上法又将药包蒸一次,此次蒸时

只需2分钟即可,又趁热敷上,两个小时后,解开,透气,依此类推,交替进

行,一天十敷十解(病情稳后,可放松一点,晚上可视情况敷或不敷),一幅

药团可连蒸连敷2至3天,再换新药团。本药方所开药量约摸可用一月。



腰 腿 痛 神 方



这个方子在我们这里有一个传奇故事:

一老者晨行,冷风袭来,两腿作痛,盖农人每日劳作,不避风寒,每易罹患此疾,乃坐于路边石上小憩。适一道人路过,上前问老者:所苦者何?曰:腿痛。道人

曰:吾赐汝一方,可疗此疾,乃以一方示老者。老者接方细观,抬头欲谢道人,而道人已自不见,心甚奇之。乃将方中药味购齐,按道人所嘱服用,其腿痛竟愈!老者

自治之余,广书此方赠人。

吾周围数邑皆有携此方来者,俱云皆有良效。予观此方,药味平淡,亦无活血疗痛之药,何以有此良效?今发于论坛,请教诸位云耳。

方子如下:川连6克、桂皮4克、生地4克、鹿茸2克(可用鹿角霜代替)、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早晚各饮用一盅,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



痛风特效药



痛风ー个小方子,ー天见效,太棒了!救人无数

痛风特效药:薏米仁 180克 桑枝 30克加 核桃仁 四个

加水1000毫升,浸泡1小时,开锅后再煎半小时,剩400毫升,早晚分2次温服!



西药绝秘配方



绝秘配方 ..

  [黄金搭配方案]胃食管反流病

  1.吗丁啉+雷尼替丁

  2.吗丁啉+兰索拉唑

  3.胃复安+奥美拉唑

  急性胃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雷尼替丁+硫糖铝+胃复安

  2.吗丁啉+雷尼替丁+胶体果胶铋

  3.西咪替丁+正胃片+胃复安+甲硝唑

  4.胃苏颗粒+法莫替丁+替硝唑+阿莫西林

  5.胶体果胶铋+654-2+甲硝唑+雷尼替丁

  慢性胃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枸橼酸铋钾+雷尼替丁+阿莫西林

  2.硫糖铝+雷尼替丁

  3.吗丁啉+硫糖铝+奥美拉唑

  4.枸橼酸铋钾+雷尼替丁+克拉霉素

  5.依托必利+达喜+阿莫西林+奥硝唑

  6.丽珠得乐+庆大霉素普鲁卡因+莫沙比利

  消化性溃疡

  [黄金搭配方案]

  1.丽珠得乐+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

  2.达喜+兰索拉唑+替硝唑+硫酸庆大霉素片

  3.蒙脱石散+铝碳酸镁+阿莫西林+甲硝唑

  4.吗丁啉+铝碳酸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黄金搭配方案]

  1.西沙必利+雷尼替丁+胃蛋白酶

  2.吗丁啉+雷尼替丁+乳酸菌素片

  3.654—2+乳酶生+安胃片

  溃疡性结肠炎

  [黄金搭配方案]

  1.丽珠肠乐+柳氮磺胺吡啶

  2.柳氮磺胺吡啶+肠炎灵+甲硝唑

  慢性结肠炎

  [黄金搭配方案]

  1.丽珠肠乐+穿心莲软胶囊

  2.双黄消炎片+甲硝唑

  3.丽珠肠乐+思密达+双黄消炎片

  4.阿莫西林+穿心莲软胶囊+654—2

  5.甲硝唑+穿心莲软胶囊+麻仁丸

  慢性腹泻

  [黄金搭配方案]

  1.藿香正气丸+盐酸小檗bò碱(黄连素)

  2.蒙脱石散(思密达、必奇或易宁)+妈咪爱+穿心莲软胶囊

  慢性胰腺炎(CP)

  [黄金搭配方案]

  1.多酶片+雷尼替丁+布洛芬缓释片

  2.金施尔康+多酶片+雷尼替丁+654—2

  慢性菌痢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氨苄甲氧苄啶+乳酶生

  2.小檗碱甲氧苄啶或+乳酶生+灌肠剂

  脂肪肝

  [黄金搭配方案]

  1.复方益肝灵片+熊去氧胆酸

  2.益肝灵+熊去氧胆酸

  高血压病

  [黄金搭配方案]

  1.引达帕胺片+马来酸依那普利

  2.引达帕胺片+苯磺酸氨氯地平

  3.倍他乐克+马来酸依那普利

  4.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或苯磺酸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心绞痛

  [黄金搭配方案]

  1.鲁南欣康+倍他乐克或普萘洛尔+阿司匹林肠溶片+银杏叶片

  2.鲁南欣康+心痛定或恬尔心+阿司匹林肠溶片

  3.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肠溶片+心通口服液

  4.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脂+倍他乐克

  慢性心功能不全

  [黄金搭配方案]

  1.鲁南欣康+氢氯噻嗪+拉美亚/马来酸依那普利

  2.倍他乐克+鲁南欣康+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地高辛

  病毒性心肌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黄芪+维生素C+卡托普利

  2.板蓝根+肌苷+辅酶Q10

  3.黄芪+牛磺酸+辅酶Q10

  心脏神经官能症

  [黄金搭配方案]

  1.百乐眠胶囊+心得安

  心房颤动

  [黄金搭配方案]

  1.倍他乐克+华法林钠

  2.地高辛+阿司匹林肠溶片

  3.地高辛+华法林钠

  糖尿病

  [黄金搭配方案]

  1.达美康+二甲双胍缓释片

  2.格列吡嗪+拜糖苹

  3.二甲双胍缓释片+拜糖苹

  4.糖适平+二甲双胍+拜糖苹

  5.罗格列酮+胰岛素(1型)

  6.拜糖苹+胰岛素

  糖尿病肾病

  [黄金搭配方案]

  1.胰岛素+卡托普利+潘生丁

  2.胰岛素+洛丁新+氢氯噻嗪+安体舒通

  3.糖适平+拉美亚/马来酸依那普利+阿司匹林肠溶片

  痛 风

  [黄金搭配方案]

  1.秋水仙碱+吲哚美辛

  2.保泰松+泼尼松

  3.别嘌醇+碳酸氢钠(小苏打)

  骨质疏松症

  [黄金搭配方案]

  1.维D2磷酸氢钙片(含磷酸氢钙+维生素D2)

  2.己烯雌酚+黄体酮+乳酸钙

  高脂血症

  [黄金搭配方案]

  1.考来烯胺+烟酸

  2.非诺贝特+考来替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黄金搭配方案]

  1.甲硫咪唑(他巴唑)+心得安+复合维生素B

  2.倍他乐克+甲硫咪唑(他巴唑)+复合维生素B

  3.甲硫咪唑(他巴唑)+甲状腺片+复合维生素B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咳必清+左氧氟沙星+布洛芬缓释片

  2.沐舒坦+氨荼碱+阿莫西林

  3.特格尔/盐酸吗啉胍片+维生素C+鲜竹沥

  慢性支气管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阿莫西林+氨溴索+舒喘灵

  2.博力康尼+茶碱缓释片+沐舒坦+头孢拉定

  3.氧氟沙星+羧甲司坦+茶碱缓释片

  4.阿奇霉素+氨茶碱+羧甲司坦

  支气管哮喘

  [黄金搭配方案]

  1.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茶碱缓释片

  2.博利康尼+茶碱缓释片+普米克

  细

  [黄金搭配方案]

  1.青霉素+氟罗沙星+羧甲司坦+复方氨林巴比妥

  2.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羧甲司坦

  3.克林霉素+头孢噻肟钠+甲硝唑+急支糖浆

  肺炎支原体肺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急支糖浆+扑热息痛+阿奇霉素

  2.罗红霉素+鲜竹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黄金搭配方案]

  1.青霉素+维生素C+扑热息痛

  2.银翘解毒片+阿莫西林

  3.玄麦柑桔冲剂+头孢羟氨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黄金搭配方案]

  1.抗菌素

  许多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肺部感染,有效地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抗菌素的应用应足量、联合用药。危重患者要静脉给药。10~14天为一疗程,最好做

药敏实验,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进行特效性治疗。

  (1)麦迪霉素:成人每次2~3片,1日3次,口服。

  (2)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1日2次,口服。

  (3)头孢氨苄:每次0.5克,1日3次,口服。

  (4)环丙沙星:每次0.5克,1日2次,口服。

  (5)氨苄西林:每次4~6克,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6)头孢唑啉:肌肉注射。每次0.5~1克,每日3次。

  (7)头孢哌酮:每次2~4克,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3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8)头孢在嗪:每次2~4克,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30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呼吸兴奋剂

  肺性脑病患者可酌情用呼吸兴奋药,常用配方如10%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尼可刹米2毫升装(每支0.375克)4~6支、氨茶碱0.25~0.5克、地塞米松5~10毫克,静脉

滴注,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3.利尿剂

  肺心病心衰者可酌情使用利尿剂,应用原则是缓慢、短程、小量,避免利尿过速产生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后果,常采用排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常用的利尿剂有:

  (1)氢氯噻嗪:每次25毫克,1日1~3次,口服。

  (2)氨苯蝶啶:每次50毫克,1日1~3次,口服。

  (3)螺内酯:每次20毫克,1日1~3次,口服。

  (4)呋塞米:每次20毫克,1日1~3次,口服或肌肉注射。

  4.强心剂

  肺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氧,对洋地黄的耐受性低,易引起中毒反应,出现心律失常,因此应选用作用迅速、排泄快的强心剂,剂量应为常规用量的1/2~1/3。

  (1)毛花苷丙:0.2~0.4毫克,加入到25%葡萄糖注射液20--4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

  (2)毒毛花苷K:0.125毫克,加入到25%葡萄糖注射液20~4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

  5.血管扩张剂

  如果心衰控制不理想时可考虑使用血管扩张剂,它能够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肺动脉压,从而缓解心力衰竭。可选用的药物有:

  (1)硝苯地平:每次10毫克,1日3次,口服。

  (2)卡托普利:每次12.5~25毫克,1日2~3次,口服。

  (3)硝酸异山梨酯:每次20毫克,1日3次,口服。

  (4)硝普钠:每次25毫克,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需注意观察,防止血压过低。

  (5)酚妥拉明:每次10毫克,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缓慢静脉滴注。

  6.祛痰剂

  (1)3%氯化铵棕色合剂:每次10毫升,1日3次,口服。

  (2)氯化铵:每次0.68毫克,1日3次,口服。

  (3)溴己新:每次8~16毫克,1日3次,口服。

  7.解痉平喘剂

  (1)氨茶碱:每次0.18毫克,1日3次,口服。

  (2)妥布特罗:每次0.5--2毫克,1日2~3次,口服。

  (3)沙丁胺醇:每次2~4毫克,1日3次,口服。

  (4)克仑特罗:每次40微克,1日3次,口服。

  (5)特布他林(博利康尼):成人每次口服2.5--5毫克,1日3次,饭后服用。皮下注射每次0.25毫克,如果15---30分钟无明显临床改善,可重复注射一次,但4小时中总 量不能超过0.5毫克。气雾吸入剂,用时取下保护盖,充分振摇使其混匀,再将接口处放在双唇间,通过接口端平静吸气,在吸气的同时按压气雾剂顶部,使之喷药

经口缓慢和深深吸入,尽可能长地屏住呼吸,最好10秒钟,然后再呼气。每次1~2喷,每喷约0.25毫克,每6小时一次。严重病人可增至6喷,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4喷。

  慢性肾功能衰竭

  [黄金搭配方案]

  1.卡托普利+速尿+大黄苏打片+钙尔奇D

  2.络活喜+大黄苏打片+丁脲胺

  3.缬沙坦+速尿+富马酸亚铁+促红细胞生成素

  4.依那普利+拉西地平+大黄苏打片+包醛氧化淀粉

  5.大黄苏打片+速尿+迪巧+爱西特+肾炎舒

  慢性肾小球肾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潘生丁+雷公藤多甙+保肾康+依那普利

  2.潘生丁+肾炎康复片+尼群地平+双氢克尿噻

  3.潘生丁+肾炎舒+卡托普利+倍他乐克+速尿



  4.肝素+保肾康+苯那普利+尼群地平+双氢克尿噻

  肾盂肾炎

  [黄金搭配方案]

  1.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小苏打片

  2.氟哌酸+头孢哌酮+碳酸氢钠

  3.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

  4.呋喃坦丁+小苏打片

  5.复方新诺明+小苏打片

  膀胱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复方新诺明+甲氧苄氨嘧啶+小苏打片

  2.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

  肾病综合征

  [黄金搭配方案]

  1.泼尼松+肠溶阿司匹林+来适可+依那普利+速尿+安体舒通

  2.泼尼松+雷公藤多甙+潘生丁+来适可+速尿+安体舒通+依那普利

  缺铁性贫血

  [黄金搭配方案]

  1.硫酸亚铁+维生素C

  2.富马酸亚铁+维生素C

  3.右旋糖酐铁+维生素C

  巨细胞性贫血

  [黄金搭配方案]

  1.叶酸+腺苷B12

  2.叶酸+维生素B12+氯化钾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黄金搭配方案]

  1.双氯芬酸钠+甲氨蝶呤

  2.美洛昔康+甲氨蝶呤

  3.阿司匹林+泼尼松+雷公藤多甙

  4.吲哚美辛+柳氮磺吡啶+泼尼松

  风湿热

  [黄金搭配方案]

  1.阿司匹林+泼尼松+氢氧化铝+氨苄青霉素

  2.阿司匹林+红霉素

  3.贝诺酯+普鲁卡因青霉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黄金搭配方案]

  1.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

  2.噻氯匹啶+西比灵

  3.肠溶阿司匹林+脑益嗪+甲胺乙吡啶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黄金搭配方案]

  1.阿司匹林肠溶片+20%甘露醇+丹参+维生素E

  2.潘生丁+20%甘露醇+葛根素注射液+胞二磷胆碱

  3.蕲蛇酶+阿司匹林肠溶片+银杏叶制剂+脑复康+20%甘露醇

  4.血栓通+尼莫地平+肠溶阿司匹林+20%甘露醇+速尿+都可喜

  5.西洛他唑+金纳多+维生素E

  6.甘油果糖+灯盏花素+阿司匹林肠溶片+杏丁注射液

  原发性脑出血

  [黄金搭配方案]

  1.七叶皂苷钠+甘露醇+维生素B6+胞二磷胆碱+脑复康

  帕金森病

  [黄金搭配方案]

  1.盐酸苯海索+美多巴

  2.盐酸苯海索+美多巴+溴隐亭

  癫 痫

  [黄金搭配方案]

  1.卡马西平+维生素B6+脑复康+γ-氨酪酸

  2.丙戊酸钠+维生素B6+脑复康+γ-氨酪酸

  偏头痛

  [黄金搭配方案]

  1.西比灵+镇脑宁

  2.尼莫地平+天舒胶囊

  3.西比灵+布洛芬

  4.西比灵+复方丹参片

  周期性麻痹

  [黄金搭配方案]

  1.氯化钾+安体舒通+维生素B1

  2.乙酰唑胺+氟氢可的松+氯化钠

  3.葡萄糖+胰岛素+钙剂

  三叉神经痛

  [黄金搭配方案]

  1.维生素B1+卡马西平+腺苷B12

  2.苯妥英钠+维生素B1+腺苷B12

  面神经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甘露醇

  2.维生素B1+甲钴胺+706代血浆+甘露醇

  非特异性外阴炎

  [黄金搭配方案]

  1.1:5000高锰酸钾+1%新霉素软膏

  2.方剂:元参15克+麦冬9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栀子9克+龙胆草9克+白芍12克+丹参30克+灵脂9克+香附15克以上草药煎服,每日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

痒的功效。

  3.川椒6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土茯苓15克+金霉素软膏

  将上述中药煎水熏洗,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水不宜过热,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作用,洗后局部涂金霉素软膏,进一步杀菌消炎。

  前庭大腺炎

  [黄金搭配方案]

  1.1:5000高锰酸钾+氨苄青霉素

  2.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20克+龙胆草12克+丹皮12克+泽泻15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赤芍15克+薏苡仁12克+天花粉15克+当归9克+没药8克+云苓15克+紫花地丁

15克以上中药煎服,起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

  3.野菊花25克、龙胆草20克、大黄15克、黄柏20克、蒲公英30克、大飞扬20克、乳香6克、忍冬藤30克、五倍子18克+青霉素

  滴虫性阴道炎

  [黄金搭配方案]

  1.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甲硝唑片

  2.1:5000高锰酸钾+甲硝唑栓+替硝唑

  3.方剂:(1)鹤虱30克,苦参、狼毒、蛇床子、归尾、灵仙各15克。煎水熏洗坐浴。

  (2)蛇床子30克,花椒10克,白觎15克。煎汤熏洗坐浴。

  (3)蛇床子30克,苦参50克,明矾15克,百部30克,生大蒜2~3头。熏洗每日两次。

  细菌性阴道病

  [黄金搭配方案]

  1.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双氧水+甲硝唑

  2.克林霉素+1%醋酸+2%克林霉素软膏

  3.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车前予10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十淡竹叶10克+生甘草6克

  4.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白扁豆30克+薏苡仁30克+败酱草30克

  念珠菌性阴道炎

  [黄金搭配方案]

  1.2%~4%苏打水+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栓

  2.2%---4%苏打水+克霉唑软膏+克霉唑栓

  3.2%---4%苏打水+制霉素片+制霉素栓

  4.乌梅30克+槟榔30克+大蒜头15克+石榴皮15克+川椒10克

  5.白鲜皮3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冰片3克+达克宁栓

  老年性阴道炎

  [黄金搭配方案]

  1.1%乳酸+己烯雌酚+白带丸

  2.0.5%醋酸+甲硝唑+尼尔雌醇

  3.苦参30克+百部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白鲜皮30克+紫槿皮30克+淫羊藿20克+覆盆子20g

  4.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淫羊藿30克+当归15克+紫草3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丝瓜叶30克+冰片3克。

  急性宫颈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曲松钠+蒲公英15克、地丁15克、蚤休15克、黄柏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10克、冰片0.4克、儿茶1克。

  2.乙酰螺旋霉素+头孢克肟

  3.诺氟沙星+野菊花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艾叶15克、蛇床子15克、百部10克、黄柏10克

  慢性宫颈炎

  [黄金搭配方案]

  1.1/5000的高锰酸钾+洗必泰栓

  2.1%醋酸溶液+头孢曲松钠

  急性盆腔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安宫牛黄丸

  2.克林霉素+庆大霉素

  慢性盆腔炎

  [黄金搭配方案]

  1.甲硝唑+α-糜蛋白酶+妇科千金片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黄金搭配方案]

  1.苯甲酸雌二醇+安宫黄体酮+三七

  2.安络血+维生素K+戊酸雌二醇+黄体酮

  3.甲羟孕酮+戊酸雌二醇+氟灭酸

  痛 经

  [黄金搭配方案]

  1.布洛芬+益母草膏

  2.己烯雌酚+黄体酮

  经前期综合征

  [黄金搭配方案]

  1.氢氯噻嗪+盐酸氟西汀+维生素B6



  围绝经综合征

  [黄金搭配方案]

  1.尼尔雌醇+安宫黄体酮+更年安

  妊娠剧吐

  [黄金搭配方案]

  1.10%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氢化可的松

  2.碳酸氢钠+10%葡萄糖+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

  单纯疱疹

  [黄金搭配方案]

  1.3%硼酸溶液+3%阿昔洛韦软膏+维生素C

  2.1%---2%龙胆紫药液+O.5%新霉素软膏+阿昔洛韦

  3.丙种球蛋白+复合维生素B+板蓝根冲剂+2%冰片

  带状疱疹

  [黄金搭配方案]

  1. 阿昔洛韦+布洛芬+强的松

  2.阿昔洛韦+干扰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双氯芬酸+炉甘石洗剂

  水 痘

  [黄金搭配方案]

  1.板蓝根颗粒+2%龙胆紫溶液+扑尔敏

  2.阿昔洛韦+炉甘石洗剂+银翘解毒片

  3.阿昔洛韦+炉甘石洗剂(儿童方)

  风 疹

  [黄金搭配方案]

  1.抗病毒口服液+炉甘石洗剂

  2.板蓝根颗粒+炉甘石洗剂

  疣

  [黄金搭配方案]

  1.病毒灵+左旋咪唑+30%冰醋酸溶液

  2.泛昔洛韦+转移因子+5%氟尿嘧啶软膏+1%金霉素软膏



  脓疱疮

  [黄金搭配方案]

  1.1/5000高锰酸钾液+百多邦(2%莫匹罗星)

  2.青霉素+扑尔敏+百多邦(2%莫匹罗星)

  毛囊炎

  [黄金搭配方案]

  1.2%莫匹罗星软膏+青霉素

  2.三黄片+炉甘石洗剂

  疥 疮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拉定+复方新霉素软膏

  2.牛黄解毒片+炉甘石洗剂

  4.洁霉素+10%鱼石脂软膏+丙种球蛋白

  丹 毒

  [黄金搭配方案]

  1.青霉素+50%硫酸镁溶液

  2.红霉素+50%硫酸镁溶液

  3.六神丸+玉露散

  类丹毒

  [黄金搭配方案]

  1.青霉素+10%--20%鱼石脂软膏

  2.红霉素+3%硼酸溶液

  3.六神丸+玉露散

  头 癣

  [黄金搭配方案]

  1.2.5%--5.O%碘酊+5%~10%硫磺软膏

  2.灰黄霉素+2.5%~5.0%碘酊+10%水杨酸软膏

  3.泼尼松+酮康唑+2.5%--5.O%碘酊+10%水杨酸软膏+红霉素

  手(足)癣



  [黄金搭配方案]

  1.3%硼酸溶液+2%酮康唑乳膏

  2.头孢氨苄胶囊+皮康霜

  3.特比萘芬霜+伊曲康唑

  接触性皮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2.赛庚啶+维生素C+3%硼酸+10%葡萄糖酸钙

  3.息斯敏+维生素C+氧氟沙星+40%氧化锌油+O.2%黄连素溶液

  4.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扑尔敏+40%氧化锌油

  5.赛庚啶+维生素C+0.05%倍他米松膏

  6.银翘解毒片+青黛散

  湿 疹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2.赛庚啶+维生素C+3%硼酸+40%氧化锌油

  3.息斯敏+维生素C+0.2%黄连素溶液

  4.泼尼松+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扑尔敏+1%利凡诺溶液

  5.扑尔敏+维生素C+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

  药 疹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2.赛庚啶+维生素C+0.2%黄连素溶液

  3.泼尼松+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扑尔敏+炉甘石洗剂

  荨麻疹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2.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赛庚啶+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3.西替利嗪+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4.氯雷他定+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夏季皮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绿豆汤

  神经性皮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维生素B1+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

  2.赛庚啶+胎盘组织液+曲米新乳膏(皮康霜)

  3.扑尔敏+维生素B1+皮炎平霜+5%葡萄糖溶液+普鲁卡因+维生素C

  4.当归片+炉甘石洗剂

  痒 疹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

  2.赛庚啶+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10%葡萄糖酸钙+普鲁卡因+5%葡萄糖溶液

  3.扑尔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安定

  痤 疮

  [黄金搭配方案]

  1.四环素+硫酸锌+3%--8%硫磺洗剂

  2.红霉素+硫酸锌十2%汞溴红溶液

  3.异维A酸胶囊+ 2%汞溴红溶液

  4.己烯雌酚+硫酸锌+ 2%汞溴红溶液+红霉素

  5.黄体酮+硫酸锌+ 2%汞溴红溶液+红霉素

  6.益母草膏+颠倒散洗剂

  脂溢性皮炎

  [黄金搭配方案]

  1.红霉素+维生素B6+维生素岛+赛庚啶+硝酸益康唑乳膏

  2.扑尔敏+维生素C+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3.防风通圣丸+2%酮康唑洗液十2%酮康唑乳膏

  睑腺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拉啶+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

  2.罗红霉素+氧氟沙星滴眼液+四环素眼膏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氯霉素滴眼液+四环素眼膏+妥布霉素滴眼液

  2.氟哌酸滴眼液+红霉素眼膏+1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沙 眼

  [黄金搭配方案]

  1.O.1%利福平滴眼液+O.5%四环素眼膏

  2.0.25%氯霉素滴眼液+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3.红霉素+0.3%氟哌酸滴眼液+O.5%四环素眼膏

  4.罗红霉素+0.3%氧氟沙星滴眼液+0.5%红霉素眼膏

  细菌性角膜炎

  [黄金搭配方案]

  1. 0.3%氟哌酸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O.5%四环素眼膏+贝复舒滴眼液+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2.头孢拉定+托百士滴眼液+0.3%氧氟沙星眼膏+1%阿托品滴眼液+O.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3.环丙沙星+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1%阿托品滴眼液+托百士滴眼液+0.3%氧氟沙星眼膏

  真菌性角膜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酮康唑+咪康唑+1%酮康唑滴眼液+2%咪康唑眼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2.氟康唑+0.2%氟康唑滴眼液+1%克霉唑眼膏+贝复舒滴眼液

  外耳道疖

  [黄金搭配方案]

  1.琥乙红霉素+10%鱼石脂甘油

  2.阿莫西林+10%鱼石脂甘油

  3.牛黄解毒丸+黄柏25克+马齿苋50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拉定+呋麻滴鼻液+硼酸冰片滴耳液

  2.克林霉素胶囊+洛美沙星滴耳液+1%麻黄素

  3.头孢拉定+1%麻黄素+3%双氧水+氧氟沙星滴耳液

  急性鼻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感冒清+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复方对乙酰氨基酚

  2.速效感冒胶囊+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头孢拉啶

  3.清热解毒口服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呋麻滴鼻液

  慢性鼻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鼻炎康+0.5%~1%麻黄素

  2.通窍鼻炎片+沐舒坦+0.5%~1%麻黄素+o.25%~0.5%普鲁卡因

  过敏性鼻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麻黄碱地塞米松滴鼻液

  2.赛庚啶+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

  3.色苷酸钠滴鼻液+西替利嗪+呋麻滴鼻液

  4.胆香鼻炎片+呋麻滴鼻液+酮替芬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希刻劳+呋麻滴鼻液+酮替芬

  2.希刻劳+替硝唑+呋麻滴鼻液

  急性咽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克洛+复方硼砂漱口液+西瓜霜含片

  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金刚烷胺+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

  3.头孢克洛+黄氏响声丸+复方硼砂漱口液

  4.头孢克洛+银黄含化片+清咽润喉丸

  慢性咽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银黄含片+头孢氨苄甲氧苄啶+清咽润喉丸

  2.西瓜霜润喉片+六神丸

  3.西地碘含片+黄芪响声丸

  4.咽炎片+利咽解毒颗粒

  急性扁桃体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克洛+复方硼砂漱口液

  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

  3.头孢克洛+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银黄含化片

  4.阿莫西林+西瓜霜润喉片+清喉咽颗粒

  急性喉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克洛+强的松+复方硼砂漱口液

  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金嗓开音丸

  3.氧氟沙星+西瓜霜喷雾剂+金果饮咽喉片

  4.克拉霉素+西瓜霜喷雾剂+金果饮咽喉片

  慢性喉炎

  [黄金搭配方案]

  1.西瓜霜喷雾剂+金果饮咽喉片+复方硼砂漱口液

  2.银黄含化片+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清咽润喉丸

  3.黄芪响声丸+复方硼砂漱口液+西地碘含片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黄金搭配方案]

  1.阿昔洛韦+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

  2.利巴韦林颗粒+清开灵颗粒

  3.鸬鹚瘟方+仙人掌外敷

  急性根尖周炎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克洛+甲硝唑+齿痛冰硼散

  2.阿莫西林+替硝唑+桂林西瓜霜

  牙周炎

  [黄金搭配方案]

  1.阿莫西林+硼砂漱口液+口炎清颗粒

  2.头孢克洛+替硝唑+复方硼砂漱口液

  3.替硝唑+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齿痛冰硼散

  4.替硝唑+复方硼砂漱口液+桂林西瓜霜

  口腔单纯性疱疹

  [黄金搭配方案]

  1.新霉素或杆菌肽或硼酸软膏+o.1%乳酸依沙吖啶(利月诺)液+阿昔洛韦

  2.硼酸软膏+o.5%~1%达克罗宁含漱液+阿昔洛韦+板蓝根片或冲剂

  口腔念珠菌病

  [黄金搭配方案]

  1.制霉菌素+2%~4%碳酸氢钠溶液

  2.克霉唑片+转移因子胶囊+5%克霉唑软膏

  3. 氟康唑+2%--4%碳酸氢钠溶液+转移因子

  4.2%~4%碳酸氢钠溶液+转移因子+甘油

  血管神经性水肿

  [黄金搭配方案]

  1.扑尔敏+炉甘石洗剂

  2.赛庚啶+西咪替丁+强的松

  3.富马酸酮替芬+炉甘石洗剂+雷尼替丁

  4.祛风利湿健脾清热方药如防风通圣散、四物消风散、清营熬汤等加减。

  复发性口腔溃疡

  [黄金搭配方案]

  1.锡类散+甲硝唑片

  2.鱼肝油乳+养阴生肌散+利多卡因外敷

  3.维生素C片+胆矾外敷



  腰腿痛

  [黄金搭配方案]

  1.吲哚美辛+东方活血膏+筋骨痛消丸

  2.布洛芬+根痛平颗粒+奇正消痛贴膏

  3.芬必得+天麻胶囊+伤湿止痛膏

  颈椎病

  [黄金搭配方案]

  1. 布洛芬+氯唑沙宗+维脑路通+维生素Bl片+扶他林乳膏

  2.扶他林+氯唑沙宗片+尼莫通片+波菲待液体药膜+根痛平颗粒

  烧烫伤

  [黄金搭配方案]

  1.头孢克洛+美宝烫伤膏+必理通

  2.绿药膏+ 美宝烫伤膏+左氧氟沙星胶囊

  3.京万红烫伤膏+布洛芬缓释片+头孢克洛

  跌打伤瘀血肿痛

  [黄金搭配方案]

  1.伤科跌打片+扶他林软膏+红花油

  2.舒筋活血片+活络油

  3.三七伤药片+红花油

  4.云南白药+跌打万花油

  腰扭伤

  [黄金搭配方案]

  1.跌打丸+扶他林软膏+红花油

  2.吲哚美辛(消炎痛)+舒筋活血片+活络油

  3.扶他林+氯唑沙宗片+三七伤药片

  4.芬必得+氯唑沙宗片+红花油

  5.扶他林软膏+氯唑沙宗片+三七伤药片

  骨质增生

  [黄金搭配方案]



  1.芎末+山西老陈醋+凡士林

  2.芬必得+抗骨增生胶囊

  3.骨刺片+扶他林软膏

  褥 疮

  [黄金搭配方案]

  1.生大黄+滑石+红霉素

  2.七厘散+利福平

  3.跌打万花油+甲硝唑+糜蛋白酶

  4.龙血竭胶囊+糜蛋白酶+硫糖铝

  尿石症

  [黄金搭配方案]

  1.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肾石通冲剂+枸橼酸钾

  2.排石颗粒+654—2+枸橼酸钠

  胆囊炎

  [黄金搭配方案]

  1.硝酸甘油+希刻劳+曲匹布通(舒胆通)

  2.阿托品+氨苄青霉素+胆通片(胶囊)

  3.利胆醇+加替沙星胶囊+美散痛

  4.654—2+头孢拉啶+利胆酸片(桂美酸)

  痔 疮

  [黄金搭配方案]

  1.麻仁丸+复方消痔栓

  2.新清宁片+马应龙痔疮栓+五倍子散

  3.复方芦荟胶囊+肛泰栓+京万红痔疮膏

  4.麻仁润肠软胶囊+九华痔疮栓+槐角丸

  前列腺肥大症

  [黄金搭配方案]

  1.竹林胺(酚苄明)+加替沙星+复方金钱草颗粒

  2.非那雄胺+头孢氨苄+癃闭舒

  3.保前列+头孢克洛+宁泌泰胶囊

  关节炎

  [黄金搭配方案]

  1.扶他林+麝香风湿胶囊+东方活血膏

  2.芬必得+天麻祛风颗粒+三香化瘀膏

  3.消炎痛+独活寄生合剂+特制狗皮膏

  4.酮洛芬霜剂+雷公藤片+小活络丸



千金不换之民间土方



01;各种皮癣;生鸡蛋一个,陈醋半斤。鸡蛋放醋内泡7天后,将蛋取出打破,去掉蛋壳,把蛋黄蛋白倒入醋内搅匀。每天早晚用棉花蘸醋蛋涂擦患处,3--5天内止痒消癣,1月内除根。

  02;胃酸,胃痛;生鸡蛋壳,鸡内金各20个洗净,放入锅内炒枯研成末,加白糖二两,每天早中晚饭前用温开水冲服一次,一次以汤勺,服完即愈。

03;湿诊;食盐10克,中药黄柏,苦参各30克 水煎取液半脸盆,洗浴患处,每日洗3---5次,每次均将药水煎热每日一剂,连用7天治愈。

  04;白带异常;生鸡蛋一个,用筷子头敲一个小洞,蛋内放入白胡椒7粒,用湿纸将洞封好,将蛋放入米内蒸熟就吃,每天吃一个蛋,7天治愈。

  05;盗汗;凤凰衣【鸡蛋煮熟蛋白上的一层白皮撕下来】红枣,荔枝各7个煎水一碗至半碗时将药水服下,当天见效,5--7天治愈。

  06;跌打损伤;生鸡蛋白1--3个,用鸡蛋白将适量棉花打湿透,外敷患处,加压包扎,晚服药,早取药,3--5次即可活血化瘀,消炎镇痛。

  07;各种牙疼;生鸡蛋一个打破,去掉蛋黄,加白酒一两放碗内搅匀。牙痛时将此蛋白酒喝一口含在嘴里2--3分钟慢慢咽下,立马见效。病轻服数口,病重者则慢

慢将上诉药喝完克完全治愈。

  08;神经性皮炎;中药天南星二两,放入四两煤油浸泡7天后,用此药油搽患处,三天见效,15日根除。

  09,急慢性气管炎;生鸡蛋一个打破,去蛋白放入碗内,加【中药杏仁,桃仁,白胡椒各7粒碾成药粉】药粉调匀,用小塑料袋装好,贴在脚掌中心处【涌泉穴,

男左女右】,外用布包扎好,晚贴早取,一次见效,3--5次即愈。

  10,支气管哮喘;生鸡蛋一个,陈醋三两,但不去壳与醋一起放锅里煮熟,将蛋取出去壳在将蛋放入粗粝煮5分钟,食蛋饮醋,一日三次,连服10天治愈,特效。

  11,肺气肿哮喘;蜂蜜2斤,大蒜一斤【去皮】。将大蒜放入蜂蜜内浸泡半月后,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服二颗大蒜瓣。可顺气化痰定喘,服完治愈。

  12,常年咳嗽;板油或者羊板油四两,红糖四两,开水半斤,一起放锅里熬煮成糖浆装瓶备用,服用时一次一汤勺,兑半杯开水融化服下,一日三次,连服十天,

颗镇咳消炎。

  13,消化不良;鸡蛋十个煮熟,去蛋皮,去蛋黄炼油【十个蛋黄搓成粉放入一小锅内,加半碗水,用小火熬开至水干成蛋黄油】的蛋黄水一两加白糖一两和匀,粉

两次服下即效。连服三天特效。

  14,头昏头疼;去生萝卜一个【2斤大小白萝卜】,去皮切丝放碗内捣碎。用纱布包裹压榨取汁水装瓶内加3克冰片搅匀。每晚睡前仰卧将要滴入双侧鼻孔中【每侧

大约3--5滴】连滴连吸气,5--10分钟后立即止痛,连滴十天即愈。

  15,冻疮;大白萝卜一个,去尖顶,挖一个小洞,内装二两香油。将萝卜放在火上烧至萝卜水干二香油沸腾时将油倒进瓶内保存。每晚睡前洗浴后用此油外擦冻疮

处,擦完再不生冻疮。

  16,肾结石;中药白茅根,威灵仙,各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十剂病除。

  17,尿结石;中药牛膝30克,乳香9克,鸡内金15克,滑石20克,水煎,轻症日一剂,服两次;重症日两剂,服四次。5天以疗程。用药2--3疗程可治愈。

  18,手脚裂口;生板油或羊板油1两捣烂成泥放瓶内,加如20毫升医用甘油搅匀,每晚洗浴后用药擦裂口处,7日治愈,用不复发。

  19,老花近视;胡萝卜二两,猪肝或羊肝二两,锅烟黑【百草霜】5克中药夜明砂10克,把药一起放锅粒加适量油盐炒熟一次服下。每日一次,连服7--10日则可大见

神效。



  20,严重流鼻血;鲜韭菜,洗净,放盆内搓烂,去渣取汁液加白醋一两一次服下。渣克塞鼻内30分钟一次根除。

  21,荨麻疹【痒疙瘩】;鲜韭菜1斤,糯米1斤,共放入以孰料桶内,加满水泡15天至水臭。将此药倒入锅里煮沸,用此药水洗澡并避风1小时,一次即愈。

  22,脱肛;香油2两,放锅里煎熟,加热花椒一把【炸黑炸糊去渣滤油装瓶内,每天早晚用此药油外擦患处,7天即愈神效。

  23,迎风流泪;【泪囊炎】中药全蝎120克去头足放瓦上焙干碾成粉,每天早晚饭后用黄酒吞服5克药粉,10--20天内打通泪馕,消炎散结,泪排脓,用不复发。

  24,消化道出血;【吐血,便血】中药乌贼骨,生大黄各30克,碾成细末。每次服3克,日服三次,凉开水送服,连服7天治愈。

  25小儿遗尿【尿床】;大葱须二两,雄黄一两共捣烂成泥四份。每晚用一份药贴敷在患儿肚脐眼上用白布包扎,次晨取下,连用四晚可见神效。

  26,全身水肿;鲫鱼一条约半斤重,糯米酒2斤。将鱼去腮及内脏,与酒一起放锅内煮至酒干后食鱼,勿加任何调料,3--5次可利水消肿。

  27,老年尿频;大葱须二两洗净,中药硫磺一两共捣烂成泥分成四份。每晚睡前用药一份贴在肚脐眼上,外用白布包扎,次晨取下,四次治愈。

  28失眠;

  ①方;大葱白一根约一两重,睡前蘸白糖吃,即可安眠连服5--7晚见效。

  ②方;上好陈醋三两,泡一个新鲜鸡蛋不去壳,泡7天后蛋壳已软,去掉蛋壳,将蛋清蛋黄搅拌均匀,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依次喝醋蛋液1两,此药为一天量;连服

7日见效。,两个方子联合服用效果更佳。

  29,伤风感冒;生姜5片,小葱头十个,茶叶1钱一起放锅里煎水一碗成半碗时加白糖一两热服,躺被窝里发汗一次即愈。

  30,风湿性关节炎;食盐一斤,小茴香半斤碾成粉,一起锅内加二两白酒烧热,用布将药包好熨擦患处,待药稍冷可将药带子外包于患处40分钟,加毛巾包扎,至

要冷取下。每晚一次,每治疗一次均需要加二两白酒炒热,连用7晚,如末治愈,可再用一料药重复使用7天,共计半个月可愈。

  31,肺结核;将半斤重的活乌龟一只,捆好用黄泥包满,放入才火中烧干去泥。将烧焦的乌龟碾成末加二两白糖搅拌均匀。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次一汤勺,连服

用4--6个龟粉,可滋阴养肺,抗痨杀虫,显其神效。

  32,脱发;每天用一把桑树叶熬半盆水洗头,再用烂生姜一两半盆水洗头,用桑姜水洗头后隔两小时再用清水漂洗头发,每天一次,连洗半月可止脱发生发如常。

  33,肠炎;陈小麦3斤。每晚用半斤小麦在锅里炒干炒黑,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得药水半碗加红糖一两搅拌均匀服下即可,6天治愈。

  34,鱼刺卡喉;活鸭一只,在鸭嘴放一片生姜倒提起来接鸭涎水以酒杯,让患者慢慢咽下鱼刺自消立马见效。

  35,黄疸性肝炎;用中药菌陈30克,水煎去渣取汁药一碗,煮三两豆腐至熟,吃豆腐喝汤,一日三次,连服半月神效。

  36,耳结石;猫尿每天滴耳内3--5滴,连滴三天耳结石自出。[大蒜一瓣咬断擦猫鼻毛自尿,用纸杯子接住]。

  37,粉刺痤疮;中药杏仁一两去皮捣烂成泥,用上好的蜂蜜三两调均匀成膏装瓶备用。每晚洗脸后用适量药膏外擦面部半月可愈,永不复发。

  38,水火烫伤;猫骨适量,鱼鹰毛[没有鸭绒可以]适量,一起放锅里焙干碾末,用香油调匀擦涂患处。不管烧伤多么严重,用药一处好一处,不留疤痕,特别神 效。

  39,狐臭;生石灰二两,用陈醋一斤泡石灰7天后[每天摇晃两次][先用消毒汁刺破患处皮肤在点药。

  40,肛门裂口;10个鸡蛋煮熟,去掉蛋白,将10个蛋黄搓烂放入铁勺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敖油,将油涂擦裂口,一日两次,三天即愈。

  41,脚气痒;取干辣椒子2钱,生石灰一两,一起放锅里烧干碾末。用煮沸的二两香油调匀。每晚洗脚后用此药外敷患处收水止痒,去湿毒,连用7--15天治疗痊愈。

  42,神经衰弱;猪脑或者羊脑髓二两,蜂蜜半两,一起放碗里,碗放锅内,锅内加水一碗,上盖锅盖,下烧火,熟,半均匀就吃,一次服完。每天一次,连服5--7

天除根。

  43,白癜风;蛇蜕皮二两,放瓦片上焙干碾成细末,用陈醋四两调匀饱三天后,每天早晚各一次擦敷白班处,一月内特效。

  44,脂肪肝;中药山楂,焦山楂各250克,丹参15克,首乌150克,泽泻100克,草决明100克,要全碾成细末,每天早晚各用温水服10克,一月痊愈。

  45,乳糜尿;芹菜半斤去叶洗净却碎加水500毫升浓煎成200毫升,晨起,晚饭后各煎服一次,10天内治愈。

  46,食道炎;新鲜鹅血一斤,绿豆晒干碾成粉半斤,甘草碾粉半斤。三种药搅拌和匀,在锅里焙干装瓶,每天早中晚各用温开水吞服10克,服完即愈。

化石散

结石是人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腎脏、输尿管、胆囊戓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腎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涎腺导管等的腔

中。结石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继发性感染等症状

结石困抗了很多人,甚至像噩梦一样缠绕着结石患者。【化石散它的本领很奇特,因为它能化结石,是各种结石的克星,比金子还贵。

化石散)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等作用。

一般用于热淋,少淋,尿涩作痛,黄疸赤尿,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因为有帮助排结石的功效而得名。临床上确实验证了化石散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体外。

1、利肾、胆排石

化石散首先具有利肾、胆的作用。其中的挥发性油、輮质、黄酮类钾盐等,可以促进腎结石、胆结石的排石的作用

2、利小便、抑制尿路结石、膀胱结石

化石散中的醇不容物中的多糖,其对尿路结石,膀朓结石产生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草酸钙的浓度增加,从而起到抑制尿路结石,膀胱结石的产生。组方:金钱草、海

金砂、鸡内金、炮甲、木通、滑石翟麦等十多种草药组成

主治:肾结石、胆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用法:饭后早中晚分三次服,1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排石,一疗程550元



高血压单方-效果:永远断根,家里有高血压病人留着有用



文怡

图片

治疗高血压一方

一患高血压两年之久,高压一百八十四、低压九十左右,无法工作。後食用了一个

偏方,谁知吃了一副就好了。

其方是∶精选山里红三斤、生地一两、白糖适量。山里红洗净去子放不锈钢锅内煮

烂,放入白糖,煮熟凉後放冰箱储藏。每天不计时食用,就像吃零食。

轻者一副重者三副。



高血压秘方

药方:白胡椒7粒,南杏仁4粒,糯米7粒,桃仁2两,枝子1两。

说明(1)将上列五物研成粉末。

(2)用鸡蛋的蛋白混合后,捏成饼状。

(3)晚上睡前贴在脚底心上。男左女右,用纱布包好。

(4)第二天早晨起床后除去。(一副只能用一次)

(5)如脚上发现有青色,乃正常现象。

(6)轻者三服,重者五服,连续使用,不可隔天。

注意:此方忌口服。

效果:永远断根,屡试屡效,患者受益甚多。

降血压奇圣方--5天降血压--安全不复发

 配方:取新鲜莲藕2.5斤切碎,生芝麻1斤压碎,加冰糖1斤压碎

放锅内蒸熟。取出等晾时分5等份。每天服用一份,一般5天可以降到

正常血压。较重者再服5天。安全可靠。

花生全草治疗高血压

花生全草(整棵草)一次50克,切段煎水.干品一次50克,鲜品一次150

克.一它一剂.血压正

后可改为不定期服用.巩固疗效.

主治:清热凉血,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较理想的功效!

花生加醋治疗高血压

花生半碗(大碗,带红衣)加上好醋慢一碗.泡上7天,每天早晚各吃10粒.等

血压降下来后可改为

几天服用一次.巩固疗效.

主治:清热活血,用治高血压,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高血

压)

本人系转载的 不知此方效果如何 请你咨询后再用 祝福您健康快乐!

减肥:红绿豆粥 2周减18斤

  有人只坚持了两个星期,体重就从12月初的54公斤变成了现在的46公斤……

  材料:红豆100克,绿豆100克,山楂3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所有材料共放在锅中,加1000毫升冷水,煎到豆烂即可。

  (温馨提示:红豆和绿豆煮之前最好用冷水泡一个小时,会比较容易煮烂的)

  食用方法:做好后,分两等份,一份趁热时,连汤带豆和山楂,枣一起吃下。另外一份就用保鲜膜包好放冰箱中冷藏。

  温馨提示:具体的克数去买的时候请人家帮你称下,看看100克大概有多少,回来就好办了,有点误差不要紧的

  注意:要趁热时吃,效果才最好。另外一份吃之前热下就可以了。

  原理:红豆,绿豆都是排毒圣品,并且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减脂。红枣调和胃气补血润燥。此方

共用,有助各种单品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实,每次食用只是这个半份的量(就是红豆50克,绿豆50克,生山楂15克,大枣5枚),但我自己为了省事,每天晚上

煎好,分两等份,一份晚上吃,另外一份留第二天早上吃!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在减肥期间,您的生活要严格遵守如下日程安排:

  首先: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蜜醋水,就是在25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一汤匙蜂蜜和1/4汤匙的醋(最好是

白醋),搅拌均匀后喝下。蜜醋水可以充分清洗肠胃,加速胃肠的蠕动,将体内的毒素更快更完全的排除。早饭就是上面那个

减肥汤。

  其次:除了这个减肥粥,上下午的时光不吃任何零食。

  最后:晚上也只是吃上面那个减肥粥,并且保证在7点之前吃完,吃完后睡觉前也绝不吃任何东西。

  就这样,有人只坚持了两个星期,体重就从12月初的54公斤变成了现在的46公斤。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JMS,我用这

个方减肥成功后,不仅没有因为迅速瘦下来皮肤变得暗淡无光泽,而且肌肤变的比以前好红润清透,青春痘也少了,真是一举 多得!

  最后的温馨提示:很多朋友都对午饭什么都不吃有点打怵。其实饮食控制是任何减肥方都需要,但怎么控制也是有讲究的。如何控制取决于你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安排的,不是绝对的。



《脑出血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



脑出血

一、【特效秘方处方】

处方1、当归2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生地20克炙甘草5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云苓

20克远志20克麦冬30克阿胶2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地骨皮12克菊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张子琳老中医常对弟子说,治慢性病,不但要辨证准确,而且要敢于守法,所

谓守法即“方以法立,法以方传”,这是治病的关键。该病由于出血时间长,失血较

多,引起手足发烧,全身疲乏,劳累,头晕,所用药要针对病情施治,采用合方医治才

能收效,以四物汤、参麦散四君子汤三方合用,达到一能补血和血,二能补气健脾,

病人连服10剂病情大有好转,头晕消失痊愈。

处方2、当归20克川芎20克白芍15克生地20克炙甘草15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云苓

20克远志20克麦冬20克菊花15克五味子15克地骨皮30克龙齿20克玉竹20克阿胶5

克磁石30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此方仍是三方合用,气血双补,病岂有不愈之理,再加上磁石、龙齿镇惊安

神;远志、五味子等安神养心,心宁耳鸣自愈,火降口干手烧自除。玉竹、麦冬为

臣,地骨皮为君,是为滋阴除热的要药。阿胶止血而又能补阴,阴补血止是为妙 哉。

处方3、黄芪30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地龙15克赤芍2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云苓15

克半夏15克橘皮12克炙甘草10克胆南星12克天麻12克钩藤12克僵蚕12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该病需益气养血,祛瘀通络的方法来治疗。以补阳还五汤调治,这是张子

琳老中医多年的经验之法。照此法用于临床多年,均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处方4、大黄6克(后下)芒硝6克(分冲全瓜蒌30克胆南星6克竹沥水30毫升(分冲)石

菖蒲10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脑血管病,急性脑出血,急性期神志朦胧,便干便秘,喉中痰鸣,半身不遂,苔

黄腻,脉弦滑。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王永炎经验方。

说明:通过临床观察,有相当多的脑血管病人,在脑血管急性期的3~5天内出现上

述痰热腑实证。采用上方治疗后,既可使阻于胃肠的痰热积滞得以除降,浊邪难

以上扰,气血逆乱得平;也可使腑气通畅,气血得以敷布,以通痹达络,促使半身不

遂好转。但该方当以通为度,不宜久服。

处方5、三七白及乌贼骨等量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5~10克,白开水送服,或以盐水100毫升胃管入,每日3~5次。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脑出血致应激性胃溃疡出血。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该病病情十分凶险,当此危急之际,宣“急则治其标”,笔者以收敛止血为大

法,经反复筛选,最后确定上方,凡遇此症,均用该方,每获良效。一般止血天数为

2~5天。血止后,应酌减其量再服3日。

处方6、生黄芪240克水蛭90克土鳖虫90克炙穿山甲60克丹参120克桃仁45克红花

60克川芎40克当归60克胆南星60克天竺黄60克苍术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脑梗死或脑出血恢复期所出现的语言蹇涩,肢体不利或麻木等症。亦用

于冠心病、心肌梗死。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有益气化瘀,祛痰通络的作用临床观察,有改善脑血流。扩张冠状动

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并能降压、降血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

服用本文,可预防中风。

处方7、柴胡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郁金15克青皮1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丝瓜络

15克连翘20克木瓜12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朱进忠经验方。

主治:脑出血,症见偏瘫拘挛,疼痛难伸,胸胁苦满,心烦易怒,头晕头痛,舌质暗、

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或沉涩。

说明:本方对气滞血瘀的偏瘫拘挛,疼痛难伸胸胁苦满,心烦易怒者尤其见效。

处方8、青风藤30克海风藤30克追地风15克炮甲珠20克蛇6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作者家传秘方。

主治:脑梗死,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斜,患侧肢体麻木不仁,言语不利,伸舌不正。

说明:脑出血属中医的中风偏瘫。本方有祛风活络,活血通经的功效。对中风

之中经络者有特效。一般服3~6剂就可明显好转,见效后继续服药,直至痊愈。

处方9、生黄芪12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6克桃仁6克红花6克地龙10克豨草

24克川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济春经验方。

主治: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半身不遂,肢体无力,手足肿胀为主症者。

说明:本方具有补气活血,舒通经络的作用其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豨莶草、

川牛膝后不仅增加了活血通络之功。并且与黄芪配伍,更能升清降浊,调畅气

机。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凡属气虚血瘀者

效果均好。即使血压偏高,但属气虚血瘀,亦可用之。

处方10、制马钱子30克制豨莶草60克黄芪90克当归30克水蛭30克威灵仙6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克,每服1丸,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1日量不得超过3丸,15日为1疗程休息1周后,再行第2疗程。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脑血管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以半身不遂,肢体瘫软无力为主症者。

说明:本方有补气活血、通络起痿的作用,对于脑血管病半身不遂、肌张力减

低,血压偏低或正常者效果较好。但对血压过高,肌张力增高者不宜使用。

处方11、水蛭9克全虫6克鸡血藤30克土元15克木香15克臭虫3克乌梢蛇10克地龙

15克丹参30克忍冬藤30克钩藤30克黄芪50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中风偏瘫,口眼?斜,四肢麻木。

说明: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笔者20年来临床运用此方治疗中

风偏瘫有神效,屡起沉疴,通过临床观察此方对中风偏瘫患肢的肌力提高有显著

疗效。

处方12、黄芪180克当归130克川芎20克白芍30克三七20克(冲)薏苡仁30克僵蚕10

克全蝎10克冰片3克(冲)地龙15克川牛膝30克龟板20克鳖甲20克牡蛎30克甘草10

克秦艽15克山萸10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半身不遂,肢体软弱无力,口眼?斜,流涎不摄,久治无效者。

说明:本方功能益气固肾、软坚逐瘀、开窍散结,刚中寓柔,力峻而不偏过,故治

日久之瘫痪,疗效显著,又无重新导致脑出血之弊。

处方13、白芍60克生甘草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20克桃仁10克全蝎3克蜈蚣

1条木瓜12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脑血管病恢复期,以半身不遂,肢体僵硬拘挛为主症者。

说明:本方的特点是大剂量使用白芍,配伍全蝎、蜈蚣等药共奏养血柔筋,活血

息风之功。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半身不遂,肌张力过高的病人均采用上方,每有较

好的疗效。

处方14、瓜蒌30克胆南星10克九节菖蒲15克制远志16克郁金10克全蝎10克天麻

15克白附子10克法半夏5克天竺黄15克白芥子6克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中风偏瘫痰阻络瘀型。

说明:本方化痰宣窍,息风通络。治疗形体肥胖,肢体偏废,偏身麻木而痛痒不知,

失语或言语蹇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曾治疗此型患者12例,有效率80%,孕

妇禁用。

处方15、熟地30克蒸山萸3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炒山药30克人参20克

枸杞子20克鹿角胶5克龟板胶10克淮牛膝20克杜仲炭10克续断10克狗脊10克独活

12克桑寄生15克车前子1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晚空腹服。

来源:作者经验方。

主治:半身不遂,兼有腰背酸困,全身疲乏无力等肾虚之症,左尺脉微弱无力者。

说明:此病实因肾虚脑髓不足,不能推动脑血管的血液正常运行,致使血液栓塞

不通,筋骨失其所养之故,凡曾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药,治之无效者,可服此

方,但肾无遂补之效,需多服始能见效。

处方16、诃子100克制何首乌100克石菖蒲80克木香60克麝香2克煅珊瑚30克制珍

珠30克丁香20克肉豆蔻20克沉香40克禹粮石30克煅磁石20克甘草40克

用法:上药除麝香、珊瑚、珍珠、磁石外其余9味药共研成末,入麝香、珊瑚、

珍珠、磁石粉,混匀。凉水泛丸,朱砂包衣打光,即得。1次5~9粒,每10粒重2克,晚

间临睡前温开水送服。

来源:内蒙古中蒙医院经验方。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斜,四肢麻木,言语不清,神经麻痹。

说明:本方用于脑血管病恢复期,对功能障碍恢复疗效显著。但孕妇忌服。

处方17、当归3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30克艾叶30克乳香10克没

药10克红花15克

用法:水煎熏洗,热敷疼痛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来源:作者经验方。

主治:脑血管病半身不遂,患肢疼痛。

说明:本方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很多脑血管病都有患侧

肢体疼痛之症,此乃络脉瘀阻,复受风寒所致。笔者认为,采用上方内病外治可直

接作用于患病部位,有利于肢体功能较快恢复。

处方18、土茯苓30克板蓝根24克乌梅15克细辛5克千姜6克黄连6克丹参12克当归

12克附子5克川椒3克桂枝4克黄柏12克人参10克大黄6克三七粉12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

来源:作者经验方。

说明:平肝益肾,养血通络。

处方19、胆南星10克大黄10克天竺黄10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冲兑)泽泻15克川

牛膝10克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作者经验方。

说明:清热通腑,活血化瘀。

处方20、旱莲草15克田七6克蒲黄10克地龙12克野菊花15克茜草10克毛冬青100

克川牛膝15克丝瓜络20克红花3克生地12克丹参15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作者经验方。

说明:滋阴通络,止血活血。

处方21、王永炎经验(《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

将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证候归纳为4种:风火上扰清窍型、痰浊蒙塞心神型、邪

热内闭心窍型、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明确了各型的治则、方药等。他还发

现在急性期的3~5天内出现痰热腑实证,短者在6小时内,长者2~3天,舌苔由薄白、

白腻转变为黄腻苔或黄苔,而后腹胀,腹中有燥屎。此时若能根据证及时投以通

腑化痰之剂,可望取得好的疗效。

处方22、钟一棠经验(《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

对出血性脑卒中,在辨证施治中不可拘泥于止血和涤痰。过用止血之品反使离

经之血凝固而积滞于脑内,止血可在平肝潜阳的方药中用槐花、生地榆、丹

皮、酒炒大黄等,但不宜用川芎、生蒲黄等峻猛之品,以免再出血。

二、【辨病成药】

1.脑得生丸(《中国药典》)

组成:川芎葛根红花三七山楂。

用法:制成片剂,口服,1次6片,1日3次。

功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适用于脑出血后遗症期。

2.脑血康口服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组成:水蛭。

用法:口服,1天3次,1次10ml

功用:活血化瘀,破血散结。用于脑出血后的脑水肿。

三、【预防调护】

1.饮食有节,不宜过饱,以清淡饮食为主。

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之品。

3.劳逸结合,起居有常,节制房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带状疱疹 三味药奇效



说起带状疱疹,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特别容易在季节交替之际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的致病病毒一般人人都有,潜伏在体内。季节变换之际,人体免疫力波动,它就容

易发作。带状疱疹给人带来的最大痛苦在疼痛。有些人甚至在创面愈合之后,依然有疼痛的感觉存在。

今天要介绍给你的这个小方子,是一个非常简便的内服小方子,止疼和愈合创面的效果很好。组方如下:

准备大青叶15克,蒲公英15克,马齿苋60克。将这些药物水煎服,每日服用2次即可。

这个办法,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泰斗朱仁康(如上图)老先生的常用方。朱仁康生于1908年,卒于2000年,1956年由卫生部选调至中医研究院工作。于1956年5月应聘

在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他的很多著述,比如《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中西医学汇综》、《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等,在中医外科学界,尤其是中医皮肤科学

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在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古代医学文化,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制经验方50余种。上面所说的这个方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被他

老人家列为上品。

方中的大青叶性寒味苦,入心经和胃经,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蒲公英则入胃经和肝经,性味苦寒。马齿苋则入大肠经、肝经和脾经,有清热利湿、凉血的功效。现

代医学研发现,上三味都有抗菌、消炎、抑制病毒的作用。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

病。总之,肝经郁热、湿热困脾是发病的基础。大青叶、马齿苋和蒲公英,药性直入肝经和脾经,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脾胃虚寒的人,不应该服用。这个方法的有效率比较高。据记载,此法曾经治疗144名患者,其中有125人,在用药5天以后基本痊愈。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

必须经中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辩证指导,以免药不对症,延误病情。



3味药治疗心脏病效果神奇



江浙一带为什么心脏病的人很少?因为他们有祖上留下来的神方。到外面打工或者每年农忙以后,记住农忙以后,他们家家都熬仙枣汤。比大枣更高一级的仙鹤草加大

枣汤。仙鹤草100—120克,大枣20—30枚,再加五味子10—15克。工人、商家都懂这个汤方。一年到头他们很少病痛。即使偶尔有病痛也很快康复。因为他们当地把仙鹤

草叫脱力草。一个人脱力了,可以迅速把气给补回来。药效相当于黄芪一样。

黄芪、仙鹤草连用那就更不得了。立马让心脏摄血能力加强。大枣就像粮草,大枣乃脾之果。所有的果类一晒变干瘪瘪。大枣晒再久放在柜子里半年、一年拿来掰开里

面还是润的。保水功能非常好。

如果仙鹤草、五味子、黄芪煎水喝,保护心脏有力!

有些人严重焦虑症,就用仙鹤草、大枣,抗焦虑效果非常好。人有焦虑症,焦通干,干燥的干,焦干了。

一个人面起皱纹怎么办?仙鹤草、大枣。面容由里到外精神会充满出来。仙鹤草补气、大枣补血,气血并补。五味子把气血分到五脏去。

五脏六腑都欢迎它。酸甘辛咸苦五味子最补。

心梗、心肌炎。如果疲劳的时候,懂得用仙鹤草、大枣、五味子。就不会有让人心烦、害怕、心慌的恶病出来。

仙鹤草补气强心的功能非常好。不管是心功能哪方面障碍,就是能让心喷血功能加强。

有些人干活累到吃饭嘴都不想动。仙鹤草大枣、五味子一煮,一碗喝下去又能干农活了。复苏很厉害!



特效感冒



特效感冒方:组方:紫苏30克,薄荷10克,藿香3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2克,黄芪15克,甘草5克。 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一个抗骨质疏松的方



熟地肉桂杜仲龙骨牡蛎

当归白芍怀牛膝 黄芪 白术甘草 桃仁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医到底如何调理骨质疏松的。

要想骨头好,必须要补骨髓。这个骨髓又从哪里来呢?从精里面来,这里的精就是肾精,肾精会化成血与髓,一方面这个髓去滋养头脑,叫做脑髓,一方面这

个髓会去滋养骨骼,就是骨髓。

所以要想补骨髓,一定要补肾,补肾精,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肾,主骨生髓。

如何补肾呢?一定要补肾精,补肾精最好的药是什么,就是熟地。熟地,就是大地的骨髓,用地髓来补骨髓再好不过了。熟地偏肾阴,补了肾阴还必须补肾

阳,熟地就好比灯油,有了灯油还必须有火柴,所以这里小叔用了肉桂来补肾阳,肉桂就好比火柴,火柴一划拉,灯油就燃烧了,灯就亮了。

然后用杜仲来直接强壮腰膝,杜仲也是补肾的,对骨质疏松有特别的疗效。你们看,杜仲撕开后有很多丝联系着,很有韧劲,杜仲会让骨头有韧劲,不那么

脆。任何东西脆了,坚硬了都不好,一定要柔韧,婴儿最柔韧,所以生长力最强,老年人身体比较坚硬。骨头更是如此,一定要柔韧。

补肾之后,一定要把肾里面的精华固住,把肾精封藏住,不然一方面容易上火,一方面补进去的精华容易流失。用龙骨牡蛎固涩。

强壮骨骼第一要补肾,第二要做什么呢?要养筋啊,因为筋骨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通常说强筋壮骨,强筋就是壮骨,筋可以让骨骼更灵活。这个筋如何养

呢?肝主筋,筋要靠肝血来养,所以这里用当归来补肝血,来养筋,用白芍来柔肝,让筋更加柔韧,让筋更加有弹性。

然后再用怀牛膝来强筋壮骨,怀牛膝可以大补肝肾,另外怀牛膝还可以引血下行,大多数人的骨骼不好都是腰腿膝盖不好,无牛膝不过膝,要治腰腿的病,强

壮腰腿的骨骼,还非得用怀牛膝做药引子不可。

第三步,我们要补气。因为气可以让骨骼有力,气可以增强骨骼密度。很多骨质疏松的人腿脚无力,为什么无力呢?力气,力气,没有气哪里有力呢?所以乏

力一定要补气,补血。前面当归已经补血了,现在加上黄芪来补气,气血双补。黄芪把气输送到骨骼,当归把血送到骨骼,骨骼得到气血的滋养,自然就会强 壮。

但这个气血又是从哪里来呢?老年人肾虚,肾是先天之本,除了补肾之外,还得补什么呢?气血从脾胃中来,先天之本必须靠后天之本的滋养,所以要想骨头

有足够的气血,有足够的营养,必须要好好强壮脾胃。所以用白术与甘草来强壮脾胃。

最后要用一点活血化瘀的东西,因为人老了,气血流通不畅,或者久坐不动或者磕着碰着了,骨头里难免会有瘀血,这个瘀血就会阻碍气血的运行,让骨头得

不到气血的滋养。所以,我们还要用一点活血化瘀的药,把骨头里的瘀血死血清理了,用桃仁入肾又活血化瘀

也可以用三七粉最能化骨头里的瘀血,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用这个方子熬出来的汤药,送服3克三七粉。

建议服用二十一天,一天一剂,饭后服用,一剂可以分一次服用,也可以分两次服用,看自己的脾胃情况,药渣可以用来泡脚。



祖传特效脑梗塞偏方



  1、丹芪汤

【组成】丹参15~30g,黄芪20~40g,桃仁9~12g,红花6~9g,地龙9~15g。

  【加减】 伴有畏寒、项背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者,加羌活以疏散外

风;伴有头晕热痛、目胀耳鸣、舌质微红、苔微黄、脉弦者,加白菊、牛膝、

黄芩、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以平肝潜阳;伴有失语者加石菖蒲、远志以祛

痰开窍。

  【功能】 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5-60天。

  2、通栓汤

  【组成】水蛭、当归各12g,丹参、地龙各15g,川芎、红花、赤芍各10g,

炙黄芪50g。

  【功能】 破血逐瘀,补气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3、补肾豁痰汤

  【组成】 熟地、赤芍、巴戟天、竹茹、决明子各15g,山茱萸、地龙、法

半夏、石菖蒲各10g,黄芪30g。

  【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麻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夜交

藤。

  【功能】 补益肝胃,豁痰开窍,祛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4、补肾化瘀汤

  【组成】 黄芪、地龙、赤芍、川芎、三七粉、生大黄、淮牛膝、补骨

脂、肉苁蓉各等份。

  【功能】 益气补肾,化瘀通降。主治脑梗塞(急性期)。

  【用法】 每日1剂,每剂煎取400mL,2-3次口服,连服3周。

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方面宜清淡、常

用植物油、少饮酒,少吃动物脂肪、多吃素菜。说明: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人便秘方



【处方】黄芪30克,银花2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苁蓉20-克,厚朴10克,酒大黄10克,威灵仙15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高血压、中风急性期,用对这个方,疗效极佳



高血压、中风急性期,用对这个方,疗效极佳

镇肝熄风汤降全身经络气血之逆,是张锡纯创立的名方之一,宋老师在”十大专病”高血压篇有专门一个证型,就是镇肝熄风汤。

把本方的辨证要点从症状,疾病发展的客观规律,脉象,舌象上,提炼的非常明确,本次在《张锡纯52效方心法求真》中,又详解了方解,这360度的讲解,我相信大家

看完是没有不会用的了!

镇肝熄风汤

下面我们讲解镇逆篇最后一个方子,它是降全身经络气血之逆,那么这个方子就是镇肝熄风汤。

在这里再次强调,镇肝熄风汤只是治疗脑中风的一个证型,它不能治疗所有的脑中风。我这里就是担心很多学员学东西学死了——你讲它(镇肝熄风汤)能治中风,他

拿过来就是见所有的中风都用,而且没做到方证对应,这样疗效就会不好。

1方证分析:

我们先看看镇肝熄风汤的方证:“治内中风,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的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的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

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即(始)醒。或醒后不

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那么我们看看这段文字写得错综复杂,很难记忆。那么我们归纳一下镇肝熄风汤是治疗什么的呢?它主要治疗中医所说的中风,类似于脑出血,就是充血性的,而不是

缺血性的。还有什么?近似于现在的高血压症,这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患者主要的表现,有的人肢体不利,或左或右。肢体有问题、活动不利。然后会出现头晕目眩,头胀头痛,或者耳鸣。时常打嗝嗳气。如果这个人皮肤白一点的,

能看到面色如醉。那么我们把一下脉,脉一定是弦长有力。舌质是硬的,苔一般是白,苔是干的。

我们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症状,他就是头晕目眩、头重脚轻,有一个脚底下踩棉花的感觉,我们就会用到镇肝熄风汤。

2方药组成

这个方子的组成:怀牛膝一两,生赭石一两、轧细,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二钱、捣

碎,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

这张方子组得非常好,那么我们这里的君药是怀牛膝和生赭石。我们生赭石不用说了,张锡纯老先生认为,它质重、压力最盛,能把我们经络臓腑的气血从上向下镇。

那么怀牛膝,它是滋补肝肾之阴,同时主要作用能够引血下行。

我们刚才讲了本方证是气血上攻、气血上逆,那么就得把上行的血引到下面去,这里用怀牛膝要比川牛膝好。因为怀牛膝滋补肝肾的能力要大于川牛膝。川牛膝能够活

血祛瘀,这是它的药味定位不同。

我们看看又选了哪些镇逆之药?我们选了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我们这几味药它都是血肉有情之品,同时又是骨质。我们前面讲过生龙骨是降左路,生牡蛎降右

路,生龟板是降前面,降冲气、冲脉之气,同时它也能滋阴。

生龟板我们过去用的是龟的腹甲,腹甲这面它是属阴,因此上它的滋阴降逆要好。但是我们现在由于药材缺乏,养的龟它也好几年才能长大,因此上按照西医的标准化

验,龟的背甲跟腹甲成分一样,基本都是碳酸钙、磷酸钙,说这个就用全甲吧,用全甲也有效,但效果要大打折扣。我们的门诊用的还都是腹甲,但是要贵,如果你进

一公斤全甲,里面的腹甲很少,没有几块,因为药材商那边就已经挑出去单卖了,卖价格高了。



那么我们既然降逆了,因为这个方证是阴虚阳亢,我们就要加一点儿补阴的,比如生白芍、玄参、天冬,这些个都是补阴的。白芍能降右路;玄参能滋阴,能撤无根之

火;天冬补肺之阴。

那么这里边有几味药,川楝子、生麦芽和茵陈。这三味药加得非常之巧。川楝子是干什么的呢?川楝子泻肝之气。我们知道肝气带着气血向上冲,冲到头部去了,我们

用了赭石、龙骨、牡蛎、生龟板我们往下压,压下去到哪里去?你总得给它出路,因此我们用川楝子轻轻地一泻,用的剂量很小,二钱。川楝子不能用大的剂量,非常

苦寒,大了就容易呕吐。

那么既然我们肝用了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来镇逆,又用了川楝子泻肝,那么这些手法都过于刑伐,不够仁慈。我们都知道肝为木,主升发、喜条达。你这

么镇、这么泻,那么有伐木之嫌。那么怎么办?我们又加了生麦芽,条达一下肝气,茵陈畅达一下胆气。你看多好,这张方子就变得很仁慈。

我们用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又能矫正口味,要不药物难吃。因此上这张方子组成得非常之巧。

如果出现心中热甚,心里边老是有热呼啦的感觉,我们就可以加生石膏一两;如果痰多加胆星;尺脉按着虚的,尺脉按着虚当然是肾虚了,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

钱;大便不实的,如果有平时这个人脾胃就不好,脾胃功能弱,大便就稀溏,我们就可以去掉龟板、赭石,我们改用赤石脂,临床这种加减经常应用。

3病例分享

我们治疗中风、还有中风后遗症,都是中医介入越早越好。我们现在很遗憾,很多急性期都是家属打个电话,120拉走了,进医院了。医院里几周的急性期过了,然后

他们又进入康复科,折腾到一定程度,就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所以再交给我们治难度也很大。以前乡下行医的时候,这种急性症我们经常处理,也很有疗效。

病例1:记得有一个刘姓的老人,她是个裁缝,有一天早晨起来到地里去看看庄稼,然后走到那儿就躺在地里了,多亏邻居发现把她弄回来了。

回来嘴也歪,腿也不会动,右半身也不会动。然后紧急找我。我一把脉,脉弦长有力,我们果断地就开了镇肝熄风汤。一剂下去人就清醒了,晚上就清醒了。然后继续

服用三剂,各方面的症状都大有改善,腿也都能微微动了,连着服了二十余剂,这个患者就康复了。

病例2: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放暑假开学,我们家因为住在很偏远的一家小山村,要走五十公里左右才能到达火车站,在火车站的旅馆要住上一晚,第二天才能坐上

车走。晚上没事呢,我就和旅店老板(是个老头)聊天,我看到他吃饭,吃一口饭就呛,呛的眼泪都出来,很是不舒服。

我就跟他聊,我说我是学医的,我可以给你看看。老头说:“那好啊,你赶紧给我把把脉。”我就给他把了把脉,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个病,是最早看的么。他的

左手的脉弦硬,非常的有力,上冲的厉害,可是到了寸上就明显的沉了,我观察一下舌呢,舌也是比较紫的。

我就告诉他:“你的问题应该是出在脑子里了。”那时候最先进的仪器也就是CT了,我告诉他方便的时候去检查检查头部,然后我就给他开了几付药,当时开的是镇肝熄

风汤的原方,嘱咐他说:“如果管事呢,你就接着吃。”这样呢第二天我开学就坐上火车走了。

转眼之间放寒假了,下了火车再次我又住进这个站前旅店,结果老头见到我,就像突然见到亲人的感觉,说:“你可回来啦,我去医院检查啦,果真发现脑子里有血栓形

成,吃了你的药很快就不憋了,现在吃饭也很顺畅,大便也很顺畅,心情也好多了,赶紧告诉老伴炒两个菜,我们边吃边聊。”那个时候食物不象现在这么丰富,大冬天

的能吃上两个炒菜已经算很奢侈的事了。

病例3:王某,女,68岁。患者头晕脑胀。脚底没跟,如踩棉花感。饮食可,大便日一次,成形,小便清,失眠。舌脉:舌红瘦,苔薄白,脉细弦。血压检查:

180/110mmHg。

诊断:高血压(阴虚阳亢)

方剂:镇肝熄风汤

处方:白芍15g,天冬15g,元参15g,龟板15g,代赭石30g,茵陈10g,龙骨30g,牡蛎30g,麦芽10g,牛膝30g,川楝子6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日三次。

二诊:头晕减轻。头重脚轻感减轻,脚底踩棉花感消失,胃胀。舌脉:舌淡红瘦小,脉细。

处方:白芍15g,天冬15g,元参15g,龟板15g,代赭石30g,茵陈10g,龙骨30g,牡蛎30g,麦芽10g,牛膝30g,川楝子6g,炙甘草10g,陈皮6g。7剂,水煎服,日三次。

三诊:头晕头胀消失,脚底踩棉花感消失,胃胀减轻。舌脉:舌淡,脉细弦。

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熟地30g,山萸肉10g,生山药3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石决明30g,陈皮6g。7剂,水煎服,日三次。

在急性期中医介入的,效果非常之快,现在我们见不到了,我们见到的都是后遗症期,或者缓慢恢复期。镇肝熄风汤在急性期的比较多,慢性期的相对就少。如果缓慢

恢复期出现这种证型,出现这种脉象我们也可以选用。



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三气侵入经络。”“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 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本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或气血亏损,营卫不和,筋脉 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外邪侵入经络,阻滞经脉,壅滞不通,肢体疼痛,活动不利。或因过度劳伤,或闪挫之后气滞血 凝,血不荣筋,关节拘挛,不通则痛。 常见证型如风寒湿型。症见肩部重着,如压重物,日渐加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抬举困难,重者摸头、吃饭、解系腰 带均不能为。夜间酸困不能入睡,肩部呈广泛性钝痛,畏寒怕冷,遇热则轻。舌质淡,苔白,脉弦或紧

方药:温经散寒汤(自拟方)。 桂枝12g,姜黄12g,黄芪30g,炮附子6g,白芍10g,鸡血藤20g,木瓜15g,羌活10g,当归12g,防风12g,红花 12g,伸筋草1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一般服7剂即明显见效。

典型病例

杨某,男,48岁,农民,2007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患肩周炎已一年余,右肩部酸困,重着抬举困难,右上肢只能抬到胸前,肩部畏寒怕冷,夜间加重,有时痛得夜间 不能入睡。白天影响劳动,经过贴各种膏药、局部封闭、服抗风湿西药、拔火罐等治疗均疗效甚微,经人介绍来我院门诊 治疗。望其舌质淡,苔白,脉沉弦,处以温经散寒汤原方7剂。7日后患者来诊,告知明显好转,各种症状基本消失,照上 方继服7剂治愈,现已一年多,未见复发。 临床发微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于体力劳动者,且以中老年多见,其病程较长,缠绵不愈,直接影响劳动、工作、生活。一般临 床分型较多,经笔者治疗观察,以风寒湿型最常见,占80%~90%,行祛风散寒、除湿活血、温经通络综合治疗。在祛风散 寒除湿的基础上,必须重用黄芪、炮附子,扶正温阳,以达阳气一振,寒邪自散,这是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正如《本经疏证》 所云:“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实为经验之谈。另外,本方还重用活血化 瘀之品,如姜黄、红花、鸡血藤、当归、伸筋草。因风寒凝滞经脉不通,血遇寒则瘀滞,非大量活血化瘀药则痹痛难以祛除。 寒湿祛除,血脉通畅,阳气振奋,气血调和,肩凝自除。





眩晕特效方——李可痰饮三合方



药物组成:泽泻90g,白术36g,野党参、吴茱萸各30g(开水冲洗7次),炙草15g,生半夏、茯苓、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各30g,鲜生姜30g,姜汁20mL,大枣20枚,

浓煎,缓缓呷饮,呕止后每次200mL,3小时1次,日夜连服2剂。

功用:降逆止呕,化饮利水;治内耳眩晕症。

方解:本方乃《金匮》中治痰饮三方之合方:“支饮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

茱萸汤主之。”更加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温肾镇冲,协调上下,实为本病特效疗法。李氏治此症约200多例,用此方者约占2/3。

应用经验:内耳眩晕症相当于中医之“眩晕”。

其病因、病机,古人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之论。根本之点,在一“虚”字。由虚生痰,为本病之主因。

或肾阳虚,火不生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或肾阴虚,五志过极化火,津液熬炼成痰,痰既成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入于经络则疼痛、麻木、瘫痪、结核;

入于肌腠则凝滞成痈;

犯肺为咳、为喘;

凌心则悸;犯胃则呕;

冲于上则为眩晕;

入于脑络则为痰厥、癫痫、痴呆、昏迷;

流于下则为痿痹、鹤膝、骨疽。

总之,痰生百病,怪病多痰,与《金匮》关于痰饮论治三方十分契合。

--------------------------------------------------------------------

案例:曹某,62岁。1987年10月17日急诊。

患者于昨晚1时许,睡梦中突然剧烈心跳惊醒,随觉脐下有气上攻,呕吐痰涎不止,头痛、眩晕,不能自持,觉整座房屋如走马灯相似,旋转不停,心中恐惧,闭目宁

神亦无济于事。约十余分钟后稍好,移时又发作如前。

天亮后请西医检查,心脏、血压正常,诊为梅尼埃综合征。询知患者一生嗜酒如命,痰湿内蕴。近来郁怒伤肝,致痰随气升,犯胃则呕,凌心则悸,上冲清窍则眩迷。

且患者高年,肾亏于下,冲脉不守,冲气夹痰饮上攻,故见上症。诊脉沉滑,舌胖苔腻。考痰饮之为病,其本在肾。肾虚则命火哀,脾胃失其温煦,则饮食不化精微而

为痰涎。

饮属阴邪,子时阳气大虚,阴气独盛,故病作。因以上方浓煎,缓缓呷饮,日夜连服2剂。10月18日再诊,已能下床活动,腻苔退净,唯觉腰困如折,予原方去吴茱萸

(性燥烈,为开冰解冻圣剂,只可暂用)加肾四味,滋养肝肾,又服3剂而愈,追访2年未犯。(《李可经验》



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牙痛



有一种树,它的叶子尖尖的,长长的,边缘有齿痕,这种树学名叫盐肤木,它

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它的枝枝杈杈上经常会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东西聚集在一

起,这些疙瘩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却是中医眼中的一味良药,它就是五倍 子。

五倍子和五味子只差了一个字,很多人总是把它们搞混,其实,五倍子和五味

子不仅长的完全不像,就连功效也是有很多区别的。

五味子色红,挂在树上像一颗颗小樱桃,相比之下,五倍子的个头有点儿大,

长得呢也是奇形怪状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倍子是“百虫仓”,意

思就是虫子窝,所以五倍子你把它采回来以后,要先用热水烫半个小时,然后

捞起来,晒干,才好入药。

若说到功效,五味子五味俱全,可以补五脏之气,《抱朴子》中记载,淮南公

羡门子服它十六年,面色如玉。除此以外,五味子还有“六止”的作用,分别是

止咳、止喘、止汗、止泻、止遗、止燥。五倍子有什么作用呢?五倍子的作用

也可以用六个“止”来概括。

第一,止咳。五倍子可以收敛肺气,治疗肺虚久咳。

第二,止疮。身体上有一些很小的疮口,比方说,口腔溃疡,你就用五倍子煮

水来漱口,或者打粉以后敷在疮口处,那疮口愈合起来就很快。《本草衍义》

里说,五倍子尚可治“口疮,以末掺之”。

第三,止汗。不管是自汗还是盗汗,五倍子都能治。《集灵方》里记载

说,“治盗汗、自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

第四,止血。自古以来,五倍子就是中医手里的止血良药。对于鼻出血,牙龈

出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卫生易简方》里记载说,“牙缝出血不止,五倍

子,烧存性,研末敷之。”

第五,止脱。《妇人良方》里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说“治疗脱肛不收,或产

后脱肠,用五倍子末,加白矾一小块,同煎熏洗,效果亦妙。”

第六,止痛。五倍子治牙痛,那是一绝。老话说的好,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

要命。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有牙痛出现,说到治牙痛,中医确

实有很多良药,而五倍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你是龋齿牙痛,风热牙痛,还

是胃火牙痛,都可以一用。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取五倍子适量,研成细末,反复涂擦痛处,也可以用水调

成糊状贴敷腮颊红肿处,或者取五倍子10-30克,水煎后含漱,每次10~15分钟。

来看三则医案。

有一位女士,四十多岁,因为参加朋友生日宴,一时高兴,多吃了些酒肉,第

二天一早起来便觉得牙龈红肿热痛,右脸颊也像吹气球一样微微鼓起来了,急

取五倍子30克,研成细末,一部分用冷水调成糊状外敷红肿处,另一部分反复

涂擦痛处,过了片刻,便觉得疼痛大为减轻。

有一少年,十六七岁,因为小时候贪吃甜食长了虫牙,每每痛起来,饭也吃不

下,觉也睡不好,看他的牙齿,污秽而且有米粒大小的孔洞,取五倍子10克,

水煎后,喝一大口,不要咽下,要让药性缓缓地充分地作用在龃齿部位,然后

吐出,连续三次,没过多久痛就止住了。

又有一男子,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牙齿却已松动,每次吃东西,都要咀嚼好

一会儿,观其牙龈,虽然不肿,但常常有痛痒感,取五倍子10克,打粉频擦患

牙,用药半月有余,便感觉牙齿似乎没那么松动了,也能正常吃东西了。

五倍子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因为它是百虫之窝,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虫的房

子,能作为避风港的,一定是坚不可摧的,五倍子不光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它

还可以牢牢地黏在树枝上,无论你怎么摇晃,它都不会掉下来,而且五倍子味

酸,中医认为,酸主收,可见,五倍子固涩的能力是很强的,它可以让牙齿牢

牢地固定在牙龈肉上。不过,五倍子治的只是标,牙齿长的好不好,从根本上

来说,和肾气有关,肾气不足,牙齿就容易摇摇晃晃,所以还要内服补肾的药

物,才是治本。



治疗白血病方



组方:熟地25克、山茱萸12克、淮山药12克、黄柏12克、茯苓皮10克、丹皮10

克、泽泻10克、附片10克、云南白药15克(备用)。

用法:云南白药留,其他药用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饭前服用,用药水冲服

云南白药粉每次5克,症状缓解后白药减为每日10克吞服。有效率达到100%。

疗效:用药3天,血小板上升,白细胞、红细胞增加,15天至20天症状明显缓

解,3个月末梢血象,骨髓象恢复正常。

本方有扶正祛邪,缓解病情,控制病发症,纠正化疗副作用等功效,临床效果

令人满意。

忌辛辣发物、烟酒、房事。



止脱发,生新发方



【组成】生熟地,龟板,玄参,丹皮各60克,归尾,枸杞,桑椹,山萸肉,麦

冬,天冬,何首乌各90克,藁本,白菊花,酒黄柏,霜桑叶,知母,女贞子,

夜交藤各45克,浮萍,砂仁,甘草各15克。

【用法】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早晚各一次每次6克(大约40粒),一般情况

月余发止,两月生新,半年浓密。

【注意】遗传的人效果不大。



口腔溃疡点指穴



有一个治疗口腔溃疡的特效指穴——“口内点” 对治疗口腔溃疡非常有效。“口内

点”位于手掌面中指指根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

手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就能治愈口腔溃疡和疼痛。指压“口内点”,对其它口

内疾病也很有效。



治疗甲状腺结节偏方



用料:荔枝

做法:荔枝剥皮,连肉带核捣烂成泥,外敷患处。每日一次,用20日。

功效:散结,止痛。



治颈椎病的外敷奇效方



方药:

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味子15g,山楂15g,当归12g,红花10g,赤芍12g,

生地12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炮附子6g,花椒30g。

功效:

活血化瘀,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

颈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项僵痛不适、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

用法:

将上述各药粉碎成粗末装入20×20cm的布袋中,缝上袋口,放在盆中,加水煎

煮15分钟后捞出待温度适宜,放入颈背部湿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

剂药可连用4次,10袋为一疗程。



治疗肩周炎方:



【配方】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各30克。

【用法】先将30克食盐放在铁锅里炒黄,再加入上药拌炒,将药炒至微变色

为度,然后倒在一块布上,包缠好后热熨患肩。一边熨,一边作肩关节上举、

后伸、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直至熨药温度降低为止。3小时复炒以上药

物,再熨烫1次,每天3次,同法连续治疗两天,第3天将以上药物水煎熏洗患肩2次。



治疗抽筋立竿见影方



治疗抽筋立竿见影方

组方:白芍21或24克, 炙甘草14或1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煎两次服。服2-3剂后,小腿痉挛及手足抽搐均先

后停止发作而痊愈。





治疗胆结石中药方



治疗胆结石中药方

配方:龙胆草5克,穿破石30克,柴胡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5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温服。



腰疼 筋骨疼 祖传秘方特效



【组成】熟地,杜仲各五钱,茴香,巴戟天,补骨脂,独活,艾叶,枸杞各二钱,续断,牛膝,山药,菟丝子各三钱,丁香一 钱半

【用法】水煎服,日两次,七天一个疗程。本方久经验证,一般人三四剂即愈。



四肢受风寒麻木疼痛 及小儿腹滞 土方

【组成】大葱二根,大蒜一头,生姜一两,胡椒五钱,秦艽一两,香油一斤,漳丹六两

【用法】共熬成膏,摊布上,贴患处,小儿减半,腹胀贴肚脐。



各种周身以及局部筋骨疼痛 验方

【组成】千年健,追地风,五加皮,苍术各一钱

【用法】烧酒一斤,将上药浸泡五天,日饮用三次,每次半两。



顽固肩周炎特效方



顽固肩周炎特效方: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

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

二付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腰间盘突出即使瘫痪在床,一方让你健步如飞



危害:出来疼痛难忍之外,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的出现。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偏方简历 热心网友来信:尊敬的胡老师您好,我有一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子,我自己亲自用过的

是在一本老药书上看到的,方子我也咨询过中医可以吃,但是每位病友的体质不同,用此方之前还是要依自己的体质咨询下中医,当时我什么活都干不了了,非常严

重,前后我共吃了7副药就好了能干活了,

效果非常不错

主要材料

附子(熟)15克,巴戟天15克,肉苁蓉15克,乌梢蛇15克,熟地18克,桂枝12克,蜈蚣4条,陈皮6克,元胡12克

偏方用法

以上为一副药,每天一副水煎服,一副熬出来可以分2~3次服,轻者7副、重者10副,再加3副巩固验方效果。

今天把这个方子给您就是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这个方子也特别适合由于着凉和劳累过度还有风湿的病友,腰病本身就好的慢,而且这个药也是吃一周才能看出效

果,所以,用这个药方的病友要有信心坚持服用。





此方可治股骨头坏死,三剂疼痛立止



导读:股骨头坏死系之中医,大体不外乎气血失衡,当归芍药散乃调气治血效

方,可广而用之。

当归芍药散治疗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病。由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目前知

道的原因有60多种,比较复杂,这与发病机制不清有关。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是,其病理上是先破坏股骨头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

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

节活动受限,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中医认为气血失衡是发生该病的主

要原因。由于股骨头坏死是西医病名,而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故此没有合适

的名称给其加注,随证治之是其关键。现代医学认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手段是

手术,但总体来看手术疗法因其痛苦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局限性广、远

期疗效不能尽善尽美而不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近年来有中医治疗该病的报

道,大体上是从气滞血瘀、风寒湿痹、痰湿、气血虚弱、肝肾不足诸多方面来

分析治疗,但临床疗效多不尽如人意。当归芍药散是调肝理脾治血的效方,故

我在临床上多用之。

[病案举例] 杨某,男,77岁,2000年8月诊。 患者因患哮喘病30余年,长期服

用激素类和非甾体类的药物,造成骨质疏松病。近期发现髋关节进行性疼痛,

站立或行走时加重。某院诊疗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时患者起坐行走极为困

难,辗转反侧而睡时痛醒,胃纳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白,脉弦而细

弱。认为是肝郁血虚,邪毒外袭。

处方:当归15克,白芍9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黄

芪15克,防己10克,通草10克,细辛3克,肉桂3克。

上方用了三剂而疼痛立止,遂停用其他西药而用中药治疗。上方加减运用120

余剂,随访至今,患者行走又如常。



阳痿十二剂变猛男国宝秘方



靳文清,乃我国著名老中医,被医界誉为中医泰斗。陕西省名老中医师,

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遍览家藏医书,秉承父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毕业

于华北国医学院,师承国医大家施今墨、周介人诸前辈。

靳老先生是我省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深受广大中医工作

者的爱戴。平素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治疗脾胃病、肝硬化腹水、糖尿病等,

疗效卓著。由靳文清编著的《五十年临证得失录》成为国宝中的国宝。

秘方:淫羊藿15g,仙茅10g,巴戟天15g,锁阳10g; 肉苁蓉15g,覆盆子15g,菟丝子15g;

五味子15g,车前子15g(包),蛇床子15g;石斛30g,青蒿15g,当归15g,白芍15g,甘草

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头煎四十分钟,二煎三十分钟,两煎和匀,分早

晚各服一次。

病例:杨某,男,30岁,蒲县建筑工人。患者发现阳痿早泄滑精一-年余,久治

不愈。现觉神倦畏寒,纳谷不香,睡眼多梦,腰困腿软,口千思饮,手足心

烧,小便频,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辩证为:肾阴阳两虚,

宗筋失养。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服用三剂后,有所好转,共服用十二剂后,诸

症悉除,告痊愈。

阳痿-一症,由于肾阳虚者故属多见,但亦见阴阳两虚,肝血不足,宗筋失

养,故采取阴阳双补。至于运用大剂石斛,是据《药性本草主“男子腰脚软

弱,健阳补肾益力之功效。”加入肾阴阳俱补之方剂中,其补肾健阳之效更属

明显。固本方收效较好。

方解:本方具有壮阳起痿之功。主治阳痿早泄滑精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

多例,疗效独特而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献方人:靳文清名老中医师、中医泰斗

提示: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须在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焼伤不留痕

一、治烧伤迅速而且不留瘢痕:

只要买橄榄油和滑石粉两味药搅匀涂抹,抹到之处很快就好起来,其他完全没有痕迹。去西药房买橄榄油,文具店买滑石粉,将自制的膏药涂抹烧伤部位,隔一阵子看

药膏消散掉,即再加涂抹上去,很快如婴儿般的嫩肉长了出来,跟常人一样没有疤痕。头发眉毛也会一一长出。

此方同样也可用于烫伤,搅好的药膏,涂抹患处。一小时后,恢复到像是没有伤到一样,全不起泡,肉很快长起来长平了,不再淌水而收口。

二、快速治愈骨折绝方:

黑木耳一味,加红糖,以竹筒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其效如神。黑木耳置一大竹筒内,以另一小竹杆捣。木耳为胶质,根本不能捣乱, 但加用红糖后,非常容易就可以将其捣成泥状了。而且是相当有粘性的泥状物。

三、私藏绝秘美容方: 早上用生姜适量拌4一8粒核桃嚼吃,女人坚持长期服用此方可成绝世丽人



一个方子搞定全身关节痛



有一老人,手关节严重变形,痛起来整晚睡不好觉,原来这老太太家务繁重,又常年用冷水洗衣服,寒冬腊月也是如此。一经点破,从此之后远寒凉,再配合方药调 理,很快就能去痹痛。 用的是哪个方子呢?张仲景的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里说它治疗诸肢节疼痛。也就是说关节痛,无论哪里,它都可以治。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2克、白芍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 、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制附子10克 寒主痛,寒是导致关节痛最大的一个病邪,所以这第一步就是祛寒。 附子这味药相当厉害,它非常的热,可以打通十二经络,哪个地方寒凉寒冷啊,它都可以到。附子性走不守。它一进到身体里头,你会发现全身血脉都喷张,它会走来 走去,把寒气从脏腑筋骨里逼出来。 桂枝是桂树枝头最上面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因为长在尖端,所以阳气很足。桂枝温阳通络,它能让阳气去到疼痛的地方,我们看周围的树木,冬天的时候硬邦邦的, 一折就断了,但是春天就不同,春天冰雪消融,你再一折,发现很有韧性,因为它多了些阳气,有了阳气,关节会软,麻黄能把毛孔打开,让风寒邪气原路返回。中医 讲,邪之来路,亦邪之去路。那些风邪、寒邪啊,顺着毛孔进入人体安营扎寨的,不管它是藏在皮下还是筋骨肌肉,麻黄都能给它搜刮出来,然后再沿着毛孔,开门逐 盗一样给它打出去。 生姜这味药是温性的,它能够去除感受的寒邪,生姜解表的力量比较好,以前淋雨之后,就会煮一碗浓浓的生姜红糖水,趁热喝,喝下去身上微微汗出,起到一个散寒 的作用。 药书上把风寒湿等疾病向愈的现象叫汗解,就是说毛孔也是身体排邪的重要途径,毛孔通透,汗能够出来,就说明邪有出路,身体才会慢慢好起来。 四味药,不管是在里之寒还是在表之寒,都能通治。 知母苦寒,一方面可以防止太多的温药让身体受不了,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寒化热,寒邪在身体里郁久了会化热,这就好比把一块儿冰块儿放在正在烧的锅里,一会儿就 变成热水了。 防风,古人取名字可不是随随便便取取就行的,都说风随草偃,自然界的树啊草啊,风朝哪个方向吹,就往哪个方向偏,可唯独防风这种植物不同,风吹不动它,在再 大的风中都能静止不动,所以古人用它来做为抵御各种风邪的药。 防风,它能防止外界的风侵入,再一个所有风从外面进到体内,它都能把它赶出去。为什么要祛风呢?中医上有一个词叫虚邪贼风,就说这风啊像个小贼一样在身体里 游走不定,关节疼痛走来走去的,也就是一会儿这疼,一会儿那疼,多数跟风邪有关。众风药皆偏于辛散,唯独防风多了份甘润。刮一场风,没有带些牛毛细雨来,那 就是纯粹的刚风,如果带些牛毛细雨来,这就是柔软的风。柔软的风,连风带雨,滋润大地,所以防风祛风而不伤正气。 风邪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载体,它可以载着其他任何一种邪气,深入到我们的脏腑经络当中。比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祛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 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所以接下来的一步就是祛湿了。 祛湿的关键是健脾,张仲景这里用的是白术,白术在中医里地位很高,它主要是通过加强脾脏的运化吸收功能,来达到祛湿的效果。 白术在古代被认为是吉祥物,因为它的形状非常漂亮,像如意,又像云卷,它的颜色发黄,味道也非常香,所以它是生脾土之药,土能制水,好比那坑坑洼洼的乡间小 路,一下过雨,水湿是不是就很重,这时候铺几铲干燥的泥土上去,立马干爽。为什么加上芍药和甘草呢?因为有明显的疼痛,芍药与甘草配在一起,就是大名鼎鼎的芍药甘草汤,古代形容芍药甘草汤功效就四个字,缓急止痛,从头到脚的疼痛, 它都能缓。 《朱氏集验方》里把芍药甘草汤叫做去杖汤,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腿疼时路都走不动,不得不用拐杖,用完这张方子以后,腿不疼了,拐杖也不用了,那就把它叫 做“去杖汤”吧。 可见,芍药甘草汤止痛的作用有多厉害。 仲景方看似平淡无奇,用好了却可以妙手回春。桂枝芍药知母汤可以治疗全身上下所有关节的疼痛,只要符合寒湿特点的就可以用。 最后要说一下,附子有毒,现在药房里卖的都是制附子,生附子基本买不到了,制附子是经过炮制的附子,毒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很多人不懂怎样煎煮附子等有毒的中 药,这类药一般要先煎,久煎,至少半个小时,在开方子时医生会在处方中附子这味药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倪师:几乎所有的癌症都与心脏病有关



如果一位医师无法治疗心脏病的话,他是绝对无法治好癌症的,同时会把治心脏病的方式复杂化,需要大动干戈也无法治 好,反之如果一位真正可以治疗心脏病的医师,就可以把治疗心脏病的方法简化到用几剂处方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开刀的, 而且必然可以治疗各类癌症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癌症都与心脏病有关的。

如果你看到这里你认为癌症与心脏病是无关的,与我的论调相反,我不怪你,因为你一定是位从没有治过癌症的医师,所以 你才会如此认为的,同时我相信你是也没有治疗过任何一种心脏病的医师,你才会如此认为的,请摸着良心说话,世上有多 少医师能真正做到治疗心脏病呢?

想不要得到心脏病的人,你必须听我的建言,因为我已经有许多经过中医治疗后状况好转心脏病的案例在我手边,还有西医 心脏病专家写的証明,証明他的病人是中药治好的。要听能真正治疗心脏病医师的话,才是有智慧的人,这是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本不受病,所以读者们一定听过各种癌症,但是可有人听过心脏癌这名词,世界上没有 人死于心脏癌,就是因为心属火,代表非常炙热的意思,癌细胞顺着血液进入心脏时,就如同飞蛾扑火般的被烧死了,读者 只要问一下你的医师是否知道这原理,如果不知道这Common Sense的医师是治不好心脏病与癌症的。 现任美国副总统钱尼已经开过四次心血管绕道手术 ,而心脏病仍在折磨他,不但每天要吃一大推西医的毒药没效之外,还担 心害怕心血管随时会破裂,引发心脏病而死,如此人生有何意义呢?

今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又做了同样手术,我知道一样是没有用的,但是他却没有从钱尼的案例学到教训,所谓不二过,美国 人可能不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做为一位医师的天职就是要帮助病患免除来自疾病的威胁,对不? 但是反观时医,到底哪些人真正的做到了,目前除了西医的外科在帮助受伤骨折火伤脑部受伤等等之外,内科是毫无帮助, 受伤非病但是也够吓人的,这时西医外科可做得很好,我不可否认,但是内科疾病呢?

这随时在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每分每秒都在夺取人命,这个看不到的杀手才厉害,杀人于无形,且又隐藏的很好,很难去发 现它的存在,往往等到发现了就已经太迟了,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要如何自保,如何才真正能够做到防范于未来,这才是最重 要的课题,我写此篇的目的就在于此,读者请用你的智慧来做判断来做选择吧。(我已经删除一重要段落,以免被不诚实的 人拿去做为自己的智慧财产权) 因为包在心脏上方的就是肺脏,肺法象天幕,其性寒,主呼吸,管皮毛,这是众医皆知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肺的主要功能是 利用呼吸时产生的空气压力,再借由横隔膜的升降迫使心之火向下走,不向上升,所以肺脏就像冷却器一样不断的在保持体 温不会过高,因此把肺脏与小肠治好是治心脏病的不二法门。

因此在治疗心脏病时,如果光是开些针对心脏的药是无法治好心脏病的,我会在教人纪时再全面说明之,我也准备出书来说 明用传统中药如何治疗心脏病,对真正有心研习的读者们,我说一声抱歉,但是我保证这最好的知识一定会传递到你们手上 的,谢谢! 但是我可以先告诉诸位读者,如何预防心脏病,至少大家可以先不要得到心脏病。

第一:远离色拉油,使用猪油或花生油最好,这就是物性,要了解物性只要使用Common sense就可以了,听专家说的话 你怎么死的都会不知道。犹记得小时候,母亲都是使用猪油炒菜,产生的油烟污垢,她只需要用热水就可以把油烟机清洗得很干净,完全不需要使用 强力去垢清洁剂,而现在人人都在使用色拉油炒菜,所产生的油垢非常黏,很不容易清洗,每年过年前很多人拿去给清洁公 司洗,否则自己是洗不干净的; 还有妇女们时常发现厨房水管堵塞住了,请水电工来修,他们一取出堵塞部份的水管,就发现都是油垢堵住,这就证明我们 会有心脏血管堵塞,与食用色拉油有关,我们人体内很热,如果你拿一块猪油放在手掌心上 ,没多久就溶化了,所以它进入 人体之后,绝对不会停留在体内的。 我国吃猪油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创造上亿的人口,百岁人瑞不知凡几,现在大家已经忘记吃猪油的历史,改吃色拉油的结 果就是心脏血管堵塞,当年色拉油厂为了推广色拉油,希望人人都使用它,所以找了一些从未治好过心脏病的西医来打广 告,说吃动物油会得心脏病,吃色拉油不会得心脏病,这种胡说八道的理论,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家破人亡。

现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如此年轻的年纪就得到心脏病,我根本不需要去问他是吃猪油或色拉油,他肯定是吃色拉油,猪油 绝对没听过,而且美国快餐盛行,其所使用的油都是一再重复使用,可能一周会换一次新油,这使得食物质量更差、更毒, 目前还没有一间餐厅会每次炸食物时都使用新油,用过一次就丢弃,每次都使用新油来炸食物,如果吃色拉油是对的为何他 会发生心脏病呢? 人类吃色拉油已经近三十年结果是一大堆人得到心脏病,因此希望大家请改吃猪油,对心脏绝对不会造成伤害的,任何会造 成你家厨房抽油烟机很难清除油垢的油都不可以使用,任何油垢只需用热水就可以清除干净的,都请放心食用,因为我很肯 定它们不会造成血管堵塞的。

第二:生活必须很规律,不要通宵熬夜,半夜了还在外面玩耍,不吃消夜,不吃零食,不要吸毒,不要轰趴,多多运动,人 天生双足是设计给走路使用,如果是设计给跑步用,就会给你四支脚的如猫、狗、豹等动物,这又是

人们跑步是不利健康的,所以我国古人设计出许多强身的工夫,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没有一项是跑步的,所以气功是最好 的运动,大家常做必然有利健康的,千万不要去买一些西洋玩意的健身器材,又花钱又伤到自己,得不偿失,不但伤身又没 有用,光是有形的肌肉没有用的,我们必须从身体内在开始调理才是对的。

第三:不要吃西药与西洋人的维他命等药片,因为它们都是化学合成品,非天然的,吃到肚子里是酸性的,中医所谓性寒, 它们会把心脏应该有的水分排掉,把血管里的水份排出使它们更容易硬化,更容易破裂,所以吃西药对心脏一定不好的,各 种维他命因为都是化学合成的不是天然的,吃到身体里不但无助于人体,反而会造成人体的负担,也同时会去喂食癌症细胞 的,由于癌症与心脏的强弱有关,癌症增强,心脏就跟着败下阵来,因此也不好的。

第四:永远保持好心情,给自己压力太大,或一天到晚怨恨别人,妒忌别人,喜欢钻牛角尖的人,都是心脏病的高危险群, 我们的心情绝对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因此忧郁的人也会发生心脏病的。应该时常对自己说算了吧,不要再想了,世界好 大,有非常多的美好事物在等着你,不要再斤斤计较了,对你助益很大的。

第五:不要做医师了,我如果做别的行业,我一定只会去赞美别人,因为说好话不需要教,人人都会的,谁愿意做坏人呢? 当医师就不一样了,说实话是最难的,因为西医一但说实话,就没有病人去看他们了,我一说实话很多医师就要倒霉了,但 是不说实话那病人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含冤而去。 诸位读者可知道一个人死亡后,连带出说不尽的悲剧在后头,你们没有看到而已,为了能救更多的人,就必然会得罪一些为 了钱而草菅人命的医师,不去导正不正确的医学观念,如何让医学进步呢? 错误的医学观念只会害死病人,完全对人类没有贡献,我去修正它又会被死不认错的自命清高的学者攻击,所以不要做医师 也可以避免得到心脏病的,因为结果不是我被他们的愚蠢又死要钱的执业态度气的得到心脏病而死,就是他们被我的直言气 的得到心脏病而死,这时病人呢?因为搞不清楚谁对谁错?结果还是会因为心脏病而死掉了。

第六:感冒要吃中药,绝对不可以吃抗生素,抗生素伤到心脏是很肯定的,这抗生素不但是完全无法治好感冒,而且会使感 冒病毒更深入人体,所谓的C型肝炎根本就是感冒的病毒,与一般肝炎病毒是不一样的,西医硬柪说是有C肝,实际上是他们 使用抗生素把感冒病毒逼入肝脏后所造成的疾病,原本根本没有此病的,我有资格可以说这话,因为我每次在治西医判定为 C肝的病人,到最后要收尾时,病人都呈现出不同的感冒症状,有人是大青龙汤症,也有葛根汤症,中医认为肝脏是心之 母,有良好的肝脏就会有健康的心脏,所以抗生素不能吃。

绝对不要去听一位连感冒都治不好的医师的话,也绝对不要去听一位从未治疗过肝病医师的话,因为当一位医师如果连病都 没有治疗过,又有何资格去谈如何治病与预防呢? 我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证明中药绝对是可以治心脏病的,举一例子就足够了。大家是否记得小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化学清 洁剂,妈妈们都是使用硷块先把它溶化在水中,然后再来清除油垢,既简单又便宜又清的很干净,而所有中药都是天然碱性 的,连柠檬的极酸味都是碱性的,因此碱性的功能一直存在于中药内,当然可以把动脉血管栓塞的部份清除干脆,而所有的 西药都是酸性的,当然是无效的,你如果连碱性电池的寿命远比酸性电池来得长许多都不知道的话,你根本是个知识障,连 常识都没有。 因此要健康长寿就要学习如何做一个碱性电池。而中药虽然难吃,但是都是碱性的,西药方便吞服,但是都是酸性的,读者 请自己做选择吧。 昨天晚间我看到台湾新闻又在报导美国的百年老药阿斯匹林,每天服用一片可以预防中风与心脏病,同时还请台湾的心脏病

権威朱树勋教授来现场表演吞服一片,我个人很尊敬这些西医界的耆宿,对他们的人品与专业十分敬佩,但是因为我们讨论 的是医学,是掌握人们生死大关的大事,绝对不容许有错误发生,否则一条人命就去了。

对一位医师而言,人都是会死的,但是不应该是病死的,应该是逐渐衰弱退化而死的,如果是病死的,就表示医学有问题 了,依照朱教授所说的,因为有瘀血块阻塞在冠状动脉里,所以会造成心肌梗塞,又根据西医理论认为瘀血块如果阻塞在脑 血管之中,就会造成中风。 我希望读者聪明一点,试问西医可曾说过为什么人体会有瘀血块产生?答案是没有说,因为他们不知道从何而来,他们只了 解阿斯匹林可以使血液稀释,所以认定阿斯匹林可以活血去瘀,于是就去强调可以预防心脏病,其实这只是说了一半,因为 他们不了解吾国中医理论千年以来早就说得很清楚了,他们没有去研究中医,所以并不知道我们早就解决此一问题了。 此新闻之后我没有看到台湾中医或大陆中医出来说话纠正错误部份,好像每个人都噤若寒蝉,很怕得罪西医似的,我认为不 需要怕,真理就是真理,走遍天下也不会改变的,现在就由我这个让中西医都气得半死、默默无闻的只专研于健康的身体、 心脏病专家的小中医来为西医心脏権威朱大教授补充说明一下,读者请鉴赏之。

中医与西医不同的地方很多,我从诊断法先说起,中医学以八纲辨症为主,分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种,而西医只知 道用虚、实、表、理四纲来辨症,因此他们不了解阴阳寒热是什么东西,所以停留在化学医学,也就是科技结果,由于少了 这四样辨症法,于是造成对所有疾病发生的源头不明白,所以所谓的预防医学一直不见成效,不知病自何处来,当然无法去 预防它发生,大家认为呢? 这是Common sense问题,也由于中医比西医多了阴阳寒热四症辨症法,所以世上所有中医都知道疾病是因何而来的,因为我 们多了这四症辨法,我先介绍寒热观念给大家,我用简单的比方就可以让大家了解为什么寒热很重。 我们北派中医非常注重双足是冷还是热,这是健康人体症状之一,请问读者你知道冰块是怎么来的?从冷冻库来的,中国北 方冬天时冰天雪地河水都结冰了,为什么? 因为冷,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寒症,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如果它是热的,就表示人体内没有瘀血块,如果是冷冰的双 脚,就表示身体里面因为寒冷而在制造瘀血块,就如冰箱冷冻库一样的在不断的制造冰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是寒造成身体 内产生瘀血块,而会产生里寒的原因就是心脏太弱,也就是心阳不足。 所以在经方中有一汤剂名叫芍药甘草附子汤,又名去杖汤,所有酸味的药主收敛,故白芍酸收,能将所有静脉血液导流回身 体内,同方中使用炙甘草可以温和小肠与强心阳,最后加入炮附子的目的,就是采用炮附子的热性,使体内与双足的温度上 升,在附子这壮热的药物之下所有瘀血块自然由于高温就像冰块遇到高温一样而融解了,全方不见任何活血化瘀之药,但是 效果却是一剂知而二剂已,不但清除动脉血管瘀血阻塞,同时又使人体不再制造血块,因此是预防与治疗同时进行。 读者请看日本人每个人都喜欢泡温泉,好像是全民运动一样,所以人人长寿,长年泡在如此的热温泉之下怎么会有冰块(瘀 血块)出现呢?很多日本温泉还在冰天雪地里,此真造物者之神奇。 现在南派中医视附子麻黄桂枝如蛇蝎般的畏惧,一点都不敢使用,还去教导学生不要使用,也由于不会用,因此只要是西医 说的都是对的,碰到西医的专家时,连屁也不敢放一个。

我再告诉读者一些传统中药,如西医使用的应付紧急心脏疼痛的硝酸甘油舌下片,我们中医早在千年以来都是使用硝石与雄 黄合并制剂也是放在舌下的,功能与目的是一样的,而且经方中有红蓝花酒就是治疗强烈刺痛型心脏病发病时使用的,如此 千年以来一直存在的最宝贵的祖产,我们后人却不但弃之不用,有人甚而岐视它,一昧的只知道崇洋 南派中医必定会担心病人如果需要换心脏怎么办呢?在北派正统中医来说,心为君主之官,本不受病的,现在如果有结构受 损,并不需要换心脏,西医因为不懂阴阳辨症,所以不知道损伤自何而来,任何一位中医如果非常了解阴阳辨症法则,那用 中药来治心脏结构受损的问题就非常容易了。 例如心脏瓣膜闭锁不全,心脏肥大,心律不整等,就可以轻易的治疗了,换心手术是不必要的,我无法在网页里说太多,还 是留在教人纪时再说吧。 光是上面对于瘀血块的说明,我相信就已经没有人可以说得如此简单明白了,医者易也,我想光是理论的思维就足以让这些 西医心脏病权威们无法反驳我,更何况我又提出如何检查得既正确又简单快速,完全不需要任何高科技的仪器,也不需要注 射任何放射线才能感应到的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做扫描用,简单到连小孩都可以立刻诊断出来,只要问病人双足是热的还是冷 的就知道了,连脉都不需要摸就立刻知道了,又连带提出如何治疗与预防,这就是我国正统医学的过人之处。 每天吃一片阿斯匹林会让双脚越吃越冷的,因为阿斯匹林是酸性的,主收敛,会使血管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薄,更容易造 成动脉血管破裂,所以每天吃阿斯匹林的人一定在四肢上可见非常容易内出血的,所以如果你喜欢得到动脉血拨离 (Anurism)或是胰脏癌的话,只要多吃阿斯匹林我保证你就可如愿以偿了,大家还不如去吃麻辣火锅来的有效,读者认为如 何? 唉,为了矫正视听,我又泄漏一些足以拿诺贝尔医学奖的医学知识,请读者帮忙如果有别的中医说同样的理论,他没有说明 出自我这,就是侵权行为,请告诉我,大家如果都尊重智慧财产权的话,我何需留一手不教呢?

因此我此篇只说了一半,但是如果大家都在研究经方,那我肯定是最差的一个,因为我一点都不聪明,只是一直读书不曾间 断而已,有位在读研究所博士班的学生时常传真资料给我,他自行研究经方的心得,我从他能引经据典的方式来做比较中得 知,此人才智过人,我实在不及他,有如此优秀的人才在研究经方,将来必定超过我多多,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现今世 界各国的精英份子都在研究西医,所以聪明才智很高的人才都在西医那边,只有我这个不明智的人一直在研究中医,唉,真 是孤军奋战。 最新2004年的医学研究报告来自America Medical Association全美国最大的西医学会说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 预防心脏病,反而有许多证据显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你会有超过85%的机会得到胰脏癌,因为它是一种强酸剂。 酸性对人体破坏最大。这在美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该份报告是由一群美国心脏病权威所做的研究,现在台湾一位心脏病 权威就可以把它做废掉,我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做,我相信台湾卫生署也知道此事,因为全世界的西医都以AMA做为最专业的 西医标准机构,他们西医自己都否定了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结果朱教授说可以,如此台湾卫生署为何不去处分朱教授 打不实广告,要罚钱的,我想朱教授会如此做,只有二可能:

第一,他没有更新2004年的西医新知,第二,他有收受西药厂的钱,否则为什么一位名医需要去违法呢?我告诉读者,台湾 卫生署是西医卫生署,所以西医可以胡做非为,不会有麻烦的,中医就不行,一有小错,他们就立刻群起而攻之,想尽办法 去丑化中医药,你们说老百姓可不可怜,真正能治病的中医受到打压,不能治病又死要钱的西医却受到尊敬与保护,这是什 么世界? 台湾有许多香蕉族,自已以为生在美国就应该很高人一等,以讨厌中华传统文化为方向展示他们的荣耀与众不同,不了解人 人是平等的,没有特殊的,因此处处想要表现出他认为自己有高人一等的文化,很先进很洋化,所以把美国人一些不正确的 生活习惯带到台湾,每天无论是在家中或是办公室里都喝咖啡,每天都吃阿斯匹林,只要是头痛或手痛任何痛发生时,就立 刻服用阿斯匹林,这类人的坏习惯,会让他们在30岁到40岁左右就得到胰脏炎的,一但得到后,要活过50岁就很难了。 读者如果不信我说的话,请到医院里去问一下得到胰脏炎住院的病人是否喜欢喝咖啡,是否常吃阿斯匹林就可以证明了。因 为咖啡与阿斯匹林都是强酸性的,两者碰在一起就更酸,酸是胰脏的负担,自然就生病了。这段请不要给你讨厌的人看到, 否则他就太健康了,他们不知道在台湾随便马路边一间中医诊所就可以治好他的胰脏炎,以后也不需要死于胰脏癌了,还一 头钻进医院,表示很洋化,结果就英年早逝,我相信中国信托的辜XX先生就犯下此严重的错误,我不认识此人,我可以从报 章杂志的一些报导中推论出来,我相信是八九不离十了。 可能他们的家族与他们拥有的和信治癌中心到现在还是不了解为什么这位非常优秀的事业接班人会英年早逝,请记住阿斯匹 林与咖啡是给敌人吃的,自己千万不要吃,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大的悲剧,让我们终止它吧。



生姜用的好,少往医院跑



【生姜用的好,少往医院跑】

1、生姜+红枣——便秘好了

2、生姜+花椒——湿气除了

3、生姜+蜂蜜——肚子消了

4、生姜+绿茶——咳嗽好了

5、生姜+食盐——油污净了

6、生姜+苁蓉——肾气足了

7、生姜+陈皮——脾胃和了

8、生姜+白酒——狐臭没了

9、生姜+艾绒——鼻通气了



洒后勿服七种药



有些药物在酒 洒后勿服七种药

有些药物在酒精的作用下,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使你老病未去又添新病。特别是下面7种药。

一、降压药。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引起突发性低血压。

二、降糖药。饮酒,会令血糖下降,引起严重低血糖,同时,酒精增强了微粒体酶活性而使口服降糖药在血中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另外,氯磺丙脲与酒同用可引起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二甲胍口服降糖药与酒精在体内相遇,有引起酸中毒的危险。

三、抗生素。先锋(头孢)霉类药物与酒同时服用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症状。

四、抗痉挛药。大量饮酒可使苯妥英类抗痉挛药代谢亢进,从而影响药效。

五、抗忧郁药。饮酒者服用丙咪嗪、阿密替林等三环类抗忧郁药时,可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从而使行为紊乱,易出事故。

六、抗溃疡药。甲氰味胺等药可促进酒精加速吸收,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出现神经过敏,精神错乱,定向力丧失等酒精中毒症状。

七、抗凝血药。酒精可影响香头素抗凝血药对肝脏酶类的竞争,从而使其抗凝血作用增强,导致药品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精的作用下,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使你老病未去又添新病。特别是下面7种药。

一、降压药。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引起突发性低血压。

二、降糖药。饮酒,会令血糖下降,引起严重低血糖,同时,酒精增强了微粒体酶活性而使口服降糖药在血中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另外,氯磺丙脲与酒同用可引起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二甲胍口服降糖药与酒精在体内相遇,有引起酸中毒的危险。

三、抗生素。先锋(头孢)霉类药物与酒同时服用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症状。

四、抗痉挛药。大量饮酒可使苯妥英类抗痉挛药代谢亢进,从而影响药效。

五、抗忧郁药。饮酒者服用丙咪嗪、阿密替林等三环类抗忧郁药时,可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从而使行为紊乱,易出事故。

六、抗溃疡药。甲氰味胺等药可促进酒精加速吸收,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出现神经过敏,精神错乱,定向力丧失等酒精中毒症状。

七、抗凝血药。酒精可影响香头素抗凝血药对肝脏酶类的竞争,从而使其抗凝血作用增强,导致药品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



防治低血糖4个方法 转载自养生之 家



糖尿病患者因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发生低血糖,只是轻重

不同而已。

我是患糖尿病46年的老糖友,二十多年前多次发生过低血糖,其中有3次人已经昏迷,辨

不清前进的方向,有1次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幸亏家人、同事发现,抢救得法,才幸免

遇难。

从此之后,我把防治低血糖看得比防治高血糖更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我通

过多实践,深刻认识到抢救低血糖必须抓好以下四点:

1.掌握低血糖的症状

发生低血糖时患者手脚冰凉,且身上冒汗,有饥饿感。如果不及时进食就会发生两眼昏

花,视物模糊,辨不清方向,继而昏迷跌倒,甚至死亡。

如果夜间出现低血糖,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重复做梦,心烦意乱,大汗淋沥,被褥

湿透,手脚外露等。

2.救治要快

低血糖时,心脏供能、供氧减少,如果低血糖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

梗死,同时引起脑细胞软化和坏死。

医学研究发现: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脑损伤就不可逆转,即使人救活了,也会变成痴

呆。

所以,低血糖救治在于一个“快”字,抢救越快对患者心脏、大脑损伤则越少,患者身体恢

复越快。

3.抢救方法要对

如果低血糖处于萌芽阶段,自已还能自理,自已吃点糖果就行了。

如果患者已经昏迷,施救者要将患者躺下,头侧卧,解开其衣领,清除患者嘴里的呕吐

物,使其保持呼吸畅通,然后立即就医。

4.矫枉不能过正

低血糖患者组织细胞缺乏营养,肚子饥饿,特别想吃东西,抢救时进食量要适可而止。

在低血糖早起,吃2-3颗水果糖就可以。

若视物模糊,饮半杯或1杯果汁就可以。

如果患者已经昏迷,请立即就医。

若在医院抢救,则小剂量滴注葡萄糖水,同时及时监测血糖,待血糖恢复正常,就应该立

即停止注射。

我与很多患者一样,在救治低血糖时由于克制力不强,往往矫枉过正,进食吃过量,结果

治好了低血糖而出现了高血糖,这样一低一高,给身体造成了危害。

所以在救治低血糖时患者必须强行克制自已,施救者(包括医务人员)补充甜食要控制数

量,不能娇枉过正。



瑜伽治疗近视——简便的方法也会产生极大的功效



瑜伽治疗近视——简便的方法也会产生极大的功效

  人用眼的有些坏习惯是在无意中形成的,殊不知它会损坏自己的眼睛。而且,稍不注

意,还会助长情况的恶化。

  反之,只要在平时稍加注意,就会有助于逐渐恢复视力。

  例如赛马划船的选手和体操、武术等运动员,就很少会有近视眼,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一直习惯观察远方的目标,在日常生活里也常会在片刻里注视远方的一点;

体操武术运动员整天伸腿伸胳膊,有助于活动与眼睛有关的经络。

  总之,只要养成好习惯、多增加体育活动,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保持眼睛的健康。本章

将向各位介绍各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诸位可在候车室、车厢里、上班时间内……任何时刻内都可以尝试练习。只要持之以

恒、并设法在日常生活里养成好习惯,会比什么良药都有效。

  瞬间眨眼法―会在无形中消除毛样肌的紧张

  眨眼是清洗眼睛裸露的表面、防止污秽侵入、放松眼部肌肉的一种自然的反射运动。

  诸位不如回想一下砂子进入眼睛时的情形,人就是利用眨眼来刺激泪腺,使砂子流出

来的。

  据悉一般身体健全的人,在一天中约会有50 分钟时间靠眨眼睛把眼睛闭起来,以利

眼睛休息。

  而在眼睛戴心情紧张的时候,人往往就较少眨眼睛,因为眼睑很紧张,会使眨眼活动

停止。

  而如果正常的眼睛活动受阻、无法进行,视力就会减弱。凡是从事设计戴写作等行业

工作的人,常要把视线集中在一个地方,眼睛或眼睑肌肉会很疲劳,得不到调节,因此,

毛样肌会变得不自然,由于长时间的紧张疲倦,眨眼的次数也会减少。结果会导致角膜干

涸,以致引起眼肌发炎,或视力减退。



  若要防止这一点,就要努力眨眼,所以眨眼是眼部的一种放松运动、调节运动。

  你若想使眨眼养成习惯,就请参照以下的方法:

  (1)先让自己处在轻松的状态下,放松眼部肌肉,很有节拍地使劲眨眼七从次,并闭

上眼睛。

  (2)接着,依样每隔一分钟做1次,反复做10次。

  (3)一定要反复这样做。凡是担任文秘、文字工作的人和在校学生,不妨每个小时都

进行1 次练习。

  眨眼之后闭上眼睑的动作,旨在使眼睛免受光线长时间的刺激,并让眼睛获得充分的

休息。人在使劲地闭上眼睛时,会使眼球获得愉快的刺激,并有助于眼睛恢复疲劳。

  眨眼是很单纯的运动,有耐心地持续做下去,可以成为恢复视力的有效方法。

  远近视点的移动运动法― 变化水晶体的厚度

  让眼睛内的‘透镜’― 水晶体的厚度发生变化,即配合焦点的远近,使眼睛调节水晶

体,无疑会使毛样肌的功能得到激活和改善。

  凡是视力正常的人,毛样肌能轻易地把水晶体的厚度,从适合看眼前10厘米处调到无

限大。

  无奈如果长期盯看近物,因近视的倾向渐渐加强,这种变化会变小并变迟钝,毛样肌

的力量会衰弱。

  所以,近视眼患者为了要强化这股力量,一定要活动毛样肌,至少要扩大适应焦点的

幅度。

  近视眼患者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刻意地把焦点拉长,这对于观看远处的景物不会

有太好的效果的。所以,真正的关键就是要活动毛样肌。

  怎么活动毛样肌呢?首先要到光亮之处放眼看,竭尽自己的视力所及,轻松地观看远

处的文字。例如观看远处电影院的招牌,或顶楼上的广告等。其次,要寻找附近看来较舒

服的字体,墙壁戴图表上的字都无妨。若是较大的字体,则得起码与眼睛的距离保持1 米

左右;若是小字体,则得有30 厘米左右的距离,否则,眼肌就会得不到放松。



  诸位可将这两种文字相互比较看看。

  不过,并非只是互相观看就有效,焦点确定以前,要能注视,前后移动视点乃是关键

所在。

  最初,要训练自己在lo 秒钟内迅速固定焦点,然后逐渐缩短确定焦点的时间。

  紧接着还要缩短移动的时间。

  待习惯之后,再设法扩大远近的距离。以后,就要训练自己观看房间里戴路途中的某

些物体了。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而且在任何时间里都能练习、有助于促使毛样肌发育正常的训练

法,所以,最好把它培育成一种习惯

日光浴法—一面摇头一面睁开眼睛

  视觉器官的构造,是适合于利用光的波动来看东西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光线,就看不见东西。不消说,除了生活在深海里,或地底下

的动物以外,大多数动物,至少对于人类来说,惟有光线才是视力的基本条件及根源。

  虽然,我们明白自己的眼睛只有依靠光亮才能看清东西,但依最近的时尚看来,许多

人都养成了避光的倾向。欧美人的眼睛对于紫外线的抵抗力很弱,故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出

了太阳镜的重要性,而东方人的眼睛并不怎么怕光,却把它当作一种装饰品。于是,东方

人的眼睛逐渐与太阳隔离起来了。

  目前,由于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太阳镜变得更加流行,有人甚至不分日夜地戴着它



  这样会使视力愈来愈衰弱,而且人会愈来愈怕光。

  所以首先,我们要从戴太阳镜的错误信仰之中解放出来,然后才能找到恢复视力的方

法。

  但是,这不是说,眼睛直接注视太阳就是好事,开始要自然轻松地使眼睛接受较柔和

的日光浴,如在早晨太阳刚升起时的日光;中午日光强时,不需要用眼睛直视太阳,只要

在阳光下观看远处的绿色、天空,活动活动肢体就行了,依此要领感受太阳光。天气晴朗



时,不妨在庭院里或阳台上接受日光浴。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之所以会少患近视眼,无非是因为常常在阳光下过着健康的生活

。每天如此,何愁不能恢复眼睛的机能呢?直接接触阳光,益处良多,因为阳光有极佳的

杀菌和激活肌体活力的作用,而且对于其他眼病也能发挥极大的功效。

  如能躺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或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日光浴,那么,必能在精神与肉体

方面产生安定的效果。无奈整天忙碌的人士,不易找到这样的时间,所以,应该利用工作

中的休息时间到屋顶施行日光浴,时间短促也不要紧,只要练习就好。

  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具体的日光浴做法:

  (l)枉轻闭上眼睛,面向太阳,进行大约一分钟的日光浴。

  (2)稍微张开眼睛,让阳光进入眼睛里,可一面摇头一面做,这是最大的秘方。

  (3)一两秒钟以后,再返回第(l)项做起。

  (4)利用天气晴朗之时,依顺序认真做,体质和眼睛。最好在轻松的心情下,反复做

30分钟必能改善。

  手掌治疗法― 配合眼睛与心理活动的秘诀

  人类只有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空气和食物,让能源充塞体内,才能增进活力。

  生命能源的多少,会影响到人是生病还是健康。在西洋称它为“欧拉’,在印度、埃

及称为“普拉那”,中国和日本称为“气”,若能充分活用,也能治病。

  手掌治疗法是利用欧拉把人类与生俱有的自然治疗力,从手掌上放射出来,使眼睛恢

复健康。

  诸位不妨观察婴儿的动作。只要觉得眼睛疲倦,他们就会在无意识中用手摸摸眼睛。

眼睛疲劳时,可用手掌遮住光线,以便恢复。

  手掌治疗法,就是运用这些原理来恢复自己的柳力。母亲的身体抚摸治疗法,也跟上

述方法类似。从前,只要母亲发觉婴儿感冒,就会赶紧把婴儿的胸膛与腹部霉出来,贴紧

在自己的背上,母体的能源会全力供给婴儿,借此促进婴儿身体机能的恢复,或治疗婴儿



的风邪。

  因此,大孩子反而显得比较体弱。

  再来说说眼睛的健康,凡是视力衰退的现象,其实就是眼睛活力衰退的结果,说到底

,也是整个身体活力衰退的结果。

  手掌治疗法,必须基于上述原因才会有效果。现将做法及顺序介绍于下:

  (1)两手用力互相搓揉。

  (2)枉轻地闭上眼睛,把手掌放在眼前,手与面部之间,保持一厘米距离。

  (3)在紧闭的眼睑后面,会浮现某些花纹,消失之后,视野会显出一片黑色。

  (4)当眼睛与心情觉得轻松愉快时,你可回忆起幼童时代的乐事的情景。要全心全意

沉醉于一件事物,而不要让眼睛形成凝视状态,一般用活动的风景效果较佳。

  运用手掌遮住阳光的治疗法,能够恢复眼睛的疲劳,而眼睛感受手掌的温暖以后,就

能收到激活生理机能的功效。同时,在心里描述愉快的往事,也能收到激活心理的功效,

真是一举两得。

  待这种方法熟练以后,你可坐在椅子上,把肘部放在桌面,戟把肘部放在简子扶手上

亦可进行。记住,要在轻松的状态下练习,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不论怎样,.进行李掌治疗法都会收到效果。你会发现,开始做以前和做完以后,情

况会大不相同。

  自己工作愈忙碌就愈要反复练习,好让眼睛与心情都能变得轻松愉快,这是最重要的

。坚持练习不仅能有效改善视力,你以后的工作也会提高效率,这一点你很容易就会发觉



  温冷水洗眼法—刺激眼肌,防止硬化

  据说人被冻伤时,洗个温冷浴,效果会奇佳,不知诸位可曾听说过?大家知道,交互

使用温开水载冷水洗澡,可使肌体血液流畅,有助于促进自然治愈力。这里所介绍的温冷

水洗眼法,也是运用此项原理,来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眺提高毛样肌的机能的。

  这跟点眼药水不同,它可在家里进行,不必花钱,持续做下去,就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有位飞行员每天早晨用冷水洗眼睛,这使他的视力锐利得非比寻常。

  这种做法因为能经常保持眼睛的清洁,故也有助于预防结膜炎。

  同时,利用冷水来刺激眼肌,能防止眼肌硬化,并让眼睛的机能变得活泼,因而也能

防治白内障、青光眼和黑内障。

  如图.把洗限器接上水龙头,用干净的自来水洗眼睛,只要持之以恒,你会发现效果

非凡。

  保持眼睛健康的另一个秘诀,就是每天做一次反复睁眼闭眼动作的练习,每天如此,

也必然能生效。

  但是请注意,洗眼做得太过分,会刺激眼球表面、把泪水洗出来,这样会伤害眼睛,

所以疏忽不得。

  此外,用冷水洗眼后,还要准备温水和蒸好的毛巾。反复轮流使用温冷水洗眼法,

于解除眼肌的紧张,真的非常有效。

  夜空凝视法― 注视夜晚的繁星

  居住在沙漠地区的蒙古人和西藏人,很少患近视眼。因为他们生活在辽阔的环境里,

视野不会受到阻碍,这对视力健康很有好处。

  反之,目前我们都居住在高楼林立、被水泥墙层层包围的小房子里,四面尽被遮蔽,

没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和广场。

  说得更确实些,这些都是造成近视眼的主要环境。但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严酷现实。

  如果住宅宽大还远离都市,就眼睛健康方面说,是相当理想的,但事实上我们都不容

易得到这样的条件。因此,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项夜空凝视法。整天坐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欧

坐在办公室的商人戴下班回家以后的职员,不妨抽时间一试。

  其实,说凝视夜空并非只是让你注视繁星而已。要先注视一颗星2—3秒钟,然后再注

视另一个方位的星星。反复如此.连续练习。冬夜的寒冷,对于眼睛颇有良好的刺激,同

时,夜空的清彻、明净、宁静,也对眼睛有极佳的效果。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切勿只凝视一颗星。凝视会使人疏忽眨眼,徒增眼睛的疲劳。

  起初,只能看见四等、五等之类的星星,逐渐地你能看见六等、七等微弱的星星。观

看的时候,最好保持“这是记住星座的良机”这种心理,才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近视眼者

,在黑暗中的视力往往较弱,故也可把夜空凝视法看成一种训练自己视力的好机会。

  早晨起床,空气澄清,凝视远处的山峰,也不失为良好的眼睛训练法。如能坚持,你

在不知不觉间,必能发现收到了奇效。

  闪视法―无意中瞥一眼

  闪视法就是片刻间把视线移向别处,以观看某种东西。总之,就是匆匆瞥上一眼。

  凡是视力衰弱的人,都会有一种目不转睛的凝视习惯。所以,他们可借闪视法训练自

己的视力,并消除眼睛凝视不动的恶习,这一招据说颇具功效。

  匆匆一瞥,会在瞬间把感觉到的东西,留在心头。观看方法跟凝视法完全相同。在无

意中迅速一瞥的感觉,也是一般人所说的无意识之视力。

  某种危险物突然出现在你视野中,好像飞奔前来,你的目光在无意中突然闪避时的反

射运动,就是闪视法。接着,你要闭上眼睛,回忆反映在视野中的东西。闪视法正是我们

日常生活里,无意中所用的观看方法。

  有一个漂亮的女人从前方走来,当她擦身而过之际,男士们也会习惯在瞬息间,闪一

下眼睛,从她的头部一直看到脚,仔细观察对方的一切。

  这也是训练眼力的方法之一。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练习。例如浴乘公共汽车,在车启

动、你刚站稳时,也能迅速地看一眼旁边经过的那位男士的领带。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

机会进行此种方法的练习。

  施行闪视法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那就是观看时的心情问题。在轻松的心态下,你会意外地看得很清楚。如有意识想记

住什么时,活动会显得紧张,结果反而会看不清东西,这不利于锻炼视力。

视点移动法—培养观察力与洞察力



  这就是把眼睛的注意力,从一点转换到另一点的方法。用分析的眼光观察一件东西,

也是如此。凡属视力正常的人,通常都用这种方法观察东西。

  眼睛的本来结构,就是如此,眼睛若不与心一起看东西,似乎无法倍养正常的视力,

视力是与心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视力正常的人,在无意中也会用这种观看法,反之,视力衰弱的人,往往会仅因

某一概念才看东西。总之,观看一条狗时,凡是视力正常的人,会先看头,再看尾巴,最

后才看脚,无意中转动视点时,也是用分析的眼光观看事物的。

  而视力衰弱的人,会因“狗”这个无关紧要的名称,就把它的意象记在心头,然后以

呆板的被动的眼光去观看狗。

  孩童时代时,一般都自然会做视点的移动,有些人会因身体或某种原因而失去这个习

惯,那就一定要训练自己,以便再养成这种习惯。

  诸位不妨反复练习以下的方法:

  (l)观赏电视时,不要忧忧惚惚地凝视整个画面,而应该从右上到左下,能到下,从

中央到左上,一面迅速变化视点,一面观看。

  (2)移动目光时,并非一直要用同样的移动线路,有时可用相反的线路。

  (3)一面放松地眨眼,一面观看。

  在进行夜空凝视法,同时利用此种方法。例如观看建筑物时,和远近视点移动法练习

时,视线可从烟囱的高度、窗户数目、楼数,一直移到楼梯的形状。

  如果看见一个咖啡杯,最好一面观察把柄、设计样式、里面的深浅,一面欣赏它的全

部。

  若能继续如此,那么,在瞬息之间,你就能了解很多不会发觉的部分,这有助于观察

力与洞察力的培养,视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数字法—重点放在节奏性活动

  数字法,就是利用白历、时钟、杂志或招牌上的数字,来进行视点移动锻炼,借此恢

复视力的方法。那么,为何一定要用数字呢?用文字就不能达到目的吗?



  当然,其间是有足够的理由的。

  以前,有人以为汉字的缺点很多,故不用它。例如笔画太多,而且,相似的字体不少

。若用英文,只要懂得26个字母,就能拼出音来,汉字可就不然了,复杂艰深,难以一下

判断。反之,数字则有许多优点,它不但全世界通行无阻,而且大人小孩都讲得出来;又

没有相似的字体会发生混淆,笔画又少,能让人一目了然。所以,我们就采用人人皆可识

的简单文字― 数字来锻炼眼睛。

  因为纵使再深度的近视,也能辨别数字及其形状,在此.可借此进行自我测验和判断 。

  (l)利用巨型桌历应该注意之处:

  A.放在醒目之处,高度要与眼睛高度相同。

B.要放在看得很清楚的最远距离,正面对着眼睛。要不论坐立都能看清楚。

  C.身体朝向正面,头部转向左,轻轻闭上眼眼。

  D.慢慢地把头部移向前方,在抵达正面的位置时,瞬息间睁开眼睛,就能很清楚地看

见数字。起初,你肯定不能很清楚地判读出来,但只要每天练习,就会逐渐判读出来。

  E.从左继续向右做20次,从右继续向左做20次。

  F.缩短一半距离,各做20次。

  (2)利用日历(一)

  a.按相同的要领进行。距离可分成两种,就是清楚看得见和最远距离,以及一半的距 离。

  b.闭上眼睛,将头部转向前方时,想一想脑海里应该看见的数字,例如在脑海里浮现

“3或5”。

  c.日历的正面呈现出来时,立刻睁开眼睛,注视脑海里浮现的数字。开始你会觉得很

难做到,多次习之后,必能如愿以偿。

  d.由左向右,从右到左各做20次,然后,更换距离各做20次。

  (3)利用日历(二)

  a.要领同前,但此次要睁开眼睛。

  b.从左朝右时,在瞬息间,把视点从最初看到的数字,移到其他数字上面。例知“1— 14”。

  c.然后再从右向左观看其他数字,例如“14—29”。

  d.左右交互各做20次。

  e.然后,更换距离,按同样的要领进行。

  (4)利用日历(三)

  a .日历跟眼睛高度相同,朝向日历的正面。

  b .脑海里要思考5 个数字。例知“2”、“14”、" 23”、“11”、“6”等。

  c .依脑海里浮现的顺序,迅速找寻各个数字,旨在确定在哪个位里上。

  d .眨眼一次看一个字,每次眨眼时,就要跟随上述的数字顺序,移动视点。

  e .眨眼要逐渐加快,2 秒钟里要能够移动5 个字的视点,至少要训练自己做到这种 程度。

  f .适当地改换距离。每天练习10分钟。

  (5)利用杂志、袖珍日历和座钟

a .左手拿着杂志,精神保持轻松,身体站直。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当杂志呈现在眼前

时,要注意书或身体的影子不要档住光线,以免妨碍对杂志的阅读。例如不要正对或背向

窗户阳光,应该让光线从料后方照射进来。

  b .轻轻闭上眼睛。

  c .伸出右手,有节奏地划一个圆形,将杂志拿到眼前。

  d .在杂志呈现于眼前的一瞬间,突然睁开眼睛,寻找事先所想的数字。

  e .反复而有节奏地做30次。

  f. 利用座钟与袖珍日历也可以进行相同的练习。

  鼻文字法—摇头写字

  用鼻子在空中描写大字,也可以有效地增进眼力。对这一点恐怕会有许多人怀疑,这

样做真的能够增进视力吗?答案是很肯定的,而且很有趣。

  因为用鼻孔写字,并不能收到锻炼视力的直接的效果,但可取得头部运动与视点移动

的综合运动效果。头部僵硬,戴肩膀僵硬会使人的血液循环恶化,眼睛的机能便会相应减 退。

  而用鼻孔写字,自然能恢复上述机能的健康。做法是:

  (1)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两脚张开与肩膀同宽,让肩膀放松。

  (2)注视远方,用鼻孔写字,依此要领,摇动头部写字。可以写自己喜爱的歌词,或

著名小说段落、语句,眼睛要配合脸部的活动而移动视.汽。

  (3)做20分钟。

  (4)一定要配合节奏活动,更可运用音乐的作用,自然地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

  发音法—用语音识字

  这也是运用身体、认识文字的一种方法。利用语音的发音,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文字

。若能配合上述的鼻文字法,则效果更好。我们读小学时,念书时老师会要求我们读出声

音来,由此来确认并记住每一个字。

  这就是通过说话时的身体运动,来强化自己的记忆力与想像力。换句话说,这也是身

心视力配合的一种练习。例如你在观看眼前墙壁上的文字时,可以这样做:

  (l)闭上眼睛,尽可能在想像中描写那个字。

  (2)闭上眼睛,用指尖在空中写那个字,同时读出声来,接着静静地睁开眼睛。

  (3)用同样的方法写另一个字。

  这种方法也能有助于增进眼力。

  投球运动法—常常追视活动着的东西

当我们的心被某件东西吸引的时候,眼眼会呈现凝视的状态。而目不转睛地瞪着那件东西

,会使身体、眼睛处于不动的状态,不动就会引起肌肉的紧张。

  投球运动法的宗旨,在于打破凝视与不动等不良的心理、身体和眼睛的习惯。

  以前的儿童经常有机会投球,而近来的孩子们却很少玩这套游戏了。也许这就是眼睛

恶化的原因之一。投球练习要求迅速而且要配合节奏,同时,必须让眼睛注视球路及其行

踪。若不能很清楚地看见球移动的行踪,就不能达到训}练眼睛的效果了。

  这就是“视点移动’的进一步训练法。不论室内或室外,你只要能抽空5 分钟练习投

球运动,就能让眼睛获得充分的运动。

  若手边没有大球,扔小球哦香烟盒子也无妨,干万别忘记眨眼。

  此项运动不但能让人的身心获得休息、变得轻松,同时,也能使视觉器官变得轻松舒 服。

  如从汽车成火车的窗户眺望远处的景色,眼睛与身体都会觉得无限舒畅,诸位谅必都

有这种体验。同样地,投球运动法的功效也是如此。

  你也可在玩电动玩具时,利用这种方法,以求恢复视力。

  (1)眼睛与电动玩具保持50 厘米的距离,姿势要端正。肩膀尽量放松,不要用力。

  (2)发出一颗弹丸,视线要配合弹丸的活动移动,追视弹丸的行晾。

  这时候,最好不要用颜色过分华丽的电动玩具以免花了眼,因为如这样玩得时间太长

,眼睛反而会疲倦。玩10 一20 分钟最适当。

  由此可推见,观看高尔夫球和保龄球比赛也能收到相同效果。

  长途跑步法—锻炼脚力也能强化眼睛

  俗语说,疲弱起自脚与眼睛,同样地,人的老化与疲劳也都是从脚和眼睛开始的。确

实,最疲倦的症状,容易出现在眼睛和脚这两个部位。

  只要脚觉得疲倦,眼睛也会疲倦。

  反之,眼睛疲劳时脚力也会有衰退感。

  反过来说,只要脚力强,眼睛也会很健康。

  与眼晴关系密切的穴道就是束骨穴,所以刺激这个穴道可以强化脚力。而如要使视力

有所变化,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长途跑步以锻炼脚力。

  从阴阳平衡才会健康的法则来看,凡是平时老坐办公室的人,最好要多做长途跑步,

才会有益于健康。人要想维持身心的平衡,就应该重视静与动结合的保健原理。如果情况

允许,最好是一面做长途跑步,一面做眼球运动。最好再一面进行眨眼法就视点移动法锻

炼,一面施行眼球运动。

电影观赏法—掌握整个画面

  我们可以说,在黑暗中凝视一点― 看电影是损害视力的主要条件。既然如此,为什么

又说它是恢复视力的一种好方法呢?其实,这完全在于看电影的方法。

  只要观看方法正确,就会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只要知晓观看景物的技术,那么,阅读

或看电影都会无损于视力,甚至会有助于视力提高的。人往往因为没有遵守这种法则,用

眼不得法,才会使视力恶化的,这种说法并不过分。

  电影观赏法这种法则戴技术,到底是什么情形呢?现习各它详述如下:

  (l)从右上到左下,从左到中央,一面不断地移动视点观看,同时掌握整个画面。

  (2)观赏西洋影片时,以眨眼方式迅速观赏画面和中文字幕说明。

  (3)常常用闪视法,不断地警一下一旁的“禁烟”两字。

  (4)头部要经常转动,保持轻松状态。

  在大银幕上会反映出人类的面孔,这无疑是视点移动的最好训练机会。

  若能仔细注意情景,以分析的方法观赏电影,那么,电影院会成为医治近视的最佳场所。

  最先,不妨坐在最前排,第二次坐在中央,第三次不妨选择后面的座位。这样会更有

效果。你若能连续看这样一场电影而不觉得疲倦,那可以说你已经完全领悟这套方法的秘诀了。

  紧张解除法—在黑暗中训练眼力

  每位学生都要经历多项考试,而那些公司的经理们,也常常要用眼睛审查许多报告报

表,文字性职员们常被弄得身眼十分紧张,这样很容易形成近视眼。

  如果因此而造成近视,那就要设法解除心里的压力,这一点不可忽视,因为心理紧张

也是导致近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儿童的紧张,大都是因为过多过久的不满和不安的心情所引起的。

  在尚未导致毛病以前,母亲应明白孩子的心情,尽量别让孩子感到紧张或惶恐不安。

  那些沉迷于电视的儿童,之所以很容易患近视,除了由于身体运动过少的原因,还起

因于父亲的怠慢和干预。当孩子患了近视以后,家长们又往往将之归罪于电视,并干脆把

电视机封闭起来不让看。

  那么,我们该怎样消除孩子们的不满情绪呢?

  (l)在黑暗的房间里,只留下母子两个(夜晚躺在被窝里也无妨)。

  (2)静等10 分钟左右,等待周围慢慢看得见(我们习惯了亮光下的生活,所以要让眼

睛返回野性,以使疲倦的毛样肌获得休息)。

  (3)如果习惯了黑暗环境,母子要开始讨论(可先谈谈电视节目、学校状况、跟朋友

争吵等问题,母子要心灵相通,自然畅谈。最好能让孩子说得兴高采烈,母亲只是侧耳倾

听,这样能逐渐解除孩子心中的紧张)。在这种楠况下,母亲干万不要再批评戴责备孩子

,而要表现出无限的关怀与温情。倘若也让父亲加入谈话的阵容,不但会更有助于孩子解

除紧张,也能增加天伦之乐,一举两得。

  幽点刺激法—三个穴道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洗澡时,戴夜晚就寝前,谁都能进行这项简单的幽点刺激法,这种方法在治疗假性

近视和缓解眼睛疲劳方面,尤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现在就开始介绍有益于近视和眼睛疲劳恢复的‘幽点束日激法’:

  (l)推压眼睛的周围

  先闭上眼睛,轻轻地在眼眶周围按压,稍有痛感便适可而止,按压方式系用食指与中

指,在眼窝四周按压。

  (2)往上按压、“客主人穴”

  触及眼镜的底边处、两眼下中点有一骨骼低洼处,这是客主人穴。用手掌使劲往上推

压这个幽点,一面吐息,一面推压,就能予以刺激。6 秒钟后离手,反复做10 次,这样能

刺激视觉神经,有助于解除眼睛的疲劳。

  (3)刺激“行间”穴

  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行间穴在脚拇指与食指之间,脚底与脚面皮肤的交界处

,刺激此穴,不但对眼睛有效,而且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和不适也有效果。

  按呼吸法的要诀,用拇指和食指尖夹住该穴位,夹时吸气,放开时呼气,稍有痛感,

就要适可而止。只需施行两三次,就会见效,同时,这个穴点对于运动不足、吃得太饱、

或因喝得太多而引起的眼睛疲劳,都有非凡的功效。

  中国式穴点刺激法― 慢漫地按揉四个穴点

中国式的眼睛体操,用意在放松眼睛,防止近视,对于幼童、小学生和中学生等年纪较小

的人,很有效果;对于大人们来说,也能有效防止老花眼的发生和加重,可惜会在无意中

增加眼睛的疲劳。

  现在所要介绍的穴道,乃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穴道法,是与瑜伽养生观点相结合所得

出来的最佳穴道法。如果觉得眼睛疲劳,只要坚持早晚各做两次,必能见效。如果用力压

会有痛感,不妨改用轻微的刺激,并增加次数,也可以收到效果。

  (l)刺激攒竹穴体操

  闭上眼睛,用拇指用力按压攒竹穴,一面吐息,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

  注意:此时头部不要用力,也不要极力向前倾。

  (2)刺激点穴的体操

  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捏夹内眼角与鼻根之间的劳点穴。一面吐息,一面捏6秒钟。反

做几次。

  (3)刺激四白穴的体操

  距离眼撞3毫米米以下的四白穴,是医治色盲很有功效的穴道。先把两手的食指放在 该穴道上。

  接着,指尖不离穴道位宜,持续6秒钟,一面吐息,一面按压此穴。一般人可行七八



,但视力极差的人,次数须加倍。

  (4)刺激瞳子胳的体操

  撞子骼位于太阳穴的最前方。

  用左右拇指按压此穴,其余的手指轻轻握着。食指第二关节的横腹部分,放在眼前,

一面吐息,一面使劲按压6秒钟。反复做7次。

  梅花针治疗法― 用细针刺激传穴道

  在中国,这是恢复视力的一种传统治疗法,对于医治近视眼效果非凡。

  根据资料显示,人的眼疾虽有程度上的差异,但用此法治疗的98%以上的近视眼患者

,都能由此增进视力,效果相当卓越。

  中国自古以来,就善用“针”来治病,不消说,梅花针也是针灸的一种。它是一种较

细微的针,用来刺激各种穴道。

  实际上,不一定非用梅花针不可,用普通的针来刺激穴道周围,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可惜,此法外行人做起来较危险。

  于是,我发明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梅花针为何会有效果呢?

  因为它能一次性地刺激穴道及其相应的经络和人体器官。

  我根据这项原理,又结合瑜伽幽点保健法的观点,创导出了两件东西,一种是牙签制

的简易梅花针刺激法,另一种是铜板刺激法。

  牙签刺激法

  (l)备妥20根牙签,尖端并齐。

  (2)用橡皮鱿绳子扎紧即成。

  除了用牙签刺激上述的4个穴道以外,要提高视力还得刺激其余的3个穴道:   (l)

内关― 从手腕内侧的皱纹旁边,往上隔3 根手指之处就是内关穴。



  (2)天柱― 头部张嘴洼左右有一个突起的肌肉。外侧肌肉的低洼处,叫做天柱穴,刺

激此穴,不但有助于视力的恢复,也会有助于全身机能的激活和保健。(3)大推― 头部向

前倒时,后颈部会出现一块骨头。最上面那根大骨,叫做第七颈骨,下面一块突起的骨骼

,叫做第一胸骨,其间的低洼处,就称为大椎穴。

  铜板刺激法

  铜板刺激法就是用发烫的铜币,在穴道周围慢慢地画圆,借此活动来进行温暖刺激。

为了防止烫伤,可用布块把铜币包起来。一面慢慢吐息,一面竭力设法刺激得长久一些.

若觉得很辛苦,可以放下铜币,开始自然呼吸。如此反复进行20次左右。

  如用牙签治疗,就要稍微用力。一面吐息,一面在穴道周围有节拍而敏捷地刺激20



左右。接着,将牙签轻轻按压穴道,一面吐息,一面按压6 分钟。如此反复进行20次左右

  此法虽然很简单,但效果非凡,诸位不妨早日一试。

  蒲公英治疗法― 秘食法的功效

  从古时候起,中国人就习惯把蒲公英的花,当做恢复疲劳的良药。

  在日本,民间常用蒲公英来促进女性力气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

  在印度,一般人也习惯用蒲公英的根,煎成药汁喝,认为它能强化人的内脏、增加视

力。

  现在有些中药店出售蒲公英的煎汁,服用之后,也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在此,我向大

家介绍几种对眼睛有益的蒲公英食用方法。

  (l)把蒲公英嫩叶洗净,用芝麻油妙后食用。

  (2)把蒲公英的嫩叶放在锅里煮成汤喝。

  蒲公英不但能恢复视力,而且对于胃病、肝脏病、痔疾、妇人病、脚气病、水肿、气

喘和山脏病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

人类对抗视力伤害的战役已经打了几百年了,最近每况愈下,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不清楚到底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谁。

  在意识到视觉对人们的重要性的同时,大家越来越关注视觉的建康。人类对抗视力伤

害的战役已经打了几百年了,最近每况愈下,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清楚到底我们的

主要敌人是谁。那么要保护好我们的视力,首先要清楚我们的敌人情况,否则费了最大的

力量,只消灭一个小喽罗,是毫无战果可言的。今天我们就弄个清楚,以便我们针对性的

开战!

  第10名 意外伤害

  天灾人祸,不可预料,头部或者眼睛收到意外的撞击或者伤害,都可能影响视力。比

如爆竹、车祸、拳头击打眼部等。几率比较小,伤害比较大。

  第9名 心理因素

  这是比较容易受忽视的一个因素。过度的紧张、抑郁都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害怕戴

眼镜,该戴不戴;渴望戴眼镜,不该戴乱戴。都会影响视力。

  第8名 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建康身体的保障,也是建康视力的保障。视物的过程需要维生素A 的

参与,视神经的传导又需要维生素B族的帮助,预防眼睛的老视需要健康的血管,维生素

C

和维生素E对此很有帮助。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往往感到发干、发涩,容易疲劳,严



时眼白表面干燥、皱缩,甚至导致角膜溃疡。

  第7名 病变药毒

  眼病(红眼病、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非眼病(糖尿病、颈锥病、高血压、持续发

烧等)都有可能短时间或者长时间的影响视力,一些药物和病毒也会影响视力。包括眼药





,用到有依赖性了也会影响视力。眼睛本身老化(黄斑病变,视锥细胞密度下降等)也会影

响视力。

  第6名 遗传

  学前儿童近视大多数源于遗传。总体近视源于遗传的占到5%左右。父母双方都是高



近视(800度以上),孩子得近视得概率非常高。所以专家建议,高度近视的双方最好不要结

婚。

  第5名 用眼卫生

  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对眼睛的杀伤力是很深远的。包括过度疲劳、藏手擦眼、卧床看

书等。一个坏的习惯就足以毁掉一双好眼。

  第4名 环境因素

  很多我们个人无法改变的环境,环绕着我们。不知不觉,眼睛就受到了伤害。包括教

室黑板反射不均匀、墙壁太亮、照明太亮或太暗、桌椅子不合适等,都会直接和长时间的

影响我们的视力,无声无息的。

  第3名 看电视

  进入前三甲了!每个有一定视觉能力的人,可能都会看电视。看电视是我们中度距离

用眼最多的场合。电视本身是有一定闪烁的发光体,加上距离比较短,长时间的看电视,

比较容易产生疲劳,特别是少年儿童,视力还没有成熟,容易造成伤害。

  第2名 看书写字

  亚军出来了!覆盖面非常广从小就需要学习,记忆当中,我们的近视伴随的学习的进

度而加深。看书写字,都是近距离的精细视觉完成的,主要依赖视觉锥体细胞。视觉细胞

的过度疲劳会带来整个视觉系统的疲劳,眼肌,眼球等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生理变化。

  第1名 用电脑

  冠军隆重登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几乎都离不开电脑。这是一个近距

离的发光体。电脑作为我们近距离用眼最频繁的工具,也是给眼睛带来最大疲劳的根源。

调查表明,有82。4%的电脑用户患有电脑视觉综合症。表现为眼睛干涩胀痛、视力下

降、

附带头晕脖酸等。在美国,这作为职业病,被排在第一位!所以,减缓用电脑的眼疲劳,

也因该放在我们人类护眼的第一位!

  另外, 护眼灯与普通日光灯同属于荧光灯的范畴,普通日光灯发光时产生每秒100次

的周期性明暗闪烁,这种波动是低频闪;护眼灯则是把低频闪改为高频闪,将灯管的明暗

闪烁频率加快到每秒几千次甚至几万次,超过人眼的神经反应速度,使眼睛

的频闪变化,因此对眼睛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护眼灯反而可能诱发或加

重近视。很多孩子习惯晚上只开护眼灯看书,这时视野中只有近距离的书本得到照明,周

围的环境一片漆黑,视觉系统失去了望远的参照物,这使眼部各调节系统都处于看近的紧

张压缩状态,容易使眼睛疲劳,造成“光源性近视”。

  因此,孩子在使用护眼灯时,周围环境也要保持一定亮度,这样才能达到护眼灯应有

的效果。

如果家长在给小孩子洗澡的时候让孩子仰面朝上,同时又开着浴霸,会对孩子的视

力造成永久伤害。昨天,在“警惕蓝光危害”专家研讨会现场,上海知名眼科专家吴乃川

教授还特别给大家出示了一张被灼伤并已经出现白斑的视网膜照片。

  过量照射损伤视觉

  专家介绍说,有些光会对婴幼儿视网膜造成伤害,其损害程度取决于光的波长、强度

和照射时间长度。而可见光中400-500纳米波长的高能量可见光———蓝光,则会穿过角膜

和晶状体并且接触到视网膜。蓝光在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细胞氧化的同时,过量照射甚至会

损伤视觉细胞。

  吴教授指出,家长们要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闪光灯、红外式浴霸的灯光等直射婴幼

儿眼睛,避免婴幼儿在过强灯光下睡觉。此外,还需要给婴幼儿补充叶黄素等营养物质过

滤蓝光并发挥抗氧化功能。



  没有保护视力的浴霸

  记者昨天致电几家知名浴霸生产厂家,两家厂家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一位不愿透露姓

名的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生产厂家能够提供保护婴儿眼睛的浴霸产品,

这与浴霸的工作原理有关。“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使用暖风机。”该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视网膜中的黄斑区是眼睛中收集信息最丰富最敏感的区域,婴儿在出生时视 网

膜黄斑还没有形成,而视网膜的黄斑区直到儿童4岁左右才发育完全。与成人相比,婴幼



发育中眼睛更有易损性。吴教授告诉早报记者,婴幼儿的晶状体相对清澈,无法像成年人

一样对蓝光进行有效过滤。

  据沪上三甲医院的儿科临床医生介绍,由于这种蓝光对婴儿视力的损伤是累积发作,

所以也就让很多家长很难注意到。这种疏忽也是造成目前学龄前儿童弱视、近视等眼病问

题突出的原因。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最复杂的感觉,对孩子的视觉保护应从婴幼儿开始,年龄越小,

视觉发育越敏感,可塑性也越大,重要时期是1-3岁这个年龄段。应注意各年龄段眼的特



性及保健。

  婴幼儿期:即出生一个月至三岁,这个时期要注意眼先天异常、遗传病的眼部表现。

定期监测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及时发现婴幼儿视力障碍。

  幼儿至学龄前阶段:这时期要注意眼位、视力弱视等问题,三岁开始定期复查视力,

有眼位不正、视力不佳应及时就诊。

  1、 讲究个人卫生,不要使用别人的面巾、脸盆,并随身携带手帕。

  2、 防止尖锐、易爆、石灰粉等物质造成外伤。

  3、 防止强光刺激。

  4、 避免在强光下看书写字。

  5、 看书学习时身体要坐正,眼睛距离书本约30厘米,睡觉、走路、乘车不看书报。

  6、 防止视力疲劳,每看半小时书要左右远眺或闭目休息。

  7、 发现孩子视力减退或异常,及时请医生针对病因进行校正。

  8、 教会孩子做眼保健操。



九大排毒食物排行



【九大排毒食物排行】

①茶叶(解毒解酒)

②白萝卜(解蘑菇中毒)

③海带(减少放射性物质)

④黑木耳和菌类植(抗癌、清楚体内污物)

⑤胡萝卜(解毒)

⑥鲜果、鲜菜汁(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

⑦绿豆(清热解毒)

⑧无花果(清热润肠、助消化、保肝解)

⑨空心菜(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蜂类蛰伤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蜂类蛰伤

检查螫伤处,如有毒刺和毒囊遗留,应立即刮除或拔出。蜜蜂螫伤局部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1.局部处理:检查螫伤处,如有毒刺和毒囊遗留,应立即刮除或拔出。蜜蜂螫伤局部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大黄蜂、黄蜂螫伤,用醋酸或3%硼酸溶液清洗。

2.止痛:剧痛可用0.5%一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在整刺部位放上冰块可减轻疼痛。

3.涂药:伤口周围涂紫花地丁30—120g,鲜蒲公英30~60g捣烂外敷。

4.对症治疗:发生全身过敏,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并静脉清注氢化可的松。剧痛时皮下注射吗啡。

5.有报道使用该昆虫的整体抗原或最好用全毒液抗原进行脱敏,经初次免疫后,需用5年维持剂量。



自我按摩防止颈椎病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自我按摩防止颈椎病

自我按摩既可起到治疗作用,又可发挥预防保健作用。

(1)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放在风池穴位上,四指放在头两侧,用力按揉风池1~2分钟,使枕后酸胀为度。

(2)捏拿颈项 将右手拇、食、中三指对称地放在颈项部,从风池起捏拿到肩背部,反复捏拿9遍,使颈项酸胀和发热。

(3)弹拨颈项肌肉 将一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微屈,指端放在颈部正中(即颈椎棘突上)和两边的项肌上,从上至下用力弹拨,反复操作9次。

(4)拿肩井 用拇、食、中三指提拿对侧的肩井各3~5次。

(5)按天宗 将右手腕放在对侧肩上,中指指端按准天宗,用力按揉2~3分钟,以使肩胛部和上肢酸软无力为准,然后两手交换操作另一侧。

(6)拿极泉 用对侧的虎口卡住腋前壁,食、中两指勾起腋下的大筋(极泉),与拇指相对用力提拿3次,使手指发麻为准。

(7)按后溪、中渚 用拇指指端按揉后溪和中渚各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8)打八邪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伸直,指与指之间要有1寸左右的距离,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指根互相冲撞、对打虎口和四指根部八邪,共72次左右。



强壮心脏法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强壮心脏法 尽管强壮心脏的方法有好多种,我要推荐的方法操作简单,隨时随地

可做,效果不错。 强壮心脏的方法就是经常按压劳宫穴,有强壮心脏之作用。 劳

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

心的位置。 方法: 可用两手拇揩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心顶在桌角上按压。时间

自由掌握,长期坚持此法则心火下降,有\"火降劳宫\"之说。



自己简测心功能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自己简测心功能 有的人偶尔有胸闷,气短,心慌等现象,怀疑自己得了心脏

病,急着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多项指标都属正常,虚惊了一场。其实,如果出

了上述情况,先自己简测一下心功能,如有异常,再上医院也不迟。 自测心

功能方法如下: 仰卧在床上,安静五分钟后,测出一分钟的脉搏次数,然后

起立,站一分钟后,再测出一分钟的脉搏次数。最后将两次测得的次数进行比

较。如果站立后的脉搏次数比仰卧时多六至十一次,说明心脏功能良好。如果

多十二至十九次说明一般。如果超过二十次就说明心功能较差,就需要用自然

疗法或去医院诊治。



12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效药,便宜又好



1. 皮炎——特效——糠酸莫米松凝胶

2. 痤疮——特效——维胺酯胶囊

3. 毛囊炎——特效——普卢利沙星片

4. 湿疹——特效——湿疡气雾剂

5. 疥疮——特效——复方骆驼蓬子软膏

6. 烧伤——特效——紫花烧伤膏

7. 斑秃——特效——荣发胶囊

8. 疱疹——特效——阿昔洛韦片

9. 灰指甲——特效——氟康唑颗粒

10. 皮脂溢出——特效——吡硫翁锌气雾剂

11. 酒渣鼻——特效——硫软膏

12. 外伤感染——特效——丹参酮胶囊



一病一天敌,19种常见病的“天敌”中成药

1、糖尿病“天敌”——中成药——糖尿乐片。

2、骨质疏松“天敌”——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3、冠心病“天敌”——中成药——麝香保心丸。

4、乙肝“天敌”——中成药——乙肝宁颗粒。

5、口干口苦“天敌”——中成药——逍遥丸。

6、脂肪肝“天敌”——中成药——强肝胶囊。

7、痛风“天敌”——中成药——痛风定片。

8、颈椎病“天敌”——中成药——颈痛片。

9、前列腺增生“天敌”——中成药——癃闭舒胶囊。

10、高血压“天敌”——中成药——愈风宁心片。

11、大便秘结“天敌”——中成药——麻仁润肠丸。

12、视力下降“天敌”——中成药——石斛夜光丸。

13、慢性支气管炎“天敌”——中成药——咳喘顺丸

14、失眠健忘“天敌”——中成药——参乌健脑胶囊。

15、慢性胃炎“天敌”——中成药——舒肝和胃丸。

16、高血脂“天敌”——中成药——血脂康胶囊。

17、腰腿疼“天敌”——中成药——腰痛宁胶囊。

18、夜尿多“天敌”——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19、骨质增生“天敌”——中成药——骨质增生丸。

所谓"天敌",是指临床效果较好,使用频率高,为长期临床经验,中成药用药

仍需医师辩证用药,症状不同,用药也不相同,可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建议自

己盲目试药,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医院不愿开,药店不想卖,这些便宜的中成药



1. 中风——最好“中成药”——复方麝香注射液。

成份:人工麝香、郁金、广藿香、石菖蒲等。

豁痰开窍,醒脑安神。用于痰热内闭所致的中风昏迷。

2. 更年期——最好“中成药”——活力源口服液。

益气养阴,强心益肾。适用于气阴两虚,心肾两亏的健忘失眠,记忆力减

退, 冠心病,慢性肝炎,糖尿病及更年期综合症。

3. 颈椎病——最好“中成药”——正天丸。

功效: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

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

头痛。

4. 鼻炎——最好“中成药”——鼻渊舒口服液。

具有疏风散热,祛湿通窍之功效。主治鼻炎、鼻窦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

者。

5. 糖尿病——最好“中成药”——十味玉泉片。

【成份】人参、麦冬、五味子、天花粉、地黄、黄芪、乌梅、葛根、茯苓、甘

草。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养阴益气。主治气阴不足,口渴多饮,消

食善饥,糖尿病属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4次。

6. 慢性咽炎——最好“中成药”——二冬膏。

由天冬、麦冬组成,功能主治为养阴润肺。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慢性咽炎属肺阴不足者。

7. 肝胆湿热——最好“中成药”——乌军治胆片。

具有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泄热止痛之功效。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胆

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

8. 风湿骨病——最好“中成药”——止痛风湿丸。

【成份】 制川乌、地龙、制草乌、乳香(炒)、威灵仙、栀子、没药(炒)、黄

柏、黄芩、制马钱子、甘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四肢麻木,腰腿沉重,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5克,一日2次。

9. 肺热——最好“中成药”——健肺丸。

【成份】法半夏、陈皮、瓜萎子、红参、芥子、枇杷叶、紫苏子等。

【功能主治】补气润肺、止咳化痰。用于体弱气虚咳嗽、肺热咳嗽、阴虚久

咳、痰多痰粘、气急干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克,一日3次。

10. 咽喉肿痛——最好“中成药”——久芝清心丸。

具有清热,泻火,通便的作用。用于内热壅盛引起的口彝生疮、咽喉肿痛、风

火牙疼、耳聋耳肿。

11. 湿气重/湿疹——最好“中成药”——肤疾洗剂。

主要成分有苦参、百部、花椒、白鲜皮、硼砂、雄黄。功效为解毒杀虫,止痒

收敛,活血祛瘀。用于疥疮,湿疹,瘙痒性皮肤病,花斑癣。

12. 痔疮——最好“中成药”——舒痔丸。

成份:当归、黄芩、甘草、牡丹皮、胡黄连等。功效为凉血止血、清热导滞。

用于痔疮出血、肛门肿痛、大便干燥、脱肛下坠。

13. 失眠——最好“中成药”——养阴镇静片。

具有滋阴养血,镇惊安神的作用。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精神健忘、

心烦不安。

14. 便秘——最好“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乌药、槟榔、沉香、枳壳,可理气降逆、消积化滞,主要用于治疗

食积或气滞所致的腹痛、便秘、脘腹胀满。

15. 牙疼牙痛——最好“中成药”——齿痛消炎灵颗粒。

疏风清热、凉血止痛,用于脾胃积热、风热上攻所致的牙龈肿痛、急性齿根尖

周炎、智齿冠周炎、急性牙龈(周)炎。



三七粉针对22种疾病的搭配用量 转



三七粉针对22种疾病的搭配用量

三七粉针对22种疾病的搭配用量,18到80岁都适用!收藏~

三七粉是中药的一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三七粉的治疗功效非

常强,那么如何吃法才是正确的,才能发挥的功效呢?

三七粉不同疾病的不同用量

1、高血脂

三七粉每次1克,饭前温开水冲服,服3次,1-2个月为1 疗程。

2、胃出血

三七粉每日服3次,每次数1.5 克,用温开水冲服。

3、心绞痛

三七粉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

4、血症

如吐血、外伤出血、产后出血、血晕。取5-10克三七粉与白酒调敷跌打肿痛

处,可以消肿止痛;加糖包敷骨折处,可促愈合。

5、白细胞减少

三七粉3克,开水送服,每天2次,连服20天为1个疗程。

6、顽固性头痛

地龙、川芎各研细末,三七粉每次10克,开水冲服,每日3次。

7、脑震荡头痛

三七粉3克,每天2次,开水冲服。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8、前列腺肥大

三七粉3克,配炮山甲2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20天为1个疗程。

9、疤痕疙瘩

三七粉适量,加食醋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

10、手足麻木

三七粉5克,瘦猪肉50克,蒸熟服下,每晚1次,连服一周。

11、心脑血管疾病

每天用三七粉3-5克、蜂蜜适量,冲入开水400-500毫升饮用,每天2次,起床后

和睡觉前各服用1次。

12、补血

三七粉每日服2次,每次服3克,早饭前晚睡前用温开水加红糖冲服。30天为一

疗程。

13、冠心病

三七粉每日2次,每次3克,30天为一疗程。

14、肝纤维化

三七粉每日1-2次,每次3克。

15、寻常疣

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2克。一般服用30天左右即痊愈。

16、咯血

三七粉2-3克,日服2-3次。

17、急性坏死性节段性小肠炎

三七粉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15日基本痊愈,继续服药15天以巩固疗效。

18、皮肤斑

每天吃1—3克三七粉,混在水、牛奶或粥里,搅匀后喝。

19、活血化瘀

每天早上服用5克、晚上服用5克,像冲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了

20、乳腺问题

女性每日早饭后服用3克三七粉,用凉白开冲服,一个月开始起效,三个月一

个周期。

21、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食少乏力

可以于睡前开水吞服三七粉2克,能够增加睡眠,增进食欲。

22、中风

三七粉3克冲服。脑溢血者出血期,可单用三七粉化瘀止血。

吃三七粉,注意这7大禁忌!

1、用量:三七粉每人每天不要超过10克,一次不要超过5克,外用止血除外。

2、月经期间不要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是第一圣药易导致出血过多,但如果有

血瘀型月经不调就可以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来调理月经。

3、早上服用: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可以增强免疫

力、抗衰老等功能。

4、晚上服用:服用三七粉最好在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饭后服

用请少量,最好不超过3克,晚上过量服用,有兴奋作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

三七粉,因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5、孕妇禁用:和孕妇期间不要用药原理是一样的,以免对胎儿有影响,但如

果是产后用三七来补血那可就是极品了,因为三七对失血性贫血具有极好的效 果。

6、感冒期间: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

寒感冒,三七粉性温,风寒感冒期间可以服用。而患风热感冒则不 宜服三 七。

7、注意三七粉的生吃和熟吃:三七粉生吃和熟吃效果和功效侧重点不一样。



失眠中成药 转载自时≡间≡箭═头═∞>



失眠中成药

1. 枣仁安神液

可以起到补心、安神的作用,缓解焦虑导致的失眠。

2. 养血安神片

可以起到安神、养血的作用。适用于因为焦虑导致的夜梦惊恐。

3. 清眩片

缓解烦躁焦虑失眠时候引起的精神过度紧绷。

4. 琥珀安神丸

可以起到养血滋阴,安神养心的作用。缓解失眠伴有焦虑心悸的情况。

5. 柴胡舒肝丸

重用柴胡疏肝,肝气郁积容易导致精神疾病,脾气暴躁,失眠难以安睡。

6. 七叶神安片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舒缓神经,从而改善失眠症状,能使人入睡时间缩短,并

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

7. 养心安神丸

可以起到补肾益智、养心安神的作用,缓解失眠健忘、郁结胸闷等症状。

8. 孔圣枕中丸

可以起到交通心神,益智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健忘的症状。





这8种皮肤病,皮肤科主任常开中成药,



1、足癣一次净——值得收藏——脚癣

2、烫火药——值得收藏——烫伤

3、玫芦皮疾灵——值得收藏——过敏性皮炎

4、银屑灵冲剂——值得收藏——银屑病

5、紫草油——值得收藏——火伤

6、外用应急软膏——值得收藏——冻伤

7、京万红烫伤药膏——值得收藏——化脓溃烂

8、一扫光药膏——值得收藏——小儿湿疹



常见中医药副作 用一览

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1、二天油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 烂。

2、番泻叶 泡服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

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3、防风通圣丸 内服致光敏皮炎样药疹。

4、风痛灵 滴入鼻腔致过敏:腹痛,气急,口唇发绀,血压下降。

5、风油精 内服致依赖性:停药出现抑郁,嗜睡,厌食、气喘加重。

6、茯苓 过敏:全身红色丘疹,皮肤发热,身痒难忍。

7、福寿草 口服配剂中毒:头晕,恶心欲吐,心动过速。

8、妇宁栓 接触致过敏:全身疫痒,风团样药疹。

9、附子理中丸 乌头碱类中毒;口舌麻辣,咽喉不适,味觉消失,舌

卷缩不能。

10、复方草珊瑚片 含服致过敏性药疹。

11、复方穿心莲 内服致过敏。

12、复方丹参片 内服致口腔多处溃疡。

13、复方丹参液 静注致过敏性休克。

14、复方甘草片 内服致固定红斑性药疹,全身皮肤发绀,昏迷,呼

吸衰弱,瞳孔缩小。



15、复方瓜蒂 内服致中毒死亡。

16、复方炉甘石 瘙痒、红斑。

17、复方青黛丸 内服致肝脏损害,致缺血性结肠炎。

18、腹蛇抗栓酶 静滴致脑出血死亡,白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

竭,全身血肿,大片皮肤紫癜,复视等。

19、甘草合剂 内服致急性中毒。

20、甘草及制剂 内服致假性醛甾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

血压升高,下肢浮肿,头痛,乏力;幼儿长期吮吸致中毒,面微肿,

体倦怠,微喘息,腹胀,不思饮食。

21、甘草锌胶囊 长期服用致低血钾性瘫痪,或全身过敏,出风团样

药疹,奇痒。

22、肝炎灵 肌注致过敏:全身荨麻疹,瘙痒,胸闷,腹痛。

23、感冒2号 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24、感冒冲剂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5、感冒清 内服致老年人急性粒细胞减少或再障性贫血。

26、感冒通 内服致血尿,或皮肤过敏。

27、葛艾汤 外用治皮炎而致接触性皮炎:面部瘙痒,丘疹,水泡。

28、葛根 内服汤剂致急性胃粘膜病变。

29、蛤蚧定喘丸 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30、骨友灵搽剂 外搽致接触性皮炎。

31、瓜蒂 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32、广豆根 误作北豆根配预防感冒汤剂,且用量大而致中毒:头

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身冷,四肢颤抖。

33、国公酒 内服致胃粘膜损害病变。

34、海藻 长期服用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35、含砷石膏方剂,石膏不纯,含砷内服致中毒: 腹泻,恶心呕

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嗜睡何首乌内服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

性皮疹。

36、河豚 食用致中毒: 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

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核葵肌注致严重药物性皮炎。

37、红花油 内服致中毒: 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昏迷,抽搐,紫

绀。

38、红茴香 根皮中毒: 胃部烧灼感,头晕,头痛,呕吐,昏迷喉症

丸内服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39、葫芦素 口服过敏:全身皮疹。

40、虎骨木瓜酒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面浮肿,头痛,头晕,纳

差。

41、华陀再造丸内服致皲裂,阴囊湿疹,长期服用致中毒:头晕头

痛,口咽干,心烦,大便干,小便赤,手麻,下肢无力。

42、黄连上清丸 内服致胃粘膜损害。

43、黄芪 内服致过敏性瘙痒,风团,肢体震颤。

44、灰菜 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

45、霍香正气丸 内服致心动过速,或致过敏性休克:头晕,胸闷,

寒战,血压下降,晕厥。

46、加味逍遥散 内服致瞑眩。



47、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

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48、甲鱼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

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丧失,目唇、肢端青

紫,心动过速,血压测不到。

49、绞股蓝 其粉尘过敏:四肢酸软乏力,头晕头痛,胸闷,鼻咽干

痒,心率加快。

50、洁尔阴 洗液外搽患处致接触性皮炎。

51、睫毛生长灵 致接触性皮炎:双眼睑瘙痒,浮肿,丘疹。

52、金匮肾气丸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斑疹,心律失常。

53、金橘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

54、金钱草 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

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

状。

55、金樱子 接触性皮炎。

56、荆芥 与鱼虾同服致,过敏,皮下瘀血,恶心吐泻。

57、桔梗片 头晕,乏力,心慌作呕,四肢冷汗,血压下降。

58、橘红化痰丸 白矾不纯,内含砷致中毒:恶心呕吐,脐周绞痛,尿

铅高,齿龈铅线明显。

59、康妇清炎栓 致过敏:全身皮疹,瘙痒,腹痛腹泻,停用症状消

失。

60、咳特灵 内服致急性溶血:胸闷,腹胀,寒战,恶心呕吐,腰酸

痛,全身黄染浮肿,尿少呈酱油色。

61、克瘟散 误服致中毒: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紫绀流

涎,出汗,尿失禁。

62、克银丸长期服用致肝炎:上腹胀痛,瘙痒,尿黄,巩膜黄染,黄

疸指数高;致剥脱性皮炎,致月经不调。

63、苦丁香 服用过量,中毒死亡。

64、苦楝子 内服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毒性反应。

65、苦杏仁 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急性

中毒。

66、苦杏仁甙 服用致氰化物中毒,严重者死亡。

67、昆布(海带) 食用致碘诱发甲状腺中毒:甲状腺结节性肿,弥漫性肿大。

68、莨菪类(曼陀罗,华山参,天仙子等) 内服致过敏性疱疹,中

毒,脑损害,颜面潮红,心悸,言语不清,四肢抽动,高热,惊厥,

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外敷也可引起中毒。

69、雷公藤 内服致消化道出血,贫血,中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

征,全身水肿,色素沉着,急性再障,过量致中毒死亡。

70、雷公藤多甙 内服过量致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衰,中毒性肝炎

等。

71、黎芦 煎服致一过性高血压伴窦性心动过缓。

72、良附丸加味 内服致小产。

73、六神丸 新生儿内服中毒致心律失常,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致过

敏:全身瘙痒,皮肤风团块,休克症状,内服致胎动,胎漏,先兆流 产。

74、六味地黄丸 内服致过敏: 手足瘙痒,心慌不安,停药自愈。

75、龙骨 龙骨粉末致敏: 麻痒,心律失常,红疹,浮肿。

76、颅痛定 内服致尿潴留: 嗜睡,下腹痛胀,排尿困难。

77、鹿花菌 误食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

78、鹿茸 内服致过敏: 全身风疹块,瘙痒,面浮肿;冲服致暴盲:

目胀痛,难开,不能视物。

79、吕宋果 番木鳖碱类中毒:呼吸急促,角导反张,口吐白沫,死

亡。

80、马兜铃 服用过量致中毒; 头晕,气短,恶心呕吐。

81、马钱子 内服中毒: 头昏,心慌,烦躁,四肢麻木,阵发性抽

搐,胸闷,纳呆,张口困难。

82、马桑(果) 内服致恶心,呕吐,昏迷,全身痉挛等中毒反应,

重者死亡。

83、脉络宁 静滴致急性呼吸窘迫过敏症。

84、慢肾宝 内服致过敏:全身皮疹,红肿,起水泡,奇痒,纳差,

乏力,阴囊肿大。

85、莽草子 误作八角茴香烹调食用致中毒:上腹灼痛,头痛头晕,

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流诞,多汗,惊厥,呼吸困难,瞳

孔缩小,昏迷,尿潴留。

86、毛发再生精 外搽头部引发支气管哮喘。

87、没药 过敏: 皮肤起疹,色红且痒。

88、密陀僧 服用致恶心,腹痛,贫血等中度铅中毒症状。

89、棉子油 食生棉子油致棉酚中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肝功

异常,泌尿生殖系统障碍,四肢无力,血清钾低。

90、牡蛎 生品煎服致吐泻。

91、木薯 食用致小儿急性中毒,恶心呕吐,腹泻,烦躁,嗜睡,肝

肿大,心律失常,呼吸与循环衰竭。

92、脑立清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93、脑心舒 内服致过敏:烦躁身痒,四肢震颤。

94、牛蒡子 过敏;头晕,胸闷气急,瘦痒,皮肤丘疹,呕吐。

95、牛黄抱龙丸 内服致腹泻。

96、牛黄解毒片(丸)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致大疱性药疹并肝

功能损害,致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致成瘾。

97、牛黄上清丸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98、牛黄蛇胆川贝液 内服致过敏反应。

99、排石汤剂 内服致肠麻痹,腹胀,恶心。

100、胖大海 泡服致流产,尿血,小腹胀痛。

101、砒枣散 治皮肤溃疡,长期用药致砷中毒:头痛,腹痛,恶心呕

吐,全身瘫软,砷中毒皮炎。

102、皮炎宁 配剂外搽致剥脱性皮炎。

103、枇杷叶 未经去毛致咳嗽,喉头严重水肿。

104、片仔癀 内服致等麻疹样药疹。

105、蒲公英 过敏:全身发热病痒,风团块。

106、七厘散 外敷致过敏:敷处肿胀,紫红色,奇痒,大水泡。

107、七叶一枝花 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 昏迷。



108、前胡 煮食鲜品致日光性皮炎,皮肤烧灼样疼痛,水肿,头昏,

恶心。

109、清开灵 肌注致荨麻疹,致过敏:全身丘疹,面部水泡,低热。

110、清热解毒液(剂) 肌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面色苍白。

111、鲭鱼 食之中毒: 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头痛,荨麻疹,局部

水肿,低血压

112、祛痰灵 内服致过敏。

113、全蝎 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

114、人参 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

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115、人参蜂王浆 内服致齿龈渗血,原症状加重。

116、人参丸 内服美国人参丸致猩红热样药疹。

117、乳腺康 肌注致过敏性皮炎。

118、三黄膏 乳香、没药致过敏:丘疹,水泡。

119、三黄片 内服致血尿,停药自愈。

120、三尖杉酯碱 鞘内注射致严重精神障碍。

121、三九胃泰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全身荨麻疹型药疹,孕妇过敏型

药疹,冲服致过敏:周身丘疹或风团,痛痒,头痛,高热,休克症 状。

122、三七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甚至休克,婴儿通过吸食母乳致过敏,

颈、胸、背部出现鲜红色。

123、三蛇胆川贝露 内服致过敏性斑疹块。

124、桑寄生 过敏:皮肤粟米样丘疹,瘙痒。

125、桑椹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疲倦,全身风团样药疹。

126、山八角 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

昏迷,重者死亡。

127、山菠萝 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128、山药 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

宁。

129、商陆 误作人参服致中毒:头痛,呕吐,腹泻,多汗。

130、蛇胆 内服致过敏性紫癜伴肾炎。

131、蛇胆川贝液 内服致过敏。

132、麝香 内服过量致造血功能障碍:全身皮肤紫癜,牙龈与鼻腔渗

血,发热,心慌气短,骨髓增生低下。

133、麝香风湿油 外搽致敏,皮肤起红斑,水泡,皮肤剥落.

134、麝香虎骨膏 外贴致银屑病,或过敏性皮炎。

135、麝香追风膏 外贴致过敏性休克。

136、参脉注射液 静注致过敏:面潮红,荨麻疹,胸闷,气促,咳嗽,心律失常。

137、神功元气袋 外用致接触性皮炎。

138、生地黄 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139、生黄芪 ,青蒿 过敏,丘疹,红斑,奇痒。

140、十滴水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41、石菖蒲 过敏:寒颤高热,躁不能宁,口干喜饮。

142、双黄莲 静滴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型药疹,全身瘙痒,口、眼难张

开。

143、丝石竹 误为桔梗服用致中毒;胸隔院腹不适,腹泻,恶心呕

吐,口舌发麻。

144、四虫散加味 内服过量致复合中毒:眼脸浮肿,会阴、下肢水

肿,水泡,溃疡,肾损伤。

145、松香 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146、速效感冒片 内服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7、速效感冒冲剂 内服致小儿惊厥;意识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

闭,口唇发紫,四肢肌张力增强。

148、速效救心丸 内服致口腔溃疡。

149、速效伤风胶囊 内服致婴儿严重神经症状,致哺乳期团乳,急性

尿潴留或大疱型红斑样药疹。

150、酸枣仁 过敏:恶寒,全身发热,四肢关节疼痛。

151、太阳神口服液 内服致过敏:皮肤红色风团,瘙痒,胸闷。

152、桃花 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

上腹与脐周压痛。

153、天花粉 阴道引产致中毒;寒战,头痛,头昏,发热,昏迷死 亡。

154、天麻 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155、天仙子 误作地肤子用,致莨菪碱类中毒死亡。

156、葶苈子 煎服致中毒:恶心欲吐,心悸,寒颤,唾液增多,眼眶

及前额胀痛。

157、透骨草 煎液外洗致全身剥脱性皮炎。

158、土鳖虫 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瘙痒、糜烂。

159、乌柏 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

安,面部抽搐。

160、乌龙散 内服致过敏性肺泡炎。

161、乌头类(附片,草乌,川乌,铁棒槌,雪上一枝蒿,独角莲)

急性中毒:唇舌发麻,心烦欲吐,手足麻木,面色苍白,情绪紧张,

心慌肢冷,胸闷,呼吸困难,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昏,心律失

常,血压下降,吞咽困难,舌活动不畅,吐白沫,面青唇紫,致不省

人事,体温、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肌张力增高,对光反应迟钝等。

162、乌头细辛酒 内服或内服兼外用致中毒:全身麻木,心率加快,

周身发冷,血压下降,死亡。

163、蜈蚣 内服致过敏,脚、腰、背部病痒,皮疹;用未经炮制的生

品致过敏。

164、五味子 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

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165、西洋参 煎服致全身片状等麻疹样过敏反应(水泡),久服致脾

阳虚衰,食少,腹胀,恶寒怕。

166、夏枯草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67、夏天无 穴位注射致过敏性皮炎。

168、仙人掌 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169、消咳喘糖浆 内服致哮喘:面赤气粗,胸隔痞闷,喉中痰鸣,哮

鸣气促。

170、消渴喘糖浆 内服致小儿过敏性药疹。

171、消渴丸 内服致低血糖:大汗,脸色苍白,乏力。

172、消炎解毒丸 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173、消炎利胆片 与胆石通伍用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174、消痔片 注射致过敏:干咳,头晕,风团皮疹,瘙痒。

175、消肿片 内服致过敏:全身奇痒,口干喉燥,头晕目眩,胸部红

疹。

176、小春花 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177、小活络丹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黑便,呕血。

178、哮喘丸 长期接触致砷中毒;头晕头痛,纳差,全身浮肿,出丘

疹,指甲变脆有裂纹。

179、心肝宝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180、心脉宁片 服之过敏:全身瘙痒,伴丘疹,烦躁。

181、新人参顺血散 内服致皮疹,表皮坏死,溶解型药疹。

182、雄黄 内服含雄黄偏方致中毒:饮含过量雄黄的酒致中毒死亡。

大汗,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昏迷,四肢抽搐,血压0,用未经炮制

的雄黄酒致砷中毒。

183、雄狮丸 连续内服致过敏:全身红斑水肿,瘙痒,发热。

184、熊胆丸 内服致过敏性皮炎。

185、玄麦柑橘冲剂 内服致荨麻疹样固定药疹。

186、旋复花 煎服过量致消化道反应,胃与食管灼热,恶心,干呕,

肠鸣腹痛,泻下如注。

187、血余炭 冲服致过敏,全身红丘疹。

188、鸦胆子 贴敷患处致过敏性休克,口嚼碎其外用,出现口唇麻

木,皮肤侵痒,腹痛,呕吐,心悸,胸闷,外敷患处皮肤破损吸收中毒。

189、洋金花叶 误作紫苏叶用,引起中毒。

190、腰肾膏 贴敷致全身过敏性皮炎。

191、一叶萩碱 肌注致肝损害:腹胀,纳差,乏力,尿黄,GPT高。

192、银黄注射液 内服致过敏:四肢风团样皮损,烦躁,瘙痒。

193、银翘解毒片 内服致过敏休克:全身团块样丘疹,头晕,恶心,

心悸,四肢麻木,口唇发钳,血压下降。

194、银翘解毒液 口服致荨麻疹样皮疹。

195、罂粟壳 口服中毒,新生儿死亡。

196、游医丸 内服致亚急性铅中毒并严重心律失常。

197、右旋麻黄碱 致接触性皮炎:颈,躯干,手鼻呈湿疹性皮疹。

198、鱼胆 内服致急性中毒性肾炎,伴有中毒性肝炎或中毒性心肌

炎,剧烈腹痛;呕吐,腹泻,尿量剧减,血尿,眼睑、下肢或全身水

肿,腰痛乏力,肝肾区疼痛,纳差,全身黄染等。

199、鱼腥草 肌注致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或过敏性休 克。

200、元胡止痛片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01、云南白药 内服致尿失禁,血小板减少,过敏:胸闷,心慌,腹痛,恶心欲吐,奇痒。

202、云南白药膏 外贴致过敏。

203、云香精 过量服用致中毒:面色苍白,气喘,心力衰竭。

204、云芝肝泰 内服致周身风团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心绞痛,大 汗。

205、藻酸双酯钠 静滴致心绞痛,心悸,血压下降,关节疼痛,致流

感综合征,静滴致过敏性低血压休克,全身瘙痒,胸闷,风团样荨麻 疹。

206、樟丹 过量内服致铅中毒:恶心呕吐,腹痛,抽搐,昏迷,口唇

青紫,皮肤黄染。

207、珍珠粉 饭后服用不当,加速膀胱癌恶化。

208、正红花油 外用致过敏性休克或过敏性紫癜。

209、正天丸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致过敏。

210、止痛丹 内有乌头碱类,服用过量致中毒。

211、枳马散 内服过量致马钱子中毒。

212、治癫丸 服用中毒:头晕,恶心,食欲减退,乏力,腹绞痛,尿铅升高。

213、治伤散 口服中毒:头昏,心慌,胸闷,肢体麻木,呕吐,心律

失常。

214、治腰痛方剂 内服致过敏:全身出水肿型红斑,口腔与外阴部溃

疡。

215、中华跌打丸 内服致过敏性肾炎。

216、竹黄 服酒剂致日光性皮炎:暴光处水肿性红斑,重者有水泡,

糜烂。

217、竹沥 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中老年人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都有脚后跟疼的毛病,尤其是对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又或是长期穿高跟鞋的人来说,非常常见。

一般来说,足跟痛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休息后缓解,或运动后加重,症状易反复发作。

足跟痛的原因

中医学认为,“肾主腰脚”,足跟痛多与肝肾阴虚、局部血脉不通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



1. 中老年人多是因为局部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引发骨刺、骨膜炎、跖筋膜炎等;

2. 长时间行走、过度负重引起跖腱膜劳损;

3. 长期穿高跟鞋或外受风寒而引起的足跟脂肪纤维垫无菌性炎症。

如何缓解足后跟痛

当你出现脚后跟疼时,除了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外,还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缓解疼痛:

空蹬车、勤踮脚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可以经常踮脚。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肾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疼痛也就缓解了。

穿舒服的鞋

建议多穿软底鞋、“小坡跟”鞋,鞋跟高度在2~3厘米高为最佳,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

使用足跟垫、足弓垫

平足者且有足跟痛者,建议在久站、久行之前垫好足弓垫。

足弓垫在药店可以买到,年青人建议选购硬质足弓垫,中老年人建议选购软质足弓垫。

自制足弓垫需满足下列要求: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勤踩毛巾

平坐在床上,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绕过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身体方向用力拉至足底筋膜有拉伸感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

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

自我按摩

中医认为,一切红肿疼痛和炎症等都是由于经脉不通所引起,经脉疏通,则能起到很好的缓解和功能恢复作用。

涌泉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点涌泉疼痛时,用拇指指尖用力点按涌泉穴1分钟,稍放松后再次点按,反复5~8次,直至酸胀感向全足放散。

掐太溪拇指指尖立起,用力掐按,使酸胀感向足跟部放散,而后足跟疼痛缓解。

中药足浴

验方一

用白术50克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验方二

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药煎水泡脚30分钟,每日1剂。

验方三

透骨草、威灵仙、皂角刺、苦参、香附、当归尾、红花各30克。加水3500毫升,煎取3000毫升,加入陈醋50毫升,盛于盆内。患者足跟伸向盆内,用湿毛巾覆盖盆口,先用

蒸气熏蒸,待温度适宜后,将全足浸泡约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1次。

足跟痛是生活中的常见病,

如果痛的厉害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只是轻症疼痛,

可以尝试上述五法,

有效果的!



18种常见疾病的“经典处方”



1、2型糖尿病——经典处方——二甲双胍+格列本脲。

2、动脉硬化——经典处方——软脉灵口服液+通脉降脂颗粒。

3、耳鸣——经典处方——血清脑颗粒+甲钴胺胶囊。

4、风热咳嗽——经典处方——牛黄川贝胶囊+金银花颗粒。

5、腹胀腹痛——经典处方——四消丸+补脾益肠丸。

6、感冒——经典处方——抗病毒口服液+ 感康 + 维生素C。

7、高血压——经典处方——复方丹参片 + 深海鱼油。

8、高血脂——经典处方——降脂宁颗粒+丹田降脂丸。

9、湿疹——经典处方——扑尔敏 + 维生素 C+皮炎平。

10、痛经——经典处方——田七痛经胶囊 + 复合维生素 + 痛经贴 。

11、头疼——经典处方——复方酚伽伪麻胶囊+解热止痛散。

12、前列腺炎——经典处方——前列康+加替沙星+番茄红素。

13、三叉神经痛——经典处方——维生素B1+卡马西平+腺苷B12。

14、失眠多梦——经典处方——杞菊地黄丸+富马酸喹硫平片。

15、肩周炎——经典处方——颈复康+麝香镇痛膏+液体钙。

16、牙周炎——经典处方——阿莫西林 + 硼砂漱口液 + 口炎清颗粒。

17、月经不调——经典处方——调经丸+复方益母草膏。

18、晕车——经典处方——晕车贴 + 氨基酸口服液。



一物“降”一物,针对24种常见病,



1. 肝气犯胃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左金丸

2. 胃络瘀阻的“死对头”----临床常用----摩罗丹

3. 肝郁脾虚的“死对头”----临床常用----逍遥丸

4. 食积停滞的“死对头”----临床常用----保和丸

5. 五更溏泻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四神丸

6. 泄泻腹痛的“死对头”----临床常用----香连片

7. 脾胃虚弱的“死对头”----临床常用----人参健脾丸

8. 胃阴亏虚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养胃舒胶囊

9. 肝郁气滞的“死对头”----临床常用----柴胡舒肝丸

10. 脾胃湿热的“死对头”----临床常用----枳实导滞丸

11. 脾肾阳虚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固本益肠丸

12. 脾虚泄泻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健脾益肠丸

13. 脾虚湿盛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参苓白术丸

14. 胃寒泄泻的“死对头”----临床常用----小建中颗粒

15. 实热便秘的“死对头”----临床常用----黄连上清丸

16. 湿热便秘的“死对头”----临床常用----木香槟榔丸

17. 郁滞便秘的“死对头”----临床常用----越鞠保和丸

18. 肠燥便秘的“死对头”----临床常用----麻仁润肠丸

19. 消化不良的“死对头”----临床常用----保济口服液

20. 湿热泄泻的“死对头”----临床常用----葛根芩连口服液

21. 肾虚便秘的“死对头”----临床常用----便秘通口服液

22. 气虚便秘的“死对头”----临床常用----芪蓉润肠口服液



11种皮肤常用药,家里常备



1、痔疮引起的便血、肿胀、疼痛——用——八珍植宁舒

2、湿疹、脂溢性皮炎、体股藓、手足癣——用——曲咪新乳膏

3、小面积烧伤,寻常痤疮,脓疱疮——用——红霉素软膏

4、闭口粉刺、丘疹、脓疱——用——阿达帕林凝胶

5、炎症性丘疹、脓疱疮、酒渣鼻红斑——用——甲硝唑凝胶

6、沙眼、结膜炎、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用——红霉素眼膏

7、皮肤暗沉粗糙,黄褐斑,雀斑,晒斑——用——粉瓶硒烟酸

8、修复皮肤屏障,去痘印,手足干裂——用——尿囊素维e乳膏

9、轻重度痤疮,红肿、脓包型痘痘——用——复方克林霉素凝胶

10、皮肤屏障受损,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留坑留印——用——重组牛碱性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11、湿疹、长痱子、蚊虫叮咬等各种急性、瘙痒性皮肤病——炉甘石洗剂





16种常见病的“克星”



1、阴囊潮湿——克星——萆薢分清丸

(主治:肾不化气,清浊不分所致的白浊,阴囊潮湿、小便频数)

2、气虚——克星——补中益气丸;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3、咽炎咳嗽——克星——蒲地蓝消炎片

(主治: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4、阳虚——克星——右归丸;

(肾阳不足,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

清)

5、皮肤瘙痒——克星——肤痒颗粒;

(主治: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6、面色萎黄——克星——四君子丸;

(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面色萎黄)

7、慢性胃炎——克星——香砂养胃丸

(主治:胃痛、痞满,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呼吸

道感染)

8、子宫肌瘤——克星——消瘤丸

(主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

9、肾亏腰痛——克星——强腰壮肾丸;

(主治: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10、气虚咳喘——克星——人参保肺丸

(主治: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

11、实热便秘——克星——麻子仁丸

(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12、夜不能寐——克星——酸枣仁胶囊;

(主治:心肝血虚,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晕,头痛)

13、肺热痰多——克星——清气化痰丸

(主治:肺热咳嗽,痰多黄稠,胸脘满闷)

14、高血脂——克星——绞股蓝总甙片

(主治:高血脂症、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

15、卵巢囊肿——克星——桂枝茯苓丸

(主治: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痛经、流产后阴道出血、子宫肌

瘤、宫外孕、卵巢肿瘤、不孕症 )

16、斑秃——克星——七宝美髯丹

(主治: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

虚不育等)

所谓“克星”,可以理解为对症效果较好,皆为长期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供

大家参考学习,但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

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成药合辑(下)



五官科用药

1.鼻病类药6味药

1鼻炎片: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内蕴。局部有麻感时停

服。

2辛夷鼻炎丸:祛风,清热,解毒。用于鼻炎,局部有麻感时停服。

3鼻炎康片:宣肺通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

炎。饭后服,不宜高空作业。

4辛鼻炎滴剂:散风,清热,通窍。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内蕴。30日为一疗

程。

5鼻窦炎口服液: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通鼻窍。用于风热犯肺,湿热内

蕴,20日为一疗程。

6藿胆片:芳香化湿,通鼻窍,去肝胆之火。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

2.耳鸣耳聋类药2味药

1滴耳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经湿热上攻所致。

2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

3.喉痹类药14味药

1黄氏响声丸: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用于风热外束,痰热内盛,

饭后服用。

2复方草珊瑚含片: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

3复方南板蓝根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腮腺炎,咽炎,乳腺炎等。用

于各症属热毒内盛者。

4桂林西瓜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

5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受风热所致急喉痹或者乳蛾等,开水冲

服。

6金嗓开音丸: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邪毒。

7玄麦甘桔颗粒: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

8西瓜霜润喉片: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咽喉炎等。

9青果丸: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用于肺胃蕴热。用于肺胃蕴热。

10清音丸:清热利咽,生津润燥。用于肺热津亏,孕妇禁用。

11铁笛丸:润肺利咽,生津止咳。用于阴虚肺热津亏。用于阴虚肺热津亏。

12金果含片: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用于肺热阴伤。用于肺热阴伤。少数有恶

心,上腹有不适感。

13清咽丸:清热利咽,生津止咳。用于肺胃热盛。

14利咽解毒颗粒: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下外感风热。

4.牙痛类药2味药

1口炎清颗粒: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口腔炎症。

2补肾固齿丸:补肾固齿,活血解毒。用于肾虚火旺,慢性牙周炎等。

5.口疮类药1味药

1口腔溃疡散:消溃止痛。用于复方性疱疹性溃疡。

六眼科用药

1明目蒺藜丸:清热散风,明目退翳。用于上焦火盛。

2明目上清片: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爆发火眼等。

3拨云退翳丸:清热散风,退翳明目。用于风热所致。

4珍视明滴眼液:清热解痉,去翳明目。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

5麝珠明目滴眼液:消翳明目。用于老年性初中期白内障。每滴一滴闭眼15分

钟,偶见球结膜充血轻度水肿。

6马应龙八宝眼膏:退赤,去翳。禁止内服,用于红肿沙眼等,与其它滴眼药

同用时间隔1小时。联系记一般两种滴眼液之间是间隔10分钟。

7黄连羊肝丸:泻火明目。用于肺火旺盛。

8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

9明目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两虚。

10石斛夜光丸: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也可用于早

期白内障,糖尿病人禁服。

七骨伤科用药

1代温灸膏: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用于风寒阻络。

2天麻片: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湿瘀阻,肝肾不足。饭后 服3

正骨水: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骨折脱位,跌打损伤,体育

运动前后消除疲劳。

4颈复康颗粒:补肾益气,活血壮骨。用于风湿瘀阻。

5云南白药创可贴:止血,镇痛,消炎,愈创。主要用于止血,清洁创面。

6云南白药酊: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及关节

疼痛,肌肉酸痛,冻伤。忌食蚕豆,鱼类,酸冷。

7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保险液前先振摇,用于跌打损

伤,瘀血肿痛,肌肉酸前及风湿疼痛。

8云南白药膏: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风湿疼痛。

9跌打丸: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闪腰岔气,跌打损伤,筋断骨折。

10活血止痛散: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用黄酒或温

开水送服。

11红药气雾剂:活血逐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局部瘀血肿痛,筋骨疼

痛。

12消痛贴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亦适用于腰肌劳损

和陈阳性伤痛。

13养血荣筋丸:养血荣筋,祛风通络。用于跌打损伤日久引起筋骨疼痛,肢体

麻木等。

八皮科用药

1金花消痤丸:解毒消肿,清热泻火。用于肺胃热盛。

2防风通圣丸: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用于外感风热。

3皮肤康洗液: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杀虫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湿热阻于皮 肤。

4甘霖洗剂: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用于风湿热蕴肌肤,下焦湿热。

5湿毒清胶囊: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属血虚湿蕴皮

肤者。孕妇禁用。

6当归苦参丸: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





中成药合辑(上)



内科用药



1.感冒类19味

风寒感冒类(注意没说应用的都是大标题共性的内容)

其实可以分三类下面我只分了二类,还有一类其实也可归纳为暑湿感冒.

1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环A同用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

2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孕妇禁用.外感初

起.

3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要记单独的能祛湿.

4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5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者适应.

注意共同的使用注意,一般共性的考的较少,都以功效为主,各自的特点为辅来

考.

风热感冒类

1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

2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3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使用注意事项中最多的一个,稍留意一下.

4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5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

服用.使用方法同羚翘解毒丸.

6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7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

8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等。主要用于执毒壅盛所致.

9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火热内盛,高热所致的.孕妇禁用这一点

可以联系记一下.

10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雍盛。

11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

乙型脑炎。

12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注意同口服液区别,抗病毒颗粒

剂在体内有一个崩解在释放的过程,比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的作用肯定要强.

13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孕妇及哺乳都禁用

14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顾名思义,应用于感冒属暑热型.

2.咳喘类35味

含有婴粟壳类.

1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于肺,肺气不宣.

2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用于咳嗽。

3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4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宜.

咳喘药中以上四个药均含罂粟壳,不宜过量或长久服用。

痰多阻肺和痰多类

1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用于痰浊阻肺。

2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

3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

4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

5止咳橘红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6止咳枇杷颗粒: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7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嗽,化痰通便。用于痰热阻肺。

8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9橘红片: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多不易咳出

风热咳嗽类

1川贝枇杷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湿内阻.

2川贝枇杷露:止咳祛痰。用于风热咳嗽.

3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

4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热.

5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用于外感风热.

6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用于风热感冒.

肺热咳嗽类

1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涎雍盛等。

2蛇胆川贝胶囊: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

3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用于肺热咳嗽.

4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5牛黄蛇胆川贝散: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外感所致的热痰,燥痰.这个可以归

纳到上面一栏,但从功效来说在这一栏要好记一点.

1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

2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肺气虚弱。

3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

1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束肺,肺气不宣.

2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

3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

1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痰中带血等。

2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痰中带血。



3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

4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

1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

以上内容有的可以自己记,如肺肾两虚有什么症状应该知道,肺肾阴虚又是什么

症状,如果出一个选择题的形式考用什么中成药时,希望大家都不要丢分了.

3.中暑类5味

1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症状.可引起心

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不良反应.

2十滴水:健胃,祛暑。用于中暑.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

3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停滞等.

4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咳,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

温作业。

5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含有人参注意十八反,十

九畏,和不能吃白萝卜.下面在提到人参我就不重复了。

4.伤食类9味

1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泄水。食积痰饮,消化不良所致.含五灵脂.

2保和颗粒: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各症.糖尿病忌用颗粒剂.

3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气,利湿和中。用于饮食不消化.

4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

5香砂枳术丸: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

6开胃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7开胃山楂丸:健脾胃,助消化。应用如药名

8香砂六君合剂: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

9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疼痛,恶心等,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服用.

主要包括有三类:1慢性胃炎2胃肠动力减弱3胃肠功能不调

1保济口服液: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还可用于晕车晕船.

2沉香化滞丸:理气化滞。用于食积气滞.含有五灵脂.

3舒肝颗粒:舒肝理气,散郁调经。肝气不舒所致.温开水或者姜汤送服.

4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郁停滞.

5五味清浊丸:开郁消食,暖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温开水送服.

6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胃虚弱.

7舒肝片: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肝郁气滞各症.

5.胃脘痛类药22味

1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内停。

2香砂平胃丸:健胃,舒气,止痛。用于胃肠衰弱。

3良附丸: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

4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

5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

6左金胶囊:疏肝,和胃,泻火,止痛。用于肝火犯胃。饭后服用.

7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用于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8舒肝平胃丸:舒肝,消滞。用于胸胁胀满,呕吐酸水等.

9疏肝和胃口服液: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10气滞胃痛颗粒: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胀痛.

11沉香化气丸:疏肝理气,消积和胃。用于肝胃气滞。个别患者服用后嗳气较 重.

12乌贝颗粒: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饭前服用.

13胃逆康胶囊: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郁热症所致各症.饭前

口服,可见轻度腹泻.

14沉香舒气丸:舒气化郁,和胃止痛。含五灵脂.肝郁滞,肝胃不和.

15胃苏颗粒:理气消胀,和胃止痛。气滞型胃脘痛,偶有口干,嘈杂.

16胃康胶囊: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制酸。胃脘痛属气滞和血瘀证者.孕妇禁

用,其它的有的是忌用有的是慎用.

17养胃舒颗粒: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气阴两虚。

18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

胃炎。胃大出血者忌用.单指这一节的22个药。

19阴虚胃痛颗粒:养阴益胃,缓急止痛。用于胃阴不足.

20胃安胶囊: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饭后2小时服用,用于胃脘嘈杂,

上腹隐痛.

21洁白胶囊: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小便

不利等.含五灵脂

22六味能消胶囊:宽中理气,润肠通便,调节脂肪。胃脘胀痛,高脂血症,肥胖

症等.

6.泄泻类药4味

1葛根芩连片: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用于湿热蕴结.

2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见泄泻者.

3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30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月.脾虚或脾肾阳

虚泄泻.

4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30日

为一疗程,连服2-3个月.主要用于脾虚泄泻.

7.便秘类药8味

1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

2通便灵胶囊:泄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月经期和孕妇禁用.

3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4麻仁丸: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睡前服,加开水或者蜂蜜后服.

5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

6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阴虚津亏 者。

7便秘通: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用于虚性便秘,脾虚或脾肾两虚。个别有口 干.

8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孕妇禁用.

8.实火证类药9味

1复方牛黄清胃丸:清热通便。用于胃肠实热。

2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

3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

4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偶见皮疹,恶心,腹

泻腹痛.

5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实热内蕴。睡前服5粒或者5片.

6上清丸:清热散风,解毒,通便。

7黄连上清丸:清热散风,泻火止痛。用于火热上攻等。

8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脏蕴热。

9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肺胃火盛.

孕妇禁服的有:黄连上清丸,复方牛黄清胃丸,当归龙荟丸.这个可以选择性记忆.

9.头痛类药7味

1都梁丸: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用于风寒之邪引起.

2川芎调茶颗粒:疏风散寒。用于外感风邪引起.

3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

4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

1天麻头痛片: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头痛,血瘀头痛,血虚头痛。

2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偶有恶心.

3正天丸:疏风活血,活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ALT丙氨酸转移酶,可

轻度升高,偶有口干,口苦,腹痛及腹泻.含有附片.

10.郁病类药1味

疏肝止痛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11 .不寐类药6味

1安神补心颗粒: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

2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用于头眩、失眠多梦,心悸头晕。脾胃虚弱者宜饭 后服

3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用于失眠头晕健忘。睡前服.

4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两亏,阴津不足。

含人参.

5解郁安神颗粒: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孕妇禁用

6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等.

此类药除了枣仁安神颗粒睡前服以外,均宜饭后服用.

12.眩晕类药3味

1清眩丸:散风清热。风热头痛.

2脑立清丸:平肝潜阳,醒脑安神。肝阳上亢.

3眩晕宁片:健脾利湿,益肝补肾。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

13.虚证类药共46味药

1肾康宁片:益气,温肾,和血,渗湿。用于慢性肾炎,肾气亏损。部分患者

有口干,偶见一过性心性失常,宜饭后服.

2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心绞痛持续发作可加硝

酸酯类药.

1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含有人参

2五子衍宗丸:补益肾精。用于肾虚精亏.

3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

4活力苏口服液: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或者属气血

不足肝阴两虚者.

以上药物除活力苏要睡前服以外均可以在饭前或者进食时同服.初中益气丸也

可以空服.

1生脉(党参方)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党参

2生脉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人参

3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红参.

以上3味药均宜饭前服用.

1健脑补肾丸: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健忘失眠所致,神经衰弱及性

功能障碍等.

2大补阴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

3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

4七宝美髯颗粒:滋补肝肾。肝肾不足.

上述药物除健脑补肾丸睡前服外,均宜饭前服或者淡盐水送服,知柏地黄丸空服

也宜.

1参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2归脾膏: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

3薯蓣丸:益气合营,调理脾胃。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

4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

5八珍丸: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

6复方阿胶浆: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可以用于升白细胞.

7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用于体弱,气血两亏。

8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

9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

10阿胶补血膏: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气亏目昏,

虚劳咳嗽。

11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滋补药除了上述我单独说的,一般都宜饭前,或者空腹吃,饭后的只有一个就是第

一个药肾康宁片.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

2天麻首乌片:滋阴补肾,养血息风。用于肝肾阴虚,脑动脉硬化.

3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

4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用于真阴不足,儿童禁用.

5全鹿丸: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用于老年阳虚。老年阳虚.

6麦味地黄口服液: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

7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

8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亏

9补肾强身片:补肾填精。肾虚精亏.

10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肾亏腰痛.

11壮腰健身丸:壮腰健肾。用于腰膝酸软.

12青蛾丸: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

1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

2参茸卫生丸:益气补血,兴奋精神。用于气血两亏,思虑过度。

3参芪片:补益元气。用于气虚体弱,四肢无力。

4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含有附片.用于脾胃虚寒,冷痛等.宜饭前服,肾阳不足.

5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含有附片,肾阳虚弱,脾胃虚寒等,用姜汤或

者温开水送服.

6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冷痛等.

7参苓白术散:健脾胃,益肺气。用于阴虚气弱.

8健脾丸:健脾开胃。脾胃虚弱.

9人参固本丸:滋阴养血,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等.

10补脑丸:滋补精血,安神镇惊。健忘,记忆减退.

二外科用药7味

分为虫螫伤类药,冻伤类药,疖肿类药,手足皲裂类药,水火烫伤类和痔疮类药.

1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流浓水等.

2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热毒瘀滞肌肤,亦可用于跌打损伤.外用药

3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各

种痔疮。

4京万红:活血解毒,祛瘀止痛,解毒排脓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

水,火,电灼烫伤。外用药

5地榆槐角丸:疏风润燥,凉血泻热。用于脏腑实热,大肠实热。

6槐角丸:凉血止血,清肠疏风。用于血执所致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7消痔软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炎性,血栓性外痔。

三妇科用药

1.月经不调类药共15味药

1加味逍遥口服液: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

2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

3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调经.

4复方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气滞.

5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用于气郁血滞.

6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用于气滞经闭,湿寒白带,含有人参.

7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疏郁。用于气血两虚兼有气滞血瘀.含有红参.

8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调.含有人参.

9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调.含有人参.

10调经止痛片:补气活血,调经止痛.治疗痛经.

11妇科十味片:养血疏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

12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两虚.

13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

14当归养血丸:益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

15四物合剂:养血调经。主要用于血虚.

2.痛经类药7味药

1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

2妇女痛经丸: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凝滞含有五灵脂.

3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孕妇禁用.

4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虚寒所致。

5妇康宁片: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血两亏.

6元胡止痛片: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

7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

3.绝经前后诸症类药2味药

1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肝肾阴虚,妇女更年期见前症

状者.

2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用于妇女更年期属阴虚火旺者.偶见腹

胀,胃痛,可改为饭后服药或停药处理.

4.带下病类药6味药

1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

2抗妇炎胶囊: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用于湿热各症。

3盆炎净颗粒: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用于湿热带下(白带多)

4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

5妇炎康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

盆腔炎等。

6花红片: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湿热下注所致各症带下黄稠。

除了千金止带丸孕妇慎用,妇科千金片是忌用外,均为禁用。

5.下乳类药1味药

1下乳涌泉散:养血催乳。用于产后乳少。气血虚弱者慎用。



四儿科用药 :

1小儿感冒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2小儿退热口服液: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

3小儿感冒宁糖浆: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风热感冒。

4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外感风热

5金银花露: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

6小儿解表颗粒: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

7小儿退热宁口服液:清热解表,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外感风热,内郁

化火。

2.小儿咳嗽类药6味药

1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

2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肺。

3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

4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外感风热。

5儿童清肺口服液:清肺,解表,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

所致。

6小儿止咳糖浆: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内热发烧。

3.积滞类药4味药

1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2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不节伤食。

3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用于小儿脾胃不健引起积滞。

4香苏调胃片:解表和中,健胃化滞。用于胃肠积滞,外感受时邪。

4.小儿厌食症类药5味药

1小儿化食口服液: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胃热停食。

2肥儿宝颗粒: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用于小儿疳积。

3肥儿疳积颗粒: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

4健儿口服液: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用于消化不良。

5儿康宁糖浆:益气健脾,消食开胃。用于脾胃气虚。

5.小儿脾虚泄泻类药4味药

1启脾丸: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虎弱,消化不良。含有人参。

2小儿健脾贴膏:疏通经络,温中健脾。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外用。

3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

等。服用时用牛奶冲服。服此药多晒太阳。

4双苓止泻口服液:清热化湿,健脾止泻。用于湿热内蕴,脾虚失健,偶有呕

吐不良反应。



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1、二天油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 烂。

2、番泻叶 泡服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

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3、防风通圣丸 内服致光敏皮炎样药疹。

4、风痛灵 滴入鼻腔致过敏:腹痛,气急,口唇发绀,血压下降。

5、风油精 内服致依赖性:停药出现抑郁,嗜睡,厌食、气喘加重。

6、茯苓 过敏:全身红色丘疹,皮肤发热,身痒难忍。

7、福寿草 口服配剂中毒:头晕,恶心欲吐,心动过速。

8、妇宁栓 接触致过敏:全身疫痒,风团样药疹。

9、附子理中丸 乌头碱类中毒;口舌麻辣,咽喉不适,味觉消失,舌卷缩不能。

10、复方草珊瑚片 含服致过敏性药疹。

11、复方穿心莲 内服致过敏。

12、复方丹参片 内服致口腔多处溃疡。

13、复方丹参液 静注致过敏性休克。

14、复方甘草片 内服致固定红斑性药疹,全身皮肤发绀,昏迷,呼

吸衰弱,瞳孔缩小。

15、复方瓜蒂 内服致中毒死亡。

16、复方炉甘石 瘙痒、红斑。

17、复方青黛丸 内服致肝脏损害,致缺血性结肠炎。

18、腹蛇抗栓酶 静滴致脑出血死亡,白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

竭,全身血肿,大片皮肤紫癜,复视等。

19、甘草合剂 内服致急性中毒。

20、甘草及制剂 内服致假性醛甾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

血压升高,下肢浮肿,头痛,乏力;幼儿长期吮吸致中毒,面微肿,

体倦怠,微喘息,腹胀,不思饮食。

21、甘草锌胶囊 长期服用致低血钾性瘫痪,或全身过敏,出风团样药疹,奇痒。

22、肝炎灵 肌注致过敏:全身荨麻疹,瘙痒,胸闷,腹痛。

23、感冒2号 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24、感冒冲剂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5、感冒清 内服致老年人急性粒细胞减少或再障性贫血。

26、感冒通 内服致血尿,或皮肤过敏。

27、葛艾汤 外用治皮炎而致接触性皮炎:面部瘙痒,丘疹,水泡。

28、葛根 内服汤剂致急性胃粘膜病变。

29、蛤蚧定喘丸 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30、骨友灵搽剂 外搽致接触性皮炎。

31、瓜蒂 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32、广豆根 误作北豆根配预防感冒汤剂,且用量大而致中毒:头

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身冷,四肢颤抖。

33、国公酒 内服致胃粘膜损害病变。

34、海藻 长期服用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35、含砷石膏方剂,石膏不纯,含砷内服致中毒: 腹泻,恶心呕

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嗜睡何首乌内服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

性皮疹。

36、河豚 食用致中毒: 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

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核葵肌注致严重药物性皮炎。

37、红花油 内服致中毒: 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昏迷,抽搐,紫

绀。

38、红茴香 根皮中毒: 胃部烧灼感,头晕,头痛,呕吐,昏迷喉症

丸内服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39、葫芦素 口服过敏:全身皮疹。

40、虎骨木瓜酒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面浮肿,头痛,头晕,纳 差。

41、华陀再造丸内服致皲裂,阴囊湿疹,长期服用致中毒:头晕头

痛,口咽干,心烦,大便干,小便赤,手麻,下肢无力。

42、黄连上清丸 内服致胃粘膜损害。

43、黄芪 内服致过敏性瘙痒,风团,肢体震颤。

44、灰菜 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

45、霍香正气丸 内服致心动过速,或致过敏性休克:头晕,胸闷,

寒战,血压下降,晕厥。

46、加味逍遥散 内服致瞑眩。

47、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

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48、甲鱼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

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丧失,目唇、肢端青

紫,心动过速,血压测不到。

49、绞股蓝 其粉尘过敏:四肢酸软乏力,头晕头痛,胸闷,鼻咽干

痒,心率加快。

50、洁尔阴 洗液外搽患处致接触性皮炎。

51、睫毛生长灵 致接触性皮炎:双眼睑瘙痒,浮肿,丘疹。

52、金匮肾气丸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斑疹,心律失常。

53、金橘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

54、金钱草 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

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 状。

55、金樱子 接触性皮炎。

56、荆芥 与鱼虾同服致,过敏,皮下瘀血,恶心吐泻。

57、桔梗片 头晕,乏力,心慌作呕,四肢冷汗,血压下降。

58、橘红化痰丸 白矾不纯,内含砷致中毒:恶心呕吐,脐周绞痛,尿

铅高,齿龈铅线明显。

59、康妇清炎栓 致过敏:全身皮疹,瘙痒,腹痛腹泻,停用症状消 失。

60、咳特灵 内服致急性溶血:胸闷,腹胀,寒战,恶心呕吐,腰酸

痛,全身黄染浮肿,尿少呈酱油色。

61、克瘟散 误服致中毒: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紫绀流

涎,出汗,尿失禁。

62、克银丸长期服用致肝炎:上腹胀痛,瘙痒,尿黄,巩膜黄染,黄

疸指数高;致剥脱性皮炎,致月经不调。

63、苦丁香 服用过量,中毒死亡。

64、苦楝子 内服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毒性反应。

65、苦杏仁 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急性 中毒。

66、苦杏仁甙 服用致氰化物中毒,严重者死亡。

67、昆布(海带) 食用致碘诱发甲状腺中毒:甲状腺结节性肿,弥

漫性肿大。

68、莨菪类(曼陀罗,华山参,天仙子等) 内服致过敏性疱疹,中

毒,脑损害,颜面潮红,心悸,言语不清,四肢抽动,高热,惊厥,

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外敷也可引起中毒。

69、雷公藤 内服致消化道出血,贫血,中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

征,全身水肿,色素沉着,急性再障,过量致中毒死亡。

70、雷公藤多甙 内服过量致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衰,中毒性肝炎 等。

71、黎芦 煎服致一过性高血压伴窦性心动过缓。

72、良附丸加味 内服致小产。

73、六神丸 新生儿内服中毒致心律失常,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致过

敏:全身瘙痒,皮肤风团块,休克症状,内服致胎动,胎漏,先兆流 产。

74、六味地黄丸 内服致过敏: 手足瘙痒,心慌不安,停药自愈。

75、龙骨 龙骨粉末致敏: 麻痒,心律失常,红疹,浮肿。

76、颅痛定 内服致尿潴留: 嗜睡,下腹痛胀,排尿困难。

77、鹿花菌 误食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

78、鹿茸 内服致过敏: 全身风疹块,瘙痒,面浮肿;冲服致暴盲:

目胀痛,难开,不能视物。

79、吕宋果 番木鳖碱类中毒:呼吸急促,角导反张,口吐白沫,死

亡。

80、马兜铃 服用过量致中毒; 头晕,气短,恶心呕吐。

81、马钱子 内服中毒: 头昏,心慌,烦躁,四肢麻木,阵发性抽

搐,胸闷,纳呆,张口困难。

82、马桑(果) 内服致恶心,呕吐,昏迷,全身痉挛等中毒反应, 重者死亡。

83、脉络宁 静滴致急性呼吸窘迫过敏症。

84、慢肾宝 内服致过敏:全身皮疹,红肿,起水泡,奇痒,纳差,

乏力,阴囊肿大。

85、莽草子 误作八角茴香烹调食用致中毒:上腹灼痛,头痛头晕,

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流诞,多汗,惊厥,呼吸困难,瞳

孔缩小,昏迷,尿潴留。

86、毛发再生精 外搽头部引发支气管哮喘。

87、没药 过敏: 皮肤起疹,色红且痒。

88、密陀僧 服用致恶心,腹痛,贫血等中度铅中毒症状。

89、棉子油 食生棉子油致棉酚中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肝功

异常,泌尿生殖系统障碍,四肢无力,血清钾低。

90、牡蛎 生品煎服致吐泻。

91、木薯 食用致小儿急性中毒,恶心呕吐,腹泻,烦躁,嗜睡,肝

肿大,心律失常,呼吸与循环衰竭。

92、脑立清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93、脑心舒 内服致过敏:烦躁身痒,四肢震颤。

94、牛蒡子 过敏;头晕,胸闷气急,瘦痒,皮肤丘疹,呕吐。

95、牛黄抱龙丸 内服致腹泻。

96、牛黄解毒片(丸)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致大疱性药疹并肝

功能损害,致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致成瘾。

97、牛黄上清丸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98、牛黄蛇胆川贝液 内服致过敏反应。

99、排石汤剂 内服致肠麻痹,腹胀,恶心。

100、胖大海 泡服致流产,尿血,小腹胀痛。

101、砒枣散 治皮肤溃疡,长期用药致砷中毒:头痛,腹痛,恶心呕

吐,全身瘫软,砷中毒皮炎。

102、皮炎宁 配剂外搽致剥脱性皮炎。

103、枇杷叶 未经去毛致咳嗽,喉头严重水肿。

104、片仔癀 内服致等麻疹样药疹。

105、蒲公英 过敏:全身发热病痒,风团块。

106、七厘散 外敷致过敏:敷处肿胀,紫红色,奇痒,大水泡。

107、七叶一枝花 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昏迷。

108、前胡 煮食鲜品致日光性皮炎,皮肤烧灼样疼痛,水肿,头昏,

恶心。

109、清开灵 肌注致荨麻疹,致过敏:全身丘疹,面部水泡,低热。

110、清热解毒液(剂) 肌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面色苍白。

111、鲭鱼 食之中毒: 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头痛,荨麻疹,局部水肿,低血压

112、祛痰灵 内服致过敏。

113、全蝎 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

114、人参 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

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115、人参蜂王浆 内服致齿龈渗血,原症状加重。

116、人参丸 内服美国人参丸致猩红热样药疹。

117、乳腺康 肌注致过敏性皮炎。

118、三黄膏 乳香、没药致过敏:丘疹,水泡。

119、三黄片 内服致血尿,停药自愈。

120、三尖杉酯碱 鞘内注射致严重精神障碍。

121、三九胃泰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全身荨麻疹型药疹,孕妇过敏型

药疹,冲服致过敏:周身丘疹或风团,痛痒,头痛,高热,休克症 状。

122、三七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甚至休克,婴儿通过吸食母乳致过敏,颈、胸、背部出现鲜红色。

123、三蛇胆川贝露 内服致过敏性斑疹块。

124、桑寄生 过敏:皮肤粟米样丘疹,瘙痒。

125、桑椹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疲倦,全身风团样药疹。

126、山八角 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

昏迷,重者死亡。

127、山菠萝 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128、山药 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 宁。

129、商陆 误作人参服致中毒:头痛,呕吐,腹泻,多汗。

130、蛇胆 内服致过敏性紫癜伴肾炎。

131、蛇胆川贝液 内服致过敏。

132、麝香 内服过量致造血功能障碍:全身皮肤紫癜,牙龈与鼻腔渗

血,发热,心慌气短,骨髓增生低下。

133、麝香风湿油 外搽致敏,皮肤起红斑,水泡,皮肤剥落.

134、麝香虎骨膏 外贴致银屑病,或过敏性皮炎。

135、麝香追风膏 外贴致过敏性休克。

136、参脉注射液 静注致过敏:面潮红,荨麻疹,胸闷,气促,咳嗽,心律失常。

137、神功元气袋 外用致接触性皮炎。

138、生地黄 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139、生黄芪 ,青蒿 过敏,丘疹,红斑,奇痒。

140、十滴水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41、石菖蒲 过敏:寒颤高热,躁不能宁,口干喜饮。

142、双黄莲 静滴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型药疹,全身瘙痒,口、眼难张 开。

143、丝石竹 误为桔梗服用致中毒;胸隔院腹不适,腹泻,恶心呕

吐,口舌发麻。

144、四虫散加味 内服过量致复合中毒:眼脸浮肿,会阴、下肢水 肿,水泡,溃疡,肾损伤。

145、松香 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146、速效感冒片 内服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7、速效感冒冲剂 内服致小儿惊厥;意识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

闭,口唇发紫,四肢肌张力增强。

148、速效救心丸 内服致口腔溃疡。

149、速效伤风胶囊 内服致婴儿严重神经症状,致哺乳期团乳,急性

尿潴留或大疱型红斑样药疹。

150、酸枣仁 过敏:恶寒,全身发热,四肢关节疼痛。

151、太阳神口服液 内服致过敏:皮肤红色风团,瘙痒,胸闷。

152、桃花 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 上腹与脐周压痛。

153、天花粉 阴道引产致中毒;寒战,头痛,头昏,发热,昏迷死 亡。

154、天麻 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155、天仙子 误作地肤子用,致莨菪碱类中毒死亡。

156、葶苈子 煎服致中毒:恶心欲吐,心悸,寒颤,唾液增多,眼眶

及前额胀痛。

157、透骨草 煎液外洗致全身剥脱性皮炎。

158、土鳖虫 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瘙痒、糜烂。

159、乌柏 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

安,面部抽搐。

160、乌龙散 内服致过敏性肺泡炎。

161、乌头类(附片,草乌,川乌,铁棒槌,雪上一枝蒿,独角莲)

急性中毒:唇舌发麻,心烦欲吐,手足麻木,面色苍白,情绪紧张,

心慌肢冷,胸闷,呼吸困难,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昏,心律失

常,血压下降,吞咽困难,舌活动不畅,吐白沫,面青唇紫,致不省

人事,体温、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肌张力增高,对光反应迟钝等。

162、乌头细辛酒 内服或内服兼外用致中毒:全身麻木,心率加快,

周身发冷,血压下降,死亡。

163、蜈蚣 内服致过敏,脚、腰、背部病痒,皮疹;用未经炮制的生 品致过敏。

164、五味子 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

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165、西洋参 煎服致全身片状等麻疹样过敏反应(水泡),久服致脾

阳虚衰,食少,腹胀,恶寒怕。

166、夏枯草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67、夏天无 穴位注射致过敏性皮炎。

168、仙人掌 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169、消咳喘糖浆 内服致哮喘:面赤气粗,胸隔痞闷,喉中痰鸣,哮 鸣气促。

170、消渴喘糖浆 内服致小儿过敏性药疹。

171、消渴丸 内服致低血糖:大汗,脸色苍白,乏力。

172、消炎解毒丸 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173、消炎利胆片 与胆石通伍用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174、消痔片 注射致过敏:干咳,头晕,风团皮疹,瘙痒。

175、消肿片 内服致过敏:全身奇痒,口干喉燥,头晕目眩,胸部红 疹。

176、小春花 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177、小活络丹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黑便,呕血。

178、哮喘丸 长期接触致砷中毒;头晕头痛,纳差,全身浮肿,出丘

疹,指甲变脆有裂纹。

179、心肝宝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180、心脉宁片 服之过敏:全身瘙痒,伴丘疹,烦躁。

181、新人参顺血散 内服致皮疹,表皮坏死,溶解型药疹。

182、雄黄 内服含雄黄偏方致中毒:饮含过量雄黄的酒致中毒死亡。

大汗,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昏迷,四肢抽搐,血压0,用未经炮制

的雄黄酒致砷中毒。

183、雄狮丸 连续内服致过敏:全身红斑水肿,瘙痒,发热。

184、熊胆丸 内服致过敏性皮炎。

185、玄麦柑橘冲剂 内服致荨麻疹样固定药疹。

186、旋复花 煎服过量致消化道反应,胃与食管灼热,恶心,干呕,

肠鸣腹痛,泻下如注。

187、血余炭 冲服致过敏,全身红丘疹。

188、鸦胆子 贴敷患处致过敏性休克,口嚼碎其外用,出现口唇麻

木,皮肤侵痒,腹痛,呕吐,心悸,胸闷,外敷患处皮肤破损吸收中 毒。

189、洋金花叶 误作紫苏叶用,引起中毒。

190、腰肾膏 贴敷致全身过敏性皮炎。

191、一叶萩碱 肌注致肝损害:腹胀,纳差,乏力,尿黄,GPT高。

192、银黄注射液 内服致过敏:四肢风团样皮损,烦躁,瘙痒。

193、银翘解毒片 内服致过敏休克:全身团块样丘疹,头晕,恶心,

心悸,四肢麻木,口唇发钳,血压下降。

194、银翘解毒液 口服致荨麻疹样皮疹。

195、罂粟壳 口服中毒,新生儿死亡。

196、游医丸 内服致亚急性铅中毒并严重心律失常。

197、右旋麻黄碱 致接触性皮炎:颈,躯干,手鼻呈湿疹性皮疹。

198、鱼胆 内服致急性中毒性肾炎,伴有中毒性肝炎或中毒性心肌

炎,剧烈腹痛;呕吐,腹泻,尿量剧减,血尿,眼睑、下肢或全身水

肿,腰痛乏力,肝肾区疼痛,纳差,全身黄染等。

199、鱼腥草 肌注致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或过敏性休 克。

200、元胡止痛片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01、云南白药 内服致尿失禁,血小板减少,过敏:胸闷,心慌,腹 痛,恶心欲吐,奇痒。

202、云南白药膏 外贴致过敏。

203、云香精 过量服用致中毒:面色苍白,气喘,心力衰竭。

204、云芝肝泰 内服致周身风团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心绞痛,大 汗。

205、藻酸双酯钠 静滴致心绞痛,心悸,血压下降,关节疼痛,致流

感综合征,静滴致过敏性低血压休克,全身瘙痒,胸闷,风团样荨麻 疹。

206、樟丹 过量内服致铅中毒:恶心呕吐,腹痛,抽搐,昏迷,口唇青紫,皮肤黄染。

207、珍珠粉 饭后服用不当,加速膀胱癌恶化。

208、正红花油 外用致过敏性休克或过敏性紫癜。

209、正天丸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致过敏。

210、止痛丹 内有乌头碱类,服用过量致中毒。

211、枳马散 内服过量致马钱子中毒。

212、治癫丸 服用中毒:头晕,恶心,食欲减退,乏力,腹绞痛,尿 铅升高。

213、治伤散 口服中毒:头昏,心慌,胸闷,肢体麻木,呕吐,心律 失常。

214、治腰痛方剂 内服致过敏:全身出水肿型红斑,口腔与外阴部溃 疡。

215、中华跌打丸 内服致过敏性肾炎。

216、竹黄 服酒剂致日光性皮炎:暴光处水肿性红斑,重者有水泡,糜烂。

217、竹沥 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医院不愿开,药店不想卖,这些便宜的中成药,其实真的很好用 转载自养生 之家





1、关节痛——好用不贵——壮骨关节胶囊。

2、失眠——好用不贵——黄连温胆丸。

3、慢性胃炎——好用不贵——香砂六君子丸。

4、肩周炎——好用不贵——玉龙油。

5、发烧——好用不贵——双黄消炎片。

6、肾炎——好用不贵——华丹肾炎灵颗粒。

7、手抖——好用不贵——四物丸。

8、鼻炎——好用不贵——复方穿心莲片

9、子宫肌瘤——好用不贵——宫瘤消颗粒。

10、慢性咽炎——好用不贵——金果饮咽喉片。

11、幽门螺杆菌——好用不贵——摩罗丹。



15种常见舶最怕”15种联合用药



1、口腔溃疡——最怕——“口炎清颗粒”遇见“甲硝唑口颊片”

2、耳鸣——最怕——“耳聋左慈丸”遇见“甲硫酸倍他司汀”

3、腹泻——最怕——“保和丸颗粒”遇见“盐酸小檗片”

4、颈椎病——最怕——“三七伤药片”遇见“复方氯唑沙宗片”

5、高血脂——最怕“辛伐他汀”遇见“辅酶Q10”

6、痛风——最怕——“秋水仙碱”遇见“青鹏软膏”

7、糖尿病——最怕——“二甲双胍”遇见“阿卡波糖”

8、高血压——最怕——“美托洛尔”遇见“硝苯地平”

9、脂肪肝——最怕——“益肝灵”遇见“葵花护肝片”

10、乳腺增生——最怕——“乳宁片”遇见“乳康贴”

11、抑郁症——最怕——“舒肝颗粒”遇见“氟哌噻吨美利曲新 ”

12、牙周炎——最怕——“阿莫西林”遇见“口炎清颗粒”

13、关节炎——最怕——“芬必得”遇见“天麻祛风颗粒”

14、哮喘——最怕——“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遇见“珠贝定喘丸 ”

15、带状疱疹——最怕——“氨基酸软胶囊”遇见“营养神经口服”



小病不求人,37种常见病用药指南 转



小病不求人,37种常见病用药指南

1、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来普隆

2、早醒、夜醒——氟西泮、夸西泮

3、自主神经紊乱导致失眠——谷维素

4、癫痫——丙戊酸钠

5、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

6、抑制-TH的抗抑郁药——舍曲林

7、抑制HE的抗抑郁药——马普替林

8、抑制-TH及HE的抗抑郁药——度洛西汀

9、剧烈干咳——可待因

10、分娩止痛药——哌替啶

11、脑功能改善药——×西坦、多奈哌齐

12、儿童感冒发热首选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13、儿童病毒发热用药——阿司匹林

14、解热镇痛药——环氧酶

15、风湿性关节炎伴胃溃疡最好用——布洛芬

16、解热作用强,抗炎作用弱——对乙酰氨基酚

17、抗炎作用强,解热作用弱——保泰松

18、既解热镇痛,又抗炎抗风湿——布洛芬

19、痛风急性发作——秋水仙碱

20、痛风慢性期维持治疗——丙磺舒

21、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沙丁胺醇

22、哮喘持续状态——糖皮质激素

23、白日咳——苯丙哌林

24、夜间镇咳—— 右美沙芬

25、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可待因

26、痰多咳嗽——溴己新

27、胃肠解痉药——阿托品、莨菪碱、颠茄

28、保肝药抗炎——×甘草(甘草甜素、异甘草酸镁)

29、保肝降酶药——双环醇、联苯双酯

30、保肝解毒药——硫普罗宁、葡醛内酯、谷胱甘肽

31、保肝利胆药——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

32、中和胃酸——铝镁剂

33、阻断胃泌素——丙谷胺

34、溶解性泻药—— 硫酸镁

35、润滑性泻药——开塞露

36、胃食管反流病——×拉唑

37、变异性心绞痛——硝苯地平



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转载自铁扫把草药店



常见中医药副作用一览

1、二天油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 烂。

2、番泻叶 泡服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

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3、防风通圣丸 内服致光敏皮炎样药疹。

4、风痛灵 滴入鼻腔致过敏:腹痛,气急,口唇发绀,血压下降。

5、风油精 内服致依赖性:停药出现抑郁,嗜睡,厌食、气喘加重。

6、茯苓 过敏:全身红色丘疹,皮肤发热,身痒难忍。

7、福寿草 口服配剂中毒:头晕,恶心欲吐,心动过速。

8、妇宁栓 接触致过敏:全身疫痒,风团样药疹。

9、附子理中丸 乌头碱类中毒;口舌麻辣,咽喉不适,味觉消失,舌

卷缩不能。

10、复方草珊瑚片 含服致过敏性药疹。

11、复方穿心莲 内服致过敏。

12、复方丹参片 内服致口腔多处溃疡。

13、复方丹参液 静注致过敏性休克。

14、复方甘草片 内服致固定红斑性药疹,全身皮肤发绀,昏迷,呼

吸衰弱,瞳孔缩小。

15、复方瓜蒂 内服致中毒死亡。

16、复方炉甘石 瘙痒、红斑。

17、复方青黛丸 内服致肝脏损害,致缺血性结肠炎。

18、腹蛇抗栓酶 静滴致脑出血死亡,白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

竭,全身血肿,大片皮肤紫癜,复视等。

19、甘草合剂 内服致急性中毒。

20、甘草及制剂 内服致假性醛甾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

血压升高,下肢浮肿,头痛,乏力;幼儿长期吮吸致中毒,面微肿,

体倦怠,微喘息,腹胀,不思饮食。

21、甘草锌胶囊 长期服用致低血钾性瘫痪,或全身过敏,出风团样

药疹,奇痒。

22、肝炎灵 肌注致过敏:全身荨麻疹,瘙痒,胸闷,腹痛。

23、感冒2号 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24、感冒冲剂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5、感冒清 内服致老年人急性粒细胞减少或再障性贫血。

26、感冒通 内服致血尿,或皮肤过敏。

27、葛艾汤 外用治皮炎而致接触性皮炎:面部瘙痒,丘疹,水泡。

28、葛根 内服汤剂致急性胃粘膜病变。

29、蛤蚧定喘丸 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30、骨友灵搽剂 外搽致接触性皮炎。

31、瓜蒂 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32、广豆根 误作北豆根配预防感冒汤剂,且用量大而致中毒:头

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身冷,四肢颤抖。

33、国公酒 内服致胃粘膜损害病变。

34、海藻 长期服用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35、含砷石膏方剂,石膏不纯,含砷内服致中毒: 腹泻,恶心呕

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嗜睡何首乌内服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

性皮疹。

36、河豚 食用致中毒: 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

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核葵肌注致严重药物性皮炎。

37、红花油 内服致中毒: 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昏迷,抽搐,紫 绀。

38、红茴香 根皮中毒: 胃部烧灼感,头晕,头痛,呕吐,昏迷喉症

丸内服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39、葫芦素 口服过敏:全身皮疹。

40、虎骨木瓜酒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面浮肿,头痛,头晕,纳

差。

41、华陀再造丸内服致皲裂,阴囊湿疹,长期服用致中毒:头晕头

痛,口咽干,心烦,大便干,小便赤,手麻,下肢无力。

42、黄连上清丸 内服致胃粘膜损害。

43、黄芪 内服致过敏性瘙痒,风团,肢体震颤。

44、灰菜 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

45、霍香正气丸 内服致心动过速,或致过敏性休克:头晕,胸闷,

寒战,血压下降,晕厥。

46、加味逍遥散 内服致瞑眩。

47、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

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48、甲鱼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

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丧失,目唇、肢端青

紫,心动过速,血压测不到。

49、绞股蓝 其粉尘过敏:四肢酸软乏力,头晕头痛,胸闷,鼻咽干

痒,心率加快。

50、洁尔阴 洗液外搽患处致接触性皮炎。

51、睫毛生长灵 致接触性皮炎:双眼睑瘙痒,浮肿,丘疹。

52、金匮肾气丸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斑疹,心律失常。

53、金橘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

54、金钱草 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

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

状。

55、金樱子 接触性皮炎。

56、荆芥 与鱼虾同服致,过敏,皮下瘀血,恶心吐泻。

57、桔梗片 头晕,乏力,心慌作呕,四肢冷汗,血压下降。

58、橘红化痰丸 白矾不纯,内含砷致中毒:恶心呕吐,脐周绞痛,尿

铅高,齿龈铅线明显。

59、康妇清炎栓 致过敏:全身皮疹,瘙痒,腹痛腹泻,停用症状消 失。

60、咳特灵 内服致急性溶血:胸闷,腹胀,寒战,恶心呕吐,腰酸

痛,全身黄染浮肿,尿少呈酱油色。

61、克瘟散 误服致中毒: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紫绀流

涎,出汗,尿失禁。

62、克银丸长期服用致肝炎:上腹胀痛,瘙痒,尿黄,巩膜黄染,黄

疸指数高;致剥脱性皮炎,致月经不调。

63、苦丁香 服用过量,中毒死亡。

64、苦楝子 内服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毒性反应。

65、苦杏仁 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急性

中毒。

66、苦杏仁甙 服用致氰化物中毒,严重者死亡。

67、昆布(海带) 食用致碘诱发甲状腺中毒:甲状腺结节性肿,弥

漫性肿大。

68、莨菪类(曼陀罗,华山参,天仙子等) 内服致过敏性疱疹,中

毒,脑损害,颜面潮红,心悸,言语不清,四肢抽动,高热,惊厥,

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外敷也可引起中毒。

69、雷公藤 内服致消化道出血,贫血,中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

征,全身水肿,色素沉着,急性再障,过量致中毒死亡。

70、雷公藤多甙 内服过量致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衰,中毒性肝炎 等。

71、黎芦 煎服致一过性高血压伴窦性心动过缓。

72、良附丸加味 内服致小产。

73、六神丸 新生儿内服中毒致心律失常,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致过

敏:全身瘙痒,皮肤风团块,休克症状,内服致胎动,胎漏,先兆流

产。

74、六味地黄丸 内服致过敏: 手足瘙痒,心慌不安,停药自愈。

75、龙骨 龙骨粉末致敏: 麻痒,心律失常,红疹,浮肿。

76、颅痛定 内服致尿潴留: 嗜睡,下腹痛胀,排尿困难。

77、鹿花菌 误食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

78、鹿茸 内服致过敏: 全身风疹块,瘙痒,面浮肿;冲服致暴盲:

目胀痛,难开,不能视物。

79、吕宋果 番木鳖碱类中毒:呼吸急促,角导反张,口吐白沫,死亡。

80、马兜铃 服用过量致中毒; 头晕,气短,恶心呕吐。

81、马钱子 内服中毒: 头昏,心慌,烦躁,四肢麻木,阵发性抽

搐,胸闷,纳呆,张口困难。

82、马桑(果) 内服致恶心,呕吐,昏迷,全身痉挛等中毒反应,

重者死亡。

83、脉络宁 静滴致急性呼吸窘迫过敏症。

84、慢肾宝 内服致过敏:全身皮疹,红肿,起水泡,奇痒,纳差,

乏力,阴囊肿大。

85、莽草子 误作八角茴香烹调食用致中毒:上腹灼痛,头痛头晕,

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流诞,多汗,惊厥,呼吸困难,瞳

孔缩小,昏迷,尿潴留。

86、毛发再生精 外搽头部引发支气管哮喘。

87、没药 过敏: 皮肤起疹,色红且痒。

88、密陀僧 服用致恶心,腹痛,贫血等中度铅中毒症状。

89、棉子油 食生棉子油致棉酚中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肝功

异常,泌尿生殖系统障碍,四肢无力,血清钾低。

90、牡蛎 生品煎服致吐泻。

91、木薯 食用致小儿急性中毒,恶心呕吐,腹泻,烦躁,嗜睡,肝

肿大,心律失常,呼吸与循环衰竭。

92、脑立清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93、脑心舒 内服致过敏:烦躁身痒,四肢震颤。

94、牛蒡子 过敏;头晕,胸闷气急,瘦痒,皮肤丘疹,呕吐。

95、牛黄抱龙丸 内服致腹泻。

96、牛黄解毒片(丸)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致大疱性药疹并肝

功能损害,致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致成瘾。

97、牛黄上清丸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98、牛黄蛇胆川贝液 内服致过敏反应。

99、排石汤剂 内服致肠麻痹,腹胀,恶心。

100、胖大海 泡服致流产,尿血,小腹胀痛。

101、砒枣散 治皮肤溃疡,长期用药致砷中毒:头痛,腹痛,恶心呕

吐,全身瘫软,砷中毒皮炎。

102、皮炎宁 配剂外搽致剥脱性皮炎。

103、枇杷叶 未经去毛致咳嗽,喉头严重水肿。

104、片仔癀 内服致等麻疹样药疹。

105、蒲公英 过敏:全身发热病痒,风团块。

106、七厘散 外敷致过敏:敷处肿胀,紫红色,奇痒,大水泡。

107、七叶一枝花 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 昏迷。

108、前胡 煮食鲜品致日光性皮炎,皮肤烧灼样疼痛,水肿,头昏,

恶心。

109、清开灵 肌注致荨麻疹,致过敏:全身丘疹,面部水泡,低热。

110、清热解毒液(剂) 肌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面色苍白。

111、鲭鱼 食之中毒: 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头痛,荨麻疹,局部

水肿,低血压

112、祛痰灵 内服致过敏。

113、全蝎 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

114、人参 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

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115、人参蜂王浆 内服致齿龈渗血,原症状加重。

116、人参丸 内服美国人参丸致猩红热样药疹。

117、乳腺康 肌注致过敏性皮炎。

118、三黄膏 乳香、没药致过敏:丘疹,水泡。

119、三黄片 内服致血尿,停药自愈。

120、三尖杉酯碱 鞘内注射致严重精神障碍。

121、三九胃泰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全身荨麻疹型药疹,孕妇过敏型

药疹,冲服致过敏:周身丘疹或风团,痛痒,头痛,高热,休克症 状。

122、三七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甚至休克,婴儿通过吸食母乳致过敏,

颈、胸、背部出现鲜红色。

123、三蛇胆川贝露 内服致过敏性斑疹块。



124、桑寄生 过敏:皮肤粟米样丘疹,瘙痒。

125、桑椹 食用致过敏性休克,疲倦,全身风团样药疹。

126、山八角 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

昏迷,重者死亡。

127、山菠萝 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128、山药 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129、商陆 误作人参服致中毒:头痛,呕吐,腹泻,多汗。

130、蛇胆 内服致过敏性紫癜伴肾炎。

131、蛇胆川贝液 内服致过敏。

132、麝香 内服过量致造血功能障碍:全身皮肤紫癜,牙龈与鼻腔渗

血,发热,心慌气短,骨髓增生低下。

133、麝香风湿油 外搽致敏,皮肤起红斑,水泡,皮肤剥落.

134、麝香虎骨膏 外贴致银屑病,或过敏性皮炎。

135、麝香追风膏 外贴致过敏性休克。

136、参脉注射液 静注致过敏:面潮红,荨麻疹,胸闷,气促,咳

嗽,心律失常。

137、神功元气袋 外用致接触性皮炎。

138、生地黄 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139、生黄芪 ,青蒿 过敏,丘疹,红斑,奇痒。

140、十滴水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41、石菖蒲 过敏:寒颤高热,躁不能宁,口干喜饮。

142、双黄莲 静滴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型药疹,全身瘙痒,口、眼难张

开。

143、丝石竹 误为桔梗服用致中毒;胸隔院腹不适,腹泻,恶心呕

吐,口舌发麻。

144、四虫散加味 内服过量致复合中毒:眼脸浮肿,会阴、下肢水

肿,水泡,溃疡,肾损伤。

145、松香 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146、速效感冒片 内服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7、速效感冒冲剂 内服致小儿惊厥;意识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

闭,口唇发紫,四肢肌张力增强。

148、速效救心丸 内服致口腔溃疡。

149、速效伤风胶囊 内服致婴儿严重神经症状,致哺乳期团乳,急性

尿潴留或大疱型红斑样药疹。

150、酸枣仁 过敏:恶寒,全身发热,四肢关节疼痛。

151、太阳神口服液 内服致过敏:皮肤红色风团,瘙痒,胸闷。

152、桃花 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

上腹与脐周压痛。

153、天花粉 阴道引产致中毒;寒战,头痛,头昏,发热,昏迷死

亡。

154、天麻 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155、天仙子 误作地肤子用,致莨菪碱类中毒死亡。

156、葶苈子 煎服致中毒:恶心欲吐,心悸,寒颤,唾液增多,眼眶

及前额胀痛。

157、透骨草 煎液外洗致全身剥脱性皮炎。

158、土鳖虫 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瘙痒、糜烂。

159、乌柏 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

安,面部抽搐。

160、乌龙散 内服致过敏性肺泡炎。

161、乌头类(附片,草乌,川乌,铁棒槌,雪上一枝蒿,独角莲)

急性中毒:唇舌发麻,心烦欲吐,手足麻木,面色苍白,情绪紧张,

心慌肢冷,胸闷,呼吸困难,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昏,心律失

常,血压下降,吞咽困难,舌活动不畅,吐白沫,面青唇紫,致不省

人事,体温、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肌张力增高,对光反应迟钝等。

162、乌头细辛酒 内服或内服兼外用致中毒:全身麻木,心率加快,

周身发冷,血压下降,死亡。

163、蜈蚣 内服致过敏,脚、腰、背部病痒,皮疹;用未经炮制的生

品致过敏。

164、五味子 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

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165、西洋参 煎服致全身片状等麻疹样过敏反应(水泡),久服致脾

阳虚衰,食少,腹胀,恶寒怕。

166、夏枯草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67、夏天无 穴位注射致过敏性皮炎。

168、仙人掌 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169、消咳喘糖浆 内服致哮喘:面赤气粗,胸隔痞闷,喉中痰鸣,哮

鸣气促。

170、消渴喘糖浆 内服致小儿过敏性药疹。

171、消渴丸 内服致低血糖:大汗,脸色苍白,乏力。

172、消炎解毒丸 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173、消炎利胆片 与胆石通伍用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174、消痔片 注射致过敏:干咳,头晕,风团皮疹,瘙痒。

175、消肿片 内服致过敏:全身奇痒,口干喉燥,头晕目眩,胸部红

疹。

176、小春花 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177、小活络丹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黑便,呕血。

178、哮喘丸 长期接触致砷中毒;头晕头痛,纳差,全身浮肿,出丘

疹,指甲变脆有裂纹。

179、心肝宝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180、心脉宁片 服之过敏:全身瘙痒,伴丘疹,烦躁。

181、新人参顺血散 内服致皮疹,表皮坏死,溶解型药疹。

182、雄黄 内服含雄黄偏方致中毒:饮含过量雄黄的酒致中毒死亡。

大汗,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昏迷,四肢抽搐,血压0,用未经炮制

的雄黄酒致砷中毒。

183、雄狮丸 连续内服致过敏:全身红斑水肿,瘙痒,发热。

184、熊胆丸 内服致过敏性皮炎。

185、玄麦柑橘冲剂 内服致荨麻疹样固定药疹。

186、旋复花 煎服过量致消化道反应,胃与食管灼热,恶心,干呕,

肠鸣腹痛,泻下如注。



187、血余炭 冲服致过敏,全身红丘疹。

188、鸦胆子 贴敷患处致过敏性休克,口嚼碎其外用,出现口唇麻

木,皮肤侵痒,腹痛,呕吐,心悸,胸闷,外敷患处皮肤破损吸收中

毒。

189、洋金花叶 误作紫苏叶用,引起中毒。

190、腰肾膏 贴敷致全身过敏性皮炎。

191、一叶萩碱 肌注致肝损害:腹胀,纳差,乏力,尿黄,GPT高。

192、银黄注射液 内服致过敏:四肢风团样皮损,烦躁,瘙痒。

193、银翘解毒片 内服致过敏休克:全身团块样丘疹,头晕,恶心,

心悸,四肢麻木,口唇发钳,血压下降。

194、银翘解毒液 口服致荨麻疹样皮疹。

195、罂粟壳 口服中毒,新生儿死亡。

196、游医丸 内服致亚急性铅中毒并严重心律失常。

197、右旋麻黄碱 致接触性皮炎:颈,躯干,手鼻呈湿疹性皮疹。

198、鱼胆 内服致急性中毒性肾炎,伴有中毒性肝炎或中毒性心肌

炎,剧烈腹痛;呕吐,腹泻,尿量剧减,血尿,眼睑、下肢或全身水

肿,腰痛乏力,肝肾区疼痛,纳差,全身黄染等。

199、鱼腥草 肌注致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或过敏性休

克。

200、元胡止痛片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01、云南白药 内服致尿失禁,血小板减少,过敏:胸闷,心慌,腹

痛,恶心欲吐,奇痒。

202、云南白药膏 外贴致过敏。



203、云香精 过量服用致中毒:面色苍白,气喘,心力衰竭。

204、云芝肝泰 内服致周身风团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心绞痛,大

汗。

205、藻酸双酯钠 静滴致心绞痛,心悸,血压下降,关节疼痛,致流

感综合征,静滴致过敏性低血压休克,全身瘙痒,胸闷,风团样荨麻

疹。

206、樟丹 过量内服致铅中毒:恶心呕吐,腹痛,抽搐,昏迷,口唇

青紫,皮肤黄染。

207、珍珠粉 饭后服用不当,加速膀胱癌恶化。

208、正红花油 外用致过敏性休克或过敏性紫癜。

209、正天丸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致过敏。

210、止痛丹 内有乌头碱类,服用过量致中毒。

211、枳马散 内服过量致马钱子中毒。

212、治癫丸 服用中毒:头晕,恶心,食欲减退,乏力,腹绞痛,尿

铅升高。

213、治伤散 口服中毒:头昏,心慌,胸闷,肢体麻木,呕吐,心律

失常。

214、治腰痛方剂 内服致过敏:全身出水肿型红斑,口腔与外阴部溃

疡。

215、中华跌打丸 内服致过敏性肾炎。

216、竹黄 服酒剂致日光性皮炎:暴光处水肿性红斑,重者有水泡,

糜烂。

217、竹沥 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42种病症对应42款中成药 转



42种病症对应42款中成药

l 1.风寒感冒:感冒清热颗粒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 身痛鼻

流清涕,咳嗽咽干。

l 2.表寒里热:防风通圣丸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外感内热,表里俱

实,初起瘰疬、风疹湿疹。

l 3.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 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咽喉疼痛。

l 4.暑湿感冒:藿香正气丸 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

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l 5.时行感冒:连花清瘟胶囊 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

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

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主要功效适应症。

l 6.体虚感冒:参苏丸 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

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l 7.寒热往来:小柴胡颗粒 疏肝和胃、散热解表、外感病邪犯少阳。

l 8.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风寒束表,肺气不

宣。

l 9.风热咳嗽:急支糖浆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外感风热所致的咳

嗽。

l 10.风燥咳嗽:秋梨润肺膏 润肺止咳,生津利咽。

l 11.痰湿咳嗽:二陈丸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l 12.阴虚咳嗽:百合固金丸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l 13.咽痒咳嗽:苏黄止咳胶囊 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l 14.气虚咳喘:人参保肺丸 益气补肺,止嗽定喘。

l 15.虚劳咳喘:蛤蚧定喘丸 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

汗。

l 16.气逆咳喘:苏子降气丸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

膈痞塞。

l 17.风寒咳喘:小青龙颗粒 解表化饮,止咳平喘,风寒水饮,恶寒,

发热,无汗,咳喘痰稀

l 18.痰热痰多:橘红丸 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

干。

l 19.肺热痰多:清气化痰丸 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稠黏、胸

腹满闷。

l 20.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



热、鼻塞。

l 21.风热头痛:清眩丸 用于风热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鼻塞牙痛。

l 22.风湿头痛:九味羌活丸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

头痛且重,肢体酸痛。

l 23.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颗粒 用于肝阳上亢,高血压等所引起的头

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l 24.痰热上扰:牛黄清心丸 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

盛、神智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l 25.血瘀头痛:通天口服液 用于瘀血阻滞、风邪上扰所致的偏头

痛,症见头部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头晕目眩、或恶心

呕吐、恶风。

l 26.血瘀胸痛:通心络胶囊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冠心病心、绞痛属

心气虚乏、血瘀阻络证、气虚血瘀阻络型中风。

l 27.中风先兆症:脑血栓片 活血化瘀,醒脑通络,潜阳息风, 瘀血

阻络,肝阳上亢所致中风先兆。

l 28.中风后遗症:华佗再造丸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痰瘀

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后遗症。

l 29.喝水即吐:五苓散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阳不化气,水湿内停

的水肿。

l 30.泌尿结石:排石颗粒 清热利水 通淋排石,下焦湿热的石淋。

l 31.前列腺(盆腔)炎:野菊花栓 用于前列腺炎及慢性盆腔炎等疾

病。

l 32.混合痔: 消痔软膏 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炎性,血栓性外痔,

I II期内痔瘀阻或湿热壅滞

l 33.消化不良:保济口服液 用于腹痛吐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

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l 34.肝气犯胃:左金丸 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

酸水,不喜热饮。

l 35.脾胃虚寒:附子理中丸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

足不温。

l 36.脾虚气滞:香砂六君子丸 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见

的胃脘胀痛、食少倦怠、或恶心呕吐等症。

l 37.湿浊中阻:木香顺气丸 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

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l 38.牙龈肿疼:清胃黄连丸 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l 39.黄疸湿热:茵栀黄口服液 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

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

疗。

l 40.实热便秘:清宁丸 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

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l 41.年老虚秘:苁蓉通便口服液 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l 42.乳腺炎:乳癖消片 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痰热互结。

l 先整理42种,以上中成药紧供参考,请读者朋友们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不要乱用!服药期间注意事项,请遵医嘱!祝大家身体健康!



最全的失眠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



最全的失眠中成药

1. 牛黄清心丸——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

热象比较突出。

2. 安神补心丸——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还伴心悸、心烦、咽干口燥、盗汗、

耳鸣、头晕。

3. 朱砂安神丸——失眠,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

4. 乌灵胶囊——肾虚引起的心肾不足,导致失眠。

5. 天王补心丸——心血不足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

生疮

6. 舒眠胶囊——更年期失眠。

7. 归脾丸——气血不足,脾胃不好,经常出现胸闷气喘,同时有失眠。或者做梦很多,用

脑过度。

8. 枣仁安神胶囊——养血安神、清火除烦。尤其是更年期失眠。

9.柏子养心丸——体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被

吓一跳,胆小。

10.加味逍遥丸——因为紧张、生气导致的失眠。或者胁肋胀痛,心情郁闷,老是叹息,没

有睡意。

11.人参健脾丸证——一到晚上就腹胀,半夜容易醒。

12.交泰丸——心火上扰、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特别是上热下寒人群。

13.解郁安神颗粒——抑郁烦闷导致的失眠。

14.安神补脑液——心肾不交、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健忘、精神衰弱和失眠。

15.百乐眠胶囊——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来就睡不着,并且觉得头晕还精神烦躁。



体检查出这9种病,不用治,纯属自己吓自己!



体检过后,打开体检报告时的紧张程度,堪比查高考成绩。“甲状腺结节”“肝囊

肿”……这些疾病会癌变吗?一张小小的体检报告单,常常给大家带来很多“危机

感”。其实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疗,只是名字听起来吓人。非要治?那就是瞎花钱。

........................................................

1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体检报告上的常客。很多人体检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

认为要马上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

........................................................

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担心,也不需做进一步检查。95%的

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李志辉介绍,就算是甲状腺癌,大多数也是

很“温柔”的,生长很缓慢,可以几年、十年潜伏在人体内,也相对稳定、听话。甚

至部分低危险组的患者,可以长期观察而不需手术。

.......................................................................

2

宫颈糜烂

只是名字吓人

要怪就怪这个医学词语太吓人,“糜烂”一词给人很不好的联想,还容易和宫颈癌联

系在一起。其实,这只是医学史上一个命名的大失误。

如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正式取消,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女性的一

生中,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两种上皮覆盖区域会发生动态变化。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李乔介绍,“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正常的生理现

象,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结果来进一步判断,如果细胞学和HPV检查结果没有异

常,就无需特殊处理了。

3

子宫肌瘤

5cm以下一般相安无事

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即每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中招。“子

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

瘤多数是良性的。

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薇介绍,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

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个

月复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 ≥ 4 cm,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4

肝脏钙化灶

一般无需治疗

肝内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

关,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刘畅医生介绍,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也很

少继续发展,一般没有症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无需治疗。

但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就需要进一

步进行CT或MRCP鉴别。

5

骨刺

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常常会把它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

其实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

骨刺就是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骨刺会长在各种地方,比如颈

椎/腰椎/膝关节等处。

如果只是体检发现的骨刺,生活中并无不适症状,不痛不难受,就不用紧张。但

如果因为骨刺,引起了骨性关节炎,那就需要进一步治疗。

6

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性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

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治好增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都是:不用治疗。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外科陈洁医生介绍,乳腺增生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

率,也不会导致乳腺癌。

乳腺增生常见于20多岁并且没有生育过的女性以及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这两

个时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乳房会有疼痛,有时会摸到一些包块,有时



乳房会变大等,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

腺增生。

7

盆腔积液

3厘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积液”听起来非常可怕,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全是实心的组织,腹膜、

大网膜、肠管等都会分泌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

组织的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张颐介绍,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

盆腔积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

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

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但如果没

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 3cm 也不必大惊小怪。

8

单纯性肝囊肿

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以为得了肝癌一样绝望,其实大可不必。

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

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彭伟医生介绍,体检查出肝囊肿,大多不用担心。

绝大部分肝囊肿是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定期随诊观察。

仅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手术,其中包括:囊肿直径>8.0cm并有临床症状;囊肿合并

出血、感染;囊肿无法与肝胆管腺瘤鉴别;多囊肝病导致门脉高压及功能损害 者。



心脏早博



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

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

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其实,心脏早搏本身不是

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据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剑雄介绍,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

多数的早搏不会引发心脏病, 偶尔出现心慌或者心脏“咯噔一下”,不用太过紧张。

但如果经常有类似不适,还是尽快去医院的心内科咨询下医生比较好。

体检出以上疾病,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处理,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监测身体变

化就可以了。



痛风用什么泡水喝好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痛风用什么泡水喝好

一后出血等症引起的不适感。3、五味子,五味子也是补肾的良药,用它泡水喝可以起到补肾宁心,益气生精等功效,当然五味茶也可以治疗盗汗等心悸失眠等症状。

一后出血等症引起的不适感。3、五味子,五味子也是补肾的良药,用它泡水喝可以起到补肾宁心,益气生精等功效,当然五味茶也可以治疗盗汗等心悸失眠等症 状。



15种常见病中成药 转载自养生之家



风寒咳嗽:

1.风寒咳嗽丸(颗粒)--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止咳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肺

气不宣所致的咳嗽,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2.杏苏止咳糖浆--主要组成成分有紫苏叶、前胡、苦杏仁、陈皮、桔梗、以及

甘草。主要功效有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3.感冒疏风片--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

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胃炎:

1.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不欲饮食。

2.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泻水,可以用于治疗便秘、胃炎、反流性食管

炎疾病。

3.枳术丸--具有健脾消食,行气化湿之功效,主治慢性胃炎、脾胃虚弱、食少

不化、脘腹痞满。

痔疮:

1.痔特佳片--成份:槐角、地榆炭、黄芩、当归、防风等。功效为清热消肿、

凉血止血,用于轻度内、外痔。

2.熊胆痔疮膏--由熊胆、珍珠母、麝香、炉甘石(煅)、冰片组成。具有清热

解毒,收湿敛疮的作用。用于痔疮痛痒、肛门破裂、红肿流水。

3.槐角丸--具有止痒痛,消肿聚,驱湿毒。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

五种肠风泻血。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

肝胆湿热:

1.茵陈五苓丸--清湿热、利小便,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湿热黄疸,胆腹胀满,

小便 不利。

2.肝康颗粒--成份:柴胡、田基黄、茵陈等。功效为清肝利湿,用于肝胆湿热

所致的黄疸、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3.乌军治胆片--具有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泄热止痛之功效。用于肝胆湿热所

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

前列腺炎:

1.五淋化石胶囊--主要的成分有金钱草、石韦、车前子、鸡内金等,主要功效清

热利湿、利尿通淋、解毒,用于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前列腺炎、膀胱炎、肾

盂肾炎。

2.前列平胶囊--成份为败酱草、丹参、赤芍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

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前列腺炎。

3.前列泰片--由益母草、扁蓄、红花等组成。功效为清热利湿,活血散结。用

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



医治各种疾病 药品搭配方 转载自养生之家



医治各种疾病 药品搭配方

1.腹泻:复合维B2粒+土霉素2粒+黄连素4粒

2.流鼻水、咳嗽、痰多、咽痛:ABOB2粒+维生素C2粒+咳特灵1粒+甘草4粒

+板蓝根4粒+先锋2粒

3.牙痛:维生素C2粒+甲硝唑2粒+B62粒+黄连上清片4粒+安乃近1粒

4.痛经:田七痛经胶囊+维生素C2粒+维生素E1粒

5.月经不调:乌鸡白凤丸+维生素C2粒+维生素E1粒

6.慢性咽炎:咽炎片5粒+先锋6号2粒

7.六岁儿童流鼻水咳嗽:利巴韦林1包+头孢1包+化痰止咳1包+氨芬黄那敏

颗粒1包

8.脱发:六味地黄丸+养血生发胶囊

9.肾结石:金甲排石胶囊+肾石通颗粒(连服2个月)

10.偏头痛:复方羊角片+天麻素片+谷维素2粒+维生素B1 1粒+维生素B12 2粒

11.白带多痒:妇炎康6粒+复合维B1粒+维生素E1粒+维生素C2粒 外用:双

唑泰栓1盒 妇康洁1瓶

12.眼有米粒:氯霉素滴眼液

13.红眼病:阿昔洛韦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交替1小时)

14.眼生疙瘩:板蓝根4粒+维生素C2粒+三黄片4粒+先锋2粒+雷尼替丁1粒

红霉素眼膏外用

15.幼儿发烧:瑞芝清颗粒+头孢

16.口有酸水:藿香正气丸

17.50岁老胃病:胃康灵胶囊+斯达舒+阿莫西林胶囊

18.1岁BB嘴起泡:金银花颗粒

19.耳朵发炎:克拉霉素 洛美沙星滴耳液

20.老人口干(慢性咽炎):咽炎片或脑立清丸

21.摔伤(破皮)抗菌灵软膏(未破皮)万花油

22.身痒长时间、有很多红点:皮康霜+无极膏+醋酸氟轻松软膏+皮炎平+地

米片5粒调匀一天搽2-3次 每天吃1粒扑尔敏10天 十滴水

冲凉

23.口腔溃疡:A、冬凌草片 、维生素B2片 、C、冰硼散 D、(配)牛黄解毒片

+维生素C2粒+B2片2粒(2天药)

24.牙龈发炎:维生素C2粒+维生素B6片2粒+维生素B2片2粒+甲硝唑2粒+阿

莫西林2粒+穿心莲4粒+贝诺酯1粒

25.鼻子出气有臭味(胃热过盛引起的):黄连清胃丸或者清胃散

26.鼻子出热气(上火):黄连上清丸

27.早上起来刷牙时想呕吐(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炎片+先锋

28.肚子老是响(肠胃消化功能不好引起的)整肠生胶囊+乳酸菌素片+乳酶

生口服液

29.乳房胀痛:维生素E+逍遥丸

30.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白天好(鼻窦炎)通窍鼻炎片+头孢他美酯或者辛

夷鼻炎丸+赛庚啶

31.鼻炎:鼻炎康片1瓶 苗龙喷鼻1瓶 维生素B2片2粒10天 克林2粒2盒(62

元)

32.白带多味浓、宫颈中度糜烂:消糜栓5粒 六味清热止痒洗液1瓶Tab:维生

素C2粒+甲硝唑1粒+维生素B6片2粒(4天)妇炎康胶囊1盒

33.头痛:维生素C2粒+复合维B2粒+B1片1粒+贝诺酯1粒+板蓝根4粒(3天,

15元)

34.月经退后10天:维生素E1粒+维生素C1粒6天 乌鸡白凤丸3盒(94元)

35.月经提前10天量少:维生素E+妇科十味片3盒

36.痛经:益母草20克3天煮鸡蛋 维生素E1粒15 Bid 维生素C2粒15天 Bid

乌鸡白凤丸3盒

37.胃胀:依托必利6粒 饭前服 四磨汤一盒 木香顺气丸1盒

38.月经干净后白带多月经量少:妇炎洁洗液1瓶 妇炎康6粒+维生素C2粒

+复合维B2粒6天 乌鸡白凤丸1盒

39.口苦(湿热引起)知柏八味丸

40.口咸(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的一种表现)

41.口淡(脾胃虚寒、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

42.

A.胃酸、胃痛胃胀:1健胃消食片 2谓肠动力 3斯达舒 4 斯达舒+胃康灵

(交替服用) 5法莫替丁+胃康灵胶囊

B.胃酸严重:1斯达舒+法莫替丁胶囊 2 碳酸镁咀嚼片+法莫替丁胶囊 3斯达

舒+香砂养胃丸 4奥美拉唑胶囊+香砂养胃

C.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斯达舒+奥美拉唑胶囊 2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

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 3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 4奥

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 5斯达舒+胃康灵(交替服用) 6奥美拉唑+胃康

灵 7法莫替丁+胃康灵 8丙谷胺胶囊+胃康灵

感冒联合用药

A.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头痛、发热、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肌肉酸

痛 典型症状:发热重、流黄鼻涕、吐黄痰、嗓子红肿

1复方金银花颗粒+新秀 2复方金银花颗粒+可泰舒 3板蓝根颗粒+可泰舒 4

板蓝根颗粒+新秀

B.风寒感冒(流清鼻涕):发热轻或是不发热、流清鼻涕、吐稀白痰、嗓

子不是很疼

1可泰舒+肺宁 2感冒清胶囊+可泰舒 3感冒清+新秀 4新秀+肺宁

C.呼吸道感染、咳嗽用药:1肺宁+阿莫西林 2清肺抑火片+阿莫西林 3咳特

灵+克拉霉素 4咽炎片+克拉 5化痰平喘片+头孢



《大病先兆查询表》:提早发现''''救命信号''''!太有用了~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下面这份《大病先

兆查询表》,一定要收藏好!

01

起床后的四个信号人的一天在不同阶段身体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发出警示信号。

(1)、清晨醒来如果头晕、头昏,可能是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过高等疾病; (2)、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后浮肿还不

彻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3)、晨起恶心呕吐,除去怀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胆

有病; (4)、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02

清晨对镜观察脸色

洗脸时对着镜子观察,看看自己的脸色有没有什么异常—。

(1)、如果发现自己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2)、如脸色带黄,还伴以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型肝炎;

(3)、如发现眼睛颜色改变,充血、浑浊、色黄,应马上去医院看医生;

(4)、如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5)、如眼角膜出现一圈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如果是30—50岁的男性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03

口臭、口气重

如果出现口臭、口气重,则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时,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B都可能导

致口臭。

比如,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持续性口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饥饿感和胃痛。一旦吃饱喝足,口臭会随之减轻,而随着幽门

螺杆菌的根治,口臭也会自动消失。

04

饮食上的大病先兆(1)、如果总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没有可能是糖尿病;

(2)、如果在清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并且伴有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是

糖尿病倾向;

(3)、如果吃油腻食物后上腹部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4)、如果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如果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05

手部的警示信号观察自己的双手,如果发现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1)、如果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并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2)、如果手背静脉突出,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越加明显,也提示有心脏病的可能;

(3)、如果手掌泛红,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及内分泌失调

(4)、如果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常潮湿出汗,可能有甲状腺的异常;

(5)、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06

眼睛的警示信号(1)、眼睛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

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

(2)、如果经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劳外,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提防青光眼。

07

耳朵老是嗡嗡作响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

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少饮酒,少吃生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08

嘴的警示信号

嘴唇感觉麻木,身体日渐消瘦。这表明胰腺功能在逐步衰退,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

由于胰腺不好,会殃及胃部,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

食物。

09

鼻子的警示信号

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

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肺部合

并症的发生。

10

上楼梯困难(1)、上楼梯时如感到心跳加速、心慌、胸闷,表明心脏功能较弱;

(2)、如感到胸部憋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尽早抽空去看医生。

11

工作中的信号(1)、工作时如果感到记忆力太差、健忘,可能是神经衰弱和动脉硬化所引起的;

(2)、如果经常打瞌睡,除了睡眠不足外,还要多想想其他的原因;

(3)、如果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4)、如果伸懒腰时腰痛,多半要考虑坐姿不良。

12

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西医认为,手脚麻木是痹栓引起的。“痹栓”,沉积在神经通路里,是神经细胞代谢物、神经毒素相互

吸附粘合而成,就像电线中间有段橡皮胶,使生物电流无法通过,病人感觉手脚麻木。

事实的确如此。老人瘫痪之前就一直唠叨:手脚发麻,胳膊抬不起,手握不住东西,连上厕所提裤子都费劲。

哪里知道,就在老人瘫痪前两个月,体内痹栓急剧上升,老人身体不断发出不祥信号:抽筋,手指就像木头一样,什么感觉都没

有,并且疼痛加重。

如果老人这个时候吃点清洗痹栓的药,就不会瘫在床上。遗憾的是,儿女们没有把它当回事,才造成今天的结果。

13

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胸部疼痛或不适,胳膊、两颚、颈部疼痛,突发冷汗、极度虚弱、恶心、呕吐、晕眩或者气短。这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另外,有些病人会出现“无痛”心脏病,其最关键的前兆是:突发晕眩、心跳加剧、气短、恶心、呕吐、冒冷汗。

如果身体出现上述某些症状,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病人口中可含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防心脏病发作时心肌受到损

伤。

14

腿部血栓形成前兆

腿肚子酸痛、胸痛、气短、咳血。这些是危险的腿部血栓形成前兆。久坐之后最易发生,手术之后长时间卧床,也会出现这种症

状。

人人都可能得这种病,坐卧时间久了,血液淤积在腿部,腿部出现血栓,小腿肚子肿疼,此时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者气短,说明

血栓可能已经脱落并通过血液进入肺部。

那可是万分危险,要立刻去医院。

15

尿血但无痛感

如果发现尿中有血,即便没有痛感也要去医院。尿血的常见原因有肾结石、膀胱或者前列腺感染。

严重的可能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癌变,当病灶很小,也就是能治的时候,病人通常是没有痛感的。因此,

发现尿血就要尽早就医。

16

哮喘不好也不坏

哮喘发作时往往伴随喘息或者呼吸困难。如果症状不消退,也不恶化,就应该去看急诊。

如果哮喘发作不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胸肌疲劳,甚至导致死亡。

17

抑郁和自杀念头

有些人抑郁的时候不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怕别人认为他们神经不正常。实际上,他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已经失去平衡。

这也是一种疾病。抑郁症包括悲伤、疲劳、冷漠、焦虑、睡眠习惯改变、没有食欲。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尽早重视并进行相应治

疗。 看完千万别私藏,记得将此文放到你的圈子里,让朋友们也能看到,他们一定很需要~



自己在家拍打治百病 转载自朋友网用户



自己在家拍打治百病

1、拍打整个头部,重点是百会穴

拍打头部主要对头疼、头晕、发麻、小脑萎缩、记忆力减退、脑血栓后遗症有显著作用。

拍打百会穴主要针对高血压、失眠,同时对颈椎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根据每个人的个体病情不同,感受也有所

不同,表现情况有头胀、头闷、深度有痛点等,气血畅通后不适感会自然消失。

2、拍打整个面部,重点是眼睛

拍打面部可舒展皱纹、祛斑、活肤、增强皮质弹性,起到美容作用。拍打眼部主要是缓解疲劳,辅助治疗近视

眼,如果能坚持每天15分钟的自行拍打,一个月下来能减轻100度。

3、拍打囟门及前额

拍打囟门可治疗感冒发烧、过敏性鼻炎、鼻塞,及因感冒引起的头疼等症状,轻者几十下,重者上百下就可畅

通。拍打前额时有针刺的感觉,等拍到有温热感时,不适现象即可消失。

4、揉按脖颈,轻击颈椎

脖颈这个部位经络、动脉静脉都很丰富,揉按这里会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对落枕、扭伤、淋巴上火、嗓子痛

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轻轻拍打颈椎可缓解颈椎增生、钙化,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恶心和脖颈僵直等症状。

经常用双手揉脖颈是最好的护理方法,可使大脑气血充足畅通,延缓衰老,

5、拍打中府穴

拍打中府穴对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明显效果,每天坚持自己拍打20分钟,一个月的时间基本可以

停止用药,继续坚持就会痊愈。

拍打中府穴对咽炎、口腔溃疡等治愈率也很高。冲击力能穿越心包、肝胆乃至整个胸腔,是辅助调理内脏的最

佳选择。

拍打中府穴时会出现胸闷、肺部痛、气胀、难受的感觉。坚持拍打不适感会逐渐消失

6、拍打胳膊

拍打胳膊主要缓解肩臂酸、麻、胀痛、筋膜结节、无力或颈椎引起的血液不畅通等症状,对因类风湿引起的手

腕、手指肿痛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拍打过后会感觉很累、无力,有肿痛或出痧的现象。

7、拍打双肋

拍打肝胆区域和脾脏、胰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双手用掌或拳拍打腋下两肋,左手是脾、胰,右手是肝

胆,中间是胃,对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肝气滞和胆囊炎、小型胆结石、息肉、糖尿病、脾虚、各种胃

疼、胃胀、胃气滞、脾胃不和等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拍打此部位有以下反应:肝部很不舒服、疼、烦躁、难受、胀等现象,胃部有胃疼、胃胀、揪心的感觉,两侧

同时拍打有说不出的滋味。当拍到内外发热时,以上不适感消失后,就会感觉到全身轻松。

8、拍打胃部

拍打胃部是针对那些没有其他疾病,只有胃不适的人群,如:胃疼、胃酸、胃胀、胃粘膜脱落、胃痉挛、胃

炎、胃溃疡等疾病。先进行揉按,再轻轻拍打,开始时有些患者不能触摸,胃部很僵硬;慢慢缓解后再进行拍

打。胃病很顽固,需要长时间坚持拍打才能治愈。有胃病的人要配合拍打腹部,拍打后肠胃会感觉很舒服,对

于胃病严重的人拍打时感觉很难受,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感觉,胃气滞的人主要表现在排气、打嗝,拍打到温热

和轻松即可。

9、拍打腹部

拍打腹部首先是有减肥作用,可促进大小肠蠕动,解决便秘,肠结及不孕不育症和小型子宫肌瘤等疾病,以上

疾病均因气滞血瘀造成,直至拍打到整个腹腔疼痛消失,有温热感即可。

10、拍打腹股沟

腹股沟有贯通上肢下肢、主要动静脉和淋巴主干道的作用,所以经常拍打此处可以促进腹部和下肢的血液循

环,尤其是对治愈股骨头坏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1、拍打环跳穴

刺激环跳穴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辅助调理腰疼、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腿部酸痛、胀麻、寒凉等不适症状,此部

位对于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疗效。

12、拍打肾区

拍打肾区主要是对有肾病的人群,肾炎、肾囊肿、肾盂肾炎、尿频、肾衰竭、肾功能减退、腰酸、腰痛、身体

无力、失眠、耳聋等。初拍肾区时会出现酸、麻、闷、痛的感觉,总之因人而异,各有不同的感受,从轻到重

循序渐进,直至疼痛消失。

13、拍打尾椎

拍打尾椎是因为此处曾经受到伤害,最初拍打时会感觉里面是空的,没有痛觉,等到血液充满时才感觉很痛,

对便秘、痔疮有明显疗效。

14、拍打膝关节

拍打膝关节主要是对关节炎、膝盖疼、关节凉、酸、抽筋、静脉曲张、骨刺、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腿部烦乱、无

法入睡效果很好,拍打后少数人会出现黑痧。

15、拍打大椎穴

拍打大椎穴对咳嗽、嗓子痛、小儿惊风、颈椎、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16、拍打肩部

拍打肩部主要治疗五十肩、肩周炎、肩肌钙化、肩酸痛、抬举困难、受凉、落枕等。拍打肩周时间要长一些,

由痛到不痛,由温热到肩胛骨、前肩都热透为止。

17、拍打后背

拍打后背主要治疗背部僵硬、沉重、强直,对长期劳作受凉,及背部气血不畅通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18、拍打脊柱

脊柱是支撑整个身体的重要部分,保护脊柱很重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和脊柱相关。拍打脊柱对强直、弯

曲、增生、脱臼、钙化、增强脊髓生长效果极佳。

19、拍手

拍手能促进手部微循环,对于手指麻木、手指关节痛、手掌内脱皮等有很好疗效。同时调理内脏,舒缓内脏压力。

20、跺脚

借用地面冲击脚底板震动整条腿部,使寒冷、麻木、抽筋、走路困难等腿部疾病一扫而光,还能促进内脏气血 循环。 每天半小时,健康到永远。



一味仙鹤草治癌有效率100% 转载自



仙鹤草,癌细胞抑制率高达100%

这种草被外国人视为抗癌神药,癌细胞抑制率高达100% 仙鹤草又名龙芽草、狼芽草、脱

力草,始载于《救荒本草》,以叶多、质嫩、干燥、茎棕红色为佳。这种草在野外经常可

以看到,有时候还会拿去喂猪。

中医认为,仙鹤草味苦、涩,性平,有补虚强壮、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的功效,主

要用于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崩漏等症。

外国学者研究认为,仙鹤草对癌细胞抑制率几乎达100%,且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损害,被

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理想的抗癌药物之一,凡肿瘤病人体质虚弱并兼有出血症状者,尤为

适宜。

下面列出仙鹤草对各种癌症的用法

1、胃癌

仙鹤草60克,龙葵、白英各48克,半枝莲、蛇莓、石见穿各24克 水煎服,日1剂。宜于胃

癌之伴有黑便、贫血、消瘦、疲乏等症状者。继续服用能使肿块消散。

2、食管癌

仙鹤草30克,代赭石、急性子、蜣螂各21克,旋复花、姜竹菇、天冬、麦冬、南沙参、北

沙参、沉香曲、石斛各12克,木香丁香、厚朴、当归、豆蔻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状改

善,饭量增加,体力恢复。

3、肝癌

仙鹤草、生地黄、石燕、半枝莲、瓦楞子各30克,漏芦、薏米各15克,当归、丹参、八月

札各9克,白芍、陈皮各6克 水煎3次分服。结合放射治疗,能改善体力,缩小肿块。宜于

早、中期。

4、宫体腺癌

仙鹤草30克,益母草、当归、丹参各15克,川芎、牡丹皮、香附、陈皮各9克,茴香6克,

艾叶3克 水煎3次分服,日1剂。能使流血、白带减少,疼痛消除,阴疲乏涂片检查癌细胞

阴性。可结合放射治疗。

5、乳腺癌

仙鹤草30克,蒲公英、泽泻各15克,海灌、海带、半夏、当归、川芎、白芍、独活、青

皮、象贝、红花、蛤粉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 水煎服,日1剂。宜于早期者,可获痊愈。



车前草治病验方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车前草治病验方

1、车前草,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等功效。临证20多年,常用车前草为主加减

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疮毒瘀肿 鲜车前草20克,捣烂外敷,每日1次,每次敷3至5小时。有皮肤过敏史者,用纱布包 敷。有伤口或化脓者禁用。可结合内服方:车前草20克,白花蛇舌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温服。一般3~5天消肿。

2、慢性肾盂肾炎 车前草15克,黄芪15克,丹参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 连用3~4疗程。本方适用于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为双下肢轻微浮肿,口干,腰胀痛,尿蛋白增加, 乏力,肢困,舌苔厚腻,脉弦细者。

怀结石者,加金钱草30克,石苇 10克;伴尿痉挛痛者,加延胡索10克,钩藤10克。

3、急性肠炎 车前草15克,白头翁10克,葛根10克,败酱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 服。本方适用于夏天不慎食用不洁食物所致急性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乏力,恶心,舌苔 腻,脉濡数或脉滑数者,一般2~3剂痊愈,治疗时,禁食油腻食物。

视物模糊 车前草20克,木贼草10克,密蒙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5剂为1疗程。加 减:急性结膜炎加菊花10克,草决明10克;白内障加麦冬10克,枸杞子10克;外伤所致加鸡血藤 15克,蒲公英15克;体质虚弱者加黄芪15克,当归15克。

4、咳嗽 车前草15克,桑白皮10克,款冬花10克,大枣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5剂为1 疗程。急性病所致咳嗽,用1~2疗程;慢性病所致咳嗽,用3~6疗程。加减:风寒咳嗽加麻黄6

克,杏仁8克;风热咳嗽加桑叶15克,菊花10克;风痰咳嗽加桔梗15克,刺蒺藜10克;痰湿咳嗽加 茯苓20克,陈皮10克;痰热咳嗽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阴虚咳嗽加沙参15克,麦冬10克。



千里光治皮肤病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千里光治皮肤病

古时候江西有位秀才,因长年头上脸上长干湿癣疮,长相难看出了名,媒婆们都不愿为他提亲,因为没有一个提成功的。

没想到一位郎中倒主动找到媒婆,说愿意将女儿嫁给这位秀才,见多识广的媒婆马上猜到,这位郎中肯定有能治好这位秀才的秘方。

结果还真被她猜中了,秀才和郎中的女儿成亲没多久,再出现在大家面前,简直就是换了个人,仪表堂堂,脸上头上干净的让人惊呼神奇。

秀才没多久参加会试,高中举人,众人都夸郎中有眼光,同时也对郎中如何治好秀才感到好奇。

郎中公布他的秘方,原来是大家常见到的药草千里光起了效。

“家有千里光,一世不生疮”。作为以治眼疾的千里光(千里能见光明)命名的常见草药,千里光治皮肤病的民间口碑非常佳,湿疹,疮癣,疮疖,鹅掌风,痔疮等,都可用其扫光光。

就拿秀才所长的癣来说,中医认为体癣的致病原因除了卫生,蚊虫叮咬,身体湿热,或是环境湿热侵袭肌肤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治疗方面多以清热燥湿、杀菌止痒的中草药为宜。

千里光性味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燥湿杀菌,外可去皮肤风热,内可清肃体内湿热,正是治癣的佳药。

再来湿疹来说,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性障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的病情。

而千里光因归属肝经,肝藏血,其燥湿清热功效可进入血分,带走血中浊气淤滞,令血液干净清爽,就如一条卫生治理得非常好的河流进入消化道胃肠道,治泄泻痢疾等功效非常佳。

江西《草药手册》曾载一治疟疾方: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共煎服。

另外,各种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急性炎症,菌痢、轻度肠伤寒等,均可用千里光配伍它药治疗。

而正是这个进入血分的功效,令千里光治皮肤病的功效也得到提升。毕竟,血热生风,皮肤病最易闻风而动。若血流运行正常,皮肤病就像起舞没有音乐,难有血热时的兴奋,皮肤也因此光滑润泽好颜色。 那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千里光治皮肤病佳方呢?

1、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30g,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痈疽是指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表现为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

2、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3、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4、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苍耳草为发汗,利尿,解热,排毒药,与千里光共用,可排出皮肤里的毒素。

5、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乌桕油是指存在于乌桕胚珠外壳的蜡质油脂,是治皮肤病的佳药。

6、治痔疮:千里光、青鱼胆草各250克。加水煎成浓汁,搽患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痔疮多和湿热相关,青鱼胆草疏风清热,健脾利湿,杀菌。与同样清热燥湿的千里光共治病症。

7、治慢性湿疹:千里光、杉树叶、黄菊花、金银花各适量。煎水内服并外洗。(江西《草药手册》)

杉树叶性味辛,微温,祛风活血解毒,外用是治湿疹鹅掌风等皮肤病的佳药。

黄菊花与金银花均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与清热解毒燥湿的千里光共治慢性湿疹。

以上就是千里光治皮肤病选方。

千里光扫光皮肤病功效如此好,但名字却更易让人想到千里光明可见,视力良好上来。

这就要回到它不仅归属于主皮毛的肺经,还清热燥湿又归属肝经上来呢。

肝开窍于目,肝阳上亢会引起目睛浑浊,千里光正清热利肝,可防肝阳上亢,这也是千里光具有多种功效的原因了。民间常用其洗澡洗眼,洗后皮肤光滑眼明亮。

附两个千里光治眼病方:

1、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

2、治风火眼痛:千里光60g,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

3、治夜盲:千里光30g,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如此神奇的千里光,你见过吗?

千里光为多年生菊科草本。茎木质细长,高约2~5米。叶互生,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花序状。中央管状,舌状花黄色。

外形是普通的菊科植物,能量如此强大,见到了请爱护喔。



这味散结破瘀药治多种癌症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这味散结破瘀药治多种癌症

喜树,欢喜之意。过去我国南方民间办喜事,会用喜树的叶子作为食品的垫片,象征喜气、吉祥、吉庆。 如果在正对门口栽两棵喜树,则寓意“双喜临门”。如果是种一棵树,意为 “开门见喜”。在浙江金峨寺,一进大门,就会看见一棵高大的喜树,开门见喜,迎四方信众。是个自带幸运星的植物。

喜树是我国特有物种,又名旱莲木、千张树、南京梧桐等,结的果实,名为喜树果,或喜果。喜果落地像莲花,这是别名“旱莲木”的由来。

通常在烈日炎炎的七月开花,头状花序近于球形,白色。

一个个白色的小绒球,挂满在碧绿宽大的叶片之间,洁净素雅又清凉。

八月入秋,就是喜树结果的时候。众多攒聚在一起的小翅果,像极了一根根的小香蕉,可惜不能吃。但是红耳鹎、白头鹎、乌鸫等鸟儿,却将其视作小龙虾,大餐日日有呢!

喜树的果实、根、树皮、树枝、叶均可入药。能为病人带来欢喜。

喜树叶:主治痈疮疖肿、疮痈初起。将喜树嫩叶一握,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喜树皮:治牛皮癣。取树皮或树枝30-60g,水煎服,每天一剂。亦可取叶加水浓煎后,外洗患处。

喜树的全株都含有一种重要的抗癌成分—喜树碱,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效。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光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疗效。

中医用喜树入药治疗癌症,一般是用喜树果,其具有抗癌、散结、破血化瘀功效。医药典籍载:

1、治胃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喜树果研末,每日1次,每次6克。(《辨证施治》)

2、治白血病:喜树果30克,仙鹤草、鹿衔草、岩株、银花、凤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饮。(《本草骈比》)

白血病,散见于中医“血证”、“温病”、“症积”、“恶核”等病证之中。原因有热结,血气相搏等。治疗以清热消肿,凉血止血补血补等方式为主。

仙鹤草可补血止血并抗癌。

鹿衔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止咳止血等。

岩株是侵入岩的一类,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银花就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本事相当好。

凤毛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甘草调中止痛.

多味与散结、破血化瘀功效良好的喜树果配伍,共治白血病。

以上就是喜树的药用选方,你见过喜树吗?



藏红花的功效与吃法 转载自



藏红花性味苦,归肝、心两经。其功效与吃法是:

1、藏红花主要是兴奋子宫、促进子宫收缩,是妇科瘀血病证的主要药物,又

是外伤跌打损伤、瘀血肿物的重要药物,有调节血液循环、凉血解毒,有植物

黄金之美称;

2、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麻疹、斑疹等疾病;

3、藏红花主要是入肝、心两经,能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本草纲目》很早

就有记载,有解郁安神功效;

4、藏红花有保肝利胆的功效,能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脂代谢,促进胆汁分泌和

排泄,从而降低异常增高的球蛋白和总胆固醇,可以用来治疗急性肝损伤、慢

性肝炎和肝硬化;

5、研究发现藏红花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有促进细胞吞噬功能、消除体

内垃圾、增强细胞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力,能及时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同时

可以及时调节内分泌,消除因为内分泌失常而引起的色斑,如藏医祛斑是美容

最佳的神秘药物之一;

6、藏红花的花蕾中含有藏红花酸,含有藏红花素和藏红花的苦酸、苦素等,

这些都具有较强的抗氧、抗癌、抗肿瘤作用,对细胞癌和软组织肉瘤等具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藏红花素等有效成分都能抗癌,使活性物质增强;

7、藏红花的吃法:可以配伍使用、可以用泡茶,现在不少人捏五六根、十几

根根泡茶,主要有活血化瘀、排毒养颜;

8、藏红花的副作用与禁忌:一般孕妇禁服、出血病人禁服,而且月经期也要

禁服、小孩要禁服。



一物降一物,25种疾病最怕 转载自爱玲时装



一物降一物,25种疾病最怕

1、胃酸最怕——芝麻

2、湿疹最怕——苍耳子

3、疼痛最怕——元胡

4、高血压最怕——决明子

5、心脏病最怕——丹参

6、口臭最怕——柠檬

7、湿气最怕——生姜

8、脚气最怕——花椒

9、皮炎最怕——薏米

10、腹泻最怕——扁豆

11、牙出血最怕——猕猴桃

12、感冒最怕——紫苏

13、嗓子疼最怕——金银花

14、胃痛最怕——南瓜

15、高血脂最怕——山楂

16、糖尿病最怕——葛根

17、血栓最怕——三七

18、牙痛最怕——花椒

19、三高最怕——芹菜

20、痔疮最怕——无花

24、失眠最怕——酸枣仁

25、血虚最怕——木耳#



糖尿病奇效8方 转载自九哥



糖尿病奇效8方

1、 黄精,生地各15克,玉竹、天冬、麦冬、菊花、山药各10克,

黄连3克,五味子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治一个月,治愈者无数。

2、 元参、麦冬、熟地、黄芩各90克,豆鼓45克,知母、山茱萸各

30克,云苓、栀子、天花粉各15克,(加减略)。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服10天治愈

不复发。

3 、粉葛、天花粉各10克,麦冬5克,江米10克。

研细混匀,每日一剂,分三次服,服半个月治愈糖尿病。

4、 熟地40克,山药20、山茱萸、丹皮、云苓、泽泻、怀牛膝各15

克,附子、肉桂各10克,车前子5克,五味子10粒。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服第四剂时,开始每

剂加麦冬15克。

服7--10剂治愈,已治愈几百人。

5 、人参10克,知母30克、甘草15克。

加减:口渴加天花粉20克,麦冬15克,沙参20克,玉竹20克;

腰酸腿痛加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服6剂,三多症状消失,服一个月,血糖、尿糖

正常,治愈者无数,反复者罕见。

6、 生地、杜仲、山茱萸各15克,黄芪、黄柏、知母、夏枯草、茜

草根、牛膝各10克,海藻、茯苓各12克,山药24克,牡蛎3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14天为一疗程,共服两个疗程,治115例,

全部治愈,疗效奇特,随访无反复。

7、 白茅根、地骨皮、生地、山药各30克,马齿苋50克,黄芪、

知母各20克、酒黄连10克,淫羊藿、麦冬各1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三次,服20--30天治愈,很少复发。

8 、淫羊藿20克,枸杞子15克。

每日一剂代茶饮或水煎服,同时每次服黄连素0.4(4片),每日服三

次,服3--4个月,治愈糖尿病。



治阳萎针法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治阳萎针法

用三寸针,太冲透涌泉穴,京骨透涌泉穴,别一侧扎后溪穴针后叫阳萎患者行走,很痛也要行,行十来分钟休息一会再行,留针1小时,过程共行十五分钟。

以上治阳萎针方加董针灵骨、大白更好。

扎单侧可以了,手部的三针,可以一个手扎灵骨、大白二针,别一侧扎后溪。扎涌泉穴是同侧。



心脏病快速治愈法 转载自悬壶济世的空间



心脏病快速治愈法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

冠心病、心肌炎等。

从前的治疗主要是靠药物来扩血管、活血等,现在各种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有

心脏血管内安装支架、装心脏起搏器、电生理等,但同时也造成治病费用越来越

昂贵,使得多少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我多年的实践中,只要不是先天性的,而是成年后气血两亏、动脉硬化引起的

心脏病,治疗起来是非常容易的,绝没有西医讲得那么复杂。

通俗地讲,心脏就是一个水泵,让这个水泵出毛病的原因只有3点:

1.使这个泵运转起来的能源是否充足。

2.与这个泵相连的管子是粗是细。管子粗,泵往外打水的阻力就小,管子细,往

外打水的阻力就大,就容易加重泵的负担,久而久之会把泵累坏的。

3.泵中的水是稀是稠。如果水的杂质多、粘稠,泵打水时的力量就要加大,久而

久之同样要增加泵的负荷。

对于心脏这个“水泵”而言,供给它能源的是血液,它要打的水也是血液。当供应

心脏的血液不断减少,人就会心慌、乏力,心脏就会用疼痛来提醒你:它饿了,

没吃饱;如果血管粥样硬化明显,血管内的管腔就会越来越狭窄,心脏往外打血

的阻力就越来越大,心脏会累坏的。如果心脏累了,想歇一下,就会出现早搏等

症状。

如果这时血液里的杂质多,特别是血里的寒湿重,血液就会变得沉重、凝涩,流

动的速度就会变慢,心脏运行这种湿重的血液自然很吃力,再加上热胀冷缩的原

理,血管遇冷也会收缩、变细,就更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久而久之,心脏越跳越

慢。如果又不能及时给心脏补充能源,仍让它饿著,它能不生病吗?

现在的人,身体内普遍寒湿重,这是现代人心脏病高发的根本原因。

只要给身体升温,首先就能让血液流动轻快起来,很快就能减轻心脏的负荷,消

除各种不适,所以,升温是快速缓解心脏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我母亲20岁就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动不动心里就难受,而且全身浮肿。当我知

道了去寒、补血是治疗心脏病的关键后,在给母亲冶疗及日常的饮食中就都注意

到了这些。

她接受我洽疗的这些年来,身体越来越好,全身浮肿基本上都消了,心脏病也极

少犯了。而最近这几年犯过的几次,都是因为听别人说柿子叶能降血压,降血

脂,就赶紧去买;听广播里讲喝苦瓜茶好,也跟著喝;听人家说要经常喝紫菜汤

有营养,又跟著来....-每次心脏病发作都是因为偏听偏信吃了这些大寒的食物引起

的。

我奉劝大家,无论做任何冶疗、去尝试任何营养品以及任何保健方法的时候,永

远都不要离开“只要是与此相违背的,久而久之都会对你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那

才真是花钱买病。补气血、去寒湿”这个主题。

下面我针对心脏病的4种常见病因,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运用食疗与经络治癒

心脏病。

1.中、老年女士患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气血两亏。

这样的病人,治疗的重点是运用食疗补足气血,再配合适当的按摩、刮痧,并及

时去除身体内的寒湿,就能很快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舒适。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粥疗、病情较重的可以一日3次吃粥;病情较轻,比较稳定的

可以一日一次或一日2次。这个粥可以是大米粥、黑米粥、也可以是玉米粥,但

一定要烧得烂烂的。另外要加上固元膏一天3次,一次一勺;当归粉一天2次,一

次小半勺。

吃的菜、肉要按食物的属性吃,只能吃性平的、性温的食物,性寒的食物全部停

掉,性凉的食物也只能在夏天浅尝即止。中老年人一定要吃肉,这是补足气血的

关键。将这些菜、肉放入食品加工机里粉碎,粉碎后的菜、肉倒入粥内,一起吃

下。患者平时吃肉多了,胃肠会不舒服、不消化,而将肉打碎后再吃,这种现象

就消失了。不是肉吃了不消化,而是虚弱的胃肠消化不了肉,当你把肉绞碎,胃

肠是没有负担的,就能顺利地接受它,并吸它,成为身体康复最重要的能源。

当气血两亏,胃肠又非常虚弱的病人,经过这样的食物调理后,很快就会精神起

来,心慌、胸闷、头晕会逐渐消失,睡眠质量也会提高,一个月下来各种身体的

不适都会明显减轻了。这时要慢慢地停掉以往所吃的各种药物,扩血管及降压的

药只用于应急时的备用就可以了。

按摩在这时不是主要的,只是配合食疗,起辅助的作用。如果胸闷、气短等症状

明显时,可在双手臂的内侧肘关节的上下,重点拍打心包经及心经循行的部位,

就能有明显的改善。

2.身体素质不错,只是心脏会有不适症状的男士,多数是因为经络不通。

遇到这样的病人,只要帮他疏通经络,效果就会非常明显。给他在背后的督脉及

膀胱经上刮痧或走罐,然后在心脏的后背的对应处寻找痛点,一般是在左侧肩胛

下的那个区域,会有硬结或压痛,将这个部位刮出痧来。在他手臂的心经和心包

经循行的部位找压痛点及有硬块的部位,找到后要用力拍打200下,把痧全部拍出

来。最后每天再坚持背部撞墙30分钟。

同时要少拙烟,少喝酒,生活要有规律,每晚最好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

环,让疲劳的脏器放松,健康就会永远伴随。

3.血粘稠度高、血脂高、血压高,同时又患有心脏病。

这类朋友,最好的治疗万法就是让血活起来,让其流动畅快。

可用大量的艾条燻烤全身。先在背后的督脉及膀胱经上从腰骶椎开始贴上姜片

〈切得越薄越好,可以将其蒸热再贴〉,一直贴到心俞穴的位置,然后同时点燃

6~8根清艾条,将其排成一排,在贴上生姜的部位上下来回慢慢地燻烤,用大量

的热使瘀滞的血脉活起来,后背燻上30~40分钟后,再在肚脐周围及肚脐以下的

小腹部贴上姜片,再燻烤20~30分钟,最后再用4根艾条在腿上的足三里穴、三阴

交穴的上下各燻烤2分钟。

这样的燻烤可以让全身血脉的温度很快升高,血就活了起来,同时,血管会随之

扩张,这些都直接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同时心脏的供血也会随之增多,心肌缺血

的症状也会明显减轻,同时减轻了影响心脏功能的3大致病原因,这是所有的药

物和治疗手段都做不到的。

全身升温后还能使血管内堆积的杂质很快融化,并重新被利用,就如春天到来

后,将冰雪融化滋养大地,人体温暖后,血液粘稠度的各项指标会全线下降。这

样的病人开始时可以一周燻烤2次,当指标都趋于正常以后,就每半个月燻一次

做为保健治疗就可以了。

4.先天底子不足,后天又疏于保养的心脏病。

这一类朋友的病情与第3种人的病情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这种病人除了血

粘稠度高及血压、血脂、血糖高以外,还伴有尿酸高。这种人气血不足,而且人

到中年后,因各原因身体消耗很大。这类病人也要做全身的燻烤,但燻烤的效果

不如第3种人来得明显。这说明燻烤虽然让他们的血活起来了,可由于身体内的

血液总量少,各个脏器还是没有吃饱,所以这时要特别注意食疗,多吃补血、补

肾的食物,如固元膏、当归粉、基围虾、对虾等。不要吃大寒的食物,不要喝啤

酒、绿茶。每天坚持背部撞墙和泡脚,疏通经络,改善各个脏器的供血状况,几

个月后健康就会恢复的。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民间宝库,挖掘不尽。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再广,不度无缘之人。

如果你觉得这个偏方对你帮助,就请把它转发出去,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或许大家会从中受益,受

益者必会感激你终生。

今天把此秘方贡献出来,希望大家广为传播,赠方救人,功德无量,你的一次转发,可能改变别

人的一生!

人的命是注定的,运程则是可以改变的。而运程又是跟每个人的属相的相生相克息息相关的。所以,

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找到那个和自己属相都相生的人,对自己一生的运程、人际、

婚姻家庭都是有帮助的。在传统的观念中“三合”、“六合”是最好的搭配。

而现在,起一个好的名字就可以趋吉避凶、逢凶化吉的作用,如同绝渡逢舟、暗室逢灯、济困解危、

雪中送炭。如果命运不错的,更是好像画龙点睛、如虎添翼、锦上添花、邓喜临门了。

帮小孩起名,改名字,公司、店铺预测起名,网上看风水吉凶。

送预测手机号灵动力,点评一下命运,并非是算命,因为命运最算越薄弱,只有多积点徳,才能子孙

后代福寿连绵不绝。

诚接起字、改名字、公司、店铺起名,预测手机号、网上看风水。

(优惠价格:起名字或者改名字,送预测手机号、微信号灵动力,并且点评一下命运。测一送三。)



韭菜的29种奇特功效 转载自咖啡.茶



引导语:在中医里,韭菜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壮阳草”。其具有很广泛的养生保健功效。韭菜能治鼻出血、白带、血崩

等29种疾病,你了解么?

1、治鼻出血

  韭菜捣汁1杯,夏日冷服,冬天温服;阴虚血热引起鼻衄,用鲜韭菜根洗净后捣烂堵鼻孔内。

2、治白带

  醋煮韭菜籽焙干研末,炼蜜为丸。空腹以酒送服,每次30丸(丸如梧桐子大)。

3、治血崩



  韭菜5两,煮糯米酒服之。

4、治子宫脱垂

  韭菜半斤。煎汤熏洗外阴部。

5、治产后血晕

  韭菜(切)入瓶内,注热醋,以瓶口对鼻。

6、治孕吐

  韭菜汁5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加糖适量,凋服。

7、治阳痿

  对男人来说,韭菜可是天然“伟哥,”韭菜益精壮阳的两种做法:①韭菜粥:鲜韭菜50克,韭菜籽10克(研细末),粳米

100克,细盐少许。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快熟时加入韭菜(洗净切断)或韭菜籽末、细盐,稍煮片刻即成。功能:补肾壮阳、

固精止遗、健脾暖胃。②韭菜炒鸡蛋:新鲜韭菜100克,洗净切碎,鸡蛋3只(去壳),同切碎之韭菜捣匀,用素油、食盐同

炒至熟佐食。功能:温中养血、温肾暖腰膝。

8、治翻胃

  韭菜汁二两,牛乳一盏。上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

9、治慢性便秘

  韭菜有“绿色蔬菜之王”美称,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能刺激肠道,增强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

形成,及时将体内过剩的营养物随粪便排出,有利于预防肠癌和防治习惯性便秘。另外,这些纤维还可以把消化道中的沙

砾、头发、金属屑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故有“洗肠草”之称。也可用韭菜根叶捣汁1杯,温开水加少许酒冲服。



10、治赤痢

  韭菜一把去梢取汁,和酒l盅,名日“韭汁酒”,温服。

11、治痔疮

  韭菜不以多少,先烧热汤,以盆盛汤在内,盆上用器具盖之,留一窍,却以韭菜于汤内泡之,以谷道坐窍上,令气蒸

熏;候温,用韭菜轻轻洗疮数次。

12、治脱肛不缩

  生韭一斤。细切,以酥拌炒令熟,分为两处,以软帛裹,更互熨之,冷即再易,以入为度。



13、治顽癣

  韭菜焙干,研细末,猪油调和敷患处。

14、治牛皮癣

  可用生韭、蒜各30克,捣烂如泥,烘热后用力擦患处,每日1次,连续数日。

15、治过敏性皮炎

  韭菜捣汁外涂,日数次。

16、治汗斑

  韭菜捣汁,每日晨起外擦患部2次。连用4~5日。

17、治过敏性紫癜

  鲜韭菜一斤,洗净,捣烂绞汁,加健康健康儿童尿50毫升。日一剂,分二次服。

18、治荨麻疹

  韭菜、甘草各五钱,煎服;或用韭菜炒食。

19、治漆疮作痒

  韭叶杵敷。

20、治盗汗、自汗

  韭根适量煎汁内服,每日2次。



21、跌打损伤

  韭菜或根,捣烂敷外伤处能消肿疲血肿痛止痛、止血。或鲜韭菜三份,面粉一份。共捣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二次。

22、治扭伤腰痛

  生韭菜或韭菜根30克,切细,黄酒90毫升,煮沸后,趁热饮服,每日l~2剂。

23、治金疮出血

  金疮,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韭汁和风化石灰,日干,每用为末,敷之。



24、治聤耳出汁

  韭汁日滴三次。

25、治百虫入耳不出

  捣韭汁,灌耳中。

26、抗疲劳

  韭菜中含有蒜氨酸,这种物质可以转变为大蒜素,又与维生素B1结合生成蒜硫胺素,而蒜硫胺素具有与维生素相同的生

理活性,能够加速乳酸(疲劳物质)分解,因此它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27、降血脂

  韭菜富含钾、维生素等元素,改进体内钾钠平衡,具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抑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对高血

压、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疗效。刺激排尿,去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28、治消渴引饮无度

  韭苗日吃三、五两。或炒或作羹,无入盐,但吃得十斤即佳。过清明勿吃。

29、治中暑昏迷

  韭菜捣汁,滴鼻。

  也有一些人不适合吃韭菜,比如,阴虚火旺者(症状:心烦,颧骨潮红,口干不想喝水,舌红少苔,盗汗等),患疮疡

目疾者忌食韭菜。不喜欢吃辣味的人不宜吃,易引起过敏的人也不宜吃。最好控制在一顿100克至200克,不能超过400克。由

于韭菜不易消化,所以一次不应吃得太多。

  编后语:哇,一个菜就有这么多的功效,真的是太神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很受用啊。



五种救心药贴身带

一甀帀攀尀 怀甀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为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1日3次。上述中成药,需根据患者情况辨证用药,可选择适合的作为常备。



可以用大蒜治老年斑吗



可以用大蒜治老年斑吗? [回答] 大蒜对治疗老年斑效果还是不错的。切开大

蒜,蘸上唾液少许后,贴于老年斑上,做方向不定的反反复复摩擦,每次以局

部正常皮肤充血发红或稍有痛感为度,每日3~5次。如能坚持数日,“疣”逐渐

变平,颜色明显变淡,如不仔细观察,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差别,“斑”的颜色也

变淡了。外涂维生素E这类药物、维生素A:把维生素E这类药物、维生素A胶

囊刺破,涂抹在老年斑处,每天3次.坚持是有效的。 [回答] 大蒜对治疗老年斑

效果还是不错的。切开大蒜,蘸上唾液少许后,贴于老年斑上,做方向不定的

反反复复摩擦,每次以局部正常皮肤充血发红或稍有痛感为度,每日3~5次。

如能坚持数日,“疣”逐渐变平,颜色明显变淡,如不仔细观察,与正常皮肤无

明显差别,“斑”的颜色也变淡了。外涂维生素E这类药物、维生素A:把维生素

E这类药物、维生素A胶囊刺破,涂抹在老年斑处,每天3次.坚持是有效的。



中医人自用的10个妙方,效果好、操作超简单! 转载自古方今用



中医人自用的10个妙方,效果好、操作超简单!

中医十分注重调理,每当自己或亲朋好友身体出现了小毛病,中医师都毫不吝啬把自己的妙方贡献出来!中医给自己人开的、好用的调理妙方都有哪些?

一、治口臭:细辛散+薄荷粥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 李俊涛

我一位骨伤科的同事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平时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记得有一次,他给一位患者查房的时候,那位患者不经意地说了句:“你身为医生,怎么自己有口

臭,也不知道治一下啊?”话音刚落,我同事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深深地伤了他的自尊心。

那件事过后,他就来找我咨询口臭的治疗方法。我告诉他将上边的两个方法配合使用。现在半个月过去了,他的口臭痊愈了,整个人看起来也自信了。

第一个方法是个中药方,从调理脏腑入手,中药在治疗口臭方面效果很好。

取细辛、甘草、桂心各1两,将这几味药磨成粉末状,每次取5克放入热开水中,搅匀服下,每天服用3~4次。

将这3味药放在一起调制成的“细辛散”治疗口臭的效果奇好。

第二个方法是个食疗方—薄荷粥,我们平时在家还可以通过这个食疗方法来改善口臭。

将摘下来的薄荷叶30克洗净备用(如果没有新鲜的叶子,干的也可以,10克左右),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熬,并去渣留汁待用。然后,接着将粳米50克淘净,加入前面

留取的薄荷汁中,煮至米熟即可食用。

薄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消除胃部的炎症,同时它能够增加胃黏膜的供血量,改进消化功能,最终改善口臭的情况。

二、治冬季感冒:山药汤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 罗大伦

冬季的感冒多是风寒外感,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寒邪挟风,会打喷嚏,流鸡蛋清一样透明的清鼻涕、浑身发冷、怕风、呛咳、头疼、手脚冰凉、鼻音重。我最常使用的

一个方子是山药糊糊。

做法:

干怀山药片50克,熬水,开锅30分钟,喝山药水。或者用怀山药粉30克,先用一点温水,将山药粉调成糊糊。

然后用刚刚烧开的开水,猛地冲下去,然后用调羹不断搅拌,这样山药粉就变成了像藕粉一样的糊糊,放温,喝下去,多披件衣服,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三、治过敏性鼻炎

葱白生姜汤+玉屏风散+按摩迎香穴

国医大师 王琦教授

冬季天冷,过敏性鼻炎发作更难受了,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鼻痒……怎么办?

缓解流清鼻涕:葱白生姜汤

厨房的食材葱白和百合,就可以缓解“流清鼻涕”的症状。葱白靠根部切3段,每段大约5厘米,百合30克,适量加些生姜、蒜和盐,煮水喝。

内服调理体质:玉屏风散

生黄芪2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煮水喝。

这就是著名的经典方玉屏风散。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药店买成药服用,它有益气固表,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通鼻窍:按摩迎香穴

还有个更简单的,就是按摩三个穴位:迎香穴、鼻通穴和上星穴。

用食指指腹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迎香穴(鼻翼两侧)80次,可通鼻窍,散郁热;用拇指和食指放在鼻通穴(迎香穴上方紧挨着)上下点按;可用筷子一头点按上星穴

(发际正中上一寸),可通鼻窍,治疗流涕。

四、治老寒腿:用足浴桶泡泡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王新志

家父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酸、麻、胀。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就是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的那种。当天晚上,父亲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泡脚,竟然香香地打起

呼来了。

在父亲泡脚时,我还给他开了个处方:

威灵仙、伸筋草各30克

桑寄生、当归、丹参、鸡血藤各20克

白芷12克

秦艽、苏木、羌活、独活各15克

每天晚上把药熬好后,把药渣捞出来,在药汁中加入适量热水就可以泡脚了。嫌这样麻烦的话,也可用开水把这些药材泡上半小时,用药汁泡脚,但药效会差一些。

五、治口腔溃疡:喝甘草泻心汤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王新志

一次同学聚会,我发现一个同学口腔溃疡了,反反复复发作已经两三个月,嘴唇上、舌头上、腮帮子里面长满了泡。于是,我给她提供了一个很经典的方子,叫甘草泻

心汤:

生甘草10克,黄芩、干姜、半夏各9克,大枣3枚,黄连3克。熬水喝。

在用这个方子的同时,每天三餐过后,一定要用淡盐水漱漱口,把口腔里的细菌杀一杀。果然没过几天,同学就打电话过来说,这方子真管用,他爱人现在不但口腔溃

疡消失了,脾气也没以前急了。

六、治落枕:按后溪穴和外关穴,1分钟就缓解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 吕沛宛

中医师讲述了一位落枕者的真实经历。

前不久,正在学驾驶的小陈在驾校待了一天,晚上又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第二天醒来,脖子不能动了。来医院后,小陈跟我说,以前自己也落枕过,但从没有像今天这

么严重,脑袋一点都不敢动,就是转个脸都疼得钻心。

我拉了个椅子让他坐下,又拿了两根针,在他的患侧后溪穴(微握拳,第五指关节后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和外关穴(手背腕横纹上两寸)上扎下,并捻动了几下,然后对小

陈说:“你试着转转头吧。”

“疼死了,我动不了。”

我鼓励他:“别怕,你试试。”小陈将信将疑地试着一转,发现头可以轻轻动了,又转了几下,不疼了。

重掐后溪穴、外关穴这两个穴位5分钟可解一时之急,一般会得到缓解。如果还不行,再去医院诊治。

七、治失眠:甘麦大枣汤

施明,上海中医文献馆失眠专家、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医师特意送给读者、朋友一道私家助眠方,睡得少、睡眠易中断的朋友可以记录一下:

配料:淮小麦60克,大红枣15枚,甘草30克。

制作:将淮小麦、大红枣、甘草放入锅,加水4碗,煎煮至1碗约200毫升。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早晚服用。

功效:养心除烦,改善睡眠。

八、治老胃病:喝点藕粉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 包雨晴

我的奶奶有胃溃疡,小时候姑姑们回家看望她的时候,经常给她买一些老年人的补品,什么牛奶、黑芝麻、豆奶粉、藕粉等等。奇怪的是她就喜欢吃用开水冲藕粉吃。

奶奶说其他东西吃了不舒服,只有喝着藕粉才合胃口。这跟藕粉保护胃黏膜有关系。

胃病大多是胃黏膜损伤的疾病。用藕粉调服三七、白及粉来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恢复。很多患者在汤药以及藕粉调服三七、白及粉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控制、缓

解。

具体用法如下:白及粉、三七粉各3克,加入适量藕粉,温开水调匀,空腹服用,早晚各服一次即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胃病是一个慢性疾病,往往治疗周期比较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耐心地治疗。

九、治水肿:喝点鲤鱼汤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 罗大伦

女性有的时候睡起来显得更“臃肿”,与真正的肥胖却不同,这种“臃肿”有时一天之内就会消退,若以手按压皮肤,皮肤会呈现凹陷状,且无法恢复,这实际上是一种水肿

现象。还有的人休息不好,少睡点觉,也会出现眼皮浮肿等情况,这也是水肿。可以选择喝点鲤鱼汤。

方法:用一条鲤鱼,去内脏和鱼鳞,然后用赤小豆二百克,和鲤鱼一起熬汤,不要放调料,尤其不要放盐,然后汤熬好了,就可以喝了。

喝的时候,并不需要一次都喝光,而是每次喝一碗,一天喝三次,喝几天就可以了。

赤小豆和鲤鱼熬汤,具有健脾益肾,利尿消肿功能。对水湿凝聚引起的脸肌、腹肌、肢肌浮肿,经前水肿,孕妇水肿,甚至一些严重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等,都有

一定的效果。

十、治眼干:梨+粳米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 李春深

我的小外甥今年刚上大学,学习压力不大就常玩游戏。我见他总爱揉眼睛,便让他做个检查。微信搜索偏方秘方验方大全,结果发现结膜已经失去光泽,有轻度充血,

他自己也说眼发干发痒,这正是眼干燥症的早期表现。我立刻告诫他不能再玩游戏了,电视也要少看,先把眼睛养好,并建议他吃食疗方调养。

一个月后外甥来看我,说眼睛已经舒服多了,他以后也会注意保护眼睛。玩电脑游戏也会节制一些。

食疗方:梨+粳米

方法:将两个梨洗净切碎后,同100克粳米煮粥。

中医认为,眼部疾病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精气不能上承,目失所养而导致的。梨性甘凉,能生津润燥,清六腑之热,平肝降火;而粳米性甘平,补中益气,健

脾和胃,恰对这一病症,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不传之秘:大剂量中药用法!(附注意事项)



(所有用量仅供参考)

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

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

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

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

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

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

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用王清任血府

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

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

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

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

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降糖迅速.

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

尿少、浮肿之候,常一剂知,二剂已。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代赭石9~18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大黄1~5g有致泻作用。其致泻成分为葡萄糖甙元,番泻叶甙A、C,主要为蒽醌衍生物。3~6g可止泻,9~15g可泻下;,两许--疔毒之毒热甚盛者二两--癫狂其脉实者--医

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肝炎,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大黄粉0.3g以下有止泻作用。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

的致泻成分的作用。鞣质的D-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

茯苓研究结果发现,在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附子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

热之弊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半夏止呕、除湿10~15g开胃15~30g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 痛。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相等,剂量是:10g:10g,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苍术三倍于麻

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剂量是:18g:6g;苍术四倍于麻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剂量是:12g:3g。药物之间的比例,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

量越大,疗效越好。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

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

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

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

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

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

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夏枯草的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三棱为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

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深得《金匮要略》用升麻之真谛,临床重用升麻治疗病毒性肝炎,也是取其解毒之偏性《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

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

《小品方》中以单味川芎治疗妇人崩漏,每日剂量用至八两,折合公制115.36克,也明显是属于超大剂量应用。

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

附: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属于临床中药学研究范畴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刚刚起步,许多内容还是未知数。目前尚不能明确地回答每味中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超大

剂量应用,剂量超出权威规定剂量上限多少时最适宜,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是否对机体有潜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支持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古代及现代医

家的临床用药经验,现代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结论尚未反馈用于临床指导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对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应持谨慎态度。具体

应用时,必须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一、适应症要准确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超大剂量用药,适应症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药重病轻,二是药轻病重。例如,中药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

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

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二、剂量递增原则

剂量递增原则是有毒中药应用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特别是在经验不足时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避免因盲目超大剂量而引起毒性及

不良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超大剂量用中药必须做到剂量递增,切忌生搬硬套,剂量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严格炮制、制剂规范

许多中药在超大剂量应用时,在炮制、煎药和制剂技术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应用时应该严格遵守。附子、乌头类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特

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现代药化、药理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炮制、制剂规范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它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有效地降

低这类中药的毒性。

四、特异性的配伍

从古籍和名老中医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常有一些比较特定的配伍关系。如半夏配生姜、甘草;马钱子配甘草等。其

目的是防止和减少超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

五、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

在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时,应对各种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与剂量密切相关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该熟悉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中

毒解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院长祖传5代秘方 转载自古方今用



院长祖传5代秘方

1. 【减肥降脂饮】生山楂30g,月见草30g,泽泻20g,草决明30g,三七10g,虎杖20g,生首乌30g,蒲黄10g,绞股蓝30g,菌灵芝15g,丹参30g,荷叶30g,生军6g(后

下)。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主治: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症,服用一个月高血脂即可恢复正常,服用半年通过B超检查脂肪肝彻底治愈,同时此方有良好的减肥

功效,经过我和师傅的临床100余例肥胖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以上,大部分患者半个月可以减5斤以上。备注:少食辛辣油腻,控制饮食,多锻炼。来源:该方为恩

师陈光宪院长的科研成果,现已制作成减肥降脂茶上市,已成功治愈上万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

2. 【溃疡灵】乌贼骨150g,川贝45g,甘草150g,陈皮150g,公丁香10g,上桂10g,羌活鱼30g,法罗海30g,白芨50g。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每次服10g,日服三次。主

治:特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一剂即可治愈,有条件者加入天然牛黄3g,疗效提高一倍,服药当天即可痛减。来源:该方为恩师陈光宪院长祖传5代特效秘方,治

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堪称一绝,不可轻视。

3. 【癫痫丸】黄连50g,郁金80g,明矾80g,天竺黄60g,川贝50g,蜈蚣20条,全虫30g,胆南星80g,茯神80g,黄芩80g,地龙60g,甘草15g,天麻80g,远志30g,米健蒲

20g,法夏80g,乌梢蛇80g,水蛭30g,陈皮60g,丹参80g,朱砂5g(为衣)用法:上药研末,蜜丸,每次服10g,日服三次。功效: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化瘀通络。主

治:癫痫,本方能很好的控制症状,只要坚持服药,定能康复。癫痫散 麝香0.5g,芫花10g,辰砂1.5g,巴豆21粒(去壳)用法:上药捣烂成膏,用半粒蚕豆大贴长强

穴。癫痫膏 红蓖麻根2两 橄榄3斤用法:常规方法熬膏,日服三次,每次一汤勺。来源:该系列方为恩师陈治恒教授秘方,配合使用更佳。

4. 【骨刺消酒】怀牛膝30g,杜仲30g,桑寄生30g,续断30g,当归30g,川芎24g,红花30g,丹参45g,苏木24g,土鳖30g,地牯牛500只,桂枝30g,木通24g,枳壳30g,麝

香3g,骨碎补30g,制二乌各10g,甘草10g。 用法:上药用原度酒5斤密封浸泡两周后服用,每次服15ml,日服两次。主治:特效根治骨质增生,骨刺消酒是目前唯一能

根治骨质增生的特效药,坚持服用半年到一年,骨刺能完全消除。此方为恩师拿手绝活之一,现公之于众。

5. 【 乳癖消散汤】归尾10g,川芎10g,赤芍15g,白芍15g,甲珠10g(冲服),炒香附12g,生麦芽50g,柴胡12g,丝瓜络15g,浙贝15g,青皮12g,牡蛎30g(先熬半个小

时),枳壳10g,郁金12g,花粉12g,夏枯草30g,鲜橘叶30g,甘草3g。

.强肾丸.

组方:熟地、淫羊藿、菟丝子、杞子、锁阳、

胡芦巴、肉苁蓉、故纸、仙茅、白术、韭子

红参、鹿角胶、龟板、巴戟天等二十多味中草

药组成。

上药共研末成细粉制成药丸

功用】填精益髓补肾固精。

主治】阳痿早泄,举而不坚,坚而不久,增粗

增长,遗精,肾虛精少久不生育,男子无精,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尿频,失眠多梦。

用法:早晚饭后各服9克

禁忌]辛辣生冷感冒发烧



小便失禁方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小便失禁方

牛膝30克,红枣20克,一起放在米饭上蒸熟,去掉牛膝随时服用米饭和红枣。牛膝30克,红枣20克,一起放在米饭上蒸熟,去掉牛膝随时服用米饭和红 枣。



几种特效药 转载自琴心劍膽



几种特效药

治疗肝病腹水---特效药(师传)

黑矾---每天早晚各服黄豆粒大。消肝病腹水特效。

治疗心脏病临床最有效两味药--临床经验

丹参  郁金。

治疗心脏病简方

党参9g 茯苓9g 白术12g 炙甘草6g 丹参15g 郁金15g

麦冬15g 五味子3g 麻黄3g 制附子5g 细辛3g 黄芪50g.

治疗胸腔积液---特效药

大戟,芫花,甘遂各0.9克,研细粉,十枣煎汤送服,日1剂。

应用此法如果病人的身体特别的虚弱,有两种办法来解决。

一是,直接口服“白蛋白口服液”每次3-5支,这是最理想的,正常情况下5分钟见效.白蛋白口服液,早晨5点空腹喝.

另一种办法,是用“梅花消瘤香”(大连有卖)直接螺旋炙“肚脐”5-10分钟,再用同样方法螺旋炙“命门”5-10分钟,“长强”5-10分钟。

“梅花消瘤香”直接螺旋炙“肚脐”5-10分钟,再用同样方法螺旋炙“命门”5-10分钟,“长强”5-10分钟。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快速补充阳气有效技术,对急性肠炎(一次治愈),各种腹泻一次特效,是胃肠病人和体力虚弱病人的有效复阳术(回阳救逆),

烫伤不留疤------临床经验

萎陵菜 干粉加香油。

干粉是萎陵菜粉碎80-100目。萎陵菜是中药,见中药大辞典。

严重失眠散

磁石30克,炒枣仁24克冲服,夜交藤15克,珍珠母15克,合欢皮15克,灵芝9克,琥珀1克冲服。

接骨特效、方便适用、5天见效的一味药(黄金有价药无价)---临床经验

黄瓜种子。只要是骨折,只大量服用黄瓜种子一味,5天见效。

黄瓜种子是指市场上出售的干的黄瓜种子。

各种肿瘤首选有效一味药 胃CA---临床经验(来自家中、恩师)

半枝莲。仅此一味药足亦,无论做饭,还日常所有用水,都要用此药熬成的水。



. 阑尾炎别手术、两味草药把病除!. 转载自A中医学者



. 阑尾炎别手术、两味草药把病除!.

专治疗阑尾炎。红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花蛇舌草最好是鲜草50克)

煎汤加点盐服用,每天一剂,可以熬两次。这方子很多人用过,价钱低廉效

快。2007年我儿子在医院检查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要求做切除手术,本人不

同意,就用本方三副药就好了,直到现在未复发。他们也没有复发!这几年间

也介绍好几个亲戚朋友用过,都治好了。这是我太爷爷留下的,在我们这边已

不算是秘方了,因为此方早已公开了。我家主要是医骨科的,比如接筋驳骨风

湿,在本地也有点名气。草药歌诀有这样一句话,蛇舌草冶阑尾肿,清热解毒

将癌功。红藤败毒治肠痈,活血消肿经络通。希望献出祖传方能造福更多患



最全的三七用法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



最全的三七用法

三七粉是中药里面的明星药材,有美白祛斑、活血化瘀、排毒护肝、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

醇、抑制动脉硬化等功效。

但是,三七粉虽好,却不是随时想吃就能吃的。

三七粉有“六不喝”

千万别吃错

1、“吸收不好”不喝

三七不宜与蚕豆、鱼类以及冷酸食物一起食用,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身体对三七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大大减小,所以建议吃三七粉就不要吃以上食物。



2、感冒不喝

感冒的人不宜服用三七,三七粉性温,若是患风热感冒者吃三七粉则会导致热感加重,因此不宜服用,若是风寒感冒者则可以服用。

3、不能有病了再喝

长期服用三七粉,可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下降,因此不要等到有病的时候再吃三七粉。

4、三七粉不喝多

三七不宜吃太多,每天6-9克,分次食用。

5、月经期不喝

女性朋友月经期间不宜食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被称为是第一圣药,若在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出血过多,但如果是血瘀型月经不调,则可以利用三七

粉的活血化瘀来调理月经。

6、怀孕不喝

妇女怀孕期间不能食用三七粉。因为三七有强大的活血、降血压功能,不利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但如果是产后失血较多,用三七来补血那可就是极品了,因为三七有

止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可用来提高产妇的体质。

只要不处于以上6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对症吃三七粉呢?

最全的三七粉用法

不同疾病的不同用量



1、高血脂

三七粉每次 1 克,饭前温开水冲服,服 3 次,1~2 个月为 1 疗程。

2、胃出血

三七粉每日服 3 次,每次数 1.5 克,用温开水冲服。

3、心绞痛

三七粉每日 2 次,每次 6 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

4、血症

如吐血、外伤出血、产后出血、血晕。取5-10克三七粉与白酒调敷跌打肿痛处,可以消肿止痛;加糖包敷骨折处,可促愈合。

5、白细胞减少

三七粉 3 克,开水送服,每天 2 次,连服 20 天为 1 个疗程。



6、顽固性头痛

地龙、川芎各研细末,三七粉每次 10 克,开水冲服,每日 3 次。

7、脑震荡头痛

三七粉 3 克,每天 2 次,开水冲服。连服 15 天为 1 个疗程。

8、前列腺肥大

三七粉 3 克,配炮山甲 2 克,每日 3 次开水冲服,20 天为 1 个疗程。

9、疤痕疙瘩

三七粉适量,加食醋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 2 次。

10、手足麻木

三七粉 5 克,瘦猪肉 50 克,蒸熟服下,每晚 1 次,连服一周。



11、心脑血管疾病

每天用三七粉 3~5 克、蜂蜜适量,冲入开水 400~500 毫升饮用,每天 2 次,起床后和睡觉前各服用 1 次。

12、补血

三七粉每日服 2 次,每次服 3 克,早饭前晚睡前用温开水加红糖冲服。30 天为一疗程。

13、冠心病

三七粉每日 2 次,每次 3 克,30 天为一疗程。

14、肝纤维化

三七粉每日 1~2 次,每次 3 克。

15、寻常疣

三七粉每日 3 次,每次 2 克。一般服用 30 天左右即痊愈。

16、咯血

三七粉 2~3 克,日服 2~3 次。

17、急性坏死性节段性小肠炎

三七粉每次 3 克,温开水送服。15 日基本痊愈,继续服药 15 天以巩固疗效。

18、皮肤斑

每天吃 1~3 克三七粉,混在水、牛奶或粥里,搅匀后喝。

19、活血化瘀

每天早上服用 5 克、晚上服用 5 克,像冲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了。

20、乳腺问题

女性每日早饭后服用 3 克三七粉,用凉白开冲服,一个月开始起效,三个月一个周期。

21、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食少乏力

可以于睡前开水吞服三七粉 2 克,能够增加睡眠,增进食欲。



22、中风

三七粉 3 克冲服。脑溢血者出血期,可单用三七粉化瘀止血。

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生吃活血、熟吃补血

三七粉的吃法分两大类,生吃和熟吃,生吃主要是活血化瘀,熟吃的主要功效是补血。

生吃之法

三七粉生吃,专家建议:每天3~5克,可以选择牛奶或温水两次送服,一次送服最好2到3克。

熟吃之法

炖鸡、炖排骨,等鸡或排骨熟后,加入10-20克三七粉,炖十分钟即可;三七粉也可以直接炒熟服,或者直接开水冲服,但是炒熟的三七粉很少有人用来泡水吃。

三七粉服用时间

你是早上还是晚上



早上服用:增免疫、抗衰老

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能。

晚上服用:有助睡眠

服用三七粉最好在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饭后服用请少量,最好不超过3克,晚上过量服用,有兴奋作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为服用三七粉

容易口渴。

空腹服用还是饭后服用

空腹服用是为了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响。

胃不好的饭后服用

将三七粉安排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年级大了,毛病越来越多,而三七粉是很多中老年人选择用来保健的一种中药材,很多中医都吃: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樊正伦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淑长教授,都选择提倡按照保健量吃,三七粉也不是神药,不能一次搞定,但是长期吃就有用。....



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



特效外敷方药

特效止痛外敷散(腰椎盘突出)

药物组成:川芎、郁金、乳香、红花、松节、川乌、白芥子、艾叶、独活、苍

术、薄荷、樟脑、细辛、姜黄各50克。

?使用:把以上各药研成细沬,然后用75%的酒精调匀,均匀摊敷盖住痛点,

再用保鲜膜盖上,再用热水袋上面加热,1个小时左右揭掉,此药可重复用3

次。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肩周炎等引起腰、四

肢、背部的疼痛。

外用贴剂配方

1:带状疱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磨撒在湿贴上贴局部患处治疗10例轻

者3次重者5-7次痊愈

2:子宫肌瘤.海藻.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末用止痛药液或75%度酒精做成药

饼放于湿贴上贴关元穴连贴10-15次治疗几次效果良好.

3:中耳炎病人,来时已在附近诊所吊水四天,但其依然头疼,耳部痛,病耳沉

闷听不见话,耳镜检查;黄色脓充斥耳道,我静滴头孢他啶,甲硝唑,双侧涌

泉穴贴吴茱萸或黄连粉,醋和。双氧水冲洗耳道,滴点耳油,今下午病人复

诊,一切正常效果特好。与大家分享。

4: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 ?.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

5:腱鞘炎方子:1氯唑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

片+尼美舒利胶囊1粒+湿贴。2--患者男39岁,左手拇指腱鞘炎1年多时间,也打

过封闭不好,消炎痛8片,6542片6片,冰片0.2,我就加了个扑尔敏3片,就一

贴,贴了后就不见患者来,在见的时候,患者谢谢我.真的,好了.3------这一段

我治疗多例腱鞘炎,筋膜炎和肌腱炎的效果特好,向大家分享一下。湿贴+消

炎痛10片+炎痛喜康10片+芬布芬胶囊10片+舒筋活血片15片+地塞米松片5片,都

是两贴痊愈.

6:痈的治疗方法?中心开口引流,大黄+芒硝+黄连+消炎痛+湿贴箍围。各5克或

芒硝+大黄+消炎痛+消肿湿贴.

7: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组成: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 .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放于天突穴,贴12小时

取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

注:本方法已使用上百例患儿!疗效独特!请各位爱友验证!

8:肌肉劳损:针灸+拔罐+消炎痛 布洛芬 强的松 舒筋活血片效果很好。

9:治面瘫-牵正散组成-别名(祛风散、三神散)本方为麻葛牵正散,老师可根

据病人情况组方。

白附子(制)12克,全蝎9克,僵蚕(麸炒)9克,(天麻12克,葛根12克,麻

黄12克)。



疏风镇惊。

主治

中风初起,口眼Z斜,半身麻木,惊痫抽掣。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4克,温开水送下或热酒调下小儿酌减,不拘时候

10:面瘫用马钱子粉3克,白附子粉3克湿贴。可配中药麻葛牵正散。一周治

愈---------全虫10g,虫退20g,蜈蚣2条(去头脚),姜虫30g,黄芪50g,钩藤30g,

川芎20g,鸡血藤30g,白芍30g,当归20g,附子18g,干姜12g,甘草6g治疗面

瘫。

麻葛牵正散是散剂,对重症可以煎服。散剂剂量麻黄12克,葛根12.0白附子6.0

全蝎6.0僵蚕6.0蝉蜕6.0黄芪9.0防风9.0荆芥9.0当归9.0川穹6.0桂枝6.0赤芍6.0白芷

6.0成粉。每次5.0,一日三次。马钱子和白附子用制的,贴患侧地仓穴。24小

时换一次。

全虫、丹参、复合维生素B,剂量老师把握,治疗面瘫。面瘫一周内找到你可

以接诊,治癒率90%,半月内找到你,缓解症状。

11:带状疱疹新疗法:梅花针点刺拔罐—利多卡因湿敷一会再湿贴止痛药

牛黄解毒片 6片,阿昔洛韦片6片,消炎痛6片,聚肌胞或西咪替丁一支湿贴。

根据范围增加药量。

12 : 急性扁桃腺炎: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

敷时取上药适量,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每晚贴敷一次,3次为一疗程。

13:小儿留口水 取益智仁9g 车前子6g 甘草3g研碎成糊状,贴在肚脐上.

14:烧伤药外贴:75%酒精, 利多卡因,林可霉素针,地塞米松针,西咪替丁,

西瓜霜含片,合欢皮。研碎粉末 ,混合成糊状,用时候摇晃均匀。首先清洗

创面用棉签涂抹患处,湿帖。药物一次不要配置太多,涂完在配置. 75%的酒

精 有消毒防腐作用。利多卡因有镇痛作用

林可霉素地塞米松有抗菌消炎作用,西咪替丁西瓜霜有治疗溃疡促进创面愈合

作用.5到6天痊愈。愈后不留瘢痕.

15: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给药+湿贴,处方:利福平胶囊,甲硝唑, 环丙沙星

片,思密达, 硫糖铝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结肠炎丸。每次一天用量。适用于

各种结肠炎尤适于溃疡性结肠炎。

16:酮替芬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哮喘和儿童哮喘

此药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有治疗作用或

用 扑尔敏3片,舒喘灵2片,氨茶碱2片,岩白菜素2片,这个上加加异丙嗪四

片.咳特灵一片.酮替芬一片.贴大椎定喘穴。

17:痛风用秋水仙碱一贴就好18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消肿止痛贴、加大

黄、芒硝、冰片、氢噻嗪,秋水仙碱、或舒筋活血片8片,治疗一例、用二贴

就痛止肿消。

18:卵巢囊肿:当归15g 丹篸15g 益母草10g 香附9g 川芎9g 赤芍10g 三棱9g 莪术9g

浙贝母10g 桂枝9g 伏苓10g 黄芪15g 甘草5g 红枣5g 生姜6g 延胡索10g 水煎服+湿

帖:金刚藤胶囊6粒+当归片6片+大黄芒硝冰片各3克痛+消炎痛6片---贴患侧。

19:尿床我贴了很多例,用五倍子、益智、五味子,加消肿湿贴肚脐,都是一

贴就见效了的,然后叫病患再贴几贴巩固疗效+在次方上加654-2片有效果!!



20:昨天我贴一个摩托排气孔烧伤的,面积有不足一手掌那么大,我先用络合

碘常规消毒,把泡刺破,然后在创面上涂少量芦荟胶,用康复新液当溶媒,消

炎痛5片+甲硝唑5片+氟哌酸5片湿贴,贴上两分钟后患者就说感觉凉凉的不痛

了。今天复诊说自贴上后就没痛,也不流水了,创面很干净,这贴真神奇。由

于面积大,止痛贴面积小,没法完全贴严实,就贴在了起泡的部位,原计划三

贴能治愈的,没想到一贴竟然完全好了。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以后也能治

疗烧伤了。【原来遇到烧伤的都是介绍给烧伤专科了,从来没治疗过烧伤

的】。

或用大黄,芒硝,冰片,维C片,高渗糖

21:神经性皮炎:贴西咪替丁3片 VC3片 强的松3片 扑尔敏3片 VB16片 白癣夏塔

热片3片。没有白癣夏塔热片,

一种中成药 没得就加穿心莲5-10片。仅供参考

22: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增生:消炎痛6片,大黄粉、芒硝2-3g,乳宁

胶囊4粒,冰片少许。

23:外伤散:SMZ1片+甲硝唑1片+痢特灵10片+强力霉素5片+冰片少许+地米2片

+扑尔敏2片 用于各种小外伤和皮肤擦伤。脓疱疮效果很好

24:带状疱疹贴: 西咪替丁,消炎痛,聚肌胞,先拔罐,在贴药,针对疱疹面积

小的患者。

25:跟骨刺治疗---白芷30克川芎70克当归70克研末白酒调,放在鞋跟处,三次

好。(每帖7天)

26:腰椎增生:藁本、续断、苏木各30克,防风、白芷、附子、川乌、草乌

各20克,狗脊、独活各45克,马前子12克,三七20克,木瓜、续断、

元胡各30克,骨碎补45克共研细末纯中药粉碎用头淋醋泡,然后装进小布

袋用红外线灯烤。

27: M男士美容不用逍遥丸,换为大败毒胶囊6粒+大黄粉3g+护肝片5片(葵

花)+当归片5片+芒硝2g+冰片少许,湿贴肚脐,疗程15次巩固。

W女士美容护肝片5片(葵花)+逍遥丸5粒(九芝堂)+当归片5片+芒硝2g+冰片

少许,湿贴肚脐,腹部脂肪多的加大黄粉3g。2天面容靓丽,疗程15次巩固。

效果是:今晚贴明早看镜子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28:顽固性膈肌痉挛:丁香,吴宇,胃复安片,B6,654-26片贴肚脐,再用针

灸双侧内关和足三里,效果很好。---------呃逆特效方:丁香2g,柿蒂2g,干姜

2g,良涌泉穴。奇效!试试看!

29:肛周长一疖肿发热疼痛难忍: 大黄,芒硝,冰片,消炎痛,青黛,贴前利

多侵润

30:痔疮

利多卡因3ml,棉球润后至肛门处,消肿止痛贴,湿贴贴敷,15-30分钟见效、

止痛,3-5天症状缓解。

手术前后皆可。 血痔---黄连.冰片.痔速宁片.云南白药胶囊湿贴。

31:扁桃体肿大用什么效果最好:大黄,芒消,冰片,消炎痛,维c顫中穴湿

贴或贴涌泉+吴茱萸。

32:子宫内膜出血:学生考试后出血半月于,内膜增厚,口服乌鸡白风丸·当

归片。---加咱的湿贴安络血·k3·强的松各6片。肌注黄体酮5天。

33:椎间盘膨出----消炎痛6片,尼美舒利2片,654_2 4片,三七片10片或腰痛宁6

粒,冰片少许,呋塞咪做溶剂,贴最痛点[/L]

34:颈椎引起的眩晕: 用消炎痛6片,川芎5克,脑脉宁片4片或(脑络通6片)



安络痛8片,西比林胶囊4片,+冰片少许放血拔罐直接贴大椎穴----- 上肢麻木

+根痛平5粒+天麻5粒。----疼痛+布洛芬4粒或尼美舒利4片。

35:胃溃疡:湿帖胃脘+口服 阿莫西林 4粒 一日两次

克拉霉素 2粒 一日两次

奥美拉唑 1粒 一日两次

用于急慢性胃炎 胃溃疡 胃返流性食管炎效果比较好

36:褥疮外治法:

常规消毒创面,清除坏死液化组织,用碘伏再消毒完毕: 配方:云南白药 ,珍珠层粉,

黄柏胶囊,盐酸黄连片,复合VitB,利福平胶囊[/L]

37:痛经的治疗[/L]

消炎痛片+元胡止痛片+当归片+多酶片+七制香附丸或丹篸 湿帖关元穴

38:耳鸣,耳聋

取穴:听宫穴,合谷穴

中國奥園養生廣埸:1066821963QQ.微信同帳號,仁者之心。健康熱線咨

询:18617309989。QQ空间日记里,有临床实践验方.奇方.醫案.患者病例.这里是

中醫学術交流平台,中醫方剂、验方、奇方、醫案.单方等实用于醫学专业人

参考!专业醫生指导,一切醫療事故本人不付任何法律责任!切记!做参考交

流平台!!!

药物:利多卡因 取1.5ML 黄芪针 取1ML B12 1ML 药量共3ML

方法:患耳侧的听宫穴,对侧合谷穴 各注1.5ML 两天一次

湿贴听宫穴:复方丹参片9片 6542 30MG 肌苷9 谷维素90MG分两份 双侧贴

39:呃逆患者:654-2.6片,氯丙嗪4片,B6.6片,贴膻中穴,十分钟见效。

40:慢性肠炎;良姜,丁香,肉桂,等分,研磨,湿贴,肚脐,7天一疗程

41:女,50岁,右膝关节增生并少量积液。郭老师有什么好办法?答: 三七片10

片,消炎痛6片,布洛芬4粒,呋塞米注射液2支,骨刺消痛胶囊6粒,芒硝,冰

片各3克,湿贴患侧。

42:小儿痢疾贴消肿止痛加654-2片利福平.小檗碱。辅助灌肠苦木针、锋派新、

地米针、发热加安比。

43:. 膝关节上下楼疼痛(外膝眼旁侧痛显)配方:大黄,芒硝,冰片,川芎

各3g,消炎痛各6片,一侧一贴。外加护膝固定(倚老师验方)

44:慢性咽炎: 中药:清开灵注射液,西药:氨苄西林钠、地塞米松、扑尔敏.+冬

凌草片。

操作步骤:

1.将备好的西药加工成粉末。

2.将加工好的西药粉末均匀地洒在消肿止痛贴上。

3.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ml左右清开灵注射液慢慢地喷洒在消肿止痛贴上并搅拌

成适宜的糊状。

4.皮肤常规消毒后,把准备好的消肿止痛贴固定在患者的喉部即可,一日一

次。

45:男48胃寒怕凉,消化功能可,食凉东西,腹痛腹泻。郭老师处方用药:消

炎痛各6片,地芬诺脂片6片,B1-6片,山莨菪6片,良姜,丁香,肉桂各等分,

冰片少许,体虚+当归6片。湿贴神阙穴。2天一次。

外用贴剂配方



慢性乳腺增:大黄 ,芒硝,乳香,没药 各3克,消炎痛6片。湿帖痛点。

98:治早泄我有一方佷灵验: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

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

99: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安乃近加溶媒湿

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每次取适

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

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各位老师可以试一下。

100:口腔溃疡:黄连3g 大黄3g 芒硝 3g吴芋3g 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甲硝唑

针剂嗽口.

101: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

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102: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 各3克, 贴神阙穴。

102: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

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103: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

贴神阙或关元穴。

104:和大家分享一下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

两贴明显见效。天突穴。

105: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06:骨质增生: 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07:卵巢囊肿就用基础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

贴神阙或关元穴,溶媒不够加香油

108: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

白粉,溶媒不够加香油

109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

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110: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

111: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

芎,丹参,小茴香个3克加消肿止痛液湿帖。

112剖宫产后:肉桂、吴茱萸、当归、干姜、艾叶、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

各2克贴肚脐。

113:小儿中耳炎:消炎痛3片,大黄,芒硝,青黛,黄连2克冰片少许,听宫穴。

114:5岁腹泻的孩子:易蒙停,苯乙哌定,潘生丁各3片,婴儿健脾散一包。

贴肚脐。

115:五十岁女性失眠的多梦易惊手足心热。养血安神片,谷维素各8片,朱砂,

大黄,芒硝,石膏个3克,栀柏地黄丸20丸,用安神补脑液作溶媒。湿贴神

阙。

116:中药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腱鞘炎,滑膜炎:川乌、羌活各3

克、威灵仙3克、红花、姜黄、白芍、苏木各3克。研细末,消炎痛6片湿贴痛

点。一般3~10次即可治愈。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避免工作或过多的去做屈伸动

作。尽量休息。治愈率特高。

117膝关节腔积液很有效的方子:白芥子(微炒)3克、 生姜,姜黄3克川芎细

辛各3克,外敷膝部,2--3天换药一次。大部分3--4次就可痊愈.

118:口腔溃疡一次愈:NAHCO3 【碳酸氢钠】 6片 ,思密达一代 ,痢特灵5-10片

研末 ,制霉菌素5片研末, 云南白药胶丸5粒去壳,上述药混合一起,搅匀涂



抹,配合细辛敷脐吴茱萸外敷涌泉穴,一次治愈.

119咳嗽 ,11个月小儿 :贴甘草 咳特灵 异丙嗪 麻杏止咳片 6542 舒喘灵各2

片。一天一次贴膻中穴。

120:乳腺增生:乳香、没药、黄柏、大黄各3克、芒硝3克冰片少许,共研细

末湿贴。

121:带状泡疹:雄黄3克,阿昔洛韦,B1,牛黄解毒片,消炎痛各6片,利多

卡因调和,根据面积增加药量.

122:主要用于临床那些不愿意服药的便秘患者: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

实各3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3克将上药研成细粉,用蜂蜜调成

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3

克。

123:小儿腹泻分为:1:虚寒型腹泻,可用丁香、肉桂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

主要功用温中止泻;2:消化不良型腹泻,樟脑、石榴皮、松香、研粉取2-3克

加基本方;功用和中止痛,固肠止泻,3:寒湿泻肉桂、吴茱萸、车前子、白

胡椒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功用温中散寒,利湿止泻。4,湿热腹泻:葛根、

黄芩、黄连、黄柏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功用清热燥湿止泻。

124:小孩尿床: 吴茱萸五倍子五味子益智仁 654-2+ 穴位注射 用 B12三阴交,交替

换腿。

125:小儿厌食:炮姜,白芷各等份为细末,取2克加B12-支用消贴湿贴肚脐24一48

小时一次。

126:小孩流口水: 吴茱萸3克,胆南星1克,砂仁,白芷各3克。贴涌泉穴醋调。

127: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黄芪,党参各6克,当归,川芎,肉桂各3克。湿

帖神阙。

128:小儿腹泻:1:云南白药,氯丙嗪1片,6542I支,白芷2克,胡椒2克。湿帖

神阙。

2:多酶片2片,乳酶生2片,石榴皮2克,参苓白术散1袋,乳酸菌素2片,黄连

素2片,湿帖神阙。

129:5岁小孩脸上出现白斑:给过驱虫药,健脾生血颗粒,21金维他效果均不

佳,也不是癣。你看能给支个招吗?郭大夫用方:复合B针+B12针+维丁胶性钙

+西米替丁6片+B66片,大黄芒硝2克,丁香肉桂2克。湿帖神阙。

130:分泌性中耳炎: 消炎痛6 片,强的松6 片 ,B16片 ,Vc 6 片,左氧氟沙星6

片,冰片芒硝3克。贴耳根部。

131:痔疮(外痔):大黄芒硝青黛各3克加痔速宁,贴前利多侵润,碘伏消,

毒用量根据患者年龄,消毒里面有学问(压迫痔核,一是回位,二是压出

来)。

132:小儿咳嗽:热咳:干咳、少咳无痰、咳嗽连连、痰稠麻杏石甘汤:麻

黄、杏仁、干草、石膏 蜂蜜调和 贴定喘穴、膻中穴寒咳:麻黄汤:麻黄、杏

仁、干草、桂枝各等分 湿贴膻中穴、定喘穴咳嗽西药处方:咳特灵1~5片 +654-

2 5~10mg (小儿至少一片 ,成人最多5片) 湿贴膻中穴若过敏性咳嗽,酮替芬

3~5片 联合用药禁用息斯敏,因为此药主要治疗反复性过敏。

133:小儿哮喘:氨茶碱注射液1~2支 于溶媒混合一起 湿贴膻中穴 配合雾化治

疗,当天见效。 哮喘严重的加654-2 5~12mg对于病程较长的哮喘用麻黄1份:

即:麻黄1g 白芥子4g 甘遂2g 细辛1g 芒硝3g 前胡3g 桑白皮6g 研末用冰片少许于

蜂蜜调和成饼状 3~5g 贴于膻中穴.



135:咳嗽风寒喘息型:半夏10g白果仁10g杏仁6g细辛6g麻黄6g冰片少许。粉末

取15g贴脐部或定喘穴。 肺燥型:麦冬,玉竹,北沙参,杏仁,贝母各10g栀子

9g蜂蜜调贴脐部.

136:请问肾结石怎么貼敷治疗?:这有难度,郭老师处方:应该用肾石通胶

囊12粒+大黄芒硝车前子细辛各3克+碳酸氢钠8片。湿帖肾腧穴或阿是穴。

137:腰椎间盘突出:郭老师用方:抗骨增生片8片,骨刺片8片、VB18片、活

血止痛片8片、三七片8片、大黄芒硝各3克、消炎痛6片、强的松6片。湿帖突

出部位。[/L]

138:小儿流涎:试用栀子炒焦研末2克敷脐,本方适用心脾积热,口角流涎,

小便短赤。第二个方是我们的基础方里面的胆南星,吴茱萸,适用小儿流涎,

大便溏,小便清长者。以上两方先对症用一下,看效果咋样。也可以湿帖涌泉

穴。

139:健脾胃的处方:山楂、神曲、麦芽各3克,鸡内金8片,丁香肉桂各3克。

湿帖神阙。

140:腰突良方: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

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 克,玄胡20克,乳香

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微波加热后敷患处。

141: 淋巴结囊肿:药物组方:大黄,芒硝,川芎各2克,消炎痛,硝苯地平湿

帖病变部位。

142: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黄连素,硝苯地平,654-2,潘生丁b1,谷维素贴神

阙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

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玉峰山 > 《医药》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透皮技术配方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18:卵巢囊肿:当归15g丹

篸15g益母草10g香附9g川芎9g赤芍10g三棱9g莪术9g浙贝母10g桂枝9g伏苓10g黄芪15g甘草5g

红枣5g生姜6g延胡索10g水煎服+...



中药贴敷疗法特效配方汇集

对于病程较长的哮喘用麻黄1份:即:麻黄1g 白芥子4g 甘遂2g 细辛1g 芒硝3g 前胡3g 桑白

皮6g 研末用冰片少许于蜂蜜调和成饼状 3~5g 贴于膻中穴。用药:当归片8片,川芎,大

黄,芒硝,甘草各3克,小茴香5...



转载【基层医疗交流中心】透皮技术临床部分验方:

3.腱鞘炎方:氯唑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片+尼美舒利胶

囊1粒+湿贴,或者消炎痛8片,6542片6片,冰片0.2,扑尔敏3片湿贴。13.男士美容不用逍

遥丸,换为大败毒胶囊6粒+大黄粉...



技术交流.全国各地经方验方分享



18:小儿中耳炎:消炎痛3片,大黄,芒硝,青黛,黄连2克冰片少许,听宫穴。36:小儿咳

嗽:热咳:干咳、少咳无痰、咳嗽连连、痰稠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干草、石膏 蜂

蜜调和 贴定喘穴、膻中穴寒咳:麻...





中西药透皮技术数百验方分享(一)

中西药透皮技术数百验方分享(一)或芒硝+大黄+消炎痛+消肿湿贴。18、卵巢囊肿:

当归15g、丹篸15g、益母草10g、香附9g、川芎9g、赤芍10g...



(12)外用贴剂

(12)外用贴剂97:慢性乳腺增:[/B]大黄,芒硝,乳香,没药 各3克,消炎痛6片。103:[/B] 卵

巢囊肿:[/B]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113:小儿中耳炎:

[/B]消炎痛3片,大黄,...



外用贴剂

97:慢性乳腺增:[/B]大黄 ,芒硝,乳香,没药 各3克,消炎痛6片。132:小儿咳嗽:[/B]

热咳:干咳、少咳无痰、咳嗽连连、痰稠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干草、石膏 蜂蜜调

和 贴定喘穴、膻中穴寒咳:麻...



中医师必须熟知的钢性验(偏)方-17

仅供参考 162、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增生:消炎痛6片,大黄粉、芒硝2-3g,乳宁

胶囊4粒,冰片少许。167、AAA-M男士美容不用逍遥丸,换为大败毒胶囊6粒+大黄粉3g+护

肝片5片(葵花)+当归片5片+芒...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汇集及技术应用详解



1、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用药: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曼陀罗、当归、川芎、独活、

火龙衣、麻黄、细辛、六六通(路路通)、大血藤、吲哚拉辛。2、关节炎/骨质增生用

药:马钱子、曼陀罗、三七参、龙血...



玉峰山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中风(瘫痪)后遗症特效方 轻者1剂,重者2--3剂 转载自上古道医绝学

谈带状疱疹特效方——黄古潭瓜蒌草红汤 转载自得健养生堂3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转载自A鸿运当头1413

35个专利方 转载自定康养生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小柴胡的15种妙用



小柴胡的15种妙用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最出彩的汤方,也是家喻户晓的

名方,数万首汤方里,小柴胡汤排的进前十。所以它可不是一般的名方,它是

大大的名方。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因

为打击面太广,口碑太好,小柴胡汤也被制成了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几乎

所有的药店都有卖。 张仲景遣方用药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不可逾越的

地步。小柴胡汤只有7味普通的中药,这7味药就像写文章一样,妙笔生花,包

罗万象,柴胡升肝气,半夏降胃气,黄芩清胆火,人参补元气,生姜,大枣,

调和营卫,炙甘草温中,调和药性。 有人说,小柴胡汤符合中医治病的中庸

之道。所以,它是治百病的良方。民间也说,用好小柴胡,不用找大夫。 小

柴胡究竟能治多少种病?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有15种,其实还不止。 1、感

冒 《伤寒论》上说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就是说外

邪即将入里,而尚未全部入里,正处于正邪相搏的阶段,人的感觉呢,一会儿

冷,一会儿热,小柴胡就可以治疗。这个时候可以暂且不分风寒风热。 小柴

胡汤是和解剂,和就是调和,有病就是不和,像过去两个部落打仗,需要一个

中间方从中调和。它不是补益,但它又是一个增强免疫力的方子,所以特别适

合体虚反复感冒的人。 2、疏肝解郁 古人把治感冒的药看作是风药,风有什么

特点,流通性好。胸中气机一流通,郁闷就像风吹落叶那样一扫光。 曾经有

一个小伙子高考失利,一个星期吃不下饭。怎么样,默默不欲饮食,小柴胡汤

主之。7付药吃完,胃口大开,所有的郁闷烟消云散。 3、黄褐斑 既然小柴胡

能疏肝解郁,那它就能治疗黄褐斑。黄褐斑又叫肝斑,多为气滞血瘀,跟情绪

有很大关系。 4、皮肤瘙痒、过敏 肝郁久了,郁而化热,血液里的热邪趋表而

不能发越,皮肤瘙痒、过敏不请自来。 5、带状疱疹 肝胆经郁热,严重一点

的,就发为带状疱疹。全瓜蒌红花加到小柴胡汤里去,药量到位的话,两三剂

就痊愈。 6、咽炎 肝郁化火不仅会表现在皮肤上,还有像慢性咽炎,一吃热的

辣的,咽喉痛的不得了,凡是火气老好不过来的,不能单纯的看作是上火,里

面一定有郁,所以咽炎,你光清热不解郁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寻到根上去,小

柴胡加一味锦灯笼,锦灯笼,听这个名字就很有画面感,它长的像灯笼一样,

专治咽喉疾病。 小柴胡加锦灯笼,当天吃当天好。 7、膝盖疼 当我们长时间

地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气血就全部集中到大脑、眼睛上去,造成的

结果就是上实下虚,而我们的膝盖劳苦功高,承受的磨损也较多,是最需要气

血这种润滑油的,气血一少,自然就出问题了。 小柴胡加一味牛膝,古人

讲,非牛膝不过膝。小柴胡让你开心,胸中气血活跃,牛膝趁机引血下行,把

气血引到膝盖上去。 8、口苦咽干 胆之味为苦,胆经堵塞,苦味上泛。肝胆又

互为表里,柴胡疏肝利胆,黄芩降火消炎。 前一晚肥甘厚味吃多了,胆堵塞

了,第二天早起口苦咽干的,小柴胡专治。 9、耳鸣 耳朵里嗡嗡作响,如蝉鸣

声。治耳鸣就两条路子,一个是补肝益肾。再一个从经络循行路线来看,耳为

胆经所过,所以疏肝解郁也是法子。小柴胡加菖蒲,菖蒲开眼窍、鼻窍、耳

窍......九窍都能开。 10、偏头痛 我的一位朋友说,她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只

要情绪一激动或者压力一大就偏头痛,搞得她不得不隔三差五就往医院跑。我

说,你这病太好治了,小柴胡用上就好了。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偏头

同为少阳胆经所过,小柴胡加川芎,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它是头部的引

经药,能够引药上达头部,所以古人讲,头痛不离川芎。 11、失眠多梦 失眠

十有八九都是因为心神静不下来,小柴胡汤适合肝胆郁结、热扰心神所致的失

眠。 12、胃胀 凡是吃撑、吃伤、吃快、吃着急导致的胃里头撑胀,小柴胡一



剂就化解了。 13、抗疲劳 小柴胡汤里头,人参补元气,大枣、甘草味甘,中

医上讲,甘甜益力生肌肉,凡是疲劳的就要吃甘甜的东西。 14、经前期综合

症 很多女性在月经之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腰痛、失眠等,这

些现象往往是肝胆气郁所致,小柴胡汤就能很好地疏解。 15、咳嗽 一个人如

果总爱生气,咳嗽就很难治愈,为什么,因为肝木反侮肺金呀,肝火烧的太猛

烈了,就把肺金给融化了。小柴胡汤疏肝清肺,有一句话叫,小柴胡汤止咳胜

金方。平时老咳嗽,又爱生气动火的,效果最好。



黄芪防风治中风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黄芪防风治中风

挀 氀 即见了效果,当晚便能开口说话。(尚学瑞)

帀 一 一 短的时间内收 效。



骨碎补的功效与验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



【骨碎补】

性味归经:苦,温。归肝、肾经。

别 名:猴姜、毛姜、申姜、肉碎补、石岩姜、爬岩姜、岩连姜。

用法用量:内服:3-9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也可浸酒擦患处。

功效主治: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用于跌仆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

禁 忌: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不宜服。

来 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

【附方】

1.骨碎补茶

原料:蜜炙骨碎补30-50克。

制作:将骨碎补制成粗末,水煎。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补骨,润肺止咳。

适用: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2. 骨碎补五加皮粥

原料:骨碎补、五加皮、土鳖虫各10克,赤芍15克,粳米100克,盐3克。

制作:上药煎汤,去渣后放入粳米煮成粥,加少许盐调味。

用法:早餐食用。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伤止痛,破瘀血。

适用:骨折中期的辅助治疗。

3.黄芪鹿角霜白术汤

原料:黄芪40克,鹿角霜、白术各20克,当归、骨碎补、螃蟹、枸杞各10克,土鳖虫、没药各6克,生麦芽15克。



制作:上药水煎,取药汁,药渣备用。

用法:药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将药渣趁热敷腰部。10日为一个疗程。

功效:益气通督,破瘀壮筋。

适用:腰肌劳损,肝肾亏虚。

4.生骨散

原料:骨碎补30克,煅自然铜、金毛狗脊、龙骨、牡蛎各50克,龟版、鳖甲各20克。

制作:研为细末,装胶囊,每粒1.5克。

用法:每日3次,每次3粒。

功效:强筋壮骨,活血止痛,补肝益肾。

【另附】1.链霉素毒性反应:骨碎补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一个疗程。

2.鼻出血:骨碎补、白头翁各15克,猪鼻甲(猪皮肉)100-200克,煎药与肉同时服,成人每日1剂,儿童分2次服,连服3剂。

3.寻常疣:骨碎补20克,捣碎,加入75%酒精80毫升,甘油20毫升,密封后振摇数十次,放置1周后即可外擦使用。





三味草药治半身不遂显了奇效。 转载自A中医学者



三味草药治半身不遂显了奇效。



配方及用法:广木瓜、麻黄、川牛膝各2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五脏挖空的鸡肚内煎煮(男性用大母鸡,女性用大公鸡,水没过鸡),吃鸡肉、喝鸡汤,不吃药。最后,把鸡骨头炒黄,研

成细末,用黄酒冲服发汗。几只,治好为止吃后如有效,可多吃

此方适用眼于偏瘫、语言不清、口歪斜。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酸性食物



中医止疼的“通用药



中医止疼的“通用药”

治牙疼、胃疼、嗓子疼

有人跟我说,你们搞中医的人,自然信奉中医理论。其实,在西医眼中,中医

是不值一提的。

我觉得,这话说得不对。据我所知,有很多西医大夫,对中医特别喜欢。更有

很多人,在学习西医之后,改学中医,然后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这方面,我特别佩服我的一位老大哥。他是天津人,先学西医,后学中医,

可谓中西医贯通了。

有一回,他跟我讲,他学习中医的原因。

原来啊,那是他大学还没毕业的一个晚上。他和几个同学到外头吃饭,回到寝

室以后就突然牙疼。当时是冬天。这个同学合计,可能是着凉激着了。

于是,他试着喝热水,但是效果不好。

就这样,他在疼痛中忍受了一晚上,第二天去学校卫生站。

他当时在学西医。他觉得,肯定得做点检查,按照牙周炎、牙龈炎之类的毛病

去规范治疗。

结果呢,在卫生站里工作的一个老先生,却给他抓来一把中药,小颗粒状的,

看上去还挺可爱的。

这个老先生说,拿回去,抓一小把,放在小砂锅里头,加上水,加上点白酒,

然后水煎,开了以后,把药汁含在嘴里,很快就好了。

他将信将疑,回到寝室以后如法制作。

结果,用上以后,当晚不再疼痛!到了第二天,只是有稍微的痛感。他再用了

一剂,疼痛基本消失。

这件事儿,给他很大的震撼。他觉得,这比西医的所谓“治疗程序”要强太多

啊,多省事儿啊!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萌生了学习中医的想法,并在本科毕

业后转为实际行动。

他把这个事儿告诉我,也让我心生感慨。你看,就连学习西医的人都如此喜爱

中医,我们搞中医药专业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中医道路呢?

这个吴茱萸,我得给你说一下。

它其实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以及毛脉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这个东西性

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入肝经、胃经、脾经和肾经。它的作用包括疏肝下

气、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燥湿止泻、引火归元。这里头,我想着重说说它能

止痛的事儿。

我可以给你讲,这个吴茱萸,是中医里头“通用”的止疼药,药用范围很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发现了,吴茱萸所含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

碱、吴茱萸内酯,都是有镇痛作用的。吴茱萸的水煎剂被证实可以显著延迟痛

觉的反应时间。啮齿动物实验也证明了吴茱萸的镇痛、抗炎作用。可见,就止

痛的机制来说,它是值得推敲,相对明确的。

中医是如何发现它镇痛的呢?我觉得,就是通过实践积累、口口相传。比如说

前面所用的小配伍——一把吴茱萸,水酒各半煎,治疗牙疼,这个方子我后来

考证,它就出自《食疗本草》,是古代的老方子。由于吴茱萸本身性偏温热,

所以齿痛属寒证者,尤为适宜。

除了止牙痛,别的痛,用吴茱萸的时候也不少。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胃疼,把吴茱萸研末,加上醋,加上凡士林少许,调成软膏,然后外敷在中

脘、神阙穴,隔日一换药,10天为一个疗程。这个办法治疗寒性胃痛50人,疗

效显著。所谓寒性胃痛,就是感寒易发,脉弦,胃部绞痛,不耐凉食,伴随便

溏等症。这个是1995年《中医杂志》里头刊发出来的。

治疗小孩扁桃体炎,用吴茱萸研成细分,取适量陈醋调和,做成山楂大的两个

小丸子,用塑料布外敷在涌泉穴上,两天一换药,直至痊愈位置。这办法是

1997年《时珍国药研究》刊发出来的。

另外,吴茱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口疮、口腔炎症、腹部胀痛等,也都有外治

的医案。古往今来验方颇多。



一病一药,30种疾病最怕的中成药! 转载自苗药世家,秘方绝技



一病一药,30种疾病最怕的中成药!

1.胃痛——最怕——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2.血瘀胃痛——最怕——九气拈痛丸

3.虚寒胃痛、食滞胃痛——最怕——、大山楂颗粒

4.呕吐——最怕——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5.饮食停滞——最怕——大山楂丸

6.肝气犯胃——最怕——快胃舒肝丸

7.胃阴不足——最怕——补益蒺藜丸

8.脾胃虚寒——最怕——蔘桂理中丸

9.痰饮内阻——最怕——二陈丸

10.月经不调、肝气郁滞——最怕——坤顺丸

11.血虚证——最怕——宁坤养血丸

12.气不摄血——最怕——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13.血热内扰——最怕——清热凉血口服液

14.心肌炎——最怕——营心丹

15.痛经——最怕——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16.气血虚弱——最怕——参桂鹿茸丸

17.肝肾虚损——最怕——六味地黄丸

18.咳嗽、风寒袭肺——最怕——参苏宣肺丸

19.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20.痰湿蕴肺——最怕——二陈丸

21.肺气虚损——最怕——清肺止嗽丸

22.阳虚内寒——最怕——蔘桂理中丸

23.风热犯肺——最怕——止咳枇杷露

24.痰热壅肺——最怕——清金止嗽西瓜膏

25.肺阴亏耗——最怕——定喘止嗽丸

26.乳腺增生——最怕——乳核内消液

27.急性乳腺炎——最怕——活血解毒丸

28.用眼过度——最怕——杞菊地黄丸

29.肾结石——最怕——石淋通颗粒

30.心绞痛——最怕——冠心安口服液



最新发现:六味地黄丸的新妙用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出自

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它以滋补肾阴为主。

有的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希望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确,“六味地

黄丸”对12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绝对值得珍藏。

六味地黄丸

1.口干症

中老年人患口干症若无其他原发病症,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好。

方法:每次服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1疗程。

2.过敏性鼻炎

六味地黄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又能抑制抗体的生

成,抑制过敏反应,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用六味地黄丸加色甘酸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长,复发少。

3.轻中度高血压



有人将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

治疗组22例用六味地黄丸和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16例用心痛定加维生素E治

疗。

结果,中药组降压率为90.9%,西药组降压率为87.5%。

4.遗尿症

本品对因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效果显著!

方法:取本品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4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

程。

5.增强化疗药效果,减少毒副作用

自化疗的第1天开始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连服20天。

据临床观察,患者服用本药后,化疗药物的药效显著增强,而副作用明显减

少。

6.早衰

如须发早白,皱纹增多,皮肤枯燥等未老先衰现象,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延缓其

衰老进程。

7.老年皮肤瘙痒症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增强雄激素分泌、兴奋性腺轴、减慢皮脂腺萎缩、

缓解皮肤干燥等作用。

方法:每次服8克,每日服2次,五日为一疗程。

8.糖尿病

轻度糖尿病患者除调节饮食外,加用六味地黄丸,可降低血糖、尿糖,改善症

状。



9.更年期综合征

服用六味地黄丸3个月后,患者的潮红、潮热、出汗、心悸、焦虑、失眠等症

状可得以改善。

10.脑出血后遗症

服用六味地黄丸对脑出血后遗症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症状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1.老年性痴呆

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可诱发动物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有助于增强记忆

力。

临床试验证实,六味地黄丸对改善健忘及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12.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应用六味地黄丸,利用其糖皮质激素效应,代替糖

皮质激素的应用,这样可避免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方法:每次18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六味地黄丸对一系列问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就算是补肾的佳品,也要

科学的服用,随意服用反而会危害健康。几种人不能吃六味地黄丸?

1

肾阳虚的人

肾阳虚的人,在感到腰膝酸软的同时,夜间小便增多,大便经常不成形,总感

到怕冷、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等,这种人服用六味地黄丸,无异于雪上加霜!



2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人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也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人,平时食欲欠

佳,经常胸闷、胃胀,大便溏泄,舌苔偏厚,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山萸肉等

过于滋腻,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3

有肾阴虚但又有感冒腹泻的人

感冒发烧期间、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时候,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暂时不宜

服用六味地黄丸,须待邪祛病愈后再服。

4

健康的人

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 丸。

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但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一般主张服用一

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期间停一两天。

六味地黄丸竟能对付这么多的老年病,真是让人恍然大悟!赶紧发送此文给朋友们吧,家庭常备!



[转载]无比强大快要失传的方子,上治颈椎,中治腰椎,下治膝盖与脚跟



原文地址:无比强大快要失传的方子,上治颈椎,中治腰椎,下治膝盖与脚跟

作者:肿瘤达人

1、化骨刺如打铁

有一个成语,叫趁热打铁。

铁匠拉动鼓风箱,烧得铁条发红,大锤一打,这些铁块就能

随你心,遂你意。

那些杂质会被纷纷打掉,变成强大的钢铁。

人的骨刺增生,就像铁放在低洼水湿之处,容易生锈一样,所

以民间称之为骨锈。

骨刺这个称呼,只是一种比较形象的俗称。骨头怎么会长刺

呢?这个“刺”,其实就是增生而成的。

骨刺可以发生在很多部位,有在颈椎的,有在腰椎的,有在

膝盖的,还有在脚后跟的。

骨刺,古时又称骨赘,说明这骨刺是人体多余的又很坚硬的

东西,既然是多余不需要的,就要想办法把它化掉。

软化骨刺,就好像用锤打铁一样,你的血气通畅、血气充

足,火力才足够,不管对方铁有多硬,那些铁锈自然纷纷落 下 。

2、消一切骨刺

有一个方子叫化铁丸,只有两味药,威灵仙和褚实子各15

克,号称可以化坚软坚散结、治疗一切难化的坚结肿物,极 效。

化铁丸,连铁都能给化了,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这个方名

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化坚软坚散结,把身体里一些多余

的非常坚硬的东西化掉。

这个方子非常强大,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快要失传了。

3、铁脚威灵仙

民间有谚语,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可见威灵仙这味药

不简单,是治疗骨质增生、骨刺骨痛的常用之药。

威灵仙治疗骨鲠卡喉是效如桴鼓,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

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从药柜里抓出一

把威灵仙,倒出半瓶醋,再加半碗水,放在炉子上煮十来分

钟,待凉后,喝下去,不一会儿就好了。“鱼刺卡喉一碗醋,灵

仙一把力能疏”,可见这威灵仙确有软骨之功。而骨刺就如同骨

鲠在喉,止痛只是治标,把骨刺消融磨掉才是王道。威灵仙,

从这个药名就可以感觉到,对症应用那是势如破竹,立竿见

影,又威又灵,神仙一样的药。威灵仙还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要

药。传说,从前,有一座深山古刹叫威灵寺,寺里的住持大面

积种这种专治风湿和化骨渣子的草药。凡是到威灵寺求医的,

这位高僧都分文不取。由于这种草药出自威灵寺,治病又像仙

草一样灵验,所以大家都叫它“威灵仙”。中药书上说威灵仙善

走而不守,窜是它的特点,运行周身,但不固守,这个药的药

力是比较猛的。威灵仙入里,无孔不入,用来疏通身体内部一

般药不能到达的小的郁结。如,关节炎,关节部位气血流通

少,一般药很难进去,威灵仙就可以。

4、补肝肾褚实子

既然威灵仙这么厉害,直接就把骨刺化掉了,那为何还要

用褚实子呢?单用威灵仙不就好了吗?

原来这骨刺呀,是一种骨骼的自然老化,就像人的皱纹一样,

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哪里衰老了呢?肝和肾。楮树可能很

多人不熟悉,但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你可能听说过,构树。从

古到今构树给人的感觉就是,被人嫌弃,冷落,自己在一旁默

默生长。也许是因为它太为常见,也许是没有太大用处,颂扬

者少,鄙弃者多。无论是生于朝堂还是废弃的田间,构树因为

生长迅速却很难成为可用的木材。

楮实子是楮树的种子,夏天常见的东西。多少人小时玩耍,

当杨梅吃过它吧。只是食而不知其名、食而不知其功罢了。

楮实子味道非常甘甜,甘甜的东西能够补益。而它又是种子类

药,诸子皆降,诸子入肾,所以种子类药,它就像植物传宗接

代一样,能够补益肝肾。肝主筋,肾主骨,吃下去以后,筋会

变得很有力,骨头会变得更牢固。

威灵仙相当于士兵,主动进攻,楮实子补肝肾,相当于后勤

部门,防止化掉的骨刺以后还会慢慢长出来,两味药,一攻

一补,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俗话说,兵无向导不达贼境,药无引使不达病所。如果治颈

椎,加入葛根50克;如果治疗腰椎加入杜仲10克;如果治疗

膝盖,加入川牛膝10克;如果治疗脚后跟,加入骨碎补10 克。



六味地黄丸能治32种病



作者:悬壶度人

六味地黄丸的新用途,太出人意料了!大家可以收藏,

也希望大家琢磨一下其中的道理!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药、

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六味药组成。

传统上应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出现的头晕目

眩、腰膝酸软、耳鸣、遗精、手足心热等症。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六味地黄丸有如下临床新用途:

1、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有人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呼

吸道反复感染患者60例,效果满意。每次1丸(9克),每日



2次。治疗时间最短者35天,最长者90天,平均为61.6

天,据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患儿免疫功能和体内的微量

元素影响明显,疗效显著。

2、慢性鼻炎;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早晚各服一次,连服2~

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

3、过敏性鼻炎;六味地黄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

球蛋白的合成,又能抑制抗体的生成,抑制过敏反应,

起到双向调节作用。用六味地黄丸加色甘酸钠治疗过敏

性鼻炎,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长,复发少。

4、牙周脓肿;六味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3次,3~5天可减

轻症状。

5、复发性口疮;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一般

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

效。

6、五更泄泻;六味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3次,服一个月可

痊愈。

7、口干症;中老年人患口干症若无其他原发病症,服用六

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好。每次服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3

次,一个月为1疗程。

8、上消化道出血;本品对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慢性消化道

出血患者有一定的疗效。用法是:每次取本品9克,每日

3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9、轻中度高血压;有人将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22例用六味地黄

丸和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16例用心痛定加维生素E治



疗。结果,中药组降压率为90.9%,西药组降压率为

87.5%。实时了解疫情最新消息,添加微信SHSS1960。

10、室性早搏;服用六味地黄丸确有较好的作用。

11、慢性肾炎;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比治疗急性

肾炎好,尤以伴高血压者疗效为佳,对合并水肿型的患

者也有较好疗效。能迅速消除蛋白尿及水肿,促进肾功

能的恢复。用法每次9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2、肾病综合征;六味地黄丸治疗肾病综合征也有较好的疗

效。用法: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

疗程。一般经服药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蛋白尿即可

显著好转。

13、前列腺炎据;临床报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服用六味地

黄丸后效果显著。用法:每次1丸(9克),每日3次,温开

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

14、遗尿症;本品对因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效果显著,方法

是:取本品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4天为1疗

程,连续2~3个疗程。

15、男子不育症;六味地黄丸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正常精子的生成,从而提高受

孕率。

16、增强化疗药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肿瘤

可获得较好效果。用法:自化疗的第1天开始口服六味地

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连服20天。据临床观察,患

者服用本药后,化疗药物的药效显著增强,而副作用明

显减少。

17、糖尿病;轻度糖尿病患者除调节饮食外,加用六味地黄

丸,可降低血糖、尿糖,改善症状。

18、更年期综合征;服用六味地黄丸3个月后,患者的潮红、

潮热、出汗、心悸、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得以改善。

19、脑出血后遗症;服用六味地黄丸对脑出血后遗症所致的半

身不遂、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

果。

20、老年性痴呆;六味地黄丸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对老年

性痴呆有一定治疗作用。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谢明村教授

指出,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可诱发动物改善学习

记忆障碍,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临床试验证实,六味地

黄丸对改善健忘及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21、顽固性失眠;用法每次9克,每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

22、疲劳综合症;如工作紧张、生活劳累后出现的精神疲

惫、头昏脑胀、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情绪不稳定、精

力难集中、记忆力与应变力差等,服之可很快得到改 善。

23、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应用六味地

黄丸,利用其糖皮质激素效应,代替糖皮质激素的应

用,这样可避免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用法:每次

18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4、慢性腰腿痛;用法:每次2丸(9克/丸),每日3次,温开水

送服。5天为1个疗程。

25、美容六味地黄丸;有强大的滋肾阴功效,并有助于抗衰老

成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产生。SOD可以把使人衰

老的超氧离子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延缓人体衰老,保

持容颜。

26、早衰;如须发早白,皱纹增多,皮肤枯燥等未老先衰

现象,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延缓其衰老进程。

27、老年皮肤瘙痒症;该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老年人皮脂腺功

能的减退、皮肤缺乏皮脂滋润及老年人植物神经功能的

退化有关。看国内外最新疫情添加微信yiqing547,六味地

黄丸具有滋补肾阴,增强雄激素分泌、兴奋性腺轴、减

慢皮脂腺萎缩、缓解皮肤干燥等作用。患者可服用六味

地黄丸,每次服8克,每日服2次,五日为一疗程。

28、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浆膜

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和表现。在病变的稳定期和应用皮

质激素的减量阶段,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其扶

正培本、滋补肾阴的作用,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皮

质激素“反跳”及其它一些不良反应,协助撤减激素用量,

并可减轻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内分泌功能的反馈性抑

制作用。实时了解疫情最新消息,添加微信SHSS1960。

29、白癜风;该病是一种后天色素脱失的皮肤病。六味地黄

丸有补益肝肾、滋养精血、润泽肌肤之作用。现代研究

认为该品治疗本病是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从而激活酪

氨酸的活性、加快酪氨酸催化黑色素的生成 ,促进黑色素

细胞分裂及移动 ,使白斑之色素逐渐消退。用法为每日2

次 ,每次9~ 18克 ,3~6个月为一疗程。有显效。

30、脱发;中医认为发为肾之余,肾阴不足 ,精血不充 ,毛发

失荣 ,则脱落不断 ,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每日 2次 ,每次服

18克 ,3个月为 1疗程。

31、黄褐斑;此病亦称汗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

性皮肤病。多与遗传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口服某些

药物以及妊娠有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而本品有益肝

肾,调和气血,润泽皮毛等有很好效果。一般每日服2

次 ,每次9~18克 ,3个月为1疗程。颇有良效。

32、眼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较明显

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模糊、晶状体混浊等症状。此外,

六味地黄丸对治疗外伤性角膜溃疡、睫状体青光眼综合

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一瓶归脾丸,它竟然还能治疗这么多疾病? 转载自古方今用



归脾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是一剂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药方。但是,最新的研究显示,

归脾丸不仅仅能健脾安神,还能治疗很多疾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归脾丸的来源】

宝佑元年(1253年),南宋的医家严用和,字子礼,南宋庐山人,集三十余年之经验,著成《济生方》十卷,刊刻于世。而这本书里比较著名的一剂药方是:“济生肾气

丸”也就是归脾丸的前生。

但是严用和的方子还没有完整,到了明代的时候,明代太医院的院长薛立斋又给增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这样就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丸了。

【中药处方】

名称:归脾丸

处方:党参80g 白术(炒)160g 炙黄芪80g 炙甘草40g 茯苓160g 远志(制)160g 酸枣仁(炒)80g 龙眼肉160g 当归160g 木香40g 大枣(去核)40g。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用法用量: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摘录:《中国药典》

【归脾丸的功效】



归脾丸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

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药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现选介如下:

1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临床报导,本方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获得显著效果。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或好转。

2治疗神经衰弱

据报导,有人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型神经衰弱患者多例,均获佳效。用法:每日服药2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经服药1~2周

后,耳鸣、失眠及精神倦怠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据观察,病程较短的疗效优于病程较长者。

3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本人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例,亦获得满意效果。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多

位患者服药10~15天后,诸症显著减轻,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

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据报导,有人采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25例,其中,治愈者20例(症状全部消失),占80%,好转者5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占20%。服药

时间最少者12天,最多者31天,平均18.5天。用法:每日服归脾丸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5治疗脑外伤综合征

本人以归脾丸为主辅以西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患者93例,经用药30~45天后,痊愈者58例,占62.4%;显效者32例,占34.4%;无效者3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用法:

每日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6治疗冠心病

据报导,有人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患者31例,经服药20~30天后,心慌、胸闷、胸痛等自觉症状消失,食欲明显增加,舌上瘀点消失,心电图显著改善,患

者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用法:每日2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7治疗高血压

有人用归脾丸治疗心血不足、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18例,经用15~24天后,诸症消失,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随访6个月至1年,患者均感觉良好,血压稳定。用法:

每日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

8治疗缺铁性贫血

有人用归脾丸治疗缺铁性贫血26例,用药30天后,以血象检查评定疗效,其中:显效者18例,有效者6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2.3%。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半

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9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有人应用加味归脾丸加昆布、海藻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7例,该组病例均经多种检查,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贫血。连续服用加味归脾丸3个月后,治愈(临床症

状、体征消失,基础代谢、吸碘试验及血清T3、T4含量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4例;好转(服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有明显改善,但停药后效果不稳定)1例;

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71.4%。用法:每日2次,每次9克,3个月为1个疗程。

10治疗慢性苯中

有人用归脾丸加味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苯中毒患者27例,其中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达半年以上,血象恢复正常2个有以上)6例;好转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个月以上,血象接

近正常1个月以上)21例。用法:归脾丸每日2次,每次9克,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11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有人用归脾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9例,经用药3~5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24例,占87.1%;好转者3例,占7.7%;无效者2例,占5.2%,总有效率为94.8%。用法:每日3次,

每次15克,开水冲服,15天为1个疗程。

12治疗顽固性失眠

有人应用归脾丸加味治疗气血两虚型顽固性失眠患者39例,结果治愈32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

2个疗程即可痊愈。

13治疗氯氮平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有人报告40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个月为1个疗程,白细胞上升至正常后,即可停服。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用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是否对症方可用药!



几粒花椒走百病 转载自养生之家



其实只要用好厨房的一味小料,既能祛湿,又能养阳,它就是——花椒,三伏

天用效果卓著!循例,先给您介绍一下花椒。

花椒香气浓郁,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

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花椒同时也是一味中药,

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

宋人有诗自怜:椒酒难医百病身。那时候的人喜欢用花椒酒来避邪祛病,如果

是病到了连花椒酒都不能医的地步,就只能叹息自己无药可救了。

1

祛湿

花椒祛湿气的作用,在调料里头是最强的。四川人最爱用花椒,因为那里湿气

重,是个盆地,湿气捂在里头出不去,于是四川人就用花椒祛湿气。

三伏天湿气偏重,而且吃生冷食物较多,做菜的时候可以经常放一些花椒来祛

祛湿气。

吃花椒籽也能祛下焦的湿气。女性如果白带很多,是清稀、白色的那种,就可

以吃花椒籽来调理。

2

降脂降压

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还能疏解肝

气,适合高血脂、脂肪肝的人调理身体。

3

抑制血栓

用大鼠做实验,结果发现花椒的提取物对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花椒

的水提物抗凝作用强于醚提物。而且花椒所含的佛手柑内酯有一定的对抗肝素

的抗凝血作用和止血作用。

4

补肾养阳

花椒归肺、肾、肝三经,有补肾阳的功效,不过想要补肾,得用花椒水泡脚,

祛湿补肾一举两得。

5

驱寒暖胃

花椒性温,用来驱寒是最好不过的。人体的脏器中以胃最怕寒,也容易受寒。

如果是因为寒冷而引起的胃痛,可以用花椒煮水喝,驱寒止痛。

6

通气

花椒通气的作用很强。古时候如果有人突然一口气憋住了,闭气了,牙关紧

闭,这时候给他灌花椒水,让气一通,人就醒过来了。如果觉得胸闷或者是气



不顺,可以嚼几粒花椒顺顺气。

7

类人参功效

经现代研究表明,花椒可以促进实验动物的各种内分泌腺的机能,包括生殖腺

机能,故花椒适用于中老年人的内分泌机能衰退,有类似人参、鹿茸的强壮作

用。

8

抗病毒

夏季各种细菌病毒开始繁殖,是流行病的多发季节,而花椒中的挥发油可提高

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进而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且花椒对白喉杆

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具体该怎么用呢?您不妨备好小板凳,仔细看了,

花椒可以食用,可以泡脚,能熏洗,能外敷,用法非常多。

炒菜

提香祛湿

花椒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它的味道,一不小心吃了一粒,嘴麻得不

行,想要吃花椒不麻口,养生专家陈允斌有个好法子。

1、炒菜的时候,先不要放油,在锅里放几粒花椒,开小火,把花椒干焙一

下。

2、等花椒的香味出来了,再放油,依然是小火,把花椒稍微炸一下。

3、用漏勺把花椒捞出来。留下油,再开大火炒菜。

这样炒出来的菜,吃不出麻味,又比平常的做法增添了香味。慢慢习惯了以

后,就可以逐渐增加花椒的用量了。

泡脚

补肾驱寒

国医大师陆广莘,80多岁时依然满头黑发、精神矍铄,大师在谈到自己的养生

秘诀时,提到“每天晚上都会用花椒水泡脚”这种简单且省钱的进补方法。

方法很简单,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开后用这个水泡脚即

可。花椒包可以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

花椒泡水既能养阳祛湿,又能治痛经和脚寒。

熏洗

治痔疮

花椒可以扩张肛周血管,抑菌,对局部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可以促进患处的血

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所以,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临床观察发现,花椒水熏洗对于-期的内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以及部分



混合痔手术后疼痛的患者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取花椒100克、水2000毫升,先浸泡大约半个小时,先用武火将水煮沸,然后

再用文火继续煮15-20分钟左右。然后利用花椒药液的热气熏蒸患处,待汤药至

40多度的时候再进行坐浴治疗,每天1-2次就行。

如果嫌煮花椒水麻烦,也可用沸水冲泡花椒,以使药效成份更好地溶出,待水

温后再局部熏法或者坐浴。

煎水

治腹泻

夏天吹空调、吃冷饮、喝啤酒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受凉或吃多寒凉的东西而出

现腹痛肠鸣、腹部闷胀、腹泻时,也会用到花椒。

取花椒6克,肉豆蔻3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1~5剂,就

基本没事了。

花椒是纯阳之物,散寒除湿,止泄泻。肉豆蔻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

效,这个方子能温中、燥湿、止泻,也适合治疗小儿夏天寒湿、风寒腹泻。

漱口

缓解牙疼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花椒味辛、温,能除寒痹,坚齿明目,还有麻醉、消

炎、止痛的作用。用白酒泡花椒再漱口,对牙龈炎造成的牙痛有很好的缓解作

用。

约10克花椒,倒入半杯开水,盖住泡上5分钟,然后倒入一两白酒,再盖住,

等其冷却并过滤掉花椒后,喝一口含在嘴里,像平时漱口一样,一会儿低头,

一会儿仰头。如此反复10多分钟,牙痛就能缓解。

或者在煮好的花椒水中放入一两左右的白酒,用洁净棉签蘸此水后放入牙痛的

部位且咬住,很快就能止疼。但对产生牙痛的病因并不能去除,还是要及时就

医。

泡茶

止腹痛

如果在姜枣茶里加上几粒花椒一起煮,那就是花椒姜枣茶,它祛寒湿的效果更

强,还能止腹痛。

花椒姜枣茶适合下焦寒湿重的人来喝,比如女性宫寒(白带多而清稀、长期痛

经)、男性肾寒,还有肠胃虚寒、慢性腹泻的人,可以常喝。

当你受凉腹痛的时候,特别是女性经期沾凉水以后腹痛的,也可以喝花椒姜枣

茶来缓解。

外敷

寒性膝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张女士膝盖痛好多年了,后来有位中医朋友介绍了一个偏

方,用了效果挺好的,20年都没犯病了。将生花椒2两碾碎,鲜姜10片切碎,



大葱6棵,取葱白3寸处切碎。将这三种材料混合拌匀后,装进布袋内摊平,置

于膝盖疼痛处,并在药袋上放一个热水袋,热敷。每天早晚各一次,每袋可用

七天。

不过这个方子只适用于寒性膝痛,平时有手足不温、发凉症状的膝痛者可以用

此法。

榨油

降压降脂

青花椒非常适合做成花椒油,用来拌菜味道好极了,而且还有保肝的作用,常

吃有降血脂的作用,特别适合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吃。

不过青花椒不要放油锅里热炸,这样会变颜色,香味也会变,最好是用炮制的

方法。

做法:

1、把青花椒放在瓷碗里,准备一小把香芹菜,洗净晾干水分,切碎。

2、油锅放菜籽油烧热,放芹菜,用小火炸香。

3、关火,迅速用漏勺把芹菜捞出来,然后把锅里的热油倒入装青花椒的瓷

碗,藤椒油就做成了。

4、将做好的藤椒油盖上盖子,保存起来,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拌菜吃就可

以了。

腌肉

去腥

花椒水能腌制肉类原料,或调制肉类馅料,不仅可以去除肉的腥味,还可以增

加香味。做法非常简单,准备500克水,50克花椒。把水倒入锅里,放入洗净

的花椒,烧开后改用中火熬至出香味。等锅中水剩下一半左右时,将汤汁过滤

一下,冷却后装入玻璃瓶中,密封后放冰箱保存,随用随取。

如果想增强花椒水的去腥效果,可以加入等量的姜丝一起煮水。

其他

如果粮食中有虫子的话,则可以用布包几十粒花椒放入其中,则可以赶跑或者

是杀死粮食中的虫子。

在食品旁边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苍蝇就不会爬。

如果在油炸食物的时候,则会出现油热到沸点而溅出。但是,这个时候放入几

粒花椒的话,则沸油就会立即消落了。

提醒:

阴虚火旺之人忌食;孕妇忌食。

买花椒时,搓后手上留重色或放在水中有重色彩渗出的,则可能有色素,这种

花椒不要买。



家庭常用内科中成药大全



中成药在治疗常见疾病中有独特的疗效,很多人也会选择在家中备用一些中成药,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对付一些常见的小毛病,不仅方便,还能解决问题。但哪些药

可以备用,又能对付哪些疾病,您是否都清楚呢?小编今天就和您一起聊聊家庭常用的内科中成药!

一、感冒药1银翘片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芦根、甘草。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4~8 片,1 日2 次。

【相似药物】维C 银翘片(含西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

2双黄连口服液

【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香精。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0 毫升(2 支),1 日3 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3小柴胡颗粒

【组成】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

【功用】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适应证】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可以有效地治疗发热,对食欲不振、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等可以

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使用方法】开水冲服。1 次1~2 袋,1 日3 次。

4抗病毒口服液

【组成】板蓝根、藿香、连翘、芦根、生地黄、郁金、石膏、石菖蒲、知母。

【功用】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适应证】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 毫升,1 日2~3 次(早饭前和午饭、晚饭后各服1 次)。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二、止咳药1橘红片

【组成】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功用】化痰,止咳。

【适应证】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片,1 日2 次。

2蛇胆川贝口服液

【组成】蛇胆汁、川贝母。辅料为:杏仁、薄荷脑、苯甲酸钠、蔗糖、蜂蜜。

【功用】祛风止咳,除痰散结。

【适应证】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 毫升,1 日2 次。

3急支糖浆

【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功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症状者。

【使用方法】口服。成人1 次20~30 毫升,1 日3~4 次;儿童1 岁以内1 次5 毫升,1~3 岁1 次7 毫升,7 岁1 次10 毫升,7 岁以上1 次15 毫升,1 日3~4 次。

【禁忌】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4川贝枇杷露

【组成】川贝母、枇杷叶、半夏、桔梗、薄荷脑。

【功用】镇咳祛痰。

【适应证】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20 毫升,1 日3 次。

5通宣理肺丸

【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功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症见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8~10 丸,1 日2~3 次。

【禁忌】孕妇禁用。

三、祛暑药1藿香正气胶囊(水)

【组成】藿香、紫苏叶、白芷、厚朴、大腹皮、生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沉、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4 粒,1 日2 次。水剂1 次5~10 毫升,1 日2 次,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水剂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飞机、车、船,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2十滴水

【组成】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辅料为乙醇。

【功用】健胃,祛暑。

【适应证】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等不适。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5 毫升,儿童酌减。

【禁忌】孕妇忌服。

3人丹

【组成】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

【功用】祛风健胃。

【适应证】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

【使用方法】口服或含服。1 次0.1~0.2 克。

【禁忌】婴幼儿、孕妇禁用。

4仁丹

【组成】冰片、薄荷脑、陈皮、丁香、豆蔻、儿茶、甘草、广藿香叶、木香、肉桂、砂仁、檀香、朱砂。

【功用】清暑开窍。

【适应证】本品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

【使用方法】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1 次10~20 粒。

四、脾胃药1保和丸

【组成】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莱菔子(炒)、陈皮、麦芽(炒)、连翘

【功用】消食,导滞,和胃。

【适应证】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使用方法】口服。1 次8 丸,1 日3 次。

【禁忌】孕妇忌服。

2大山楂丸

【组成】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辅料为蜂蜜。

【功用】开胃消食。

【适应证】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2 丸,1 日1~3 次。小儿酌减。

3香砂平胃丸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 姜制)、木香、砂仁、甘草。

【功用】健脾燥湿。

【适应证】用于胃脘胀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克,1 日1~2 次。

4香砂养胃丸

【组成】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木香、砂仁。

【功用】温中和胃。

【适应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表现为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使用方法】口服,1 次9 克,1 日2 次。

【禁忌】孕妇、糖尿病患者禁用。

5四君子丸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适应证】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3 次。

6香砂六君子丸

【组成】含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化痰和胃。

【适应证】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9 克,1 日2 次。

7理中丸

【组成】党参、白术(土炒)、炙甘草、炮姜。辅料为炼蜜。

【功用】温中散寒,健胃。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使用方法】口服。大蜜丸1 次1 丸,1 日2 次。小儿酌减。

【禁忌】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8附子理中丸

【组成】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功用】温中健脾。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使用方法】口服。大蜜丸1 次1 丸,1 日2~3 次。

五、通便药1麻仁润肠丸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功用】润肠通便。

【适应证】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2 丸,1 日2 次。

【禁忌】孕妇忌服。

2苁蓉通便口服液

【组成】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麸炒)、蜂蜜。

【功用】润肠通便。

【适应证】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2 支(10~20 毫升),1 日1 次,睡前或清晨服用。

六、安神药1枣仁安神颗粒

【组成】酸枣仁(炒)、丹参、五味子(醋炙)。辅料为糊精。

【功用】补心安神。

【适应证】用于失眠,头晕,健忘。

【使用方法】开水冲服。1 次5 克,临睡前服。

2柏子养心丸

【组成】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制远志、酸枣仁、肉桂、醋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功用】补气,养血,安神。

【适应证】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克,1 日2 次。

3天王补心丹

【组成】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

【功用】阴亏血少。

【适应证】症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复发性口腔炎、荨麻疹等有上述症状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9 克,1 日2 次,或遵医嘱。

【禁忌】忌食辛辣腥物,虚寒病人不宜服用。

七、清热药1黄连上清丸

【组成】黄连、姜制栀子、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酒炙)、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用】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适应证】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2 次。

【禁忌】孕妇和脾胃虚寒者禁用。

2牛黄上清丸

【组成】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功用】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适应证】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使用方法】口服。1 次4 克,1 日2 次。

3牛黄清心丸

【组成】人工牛黄、当归、川芎、甘草、山药、黄芩、苦杏仁(炒)、大豆黄卷、大枣(去核)、白术(炒)、茯苓、桔梗、防风、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

六神曲(炒)、肉桂、麦冬、白蔹、蒲黄(炒)、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朱砂、雄黄。辅料为蜂蜜。

【功用】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适应证】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2 次,小儿酌减。

4牛黄解毒丸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辅料为蜂蜜。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火热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 克,1 日2~3 次。

【禁忌】孕妇禁用。

5清热解毒口服液

【组成】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辅料为蔗糖、糖精钠、橘子香精、谷氨酸钠、苯甲酸钠。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目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20 毫升,1 日3 次。

【禁忌】孕妇忌服。

6六神丸

【组成】本品是由麝香等药经适宜的加工制成的小水丸。

【功用】清凉解毒,消炎止痛。

【适应证】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使用方法】口服。1 日3 次,温开水吞服。1 岁每服1 粒,2 岁每服2 粒,3 岁每服3~4 粒,4~8 岁每服5~6粒,9~10 岁每服8~9 粒,成年人每服10 粒。另可外敷在皮

肤红肿处,取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于汤匙中化散,涂搽四周,每日数次,保持潮润,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

【禁忌】孕妇忌服。运动员慎用。

7二妙丸

【组成】苍术(炒)、黄柏(炒)。

【功用】清热燥湿。

【适应证】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白带,阴囊湿痒。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9 克,1 日2 次。

8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

【功用】清肝胆,利湿热。

【适应证】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2 次。

9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功用】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适应证】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症状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 丸(3g),1 日1 次;小儿3 岁以内1 次1/4 丸,4~6 岁1 次1/2 丸,1 日1 次,或遵医嘱。

八、补虚药1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炼蜜。

【功用】滋阴补肾。

【适应证】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1 次6 克,1 日2 次。

2麦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麦冬、五味子。

【功用】滋肾养肺。

【适应证】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1 次6 克,1 日2 次。

3桂附地黄丸

【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功用】温补肾阳。该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或小蜜丸,味甜而带酸、辛。

【适应证】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使用方法】口服。大蜜丸1 次9 克,1 日2 次。

4十全大补丸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辅料为蜂蜜。

【功用】温补气血。

【适应证】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1 次6 克,1 日2~3 次。

【禁忌】孕妇、糖尿病患者禁用。

5补中益气丸

【组成】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重坠。

【使用方法】口服。1 次9 克,1 日2~3 次。

6生脉饮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辅料为蔗糖、防腐剂(苯甲酸钠)。

【功用】益气,养阴生津。

【适应证】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 毫升,1 日3 次。

7归脾丸

【组成】党参、白术(炒)、黄芪(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甘草(炙)。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适应证】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使用方法】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1 次6 克,小蜜丸1 次9 克,大蜜丸1 次1 丸,1 日3 次。

8参苓白术丸

【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功用】健脾,益气。

【适应证】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克,1 日3 次。

9复方阿胶浆

【组成】阿胶、人参、熟地黄、党参、山楂。

【功用】补气养血。

【适应证】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0 毫升,1 日3 次。



那些廉价又好用的药,药店绝对不会告诉你!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

胃 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 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 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后遗症 :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

阻: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 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壮族偏方【退烧灵】



壮族偏方【退烧灵】

生地15克,柴胡12克,麦冬15克,甘草15克,用一碗半水煎成一碗,一次服

下,本方主治;高烧!



一味中药消胃炎(附防瘟疫香囊配方)



匡庐隐士

春天快到了,每天泡一杯蒲公英水喝,利肝胆和胃气,对于肝脏和胃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蒲公英入肝经,具有卓越的肝脏洁净和增强效力,对肝脏和胆囊有补益,可清肝毒,且能增强肝脏再

生能力,蒲公英擅长降肝火,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郁热所见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

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可清肝毒、降肝火、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蒲公英入胃经,可清胃热,大量用效果甚至优于白虎汤,并且不伤胃气,不损土,适当配伍,可以长

期饮用!

蒲公英有广谱杀菌的作用,有着“天然抗生素”之称,是一味抗“炎”良药,尤其对胃炎之“炎”有佳效。

蒲公英可消除胃炎,又能杀灭引起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故用蒲公英来治疗胃炎十分合适。临床应用

也证明,单味蒲公英治疗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均有效,但更适用于“胃热”患者。

蒲公英还可以治胃痛,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这样写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

治胃脘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对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对于各型胃脘痛者能够清热润

胃,消炎止痛,药性轻灵,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

所以,每天喝一杯蒲公英水,可清胃热、改善胃炎、胃痛,杀灭幽门螺杆菌,蒲公英虽然有很好的养

生效果,但蒲公英同样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一些人不适合用蒲公英泡水喝,阴寒证的人,体内阴气过

盛,身体功能低下,怕冷、手脚凉、乏力,阴寒者的身体,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病程长体质差,这

个时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来进行治疗,病情得不到好转反而会出现副作用,身体体质变差食欲

也会下降,久病之人,身体是很虚弱的。越是虚弱的身体,越需要好好养护,尤其是呵护自己身体中

的那一丝阳气。

阳气起来了,就能带动身体的各项机能渐渐好转。

而蒲公英是寒性,是能伤阳的,虽然蒲公英的寒性是微寒,不是大寒,但久病的人还是最好不要用蒲

公英泡水来养生的好!

蒲公英性质微寒,对于热证有疗效,如胃热、肝热等,但如果是脾胃虚寒者,偶尔用蒲公英泡水喝,

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想要长期泡水喝,那么,建议搭配温和的玫瑰花、甘草、大枣等温和之物,

中和一下寒性后,再泡水喝,这样对身体健康才会更



蒲公英,味甘苦,气味平和,无毒,可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至贱而治病有大功,只是

世人常忽之。阳明(胃火)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大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

中之土衰也,泻火而胃愈寒,所以用白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权宜,而不可滥用,蒲公英,虽亦泻

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脾胃,胃寒者加枣,甘草,白术等亦可以长服、久服无

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试看北地妇女,当饥馑之时,三五成群,

采蒲公英以充食,而人不伤者,正因其泻火以生土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30g),

少亦五钱(15g),才可散邪补正,紫花地丁凉血解毒的作用大于蒲公英.蒲公英散结消肿的作用大



于地丁,故二药常合用。

败酱草清热排脓,偏用于治肠痈(包括阑尾炎)。蒲公英清热解毒,偏用于治乳痈(乳腺炎)。

鱼腥草清热解毒味辛入肺,宣散壅结,偏用于治肺痈(肺脓肿)及肺部感染.蒲公英为治疗痈疡之佳

品,尤擅治乳痈。乳痈一证,多系情怀不适,胃热熏蒸,乳汁排泄不畅、郁结而成。由于乳头属肝,

乳房属胃,而蒲公英专人肝、胃二经,具有消肿散结之能,故治此证效著,使用蒲公英治乳痈,宜辅

以理气散结之品,可以提高疗效。常用蒲公英(30~60克),配合陈皮(10~15克)、生甘草(5~10克)为基

本方,红肿胀痛加漏芦、天花粉;乳汁排泄不畅加王不留行、白蒺藜;局部硬结较甚加炮甲片(可以

用土元代)、皂角刺。以黄酒为引

排脓治痢:痢疾一证,好发于夏秋之交,多因湿热积滞蕴结肠中,阻遏气血之运行,化为脓血下注所

致。故清化湿热、行气导滞之法最为常用。蒲公英治湿热痢初起亦有良效,其义有二:一者本品具清

热解毒作用,能清解肠中血分之毒热;二者本品有缓下作用,能解除下痢之后重。约言之,功擅解毒

排脓。凡湿热邪毒交阻,痢下红自如脓,后重不爽者,在清肠治痢方中,加用蒲公英(一般用30克,鲜

者其功尤胜,但需用至60克),可以顿挫病势,进而缩短疗程。

清肝达郁:蒲公英除有清肝泻火作用外,并能“达肝郁”,《本草衍义补遗》指出:本品能“散滞气”,已

隐然有达郁之意矣,盖蒲公英花发甚早,得春初少阳之气,所以饶有生发之性,与苦寒沉降之品有

间。清肝兼可达郁,此蒲公英之长也,“凡肝寒而郁者,宜用桂枝;肝热而郁者,宜用蒲公英,临证不

可误也。”各种肝炎患者,症见肝经郁热征象,可随症选加蒲公英。本品除清肝外,又能利胆,胆囊炎

急性发作,以“胆胀”而痛为主症,尽管临床表现不一,究其病机,总缘气滞、郁火、湿痰、瘀血互

阻,以致胆失通降也。恒以化痰行瘀、利胆散结为治疗大法,加蒲公英者,一物多效。蒲公英外用亦

有佳效,乳痛,丹毒,疮疔等都可以用蒲公英外敷,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治眼疾肿疼,或 肉遮

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鲜蒲公英(四两,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二两代之。)

上一味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按目疼连脑者,宜用鲜蒲公英二两,加怀牛膝一两

煎汤饮之),附医案,例一,女,46岁,慢性乙肝发展为黄疸,谷丙转氨酶300多,胆红素持续增高,

伴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因家贫无钱吃中药,故嘱其挖蒲公英与凤尾草煮水喝,三月未

见,一日街上偶遇,诉其天天喝这两种草药煮水,身体越来越好,诸症消失,前几天去检查,肝功能

基本上正常,

例二,男,慢性胃炎多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中灼热隐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经

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嘱其每天用蒲公英30g煮水喝,一段时间后,症状基本上消失,大便也正常,检

查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余经常开蒲公英,但单用蒲公英竟然有如此功效实出意料之外。

近来病毒性肺炎闹的挺厉害,中医自古以来就有不少预防妙招,

一,代茶饮,蒲公英,贯众,薄荷,各10g,芦根30g,红枣3个,泡水当茶喝,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

种病毒也属温病范围,巜温病条辨》之,银翘散可谓守门第一方,如果出现咽喉痛,舌尖红,口渴,

咳嗽,等症状,就可加用银翘散(有成药,银翘解毒片(非维C银翘片)马上服用,可御病于门外!

二,佩戴法,薄荷,白芷,藿香,石菖蒲,丁香,银花,佩兰,白豆蔻,艾叶,苍术,花椒,各等

份,研粗粉,装香囊随身佩戴,适当闻闻也有一定抗疫功 效!

三,外熏法,取少量爆竹,把里面的火药拿出来,加入,槟榔,艾叶,苍术,石菖蒲各30g研粉,混

合一起,点燃熏房间,每天一次,每次人先离开,然后关闭门窗半小时左右,再打开门窗通风!

以上方法供仅参考,各地风俗习惯有异,而且人的体质也有不同,具体操作请咨询专业人士!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



1、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

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

  2、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

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

会出现手脚麻木。

  3、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

肢无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4、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四肢不是同时出现麻木,而是分散出现,这

种情况就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

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

导致的腿麻木等。[1]

  5、上肢神经卡压: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醒

后活动可好转。严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缩,影响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因为正

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即所谓的“腕管综合征”;二是环、小指的麻木疼痛,也

可有夜间麻醒史,严重者伴有肌萎缩,环、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响精细运

用。这是因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即所谓的“肘管综合征”。

  6、颈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颈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

病之一。当人步入中年以后,一些器官往往会发生退行性变,当颈椎间盘发生

退行性以后,往往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是关节突发生增生或肥大,这些突出

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关节突一旦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时,便出现了颈椎病。颈

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觉异常以外,还伴随其它症状,如:颈肩部骨肉酸

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动障碍等。确诊颈椎病并不困难,只要照一张X光片就

可以了。另外还有一种检查颈椎病的简单方法,一个人托患侧头部,一手握患

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确

诊为颈椎病。

  7、中风: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见疾病便是中风。《卫生宝鉴·中风门》曾

说:“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内有中风之疾。”须预防

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阔情志。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发生中风,

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

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

脉硬化等疾病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

  8、更年期综合征: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麻的现象,但是并不

明显,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2]

预后

  手脚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

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

激。 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

度、范围、性质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

治疗。 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

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

使其快速恢复。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

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如果是

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3]

治疗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六欲。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哀、思、悲、恐、

惊。而几个关键的是, 喜伤心, 悲、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惊、恐伤

肾。 如果这几项太过于强烈,都会伤及身体。 在长时间的大哭后,肝脏和肺

都会受到“冲击”。由于肝脏主血,是怒则伤肝,血库震荡,则血脉乱,肺主

气,在它们受“伤害”时,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呼吸系统暂时“衰竭”,就会出现

手脚发麻,无力,面部无控制的抽搐,头晕,胸闷喘不过来气、等症状。 这

是身体内脏的机理问题,并非是神经上有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控制

自己的情绪,不要大哭、大悲,若哭过之后,要多喝一些水,也可以睡一会觉

缓解。[4]

预防

  对于办公室一族和电脑工作者导致手脚发麻的预防方法

颈部与肩部运动

  1、十指交握放在脑后,重量置于手和手臂,将头往下压,脖子伸直,深

呼吸5次。

  2、将右手置于左耳,轻轻勾住,让头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复数次

后换左手练习。

  3、慢慢旋转颈部,顺时针、逆时针各5次。

  4、将肩膀提高,吐气并放下,重复4~5次。

  5、晃动肩膀,向后5次,向前5次。

  6、脸向右看后下方,重复3~5次,再反方向进行。

  7、放松坐着,手臂垂直平放于膝,然后抬头挺胸,二者交替运动3~5次 脚

部与足部运动 将腿弯曲提起与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让你备感舒适。

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脚踝各10次。 将脚趾并拢,弯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

次。 脚平贴于地然后换脚,重复练习20~30次。

手部与脸部运动

  1、用指尖按住头顶部,上下移位。(轻按)

  2、用指尖轻轻由太阳穴按摩到下颚处。

  3、食指与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复多次。

  4、沿着面颊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颚,再回到原点。

沿着下颚向下按摩。 下颚左右转动各5次。 手掌按住鼻尖做圆周运动,每个方

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后向前、向后各转动3次 办公



“保健操”13招

  1、双手捂住耳朵,手指弹动脑袋,10~20次,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2、扯耳朵,右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左耳垂;随后,左手经过后脑

勺,往下扯动右耳垂,每次做10~20次。

  3、炼眼,双眼远眺窗外的景观,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缓眼睛晶状体的

疲劳。

  4、“转颈”,脖子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

可放松颈部紧张神经。

  5、肩周的最疼点,可采用压抓揉的手法,可缓解痛楚。

  6、“搓脸”,双手相互搓热后,搓脸,使脸部发热,可起到活血的效果。

  7、“伸懒腰”,反复数次。

  8、双臂过头,扶住墙壁向下压,可拉伸、牵引劳累的肌肉。

  9、“搓肚”,手掌搓肚皮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搓动,可帮助消化。

  10、“腹式深呼吸”,平时我们采用的胸部呼吸,可采用腹部深呼吸,一舒

一张。

  11、“提肛”,肛门缩起,放松,可防止痔疮等疾病。

  12、散步。

  13、不坐电梯,爬楼梯,办公室简单实用的运动。[5]

注意事项

  ★手脚发麻更严重的可能是中风先兆。

  ★如果手脚发麻伴随着:腰酸、腿痛、腿抽筋等不适,其实这是体内缺钙

的信号。可以喝点牛奶,另外一个就是多做运动,可以解决。

  ★若手脚发麻伴随着:出虚汗,眼花,四肢无力,留鼻血等不适,可能是

贫血引起的,需要到医院查个血常规。

  ★另外:如果出现3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话,就容易导致末梢

血液流通不畅,会出现手脚麻木。

  ★手脚发麻亦可是气血不足造成,既是血虚。因为阳气虚弱,造成血虚,

并且阳气无力行血,血液就达不到血管末梢。手脚是人体的末梢,因此血虚会

有发麻的感觉。 平时注意保养,阳虚应该少吃寒凉食物。



天然防栓补肾药



防血栓要吃阿司匹林,补肾要吃六味地黄丸,护心要吃三七,抗衰老要吃维生素E,补钙要吃钙片,便秘要吃通便药,防痴呆要吃……

这一天没做别的,光吃药了,肝能受得了吗!有没有什么简单方子,能一举解决多个问题?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谢海洲,高寿84岁仍有过目不忘的非凡记忆

力,靠的就是一种价格很亲民的小零食——核桃。

一颗核桃补遍全身

核桃有“长寿果”“万岁子”的美誉,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功效很不一般,会吃横扫百病。今天请两位京城名医和大家分享一下,针对不同的需求,怎么吃核桃。

1

天然防栓药

阿司匹林是神级药物,但是药三分毒,吃不对终归对身体有害,核桃就是零食中的阿司匹林。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快要吃晚饭时吃一点核桃仁,有助于减少油腻食物对

动脉的损害。

这是因为吃高脂肪食物会破坏动脉内壁一氧化氮的产生,而一氧化氮是保持血管柔软所需要的,核桃中含有的精氨酸则有助于产生一氧化氮,能减少动脉硬化、让动脉

保持柔软,还含有抗氧化剂和α一亚麻酸,有助于动脉健康。吃颗核桃不仅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还能降低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

想要80岁都不被血栓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晚饭前吃一颗核桃。

核桃山楂茶

原料:核桃仁50克,山楂15克

做法:核桃仁打成粉,和山楂一同泡水喝即可。

功效:山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等作用,二者合用,功效更强。

2

天然补肾药

一说到肾虚,第一反应就是六味地黄丸,其实核桃同样有补肾的功效,还没什么副作用。

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常吃核桃还能缓解肾虚所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

软甚至疼痛痛、起坐艰难等情况。

乌发糖

原料:核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红糖500克



做法:

1、将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移文火上煎熬至稠厚时,加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搅拌均匀,停火即成乌发糖;

2、将乌发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中摊平、晾凉,用刀划成小埠,装糖盒内备用。

用法:早、晚各食2块。

功效:健脑补肾,乌发生发。适用于头昏耳鸣、健忘、脱发、头发早白等症。久服有预防早衰作用。

3

天然钙片

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抗骨质疏松。

核桃豆腐



豆腐中富含钙质,而钙的吸收除了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还需要镁元素。核桃中富含镁元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钙和镁的比例在2:1的时候,钙的吸收利用率最

高。

食用的时候,将豆腐切片蒸熟,撒上核桃碎喝适量调料即可。

4

天然健脑药

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营养成分,常食核桃有益于大脑的营养补充,可健脑益智养神。

补肾荣脑散



核桃仁炒好的粉,黑芝麻炒好的粉,黑桑葚炒好的粉,吃的时候各取一勺,用开水冲服即可。

不仅补肝肾、乌须发、抗衰老,还可以益智延年,增强记忆力,小孩儿都可以吃。

5

天然润肠药

核桃苦泄散瘀,入肝经血分,有较强的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之功,兼有润肠、止咳之功,可用于肠燥便秘的大便难解。

润肠饮

核桃仁2个,火麻仁12克,炒枳实10克,水煎15分钟即可饮用。

提醒:大便稀溏、脾胃不好的人不宜饮用。

6

天然安眠药

核桃中含有相当多的褪黑素,这种物质能很好的对人体的睡眠进行有效调节。

安神汤



原料:核桃仁5个,白糖30克

做法:捣烂如泥,放入锅里加黄酒50毫升,小火煎30分钟,每日1剂,分两次服。

7

天然护心药

核桃具有多种不饱和与单一非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含量。因此吃核核桃对人的心脏有一定的好处。

核桃露

核桃仁2个,牛奶200毫升,枸杞15克 ,黑芝麻2克,放入豆浆机打碎加热即可。

8

天然抗衰药

核桃仁中所含维生素E,可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是医学界公认的抗衰老物质。若久吃以核桃仁磨粉煮成的“核桃粥”,能营养肌肤,使人白嫩,特别是老年人皮

肤衰老更宜常吃。

核桃芝麻粥

材料:米50克,黑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

做法:大米用清水浸泡10分钟,锅中水烧开放米,大火煮开加盖小火炖煮。

核桃芝麻炒香,然后用蒜臼捣碎。米粥煮至粘稠加入黑芝麻和和桃,搅拌均匀煮上2分钟关火。

吃核桃三注意

吃核桃的花样很多,但最简单最之间的莫过于直接干嚼核桃仁了,想要把零嘴吃出万岁子的效果,其中也是有些门道的。

第一细嚼慢咽

核桃补脑,很多孩子,在考试之前吃大量的核桃,或者有一些中老年人,觉得记忆力不好,就赶快多吃点核桃,像这种突然间地吃大量的核桃,叫急功近利,欲速则不

达。

核桃要细嚼慢咽,这样营养才能够保证充分地吸收,因为核桃不好消化,不能吃得过急,量过大,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于腹泻。

第二一天定量

很多人零食吃起来就没节制了,尤其核桃是越嚼越有味,这种做法大错特错。核桃味美,但同时也多脂,不控制用量,则生热聚痰,严重者会有严重的腹泻。

在《本草纲目》里有个说法,一天一个,第二天你吃一个看看怎么样,没有什么副作用,没什么不适,可以吃两个,第三天三个,叫吃核桃递增法,细嚼慢咽。一般一

天吃2~3个即可,最多不要超过5个。

第三热性慎食

凡痰内盛引起的痰黄、发热气喘、烦躁呕恶和阴虚火旺者、大便溏泄者、吐血者、出鼻血者应少食或禁食核桃仁。

一颗核桃秒杀阿司匹林、六味地黄丸,医生都用它来保养,会吃的人80岁都不血栓,齿固发黑,腰腿有力~



三七的黄金搭档



三七的黄金搭档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约350万人死于心脑血

管疾病。在威胁人体健康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健

康“第一杀手”。

而三七,是防治心脑血管病,提高免疫力最常见又有效的中药,且对身体没什

么副作用。不过三七怎么吃,功效才能发挥到最大化呢?关键看搭配,搭配得

当,功效翻十倍!

△三 七

三七+天麻

防治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

三七3克、天麻5克,早晚服用,胃肠不好可饭后服。

天麻:补益第一

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不仅可以定惊、祛风湿,还具有良好的益气、养肝、

止晕、强筋骨的功效。

李时珍认为“补益上药,天麻为第一。世人只用之治风,良可惜也”。

天麻粉治头风痛、及降血压、除痰,止痛、祛风湿,行气活血等;

三七:补血第一

三七,被誉为“南国神草”,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

三七粉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

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提示:用天麻粉早晚3克对治疗中老年人失眠效果神奇。

三七+西洋参

化瘀通络、阴阳双补

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

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

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混合起来,一方面三七可以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

以气阴双补,心脏的气、血、阴、阳都得到补充,同时还有化瘀的三七保护,

这对心脏来说真是一个幸福的事情。

三七+当归

益气化瘀、溶栓通脉

三七和当归各适量打成粉(比例可以是1:1),每次1克空腹服。

1、三七粉和当归一起吃可以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月经不调、瘀血经闭、痛经:当归益气补血,活血通经止痛,三七粉活血

化瘀,从而增加活血痛经疗效。

3、临床治疗血证方面,两药合用增加补血生血的功能。如脾不统血所致的,

各种血证,内有瘀血不生的贫血.现代医学研究三七粉有造血功能,当归有补血活

血和血功能两药合用补血而不留淤闭。

4、临床上防治冠心病、心卛失常等疾病,三七粉、当归长配合使用以增加补

血化瘀作用。

5、防治心脑血管病、脑血酸形成、脑出血:临床根据病情相应调解两药用

量,要分清两药使用量的孰轻孰重。

6、三七粉、当归两药合用防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粉剂各等量,每次1克

空腹服每日三次,疗程一个月。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两药合用防治慢性淤血

型,肝炎,脂肪肝也一定疗效。

三七+丹参+西洋参

预防老年多种病

西洋参、三七、丹参按1: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

针对病症

高血压、脑中风、脑血栓、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硬化。

服用方法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1次(2-3克),重症患者可适当加量,可使用温水、粥水(煮粥

后剩下的水)、骨汤送服。坚持服用,否则将前功尽弃。

◆丹参是强心的良药,对血管大有好处,能够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

微循环,而且它是对抗血栓形成的有力武器。

◆三七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

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

◆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

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另外,西洋参还

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三七的其他搭配

三七+黄芪

功效:补血补气、滋补肝肾

用法:每次三七粉2.5克,黄芪2克煎服(即熟服),每天服用1~2次。

中医一般用于心慌、气促、易出汗、头昏、胸闷、气促者。

三七+山楂+丹参

功效:降脂、预防心脑血管病

用法:三七粉、丹参粉和生山楂1:1:1比例,开水冲服(即熟服),每天2次。

中医一般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症状者。三味药同时食用有利

于心血管病情的康复。

三七+丹参+石斛

功效:辅助治疗高血糖

用法:三七3克、丹参6克、石斛0.5克,饭后温开水送服,即生服。

丹参用于心脏,高血压;石斛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抑制肿瘤、补五

脏虚劳。三味药合用可辅助治疗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症。.........



中成药馆秘藏

温馨提示:尽管是中成药,大家也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 第二节 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 第六节 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 第七节 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

●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 第十四节 心肌炎

营心丹

● 第十五节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 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暑厥: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 第三十六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 第三十七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 第三十八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 第三十九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 第四十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 第四十一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 第四十二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 第四十三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 第四十四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 第四十五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 第四十六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 第四十七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 第四十八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 第四十九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 第五十节 癫痫

医痫丸

● 第五十一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 第五十二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 第五十三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 第五十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 第五十五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 第五十六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 第五十七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 第五十八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 第五十九节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 第六十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 第六十一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 第六十二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 第六十三节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 第六十四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 第六十五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 第六十六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 第六十七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用好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受用一生



自从在济南电台新闻频道的《女人花》栏目给大家介绍了“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的服用方法后,济南许多药店的这二种药都卖“疯”了,销量

成倍地增长。这“广告”作的让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实在,实实在在好的东西,大家都会接受。最重要的一点: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还是要说明一下,真的不是为厂家做广告,这是我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是具有完整独立的“知识产权”的。我希望大家和我的家人一样来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少生

病、不生病,让医生失业,让医院关门!

这段时间,接了很多电话,询问我关于“三黄片”或“金匮肾气丸”的用法,我想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写出来,一目了然。

“三黄片”功效的古人论述

“三黄片”源于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方药组成: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功效:泻火解毒,化湿泄热。主治:热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

或三焦实热,高热烦燥,面红目赤,口疮痈肿,及湿热黄胆,霍乱等症。

“泻心汤”在近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在其他大家的方剂里也有该方的影子:

孙思邈《千金翼方》三黄丸:黄芩、黄连、大黄。治男子五劳七伤,消喝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

宋太医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我国政府药事机构颁布的方剂专著)三黄丸:组方也是黄芩、黄连、大黄。主治:三焦积热,上焦有热,目赤头痛,口舌

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燥,饮食不美;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疽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觧血;并治小儿积热。

如何服用三黄片

“三黄片”是一种中成药、非处方药,一般药店都有销售。其说明书中的主要内容:

[成份] 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连素)、黄芩浸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三黄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我建议的服用方法和适应症:

1.服用剂量:

建议每天服一次,晚上7-8点左右服下,每次6-12片。首次6片,以第二天大便出现腹泻的感觉为宜。如果没有腹泻或大便次数没有增加,则第二天晚上需加量至8片,依

次类推。基本原则是,以第二天大便2-3次或出现腹泻为度,但腹泻的次数不要太多,超过三次就减量,有敏感者可只用1-2粒;每天大便次数本来就比较多的人,可以

以出现腹泻为用量标准。小儿可按年龄按比例减量服用。

2.服用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肠蠕动减弱,多被便秘的问题所困扰,所以一般7-10天左右服用一次,每次连续服用2-3天。

一般人,建议每半月,至少一个月服用一次,每次2天左右,也可根据身体情况,连续服用一周。

小儿或儿童,以半月左右服用一次为宜。但当发现孩子的舌苔变厚,或舌尖红,或大便干结、口有异味,或有感冒的征兆等,可立即服用。

长期的病人,建议一周左右服用一次。

3.适应症:

(1)身体出现“上火”症状时,如“三黄片”说明书上所写的:“目赤肿痛,口鼻(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口喝,尿黄便秘”等。

(2)当舌苔出现异常时,如舌苔黄厚、或白厚,或舌尖红,或舌质红无苔,或花斑苔,或舌面出现裂纹等。

(3)身体不适时,疾病初起,如感冒早期,头痛、发烧,或腹胀、胃胀、口有异味等;由于上火着急导致的失眠等,或身体疲惫,女性白带增多或有异味等;脸上

起红斑(包括青春豆),或过敏、手上或身上类似的过敏反应等都可服用。

感冒时,可每4小时左右服用一次,一次8-12粒,小儿感冒时也可用到4-8粒。

血压升高时可即时服用8-12粒。

4.注意事项:

服用“三黄片”后的不良反应:服用剂量过大时,腹泻前多有腹痛的症状,一般泻后即安,不必多虑,如果腹痛较重,可减少服用的剂量。

应该提醒大家的是,要避免连续较长时间的大剂量服用,连续服用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周;服用期间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每天大便的次数不要超过3次,可通过药量

的加减进行调节。

每天大便次数较多的人也可服用“三黄片”,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适当调节服用的剂量。

不同品牌的“三黄片”,作用强度有差异,服用的剂量也不一样,最多的可以服用到20粒。



明目护眼的菊花煮鸡蛋 转载自妙手郭老师

脑梗死脑萎缩一月全愈神方

中风(瘫痪)后遗症特效方 轻者1剂,重者2--3剂 转载自上古道医绝学

谈带状疱疹特效方——黄古潭瓜蒌草红汤 转载自得健养生堂3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转载自A鸿运当头1413

35个专利方 转载自定康养生馆



秘而不传的“中医用药”须知 转载自杜仲



九陈

橘皮三周四载,麻黄亦要多年,大黄日久最堪怜,荆芥须还长远。木贼、芫花、半夏,用时不要新鲜,吴茱、枳壳,古来传,今按先贤正典。

十忌

甘草忌心黑,蟾酥怕赤睛,鹿茸畏铜铁,鳖甲去旁裙,青枳除穰隔,桃、杏禁双仁,蛇不连头用,全蝎白似银。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夏蒌瓜贝母蔹白及白攻乌头,藻海戟大遂、芫俱反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参谓:人参、丹参、苦参、玄参、沙参、党参。

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

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膊莫相依。

引经药报使

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部

异,升麻兼之白芍祥;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通经用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妊娠药禁

蚖、斑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代赭、芫花、麝,大戟、蛇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甲爪,地胆、毛根都不中。

产后药禁

产后最忌是生梨,栀子、芩、连大不宜;白术、黄芪须缓用,人参、白芍亦如之。地黄泥膈麻黄烈,冷物伤脾滑物遗,又有石膏名白虎,倘然误服立倾危。

膨(疑为“臌”之误)胀药禁

白术、黄芪、白茯苓,蜂蜜、大枣及黄精,二麦、二门并五味,误服痰涎必上升。

制度引经

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火制四,煅、炮、炙、炒也。水制三,渍、泡、洗也。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法造虽多,不离乎此。酒制,升

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平;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窃真元气而骤补中焦;麦

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乌头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抽心者除烦。大概具陈,初学熟记。



炮制药歌(共六首)

芫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绿豆本解毒,带壳不见功;草果消膨效,连壳反胀满;黑丑生利水,远志苗毒逢;蒲黄生通血,熟补血运通;地榆医血药,连稍不住红;陈皮专理

气,留白补胃中;附子救阴症,生用走皮风;草乌解风痹,生用使人蒙;人言烧煅用,诸石火烜红,入醋堪研末,制度必须工;川芎炒去油,生用痹痛攻。炮?长依法,方能

夺化工。

知母、桑皮、天麦冬,首乌、生熟地黄分,偏宜竹片铜刀切,铁器临之便不驯。乌药、门冬、巴戟天、连心、远志五般全,并宜剔去心方妙,否则令人烦躁添。厚朴、

猪苓、与茯苓,桑皮更有外皮生,四般最忌连皮用,去净方能不耗神。益智、天麻、柏子仁,更加草果四般论,并宜去壳方为效,不去令人心痞增。何物还须汤泡之,

苍术、半夏与陈皮;更宜酒洗亦三味,苁蓉、地黄及当归。

诸药相济治病法

麻黄得葱白,则能发汗;桂枝得芍药,则能止汗。麻黄得桂,亦能行汗;芍药得甘草,则止腹痛;枳实得黄连,则消痞满;黄连得木香,则和痢疾;木香得槟榔,则行滞气;白

术得黄芩,则能安胎;陈皮得白术,则能补脾;白术得芍药,亦能补脾;芍药得川芎,则能补肝;人参得麦冬,则能生脉;五味得干姜,则止寒嗽;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熟附

配麻黄,发中有补;附子得干姜,则热甚;栀子得连翘,降周身之火;栀子同甘草,泻心经之火;厚朴得苍术,则平胃气;黄柏得苍术,去经络之湿;枳实得山楂,去胃家之积;

三棱得莪术,亦去胃家之积;紫苏得枳壳,可平气满;甘草同大枣,能补脾胃;陈皮得半夏,能去风痰;甘草节得忍冬藤,能消肿毒;栀子同香附,能去郁火;栀子得陈皮,去

心中之痰;麦冬得地黄,阿胶得麻仁,则能润筋益血,复脉通心。

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

太阳足膀胱、手小肠上羌活,下黄柏;少阳足胆、手三焦上柴胡,下青皮;阳明足胃、手大肠上升麻、柴胡,下石膏;少阴足肾、手心肾知母,心黄柏;厥阴足肝、手胞络肝

青皮,胞络柴胡;太阴足脾、手肺脾白芷,肺桔梗。

脏腑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与大肠火,栀子佐之。柴胡泻肝胆火,黄连佐之。白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柏泻膀胱火,柴胡泻三焦火,黄

芩佐之。

五脏补泻主治例

肝虚者,陈皮、生姜之类补之。虚则补其母,肾者,肝之母也,以熟地、黄柏补之。如无他症,钱氏地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症,钱氏泻青丸主之。实则

泻其子,以甘草泻心;心者,肝之子也。

心虚者,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肝者,心之母也,以生姜补之。如无他症,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症,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散以清

热。

肺虚者,五味子补之;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症,钱氏五胶散主之。虚则补其母,以甘草、大枣补脾,脾乃肺之母。实则泻其子,肾者,肺之子,以泽泻泻肾。

脾虚者,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实则枳实、黄连泻之。如无他症,钱氏益黄散主之。虚则补其母,心乃脾之母,以炒盐补心。实则泻其子,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

肺。

肾虚者,熟地、黄柏补之。肾无实不可泻,钱氏只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虚则补其母,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治病主药论

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萸用无错。

顶巅之痛又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肢节之痛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小肠痛用青皮治,心痞黄连"枳实从,腹痛须用白芍药,恶寒加桂热黄柏。

腹中窄狭用苍术,腹痛厚朴姜制法;腹中实热将何治?大黄芒硝真有力。

虚热虚汗用黄芪,肌肤浮热黄芩宜。胁下疼痛往来热,日晡潮热柴胡宜;脾胃受湿因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

下焦湿肿有火邪,知母防龙并酒柏;上焦湿热用黄芩;中焦湿热黄连释,泻用干葛白茯苓。半夏燥脾当禁革,嗽用五味喘阿胶。

枳实黄连消宿食,烦燥须用栀子仁。水泻芍药苓白术。调气必当用木香,若然气盛又非良。补气必是用人参,肺经热甚不相应。

痰涎为病须半夏,热加黄芩风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术陈皮两件增。胃脘痛用草豆蔻,疮痛必须黄连凑;眼痛黄连当归根,心中恍惚用茯神。

小便黄时用黄柏,涩者泽泻用之灵,气刺痛时用枳壳,血刺当归上下分,痢疾当归白芍药,疟疾柴胡为之君。滞血桃仁与苏木,滞气青皮与枳壳,枳壳青皮若用多,反

泄元神宜改作。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调和其性无攻击。惟有中满不食甘,临证还须用端的。生甘梢治茎中疼,心下痛兮吴茱力。调血延胡补血芎,伤

风甘术佐防风。

上部见血防风医,中部黄连下地榆。表虚桂枝同芍药,表实麻黄葛根宜。表寒桂枝柴胡热,里虚参术何必疑。肩背痛疼防羌活,足膝痿软柏防己。

喉痛颔肿山栀炒,黄芩贝母桔梗齐;干呕竹茹黄连使,冷涎丁藿二香奇。吐酸黄连须土炒,吞酸炒连拌茱萸;肾虚地黄牡蛎粉,肺虚二冬五味居。多梦纷纭用龙骨,远

志、菖蒲枣仁宜。

用药寒热相得论

夫发表之药用温,攻里之药用寒,温里之药用热者,各有所宜也。盖表既有邪,则为阳虚阴盛,温之乃以助阳,阳有助,则阳长而阴邪所由以消,故用辛甘发散之,以

为阳也。

此指表药用温者而言也。里既有邪,则为阴虚阳盛,寒之乃以助阴而抑阳,阳受其抑则微,而真阴所由以长,故用酸苦涌泄之,以为阴也。

此指里药用寒者而言之也。至于阴经直受寒邪,则为脏病,主阳不足而阴有余,故用辛热之剂而温之,所以助阳而益阴也。助则阴消阳长,此指温里之药亦明矣。若表

有邪而不汗之,其邪从何而解?里有邪而不下之,其邪从何而出?脏有邪而不温之,其邪从何而除?

以此三者,故用药有阴阳寒热之别,其于热药寒服,寒药热服,中和之剂,温而服之,此则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不寒不热,温而用之之义也。且药之相得也,如麻黄

得桂枝,则能发汗;苏叶得葱白,亦能发汗;芍药得桂枝,则能止汗;黄芪得白术,则能止虚汗。

防风得羌活,亦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身痛。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羌活得川芎,止头痛,川芎得天麻,止头眩。干葛得天花粉,则止渴,石膏得知

母,亦止渴。香薷得扁豆,则消暑。黄芩得连翘,则消毒。

桑皮得苏子,则定喘。杏仁得五味,则止嗽。丁香得柿蒂,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半夏得姜汁,则回痰。半、母得瓜蒌,则开结痰。竹沥得姜汁,则行经络。

桔梗得升麻,则开提气血。枳实得黄连,则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能使胸宽。

知、柏得山栀,则降火;豆豉得山栀,治懊鴔。辰砂得枣肉,则安神。白术得黄芩,则安胎。陈皮得白术,则补脾,人参得麦冬、五味,则生脉。苍术得香附开郁结,厚

朴得腹皮开臌胀,草果得山楂开肉积。神曲得麦芽能消食,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砂仁得枳壳则宽中,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药得香附则顺气。白芍得甘草则治腹痛,茱萸得良姜亦止腹痛。乳香得没药大止诸疼,芥子得青皮则治肠痛。参芪得附子则

补阳,知、柏得当归则补阴。

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磨京墨则止血。红藤得当归则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大黄得芒硝则润下,皂荚得麝香则通窍。诃子得肉果则止泄泻,木香得槟榔则止后

重。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猪苓得白术则能收湿。

此用药相得之心妙也。



枕头里撒一把,血管不堵颈椎不痛,整夜都睡得香!



养身参考

关注

吃完橘子以后,你是不是把橘子皮扔掉了?今天就告诉你,这橘子皮啊不能丢,用处大着呢!

用橘子皮做枕头不仅有疏通心脑血管的作用,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病症,橘子皮独有的清新

味道还能有助于睡眠。

橘皮做枕头

有你意想不到神奇效果!

预防脑梗塞

橘子皮枕头可以加快人类脑部的血液循环,能避免血管老化和僵硬,对人类的脑梗塞有一定

的预防功效。

另外橘子皮还有一定的消炎杀菌功效,人们经常使用用它制成的枕头,还能减少一些病毒对

人体细胞的伤害,能让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清热去火,降压

橘子皮晒干以后装枕头可以清热消炎,对那些体内积热过重的人群来说,有很好的缓解作

用,长期使用能减少多种上火症状的发生。

镇静安神、助睡眠

镇静安神是橘子皮枕头的重要功效,橘子皮中有大量的天然挥发油存在,制成枕头以后更是

清香怡人,可以通过人类的呼吸让挥发油进入人体,从而也就起到了调节神经和镇静安神的

作用,对人类的失眠和神经衰弱有好的缓解作用。

做成圆柱形,颈椎问题也解决了

晒干的橘皮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把枕头支撑起来,帮助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而不

是软塌塌的,一压就下去。而且这个硬度不强,在能起到按摩作用的同时,也不用担心会伤

到颈椎。

这么好的橘子皮枕头怎么做呢?

在家自制“橘皮保健枕”

疏通血管、治失眠~

制作方法

橘子皮放在干净的纸上,放在阳光下晒得半干时,将橘子皮剪成细丝或者丁状。将晒干的橘

子皮放在枕头套里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1、橘子皮未晒前不太容易剪,晒得太干又会剪碎,所以半干状态是最好的 。

2、最好放在纸板上或者布上,可以透气,还吸湿。不要放在塑料布上,易积聚潮气,还不

透气。

3、枕套的材料要选择布料密度较大的,这样防止时间久了,橘子皮的渗漏。

4、桔子皮长期在室内会容易受潮发生霉变,那个时候的桔子皮就不会具有这些功能了,要

及时进行清理和更换。

一片橘皮堪比8味中药

大家吃完橘子,一般都会随手将橘子皮给扔掉了。其实是你太浪费,这件“废物”其实才是宝

贝!不仅可以做枕头疏通血管,还有很多的妙用。

1.防晕车

在上车前1小时,用新鲜的橘子皮,向内折成双层,对准鼻孔,用手指挤提捏橘子皮,皮中

就会喷射出无数股细小的橘香油雾并被吸入鼻孔。在上车后继续随时挤压吸入,可有效地预

防晕车。

2.治咳嗽

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也可取鲜橘皮适量,切碎后用

开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理气消胀

用鲜橘子皮泡开水,加适量白糖,为橘皮茶,饮后可理气消胀,生津润喉。

4.治口臭

橘皮30克,水煎代茶饮,治口臭。

5.止胃疼

晒干的橘皮不但有特殊的香味,而且还有消炎、调整肠胃功能的作用。饮食不规律或吃得过

饱引起胃痛、胃部不适,喝点橘皮水,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6.治风寒感冒

鲜橘皮、生姜片,加红糖适量煎水喝,可治疗风寒、感冒、呕吐、咳嗽。

7.理气消胀

用鲜橘子皮泡开水,加适量白糖,为橘皮茶,饮后可理气消胀,生津润喉。

8.治冻疮

先将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再用植物油调均匀,抹在患处可治冻疮。

橘皮还能入菜

煮粥、泡茶、炒菜时放上几片橘子皮,不仅吃起来芳香爽口,而且还开胃、解腻哦。

橘皮粥:在熬大米粥时,在粥烧滚前,放入几小块橘子皮,等粥煮熟后,芳香可口开胃,对

胸腹胀满或咳嗽痰多的人,能够起到饮食治疗的作用。

橘皮汤:在做肉汤或排骨汤时,放几块橘子皮,汤味鲜美,有一股淡淡的橘子味,没有油腻

的感觉。

橘皮茶:把清洗干净的橘子皮切成丝、丁或块,用时可以单独用开水冲泡,也可以和茶叶一

起饮,不仅味道清香,而且有开胃、通气、提神的功效。

下次家里人吃完橘子可千万别再扔皮了,留下来当药、做枕头,让它发挥大用处吧!提醒更

多亲戚朋友,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人人能做~

觉得不错,请点赞!



特殊疗效的中药



一、

1. 目珠疼痛——夏枯草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

黄疸——茵陈蒿

油腻肉积——山楂

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

回乳——麦芽(消胀)

通乳——穿山甲、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乌梅

脾瘅——佩兰

夜盲症——苍术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归源——肉桂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膏淋——萆薢



石淋——金钱草

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

亡阳证(回阳救逆)——附

2.安胎

行气安胎——紫苏、砂仁

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

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

温经安胎——艾叶

固经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断续

养血安胎——桑寄生

益气安胎——白术(健脾)



3.开窍

祛痰开窍——皂荚



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

解郁清心——郁金

宁心、祛痰开窍——远志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

4.明目

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

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

平肝明目——桑叶、菊花

5.利咽

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

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阳(适应症不同)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

中气下陷——黄芩

升阳止泻——葛根

7.头痛

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

阳明(前额)——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9.痈

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

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

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

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

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

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

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

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15.咳嗽——百部

16.寒热往来——柴胡

17.平肝疏肝——刺蒺藜

18.补肺脾肾——山药

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

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

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



二、四时用药

春季--薄荷、荆芥

夏季--香薷、生姜

长夏--人参、白术

秋季--白芍、乌梅

冬季--黄芩、知母

六淫各证用药

(一)风



1风证--防风 荆芥

2风热--薄荷 双花

3风寒--羌活 薄荷

4风湿--羌活 白芷

(二)寒

1寒证--生姜 葱白

2实寒--麻黄 桂枝

(三)暑

1暑邪--西瓜 荷叶

2暑冷--香薷 薄荷

3暑风--荆芥穗 薄荷

4暑湿--通草 薏米

5暑热--石膏 黄连

6暑泻--厚朴 扁豆

(四)湿

1湿邪--猪苓 泽泻

2寒湿--官桂 茯苓 猪苓

3湿热--滑石 石膏

4风湿--防风 萆薢

(五)燥

1燥邪--黄芩 生地

2暑燥--乌梅 麦冬



3燥渴--天花粉 生石膏

4燥干--沙参 冰糖

(六)火

1火邪--黄芩 黄连 黄柏



2气分火--石膏 知母

3血分火--丹皮 石膏

4三焦火--栀子 黄芩

5心火--牛黄 犀角 黄连

6肝火--龙胆草 栀子

7胆火--龙胆草 栀子

8肺火--桑叶 生石膏

9胃火--生石膏 黄连

10小肠火--木通 生地

11大肠火--大黄 元明粉

12脾火--石斛 胡黄连

13肾火--知母 黄柏

14膀胱火--滑石 木通

头部用药

六经头痛须用川芎加引经药

1太阳经头痛:羌活 蔓荆子

2阳明经头痛:白芷

3少阳经头痛:柴胡

4太阴经头痛:苍术 半夏

5少阴经头痛:细辛 独活

6厥阴经头痛:吴茱萸

7普通头痛:荆芥穗 薄荷



8巅顶头痛:藁本 蔓荆子 吴茱萸

9左偏头痛:柴胡 荆芥穗 薄荷

10右偏头痛:川芎 黄芩 荆芥穗 薄荷

11头角痛:柴胡 川芎

12头中同:川芎

13头面肿:附子 白鲜皮

14头眩:泽兰叶 川芎 天麻

15后脑痛:细辛

16颈项痛:独活

眉目用药

1眉棱骨痛:羌活 半夏 白芷 黄芩

2目疼:菊花 玄参 茺蔚子

3目干:生地 元参

4目翳:蛇蜕 蝉蜕 木贼

5目障:蛴螬 密蒙花 谷精草

6目疮:白蒺藜 细辛

7目赤:红花 赤芍

8目暗:熟地 石决明

9赤眼爆发:防风 黄连

10胞轮震颤:当归 川芎 薄荷

11目珠夜痛:夏枯草

12眼肿:大黄 荆芥



鼻病用药

1鼻病:辛夷 黄芩

2鼻塞:辛夷花 薄荷 丝瓜谈 细辛

3鼻渊:苍耳子 茯苓

4鼻中生疮:黄芩

七 耳病用药

1耳疮:龙胆草 薄荷

2耳脓:龙胆 木通 车前子

3耳鸣:龙胆草 苦丁茶

4耳疳:雄黄 牛黄 白矾

八 口病用药

1口糜 生地茵陈

2口疮 黄连 人中白

3口臭 佩兰 连翘 香薷

4口苦 黄连 栀子

5口甜 佩兰 石斛或者额 黄连 黄芩

6口辣 桑皮 地骨皮

7口咸 知母 黄柏

8口酸而苦 龙胆草 柴胡 青皮 灯芯

九 舌病用药

1舌胀 百草霜 海盐 蒲黄

2舌长 冰片黄连 菖蒲

3舌短 人参 附子 肉桂

4舌疮 黄柏 白矾 青黛 外敷



黄连素,太神奇了!



名家名方导读:

物美价廉的中药黄连素通常用来治疗痢疾和肠炎,但是今后它可能还可以用于防治冠心病、糖尿病——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专家 魏敬在临床上偶然发现,黄连素具有降糖降脂作用,这个原始发现让她非常惊喜。 物美价廉的中药黄连素通常用来治疗痢疾和肠炎,但是今后它可能还可以用于防治冠心病、糖尿病——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专家在临床 上发现黄连素具有降血糖及降血脂功能,并从分子水平揭开了黄连素降血脂的奥秘。 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上,成为发掘祖国医药宝库中一个重要事件,也标志着我国天然药物研究获得世界领先的成 就。 该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近日又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血脂异常是造成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治疗、防治冠心病、糖尿病 的首要目标,目前通用的降脂药物均为西药“他汀类”药物。

1、黄连素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起到降糖降脂作用的?

为了揭开这个谜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分别立项给予大力支持,南京市第一医院魏敬主任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蒋建东教授等十几位专家联手开展了攻关。

南京市第一医院科教处副处长、课题主要完成人之一王书奎博士昨向记者介绍说,专家分别进行了细胞、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 黄连素促进肝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其作用机理与“他汀类”药物完全不同,但降脂效果等同于“他汀类”药物, 对病人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观察显示,接受黄连素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口服黄连素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下降 20%~28%。《自然》杂志“编者按”表示:中国的黄连素是“他汀类”药物的理想补充。由于黄连素比“他汀类”药物便宜几十倍,因此,黄连素降血脂作用的发现,对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结果客观可靠,其主要意义在于发现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降血脂中药,充 分阐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应用于临床,大大节约医疗成本,可直接造福于全世界高血脂病人,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临床应 用前景,认为该课题基础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 至于黄连素降血脂的临床有效率,专家透露说,由于个人基因差异,确实也有部分患者对黄连素不敏感,专家正在对这部分患者进行 基因测序分析,以期找到其中原因,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1)用黄连素治疗高血脂症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0.3克,连服20天)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对于因动脉硬化所 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效 (2)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也很好,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这是由于黄连素中的小蘖碱可直接作用于血管 平滑肌,具有舒张血管作用。(3)黄连素亦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 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项次0.4克,服1-3个月后,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多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每日口服黄连素4次,每次0.4克,连服7-12 天,能使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缓解或纠正心律失常。 (4)黄连素改善心律失常 科研成果显示: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从而降低因冠状动脉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黄连素对于治 疗频发的房性、室性早搏也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其机理可能是,黄连素对

血管平滑肌a受体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的收缩,改善心肌缺血,从而起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用法是:成人每次口服0.4克(0.1克/片),1日服4次,显效后继续服用5日,随后可减成维持量,即每次口服0.2~0.3克,每日服3次,一般4~6周为一个疗程。

(5)黄连素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患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食道炎等疾病的人经常服用,既有治疗作用,又可防治发生癌变。黄连素对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亦有 良好效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栓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控制,约有半数可诱发脑栓塞而致生命危险。 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及转归与血小板聚集力密切相关,所以抗血小板凝集剂如阿司匹林早已成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 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黄连素如同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并且作用更为广泛,是比阿司匹林更加有效的药物。

由于黄连素药源广,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因而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 具体用法:每日0.9克,分三次口服,连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可用2-3个疗程。黄连素为中药黄连、黄柏或三颗针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又名小蘖碱。

(6)黄连素的抗菌能力颇强

体外试验表明它的抗菌谱十分广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 ( 消化食品 )系统感染,如急性胃肠炎 、痢疾等。

(7)黄连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良效

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跳的节律变得不匀齐,或心跳的频率过快、过慢等。新近发现黄连素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够

治疗多种类型的心律紊乱,而且对心率、血压 ( 血压食品)、 肝肾功能、血象无不良影响。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具有减弱心肌收

缩力的缺点,而黄连素则能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因此,可用盐酸小檗碱治疗。如对多种心动过速患者,每次口服0.3~0.6克,一天四

次,2~4个星期为一个疗程。一般7天左右奏效,总有效率为78%。

(8)用于肺性心律失常或伴有心力衰竭 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抗心力衰竭当心脏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将静脉回流的血液全部送入动脉时,就会造成血液淤滞,心排血量降低,难以满足组织

代谢的需要。

可在餐前服用盐酸小檗碱来治疗,每次0.4~0.6克,一天三次。一般1~5天见效,总有效率为71%。但急症、重症病人仍需送医院诊

治。

(9)抗血小板聚集

不少老年 ( 老年食品 )人常因血栓形成而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其主要原因为血小板聚集率较高之故。可服盐酸小檗碱治疗,每次

0.3克,一天四次,2~4个星期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

因为盐酸小檗碱能增加血小板内核苷酸的含量,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原发性高血压由于外界强烈刺激长期反复作用于大

脑皮质,引起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 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因而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的功能发生紊乱,以致全身小动脉收缩,而

是血压升高。此时可服盐酸小檗碱治疗,每次0.3~0.6克,一天三四次,4个星期为一个疗程,一般3~6天见效,总有效率为81%,优于

复方降压片。这可能是由于该药能通过抗胆碱酯酶增强乙酰胆碱作用,扩张血管所致。

(10)治糖尿病 ( 糖尿病食品 )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糖代谢紊乱疾病,也可服用盐酸小檗碱治疗。每次0.3~0.5克,一天三次,一至三个月

为一个疗程。

待血糖 ( 血糖食品 )恢复正常,需继续每次服0.3克,一天三次,两三个月停服一个星期,再维持治疗,总有效率为91%。

其治疗作用除与该药具有抗升糖激素作用有关外,还与该药能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功能恢复有关。用于心血管狭窄的治疗最近的试验发

现,黄连素能抑制血管内皮增生。

医生用老鼠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做试验,发现把黄连素加入细胞中,能活化T21基因,进而抑制两种蛋白,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的

效果。通常情况下,治疗心血管狭窄是使用气球扩张术和放置血管支架的方法,但半年后大约有30%~40%的病人血管平滑肌增生,导

致血管再度狭窄。为减少血管再度阻塞,最新的方法是在支架上涂西药。专家认为,未来可以尝试用黄连素代替西药,涂在支架上。



2、黄连素的经验总结

1、用黄连素治疗高血脂症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0.3克,连服20天)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对于因动脉硬化所致的

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效。

2、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也很好。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这是由于黄连素中的小蘖碱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

肌,具有舒张血管作用。

3、黄连素亦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项次0.4克,服1-3个月后,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4、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多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每日口服黄连素4次,每次0.4克,连服7-12

天,能使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缓解或纠正心律失常。科研成果显示: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

肌功能,从而降低因冠状动脉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5、黄连素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患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食道炎等疾病的人经常服用,既有治疗作用,又可防治发生癌变。

6、黄连素对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亦有良好效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栓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控制,约有半数可诱发

脑栓塞而致生命危险。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及转归与血小板聚集力密切相关,所以抗血小板凝集剂如阿司匹林早已成为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黄连素如同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并且作用更为广泛,是比阿司匹林更加有效的

药物。由于黄连素药源广,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因而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

具体用法:每日0.9克,分三次口服,连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可用2-3个疗程。

7、抗心力衰竭。当心脏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将静脉回流的血液全部送入动脉时,就会造成血液淤滞,心排血量降低,难以满足

组织代谢的需要。可在餐前服用盐酸小檗碱来治疗,每次0.4-0.6克,一天三次。一般1-5天见效,总有效率为71%。但急症、重症病人仍

需送医院诊治。

8、褥疮。首先将非糖衣黄连素研成粉末,加盐酸环丙沙星溶液调成软膏状,创面周围皮肤常规消毒,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用无菌生理

盐水冲洗创面后拭干,然后外敷配方药物(每平方厘米创面黄连素0.1 g加盐酸环丙沙星溶液0.5ml)于创面,每日2~3次,7天为一个疗

程。黄连素加盐酸环丙沙星配方治疗褥疮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取材方便。

名家名方提醒:

1、黄连素和复方黄连素不同,千万别弄错;

2、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使用才能药半功倍!

来源:医药汇通 全球热门阅



太棒了!山楂这样吃,等于慢跑半小时!降压降脂,逆转脂肪肝.



导读:

大家有没有发现,水果店啊超市啊,最近都出现了小红果——山楂的身影。又到了吃山楂最好的季节啦~山楂具有助消化的作用,

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关于山楂的功效,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比如我国1/3的中成药里均含有山楂,由此可见,山楂具有非常

高的药用价值。

一颗山楂胜万千药

山楂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是柠檬的2.4倍,苹果的13倍。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血管韧性,改善微循环,有美白祛斑的作用,山

楂还含有丰富的铁,还可以补血哦。大红山楂,口感偏甜,消食功能更佳;小山楂,口感偏酸,活血功能更佳。

01 降压“药” — 山楂茶

山楂对边缘性高血压特别有效。每天坚持泡茶喝,现在有鲜的最好,过了这个季节,用干的也行。对于肥胖的或者有心脑血管疾

病的、血压有点高的人,到了180到200毫米汞柱的这种现象得去吃药了,但是在正常范围高限的这个时候,在经医生同意后最好

是用山楂,食疗就行。

这些例子多得举不胜举,一位朋友血压有点高,当时还不到40岁,要是吃药得吃到什么年头去,不吃吧,这个血压有点高了,这

要是升上去,可怎么办?后来建议用山楂泡水喝。

结果这个人倒是挺听话,这么泡下去了。喝了一年下来,血压就正常了,120/80毫米汞柱,什么症状都没有了。他就坚持着有几

十年了,这个人现在已经退休快70岁了,血压一直没上去,不光是血压稳定,这么多年来,血脂、胆固醇一切检查全是正常的。

02 降脂“药” — 喝点山楂粥

中医认为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外因为久食膏粱厚味和肥甘之品,内因为老年衰弱或先天不足造成肾的阴阳失调。因此

血脂高的人不妨经常喝点山楂粥,能健脾胃,助消化,降血脂。

山楂粥做法

取山楂30 ~45克(或鲜山楂60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将山楂煎取浓汁,去渣,同洗净的粳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砂糖,稍

煮1 ~2沸即可。可作为点心热服。

03 养肝肝“药” — 山楂片、山楂丸

具有养肝去脂功效的有益食品首推山楂。对于“脂肪肝”或是肥胖者来说吃些山楂、山楂片、山楂丸或用山楂泡水喝等,均可消食

去脂,是很好的保肝食品。炖肉时若加入山楂,可以使汤不油腻,清新可口,还能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所以,对

于吃肉或油腻物后感到饱胀的人,在肉中放入山楂,可有两全其美之效。

04 腰酸背痛“药” — 吃点山楂泥

在水果中,山楂的钙含量仅低于小叶橘和柠檬,适当吃些山楂能避免因为缺钙导致的抽筋、腰酸背痛等秋冬季节常见的身体不适

症。

山楂泥做法

把新鲜的山楂洗净后,捣碎成泥,这样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而且跟其他食物搭配起来也更方便。不仅可以入菜,还可以把山楂

泥泡茶饮用或加入米粥中作配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山楂是+钙剂是最好搭档,我们吃进去的钙,一律先与胃酸发生反应,再酸解成钙离子。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可同时服用维生

素C,或吃橘子、山楂等,对于胃酸缺乏者,能明显地促进钙的吸收。

有些老年人牙齿怕酸,可将山楂捏碎后,放在温水中吞服,另外,别忘了所有的钙都要充分嚼碎成糊状再咽下,或直接服用钙

粉,才能达到良好的吸收效果。

05 减肥“药” — 鲜山楂或山楂粉

山楂内含有的绿原酸、咖啡酸等酸性物质,这样丰富的酸性物质摄取入体内可以增加身体内的酸性成分,让身体内的胃液分泌不

断增多,这样就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成分,从而达到良好的减肥瘦身目的。

不过这里提醒一句,想要减肥甩掉大肚子,可千万不要吃加工的“山楂”,比如裹着糖霜的山楂。量一定要控制好,每次不宜超过

四颗,否则消化得太快,吃的东西也更多,会更加胖。

建议饭后吃山楂更好饭后吃山楂这样对胃的刺激会小一些,尤其是新鲜的生山楂,减肥效果虽更好,但刺激也更大。可以把山楂

煮成水,还能让酸性更柔和。

山楂粉

山楂500克,干荷叶200克,薏苡仁200克,甘草100克。将以上几味共研细末,分为10包,每日取一包沸水冲泡,代茶饮,茶淡为

度。

06 美容护肤“药” — 山楂泡水

鲜山楂里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在常吃的水果中排行第四,仅次于刺梨、鲜枣和猕猴桃,是芦柑的两倍。现在好多小孩身上

会青一块紫一块的,也不疼不痒。这大多是缺维生素C的表现,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了。这种现象,千万别放过这个季节,用山楂

泡点水喝。年轻人也可以喝,毛细血管好了以后,皮肤、脸色都能跟着好。

建议:冲泡山楂时,应根据放入山楂的数量倒入一定的开水,开水温度最好在80度左右比较好。一般8-10片山楂干倒入400-500ML

开水。加水太少山楂不出味,大多口感过酸,不太好喝了。您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放山楂,也可以自制山楂酱,煮粥可以用

来调味。

山楂酱

山楂800克,水400g。山楂彻底洗净后,用小刀挖去根蒂和籽。山楂和水倒入锅中,煮开后小火慢煮,小火不停搅拌翻炒至山楂粘

稠。可用勺子帮助挤压山楂成泥状,整个过程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烧糊,关火后挤入柠檬汁,防止氧化。瓶子提前蒸煮消毒,趁

热装瓶,倒扣放凉放冰箱保存。

07 消食“药” — 鲜山楂或大山楂丸

山楂有消食、消积的作用,大山楂丸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胃肠功能不好的、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用(经常感觉胃胀或不消

化)。

一些“老胃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胃酸本身就比较多,如果再大量食用山楂,很容易变成胃结石发作的诱因,不

建议食用。此外其他人也不建议过量吃山楂,特别是饿着肚子空腹时吃,胃肯定会闹别扭。山楂健胃消食的功效,只是在特定的

数量下才能发挥作用,比如一次吃不超过10个。

山楂八功效,个个都厉害

01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名字叫做黄酮类的有效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很好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物质在进入身体

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血管大小,这样血管的活力获得很好的改善,血流量也大量的增加,这样血压以及胆固醇的值就会下降。

02 活血化瘀

在中医书《食鉴本草》中记载山楂具有“化血块、气块,活血”的作用,山楂泡水喝对于身体还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女性因

为经血不畅出现的痛经、经血中有血块,不妨食用一些山楂,能够很好地降低出现痛经的可能。

03 防治癌症

山楂水经常服用还具有防治癌症的作用,这是因为山楂中含有牡荆素,这个化合物对于癌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04 促进脂肪类食物消化

山楂中含有的解脂酶对于脂肪类的食物具有很好的消化作用,有效的促进身体中胃液的分泌,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消化能力。身

体中的消化能力好了,那么吸收能力才能够提高,这样身体才会越来越好。

05 防治动脉硬化

经常服用山楂水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身体中的甘油三酯以及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这样身体患有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降

低。除此之外,山楂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增强心肌收缩力,这样血液流量就会大大的增加,一些心绞痛的可能性就会大大

的降低。

06 平喘化痰

另外,山楂中含有大量的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成分,这样对于一些拉肚子还有腹痛的情况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除此之外,山楂中

含有的物质能够起到平喘化痰的作用,所以说如果身体出现了咽喉不舒服的情况,服用山楂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7 利尿

山楂水服用后还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所以说,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容易出现便秘情况的患者,或者是已经出现便秘情况的人

群,可以适当的多喝一些山楂水。不过,如果原本身体就是患有各种类型的胃病患者,例如胃溃疡等等,建议还是少喝一些山楂

水,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重要提醒

山楂功效虽多,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禁忌。山楂虽好,还得控制食用量,以及选择正确的食用方法。

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吃太多酸味食物,容易刺激胃酸过度分泌,以及加重胃溃疡症状。

山楂不宜过量食用,会导致口中流酸水现象。未成熟的山楂要少食用,其中含有过多的有机酸、鞣酸,会增加胃石症的可能。

山楂与山楂糕的功效有很大区别。山楂糕、冰糖葫芦等,虽然酸甜可口,但是其中添加了太多糖分,以遮掩酸味。食用之后非但

不能助消化、有益心血管疾病,还容易导致肥胖。

没想到吧,小小一颗红果子,只要几毛钱,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看完赶紧去买一斤新鲜山楂吧,吃不完还可以做成山楂酱哦。



治上火最有效的中成药



夏天上火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大部分人会说多喝水就行了,但其实可以用一点

中成药来更快的去火。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

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

的上火。

上火有五种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

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

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

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一、上火症状不同,选用的去火中药或中成药也应不同。

1、上火症状:口臭、口渴喜冷饮、食多易饥、齿龈肿痛、风火牙痛、肛门灼

热、大便恶臭明显。

去火中成药:可选服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

2、上火症状:皮肤肌肉疖肿疮疡烦、失眠、小便短赤、舌尖红、口舌生疮为

主要症状。

去火中成药:成人可服牛黄清、痄腮红肿。

去火中成药:可选服连翘败毒丸,小儿可服犀角化毒丸或化毒散。

3、上火症状:头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耳赤、暴发火眼、口干口苦、尿黄

便干为主。

去火中成药:可服清肺抑火丸或牛黄上清丸。

4、上火症状:口渴、唇裂、心心丸(片),小儿可服导赤丹或珠黄散。

二、常见的上火症状主要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去火

选药也当对症。

1】“吃不进”: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

鸣及微咳。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2】“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

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

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3】“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

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

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4】“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

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

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这种上火症状,可对症选服知柏地黄丸等去火药。

中医专家提醒,孕妇或年迈体弱者夏日上火时,可不能滥用泻火药,应在专业

医生的指导下“降火”。

五脏有火的症状

1、心火 ----表现嘴苦,舌尖有红点 一般脾胃也不好。

扑火方法: 莲子心煮粥或莲子心泡水喝,严重的要吃中药"栀麦清火片"。

2、肝火 ----表现嘴有苦味 眼睛有眼屎 视力模糊飞蚊症 血压上升 两肋涨痛 等 。

扑火方法: 可以吃枸杞菊花水,大便干结的,要加 草决明20-25g(要炒干不要

焦 茶碗里捻末)。

3、脾火 ----表现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黄苔,大便先干后软,人乏力 。

扑火方法:用山药煮粥吃,严重的吃中药“人参健脾丸”。

4、肺火 ----表现脸有疖子,嘴有辣味。

扑火方法:用大枣和沙参煮水喝,严重的吃中药“清肺益火片”。

5、肾阴虚火旺 ----耳鸣,盗汗,人酸软,头鸣,舌后跟有舌苔,嘴干,大便

干,手脚糙热。

扑火方法:吃中药" 知柏地黄丸"

6、胃火 ----表现口臭,也可引起大便干燥(宿便气味反倒胃 引起口腔异 味)。



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比阿斯匹林,六味地黄丸安全百倍。



福气 :添加时光轴记录: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比阿司匹林、六味地黄丸安

全百倍;

防血栓要吃阿司匹林,补肾要吃六味地黄丸,护心要吃三七,抗衰老要吃维生

素E,补钙要吃钙片,便秘要吃通便药,防痴呆要吃……

这一天没做别的,光吃药了,肝能受得了吗!有没有什么简单方子,能一举解

决多个问题?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谢海洲,高寿84岁仍有过目不忘的非

凡记忆力,靠的就是一种价格很亲民的小零食——核桃。

一颗核桃补遍全身

核桃有“长寿果”“万岁子”的美誉,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功效很不一般,会吃横扫

百病。今天请两位京城名医和大家分享一下,针对不同的需求,怎么吃核桃。

1

天然防栓药

阿司匹林是神级药物,但是药三分毒,吃不对终归对身体有害,核桃就是零食

中的阿司匹林。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快要吃晚饭时吃一点核桃仁,有助于减少

油腻食物对动脉的损害。

这是因为吃高脂肪食物会破坏动脉内壁一氧化氮的产生,而一氧化氮是保持血

管柔软所需要的,核桃中含有的精氨酸则有助于产生一氧化氮,能减少动脉硬

化、让动脉保持柔软,还含有抗氧化剂和α一亚麻酸,有助于动脉健康。吃颗

核桃不仅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还能降低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包括高血压、糖

尿病等。

想要80岁都不被血栓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晚饭前吃一颗核桃。

核桃山楂茶

原料:核桃仁50克,山楂15克

做法:核桃仁打成粉,和山楂一同泡水喝即可。

功效:山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还具有扩

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等作用,二者合用,功效更强。

2

天然补肾药

一说到肾虚,第一反应就是六味地黄丸,其实核桃同样有补肾的功效,还没什

么副作用。

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

腰疼腿疼……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常吃核桃还能缓解肾虚所引起的头晕

耳鸣、腰膝酸软甚至疼痛痛、起坐艰难等情况。

乌发糖

原料:核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红糖500克

做法:

1、将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移文火上煎熬至稠厚时,加



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搅拌均匀,停火即成乌发糖;

2、将乌发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中摊平、晾凉,用刀划成小埠,装糖盒

内备用。

用法:早、晚各食2块。

功效:健脑补肾,乌发生发。适用于头昏耳鸣、健忘、脱发、头发早白等症。

久服有预防早衰作用。

3

天然钙片

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

抗骨质疏松。

核桃豆腐

豆腐中富含钙质,而钙的吸收除了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还需要镁元素。核桃

中富含镁元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钙和镁的比例在2:1的时候,钙的吸

收利用率最高。

食用的时候,将豆腐切片蒸熟,撒上核桃碎喝适量调料即可。

4

天然健脑药

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营养成分,常食核桃有益于大脑

的营养补充,可健脑益智养神。

补肾荣脑散

核桃仁炒好的粉,黑芝麻炒好的粉,黑桑葚炒好的粉,吃的时候各取一勺,用

开水冲服即可。

不仅补肝肾、乌须发、抗衰老,还可以益智延年,增强记忆力,小孩儿都可以

吃。

5

天然润肠药

核桃苦泄散瘀,入肝经血分,有较强的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之功,兼有润肠、

止咳之功,可用于肠燥便秘的大便难解。

润肠饮

核桃仁2个,火麻仁12克,炒枳实10克,水煎15分钟即可饮用。

提醒:大便稀溏、脾胃不好的人不宜饮用。

6

天然安眠药

核桃中含有相当多的褪黑素,这种物质能很好的对人体的睡眠进行有效调节。

安神汤

原料:核桃仁5个,白糖30克

做法:捣烂如泥,放入锅里加黄酒50毫升,小火煎30分钟,每日1剂,分两次

服。

7

天然护心药

核桃具有多种不饱和与单一非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含量。因此吃核核桃

对人的心脏有一定的好处。

核桃露

核桃仁2个,牛奶200毫升,枸杞15克 ,黑芝麻2克,放入豆浆机打碎加热即可。

8

天然抗衰药

核桃仁中所含维生素E,可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是医学界公认的抗

衰老物质。若久吃以核桃仁磨粉煮成的“核桃粥”,能营养肌肤,使人白嫩,特

别是老年人皮肤衰老更宜常吃。

核桃芝麻粥

材料:米50克,黑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

做法:大米用清水浸泡10分钟,锅中水烧开放米,大火煮开加盖小火炖煮。

核桃芝麻炒香,然后用蒜臼捣碎。米粥煮至粘稠加入黑芝麻和和桃,搅拌均匀

煮上2分钟关火。

吃核桃三注意

吃核桃的花样很多,但最简单最之间的莫过于直接干嚼核桃仁了,想要把零嘴

吃出万岁子的效果,其中也是有些门道的。

第一细嚼慢咽

核桃补脑,很多孩子,在考试之前吃大量的核桃,或者有一些中老年人,觉得

记忆力不好,就赶快多吃点核桃,像这种突然间地吃大量的核桃,叫急功近

利,欲速则不达。

核桃要细嚼慢咽,这样营养才能够保证充分地吸收,因为核桃不好消化,不能

吃得过急,量过大,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于腹泻。

第二一天定量

很多人零食吃起来就没节制了,尤其核桃是越嚼越有味,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核桃味美,但同时也多脂,不控制用量,则生热聚痰,严重者会有严重的腹

泻。

在《本草纲目》里有个说法,一天一个,第二天你吃一个看看怎么样,没有什

么副作用,没什么不适,可以吃两个,第三天三个,叫吃核桃递增法,细嚼慢

咽。一般一天吃2~3个即可,最多不要超过5个。

第三热性慎食

凡痰内盛引起的痰黄、发热气喘、烦躁呕恶和阴虚火旺者、大便溏泄者、吐血

者、出鼻血者应少食或禁食核桃仁。

一颗核桃秒杀阿司匹林、六味地黄丸,医生都用它来保养,会吃的人80岁都不

血栓,齿固发黑,腰腿有力~



中药绝配,只需两味药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

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

【威灵仙 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 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 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 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 附子】 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 柏子仁】 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 牡蛎】 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 珍珠母】 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 代赭石】 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 蜈蚣】 6只;3只 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 僵蚕】 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 露蜂房 】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 露蜂房】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 蝉衣】 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 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 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



【枳实 厚朴】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

【香附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

【延胡索 川楝子】 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

【柴胡 郁金】 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

【川楝子 路路通】 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槟榔 沈香】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 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药力峻猛。

【小茴香 沈香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药力和缓。

【莪朮 三棱】 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鸡内金 三棱 】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桃仁 红花】 10g;5~10g 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五灵脂 蒲黄】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 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泽兰 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乳香 没药 】5~10g 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 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水蛭 (虫亡)虫】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 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麦芽 谷芽】 10~15g(炒用) 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款冬 紫菀】 各10g 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牡蛎 玄参】 30g(生用);15g 软坚散结、消瘤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廮证。

【熟地 当归】 10~15g;10g 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熟地 白芍】 10~15g;10g 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当归 丹参 】10g(温炒);15~20g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鸡内金 白朮】 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蜈蚣 当归】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

通络搜邪力强。

【附子 人参】 30g(先煎);10g(浓煎) 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玉竹 生地】 10g;15g 滋阴养津,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麦冬 天冬】 各10g 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之消渴、干咳病。胃家素寒者应慎用。

【何首乌 仙灵脾】 10~15g(2~3个月) 平补肾中阴阳、生精强身,可用于精子异常之不孕证。

【益智仁 补骨脂】 各10g 收涩、温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泄、劳淋。

【蛤蚧 紫河车】 1~1.5g;1.5~3g 补益肺肾,适用于久哮、久喘劳嗽之病证。哮喘久嗽之病证,以正虚标实为多,故使用时应加些祛邪药。

【菟丝子 杞子】 各10~15g 平补肾中阴阳,适用于肾精不足证。

【山茱萸 山药】 10~15g;10g 益肾涩精,适用于男子肾虚遗精、女子肾虚带下。以不热不燥、补而不滞、能补能涩为特点。

【仙灵脾 仙茅】各10g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1. 和蛇床子、石楠叶药对相比,2. 药性较缓。3. 和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相

比,4. 均有补肾助阳之用,5. 彼药对温补柔润,6. 此药对温补燥烈。

【蛇床子 石楠叶】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1. 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2. 药性较峻。3. 宜暂用,4. 不5. 宜久服,6. 久

用宜加苁蓉、锁阳温润之药物。

【肉苁蓉 巴戟天】 补肾助阳,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之优,适用于肾虚证。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均有补肾助阳之用,此药对温补柔润,彼药对温补燥烈。

【覆盆子 紫石英】 10g;10~15g 暖宫补肾、固精止带,适用于肾阳虚寒证。

【鹿角 巴戟天】 3~10g(煎服)、1~2g(吞服);10g 益肾助阳、温通督脉、填补精血,适用于肾督阳虚病证。须防伤阴之弊。

相须药对

【紫河车 鹿角】 5g;3g 填补精血,温补肾督。适用于肾督阳虚,精血亏乏之证。阴虚有火者禁用

【赤石脂 禹余粮】 10-20g 涩肠,固崩漏、带下,适用于久泄、崩漏、带下之病证 仅供收涩之用,若脾肾两虚者,加上培补脾肾之药。

【木蝴蝶 凤凰衣】 3g;5g 润咽喉,开音。适用于音喑病,对慢性喉炎、声带小节失音尤为适宜。

【硼砂 乌梅】 1-2g;5g 止呕,适用于胃虚之呕吐,而尤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呕吐。

柴胡 升麻 3-8g 升举阳气。适用于气陷证

【槟榔 常山】 10g (常山酒蒸炒熟) 截疟,并能缓和胃肠,顺胃气,引药下行,避免单用常山截疟有呕吐之弊。适用于湿疟。发作前二小时服用较好。



【槟榔 南瓜子】 30g;30-60g 杀虫,适用于蛔虫、绦虫、姜片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临卧一次,次日早 晨再服一次为宜。

【葛花 枳椇子】 10g 醒脾解酒毒,适用于酒毒引起的病证。病情重者,尚需在辨证前提下加 入适宜方药。

【威灵仙 金钱草】 10-30g;30-50g 利胆排石,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病。用于肾结石,亦有较好疗效。

【黄芩 白朮】 10g 安胎,适用于脾虚胎热之胎动不安。剂量要度量脾虚、胎热程度而定。

【麻黄 桂枝】 5~10 g 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 防风】 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辛夷 苍耳子】 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渊病。

【葱白 豆豉】 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服后避风

【菊花 桑叶】 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 芒硝】 生用10g;后下冲入10g

阳明之燥热实证。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 知母】 30~60g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 石膏】 30~45g先煎;15~30g先煎 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 鲜竹叶】 60g;30g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

【甘草 桔梗】 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 连翘】 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 垂盆草】 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天癸子 土贝母】 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

【鱼腥草 野荞麦根】 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

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

【虎杖 红藤】 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 黄芩】 3g(吞服)、 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 山栀】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 知母】 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 鲜生地】 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病中后期。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 丹皮】 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仅适用于血瘀热之轻证。

【皂荚 明矾】 1g;0.5g 减肥、祛痰、降脂,适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1. 服2. 药期长,3. 需3个月以上。4. 需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鲜茅根 茅花】 30g;5~10g 清热、止血、生津,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血证。

【藿香 佩兰】 各10g 化湿解暑,适用于湿困脾胃、暑湿中阻之病症。

【藿香 猪胆汁】 丸剂吞服,10g/bid 清胆通窍,适用于鼻渊病。症状消失后需再服一周方能消去病根。

【生姜 枳实】 各10g 消痞除痰,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胸痹。

【制半夏 干姜】 10~15g;2~8g 散寒化饮、降逆止呕,适用于寒饮呕吐、胃痛。

【石菖蒲 远志】 5~10g(干)10~20g(鲜);5~10g 宁心、化痰,适用于心虚挟痰之心悸、少寐病证。

【石菖蒲 制南星】 10~15g(干)、30g(鲜);5~10g 醒脑开窍、解郁化痰,适用于痰浊内闭之神昏、痰湿内阻之闭经。

【制半夏 茯苓】 10~15g;15g 化饮降逆、渗湿利水,适用于痰饮上逆所致眩悸、咳喘。此药对与半夏、威灵仙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彼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

聚;此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

【浮萍 木贼草】 10g;6g 祛风、利水、退肿,适用于风水病。

【蝼蛄 蟋蟀】 2~5只(煎服)、1~2只(吞服) 利水退肿,适用于鼓胀腹水。

【茯苓 猪苓】 水湿潴留在里è茯苓30g;水湿潴留在外è茯苓皮30g;10~15g 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潴留证。

【路路通 地龙】 10g 清热利水、通利脉络,适用于湿热丹毒病。

【马鞭草 王不留行】 15~20g;10g 活血利水,适用于湿脚气病。

【石打穿 刘寄奴】 10~15g 清热利水、通络散结,适用于水热互结的鼓胀病。

【槟榔 茯苓皮】 10g;20~30g 行水退肿,适用于气滞水停之水肿病。

相反药对

(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

【桂枝 白朮】 10g 1. 营卫,2. 发汗止汗,3. 有扶正祛邪之妙。适用于太阳中风病及表虚客邪之证。

2.白芍剂量倍于桂枝组成药对,功擅调和阴阳,和中止痛,适用于太阳病误下腹痛、血虚挟寒之脘腹痛

【黄耆 防风】 10-15g;10g 补气固表,祛风解表。有固表不恋邪,解表不伤正之妙。适用于体虚感冒。

【附子 麻黄】 3-5g;10g(先煎20分) 温阳解表,内温真阳,外散风寒,补中有发,发中有补。

【薄荷 玉竹】 5-8g(后下);10-15g 育阴清热解表,适用于阴虚体质的风热表证。

【人参 石膏】 1:3(党参、太子参10g;石膏30g) 益气清热,有补虚不恋邪,清热不伤正之妙,适用于热盛津伤或温病余热未清损及津气的病证。病重正气欲脱者,用别

直参或西洋参为宜。

【五味子 制大黄】 6g;10-15g 滋肝阳、清湿热、降血清转氨酉每,降后无反跳。有益肝不恋湿热,祛邪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虚实夹杂证见单项血清转胺酉每增高证。

【生地 黄柏】 15g;10g 清热泻火,滋补肾阴,有滋肾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肾虚挟湿热之痿痹病。

【当归 大黄】 10g;生大黄5-10g;制大黄10g 养血祛痰,适用于血虚血瘀证。

【黄耆 葶苈子】 10-15g 益气泻肺,补泻兼行、寒温并调、升降同施之妙,适用于肺虚痰盛之肺胀、心悸证。 白朮 泽泻 10g:20g 健脾涤饮,适用于饮邪眩晕病证。

【牡蛎 椿根皮】 生、煅牡蛎并用各30g:10-20g 养阴清热,愈带止崩。既清下焦湿热以祛邪,又养肝肾以固涩,有养阴不滞邪,祛邪不耗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湿热下注

之崩带病证。

【山药 牡蛎】 生、煅各30g:30-60g 清热而无苦寒伤脾之害,养阴却无滋腻泥膈之虑,止泄又无兜涩恋邪之虞。有扶正不滋邪,祛邪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脾肾阴亏,开

阖失职之泄泻。煎汤代茶,频频服之。

【山茱萸 石韦】 10g;10-15g 消除蛋白尿作用。摄精泄浊,消除蛋白尿,有开阖既济之妙,有摄精不恋邪,泄浊不伤肾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型慢性肾炎患者。

【黄耆 防己】 10-15g;肿偏上,木防己15g,肿偏下,汉防己15g 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水湿壅滞之肿胀。

【白朮 枳实】 10g 消痞除胀利湿,有祛邪不伤正,健脾不碍邪之优。

【白朮 槟榔】 白朮成人剂量30g以上。3:1若不足此比例,服后有腹痛之副作用 通利大便,有补脾胃不碍气运,助气机不伤脾胃的双相调节作用。须空腹服药,每日二

次,一次250ml以上,服后多饮开水,效果更佳。

【党参 石菖蒲】 10-15g;石菖蒲干者10g,鲜者15-20g 强心益气,化湿开窍,有补不恋邪,通不伤正之妙,适用于气虚挟痰湿之胸痹。心气虚甚者,别直参易党参。

【太子参 合欢皮】 10-15g;10g 调畅心脉,益气和阴,有益气养阴不窒气机,解郁和血不伤气阴之妙。适用于气机郁结,气阴两亏之胸痹病。

【鸡血藤 海风藤】 10-15g;15g 除痹通络,既祛风湿,又补血行血,扶正兼祛邪,适用于虚实相兼痹病。

【益智仁 萆薢】 3-10g;10-15g 泄浊摄精,有分利不伤肾,固摄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之白浊、遗尿、遗精等病证。



【黄耆 槟榔】 黄耆生用10-15g;8-10g 益气退肿,有行水退肿不伤正,益气固表不留邪之优。初服时有腹痛、耕动不舒之感,此乃正邪相搏之征,毋需更药,继续服之

即效。

【白朮 莪朮】 10-15g;10g 既理气又补气,既破血又利湿,适用于气虚血瘀及血瘀湿阻之鼓胀、闭经等病证。人参 莱菔子 人参改用党参10-15g;莱菔子10g 益气消积化

痰。有补不碍邪,消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脾虚食积气滞、肺虚痰气阻塞之喘咳。

【白芍 赤芍】 无 养血祛瘀,柔肝泄肝,适用于阴亏挟瘀之胁痛。

【楮实 丹参】 10g 纠正心律,既能补肾养血,以填不足之阴,又能活血通络,以疏络脉之瘀,有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功,适用于老年心律不齐。

【生地 地骨皮】 10-15g;10g 补肾滋阴,凉血调经,有滋其不足,清其有余,适用于阴虚血热型的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少之病证。 锁阳 忍冬藤 10g;10-15g 滋阴清热通

络,有滋肾润燥不恋邪,清热通络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肾虚挟热之痿证。

【龟版 铁扫帚】 15g;30g 益肾清湿热,有祛邪不伤正,滋阴不恋邪之优。适用于慢性肾炎正虚邪实型。

【鹿角霜 地鳖虫】 6g;10-15g 温补肾阳,祛瘀止痛之力 甚宏,适用于肾亏挟瘀之腰痛。用此药对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

【鳖甲 穿山甲】 鳖甲先煎15g;10g 消症除积聚,适用于症块积聚病。

【续断 川山膝】 10-15g;8-12g 补肝肾,祛瘀通经,适用于肾亏挟之腰痛、闭经病证。

【桑寄生 丝瓜络】 无 补肝肾,通脉络,有补而不滞,通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肾虚络脉不和之腰腿痛病证。

【阿胶 黄连】 10-15g;黄连吞服1-2g,煎3-5g 育阴清热,水火既济,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之功,适用于水亏火炽所致不寐。 阿胶 石膏 10-15g;15-20g 养阴润肺,清

热润燥,适用于温燥客肺之病证。

【制半夏 半夏、茯苓】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此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聚;彼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

【党参 黄耆】 各10~15g 益气、补脾肺,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桂枝 黄耆】 5~10g;10~15g 补益卫阳之虚、中气不足,适用于血痹、中虚挟寒之脘痛病证。有温阳补中之效。

【桂枝 人参】 5~10g;10~30g 通阳补气、宣阳化阴,适用于营卫不和虚寒证。

(二)寒热相反药对

【大黄 附子】 寒实便秘、关格病大便秘者,生大黄后下5-10g,;10g 温通大便,利尿泌浊,有温阳不助邪,通便不伤正之妙,适用于寒实便秘或肾阳不足,湿浊上泛之

关格病。关格病大便通者以制大黄易生大黄10g

【黄连 吴萸】 6:1 清泄肝火。黄连配吴萸,能直达肝经,以防格拒;吴萸伍黄连,能发挥止痛、引热下行之特长,又避药物之热性,适用于肝火郁结之胁痛。

【龟板 鹿角】 以熬膏为宜,各5g开水冲服 阴阳两补,生精血,强精骨,适用于阴阳两亏之痿证。每日加别直参2g效果更佳。脾胃运化力弱者慎服。

【瓜蒌 薤白】 10g 宣畅气机,消除痰浊,适用于痰浊阻滞,阳气不通之胸痹。



【黄连 干姜】 5g 辛开苦降,清热燥湿,有清热不恋湿,祛湿不助热之妙,适用于湿热互结之呕吐。加黄芩、吴萸效果更佳。

【黄芩 制半夏】 8-10g;10g 辛开苦降,清热降逆止痢,适用于湿热所致的呕吐、下痢证。常加用黄连、厚朴增其辛开苦降之功。

【黄连 制半夏】 黄连吞服3g,煎服3-5g;10g 清热降逆,消痞止痛,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胸痹。常加用黄芩、干姜之类,疗效更佳。

(三)升降相反药对

【肉桂 黄连】 1:10 辛开苦降,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有「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妙,适用于心肾失交之不寐。此类病人应忌烟酒辛辣之物,服一至二个月后,才能

根除。

【柴胡 黄芩】 8-10g;10g 和解少阳,有解表又清,升沟又降浊之妙,适用于少阳经寒热或少阳经发热。临床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发热,效果尚佳。

【柴胡 制半夏】 外感5-10g、内伤2-5g;10g 一在外感病中能解表清里;二在内伤杂病中能升清降浊。

【佩兰 钩藤】 10g(新鲜者加倍);10-15g后下 降肝阳,升清阳,有升清不助阳上越,降肝不恋浊之妙。适用于肝阳挟湿浊之头痛。白蒺藜 骨碎补 10g 沈降补肾不碍疏肝,

升散肝热不碍滋肾特点适,适用于肾虚肝热之牙痛。

【桔梗 櫍榔】 3-6g;6-10g 宣三焦气机,利水祛湿,有升降既济之妙,适用于湿脚气,风水病证。

【葛根 槟榔】 10g 理顺升降。适用于升降失调之脘腹胀、泄泻病证。

【荆芥 大黄】 10g;10-15g 使气化能下及,腑气能通畅,故可治大小便不通。

【夏枯草 牡蛎】10g;生牡蛎30g 敛阴不致郁结,升散不耗阴液,有升降既济、除邪匡正之妙。适用于肝阴亏损、风阳上扰之头痛病。

【麻黄 地龙】 3-4.5g;9-12g 宣肺平喘,有升降既济、开合适度之妙,适用于痰浊阻塞气道之喘哮病。

(四)润燥相反药对

【杏仁 制半夏】 10g 润肺止咳,燥湿化痰,润燥相济,有润肺不恋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肺燥脾湿之咳嗽。

【玄参 苍朮】 10g 治夜盲,有寒温润燥相济之妙。

【生地 苍朮】 15g;10g 滋阴燥湿,有滋阴不碍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挟湿之痿病。

【麦冬 制半夏】 10-15g;5g 养胃阴、降呕逆,适用于胃阴亏损之呕吐病。

(五)散敛相反药对

【细辛 五味子】 2-4.5g;5g 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一散一敛,有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之优。适用于寒饮伏肺之哮喘病。

【干姜 五味子】 3-5g;5-8g 温肺祛饮,止咳平喘,散敛既济,有宣肺不伤肺气,温肺不耗肺津之妙,适用于寒饮咳喘之病证。

(六)其它相反药对

【桂枝 炙甘草】 5-10g;3-5g 温通心阳,适用于心气虚寒证。

【白芍 炙甘草】 30g少则效差;3-5g 酸甘化阴,适用于拘急性疼痛。

【槟榔 丹参】 10g;15g 行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病证。

【桂枝 当归】 5-10g;10g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适用于血虚挟寒证。

【蜈蚣 白芥子】 1-3g;5-10g 搜风涤痰,对疑难痼疾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风痰挟瘀之头痛,痰瘀阻络之痛风、腰腿痛、中风、面瘫、淋巴结肿大、慢性腰肌劳损。

【威灵仙 地龙】 10g 既清外侵风湿热之邪,又除内蕴瘀血之患,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之病。

【黄连 木香】 3-6g;5-8g 治痢。

相使药对

【附子 磁石】 10-30g;30g(均先煎30分钟) 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温肾潜阳,有温下之力,而无热上之弊,适用于阳虚浮火上越之证。

【茯苓 桂枝】 15-30g;3-5g 只治里不治表。茯苓得桂枝之使,功擅温阳涤饮,适用于痰饮病。

【饴糖 桂枝】 30-60g;5-10g 饴糖得桂枝之使,功擅甘温建中,缓急止痛。适用于中虚脘痛之病证。

【石菖蒲 郁金】 鲜者10-15g;5-10g 菖蒲得郁金之使,开窗之力益宏,适用于湿温病痰浊蒙敝心包、杂病惊痫、失眠等神态失常病证。

【石菖蒲 川贝母】 10-15g;1-2g 石菖蒲得川贝母之使,开窍之力尤宏,适用于急性热病之神昏。

【吴萸 槟榔】 3g;10g 理气止痛,祛寒利湿,适用于气滞挟寒之脘腹痛、寒湿脚气。

有些病人服后大便增多呈灰黑或淡黄色,症状改善快。反之,症状改善慢。这是有形寒湿之物排出的缘故。

【鸡内金 槟榔】 消食积炒制10g、排结石生用3g吞服;10g 鸡内金得槟榔之使,功擅消食排食,适用于食滞脘腹、胆囊或尿路结石。大黄 桃仁 酒炒10g;10g 大黄得桃仁

之使,麻黄 肺热轻者3:1;肺热重者5:1 宣肺止咳,清热定喘,有宣肺止喘无蕴热之弊,清肺泻热无冰伏之优,适用于肺热咳喘病证。

【石膏 桂枝】 10-30g先煎;5-10g 一在表祛风清热、无温通助邪、寒凉抑遏之弊;二在里既能清热降逆,又能温化水饮。适用于风湿热病、胃热挟寒饮病。

【羚羊角 桂枝】 0.3-1研末吞服;3-4.5g 清郁闭之热结,散外来之寒邪,适用于寒热夹杂之痹病。羚羊角可用10倍山羊角代用煎服。



四宝粉治三高 转载自九哥



三七粉、西洋参粉、铁皮石斛粉、丹参粉,这四种粉按1:1:1:1的比例混合。这四种粉混合称为“四宝粉

主治高血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人到中年以后,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开始慢慢下降,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养生,否则疾病将会找上门来。

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中风、冠心病等都是中老年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在患上这些疾病后,很多人都会选择吃西药。

比如: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只能扩张你的血管,长期扩张,血管就会越撑越松,越撑越没弹性,最后导致血管提前老化。更重要的是,吃降压药不

能从根本上降低血压值,吃了就下降,不吃就上升。

四宝粉不仅可以预防而且还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对高血糖、高血压、冠心病有奇效。坚持每天吃四宝粉,让你远离心血管疾病。

四宝粉的作用:

文山优质三七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皂苷有调节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的

作用。

经实践证明,三七在治疗由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有不错的疗效,同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效也很显著。

西洋参

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的功能,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此外,还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调节血压等。

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长期服用西洋参,疗效显著。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具有强大的滋阴清热润燥功能,自古以来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专用药。

临床研究表明,铁皮石斛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活性,同时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恢复正常。

野生丹参

野生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

病症。

此外,丹参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脑梗塞,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

丹参能明显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四宝粉的用法:

早晚各一次,每次取混合粉9-12克,用温水冲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但是有胃病者最好是饭后服用

坚持服用四宝粉,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丹参 、山楂粉——治心脑血管病保健方



中老年人每年都要体检,大多数人体检后发现自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或血

脂稠的毛病,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心脑供血不正常。为什么这些年心脏病、脑

血管病的发病率会如此之高呢?就是前面这些因素造成的,它们是心脑血管疾

病的“开路先锋”。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我检查身体时也有这种情况,不过家里备有阿司匹林肠

溶片,它可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虽然阿司匹林肠溶片确实有用,但它对胃的

刺激很大,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我周围很多病友,就有因为吃阿司

匹林肠溶片而引发胃出血的例子。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既不能作家庭常备

药,也不能当成保健药服用。如果滥服这种药,就会导致像胃出血这样的出血

性疾病。那么,患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朋友该怎么办呢?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气无力推动,而使血滞于脉中所致。人到中老

年,气虚那是一定的,血瘀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在

此,我向您推荐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家庭常备药——丹参山楂粉。

一说到丹参,好多心脑血管患者都知道,这是一味活血化瘀、输通血管的

药。的确,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有人说,我得脑血栓的时候

输液就用过丹参注射液;也有人说,我患心脏病的时候经常服用丹参滴丸

等。

《本草经疏》有言:“丹参苦能泄,温能散,久服利人益气,专入血分,其

功在于活血行血。”意思是说,丹参可以久服,味苦能泄。“泄”意为“下行为

顺”,丹参能引血下行,但不会像当归等其他活血药一样,会引血上行到大

脑,从而血冲头,引发脑出血。服用丹参,气机向下走,跟水向低处流动一

样,气机顺畅,肠胃就通畅,所以有“肠鸣幽幽如走水”之说。《别录》也

说:“丹参所谓养血,皆言其积滞既去,而正气自伸之意,亦以通为补尔”。换

言之,对中老年人来说,丹参行血活血的同时,还可以益气、补气,这是它不

同于其他中药的地方。一用丹参,就“能入心包络破瘀,已尽其功效矣,以见

病无不除,皆由其瘀去。”

既然丹参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什么还要在丹参里再加入山楂呢?这是因为,

山楂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以辅助丹参“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

不伤正气”。也就是说,山楂酸涩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导滞

之功还可以行气化瘀,所以和丹参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真是珠联璧合,相得

益彰。

市面上也有加工和浓缩后的丹参制剂,不过我不主张服用。一来,经过炮制

和高温浓缩后,丹参制剂的药效远不如直接加工而成的粉剂。后者冲服时不失

中药的性味,直入经络,尽显药效,二来,自己加工的粉剂更廉价。

该怎么服用“丹参山楂粉”呢?在药房里买丹参、山楂各100克,加工成粉,

分成10份,用40度左右的温开水冲服,每天冲服一份。

中老年人体检的时候,已经查出血脂稠的,不管中度还是轻度,或伴是有动

脉粥样硬化,都可以按上面的用量放心地服用,时间长了就会有良好的治疗效

果。如果体检的时候没有查出这些病,或者你的身体只存在潜在的威胁,比如

有这种病的家族史,或身形较胖的中老年人,那只要服用上面一半的量就可以

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了。不管哪一种,丹参山楂粉可以吃很长时间,两个月

或半年都行。



三七粉,一种用量治一种病



现代科学和临床观察发现,长期使用三七粉均未发现三七粉的副作用。

三七,药食兼用的好东西。受到越来越多的养生人士、女性、甚至是医生的欢迎,每天一勺三七粉,服用三七,拿回你健康的本钱!

问题:三七到底是止血的还是活血的?

很多人都对这点有疑问。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的。

三七的止血功能主要是指在外用的情况下,三七活血的功能主要是在内服的情况下发挥作用,这两者并没有矛盾。其止血功能也不会影响抗凝剂的作用,可以放心服

用,而且在临床上,很多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也常服用三七粉的。

所以说,三七用于治疗脑血栓(活血)是效果很好的。

吃一堆药,不如每天一勺三七粉!

三七是著名的“血管清道夫”,用来保养心血管非常有效,三七调理三高,吃一堆要,不如每天一勺三七粉!

1皮肤祛斑

北京同仁堂中医药大师陈淑长教授自己每天都吃一勺三七粉,年过70皮肤细腻红润,她建议:

30岁以上的人,如果脸上有斑,可以每天吃1—3克三七粉,混在水、牛奶或粥里,搅匀后喝。

2活血化瘀

三七的活血化瘀功效非常好,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研究室主任樊正伦说:

服用三七粉一定要坚持。化冻也要九九八十一天,不要说今天我吃了两次怎么还不下来。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服用5克、晚上服用5克,像冲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 了。

云南当地的老农告诉我,过去发配到云南的罪犯,进狱之前都要被打杀威棒,要是不买通人,这个过程是非常受罪的过程。

要是买通了狱卒,他就会给犯人一大碗药,在打杀威棒之前给他喝了,这药里面的成分主要是三七。喝了三七药打完了以后,棒疮两天迅速消散,被打出的淤血都能被

散掉。

3防止乳腺问题

女性每日早饭后服用3克“生三七粉”,用凉白开冲服,一个月开始起效,三个月一个周期。

4治胃炎

广东省中医院药师佘自强推荐:三七3克、莲藕一段、鸡蛋1个,可以理胃止痛 止血散瘀

莲藕洗净,削皮、榨取藕汁约50毫升(1/5碗量)置碗中,鸡蛋去壳与田七末一起放入搅拌,亦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隔水炖1小时。服食,为1人量。



5肾虚

三七6克,首乌60克,粳米150克,大枣(去核)3枚,冰糖适量。

将三七、首乌煎汤,去渣取汁,加粳米、大枣熬粥,待熟后加冰糖调味食用。作早餐或晚餐。

三七强大的活血化瘀功效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克星

它能够清除血液中的沉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长期适量服用可以软化、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

1心脑血管保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罗大伦教授推荐大家把三七西洋参粉作为心脑血管的常用保养方,将其称为“心脑血管终身卫士”具体方法是:

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

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一般每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

叮嘱:这个方子如果增加一味药——丹参,也是等量,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十分有益。

2护心脏

三七的价格不会特别便宜,所以磨成粉比较好,护心的话,樊正伦教授说:

比较著名的就是“三七鸡汤”,用三七15克,不要研成粉,在炖鸡汤的时候加进去,适当地少加其他作料,炖到肉烂就可以了,吃的时候把三七也一起吃掉。

为保养心脏、减少血淤的目的,一般一周食用两次就可以了。

3高血压、(非感冒的)头晕目眩

头晕目眩的时候可以泡一杯三七花茶喝,但是感冒的时候不要用。如果三七花带柄,那么市面上的价格也就会更低一些,比较常见的就是两年花和三年花。

将大约三五朵的三七花和少量的青果一起用开水冲泡,则是具有治疗急性咽喉炎的功效;

如果将大约十克左右的三七花和鸡蛋一起蒸煮,十分钟之后加入敲碎的鸡蛋壳,然后服用,能够有效的针对高血压。

4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食少乏力

可以于睡前开水吞服生三七粉2克,能够增加睡眠,增进食欲。

5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

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超建议每次服用至少5克三七粉,一日三次。

中度脂肪肝

在这个时期,张超建议每次服用6-9克三七粉,一日三次。

重度脂肪肝

在这个时期,张超建议每次服用至少10克以上三七粉,一日三次。

6防治中风及其后遗症

常用三七、川芎各10克,天麻、钩藤各5克,水煎,分早中晚服用。

(编辑注:用三七不要过量,不要加热,不要空腹,孕妇不要服用有关三七的任何药物。)

.

热水泡姜 小病全部扫光



生姜真是一个好东西,除了为人所熟知的调味作用之外,生姜还具有治病的功效。俗话说“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可见生姜的保健功效之好。在这里告诉大家姜的

另外一种用法,热水泡姜治疗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病症。

1、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2、醉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酒醉。

3、面部暗疮: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腰肩疼痛:先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5、蛲虫病:

每天睡眠前,先用热姜水清洗肛门周围,然后再饮用热姜水1至2杯,持续10天左右即可治愈。

6、脚臭:

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7、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8、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9、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10、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11、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

12、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亦有一定治疗效果。

13、痛经、宫寒、 风湿:这个就不是泡的,是吃的, 生姜(最好是小黄姜中的老姜)50克、红糖(个人口感)一般建议60克、大枣7枚,煮水趁热喝下,一般建议在早

上空腹喝或早上喝,吸收效果更好。

女人更年期离不开的好草药

更年期用葛根、藏红花

女性进入更年期会出现身心疲惫、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头发枯黄、月经紊乱等症,影响生活与工作。目前,在30—40岁的白领女性中,2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更

年期提前。因此,中年女性除了在饮食中增加富含雌激素的食品如大豆、豆腐、黑米、红薯、松仁等;也可用当归、葛根、甘草、藏红花等中药泡水喝,或将其加入食

物中食用,既能减缓更年期症状,又有美容养颜之功。

德国科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当归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而抑制黑素色生成,可治雀斑、黄褐斑。

葛根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对雌激素有双重调节作用,具有美体、养颜、调节内分泌等功效。甘草提取物有雌激素样作用,具有促进表皮发育,促进头发黑色素生成的

功效,还可防止头发干燥、变白。藏红花有“女性保护神”的美誉,对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失眠、烦躁等有很好的疗效。

日常可用10克左右的当归、葛根或甘草煎水,代茶饮,能改善雌激素减少带来的症状。因甘草味甜,与当归、葛根一起泡水饮用,可增加甜味。藏红花取一小撮(约

50毫克)泡水,每天早晚各喝一杯。也可以用葛根粉直接冲水服用。此外,还可取当归10克切碎,清水炖煮,再将100克大米蒸熟成干饭,把干饭放入当归水中慢熬

半小时至汤稠米开即成当归粥。也可取葛根30克,粳米50克,粳米洗净浸泡一宿,与葛根一同放入砂锅,加水1000克,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做成葛根粥食用。



教你怎样“巧吃大枣治百病” 转载自妙手郭中医



一、吃大枣治百病,可能吗?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有朋友说:“吃大枣能治百病,不可能吧?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许多病都治不好,吃几个大枣就能治病?”

  您可别小看了这普通的大枣,治病效果可不一般,不知您是否看过中医,十之八九医生都会告诉您在中药里再加上几个大枣,这就是“药引”,如果没有药引,中药

的效果就很难保证了。中医很早就用大枣治病,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从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到现在的国医大师,治病都离

不开大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各种营养物质,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民间也有“天天吃大枣,一生不显老”和“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的谚

语。怎么样?大枣的功效厉害吧?那么,大枣都有哪些功效?能治什么样的病呢?

 1、补气养血:这一点是大枣最主要的功效,在中药里面大枣被列为补益药,也是因为这一点。

  如果您过度劳累,身体疲乏无力,吃上几个大枣马上就会浑身有劲儿。因为大枣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主要为葡萄糖,还含有与人参中类似的达玛烷型皂甙,具

有增强人体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有人给小鼠每日灌服大枣煎剂,共3周,小鼠体重明显增加,并且在游泳试验中,比没有服用大枣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大



枣有增强肌力和增加体重的作用。

  贫血的病人长期服用大枣也可改善贫血症状,大枣中富含钙和铁,其补血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常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大枣对病后

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2、健脾胃:有些人脾胃功能弱,消化不好,可以吃点大枣来解决。大枣能增加胃肠道黏液分泌,纠正胃肠病损,保护肝脏。《群芳谱》记载:“十月取大枣,中破

之,去皮核,小火反复炙香,煮汤饮,健脾开胃甚宜人”。就是在大枣成熟的季节,把枣劈开,去掉枣皮和枣核,用小火慢慢烤,直到闻到香味飘出,然后用这样的枣煮

水喝,健脾开胃的效果很好,您不妨试试。

  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大枣五至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大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以

治疗饮食过饱所引起的胃胀、呕吐等症状,现在还常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美容抗衰:这是许多女性朋友非常关注的,只要您坚持吃枣,美容效果比用化妆品都好,因为大枣是补充气血的,能从内而外调节肌肤,而这样的美容效果才

是最好的!大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能减少黑色素的形成,预防色素沉着及老年斑的产生。维生素A有助于改进皮肤的水屏障特性,不会让皮肤干燥。维生素B族有调节皮

脂腺分泌的作用。常食大枣可使人面色红润,神采焕发。故俗话说得好:“一日吃三枣,终身不显老。”以后还会列专篇指导您怎样吃枣美容。

  4、安神助眠:大枣安神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失眠,吃几个大枣也能解决,而且没有服用西药的副作用。

  可以在晚饭后将5~7枚大枣煎汤,临睡前喝汤吃枣,能加快入睡。也可加入少许甘草,安神效果更佳。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里面有个“大枣葱白汤”专治心烦失眠,用大枣10枚,葱白3根,将大枣洗净浸泡后剔去枣核;葱白洗净;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加入大枣,大

火烧沸,小火煮约20分钟,再加入葱白煮约10分钟后,去除葱白即成。于睡前吃枣喝汤,疗效很好。

  还可将大枣制成枣膏服用,安神效果也很不错,用鲜大枣1000克,洗净去核取肉捣烂,加适量水用小火煎,过滤取汁,混入500克蜂蜜,于火上调匀,即成枣膏,装

瓶备用。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连续服完。

  因为大枣兼具安神、补血的双重效果,古代又常用来治疗脏躁证,相当于现在的更年期综合症,病人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无缘无故的悲伤恼怒,甚至哭泣,中医

用甘麦大枣汤疗效确切,这个方子是以大枣为主要原料,和甘草、小麦同用,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大枣的安神效果也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大枣中所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双-葡萄糖甙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其中被分离出的柚配质C糖甙类有中枢神经抑

制作用,所以大枣具有安神、镇静之功。

  5、保肝护肝:这个功效对肝炎病人很有好处。在临床上大枣常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每天吃20枚大枣可预防肝炎。用大枣50克、大米90克,熬成

稠粥食之,对肝炎患者大有裨益。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用大枣、花生、冰糖各30~50克,先煮花生,再加大枣与冰糖煮汤,每晚

临睡前服用,30天为一疗程,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对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疗效。

  研究证实,大枣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参与保肝护肝。大枣内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内蛋白

相对偏低,而大枣富含氨基酸,它们促进肝脏合成蛋白,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防止低蛋白症状。同时大枣能提高体内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体

力的作用;大枣中的维生素C及环磷酸腺苷(cAMP)等,能减轻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血清总蛋白含量的作用。大枣中的维生素能够使胆

固醇变成胆汁酸,从而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6、抗肿瘤:大枣成份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而且含有环磷酸腺苷(cAMP)及山楂酸等成份,经过研究证实,以上三者均含有抑制肿瘤的效果。

  大枣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对治疗各种肿瘤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阻止人体中亚硝酸盐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增殖,甚至可调节细胞的分裂增

殖,有利于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有抗癌作用。

  大枣中富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功效,尤以山楂酸效力最强,甚至超过了常用的抗癌药5-氟尿嘧啶。

  大枣所含的丰富的维生素C也是抗癌的重要因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长期食用大枣有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生率的作用。

  大枣在医学上还有很多作用,比如抗过敏、缓和毒性药物的副作用等等。

  以上笼统介绍了大枣的功能和作用,以下就详细介绍大枣在治病方面的神奇疗效。

二、大枣美容养颜妙方

  本篇先介绍女性朋友比较关注的大枣美容方面的妙方。

  女人哪个不爱美?您看电视上天天各种美容化妆品的广告让您眼花缭乱,而且女人在购买化妆品的时候都格外大方,比给父母买东西更舍得花钱……呵呵,开个玩

笑。可是您看看街上的女人,皮肤也没见得多么好,有时候真恨不能把自己的脸给PS了。其实,大家都只是在跟风,化妆品买了一大堆,说得都天花乱坠,可用到自己

的脸上却效果甚微。我们古代的美女也没有什么高级的化妆品,不也是肌肤如雪吗?关键是她们抓住了根本,即从内部调理,气血顺畅了,自然脸色红润,精神焕发!

  古时候,河南淇县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名叫青姑的女子,虽年过半百,但依然长得亭亭玉立,“颜如处子”,她的皮肤和婴儿的肌肤那样白嫩光滑,原因就是她平

常爱吃枣。这个故事见于宋朝孙光宪所著的《北梦琐言》一书。传说黄帝的元妃嫘祖也是因为精于吃枣而容颜美丽,青春常驻。

  中医说:“女子以血为本”,女人每月要来月经,由于这样的特殊生理问题,往往导致血虚,而血虚的人,脸色常常呈现黄色。血虚是每个女人都有的问题,只不过

轻重不同,因此女性应注重补血,那应该怎么补呢?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因为药物毕竟不能常吃,要注意平时用食物补血,而在补血的食物之中,效果最好的就要

数大枣了。《本草备要》说大枣有“补中益气、悦颜色”的功效。中医认为,大枣可治疗营养不良、气血不足引起的面容枯槁、肌肤晦暗以及气血不正等症。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大枣中的铁和钙等矿物质,能促进造血,防治贫血,使肤色红润。大枣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皮肤细胞代谢,促进皮下血液循环,防

止色素沉着,使皮肤白晰细腻,毛发光润,使面部皱纹平整,达到美白祛斑、护肤美颜效果。只要坚持吃枣,就可以使气血充足,从而润泽肌肤,调节内分泌紊乱等,

这样就可以不用任何化妆品就能比用化妆品的人还漂亮。

  民间也有“门前一颗枣,红颜直到老”、“若要皮肤好,粥里加大枣”的说法。大枣可以做成各种美食,如大枣粥、大枣糕、大枣茶和大枣汤等。大枣既能美容,又是美

食,何乐不为呢?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些大枣的美容妙方:

1、补血养颜妙方

  通过食用下面的方子,可以让女性朋友气血充足,从而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而不会因为气血不足出现面容枯槁、晦暗等等。

  【西洋参大枣粥】

  原料:西洋参3克,大枣10枚,粟米100克。

  制作:先将西洋参洗净,置清水中浸泡一夜,切碎西洋参;洗净大枣;将西洋参、大枣、粟米及浸泡西洋参的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些清水,小火熬60分钟。

  用法:每日1次,早晨食用。

  功效:久食本粥可使身体变得强壮,皮肤变得细腻红润。适用于四肢无力,气虚体弱,面色苍白无光泽者。

  【大枣菊花粥】

  原料:大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

  制作: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大枣香菇汤】

  原料:干香菇20只,大枣8枚,料酒、精盐、味精、姜片、花生油各适量。

  制作:将干香菇先用温水浸发至软,再用凉清水洗去泥沙;将大枣洗净,去核。用有盖炖盅,加进澄清过滤的泡发香菇的水和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香菇、大枣、

精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盖上盅盖,上蒸笼蒸1小时左右。出笼即可食用。

  特点:滑润适口,甜、咸、香、辣味均有,但口味柔和鲜香。

  功效:健美、抗衰老,会使女性容光焕发,青春久驻。

  【大枣炖兔肉】

  原料:兔肉150克,大枣6枚,生姜5克,料酒、食盐、葱等调味料适量。

  制作:将兔肉切块,加料酒、盐腌渍20分钟。大枣放锅底,上放兔肉,加生姜片、葱等调料及水少许,炖至熟烂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补中、益气健脾、养血补血、护肤美容。

  【大枣黄豆粥】

  原料:黄豆50克,大枣10枚,粳米200克。

  制作:①黄豆洗净泡发一宿。②大枣温水泡15分钟后洗净。③粳米冲洗一下,放入锅中,加水烧开。④放入黄豆小火熬40分钟,再加入大枣熬40分钟。食用时,可

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糖或盐拌匀即可。

  功效:补气活血,滋润肌肤。方中黄豆益气养血,健脾宽中,润燥行水,通便解毒。黄豆含有很多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如经常食用,会提高肌肤的新陈代谢能

力,促进肌肤排除毒素,令肌肤润泽青春。大枣可使身体气顺血旺,配合黄豆中丰富的养料送达毛发与全身细胞,以达到润泽肌肤的功效。是肌肤干燥粗糙、发质干枯

人士的食疗佳品。

  【大枣桂莲鸡蛋汤】

  原料:大枣10枚,桂圆肉20克,莲子40克,鸡蛋100克,姜10克。

  制作:鸡蛋放入冷水锅内,放在火上加热煮熟,去壳;桂圆肉洗净;莲子去心,保留莲子衣;大枣去核,洗净;生姜去皮切片;锅内放入适量水,用旺火煮开,下

入桂圆肉、莲子、大枣、姜片、鸡蛋,用中火煮2小时即成。清淡适口,回味甘甜。

  功效:宁心安神,养血润肤。

2、祛皱美容妙方

  【大枣花生炖猪蹄】

  原料:大枣100克,花生米(带红衣)100克,猪蹄4只,料酒25毫升,酱油6O毫升,砂糖30克,葱段3O克,鲜姜15克,八角、花椒、小茴、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大枣和花生米用清水洗净后放碗中,加清水浸润备用。将猪蹄上的毛去净,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煮四成熟捞出,加入酱油拌匀。锅内入油适量,旺火烧

七成热,将猪蹄倒入,炸至金黄色捞出,放砂锅内,加入清水,将猪蹄淹没,烧沸后,加入大枣、花生米及调料,继续用小火烧至猪蹄烂熟即可。

  用法:每天吃猪蹄1个,并同时吃适量大枣和花生米,分四天吃完,经常食用。

  功效:本方养颜美容,防止和减少面部皱纹,维护皮肤弹性,并有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作用。适用于需要美容和防治面部皱纹者,对患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白

细胞减少及身体虚弱者有疗效。

  按:花生米,又称“长生果”,常食花生,有滋补强壮之功。猪蹄(亦称猪爪、猪脚)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是改善组织细胞、使皮肤丰满润泽、减少皱纹的美容

食品。《本草图经》说猪蹄能“填肾精而健腰脚,滋脾胃以滑皮肤,长肌肉可愈溃疡,助血脉能充乳汁,较肉尤补”。以上三味同炖食,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食补的功

效。

  本方为高营养方剂,为胶质黏厚之品,应细嚼慢咽,不可吞食;其次,胃脘胀满,消化不良者,应减少食之;花生米一定要带红衣,因红衣亦有疗效。



  【大枣生姜美容茶】

  原料:大枣250克,生姜500克,沉香、丁香各25克,茴香200克,盐30克,甘草150克。

  制作:所有材料共捣为末,和匀备用。

  用法:每次15~25克,清晨煎服或泡水代茶饮。

  功效:此茶具有补脾养血、安神解郁、消除皱纹、容颜不老之功效,久服令人容颜白嫩、皮肤细滑、皱纹减少。

  【仙人粥】



  原料:制首乌30克,粳米60克,大枣20枚。

  制作:用竹片刮去首乌皮,切片煎取浓汁去渣,将浓汁同粳米、大枣于砂锅内煮粥,熟时加适量红糖,再煮1~2分钟即成。早晚空腹食用,7~10天为一疗程,隔5

天后再食用。

  功效:抗老祛皱。

3、消斑祛痘妙方

  脸上的色斑、青春痘让人不胜其烦,这些方子可以让您摆脱这方面的困扰。

  【大枣莲药羹】

  原料:山药50克,大枣20克,薏米3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制作:①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小丁;②大枣洗净;③莲子洗净,泡软,去莲心;④薏米淘洗干净,与山药、大枣和莲子同放锅中,加入少许水,煮至成粥,放入

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即可食用。

  功效:有很好的润肤、祛斑、防皱功效。

  【薏米大枣粥】

  原料:生薏米100克,大枣12枚,水4碗。

  制作:①生薏米用水浸洗;②将4碗水及生薏米倒入煲中;③最后放入大枣(去核),以小火煲4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活血养颜,可减少脸部蝴蝶斑及产后面色黑滞及恶露不绝等问题。



  【大枣木耳养颜汤】

  原料:大枣10枚,黑木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①将大枣冲洗干净,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后捞出,剔去枣核;②黑木耳用清水泡发,摘洗干净,切成小块;③把大枣、黑木耳放入汤盆内,加入适量清水、

冰糖,上笼蒸约1小时即成。每日早、晚餐后各服一次。

  功效:润肺补血、活血调经、防治脸部黑斑。脸部长黑斑和气滞血瘀、肌肤营养不良有关,方中大枣补血可使脸色红润,黑木耳可清肺益气,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本汤可调和营养,补气活血。经常服食,可以使面色红润、驻颜祛斑、体态轻盈苗条,并用于治疗面部黑斑、形瘦。

  【大枣木耳猪肝汤】

  用料:黑木耳20克,猪肝500克,生姜1片,大枣5枚,盐少许。

  做法:①将黑木耳用清水透发洗干净;②猪肝,生姜,大枣分别洗净后,猪肝切片,生姜去皮,大枣去核;③加入适量清水于煲内,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

黑木耳,生姜和大枣,继续用中火煲1小时左右。加入猪肝,等猪肝熟透。便可加盐调味,饮用。

  功效:补益血气,活血祛瘀。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黄褐斑。中医认为,如果过度疲劳,夜眠不酣,就会容易出现肝失疏泄,脾运不力、气滞血瘀的症状,眼睛周围

会出现黑晕。经常适当饮用此汤,有助于预防以上症状的出现。如果妇女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经期腹痛、黑眼圈、脸上出现黄褐斑,都可以用此汤作食疗。



  【大枣银耳莲子羹】

  原料:大枣10枚,银耳50克,莲子15克,枸杞15克,蜂蜜适量。

  制作:①大枣温水浸泡1~2个小时;②白莲子放入温水中浸泡约2小时;③枸杞温水浸泡半个小时;④银耳泡开,去根撕成小朵;⑤在砂锅里放入适量的温水,

(水的量是所有材料的4~5倍)小火起锅,待均匀受热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炖三个小时左右,莲子略软即可。喝前待温加些蜂蜜,口感更好。

  【大枣莲子鸡腿汤】

  原料:大枣10枚,鸡腿2~3只,莲子15克,薏米15克,姜片、盐各适量

  制作:①干莲子泡水2小时,去除莲心,鸡腿洗净,剁成块状;②汤锅将开水煮沸,放鸡腿,待2分钟后,等有血腥等悬浮物飘上来,将鸡腿捞出;③再重新放一锅

干净的水,煮沸,下莲子、大枣、鸡腿、姜片,中火炖1小时,鸡肉熟软后,再下盐调味;④再小火炖半个小时,出锅即可。

  功效:此汤润泽皮肤,淡化皮肤斑点,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皱纹。

  【大枣薏米汤】

  原料:大枣20克,薏仁米20克、白果15克(去壳除衣)、桂圆肉10克,鹌鹑蛋6只。

  制作:一同放入锅内同煮40分钟,再加上煮熟去壳的鹌鹑蛋,煮上半小时,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食之。

  功效:此汤具有养心神、清湿毒、健脾胃之功效。常食可使皮肤少生暗疮、粉刺、扁平疣等,使皮肤滋润嫩滑、光洁白净。

  【黄柏大枣油】

  原料:黄柏20克,大枣7枚。

  制作:将大枣烧成枣炭,与黄柏共研成细面,加香油煎水。

  用法:用纱布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清热化湿,消炎去痘。治疗青春痘,一般用3~5次即可收效。

  【枣椒葱须膏】

  原料:大枣3枚,胡椒7粒,葱须10个。



  制作:将大枣、胡椒、葱须共捣成泥膏状,备用。

  用法:将枣椒葱须膏摊在布上敷患处,3天换药1次。

  功效:养血活血,美容祛痘。一般用3~5次可获效。

  此外,用大枣10枚,芹菜100克,煮汤经常服用,对消除痤疮也大有裨益。

  4、减肥瘦身妙方

  【大枣玫瑰减肥护肤茶】

  材料:绿茶(龙井)饮茶量,干玫瑰花7朵,大枣5枚。

  用法:用开水300毫升,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可根据口味调入冰糖或蜂蜜。代茶随意饮用。味道青涩甘甜,耐人回味。

  功效:增大排泄油脂量,达到减肥效果。玫瑰花可消脂,大枣可补血养气养颜,绿茶清理皮肤。

  【大枣减肥茶】

  原料:大枣10枚,玫瑰花3朵,山楂10克,枸杞子15克,荷叶粉25克,柠檬半个(或桔皮10克),白菊花6朵。

  制作:①准备1800毫升的清水将大枣、玫瑰、山楂、荷叶粉、枸杞、菊花都放进去一起煮,放在炉火上直到滚十五分钟左右;②把切片后的柠檬放进去,一分钟熄

火。滤去药渣,取汤,凉后服用。

  用法:初期每天饮用一两杯,肠胃适应了以后可以当茶喝,等到瘦的差不多就可以把间隔时间拉长,一星期喝一两次就可以了。最好是空腹时饮用,在饭后喝也可

以的。可以一次熬好两天的量,放在冰箱里备用,冷热都可以喝,一般喝一个月就可以了,停了以后只要注意饮食调节好就不会反弹的。

  【燕麦大枣木瓜羹】

  原料:木瓜(水果型)250克,燕麦片150克,大枣8枚,冰糖15克,水适量。

  做法:①木瓜削皮去籽,切成细丁;②大枣洗净,拍扁去核;③煮开清水,放入大枣,煮10分钟,待大枣出味;放入燕麦片,稍加搅拌,沸腾后倒入木瓜丁和冰

糖,待冰糖融化后即可品尝。此羹还可加糯米或粳米,做成美味粥品;也可加牛奶,更香浓细滑。

  功效:减肥降脂,丰乳通便,滋润养颜。本品饱腹感强,可控制食欲,健康减掉体重。

5、丰胸隆乳妙方

  女人都想拥有S型身材,对于自己的扁平胸部总是不满意,但能天生拥有好身材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想隆乳,又觉得不安全,吃丰胸丸,花了大钱又没效果,

现在就为您介绍几款丰胸又补血的药膳食谱,做法简单又美味,您不妨试试:

  【大枣黄豆排骨汤】

  原料:大枣10枚,黄豆50克,猪排骨500克,黄芪20克,通草20克,生姜片、盐各适量。

  制作:①将猪排骨洗净,剁成块,黄豆、大枣、生姜洗净;②锅内加水,用中火烧开,放入排骨、黄豆、大枣、生姜和药包,用小火煮2小时,拣去药包,加盐调

味即成。肉香汤鲜,可喝汤、食肉及黄豆、大枣。

  功效:益气养血通络,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乳房干瘪之女性。黄豆含丰富类似雌激素的黄酮类物质,可促进乳房发育。

  【玉女补乳酥】

  原料:花生100克,大枣(去核)100克,黄豆100克。

  制作:①花生及黄豆连皮烘干后,磨成粉,大枣切碎,充分混合均匀。②加少许水使其成形,然后将其揉成小球后,再压成小圆饼状。③烤箱预热10分钟,再以

150℃烘烤15分钟,即成。每次食用3~5块。

  按:据传这道丰胸圣品是清朝太医特别为慈禧研制的。



  【黄芪大枣茶】

  原料:黄芪10克,大枣3枚。

  制作:用开水冲泡,待温热时饮用。

  功效:平素食用玉女补乳酥,再来杯黄芪大枣茶,不只叫您胸围卓然挺拔,更能让体内五脏运行顺畅。

  按:据说,常常食用这道点心,令慈禧年轻时体态骄人,备受咸丰宠爱,即使年老了也还风韵犹存。现代营养学分析认为,大枣能生津、调节内分泌,促进第二性

征发育;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脂;黄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及蛋白质;黄芪行气活血,四者搭配能使胸部尺寸升级到您满意的状态,同时还温暖子宫提高受孕率。

  【桂圆大枣木瓜丰胸茶】

  材料:桂圆肉5、6粒,大枣3枚,木瓜片3片,水250毫升。

  制作:将全部材料置于锅内,煮沸后即可饮用。

  功效:养血丰乳。

三、大枣益寿延年妙方

  这一篇我们再来关心一下老年朋友,讲一下大枣延年益寿的妙方。大枣是一味很好的延寿佳品。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活到101岁,后人称他为“孙真人”、“药

王”,据说他经常服食大枣。孙思邈认为大枣“久服轻身,长年不饥,似神仙”。《贾氏说林》还记载:“昔有人得安期大枣,在大海之南煮,三日始熟,香闻十里,死者

生,病者起。”

  大枣抗衰的功效前面已经说了,这里不再重复,重点选介几首益寿延年的妙方,让老年朋友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为身体健康带来收获。

  【参枣米饭】

  原料:党参10~20克,大枣20枚,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制作:①党参、大枣同水煎半小时,去党参渣;②糯米蒸饭,大枣铺于饭上,枣参汤加白糖煎为浓汁淋在饭上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养胃。适用于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肢体浮肿,大便溏薄等症。

  【大枣茯苓糯米粥】

  原料:大枣10枚,糯米200克,茯苓15克,枸杞子15克。

  制作:①糯米、大枣分别淘洗干净,浸泡1~2小时;②锅中放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烧开后下糯米、大枣、茯苓,煮开后转小火慢熬40分钟;③下枸杞继续煮5~10分

钟,喜甜的可以同时加入适量冰糖至融化即可。

  【大枣枸杞茶】

  原料:大枣6枚,枸杞子10克。

  制作:将枸杞子、大枣一起放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转用小火焖煮5分钟即可。也可以用开水直接冲泡服用

  功效:枸杞能补肝肾明目、增强免疫力、滋养强身等多种优点,本方简便易行,对于身体虚弱、肠胃不适、容易口干舌燥、肝机能代谢失调者可以长期服用。如口

干舌燥很严重或火大者可另加菊花1~2朵一起冲服。

  【首乌大枣粥】

  原料:何首乌粉25克,大枣50克,冰糖15克,粳米50克。

  制作:先将粳米、大枣一同入锅,熬煮成粥。待粥半熟时加入何首乌粉,边煮边搅匀,至粥黏稠即成,再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此粥有补肝肾、益精血、通便、解毒等功效,适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失眠健忘、梦遗滑精等症,老年性高血压、血管硬化患者久服可

延年益寿。

四、大枣防治感冒妙方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有的人甚至一年要感冒好几次。感冒了,打针吃药,味道苦、疼痛,谁都不愿意。只要您学会用大枣治

感冒,就不必担心打针吃药了。感冒是因为风寒和病毒等因素引起的。风寒就是受凉,这种感冒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清涕、全身酸痛,有些人会出现发烧,这种感

冒只要发发汗,把风寒表出来就会好了,可以服用姜枣苏叶汤或葱姜大枣汤,汗出病情就会减轻。病毒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有些人觉得嗓子发呛,就好像烟熏

似的,这种感冒要清热解毒,可以服用银花大枣茶。还有的人,经常反复感冒,是因为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引起,可以服用大枣豆豉汤,在感冒流行期间,还可以服

用大枣芫荽汤预防,下面就为您介绍这几个方子的配方和用法:

  姜枣苏叶汤:生姜3克,大枣3枚,苏叶3克,红糖15克。将生姜切丝,大枣劈开,与苏叶共装茶杯中,冲入热水200毫升,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适量红糖,搅匀趁热

饮用。服后躺在床上,盖上被子,身体就会微微汗出,感冒症状就会减轻,服用一两天就可以痊愈。

  葱姜大枣汤:葱白9克,生姜6克,大枣10枚。先将葱白、生姜洗净切丝,与大枣、粳米加水煎汤,乘热服用,每日2次。疗效同上方。

  银花大枣茶:银花10克,大枣5枚,菊花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清热解毒,可治疗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

大枣豆豉汤:大枣5枚,淡豆豉 15克,防风10克,水煎服,日 1剂。10剂为 1个疗程。本方补气散寒,可用于反复感冒的患者。

  大枣芫荽汤:大枣5枚,芫荽10克(干品6克),白萝卜15克,生姜5克。将生姜、萝卜洗净切丝,芫荽洗净切断,大枣切开。先煮大枣,待大枣膨松后加入余品,微

煮食用,每日2~3次。可预防感冒。



五味神油(西药)通治皮肤病



组方:氯霉素片,地赛米松片,扑尔敏片,维生素B2片,654-2片各取一定数量研细末加香油调成  

用法: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涂药膏一薄层,每日一次。        

主治:深部脓胞疮,湿疹,接触性皮炎。



止痛抗癌中药



  1、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肝、肾、脾经。袪风湿,散寒,止

痛。主要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

乌头碱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2、五加皮:辛、苦、甘、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尿退

肿,止血止痛。适应症骨肉瘤、肿瘤骨转移、放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用

量15~30g。本品含a-芝麻素、紫丁香甙、异秦皮素葡萄糖甙、谷甾醇、胡萝卜

甙、4-甲氧基醛、鞣质及维生素B1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应

激、抗排异、增强戌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增强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肿瘤、

抗四氧嘧啶性高血糖、促进未成年大鼠副性腺发育及止血等药理作用。

  3、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4、九里香:辛、微苦,温。能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抗癌。

用量6-9g。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花、叶、根。[别名]五里香、千里香、月橘、

过山香。

  5、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适应症肝、

胆胰头癌。用量9~15g。

  6、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

血,利胆退黄。适应症肝癌、胆囊癌、胰头癌等。用量15~30g。

  7、防己:苦、辛,寒。归肝、肾、膀胱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适应症肾癌、膀胱癌、骨肿瘤、肺癌等。用量9~15g。

  8、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全

蝎主要含蝎毒,为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类似蛇毒神经毒蛋白。

  9、威灵仙:辛、苦,微温。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对

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贲门癌及喉癌等。用量15g-30g。

  10、白芍:甘,酸,苦,微寒。入肝,脾,心经。补血,平抑肝阳,缓急

止痛,止汗。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胃癌,肠癌,肝癌,及骨

肉瘤。用量9-15g。



中药大全,太难得了!收藏起来,从此小病不求人



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没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中药是中国的瑰宝,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可以用它们来对付百病,我们更可以

将其用在食疗之中,调养自己的身体~

常用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常见病不求人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健脑安神大法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医院最新发现:六味地黄丸的新妙用,针对12种老年病!收了吧!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出自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它以滋补肾阴为主。

有的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希望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确,“六味地黄丸”对12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绝对值得

珍藏。

六味地黄丸

1.口干症

中老年人患口干症若无其他原发病症,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好。

方法:每次服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1疗程。

2.过敏性鼻炎

六味地黄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又能抑制抗体的生成,抑制过敏反应,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用六味地黄丸加色甘酸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长,复发少。

3.轻中度高血压

有人将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

治疗组22例用六味地黄丸和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16例用心痛定加维生素E治疗。

结果,中药组降压率为90.9%,西药组降压率为87.5%。

4.遗尿症

本品对因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效果显著!

方法:取本品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4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5.增强化疗药效果,减少毒副作用

自化疗的第1天开始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连服20天。

据临床观察,患者服用本药后,化疗药物的药效显著增强,而副作用明显减少。

6.早衰

如须发早白,皱纹增多,皮肤枯燥等未老先衰现象,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延缓其衰老进程。

7.老年皮肤瘙痒症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增强雄激素分泌、兴奋性腺轴、减慢皮脂腺萎缩、缓解皮肤干燥等作用。

方法:每次服8克,每日服2次,五日为一疗程。

8.糖尿病

轻度糖尿病患者除调节饮食外,加用六味地黄丸,可降低血糖、尿糖,改善症状。

9.更年期综合征

服用六味地黄丸3个月后,患者的潮红、潮热、出汗、心悸、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得以改善。

10.脑出血后遗症

服用六味地黄丸对脑出血后遗症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1.老年性痴呆

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可诱发动物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临床试验证实,六味地黄丸对改善健忘及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12.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应用六味地黄丸,利用其糖皮质激素效应,代替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这样可避免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方法:每次18克,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六味地黄丸对一系列问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就算是补肾的佳品,也要科学的服用,随意服用反而会危害健康。几种人不能吃六味地黄丸?

1

肾阳虚的人

肾阳虚的人,在感到腰膝酸软的同时,夜间小便增多,大便经常不成形,总感到怕冷、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等,这种人服用六味地黄丸,无异

于雪上加霜!

2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人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也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人,平时食欲欠佳,经常胸闷、胃胀,大便溏泄,舌苔偏厚,六味地黄丸中的地

黄、山萸肉等过于滋腻,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3

有肾阴虚但又有感冒腹泻的人

感冒发烧期间、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时候,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暂时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须待邪祛病愈后再服。

4

健康的人

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但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一般主张服用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期间停一两天。

六味地黄丸竟能对付这么多的老年病,真是让人恍然大悟!赶紧发送此文给朋友们吧,家庭常备



速效救心丸的最新用途!建议收藏!



救心丸的新用途,太出人意料了!大家可以收藏,也希望大家琢磨一下其中的

道理!

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麝香,蟾酥等名贵中药组方,可增加冠脉血流量,

缓解心绞痛,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必备良药。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

速效救心丸有如下临床新用途:

1痛经

速效救心丸舌下含化5粒,每日3次,经前5天开始服用,连用5-7天,经期减量

或停用,连用1~3个月经周期。

2神经性头痛

速效救心丸2粒含服,每日2次,连服一月,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退休族体质轻松测 送你一张免费体质自测券,速抢,仅剩158张! 小程



3脑梗塞

速效救心丸每次10粒,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4三叉神经痛

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20粒,痛缓时每次8粒,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

5支气管哮喘

发作时含化速效救心丸10粒,每日3次,连用7天。

6中风后遗症

速效救心丸每次口服10粒,每日3次,一月为一疗程。

7脑动脉硬化症

速效救心丸10粒含化,每日2次,20天为一疗程,其效果优于同类西药。

8脑震荡综合症

速效救心丸,16岁以下每次口服5粒,16岁以上10粒,每日3次。

9胆石症绞痛

发作时服速效救心丸10粒,无缓解者2小时后可重复给药1次。

10尿路结石、肾绞痛

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6粒,同时服用排石冲剂1包,每日3次,每日饮水1500-

2000毫升,并适当运动。绞痛发作时,增加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6粒1-2次,每

次间隔15分钟。

11痉挛性腹痛

速效救心丸对胆结石、急性胃肠炎、胃痉挛、胆道蛔虫症等引起的急性胃肠痉

挛性腹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方法:疼痛剧烈发作时每次口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待疼痛缓解后,每次取4-

6粒含服,每日3次,在该药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任何药物。

治疗机理是速效救心丸与松弛胃肠平滑肌有关,故能缓解胃肠肌痉挛而引起的

急性腹痛,且无抗胆碱类药物的口干、眼花、心悸、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还有报道用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与同期内注射阿托品作对照

观察,其治疗效果也大致相同。

12胃痛

速效救心丸对气滞胃脘、胃失和降而引起的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

气频频等,具有较好理气止痛作用。方法是胃痛发作时,每次含服6粒,如10

分钟后未见效,可再服一次。一般服药后10-30分钟疼痛即可减轻。若服用3次

以上无效者,当改用其他药物。

1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口服速效救心丸,每次10粒,每日2次。同时可用速效救心丸20粒,研细末后

加适量陈醋调匀,以消毒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日3次,一般用药后当日即

可减轻疼痛。

14降血糖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用速效救心丸治疗60例高血脂症患者,患者每

次含化或吞服该药5粒,每日3-4次,不再服用任何有降脂作用的药物,服药3周

后52例患者血糖降至正常,有效率为86.7%。

15抗心律失常

中山医科大学、广州中医学院等医疗单位用速效救心丸对心室晚电位患者治疗

2周,转阴率为73.33%,而消心痛仅为7.6%。

16肺心病

北京、山东等大医院用速效救心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舌下含化或吞服,与

常规西药配合治疗慢性及急性发作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总有效率为90%以

上。而且长期服用还能预防这一类疾病的发生。

17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天津胸科医院对55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观察,使用速效救心丸1-3个

月,急性发作时服10-15粒,平时每日3次,每次5粒,治愈率为54%,总有效率

达94%。

18颈源性眩晕

速效救心丸每日3次,每次6粒,连续服用1-3个月收效,有效率达96%。

19癔病

因生气或强烈精神刺激引起的突然抽风、口眼紧闭、呼吸困难、呼之不应者,

速效求心丸15粒舌下含化,3分钟后患者即可清醒,2小时后再含服10粒即愈。

20足跟痛

足跟疼痛时,取速效救心丸5粒,研为细末,与消炎止痛膏混匀,置于伤湿止

痛膏中央,外贴足跟疼痛处,再用热水袋热熨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日2

次。外敷膏药每日1换,连续5-10天。若每日用热水泡足后再外敷本品。疗效

更佳。

另外,还有临床报道,应用速效救心丸治疗三叉神经痛、胆结石、尿路结石、

胆绞痛、肝炎引起的肝区疼痛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长期服用且无成瘾性、

耐药性和毒副作用。



中成药-太全了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

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胃火:

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中经络:

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肝阳上亢:

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燥热内结:

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

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 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 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暑厥用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五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六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七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八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第三十九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第四十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一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二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三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四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五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第四十六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七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八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第四十九节 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二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第五十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四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五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六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第五十七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八节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第五十九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第六十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一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第六十二节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三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四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六十五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六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实用的:常见病的联合用药方案



常见病的联合用药方案,实用!

1乳腺增生病

1、乳宁片+逍遥丸+维生素E

2、乳癖消+小金丸+门冬酰胺片

以上疗程1—3个月。

2宫颈炎

1、抗宫炎片+阿奇霉素+消糜栓

2、抗宫炎片+头孢克肟+保妇康栓

3、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聚甲酚磺醛阴道栓

抗菌药物的计量和疗程必须足够。

3霉菌性阴道炎

1、制霉素片+克霉唑栓或咪康唑栓+苦柏止痒洗液

2、氟康唑胶囊+保妇康栓或复方莪术油栓+湿痒洗剂

初次患者应选阴道局部用药,下次月经后在进行一个疗程,严重或多次复发性

患者应全身和局部同时用药,多次复发性患者的治疗疗程应延长,或预防性间

歇用药。

4滴虫性阴道炎

1、奥硝唑胶囊+甲硝唑栓+妇科洗液

2、替硝唑片+苦参栓+妇科洗液



口服甲硝唑片单次大剂量服用2g,治疗常规应在下次月经后在进行一个疗程。

5痛经病

1、月月舒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

2、妇科调经片+痛经贴

6盆腔炎

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

腔脓肿。

1、头孢克肟+多西环素 +金刚藤软胶囊或妇科千金胶囊

2、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金刚藤软胶囊

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宫炎平胶囊

盆腔炎症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应足够,疗程

宜长。

7膀胱炎、尿道炎

1、呋喃妥因+阿莫西林+三金片

2、头孢氨苄+磷霉素+热林清

3、盐酸左氧氟沙星+宁泌泰胶囊

首选药物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次选药物SMZ,氟喹诺酮

类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疗程3-7天。

8肾盂肾炎

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肾炎舒

2、头孢克肟+宁泌泰

3、盐酸左氧氟沙星+宁泌泰胶囊

首选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疗程至

少14天一般2-4周,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常需4-6周。

9胃食管反流病

1、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

2、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猴头菌颗粒

10急慢性胃炎

急性感染期用药

1、阿莫西林+替硝唑+雷尼替丁+硫糖铝片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分散片+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

3、伊托必利+铝碳酸镁+阿莫西林+奥硝唑

以上消炎药服用7—10天,抑制胃酸分泌药和胃粘膜保护剂服用6--8周。

丽珠得乐+庆大霉素普鲁卡因+莫沙比利,用于胃酸少患者。

11消化性溃疡

1、阿莫西林+替硝唑+雷尼替丁+硫糖铝片

2、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

3、伊托必利+铝碳酸镁+阿莫西林+奥硝唑

以上消炎药服用7—10天,抑制胃酸分泌药和胃粘膜保护剂服用4—6周。

12功能性消化不良

1、伊托比利+消食颗粒

2、多潘立酮+胃蛋白酶

13溃疡性结肠炎

丽珠肠乐+柳氮磺吡啶+蒙脱石散

14急性肠炎

1、小檗碱+盐酸左氧氟沙星

2、藿香正气+止痢宁

15小儿腹泻

1、蒙脱石散+丁桂儿脐贴+妈咪爱(急性)

2、妈咪爱+参苓白术散(慢性)

16慢性肠炎

1、常乐康+穿心莲或炎立消

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乳酸菌素+培菲康

3、常乐康+蒙脱石散+炎立消或双簧消炎片

4、小檗碱+头孢克洛 +乳酶生+灌肠剂(锡类散)

17脂肪肝

复方益肝灵+熊去氧胆酸+脂必妥或山楂精降脂片

18高脂血症

1、混合型:辛伐他丁+山楂精降脂片

2、高胆固醇血症: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

3、高甘油三酯血症:非洛贝特+银杏叶或血塞通

以上患者伴有转氨酶增高可加护肝药如护肝片,益肝灵等,另有保健品卵磷脂

可推荐给顾客。

19高血压

1、吲达帕胺片+马来酸依那普利

2、吲达帕胺片+非洛地平

3、非洛地平+马来酸依那普利

4、倍他乐克+马来酸依那普利

5、马来酸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

6、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

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在一级的只需服用其中的一个品种,血压在二级的先服用

一种,观察一段时间后,入不行再联合用药,血压在三级开始就需联合用药,

另可配以天然维生素E或银杏叶片,小剂量长期服用。保健品如鱼油,卵磷脂

可推荐给顾客。

20冠心病

1、鲁南欣康+倍他乐克或普萘洛尔+阿司匹林+血塞通

2、鲁南欣康+恬尔心+阿司匹林+心可舒丸或银杏叶

另有保健品如鱼油,卵磷脂可推荐给顾客。

21病毒性心肌炎

1、黄芪颗粒+维生素C+辅酶Q10+卡托普利

2、板蓝根+肌苷片+辅酶Q10+维生素C

22脑供血不足

1、西比灵+银杏叶+心脑康

2、倍他司丁(敏使朗)+血塞通+肠溶阿司匹林片

23颈椎病

1、根痛平+血塞通片+西比灵

2、骨刺平+倍他司丁(敏使朗)

可配合贴膏外用,疼痛较重者布洛芬缓释胶囊。有潜力的顾客可推荐颈椎牵引

器配合治疗。

24糖尿病

2型糖尿病

1、二甲双胍缓释片+降糖胶囊。

2、格列齐特+降糖胶囊。

3、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片+降糖胶囊

4、拜糖平+二甲双胍缓释片

5、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

1型糖尿病

1、罗格列酮+胰岛素

2、拜糖平+胰岛素

另有蜂胶胶囊,鱼油,卵磷脂,维生素E等推荐。

2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羟苯磺酸钙片+银杏叶或天然维生素E

26甲状腺功能亢进

1、甲巯咪唑+倍他乐克+参芪扶贞+复合维生素

2、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黄芪颗粒

27前列腺增生

1、非那雄胺+普乐安片

2、萘哌地尔+癃闭舒胶囊

炎症期加服抗生素,患者可配以补肾强身片,六味地黄丸,参茸补肾片等补肾

药。

28细菌性前列腺炎

1、盐酸左氧氟沙星+普乐安片

2、头孢克肟+泽桂癃爽

患者可配以补肾强身片,六味地黄丸,参茸补肾片等补肾药。

抗菌药的选用:

宜选用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

类,SMZ,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急性感染期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细菌性前

列腺炎治疗较困难,疗程需较长急性期需2-4周,慢性需1-3月,一般为4-6周。

29带状疱疹

1、阿昔洛韦片+维生素C+强的松+阿昔洛韦乳膏

2、泛昔洛韦+维生素C+强的松+干扰素乳膏

患者疼痛加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双氯芬酸止痛。

30疣

病毒灵+大败毒胶囊+转移因子+干扰素乳膏

31头癣及脂溢性皮炎

1、复方酮康唑洗剂+硝酸益康唑乳膏

2、酮康唑洗剂+特比萘芬乳膏+灰黄霉素片

另可加录雷他定或西替利嗪止痒,补充B族维生素。

32手、足癣

可选用药物酮康唑,益康唑,特比萘芬,联苯苄唑,咪康唑等乳膏及喷剂等,

任选其中一种疗程2—4周。

配以B族维生素服用,重症加服氟康唑胶囊口服。

33神经性皮炎、湿疹

1、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丹皮酚乳膏,

2、复方康纳乐霜+丹皮酚乳膏

3、复方曲奈德乳膏+丹皮酚乳膏

4、曲咪新乳+丹皮酚乳膏

以上患者口服湿毒清胶囊或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34痤疮

1、维A酸乳膏+丹参酮胶囊

2、阿达帕林凝胶+穿心连片

3、丹参酮胶囊+克林霉素凝胶+葡萄糖酸锌片

35过敏性皮肤病

1、西替利嗪片+尤卓尔

2、氯雷他定片+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丹皮酚乳膏

以上患者可配以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片服用。

36睑腺炎

1、氯霉素星眼水+氧氟沙星凝胶

2、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滴眼液+红霉素眼膏

37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1、氯霉素眼水+氧氟沙星凝胶

2、妥布霉素滴眼液+金霉素眼膏

38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1、阿昔洛韦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

2、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滴眼液+金霉素眼膏

39沙眼

1、利福平滴眼水+左氧氟沙滴眼液+金霉素眼膏

2、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阿奇霉素片

40鼻炎、鼻窦炎

1、通窍鼻炎片+头孢拉定+鼻通滴剂

2、胆香鼻炎片+阿奇霉素+外用滴鼻液

急性期抗生素疗程10-14天,多次复发性患者的治疗疗程应延长。

41过敏性鼻炎

1、通窍鼻炎片+西替利嗪+鼻通滴剂

2、胆香鼻炎片+氯雷他定+外用滴鼻液

42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1、阿奇霉素片+穿心莲滴丸+西地碘含片

2、头孢克洛+银黄颗粒+口泰(复方氯已定含漱液)

3、阿莫西林+炎立消+银黄滴丸含化

首选药物阿莫西林,青霉素V,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

代,第二代,急性期疗程7-10天。

43急性支气管炎

1、沐舒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茶碱缓释片

2、头孢克肟+清肺止咳丸

44细菌肺炎

克林霉素+头孢克肟+清肺止咳丸

45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片+蛇胆川贝液+维生素C

46支气管哮喘

1、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缓释片+利肺片

2、顺尔宁+普米克+咳喘宁

47口腔溃疡

1、复方氯已定含潄液+一清颗粒+维生素C

2、蜂胶贴膜+维生素C,维生素B2(用于复发性溃疡)

3、西地碘含片+甲硝唑片+清火片

48牙周炎、牙根尖周炎

1、人工牛黄甲硝唑+头孢拉定+口泰(复方氯已定含漱液)

2、阿奇霉素片+替硝唑+一清颗粒

49烫伤

烫伤油+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50关节炎

1、关节止痛膏+骨筋丸+布洛芬缓释胶囊

2、伤湿止痛膏+骨刺消痛胶囊+双氯芬酸缓释胶囊

51痛风病

1、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缓释胶囊

2、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

3、利加利仙+双氯芬酸缓释胶囊

52胆囊炎

1、头孢克洛+复方胆通胶囊+健胃消食片

2、盐酸左氧氟沙星+消炎利胆片

53骨质增生病

1、抗骨增生片+仙灵骨保+阿法骨化醇

2、骨刺平片+碳酸钙 +阿法骨化醇

患者补钙配以贴膏,疼痛剧烈加口服止痛药。

联合用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注意安全用药。



吃什么东西最祛火 转载自紫竹仙姑(拒聊拒加群)



吃什么东西最祛火

首先要说的是,火与火不同,每个脏腑的火,祛法不同,应用多端。所以,祛火并不能一概而论。

心火主要表现是舌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

肺火主要主要表现是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

肝火主要表现是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

脾胃火之主要表现是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

肾无实火。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

一般来讲,实火应清降泻火,而虚火则需滋阴,有些还需用补法。

1、清热解毒

菊花、黄瓜、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等。

2、苦寒制火

苦瓜、苦菜、厥菜、丝瓜、田螺、茄子、小米、苦荞、石斛、蒲公英等。

3、利湿泻火

冬瓜、西瓜、薏米、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等。

4、攻下实火

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

5、凉血敛血

莲藕、梨、荸荠、生地、木耳、糯米、藕粉、荠菜、玉米须、芒果、鳗鱼、竹叶、白茅根、马齿苋

————以上5种方式,多用于祛实火。

6、滋阴降火

甲鱼、海带、紫菜、海参、菠菜、猪血、猪肝、乌鸡、南瓜、蛤蜊、银耳等。

7、甘温除热

党参、白术、白菜、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窝、蜂乳、茴香、芥菜、樱桃、石榴、乌梅等。

8、补脏熄火

黑豆、山药、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鸽蛋、鹌鹑、雀肉、鳝鱼、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

————以上三种方式,多用于祛虚火。

区分实火和虚火的方法:

1、看大便

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2、看小便

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3、看发热

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实火需清泻,虚火需清养。实火主要是需泻实败火,而虚火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情况。

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祛火当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气虚火旺者表现为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祛火当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实际上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不过对于大部分缺乏这方面知识的人来说,只要囫囵照着以上8条做就没什么问题了,就算细节上稍微照顾不到,影响也不大。



三七的黄金搭档 让药效功力大增 转载自九哥



三七的黄金搭档终于出现了!功效翻十倍,亿万人受益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约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在威胁人体健康疾病中,心

脑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第一杀手”。

而三七,是防治心脑血管病,提高免疫力最常见又有效的中药,且对身体没什么副作用。不过三七怎么吃,功效才能发挥到最大化呢?关键看搭配,搭配得当,功效翻

十倍!

△三 七三七+天麻防治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三七3克、天麻5克,早晚服用,胃肠不好可饭后服。天麻:补益第一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不仅可以定惊、祛风湿,还

具有良好的益气、养肝、止晕、强筋骨的功效。

李时珍认为“补益上药,天麻为第一。世人只用之治风,良可惜也”。天麻粉治头风痛、及降血压、除痰,止痛、祛风湿,行气活血等;三七:补血第一三七,被誉为“南

国神草”,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三七粉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提

示:用天麻粉早晚3克对治疗中老年人失眠效果神奇。三七+西洋参化瘀通络、阴阳双补

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混合起来,一方面三七可

以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以气阴双补,心脏的气、血、阴、阳都得到补充,同时还有化瘀的三七保护,这对心脏来说真是一个幸福的事情。三七+当归益气化

瘀、溶栓通脉三七和当归各适量打成粉(比例可以是1:1),每次1克空腹服。1、三七粉和当归一起吃可以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2、月经不

调、瘀血经闭、痛经:当归益气补血,活血通经止痛,三七粉活血化瘀,从而增加活血痛经疗效。3、临床治疗血证方面,两药合用增加补血生血的功能。如脾不统血

所致的,各种血证,内有瘀血不生的贫血.现代医学研究三七粉有造血功能,当归有补血活血和血功能两药合用补血而不留淤闭。

4、临床上防治冠心病、心卛失常等疾病,三七粉、当归长配合使用以增加补血化瘀作用。5、防治心脑血管病、脑血酸形成、脑出血:临床根据病情相应调解两药用

量,要分清两药使用量的孰轻孰重。6、三七粉、当归两药合用防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粉剂各等量,每次1克空腹服每日三次,疗程一个月。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两药合用防治慢性淤血型,肝炎,脂肪肝也一定疗效。三七+丹参+西洋参预防老年多种病西洋参、三七、丹参按1: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针对病症高血压、脑中风、脑

血栓、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硬化。服用方法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1次(2-3克),重症患者可适当加量,可使用温水、粥水(煮粥后剩下的水)、骨汤送服。坚持服用,否则将前功尽弃。◆丹参是强心的良药,对血管大有

好处,能够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而且它是对抗血栓形成的有力武器。◆三七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

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

参。另外,西洋参还有调节血压的作用。三七的其他搭配

三七+黄芪功效:补血补气、滋补肝肾用法:每次三七粉2.5克,黄芪2克煎服(即熟服),每天服用1~2次。中医一般用于心慌、气促、易出汗、头昏、胸闷、气促者。

三七+山楂+丹参功效:降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用法:三七粉、丹参粉和生山楂1:1:1比例,开水冲服(即熟服),每天2次。中医一般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高血

脂等症状者。三味药同时食用有利于心血管病情的康复。

三七+丹参+石斛功效:辅助治疗高血糖用法:三七3克、丹参6克、石斛0.5克,饭后温开水送服,即生服。丹参用于心脏,高血压;石斛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

老、抑制肿瘤、补五脏虚劳。三味药合用可辅助治疗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症。最适合吃三七粉的十类人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知道吃三七好,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

合吃,小编整理了一个适用人群名单,快对照一下您是否在里面。1三高人群长期食用三七,可有效防治因肥胖、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发的高血压、高血脂

以及高血糖。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中老年人群,食用三七具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3久坐人群对于久坐的人群,食用三七可加强血液循环。

4爱美人士

对于内分泌失调,皮肤无光泽、有色斑的人群,食用三七能调节内分泌、清除血管垃圾、延缓衰老、美容养颜。5免疫力低下人群体质虚弱、易感冒、易疲劳等免疫力

低下人群,食用熟三七可增强免疫力。6贫血人群长期食用熟三七能有效改善贫血症状。7易疲劳人群学习或工作压力大、长期用脑过度的人群,食用三七能缓解身体疲

劳,充沛精力。8易跌打扭伤人群

中老年人、运动爱好者、室外劳动者容易意外创伤,内服三七可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外用三七可迅速止血、消炎镇痛。9长期失眠人群常饮三七花茶可安神助眠,有

效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10经常应酬人群经常应酬,抽烟、饮酒、高脂肪食物过量摄入的人群,容易患脂肪肝、酒精肝,食用三七可保肝护肝。吃一堆药不如来一勺三

七粉,配上黄金搭档,对症食用,功效发挥到最大!



黄精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黄精黄芪枸杞西洋参这四种药材都是特别名贵的养生保健中药材,但是,这些

药材也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服用的。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详细地看一看黄

精黄芪枸杞西洋参的功效作用到底有哪些,同时也告诉大家黄精黄芪枸杞西洋

参到底能帮助大家解决哪些问题。

西洋参黄芪精枸杞这几种药材放在一起泡水喝能让身体变得很健康,这些药材

也都属于很棒的营养保健品。黄精可以降血压、降血糖,同时也能够降血脂,

有效防止人体动脉粥样硬化之症的发生。与此同时,黄精还可以延缓皮肤衰

老,具有抗菌以及消炎,避免皮肤长痘。黄精当中的黄精多糖具有很强的免疫

激活功效,既可以强壮筋骨、滋补精气,同时又可以治好脾胃虚弱以及肺劳咳

血之症,对于治疗调理糖尿病的效果尤其显著。

黄芪当中所含有的黄芪多糖能够大大增强人体内部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促进

人体内抗体的生成,进而有效防止各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另外,黄芪还具有很

棒的补气生血之功效,可以作为肿瘤疾病患者自己放疗以及化疗期间的辅助性

药物。

枸杞性平且味道甘甜,可以滋补肝肾,还具有益精明目的保健功能。不过,枸

杞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服用的。由于枸杞温补身体的功效特别强,所以天生

体质特别燥热的人不宜服用枸杞。而且,一些正在感冒发烧或者身体有炎症、

经常腹泻的人最好也不要吃枸杞。

中医学一般认为西洋参性质寒凉,可以用于补气养阴。如果大家觉得身体有了

热症,比如经常感觉口干烦躁或者手心发热,那就可以用西洋参来调理。与此

同时,对于脸色发红以及身体经常绵软疲乏无力等病症,西洋参也具有不错的

调理效果。但是反过来考虑的话,如果身体出现咳嗽有痰以及口水增加的症状

时,大家就应当尽力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通过以上这些相关介绍,大家肯定已经对黄芪黄精枸杞西洋参的作用功效有了

非常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了。黄精黄芪枸杞西洋参对于治疗减轻人体心脑血管方

面的疾病都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在改善不良体质的方面,这些药材都有很

大的帮助。



学生便秘怎么进行食补?

破壁机|一个星期不重复的养生五谷杂粮

没想到把它们搭配在一起作用这麽厉害,让你每天身体轻松,脸色红润

最养生的32个杂粮粉食疗配方,我每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选择食疗养生就等于选择键,每天一杯五谷杂粮代 餐,既营养又代餐粉开水冲泡,一分钟搞定,一天喝一杯五谷杂粮粉,元气满满一整天,五谷杂粮代餐粉老 少皆...

潮汕五谷杂粮粉,满足各种年龄段的不同需求,6个月以上宝宝e.‘.到成人年~老人都有哈

五谷养生 第五集《润肠通便粗粮粉》记得关注哦#真材实料才能做出好味道 #纯天然绿色食品 #好物

明代的一个方子,把痰湿和瘀血一网打尽了

结节、囊肿我们称之为癖块,癥瘕。主要由于痰和瘀形成,而且女性高发。这

个“痰”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口痰”,而是一股气,当气机运行不通常,就会形成

结,就像一个长条型的气球,从中间凸起。

另一个原因就是“瘀”,当人体内垃圾过多,排泄不及时,或者气血运行不通

畅,就会形成一团淤,比如常见的淋巴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 等。

大家如果细看会发现,好发结节的这些部位,要么是循环系统,要么就是排泄

的器官,因为循环、排泄的不顺畅而出现问题,可见气血的顺畅有多重要。这

也是为什么女性高发原因,因为喜欢生气。一生气,就容易出现气滞、气结,

如果这股气不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结节,囊肿。

明代有位医家叫龚廷贤,这位龚老先生创立了一张方子,把痰湿和瘀血一网打尽了。



双合汤

双合汤: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9克、生地9克、陈皮9克、半夏9克、白茯

苓9克、桃仁9克、红花3克、白芥子9克、甘草3克。

01、瘀血怎么化?

这里用到了桃仁和红花,很多医家在开方子的时候喜欢把这两味药放到一起,

也确实,桃仁红花配在一起,工作效率会更高。

把瘀血化掉就像是疏通堵塞的河道,河道通开以后,还要有新鲜的水流通过,

否则那河道依旧是干枯的,毫无生机可言。换句话说就是要补血,让气血尽快

充盈脉道,这样一边通,一边补。

补血用到了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也就是四物汤,四物汤大家都不陌生,

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补血的方子很多都是以四物汤作打底,在它的基础上做些增

减。所以别看它只有四味药,却是不折不扣的祖方,基础方,在中医界是相当有地位的。

02、痰湿怎么化?

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志趣相投,自发组合在一起,这四味药都有化痰的 作用。

两味中药化痰又化瘀

”在中药里呢,化痰,陈皮不错;化瘀,三七不错。这两个都是药食同源的食 物。

如果您痰湿的表现比较重,可以单服用陈皮。瘀血的表现比较重,可以服用三

七。那么,当痰瘀一同出现时,就两味药一起来用。

三七能活血止血,加快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冲开瘀血。陈皮可以理气、化

痰,五脏六腑的痰都可以化,尤其擅长化肺里的痰和脾胃的痰。

我们将三七和陈皮按照1:3的比例,假如三七的用量在10克的话,陈皮可以用

到30克,两味药打成细细的粉末,每次取陈皮粉3克,三七粉1克,温水送服即可。

容易上火的人还可以加10克西洋参,三味药的比例是三七、陈皮、西洋参

1:3:1。因为三七性热,有些人承受不了,加一点西洋参进去,养阴清热,刚好

解决这一弊端。



阳不入阴睡不着,一味交合汤,一剂安眠睡得香



男女交合,繁衍子嗣,这代表阴阳和合

人自身也是阴阳和合的生命体,若阴阳不交合,会怎么样?“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是自然法则,故明代大医张景岳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

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语。

故而夜晚入睡之后,要将白天的阳气收敛起来为身体充电。若这个阳气不入身体,电充不进去,人体能量不够,便会处于心悸怔忡等失眠状态,也就是通

常所说的阳不入阴。

说到失眠,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中医叫心肾不交证。

中医认为,心主火,肾主水。心火要往下走,去温暖肾水,肾水要往上走,去制约心火。这样一来,肾水不会太过于寒凉,心火也不至于烧得太旺。这叫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假如肾阴不足,肾水不够了,无法走到接头的位置。肾水升不上去,心火降不下来,心胸老有一团火在那儿飘着。所以会觉得烦,

觉得热,到了晚上,觉也睡不好。简而言之,就是肾阴不足,继而导致了心肾不交。也就是心肾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集了。故而治疗失眠,阴阳互补非

常重要,由于气属阳,血属阴。心为阳,肾为阴,故而既能滋养气血,又能交通心肾的良方就是这个古方:交合汤清代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里记载了

一张方子,叫交合汤。所谓交合,即暗合了交通心肾的意思。交合汤由人参(党参)、熟地黄、黄连、肉桂4味中药组成,用量:

人参15克、熟地60克、黄连0.9克、肉桂1.5克。(用量供参考)

可水煎服。具有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功。上述组方中,熟地黄能够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在这里重点发挥了滋补肾阴(肾水)的作用,解决肾水不足的

问题。其次,肉桂的加入,可以说是非常之妙。既能把肾水升上去,又能把心火引下来,使身体达到一种水火既济的完美状态。一方面,肉桂能够温补肾

阳。因为肾水要往上走,需要有一股外在的力量去推动,这股力量就是肾阳的气化功能。而肉桂既能补阳气,又能鼓动阳气。另一方面,肉桂还可以引火

归元。也就是把心火引下来,引到肾水里去。

紧接着是黄连。黄连味苦,苦能清热。身体有点热气,黄连可以清热。这里用黄连把浮游的心火清一清。此外,黄连和肉桂组合在一起,也是一个很有名

的方子,叫交泰丸,肾阳不足,心肾不交的可以用它。

最后再说人参。一般来说,身上烦热的人,汗出得会比较多一些。因为里热会迫使津液外出,而津液又是可以载气的,所以津液外泄的同时,把气也一并

带了出来,人参正好可以把虚掉的气给补回来。

人参加熟地叫两仪膏,人参补气属阳,熟地养血属阴,正是气血双补,阴阳双补的绝配。这也是二味之合方两仪膏之名的由来。两仪,通常指阴阳。综上

所述,交泰丸(交通心肾)联合两仪膏(气血双补),通过四味药的配伍交合阴阳,把失眠、烦躁、多汗的症状全都解决了。曾有很多人评价这个交合

汤,说它“一剂即睡,十剂全安”。在本能看来,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从侧面说明大家对于交合汤的认可,可见其作用显著。最后说一下,这个交

合汤并非适用于所有失眠。而主要用于气血亏虚、心肾不交所致的心烦失眠、多梦健忘、易出虚汗症



一张神奇的方子,仅四味药,善治全身上下各种疼痛



疼痛,可见于全身各个部位,比如头痛、肩痛、腰痛、腿痛、足跟痛等等。但

其实在治疗疼痛上,中医有一个“万能”的基础方,在此方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加

减,多可奏效。这个方子是什么呢?

它就是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活络效灵丹,其方由当归、丹参、

生乳香、生没药4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临床运用该方

时,再依据西医所诊“病”之异,以及患者具体的病因、痛位、痛态加味治疗,

无不获效。

方剂中的当归,养血和血通络,丹渗活血化瘀通络,两药合用补中有攻、攻中

有补、攻补兼施,增强了活血通络功能。

再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通络,使经络得通、气血畅行,两药合用能增

强活血行气,消肿定痛。

临床上如何应用呢?

根据西医诊断的“病”,常做如下加味

三叉神经痛加赤白芍、甘草、全蝎、葛根、蜈蚣、白芷、川芎;

坐骨神经痛加蜈蚣、独活、白芷、地龙、水蛭、川牛膝、千年健;

痛风性关节炎加威灵仙、地龙、姜黄、海风藤、川牛膝、木瓜、路路通、虎

杖、川木通;

根据痛证痛位之别,一般做如下加味

头痛者,选加川芎、白芷、葛根、羌活、全蝎、蜂房、地龙等;

胸痛者,选加全瓜蒌、薤白、川芎、降香、三七、红花等;

胁肋痛者,选加柴胡、郁金、姜黄、赤白芍、香附、青皮等;

腹痛者,选广木香、香附、川芎、延胡索、五灵脂、生蒲黄等;

腰痛者,选加杜仲、续断、巴戟天、金毛狗脊等;

颈、脊、背痛者,选加葛根、蜂房、麻黄、细辛、羌活、白芷等;

上肢痛者,选加羌活、防风、蜈蚣、麻黄等;

下肢痛者,选加川牛膝、威灵仙、木瓜、独活、水蛭等。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张非常简单而实用的方子,如果您也有上述病症,但不

清楚如何辩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直接咨询当地中医师。

南宋张昪一首旷达的词《满江红·无利无名》,意境悠远,写透人生哲理

白居易:一首自揣诗《花非花》,写尽人生要想活得敞亮,看通透自己很重要

《全唐诗》中的无名氏一首“鬼诗”《听张立本女吟》,神韵天然,结尾一句美得醉人

9句富含哲理的醒世名言

【古诗今赏】韦庄 |《.忆昔》

史上最有价值的一首诗: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被无数人奉为真理



一个很多中医都不认识的方子,无比强大快要失传了!



1

化骨刺如打铁

有一个成语,叫趁热打铁。

铁匠拉动鼓风箱,烧得铁条发红,大锤一打,这些铁块就能随你心,遂你意。

那些杂质会被纷纷打掉,变成强大的钢铁。

人的骨刺增生,就像铁放在低洼水湿之处,容易生锈一样,所以民间称之为骨锈。

骨刺这个称呼,只是一种比较形象的俗称。骨头怎么会长刺呢?这个“刺”,其实就是增生而成的。

骨刺可以发生在很多部位,有在颈椎的,有在腰椎的,有在膝盖的,还有在脚后跟的。..........................................................................................骨刺,古时又称骨赘,说明这骨刺是人体多余的又很坚硬的东西,

既然是多余不需要的,就要想办法把它化掉。..........................................................................................软化骨刺,就好像用锤打铁一样,你的血气通畅、血气充足,火力才足够,不管对方铁有多硬,那些铁锈自 然纷纷落下 。

2

消一切骨 刺

有一个方子叫化铁丸,只有两味药,威灵仙和褚实子各15克,号称可以化坚软坚散结、治疗一切难化的坚结肿物,极效。

化铁丸,连铁都能给化了,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这个方名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化坚软坚散结,把身体里一些多余的非常坚硬的东西化掉。..........................................................................................这个方子

非常强大,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快要失传了。

3铁脚威灵仙

民间有谚语,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可见威灵仙这味药不简单,是治疗骨质增生、骨刺骨痛的常用之药。

威灵仙治疗骨鲠卡喉是效如桴鼓,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从药柜里抓出一把威灵仙,倒出半瓶醋,再加半碗水,放在炉子上煮十来分钟,待凉后,喝下

去,不一会儿就好了。

“鱼刺卡喉一碗醋,灵仙一把力能疏”,可见这威灵仙确有软骨之功。

而骨刺就如同骨鲠在喉,止痛只是治标,把骨刺消融磨掉才是王道。

威灵仙,从这个药名就可以感觉到,对症应用那是势如破竹,立竿见影,又威又灵,神仙一样的药。威灵仙还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要药。

传说,从前,有一座深山古刹叫威灵寺,寺里的住持大面积种这种专治风湿和化骨渣子的草药。凡是到威灵寺求医的,这位高僧都分文不取。

由于这种草药出自威灵寺,治病又像仙草一样灵验,所以大家都叫它“威灵仙”。

中药书上说威灵仙善走而不守,窜是它的特点,运行周身,但不固守,这个药的药力是比较猛的。

威灵仙入里,无孔不入,用来疏通身体内部一般药不能到达的小的郁结。如,关节炎,关节部位气血流通少,一般药很难进去,威灵仙就可以。

4补肝肾褚实子

既然威灵仙这么厉害,直接就把骨刺化掉了,那为何还要用褚实子呢?单用威灵仙不就好了吗?

原来这骨刺呀,是一种骨骼的自然老化,就像人的皱纹一样,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哪里衰老了呢?肝和肾。

楮树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你可能听说过,构树。

从古到今构树给人的感觉就是,被人嫌弃,冷落,自己在一旁默默生长。也许是因为它太为常见,也许是没有太大用处,颂扬者少,鄙弃者多。无论是生于朝堂还是废弃的田间,构树因为生长迅速却很

难成为可用的木材

楮实子是楮树的种子,夏天常见的东西。多少人小时玩耍,当杨梅吃过它吧。只是食而不知其名、食而不知其功罢了。

楮实子味道非常甘甜,甘甜的东西能够补益。而它又是种子类药,诸子皆降,诸子入肾,所以种子类药,它就像植物传宗接代一样,能够补益肝肾。

肝主筋,肾主骨,吃下去以后,筋会变得很有力,骨头会变得更牢固。

威灵仙相当于士兵,主动进攻,楮实子补肝肾,相当于后勤部门,防止化掉的骨刺以后还会慢慢长出来,两味药,一攻一补,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俗话说,兵无向导不达贼境,药无引使不达病所。

那么这个方子要吃多久呢?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与病情不同。总的来说,至少服用七天,最多三十天。有的服用七天就有效果了,有的服用半个月就好了,有的服用一个月才好。如果服用一个月一点效果

没有,说明不对症,就不要服用了。

如果治颈椎,加入葛根50克;如果治疗腰椎加入杜仲10克;如果治疗膝盖,加入川牛膝10克;如果治疗脚后跟,加入骨碎补10克。

脾胃不好, 也可以拿来泡脚。

注意:以上只做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孙 思 邈 医 术



主治一切麻木 转载自A中医学者



主治一切麻木

黄芪、当归各20克,老鹳草60克,鸡血藤30克,丝瓜络,生姜各15克,上肢

加:桑枝,桂枝各10克,下肢加:牛膝,木瓜各10克,全身加:威灵仙10克,半身

加:桂枝汤,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一切麻木。



功效强大的治疗阳痿或早泄的方子



转载自慈航普渡 悬壶济世

功效强大的治疗阳痿或早泄的方子

很多男人都有难言之隐,最常见的就是阳痿和早泄,而且阳痿和早泄还不是一

回事情,要分开来治疗才行。这里介绍2个简单的方子,一个用来治疗阳痿,

一个用来治疗早泄。

我们先来说治疗阳痿的方子,名字叫做索阳引,很适合一些阳痿比较

严重的人,这个方子就两味药,一个是淫羊藿,一个是五味子,将两

味药磨成细粉,空腹使用,在名老中医吴国震《国震医案》一书中曾

经对索阳引这样介绍到:“我记得我很久之前接过一个病 人,37岁,

由于家境很殷实,所以花天酒地纵欲过度,最后不知道怎么了就阳痿

了,继而精神萎靡,饮食欠佳,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病人看医生无

数,但是都没 用,我诊断是房事不节,导致的肾亏阳虚。我让病人服

用索阳引,5天之后,饮食就转正常,第10天,房事明显好转,到

17天,诸症皆除。这就是索阳引的功效。”

现在再来说早泄,其实根据我临床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早泄是年轻

或者少年时代长期手淫造成的,他们肾功能没有问题,硬度也很强,

但是因为长期手淫,导致了比较严重的早泄。目前针对早泄并无什么

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在我国中医典籍里面,却有不少的验方确实能

一定程度上解决早泄难题。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治疗早泄的古方,名

字叫做秘精汤,配方是分心木加芡实,将两位药材磨粉,然后用温水

送服,此方为光绪皇帝御医开给光绪皇帝的方子,由于效果显著而无

任何副作用,故光绪皇帝睡前必服。后来记载在《慈禧光绪医方选

议》一书中,成为了治疗早泄最经典的名方,取名秘精汤,又名皇上

秘精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分心木和芡实中某些成分能治疗神经官

能症,可以有效防止提前射精,临床运用中发现对长期手淫,纵欲过

度或者受到精神刺激等导致的早泄极为有效。

在名医≤性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一书中曾经介绍了一个早泄的医

案:“吴某,29岁,结婚两年多未孕,房事必早泄,阴茎虽勃起有

力,但不能耐久,小腹发凉,舌淡红,脉细,给予秘精汤服用半月,

小腹觉热,房事时间加长,继续服用月余,房事正常,已经痊

愈,”当然有很多人,我也发现是阳痿和早泄都存在的,这种我建议

两种产品间隔或者同时来服用。



两剂全愈治喉咙疼痛的特效妙方,绝招



喉咙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就是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简称,多于感昌

后,酒后,休息不好和过食辛辣油炸类食物等原因后发病。病虽不大,却很痛苦,重者水米难

进。 射干9克,桔梗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一剂药服完,疼痛便去大半,两剂药服完便全愈了。

本药不太苦,易于服用。怕苦者,可加点冰糖或白糖服用。

喉咙经常反每发作,疼痛较顽固者,可再在原方的基础上再加5克有抗癌防癌作用的山

豆根当茶喝,预防喉癌的发 生。



中国传出中药秘方



一、洗目仙法

山西太原府姓清人70岁,双目失明,看不见19年

了,偶遇一异人,传授此方,用青皮五钱,皮硝五

钱,煎水两碗,洗之无不应验,每月每日洗三次,

辰午酉时,各洗一次,正月初三日,二月初一日,

三月初三日,四月初九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

日,七月初三日,八月二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十

月十三日,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月初九日,无论男

女老幼,花目翳障,风火虚眼,一切眼痛,洗之即

愈,此方洗好万余人,江西南昌府张廷之双目不

明,虔心斋戒,依期洗之,一年复明。南昌广福庵

僧人,双目不明八年,依期洗之,一年痊愈。此方

千金不卖,但送有缘,传知与人,不可受财,不可

贪心,虔诚抄送,福寿双全。

二、治癌症秘方

1、主治各类癌症,根据服方结果,已经治愈肠癌、

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其中乳癌较差外,

其他癌症服之都很好,特别是肠癌,只服四五小

时,即产生特殊效果。

2、服法:到中药店购,半枝莲一两,白花蛇草二

两,共为一剂,用水十五碗煎至六小时,日夜当茶

饮,平时每一月之中,煲一次服食。因该药方,对

藏腑之热毒及生痔疮屙血热咳等症服后都很效验。

本港曾有数位人士服愈。半枝莲清凉无毒,是排污



草药,服后不能饮开水,因恐水冲淡药汁之效能。

如果癌症生化,即是表面看见烂处,可将刚生长的

鲜草药椿烂,取汁敷于癌症处。并同时取鲜草药汁

用水热热当茶饮,这药方不分男女老幼,愈后还得

用三至四个月方能彻底痊愈,服后大小便常有脓血

派出,这是正常反应,清除后即好。

3、半枝莲,上海、广州等都有得卖。

4、以上药方,如果患病人好转,要寄一信到天津市

车子人民法院与李为录犯人灭罪,因为此方是犯人

在执行死刑前的三天供出来的,他怕死后失传,到

目前为止已经治愈二百多人。

三、老人小便不通验方

酒黄柏三钱,乳茯苓三钱,百节草三钱,当归五

钱,榆白皮三钱,白檀香三钱,川草节三钱,琥珀

一钱半,以上用水二碗煎成八分,渣同煎服,一日

一服。

四、藤脊同胆结石方

胎发灰(正研极细)三钱,白茅根四钱,石苇(去

毛)三钱,草节二钱,来甘水浸打苦楝子三钱,王

不留行二钱(先煎),天麻根三钱,正除下阿胶一

钱半,冬葵子二钱(正大炒),土茯苓五钱,田三

七一钱半,瞿麦二钱,净水三碗半,煎至一碗一次

服。

五、治肾石良方

胎发灰二钱,瞿麦二钱,泽泻二钱,云苓四钱(川

芎煎),苦楝子三钱,冬葵二钱,石斛四钱(先

煎)石堇三钱,炙草二钱,十八寸花旗参三钱,水



三碗半,煎至一碗一次服。

六、(甲)盲肠发炎验方

桂枝尖三钱,泡苍术五钱,闽泽泻四钱,泡白术六

钱,结朱芩四钱,石菖蒲五钱,云茯苓六钱,金铃

子四钱,黄皮核四钱,小茴香四钱,素馨花三钱,

清水煎服,即日服一剂,如见效再照单,再服一

剂。

(乙)盲肠发炎验方

苍术五钱,西秦艽四钱,正防党八钱,结朱芩五

钱,云茯苓八钱,桂枝尖三钱,闽泽泻五钱,南不

勃四钱,石菖蒲五钱,黄皮核五钱,素馨花三钱,

前(甲)方服後见效,再服此剂作善后加固,即平

安大吉。

上一至六秘方,由浙江省温州市的居士提供,如有

未明之处,请致电(0351)6033263查询。联系人:悲 忠

七、骨髓炎、骨结核病(处方名:理血解毒化淤

汤)

当归5克,黄芪20克,射甘10克,丹参50克,地丁10

克,连翘10克,白芥子10克,益母草50克,知母10

克,皂角刺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

服五剂无明显效果视为无效,有效再进十剂全煎。

八、治经脉不止方(又名妇女经脉不止或大流血)

生芪七钱,山药三钱,苡米七钱,连有炭三钱(又

名荷花子),酒芍二钱,当归炭四钱,阿胶珠五

钱,荆芥炭二钱,老棕炭二钱(其中老棕炭、荆芥

炭、连有炭三位药需要炒),水三碗煎服,一至二

剂痊愈。口忌:生、冷、硬。

九、治便秘良方

枳实25克,川军10克,玄参25克,寸冬15克,生地20

克,麻仁20克,桃仁20克,水三碗煎服,一至三剂

痊愈。

十、治小便不通方

白矾一小块,白酒一两,将酒倒在碗里,并用手将

白矾放碗中研五分钟,然后再用手沾酒擦患者肚脐

部位,一定要搓十五分钟。如会喝酒者可口服,亦

可内服外擦。

十一、治乳腺方(乳头发炎、生疮化脓)

羊胡草(大山上长的羊胡草),连根挖出,用清水

洗净,连根、草一起烧开开水,装在暖瓶里,每日

不断饮用,这样效果自见。

十二、治淋巴结方(又名老鼠疮)

用蓖麻子,去皮用肉,惦捻子贴在患处,一夜即可

将病毒拔出痊愈。

十三、治低血压方

甘草15克,肉桂30克,桂枝30克,水煎服,一至二剂

痊愈。

备注:为救广大患者的病苦,辽宁省庄河市的居士

特将历年积累的祖传的秘方和民间秘方介绍给大

家,经实践及临床证明,该秘方效果独特。恳请各

方善士大发慈悲救苦救难,广泛印送。传知于人,

不可贪心爱财,虔诚抄、印送,必会福寿双全,子

孙兴旺,百事如意。南无阿弥陀佛!

以上七至十三秘方,如有疑问请打电话(0411)



百试百验祖传秘方(根据50年代手抄本整理)



百试百验祖传秘方

说明:由于是根据手抄本整理,故因为著者用了简化字或同音字,有时还有错别

字,笔者在整理时尽量斟酌,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处方用药,最好在中医

师指导下,以免发生危险。(有下划线的药物名称无法确定)

●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老鼠疮)有奇功

【处方】 小米4两 红糖1两 雨淋土4铢

【用法】 将小米放罐内添水三大碗,泡至发酵起沫(夏季4天,冬季8

天),放锅内熬熟,入红糖,雨淋土研成细面倾锅内,一次服连汤米吃

完,全身出大汗(包括手足),轻者一剂即癒,重者四、五剂而痊癒。

【治验】(1)张花,女,32岁,西华奉母乡人,患淋巴结核,溃烂成

片,屡治无效,经用此方一剂痊愈。

(2)楚雪妮,郾城县半截塔人,颈部两侧均患此症:左侧已破,

右侧硬结如枣。服用此方二剂,破者结疤,未破者逐渐消失。

【方出】 黑龙潭卫生院张益谯

● 阑尾炎不开刀,辩证论治有特效

【处方一】 当归3钱 白芷5钱 薏仁1两 丹皮5钱 附子3钱 黄柏3钱

桃仁5钱 川军4钱 芒硝3钱 桔梗3钱 冬瓜子1两

【处方二】 二花1两 当归6钱 黄芩2钱 玄参5钱 甘草2钱 黄连1钱

黄柏3钱 黄芪5钱 大黄3钱 山芋肉5钱

【处方三】 二花1两 当归3钱 白芷3钱 穿山甲2钱 连壳(连翘)2

钱 黄芪2钱 冬瓜子1两 甘草2钱

【服法】 水煎服,每日两次。

【治验】 急性阑尾炎先服处方一,用药一至二剂体温下降,疼痛减轻,再

用处方二、三,用药二、三剂后,症状即全部消失。近三个月来县医院治

疗18例,每人用药三到六付,十日全能出院。

【注意】 阑尾化脓用处方三,加玉米1两减去穿山甲,重用二花、冬瓜子。

【方出】 县医院杜元志

● 向肠梗阻宣战

【处方】(一)川大黄3钱 熟附子1钱 细辛1钱 清半夏3钱 粳米4钱

生甘草2钱 广木香2钱 大枣(去核)4片

(二)括萎4钱 半夏3钱 黄连3钱 黄芩3钱 陈皮3钱 川朴3钱

枳实3钱 川军3钱 芒硝3钱

【服法】水煎服。

【治验】 杨明德,男,46岁,入院主诉不大便,不放屁,腹部阵痛,呕吐

酸水,据诊断胀有肠形,阵绞痛,患者失水,经肾封无效,洴肠任然不

停,即内服第一方,二小时疼痛停止,四小时自动排气;服第二方后更加

好转,连服三天,立建奇功,五天回家生产。经我院治疗三例均大显功能。

【方出】县医院杜元志

● 让噎食病低头让路

【处方】 珍珠2分 元寸2分 明雄4分 梅片4钱 龙骨1钱 月石2钱

石膏1两 牛黄1分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备用

【治法】 用舌板压紧舌根,用刀割中间的一块,后割两边(次日),每

七天轮换割一次,用烙铁烙一次,敷药一次,三个星期立建奇效。

【治验】 王福,男,54岁,喉部发干,颈部发紧,感觉喉间有物,吐沫如

树叶贴喉,吃稀稠不下,经诊断是食道狭窄,经治疗三个星期痊愈。此方

百试百验,是祖传三代的秘方,向无外传,今天只有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

领导下,大放光彩。

【方出】 大刘乡胡志修

● 麻疹并肺炎 中药有特效

【处方】青代(青黛)2钱 朱砂5钱 海石3钱 川贝3钱 土元(地鳖虫)3钱

【用法】 将前四味药共为细面,土元研烂,开水冲服,每日服四次,每次服一钱,

两天痊愈。

【治验】 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 万金 胡有林

● 大便下血特效方

【处方】白萝卜4两 红花5钱 椿根白皮2两 蜂糖4两

【用法】水煎,分四次温服,连服3剂即癒。

【病历】曹得聚,男,42岁,郾城县张茂吴村人,患此病数年不愈,经用

此方80余例,效果良好,屡试屡验。

【方出】 新庄 张芳轩

● 预防麻疹特效方

【处方】桃仁1钱 当归1钱 红花1钱 二花1钱 京芍1钱 甘草5钱

荆芥穗1钱

脐带3寸长

【制法】脐带在瓦上焙干为面,将上几味药加水煎到八成的时候把脐粉倒

入药内,再熬片刻即成。新生儿在十至十八天内作两次服完(超过十八天

服用无效),服后次日周身出疹,6-7天下去,可产生终身免疫。

【治验】张全华医生在20年内曾经秘密采用此方,用者80余例,现并无再

发现麻疹,实属奇方。现在我处五个妇产院推广使用,目前有230余人服

用此方,效果良好。

【方出】召陵卫生院李鸿林

【附语】京芍是指赤芍,杭芍是指白芍。

● 中医治愈乳腺炎(和乳汤)

【处方】当归1两 穿山甲3钱 川贝3钱 花粉3钱 通草3钱 蒲公英1两 甘草

3钱

【用法】水煎服,出汗即愈。

【治验】黄廷,女,38岁,黑龙潭黄集村人,患红腺红肿,冷烧不止,疼

痛难忍,服用此方一剂而愈。事实历证,百打百中,屡试屡验。

【方出】黑龙潭 王双来

● 治乳腺炎验方

【处方】乳香1钱 没药1钱 血竭1钱 儿茶1钱 轻粉2钱 葶力子3钱

【用法】以上共为细面,黄腊2两化开入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服一

次,一次服十丸,开水送下,屡试屡验。

【方出】上亭 李俊卿

● 呕吐不止特效方

【处方】生赭石6钱(轧细) 青黛2钱 半夏3钱 生白芍4钱

龙胆草3钱 净吴茱萸1钱 生姜2钱 野党参2钱

【用法】水煎服。

【治验】杨斌,48岁,老窝乡杨庄村人,素性偏激,肝气素盛,胃气上

逆,胆火冲动,因事烦劳,随得呕吐,百药不效,服此方一剂而愈。经治

疗28例,有24名很快痊愈,有3名见轻,1名不效。

【方出】砖桥乡 迟当振

● 小儿百日咳 中药奏奇效

【处方】海石5钱 寒水石5钱 西大黄5钱 川贝3钱 朱砂2钱

生石膏1两

【用法】共为细末。一至三岁的小儿每服五分,每日服三次,四至八岁的

小儿每服一钱,每日服三次,开水送下,连服一星期立见奇功。

【治验】黑龙潭乡范岩村五八年六月百日咳流行,小儿大部分均皆传染阵

发性咳嗽,连咳数十声,面红唇紫,呕吐鼻衄,服用此方,数日即愈。经

试用十八例,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黑龙潭 孟庆端

● 声音嘶哑不能言 中医治疗有经验

【处方】苏子 前胡 半夏 川朴 云皮 当归 苏叶 肉桂 灸草(艾草)各1钱,喉痛

者加金银花3钱,枝子(别名:栀子)3钱 桔梗3钱 牛子3钱 寸冬2钱

【用法】水煎服

【治验】老应村某某之女十二岁,患扁桃腺炎后,声音嘶哑,言语不能,

项紧如绝,经服此方,一剂轻松,三剂痊愈,百试百效,屡建奇功。

【方出】黑龙潭 张益谦

● 让肝脏炎低头

【处方】白芍8钱 (地)骨皮6钱 丹皮3钱 下甲(龟下甲)4钱 胆草6钱 青皮3钱

胡连(胡黄连)3钱 黑栀子(即:栀子炒存性)3钱,疼甚加乳香3钱,没药3 钱。

【用法】水煎服,一剂见效,三服痊愈。如热退阴虚加山萸肉6钱,山药6钱,薏米

6钱,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黑龙潭卫生院 张益谦

● 降服肠梗阻特效建奇功

【处方】生豆油6两

【用法】内服

【治验】杨明,男,46岁,腹部阵痛,胀满,呕吐,经验证和透视确定为

肠梗阻,内服此方后,开水放屁,腹部不痛,腹胀消失,继而大便,两日

内痊愈出院。郾城县医院在两个月内收到肠梗阻三个病人,均用此方,效

果很好。

【方出】郾城县医院 杜元志

● 治疗胃疼有特效

【处方】海南沉5分 木香1钱 老叩(豆蔻)2钱 乳香(炒)2钱 没药(炒)2钱

糖灵脂(炒)2钱 广芦子1钱 檀香1钱

【用法】共为细面,每服一钱半,服后立即痛止。

【方出】县医院 麻振离

● 降服疯狂症 屡次建奇功

【处方】白菊花3钱 海浮石3钱 寒水石3钱 生石膏末3钱 川黄连3钱

栀子2钱 连召(又名:连翘)2钱 木通2钱 胆草3钱 茵陈2钱

小青蒿2钱 西大黄1两半为细末外包,冰片1钱半外包。

【用法】除大黄冰片外,上药添水500CC煎至200CC把药渣滤出,将大黄

末和丸用白布包住放上药水内,再加上100CC煎至200CC,连煎两次。分

三次温服,一日服完,轻者两剂即愈,重者四剂全好。

【治验】经新店卫生院治疗七例疯狂,时哭时笑,打人骂人,胡言乱语,

不知羞耻,经服用此方效果百分之百。

【方出】郾城县新店卫生院 张秀明

【附语】小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 治疗梅核气验方

【处方】软梅糕、软枣各一斤,腊梅花2两,杭菊花6钱,薄荷4钱,通草3钱

建梅2两,柯子肉1两半,坤布8钱,桔梗5钱,老木香3钱,苏梗4钱

粉甘草4钱,白糖1斤

配合针灸穴位,天突穴针寸五至二寸。

【制法】除白糖外,上药晒干共为细末,把药放入盆内加入白糖,先用开

水冲之,如面块状,再将锅内添水,把药盆放到锅内用火炖一小时后将盆

取出,在吃前先刺天突穴。

【服法】每天两次服,早晚各一次,每服3钱,开水冲服。

【治验】张翠英,女,四十七岁,患此病屡治无效,后服此方两料即愈,

经治疗十三例均建奇功。

【方出】新店卫生院 张秀明

● 中医治疗破伤风百打百中建奇功

【处方】当归5钱 红花2钱 杭白芍3钱 黑山枝(即:栀子炒存性)3钱 黄连1钱

钩藤4钱 灵仙3钱 大艽(秦艽)3钱 虫退1两 胆星2钱 牛膝3钱

木瓜3钱 全虫2钱 二花3钱 防风2钱 甘草1钱,以下加减

小便不利加木通3钱,泽泻3钱

有痰加川贝3钱,寸冬2钱,桔梗3钱,知母3钱

失眠加枣仁3钱,山萸肉3钱

出汗过多者加枣仁3钱,黄芪2钱

【服法】水煎服,每天吃汁,轻者三四剂愈,重者六剂全好。

【治验】近二年来在病床上用此方治疗八十一例,治疗七十八例效果良好。

【注意】在治疗中安慰患者思想安定,一般来说七八天出院,不要出院太早。

【方出】县医院 麻振离

● 五代治疗沙眼秘方

【处方】赤芍3钱 白芷2钱 草决明3钱 防风3钱 木贼2钱 甘菊3钱

羌活3钱 栀子(炒)3钱 丹皮2钱 薄荷2钱 川芎3钱 甘草2钱

【用法】水煎服

【病例】赵长来,二十六岁,沙眼十余年,经常流泪发痒,眼睑糜烂,时

轻时重,年久不愈,外号瞎长来,经服此方三剂痊愈,永无再犯。经临床

二十三例证明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召陵乡 赵世长

● 神奇移疮法

【处方】当参2两 口芪(黄芪)2两

若胸腹部有疮往下肢移加牛膝3钱,若头面部生疮往上肢移动加桔梗3钱

【用法】水煎服,疗效可达百分之百,但越早越好,已经化脓者不效。如初期1-3剂

可达移动目的。

【病例】周来柱,四十三岁,上腹部生疮,红肿阵痛,经用此方腹部大

消,而大腿内侧出一小疮,继而痊愈。

【方出】召陵卫生院 刘西兰

● 三世不外传的夹制膏

【处方】轻粉 官粉 铜绿 红丹 黄腊各四两,香油六两,头发一团

【制法】先将香油烧沸后,将头发炸焦,然后入药,唯轻粉只入二两,用文武火熬

一小时即成。

【用法】将此药放在红黑布上,放时先撒一层轻粉,再放花蜘蛛一个,贴

患处,七天再揭,两次痊愈,经治疗百余人效达百分之百。

【病例】林怀顺,男,五十二岁,患下肢溃疡,年余痛苦不堪,屡治无

效,经用此方,两张膏药全好,真称奇方。经治验百余例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召陵乡刘庄 柏凤鸣

● 世传水臌黄肿方 屡试屡效放光芒

【处方】巴豆七个去皮为面,癞大蛤蟆一个,黄酒适量。

【制法】将癞蛤蟆破腹,将巴豆装入后缝合,挂阴处阴干,再放新瓦上用文武火焙

焦,研面备用。

【服法】成人2--3钱每日,一次空腹服,连服三次即愈,永不再犯。

【注意】此药服后二小时患者大泻水分,重症水多者,可泻出成盆子水,

若遇患者泻水而虚者,可给小米稀饭两碗,立即恢复正常,第三次泻出粘液为止。

【治验】召陵乡林庄林玉法之妻,三十五岁,患黄肿水臌,面黄肌瘦,指

甲下陷,经多医诊治愈而复发,后用此方一料即愈,永无再犯,据统计共

治愈患者一十三人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召陵乡合作理发社姬兴人

● 治疗小儿麻痹症 疗效突出建奇功

【处方】当归浸膏10CC 红花浸膏5CC 钩丁浸膏15CC

灵仙浸膏10CC 秦艽浸膏10CC 加皮浸膏10CC

防风浸膏10CC 海桐皮浸膏10CC 狗脊浸膏10CC

胆草浸膏10CC 二花浸膏10CC 乳香浸膏10CC

没药浸膏10CC 甘草浸膏10CC

【服法】上药均匀混合,每日早晚各服5CC,此为一至二岁的小儿量,大者酌加。

【加减】上肢麻痹者加桂枝浸膏10CC

下肢麻痹者加牛膝浸膏10CC、木瓜浸膏10CC

白血球增加者倍加胆草、二花浸膏

软而无力者加虎骨浸膏10CC、全虫浸膏10CC

肩胛脱陷者加党参浸膏10CC

【治验】赵爱花,女,2岁,后赵村人,右腿不能站立,不会动,开始是

发热,经治疗后遗留下肢麻痹,经我院治疗,服用此方一剂会站,四剂痊

愈。似此病情已有八十余例,疗效均为良好。

【方出】县医院 麻振离

● 祖传四代主治疹后烂眼

【处方】好官粉1两 黄香1两 白矾1两 铜绿四块

【制法】将一个新瓦放成高低形,铜绿放高头用火烧干,白矾、黄香放低

头,烧至起泡(但用黄泥堵住低口,以免外流)后即可取出,捻为细末,

加上梅片少许,混在一起,用香油调和,抹眼,每日一次,连用五至七天

即可痊愈。

【治验】经治疗二百余人效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方出】召陵乡刘庄村林伟亭介绍



百试百灵的秘方

花小钱治大病系列(八册全集) 作者:张大宝 出版社:花都出版社

序言

病者,受天地之侯,劳脏腑之气,违四季,乱阴阳,气机失调所致也。医

者,贯天地,通阴阳,中之疏达者也。自医之鼻祖至今,疗病之法百也,然唯

针灸方剂之术甚广。针灸者,须识百脉,洞经穴,非常人所能识,然方剂者,

懂药理,观病症,便可开方布药,且速效也,故操之颇多。然今人近利,药虽

不识过百味,却敢擅论百病。病者,皆门外汉也,哪晓得医理,犹如案上鱼

肉,待宰羔羊,误光阴,费银两,多矣!甚者,小疾成大病,悲也!余劳心多

年,历览群书,捡拾奇效方,中效验者颇多,方方如数家珍。弃之惜也,乃整

理成册,取名《花小钱治大病系列丛书》一套,共含八册内容,以解民困。家

备一册,患疾之日,取出应急,效验者,民之福也!幸甚之至,喜哉!

戊子年八月南阳寒舍随笔 张大宝

● 快速治愈胃病的秘方

此药方曾荣获国家医药发明专利,经大量临床验证有效!简单快捷,对于

各种胃病皆效!特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假若用于商业用途,敬请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该配方系医药技术领域配方。

一、配方的来由;

配方由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组成。最初,我无意中错喝了这两味药,

不想竟发生了奇迹,立马止住了胃疼。带着疑惑接连又喝了几天,胃病不

适感逐渐减轻,一星期后,十几年的缠手胃病居然完全消失了。接着,许

多亲戚朋友试服,同样发生了神话般的效果,使典型的胃病症状:胃疼、

烧心、泛酸、呕吐、胃部嘈杂及各种疑难病都得到了缓解和控制,连服了

一星期后,诸症消失,再服几天,竟然除根。

二、配方的药理检索

向多名医生咨询:呋喃唑酮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是肠炎和菌痢的

杀手,之所以能根治胃病,说明对幽门螺旋杆菌(胃菌)也有抑制和灭杀

作用;维生素B6在生理代谢中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作为转氨酶和氨基酸

脱脱羧酶的辅酶,能促进氨基酸氨基转移作用,同时参与生理代谢中的合

成催化过程,这样,两药合二为一后,所产生的奇迹,说明是维生素B6特

殊合成作用的催化功能的结果。

三、配方所具备的优点:

1、配方是医疗界中广泛应用的两种西药--------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

合二为一后,具有相辅相成安全可靠的特点,不论何种胃病都能药到病 除。

2、该配方很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服药期间患者尿黄甚至腹泻均属正

常现象,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

3、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是大路药物不是紧俏药剂,配方简便,原料易

购,价格低廉,不仅能让胃病患者少花钱治大病,就是批量生产也成本低

收益高。

四、配方的主治与功能

配方对急慢性肠胃炎、胃窦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

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它顽固性胃病均有特效。

五、配方申请专利的动机

配方是医疗界中广泛应用的两种西药,一种是肠炎菌痢药,一种是维生

素类辅助药,两种药,两种概念,两种性能。发明之前,医生不会给胃病

患者使用肠炎药及维生素B6,患者本身也不可能轻易接受无根据的治疗,

合二为一所产生的奇迹,实属偶然发现,经过数十位胃病患者临床试服,

证明了配方的安全可靠和使用价值,那么,如果加以推广应用,使广大胃

病患者花很少的钱治很大的病,无疑是胃病患者莫大的福音。同时,通过

该配方的发明,也揭示了一些药物合成的原理变化,对我们进一步探索药

物的内涵,扩大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六、配方的用法及用量

经过胃病患者临床试服,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痊愈,不再复发,个别

患者加服一个疗程即可除根,不再复发。一个疗程中,按现行片剂服用,

头两天和后两天日服三次,每次各服两片为宜,中间三天,日服三次,每

次各服三片为宜,见下表:

药名 规格 剂 量 及 用 法

头两天 中间三天 后两天

维生素B6 片10mg 20mg/次,3次/ 日

30mg/次,3次/ 日

20mg/次,3次/ 日

呋喃唑酮 片0.1 0.2/次,3次/日 0.3/次,3次/日 0.2/次,3次/日

此秘方仅花几元钱,便可以把各种难缠的老病号的胃病治好,药方简单,

花钱少!疗效显著!太神奇啦!



● 快速治愈哮喘的秘方

本药方虽配方简单,药材低廉,但疗效颇佳。系民间秘法外人不相传

也!后经医者添减而得,临床奇效!奉献给大家,互相学习!

【主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喘鸣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各种哮

喘。神效!!

【处方】麻黄粉,白果粉各4份,朱茯神2份。

三药低温干燥,研粉备用。

【服法】成人用量1次服用1.5克,开水送下(儿童酌减),3—5分钟见

效,必要时2—3小时加服1次,日服三次,连服3—5天。

【附原方:麻黄白果各半,研为细末,每服5分,白汤送下,哮喘顷刻

而止。】

此方来自民间,系祖传秘方,秘不外传!组方简单,疗效神奇!对于各种

原因引起的哮喘病,临床验证奇效!

相传有人凭此药方,专治哮喘,三代发家,秘不外传。可见此方确有神效!!



河北中医学院张金灜老师传授



● 快速治愈痔疮的秘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消痔胶囊是用猪苦胆、槐角等中药

材,按9:1的重量比例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一是疗程短,治愈率高,1997年,经河南省平顶山市第

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临床试验,有效率100%,治愈率98%;二是无痛苦,疗

效佳,患者不打针、不开刀,一天只服三次胶囊,就能彻底根除痔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式是:取当年宰杀的生猪苦胆一副,晒干,剥掉外

皮,取出纯正苦胆,装入电烤箱,高温消毒,使水分彻底蒸发而成固体,

粉碎过箩,与当年采摘的中国槐角(晒干后),上锅炒至黄黑色,粉碎过

箩,按照9(猪苦胆粉):1(槐角粉)的重量比例,混合后装入空心胶

囊,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止血、消炎。

消痔胶囊治疗痔疮,时间短,无痛苦,效果佳。一般三天见效,三周治

愈,且永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病例:

张万一,男,59岁,平顶山市卫东区五条路小学职工,患内外混合痔25

年,肛门周围几个疙瘩,疼痛难忍,进了几所大医院,吃了不少药,贴了

药贴也无济于事。1995年5月,服了两瓶(200粒)消痔胶囊,肛门周围疙

瘩消失,疮疤脱落,痔疮彻底治愈,至今没有复发。它高兴的见人便

说:“消痔胶囊真灵,我有痔疮20多年,吃了多少药都不行,只吃两瓶消

痔胶囊就治好了”。

朱格平,女,平顶山市沈河区柏楼村人,1993年患上外痔,每次痔疮复

发,肛门红肿,大便出血,疼痛难忍,卧床不起,失去劳动能力,多方求

医,医治无效,1995年2月,吃了两瓶消痔胶囊,一切症状消失,至今没有

复发。

王秀荣,女,38岁,农民,河南省睢县平岗乡果陈村人,1994年患了内

痔,大便脱肛,流血不止,吃了不少中西药也不见效,1995年3月,服了两

瓶消痔胶囊,痔疮便一扫而光了,至今没有复发。

本处方经临床验证,有效率100%,连续服用3周,治愈率98%,且不复

发!药方简单,药物常见廉价,几元钱而已,对于各种痔疮均有神奇效果!

● 快速治愈脱发的秘方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为:

1、 药物配方:侧柏叶10克、羊蹄根10克、一枝黄花10克、凌霄花

10克加水煎熬后于5%苯扎

溴胺50毫升配制成一瓶制剂。

2、 制剂制备方法:将侧柏叶、羊蹄根、一枝黄花及凌霄花称重、

洗净,按每份量加水150毫升

置于非金属器皿中煎熬至剩下50毫升量为止,将50毫升浓汁兑入50毫升5%

苯扎溴胺液体之中,即成为一份量的洗发液,然后装瓶、密封备用。

3、 使用方法:使用前患者需用香皂清洗头部油脂、头皮屑,然后

用清水洗净头发。

将一瓶上述药液倒入500毫升温水中,患者用此药液清洗头部15分钟,

然后用毛巾擦干头部即可,不需用清水洗去残存药液,头发上有宜人香

气,头发有舒适感,重症患者三天后克再洗一次。

病例

王学海,男,48岁,淮阴市橡胶厂人,患者几年前头发痒、头皮屑多、

逐渐头发脱落、谢顶,经用上述药液洗了两次后,头皮不痒、无头皮屑,

一月余后头顶部长满乌发。

汪恒五,男,26岁,淮阴县农业局技术员,五年前头皮痒、油脂多,引

起脂溢性脱发,使用本药液后,症状消失,头发浓密。

王玲,女,40岁,淮阴市传染病医院干部,两年前头皮痒、脱发不断,

渐渐稀疏,用本药液一次,症状消失,满头长满乌黑的头发。

本药液有以下特点和效果:

1、 使用方便,脱发患者只需一次即可解决问题,重症者也只需要

洗两次即可。

2、疗效显著,本药液使用于506例脱发患者(男性425人,女性81人)

有效率达100%,治愈率100%。

3、费用低廉,用此药液只相当于“101毛发再生精”费用的几十分之一,

减轻脱发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方法对于脱发患者,轻症者仅使用一次,重症者使用两次,多数可以

痊愈。总成本不足5元钱,经临床几百例男女患者验证,全部有效。患者皆

称神奇!

● 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

此方出自《本草纲目》,后经医者添减而得,用法简便,效果奇佳,堪

称神奇,验证百余例,其效如神!被评为《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金杯一等奖。

【原方】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炮

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棋子大者)各二两,为末。每用半

两,捣葱白汁和成浓饼,径寸半,随左右贴脚心,缚定密室安坐,以贴药

脚浸热汤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药。宜谨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半月再

行一次,除根。(忌口,远色,调养)

--------《本草纲目》记载



经医家修改后的处方



【处方】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炮熟)、大川乌头(炮

熟)、红海蛤(如棋子大者,也可以用蓖麻子12克替代,疗效不减),黄

芥子(又名白芥子,颜色发黄,如米粒大小)各12克,上药为末,分为三

份。捣葱白汁和成浓饼,径寸半,随左右贴脚心,缚定密室安坐,以贴药

脚浸热汤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药。宜谨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半月再

行一次,除根。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曾广洪

此药曾被评为《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金杯一等奖。

【验例】河南省商丘市,王学仁,男,61岁,患中风偏瘫3年,手指

不能屈伸,手臂不能上抬,用药一次,出汗,痊愈。

河南省商丘市潞河乡,石义宽,男,67岁,患中风偏瘫,拄拐

棍勉强走路,太阳下贴一次药,半小时后,浑身出汗,没有麻木感,

能独自行走,堪称神奇!

● 治愈坐骨神经痛的秘方

说明:此处方治愈坐骨神经痛患者,过数百例之多,成本不足十

元,一般患者服用二副药即可痊愈。

疗效确切可靠!

【处方】当归,川芎,地龙,千年健,追地风各6克,木瓜5克,

肉桂,海桐皮,桂枝,羌活,麻黄各3克,生地9克,红花2克,冰糖

60克

【制法】上药研碎,大曲酒1瓶倒出2两,将药粉装入密封,

埋地下7天后取出,每次服1两,1日2次,治愈百余例一般2瓶痊 愈。

【方出】河南省滑县交通局中医 吴星云

【验例】新疆奎屯市孙占武,坐骨神经痛,经常反复,经用

本方治疗痊愈。

四川渠县黄克川朋友的母亲患病,服完三剂全好。

四川威远县周为,退休干部,其亲属患病不能直立,服

完3服药痊愈,至今未反复。

四川丹巴县陈永尚患病1年多,多方治疗无效,服本方2

剂治好。

● 治愈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

说明:处方法简单,效果奇特,小小药方,就能治好难缠的

风湿病,花费才不到五元钱。

【处方】鸡蛋3个,50度以上白酒

【制法】将鸡蛋放到砂锅里,加上白酒,酒能泡到鸡蛋一半

就行了,再用小火加热一会儿,再点燃

白酒直到自灭,趁热将鸡蛋和酒同吃完,吃完后上床盖被子一

小时,把汗逼出来,轻者一剂,重者三剂可愈。

【方出】河北宽城碾子乡文化站 宋瑜

【验例】辽宁抚顺市马京堂,患关节炎,关节肿痛,手指变形,受凉加

剧,用此方治愈,神效!

辽宁凌源市子守武老伴患风湿关节炎5-6年,经服药后治愈。

青海省杨文秀,男,20岁,患风湿,用本方两天治愈。

● 治愈鼻炎鼻息肉的秘方

说明:此方获国家医药发明专利,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组方简单,使

用方便,从根本上治愈鼻炎和鼻息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胃疼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鼻炎、鼻息肉的

外用药,其组成包括冰片、石灰和糯米粉,组分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含

量是:冰片0.5-1%、石灰0.1-0.5%、糯米粉1-2%,然后用0.01-0.2%苏打水

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液态混合物。

所述组分中还有胆汁,该胆汁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0.01-02%。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组分简单易得,使用方便,并能根除鼻炎和鼻息 肉。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鼻炎、鼻息肉的外用药,其组成包括冰片、

石灰和糯米粉,组分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冰片0.8%、石灰

0.3%、糯米粉2%,然后用0.1%苏打水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液态混合物。还

可以在上述混合物中添加重量百分比含量是0.1%的胆汁。使用经上述过程

所制备的外用药涂于鼻内患处。

【病例】患者刘桥,系始兴县林业局职工,患了十多年的鼻炎,采用本

发明涂于鼻内患处,每星期一次,连用三次,病症全除。

患者刘才喜,患鼻炎20年,采用本发明涂于鼻内患处,每星期一次,连用四次,病症全除。



百试百验祖传秘方(整理修正珍藏完整版)



说明:由于是根据手抄本整理,故因为著者用了简化字或同音字,有时还有错别字,笔者在整理时尽量斟酌,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处方

用药,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以免发生危险。(有下划线的药物名称无法确定)

●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老鼠疮)有奇功

【处方】 小米4两 红糖1两 雨淋土4铢

【用法】 将小米放罐内添水三大碗,泡至发酵起沫(夏季4天,冬季8天),放锅内熬熟,入红糖,雨淋土研成细面倾锅内,一次服连汤米吃完,

全身出大汗(包括手足),轻者一剂即癒,重者四、五剂而痊癒。

【治验】(1)张花,女,32岁,西华奉母乡人,患淋巴结核,溃烂成片,屡治无效,经用此方一剂痊愈。

(2)楚雪妮,郾城县半截塔人,颈部两侧均患此症:左侧已破,右侧硬结如枣。服用此方二剂,破者结疤,未破者逐渐消失。

【方出】 黑龙潭卫生院张益谯

● 阑尾炎不开刀,辩证论治有特效

【处方一】 当归3钱 白芷5钱 薏仁1两 丹皮5钱 附子3钱 黄柏3钱

桃仁5钱 川军4钱 芒硝3钱 桔梗3钱 冬瓜子1两

【处方二】 二花1两 当归6钱 黄芩2钱 玄参5钱 甘草2钱 黄连1钱

黄柏3钱 黄芪5钱 大黄3钱 山芋肉5钱

【处方三】 二花1两 当归3钱 白芷3钱 穿山甲2钱 连壳(连翘)2钱 黄芪2钱 冬瓜子1两 甘草2钱

【服法】

【治验】 急性阑尾炎先服处方一,用药一至二剂体温下降,疼痛减轻,再用处方二、三,用药二、三剂后,症状即全部消失。近三个月来县医院

治疗18例,每人用药三到六付,十日全能出院。

【注意】 阑尾化脓用处方三,加玉米1两减去穿山甲,重用二花、冬瓜子。

【方出】 县医院杜元志

● 向肠梗阻宣战

【处方】(一)川大黄3钱 熟附子1钱 细辛1钱 清半夏3钱 粳米4钱

生甘草2钱 广木香2钱 大枣(去核)4片

(二)括萎4钱 半夏3钱 黄连3钱 黄芩3钱 陈皮3钱 川朴3钱

枳实3钱 川军3钱 芒硝3钱

【服法】水煎服。

【治验】 杨明德,男,46岁,入院主诉不大便,不放屁,腹部阵痛,呕吐酸水,据诊断胀有肠形,阵绞痛,患者失水,经肾封无效,洴肠任然不

停,即内服第一方,二小时疼痛停止,四小时自动排气;服第二方后更加好转,连服三天,立建奇功,五天回家生产。经我院治疗三例均大显功能。

【方出】县医院杜元志

● 让噎食病低头让路

【处方】 珍珠2分 元寸2分 明雄4分 梅片4钱 龙骨1钱 月石2钱

石膏1两 牛黄1分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备用

【治法】 用舌板压紧舌根,用刀割中间的一块,后割两边(次日),每七天轮换割一次,用烙铁烙一次,敷药一次,三个星期立建奇效。

【治验】 王福,男,54岁,喉部发干,颈部发紧,感觉喉间有物,吐沫如树叶贴喉,吃稀稠不下,经诊断是食道狭窄,经治疗三个星期痊愈。此

方百试百验,是祖传三代的秘方,向无外传,今天只有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大放光彩。

【方出】 大刘乡胡志修

● 麻疹并肺炎 中药有特效

【处方】青代(青黛)2钱 朱砂5钱 海石3钱 川贝3钱 土元(地鳖虫)3钱

【用法】 将前四味药共为细面,土元研烂,开水冲服,每日服四次,每次服一钱,两天痊愈。

【治验】 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 万金 胡有林

● 大便下血特效方

【处方】白萝卜4两 红花5钱 椿根白皮2两 蜂糖4两

【用法】水煎,分四次温服,连服3剂即癒。

【病历】曹得聚,男,42岁,郾城县张茂吴村人,患此病数年不愈,经用此方80余例,效果良好,屡试屡验。

【方出】 新庄 张芳轩

● 预防麻疹特效方

【处方】桃仁1钱 当归1钱 红花1钱 二花1钱 京芍1钱 甘草5钱 荆芥穗1钱

脐带3寸长

【制法】脐带在瓦上焙干为面,将上几味药加水煎到八成的时候把脐粉倒入药内,再熬片刻即成。新生儿在十至十八天内作两次服完(超过十八天

服用无效),服后次日周身出疹,6-7天下去,可产生终身免疫。

【治验】张全华医生在20年内曾经秘密采用此方,用者80余例,现并无再发现麻疹,实属奇方。现在我处五个妇产院推广使用,目前有230余人服

用此方,效果良好。

【方出】召陵卫生院李鸿林

【附语】京芍是指赤芍,杭芍是指白芍。

● 中医治愈乳腺炎(和乳汤)

【处方】当归1两 穿山甲3钱 川贝3钱 花粉3钱 通草3钱 蒲公英1两 甘草3钱

【用法】水煎服,出汗即愈。

【治验】黄廷,女,38岁,黑龙潭黄集村人,患红腺红肿,冷烧不止,疼痛难忍,服用此方一剂而愈。事实历证,百打百中,屡试屡验。

【方出】黑龙潭 王双来

● 治乳腺炎验方

【处方】乳香1钱 没药1钱 血竭1钱 儿茶1钱 轻粉2钱 葶力子3钱

【用法】以上共为细面,黄腊2两化开入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服一次,一次服十丸,开水送下,屡试屡验。

【方出】上亭 李俊卿

● 呕吐不止特效方

【处方】生赭石6钱(轧细) 青黛2钱 半夏3钱 生白芍4钱

龙胆草3钱 净吴茱萸1钱 生姜2钱 野党参2钱

【用法】水煎服。

【治验】杨斌,48岁,老窝乡杨庄村人,素性偏激,肝气素盛,胃气上逆,胆火冲动,因事烦劳,随得呕吐,百药不效,服此方一剂而愈。经治疗

28例,有24名很快痊愈,有3名见轻,1名不效。

【方出】砖桥乡 迟当振

● 小儿百日咳 中药奏奇效

【处方】海石5钱 寒水石5钱 西大黄5钱 川贝3钱 朱砂2钱

生石膏1两

【用法】共为细末。一至三岁的小儿每服五分,每日服三次,四至八岁的小儿每服一钱,每日服三次,开水送下,连服一星期立见奇功。

【治验】黑龙潭乡范岩村五八年六月百日咳流行,小儿大部分均皆传染阵发性咳嗽,连咳数十声,面红唇紫,呕吐鼻衄,服用此方,数日即愈。经

试用十八例,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黑龙潭 孟庆端

● 声音嘶哑不能言 中医治疗有经验

【处方】苏子 前胡 半夏 川朴 云皮 当归 苏叶 肉桂 灸草(艾草)各1钱,喉痛者加金银花3钱,枝子(别名:栀子)3钱 桔梗3钱 牛子3钱 寸冬2钱

【用法】水煎服

【治验】老应村某某之女十二岁,患扁桃腺炎后,声音嘶哑,言语不能,项紧如绝,经服此方,一剂轻松,三剂痊愈,百试百效,屡建奇功。

【方出】黑龙潭 张益谦

● 让肝脏炎低头

【处方】白芍8钱 (地)骨皮6钱 丹皮3钱 下甲(龟下甲)4钱 胆草6钱 青皮3钱

胡连(胡黄连)3钱 黑栀子(即:栀子炒存性)3钱,疼甚加乳香3钱,没药3钱。

【用法】水煎服,一剂见效,三服痊愈。如热退阴虚加山萸肉6钱,山药6钱,薏米6钱,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黑龙潭卫生院 张益谦

● 降服肠梗阻特效建奇功

【处方】生豆油6两

【用法】内服

【治验】杨明,男,46岁,腹部阵痛,胀满,呕吐,经验证和透视确定为肠梗阻,内服此方后,开水放屁,腹部不痛,腹胀消失,继而大便,两日

内痊愈出院。郾城县医院在两个月内收到肠梗阻三个病人,均用此方,效果很好。

【方出】郾城县医院 杜元志

● 治疗胃疼有特效

【处方】海南沉5分 木香1钱 老叩(豆蔻)2钱 乳香(炒)2钱 没药(炒)2钱

糖灵脂(炒)2钱 广芦子1钱 檀香1钱

【用法】共为细面,每服一钱半,服后立即痛止。

【方出】县医院 麻振离

● 降服疯狂症 屡次建奇功

【处方】白菊花3钱 海浮石3钱 寒水石3钱 生石膏末3钱 川黄连3钱

栀子2钱 连召(又名:连翘)2钱 木通2钱 胆草3钱 茵陈2钱

小青蒿2钱 西大黄1两半为细末外包,冰片1钱半外包。

【用法】除大黄冰片外,上药添水500CC煎至200CC把药渣滤出,将大黄末和丸用白布包住放上药水内,再加上100CC煎至200CC,连煎两次。分三

次温服,一日服完,轻者两剂即愈,重者四剂全好。

【治验】经新店卫生院治疗七例疯狂,时哭时笑,打人骂人,胡言乱语,不知羞耻,经服用此方效果百分之百。

【方出】郾城县新店卫生院 张秀明

【附语】小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 治疗梅核气验方

【处方】软梅糕、软枣各一斤,腊梅花2两,杭菊花6钱,薄荷4钱,通草3钱

建梅2两,柯子肉1两半,坤布8钱,桔梗5钱,老木香3钱,苏梗4钱

粉甘草4钱,白糖1斤

配合针灸穴位,天突穴针寸五至二寸。

【制法】除白糖外,上药晒干共为细末,把药放入盆内加入白糖,先用开水冲之,如面块状,再将锅内添水,把药盆放到锅内用火炖一小时后将盆

取出,在吃前先刺天突穴。

【服法】每天两次服,早晚各一次,每服3钱,开水冲服。

【治验】张翠英,女,四十七岁,患此病屡治无效,后服此方两料即愈,经治疗十三例均建奇功。

【方出】新店卫生院 张秀明

● 中医治疗破伤风百打百中建奇功

【处方】当归5钱 红花2钱 杭白芍3钱 黑山枝(即:栀子炒存性)3钱 黄连1钱

钩藤4钱 灵仙3钱 大艽(秦艽)3钱 虫退1两 胆星2钱 牛膝3钱

木瓜3钱 全虫2钱 二花3钱 防风2钱 甘草1钱,以下加减

小便不利加木通3钱,泽泻3钱

有痰加川贝3钱,寸冬2钱,桔梗3钱,知母3钱

失眠加枣仁3钱,山萸肉3钱

出汗过多者加枣仁3钱,黄芪2钱

【服法】水煎服,每天吃汁,轻者三四剂愈,重者六剂全好。

【治验】近二年来在病床上用此方治疗八十一例,治疗七十八例效果良好。

【注意】在治疗中安慰患者思想安定,一般来说七八天出院,不要出院太早。

【方出】县医院 麻振离

● 五代治疗沙眼秘方

【处方】赤芍3钱 白芷2钱 草决明3钱 防风3钱 木贼2钱 甘菊3钱

羌活3钱 栀子(炒)3钱 丹皮2钱 薄荷2钱 川芎3钱 甘草2钱

【用法】水煎服

【病例】赵长来,二十六岁,沙眼十余年,经常流泪发痒,眼睑糜烂,时轻时重,年久不愈,外号瞎长来,经服此方三剂痊愈,永无再犯。经临床

二十三例证明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召陵乡 赵世长

● 神奇移疮法

【处方】当参2两 口芪(黄芪)2两

若胸腹部有疮往下肢移加牛膝3钱,若头面部生疮往上肢移动加桔梗3钱

【用法】水煎服,疗效可达百分之百,但越早越好,已经化脓者不效。如初期1-3剂可达移动目的。

【病例】周来柱,四十三岁,上腹部生疮,红肿阵痛,经用此方腹部大消,而大腿内侧出一小疮,继而痊愈。

【方出】召陵卫生院 刘西兰

● 三世不外传的夹制膏

【处方】轻粉 官粉 铜绿 红丹 黄腊各四两,香油六两,头发一团

【制法】先将香油烧沸后,将头发炸焦,然后入药,唯轻粉只入二两,用文武火熬一小时即成。

【用法】将此药放在红黑布上,放时先撒一层轻粉,再放花蜘蛛一个,贴患处,七天再揭,两次痊愈,经治疗百余人效达百分之百。

【病例】林怀顺,男,五十二岁,患下肢溃疡,年余痛苦不堪,屡治无效,经用此方,两张膏药全好,真称奇方。经治验百余例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召陵乡刘庄 柏凤鸣

● 世传水臌黄肿方 屡试屡效放光芒

【处方】巴豆七个去皮为面,癞大蛤蟆一个,黄酒适量。

【制法】将癞蛤蟆破腹,将巴豆装入后缝合,挂阴处阴干,再放新瓦上用文武火焙焦,研面备用。

【服法】成人2--3钱每日,一次空腹服,连服三次即愈,永不再犯。

【注意】此药服后二小时患者大泻水分,重症水多者,可泻出成盆子水,若遇患者泻水而虚者,可给小米稀饭两碗,立即恢复正常,第三次泻出粘

液为止。

【治验】召陵乡林庄林玉法之妻,三十五岁,患黄肿水臌,面黄肌瘦,指甲下陷,经多医诊治愈而复发,后用此方一料即愈,永无再犯,据统计共

治愈患者一十三人效达百分之百。

【方出】召陵乡合作理发社姬兴人

● 治疗小儿麻痹症 疗效突出建奇功

【处方】当归浸膏10CC 红花浸膏5CC 钩丁浸膏15CC

灵仙浸膏10CC 秦艽浸膏10CC 加皮浸膏10CC

防风浸膏10CC 海桐皮浸膏10CC 狗脊浸膏10CC

胆草浸膏10CC 二花浸膏10CC 乳香浸膏10CC

没药浸膏10CC 甘草浸膏10CC

【服法】上药均匀混合,每日早晚各服5CC,此为一至二岁的小儿量,大者酌加。

【加减】上肢麻痹者加桂枝浸膏10CC

下肢麻痹者加牛膝浸膏10CC、木瓜浸膏10CC

白血球增加者倍加胆草、二花浸膏

软而无力者加虎骨浸膏10CC、全虫浸膏10CC

肩胛脱陷者加党参浸膏10CC

【治验】赵爱花,女,2岁,后赵村人,右腿不能站立,不会动,开始是发热,经治疗后遗留下肢麻痹,经我院治疗,服用此方一剂会站,四剂痊

愈。似此病情已有八十余例,疗效均为良好。

【方出】县医院 麻振离

● 祖传四代主治疹后烂眼

【处方】好官粉1两 黄香1两 白矾1两 铜绿四块

【制法】将一个新瓦放成高低形,铜绿放高头用火烧干,白矾、黄香放低头,烧至起泡(但用黄泥堵住低口,以免外流)后即可取出,捻为细末,

加上梅片少许,混在一起,用香油调和,抹眼,每日一次,连用五至七天即可痊愈。

【治验】经治疗二百余人效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方出】召陵乡刘庄村林伟亭介绍



百试百灵的秘方

花小钱治大病系列(八册全集) 作者:张大宝 出版社:花都出版社

病者,受天地之侯,劳脏腑之气,违四季,乱阴阳,气机失调所致也。医者,贯天地,通阴阳,中之疏达者也。自医之鼻祖至今,疗病之法百

也,然唯针灸方剂之术甚广。针灸者,须识百脉,洞经穴,非常人所能识,然方剂者,懂药理,观病症,便可开方布药,且速效也,故操之颇多。

然今人近利,药虽不识过百味,却敢擅论百病。病者,皆门外汉也,哪晓得医理,犹如案上鱼肉,待宰羔羊,误光阴,费银两,多矣!甚者,小疾

成大病,悲也!余劳心多年,历览群书,捡拾奇效方,中效验者颇多,方方如数家珍。弃之惜也,乃整理成册,取名《花小钱治大病系列丛书》一 套,共含八册内容,以解民困。家备一册,患疾之日,取出应急,效验者,民之福也!幸甚之至,喜哉!



● 快速治愈胃病的秘方

此药方曾荣获国家医药发明专利,经大量临床验证有效!简单快捷,对于各种胃病皆效!特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假若用于商业用途,敬请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该配方系医药技术领域配方。

一、配方的来由;

配方由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组成。最初,我无意中错喝了这两味药,不想竟发生了奇迹,立马止住了胃疼。带着疑惑接连又喝了几天,胃病不 适感逐渐减轻,一星期后,十几年的缠手胃病居然完全消失了。接着,许多亲戚朋友试服,同样发生了神话般的效果,使典型的胃病症状:胃疼、烧心、泛酸、呕吐、胃部嘈杂及各种疑难病都得到了缓解和控制,连服了一星期后,诸症消失,再服几天,竟然除根。

二、配方的药理检索

向多名医生咨询:呋喃唑酮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是肠炎和菌痢的杀手,之所以能根治胃病,说明对幽门螺旋杆菌(胃菌)也有抑制和灭 杀作用;维生素B6在生理代谢中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作为转氨酶和氨基酸脱脱羧酶的辅酶,能促进氨基酸氨基转移作用,同时参与生理代谢中 的合成催化过程,这样,两药合二为一后,所产生的奇迹,说明是维生素B6特殊合成作用的催化功能的结果。

三、配方所具备的优点:

1、配方是医疗界中广泛应用的两种西药--------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合二为一后,具有相辅相成安全可靠的特点,不论何种胃病都能药到病 除。

2、该配方很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服药期间患者尿黄甚至腹泻均属正常现象,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

3、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是大路药物不是紧俏药剂,配方简便,原料易购,价格低廉,不仅能让胃病患者少花钱治大病,就是批量生产也成本

低收益高。

四、配方的主治与功能

配方对急慢性肠胃炎、胃窦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它顽固性胃病均有特效。

五、配方申请专利的动机

配方是医疗界中广泛应用的两种西药,一种是肠炎菌痢药,一种是维生素类辅助药,两种药,两种概念,两种性能。发明之前,医生不会给胃

病患者使用肠炎药及维生素B6,患者本身也不可能轻易接受无根据的治疗,合二为一所产生的奇迹,实属偶然发现,经过数十位胃病患者临床试

服,证明了配方的安全可靠和使用价值,那么,如果加以推广应用,使广大胃病患者花很少的钱治很大的病,无疑是胃病患者莫大的福音。同时,

通过该配方的发明,也揭示了一些药物合成的原理变化,对我们进一步探索药物的内涵,扩大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六、配方的用法及用量

经过胃病患者临床试服,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痊愈,不再复发,个别患者加服一个疗程即可除根,不再复发。一个疗程中,按现行片剂服 用,头两天和后两天日服三次,每次各服两片为宜,中间三天,日服三次,每次各服三片为宜,见下表: 此秘方仅花几元钱,便可以把各种难缠的老病号的胃病治好,药方简单,花钱少!疗效显著!太神奇啦!



● 快速治愈哮喘的秘方

本药方虽配方简单,药材低廉,但疗效颇佳。系民间秘法外人不相传也!后经医者添减而得,临床奇效!奉献给大家,互相学习!

【主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喘鸣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各种哮喘。神效!!

【处方】麻黄粉,白果粉各4份,朱茯神2份。

三药低温干燥,研粉备用。

【服法】成人用量1次服用1.5克,开水送下(儿童酌减),3—5分钟见效,必要时2—3小时加服1次,日服三次,连服3—5天。

【附原方:麻黄白果各半,研为细末,每服5分,白汤送下,哮喘顷刻而止。】

此方来自民间,系祖传秘方,秘不外传!组方简单,疗效神奇!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哮喘病,临床验证奇效!

相传有人凭此药方,专治哮喘,三代发家,秘不外传。可见此方确有神效!!



河北中医学院张金灜老师传授



● 快速治愈痔疮的秘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消痔胶囊是用猪苦胆、槐角等中药材,按9:1的重量比例组

本发明的优点:一是疗程短,治愈率高,1997年,经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临床试验,有效率100%,治愈率98%;二是无痛苦,

疗效佳,患者不打针、不开刀,一天只服三次胶囊,就能彻底根除痔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式是:取当年宰杀的生猪苦胆一副,晒干,剥掉外皮,取出纯正苦胆,装入电烤箱,高温消毒,使水分彻底蒸发而成固

体,粉碎过箩,与当年采摘的中国槐角(晒干后),上锅炒至黄黑色,粉碎过箩,按照9(猪苦胆粉):1(槐角粉)的重量比例,混合后装入空心

胶囊,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止血、消炎。

消痔胶囊治疗痔疮,时间短,无痛苦,效果佳。一般三天见效,三周治愈,且永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病例:

张万一,男,59岁,平顶山市卫东区五条路小学职工,患内外混合痔25年,肛门周围几个疙瘩,疼痛难忍,进了几所大医院,吃了不少药,贴

了药贴也无济于事。1995年5月,服了两瓶(200粒)消痔胶囊,肛门周围疙瘩消失,疮疤脱落,痔疮彻底治愈,至今没有复发。它高兴的见人便

说:“消痔胶囊真灵,我有痔疮20多年,吃了多少药都不行,只吃两瓶消痔胶囊就治好了”。

朱格平,女,平顶山市沈河区柏楼村人,1993年患上外痔,每次痔疮复发,肛门红肿,大便出血,疼痛难忍,卧床不起,失去劳动能力,多方

求医,医治无效,1995年2月,吃了两瓶消痔胶囊,一切症状消失,至今没有复发。

王秀荣,女,38岁,农民,河南省睢县平岗乡果陈村人,1994年患了内痔,大便脱肛,流血不止,吃了不少中西药也不见效,1995年3月,服了

两瓶消痔胶囊,痔疮便一扫而光了,至今没有复发。

本处方经临床验证,有效率100%,连续服用3周,治愈率98%,且不复发!药方简单,药物常见廉价,几元钱而已,对于各种痔疮均有神奇效

果!

● 快速治愈脱发的秘方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为:

1、 药物配方:侧柏叶10克、羊蹄根10克、一枝黄花10克、凌霄花10克加水煎熬后于5%苯扎

溴胺50毫升配制成一瓶制剂。

2、 制剂制备方法:将侧柏叶、羊蹄根、一枝黄花及凌霄花称重、洗净,按每份量加水150毫升

置于非金属器皿中煎熬至剩下50毫升量为止,将50毫升浓汁兑入50毫升5%苯扎溴胺液体之中,即成为一份量的洗发液,然后装瓶、密封备用。

3、 使用方法:使用前患者需用香皂清洗头部油脂、头皮屑,然后用清水洗净头发。

将一瓶上述药液倒入500毫升温水中,患者用此药液清洗头部15分钟,然后用毛巾擦干头部即可,不需用清水洗去残存药液,头发上有宜人香

气,头发有舒适感,重症患者三天后克再洗一次。

病例

王学海,男,48岁,淮阴市橡胶厂人,患者几年前头发痒、头皮屑多、逐渐头发脱落、谢顶,经用上述药液洗了两次后,头皮不痒、无头皮

屑,一月余后头顶部长满乌发。

汪恒五,男,26岁,淮阴县农业局技术员,五年前头皮痒、油脂多,引起脂溢性脱发,使用本药液后,症状消失,头发浓密。

王玲,女,40岁,淮阴市传染病医院干部,两年前头皮痒、脱发不断,渐渐稀疏,用本药液一次,症状消失,满头长满乌黑的头发。

本药液有以下特点和效果:

1、 使用方便,脱发患者只需一次即可解决问题,重症者也只需要洗两次即可。

2、疗效显著,本药液使用于506例脱发患者(男性425人,女性81人)有效率达100%,治愈率100%。

3、费用低廉,用此药液只相当于“101毛发再生精”费用的几十分之一,减轻脱发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方法对于脱发患者,轻症者仅使用一次,重症者使用两次,多数可以痊愈。总成本不足5元钱,经临床几百例男女患者验证,全部有效。患

者皆称神奇!



● 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

此方出自《本草纲目》,后经医者添减而得,用法简便,效果奇佳,堪称神奇,验证百余例,其效如神!被评为《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金

杯一等奖。

【原方】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炮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棋子大者)各二两,为末。每用

半两,捣葱白汁和成浓饼,径寸半,随左右贴脚心,缚定密室安坐,以贴药脚浸热汤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药。宜谨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半月

再行一次,除根。(忌口,远色,调养)

--------《本草纲目》记载

经医家修改后的处方

【处方】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炮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棋子大者,也可以用蓖麻子12克替代,疗效不减),黄

芥子(又名白芥子,颜色发黄,如米粒大小)各12克,上药为末,分为三份。捣葱白汁和成浓饼,径寸半,随左右贴脚心,缚定密室安坐,以贴药

脚浸热汤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药。宜谨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半月再行一次,除根。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曾广洪

此药曾被评为《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金杯一等奖。

【验例】河南省商丘市,王学仁,男,61岁,患中风偏瘫3年,手指不能屈伸,手臂不能上抬,用药一次,出汗,痊愈。

河南省商丘市潞河乡,石义宽,男,67岁,患中风偏瘫,拄拐棍勉强走路,太阳下贴一次药,半小时后,浑身出汗,没有麻木感,能独自行

走,堪称神奇!\



● 治愈坐骨神经痛的秘方

说明:此处方治愈坐骨神经痛患者,过数百例之多,成本不足十元,一般患者服用二副药即可痊愈。

疗效确切可靠!

【处方】当归,川芎,地龙,千年健,追地风各6克,木瓜5克,

肉桂,海桐皮,桂枝,羌活,麻黄各3克,生地9克,红花2克,冰糖60克

【制法】上药研碎,大曲酒1瓶倒出2两,将药粉装入密封,埋地下7天后取出,每次服1两,1日2次,治愈百余例一般2瓶痊愈。

【方出】河南省滑县交通局中医 吴星云

【验例】新疆奎屯市孙占武,坐骨神经痛,经常反复,经用本方治疗痊愈。

四川渠县黄克川朋友的母亲患病,服完三剂全好。

四川威远县周为,退休干部,其亲属患病不能直立,服完3服药痊愈,至今未反复。

四川丹巴县陈永尚患病1年多,多方治疗无效,服本方2剂治好。



● 治愈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

说明:处方法简单,效果奇特,小小药方,就能治好难缠的风湿病,花费才不到五元钱。

【处方】鸡蛋3个,50度以上白酒

白酒直到自灭,趁热将鸡蛋和酒同吃完,吃完后上床盖被子一小时,把汗逼出来,轻者一剂,重者三剂可愈。

【方出】河北宽城碾子乡文化站 宋瑜

【验例】辽宁抚顺市马京堂,患关节炎,关节肿痛,手指变形,受凉加剧,用此方治愈,神效!

辽宁凌源市子守武老伴患风湿关节炎5-6年,经服药后治愈。

青海省杨文秀,男,20岁,患风湿,用本方两天治愈。



● 治愈鼻炎鼻息肉的秘方

说明:此方获国家医药发明专利,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组方简单,使用方便,从根本上治愈鼻炎和鼻息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胃疼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鼻炎、鼻息肉的外用药,其组成包括冰片、石灰和糯米粉,组分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

含量是:冰片0.5-1%、石灰0.1-0.5%、糯米粉1-2%,然后用0.01-0.2%苏打水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液态混合物。

所述组分中还有胆汁,该胆汁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0.01-02%。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组分简单易得,使用方便,并能根除鼻炎和鼻息肉。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鼻炎、鼻息肉的外用药,其组成包括冰片、石灰和糯米粉,组分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冰片0.8%、石灰

0.3%、糯米粉2%,然后用0.1%苏打水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液态混合物。还可以在上述混合物中添加重量百分比含量是0.1%的胆汁。使用经上述过程

所制备的外用药涂于鼻内患处。

【病例】患者刘桥,系始兴县林业局职工,患了十多年的鼻炎,采用本发明涂于鼻内患处,每星期一次,连用三次,病症全除。



【祖传秘方】根治荨麻疹秘方疗效如神



【祖传秘方】根治荨麻疹秘方

因受风寒或花粉等蛋白侵袭,引起机体的一种过敏反应,局部或全身出现红色风团

状痒疹,多天不下,痒不可忍,昼夜难眠用此药一料可愈。

【秘方】;僵蚕12克,蝉蜕6克、川军25克、姜黄2克。

【用法】;共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10克,黄酒100毫升加15克蜂蜜冲服。发汗避风

两日,孕妇禁用。

患了荨麻疹,全身痒难忍,

中药吃一付,立马就断根。

其它方法:

1,将米醋和50度以上的白酒以2:1的比例混合,涂搽皮肤患处。

刚涂上去时,皮肤会感觉凉凉的涂上几分钟后,就能看到明显效果,瘙痒和疙瘩逐

渐减退。

十分钟后疙瘩就会消失。

2,中成药当归苦参丸一个月可根治荨麻疹。

3,中药材路路通煮水洗患处特效,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取路路通9克,加水500毫升。先用武火烧开后,改为文火慢煎,取药汁200

毫升。然后再加水500毫升,取药汁200毫升。最后把两次的药汁放在同一容器内

摇匀,分早、晚2次服用。如此每日1剂。

  2.取路路通20克,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改为文火慢煎10分钟左右,去

渣留汁。把所得药汁放进洗澡水内,待水温适宜时便可以洗澡。注意,洗澡时应尽

可能地将全身泡在药水中约10分钟。每日1次。

  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7日为一疗程。一般病情,使用本法2~3次便有明显疗效。

①耳鸣:每天用路路通15克,水煎频服有良效。②过敏性鼻炎:路路通12克,苍耳

子、防风各9克,辛夷、白芷各6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阴虚,月经过多者及孕妇,过敏体质禁用



应对糖尿病,除了不吃糖外,还有这四个妙方!



【灸师兄送偏方】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有1亿

余人患有此病,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源自我国。对于糖尿病,在古时

已有记载。对此,师兄精选了几个颇有疗效的方子供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参考~

【治疗糖尿病的秘方】

【偏方一】

【偏方材料】

生黄芪30克,仙灵脾15克

杭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

乌梅10克,葛根10克

生黄芪

【验方用法】

肺热甚阴伤重者,可选加生石膏、川连、石斜、花粉、玉竹、麦冬、沙参

夜尿频数者,选加川断、破故纸、五味子、菟丝子、芡实、鹿角霜。

专治:糖尿病。

【偏方二·寒症方】

【偏方材料】

干地黄24克,山药,山茱萸各12克

泽泻,丹皮,茯苓各9克

桂枝,附子(炮)各3克

干地黄

【验方用法】

上8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

酒下15丸,加至20丸,日再服。

专治:糖尿病。

【偏方三·热症方】

【偏方材料】

知母18克,石膏30克(碎,绵裹)

甘草(炙)6克,粳米30克,人参9克

知母

【验方用法】

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渣

温服200毫升,日3服。

专治:糖尿病。

【偏方四·虚症方】

【偏方材料】

大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

淮山药15克,肥玉竹15克

女贞子15克,甘枸杞15克

寸麦冬15克,天花粉15克

制首乌15克,地骨皮30克

乌梅肉10克,缩砂仁5克(研末分冲),生甘草15克

山萸肉

【验方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血糖、尿糖下降缓慢者,可酌加元参、黄精、石斛

如病情迁延失治,已步入阴损及阳,三消症已不甚明显,有气虚、畏寒、神衰

者,可加熟附片15克(先煎)、肉桂8克。

专治:糖尿病。

以上所有内容全部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灸天下,每天灸一灸,活到九十九。关

注即可让大师免费教你艾灸养生之道!



手癣.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疣.臁疮.乌蛇荣皮汤..李可案



3.治疗皮肤病方

(1)乌蛇荣皮汤生地(酒浸)、当归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

桃仁、红花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定风丹60克,白鲜皮、乌蛇肉各30克

(蜜丸先吞),炙甘草10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

学习和运用体会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

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

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

病,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入手,见皮治皮,永无愈

期。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方中桃红

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定风丹(何首乌、蒺藜对

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解毒;白鲜

皮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服之,可使溃烂、坏死、

角化之皮肤,迅速层层脱落而愈,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本品对湿热黄疸,

兼见全身瘙痒者,一剂即解。乌蛇肉一味,归纳各家本草学论述,味甘咸,入

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

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斜、半身不

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多种微量元素,

钙、铁、磷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丰富,美须发,驻容颜,延年益寿。诸

药相合,可增强体质,旺盛血行,使病变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四末得养,则病

愈。本方可治15种皮科顽症,兹举病案几则如下:

病例1:治疗鹅掌风。苏某,女,22岁。1977年6月7日初诊:右手鹅掌风4年零3

个月。龟裂,痒痛,出血,冬季加重。每月经行2次,色黑不畅。正值经前,

面部满布红色丘疹,奇痒难忍,脉数苔黄。症由脚癣时时搓痒传染,湿热内

蕴,血热而瘀,不荣肌肤。予基本方加黑芥穗、皂角刺各10克,入血清透。6

月17日二诊:上方服5剂,下黑血块屑甚多,面部红疹已退,右掌龟裂愈合,

皮损修复,仍感痒痛。久病营卫阻塞,加麻黄5克,桔梗10克,开表闭以通皮

部之气;日久顽疾,加狼毒3克攻毒;黄带阴痒,加生薏苡仁30克,黄柏、苍

术各15克,川牛膝、蛇床子各30克,以清湿热。7剂后诸症皆愈,追访5年未复

发。基本方内暂加的狼毒,《本草纲目》谓有大毒。主“恶疮,鼠瘘,疽

蚀”,“积年干癣,恶疾风疮”。近代临床实验证实,狼毒对颈淋巴结核,睾丸、

骨、皮肤、肺等结核,有显效(狼毒枣),对各种顽固、积久难愈之皮肤病,

煎剂加入3克,有奇效。古方“方寸匕”约1克。日3服则为3克,今入煎剂,又参

合众多扶正解毒群药,绝无中毒之虞。

病例2:治疗牛皮癣。韩某,男,22岁。1983年6月初诊:患牛皮癣2年余,近因

搔破感染,外科用抗菌消炎,抗过敏,溴化钙静注1周无效。痒痛夜不能寐,

双手背肿胀青紫,血痂累累,右腿内侧上1/3处粗糙溃烂,焮赤肿痛,腹股沟

淋巴结肿硬疼痛,举步艰难。心烦口渴,舌红无苔,脉沉滑数。症由嗜酒无

度,湿热深伏血分,蕴久化热化毒。基本方生地重用120克,清热凉血,加金

银花45克,连翘30克,木鳖子15克,僵蚕10克,解毒散结消肿;日久顽疾,加

狼毒3克攻毒;以牛蒡子、皂角刺、黑芥穗透发血中伏毒;蝉蜕10克,引诸药

直达皮部。上药服5剂诸症均愈。小青年不遵禁忌,恣食鱼虾酒酪,时时复

发。留有旧方,照方取药,服二五剂又愈。古人饮食禁忌之说,乃经验之谈,

某病当忌食某物,犯禁则引发宿疾,确有至理。皮肤病之缠绵难愈多与不遵禁

忌有关。

病例3:治疗神经性皮炎。王某,17岁,中学生,1977年6月17日,因颈两侧、

双肘外侧对称性皮损8个月求治。患处皮肤燥裂出血,奇痒难忍,结痂厚如牛

皮。头眩,口渴,舌光红无苔,舌中裂纹纵横如沟,脉弦数。患者个性内向,

木纳寡言。被老师训斥,情怀抑郁,不久发病。肝郁气滞,五志过极化火灼

阴,血燥化风。阴伤颇甚,侧重养阴,少佐疏肝。基本方生地重用120克,加

女贞子、旱莲草、黑小豆、葛根、阿胶各30克(化入),柴胡3克,狼毒1.5

克,7剂后诸症均愈。

病例4:治疗白癜风。王某,女,41岁,患本病20年。面部斑驳,白一片,红

一片,黑点、黄褐斑点缀其间,犹如京剧脸谱。渐渐发展至体无完肤,睫毛、

眉毛亦变白,皮痒脱屑,脉细数,舌边痰斑成片。从血燥化风,气虚夹瘀不荣

脱肤论治:积久顽疾,基本方加狼毒3克,气不运血,皮毛失养,加生黄芪100

克。服10剂,痒止,病变部位苍白处逐渐变红,再投拙拟“克白散”一料,沙苑

子750克,九制豨莶草500克,乌蛇肉250克,定风丹300克,三七100克,藏红

花、海螵蛸、白药子、苍术、蚤休、降香、紫草、甘草各50克(制粉),每服

5克,3次/日。上药服半年,服至45天时,皮肤色素基本均匀复常。全部服完

后,面部之黑点、黄褐斑亦退净。

学习和运用体会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难治病,虽不危及健康,但好发于青年男女,外观不雅,颇

令患者苦恼。20世纪70年代中,余参酌古今论著,创制“克白散”,经治多人皆

愈。方中之沙苑子补益肝肾,从近代药理研究得知,确是一味宝药。含有多种

稀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助长发育抗衰老,抗癌,可增强内分泌

激素的生成,增强新陈代谢。对一切整体失调类疾病,均有调补作用。方中三

七(半生用半油炸)、藏红花(含多量维生素B2)益气补虚,养血活血化瘀,

旺盛血行,营养肌肤。定风丹补肝肾,养血驱风,为皮肤科要药,故为本方主

药。余药化湿健脾,清热凉血解毒。诸药相合,共奏补益肝肾,祛风胜湿,益

气运血,营养肌肤功用。藏红花价昂,可倍加三七代之。

病例5:治疣。疣,赘生物,俗名“瘊子”,可出现于全身各部,现代分为传染性

疣、扁平疣等。曾治数十例疣症。以基本方合麻杏苡甘汤:麻黄10克,生薏苡

仁45克,杏仁泥、白芷(后下)各10克,炮甲珠5克(研末冲服),少则3剂,

多则7剂,皆自行脱落而愈。甄某,女,34岁。患左颊部、左手背扁平疣2年

多,挑、刺、禁(以丝线扎紧瘊子根部,使之缺血坏死)、涂(鸭胆子)、内

服中药数十剂,皆无效。日见增多,面部有黄褐斑,痛经,舌质紫暗,脉涩,

黄带。断为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营卫阻塞,不荣肌肤四末。予基本方合麻杏

苡甘汤加白芷通窍,炮甲珠6克(研冲服),7剂后瘊子全部自行脱落,黄褐斑

亦退净。

病例6:治疗过敏性湿疹。白某,女,35岁,1983年9月7日初诊:患过敏性湿疹

52天。初病右头维穴处起红疹,瘙痒极重,搔破后流黄水,浸淫成片。继而背

部及少腹起大片风团,搔破后流黄水。日轻夜重,奇痒不能入睡。近1周来继

发感染,泛发性脓疱疮布满少腹及背部。腹股沟及耳后淋巴结肿硬剧痛。脉细

数,舌尖部有瘀点。经抗菌、抗过敏治疗20日不能控制,湿热化毒深伏血分,

拟方清透,基本方加金银花90克,连翘、木鳖子各30克,薏苡仁45克,苍术、

黄柏各15克,全蝎12只,蜈蚣2条(研末冲服),土茯苓120克,煎汤代水煎

药,3剂,日3夜1服,因剂量大,共服5日,痊愈。大剂量土茯苓对重症湿疹,

确有覆杯而愈之效。

病例7:臁疮(下肢溃症)。王某,女,66岁,1977年7月25日初诊:双下肢内

侧溃疡3个月,皮色青紫,滋水淋漓,痒痛不能入睡。右寸关细弱,舌淡有齿

痕。气血虚衰,脾虚气陷,湿毒下流。基本方加生黄芪45克,白敛12克,益气

化腐生肌敛疮,生薏苡仁30克,黄柏、川牛膝各10克,苦参30克,土茯苓120

克,煎汤代水煎药,白鲜皮30克,清热燥湿去死肌,3剂。7月28日二诊:上方

每剂两煎内服,药渣煎汤一盆冲洗。另外贴臁疮膏。2剂后痒痛止,已无渗出

液,3剂后患处结痂,又服3剂痊愈。

(2)臁疮膏铜绿、轻粉、松香、乳香、没药、蜂蜡、本人指甲、阿魏、头发

各等份,量疮面大小定量,起码量3克。另备桑树枝1条,香油适量。先将香油

倾入锅内炼沸,倒入药末,煎熬1刻钟,以桑枝频频搅动。煎妥后,以白麻纸7

张(以疮面大小为准),放入药液中蘸饱均匀,挑出晾冷,叠成一叠,以缝衣

针密刺小孔。先将患处用盐、花椒水趁热熏洗干净,将制妥之油纸7张包裹患

处。每晚睡前,将油纸打开,先以盐椒汤熏洗患处,将靠腿的1张油纸剥下弃

去。所剩6张仍用原法包好,每日如此,7日即愈。

学习和运用体会

臁疮——下肢溃疡,肢水淋漓,浸淫成片,刺痒钻心,缠绵难愈。此方为转业

军人马来友祖传秘方,李可用此法治40余人皆愈。若配以对症方药,内服更

佳。凡下部疮疡久不收口,上气必虚,重用生黄芪立效。其他病症如花斑癣、

青霉素过敏性皮炎、黄木疮顽症、斑秃、皮肤划痕症等不再举例。唐容川氏有

一句名言:“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痰所致。”可谓一语中的!“治风先治

血,血行风自灭。”中医学“风”字,包罗万象,可统括一切痒痛难忍、顽麻不

仁、风疹隐疹、白驳凤(即今之白癜风)、顽癣湿疹、皮肤角化等皮肤病以及

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内风为患。养血活血祛瘀法,可通调营卫,旺盛血行,

使病变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四末得养则病愈,实是治疗基本大法。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经方治疗皮肤病纵横 、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案例



  解表祛风法:适用于感受风邪的表实症的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急性荨麻

疹、急性皮炎等)。可用如消风散加减(荆芥后下、防风、当归、苦参、苍术、

胡麻仁、牛蒡子、知母、木通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石膏先煎30克,

蝉脱3克)煎服。 温经散寒法:适用于感受外界寒邪、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

皮肤病,如有急性皮肤血液回圈障碍的皮肤病(冻疮等)。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桂枝、白芍、木通、大枣各10克,细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养血祛

风法:适用于体内血虚生风、同时伴有阴血不足表现的皮肤病,如干燥的、鳞

屑较多的皮肤病(鱼鳞病、静止期和消退期银屑病等)。可用桂枝当归汤加减(玉

竹、黑芝麻各15克,首乌、当归、白芍、秦艽、大枣各10克,炙甘草、桂枝各

5克)煎服。 固表祛风法:适用于表虚感受风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过敏性皮

肤病(慢性荨麻疹等),病人常有怕风症状,多数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病史。可用

玉屏风散加味(北芪、当归、甘草各30克,白术、防风各15克)煎服。 助阳散寒

法:适用于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

(如硬皮病等)。可用阳和汤加减(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黄、炙甘草、肉桂

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胶熔化9克)煎服。 活血祛瘀法:适用于气血运行不

畅引起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肤病,如结节性、疼痛性皮肤病(结节性红斑、脂膜

炎等)。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15克,赤芍12克,桃仁、红花各9克,当归、

川芎各6克)煎服。 利湿清暑法:适用于感受暑邪而挟湿所致的皮肤病,如夏令

性皮肤病(夏令皮炎等)。可用青蒿苡仁汤加减(青蒿、藿香、佩兰、地骨皮、黄

柏各10克,大青叶、公英、苦参、银花各15克,生苡仁30克)煎服。 解毒清暑

法:适用于夏令化脓性皮肤病(如疖肿、脓疱疮等)。可用如清暑汤加减(连翘、

花粉、滑石,银花各12克,赤芍、车前子、泽泻各9克,甘草3克)煎服。 清热

利湿法:适用于感受湿邪、郁湿化热所致的皮肤病,常表现渗液较多者(如急

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用萆薢渗湿汤加减(生苡仁、滑石各30克,萆薢、

茯苓各12克,黄柏、丹皮、泽泻各9克,通草6克)煎服。 健脾利湿法:适用于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滞所致的皮肤病,病人常有脾虚症状(如婴儿湿疹的体

虚者、儿童慢性荨麻疹等)。可用健脾渗湿汤加减(党参、茯苓、泽泻各12克,

白术、大枣各9克,扁豆,苡仁各15克,淮山药24克、陈皮、桔梗各5克)煎

服。 养血润燥法:适用于由血虚生风化燥的皮肤病,如干燥性瘙痒性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等),病人常有阴虚症状。可用如地黄饮加减(熟地30克,生地、首

乌各15克,当归、丹皮、玄参、蒺藜各10克,僵蚕、甘草各5克,红花3克)煎

服。 祛瘀法:凉血祛瘀法适用于血热壅滞、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肤病,多表现

有红斑、结节等,如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性、组织肥厚的皮肤病(酒渣鼻、

进行期银屑病等)。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生地25克,当归、赤芍,黄芩,茯

苓、红花各10克,川[芎、陈皮、甘草、生姜各5克]煎服。 生津润燥法:适用于

津液不足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可

用润肤汤加减(玄参、麦冬、鈎藤、赤芍、丹皮、白藓皮各10克)煎服。 解毒泻

火法:适用于感受火热毒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全身症状较

重的脓疱疮、疖肿等)。可用如五味消毒饮(银花30克,野菊、公英、地丁各15

克,青天葵10克)煎服。 凉血泻火法:适用于内脏之火太过所致的皮肤病,常

有血热症状,如急性有红肿热痛的皮肤病(漆性皮炎等),多表现为红斑比较广

泛,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可用生地银花汤加减(生地30克,银花25克,玄参、地

丁、大青叶各15克,当归、竹叶,赤芍各10克,蝉蜕3克)煎服。 中医论引起皮

肤病的病因病机 皮肤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破坏,就会发生皮肤病。破坏皮肤

正常生理活动的各种致病因素,称为病因。各种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病

变机理,称为病机。皮肤病是多种多样的,致病因素和病变机理也是异常复杂

的。不同的皮肤病,在致病因素和病变机理上各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在许多不

同的致病因素和病变机理中,却存在着共同性即一般规律。研究和掌握这个一

般规律,可以进一步更深刻地理解个别皮肤病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皮肤

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病因导致皮肤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六淫、七

情、饮食、劳逸、虫毒及外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使人发生皮肤病。从整体

观出发,病因致病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本身抗病能力以相对减弱,所

谓“正虚”;二是致病因素相对仿盛,所谓“邪实”。一般来说,六淫、虫毒等常直

接浸淫皮肤而发病,七情、饮食等影响脏腑功能后可间接引起皮肤病。(一)六

淫风、寒、暑、湿、燥、火(热)是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无致病作用,

称为六气。当六气反常,有致病作用,如六气过盛超越机体抵抗力,或机体抵

抗力下降,六气侵袭机体,六气均变为不正之气,称为六淫。此外,由于体内

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或从体内产生的诸邪气的性质、致病特点颇多相似,而

且主要作用于皮肤. 1、风外风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内风多由

肝脏功能失调产生。风邪所致的皮肤症状主要为风团、鳞屑和瘙痒。其性质与

致病特点如下:(1)风性善行而数变表现在风团发无定处,时起时消,变化无

常;瘙痒发无定时,速痒速止。如荨麻疹就具有此特点。 (2)风性升发向上风邪

侵袭体表,由于升发特性,使皮损易于扩散增多;又因期性趋向上,故皮损好

发于体表上半部。如玫瑰糠疹好发于胸背。皮疹由一个母斑而后扩散增多。又

如面部脂溢性发炎,多与风邪有关。 (3)风为阳邪外风侵袭体表,皮肤易偏干

燥,出现细薄鳞屑,如单纯糠疹;内风外发体表,皮肤干燥失润,易出鳞屑,

尤其经反复搔抓,致使皮肤粗糙或肥厚,如皮肤瘙痒症。风为阳邪,风胜化

燥,所以鳞屑多干燥。(4)风为六淫之首风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寒、热、

湿、燥等邪易依附风邪而侵犯人体。所以,许多皮肤病与风邪有关。 2、寒外

寒为冬季的主气,寒邪在冬季秋季均可发生;内寒主要由脾肾阳虚所产生。寒

邪所致的皮肤症状为皮肤温低、皮损色白或青紫、结节、结块及疼痛。其性质

与致特点如下: (1)寒性收引外寒侵袭,腠理毛窍闭,寒则肝胆凉少汗,络脉

收引、气血不充则皮疹色白,其症为表实,如荨麻疹风寒症。内寒外发,四肢

不温,手足青紫或紫绀,其症为里虚,如硬皮病。 (2)寒性凝滞易使气血凝

滞,阻于经脉,不通则痛,如肢端动脉痉挛病;由于寒凝气血,肌肤失养,以

致皮肤板硬,肢端青紫或紫绀,如硬皮病;寒凝气血,久郁不化,局部则出现

结节或结块,如硬红斑。(3)寒为阴邪若寒邪偏盛,易伤阳气,所以象硬皮病患

者,冬季手足症状加重,冷激性荨麻疹触及寒凉易发病。寒性属阴,遇热寒性

减弱,故症状减轻,如硬皮病、肢端动脉痉挛病、冷凝性荨麻疹等,均有得暖

病情缓解的现象。3、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邪独见于盛夏,而无内暑。暑邪

所致的皮肤症状为丘疹、水疱等。其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1)暑性炎热暑为夏

季的火热之气所化,浸淫皮肤后,易出现红斑、红丘疹,多见于夏季皮炎、红

痱子。 (2)暑性升散暑为阳邪,性升散,故皮疹方面好发于上半身,如红痱子;

性升散易伤津牦气,故常伴咽干、口渴、倦怠等症。 (3)暑多挟湿表现在皮疹

方面,如小水疱,多见于白痱子;表现在全身症状方面,其口渴但不多饮、身

热不扬、纳呆。 4、湿 外湿为长夏的主气,湿邪既来源于夏季又可从居住潮

湿、接触水湿、涉水淋雨等而来;内湿多由脾失健运产生。湿邪所致的皮肤症

状有丘疱疹、水疱、大疱、浸渍、糜烂、渗出及水肿性红斑、浸润性风团等。

共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 (1)湿性重浊伤于湿者下选取受之,故有些皮肤病多

发于下肢、外阴、双足,如小腿湿疹、急性女阴溃疡、阴囊湿疹、糜烂型足癣

等。当然,有泛发性湿疹、天疱疮、脂溢性皮炎等也发于上半身,这是湿民

风、热邪相兼有关。(2)湿性粘滞湿性粘腻,郁滞难除,故所致皮肤病往往缠绵

难愈,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如湿疹,易由急性转成亚急性、慢性,此外,

油腻性鳞屑多与此有关。(3)湿为阴邪有二方面特征:一是由阴转化为阳,即湿

邪久郁,可以化热,使内热内蕴,所以湿邪所致皮损不单是水疱、大疱,尚有

红斑、红丘疹相随出现,如湿疹、多形红斑等;另一方面湿易与其他邪气相

兼,如风湿、湿毒、寒湿等,因此使皮肤病常出现复杂多变的症喉。二是湿易

阻遏阳气,临床上可出现头晕、肢困乏力、胸腹痞满、纳呆等全身症状。5、

燥外燥为深秋的主气,燥邪多见于秋季,但肥皂、洗衣粉及其他化学物品也可

致燥;内燥每因体内津血亏虚所化生。燥邪致病的皮肤症状有皮肤干燥、粗

燥、鲜屑干燥等。其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由于这种性

质,常出现上述提到的皮肤症状。外燥所致者,症状轻,易恢复;内燥所致

者,症状得,不易改善,如手足皲裂症、鱼鳞病。(2)燥为阳邪有时可从风、热

转化而来,此外,由于内燥明显,常使粘膜干燥失养,如干燥综合征,可伴口

咽干燥,唾液减少等症。 6、火火与热只是程度不同,火为热之甚,热为火之

渐。外火热,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内火热,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

成。此外,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邪,或精神刺激即所谓“五志过极”,

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化火,所以又有“五气化火”、“五志化火”之说。火热之邪所致

的皮肤症状有红斑、红丘疹、紫斑、脓疱等。其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1)火性

上表现在二方面:一是火热上腾,使有些皮肤病好发于身体上半部位及头面、

上肢,如面部凡毒、黄水疮、神经性皮炎、痤疮等。二是火热外发,使红斑、

丘疹、脓疮等,出现在皮肤各处。(2)火性暴列火热所致皮肤病多发病急,病程

短,皮疹发生快,消退也快。(3)火为阳邪比其他阳邪刚烈,火热有燎原之势,

因此可外伤皮肤,内伤脏腑,使有些皮肤病出现危笃病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毒热燔营证。(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这是中医学对

人体精神情志思维活动的高度概括。在一般情况下,人不能没有正常的精神神

志思维活动。在某些情况下,促使其超越了正常活动范围,就成了致病因素。

七情是以脏哀伤为基础的,七情骤变也会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如《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指出怒伤肝、喜

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情志变化与五脏的关系。七情异常变化,可

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生。如心绪烦扰,心

火内生,促使火热伏于营血外发肌肤,而出现红斑、丘疹、鳞屑等症,多见于

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突然精神刺激,使血热生风,风动发落,常见于斑秃;暴

怒伤肝,肝气郁结,则面部黄褐斑加重。(三)饮食饮食不节导致皮肤病或加重

病情,在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饮食不节主要是通过损伤脾胃功能而导致皮肤

病的发生。大致有几方面: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脾虚运化不周,产生内湿,

湿邪外发肌肤,而发生湿疹,亦可见脾虚湿盛证的带状疱疹;过食或偏嗜鱼虾

海味腥发之物,脾运失常,内生湿热,致使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

损,常见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过食或饮食辛辣油腻肥甘食物,脾运失

常,生湿化热,湿热上蒸,熏于颜面,而生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病。

此外,也有脾胃素虚,气血化生不瞳,皮肤失养,而出现皮肤角化增生一类疾

病。(四)疫疠虫毒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在皮肤科,疫疠所

致疾病就是麻风。虫毒致病,一方面是指疥虫、虱子直接引起的皮肤病,如疥

疮、虱病等;另一方面是指昆虫类叮咬刺伤皮肤而引起的皮肤病,如各种早咬

皮炎。还有,皮肤科常提到的毒,可由体内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火内热,郁

久化毒,此为内毒;外毒既包括现代医学所产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又包括

接触或服食的某种药物及其他有毒物质。毒邪致病在皮肤科颇多,不赘。(五)

劳倦外伤由于劳倦直接引起皮肤病少见,然而过度疲劳,或房事过度,可消弱

机体的抵抗力,加重皮肤病病性,如红斑狼疮、硬皮病一类皮肤病,应当休

息,免于劳累,节制房事。外伤则可使皮肤直接破损,毒虫可乘隙入侵而发生

皮肤病,如丹毒、痈、疖等。长途跋涉可引起胼胝、鸡眼。(六)先天禀赋先天

禀赋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它包括禀赋遗传和禀性不耐二种。禀赋遗传所致

的皮肤病,如鱼鳞病。禀性不耐多指素体湿热内蕴,又受到食物、药物及其他

特殊物品的刺激,从而突然发生皮肤病,如药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

湿疹等,均与禀性不耐有关。二病机《外科启玄》说:“疮虽生于肌肤之外,

而其根本原于脏腑之内。”又说:“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络

不通而所生焉。”这段论述,反映了古人对疮疡病变机理的基本观点,为我们

进一步探讨皮肤病变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皮肤的正常生理活动是脏腑产生的

营卫气血津液,通过经脉输布来维持的。在脏腑、气血、经络中,哪一个部分

功能失调,都会影响和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生皮肤病。 (一)脏腑失调

皮肤与脏腑的生理关系,在第一章已经详细论述。在病理上,脏腑对皮肤的影

响最大,可以说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生皮肤病的根本。脏腑功能偏盛偏衰是多方

面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年龄长幼,体质强弱,或患其他疾病,都对脏腑功

能有一定影响。然而六淫、七情、饮食等对脏腑功能影响较大。在这些病因的

异常损伤下使脏腑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脏腑阴阳平衡失调,

出现阴阳偏盛偏衰各种证候,如心气虚弱、心阳不足、心火炽盛、肺气虚弱、

肺阴不足、风邪犯肺、脾虚血弱、脾不统血、脾虚湿盛、湿热蕴脾、肝气郁

结、肝血不足、肝经湿热、肾阳不足、肾阴亏虚等。另一方面脏腑功能失调而

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等,(二)气血失和由于气血在生理上与

脏腑息息相关,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气血失和之根源在于脏腑,在前面

已经说明。这里扼要介绍气血失和引起皮肤病的一般机理。气血失和可以概括

虚、实二方面:气虚、气血两虚、气不摄血等均属虚,虚则经脉空虚,肌肤失

养,出现相应的皮肤症状和全身症状;滞、血瘀、血热、气滞血瘀等均属实,

实则络脉阻滞,皮肤失养,也会出现相应的皮损症状和全身症状。(三)经络失

疏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也是皮肤与脏腑保持密切关系的桥梁。经络疏通与

否,既受脏腑功能的调节,又受气血变化的影响,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寒、

内湿、内热等对经脉的影响尤为明显。如内寒偏盛,体表络脉收缩,而使肤温

降低、四肢不温、手足发凉甚至发紫绀,见于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病;内湿通

过经脉,外发肌肤,轻则发生水疱、大疱,重则湿邪郁阻经脉而发生结节,多

见湿疹、天郊疮、结节性红斑等病;内热偏盛,体表络脉充盈,而出现红斑,

见于湿疹、皮炎及各种红斑性皮肤病。气血失和也能使经脉失疏。经络纵横交

错,入里出表,其络脉网络分布体表各处。当外邪侵袭体表,邪毒过重,也可

通过经脉内传脏腑,使某些皮肤病聘同重症、危症。(四)六淫侵肤皮肤病发生

的机理主要是脏腑失调、气血失和、经络失疏,但是六淫浸淫皮肤也是不可忽

视的机理之一。皮肤病由于皮肤受损,表现在外,直观可见。皮肤损害有多多

种表现,如红斑、丘疹、丘疱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鳞屑、痂皮等.

这些皮损是在六淫作用下产生的。外六淫(也包括虫毒疫疠)常直接侵淫皮肤而

发病;内六淫来自体内,最终也是外发体表而损伤皮肤。经方治疗皮肤病纵横

王莒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莒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北

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妇联委员。兼任中华中医

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医院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

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等职务。师从著名皮肤科专家张志礼教授、陈美

教授以及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关幼波教授、王永炎院士,对多种疑难皮肤病和内

科杂病的诊治潜心研究,经验丰富。将皮肤科名老中医常用的卫气营血辨证和

中医内科专家常用的脏腑辨证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辨证方法,疗效显著。1

经方治疗皮肤病概要经方治疗皮肤病常见方证的条文有:(1)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证,《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

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复下,复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

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按:太阳风寒束表,营

卫不和,故见痒症,用药微出汗,则痒可除,属于表郁轻症,可用于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湿疹等。(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伤寒论》第262条:伤

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按:发黄、身痒、口黏不

思饮,小便黄少,外感风热之邪,内有湿浊蕴郁,阻于肌表而发。麻黄连翘赤

小豆汤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举,既可祛风清热,外邪从表而散,又可清利在

里之湿热,使内湿从溲道而出,即有“开鬼门洁净府”之意。可用于荨麻疹,水

痘等。(3)当归四逆汤方证,《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

归四逆汤主之。按:脉细欲绝为血少,血少则手足厥寒,本方证为血虚寒凝致

厥的证治。可用于冻疮、多形性红斑、皮肤皲裂等。(4)桂枝加黄耆汤方证,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汗出已,反发热

者,久久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

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

剧者不能食,身疼痛,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按:

营卫不和,水气乘虚袭入,所以有汗出恶风,身体重痛,皮肤甲错,肌肉瞤动

等证,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散寒逐湿,乃邪正兼理之法。可用于顽固性

痒疹等。(5)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证,《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3条:肠痈

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

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按:甲错,肌皮干起,如鳞甲之交错;由

营滞于中,故血燥于外也。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治暴热、排脓为臣;

附子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污脓瘀血俱从大便排出,皮表之病则可愈。

(6)甘草泻心汤方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条:狐惑之为病,

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

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按:“蚀于上部”提示可用于治疗上焦火热之疾,如痤疮,此乃心胃热毒发于面

部所致,恰如《内经》所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用泻心汤治之。甘草

泻心汤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专方。黄煌先生认为阴盛格阳型只要在甘草泻心汤

的基础上酌加附子、肉桂即可。赵锡武先生用甘草泻心汤加生地治疗复发性口

疮,还有四逆汤加黄连。胡希恕先生用甘草泻心汤加石膏治疗口疮。许多古方

都用地黄治疗口疮值得重视。本方还可用于口糜与面痤、口周疱疹等。(7)赤小

豆当归散方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3条:病者脉数,无热,

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

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按:本方各处内外痈皆可用,

赤小豆排脓,其芽得生发之气;当归可治各种恶疮。可用于白塞氏综合征。(8)

升麻鳖甲汤方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4条:阳毒之为病,面

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

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按:阳毒之为病,颜面发斑,类于今之红斑性狼疮,

阳毒轻浅,利于速散,故用雄黄、蜀椒辛散之力,以引诸药透邪外出,观方后

有云服之“取汗”,就可见本方透解之功,其阴毒去雄黄、蜀椒者,以邪毒不在

阳分,不若当归、鳖甲直入阴分之为得也,《本经》记载升麻解毒,且有透发

之功,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9)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金匮要略·血痹虚

劳病》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

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按:骨弱肌肤盛,疲劳汗出,腠理开,为风邪所

侵,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主要以局部肌肉麻木为特征,脉阴阳俱微,营

卫气血不足,《内经》云:“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黄芪

桂枝五物汤和营之滞,助卫之行,亦针引阳气之意,可用于白癜风,顽固性麻

木等神经性病变。(10)木防己汤方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5条:膈间

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

愈,木防己汤主之。按:膈间有支饮,发为喘满,心下痞坚;饮聚于膈,营卫

运行不利,故见面色黧黑。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

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故以石膏治热,人参益虚,于

法可谓密矣。(11)王不留行散方证,《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5条:若

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按:由于经脉肌

肤断伤,营卫气血不能循经脉循行,治疗必须恢复经脉肌肤的断伤,使营卫通

行无阻,金疮自然向愈,用王不留行散主治,方中王不留行主金疮止血。(12)

大黄蟅虫丸方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8条: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

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

血,肌肤甲错,面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按:血积则不能濡润

肌肤,故肌肤甲错,不能营养于目,则两目黯黑,与大黄蟅虫丸以下干血,干

血去,则邪除正旺,是以谓之缓中补虚。(13)苦参汤方证,《金匮要略·百合狐

惑阴阳毒病》第11条: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主之。(14)雄黄熏方证,《金

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2条:蚀于肛者,雄黄熏之。(15)黄连粉方证,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8条:浸淫疮,黄连粉主之。(16)蛇床子散方

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20条: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17)狼牙汤方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21条: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

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以上是治疗皮肤病的常见方证,从临床观察

来看,皮肤病的症状反应可见于六经病各证及各方证,因此经方的各方证皆可

以用于治疗皮肤病。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不为“病”所困。例如,皮肤病

中常见有口苦、咽干、舌红、脉弦等症状,为少阳之热上冲外犯,则可用小柴

胡汤先解其热,虽没有专治皮肤病,但调理了患者内在机体的环境,也可以达

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最常见的是寒热错杂的情形,如既有口干苦、渴欲饮水

的上热,又有大便偏稀、胃脘部胀满的下寒,上热下寒,可选用柴胡桂枝干姜

汤清上温下,见寒治寒,见热治热,寒热错杂则寒热并投,寒热之药绝非相互

抵消,而是分途治之,各得其所,综合调理其根本,局部的皮肤病,一定要有

整体观念,通过调理整体来治疗局部的疾患;皮肤病常伴有汗出,若怕冷恶

风,舌淡润,苔白,脉浮缓等,则可径投桂枝汤调理表虚,调和营卫,常有不

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皮肤病遂随着体质改善而逐渐痊愈;而临床还有一部分

患者形体壮实,常伴有大便干结,若有口干苦,舌尖红,苔薄黄,脉滑等实热

象,则可径投承气剂,泄热通腑,排除浊毒,皮肤病则也随之而减轻,等等,

不一而足。2细辛在皮肤病中新用2.1细辛在方剂中的地位仲景使用细辛的方剂

共14方,分布于18条原文中,包括: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

膏汤,厚朴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

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

吴茱萸生姜汤,大黄附子汤,赤丸,乌梅丸,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其

中: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

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寒化不应发热,今始得即出现发热,乃少阴

阳虚复感外邪而兼夹表证,然太阳病发热,其脉当浮,今脉为沉,知非纯为表

证,脉沉主里,法当表里双解,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扶阳,细辛有何用?

盖细辛辛温雄烈,通达内外,外助麻黄解表,内合附子温阳,三药共用,方奏

温里解表之效。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351条,阳邪陷阴,手足厥冷,

实为厥阴表剂。方中不用姜附,以相火寄于肝经,经虽寒而脏不寒,取桂枝

汤,而去生姜倍大枣,重在细车,细辛乃甚于生姜,为何为重?盖厥者阴阳气

不相顺接,细辛经通上下,与生姜横散者功用大殊,故与当归同任,为顺接两

脉而设。日本医家主张用此方治冻疮(伤)。2.2细辛在本草中的论述细辛首载于

《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谓其:“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

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明·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

说:“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民国·张山雷

在《本草正义》中论述:“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易泄郁滞,而能上

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

窍而旨透肌肤。”通过以上本草论述可知,细辛辛温,入肺、肾二经,可通脉

络、疗死肌、顽痹等,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发现,细辛还有阴阳相通之效,有敛

疮之功,这也可以从上文方剂分析窥出一斑。我们知道,皮肤病虽有形于外,

必诸于内,是内在脏腑病变失调的结果。既然细辛能沟通阴阳,疗死肌、顽

痹,那么就可以广泛用于皮肤病中,可以加强体表与体内的联系,笔者尤其喜

欢用于口腔溃疡中,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仅是学习应用经方的一点体会。3

经典名方治疗皮肤病清·刘奎云:“无岐黄而根底不植,无仲景则法方不应,无

诸名家而千病万端药证不备。”由此可见对经方的态度应该活学活用,同时应

根据现代疾病的最新认识,参考后世的有效经验方,临床勤求博采,从而更好

的提高疗效。所谓:“经方时方各擅其长,无需各立门户;辨证用方专病专方,

无需形同水火;复方单方择善而从,无需厚此薄彼;临证活方活法活用,全在领

悟贯通。”皮肤病虽为体表病,实为人体内脏不协调的结果。或为先天之本所

引发,如遗传基因病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为后天之主所引发,即饮食脾胃

不调;或为外感六淫所侵袭,火邪致病如热天暴晒易患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紫

癜、灼伤性皮肤病等,寒邪致病如冻伤,湿邪致病如湿疹、脚气、顽癣等,风

寒或风热所致的呼吸道不适易导致牛皮癣;或为内伤所致,包括情志失调,如

肝失疏泄常导致痤疮,心情不畅易导致黄褐斑。对皮肤病的治疗的一个重要原

则是:整体观辨证论治。3.1重视情志饮食作用酸枣仁汤原为“虚烦不得眠”而

设,为滋养安神之剂,临床观察发现一大部分患者伴有思虑过度,暗耗心神,

心血暗伤,临床不妨以酸枣仁汤开道,调节神志,可以大大减轻皮肤病症状。

四逆散为伤寒“阳郁四逆”证而设,临床常用于调肝理脾,调畅情志,逍遥散即

以此方加减而成。妇科大家王慎轩先生认为,四逆散可治一切慢性炎症引起的

实证。对比发现,四逆散与大柴胡汤、排脓散相类(含有四逆散的药:枳实、

芍药),大柴胡汤治疗急性炎症而有发热呕吐等症,故加黄芩以清热消炎,加

半夏以止呕;四逆散证已转入慢性阶段,故不用黄芩;排脓散治炎症已经化脓,

故不宜再用柴胡消散,四逆散还没有化脓,所以不用桔梗。四逆散可以治疗慢

性炎症的原理,可从大柴胡汤和排脓散二方推想而知。四逆散的或咳证,即慢

性支气管炎之类;或小便不利,似慢性膀胱炎之类;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似

慢性肠炎之类。笔者皮肤病中酌情选用四逆散,既可以调情志,又可以治疗慢

性炎症,一箭双雕,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明显。俗语说:“穷生虱子富

生疮。”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尤其要少吃,降低生活标准。皮肤病患者饮食宜

清淡而富有营养,忌辛辣刺激、海鲜及酒类食物,忌劳累、紧张及情志不畅。

医嘱要重视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尤其久病或发生于面部的年轻患者,多表现

出精神紧张、心情急躁,通过不厌其烦地讲解,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并嘱患

者要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外伤及机械性刺激。3.2表皮病从内治坚持整体辨

证,不能仅仅局限于皮损辨证,古人云“见痰非治痰,见血非治血,识得个中

趣,方为医中杰”,同样,“见皮非治皮”,尤其当整体症状非常明显时,不能被

局部皮损牵着鼻子走。如:临床常会碰到局部风团灼热似风热,但是整体阳虚

水饮更显彰!就不能再用热药。要透过局部皮疹现象看到内在整体病机本质。

有时整体症状与局部皮疹看似毫无联系,实则内在联系非常密切。通过调理人

体的内环境,外在的皮肤病也可迎刃而解。知外揣内,治病求本,要重视内

治,尤其重视对肺和大肠两个脏腑的调治。临床上,许多皮肤病急性发作前,

多由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因此在治疗中不可忽视肺的调治,肺移

热于大肠,同时要重视患者大便的情况,对皮肤病的治疗中要时时保持患者大

便通畅。临床可以先问咽喉与大便切入。3.2.1从核心病因看(1)毒。受王永炎院

士提出“毒邪”概念的启发,同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言“痈疽原是火毒生”,

笔者认为皮肤病的核心病因是“毒”,解毒可分四阶段:急性阶段,毒犯体表,

表现为红肿热痛,用解毒清热汤,重用蒲公英、野菊花;病情发展,毒侵气

营,表现为高热烦渴,神志昏聩,用解毒清营汤;邪正相争,重用银花炭、生

地炭,清解血分毒热;疾病后期,气阴大伤,解毒养阴汤。(2)风。《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第5条云:“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

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赵炳南老说:“风字从虫,可

能有类似病原体之意义。”皮肤瘙痒有风热、风寒之别,前者病位在肤表,急

性期居多,方选荆防方;后者病位在腠理、推邪外出,方选麻黄方。风毒凝

聚,皮肤肥厚,状如苔癣,方用全虫方。顽固性瘙痒用多皮饮。(3)湿。《金匮

要略·水气病》第2条云:“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

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赵炳南老

认为“皮肤病统称风湿疡”,除健脾外,病变居于上者加防风、荆芥、蝉衣;病变

在下者加车前草、萆薢、槟榔。3.2.2从治则治法看(1)清热、祛湿、润燥清热:

受关幼波教授学术思想的影响,皮肤病的脏腑辨证主要从肝论治,同时,“诸

痛痒疮皆属于心”,治疗急性炎症或慢性皮肤病急性发作时,要重视肝胆与心

的辨证,可用龙胆泻肝汤变方(龙胆草、黄芩、生栀子、泽泻、木通、车前

子、生地、丹皮、大黄、生甘草)合三心汤(莲子心、连翘心、生栀子)。祛湿:

湿久可从一个极端表现(即渗出、流水)转化成另一个极端表现(即干燥、角化),

集中投以健脾益气之药以从根本上解决脾虚湿盛问题,方用健脾除湿汤,可用

于一切慢性、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的治疗。润燥:除外燥邪之为病,还有因

血虚生燥及阴虚生燥,也是慢性、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生成的原因。用养血

润肤饮(黄芪、当归、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桃仁、红花、升麻、黄芩、

花粉)。(2)调和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

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代表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平

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调和阴阳在临床上对疾病(包括皮肤病)

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阴阳失调常呈寒热错杂,上火下寒,在皮肤症状表现

上,面部红斑、黑斑、结节红斑、皮肤瘙痒、脱发、口腔溃疡等,常见病种有

狐惑病、红蝴蝶、隐疹、油风脱发、口腔溃疡等。阴阳失和的标准:一为脉象

寸关弦滑,双尺沉细;二为体质为上火下寒型;临床症状多为表里不一,寒热错

杂,虚实并举。方用四藤汤(天仙藤、鸡血藤、首乌藤、钩藤)合用秦艽五味方

(秦艽、乌蛇、川连、漏芦、白花蛇舌草),可有调和人体阴阳,调和气血之

功。3.2.3从辨证分型看大部分皮肤病血热是机体和体质的内在因素,是疾病发

病的主要根据。主要分型如下:血热型——清热凉血活血,多见于银屑病进行

期。皮肤潮红,皮疹多呈点滴状,鳞屑较多,表层易剥落,基底有点状出血,

瘙痒明显,常伴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或

腻,脉弦滑或数,方用凉血活血汤(白疕一号):生槐花30克,紫草根15克,赤

芍15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伴热毒犯肺,有感

冒、咽炎和扁桃体炎病史,则合银翘散加减;伴肝郁化火,有口干口苦,心烦

易怒等症状,则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瘀型——活血破瘀,软坚内消,多见于

银屑病静止期。皮肤出现瘀斑、浸润块、有形肿物,过度肥厚角化浸润,舌质

暗淡或紫暗,脉象缓、弱。方用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苏木9克,赤芍9克,

白芍9克,红花9克,桃仁9克,鬼箭羽15克,三棱9克,莪术9克,木香6克,陈

皮9克。伴肝气郁结,有胸胁胀满,情志不舒等症状,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伴脾

失健运,有气短乏力,腹胀便溏等症状,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血燥型——养血

润肤,凉血散风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或退行期。病程较久,皮疹呈硬币妆或大

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较少,附着较紧,强行剥离后基底部出血点不

明显,很少有新鲜皮疹出现,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缓或

沉细。方用养血解毒汤(白疕二号):鸡血藤30克,当归15克,土茯苓30克,生

地15克,山药15克,威灵仙15克,蜂房15克。伴肝阴亏虚,有两目干涩,五心

烦热等症状,合一贯煎加减;伴肾阴亏虚,有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症状,合

六味地黄丸加减。3.2.4从局部皮损看皮损用药是中医皮肤病科的重要特色之

一。其致病因素在“血”,然其病位有上下浅深之分,凡血热在上,红斑明显,

压之褪色,选用凉血五花汤(凌霄花、鸡冠花、玫瑰花、野菊花、红花),花性

轻扬;血热在下,斑疹暗红,压之不退色,选用凉血五根汤(白茅根、瓜蒌根、

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根性下沉。血瘀在浅表,选用活血散瘀汤,可用

平和之类;血瘀在深部,选用逐血破瘀汤,可用虫类药物。表皮病从内治3.3白

疕治疗示例3.3.1治疗策略(1)清热解毒,阳和通腠。用药剂量要大,药力方专,

一方面要清热解毒,尤其要清肺热、解肺毒,可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

菊花、大青叶、地丁等清热解毒之品,其中30g金银花还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一些病程日久,反复不愈,顽痰、顽湿难取的病例,可以借鉴中医

外科治疗阴疽的方法,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为原则,取阳和汤方之意,加

用麻黄、白芥子等药物。麻黄《本经》记载有“破癥坚积聚”作用。(2)凉血活

血,养血熄风。银屑病以血热为本,热壅血络,发于皮肤则成红斑。叶天士

讲“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凉血活血为治疗银屑病的根本

大法。前贤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凉血活血之品还可以养血熄风止

痒,用于病程迁延、瘙痒明显者。临床上可用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紫

草、茜草等药物。(3)健脾助运,强调祛湿。银屑病静止期、慢性湿疹等皮肤

病,皮肤干燥瘙痒,增生肥厚,此为顽湿聚结,阻滞气机,精微气血不能濡养

肌肤的表现,故针对以上表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无论干湿,无论渗出多

少,都要以祛湿为要。对于长期大量脱落皮屑,营养状况不佳,又应当重视健

脾,健脾也可以祛湿,还可以反佐清热解毒之品对肠胃的损伤。(4)疏肝解郁,

重视情志。银屑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于发于面部者或年轻女子,长此以往

会自卑、抑郁,以致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加重病情,反复不愈,陷入“因病

致郁,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长期肝郁,以致肝胃不和,出现纳呆痞满,胃脘

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治疗上常用柴胡、郁金等

疏肝解郁药物,同时关注患者饮食及消化情况。3.3.2病例举例案一:银屑病患

者,男,50岁,工人,2008年8月20日初诊。患者于2008年8月初感冒1周后,全

身出现点滴状红斑,上覆少量银白色鳞屑,并逐渐扩大,曾诊为“寻常型银屑

病”,并外用药质量,药物不详,治疗无效。刻见:头发呈典型“束状发”,头皮

部鲜红色散在斑片,其上堆积较厚的银白色鳞屑,四肢伸侧有鲜红色多形性斑

片,边界清楚,上覆有疏松银白色鳞屑,轻刮鳞屑可见红色半透明膜,刮膜见

筛状出血点,皮损处剧烈瘙痒,夜不能寐,口干舌燥,喉咙肿痛,便秘,溲

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证

属血热内蕴、热毒犯肺。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方药:金银花30g,连翘

10g,野菊花10g,炒槐花30g,生地黄30g,白茅根30g,赤芍10g,紫草10g,鸡

血藤15g,黄芩12g,土茯苓30g,荆芥10g,防风10g,白鲜皮30g,地肤子15g,

夜交藤30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2008年9月20日复诊:上方服用1个月,皮疹明显消退,鳞屑减少,瘙痒减轻,

咽痛消失,并诉口干,仍伴心烦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遂于上方加酸枣

仁30g、天花粉10g、麦冬10g、合欢皮20g,继服1月余,皮损消退,瘙痒消失,

纳可眠安,二便调,仅留色素减退斑,随访1年无复发。按:银屑病以血热为

多见,临床当以凉血活血为主,兼顾清热解毒、散风除湿,同时兼顾后期的养

阴,可使复杂病情逐渐得以好转。附案二:白癜风患者,女,31岁,2007年7

月4日初诊。主诉:右耳周、右颈部、右腹及右背部多处白斑半年。经多方医

治无效(具体用药不详)。患者平素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不耐劳累,心烦易

怒,情绪焦躁。诊见:右耳周、右颈部、右腹及右背部散在数片大小不等的色

素脱失斑,最大者直径约13cm,边缘色素增加,界限分明,纳少,小便正常,

大便稀,每日1~2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查伍氏征(+)。西医诊断

为:白癜风。中医诊断:白驳风。辨证属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失和,肌

肤失养。治则: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祛风通络。以经验方加减。药用生黄芪

30g,女贞子10g,鸡血藤30g,桑白皮15g,白芷10g,白蒺藜30g,白僵蚕15g,

补骨脂10g,黑芝麻10g,茯苓10g,炒白术10g,赤芍10g,川芎10g,防风6g,柴

胡10g,香附10g,郁金15g,砂仁5g,焦三仙30g,炒酸枣仁30g。水煎服,每日

1剂,连服半月。内服中药前两遍煎完后口服,第三遍煎后取汁用毛巾涂敷患

处。7月18日二诊,白斑较前无明显变化,病人情绪较前平稳,饮食转佳,仍

失眠,多梦,大便质可,每日1次,上方去砂仁、焦三仙,加首乌藤30g,生龙

骨、生牡蛎各30g。8月18日三诊时背部躯干部皮损已缩小,睡眠增加,仍感腰

酸、乏力,前方去香附、柴胡,加熟地10g,制首乌15g。继服1月后患者睡眠

正常,劳则腰困,余无不适。前方减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加沙苑子

10g、枸杞子10g、生地黄10g。服用30剂后,右腹部、右背部及眼周皮损范围缩

小,偶有轻微瘙痒。调整处方为:生黄芪30g,女贞子10g,鸡血藤30g,桑白皮

15g,白芷10g,白蒺藜30g,白僵蚕15g,补骨脂10g,黑芝麻10g,茯苓10g,赤

芍、白芍各10g,川芎10g,当归10g,浙贝母30g,防风6g,麻黄6g,蝉衣10g,

全蝎6g,白鲜皮30g。煎敷同前。服用1个月后眼周、颈部皮损基本消退,一般

情况均好。上方去浙贝母30g,防风6g,麻黄6g,蝉衣10g,加入乌梅10g,生山

楂10g,桃仁10g,细辛3g,服用1个月后全身皮疹均消退,继服前方14剂,以巩

固善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按: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失和是本病发病

的根本所在,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调等是其发病的诱因。中药治疗白

癜风的治法多种多样,多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滋补

肝肾为主,亦有以温通血脉、调补心脾等法治疗白癜风而收到较好效果者。补

骨脂、白芷等是治疗白癜风疗效比较肯定的中药。

附案三:干燥综合征张某,女,55岁。口眼干燥5年,近1年来口干、眼干症状

加重,于协和医院查:Schirmer试验(+),角膜染色(+),唇腺活检:下唇腺病理

示3个灶性淋巴细胞浸润,SSA、SSB(+),抗双链DNA(-),RF(+),诊为原发性干

燥综合征。2006年9月20日来门诊就诊,症见每日需使用人工泪液数次,进干

食困难,心烦易怒,少动懒言,手足发凉,纳差,眠差,精神差,二便调。舌

暗红少苔,裂纹,脉弦细。诊为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肝气不

舒、瘀血阻络;治以益气养阴,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处方:白术6g,麦冬、

五味子、女贞子、桂枝、茯苓、甘草、香附、夏枯草、石斛各10g,玫瑰花、

玉竹、郁金各15g,生地25g,黄芪、鸡血藤、紫石英、紫贝齿、生龙骨、生牡

蛎、仙鹤草、百合、丹参、元参、白芍各30g。每日1剂,水煎内服,日两次。

2007年1月3日二诊:口眼干燥较前明显减轻,纳可,眠可,精神尚可,二便调

舌暗红少苔,裂纹,脉细。治疗仍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处方:麦冬、

五味子、当归、黄精、通草、女贞子、甘草各10g,石斛、郁金各15g,丝瓜络

20g,生地、天花粉各25g,元参、丹参、鸡血藤、生龙骨、生牡蛎、黄芪、沙

参、白芍各30g。服药后症状较前减轻,长期坚持服用,此后随诊一般状况良

好,实验室检查各项免疫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按:干燥综合征,临床以口、眼

干燥为主要表现,还可伴有腺体外症状。“燥胜则干”,益气养阴为本病的基本

法则,贯穿于疾病治疗始终。还要特别重视肝脏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关系,对于

伴有肝经症状者,可运用清泻肝火、平抑肝阳、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之法进行

治疗。肝肾同源,肝肾亏虚,消灼津液而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等,故滋补肝

肾之法也常用于本病的治疗。4结语《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云:“六经为病

尽伤寒,气同病异其气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

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临床诊疗决断的

过程是一个医生逐渐成熟的过程,在成熟的过程中伴随着学习、犹豫甚至矛

盾。经典名方(经方)的枯燥,对位不准又常常导致初学者会动摇。辨识的勇气

来自对经方的精准理解,包括对经方的使用范围,以及核心病机的把握,因为

只有那些经典名方(经方)最简单明了,也最能提纲挈领,乃至画龙点睛。临床

的诊疗就是通过安慰的语言,通过对疾病的认识,捕捉准确的信息,恰如其分

的给出药方,从而为患者摆脱困境。在临床中不断体会经典名方(经方),重新

审度,从而修正看法,这就是对经方学习的过程,也是医生成熟的过程。对经

方的正确理解,可以拨开乌云,切中要害。成熟的大夫,不再彷徨、犹豫,从

而给病人增加不安。学好经典名方(经方)可以缩短这个过程,让自己成长起

来。浮躁的社会,经典名方(经方)的学习是成就医生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中

医师的必由之路。好的医生,不光要对老专家的经验进行继承,还要多学经

典,勤做临床,这是医生成才的最好的道路。陈修园说:“经方愈读愈有味,

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愿以

此与同道共勉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案例——李可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皮肤病很

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

题。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

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

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

诚还是有的。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

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但大多暂愈

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

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

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

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则治皮之

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见皮治皮,永无愈期。遂创“乌蛇

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方剂组成如下: 生地(酒

浸)、当归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丹皮、紫

草各15克,定风丹60克,白藓皮、乌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草10克,鲜生

姜10片,枣10枚。 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

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

草凉血解毒;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

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服之,可使溃烂、坏死、角化之皮肤,迅

速层层脱落而愈,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本品对湿热黄疸,兼见全身瘙痒

者,对症方加入30克,一剂即解。乌蛇肉一味,归纳各家本草学论述,味甘

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

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

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多种微量元

素,钙、铁、磷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丰富,美须发,驻容颜,延年益

寿。诸药相合,可增强体质,旺盛血行,使病变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四末得

养,则病愈。 本方可治15种皮科顽症。兹举验案数则如下: 一、鹅掌风1.段文

秀,男,57岁,延安村老羊工,1976年9月初诊:两手掌龟裂出血,痒痛难忍7

年,掌部粗糙如树皮。县医院外科诊为手癣、掌角化症。患者牧羊41年,外受

风霜雨露之侵,双手日日接触畜粪,致风毒凝结肌肤,日久深伏血络,营卫阻

塞,肌肤尖养,血虚不荣四末。服本方7剂痊愈。 2.苏风仙,女,22岁,灵石

火车站工人,1977年6月7日初诊:右手鹅掌风4年零3个月。龟裂,痒痛,出

血,冬季加重。每月经行2次,色黑不畅。正值经前,面部满布红色丘疹,奇

痒难忍,脉数苔黄。症由脚癣时时搓痒传染,湿热内蕴,血热而瘀,不荣肌

肤。予基本方加黑芥穗、皂刺各10克入血清透。 6月17日二诊:上方服5剂,下

黑血块屑甚多,而部红疹己退,右掌龟裂愈合,皮损修复,仍感痒痛。久病营

卫阻塞,加麻黄5克、桔梗10克,开表闭以通皮部之气;日久顽疾,加狼毒3克攻

毒;黄带阴痒,加生苡仁3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蛇床子30

克,以清湿热。 7剂后诸症皆愈,追访5年未复发。按:基本方内暂加的狼

毒,《纲目》谓有大毒。主“恶疮,鼠瘘,疽蚀”,“积年干癣,恶疾风疮”。近代

临床实验证实,对颈淋巴结核,睾丸、骨、皮肤、肺等结核,有显效(狼毒

枣),对各种顽固、积久难愈之皮肤病,煎剂加入3克,有奇效。古方末服“方寸

匕”约1克。日3服则为3克,今入煎剂,又参合众多扶正解毒群药,绝无中毒之

虞。 3.田玉英,25岁,土黄坡农妇,1976年9月初诊:患鹅掌风5年,手足掌枯

厚失荣,燥裂肿胀,流黄水,痒痛难忍,百治不效。面色萎黄不泽,经量仅能

淹湿卫生纸少许,白带亦甚微,月月超期,近半年来二三月始一行。脉细弱,

舌淡齿痕。濒临血枯经闭之险,皮肤微恙,已属细微末节。所幸后天健旺,能

食易饥。当从调补五脏气血入手。基本方生地易熟地,砂仁拌捣以防滋腻害

脾;加生芪45克,红参10克(另炖),焦白术、茯苓各30克。肺主一身大气,以黄

芪运大气,黄芪又主“大风”(一切皮肤顽症的总称)且能化腐生肌敛疮。脾主四

肤,以四君健脾运中而溉四旁,充养气血以荣四末。7剂。 9月14日二诊:上方

服后,诸症均减,效不更方,7剂。 9月30日三诊:肿消,患处每隔2~3日脱皮

一层,龟裂愈合,皮损修复。面色红润,月经复常。肌肤微感痒麻,乃表气未

通。加麻黄5克,又服7剂痊愈。追访至31岁,健康如常。 本法曾治愈60岁以

上、75岁以下男女老人16名之全身瘙痒顽症,乃高年气血虚衰,内燥化风,不

荣四末,基本方加生芪60克,少则3剂,多则6剂皆愈。 二、牛皮癣1.刘春香,

女,29岁,水头村农民。1976年春,患全身泛发性牛皮癣2月余,头面颈项,

胸背四肤,无一处完好。皮损如老树皮,燥裂出血,瘙痒无度,搔破则流黄

水。经西医脱敏、静注钙剂40余日不效,后继发感染,颈部、耳后、鼠蹊部淋

巴结均肿大如杏,夜不成寐。追询病史,知其症由产前过食辛辣发物,产后过

食鸡鱼,致血燥化风,且产后未服生化汤,舌边尖瘀斑成片,胞宫留 瘀,经

前腹痛。古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症毒郁血分,非彻底透发于

外,很难痊愈。乃疏基本方加二花90克,连翘30克,清热解毒;加皂刺、牛子、

黑芥穗各10克,入血透毒于外。 药后,头面部新发出皮疹几乎满脸,额上结

痂。肿大之淋巴结消散。原方又进4剂,不再发。去二花、连翘又服7剂,凡病

处皆脱壳一层而愈。愈后,其皮肤较病前细嫩、红润,黧黑之面色,变为白

嫩,人皆惊异。 2.韩俊芳,男,22岁,外科转来病人,1983年6月初诊:患牛皮

癣2年余,近因搔破感染,外科用抗菌消炎,抗过敏,溴化钙静注1周无效。痒

痛夜不能寐,双手背肿胀青紫,血痂累累,右腿内侧上1/3处粗糙溃烂,惞赤

肿痛,腹泄沟淋巴结肿硬疼痛,举步艰难。心烦口渴,舌红无苔,脉沉滑数。

症由嗜酒无度,湿热深伏血分,蕴久化热化毒。 基本方生地重用120克,清热

凉血,加二花45克,连翘30克,木鳖子15克,僵蚕10克,解毒散结消肿;日久顽

疾,加狼毒3克攻毒;以牛子、皂剌、黑芥穗透发血中伏毒;蝉衣10克,引诸药直

达皮部。 上药服5剂诸症均愈。小青年不遵禁忌,恣食鱼虾酒酪,时时复发。

留有旧方,照方取药,服三五剂又愈。古人饮食禁忌之说,乃经验之谈。某病

当忌食某物,犯禁则引发宿疾,确有至理,皮肤病之缠绵难愈多与不遵禁忌有

关。按:本鳖子,为基本方偶加药。《纲目》载,苦,微甘,有小毒,《中药

大辞典》载,功能消肿散结,祛毒。治痈肿,疔疮,瘰疬,痔疮,无名肿毒,

癣疮……余用此药治皮病继发感染,淋巴结肿大,煎剂极量30克(勿须捣碎),一

剂即消,中病则止。未见不良反应。 三、神经性皮炎1.王励生,17岁,中学

生。1977年6月17日,因颈两侧、双肘外侧对称性皮损8个月求治。患处皮肤燥

裂出血,奇痒难忍,结痂厚如牛皮。头眩,口渴,舌光红无苔,舌中裂纹纵横

如沟,脉弦数。患者个性内向,木讷寡言。被老师训斥,情怀抑郁,不久发

病。肝郁气滞,五志过极化火灼阴,血燥化风。阴伤颇甚,侧重养阴,少佐疏

肝: 基本方生地重用120克,加女贞子、旱连草、黑小豆、粉葛根、阿胶各30

克(化入),柴胡3克,狼毒1.5克,7剂后诸症均愈。 2.张玉珍,女,41岁,延安

村农民,1976年6月3日初诊:全身瘙痒18个月,其面颊部、耳垂部、手腕外侧

呈对称性皮肤千燥脱屑。病起产后自汗,汗出当风,则患部肿起脱皮,痒痛如

锥刺。唇色紫绛,舌色紫暗,边尖有瘀斑。便燥,3日一行。脉沉涩,症属肺

卫失固,血虚内燥夹瘀,复感风毒。 基本方当归重用90克,加玉屏风固卫(生

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0克)。 上药连服7剂,服4~5剂时,正值经行,下紫

黑血甚多,经净,诸症皆愈。 四、花斑癣县工商行政干部王恩寅,45岁,1976

年7月16日,因全身瘙痒来诊,病已3年,百治不效。山医二院诊为花斑癣。其

症,全身起红色小丘疹,瘙痒无度,搔破后流血水,结痂。双手掌部皮损暗

红、枯厚、脱屑。脉滑数,苔黄腻。症由嗜酒无度,内蕴湿热,复感风毒,伏

于血络。类似《金鉴》外科描述之“血风疮”症。法当凉血化瘀,清利湿热。 基

本方加苦参30克,苍术15克,以皂刺、黑芥穗各10克,入血透毒。难症痼疾,

加肾四味调补先天。 上方连服6剂,痒止,不再起疹,手部脱壳一层而愈。追

访7年来发。 按: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一种嗜脂性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皮

肤真菌感染。此菌喜温暖潮温及油腻环境,在南方属常见病,好发于多汗、多

脂的青壮年和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身体抵抗力低下者,起病缓慢,病程长,顽固

难愈。皮疹多在夏天发作,冬天静止,好发于颈、胸、肩等部位。表现为小片

状褐红、淡褐或淡白色鳞屑状斑片,故名。病虽不大,缠绵难愈,颇令人苦

恼。专科对此病,见病治病,只在“皮”上下功夫,不注重整体调节,故久治不

愈。这也是两种医学体系最大不同点,万病皆然,值得深思。 五、白癜风1.李

玉生,男,17岁,灵石煤矿工人子弟,1977年7月3日初诊:双颊部白癜风呈云

团状,中心苍白脱色;左眉毛变白已40天,全身瘙痒。症由营卫失和,风毒郁

结肌肤。 基本方加狼毒2.5克,5剂后症状消失而愈,追访至婚后末发。 2.高广

成,男,20岁,水峪人,1976年5月3日初诊:病程6年,面颊双侧斑驳如花脸,

四肢满布斑块,中心苍白,周围红晕,痒感,口渴,舌绛而干,脉沉数。证属

血虚内燥化风,肌肤失养。 基本方白蒺藜重用90克,加沙苑子30克,女贞子、

子莲草各30克,狼毒3克。 经治34天,服药31剂,服至10剂后,每隔2~3日而

部即脱皮一层,面目四肢病区,已了无痕迹。唯觉腰困如折,原方去狼毒,加

青蛾丸(盐补骨脂30克,核桃肉5枚)7剂补肾固本而愈,追访3年未复发。 3.城关

医院会计王雅琴,女,41岁,患本病20年。面部斑驳,白一片,红一片,黑

点,黄褐斑点缀其间,犹如京剧脸谱。渐渐发展至体无完肤,睫毛、眉毛亦变

白。皮痒脱屑,脉细数,舌边瘀斑成片。从血燥化风,气虚夹瘀不荣肌肤论

治。 积久顽疾,基本方加狼毒3克,气不运血,皮毛失养,加生芪100克。服10

剂,痒止,病变部位苍白处逐渐变红。再投拙拟“克白散”一料: 沙苑于750

克,九制豨莶草500克,乌蛇肉250克,定风丹300克,三七100克,藏红花、乌

贼骨、白药子、苍术、蚤休、降香、紫草、甘草各50克(制粉),每服5克,3次/

日。 上药服半年,服至45天时,皮肤色素基本均匀复常。全部服完后,面部

之黑点、黄褐斑亦退净。 按:本病是一种常见难治病,虽不危及健康,但好

发于青年男女,外观不雅,颇令患者苦恼。70年代中,余参酌古今论著,创

制“克白散”,经治多人皆愈,方中之沙苑子补益肝肾,从近代药理研究得知,

确是一味宝药。含有多种稀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助长发育抗衰

老,抗癌。可增强内分泌激素的生成,增强新陈代谢。对一切整体失调类疾

病,均有调补作用。 方中三七(半生用半油炸),藏红花(含多量维B2)益气补

虚,养血活血化瘀,旺盛血行,营养肌肤。定风丹补肝肾,养血驱风,为皮科

要药,故为本方主药。余药化湿健脾,清热凉血解毒。诸药相合,共奏补益肝

肾,祛风胜湿,益气运血,营养肌肤功用。藏红花价昂,可倍加三七代之。

六、疣疣,赘生物,俗名“瘊子”,可出现于全身各部。现代分为传染性疣、扁

平疣等。余曾治数十例疣症。以基本方合麻杏苡甘汤:麻黄10克,生苡仁45

克,杏仁泥10克,白芷10克(后下),炮甲珠5克(研末冲服),少则3剂,多则7

剂,皆自行脱落而愈。兹举一例: 甄林燕,女,34岁,城关市民。患左颊

部、左手背扁平疣2年多,挑,刺,禁(以丝线扎紧瘊子根部,使之缺血坏死),

涂(鸭胆子),内服中药数十剂,皆无效。日见增多,面部有黄褐斑,痛经,舌

质紫暗,脉涩,黄带。断为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营卫阻塞,不荣肌肤四末。

予基本方合麻杏苡甘汤加白芷通窍,炮甲珠6克(研冲服),7剂后瘊子全部自行

脱落,黄褐斑亦退净。 七、青霉素过敏性皮炎朱定鸿,男,30岁,顶棚工

人。1983年11月7日,因腿部感染注射青霉素2日后,忽然气喘痰鸣,寒战嘎齿

有声,全身喉痒无度,口渴脉浮紧。予小青龙加石膏蝉衣: 桂枝、赤芍各10

克,炙草6克,麻黄、细辛、五味子各10克,生半夏、生石膏、蝉衣各30克,

生姜10片,枣10枝,2剂。 11月9日二诊:喘定,痒甚,全身片状风团满布,愈

搔愈多,致血痂满身,无片刻宁静。脉转浮数。拟清透血分伏毒,兼和营

卫。 基本方加蝉衣、浮萍各10克,黑芥穗5克,2剂后痊愈。 八、过敏性湿疹

白改素,女,35岁,南王中煤矿家属,1983年9月7日初诊:患过敏性湿疹52

天。初病右头维穴处起红疹,瘙痒极重,搔破后流黄水,浸淫成片。继而背部

及少腹起大片风团,搔破后流黄水。日轻夜重,奇痒不能入睡。近1周来继发

感染,泛发性脓疱疮布满少腹及背部。腹股沟及耳后淋巴结肿硬剧痛。脉细

数,舌尖部有瘀点。经抗菌、抗过敏治疗20日不能控制,湿热化毒深伏血分,

拟方清透。 基本方加二花90克,连翘、木鳖子各30克,苡仁45克,苍术、黄柏

各15克,“全虫12只,蜈蚣2条”(研末冲服)土茯苓120克,煎汤代水煎药,3剂,

日3夜1服,因剂量大,共服5日,痊愈。(大剂量土茯苓对重症湿疹,确有覆杯

而愈之效) 九、黄水疮顽症温够英,女,27岁,忻县小学教师,1983年10月31日

初诊:后发际、右耳后黄水疮11年,右颈淋巴结肿大如杏核。每年打针、服

药、外治皆无效。痒痛难忍,搔破则流黄色粘液,所到之处即浸淫成疮。近来

由于淋巴肿大,颈项僵硬,转动不灵如“斜颈”。脉沉滑,两关弦劲。积久顽

疾,血分必有伏毒,基本方: 白藓皮加至90克,木鳖子30克,狼毒3克,黑芥

穗10克,土茯苓120克(煎汤代水煎药),葛根60克,苍术15克。 上方连服3剂而

愈。从忻州来信,表示谢意。 十、斑秃孙忠东,男,21岁,县粮食加工厂工

人。患斑秃3个月,隔几天脱发一块,呈圆形。满头黑发,几乎脱光。头皮

痒,脱屑。除烦躁外别无所苦,脉舌如常,唯便干,2~3日一行。盖亦湿热阻

塞营卫,血虚内燥,不荣皮毛所致。乌蛇主须眉脱落,定风丹养血去风,桃红

四物养血清热化瘀,当属对症。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加骨碎补30克,病

在头部,少佐白芷5克,通上窍,加入基本方内,嘱服5剂,不料服后不及1

周,其脱发处已长出新发。十一、皮肤划痕症王萍,34岁,营业员。患本病7

年。中产后风寒入络所致,久治不愈,今年入夏痒甚,夜不成寐。面部见风则

肿,肌肤顽麻不仁。带多清稀如注。腰困如折,起立则眩晕。舌淡润,脉

弱。 基本方去生地、丹皮、紫草、白藓皮,加生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0

克,麻黄、附子、细辛各10克,脱敏灵(苏叶、浮萍、蝉衣、地龙)40克,肾四

味120克,3剂。 治风先治血,基本方养血活血润燥去风,通调营卫,乌蛇主大

风益肌肤,麻附细解久伏之风寒,玉屏风固表,肾四味固护肾气,脱敏灵脱

敏。如此中西医理大杂烩组成一方,此病竞获治愈,实属侥幸。 十二、臁疮

(下肢溃症)王翠英,女,66岁,两渡镇人,1977年7月25日初诊:双下肢内侧溃

疡3个月,皮色青紫,滋水淋漓,痒痛不能入睡。右寸关细弱,舌淡有齿痕。

高年,气血虚衰,脾虚气陷,湿毒下流。 基本方加生芪45克,白敛12克,益气

化腐生肌敛疮,生苡仁30克,黄柏、川牛膝各10克,苦参30克,土茯苓120克,

煎汤代水煎药,白藓皮30克清热燥湿去死肌,3剂。 7月28日二诊:上方每剂两

煎内服,药渣煎汤一盆冲洗。另外贴臁疮膏。2剂后痒痛止,已无渗出液,3剂

后患处结痂,又服3剂痊愈。 附:臁疮膏方 主治:臁疮——下肢溃疡,肢水淋

漓,浸淫成片,刺痒钻心,缠绵难愈。 组成:铜绿,轻粉,松香,乳没,蜂

蜡,本人指甲,阿魏,人头发各等分,量疮面大小定量, 起码量3克。另备桑

树枝1条,香油适量。 制法:先将香油倾入锅内炼沸,倒入药末,煎熬1刻

钟,以桑枝频频搅动。煎妥后,以白麻纸7张(以疮面大小为准),放入药液中蘸

饱均匀,挑出晾冷,叠成一叠,以缝衣针密刺小孔。 用法:先将患处用盐、

花椒水趁热熏洗干净,将制妥之油纸7张包裹患处。每晚睡前,将油纸打开,

先以盐椒汤熏洗患处,将靠腿的1张油纸剥下弃去。所剩6张仍用原法包好,每

日如此,7日即愈。 此方为转业军人马来友祖传秘方,余用此法治40余人皆

愈。若配以对症方药,内服更佳。凡下部疮疡久不收口,上气必虚,重用生芪

立效。 十三、过敏性紫癜痼疾张淑琴,52岁,张矿家属,1984年7月19日初

诊:患过敏性紫癜37年,14岁时,适值经期,正在洗头,被母追打,赤身跑出

野外,遂致经断。当晚腹痛阵作,下肢发出青紫斑块多处。3日后喝红糖生姜

末,全身燥热,发际、耳、目、口、鼻、喉、前后阴,痒如虫钻,发一身点、

片、条状红疹而解。此后,年年不论冬夏发病3~5次、7~8次不等。连生8

胎,2胎产后服生化汤3剂,竞1年未发。 今次发病3日,正在出疹之际,腹痛如

绞,抓搔不已。视之,右腿有紫斑4处,左腿2处,脐上到胸,背后至胯,红云

片片。抓耳,挠腮,揉眼,奇痒如万虫钻心。诊脉沉数,舌红苔黄,边尖瘀斑

成片。 此症之来龙去脉已清。初病经期风寒外袭,邪入血室,暗结病根。日

久化热,湿热与血凝结成毒,正邪相争则病作。2胎服生化汤,和营活血,推

陈致新,恰中病机,故1年未发。今病又作,是邪有外透之机,当因势利导以

乌蛇荣皮汤进治。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凉血化瘀和营,丹皮紫草可代犀角,

更加青黛10克,共奏清营化斑之效,定风丹养血驱风,白藓皮清化血中湿热而

止奇痒,乌蛇扶正托毒治大风,加地榆30克,白蔹15克,清肠解毒敛疮,以黑

芥穗、皂刺深入血络,透发伏毒,三七10克破瘀,直捣病巢。上方连服10剂,

数十年痼疾竟得治愈。追访3年零7个月未复发。 又曾治7~13岁儿童20余例。

本病为过敏性疾患,多因小儿先天肾气未充,免疫力低下所致。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故当辨证求本,不可见血止血。大约禀赋强者,从阳化热,表现为肝

不藏血,血热妄行。证见面赤气粗,口苦目眩,溲赤便干,急躁易怒,紫癜成

团、成片,色紫黑,脉多滑数,约占患病小儿的十之七八。借鉴温病发斑之

理,以桃红四物汤加丹皮、紫草、大蓟、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化斑,多数在

半月内痊愈。腹痛者加白芍甘草汤、地榆、白蔹清肠解毒敛疮,加三七粉3

克,行瘀止血,重用大蓟30克,贯彻始终,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可有效保护

肾脏。迁延失治,肾功受损者,亦可迅速消除蛋白尿。紫癜消退之后,改方桃

红四物汤加阿胶、三七粉,养血柔肝善后。 禀赋弱者,从阴化寒,表现为脾

不统血。证见面黄肌瘦,食少便溏,气怯汗多,精神萎顿,紫 癜色淡或鲜红

如妆,脉多细弱。约占患病小儿的十之二三。治当补气,温脾摄血。补中益气

汤重用生芪60克,加姜炭、三仙炭各10克,三七3克;腹痛者加吴茱萸、肉桂各

10克解痉;大便潜血阳性者,三七加倍,以化瘀止血。腰困膝软者,加肾四味

各10克,以固护肾气。方中姜炭、三仙炭为温脾止血要药。凡用此法治愈的小

儿,无一例复发。 上述二型,可互为演变。肝不藏血者,过用苦寒,损伤脾

胃之阳,可虚化为脾不统血,亟亟改弦易辙,温脾统血。脾不统血者,正气来

复,阴证转阳化热,大是佳兆,予补中益气汤内加知母20克、大蓟30克即可。

小儿脏腑娇嫩,脏气轻灵,传变迅速,一拨便转。疾病变化万千,总是要以人

为本,针对个体特异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谨守病机,法随证变,不可拘

执。 十四、黄褐斑王秀英,女,26岁。灵石车站上作人员,产后面部生出黄

褐斑,双颊、鼻眼交界处、额部,呈多个“井”形图案,腰困多梦,年余久治不

愈。脉涩,舌双侧瘀斑成条,面色灰滞欠华。 基本方加肾四味120克,白芷、

降香各10克,师通窍活血汤意,以黄酒半斤入水共煎。 上方连进6剂,经行,

下黑血块甚多。隔10多天后,一照镜,已全部退净。上方经治本病约300例以

上,皆一诊而愈。 十五、局限性皮肌炎张和平,男,27岁,灵石运输社马车

工人,1979年10月27日初诊:上唇木肿,2个月不消。初病上唇左侧肿如大米

粒,误作唇疔,以三棱针局部放血后,半小时内肿延全唇,次日肿齐鼻翼,半

月后肿势蔓延至双颧骨,右眼肌麻痹,不能闭合。刻见唇肿外翻,多处进裂出

血,麻木不知痛痒。愈冷,愈觉木厚而胀。晋中二院外科诊为“局限性皮肌

炎”,嘱患者找中医寻求治法。脉浮弱,舌淡胖,齿痕累累。 考患者系马车

工,经年累月,饱受风霜雾露外袭,营卫阻塞,大气不运,卫外失固,寒邪趁

虚袭络,法当益气和营活血为主。 基本方去生地、丹皮、紫草、白藓皮。加

生芪30克,白芥子10克,去皮里膜外之痰凝,3剂。 10月31日二诊:唇部变柔

软,口已可闭合。左嘴角有1结块如杏大,质硬。自汗而凉,气怯。加红参10

克(另炖),“炮甲珠3克,麝香0.15克”(研末冲服),通络化瘀散结。 11月6日三

诊:上方连服6剂,结块已消,全唇变软,有皱纹出现。患者家庭困难,已带

病上班,晨起见风寒则唇部发木,发痒,劳累一日,入夜腰困如折,尺部脉极

弱。想必青年不慎房室,久病及肾,固本为要。 补中益气、阳和、桂枝汤、

玉屏风合方,加肾四味鼓舞肾气。上方共服10剂,诸症皆愈。追访至1989年,

无异常。且体质较病前大为改观,数年来未曾感冒。十六、疮毒内攻城关居委

书记师烈云,40岁,患两下肢内臁溃疡年余。瘙痒无度,滋水淋漓,百治不

效。1981年4月7日,一人令涂桐油一夜。次晨,局部痛如火灼。延至12时许,

两腿内侧从内踝至腹股沟处焮赤肿痛,淋巴结亦肿。高热41度,寒战如疟,头

痛如破。神昏谵妄,面赤如醉,目赤如鸠。口气秽臭,苔黄燥,中根已黑,脉

沉数实。证属疮毒内攻,予攻毒承气汤扫荡血毒: 二花120克,连翘90克,生

大黄、木鳖子、蚤休、柴胡各30克,天葵子、甘草各15克,蜈蚣3条(冲),上药

2剂,武火急煎频灌,2小时1次。至夜10时,泻下极秽臭夹有胶粘状大便3次而

脱险。次晨诊之,下肢溃疡己结痂愈合。后遇于街头,其年余之臁疮竟在半月

之间痊愈,唯患部皮肤稍显嫩红而已。盖攻法治病,邪退正安,挽危亡于顷

刻。而大黄一物,号称将军,扫荡毒邪,拨乱反正,推陈致新,活血化瘀,其

效如神。整体气血遇达,何患局部顽症不退! 十七、案后赘言庸容川氏有一句

名言:“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瘀所效。”可谓一语中的!“治风先治血,血行

引风自灭。”中医学“风”字,包罗万象,可统括一切痒痛难忍、顽麻不仁、风瘙

隐疹、白驳风(即今之白癜风)、顽癣湿疹、皮肤角化等皮肤病以及口眼?斜、半

身不遂等内风为患。养血活血祛瘀法。可通调营卫,肝盛血行,使病变局部气

血充盈,肌肤四末得养则病愈,实足治疗皮科的基本大法。但仅凭活血化瘀一

法,远不能尽愈诸疾。余狗尾续貂,赘加数则: 一、肺主皮毛而卫外,皮病

治肺。虚则补之以生芪,重用60克以上,益肺气而运血,兼有化腐生肌敛疮之

妙,实是疮疡要药;实则以麻黄、桔梗、白芷辈宣肺气,开表闭,以通毛窍之

气,开门逐盗。阻断病邪深入。 二、脾主四肢、肌肉、肢节病久不愈者,以

四君健脾化湿;由皮毛而入肌肉,邪入又深一目,加葛根透发于外。 二、心主

营,肝主血。久病或老人、虚人血虚内燥化风,养血活血柔润之;毒入血分,

以黑芥穗,皂刺透发于外。 四、积年痼疾,必蕴非常之毒,用狼毒3克于对症

方内攻毒,立见转机。 五、情志为病,五行生克制化乖乱,疏肝解郁,抑强

扶弱。气有余便是火,五志过极化火,勿治热,但降气(赭石30克),气降火即

降。火盛灼阴,养阴配阳。 六、整体失调,补肾固本,加肾四味。 七、食少

便溏,胃气已伤,停泊局部,重建中气。 八、阳虚显露,以阳和汤组方。

九、五色与五色相应,凡病色苍白,萎黄欠华者,温养脾肺;面部见灰暗,或

隐隐透黑者,为肾色外露,下元必虚,改投阳和。色赤为火,湿热化毒者,重

用白藓皮,清湿热疗死肌;或暂用泻火解毒,中病则止,以护胃气。色淡红,

嫩红,或鲜红夺目者、类同浮阳飞越或火不归原,必兼见 自汗而喘,为虚极

欲脱之危象。彻底抛开局部,亟亟敛肝救肾——张锡纯氏“来复汤”(人参,山萸

肉,白芍,生龙牡,炙草),傅山引火汤(儿地,盐巴戟肉,二冬,云苓,五味

子)加油桂2克(水丸先吞),参附龙牡救逆汤。 十、疮毒内攻,危及生命,攻毒

承气汤扫荡血毒。 十一、若皮肤病慢性感染,脓肿,溃疡,正虚邪恋,借重

半阴半阳证十味神效汤加减进治(生芪,当归,川断,炮甲珠,二花,香附,

甘草,生姜,上肢加桂枝,下肢加牛膝)。 病变万千,难以预见。见病治病,

专科大忌!以人为本,照顾整体,顾护脾肾元气,为第一要着。万病皆然,不

独皮科。 破译夏禹铸先生的《推拿代药赋》《推拿代药赋》是我的见到的研

究人体药库学,运用内药治疗小儿疾病的一篇绝妙好文,特郑重向人们加以推

荐。 原文:前人忽略推拿,卓溪今来一赋.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

药同。用推既是用药;不明和可乱推?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

来滑石羚羊。水底捞月便是黄连犀角。天河引水,还同意芩柏连翘。大指脾面

旋推,味似人参白术;泻之则为灶土石膏。大指侧推虎口,何殊附子炮姜;反之

则为大黄枳实。涌泉右转不揉,朴硝何异;旋推止喇,效争五味冬花。精威拿

紧,岂羡牛黄贝母。肺俞重揉,漫夸半夏南星。黄蜂入洞超出防风羌活。捧耳

摇头,远过生地木香。五指节上轮揉,乃祛风之苍术。拿足大敦鞋带,实定掣

之钩藤。后溪推上,不减猪苓泽泻。小指补肾,焉差杜仲地黄。涌泉昨转,类

夫砂仁霍叶。重揉手背,同乎白芍川芎。脐风灯火十三,恩符再造。定惊元宵

十五,不啻仙丹。病知表里虚实,推和重症能生;不谙推拿揉掐,乱用便添一

死。代药五十八,自古无人道及,虽无格致之功,却亦透宗之赋。 我从家中

带来一本祖父的医书,是贵池夏禹铸先生所著的《幼科秩镜》,其中有篇《推

拿代药赋》我觉得很有价值,其内容乃是通过对小儿手穴的推拿来治病。他非

常重视补泻的结合,强调勿补泻太过,造成不好影响。现将其内容破译如

下: (1)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上三关在小儿左手(旧法推拿,提倡男左女

右,新法推拿则是无论男女均取左手,以下均同,不再赘言),从拇指后的手

腕前侧侧上推到肘部,一般两岁以上小儿推300次,年长或年幼者酌情推400次

或200次。依药性来说,麻黄散寒邪以发表,根止盗汗而固虚,肉桂可疗冷

泻,止汗如神。(2)退下六腑替却滑石、羚羊。退下六腑是指从小儿左臂肘关节

后侧向下直推到腕部(推上三关是向上推,而退六腑则是向下推,方向切记不

可错)。一般两岁以上小儿推300次,年长或年幼者,酌情推400次或200次。从

药性看,羚羊与滑石为大寒之物,滑石利六腑之涩结,羚羊清乎肺肝之大热。

一般需高热达40度以上者方可采用,40度以下者不宜采用,有用有腹泻之厄。

(3)水底捞月便是黄连犀角。在左手手掌掌根上端用冷水旋推旋吹为水底捞月,

可以用9次。犀角与黄连均系寒物,犀角解乎心热,黄连苦寒明目,清肠热,

故可用来退高热。(4)天河水还同芩柏连翘。在左手掌后总筋中线用冷水随吹到

洪池(小臂前侧),可以用9次。黄苓、黄柏、连翘亦为寒性。黄芩泻大肠之火,

黄柏泻膀前侧),可以用9次。黄芩、黄柏、连翘亦为寒性。黄芩泻大肠之火,

黄柏泻膀胱而补肾,连翘苦寒清心、脾胃热,去毒止痛,乃疮穴圣药。故此法

可用来退热与治小儿便秘。(5)大指面旋推,胜似人参白术,泻之则为灶土、石

膏。小儿左手大拇指为脾土,顺时针方向旋推是补法,直推(向大指外)是泻

法。一般两岁以上小儿可推300次,年长及年幼者可酌情推400次或200次。补法

推之胜似人参、白术。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神定魄,除邪益智。白

术味甘温,补脾止汗,除湿,可用来止泻。泻法如灶土、石膏,此乃清凉之

剂,除头痛,清脾胃,可用来治疗便秘。(6)大肠侧推虎口,何异诃子炮姜,反

之则为大黄枳实。从左手食指侧推到虎口,中为补法,从虎口侧推到指尖是为

泻法。一般两岁小儿推200次,年长或年幼者酌情推300次或100次。补法如同诃

子炮姜。诃子生津润肺,疗滑泻之沉疴似圣,炮姜味辛热,可除肠胃之寒泻,

故补法可用来止泻。泻法如大黄、枳实,枳实寒性,消积除久滞之痰,大黄苦

寒,下淤血,涤肠胃,通闭结,故泻法可用来治便秘。(7)涌泉右转不揉,朴硝

何异,一推一揉右转,参本无差。涌泉穴在小儿足底部,脚掌三分之二(后侧)

与三分之一(前侧)交界之处,在涌泉穴向右转(即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不揉,是为

泻法,推一下,揉一下,再向右转动是为补法,一般可以81次。补法其药性如

同人参,有补益作用,泻法如朴硝,有降炎通关作用,前者止泻,后者治便

秘。(8)无名指泻肺,功并桑皮、桔梗,旋推止嗽,效争五味、冬花。在小儿左

手无名指旋推为补法,直推为泻法。一般两岁小儿可推300次,年长或幼者酌

情推400次或200次。补法如同五味、冬花。五味子酸温,补气强阴益精,冬花

润肺去痰,定久嗽之壅喘,可以用来止咳嗽与平喘。泻法如桑皮、桔梗。桔梗

通肺窍而传诸药,肺部引经,桑白皮甘寒补虚益气。如咳嗽而又发热。宜采用

泻法或补泻相结合。(9)精威拿紧岂羡牛黄见奇。精灵穴与威灵穴在小儿左手手

掌与手腕结合处,前后侧各有小隙,以拇指与中指拿紧即成,一般用来急救小

儿休克。牛黄苦平,驱邪去热,有高度镇静作用。(10)肺俞重揉慢夸半夏南

星。肺俞穴在脊柱肩胛骨环形之中点,离脊柱约五分处。拿住肺俞穴,一般用

来小儿休克急救。半夏性温,去风痰,南星去惊风痰吐之苦。(11)黄蜂入洞,

起出防风羌活。所谓黄蜂入洞,乃是屈小儿无名指而揉外劳宫(此穴在手背

三、四指指后寸许处)。防风可祛风,其性甘温,并可止痛;羌活甘辛,去风寒

与止痛,可用之治外感头痛、头晕。(12)捧耳摇头远过生地木香。可捧耳摇头

左右摆动各9次;生地黄除心火与肺、胃解热;木香辛温,去邪避毒,强心少梦,

可以用来降热与解毒。(13)五指节上轮揉,乃祛风之苍术。苍术甘温,去风

湿,止汗除热。(14)足拿大敦鞋带,实定掣之勾藤。大敦穴在足大拇指与二指

后不到五分处,鞋带穴在足内处踝前侧系鞋带之中点。勾藤其性微寒,为制惊

之用,一般用来急救小儿休克。(15)后溪推上不减朱芩、泽泻,小指补肾焉差

桂仲、地黄。从小指指根向上推是为泻法,如用中药泽泻,泽泻利水通灵而补

阴不足,朱芩则为利水之神,此种推法可通利小便。在小指指面直推为补肾

法。地黄甘寒,补髓、滋阳、疗伤;肉桂辛温补肾补气,杜仲辛平,补腰膝,

滋阴益精气,强筋骨,治前列腺肥大。可以用来治疗肾阴不足与遗尿,一般两

岁小儿可以推300次,长年或幼者可以推400次或200次。(16)涌泉左揉,类夫砂

仁、藿香。可揉81次。砂仁味辛温,治虚劳、冷泻、痢痛。藿香辛甘温,利

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可以用来治泻、痢。(17)重揉手背同乎

白芍、川芎。白芍气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寒止痛,利小便。川芎镇痛去

风,可用来止腹痛与利小便。 探讨“灯火灸 在我国民间,很多地方流行端午节

给儿童施灯火灸,这种方法对预防治疗有关儿童疾病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

灯火灸法,又名灯草灸、油捻灸、打火灸,也称灯火爆灸法,是一种历史悠久

的民间疗法,为烧灼灸法之一,是指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

灼的灸法。 灯火灸操作时应蘸油适量,动作迅速,以防燃油下滴引起烫伤。

当灯火灼及穴位皮肤时可听见轻微的“拍”声,灯火即灭,称为一燋,每穴一般

只灸一燋。灯火灸后局部会稍起红晕,此时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明

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记载“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

病,又治头风胀痛”。临床上灯火灸也用于腮腺炎,呃逆,呕吐,阴痧腹痛,

小儿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手足厥冷等病证。 清代对灯火灸法的研究

甚多。乾隆年间,陈正复所著《幼幼集成》誉灯火灸为“幼科第一捷法”。《串

雅内外编》收集了不少民间灯火灸的验方。外治大家吴师机著《理瀹骈文》,

将灯火灸的研究推到顶峰。 灯火灸流行的原因是操作简便,便于掌握,无须

高深理论。正因为此,目前灯火灸流行的现状是会者多,精者少。由于灯火灸

有创伤,操作不当可能留下瘢痕,所以接受灯火灸的患者越来越少,学习此法

的人也日渐减少。 灯火灸使用的是灯心草和菜籽油。用油一般无特殊,但灯

心草的选料讲究,需要硬而细者,用时先拧细,然后浸油,拧细是为了使创伤

的面积少,减少损伤,增加疗效。 治疗时以左手食指定穴,右手施术,此时

可以有“啪、啪”的声响,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是如此。声音与疗效有密切关

系,响声越脆,效果越好。施术时手法必须轻柔,不能硬往患者身上按,否则

容易出现水泡,并发感染,但按照要求操作很少会产生水泡。 因为流传民

间,操持此术者很少懂经络腧穴,所以选用穴位多为阿是穴。所谓阿是穴,并

不是对患者全身按一遍,寻找痛点,而要遵守一定的规律。一般多取腹部青筋

交叉处、大关节处、肿大的淋巴结等部位,比如流行性腮腺炎时,多有颈部淋

巴结肿大,治疗时可以选此处,但位置一定要选准,否则影响疗效。 灯火灸

治疗小儿惊风和痉挛性腹痛效果很好,治疗小儿惊风时应配合退热治疗,民间

治疗痉挛性腹痛多在端午节选取腹部青筋交叉处施术,术后腹痛多会消失。

此外,灯火灸治疗后患者需注意忌生冷,不沾冷水,以免降低疗效。 灯火醮

疗法邓铁涛灯心醮,多流行于乡村民间,医院用者甚少,其实灯火醮可以治

病,而且可以治难病大病。其法选用一根灯芯,醮食油后在纸上轻轻一搓,使

含油适量,点燃之后,对准某穴位一窒,灯火爆开,发出“啪”的响声而火灭,

便是一醮。方法简单,有验、便、廉之效应,值得提倡。我用此法治疗痄腮

(腮腺炎),效果满意。治痄腮用内服药兼外敷或外搽药,虽然可愈,但时日较

长,疼痛减轻不够理想。若用此法,宜及时早用。当一侧初起,即于患侧之角

孙穴用灯火一醮,只一醮便够(亦可加服中药,不用其他外治法),往往另一侧

便不发病,而且疼痛减轻较快。若两侧齐发,则每侧角孙穴各一醮,加服中

药,亦易治愈。由于疗效快,故继发睾丸炎者极少,我用此法多年,未见失败

之病例。角孙穴,平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穴时可将耳廓按垂直方向为轴线

向前屈摺,上耳尖平对的颞颥部入发际处便是该穴。为了火醮方便,可将该穴

位上的头发剪剃干净,作上记号,用灯火一醮即可。我的学术继承人邓中光亦

屡用此法取效。80年间,他单位邻近的幼儿园老师因知其在前1年用此法治愈

了几个该院的学童,便一下子拖了七八个患痄腮的小孩前去就医,他亦用此法

治之,迅速控制了病情的蔓延。此后,这成了他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并对其

机理做了探讨,认为:痄腮一病,由风温热毒所致,病邪从口鼻而入,壅阻少

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致使耳上腮颊漫肿实硬作痛。角孙穴之功效能

清热散风,清肿化瘀。此穴不但在手少阳三焦经上,而且为足少阳胆经的交会

穴,此二少阳经一者绕耳背而过耳下,一者走耳前而达腮颊;其名“角孙”,是指

该穴位在头角,有一孙脉从穴分出屈行下颊,故名“角孙”。在该穴施治,则能

同时振奋两经,经脉流通,气血畅旺,郁结之邪得以驱散,腮部漫肿疼痛得以

清除。此外,角孙穴又是少阳三焦与阳明大肠经之交会穴,虽说此病为温毒之

邪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郁结于腮部而成,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以

肺卫亦同时受病,大肠与肺相表里,今阳明大肠经气振奋,则腑气能通,肺能

清肃,气机通调,“肺朝百脉”之功能得以保障,从而调动起全身正气以抗邪。

可见,选用角孙穴,既能针对病位,又顾及整体,是针对性较强的穴位。灯心

醮之,一者有“火者散也”之意,用火攻,能散肌表郁结之邪;二者,醮火虽在瞬

息之间,但作用时间长,疗效确切。如果说“痄腮”不算大病,那么“脐风”(新生

儿破伤风)算得上凶险之证,《幼科铁镜》有十三醮火治疗脐风之法。中医学

院编之儿科教材第二版介绍了这一疗法,可惜第三版之后就删去此法。我们于

1965年下乡巡回医疗时曾治疗1例。接诊时,病儿之母将孩子放下便扭头走掉

了,大概她认为患儿是无法救治的了。当时患儿正在撮口抽搐,面色紫黑,急

取灯芯按十三醮法,一醮囟门,一声哭叫,撮口即开,面色转好,接着眉心、

人中、承浆、少商(双)、脐中各一醮,脐外周边六醮,共十三醮火,抽搐缓

解。另处下方:蝉蜕49只,全蝎、僵蚕各9克,煎服1剂。3天后又有轻微抽

搐,再用十三醮火1次,经后来追踪,病已痊愈。我所经手者,只此1例,未能

说明此法是否真正有效。广州著名儿科医家杨鹤龄,清末在有住院病床之育婴

堂当医生,能全面观察患儿治疗之经过,积累了丰富而可靠的宝贵经验,后由

门生为他总结,写成《杨氏儿科经验述要》一书,他治脐风用灯芯火八醮,即

眉心、人中、承浆、脐正中及离开肚脐约半寸之上下左右各一醮。他说:“余

经手治疗此证颇多,深知此证必须施用灯芯火,始有转机,不可轻视也。”从

《幼科铁镜》(1695年)到杨氏历经两百多年,一脉相承,都云有效,足以说明

这仅仅1例,可作为有一定效果之旁证。此外,灯火醮在民间还多用来治疗缠

腰火丹(带状疱疹)、火疔疮等,这足以说明灯火醮治法简单而有奇效。从上述

病种来看,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性疾病,虽说新生儿破伤

风,可能由于新法接生而绝迹,但值得我们对其他疾病用灯火醮作进一步之研

究。附:土家医灯火疗法灯火疗法是土家族人民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治疗方

法。因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土家族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

了重要贡献。灯火疗法医者用灯草芯一端浸醮植物油(多用桐油,有解毒败火

之功效)直接或间接点烧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外治方法,叫做灯火疗法。主

要分为明灯火和印灯火。明灯火又叫阳灯火,是用灯草芯蕉植物油点燃后直接

点烧某穴位,触到皮肤火即灭。迅速移开灯草芯叫明灯火。烧时可听到清脆的

响声,象竹子烧炸一样,响声越脆,手法越正确,效果越好。没有响声,或出

现“嘘”的一声,则一般于7日后重烧。印灯火又叫阴灯火,是医生将点燃的灯草

芯烧在自己的拇指腹上,迅速在选定的穴位上按下,叫印灯火,印灯火多用于

婴儿。灯火点烧一次名为“一叫”,疾病治愈叫“烧倒”。2适应痘灯火疗法主要适

用于急证,如走胎、小儿脐风、夜哭官、扑地惊、荨麻疹、蛇斑疮、肚子痛等。



【原】生地红花治疗高血压病验方白癜风秘方牛皮癣名方



生地红花治疗高血压病验方白癜风秘方牛皮癣名方,百年中医世家,毕生经

验,诚心奉献,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1、治疗高血压病验方:生地20g 白芍15g 生石决明12g 生龙骨12g 怀牛膝

15g 夏枯草10g 豨莶草10g 杜仲12g 罗布麻15g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主

治:高血压病,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2、治疗白癜风验方:三七15克,牡丹皮10克,红花6克,补骨脂30克,白芷20

克,菟丝子15克,刺蒺藜20克,马齿苋10克。将这些药一起放入50度以上的白

酒250毫升中密封浸泡1周后,用棉签蘸该药酒涂患处,每日2次,15天为1疗

程。一般1至2个疗程即可愈。使用注意事项:1.对酒精过敏者不宜;2.皮损处

有破溃者不宜;3.使用必须足疗程。

3、治疗牛皮癣验方:患者端坐,充分暴露背部,常规消毒后自大椎至腰阳关

穴,用三棱针或粗毫针诸穴点刺放血,若不出血可用手挤之,每日一次,10次

为1疗程。结果:共治疗250例,经3~20次治疗,痊愈246例,治愈率达98.4%。



【原】蜈蚣治疗银屑病验方牛皮癣秘方名方



蜈蚣治疗银屑病验方牛皮癣秘方名方,百年中医世家,毕生经验,诚心奉献,

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1、治疗牛皮癣验方:组成:当归10克,黄连30克,柴胡10克,全虫30克,蜈蚣

6条,血竭12克,活血菊12克,广木香10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胶囊装

好备用。每日3次,每次3克,饭后温开水送服即可。

4、治疗牛皮癣验方:我脖颈后两侧得了牛皮癣,呈两块圆形,天气热时发

痒,特别是一出汗痒得更很,搔抓后,皮肤肥厚,有时奇痒难忍,常于春季复

发。后来用猫儿眼白汁涂在患处,连涂三日后,有了变化,敷白汁处起红,皮

肤肿起一扁指高。用棉球擦时有黄水,不痛。用盐开水洗时,痒度较轻。到第

五天时,洗、擦、敷白汁时红肿消失,用盐开水洗,擦也不痒了。再次敷白

汁,到第七天后,癣处的白屑脱落了,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再热的水也不痒

了。多年来未再复发。



【原】徐长卿治疗银屑病验方牛皮癣秘方名方



徐长卿治疗银屑病验方牛皮癣秘方名方,百年中医世家,毕生经验,诚心奉

献,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配方:炒白术15g,黄芪30g,桂枝12g,水牛角30g,赤芍

15g,牡丹皮15g,生地黄20g,牛蒡子15g,三棱12g,苦参15g,白鲜皮15g,玄

参30g,土茯苓30g,半边莲20g,炒白芍30g,徐长卿12g,全蝎6g,当归15g。

功效:能抑制银屑病血管新生。特点: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临床优势,

对慢性湿疹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镇徐长卿的功效与作用:止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

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

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

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

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

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

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

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此外,本品还能

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



【原】.治疗牛皮癣验方皮肤病秘方名方



治疗牛皮癣验方皮肤病秘方名方,百年中医世家,毕生经验,诚心奉献,请关

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外用药方:大风子、雄黄、川椒、生巴豆、白鲜皮、硫磺、紫槿皮、枯矾、樟

脑、蛇床子、丹皮、苦参、藜芦、斑蝥、轻粉、冰片各50克,百部、皂刺各

250克共粉粗粉加60度白酒10市斤浸泡15天外搽,病灶涂擦一天按个人的病情及

适应情况可用棉签蘸药液涂抹患处3-5次(以不起泡为限度),全身发病者可

分批分片治疗。

内服药方:佩兰、独活、瓜蒌各6克,公英、菖蒲、苍术各10克、甘草、黄

柏、车前草、苦参各15克,土茯苓、滑石、水红花子、薏仁、茵陈、白鲜皮、

萆薢、皂刺、金银花各30克,泽泻、灵芝各50克为一剂,头半个月一天一剂,

以后改为两天一剂,将中药用水浸泡1个小时然后微火煎两个小时,三煎三

服,饭前半小时服用。

主要忌口:驴肉、鹅、烟、酒、咸鱼、毛蛋、忌辛辣、忌生萝卜。



八宝丹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八宝丹

【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 珍珠6克 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

石12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广疮结毒。

【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

《疡医大全》卷九:八宝丹

【处方】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一伏时,研细)牛黄1.5克 象皮(切片)琥

珀(灯心同乳)龙骨(煅)轻粉各4.5克 冰片0.9克 芦甘石(煅红,研细)9克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瓷瓶密贮。

【功能主治】生肌敛疮。一切渍疡,脓腐已净而须收口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疮面,上以膏药或油膏盖贴。

【摘录】《疡医大全》卷九

《外科传薪集》:八宝丹

【处方】煅龙骨6钱,槟榔2钱,水飞甘石6钱,白占6钱,煅石膏8钱,寒水石6

钱,东丹2钱,铅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疡溃后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外掺。

【摘录】《外科传薪集》

《种福堂方》卷四:八宝丹

【处方】螵蛸1两(去骨),赤石脂1钱2分(煅),文蛤1钱2分(炒焦),白

龙骨8钱,儿茶的功效与作用1钱,枯矾1钱,黄丹1钱,宫粉7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黄水疮。

【用法用量】掺疮上。

【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救伤秘旨》:八宝丹

【处方】没药2钱,乳香2钱(去油),轻粉儿茶1钱,龙骨1钱,铅粉1钱,血

竭1钱,冰片1分,珍珠2粒,百草霜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救伤秘旨》

《古方汇精》卷二:八宝丹

【处方】西牛黄2分,明血珀2分,生珍珠1钱2分,朱砂1钱2分,儿茶1钱2分,

人中白2钱(煅),马勃8分,滴乳石1钱6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研至无声为度。

【功能主治】口舌溃烂,并一切疮毒、痈疽、发背,脓溃毒尽,未全完口者。

【用法用量】掺膏上贴之。

【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八宝丹

【处方】珍珠5分,血珀(灯心同研)1钱,象皮(切,烘)1钱,龙骨(煅)1

钱,辰砂1钱,乳香5分,没药5分,白及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密贮,待用。

【功能主治】收口生肌长肉。主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回生集》卷下:八宝丹

【处方】川大黄1两,香白芷3钱,独活3钱,天南星3钱,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3钱,天花粉3钱,大贝母5钱,穿山甲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鱼口便毒、顽疮2-3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药1两,加粉霜3钱,糯米浓汁为丸,如凤仙花子大,朱砂为

衣。每服3分,空心白滚汤送下,1日1服。

【摘录】《回生集》卷下

《伤科补要》卷四:八宝丹

【处方】琥珀1钱,川连1钱,龙骨1钱,象皮1钱,儿茶1钱,轻粉1钱,凤凰衣

1钱,血竭1钱,珠子3分,冰片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主一切破伤出血。

【用法用量】掺伤口上。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摄生众妙方》卷二:八宝丹

【处方】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的功效与作用(赤、白)各1斤(用竹刀刮去粗

皮,米泔水浸1宿,用黑豆的功效与作用3斗,每次用豆3升3合3勺,用水泡

涨,将豆铺1层,何首乌1层,重迭铺足,用砂锅蒸之,豆熟为节,将豆摒去,

何首乌晒干,如此9次,为末听用),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1斤(用竹刀刮去粗

皮,为末,用盆盛水,将药末倾入水内,其筋膜浮在水面者,捞而弃之,沉在

盆底者留用,如此3次,湿团为块,就用黑牛乳5碗,放砂锅内慢火煮之,候乳

尽,入茯苓内为度,仍研为细末听用),白茯苓1斤(制法同上,亦湿团为

块,就用人乳5碗,放砂锅内煮之,候乳尽,入茯苓内为度,仍研为细末听

用),川牛膝8两(去芦,酒浸1日,使何首乌蒸7次,将牛膝同铺黑豆内蒸

之,至第9次止,晒于,研末听用),破故纸4两(用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炒,

以芝麻熟为度,去芝麻,研末,听用),当归的功效与作用8两(酒浸,晒

干,为末听用),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4两(研末听用),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子的功效与作用8两(酒浸,晒干,研末听用),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8两(酒

浸生芽,研为泥,晒干,为末听用)。

【制法】炼蜜为丸。先丸如大弹子者150丸,

【功能主治】乌须延寿。平调气血,滋补五脏。主阴虚阳弱无子者。

【用法用量】每日3丸,清晨,酒浸1丸;午,姜汤1丸;晚,盐汤1丸。余为梧

桐子大,每日清晨50-70丸,酒与盐汤任下。

【注意】以上药俱不犯铁器;忌黄白萝卜、牛肉。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外科传薪集》:八宝丹

【处方】大濂珠(同豆腐煮过)3钱,真青龙骨1两,上血竭1两,嫩儿茶1两,

石膏(童便浸百日,漂)2两,西血珀5钱,上浮甘石(煅)2两,鸡内金的功

效与作用(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如霜,瓷瓶藏贮。

【功能主治】一切溃疡不收口。

【用法用量】掺患处。

【摘录】《外科传薪集》

《内外验方秘传》:八宝丹

【处方】生濂珠1钱,牛黄5分,净扫盆5分,青黛5分,琥珀2钱,朱砂1钱,熊

胆4分,冰片5分。

【制法】研至无声。

【功能主治】收口生肌。主痈疡。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八宝丹

【处方】人参的功效与作用5钱,犀黄5钱,轻粉1两,白龙骨1两,濂珠8钱,

真象皮8钱(炙),上冰片2钱。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青囊秘传》:八宝丹

【别名】拔毒生肌散

【处方】甘石6钱,石膏8钱,东丹2钱,龙骨3钱,轻粉1钱,铅粉2钱,白蜡6

钱(以刀刮极细),寒水石6钱。

【制法】先轻粉,次各药,研极细,后入白蜡令匀。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主

【用法用量】

加冰片1分,红升2分,名“桃花散”。

【摘录】《青囊秘传》

《瑞竹堂方》卷七:八宝丹

【处方】广木香2两,母丁香2两,红花的功效与作用2两,牡蛎的功效与作用5

钱,地龙(去土)5钱,灯草2钱(糨,晒干,研),干胭脂2两半,穿山甲15

片(炮)。

【制法】上为末,甘草的功效与作用3两研末,熬成膏子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壮益元阳,行气生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心酒送下,以干物压之;或用水为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送下亦可。

【摘录】《瑞竹堂方》卷七

《女科指掌》卷一:八宝丹

【处方】琥珀1两,没药1两,当归1两,赤芍的功效与作用1两,细辛1两,朱

砂5钱(另研),冰片2分,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分。

【制法】炼蜜为丸,如芡实的功效与作用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厥,经隧乖戾,血上冲心,神昏者。

【用法用量】每次1丸,石菖蒲汤化服。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痘疹仁端录》卷九:八宝丹

【处方】真珠2分,朱砂5分,琥珀2分,冰片1分,天竺黄5分,龙齿5分,白附

(姜汁炒)5分,全蝎(水洗净)5分,胆星(九制者佳)5分(一方有牛黄2

分,麝香2分)。

【制法】炼蜜为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痘疹胖期,痰迷,手足厥冷,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薄荷的功效与作用汤送下。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幼科金针》卷上:八宝丹

【处方】狗宝3钱(如无,九节菖蒲代之),鲤鱼胆9枚(犀角可代用之),全

蝎1钱5分(去毒,炙),牛黄1钱5分,虎睛1对,琥珀5钱,珍珠5钱,沉香1两

(镑末)。

【制法】为末蜜丸,量儿大小作丸,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重症,已发声者。

【用法用量】薄荷汤化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寿世保元》卷九:八宝丹

【处方】乳香、没药、孩儿茶、红褐子灰海鲃(煨)1个,珍珠(炒)5分,象

牙(煨)5分,龙骨(煅)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疳疮。

【用法用量】先用米泔水洗疮,拭干掺上。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跌损妙方》:八宝丹

【处方】珍珠(豆腐煮)1钱,滑石1钱,炉甘石2钱(薄荷水煮,火煅),硼

砂8分,乳香1钱,荸荠粉1钱。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摘录】《跌损妙方》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八宝丹

【处方】钟乳粉(制)5钱,辰砂(飞)3钱,熊胆3钱,珍珠1钱,琥珀1钱,

西牛黄1钱,冰片1钱,飞白面(炒,研)5钱。

【制法】上为细末,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杨梅疮结毒。

【用法用量】每用1分,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半斤煎汤调下。

如毒在下部,加薏苡米5钱配用。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朱氏集验方》卷五:八宝丹

【处方】雄黄1两,雌黄1两,朱砂1两,信砒(并生用)1两,白矾(飞过)1

两,绿豆的功效与作用粉(生)1两,黑豆(生)1两,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去

油)1两,皂角的功效与作用(炙,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实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3丸,磨刀水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种福堂方》卷四:八宝丹

【处方】乳香2钱,没药(各去油)2钱,血竭2钱,轻粉2钱,儿茶1钱,龙骨1

钱,铅粉1钱,冰片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腐肉已尽,新肉迟生。

【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眼科全书》卷六:八宝丹

【处方】甘石1钱,熊胆3分,珍珠3分,琥珀2分,石燕7分,石蟹7分,朱砂6

分,硼砂4分,蕤仁3分,麝香2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目翳。

【用法用量】点翳上。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一草亭》:八宝丹

【处方】当归1两,防风的功效与作用1两,川连1两,朴消2两,杏仁的功效与

作用(去皮尖)20粒,铜青2钱,白矾5钱,郁李仁(去皮)49粒。

【制法】上药以生绢包之,如梅子大。

【功能主治】赤眼。

【用法用量】放碗内,倾水泡一时,再隔水炖热,熏洗,1日5次。

【摘录】《一草亭》

《惠直堂方》:八宝丹

【处方】琥珀1钱(新瓦炒),珠子4分,象牙1钱(火煅外黑,内带白色),

冰片2分,乳香(炙)1钱,没药(炙)2钱,儿茶1钱,血竭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痈疽。

【用法用量】掺膏上,贴之。

【摘录】《惠直堂方》

《种福堂方》卷三:八宝丹

【处方】真犀黄1钱,血珀2钱,珍珠2钱,冰片1钱,滴乳5钱,飞面8钱,辰砂

2钱,飞滑石4钱。

【功能主治】广疮结毒。

【摘录】《种福堂方》卷三

《惠直堂方》:八宝丹

【处方】箭头砂5分,滴乳香5分,冰片1分,珍珠2分,琥珀1分,牛黄2分,麝

香7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每服1分,和飞面5分,用歧良10两,煎汤送下。每歧良10两,木

捶打碎,水10碗,煎5碗,用汁1钟,将药6分送下,其余歧良汁1日服尽。服49 日。

风毒,加轻粉5分;如破烂,加乳香4分,狗胎骨2分。

【摘录】《惠直堂方》

《寿世新编》卷上:八宝丹

【处方】九转胆星5钱,川羌活5钱,北全蝎5钱(酒洗,炒,去足),僵蚕5钱

(姜汁炒),双钩藤(净末)8钱,雄黄2钱,天麻的功效与作用8钱(煨),

白附子3钱(煨),怀山药5钱,白茯神5钱,远志的功效与作用肉5钱(甘草水

洗),真麝香5分,石菖蒲2钱,大梅片5分,真琥珀3钱,珍珠1钱5分(豆腐内

煮过,研末,水飞),真牛黄1钱,金箔5分,枳实3钱(炒)。

【制法】上为末,用竹沥调和,少加姜汁为丸,如小痧药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痰发闭,惊风发搐,昏沉谵语,不知人事,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1-2岁者服3-5粒,3-4岁或5粒或7粒。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绛囊撮要》:八宝丹

【处方】五谷虫1两(洗净,焙干),大虾蟆1个(黄者佳),山楂的功效与作

用肉(蒸熟)2两,莲肉(去心)2两,青黛3钱,胡连5钱,使君子肉5钱,麦

芽1两。

【功能主治】疳积,脾胃怯弱,不长肌肉。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砂糖拌匀,捣为饼。任儿食之。

【注意】实者可用,虚者宜忌。

【摘录】《绛囊撮要》

《痘疹仁端录》卷十四:八宝丹

【处方】胆星钱半,琥珀7分,牛黄5分,硼砂1钱,朱砂1钱,犀角1钱,羚羊1

钱,薄荷1钱,珍珠5分,僵蚕2钱,防风2钱,天麻2钱,全蝎钱半,麝香3分,

冰片2分。

【功能主治】急惊痰热及因惊发痘,火毒盛者。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集验良方·续补》:八宝丹

【处方】真珍珠1钱(豆腐内煮,研),全蝎2个(漂净,炙),龙骨1钱5分,

(煅)蜈蚣的功效与作用2条(去头足,炙),玛瑙1钱(煅),白蜡1钱,雄

精1钱,海螵蛸1钱(漂淡),麝香1分,金毛狗脊2分(炙),梅片1分,制甘

石1钱,纹银末2分(锉,研极细),制乳香1钱,象皮1钱5分(瓦上炙),制

没药1钱,轻粉2分。

【功能主治】拔脓除腐,生肌长肉。主痈疽,发背,搭手,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备用。

【摘录】《集验良方·续补》



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5)



298、珍藏版治流鼻血祖传方胆草,槐花,老芬(老节,藕节),生地,甘草, 当归,炙甘草,白芍,丹皮,知母各四钱 ,治鼻出血的 ,治愈历百分之百永不复发 ,三

付根治。这个方是我的祖太老爷留下传男不传女的祖方 ,方是我从姑老爷那偷出来的!我爱人吃两付就好了,今年七年没犯过, 用药时啥都不忌,没有副作用, 放

心使用299、老年尿潴留特效妙方处方:生黄芪30克,当归、滑石、泽泻各10克,升麻、柴胡各8克,茯苓20克,甘草、石菖蒲各5克,竹叶2克。用法:水煎分3次

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益气升阳,利尿通闭。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因气虚下陷、升降失常所致的尿潴留,指诊或B超示前列腺肥大,症见气短头晕,脘痞,食

欲不振,阴部坠胀不适,舌淡苔白,脉细濡。300、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治疗验方【处方组成】黄芪30克 党参15克 陈皮3克 法半夏10克 云茯苓15克 代赭石30克(先

煎) 草决明30克 白术15克 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功效】益气祛痰。【主治】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加减】兼肝肾阴虚者,加首

乌、桑椹子、女贞子;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301、女教授祖传治脚气方地榆10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红花

15克;皂角30克。偏方用法:将上述中药材碾末或砸碎后,放入3斤陈醋中浸泡,浸泡两天后开始用醋液泡脚(药渣不用滤去),患者每天泡脚1-2次,每次半小时,

反复使用醋液,用后密封防止挥发,已备后用。新患者3天即好。治脚气期间百无禁

忌。 302、

尿路感染处方:取胜槐角、白花蛇舌草、生地榆、半枝莲、大青叶各30克,正滑石、白槿花各15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需连续服用。说明:此方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治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303、美尼尔综合症效验方(1)、仙鹤草60克,水煎分2~3次服,连服3~4天。(2)泽泻50g,白术、茯

苓、丹参各20g,半夏、天麻个15g,葛根12g,仙鹤草60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10天。100有效。(3)泽泻30g,白术20g。苔白腻加茯苓、车前子;苔滑腻加

猪苓;苔黄腻加竹茹;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水煎服,每天一剂。效果卓著。304、蛇蝎止痹散治疗坐骨神经痛陈某,男,50岁,教师,汝州市蟒川乡人,于2000

年10月10就诊。患者自诉左胯连及左侧大腿困麻疼痛三月余,曾服西药甚多,疼痛时作时止,后自配药酒服用两月,疼痛有所减轻。前日因久坐石凳疼痛复又加剧如

初,痛不可忍,休作无时,不能侧卧;行走困难,须柱杖蹒跚而行,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表情痛苦,不可名状,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

弦大无力。此乃气血不足,经络空虚,风寒湿邪内侵,经脉痹阻,不通则痛也。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蛇蝎止痹散加减治之。乌梢蛇10g 全虫10g 蜈

蚣10g 制川乌15g 制草乌15g 川牛膝15g 当归20g 小茴香15g 胆南星10g 醋莪术15g制乳香15g 甘草10g 炒神曲20g上药共研细末,分八包,首日上、下午各服一包,后每日

上午服一包,连服七日。一周后复诊,患者服上药后可柱杖行走百十步一歇,自感疼痛减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效不更方,守方继服5剂,终弃杖行走如常人。半

年后回访未再发作。305、治疗面瘫验方(方名:蒲氏番蜜膏)组成:番木鳖一斤,加水3500毫升,煮沸20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切片置瓦上文火烘酥,研筛

为细末,白蜜调成稀糊状,文火煎熬15分钟待温备用。 用时将药膏涂患侧面部,向左歪斜涂右侧,向右歪斜涂左侧,厚约0.2公分。口眼部不涂,用纱布覆盖,每天

更换一次。 用药反应:涂药处3-5日发生奇痒,6-8日出现疹粒,9-14日若出现明显疼痛则为向愈之兆,可以停药。 功效:通络止痛 主治:面瘫

306、脑供血不足的中药偏方 药物:半夏10g,白术30g,天麻10g,云苓30g,葛根12g,川芎6g,桂枝10g,炒白芍12g,甘草6g,蝉衣6g,鸡血藤30g,生龙牡各15g,

熟地15g,天冬12g,大云(肉苁蓉)18g 此方意在健脾化痰,补肾填精,养脑通络,故而达到眩晕自定之目的。药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可矣。 307、治疗痛风

的药方组成:苍术15g,黄柏12g,木瓜9g,川牛膝9g,独活10g,羌活10g,木防己12g,木通6g,生地12g,赤芍15g,当归12g,知母9g,炒槟榔9g,白术15g,生甘草

6g,另加桃仁9g,红花9g,连翘9g,制没药6g;酒气重者,再加炒神曲15g 308、适用黄褐斑的化瘀退斑汤 生地黄10g,合欢皮20g,当归10g,赤芍15g,桃仁10g,

柴胡10g,红花10g,川芎10g,丹参30g,白芍15g 309、祖传专治糖尿病秘方 天龙粉 30g,麦冬 10g,五味子 6g,生地黄 10g,玉竹 20g,石斛 10g,玄参 10g,葛根

12g,地首皮 10g,山栀 3g,莲子 10g,生石膏 50g,知母 10g,天冬 15g 310、毛囊炎方剂 【组成】银花18g,连翘15g,苍术18g,黄柏18g,归尾9g,赤芍9g,猪苓

9g,茵陈30g,车前子9g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发际疮、蝼蛄疖、坐板疮、毛囊炎等。 311、肛门瘙痒一周痊

愈 秘方:百部、北鹤虱各30g,川椒、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各20g,五倍子10g 。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ml,泡二十分钟,煎沸待温,取煎液坐浴,每次二十至三十分

钟。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方解:本方具有杀虫止痒,祛湿收敛之功。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肛门瘙痒八例经使用本方一周后全部获痊愈。 治疗五天痊愈五例:七天

痊愈三例。总有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312、瘀血阻滞型前列腺炎治疗验方 【症状】病程较长,尿终末时少许滴白,小便滴沥涩痛,或肉眼见血精,会阴刺痛明显,痛引睾丸或阴茎、少腹、腰部。 眼

眶黧黑,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肛检前列腺较硬,或有结节。前列腺液中夹有红细胞。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导滞。 【处方】丹参15g,赤芍15g,红花6g,

泽兰12g,王不留行子10g,败酱草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牛膝10g,丹皮15g,山甲15g,皂角刺15g 。【加减】见肉眼血精,加蒲黄、五灵脂;小腹、会阴部刺

痛或胀痛加川楝子、延胡索、乳香、没药;睾丸、精索或阴茎疼痛加青皮、乌药、橘核、茴香; 小便滴沥涩,痛,排尿不畅加益母草、马鞭萆;肾阴虚选加女贞

子、龟版、枸杞子、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 肾阳虚选加杜仲、补骨脂、锁阳、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桑寄生;气虚加党参;血尿加仙鹤草、大小

蓟。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313、胸闷气短治疗验方 【处方】人参10g,五味子10g,陈皮10g,麦冬18g,丹参30g,三七粉3g(冲)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主治】胸闷胸痛,失眠多梦,心烦纳差等症。314、股骨头坏死方 【组成】骨碎补27、熟地黄30、桂枝15、赤芍30、葛根

30、木瓜30、牡蛎30、苏木9、自然铜3、乳香6、没药6、当归30、丹参30、土元6、白芥子9、胆南星5、伸筋草30、透骨草30、老鹳草30、海风藤30、络石藤30、青风

藤30、丝瓜络30 。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治】股骨头坏死。 【方解】本方集补肾通络活血为一体,以活络效灵丹为底方加补肾药、藤类药而成。

315、安紫消毒液 配方:大叶桉叶100克,裸花紫珠500克,水1250克。制作:煎至水500克,静置,放人白酒50克,沉淀,取清液装瓶备用。 用法:外用消毒。 说

明:桉叶味苦性辛凉,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作用;紫珠味苦涩性平,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痛的作用。临床证明:本方消炎作用显著,用于肌注皮肤消毒(代酒精

碘酒)数百例,无一例感染。用于外伤清创,明显比未用的好。 316、止血灵 配方:炒蒲黄、石韦各20克,石榴叶40克。 制作: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用法:直撒患

处(患处先用安紫消毒液清创),包扎。 说明:本方外用止血较云南白药优。内部出血用“内血净”。附:内血净配方 人参、白芨、小蓟、天花粉、接骨仙桃各6克,白

芷、大黄各3克,两面针1克,研极细末米汤送服。 317、七圣排脓散 配方:白芨、小蓟、降真香、炒蒲黄、胜红蓟、龙骨、鳖甲各等份为末。 功用:清热解毒、收

敛止血、消炎排脓、生肌收口。 用法:直撒患处,包扎。 318、二仁八宝膏 配制:杏仁20克、桃仁15克、木芙蓉叶10克、生栀子30克、赤小豆30克、五倍子30克,灰

面适量,醋50克,蛋清1个,酒适量。药研极细末调后成膏敷患处。 说明:本膏对新旧损伤肿痛均有效。主要功能是:解热消肿,去痛接骨。如是新伤,去两仁也

可,即神效跌打三宝膏是也。 318、速活丸 配方:川断、没药、(醋炙)然铜、骨碎补、当归、生地、川芎、白芍或赤芍、乳香、人参、桂枝、牛膝、白芥子、丹皮各

1.5克,血竭、儿茶、无名异、甘草各1克,朱砂、薄荷各0.75克,马前子0.5克,木耳3克。 制作:上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米汤送服,可适量饮酒。 功用:生气补

血,壮筋接骨,止痛活络。 说明:本方在治骨折的后期,30天以后,可酌加补肝肾药,效更佳。对陈旧性骨折,外用跌打汤洗,再正骨,内服本丸,效佳。本方又

名神效跌打丸、22味跌打丸。319、蛇伤排毒灵 配制:白花蛇舌草9克、七叶一枝花3克、半边莲9克、穿心莲6克、苍术3克、车前子2克、夏枯草3克、青木香6克、白

芷6克,研极细末一次顿服,重症每3—4小时服一次。 说明:治蛇伤一定要注意伤处的清创,毒液和毒齿的排净;并结合蛋清调雄黄末外敷。



【金匮要略】第三章第14/15条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

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

子恒试注

阳毒一病,面部红赤如锦纹斑斑,咽喉疼痛,咳吐脓血,是热毒侵入营血,破血妄行;阴毒一病,面目色青,身痛如被杖打,咽喉疼痛,是寒凝营血所

致。五日邪未盛正未虚,尚可医治,日久邪盛正虚,预后不良。阳毒治疗选方升麻鳖甲汤。阴毒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阳毒非必极热,阴毒非必极寒,邪在阳者为阳毒,邪在阴者为阴毒也。而此所谓阴阳者,亦非脏腑气血之谓,但以面赤斑斑如

锦纹,咽喉痛,唾脓血,其邪着而在表者谓之阳。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不唾脓血,其邪隐而在表之里者谓之阴耳,故皆得用辛温升散之品,以

发其蕴蓄不解之邪,而亦并用甘润咸寒之味,以安其邪气经扰之阴,五日邪气尚浅,发之犹易,故可治,七日邪气已深,发之则难,故不可治,其蜀椒、

雄黄二物,阳毒用之者,以阳从阳,欲其速散也,阴毒去之者,恐阴邪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阴阳平,正气也;阴阳偏,邪气也;阴阳变,异气也。正气者,即四时令平之气也,中人为病,徐而浅;邪气者,即四时不和之气也,中人为病,速而

危;异气者,非常灾疠之气也,中人为病,暴而死。所以过五日不治,以五脏相抟俱受邪也,此气适中人之阳,则为阳毒;适中人之阴,则为阴毒。非后

人所论阴寒极、阳热极之阴毒、阳毒也。观其所主之方,要不过升麻、甘草。当归、鳖甲、蜀椒、雄黄,而并不用大寒大热之药,则可知仲景所论阴毒阳

毒,非阴寒极、阳热极之谓也。此二证即今世俗所称痧证是也。阳毒终属阳邪,故见面赤斑斑如锦文,唾脓血之热证;阴毒终属阴邪,故见面目青,身痛

如被杖之寒证。二证俱咽喉痛者,以此证乃邪从口鼻而下入咽喉,故痛也。

【按】

由此推之,凡邪所过之处无不痛也。故中此气之人,不止咽喉痛,身痛,甚至有心腹绞痛,大满大胀,通身络脉青紫暴出,手足指甲色如靛叶,口噤牙

紧,心中忙乱,死在旦夕者。若谓必从皮毛而入,未有为病如是之速者也,是必从口鼻,而下入咽喉无疑。况阴毒反去雄黄、蜀椒,必传写之讹。故治是

证者,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其尺泽、委中、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轻则用刮痧法,随即服紫金锭,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者不少,若吐泻不止,

厥逆冷汗,脉微欲绝,用炮附子。炮川乌、吴茱萸、丁香、生干姜、甘草,虚者加人参救之,亦多得生。

【集注】

王履曰:仲景虽有阴毒之名,其叙证不过面目青,身痛咽痛而已,并不言阴寒极盛之说。其升麻鳖甲汤,并不用大热药,是知仲景所论阴毒者,非阴寒之

病,乃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经,故曰阴毒耳!后人谓阴寒极盛之证,称为阴毒,引仲景所叙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数语,却用附子散、止阳散等

药。窃谓阴寒极盛之证,固可名为阴毒,然终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后人所叙阴毒,与仲景所叙阴毒,自是两般,岂可混论。盖后人所叙阴毒,只是内

伤冷物,或暴寒所中,或过服寒凉药,或内外俱伤于寒而成耳!非天地恶毒异气所中者也。

李彣曰:赵献可云:此阴阳二毒,是感天地疫疠非常之气,沿家传染,所谓时疫证也。观方内“老小再服”可见。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

阳毒之病,少阳甲木之邪也。相火上逆,阳明郁蒸,而生土热。其经自面下项,循喉咙而入缺盆,故面赤喉痛,而吐脓血。脏气相传,五日始周,则犹可

治。七日经气已周,而两脏再伤,故不可治,《难经》所谓七传者死也。五十二难: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

言七传者死。七日肺肝再伤,故死也。升麻鳖甲汤,升麻、甘草,清咽喉而松滞结,鳖甲、当归,排脓血而决腐瘀,雄黄、蜀椒,泻湿热而下逆气也。

阴毒之病,厥阴乙木之邪也。肝窍于目而色青,故面目青。足太阴之脉,上膈而挟咽,脾肝郁迫,风木冲击,故身与咽喉皆痛。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

升麻、甘草,清咽喉而松迫结,鳖甲、当归,破痞瘀而滋风木也。

清·曹颖甫《金匮发微》

邪中之人,血热炽盛为阳,血寒凝结为阴,此不难意会者也。然则阴阳毒二证,虽未之见,直可援证状而决之。阳毒为阳盛之证,热郁于上,故面赤斑斑

如锦纹。热伤肺胃,故吐脓血。阴毒为凝寒之证,血凝而见死血之色,故面目青。血凝于肌肉,故身痛如被杖。二证皆咽痛者,阳热薰灼固痛,阴寒凝阻

亦痛。咽痛同而所以为咽痛者不同。以方治论,则阳毒有虫,阴毒无虫,譬之天时暴热,则蛰虫咸仰。天时暴寒,则蛰虫咸俯。盖不独阳毒方治有杀虫之

川椒、雄黄,而阴毒无之,为信而有徵也。方中升麻,近人多以为升提之品,在《本经》则主解百毒,甘草亦解毒,则此二味实为二证主要。鳖甲善攻,

当归和血,此与痈毒用炙甲片同。一以破其血热,一以攻其死血也。又按《千金方》阳毒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甘草汤无雄黄。以后文「水四升,煮取

一升,顿服,取汗」观之,似升麻鳖甲汤中原有桂枝,后人传写脱耳。

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

阳者在天为气,风暑火也。感于人身阳经气分,犹似风伤卫证,未经发散,传至阳明多血多气之腑,羁留日久,壅滞营卫不通,血气大热,机将熟腐,则

发阳毒在于肌肉皮肤之间,故面赤班班如锦纹。阳火内逆上冲而咽喉痛,邪热蚀喉侵血,则唾脓血矣。然定五日可治者,五乃土数,而为一候,土气冲

和,营卫未至残败,故为可治,若经七日,阴机化灭,阳气独盛,致于自绝,故不可治。方用升麻鳖甲汤之升麻、甘草,皆入阳明气分,升散风热之邪;

雄黄以搜肝木诸脏之风,而和中解毒。然阳热过盛,必伤阴血,而发于阳者,当以阴法救之,故用当归、鳖甲,擅走肝经,滋阴活血而宣风郁,即风气通

肝,血足风灭之义也。木火通气,风郁于中,势必挟同相火上炎为毒,故以蜀椒分导火热下行纳归其根,风邪则能上行而从汗出解也。阴者,天之杀气,

即寒湿燥也。感于人之阴经血脉,犹似寒伤营证,未经发散,邪正相搏,羁留日久,一身营血受伤凝涩不通,旋运之机不转,营血大热,机将熟腐,则肌

肉面目皆青,身痛如被杖,而为阴毒。热毒上升,无所发越,冲于咽喉故痛也。至于五日一候,土气冲和,营卫未至伤败,故为可治,若经七日,阳气郁

极,阴血残败,不可治矣。然阴毒者,非阴寒之阴,即阴血受寒为阴,而血凝不散,故成阴毒,非关气分受风,故去雄黄之燥;不挟相火内炎,故除蜀椒

之热;但用升麻甘草,升散阳明血中之毒,当归、鳖甲,养阴宣血和肝,俾微汗出而毒自解矣。后人不解其义,视为阴寒直中变为阴毒,拟用霹雳散、正

阳丹,皆是未入仲景藩篱耳。惟元时王安道辨非阴寒直中,可谓言直理正,惜其又云天地恶毒异气,混淆未明,使后人无所措手。近代徐注亦谓直中阴

寒,久而不解为毒。然阴寒直中,顷刻真阳败散而死,岂待久而不解,结成阴毒者乎?若阴毒果属直中阴寒,仲景岂不知驱阴救阳为急,反于升麻鳖甲汤

中去雄黄之燥、蜀椒辛热之理哉?试观方后云:“服后,老小再服,取汗”,欲泄其毒,此意甚明,若属阳虚阴寒,岂有取汗而反伤其阳?注家不察立言之

意,故释鄙语而辨之。

门生施学圃曰:少阴所至为疡疹身热,少阳所至为嚏呕疮疡,乃时令风热化为斑疹,非阳毒也。《金匮》谓面赤斑斑如锦纹者,是感风寒,未经发散,凝

滞气血,外伤皮肤肌肉,内渍脏腑营卫气血,生死立判,谓之阳毒,与《内经》不侔,故予表之。

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

阴阳二毒,是感非常灾疠之气,从口鼻而下入咽喉,致死甚速,试以阳毒言之。阳毒之为病,为异气中人之阳也。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

日经气未遍,故尚可救治,五日之外,五脏相传俱受邪,至七日阴阳经气已周而再行,则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上异气适中人之阴,则为阴毒。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经气未遍,故尚可救治,至七日阴阳经气已周而再行,则不可治,升麻

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此方阴阳二毒,治之不可姑缓也。仲师所论阴毒阳毒,言天地之疠气,中人之阳气阴气,非阴寒极、阳热极之谓也。盖天地灾疠之气,便为毒气。人之血

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疠气之毒,值人身行阳之度而中人,则为阳毒。面者,诸阳之会,阳毒上于阳位,故面赤斑斑如锦纹。阳毒上逼胸膈,故吐脓

血,以阳气法天,本乎天者亲上也。值人身行阴之度而中人,则为阴毒。邪入于阴,则血凝泣,血不上荣于面,而面目青;血不环周于一身,而身痛如被

杖,以阴气主静,凝而不流之象也。夫阴阳二毒,皆从口鼻而下入咽喉。咽喉者,阴阳之要会也。感非时之疠气,则真气出入之道路,不无妨碍,故二毒

俱有咽喉痛之证。要之异气中人,毒流最猛,五日经气未遍,尚可速治,若至七日,阴阳经气已周,而作再经,则不可治矣。方用升麻鳖甲汤以解之。升

麻,《本经》云:气味甘平苦,微寒无毒。主解百毒,辟瘟疫邪气,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诸毒喉痛口疮云云。君以升麻者,以能排气分,

解百毒,能吐能升,俾邪从口鼻入者,仍从口鼻而出。鳖甲气味酸平无毒,佐当归而入肝,肝藏血,血为邪气所凝,鳖甲禀坚刚之性,当归具辛香之气,

直入厥阴,而通气血,使邪毒之侵于营卫者,得此二味而并解。甘草气味甘平,解百毒,甘能入脾,使中土健旺,逐邪以外出。妙在使以蜀椒辛温,雄黄

苫寒,禀纯阳之色,领诸药以解阳毒,其阴毒去雄黄,蜀椒者,以邪毒不在阳分,不若当归、鳖甲直入阴分之为得也。

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14条论述阳毒的证治。阳毒是因感受天地疫疠火毒之气,火毒内蕴,扰于营血,血热行于皮下,故面赤斑斑如锦文;火毒上灼咽喉,则咽喉疼痛;火毒蒸

腐胸膈气血,血肉腐败,而吐脓血。由上可知,本证病势凶险,应在邪气未盛,正气不衰,易于治疗之时治之。若待正虚邪盛,则较为难治,故曰:“五日

可治,七日不可治。”

治以升麻鳖甲汤,清热解毒,活血排脓。方中升麻、甘草清热解毒,可治时气疫疠之喉痛;当归、鳖甲活血凉血,散瘀排脓,养阴清热;雄黄辛温,散瘀

解毒;蜀椒温中止痛;雄黄、蜀椒均为温热之品,可助升麻、甘草解毒之力,又能助鳖甲、当归散瘀排脓之功。诸药合用,热除毒解,阳毒可愈。

15条论述阴毒的证治。阴毒是感受天地疫疠阴阳之气,毒邪痼结于里,血瘀凝滞,经脉阻塞不通,故面目色青;经脉阻塞,血流不通,则身痛如被杖;疫

疠毒邪结于咽喉,故咽喉疼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其义同前。

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阴阳毒,这个病很少见。据书上说,我们根据它的说法,这个病的主要症状是咽喉痛,看样子像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而且这个病相当凶险,所以在五天内

可治,七天就不可以治了。这个病很少见,在中医书上对这一段都说是痧症。痧症,据我看也不太像,它主要是一个咽痛,又不是白喉,它唾脓血,当然

是咽喉溃烂,溃烂他才唾脓血嘛。

面赤斑斑如锦纹,面赤,在《伤寒论》里讲的很多,这是病在外的表现,阳气浮郁在面嘛,斑斑如锦纹,还生些类似红斑如锦纹,由于这个病在外,有阳

气浮郁在外之像,所以叫阳毒,不是真有一种毒叫阳毒而来中人。它说的是这种病,阴阳毒是一种病,阳毒这个在比较外,病毒较浅,所以面色发红,斑

斑如锦纹,同时咽喉痛,更唾脓血,用升麻鳖甲汤主之。

我们看这个方剂,升麻是解毒的,杀菌解毒,以它作主药;蜀椒这个药辛温,是个热药,能够使人发汗,所以这个病比较在表;当归、鳖甲,是活血化

淤;雄黄,上面讲了,治痈脓,这个病唾脓血,所以它搁雄黄。到阴毒呢,病已深了,不能发汗,所以去蜀椒,也不唾脓血,所以也去了雄黄。

看第二段,就说到了阴毒了,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这里就病深了,不是面赤斑斑如锦文了。面目青,身痛如被杖,被杖者,古人有一种杖刑,是一种刑

罚,用棍子打,疼的剧烈,这个病身疼,像被杖刑那么剧烈,足见这种病得的是急症,也是咽喉痛,但是不唾脓血,也是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所以说

这个病阴毒也好,阳毒也好,主要是急性、病情很剧烈的传染病,是主要症状咽痛。如果红头胀脸的,病偏于在表,病也浅,可以吃升麻鳖甲汤,如果面

目青,身痛的厉害,说明病离开表了,比较深了,不能让它发汗了,所以把蜀椒去了,由于不唾脓血,它把雄黄也去了,这很容易明白,药与症都交代得

很明白,但是这个病,没经验过,我也没经验过,我活这么大岁数也没遇到过,古人或者是有,在西医也没有类似的这种病。

至于说是痧症,痧症就是无名的疫疠之气,这个病我倒是见着过,可也没见着这样的,光嗓子痛,痧证那都是全身症候。像东北吧,有一种叫发猴、羊毛

疔,这都是古人说的痧症,急性的一种疫疠,叫做尸疫,那个病倒见着过。但是就只是嗓子疼,这么快,五天可治,七天不可治的这个病,的确是没遇着

过,这个留待于以后做参考。

看这个病看方子后头有这么几句话就知道,头一个方子是发汗的,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老小再服,可见这是个传染

病了,怎么知道这是个传染病呢?一门老小嘛。所以这东西它是传染病,老人小孩子不要顿服,分成两次服。取汗,所以开始这个升麻鳖甲汤它是要取汗

的,你要把蜀椒去了,它不会出汗了,里头没有发汗的药了,去雄黄就是不唾脓血。可见古人用药非常细腻,虽然这两个都是嗓子痛,它也不光治嗓子,

它还去毒,它是以升麻为主的,你们看看,升麻是一个杀菌去毒的药物,不像现在咱们用的,李东垣用升麻,说往上升,不是那个事。这个病,现在没

有,只留在这儿作参考。

至于百合病、狐惑病都是很常见的病。虚热病还是常见,但未必是百合病这个样子,但是虚热病是有的。虚热病的治疗,尤其我们上面讲的这个原则,那

是肯定的。我们学百合病,也获得不少知识,比如虚热又瘀血证,影响到脑筋,意识胡涂,像癫症啊,这书不讲这个,我们是不会用百合地黄的,这个东

西也挺妙,也帮了我们挺大的忙,借助这个了解该怎么治。至于读书是这样的,你不要死守着百合地黄,这是个方法,虚热证用通大便的药是绝不行的,

虚症你不能见阴攻阳,那是不行的,阴虚了,你要是吃泄药,那就错了。

所以头两种病很有借鉴,在临床上我们很有用,所以这个书就是要熟,不熟就一点儿用也没有。你不熟你到临床上想不起来,你熟了到时候它就给你使

唤,你不熟它不给你使唤,而且这个方子,都精简的很,你像赤小豆当归散,这方子就很好很好。像狐惑病,没有这个借助,我们想不起来用甘草泻心

汤,是一点也想不起来的。这口腔溃疡跟甘草泻心汤有什么关系?但它就是有关系,这个我治过好多了。以前我私人开业,我急急呼呼到协和,协和它那

儿的口腔科有个姓陈的大夫,是个女的,她的小孩子得了口腔溃疡,我给她治好的,她说你呀到我们那儿去吧,我们需要,口腔你可别小看它,现在得这

个病的多得很,我也打算去,后来卫生局它让我去中医学院,那边我才没去上,要不我真打算去了。后来她也会用,我说这个容易,你就用这个方子,好

使,这个人现在还在不在协和说不上了,她是个女的,当口腔科主任。



【原】过敏汤.治疗各种过敏验方秘方偏方



过敏汤治疗各种过敏验方秘方偏方,医者父母心,毕生经验,诚心奉献,请关

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过敏方组成:防风15-20克、蝉蜕15克、丹皮15克、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

克、生地15-20克、白蒺藜15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甘草5-10克。忌虾、

蟹、甜酒、酒等发物。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方解:各种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多是血热生风引起。方中防风为祛风之圣药为

主,而以蝉蜕佐之,蒺藜助之,其余诸药均为清热凉血之品,平淡之中具有协

同之效,因血热得清则风无由生也。

加减法:1.过敏性鼻炎,风多于热者,可去银翘,酌加桂枝、白芍;自汗则加黄

芪、五味子。

2.治各种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尤须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结燥者,加大黄10

克另泡服,便通停后服。



【原】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零)狐惑阴阳毒病阳毒证治之升麻鳖甲汤



第三节阴阳毒病

(一)阳毒证治

【原文】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

汤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

(半两,研)。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少再服,取汗。

阴阳毒,现在大家很难见到,其实在古代容易见到,就算见到了,也不一定认识。现在很多医

生都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在临床上就算是见到了,也不知道这就是阴阳毒。所以,在有关解这

个阴阳毒的时候,查不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关于阴阳毒的资料很少,极其有限,阳毒的资料还

可能找得到一点,阴毒的资料,几乎是找不到任何临床佐证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条文和方剂,就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少了。

犯了阳毒的病人,面红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如果是得了阳毒病,在五日之内还可以

治,如果是超过五日,到了七天,这个病就很难治。这一看起来,这个阳毒证还是挺重的。

既然是称之为“毒”,那就是致病的原因也是非常强的。中了“阳毒”,首先脸是红的,而且还有

斑,这个斑象织的绵布花纹一样。还有嗓子疼,还吐脓血,这就是把阴阳病与狐惑病连系的原 因。

说五天可治,七天不可治,这说明这个病很重,重得不一般。

我们来看这个升麻鳖甲汤,用的升麻是是30克,当归15克,炒蜀椒15克,生甘草30克,炙鳖甲

一片最多就是5克,雄黄8克

这个升麻鳖甲汤用四碗水煮成一碗水,一次喝下去,如果老年人和小孩,就把这一碗分成两次

服,喝完药以后,如果有汗,就证明这个病开始好了。

我们来看看锦文是什么样?

这个锦文,每一处都是很明显的过度,界线分明,而不是象水墨画那渐变过度,那么这个面赤

斑斑如锦文,也就是这个红斑与红斑之间一定还有正常的皮肤。在我们中药里面有一个锦文大

黄。

锦文大黄的线条都很清晰,与周围的分界都很清晰,所以,面赤斑斑如锦文,斑纹之间都有正

常的皮肤颜色。

【要点延伸】

1、阳毒的特征:

①面部红色斑疹 (面赤斑斑如锦文) ;

②咽部化脓性感染(咽喉痛、唾脓血),

③急性病、可以危重(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这个病治得越晚,越危险。

2、具有阳毒特征的疾病:根据阳毒的特征,可以判定阳毒是一种发疹性、咽部化脓性、强毒

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具备这三个特征就叫阳毒,单纯的一个不能叫阳毒。根据临床所见,A组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猩红热与其极为相似。所以,有报道用升麻鳖甲汤治疗猩红热确实是有

效的,只有这个猩红热与阳毒是一致的。

3、阳毒可能还有其他临床表现,张仲景写的这个没有概括进去,A组溶血性链球菌由呼吸道

侵入到人体的,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细菌产生红疹毒素可

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临床可见骤起恶寒高热、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恶心呕吐、婴儿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化脓,软腭充血水肿和黏膜内疹(红色斑疹、出

血点),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针帽大小密集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

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

窝、腹股沟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面部充血潮红、点疹,口周苍白圈、红点舌、杨梅舌,皮疹

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 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颌下及颈部淋巴

结可肿大压痛。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遍布全身时,体温逐渐下降,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

退。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

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玻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2-4周,不留

色素沉着。

4、5日可治的都是易治(可治)阳毒,95%以上的轻型及普通型猩红热,病程2~7天左右就好了。

5、7日不可治的都是难治(不可治)阳毒,多为中毒型猩红热。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

吐、头痛、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

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现代临床很少见,但病死率高。古代病死率应该比较 高。

6、升麻鳖甲汤治疗阳毒的启示,该方具有很好的解毒清热作用,对发疹性化脓性感染有效。

升麻、生甘草、雄黄的解毒作用是肯定的。蜀椒不但可以解毒还有麻醉止痛作用,对脓肿疼痛

可以减轻痛苦。当归治疗疮痈也是常用之药。鳖甲是否也有解毒清热作用呢?根据古代记载,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清代《寿世汇编》记载:“久疟劳疟,鳖甲醋炙研末,每服二钱,酒下,

隔夜一服,清早一服,临时一服,无不断者”。《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治心腹癥瘕、坚积寒

热"。

7、阳毒可以选用的西药有哪些?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升麻鳖甲汤从扶正的角度来讲肯

定比这些西药要强,要好



滇南本草2 滇南本草神方抄



黑老鸦血

黑老鸦血,味辛,性微温。血味咸。治一切年深日久吼喘,喉中如扯锯声,每

遇伤风或北风即发。

(附方)黑老鸦血,晒干为末,每服(三分或五分),滚水送下。

雄鸡、鸡肫皮

雄鸡,红者味甘,无毒。白者气味酸,寒。红者治妇人诸虚损、血崩漏下,温

中。白者疗风、治狂,下气消渴。乌骨者,补中止渴。

鸡肫皮,味甘,性平。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

积、疳积、疳痰。并皆治之。

麻雀

麻雀,一名瓦雀。味甘,性温。脑可入肾,兴阳泄精。白丁香即公瓦雀屎。要

直立于地上者,白色更好。磨翳退雾,遮睛不明,入眼药用之。

穿山甲

穿山甲,土炒泡用。味咸,性寒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

又治膀胱疝气疼痛。昔一人饮食误食蚂蝗,胸膈膨胀,似单腹胀症。用∶穿山

甲(土炒一钱)莱菔子(三钱炒)白豆蔻(一钱)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水

服,三次即愈。

(又方)治疝气膀胱疼痛。穿山甲(三钱炒)茴香子(二钱)共为细末,每服

二钱,水酒送下。

黄牛肉

黄牛肉,味甘,性温,无毒。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肾、筋骨,止渴生

津,补血。乳,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利大肠尤佳。

水牛肉、水牛连贴

水牛肉,味甘,无毒。能安胎补血,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水牛连贴,味甘、微酸,性温。健脾开胃,消积,磨宿食,宽中醒脾,有进食

之功,消

痞满胸胀。昔有一小儿脾胃不好,或吐或泻,伤食,不思饮食,面黄肌瘦,目

无睛光。后得此方服之效。

水牛连贴(新瓦焙黄色一两)鸡肫皮(焙黄色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滚水

送下。

忌面食生

羊肉

羊肉,气味臊、甘、微苦,性大热。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安神,止惊止痛。

产妇食之易生。又治风眩痰症,男子五劳七伤,小儿惊痫癫搐。开胃健脾,食

之神效。病患忌服,又能动风。

猪肉

猪肉,味酸,冷。疗狂病,补肾气虚弱,久病不愈者,食之可渐愈。头,发风

散气,同五味煮食补虚。蹄,能下乳通血。脂,味甘。腊月炼净收用,治痈

疽,破冷结,散宿血,利肠胃。血,治痘疮倒靥,乌头陷顶,食之能起长升

浆。能补血不足。心,补心血不足,治中风不语。肝,治小儿惊风。反乌梅、

大黄等。

马肉

马肉,味辛、苦,冷。有毒。治伤中,除湿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壮

健,强智,轻身,耐饥,治寒热痿痹。鬃,烧灰敷疮毒痈疽疔疮,神效。蹄,

烧灰为末,调油搽秃头疮、癣疥。皮,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立效。



狗肉

狗肉,味酸、咸,性温。无毒。微臊。安五脏,补纯阳,轻身益气,补益肾

胃,壮阳道,补腰膝,益气力,治五劳七伤,补血脉而浓肠胃,补下焦而填精

髓。和五味煮,空心食之。蹄,气味酸,性平。治癫狂病。血,气味咸,补五

脏。心,治忧恚气,除邪。肾,气味平。治妇人产后疟疾。性反商陆、大蒜、

杏仁,用者记之。

七星菌

(附篦菌等十六种)

七星菌(模板附图),生山中阴湿处,形似牛肝菌,背后有七点黄斑。味甘美、

辛,性平。无毒。主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妇人尸劳、瘵症,能杀痨虫。人

多忽其功效。

以上五色诸菌,人多不识,往往不细为分别,误将毒菌视为无伤,致令毒杀,

深为可悯。今特一一分别详明,使人知所采择。凡有未识者,宜加姜米或金银

器同煮,倘有黑色,断不可食。外有一种番肠菌,其形与见手青无异,采来撅

开,亦系见手即为青黑,但其味苦麻,若误食之,肚腹定为疼痛,解亦当以姜

米及金银器预为辨之,方无舛错。盖菌之种类甚多,不能尽述。五色诸菌外,

复有反黄、反青、反白、反黑、反赤诸菌,不可食。又云∶所谓反者,若青面

白背者是也,余可类推及二十三种,性各不同,亦并分别言之,以便临时有所

考察者也。篦菌,形矮。有毒。困木菌,微甘,性恶。栗菌,苦,寒,人食多

生瘿滞气。桑花菌,味甘美。人难得食,食者强壮延年。柏木菌,苦,寒。有

小毒。苦竹菌,有大毒。枫菌,寒,涩。有毒。麻菌,苦,寒。人食发疮。柳

菌,散血。人面菌,似鸡。有大毒。食之即死。番肠菌,有大毒。腐草菌,有

毒。马蹄菌,形似马蹄,味苦、涩。胭脂菌,可为外科药。癞头菌,味辛。食

之令发苍。番花菌,背黑面赤,误食损齿落发。总之,青、黄、赤、白、黑五

色菌可食。五菌之外,其色必杂色,必须种种审明,方可采用。倘毫厘有差,

误伤性命,切宜慎之!

天花菌

天花菌(模板附图),气味甘,性平。无毒。色白味佳。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宽

中,亦治小儿五疳虫疾,食之可化。凡煮菌者,入金银器同煮,不黑可食,黑

者勿用。此菌晒干研末,敷恶疮可消,溃烂出头者,敷其疮边,自可痊愈。

竹菌

竹菌(模板附图),家园生者。气味咸,性寒。无毒。和姜、醋食最良。主治能

解五脏六腑热结。亦治赤、白痢疾。同猪肉食,益脾补中。外有一种苦竹菌,

有大毒,不可用,味苦、麻。

人参

人参,生山谷中。滇南所产者,肥大润实。春生苗,多在深山阴处。初生时,

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叶细小。至十年生十数枝,枝上细叶。长至三十

年,其根有变人形者,故曰人参。味甘,微温。无毒。君药也。主补五脏,安

神定魄,止惊除邪,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疗腹鼓痛,胸胁逆满,

霍乱,调中。止消渴。治五劳七伤,虚损痰弱,止呕哕,保中守神,消胸中

痰,治肺痿及痫症,冷气上逆,伤寒不下食。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弱。

土人参,生山谷,同辽东。其根形状如玉竹而润实,春生苗,产于深山背阴湿

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未有花,

至十年后生桠五叶。年深者四桠各有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杵。三月、

四月有细花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豆大,青熟自

落,根如人形者,乃年深浸渐长成者。气味甘,微温。无毒。君药也。

土余瓜(龙蛋草)

土余瓜,一名龙蛋草,(非真龙蛋草也,真者已序于前)。生山中有水处,叶

似小蓟,根大而肥。气味甘美。同茯苓捣为丸,治水肿、气肿、血肿、单腹膨

胀,服此即消。久服延年益寿。采叶敷痈疽发背、疔毒神效。即杨梅结毒,服

七剂神效。忌发物生冷。

(莫将倒挂土余瓜认为土余瓜,可配茯苓为使,最良)。

土余瓜(倒挂土余瓜)

土余瓜(倒挂土余瓜),生山崖倒挂,绿叶黄花,其花按一年开一朵,结一台,

梗藤棉软,至十二年根成人形。味甘。无毒。采取同云苓熬膏服之,黑发延

年。

土练子

土练子,生于山中。其叶似地草果,叶中结一大子。子内有黑水,染

须发即黑。味甘,性寒。无毒。主治一切湿气流痰、风癞、四肢疮毒,小儿大

疮、胎毒。取

子,烧灰存性,酒服,治七十二症疯痰,若遇狂疯乱打人者,服之即愈。根,

能消积食、消痞块中膈不通。叶,敷疮、疽痈发背如神。此草一分,能治小儿

脐风嘬嘴,惊风吐泻。

万年松

万年松,俗呼笞帚菌、一名千年菌,生于青草丛中。似松青草,又似瓦松、佛

指甲。味苦,性微寒。无毒。采之,治一切疔疮、大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

敷之神效。

万灵丹

万灵丹,生于朝阳之地,溪水之边。名曰矮陀陀,又曰矮槐,又曰万年青。此

药树似小槐枝,冬不老,夏不枯,秋不落叶。连根带叶,采来阴干,捣为细

末。每两入甘草三分,治诸般危症、伤寒、瘫痪、五劳七伤、风寒、暑湿、伤

风、瘴气,不论男女小儿,风疾痰喘、男子遗精、女子赤白带下、经水不调、

五脏烦热、胎气不安、产后血气攻心、心酸呕呃、损骨跛跏、肚肠蛊胀、气盛

成块,一切诸般杂症,并皆治之。凡用此药,体实者用五分,体虚者用三分,

随症随引而用。──李本矮陀陀,绿叶绿梗黑根。生于朝阳之处,溪水之边。

冬不凋,春不再茂。新鲜时,梗内有白浆;心细,菊花形;结黑子。年久,根

上结瓜。黄花有毒,不可入药。白花第一,紫花次之,治病甚多。

大皮莲

大皮莲,味苦、微辛,性微温。治瘀血结滞腹疼,破血行血,跌打损伤瘀血,

坠胎,下血块等症。点水酒、童便服。

大皮莲,味苦、辛,性微温。性与小皮莲同。主治消瘀血而止血积疼痛,服之

可效。妊妇忌之,不可妄用。

小皮莲

小皮莲,味苦、微辛,性微寒。治瘀血结滞,或产后腹痛,或经期腹痛,散血

块,破症瘕,发热头痛,寒热往来,有如疟状,退虚热。治跌打损伤,服时忌

生冷、鱼、羊。附方治痰血结滞肚腹,气痛发热。小皮莲(三钱)煎汤点水

酒、童便服。血虚忌用。又方治退诸虚烧。小皮莲(三钱)水煨,露一夜,点

水酒,清早温服。

山芭蕉

山芭蕉,高尺许,气味辛、苦。有毒。不可妄服,只可作外科敷疮散毒,脱管

生肌,或未出头者,围边留中心,以备出头。若脓血流出,用此为末,围未破

之处,可托内疮毒之管。其根最良。

三仙菜

三仙菜,此草生有水处,形似灰挑菜。有子,子大如天天茄大,青色。味甘

美。无毒。连根、叶、子同熬成膏,每日清晨服(一、二钱),延年益寿。瘫

痪痿软,其效如神。作菜食之,令人肥胖。忌大蒜、儿茶。

三叶还阳草

三叶还阳草,形似车前草,二苗,上有细黑子,根肥白而大。主治一切血症,

性走十二经络,专补肾,乌须黑发,延年益寿。采治瘿袋,神效。子,能敷太

阳,止年久偏正头风、赤眼,最效。

水毛花

水毛花,有大毒。此草生于水中,形似毛枪梅花叶。采取晒干为末,用作麻

药,剐疮不疼,或剐尿结。先搽此药,剐之不疼。

不死草

不死草,形与打不死草异。硬枝小叶开黄花,根直如剑。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双尾参

双尾参,叶似地草果,开白花,根分双尾,似人参形。生山中大川中,滇中山

亦有。气味甘、甜,性微寒。无毒。专治男妇老幼一切风痰昏迷,五癫或怔

忡,如有人捕捉之状。久服,消痰镇惊,安神定魄,用之效。即气癫、色癫可

解。一治妇人生一胎后,久不生产。服之暖宫,调血,顺经,亦可妊也。一治

胎前产后,血积冲心,神效。采叶,治小儿惊风,即七日内外皆愈。

凤尾参

凤尾参,产滇中山,细叶软枝,根似人参形,十年可成人形。采根用,气味

甘,性微寒。走十二经络,散寒,祛三肿。

石布

石布,生于大石面上,隐隐似布形,扯起一块,内有筋纹,似大叶。人多不觉

此物生于石上也。气味苦,性微寒。主治吐血、血衄、血痢、血崩,去湿痹,

生肌。治冷风历节疼痛,止尿血。取汁润发,敷汤火伤,止痛。煎汤服之,杀

虫,疗蛊痢。

石龙草

石龙草,生石上。花似丁香花,叶似桃叶,枝梗无刺。味苦。无毒。采梗枝煎

服。治一切眼科,神效。

龙竹草

龙竹草,此草生石上,或大山中有水处。形似竹叶,软枝,黄叶,根肥。味

酸。无毒。治一切肾虚腰疼,男子阳缩,妇人宫冷。炙用延年。

龙吟草

龙吟草,生山中向阳处,断梗有丝,大叶黄子,根大白色。味甘,平。无毒。

采根服之,延年益寿,固齿,乌须黑发。采叶服之,治大头伤寒症,神效。采

根,治舌上生疮,名曰重舌,服之即愈。

龙鳞草

龙鳞草,生松树上,贴皮上似鳞甲。此草有二种,一有枝苗,此无枝苗。味

苦。无毒。主治童劳虚症,退热除烦;妇人崩漏血积,煎服最良。

白云参

白云参,俗呼还阳参、一名白奶参。独枝,绿黑叶,根肥嫩,内有乳汁,只可

用根。味甘、苦。无毒。入肺、肝、肾三经。同猪肉煮食,主人大生气血,补

肾添精。又妇人干血劳,食之更效。

(附方)妇人虚劳盗汗。白云参煨猪肉吃,气血双补。

白云参,对叶,形似桃叶,白花,根肥。味甘,平。无毒。此参止渴生津,化

痰,明目养心,引血归元而安神。

白龙参

白龙参,生山中,有藤,藤上有叶,叶下有小黄花,根大而肥白,其形如参。

味甘。无毒。采取服之,延年益寿。同猪肉煮食,暖肾添精。同牛肉煮食补

气。同羊肉煮食,补气止汗。同鸡肉煮食,治痨病。生服令人白胖。妇人食

之,止盗汗,治白带。男子肾虚皆效。

对叶参

对叶参,味甘、苦,性平。无毒。主治九种气痛,筋骨寒冷,症瘕,酒积食

积,痰火瘀血作痛。以酒为使,最为神效。

平尔参

平尔参,味甘、平,性温。无毒。治脾气弱,中气不足,饮食无味,五劳七

伤,肢体酸软,虚热畏寒,面黄消瘦。此药调治精神,养荣气血,补中气。但

脾胃中如有积痰,或有寒湿者服之,令人发水肿。若服后周身肿满,即煎苦菜

汤食之,令小便利数次,其肿自消。(附方)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劳伤虚

损。平尔参(三钱)笋鸡(一只将参入鸡腹煨服)。凡补虚用鸡,男用雌,女

用雄。(附案)昔史明九,用平尔参治石羊厂炉烟瘴气。治午后怕冷作寒抖

战,夜晚发热,天明出汗方凉。治烟瘴用∶平尔参(末三钱)引水酒服三次,

后用平儿参煨母鸡一只食之。(补注)平儿草、平尔参有辨别。平尔参枝梗

矮,秆是方秆,花开一样,但背无毛格蒂,叶同一样,根小,秆红色。平儿草

梗高硕,秆是圆秆,开花一样,但花后有毛格蒂,叶同一样,根大,秆红色。

打不死草

打不死草,生山涧中。细叶软枝,根肥而白,上有须。气味甘,性微寒。无

毒。主治骨碎筋断,瘀血不散,跌打损伤,以酒为使。 地竹

地竹,又名土余竹、地余竹。生于郊野。无花,就地生小软枝,高一、二寸,

叶似家竹,亦非淡竹,乃地竹也。味苦。无毒。采取为末,治男妇老幼,眼目

昏花,或云翳遮睛,或疳疾伤眼,服之,其效如神。同苦蒿尖马鞭梢尖枸杞尖

共捣为泥,遇暴赤火眼,左眼塞左鼻,右眼塞右鼻,效。

地竹,气味苦。无毒。主治骨蒸劳烧,虚劳发热。服之能退五经之热,兼利小 便。

地缨子

地缨子,此草形似缨子一撮,贴地而生,分赤、绿二色。味苦,性寒。赤丝者

治脱阳,服之如神。绿丝者治脱阴,服之如神。

地缨子(土细辛)

地缨子,亦名土细辛。形似蒲公英,根细如丝,月白青色。气味辛,性温。无

毒。主治咳逆上气,头痛,百结拘挛,风湿痹痛。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亦利

九窍。专治眼疾,或内障、外障,白翳遮睛,同青羊肝为末服,即愈。 血参

血参,此参按七十二候,生七十二叶,每叶下开一小黄花。十年,根肥似人

形。滇中性燥,产辽东性寒。采根,用糯米蒸透,红润色。主治骨间寒热,惊

痫邪气,接续阳气,定五脏,救蛊毒;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泄痢,去肠中小

虫,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志不忘,轻身耐老。客忤疳气热狂,明目,止

燥烦;治疮疥,去目中之黄及睛赤肿,瘀肉高起,痛不可忍。退肝经邪热,除

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鸡尾参

鸡尾参,叶似鸡尾,绿色,软小枝,无花,根似人形,人多不觉。味甘、辛,

性寒。无毒。主治眼目不明,或内障、外障,云翳遮睛,小儿疳疾雀盲,化虫

除痞,或肚大筋青;亦治妇人五夜虚烧,骨蒸热。此药服之立瘥。

还元参

还元参,生有水处。形似竹笋,初出包叶而生,出一软苗,苗上开黄花,其根

似人参,有横直纹。(味甘而美。无毒)。采根久服,令人白胖,延年益寿。

民族地区常作菜用,呼为牛菜。因牛食此草而生牛黄,故曰牛生草。

迎风不动草

迎风不动草,生山中,独茎数枝,绿叶,开黄花。采取治瞽目。

金钱草

金钱草,味酸。无毒。生山,滇中甚多。叶似虎掌草,花似栗花,软枝。三年

生叶一台,分一桠,桠上生花。采服延年。

金缠菜

金缠菜,一名铁梗金缠子。生有水处。叶小梗硬,故曰铁梗。根生一软枝,枝

上有黄子,四月采子,八月采根,九蒸九晒熬成膏。味酸。无毒。能辟谷。作

菜,盐炒;久服令人面容肥白,能补肾添精,大补元气,稳齿乌须,延年益

寿。子放于酒内,一时,其酒即化为水,即将此水治筋骨疼痛,神效。

青霞草

青霞草,生有水处向阳地方。有大叶,花似梅花,枝梗有刺。味酸、辛.采取

熬膏服之,祛病延年。

青花黄叶草

青花黄叶草,生于山野间。花似大枫子花,绿黄叶,开青花。今山甚多。味

甘。无毒。采叶,洗眼疾;采花汁点翳眼兼散肿;采根为末,治痘封眼,神 效。

树包

树包,诸树生包,包内有水,乃树之津液。气味甘甜,性平。无毒。主治五劳

七伤,诸虚百损,肺痈热毒。亦治中风口眼歪斜偏枯之症。染发。久服轻身延

年。又取包烧灰,治恶疮疔毒,敷之即散。此水用磁器盛之,黄蜡封口备用。

剑草

剑草,有大毒。生山野间。叶似草兰花,旁生大黄叶,酷似车前草而无花。为

末,敷恶疮,甚效。

贴地金

贴地金,生于阴处。形似车前草,生软苗一枝,枝上有黄绒细毛数撮。味甘。

无毒。主治杨梅疮伤鼻,或鼻上先有细点现出,速服此药,可救鼻不伤也。又

解一切疮毒,神效。

茶匙草

茶匙草,味苦、微辛,性温。专治面背寒疼,腰膝痛,肚腹疼,寒气痛。或为

末,或煎汤,点水酒服。

挂壁青

挂壁青,叶上有毛,开黄花,高四、五寸许。气味苦、酸、平,性寒。无毒。

乃大寒纯阴之草也,故主大热。主治一切身热烦邪,并解诸虫、虺蛇毒伤恶

气,兼治小儿游火、金疮,服之立瘥。

胡麻

胡麻,非皆俗入药之胡麻也。生山中朝阳有水处。绿叶紫背,相对而生。根肥

大,连有子。采根熬去苦水。气味甘、甜,性微温。无毒。主治诸虚百损,五

劳七伤,补中益气。久服令人乌须黑发,延年益寿。同侧柏叶食之,香甜无

比。或熬膏和丸,每丸重一钱,随引救民。治瘟疫遍散,传染一方,每人一

丸,赤小豆煎汤送下,神效。

珍珠一枝蒿

珍珠一枝蒿,味苦,性寒。利小便,泻膀胱积热,除五淋,治便浊,发散疮

毒。(单方)五淋初起,便浊。单剂,水煨点水酒服。

铁莲子

铁莲子,此草黑子,淡黑根,形似乌饭果,软枝无叶。味甘、酸。无毒。主治

一切酒毒成疾。治中膈存痰,胸中痞块食积,周身疼痛,吐酸冷水;或因酒色

成痨,发者肾气崩疼,服数剂即愈。

瓶儿草

瓶儿草味淡,性微温。行经络,消气结,散瘰、马刀、结核,鼠疮溃烂,脓血

不止,补气血虚弱,调元;搽癣疮、小儿黄水疮,妇人阴痒生虫,洗之良。

(附奇方)治痰核结核气瘰,马刀、瘰溃烂。瓶儿草大蓟蒲公英牛蒡子点水酒

煎服。

(又方)治症同前。全归(二钱)瓶儿草(三钱)连翘(一钱)灵仙(一钱)

夏枯(一钱)牛蒡子(一钱)银花(一钱)防风(五分)川贝母(五分)水煎

点水酒服。(又方)治气血虚弱者,用瓶儿草(一味),黄牛肉(二两),共

一处煮烂食之,三、四服效。

罗芸香草

罗芸香草,味微苦,性微寒。在表症,清六经实火,解表邪,发汗甚速。消乳

蛾、腮硬肿,攻疮疡红肿,清散出头,有脓者溃破,无脓者红肿退散;并退男

妇劳热。(附方)治腋汗狐臭,将新鲜挖罗芸香草挟腋下,其臭汗自止。补注

罗芸香草与毛叶云香草根叶一同,叶微黄色,鼻闻有香草香味,毛叶云香草无

香草香味。

真矮它它头

真矮它它头,讹传矮它它。多产于西番国,独滇中逆水亦有。而今错认山皮条

为矮它它。山皮条则有小毒。苦,寒,下气。真矮它它头,软枝大叶,无花,

叶上生黑子。气味甘、辛。无毒。入十二经络,通五脏,润六腑,生津益气,

有人参之功效。

黄花子

黄花子,生荒野中,大叶黄子,子上有黑点,开黄花,可作菜食。味甘、酸,

无毒。治一切阴虚火盛,脱阴脱阳之症,神效。同五味、盐炒焦下饭。久吃令

人白胖,延年益寿。又能益胃健脾。

黄毛金丝草

黄毛金丝草,生山中。绿叶贴地,上有一枝,或分杈。枝上开黄花如丝数朵。

根上有大果,其甜如蜜。采之,服久,轻身益寿。

甜远志

甜远志,味甜,性微温。主补心、肝、脾、肾,滋补阴血,补养精神,润泽形

体,止面寒腹痛,止劳热咳嗽,治妇人白带腰痛,头眩耳鸣,男妇虚损,洵为

要药。(单方)治妇人产后蓐劳症,发热出汗,饮食无味。甜远志(去皮干用

五钱、生用一两)笋鸡(一只去肠)将药入鸡腹内煮烂,空心服之效。

(补注)“蓐劳”,蓐产中之名也,产后虚弱气喘,乍寒乍冷乍热之病也,如疟

状,名曰“蓐劳”。此是虚弱也。又有因产后着气,肝血受郁而作蓐劳,盖气血

不相顺接,气虚故乍寒,血虚故乍热,寒热自汗,无时休息,症状似疟,实非

疟也。治宜大补气血。甜远志补气补血,笋鸡气血之物,用以佐之。

盘地藤

盘地藤,叶似荷叶,轻轻软枝,盘地而生,梢上细花,根大而肥。气味甘甜。

无毒。性走阳道,亦行任督二脉,通十二经络;分阴阳,利小便,除内热。久

服延年益寿,生津养肺,润五脏而清六腑,乌须黑发。

庵子

庵子,气味辛、甘,性平。主治疮痈大毒,杨梅结毒,痘疔流毒等

症。其效如神。捣敷患处,亦

最为有功。

梅花草

梅花草,形似梅花,小朵,生石崖上。气味甘、苦。无毒。治妇人血崩血块,

散气,通经利水;胃中冷痛、内疝症瘕即消;食积成痞,坚硬疼痛,服之立

瘥。

紫叶草

紫叶草,形似薄荷,黄紫叶,无花;破心看之,枝如灯草绵软。味辛。无毒。

主治一切目疾,暴发火眼。采枝叶熬水洗眼,退内障、外障,一切云翳,洗之

如神。

紫背双叶草

紫背双叶草,生江边有水处,或大海边亦有之。叶似梅花五瓣,根结二果,果

上有须。气味甘、辛、苦,性寒、平。无毒。主治肌肤如柴,能生血和血,肥

肌健脾理中,久服延年益寿,亦治噎食转食反胃,养脾生精润肺;小儿疳疾目

盲,化痰、定喘,安神。亦治气瘿、食瘿,痰结成袋,或因水生瘿袋。噙之即散。

筋骨草

筋骨草,生田野间。苗生于春,高尺余。茎圆,叶尖有齿。至夏抽三、四穗,

开黄花,结实三棱,类篦麻子。味甘、辛。无毒。五月采取,治风湿,有暖骨

祛风之功,故名筋骨草,又名暖骨草,亦名接骨草。民族地区用接骨敷伤,止

血定痛;治一切风湿筋骨疼痛,拘挛寒湿,香港脚,遍身癣疮疥癞,泡酒服。

治一切痿软痰气,五劳七伤,服之如神。入药,苗花并用。形与马鞭草大不相

同。马鞭草叶如菊,紫花;暖骨草尖叶黄花,治疗亦异,用者宜审。

(普济方)治反胃吐食,暖骨草独棵,民族地区经验,治一切肿毒初起,敷之

即消。接骨用酒服末五钱,三剂即愈。忌蛋蒜。

蛤蟆芸香草

蛤蟆芸香草,味苦,性大寒。泻六经客热,退男妇诸般虚热劳热,治有汗骨蒸

烦热,退子午潮热。

(单方)治童男幼女虚热,诸药不退者,服之良效。产后数月发热,不退凉者

效。蛤蟆芸香草(三钱)引用童便点服。刘干云∶一名倒提壶,治男妇奔豚疝

气,量人之虚实,佐以消补中气药而用。

缠瓜草

缠瓜草,生南瓜地中,延蔓而生,细叶,白花,有心。气味甘、苦,性平。主

治鱼皮癞、痘风疮、鱼风疮,一切风癞,洗之如神。

蜜杂杂

蜜杂杂,一名醉仙草、一名救疾草。产滇中。味甘甜,性微温。入胃浓肠。止

水泻日久,治赤白痢,用沙糖同煨服。昔滇中传染肠瘟,个个痢疾,后有医士

范文公用此草同糖炒服,救万民。(又方)跌打刀伤肉破,捣调糖敷口上。

白沙蚓

白沙蚓,生石峡内,形似蚯蚓,身上有白圈毛,细尾。宜良最多,人多不识。

气味甘、辛。无毒。主治小儿三十六惊风,六淫风邪疫症,男妇老幼中风不

语,或左瘫右痪,四肢不仁,捣烂火,酒下,神效。一治男子精寒阳缩,敷肚

脐可兴也。

滇南本草神方抄

转载自杏林虎啸

滇南本草神方抄一、七星草敷名疮大毒如神。

二、石韦治手颤作摇,服此即愈。

三、白果,采树皮烧灰,调油搽牛皮、铜钱癣,最效。

四、白松香,不拘多少,于砂锅内煎九次,每煎一次,露一宿,俟九次完方可

用,如砂者良。服此药终身不发。忌盐,吃盐即发。注:一人得疠风,皮肤瘙

痒,须眉脱落,面身俱起紫泡。一人传此方效。

五、鸡头实(芡实)叶,主治寒症,漏底水泻,气欲脱,服之立瘥。

六、淫羊藿(兴阳草)主治阳事不举,痿缩不升,久无子嗣者,服之可以兴阳

治痿,其应如响,采草去刺为末,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可以复有子嗣。

七、土血竭,味辛。治一切瘀血作疼,跌打损伤,神效。

八、羊蹄根晒干为末,敷马刀、石痈、疔毒、癣疮、疥癞、痈疽、瘰疬等症。

用醋为使,破烂用油调搽,神验。

九、六阳草,一名老鹳草。主行经络,治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痿软等症,神

效。

十、石榴皮、香附等份治妇人产后痢疾,煎服即愈。甜石榴皮同马兜铃煎,治

小儿疳虫蛊毒,神效。又同水金凤熬水,荡洗周身两膀,可强筋壮骨,力胜百

人。叶煎洗痘风疮及一切风癞最良。

十一、菱角,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窍之症。煮食即

愈。皮烧灰为末,调菜油搽痔疮神效;叶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神效。

十二、金丝桃,又名土连翘,主治五经实热可解,讽诵伤喉可解,咽喉痛而少

阴火逢之,一剂效如神。妇人乳结,小儿热,痄腮疼痛,用之立瘥,采花叶敷

火疮热毒最良。

十三、橄榄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神效。

十四、枇杷又治小儿惊风发热,神效。

十五、花红果采叶,治一切眼目青盲,或火眼膜翳最效。

十六、苹果治产后血迷,经水不调,蒸热发烧,服之神效。采叶贴火毒疮或汤

火,烧灰调油搽之最良。

十七、红梅治一切瘟疫、暑热、头痛发热,服之神效。

十八、樱桃治一切虚症,采叶敷疮最效。

十九、赤阳子,主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或瘀血成块,血崩等症,服之如神。

二十、覆盆子,妇人多食能生子,其功不可尽述。



二十一、落花生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服之即效。采叶治毒疮,其效如神。

二十二、响铃草,主治石淋内结,亦治咳嗽吐痰,定喘降气,神奇。捣烂敷疮

最良。

二十三、苦参,解热毒,疥癞脓果疮毒最良。苦参通治,热症,狂言结胸,用

苦参切细五钱,微炒水煎,连进数服,不拘有汗无汗皆愈。

二十四、柳、治一切五淋白浊、血淋、沙淋。老幼服之神效。[小儿痘症有乌

头陷顶,浆不起者,服之,暖气可以逶达,浆随暖而行矣。以此煎服或浴之即

长,此治小儿症仙方也。顺水柳根主治一切五淋,白浊、大肠下血,其效如

神。杨柳花专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症,其效如神。

二十五、栗子(板栗)叶治喉疔火毒,煎服,神效。子上壳,烧灰吹鼻中,治

中风不语,吹之即醒;或中痰邪,亦吹即应。栗子花生吃止吐衄便血,一切血

症。果生嚼涂筋骨断碎、肿痛瘀血,最效。亦治反胃,人口咬伤,捣敷最良。

二十六、拐枣(枳具)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小儿服之,化虫养脾,其

效如神。

二十七、赤小枣解一切百毒,枝叶敷打伤,神效。

二十八、石葡萄子采食乌须黑发之圣药也;又治小儿痘疮、发痘助浆、陷者能

起、烂者能平、奇效异常。

二十九、橙子(理皮、黄果皮)昔李姓男子患积痰,结核于咽喉中,与梅核相

似,喉中有碍,吐咯不出,咽之不下,似有似无,有时阻滞,皮症因肝气不

舒,忧思气郁,结成梅核,偶着气怒即发,李姓患此十余年,用药不效,后得

此方治好。理皮二钱去白、土白芍二钱苏子二钱桔梗一钱竹叶二十个,水煎服 效。

三十、龙眼。采壳为末,作刀伤药,收口最良。而又解胎毒,又与小儿服叶七 枚最良。

三十一、荔枝七个连皮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立止。核用慢火烧,存性为末

酒服,治心痛即小肠疝气疼痛,服一二钱亦愈。

三十二、皮哨子(无患子)烧灰吹鼻,治诸虫入脑,立愈。

三十三、竹叶防风产滇中最奇,治病神速。主治烦满胁痛头面风寒,四肢挛

痛,金疮肿痛及男子一切劳病,及服补中益气,兼治左瘫右痪最良。

三十四、土千年健(乌饭子)此药能舒经活络,筋挛骨痛,痰火痿软,半身不

遂,手足顽麻,脚痛,酒为使,神效。

三十五、羊耳朵(密蒙花)一切眼科将军,最良,采叶研末,治一切疮痈疔

毒,溃烂生管,不能生肌,渗此神愈。久年阴疮无脓血者,搽此神效。采皮研

细末入磁瓶器中,随带身边,遇小儿生肝虫目翳,口蚀黑晕,以此一捻吹入鼻

中,可救。此草名为虫见死草,以此草能化肝中之虫为水也。

三十六、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入鼻孔即止。治鼻血不止,奇效。

三十七、小儿痘疹,自始至终,或紫或黑,或起顶或不起顶,一切用酒炒焦金

银花煎与服,神效。忍冬丸能治一切无名肿毒,诸般恶疮,用金银花一斤晒

干,同大甘草二两,共杵为末,以酒打面糊调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

热酒送下,极能解毒,神效。

三十八、续断(鼓槌草)专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每服七剂,一

扫光全愈。

三十九、小蓟根养精保血。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金疮或血血崩,捣汁服之 立瘥。

四十、大蓟二两水牛肉四两共入罐内煮烂,天明吃毕后,复熟睡,忌盐,数服

即愈。结核于项,左右红肿溃烂后成栗子疮,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用独根

大蓟[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猪肉,或单用,煨点水酒服,半月收口全

愈。外用新鲜者,捣烂入胎发灰、儿茶、血竭同拌,敷疮口,生肌立效。捣

汁,止崩中漏下立瘥。

四十一、大一枝箭,洗疮神效。

四十二、鱼眼草截疟神效。

四十三、二三月采旋覆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立止。采水朝

阳草煮硫磺成汞,研粉,红色为丸,不论百病,服此硫磺丸神效,一名万宝

丹,一名纯阳丹,此丹救一切百病,药到病安,其效如神。附注:李本后附通

明散:治男子妇人赤眼涩痛,瘀血翳膜不明及头痛者:大黄二两、皂角一两五

钱(火煅)菊花一两、黄芩赤芍细辛草果龙胆草旋覆花山栀仁白芍香附子

(炒)各五钱、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盅,沙糖一块,麦冬四十粒,煎汤

调下。痛加朴硝,连进三服立效。

四十四、苦马菜(羊奶菜),止一切血症。昔有一人吐血咳血咳嗽痰带血,发

热恶寒肢体酸痛自汗盗汗饮食无味。吐痰又如玛脑红白,形样似脓。一医授此

方,后救数十人,其功良效,真乃奇方。苦马菜捣汁一小钟,全秦当归天门冬

各三钱;怀熟地浙麦冬各二钱;杭芍粉丹皮陈皮川贝母黑元参白茯苓百合各一

钱;怀生地一钱五分;甘草五分。不用引,水煎服。忌鱼羊煎炒热物。

四十五、医便云:治蛇伤,治鹅掌风,用千里光一握,苍耳草一中握,朝东墙

头草一小握,共入瓶内,水煎百沸,以手少擦麝香,向瓶勋之,仍用绢帛系臂

上,勿令走风,三次即愈。

四十六、大枫草(虾蟆叶)治一切虚烧发热,通淋利水,治赤眼如神。

四十七、剌天茄即天茄子治牙齿疼,为末搽之即愈。

四十八、天天茄,采叶洗疮,其效如神。

四十九、白云瓜,叶,治伤寒头痛,不问阴阳两感,或阴毒或阳毒或有汗或无

汗或乱语失汗肺津火盛鼻血不止或产后伤寒,服之神效。瓜,熬膏治中风语,

或痰涌气结,左瘫右痪半身不遂,酒毒流于四肢,不能行动。每服一钱,开水

下,神效。

五十、接骨草(莲台夏枯)一人遇狂风吹着,口歪眼斜,半身麻木疼,用之神

效。接骨草防风钩藤胆南星引点水酒烧酒服,良效。此草行十二经络治跌打损

伤骨碎筋断,酒下如神或左瘫右痪四肢不仁,服之则愈。

五十一、小儿痞疳攻眼。雀眼、青盲,白翳遮晴。绣球防风一两蛤粉六钱

(煅)共为末,每服五分。白羊肝三钱,竹刀剖开羊肝,将药入肝内,宁麻绑

好,入瓦罐内煎吃,五服痊愈。忌盐。

五十二、有人身胖多痰,因风吹口歪,用麦穗夏枯草点水酒服立愈,后传方与

人,屡用屡验。瘰疬,煎汤当水饮,或佐以行散之药,久久服之,神效。

第二卷

一、凤尾草(伸筋草)治脱肛,敷囱门即入,随后换药,神效。

二、过山龙(伸筋草)熬水洗风癞疔疮立愈。

三、过江龙(铺地虎)泡酒治膀背疼痛,手足麻木不仁,周身经络疼痛,或用

力过多,周身发困,脚腿转筋,寒湿伤筋经络作胀酸疼,此酒舒筋活络定痛神

效。过江龙五两去叶,八仙草二两牛膝五钱,全当归三两,真谷子酒十斤,将

药入罐内,罐口扎紧,无令泄气,于锅内重汤煎一炷香为度,取出露一夜,去

火毒,临用将酒炖热,随量服。主治一切跌打损伤,筋骨打断,敷之即愈,其

效如神,做刀伤药,敷大毒疮、痢疾血淋,服之神效。

四、虎掌草根煎汤点酒截疟神效。虎掌草形似天南星,昔东山老人在滇,滇万

民个个染瘟疫,身上忽起一疔红线,线穿心则亡,速用此敷之,神效。若红疔

破,内有一白剌,似毛形,用针挑去。周围用此药搽之可救万民。

五、苤蓝(甘蓝)大麻风、疥癞之疾服之立效,皮治淋症最效。图片是介兰 头。

六、莱菔丹:专治男妇单腹胀,形如锣锅,肿硬胀满,小儿肚大筋青,神效。

莱菔子、白豆蔻仁(去壳)吴神曲、巴豆壳、过山龙(酒炒)川郁金、槟榔、

各五钱;牙皂二钱五分;草血竭一两五钱;木香二钱;沉香三钱。面目浮肿足

肿加土狗一两(去足翅)共为细末,水叠为丸或为末亦可,滚水服二钱,服至

二十日后痊愈。此丹专治诸气不调,此方又治九种胃气疼痛。

七、白牛膝通经闭,凡妇人久不胎育,因任督二脉虚损,以至不能受胎生育,

及白带等症。治法,以行经后服一二次即孕。白牛膝三钱、小公鸡一只(去

肠)将药入鸡内,亦可入盐,煨烂,空心服之,每月经行后服一次,即有孕,

[若不食鸡者,单用白牛膝三钱,煎汤,点水酒服,亦可也]。

八、小九牛牯,治跌打损伤,为末,敷患处,三日后则全好矣。

九、鹅肠菜,昔一妇人得头晕病,每发头眩晕,眼见黑花,恶心呕吐,饮食不

下,后得此方服效。鹅肠菜不拘多少,猪肚一个,煎食二次痊愈。煮鸡蛋食亦 效。

十、斑庄根(虎杖)民间治黄疸肝炎,干品五钱,加栀子、淡竹叶各三钱煎

服。治乳腺炎用干品五钱至一两,煎服,二至三天症状可消失。但内服后小便

色赤,外治烫火伤,用本品二两金银花二两冰片二钱凡士林八两,共熬成膏

(冰片后下)外敷创面,五天开始脱痂,十天左右,焦痂脱净。

十一、蓼草消痞块最良。

十二、商陆研末调热酒擂跌打青黑处,神效,再贴膏药更好。

十三、灰挑银粉菜(灰灰菜)主治一切五痔漏疮,煎 水洗之,其效如神。即

治癞亦佳。作菜食,令人无噎食反胃。

十四、牛膝(苋科铁牛膝)治瘰疬结核,疥癞血风瘙痒。牛膝当归川芎白芷五

味子生地皂角剌以上每味一钱五分,用土茯苓二两煎汤二碗,入药煎服,数服 而愈。

十五、黄瓜治咽喉十八症,叶煎服即愈,根敷大恶疮效。

十六、瓠子,子,煎汤治哑瘴、棒疮跌打,搽之神效。

十七、苦瓜,治一切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大疔)

疮,疼痛难忍者,取叶晒干为末每服三钱,无灰酒下神效。又治杨梅疮。

十八、天花粉(葫芦科、解毒草)治梅疮攻鼻,红肿陷落,用此草常服,可以

解毒,而红肿自消。一切疮症,服之,无不神效。昔一人被打伤右边胁腰,咳

嗽多年不愈,胸膛疼痛难忍,不时又作吼喘,后得一人传以此方,连服数剂,

半月而愈。附方:治跌打损伤,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二钱引用石膏豆腐卤调

服三次,其人咳去紫黑瘀血数口,胸膛不疼,咳嗽亦止,服药后作呕发吐,其

病方除。

十九、芙蓉花并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近时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

二十、土黄芪治一人生瘿瘤于项,咽喉内气粗喘促。喉内有痰声。响而不止。

土黄芪一两(蜜炒)皮硝三钱猪眼子(猪的甲状腺)五钱,新瓦焙干去油,共

为末,蜜丸,每服三钱,滚水送下,吃至三天后人面消瘦,至七天后痊愈。

二十一、王不留行,走而不滞,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剌、除风痹内塞、

止心烦、鼻衄、解痈疽毒、通乳窍、散血、利小便、其功最良。人多轻视,故特著之。

二十二、鸡肠狼毒(隔山消)消水肿见效速。

二十三、土瓜狼毒(大戟科)主治筋骨疼痛,手足痿软,毒气流于经络及一切

诸疮,无不神效。

二十四、蛇含草(蔷薇科)蛇莓,遇小儿中虫毒者吹入鼻孔中,虫自鼻孔中即

出。或遇中风不省人事者,服之立苏,中瘟疫者,吹之可解。敷无名肿毒立 效。

二十五、青剌尖(蔷薇科)主攻一切痈疽毒疮,有脓者出头,无脓者立消。

二十六、铁马豆,捣烂晒干,用醋调擦寒疝子肿,最效。

二十七、马豆草主治外科痈疽发背,疔疮锁喉,杨梅结毒,便毒等症,敷之即

愈,熬水洗五痔,神效。疗五种黄病最良。

二十八、无花果,熬水洗疮最良,采叶,敷疮神效。

二十九、无花果(同属异种)敷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疥癞、癣疮、黄水疮、

鱼口便毒,乳结、痘疮破烂。调芝麻油搽之,神效。切不可食,此外科圣药 也。

三十、大钱麻(荨麻科)一男子咳嗽,吐清痰涎,畏冷,夜间发热,胸膈作

胀,肢体酸软,诸医皆以为虚劳,治之不效,一人授此剂,神效。盖风伤肺

气,痰火敛滞,以此祛风散痰,故效。所以滇中多用钱麻尖,治小儿咳嗽打

风,神效。附:治水肿奇方:用大钱麻根,不拘多少,水煎服。

三十一、钱麻,小儿惊风,一切风症,服之最良。煎水洗疮,最效。

三十二、云芎治妇人赤白带下,烦躁最良,同南苏叶煎服。

三十三、水芹菜治小儿发热月余不凉,得此方良效。水芹菜大麦芽车前子水煎 服。

三十四、飞仙藤(萝摩科还阳草)延年益寿其功不小,采花治百病,即刻神

效,盖鹿常食之,盖鹿多淫,一时还阳,故名还阳草。

三十五、马蹄香(败酱草科)晒干烧烟,可避邪物。

三十六、红蓝花(菊科)主治胎死腹中,凡难产者,服之易生,兼止血晕,诚

胎产仙丹,女科要药也。

三十七、苦蒿尖(菊科)凡尿遗不止良效。治尿遗症,细叶苦蒿尖,捣烂挤汁

点酒服。但愈后不可多服,恐收敛太过转生他病,宜另服补气血之药。霉菌性

阴道炎,可用本品适量煮水加冰片冲洗,效果较好。

三十八、旱莲草菊科,肾虚齿疼,焙为末,搽牙龈上,痛立止。洗九种痔疮良效。

三十九、灯盏花,治手生疔,手足生管,扯灯盏花一百朵,摘背角地不容,用

瓦钟,用石杵捣烂,加沙糖少许,入花捣烂,敷口,二三次即愈。

四十、泽兰治一切瘀血,且用以通经。

四十一、土三七,止血散血,功效最神,箭伤杖扑,跌打损伤,包敷患处,即

可痊愈。

四十二、莴笋治冷积、虫积、痰火凝结、气滞不通,服之即效。

四十三、苍耳,疮科仙草,慎勿轻视。

四十四、龙胆草对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急性结膜炎等症,效果均好,每用三

至五钱水煎服。

四十五、珠子参,桔梗科,古土方:用珠子参为末,捻刀伤疮,收口甚速。

四十六、野烟,治热毒恶疮,痈疽搭背(一人生搭背日久不溃将死,名医皆言

死症,后一人授此草煎服,疮溃,调治痊愈)无名肿毒,一切热毒恶疮;或吃

牛马驴骡死肉中此恶毒,惟此药可救。

四十七、紫草,治心腹邪痛,消水肿,通黄疸及诸疮毒,服之可解。

四十八、曼陀罗(闹阳花、茄科)此草只可熬膏贴痈疽发背,其效如神。腾冲

地区用它制成曼陀罗药水,治疗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蜂蜇伤等,效果较 好。

四十九、茄子治偏坠如神。医门契要:治妇人乳花,用茄子自开者,烧灰搭

之。初起服神仙活命饮,加黄花地丁,后服十全大补汤加鹿角阿胶红花治之。

五十、石胆草同文蛤为末,乌须黑发,永不返白,其效如神。采叶捣烂敷疮,神效。

五十一、马鞭草,主治妇人经水不通成劳,速煎此草服之愈。亦治痈疽毒冲心,服此神效。

五十二、土藿香加龙骨少许,刀伤流血,搽上即愈。

五十三、南薄荷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癞诸疮等症,其效如神。

滇南处处产薄荷,老人作菜食,返白发为黑,与别省不同。

五十四、南苏,治伤寒发热,无汗头痛其效如神。此草治一切风寒。作菜久

食,令人白胖。

五十五、苏子,附苏子散,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扯锯,服药不效,用之

良效,老人久咳嗽吼喘者并效。苏子一两,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

白蜜二列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

五十六、荆芥,昔一人得伤寒症,头疼发热,咽喉肿痛,饮食不下,口吐痰

涎,舌胎黄厚,用解表发散之药不效,至十五六日,得此方痊愈。荆芥五钱生

甘草二钱赤木通二钱,引用黑豆十五粒,水煎服。一服,喉疼止一半,二服,

去黑豆加牛蒡子连翘三服痊愈。

五十七、地地藕(鸭跖草)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服之最良。附方:

治沙鼻不时流血,鼻衄。地地藕煎汤,三次服断根。

五十八、天冬其枝叶之力胜其根十倍。天冬专治九种气疼,肾气下陷,睾丸肿

大,不拘左右子肿,服之,此草引火归元,气归气海,疼痛即消。

五十九、浮萍医水肿最效,水毒能解。小儿痧症不透,用浮萍草煮水趁热外 熏。

六十、山韭菜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擦刀斧伤,生肌长肉,神效。此

刀伤之圣药也。

六十一、葱白伤寒头痛用之最良,安胎最良。阳脱,因大吐泻后四肢冷,元气

不接,不醒人事,或伤寒新痊,误行房事,小肚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

身出冷汗,不救则死,用连根葱七根,切细研烂,以好酒二碗煎至一碗,分作

三服,灌之即回生。小便不通用葱白切细炒热,入麝香少许,以布包为两处替

换,趁热熨脐下即通。

六十二、韭菜,食金银铜铁锡器于腹内,吃之立下。酒醉,口中气有出无入将

死者,用韭菜捣烂,加醋炒热,绢布包换,熨脐下勿歇,以脐下温暖气回如常

方止。民间用韭菜根适量煮猪脚吃下乳。

六十三、青蒜,解百毒,敷疮神效。

六十四、射干治一切热毒,又附吹喉散,治乳蛾、痄腮、咽喉疼痛,喉风痰塞

等症,立效。射干硼砂各五钱山豆根三钱、枯白矾二钱冰片五分雄黄一钱,以

上六味共为细末吹喉,一日即消散。

六十五、黄药子,医马之良药也。

六十六、棕树根,膏淋七八日后,不拘多少,煎点水酒服,立效。棕子,五淋

白浊,服之最良。

六十七、仙茅治痈疽结毒,毒漫无头,色青黑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

服,或以新鲜者捣烂敷之,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六十八、独叶一枝花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其效如神。取花

为末擦各种毒疮即愈,生肌长肉。

六十九、韭叶芸香草。逢水毒可解,

七十、铁线草筋骨疼,行经络,半身不遂,手足痉挛,痰火痿软,泡酒用之良

效,捣烂敷疮可愈。能接骨,良效。

七十一、稗米(稗子)能杀虫,煮汁沃地,蝼蚁皆死,忌之。苗根主治金疮及

伤损,血出不止,捣敷或研末掺之,即止,甚验。

七十二、大米,梗烧灰治走马牙疳。糯者补中和胃,止泻,生津液。主人面容

妖嫩,敷疮,亦治颓头疮,神效。稻草节三钱剪三分长,或服一百节,或服五

十节,水煎服,奇效痛止,痰火湿脚气加薏苡仁三钱。云南民间验方:热入阴

分,久烧不退,面部四肢浮肿,心慌疲乏,用稻草梢四钱,山土瓜五钱,水煎

服,甚效。

七十三、野粟,主治补中益气,五劳虚烧神效。妇人干血劳,亦效。

七十四、粟米,反胃服之如神。治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变痢疾或水泻不

止,服之即效。

七十五、秫米,根煮汁利小便,止喘咳,中满立瘥。治妇人横生倒产,衣包不

下,烧灰研细末,酒送下,即顺产也。

七十六、玉麦须,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红

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新鲜焙干为末,不拘多少,引点酒服,其功神

速,未可视为弃物而忽之也。

七十七、水芭蕉,有大毒,采为末,若逢刀剐伤,毒破疮,或遇蛇咬蝎毒,敷

上即愈。或中见血封喉之毒箭,剐患处,先用此药擦上,用刀剐之不疼,此乃

麻药之神也。

七十八、双尾草,治一切大麻风,癞疾诸毒疮,无名肿毒,痈疽发背,服之如

神,取根煮酒治一切痰火脚气,手痿软,或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早午晚饮三

杯神效,取叶掺铜器如银,其叶解诸毒药。

七十九、石梅采叶为末每服三钱,用苦连翘汤下,治一切大疮毒,大麻风,诸

般癞疾,神效。采子食之,治九种气疼,采花止血,敷伤处,皆效。

八十、地精草,采取阴干为末,治头风伤目,中风不语,口眼歪斜,伤寒发

热,服之神

八十一、如意草治一切虚症。

八十二、楼台草,主治一切筋骨痿软。脱阴脱阳,夜多盗汗,妇人血崩即效。

又治跌打损伤,接骨如神。取叶烧灰,治一切小儿黑痘及顶陷,服之神效。梗

治绞肠痧、肚疼或阴症研末,酒服三钱,如神效。

第三卷

一、石青苔,采取晒干为末,能解毒药性,有中毒者,服此即愈。敷疮功胜一

笔勾。

二、石癣,敷一切诸疮,无名肿毒最良。采取敷大恶疮、无名肿毒、汤火伤,

调醋搽之如神效,又治臁疮如神效。

三、地卷草,治一切跌打损伤,骨碎筋断。手足痿软煮酒常服即愈。

四、白芝治一切肺痿痨咳,力能延年。

五、松橄榄治牙齿疼,将松橄榄于疼牙上咬住,疼即止。

六、青头菌,妇人气郁服之最良。

七、木上森,主治外科一切疮毒,已出未出,围搽敷之,能消散;熬水洗癞

疮,其效如神。一治杨梅结毒。年久不愈,用火煅为末,加冰片共研,调油搽

立愈;并贴无名肿毒。

八、松菌治五淋白浊食之最良。

九、百叶尖,治一切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风湿痿软。泡酒服之,

其效如神。又:筋骨疼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偏枯麻木之症。以酒为引,

其效如神。

十、接筋藤,主治跌打损伤,散血和血,筋骨疼痛,以酒为使,服之即愈。主

治筋骨疼痛,湿气流痰,手战脚软,以烧酒为使立瘥。

十一、铁线牡丹,主治一切疮科。外敷内服。

十二、绣球藤,主治一切下部生疮,肾囊风痒,洗之神效。治天疱疮,焙干细

末,撒疮上,三剂神效,俗称杨梅结毒,又烧灰治鼻疳疮,吹入鼻中,或中毒

于肺,鼻不能闻香臭者,吹之,鼻窍即通。

十三、石南叶,治肾虚脚弱,风痹之要药。

十四、白花地丁,主治酒痔、血痔、牝痔、牡痔,痔管生管。单剂煎点水酒

服。医家诸药不效,服此神效。

十五、黄参,(景天科土三七)一治男妇一切虚劳,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

胃吐食,阂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

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立瘥。系昭通传统习惯用药,对补脑安神止

泻和中,寒痰雍塞等症疗效显著。有个别中草医,还以本品配方治疗癫痫,取

得了较好效果。

十六、金丝莲,专治包伤打伤,或无名肿毒,或筋骨疼痛,熬水熏蒸即愈。

十七、山茶花,专治一切大肠下血,肺中有瘀血或吐血之症,急用此花煎汤服

之,无花即叶亦可,但不如花之神效也,均宜以童便为使。

十八、滇中茶叶主治下气消食,去痰除热,解烦渴,并解大头瘟,天行时症,

此茶之巨功,人每以其近而忽之。

十九、金刚杵,主治一切丹毒,单腹胀、水气、血肿之症。烧灰为末,用冷水

送下,一次可消,不可多服,欲止其毒,双手放在冷水内即解也。通大小便、

胸中食积,痞块能消。民族地区用此同荞麦面捣为丸,治脏结瘟病,服一丸即

通泻之。

二十、黄花草,主治热结火症,日夜烧不退,五经血燥,煎服立愈。

二十一、蓝花接骨草,筋骨碎断者,包敷患处,可以续接,其效如神。

二十二、铁剌枝同杨梅根共为末,治瘫痪痰软,每服三钱,用无灰酒下,神

效。忌萝卜。

二十三、五爪金龙,接骨鲜品同赤木通捣烂敷患处,神效。

二十四、茵芋专治一切风湿麻木,手足拘挛,筋骨疼痛,左瘫右痪,用酒为

引,其功甚佳。

二十五、五爪剌主治伤寒,不问阴症似阳,阳症似阴,传经不传经,服之即

愈。

二十六、前胡,昔一人得翻胃,吐食不安之症,得此方服效。前胡十两(打碎

忌铁器)白酒五斤共入沙罐内,重汤煮二炷香,取出俟冷,每将酒炖化,热饮

三杯,七日痊愈。忌鱼羊蛋蒜(白酒即清烧酒)

二十七、艾叶治大肠下血,在粪前,煎汤服,最效。吐血不止,用艾叶煨汤,

点童便,服之即愈。

二十八、野蒿(苦蒿)血瘤血鼠血风等症最良。

二十九、还阳参,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气血衰败,头晕耳鸣,心慌怔忡,

妇人白带漏下,肝肾虚弱,任督二脉损伤,其应如响。现代用于遗尿(达

98%)腰痛(达96%)垂体性闭经及营养不良性水肿有垂体功能低下症患者,

有满意效果。

三十、紫背天葵,晒干捣烂为末,敷大恶疮,神效。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

红肿疼痛,乳痈、乳岩,坚硬如石。服之,或溃或散。

三十一、蒲公英,治妇人乳结、乳痈,红肿疼痛,乳筋梗硬作肿胀,服之立

效。附奇方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立效:蒲公英三钱,香附山慈姑小九

牯牛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大蓟(独根)虎掌草小一枝箭各二钱。水煎点

水酒服。主治小儿痘疹后感疔毒,痈疽锁喉。偏肿或杨梅等症,服之立效。

三十二、菊花参,专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形体蠃瘦,五心发烧等症最良。

单食此参,退虚烧热症,神效。

三十三、半边莲主治血痔、牡痔、牝痔、羊乳痔、鸡冠痔、翻花痔及一切疮毒

最良。枝叶熬水洗毒疮、癣,其效如神。

三十四、荷包草主治妇人五夜发热、虚劳等症。小儿疳热眼目赤痛,煎汤服之

神效。久服可祛劳虫,令人肥胖。

三十五、金丝接骨草(菟丝子)一两、秦归五钱、熟地茯苓沙参川芎生地木瓜

各三钱、杭芍独活五加皮各一钱半、秦艽川牛膝杜仲川乌(炙)寄生固脂各二

钱、防风一钱、千年健钻地风生草各五分、好酒五斤,加龙眼,陕枣不拘多

少,文武火煮一炷香时,取出,去火毒,早晚炖热服数杯,立效。忌猪头、鸭

鱼羊蛋蒜及生冷之物。此方专治半身不遂,风痰痿软,筋骨疼痛,痰火等症,

奇效。

三十六、羊肚参(玄参科江南马先蒿)一人半身不遂,手足顽痹不仁,筋骨疼

痛,用羊肚参三两木瓜一两烧酒二斤煮三炷香净土中埋一宿,去火毒,临卧炖

热,每饮三杯,旬日愈。

三十七、无风自动草,(玄参科水苦卖)主治男子精寒,妇人血虚而子宫久

冷,不能受胎,以附子一分,此草一分,共为细末,研泥为丸,入于子宫,可

受孚也。男子一服而精暖也。亦能治虚症脱阳,肾气崩散,服之即效。兼治风

湿疼,点水酒服。

三十八、假苏(毛罗勒)主治口眼歪斜通利血脉,化瘀血死血,驱风利窍,治

头风如神。治吐血,清目,疏风化痰,养肌,筋骨疼痛,解酒即醒,目昏,效

如神。勐笼地作菜食,令不染瘟疫,兼之,男妇老幼从不落齿,皆呼为稳齿

菜。

三十九、九头狮子草,积热注于血分,肌肉成疥癞疮疾,或多食牛马,积热成

疮,或杨梅结毒,一切风热等症,服之神效。

四十、虎须草(百合科)主治虚劳发热,服之悦人颜色,身体健胖。

四十一、土茯苓主治当谷不饥,健行不睡,强筋骨利关节去风湿,杨梅疮,服

之最良。或误服轻粉、水银毒、周身筋骨疼痛,同防风银花白癣皮煎服,月余

神效,轻则半月。滇中方可用。

四十二、兰花草(长叶兰)昔一人常患鼻血之症,每月数次,服此草,断其

根,其效甚远。

四十三、兰花双叶草,主治一切眼目云翳遮晴,服之即愈。又能救一切水肿、

气肿、血肿。

四十四、铜钱草专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筋骨疼痛,除湿祛风,解热,治痿

软痰火,同酒煮服,最效。骨断捣敷患处能接;打伤之处敷之亦愈。又能治疮

毒,即年久筋骨疼痛煎服立瘥。

四十五、毛竹叶治妇人血虚发热,大烧成痨,服之神效。

四十六、田螺治腋臭,田螺一个捣烂入磁器内,入冰片二分,隔一宿化为水,

将水搽两腋下,臭自止。此方治好数十人,两腋体臭气立效。

四十七、旱螺,生山岩者。壳治反胃病。昔一人得反胃病,胸膈饱胀,饮食不

下,下喉即吐,口涎并出,后得此方服之即愈。旱螺壳,新瓦焙干为末,每服

一钱,好春茶汤送下。

四十八、滇池赤虾,主治小儿风火游肿,敷之可愈。作羹治氅症及痘疮不起,

乌头,服之最良,下乳汁亦效。男子阳缩可解。

四十九、山螃蟹捣烂敷棒疮疼,立效。治妇人产后儿枕瘀血疼,良效。不拘多

少,新瓦焙干,烧酒炖热服之。

五十、麻查(蚱蜢)治山岚瘴气疟疾,寒热往来,不服水土,立效。五、七个

新瓦焙干去头足翅为末,烧酒服。

五十一、鲫鱼治肠中瘀垢,痔漏最良。

五十二、青鱼胆为眼科要药,并治恶疮。

五十三、泥鳅久服可以健胃补脾,令人白胖。治诸疮百癣。

五十四、花鱼,令人肌肤细腻而诸疮,最效。

五十五、鳝鱼,久服令人肥胖,肌肤白嫩。但食后勿饮冷水,饮则解矣。

五十六、鹅,掌上黄皮,烧灰调油,搽黄水疮、冻疮神效。

五十七、黑老鸭血晒干为末每服三分或五分,滚水送下,治一切年深日久吼

喘,喉中如扯锯声,每遇伤风或北风即发。

五十八、麻雀和蛙各一只剁为肉泥,加油盐少许拌匀蒸熟为雀蛙剂,治小儿百

日咳有显著效果。

五十九、穿山甲,昔一人误食蚂蝗,胸膈膨胀,似单腹胀症:穿山甲土炒一

钱,莱菔子三钱炒,白豆蔻一钱,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水服,三次即愈。

六十、羊肉,开胃健脾,食之神效。

六十一、马,马宗烧灰敷疮毒痈疽疔疮。神效。皮,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

立效。

六十二、七星菌,诸虚百损,妇人尸劳,瘵症,能杀痨虫。人多忽其功效。

六十三、龙蛋草,同茯苓捣为丸,治水肿、气肿、血肿、单腹膨胀,服此即

消。采叶敷痈疽发背、疔毒神效。即杨梅结毒,服七剂神效。忌发物生冷。

六十四、土练子,子内黑水,染须发即黑,主治一切湿气流痰、风癞四肢疮

毒,小儿大疮,胎毒。取子烧灰存性酒服,治七十二症疯痰,若遇狂疯乱打人

者,服之即愈。叶敷疮痈疽发背如神。

六十五、万年松治一切疔疮、大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敷之神效。

六十六、万灵丹又名矮陀陀,连根带叶采来阴干,捣为细末。每两入甘草三

分,治诸般危症、伤寒、瘫痪、五劳七伤、风寒暑湿、伤风、瘴气、不论男女

小儿、风疾痰喘、男子遗精、女子赤白带下、经水不调、五脏烦热、胎气不

安、产后血气攻心、心酸呕呃、损骨跛跏、肚肠盅胀、气盛成块、一切诸般杂

症,并皆治之。凡用此药体实者用五分,体虚者用三分,随症随引而用。年久

根上结瓜。黄花有毒,不可入药。白花第一,紫花次之,治病甚多。

六十七、山芭蕉、敷疮散毒,脱管生肌,或末出头者,围边留中心,以备出

头。若脓血流出,用此为末,围未破之处,可托内疮毒之管。其根最良。

六十八、三仙菜,连根、叶、子同熬膏,每日清晨服一二钱延年益寿。瘫痪痿

软,其效如神。作菜食之,令人肥胖。忌大蒜、儿茶。

六十九、三叶还阳草,主治一切血症,治瘿袋神效(欲称大脖子病)。子能敷

太阳,止年久偏正头风、赤眼,最效。

七十、双尾参,专治男妇老幼一切风痰昏迷,五癫或怔忡,如有人捕捉之状,

久服,消痰镇惊,安神定魄,用之效。即气癫、色癫可解。一治妇人生一胎

后,久不生产,服之暖宫,亦可妊也。胎前产后,血积冲心,神效。采叶,治

小儿惊风,即七日内外皆愈。

七十一、石龙草,采梗枝煎服,治一切眼科,神效。

七十二、龙竹草,治一切肾虚腰痛,男子阳缩,妇人宫冷。

七十三、龙吟草,采叶服之,治大头伤寒症神效。采根治舌上生疮,名曰重

舌,服之即愈。

七十四、龙鳞草,妇人崩漏血积,煎服最良。

七十五、白龙参,生服令人白胖。

七十六、对叶参,主治九种气痛,筋骨寒冷,症瘕,酒积食积,痰火瘀血作

痛。以酒为使,最为神效。

七十七、地竹,采取为末,治男妇老幼,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或疳疾伤

眼,服之,其效如神。

七十八、地缨子,赤丝者治脱阳,服之如神。绿丝者治脱阴,服之如神。

七十九、鸡尾参,亦治妇人五夜虚烧,骨蒸热,此药服之立瘥。

八十、还元草,采根久服,令人白胖,民族地区常作菜食,牛食此草,而生牛

黄,故曰牛生草。

八十一、迎风不动草,治瞽目。

八十二、金缠菜,久服令人面容肥白,子放于酒内,一时,其酒即化为水,即

将此水治筋骨疼痛,神效。

八十三、青花黄叶草采根为末,治痘封眼,神效。

八十四、树包,烧灰治恶疮疔毒,敷之即散。

八十五、剑草,煅为末,敷恶疮,甚效。

八十六、贴地金主治杨梅伤鼻,或鼻上先有细点现出,速服此药,可救鼻不伤

也。又解一切疮毒,神效。

八十七、挂壁草主治一切身热烦邪,并解诸虫、虺蛇毒伤恶气,兼治小儿游

火、金疮,服之立瘥。

八十八、胡麻,同侧柏叶食之,香甜无比。熬膏和丸重一钱每人一丸,赤小豆

煎汤送下,治瘟疫遍散,神效。

八十九、铁莲子,主治一切酒毒成疾,治中膈存痰,胸中痞块食积,周身疼

痛,吐酸冷水;或因酒色成痨,发者肾气崩疼,服数剂即愈。

九十、瓶儿草一味、黄牛肉二两,共一处煮烂食之,治气血虚弱,三四服效。

九十一、倮罗芸香草,治腋汗狐臭,将新鲜挖倮罗芸香草挟腋下,其臭汗自 止。

九十二、黄花子,治一切阴虚火盛脱阴脱阳之症,神效。同五味、盐炒焦下

饭,久吃令人白胖。

九十三、庵吕子,主治疮痈大毒,杨梅结毒,痘疔流毒等症,其效如神。捣敷

患处,亦最为有功。

九十四、梅花草,胃中冷痛、内疝症瘕即消;食积成痞,坚硬疼痛,服之立 瘥。

九十五、紫叶草,主治一切目疾,暴发火眼。采枝叶熬水洗眼,退内外障,一

切云翳,洗之如神。

九十六、紫背双叶草,或因水生瘿袋,噙之即散。

九十七、筋骨草(亦名暖骨草)治一切风湿筋骨疼痛,拘挛寒湿,脚气,遍身

癣疮疥癞,泡酒服,治一切痿软痰气,五劳七伤,服之如神。普济方治反胃吐

食,暖骨草独棵,民族地区经验,治一切肿毒初起,敷之即消。接骨用酒服末

五钱,三剂即愈。忌蛋蒜。

九十八、蛤蟆芸香草,治童男幼女虚热,诸药不退者,服之良效。产后数月发

热,不退凉者效。三钱引用童便点服。

九十九、缠瓜草,主治鱼皮癞、痘风疮、鱼风疮。一切风癞,洗之如神。

一○○、白沙蚓,主治小儿三十六惊风,六淫风邪疫症,男妇老幼中风不语,

或左瘫右痪,四肢不仁,捣烂火煅,酒下,神效。一治男子精寒阳缩,敷肚脐可兴也。



神奇的生肌丹秘方



此方是我中医临床工作中常用于治疗各种外伤性溃疡,手术后遗症,刀砍伤,摔打

伤,糖尿病溃疡等病的一个神奇秘方,疗效肯定,治愈率高,见效快,更是目前西医无法

治疗的疑难病症。

中医秘方一:大红升丹60克,煅石膏140克,冰片10克,麝香1克。

中医秘方二:煅象皮60克,煅珍珠120克,煅石膏200克,煅龙骨150克,煅甘石150

克,麝香3克,枯矾200克,白蜡150克,血竭60克,乌贼骨250克,儿茶120克,五倍子350

克,制乳香90克,制没药90克,冰片30克。

使用方法:如患处肌肉不红润新鲜,有腐肉,绵筋,干枯肉块,腐骨等必须先用上面

秘方一,拔毒祛腐生肌,至肌肉红润新鲜,如有楼管可用米饭于丹药调和做成线条插入,

肌肉红润新鲜后,在使用秘方二,至达到治疗痊愈,康复,根治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

共治疗大小溃疡哟7632处,治愈率达百分之96以上,疗效神奇。

献上我的师传秘方,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此



民间秘方的神奇效果,今献出来,让大家

使用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同事的弟弟明羽不幸患上风湿性骨髓炎已经三年,三年来不曾间断医治,什么

陆军总医院、海军医院、中医、西医都尝试过,钱花了几十万,可是效果甚

微。后来到广西灵山旅游,在一个景点的导游告诉他五里外有一个老先生对医

风湿病很有心得,于是明羽前往拜访就医。老先生开出的药方很简单内服外敷

1、 内服药 鸡骨草150克 、柳叶100克、放水1500毫升煎30分钟当茶喝;2、外

敷药 鸡骨草50克 、柳叶30克、土元4只剁烂用纱布敷瘀患处,三天换药一

次;就用这种偏方明羽三个月后风湿性骨髓炎居然切底好了。

本人自小习武及气功,得师传治伤药酒一方,使用几十年效果极佳,凡遇损打

损扭伤均用此药酒外涂后加上按摩,无不效者,一次散打过程中我右胁处被师

兄打伤,当即用此药酒搽上按摩五分钟左右,之后伤处未见疼痛也未留下后遗

症。也多次用此药酒为人疗伤,新扭伤均一次治愈。曾一位腰痛患者卧床不起

二天,下午3点多我用此药酒为其搽上并按摩十几分钟,到晚上8点多可起床走

动。第二天则去钓了几头鱼送来给我。今献出来,让大家使用以造福更多的患

者。 方如下:

泽兰10克,骨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枝子10克,归尾10克。浸泡药用

酒精一斤,外用。 此方对各种软组织损伤、扭挫伤、骨折,用“效果如神”来说

绝不夸张。

乳香30克 . 没药30克. 红花20克.川芎25克 .白芷20克 .骨碎补25克 . 土鳖虫25克 苏

木25克 .桅子25克 .大黄25克 .当归25克.制川乌20克 .制马钱25克 .田七30克 土鳖

子30克 生南星30克 .重楼25克 川断20克 冰片6克-

上药共研细粉,视损伤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炼蜜调成膏状(如骨折患者加入

十到二十克自然铜),然后摊入白布上,再撒少量血竭粉,外敷患处用绷 带

包扎既可。一付药可使用三至四天,也可加入透皮剂如氮酮等!

《橘井杂谈》调治风寒湿形成的身痹,腰膝怕冷、四肢麻木、关节刺痛、屈伸

不利、阴雨天加重,伤及筋骨发生拘急,取独活寄生汤化载,组成三痹汤,有

独活15g、羌活15g、秦艽15g、制乳香9g、炒没药9g、麻黄6g、白芷6g、干姜

9g、防风9g、川芎9g,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连用1-3个月。老朽临床试

用,疗效明显,是经锤炼的良剂。若加入黄芪40g,给予手足麻木不仁患者功

效最好,能超越其他处方。

此方为一老中医所传,已应用20余年。治疗跟骨骨刺非常效验,今拿出与大家

分享!处方:熟地20g 威灵仙30g 千年健30g 透骨草30g 沙姜30g 乌梅30g 地风

20g 鸡血藤20g 地骨皮20g 怀牛膝20g 桃仁15g 红花10g 荆芥10g 防风10g 老陈

醋3kg同煎,先熏、后洗患处(禁内服)。1次/日,1小时/次。每付药可用6

次。此方多一付愈病,不愈可加用一付。此方对膝关节骨质增生亦有良效…。



中药「附子」不传之秘

附子,乃治诸阳虚证及寒凝痛证之要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但其毒性较大,每每让医 家谈“附”色变。那么,附子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呢?临床应用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临床中药学专家郑 虎占教授今天就来讲解中药附子的临床应用! 获悉更多中药临床要讯,请点击:中药「菊花」不传之秘;中药「土茯苓」不传之秘;中药 「苍术」不传之秘;中药「柴胡」不传之秘;中药「黄芪」不传之秘;中药「茯苓」不传之 秘;中药「当归」不传之秘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 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 使用附子时,除需掌握其功主治外,还应特别关注其药性特点、炮制品、适宜脉象、用法用量等方面内容,以达 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附子大热,为治疗阴证的要药。其性禀雄壮之质,有斩将夺关之能,走而不守,能内能外,能升能。内可破沉寒 痼冷,治阴寒性腹痛、胸痛、泄泻等(如薏苡附子散、附子粳米汤);外能助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 (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升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如通脉四逆汤);降能领温暖药达下焦,以 补助虚衰之肾阳(如桂附地黄丸)。 附子为毛茛科乌头的子根。所谓子根,就是将附子块根种于地中,其当年旁生的根(子根)为附子,其原种的附子 块根则转为乌头。附子较乌头质重,可下行,功可温肾壮阳,回阳救逆。乌头(包括川乌与草乌)质地轻疏,善外 达宣通,祛风湿,止痹痛。《本草纲目·第十七卷》谓:“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风疾即用川乌头”。提及毒性,两药皆 有毒,但乌头更甚于附子。 附子主要功能有三,一是回阳救逆,主治阴盛格阳或阴盛戴阳之亡阳证,见大汗淋漓、四肢逆冷、呼吸微弱、脉微 欲绝等,可与人参同用,如参附汤;也可与干姜、炙甘草并施,如四逆汤。二是补诸阳,治疗诸阳虚证,如心阳虚 之心悸、气短、汗出、畏寒等,可配桂枝、炙甘草等;脾阳虚之腹痛、恶寒、便溏、尿清、肢冷等,可配干姜、白 术、人参、炙甘草等,如附子理中丸;肾阳虚之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可配肉 桂、杜仲、熟地、山茱萸、山药等,如右归饮;卫阳虚之自汗、恶风、易于感冒等,可配桂枝、芍药、炙甘草等, 如桂枝加附子汤。三是散寒止痛,治疗阴寒性腹痛与寒湿痹痛等,前者可配粳米、甘草、大枣、细辛等,如附子粳 米汤,后者可配白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等,如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医圣张仲景用附子有生品与火炮品两种,生品重在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白通汤、干姜附子汤等,主治亡阳证。火 炮品重在壮阳散寒止痛,如真武汤用炮附子以扶阳气,附子汤用炮附子以治肢节疼痛,大黄附子汤用炮附子以治胁 下偏痛等。当今临床上附子的主流炮制品有白附片、黑顺片和淡附片,这些均是用盐水或胆巴水(食盐的副产品) 浸腌后,经蒸或煮加工而成的。《本草正·上》云其药性:“腌者大咸,性大热,阳中之阳也,有毒……因其善走诸 经,故曰与酒同功。”可见,当今的制附子,辛热走窜性能更强。 附子性热,能除四肢厥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为阴寒证之常用药。其适应脉象应当 为沉细微弱,舌象当白滑。《本草新编·卷之三》谓“探其舌必滑”、“脉必细微”,“急用理中汤加附子一钱治之”,一言 中的。 由于附子有毒,入汤剂宜先煎,常用量需先煎30分钟以上,随着剂量加大,煎煮时间也应随之延长。四川医生的煎 煮经验是:以口尝不麻唇舌为度,如果感觉口舌发麻,就应再煎。另外,煎附子之水要一次加足,不宜中途加水。 关于附子用量,《中国药典》规定为3~15g。我曾统计3400余篇有关附子应用的文献报道,发现附子引起毒副反应 者,用量在每日20g以上者居多。但也与体质有关,有些患者服30g以上无不适反应,但有些服10g居然会出现严重 的不良反应。同时,我在临床上看到有患者携带“火神派”处方,一剂药用附子多达300g者,但其煎煮时间甚长(4小 时以上)。从文献与患者的用药反应看,附子无论用量多寡,久煎后服用是相对安全的。

附子中毒的早期症状是头晕,心悸,口、舌、唇、四肢发麻,语言不利,此时可用淘米水一大碗即服,有一定缓解 中毒症状的作用,然后可用甘草60g水煎服。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到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胸闷,心率 慢而弱,血压下降,期前收缩,体温下降,呼吸抑制,肌肉麻痹,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中毒早期可以洗胃处理, 有呼吸麻痹症状者,及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给氧;心跳慢弱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者可用利多 卡因,并及时送医院救治。传统理论认为,附子、乌头均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浙贝母、川贝母、白及、白 蔹等同用。 现代研究表明,附子有抗炎,镇痛,局部麻醉,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强心,抗休克,扩张外周血管,延长 凝血时间,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供参考。



真正的本人祖传方,这样验方不好找,搬来照用疗效妙!



真正的本人祖传面神经瘫痪的方子

升麻30,钩藤20,鸡蛋一个。

吃蛋喝汤,一日二剂。煎药时先利用蒸汽熏15分钟。

快的三日,慢的10天。有效者百分之九十九。

真正的本人祖传方。

用者信之则灵。

肾炎再难搞,喝完这4副药,浑身轻松全好了

本人大概7岁的时候得了“血尿型扁桃体肾炎”,治疗了半年多都不好

幸得一赤脚医生,微信搜索偏方秘方验方大全,当时他看完我的病情后,断定

还是急性肾炎(大医院都说是慢性肾炎)给我开了此方,说只要喝4副就行

了,果然我喝了三副药后检验指标全部正常,完全治愈了。主要材料

地龙12克、白术12克、蝉衣10克、茯苓15克、夏枯草10克、茅根15克、

泽泻12克、木通10克、益智仁12克、旱莲草12克

(加减:丹皮12克、生地15克、滑石15克、茜根10克)。

偏方用法

服用此方须注意不能吃茨实!

(一般医生都认为有肾炎的病人可以多吃茨实,可偏偏这位医生吩咐不能吃茨 实)。

验方效果

只要喝4副就行了,果然我喝了三副药后检验指标全部正常,完全治愈了,后

来我有个表弟也得了此病,服用此方也治好了。



脑瘫药浴方

五加皮12克、丹参12克、防风15克、艾叶15克、川牛膝15克、赤芍20克、桑枝3

克、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红花5克、桂皮5克、桂枝15克、黄芪20克

分享一个咽炎祖传方

供广大咽炎患者参考

主要材料

胖大海3-5克、红菇的皮3-5克、射干3-5克、北豆根3-5克

偏方用法

以上药物为一付,加水熬喝每日一付即可

早、中、晚各煎一次

验方效果

一两天便可见效,这个方子我经常介绍给身边的朋友用,效果甚佳

其中有位朋友是几年的咽炎,持续吃了3个月便没有异感了



治疗前列腺炎

绝对真实的验方2--6剂痊愈

方;地龙 12 虎杖 15 炮甲 12 萝卜子20 甘草 3木通8 车前子 20 黄芪 20牛膝12

黄柏15

我就告诉大家此方治疗前列腺炎疗效神速,2-6剂痊愈,大家可以验证,我用

此方无不应验

小验方真灵验,颈部诸病一齐痊

本方是家传验方用来治疗痄腮的,每用必验。而且对颈部,耳后淋巴结炎,甲

状腺肿大等颈部疾患亦有很好的疗效。

配方;昆布10克,赤芍15克,夏枯草12克,山慈菇10克。

用法;每日一副,水煎服。

小小验方真灵验,颈部诸疾一齐痊,这样验方不好找,搬来照用疗效绚

告诉大家一个乳腺增生的中药方

据说此方很管用,曾经吃好过6个人,效果挺好!这个方子早已给我提供了,

由于偏方较多,没有来得及整理,把它遗忘在角落里,今天趁着休息把此方整

理下,发表出来供女性朋友参考,我前期也发表了乳腺炎、乳腺增生的方子,

大家可以一起参考下!

治乳腺增生偏方:荔枝核20克,山楂核15克,橘核20克,赤芍15克,香附15

克,青皮15克,川芎12克,丝瓜络30克,每天一剂水煎服,至少吃10付药看效

果。此方很多乳腺增生患者服用过,疗效很好,希望转给更多患者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8】



面痛如燎

[病案]赵某,女,60岁。 1982年9月1日出诊。右侧三叉神经痛已五年余,每日

发作40~100次之多,每次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经用多种治法均不见

效。形体肥胖,面色潮红,口干口臭,面部剧痛难忍,如火烧火燎,舌淡、苔黄

腻,脉弦。

[治则]补中益气,升阳散火。

[方药]生甘草9克,防风6克,升麻3克,葛根9克,柴胡8克,白芍8克,羌活6克,党

参9克,牛膝10克,川芎9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3剂后精神好转,火燎肉裂

样剧痛明显减轻,疼痛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减少(每日6~7次),舌脉如前。原

方续服6剂。三诊时,诸症基本消失,面部偶有抽动感,舌稍红苔黄,脉弦。

前方去肉桂加僵蚕9克,蒲公英9克,诸药共研末,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

服。一个月后随访无复发。(见《陕西中医函授》1983年第1期)

[评析]升阳散火汤源出《脾胃论》,治四肢发热肌热,热如燎,扪之烙手等

症。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升阳散火,火散则热退,有散必有收,

用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以收耗散之津液,有散必有守,用党参、甘草甘

温以补中气之虚弱,加川芎止痛,牛膝引血热下行,肉桂引火归原。对于脾

胃虚弱,阳遏中焦,火郁发于阳经者,用之有效。今用以治疗三叉神经痛,体

现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而贵在辨证。(吕志连)



虚火头痛

[病案]刘某,女,成年。1975年10月25日初诊。八天前初感左侧头痛,渐次加

剧,且为阵发性发作,某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和神经性头痛。经用复方安比

针、安乃近、息痫酮、鲁米那、大伦丁、654一2等均不能缓解,服中药清

上蠲痛汤1剂,疼痛反剧,复加牙痛。两手抱头,床上翻滚,呻吟,牙关抖动,烦

躁不安,颜面潮红。痛甚时昏厥,必强压鼻根下方能苏醒。口不觉温,尿不

短赤,面发热而背部恶寒。舌淡、苔白滑,脉沉弱略数,两尺无力。

[治则]温肾,引火归源,佐以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生地30克,熟地30克,附片12克,肉桂6克,细辛3克,川芎6克,牛膝9克,全

蝎3克,制南星9克。令先服1剂,连煎2次,将药汁合一起分2次服之。次晨头

痛大减,能安然卧睡,唯张口时左牙关微微作痛。原方加钩藤9克,连服2剂

而愈。(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评析]头为诸阳之会,督脉上行颠顶,其支脉络于肾,故肾脏阴阳失调,尤能

引起头痛。本案为肾阳衰微,阴寒过盛,逼阳上越,命火上冲于脑所致。根

据陈修园《时方妙用》:“肾虚头痛,诸药不效,宜加味左归饮,如命门火衰

者,用八味汤。”即引火归源法。如辨证不明,误认实火,用泻火平肝诸法,则

火上加油,头痛必剧。(吕志连)



少阴头痛

[病案]李某,女,41岁。初起发热,头颠顶痛,继之呕吐抽搐,病已六天,经治不

效。某医院诊为“脑炎”,曾用脱水剂,抗感染及对症处理,脑脊液检查正

常。体检:患者精神萎靡,呈嗜睡状,恶寒蜷卧,手足冷过肘膝,汗出湿衣,头

汗如洗,体温37.7℃。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经治四天无效,请中医会 诊。

[治则]回阳救逆。

[方药]白茯苓30克,炒白术9克,炒白芍1.2克,制附片15克,干姜9克,吉林参15

克(另煎),肉桂6克。服1剂,药后16小时自感头痛显著减轻,汗出已止,恶寒

已愈十之八九,精神已振,四肢厥回。原方再服2剂,症状日趋好转,夜寐安,

可下床,上方又服3剂而痊愈。(见《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

[评析]人之元阳来自于肾,今汗出肢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脉沉微,此系心

肾阳微,脉来沉浮,四肢厥逆,汗出如洗,此为阳虚阴无以固,苔白而滑系火不

暖土,阴寒内盛,阳衰水饮内停之故,头颠顶痛,发热者,为心肾阳虚,虚阳上

越,故法用回阳救逆;本方为真武汤加参桂,方中肉桂、制附片大辛大

热、急救将脱之元阳,白茯苓、炒白术温阳以制水,配肉桂、制附片以消

阴霾,干姜之辛温祛中寒以回其厥,人参扶正益气,收其已散之津,炒白芍和

里以止痛,故用后收显效。(李祥云)



厥阴头痛

[病案1]程某,女,42岁。患者头顶剧痛,伴有呕吐,时发时止已有一年余。此

次发作已有半月,发作时全身畏寒,手脚发凉,胸胁痞满,干呕,吐涎沫或清

水,不能进食进水,脉沉细。诊断为厥阴头痛(神经性头痛)。

[治则]温中益气散寒。

[方药]吴茱萸9克,人参9克,干姜6克,大枣4枚,当归9克,川芎9克,半夏9克,肉

桂3克,藁本3克。连服4剂,头痛消失。半年随访,未复发。

[病案2]霍某,女,39岁。患者头顶痛、呕吐,时发时止已半年余。苔灰滑,脉

迟细。诊断:厥阴头痛(结核性脑膜炎)。

[治则]温中益气散寒。

[方药]吴茱萸9克,人参9克,干姜6克,大枣4枚,肉桂3克,藁本3克,当归9克,川

芎9克,半夏9克,全蝎1对,蜈蚣2条。共服12剂,症状消失而愈。(见《上海中医

药杂志》1982年第6期)

[评析]用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伤寒论》厥阴篇

378条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肝经,挟胃贯膈,布胁

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于督脉,会于颠顶。肝胃虚寒,浊阴

上逆,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乘胃,中阳不振,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故干呕、吐

涎沫,肝经与督脉会于颠顶,阴寒随经上逆,清阳被扰,故头颠顶痛。吴茱萸

辛苦大热,入于肝,肝温则木得遂其生矣。苦以温肾,则水不寒,辛以散邪,而

土不扰。人参固元气而安神明,助姜枣调营卫以补四末。加肉桂以助吴

茱萸温肾暖肝,当归、川芎助姜枣补营卫,半夏降逆驱浊:藁本引经至颠

顶,全蝎、娱蚣虫蚁搜剔瘀浊,平肝熄风止痉,(黄宣能) \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病案]洪某,男,46岁。1976年3月18日初诊。患者自1971年始右侧头面部三

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域呈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每日发作3~4次,每次持续1

~2分钟,突发突止。曾用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病情略有缓解。但从1974

年起上述部位疼痛加重,且发展到第二支分布区域,每日发作10余次,每次

持续5~20分钟不等,刷牙、洗脸均可诱发疼痛,疼痛发作时常摩擦疼痛部

位,致使右侧眉毛脱落,右眼眶上部皮肤增厚。患者经常头目眩晕,畏风而

不感发热,夜间常因疼痛而不能入睡。测体温38℃,其他无异常,苔白滑稍

厚,脉弦滑有力。患者曾在某医院神经科就诊,给予维生素、镇静剂、镇

痛剂以及封闭治疗均无效,建议行神经根切除术,患者惧怕手术而求中医

诊治。

[治则]祛风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4.5克,白芷6克,防风9克,白附子12克,制川乌9克,北细辛3克,全蝎9

克,蜈蚣2条,白僵蚕9克,炙甘草6克。服6剂后,感口干,加生地12克,再服3

剂。针刺:合谷(取左侧强刺激)、阳白、下关(均取右侧弱刺激),留针20

~30分钟,每5分针捻转1次,每日针1次。如此服药9剂及针刺而愈。以后如

上法治疗一周以巩固疗效,一直未复发。(见《新中医》1980年第3期)

[评析]少阳、阳明之脉均行于头面,风痰阻于少阳、阳明之脉络,导致气血

不通,故而头面疼痛。针刺取手阳明之合谷,促阳明之下关,足少阳之阳白

以祛风通络止痛。再配合中药,用防风、白附子、细辛、川乌、全蝎、

蜈蚣、僵蚕等祛风痰,通经络而止痛,用柴胡、白芷引诸药归经并上行头

面;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生地生津养血,防温燥药之太过。(李祥云)

偏头风(顽固性神经性头痛)

[病案]王某,女,48岁。1976年3月11日初诊。主诉偏头痛已历十五年,越发

越重,越发越频。发时痛势剧烈,如锥如刺,头部恶风怕冷,两目流泪,不能睁

视。多种中西药治疗,收效不著,尤其不能预防复发。舌质黯红偏紫,脉沉细。

[治则]祛风止痛。

[方药]香白芷18克,炒僵蚕18克,生川乌3克,生草乌3克,制川乌3克,制草乌3

克,生甘草6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服7剂后,头痛遂止,除自

觉口唇稍有麻木外,无其他不良反应。舌边有紫气,脉沉细。络中之风寒

已祛,气血尚亏,拟补益气血调治:潞党参5克,全当归9克,大白芍9克,甘杞

子9克,大川芎6克,法半夏9克,广陈皮6克,云茯苓9克,苦丁茶6克,炙甘草3

克。随防三年余,头痛未发。(见《张泽生医案医话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评析]偏头痛甚为难治,本案头痛,痛剧犹如锥刺,且有舌紫,局部怕冷,皆为

阴寒入络之症。寒性凝滞,瘀塞经隧,与风邪相搏,阻遏络脉,其痛尤甚。急

祛除寒,实为要着。方中用川草乌大辛大热,能祛风寒,除积寒冷痛,为驱逐

阴寒之要药,生用其性更烈,有毒之品,只能短时间运用,不可久服,僵蚕祛风

痰,通经络,白芷祛风止痛,且能引药上行,而达病所,甘草之甘,解乌头之毒,

使邪去而不伤正。药仅数味,制方谨严,且用散剂,量小而效高,可见用药不

在于多,而在于精。(马荫笃)



颠顶疼痛

[病案]陈某,女,67岁。1958年5月就诊。于5月3日起,因劳动后颈项渐感不

舒,日重一日,竟至颈项不能向左转侧,继则绕耳前后及颠顶部疼痛甚剧,且

感头部有火上冒,两手抱头则舒,如附近行人脚步稍重,即感头部震痛更

甚。且伴有耳鸣、口苦、咽干,心烦牙痛,两目干涩,牙关不能尽开,大便虽

解,但量少不畅,5月5日夜以来,终日端坐,不能睡眠。舌苔薄黄,脉弦微数。

[治则]泻肝平木,潜阳镇逆,滋阴降火。

[方药]龙胆草3克,山扼9克,黄芩6克,柴胡4.5克,生地12克,泽泻6克,白芍12克,

僵蚕6克,黄连4.5克,杭菊6克,2剂后,头部有火上冒感缓解,余症如上。继用

生栀子9克,伸筋草9克,僵蚕9克,双钩藤9克,磁石9克,川楝子9克,地龙12克,

生龙骨12克,黄芩6克,左金丸6克,生杭芍15克,龟版15克。连服3剂后,头痛

减轻,头部冒火感消失,颈项稍能转侧,大便二日未解,口唇焦干,舌脉如上。

投上方去左金丸、龙骨,加乌梅9克,麦冬9克,甘草6克。连服6剂后,诸症消

失。(见《福建中医药》1959年第5期)

[评析]本例为肝胆风火上炎所致。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挟胃贯膈,循喉咙,

上过目系,与督脉会于颠顶,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内背,绕耳前后,至肩下。此

两经循行之路,甚合患者所病苦之处,其表现一派热象,因此断定为肝胆之

火上炎,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用药对症,自然收效较快。(黄宣



雷头风

[病案]肖某,女,54岁。1976年6月25日初诊。头痛以颠顶为主,颅内如雷鸣,

头皮起核肿胀不能着枕,时作时止已二十余年。五六年前曾二次头皮跌

伤,之后头痛发作更频。近一二年症状加剧,每天发作并伴耳鸣、夜不能

寐,周身酸麻、欲吐等症,舌质黯、苔黄腻,脉虚弦。

[治则]补肾、搜风、通络。

[方药]露蜂房9克,僵蚕9克,藁本6克,王不留行12克,核桃肉9克,北沙苑9克。

服2剂药后,头痛减轻,头皮肿消失,脑鸣已减,但仍有抽搐。又服2剂,头痛头

皮肿消失。近因烦劳后又有头晕心悸,夜寐欠佳。处方如下:鸡冠花9克,

杭菊花9克,茯苓15克,石仙桃15克,女贞子9克,桑椹子9克,丹皮9克,泽泻9克,

夜交藤12克。服2剂以善后。(见《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第5期)

[评析]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本症由于肾气不足,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阻

闭阳络而发为本病。方中核桃肉、北沙苑补肝肾,益气血,填髓充脑,以固

其本,用蜂房,僵蚕搜风驱邪,佐藁本以引药上行达颠助散风邪,王不留行通

阳络。全方配伍合理,使肾固风驱,二十余年之沉疴仅服6剂治愈。(李祥云)



夜尿头痛

[病案]黄某,男,65岁。1988年1月7日诊。每有尿意时头痛且胀,颠顶为甚,连

及颈项,尿毕痛缓。目如脱状,昼轻夜重,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曾服补中益气汤、肾气丸无效。

[治则]温经散寒,升清降蚀。

[方药]党参12克,吴茱萸9克,生姜15克,红枣5枚,桂枝10克,升麻6克,甘草梢6

克。服2剂后,头痛好转。续服1剂痊愈。(见《四川中医》1989年第4期)

[评析]本例为阳衰气化无力,升降失常,浊阴寒邪循经上冲所致,尿毕浊阴随

之而降,故头痛渐缓。医者投吴茱萸汤加味而愈。(吕志连)

定时头痛

[病案]张某,男,49岁。1985年3月29日诊。自述每日凌晨四五点钟开始左眼

发胀,随之左侧头痛,胀痛渐剧,如爆如裂,到中午12点左右渐减而愈,日日如

此,经中西医治疗不效。刻诊脉细数,余无他症。

[治则]补血平肝。

[方药]当归30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石决明3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黄芩

10克。嘱发病前二小时服药,6剂痊愈。随访二年,未复发。(见《四川中医》

1988年第1期)

[评析]本例少见。早晨四五点钟属肝木,为木气上达之时,因其肝血不足,不

能涵肝,阳气有向外向上之势,其气乘寅卯木气上达之机上冲头目,故而发

病。其病机为肝血不足,故以四物汤加平肝之品治愈。(吕志连)



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痛

[病案]倪某,男,32岁。右颞颊部反复发作性局限浮肿已五年,浮肿范围小者

如鹅卵,大者如手掌,似拳状隆起。每次发作持续3~7天方退,但不数日又

发作,有时伴有荨麻疹,严重时伴有偏头痛、上腹痛。检查:皮肤划痕试验

阳性,嗜酸性细胞661/立方毫米。诊断为慢性复发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经

10%葡萄糖酸钙静注,奴佛卡因静脉封闭,自血疗法,针灸,口服苯海拉明、

冬眠灵、利血平及组织疗法,并请五官科作扁桃体切除等,均无效。又经

反复发作一年后,因伴有严重发作性剧烈头痛而来诊断。

[治则]养血活血。

[方药]生地9克,当归9克,白芍6克,川芎3克,服2剂后,症状显著好转,服6剂后

不再发作。四个月随访未复发,迄今已四年仍未复发。(见《上海中医药杂

志》1964年第2期)

[评析]本病为一种局限性的皮肤或粘膜突然发作的急性浮肿,一般好发于

口唇,或整个面部,亦有发于咽喉部,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窒息。发作时往

往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所以有时被误诊为胆囊炎、肠梗阻、

阑尾炎等。《备急千金方》曰:“突然面目肿起……口噤不得言。”认为本

病属于“瘾疹”。本病治疗上颇为困难,往往用中药养血活血之四物汤治疗

而收到较好的疗效。(黄宣能)



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案]李某,男,53岁。于1970年10月初诊。有高血压病史十年之久,血压高

时达22.6~25.3/13.3~14.6kPa(170~190/100~110毫米汞柱)。近因工作紧

张,突然发病。夜间去厕所时,昏厥在地,被人发现后,送到某医院。西医检

查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数日之后,请中医诊治。临证所见:神志

清,左半身不遂,右侧面瘫,头晕头痛,反应迟钝,面赤,记忆力减退。舌强语

謇,烦躁,舌淡、苔白滑,脉滑稍大。血压25.3/14.6KPa(190/110毫米汞柱)。

[治则]清心泻肝,通窍化痰。

[方药]决明子30克,生石膏30克,黄芩12克,龙胆草30克,川牛膝12克,川郁金12

克,夏枯草15克,苦丁茶15克,桑寄生30克,菖蒲9克,胆南星9克,瓜蒌仁30克。

3剂药后,血压降至21.3/14.6kPa(160/110毫米汞柱),头晕减轻,语言謇滞好转,

尚有烦躁,左手可稍向上抬举,手指略能动。自己回忆发病前说:只觉头

痛厉害,随即不省人事。舌淡红,脉滑。再以上方去夏枯草,加莲子心3克,

远志9克。续服3剂后血压正常,头晕大轻,烦躁减,言謇又好转,左半身活动

稍见恢复,尚不利,舌淡红,脉滑。治以益气通络为主:黄芪31克,桑寄生31

克,归身15克,枸杞子12克,生山药30克,杜仲9克,瓜蒌仁25克,菖蒲12克,陈皮

12克,胆南星9克,黄芩12克,龙胆草12克,再造丸1丸(化服)。上方加减连续服

药五个月后,头晕已除,语言清利,四肢运动自如,右面瘫消失,临床治愈。随

访一切正常,精神饱满,记忆力完全恢复,仍从事原工作。(见《新医药学杂志》

1979年第5期)

[评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的头痛。头为诸阳之会,当

热邪循经上逆,则与清阳之气相搏,又热灼络伤,迫血外出,以致瘀血内阻,经

脉壅阻,不通则痛。本例属心肝火郁,痰浊阻塞清窍,经络失于通达之候,立

法以清心肝之热,兼以通窍化痰。三诊时以益气和营通经达络为治,方中

重用黄芪、山药、枸杞子、归身、杜仲等,阴阳平调,气血双补,使机体功

能迅速得以恢复。(马荫笃)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尿潴留

[病案]彭某,男,57岁,1965年6月中旬,突然两下肢酸痛,痿软无力,一周以后,

下肢完全瘫痪,伴有头痛项强等症状。当地以痹症论治,未能收效。后经

某院作腰穿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症见头痛项强,下肢酸痛,

痿软乏力,不能屈伸,心悸心闷,恶心呕吐,口渴欲饮,少腹胀满,小便涩痛,大

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稍数、时见结代。脉搏100次/分,呼吸24

次/分,血压21.0/13.3kPa(158/100毫米汞拄)。小便化验:蛋白(+),红细胞0~4,

白细胞0~1。根据病史及临床脉证,辨证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经络阻滞,

决渎失职,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为当时的最大痛苦,虽属标证,急待解除,先用

通利法,内服八正散,外用麝香敷脐。观察三天,反而小便癃闭,形成尿潴留,

改行导尿术。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15克,地龙9克,川芎5克,赤芍9克,当归9克,红参5克,桃仁9克,红花5

克。4剂后下肢酸痛消失,且能自行屈伸,头痛琐强等症均减轻。但拔出导

尿管后,小便仍癃闭。以针刺治疗,取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阴陵

泉、三阴交,中等刺激,留针20分钟。拔针后约2小时许即排尿900毫升。以

后每天按原穴针刺一次,小便通利。中药服至7剂后,下肢活动基本恢复,但

又出现心悸失眠等症。改用滋阴、平肝、安神的药物:女贞子9克,桑椹

子12克,玉竹9克,生地12克,石决明30克,地龙12克,生赭石12克,合欢皮15克,

调理善后。共住院四十一天,临床症状消失,体质恢复,痊愈出院。(见《河南

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评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脑表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

言。本案年龄较大,血压偏高,属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破裂的可能较

大。临床表现肝肾阴虚为本证,由于下焦肝肾功能失调,导致经络瘀阻,下

肢瘫痪、尿潴留等急重证候,尿潴留由于是经络瘀阻,所以先用通利法、

导尿术,但无效,最后用新针疏通经络而收效。在本缓标急的情况下,先用

归经肝脾之活血通络为主的补阳还五汤解决下肢瘫痪问题,后用滋阴平

肝的药物调理善后。至于针药并投法,《伤寒论》中载有实例,如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对某些错综

复杂的病例,实行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马荫笃)



风眩(亨特氏综合征)

[病案]詹某,女,68岁。于1978年1月27日入院。入院时主症眩晕伴面瘫。八

天前自觉头昏、恶心,次日眩晕发作,如乘舟车,身体不能自主,以致卧床不

起,头部向左转动则眩晕加重,伴左耳耳鸣、重听、恶心、呕吐,吐出胃内

容物及大量黄色粘液样液体,头颈及左耳乳突部疼痛,并发现口角右偏。

经门诊中西药治疗未效。体检:体温37.3℃,血压18.6/12.0kPa(140/90毫米

汞柱),体瘦,苍老容貌,神志清,取右侧卧位,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眼球活

动无障碍,眼球震颤Ⅱ,左眼睑闭合不严,同侧额纹消失,左侧鼻唇沟浅,示齿

口角向右偏歪,左耳廓布针头大小疱疹十余个。眼底检查:老年性动脉硬

化Ⅰ。化验:血常规正常,胆固醇正常。此患者眩晕如乘舟车,闭目静卧

不敢言动,耳鸣、耳聋,恶心频作,呕多痰涎,味苦,纳食即吐,颠顶疼痛连及

项背,口角歪斜,便结尿赤,脉滑数。右兼浮意,舌尖赤少津。

[治则]祛风平肝,涤痰降火。

[方药]白菊花9克,蝉蜕6克,白僵蚕9克,荆芥5克,钩藤12克,板蓝根12克,代赭

石8克,地龙9克,竹茹10克,炒山栀9克,葛根6克,甘草3克。服药4剂,眩晕、呕

吐俱减,左耳廓疱疹消失,余症同前。守法继进,原方去荆芥、赭石,加白芍

9克。尔后在此基础上加减处方用药。服17剂药后,配以针刺治疗,取穴:

阳白、颊车、地仓、耳门、合谷等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前后共

服药35剂,于3月10日病愈出院。(见《中医杂志》1980年第12期)

[评析]本病西医诊断为亨特氏综合征,属中医眩晕的范畴。眩晕一症,历代

医家众说纷纭,但综其要者,其病因病机总不离乎风、痰、火、虚。其主

风者,多强调内风所致,如华岫云谓:“所患眩晕者,非外表之邪,乃肝胆之风

阳上冒耳。”本例则因外感风毒之邪而触发,故发病急卒,头项强痛,右脉兼

浮。患者平素操持家务,将息失宜,劳倦无度,真阴亏耗,肝阳易动,且劳倦伤

脾,健运失司,湿聚生痰,痰火内蕴,外邪得以乘虚而入,引动肝风挟痰火上冲

头目而发生眩晕,称为风眩。痰浊中阻,风痰扰胃失于和降,故恶心频作,呕

多痰涎,风痰走窜经络而致口眼歪斜,上壅于耳,清窍失灵,故耳鸣、耳聋。

药取白菊花、蝉蜕、荆芥、葛根祛风散邪,其中葛根尤能舒缓项背筋脉,

板蓝根善治病毒感染,配合山栀以清热降火,僵蚕、钩藤平息内风,赭石镇

逆平肝,配合竹茹尤能降痰涎,止呕逆,地龙善于活络;甘草调和诸药,共奏

祛风平肝,涤痰降火之功。服药后病势渐平,但真阴亏损显露,遂以平肝息

风,育阴化痰之剂,标本兼顾,辅以针刺调和气血,以收全功。(马荫笃)



眩晕(前庭脑炎)

[病案]刘某,男,35岁。患者于二周前因工作劳累,感头晕,走路摇摆不稳,继

而进食后喷射性呕吐。不能步行,舍身无力。来院收住神经科病房。体

检:血压18.6/12.0kpa(140/90毫米汞柱),体温36.8℃,脉率80次/分,呼吸18次/

分。一般情况较差,向右侧卧时有强迫性头位。头稍活动则恶心呕吐。

心、肺、肝、脾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双眼有水平震颤,向左视较明

显,眼底(-)。双耳听力,气导>骨导,韦伯氏征居中,咽反射存在,提腭好,伸舌

居中,左上肢肌张力略低,肌力5度,左下肢腱反射略低。左上肢指鼻试验

差,快速轮返功能差,反弹试验(+),两下肢跟膝胫试验尚正常,步态蹒跚。初

步拟诊:小脑病变(?),前庭脑炎(?)。入院后曾用抗生素、维生素等治疗

三十七天无效而请中医会诊。患者刻下头重脚轻,呕吐稀涎,舌有辣感,大

便三日一行,苔薄白微腻,寸脉稍滑,关脉弦。

[治则]化痰健脾利湿。

[方药]半夏9克,陈皮6克,茯苓9克,甘草4.5克,白术9克,芦根9克。2剂后吐痰

稍减,余症未瘥,舌苔黄腻,右寸脉滑数,两关脉浮弦有力。乃肝火上逆,挟痰

上冲于肺,则口舌发辣,犯胃则吐涎沫,大便干。予苦辛通降,平肝降肺法:

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酒军12克,积实3克,陈皮6克,芦根30克,竹茹10

克。煅石决明30克,川楝子6克,枇杷叶30克(包)。连服3剂后,呕吐止,头晕大

减,口中仍有辣味,大便干。后予育阴潜阳,清肺和胃:煅石决明30克,生牡

蛎30克,元参30克,芦根30克,枇杷叶30克,女贞子24克,当归6克,苁蓉12克,竹

茹10克。服5剂后,症情大有好转,可以散步。再予育阴潜阳,以固根本:生

白芍24克,生地24克,元参24克,当归6克,鲜石斛12克,煅石决明30克,生牡蛎

30克,甘草3克。共服20剂而痊愈。(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2期)

[评析]患者开始时主要为痰湿上蒙清窍,故予化痰健脾利湿。服2剂后,痰

湿稍轻,继以苦辛通降,平肝降肺法治之。服3剂后,又以育阴潜阳,清肺和

胃,则病情又为大减,药已中的故续育阴潜阳而收功。晨后诊断为“前庭脑

炎”。随访十四年,情况良好。(黄宣能)



药王庙古方秘方偏方;1天速降,百试百灵,



糖尿病:

主治:消渴症

处方:生山药20钱、生黄芪10钱、知母5钱、鸡内金5钱、葛根 5钱、五味子3 钱、天花粉5

钱、红花5钱、丹参5钱、山楂10钱、当归5钱、壳砂仁5钱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天两次,每次3钱,温开水送服。(此方15天的量),连用三个月见效。



6.治糖尿病方:

将灵芝10克,山药30克切成片,入沙锅内水煎,煮沸后以文火再煎40分钟,分早晚两次服

完,连服7天停用1-2天。



7糖尿病特效方:

症状:渴而饮水不止,久病服药不效者。药方:白芍、淮山、甘草各等份研末,每用一钱,

开水送服,每天早、午、晚饭前各服一次,连续服用7日可愈。有人患糖尿病数载,服此方

断根。

8黑豆治疗糖尿病:

黑豆30克,黄精30克,蜂蜜10克。把黑豆、黄精洗净,去杂质,一起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

毫升。浸泡10分钟,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离火后加入蜂蜜搅匀即可。每日1剂,当点心食

用,日服2次,每次1小瓶,喝汤吃豆。



民间老中医秘方验方祖传方,疗效百分百, 绝对有用 要收藏好



关注即送50本秘方验方书籍。分享名老中医的医话医案医论选编,并分享百家

秘方,千家妙方,十万金方。科普中医知识,让中医铸就美好生活。



『祖传秘方』长年风湿骨痛疗效百分百十斤酒验方

秘方:当归二钱,松节二两,人参二两,鳖甲二两,虎骨二两,牛膝二两,

杞果五两,茄根八两,羌活二两,蚕砂二两,独活二两,北防风二两。

用法:将上药以绢袋包好,放入高粱酒十斤浸泡两个星期即可服用。每天两

次,每次一大杯。

方解:本方具有抗风湿,止寒痛之功。主治顽固性长年风湿骨痛患者。临床

应用本方治疗多例,一般服药一副根治。总有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

年未见复发。荐方人:周洪范 台湾国际级名老中医

『祖传秘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百治百愈补肾活血汤

秘方:丹参、熟地各25g,龟板30g,生地、枸杞、山萸肉、仙灵脾、黄芪各

15g,骨碎补、当归各20g,丹皮、川芎各10g,木香3g,甘草5g。上肢骨折加桂

枝15g;下肢骨折加牛膝15g;足跟骨折加木瓜15g;腹泻加扁豆、云苓、白术各 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

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两至三次,饭后服用。

病例:李某,男,因外伤致右股骨干下三分之一处骨折,经当地医院手法整

复小夹板外固定两个月后,X线示骨折断端移位,骨不连接,骨折两端及膝关

节骨质密度明显降低,有透光区,骨质疏松脱钙。后经再次复位固定,并服用

本方加牛膝、白参、白术各15g。两个月后痊愈。

方解:本方主治各种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骨折后期断

端骨质疏松46例,结果全部痊愈。治疗时间最长65剂,最短45剂。总治愈率达

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祖传秘方』尖锐湿疣疗效百分百金钱草汤

秘方: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g,车前草、皂角刺、连翘、夏枯草各 10g。

用法:加水1000ml,浸泡一个小时后,武火煮沸,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剂,

十天为一个疗程。同时局部外用适量湿疹散:代赭石40g,枯矾、冰片各5g。

共研为细末,分装十至二十包备用。用时以茶水调为糊状敷于患处,或直接用

湿疹散干扑于患处。每日两次,直至痊愈为止。

方解: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尖锐湿疣七例,痊

愈五例;显效两例。未发现不良反应。治愈时间为十至二十天,平均十六天。

总有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祖传秘方』带状疱疹百治百愈苦参青黛汤

丹毒乃受毒性极强之连锁球菌所引起的疾病。其伤口若受感染,则皮肤呈现红

赤,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单独生于头部的,多由于风热湿毒之气所生,叫

抱头火丹或大头瘟;生于胫踝足部者,多由湿火下注所致,称为流火;游行于

全身的则多发于婴儿,是由胎火所致,称为赤游丹毒。丹毒发于肌表部分,发

作很快,初起时呈片状之红晕,患处肿痛,以后游行蔓延,红肿向四周扩大,

疼痛加剧,红晕之上起发黄水疱,破烂流水,痒痛并作,但生于头部者,较少

化脓,若毒重者,可能食欲减退,毒结溃烂,流出脓血,恶寒发热,有的会呈

昏睡状,若丹毒入阴囊,则必死无疑。此症严重的有入院治疗必要,但民间疗

法却可根治。

秘方: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白芷、双花、菊花、石菖蒲、青黛、

滑石、石膏各10g。面部丹毒去黄柏、石菖蒲,加升麻、薄荷;胸腹部丹毒去

白芷、石菖蒲,加胆草、山栀;四肢丹毒去菊花、白芷、石菖蒲,加桂枝、桑

枝或苍术、牛膝;婴幼儿丹毒加川莲、山栀。

用法:水煎300-500毫升,每日一剂,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

液合并混匀,分两至三次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主治丹毒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

疗30例,其中头面部7例,熊腹部16例,上下肢7例,均用本方治疗后,全部治

愈。治疗时间最长28天,最短3天。总治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

见复发。

『祖传秘方』血栓性浅静脉炎根治圣方仙人掌膏

秘方:蚤休、山慈菇、芒硝各30g,大黄20g,冰片6g,仙人掌120g。

用法:将前五味共研为细末,仙人掌去刺,一并捣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

换药一次。

方解:本方具有活血消肿止痛之功。主治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临床应用本

方治疗多例,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祖传秘方』腰椎椎管狭窄特效验方补阳还五汤

秘方:黄芪、寄生各30g,党参、当归、赤芍、牛膝、杜仲各15g,赤芍、地

龙、独活个9g,桃仁、红花各6g;腰腿痛甚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g;下肢麻木

甚加全蝎、乌梢蛇各9g;间歇性跛行黄芪加至6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

煎液合并混匀,分两至三次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临床应用本方

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三十六例,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荐方人:董超

『祖传秘方』肝硬化腹水百治九三效加味逍遥散

秘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泽兰、郁金各12g,鳖甲、牡蛎、穿

山甲各15g。湿热壅盛,有黄疸加茵陈、栀子、板蓝根各20g;大便秘结加大黄

15g;气滞血瘀,胁腹胀痛加元胡20g,丹参25g、青皮12g;脾肾两虚加党参、

黄芪、薏仁各25g,砂仁、肉桂各15g;体质壮实,腹大坚满,腹水较多加大腹

皮、冬瓜皮、泽泻、车前子各20g;阴虚火旺加生地、麦冬、石斛各18g,龟

板、地骨皮各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

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两至三次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疏肝软坚,健脾活血之功。主治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应用

本方治疗100例,痊愈46例;好转4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3%。疗效显

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荐方人:金远林



【祖传秘方】李家祖传治疗各种癌症和肿瘤秘方



【祖传秘 李家祖传治 各种癌症和肿 本方前三味药是祖传秘 究所 【配方】:生五灵脂 子 10g、生广木香 【用法】:将诸药研 每次 10g,生姜汁送 【注意】:不得吃人 【疗效】:一般病例3 疗效 100%,被称为神 献方人李清岩居士正 任何人不得私作主张修 若遭天谴,后果自 【献方人】: 李清



方】 疗 瘤秘方 方,第四味药是贡献人

研加。 10g、生黑牵牛 20g、生 香附

10g。 粉,加白醋调糊为丸,

阴干。

服,每天3-4 次。

参;孕妇不可用。 0分钟见效,经千余例 临验,

方! 告:同修绝不能牟取暴

利! 改药方,那会害死人!







祖传秘方:骨刺、骨质增生珍贵偏方



祖传秘方:骨刺、骨质增生珍贵偏方

资料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

出,务求秘方齐备,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所登出的秘方中,有的虽然题

目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

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的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

源。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百姓!

秘方:威灵仙、泰艽、独活、透骨草、寻骨风、五加皮、骨碎补、川芎、桑寄生各50g,红

花、桃仁、三七、三棱、乳没、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各30g,松香25g,牛膝40g,冰片 20g。

用法:烘干碾末备用。每150g为一份盛于纱布袋内缝固,再以白酒或陈醋浸透,以不滴水为 宜。

方解:用时将药袋置于骨质增生或疼痛部位,再用热水袋置于药袋上热敷。每日一至二次,

每次二至三小时。热敷时以微汗为佳。半月为一疗程,每袋药敷一个疗程。皮肤过敏者忌用,切

忌内服。

名医秘方 思想殿堂 备考资源 史海钩沉

情感驿站 百科大全 男欢女爱 星座风水

文学漫步 美食天下 网页特效 美容美体



老一辈人传下的断根秘方



这里有一个神奇药酒的配方,我称为神酒

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实践不下百例。对跌打或是经络不通有神奇療效。此方

是一位出家师傅传授的。配方如下: 透骨草(凤仙花)40g、 生乌头40g 、 乳

香15g 、没药15g 、生半夏40g 、川芎 40g、 防风 20g、威灵仙40g、赤芍40g 、

千金拔40g、四叶对(及已,四叶细辛)40g、 三七(打碎)40g 、制南星

40g、 肉桂20g、 当归20g 、伸筋草40g 、 桃仁 20g、 红花20g(后3位中药是后

加的)(注:方中乌头和半夏在中药里面为十八反,就是不能再一起放置,此

为外用藥药酒,无妨)。此为外用药藥,禁止內服。將此18种中药用5斤50度

白酒浸泡10天以上,然後將药渣去掉,就可以外用,用時将药酒涂抹在痛处,

用手拍打(为的是将药酒滲透到皮肤深层,一日三次。)对经络不通或是跌打

效果出奇的好。腰痛或是腰腿跌打损伤一般2天就好,面部神经麻痹用着效果

也非常好,望有缘人珍惜。此方非常灵验,不可生贪财之心。老辈人传下的止

血定痛良药:金刃独圣丹龙眼核,只取黑壳一层,炒研极细,每一两加冰片二

钱,和匀,再研,密贮。治疗各种不同程度外伤出血伤口神速愈合,止血止痛

立效。



愈人无数:治手脚麻木祖传断根秘方

土牛七全草一把,榕须一把,均为鲜品(干品各用50克以上,疗效不比鲜品

好)煎水服,日三次,三到七天可根治,病重者可多服些日子,此方对风湿骨

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土牛七在我们南方的村野路旁随处可见,榕须就是榕树的

气根。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疗人无数,每每神效,望得者多转告流传,造福患

者,不可用于赚取黑心钱。--------------------------------------------



扁桃体发炎

组成:生地黄30克、 麦冬30克、玄参30克、白芍12克 、浙贝母

15克、僵蚕15克 、姜黄10克、蝉蜕6克 、大黄10克、牡丹皮10

克、薄荷10克、山豆根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3剂为一个疗程。



乳腺增生

组成:熟地15克、肉桂6克、麻黄6克、鹿角胶12克(烊化)、白芥子12克、姜

炭6克、生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加减:肿块范

围大质硬者加浙贝母10克、牡蛎30克、穿山甲15克;肿块刺痛明显,脉沉涩,

舌质紫者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元胡20克;乳汁不行者加通草12克、王不留

行15克;气滞者加郁金15克、青皮12克、柴胡12克。



白发治疗

处方组成:当归30克、制首乌30克、侧柏叶30克。用法:先凉水1.5升浸泡60分

钟以上,然后大火烧开,转最小火慢炖1小时以上 放凉后,装喷瓶,每次洗完

头擦干后,在白发处及头皮喷洒3~5次,无需擦拭,等其自然晾干。

眼晴干涩,视物不清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柴胡15克 、黄芩10克 、 半夏15克、党参12克、甘草12克 、干姜3

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 、生地15克 、川芎10克、菊花5克、大黄5克、 大枣6

枚。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老年瘙痒治疗方

处方组成:石楠叶30克、石菖蒲15克、 白僵蚕15克 、威灵仙15克 、何首乌30

克、当归20克 、夜交藤30克、蛇床子15克 、 白芥子15克、紫苏叶30克、芦根

30克、 白蒺藜25克、生甘草9克 、胡麻仁15克 、台乌药15克。用法:每日1

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药王神篇(外科秘方)(二)



血瘤小者如膽: 大者如茄,以利刃割断,即用银烙匙烧红,一烙即止血,且不溃并不再生。或以水银,轻粉,樟

脑,镜锈,具母各钱,黄柏三钱,儿茶二钱,冰片三分,黄为细末擦之,即落。

-------------------------------------------------------------------------------------------

蜘蛛疮秘方:形如蛛網,癢不能忍,先用争麻絲搓瘡上令水出。吹以雄黄,桔礬等分为末,干擦之極效。

-----------------------------------------------------------------------------------------

鱼脐瘡秘方:生于肘肚與小脚肚間,拯疼痛。初起一二日,先用炙法,極易解散。内服用金银花一两,当归,黄芪

各五钱,生甘草,青垡,地榆各三钱,白礬一钱,水煎服。

---------------------------------------------------------------------------------------

治痔秘方:痔之種類甚多,如肛门旁生肉如鼠乳出孔外,时时流脓血者,名日杜痔。若肛邊腫痛生瘡者,名日酒

痔。肛邊有核痛,及寒热者,名日腸痔。若大便,輒有出者,名日血痔。

若大便难,肛戻久肯入,名日氣痔。统治之方亦甚多:

(一)儿茶,麝香,唾漳调敷。

(二)先以皂角烟熏之,次用鹅瞻汁调白芷末涂之。

(三)赤足,蜈蚣焙为末,與冰片少许周研,唾液调敷。

(四)生槐煎五分,皂角二两,麝香,雄黄,茛菪,丁香,木香,炙鳗镳鱼各二分,右各药为五丸,取净瓶可容听

者,掘地埋之,着一叠子于瓶上,鑽叠子作孔,纳火瓶中灰蓋之,然:纳药一丸烧之。以下部着叠孔上坐,便通 汗,盡一丸药,即止。



(五)以無花果葉煎汤熏洗,能止痛,極有效。

------------------------------------------------------------------------------------------

痔疮作癢秘方:水银,棗膏各二两同研,绵裹纳下部,即日蟲癢止。或以猪大肠六两,蚯蚓十余條煮融,去蚓食

肠,極效。



祖传秘方(内部特效方)公开了,都是一个个老中医拿手的绝技



腰椎间盘突出祖传秘方(内部方)

本方以补肾通脉为主,打通任督二脉,肾为后天之本,主骨生髓,颈腰椎病发

部位,在督脉两侧,用药按子午流注方用药。

A方(早晨药)补肾通脉散1号:炒川芎100克,追地风皮100克,蚂蚁虎100克,

甘草100克,麻黄100克,制乳没100克,威灵仙100克,苍术100克,制马前子30

克川牛夕100克。粉碎成细面,早饭后服6克。服用方法:把药面放水杯,放一

勺蜂蜜,用70摄氏度温水冲服即可。也可加工成水丸或者蜜丸服用。

B方(中午方)神经散:全蝎(清水无杂质)10克,蜈蚣10条,乌梢蛇15克,

每天中午饭后恩服用,每次3克,用法同上。

C方(晚上方)补肾通脉散2号:制乳没100克,三七100克,肉桂100克,蚂蚁

虎100克,淫羊藿100克,骨碎补100克,杜仲(炒黑)100克,穿山甲50克,威

灵仙100克,乌梢蛇100克,川芎100克,穿山龙100克,制马前子40克,用法同

上。每次6克。 特别提示:早方马钱子量为0.18克。晚方马钱子量为0.2克。早

晚共服马钱子0.38克,为安全量。 制马钱子的中毒量为大于等于0.8克,也就是

说制马钱子的用量一天绝对不能超过0.8克。 只要按原配方用药是绝对安全

的。



肺癌特效中药药方

肺癌特效中药药方:穿心莲10 生牡蛎15 昆布20 夏枯草10 佩兰10 半支莲10 郁金

12 蛤蚧一对 土贝母20 天冬10 海浮石20 山慈姑6 石上柏12 白花蛇舌草15 山楂10

鱼腥草(生)8 浙贝母12 麦冬10 芦笋10 丝瓜络10 丹参12 地龙10 神曲10 元参10

沙参12 七叶一枝花10 泽泻10 元胡12 麦芽10。制作方法: 将白花蛇舌草,佩

兰,鱼腥草除外,把其他药物全部粉碎过200目筛子后,混合均匀制的粉装备

用,再将白花蛇舌草,佩兰,鱼腥草加水按常规方法煎煮浓缩的液体,再将粉

末和液体混合搅拌均匀,用蜜糖制丸即成药。功效:对肺癌,特别是晚期有特

效。其治疗宗旨是杀灭癌细胞,吞噬癌细胞,修复癌细胞,将变异的癌细胞转

变成正常细胞。 这是我的经验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专治青光眼、白内障妙方

天门冬、人参、茯苓各二两 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各一两

菟丝子、甘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杞子、牛膝各七钱半

五味子、蒺藜、石斛、蓯蓉、川芎、炙草、枳壳、青葙子、防风、

黄连、乌犀角、羚羊角各五钱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服三钱,白开水送下。

夜明砂6克 猪肝100克 将猪肝切片与夜明砂搅拌,

蒸熟趁热服食。

石斛12克 枸杞子20克 用沸水泡,代茶频频饮之。

女贞子20克 黑芝麻15克 决明子10克 水煎服。

苍耳子25克 粳米150克 先将苍耳子捣烂,用纱布搅滤,

用水一升,搅滤出汁后与粳米煮粥食之。



飞蚊症茶(中医良药良方)

甘菊花9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0克,车前子12克。

功用:补肾养肝,清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亏,肝火上炎所致的眼糊,飞蚊症。

患者常觉眼前黑色茫茫,或如株丝飘浮,

或如蚊蝶飞舞,或如旌旗飘拂,五颜流色,虽闭目养神亦可至,然视力良好。

把上四味药放热水瓶中冲入沸水半瓶,盖闷约20分钟。

代茶频饮,每1剂。 宜忌:湿热上泛或痰湿内困者忌用。

“飞纹症”亦称''云雾移晴'' 为水轮疾患之一,多属肝,胆,肾三经病变。

肝肾精血不足,神水乏源,或失血过多,血虚生热;或悲忧郁怒,肝火上炎等症。

山萸肉酸涩微温,是补肾气,养肝阴之要摇。

枸杞子亦补肝肾,尤以养肝明目善长。



菊花,车前子均能清肝明目。

诸药合用,有补肾养肝,清热明目之妙。

马氏膏药方,治疗腰间盘突出

伸筋草50 豨莶草50 威灵仙50 独活50 海桐皮50 鸡血藤50 骨碎补50海

风藤50 木瓜50 牛膝50 杜仲50 当归50 乳香30 没药30上药入麻油3000

克内浸泡七日后炸枯并滤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将樟丹1300克慢慢倒入,

搅匀成膏,再将血竭50克研为细末,加入膏中掺匀备用.治疗时将膏药化开,

均匀摊于膏药布上,贴于增生或突出部位,六日换药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

程,一般连续贴用一到二个疗程临床治疗一百三十六例,全部获效,痊愈九十

五例,显效三十一例,有效十例.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颈椎病

处方:麻黄10克,防风20克,白术25克,桂枝20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生

姜25克,知母20克,炮附子(先煎)4O克,黄芪60克,何首乌15克,茯苓25

克,砂仁(后下)15克,柴胡40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半夏

15克,大枣(切)12枚。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两煎混匀三大碗,分三次服。

加减:痰盛者舌根发硬严重时,可用葶苈散,从大便排出痰涎,痰去则神清。

葶苈散:葶苈11克 ,白芥子11克, 甘遂4克。

研细,每次服2克。

痰湿会从大便排出来。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

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治疗湿疹-方--只有密药 没有密方



治疗湿疹-方 :

蝉蜕100克,龙骨50 克,研末,凡士林150克,调膏涂患处,本人临床屡用屡

验,为此广施与人。

用此膏,但需梅花针扣刺(一周一次或根据病情、年龄、体质酌情而定)后用

真空罐抽出恶血(毒),敷药膏每天一次。

2006年6月9日上午,由孙XX(在我诊所看过病)领来一患着,男,自述:名韩

世富,64岁,去年收秋,因年龄原因,跪在地里劳动,回家后小腿内侧起一小

红疙瘩,蚤痒,逐用手抓,随即渐渐扩大到内外二侧都起,蚤痒更甚,常阵

发,夜眠常常痒醒,苦不堪言,治疗不效,一直至今。

本人检查,踝至膑胫骨二侧,可见粒大小丘疹,密集有皮损,诊为湿疮,即用

上膏给与外涂,停留15分钟离开疹所,6月10日上午患着再次到来,述昨天下

午到现在已不蚤痒,可以入睡,但近踝骨内侧试呼有一点痒,不明显,可隐约

见有个别小丘疹,在次给与膏外涂,第三天来已经不痒,在次给药,临床治

愈。《说明:用上膏后,在丘疹处会出现赭色斑点,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脱

落,但继续敷膏可以尽快脱落。》

做为一位从事医学的人,要举一反三,这个密药不仅可以治湿疹,而且可以治

血栓性静脉炎等,加梅花针刺后,真空罐抽出血敷本药膏更效,我在临床上治

愈着可以说举不胜数。

牛皮癣用此膏效果也很好,但需加中药内服才可以达到彻底治愈。

一念善心起,上天功德已,一念恶念起,地狱火成衣。作者: 佛缘



皮肤科100种常用药膏汇总!(第1~20个)



[比心]点赞收藏,或许会用的着[比心]

【第1~20个】

1. 炉甘石洗剂

皮肤科老药了

具有止痒、消肿、收敛作用,用于虫咬皮炎、荨麻疹、麻疹、大部分水疱为主的皮肤病。

2. 红霉素软膏

物美价廉,杀菌消炎。

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导致皮肤问题,比如毛囊炎、脓疱疮,皮肤破损。

3.糠酸莫米松乳膏

有艾洛松和999皮炎平

属于中效激素,主要用于皮炎湿疹、蚊虫叮咬、汗疱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

(皮炎平还有一种乳膏,地塞米松乳膏,作用类似)

4.达克宁 咪康唑乳膏

属于抗真菌药膏,上市非常久了,有一定耐药现象。

主要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等等

5. 金达克宁酮康唑乳膏

和咪康唑乳膏一样,属于唑类抗真菌药。

6. 地奈德乳膏(力言卓)

目前国内就一种,属于弱效激素,安全性比较高。

用于儿童、成人的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蚊虫叮咬等。

7. 复方樟脑乳膏(邦力)

主要用于皮炎、湿疹、虫咬皮炎止痒。

这个不含激素。

8. 维A酸乳膏(迪维)

该药有三个浓度。

作用略有不同:

0.025%: 主要用于寻常痤疮、毛周角化。

0.05%: 用于寻常痤疮、扁平疣、黏膜白斑、毛发红糠疹、毛周角化症、银屑病。

0.1%:适应症和0.05%基本相似。

平时主要是0.1和0.025的比较多见。

9. 百多邦(莫匹罗星乳膏)

用于细菌感染皮肤病,比如毛囊炎、脓疱疮、疖子、皮肤感染等。

10.阿昔洛韦凝胶

主要用于:疱疹病毒,比如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水痘。

11.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因为是激素和抗真菌药的复合制剂,可以用于治疗:皮炎、湿疹、手足癣、股癣。

但要注意治疗癣时常需要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才可以。

12.夫西地酸乳膏

属于抗细菌感染药物,和百多邦差不多,渗透性更好。

用于治疗毛囊炎、脓疱疮、痤疮、甲沟炎、创面感染、须疮、红癣、疖等。

13. 干扰素凝胶

属于抗病毒感染类药物。

用于: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病毒疣等。

14.过氧化苯甲酰凝胶

主要用于青春痘,尤其是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

粉刺治疗的一线用药。

15.阿达帕林凝胶

往往和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合用,治疗寻常痤疮。

各种类型的痤疮,都适用。

16.喜辽妥乳膏

这个过去用于治疗脉管炎,后发现其对皮肤炎症和屏障修复具有一定作用。

目前可用于皮炎、湿疹、色沉、痘印的辅助治疗。

17.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

属于复合型抗真菌药。

用于手癣、足癣、股癣等。

18.阿莫罗芬擦剂

灰指甲首选外用药。

19. 他克莫司软膏

非激素类治疗皮炎湿疹药。

也可用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

20.硫软膏

主要有几类作用,杀虫可用于疥疮、阴虱、头虱治疗。

后面还有一些,大家可以到主页查看。

#我的门诊故事#



【原】透脓散..托里消毒散..内补黄芪汤保元大成汤



透脓散《外科正宗·卷之一·痈疽门·杂忌须知第十四》

透脓散内用黄芪 山甲芎归总得宜 加上角针头自破 何妨脓毒隔千皮

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宜。服之即破。

生黄芪四钱 山甲炒末一钱 川芎二钱 当归二钱 皂角针一钱五分

水二钟,煎一半,随病前后服,临入酒一杯亦好。

功效:益气养血,托毒溃脓

主治:气血不足,痈疮脓成难溃证

现代运用:多种化脓性疾病

汤头: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卷之一·痈疽门·杂忌须知第十四》

托里消毒散人参 芎芍芪归术茯苓 角针白芷银花等 桔梗甘草效如神

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者,宜服此药以托之,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溃,腐肉易

去,新肉易生,此时不可用内消泄气、寒凉等药,致伤脾胃为要。

人参 川芎 白芍 黄芪 当归 白术 茯苓 金银花各一钱 白芷 甘草 皂角

针 桔梗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脾弱者去白芷、倍人参。

功效:补益气血,脱里解毒

主治:痈疡邪盛,正虚不能托毒之证。

现代运用:慢性骨髓炎、化脓性中耳炎、角膜炎等

汤头:托里消毒参术芪,茯苓归芎芍草桔;皂刺银花与白芷,扶正托毒效称奇。

内补黄芪汤《外科发挥·卷一·溃疡作痛》(明·薛己)

治溃疡作痛,倦怠少食,无睡自汗,口干或发热,久不愈。

黄芪盐水拌炒 麦门冬去心 熟地黄酒拌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 白芍药

炒 远志去心,炒 川芎 官桂 当归各五分,酒拌

一剂,水二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功效:温补气血,生肌敛疮

主治:痈疽溃后,气血两虚证。

现代运用:痈肿疥疮、深部脓肿、以及化脓性炎症后期。

汤头:内补黄芪芎芍归,参苓草地麦远随;官桂姜枣益气血,生肌敛疮功效魁。

保元大成汤《外科正宗·保元大成汤·卷之一·痈疽门·杂忌须知第十四》(明·杨

继洲)

保元大成汤接命,参苓归术芪陈定,木香芍附草砂萸,枣姜五味功奇应

治溃疡元气素虚,精神怯弱,或脓水出多,神无所主,以致睡卧昏倦,六脉虚

细,足冷身凉,便溏或秘,胸膈或宽不宽,舌虽润而少津,口虽食而无味,脉

弦不紧,肉色微红,总由不足,大补堪题。

人参 白术 黄芪蜜水拌炒,各二钱 茯苓 白芍 陈皮 归身 甘草炙 附子 山萸

肉 五味子各一钱 木香 砂仁各五分

水二钟,煨姜三片去皮,大枣三枚,煎八分,食远服。服至精神回、手足暖、

脾胃醒、肉色红为度。上数症乃元气虚脱,已欲变坏之病,非此不回也。

功效:温补气血,生肌敛疮。

主治:痈疽溃后。

现代运用:痈肿疥疮、深部脓肿、化脓性炎症等。

汤头:保元大成用四君,芪枣归芍与山萸;姜附沉砂木香味,补虚敛疮溃疡舒。



奇效秘方

久治不愈胃病、溃疡专方组成:生黄芪15g,石菖蒲6g,蒲黄10g(包煎),乌贼骨12g,元胡

15g,白芨12g,白芍15g,枳壳10g,茯苓15g,炙甘草6g。用法:水煎服,一日3次。主治:脾

胃虚寒型胃病、溃疡。惜目前之西药、中成药多用于实热者,虚寒型却不为医者重视,大概

是受西医“炎症”的影响吧。处方来源:文革时云南一无名老医。

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成】徐长卿、平地木各15克,旋覆花(包)9克,代赭石(先煎)、丹皮各15

克,赤芍、制香附各12克,延胡索、连翘各9克,水炙甘草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日服2次。【功用】和胃清热,理气止痛。【方解】肝气失于疏泄,郁热犯胃,症见纳减神

疲、中脘胀满、隐隐疼痛、得噫嗳气稍舒。方中徐长卿、平地木健胃止痛;制香附、延胡索

理气、行滞、止痛;旋覆花、代赭石平逆除噫;丹参、赤芍调营活血;连翘、甘草清热缓

急。诸药合用,功效非凡。【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薏苡仁汤治疗痹证吴某, 女, 51岁, 1996年 5月18日就诊。颈部疼痛1个月,头项强直,转侧不

利,伴双下肢麻木,尿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缓。治以祛风除湿,活络通痹,方用薏苡仁

汤加减: 薏苡仁30g, 羌活、独活、防风、桂枝、麻黄、当归、川芎、川乌、甘草、苍术、生

姜、威灵仙、防己、萆薢各10g,水煎服,日服3次,3剂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风寒湿三气

杂至合而为痹,然血虚生风,阳虚生寒,脾(气)虚生湿是痹证之内在因素,即内经所言:“风雨

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痹证患者大都兼有脾虚之证,痹证之缠

绵难愈又多因湿邪粘滞之故。故治疗痹证当以祛除湿邪为主,重用薏苡仁,既除痹又补脾,

此外,还应酌加补脾之品。抑郁症的特效方子 抑郁症严重的称精神分裂症!我这里有一个秘

方,献给大家!【处方】:菖蒲15克 茯苓15克 醋白芍15克 醋青皮15克 醋郁金15克醋香附15

克 姜栀子15克 姜半夏15克胆南星6克 化橘红15克 海浮石15克 川贝母15克 广木香12克枣仁15

克。灯芯 朱砂为引

【疗效】:此方我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都非常有效!一般十付 ——二十付即可痊愈!

失眠治疗特效药酒方【处方组成】酸枣仁45克 桂圆肉65克 西洋参45克 五味子45克 大红枣65

克 枸杞65克 甘草30克 肉桂30克 冰糖250克。【制法】以上诸药放入酒罐中加入5斤40℃左右

白酒密封浸泡一个月,喝一半后再加入2斤白酒浸泡到喝完为止。【服法】每天睡前喝1小杯

(15毫升)。

阴虚盗汗中医中药治疗验方【处方组成】熟地30克 山茱萸15克 人参6克 白术9克 地骨皮9克

沙参9克 北五味子3克 桑叶10片。【用法】每日1剂。以上诸药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浸泡

30分钟,大火煮沸后,转为小火煎40分钟,将药液倒出用碗盛住备用;再加水,大火煮沸后,

转为小火煎40分钟,将药液与第一煎药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饭后一小时温服。【疗效】2剂

汗少,4剂汗乃止,10剂汗不再出矣。

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黄芪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良姜10克、枳实15

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炙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功能】益气理气,温中散寒,活

血化瘀。【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加减】胃痛重者加玄胡15克;腹胀重者加厚朴10克、青

皮10克;消化不良者加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克、炒山楂15克。【说明】代医学认为萎缩性胃

炎是胃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局部微循环障碍而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缺

氧、糜烂。活血化瘀法能改善微循环,以促进萎缩的胃粘膜腺体的营养供应,使萎缩的腺体

再生而获效。

小儿慢性腹泻奇效秘方小儿腹泻贴:丁香、木鳖子各10克、肉桂、吴茱萸、木香各5克、苍

术、五倍子、白胡椒各15克。研粉瓶装密封备用。每次取1—2克,酣调为膏状敷脐,绞布固

定。治小儿慢性腹泻堪称一绝。急性腹泻禁用!治心悸胸闷、气短口干、房性早搏和室性早

搏组成:太子参15克、寸麦冬10克、五味子6克、全当归15克、炒赤勺12克、紫丹参20克、茯

苓12克、柏子仁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炙甘草6克(早搏频发时倍量)。 功能:益气养

阴,活血通脉。 主治:心悸胸闷、气短口干,脉细或结代之气阴两虚、心血瘀滞之证,即现

代医学中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用法:每日一剂,头、二煎合并分早晚服。 加减运用:胸闷

者加合欢皮12克、佛手6克;心前区痛加川郁金10克、延胡索10 克、娑罗子(开心果)10克、

失眠加酸枣仁10克、生龙骨30克、(先煎)、首乌藤15克、口干、心烦者加黄连5克、生地15

克;纳少脘胀加炒白术10克、炒积壳10克;便秘加决明子12克、积实10克;脘痛加白檀香3

克、砂仁5克(后下);肋痛加柴胡10克、炒白芍10克;心动过速加灵磁石30克(先煎)、炒

枣仁10克;心动过缓加制附片10克,桂枝10克。 注意事项:凡过早搏动辩证属阳虚或痰浊者均

不宜应用本方。

溃疡止血方(粉)——溃疡出血组成 :溃疡止血方: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

草5克、当归6克、白芍 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牡各

15克。 溃疡止血粉:乌贼骨三份,白芨二份,参三七粉一份。 煎服法:溃疡止血方以水二

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约350~400毫升,每日一 剂,每煎二次,早晚频服。溃疡止血

粉以乌贼骨、白芨、参三七粉按比例合制共 研极细末,每次5~10克,每天2~3次,温水服

下。 功效:溃疡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 活血化

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出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加

减运用:若肝郁气滞,暴怒伤肝动血,则宜加疏肝和血之郁金6克、焦栀6克、 当归6克、赤芍

10克、丹皮6克、牛膝12克,去益气生血之品如生芪、太子参等;热郁气滞和降失调、久病伤

络者可清中止血,加炒川连3可、橘皮6克、姜夏10克、 炒竹茹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胃阴

亏虚、内热耗津伤络者宜养胃阴,酌加沙参12克、麦冬10克、川石斛12克、玉竹12克等,去生

芪、白术;按语 胃脘胀痛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 方。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



治头痛秘方



方一 乳香消风散(《元·御药院方》)

[组成]乳香6克,细辛6克,川芎30克,自芷60克,南星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每交人3克或6克,擦生姜,热茶点;他。

[主治]诸风眩,偏正头疼,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巨阳风

虚,耳作蝉鸣,目涩多睡。鼻塞声重,清涕不止。

方二独活丸 (《元·御药院方》)

[组成]独活30克,川芎30克,甘菊花30克,干蝎6克,防风30克,半夏 60克。

[用法]上五药同为末,以半夏末用生姜自然汁二大盏,煮如膏,和丸

如豌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荆芥薄荷汤下。

[主治]风气上攻头目疼痛,昏眩不快,利膳化痰。

方三芎天麻丸 (《元,御药院方》)

[组成]川芎60克,天麻15克。

[用法]上上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 下。

[主治]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亩自浮肿,或心烦闷,旋运欲倒。颈项

紧急,肩背拘倦,神昏拘倦,神昏多睡,肢体烦痛,皮肤瘙痒。

方四 太白丸(《元。御药院芳》)

[组成]天麻45克圳芎45克,附子(炮去皮脐)60克,细辛(去苗叶)60克,天

南星60克,白附子150克,半夏450,克,蝎稍30克(炒),寒水石(烧

熟)1500克,白饿蚕(炒)90克,人参15克,阿胶9克(炙令熟燥)。

[用法]上十二味同捣罗为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

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主治]诸风头旋,额角偏痛,肢体拘倦,痰盛气壅,鼻塞声重,咽膈

不利,清爽神志,解利四时邪气。

方五 芎黄汤 (《元·御药院方》)

[组成]荆芥穗9克,全蝎五个(炒),大川乌头两个(炮去皮脐,切

碎,炒黄色),川芎15克,细辛(去苗叶)重5克,雄黄(研,水

飞)3克。

[用法]上昧各修制毕,碾罗为细末,每服1.5克,莱少许,白汤点服,

不拘时候。

方六甘菊花荆芥汤 (《元-御药院方》)

[组成]甘菊花15克,防风15克,旋覆花I5克,川芎15克,皂角(酥炙,去

皮子)30克,石膏30克,积壳(麦炒,去穰)22克,炙甘草22克,荆芥

穗22克。

[用法)上九昧药捣罗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

至六分,去滓,食后热服。

[主治]风痰头痛,咽膈壅闷。

方七 羌活丸 (《元·御药院方》)

[组成]羌活(去芦头)30克,甘菊30克,麻黄(去节根)30克,川芎30虎,防

风(去芦头)30克,石膏(细研为末)30克,前k期(去芦头)30克,黄

芩30克,细辛(去莳)30克,甘草(刨烂),30克,枳壳(去白)30克,

白茯冬(去皮)30克,蔓荆子(去白皮)30克,朱砂(飞研)1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和线服四十丸,生姜

汤下,不拘时。

[主治]风气不调,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先觉不

安;或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遍身拘急等。

方八 贴头止痛膏 (《清,光绪皇帝医方》)

[组成]荆芥7。5克,穿山甲(炒)4.5克,白芷7.5克,蝼蛄4.5克,干蝎

(去毒33克,土鳖早3克,牙皂4.5克,冰片0.9克,僵蚕3克,南薄荷1.5 克。

[用法]共研极细面,用蜂蜜调匀,摊于布光上,贴两太阳穴。

方九 祛风清上洗药方 (《清·光绪皇帝医方》)

[组成]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天麻3克。

[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疱。



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偏头痛效。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

神经性头痛。【处方】川芎30g,赤芍30g,白芍30g,炙甘草10g,细辛5g,代赭石15g【用

法】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主治】血管性头痛【加减】中医叫偏头痛,西医称血管

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



【秘方汇集】中医教授主任级绝密经验

【秘方汇集】中医教授主任级绝密经验一.中医药大学孟景春教授的经验方:?1.久咳方?方

药及用法:沙参30克,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四、以下10方为南京中医药大学

孟澍江教授经验方:??口舌生疮方...



民间接骨匠不传秘方:骨折接骨镇痛第一方!

1

笔者有一远方亲戚,在干活时胫骨被砸,严重骨折。当地乡镇医院医疗水平有限,拒绝收治,便只能去县医院接 受了手术治疗,恢复得较理想,但未痊愈。住院一个半月后便回家了,在家中因行走时闪了一下伤处便复发了, 伤口处皮肤破损,流出了脓血,疼痛十分严重,不能动弹。由于距离医院较远,便只能派人去请来当地的一个接 骨匠(在农村,会有一些人专门跟随有经验的医生学习接骨,这些人成为接骨匠)。这个接骨匠看了之后,也没 说什么,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用夹板固定了骨折处。然后让伤者家属和他一起回家去配药。 这个接骨匠并没有把药方告诉伤者的家属,只是配好药后,让伤者家属帮忙煎。煎好后,只让把药汤带走了,药 渣却不让带走。笔者的亲戚服了 1剂药,疼痛便有所缓解了 ,一 共服了 5剂,基本上就好了。 笔者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惊,治骨折还有这么神奇的中药。在假期,笔者便专门去看望了这位远房亲戚,实际 上是想见识一下这位接骨匠。开始,接骨匠并不愿意和笔者多说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农村,靠着这种秘方 为家中增加一些收入,是很常见的事情。后来在笔者的多方努力下,他将药方告诉了笔者,并嘱咐笔者不要告诉 附近的人。看了药方之后笔者自己也挺惊讶的: 骨碎补25克,祖师麻15克,当归身2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血竭10克,儿茶6克,自然铜(醋淬7次,研为细末)20克,土鳖虫(研为细末)25克。

上述药材(除后两味外)用水浸泡30分钟后煎两次,头一煎20分钟,后一煎25分钟。将后两味药单独包起来,待 其他药煎好后,直接冲进去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一般4剂即可见效。

这是中医骨伤科很常用的一个协定方,那在他那里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2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往往伴有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需要将其复位、固定,并进行功能 锻炼,使功能恢复。在中医上千年的历史中,流传下了许多治疗骨折的良方。

自然铜是接骨良药,长于促进骨折愈合,是伤科的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能促进骨痂生长并成熟,且对病 原性真菌有拮抗作用。

骨碎补能够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鳞水平,有利于骨折愈合;此外,骨碎补中的双氢黄酮苷还有明显 的镇静、镇痛作用。

血竭、儿茶常在外科中一起使用,能够活血定痛、化瘀止血。

乳香、没药也是外科常用的药材,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祖师麻、当归可增强止痛作用。

但是,这个处方虽然止痛、促进骨折愈合有效,但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位接骨匠继承了民间骨科专家的触 诊经验,对人体的骨骼系统十分熟悉,有着十分高超的丑法接骨技术。将骨折的部位准确地对接是取得疗效的基 础。如果不能准确地对接骨折部位,那么再神奇的药物也是枉然。

接骨神方(邹仲彝方)

【组成】土巴戟、苦参、兔耳风、苎麻根、大泽兰、凤尾草、见肿消、水案板、鱼鳅串各等分。

【用法】水煎,白酒为引温服。服后即将药渣捣烂,加白酒炒热,贴患处,用布扎紧,日后再将药渣取下,复加 酒炒热再贴患处,仍旧扎紧,不日而愈,伤重各用15g,伤轻酌减,3日服1剂。

【主治】骨折。

【证析】跌打损伤,伤筋断骨,经过手术复位,对位良好以后,即可使用此方。

【病机】跌打损伤,筋断骨折。

【治法】接骨理损法。

【方义】此方有活血散瘀、止血消肿、接骨续筋之功,方中所用土巴戟,《中药大辞典》无此药名,余意是指虎 杖(邹老家乡多生此物,草药都是就地取材)。本品为蓼科植物的根茎,《医林纂要》记载此药“敷跌伤折损处,可 续筋接骨”。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本草纲目拾遗》谓治“跌仆损伤”;《分类草药性》谓“疗砍伤、跌 仆,敷续筋骨。”兔耳风为菊科植物光叶兔耳风的全草。《峨嵋药植》渭“治跌打损伤”。大泽兰即华泽兰,为菊科 植物全草,《生草药性备要》谓“治跌打损伤。”凤尾草是指凤冠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剑叶凤尾蕨全草。《生草药性 备要》谓“治跌打折伤”。见肿消即三七草,为菊科植物三七草全草。《百草镜》谓治“金疮止血”;《中药大辞典》



谓“治跌打损伤”。

今集六种擅治跌打损伤、接骨续筋之品,能呈接骨理损之效。鱼鰍串为菊科植物马兰全草,《中药大辞典》谓本 品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创伤出血”亦可应用;水案板为眼子菜科浮叶眼子菜全草,《中药大辞典》谓 有“解热、利水、止血之功”;苦参有清热解毒燥湿作用,配此三药,可以预防伤口感染,制止出血,燥湿行津,兼 顾各个方面,故方投之有效。

【应用】邹老云:“此方乃余曾祖父总结一生之临床经验而成。遗传至祖父、父亲到余,已及四代。累代用之,无 不应手如神。本方专治跌打堕仆体,闪挫损伤。骨折筋断。历代用此方专治骨折而告愈者,数以千计,真神方 也。”

【歌括】

接骨神方泽兰疗,虎杖麻根凤尾草,

苦参马兰水案板,兔耳风配见肿消。

用于骨折疼痛的其他偏方

1接骨草酒

将新鲜接骨草叶500克捣烂,加少许无水乙醇(可在药店买到),炒至略带黄色,然后用文火煎2小时,搓挤出药

汁过滤。配成50%酒精浓度的药酒(药汁与无水乙醇比例1:1)便可应用。

使用时,骨折部有纱布包敷、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将接骨草酒滴入小夹板或石膏下至纱布浸湿为宜,每日2~3次,

成人每次50毫升,儿童酌减。适用于骨折新伤。

2茴丁香酒

茴香15克,丁香15克,樟脑15克,红花15克。取白酒500毫升,将全部药物浸于酒中,1周之后取汁使用。 使用时,用棉球蘸药汁涂于患处,再用白炽灯近距离照射患部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骨折后 期,局部有肿胀。

3接骨验方

螃蟹10个(焙黄),甜瓜子120克(焙黄),土鳖虫12克,骨碎补15克。上述药材共研为细末,每次12克,每日一 两次,用黄酒冲服。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适合陈旧性骨折的偏 方

一般在3周之内的骨折称为新鲜骨折,而3周以后的骨折称为陈旧性骨折。二者都表现为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

到破坏。外伤性陈旧性骨折因其坚固性受到影响,及时在极轻微的外力下,也可以引起新的骨折,这种陈旧性骨

折会对患者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陈旧性骨折其实就是骨折愈合及不愈合不完全或迟缓愈合。

造成骨折迟缓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很多,如年老体弱、气血虚衰、全身营养极度不良、损伤局部血液供应不佳、

局部损伤较严重、断端间夹杂有软组织以及损伤处存在感染等。对大多数病人而言,重要原因还是处理不当,断

端整复不够理想,或由于骨折局部固定不佳,外固定力不足,骨折断端某些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未能控制,如

扭转、牵拉骨折受伤的部位,使骨折的断端分离,而不能愈合。

出现上述情况,不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准确对位,还要重新固定好骨折部位。同时再服用一些食疗方,以促进骨 折愈合。



1偏方1

用料:鲜螃蟹500克,黄酒适量。

方法:将新鲜活螃蟹捣烂,取250克用热黄酒冲服,剩余蟹肉涂敷在患处。



2偏方2:詹景山方

用料: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 克。

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天2剂。



3偏方3:黄芪粥

用料:生黄芪50克,粳米100克。

方法:将生黄芪煎浓汁,然后用黄芪汁加粳米100克,熬成粥,早晚食用。

4偏方4

用料:生姜16克,猕猴桃树根16克,韭菜65克,白酒少许。

方法:将生姜、猕猴桃树根、韭菜一起捣烂,加入少许白酒调匀。将药敷于复好位的骨折处,然后用纱布包扎 好。

骨折愈合期饮食注意事项

骨折在愈合期的饮食也很重要,如果饮食不当也会造成骨折愈合不完全,陈旧性骨折就更应该注意饮食禁忌了。

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盲目补钙。2.忌过多吃骨头汤。3.忌饮水少。4.忌过食白糖。5.忌长期服用三七片。6.忌偏食。7.禁饮果子露。



祖太老爷留下传男不传女的祖传秘方十分 珍贵



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流鼻血珍贵偏方三剂根治,永不复发

秘方:胆草、槐花、老藕节、生地、甘草、当归、炙甘草、白芍、丹皮、知

母。

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方解:本方专治鼻出血的祖传秘方,治愈率百分之百,永不复发,三付根治。

此方乃我的祖太老爷留下传男不传女的祖方十分珍贵!用药时不必禁忌,没有

副作用,放心使用

腰突神奇验方

秘方:海马,穿山甲、地龙、鳖甲、人参、三七、细辛、龙骨;血竭,樟脑、

没药、朱砂、牛膝、熟地、莪术、全蝎、、蜈蚣、马钱子、麦冬。

用法: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子,搅匀。治疗方法:每次取60g为一剂药,用

蜂蜜调成糊状,帖于腰突病变处。每剂药贴三天,八剂药一个疗程。

方解:刺激经络俞穴(主要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所谓俞穴),可激发全身

经气。不需配合服用其他药物。总有效率94%。CT复查19例还纳(彭出型及其

他类型)。献方人:大海中医

让你耳不聋眼不花,腰不酸腿不痛,齿不落发不白的宫廷御方

【配方组成】龟板,肉桂,黄芪,当归,生地,茯神,熟地,党参,白术,麦

冬,五味子,陈皮,枸杞,川芎,防风,羌活。

【配制方法】将以上诸药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侵入酒中,以酒能淹住药袋为

止,封闭半天以后,早午晚各饮一杯。连服两剂,不但会使白发变黑,而且身

强体壮。

重型肝炎速治速愈神方

秘方:赤芍,茵陈,败酱草、连翘、白茅根、滑石、车前子、秦艽,郁金、枳 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方解:本方具有凉血化瘀,通下解毒之功,适用于重型肝炎。方中诸药合用,

使血凉则血中热自清,热散不致煎熬血液成瘀。瘀去则使脉络通畅,可清除瘀

热滋生之源,使血得凉循经。瘀得清而散,脉得通则畅行,而促使肝功能恢

复,病情迅速痊愈。荐方人:金远林

治疗头晕血稠验方

前年偶的此方,当时没有在意,后来抓药的人越来越多,我把它记下来,病人

都反应效果很好,而且要求是半年吃一服。

当归,川芎,赤芍,白芍,葛根,红花,鸡血滕,丹参,甘草,全虫

肿瘤用方

黄芪 仙鹤草 山药 橘络 石斛 灵芝绿梅花 无花果 酸枣仁 竹茹 谷芽

横纹肌肉瘤

外用麝香 冰片 小金丸 米醋泡十天,然后外涂局部。用棉签蘸醋外用,一天外

用3到4次

根治阳痿的验方

处方:鸡血藤,补骨脂,熟地黄,菟丝子,蓝布正,水煎服,每日1剂,温

服。本方适用于阳痿,特别是因阴茎被扭伤、擦伤、久坐等导致的阳痿患者。

阳痿日久,阴血易伤,血络不通,阴器不勃而痿。本方具有补益肾气、养血生

精、活血通络的功效

肺炎

处方:苇茎 ,薏苡仁 ,冬瓜仁 , 桃仁 ,牡丹皮 ,桔梗,甘草 。

注:如果病人同时有便秘,再加上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 其中芒硝不要煮,待其

他药 煮好后再放入。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两煎混匀,分二次服

红疹、皮炎、瘙痒治疗方

【治法】疏风除湿、清热养血。【方名】消风散。

【处方组成】荆芥 防风 蝉蜕 牛蒡子 苍术苦参 木通 石膏 知母 生地 当归 胡麻

仁 生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温服。

【禁忌】服用本方期间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

治疗肩周炎特效方

【处方】党参 熟地 当归 川芎 木瓜 秦艽 云茯苓 川牛膝 五加皮 制川乌 川杜仲

羌活 独活 枸杞子 威灵仙 甘草 川姜黄。

【用法】酒泡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骨刺中药方

【处方】知母 牛七 黄芩 薏仁 生甘草 龟板 黄柏 桂尖 天麻 白术 独活 白芍 木瓜

归尾 苍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服用。

霉菌性阴道炎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木贼 香附 苦参 地肤子 白癣皮 黄柏 黄连 野菊花 土茯苓 蛇床子

百部 川椒。

【用法】以上诸药煮水坐浴

治肺癌特效方

【处方】王不留行 三棱 莪术 海藻 半枝莲红花 桃仁 丹参

【加减】若属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茯苓;若属血虚者,加全当归、何首

乌、阿胶(烊化、冲服);若属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百合、天花粉;若属

阳虚者,加制附子、官桂,补骨脂;若胸水多者,加葶苈子、鱼腥草、桔梗

各;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苏子。

【用法】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



【祖传秘方】50年代手抄祖传秘方集锦

【方出】新店卫生院张秀明●中医治疗破伤风百打百中建奇功【处方】当归5钱红花2钱杭

白芍3钱黑山枝(即:栀子炒存性)3钱黄连1钱钩藤4钱灵仙3钱大艽(秦艽)3钱虫退1两胆星

2钱牛膝3钱木瓜3钱全虫2钱二花3...

用药双法:升左路降右路!【附圆运动药性表】

中药配伍口诀

治疗便秘效方达原饮加味

黄煌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

右寸脉大是胃气不降;左尺脉大是脾气不升。

乙哌立松是治疗肌肉痉挛、疼痛的常用药,医生提醒:3类人群慎用



秘方,治疗方



男士阴阳双补秘方

续断27G,黄芪20G,何首乌15G,制首乌16G,红花14G,茺蔚子10G,蒲黄7G,白术12G,

桂心10G,白蔹9G,柏子仁9G 研成粉,把蜂蜜煮成红色,把药粉倒入,搅匀。凉后团成小

药丸,一次可服用4-6丸,连服两个疗程,停服观察,可隔月再服用!无副作用!

硬皮病,皮肤触之坚硬,寒冷加重,有雷诺现象莪术10 桃仁10 红花6 太子参15 桂枝5 威灵

仙10 鸡血藤10 秦艽10 鹿角霜10 白术10 黄芪15 白芥子10 熟地10 丹参10 炒莱菔10 陈皮10 灵芝

10 豨笕草10



前列腺炎治疗方

【组成】威灵仙30克 山萸肉20克 丹皮15克 泽泻15克 茯苓15克 山药15克 熟地15克 车前子15

克 牛膝15克 木通12克 萹蓄15克 栀子15克 滑石20克 小蓟20克 蒲黄15克 桂枝15克 猪苓15克 白

术20克 竹叶15克 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均匀,分早午晚3次饭后温服



肩关节周围炎

取活螃蟹一只。

先让其在清水中泡半天,待把腹中的泥排空后,取出捣成肉泥,摊于粗布上,贴敷在肩胛

最痛区域。晚8点贴上,第二天造8点取掉,疼痛即可消失。



止腰痛速效散:

川楝子,茴香,破故纸各等分。

以上各药共研为细末,以热酒调服,每次9克,具有迅速止腰痛之功效。



劳伤腰痛方

核桃(青的最好)7枚。

带皮捣碎,浸泡于一斤白酒内一周,每天睡前饮酒三至五小杯,二剂即愈。



风湿性关节炎

穿山甲15克,川牛夕15克,清风藤15克,海风藤15克,追地风15克。

用三斤白酒浸泡密闭一周,然后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两,连续三剂即可。



腰腿疼方

羊肝1具,肉桂20克,附子20克。

上3物水煎,不放盐,吃肉喝汤。用此方治疗数百例患者,均效果显著。



腰痛方

杜仲,补骨脂,小茴香各9克,鲜猪腰一对。

将猪腰切成片,与以上中药同适量水共煮至猪腰片发黑,喝药汤。吃腰片每日一剂,连服

三剂,腰痛消失,连服五剂可根除,本方对肾虚腰痛的患者疗效尤佳。



小儿疳积

组成:

鸡内金60g,黑、白丑各15g,神曲30g。

主治小儿乳积,食积

上药研末备用。每日3次 一次3g。



痛风

组成:

木芙蓉70g,七叶一枝花15g,鱼腥草20g, 蜂蜜适量。

主治痛风。

上药研磨备用,取适量分泌调为膏状,贴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尿路结石

组成:

益母草100g,枳壳12g,泽泻12g,大黄6g。

主治尿路结石。

每日1剂,分2次水煎温服,2周1个疗程。

腰腹绞痛者加,三菱,莪术,红花,丹参,赤药,依实况斟酌 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者

加八正散。



胆囊炎

组成:

玉米须60g,茵陈30g,山栀子15g,广郁金15g。

主治慢性胆囊炎,困扰日久者。

水煎服,每日2次。



反流性食管炎

组成:

清半夏75g,桃仁30g,栀子30g,黄连10g。

主治各类食道炎。

四味药材研末,加入蜂蜜150g,调和药末成丸,每丸约6g左右,每日3次,每次1丸。



低血压

组成:

当归25g,五味子25g,甘草25g,茯苓50g。

主治低血压。

水煎服。水煎2次合并药液,每日早晨空腹混合液1半,剩余一半睡前温热服下。



高胆固醇症

组成:

花生壳100g,大枣5枚,何首乌15g,黄精15g。

主治胆固醇过高。

将上药水煎2次合并药液,早晚各1次,每日1剂,患者应进食低胆固醇食物

方中花生壳活血化瘀,善降血脂,大枣健脾胃,黄精甘平,补脾润肺,何首乌补肝肾,益

精血。4药配合有生精下降之功,治疗胆固醇过高之症,颇有卓效。



咳喘

组成:

前胡6g,杏仁6g,桔梗6g,甘草6g。

主治咳嗽、喉痒、痰多痰少等。

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风热者加桑叶,风寒者加苏叶或荆芥,咳而呕吐加枇杷叶,痰多加贝母,胸闷加全瓜蒌,

咽干加芦根,痰不易咳喘加远志。



痛风特效处方



救人无数的治愈方三代祖传-秘方公开祖传治癌秘方,有效率100%

组成:土茯苓30、萆薢30、威灵仙15、桃仁10、红花10、泽兰10、泽泻20、苡

米30、车前子30、苍术15、山慈姑15、胆星15等。

分析:以土茯苓、威灵仙、萆薢三味为主药,有显著排尿酸作用。威灵仙辛散

宣导,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对改善

关节肿痛确有殊功。汤剂用量一般为30克。

继续阅读(剩余0%)



【原】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秘方 王氏多宜散治皮肤病



秘方王氏多宜散治皮肤病

王玉,中医师,皮肤科医师(内蒙古科右中旗人民医院 邮编:029400)。

主治

口疮、复发性口疮、脓疱疮、婴儿湿疹、传染性湿疹、蛇盘疮、牛皮癣(神

经性皮炎)、体癣、花斑癣、浅度外伤感染。亦可治疗急性咽炎、牙龈肿痛

等。

处方

青黛、明矾、枯矾各半,大黄炭、儿茶、痢特灵片、维生素B1片,冰片,薄

荷水、碘。

用法

上药除冰、薄、碘外,共细末过120目筛,再把冰、薄合研、碘细末,用套色

法,分别研合加入,混合均匀即可。磁并收藏、密封。口疮、复发性口疮;

日撒患处3~4次,半小时禁止食、水。复发性口疮,内服“施尔康”、“维生素

E”,可肌注“转移因子”针,3天1次。脓疱疮:用双氧水洗净脓痂,挑破脓疱,

敷上药粉,2天1次。蛇盘疮:用消毒针挑破水疱,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涂患

处;日2~3次。重症,配合甲氰米呱片、潘生丁片、阿期匹林片。肌注维生

素B1、B12针。牛皮癣:用消毒针点刺皮肤,渗血为度、陈醋调药粉糊状,涂

抹患处日3~4次。重症内服维生E、谷维素,晚服安定片。体癣:花斑癣:醋

调药粉糊状,涂抹处日2~3次。外伤感染:用双氧水洗净脓痂,吸干水,敷

上药粉包扎固定。小伤口不用包扎。大创伤,可用油沙条放在创口底下,在

油条上面敷药粉3厘米包扎好。2天换药1次。配合抗生素。婴儿湿疹,传染性

湿疹;用双氧水洗净脓痂,用湿水调药粉糊状,涂抹患处日2~3次。对渗出

液多的患处,可用药物干撒患处。对传染性湿疹可用75%酒精调药粉外涂。

急性咽喉炎、牙龈炎:用药粉吹撒患处,日3~4次。禁食水半小时。咽喉炎

可配合针灸双合谷、列缺,做吞咽动作,病减起针。针灸日1次。

疗效

口疮:1~3天愈,复发性疮:3~7天愈。蛇盘疮:3~10天愈。外伤感染3~5

天愈。婴儿湿疹、传染性湿疹:2~5天愈。咽喉炎、牙龈炎:1~3天愈,牛

皮癣:3~10天愈。

按语

王氏多宜散,是王家家传秘方,几十年应用治疗证实该药散能医治多种皮肤

病及其它病症。如能灵活掌握调配方法,一方在手,多病可医。本方具有疗

效高,作用快特点。

方中青黛、大黄炭,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明矾解毒杀虫,收涩止痒;枯矾

燥湿收敛,儿茶收敛生肌,收敛止血;冰片、薄荷冰,具有止痛,止痒作

用;碘有杀菌作用,痢特灵有消炎作用。维生素B1有调理神经作用。该方具

有清热解毒,消肿生肌,收敛止痛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

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

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陆续上传家传方



今发一方:治疗九种胃气痛方 附子3黄连3白芍3水煎服 论曰:寒热乘于胃之

间,两相攻击,所以作痛。黄连平心火,附子去胃寒,白芍入肝木,不使两相

攻,真有理也。

今发一方:治疗年久不愈诸疮全用卫生汤:黄芪15玄参45银花120山楂30香附30

酒当归30生首乌30羌活6白芷15荆芥15桂枝6山甲15木通9甘草9皂刺9地丁9生姜

炒9砂仁9青皮9莱菔子15神曲21桔梗6苏梗6 水煎服 三剂痊愈。 全部照书抄

写,未隐藏一字。我们家用此方配合膏药治疗贴骨瘤(慢性骨髓炎)效果非常

好。

雪花万灵散 主治一切疮疡创伤盖世无双方

细辛15防风15灯芯15薄荷15甘草6 共为粗末,放碗内加水泡一到二天,再加上

梅片15冰片15轻粉15撒在前药上面,再用一个碗扣住,接口用桑皮纸和泥封

严,用香油灯或者麻杆火烧3-5个小时,看腕上有雪花,刮掉入瓶,再烧。

万金烧伤药:当归15大黄60地榆60紫草10虎杖30寒水石30乳香15没药15生石膏

30冰片

剂型及制法:1.散剂 共研细末 每5克加SMZ0.25片维生素B1片2片甲基睾丸酮

0.5片 用法:烧伤处皮肤色红或起小水泡,用香油调擦。如水泡大,用针刺

破,干粉掺上,任其出水,随出随撒,等水干,用香油调稀膏,不拘时搽(以

不干为度)。说明 本方疗效奇特,不可小视。烧伤处最好不要包扎,但要保

持清洁,以免感染,也可口服抗感染药物。2.膏剂 软膏制法 可参照国家有关

文献。

再发一方,此方系我一病人相赠。患者是叶县司法局局长,因为其治疗股骨头

坏死、为其妹妹治疗胸肋软骨炎、感冒误治后遗症、为其外甥治疗三叉神经

痛,均获佳效,为表示感谢,特将此方相赠。此方专治胆结石:郁金30火硝30

甘草15白矾9滑石45金钱草30海金沙30鸡内金30 共为末,用蜂蜜500克加热与

药共为丸30粒,每日3丸,饭后服用,连续吃。较大的结石效果差。用过多

人,效果不错。一直听我叨叨,希望朋友们也多多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经验,也

好向各位请益!

不过我觉得包药的金箔纸都是铜箔,古方有金箔为衣的药,现在好像没有了,

现在的纯金箔每张需要4到5元。中医治疗骨髓炎是一大特色,几乎无一失手,

临床经验更是数不胜数。我发一个仅仅外用方治愈骨髓炎的方子:鲜独角莲切

片入香油内炸,按传统膏药方法滴水成珠下丹,制成独角莲膏,已溃者膏药中

间剪一孔以利排脓,治疗多例,均愈。

:治疗年久不愈诸疮全用卫生汤:黄芪15玄参45银花120山楂30香附30酒当归30

生首乌30羌活6白芷15荆芥15桂枝6山甲15木通9甘草9皂刺9地丁9生姜炒9砂仁9

青皮9莱菔子15神曲21桔梗6苏梗6 水煎服 三剂痊愈。 全部照书抄写,未隐藏

一字。我们家用此方配合膏药治疗贴骨瘤(慢性骨髓炎)效果非常好



老药新用--治疗皮肤癣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等特点,故有“顽癣”之

称。目前,虽然名目繁多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大多具有哗众取宠之嫌疑,

而那些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普通药物,虽名不见经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竟

发现对牛皮癣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不但价格低廉,而且效果肯定,值得推广使

用。                  

  1.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出自刘河间《宣明方论》,具有解表通里、

清热化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牛皮癣也获较好疗效。用法:每次6克,每日2~3

次。

          

  2.冠心苏合丸   冠心苏合丸是由孙思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苏合

香丸化裁而来,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型冠心病

的治疗,经实践验证,对牛皮癣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用法:每次1~2丸,

每日2~3次,服至显效或痊愈时,再服巩固量,每日1~3丸。

 3.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   据国内资料表明,用复方丹参片或其注

射液治疗牛皮癣取得了满意效果。用法:片剂,每次3片,每日2~3次;针

剂,复方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次

为1个疗程。  

 4.灭滴灵(甲硝唑)   灭滴灵为口服杀灭毛滴虫药物,随着临床应用的拓

展,发现其具有治疗牛皮癣之功用。服用方法为灭滴灵0.2克,每日3次口服,

每10天为1个疗程,停药2~3天随后进入第二疗程,连用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80%左右,对于病程较长的静止期牛皮癣尤为适宜。  

 5.维生素K4   维生素K4用于治疗牛皮癣也具有一定疗效,维生素K4片每次

口服4~6毫克,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6.维脑路通   维脑路通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近来治疗各种类型的

牛皮癣疗效较佳。方法:维脑路通6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

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6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0%。

 

 7.甲氰咪胍(西米替丁)   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的甲氰咪胍,近来用于

治疗牛皮癣,疗效令人满意。方法:甲氰咪胍0.4克,加入5%葡萄糖1000毫升

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总有效率可达83%。

  8.左旋咪唑(左咪唑)   左旋咪唑为肠道驱虫药,临床应用发现其对于牛皮

癣也具有显著治疗作用。服用方法:每日睡前口服左旋咪唑50毫克,连用30~

60天,孕妇及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应忌用。



 9.脑益嗪(肉桂苯哌嗪)   脑益嗪为血管扩张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血管疾

患,最近应用表明,脑益嗪治疗牛皮癣及其他一些皮肤病也收效卓著。用法

为:脑益嗪50~75毫克,每日3次,待症状消失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50毫克,

巩固10余天后即可停药。  

 10.山莨菪碱(654-2)   山莨菪碱对牛皮癣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山莨菪碱20

~4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1个月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具有病程

长、缠绵难愈等特点,故有“顽癣”之称。目前,虽然名目繁多的治疗方法层出

不穷,但大多具有哗众取宠之嫌疑,而那些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普通药物,虽

名不见经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竟发现对牛皮癣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不但价

格低廉,而且效果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6个治烧伤、烫伤、疤痕的祖传秘方偏方,不留疤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城市多少遇到一些磕磕碰碰、小伤小病。此中,烧烫伤就

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不测。遇到烧烫伤,除了伤处本身带来的疼痛之外,最让

我们担忧的就是伤患处会留下伤疤。

下文介绍6个来自民间的治疗烧伤、烫伤、疤痕祖传秘方偏方,仅供中医学习

研究,未经验证,请勿乱用!

偏方1:

[方源]10年前,有一病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几近瘫痪,经王绪前教师诊治,

症状很快消除,病人非常感激,乃传一祖传方,云:其儿子3岁时,误将1壶开

水弄翻,导致从肩至肘深度烫伤,用下药等分研末,外撒,只要流水即撒药

粉,成果很快痊愈,未留任何瘢痕。作者不雅观其子,上肢与正常皮肤并无二

样。因方有奇效,录于此,供读君备用。

烫伤

[组成]地榆炭、寒水石、黄柏、大黄各等量。

[成效]清热凉血,收敛生肌。

[主治] 烧烫伤。

[方解]上方均具有清热、解毒、泻火作用。地榆收敛之性较强,为治疗皮肤烧

烫伤的要药,《本草纲目·卷三十六》以至有“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的说

法。大黄清热解毒,乃是治疗烧烫伤的主药。黄柏除清热解毒外,还能燥湿,

具有防止水湿渗出的特点。寒水石清热泻火。诸药配伍,共奏凉血解毒、生肌

止痛之功。

[用法]研末后,外撒药粉于病变部位,均匀覆盖创面,创面愈合后继续用药,

直至创面皮肤恢复弹性,持续用药是创面无瘢痕愈合的关键。

[使用注意]要求不竭外撒药粉,以促进结痂。

[加减法]这是一张固定方,遵原方用药。

[药物讲解]

(1)凉血止血:用于多种血热出血之证。因其性降走下,故以下焦的便血、痔

血、崩漏、血痢等用之尤宜。本品味兼酸涩,又能收敛止血。

(2))解毒敛疮:用于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既能清热解毒消肿,又可收敛生



肌,促进创面愈合,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

地榆的解毒作用主要是治疗烧烫伤,多外用,有“地榆烧成炭,不怕皮烧

烂”,“家中有地榆,不怕烫伤皮”的说法。在应用方面,单独应用并不佳,需要

配伍一些清热解毒之品同用,如大黄、虎杖、紫草等。能够用地榆以麻油泡7

天(油应浸过药物),擦涂患处,可使疮面收敛不出水,加速伤面愈合;亦能

够地榆炭磨粉,用麻油调成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还能够将地榆焙干研

成极细粉末,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搅拌成糊状,盛

于消毒缸内备用。用时将药糊间接涂于创面,能够很快构成一层厚厚的药痂,

能起到预防和控制传染、消除疼痛、促进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此外,地榆有

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传染。总之,地榆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

用。

寒水石:清热泻火:用于热病烦渴,癫狂,口疮,热毒疮肿,丹毒,水火烫

伤。

要注意的是:

(1)忌按揉:烫伤发生后,千万不要揉搓、推拿、挤压烫伤的皮肤,应立即将伤

处浸在凉水中,这样能够降温,减轻余热损伤,减轻肿胀,到达止痛、防止起

泡等作用。

(2)关于选用中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应用中药一般是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止

血之品,不用温燥的药物。古代医籍文献中认为烧烫伤的病因是热毒内侵所

致,现已并不限于水、火,还包罗生活中的化学烧伤、辐射灼伤等因素。烧烫

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停止性坏死、易传染、留有瘢痕等几大难题。中药治

疗的特点是便利、价廉,传统常用的中药有大黄、虎杖、紫草、地榆、地耳草

等。目前治疗上多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外用治疗,尤其是用中药粉敷伤

面。因受伤后,部门皮肤会不竭流水,使用药粉外敷,能够减少皮肤水湿的渗

出,到达快速止血、收敛生肌的作用。

(3)中药治疗烧烫伤的优势:中药治疗烧烫伤,若症状较轻,一般来说,疗效迅

速,可立即止痛,能消除灼热感。对轻度烧烫伤,疗程短,结痂少或愈合后无

瘢痕。同时,中药治疗烧烫伤还具有配方简单、操作便利、成本较低的长处。

偏方2:

烫伤立即止疼,治疗用时短,愈后不留疤痕方。

药物组成:地榆21克,大黄10克,刘寄奴10克,苦楝皮10克。

将以上四味药共研成(或打成)极细粉末,用香油调敷,一天3次,一般3-7天



可痊愈。大泡要先挑破,后再涂药膏。

偏方3:烧烫伤秘方:有了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自炒地榆炭面5克研成极细的药面,硼砂12克,冰片4克,鸡蛋清4个共搅拌成

不黏连不拉扯像稀糊糊一样的糊状物 .

搅匀后用纱布浸泡后用战地包扎法包扎(这个药方包扎治疗不留疤痕,根据烧

烫伤面积严格按该比例酌情增加或减少配伍。

提醒:记住一定要现配现用,配好用不了的药糊要扔掉)。

有泡者用消毒后的无菌针挑破。患者服用消炎药或喝消炎的中药5天。7-8天后

即愈,不留疤痕,百用百验。

方法4:疤痕:

药方:三七30g 蜈蚣4条 鸭胆子仁(去壳)20g 35-45度白酒,陈醋1:1混合。

制法:将前二药打成细粉,鸭胆子捣成糊状,混合拌匀待用。。白酒、醋混合

液加入调成稀糊状,密封备用。

每天二次,将药膏涂在疤痕上,沙布、胶布固定。如影响生活,可以不用包

扎,显效略慢。

包住,用到十五天疤痕明显看到开始平了。只要是高出皮肤表面的疤痕,效果

都很好。

方法5:疤痕一抹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留下的疤痕,很影响美观,如

果在重要部位对象可能都找不到。本人有一治疗疤痕特效秘方,疗效极好,一

直视为珍宝。

〖中医中药〗

乌梅30克 五倍子25克 威灵仙25 克蜈蚣3条 莪术15克 冰片5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偏方主治〗各种疤痕

〖偏方用法〗取药粉适量,用白醋调成膏状涂抹于患处,胶布固定一天换药一

次。

〖方解〗

方中乌梅善于溶解一切皮肤赘生物,对于增生性疤痕十分合拍。乌梅味酸,有

收敛之性,外用可以收敛皮肤,又可以治疗浅表性疤痕。此一味药同时可以治

疗两种疤痕,可谓是一箭双雕!故用以为君药。



五倍子尤善收敛,专门针对浅表性疤痕。威灵仙众所周知可以软化骨刺,殊不

知其软化增生的疤痕也是一绝。两味药各有专攻,加强君药的作用,如同皇帝

的左膀右臂,故为臣药。

蜈蚣通络散结、莪术软坚化瘀,冰片渗透皮肤,此三味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

皮肤修复,共为佐药。

醋,它的软化作用非同一般,另外醋味道是酸的,亦有收敛之性,另外醋还有

美白皮肤的作用,故为使药。

诸药合用则疤痕可消,皮肤得健。

注:本方疗效奇特,制作简单,药材便宜,一般中药店均可买到,适合普及,

推广。

《黄帝内经》皮肤创伤及手术后瘢痕,

可用桔梗、土大黄各30克煎水,坚持每日涂擦患部。数十日后,瘢痕就会消

退,恢复正常皮肤。

土大黄和桔梗相配,消瘢痕的效果很好.

方法6:主治烫伤不留疤痕特效秘方

龙骨3钱,孩儿茶3钱,冰片3钱,甘草3钱,茶叶适量。

制作方法:

把以上四样药材打成细粉,越细越好,茶叶用开水泡好(最好是好一点的茶

叶),然后,用茶叶水把药粉调成糊状,把烫伤地方起的水泡挑破,水放出来

在消毒,最后把调好的药敷在患处。

注意事项:

如果敷的药干了,就喷茶水,干了就喷,一直到药自动脱落的时候,烫伤的地

方也就好了,还不留下任何疤痕,轻者一副,重者2副。

再次提醒:偏方仅供学习研究!



【通气散:耳聋耳鸣】精



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晚服通窍活血汤,早服通

气散,一日两付,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通窍活血汤:赤芍一钱3克、川芎一钱3克、桃仁三钱9克研泥、红花三钱9

克、老葱三根切碎、鲜姜三钱9克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0.15克绢 包。

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钟,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钟。酒亦无味,虽不

能饮酒之人亦可服。

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

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

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付。

【方歌】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 方。



通气散:

治耳聋不闻雷声。余三十岁立此方。

柴胡一两30克、香附一两30克、川芎五钱15克。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9 克。

柴胡为君药:理气解郁,宣通阳气,以其升散之性直走少阳而通耳窍。

香附为臣药:辛香走散,疏调气机以开郁结。

川芎为佐药:疏理血中之气,升散透达,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使

一身气血通顺畅达。

1、神经性耳聋

通气散加味:柴胡、川芎、香附、骨碎补、牛膝、熟地各20g,石菖蒲15g,

葛根30g。

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同时作穴位注射,选耳聪、听宫、听会穴(听宫、听会张口取穴,两穴交替使

用,每次选取1穴),用丹参注射液2ml均匀地注入上述2穴位中,隔日1次,7次

为1个疗程。

治疗神经性耳聋30例,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12例。

[肖明珍.通气散加味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30例.浙江中医杂

志.2004,39(11):488]。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38岁。2001年10月8日就诊。

双侧不明原因耳聋、耳鸣1年余。听力检查:听阈在10~30dB。根据纯音听力图

骨导曲线呈渐降型,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现诊见耳聋、耳鸣,伴头目眩

晕、失眠、烦躁,舌苔薄,脉弦。用通气散加味配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1

个疗程后,耳聋、耳鸣好转,余症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听力基本恢复正

常。

2、久聋

通窍活血汤:桃仁12g,红花12g,赤芍药10g,川芎14g,麝香0.2g,老

葱10g,生姜4片,大枣24枚。

通气散:香附14g,川芎12g,柴胡8g。

加减:

兼气虚弱者,通窍活血汤加党参30g、当归10g、益母草10g;

气逆上浮者,通气散加紫贝齿30g、半夏10g、怀牛膝9g;

耳鸣严重,孔窍闭塞者,上两方加连翘9g、地龙5g;

外感风邪,邪闭耳窍,两方均加路路通5g。

合用治疗气滞血瘀型久聋86例。

早服通气散,每日1~2剂,晚服通窍活血汤,每日1剂,连服21日后停服5日,

再服21日,此为1个周期,连续用药6个周期。

显效45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97.7%。

[潘勇,岳媛萍,陶怀燕.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治疗气滞血瘀型久聋86例.河北中

医.2006,28(5);361]

典型病例:孙某,女,54岁。2001年10月31日初诊。

患者于5个月前突发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后渐加重,明显失聪,言弱声低,

耳中蝉鸣样声,头晕目涩,间歇性全耳聋。舌质紫黯,脉细涩。

查:双侧鼓膜混浊,略有增厚,气、骨导时间均缩短,气导鼓导比较试验(RT)

呈弱阳性,鼓导偏向试验(WT)音感偏健侧,听力曲线呈平坦型,响度重振试验

阳性,前庭功能减低。

西医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进行性聋;

中医诊断为久聋(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窍。

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2g,赤芍药12g,川芎18g,麝香

0.2g,老葱10g,生姜6片,大枣24枚;

通气散加减:香附14g,川芎12g,柴胡8g,路路通10g。

早服通气散,晚服通窍活血汤,饭后1小时温服,前5日,通气散量加1倍,2方

连服21日,停药5日,再服21日。服药2周期后,患者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听力

状态,各种听力检查指标均正常。

3、链霉素中毒性耳聋

男患,9岁,学生。1982年3月15日因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就诊。

西医诊断为气管炎合并扁桃体炎。经注射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3.5g,病

愈。1个月后逐渐出现头晕、耳鸣、耳聋。请五官科会诊检查外耳道、鼓膜正

常,语音测验,1米内正常谈话听不到,诊断为链霉素中毒性耳聋。

于1982年4月10日转我科治疗。

经用通气散加味治之,处方:柴胡50g,香附50g,川芎25g,白芷25g,共为细

未,炼蜜为丸,每丸重5g,每日早晚各服1丸,共服半月而愈。随访六年零三

个月昕力正常。

[王玉生,常玉兰.通气散加减治疗链霉素中毒性耳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

3(1):5]

4、分泌性中耳炎

在经咽鼓管注药治疗的基础上,全身配合中药通气散加赤芍、石菖蒲治疗。

通气散由柴胡、香附、川芎组成,

耳闭甚者,加赤芍、石菖蒲。

伴有耳鸣者,加蝉蜕、远志。

治疗渗出性中耳炎46例,痊愈28例,有效10例。

[徐志荣,刘理进,刘选良,等.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渗出性中耳炎33例.江西中医

药.2004,35(1):25-26]。

典型病例:张某,女,5岁。2004年10月8日就诊。

双耳听力下降3周余。3周前患儿感冒后家长发现其对外界声反应逐渐迟钝,去

他院就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建议全麻下穿刺治疗。家长欲保守治疗,遂

来就诊。患儿一般情况可,查鼓膜有液平,双耳听力损失约35dB,声阻抗示双

耳负压约300Pa。

处理:薏苡仁12g,泽泻12g,云苓12g,通草8g,藿香8g,石菖蒲12g,

葛根10g,地龙10g,丝瓜络12g,路路通10g,白芷8g,蔓荆子8g,香附

8g,川芎8g,桑枝8g。5付,水煎服,日1剂。并给予麻考滴鼻液滴鼻,每日

3次。患儿听力有明显好转,稍予加减,继续服用,共服药15付,听力恢复正

常,中耳负压消失。

[申琪,李莹,李丽.李莹教授治疗耳胀耳闭经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

(134):60-61]。

5、鼓膜外伤后耳鸣

王某,女,35岁,2000年5月12日初诊。1周前患者左耳被人打伤后耳鸣、听力

下降。曾在当地诊所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左鼓膜充血、后下方有1个4mm''穿孔点,边缘有血迹。

电测听示:左耳中度传导性耳聋。

患者头晕、耳鸣,情绪烦躁,舌质暗,脉弦。

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方用通气散加味:柴胡、当归、赤芍、龙胆草、石决明各15g,川芎、香附、

丹皮、栀子、丹参各10g,磁石、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剂,

患者耳鸣、头晕消失,听力明显提高,穿孔点变小。守方继服5剂,诸症消

失,鼓膜穿孔愈合。

[樊银亮.通气散治验3则.山西中医.2004,20(4):8]。

原按:鼓膜外伤属中医暴聋范畴。

鼓膜损伤,情绪烦躁,致使肝气郁结,经络郁阻,气滞血瘀,证属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治以通气散加减。

方中柴胡、丹皮、栀子、龙胆草、香附疏肝理气;

当归、赤芍、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石决明、磁石潜阳息鸣;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之效。



养血柔肝散



摘要:养血柔肝散是主要为女性调理气血配置的药散,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共分4个型号,适应

不同体质。

----------------------------------------------

养血柔肝散,主要为女性调理气血而配制的药散。当然,男性也适合使用。

女性以血为主,所谓脾脏造血,肝脏统血,统血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血的仓库。

另外,由于女性每月生理周期、生育造成瘀血的可能性增加,对于祛瘀需要更加重视。



所谓“养血柔肝“,一是提高造血能力;二是令肝提高柔软度,提高储血能力;三是疏通血管,提高

循环能力。三作用综合起到补血养血的作用。

中医内服药的剂型,主要有汤剂、丸剂、散剂等。

散剂作用稍慢、适合少量频服。可直接吞服或煮汤连散同服。因为是全药服用,节省药材。另外散

剂也比较容易存放,携带方便,适合日常保健使用。?

养血柔肝散目前分4个型号?

养血柔肝散1号配方:

云茯苓、人参、白芍、甘草、川芎、白芷、当归、肉桂、杏仁。

此方为基本方,主要解决大多数情况下服用。有疏通血脉、益气血、润肠通便的作用。?

养血柔肝散2号配方:

云茯苓、人参、白芍、甘草、川芎、白芷、当归、肉桂、杏仁、三七。

该配方比基本方加强了疏通血脉、祛瘀的作用。适合常有小腹痛,痛经的人士。?

养血柔肝散3号配方:

云茯苓、人参、白芍、甘草、川芎、白芷、当归、肉桂、杏仁。

配方与基本方相同,在分量比例上做了调整,适合特别容易上火的人士。?

养血柔肝散4号配方:

云茯苓、人参、白芍、甘草、川芎、白芷、当归、肉桂、白术、干姜。

该配方比基本方增加了健脾温中功能,适合大便稀溏、容易消化不良、腹胀的人士。???

日常保健用法和用量:

每天5~10克,可分两次服用。饭前后服用均可。

散剂配送的小勺约1克/勺(平口)。

胶囊每个约0.5克。

散剂用蜂蜜兑蜂蜜水调匀服用。

胶囊可用蜂蜜水送服??

服用疗程??

女性以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在月经干净后1-2天开始服用,月经来停止服用。连续服用2-3个

周期,停5-7天观察是否需要继续服用。?

已经停止月经的女性或者男性,可选一个节气的第一天开始,连续服用2-4个节气,停用一个节气

为一个周期。停止服用的时间,观察后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服用。?

举例:2015年小暑是7月7日,从7月7日开始服用,8月8日立秋,即服用到8月7日,停用到8月22日,

从8月23日处暑又开始服用。?

以上是最佳疗程周期,也可以视实际情况不按疗程周期服用。

服用禁忌:

不宜吃喝冰冻、生冷、过于辛辣食物,不宜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反应:

少数女性服用后,短时间于下阴排出微量黑血、或白带略增,以及轻微腹痛,其余尚不明确。

如服用后,不良反应比较大,可减量,也停用3-5天后再减量服用。?

注意事项:

女性月经期暂停。?

保存:

干燥环境,温度28℃以下,或置于冰箱冷藏。

有关养血柔肝散功能的机理,请点击以下链接:?

《补血和上火》



我家的祖传方分享:解决疑难杂病的根除问题,屡治屡验,



疗效极佳|人参|川芎|干姜|当

归|我家的祖传方|桂枝|甘草



#我在头条搞创作#.我家的祖传方分享:解决疑难杂病的根除问题,屡治屡验,疗效极佳 !

治胃病的中、西药秘方各一,屡治屡验,疗效极佳 !

中药方:当归、黄芪、桂枝、大枣各30克、陈皮6克,甘草20克,水煎服,日一剂3次,连服7

天。

西药方:维生素c 42片,维生素B6 42片,痢特灵21片,日3次。维C片与B片每次2片,痢特灵每

次一片,7天服完。 注:中药汤剂须在饭前服,西药须在饭后服。 荐方人:陕西平利县凤凰

乡马安铺退休老中医吴xx

我家的祖传方供参考:主要解决胃病的根除问题。原料制成,佛手、鸡内金、肉桂、荜拔、

木香、高良姜、小苏打、海螵蛸、川贝母、甘草粉各等份;将上述配置好的中药原料粉碎至

80-120目,制成中药散剂。每服5-10克,此方可以治疗多种胃病,而且能除病根,治愈率达

99%,对于胃病早期患者一个疗程可痊愈,多年的老胃病患者2到3个疗程即可治愈。特别适

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治愈率达100%。

蜜炼金戈马清热解毒膏的制作方法处方药量蜂蜜糖500g,浙贝20g,川贝20g,北杏20g,桃仁

20g,打粉,玄参20g,板兰根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60g,炼汁液。服用量每天1-2次,每

次1-2茶匙临床治疗系统治疗用药,主治上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疾病。治一切炎症,早期癌症,

腮腺炎等,凡由风热,病毒所引起的一切热毒、病毒均可使用(包括阴虚内热等症,一切面

部唑疮,青春痘,酒糟鼻等均可治疗。)注意忌肺寒咳嗽慎用。

金马强身祛风去痛胶囊的制作方法千斤拔50g,狗脊50g,川断20g,续断20g,牛膝20g,归尾

30g,川芎10g,白芷10g,桃仁20g,延胡索20g,桂枝20g,半枫荷25g,丹参20g,防风20g,

带骨鲜羊肉2市斤。服用量每天2次,每天5-8碗,分2天服。临床治疗主治全身一切痛证风湿

关节炎、痛、是偏瘫中风的辅助良药,中老年人普遍适用。强身健体、壮筋骨。

黄归膏去足跟痛(跟痛症)

所谓跟痛症就是脚后跟疼痛,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多与劳累过度、肾气亏虚有关,一旦外

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便诱发疼痛。

黄归膏中有大毒温经的藤黄,配以温经散寒的丁香,佐以活血化瘀的当归、血竭;冰片,故

能消骨刺、通经络、散郁结、止痹痛。取藤黄、当归各 100克,丁香20克,血竭10克,冰片

30克。

将上药粉碎后用麻油调成膏状待用。患者俯卧在床上,屈膝90度,家属一手握住患足固定,

用另一手小鱼际处揉跟腱周围滑囊7-8次,然后把适量的药膏涂于患处并用胶布固定在跟腱周

围,3-4天更换1次。 如果是以跟下痛为主的,采用牛角按压足跟部 6-7次,再用牛角击打足

跟部5-6次后用黄归膏外敷即可。(高红)

疏风定痛丸

药物组成 马钱子(制)100g,麻黄300g,乳香(醋炙)100g,没药(醋炙)100g,千年健30g,自

然铜(煅)30g,地枫皮30g,桂枝30g,牛膝30g,木瓜30g,甘草30g,杜仲(盐水炙)30g,防风

30g,羌活30g,独活30g。



处方来源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89年 剂型 性状 本品为灰黑色的大蜜丸;气辛香,味

苦酸。 功效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治 风寒湿痹,筋脉不舒,四肢麻木,腰腿疼痛,跌打

损伤,瘀血作痛。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丸,日2次。 用药禁忌 按定量服用,不宜多服。体

弱者慎服,孕妇忌服。

制备方法 以上十五味,除马钱子单独粉碎成细粉外,麻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马

钱子粉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糖胶囊

药物组成 人参38g,知母400g,三颗针280g,干姜20g,五味子38g,人参茎叶皂甙4g。

处方来源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7年 剂型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粉

末;味甘、微苦。 功效 清热生津,滋阴润燥。 主治 消渴症,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

倦无力及全身综合症。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4-6粒,日3次。用药禁忌 制备方法 以上六味,

取人参、知母(处方量的1/3),粉碎成细粉,过筛,取剩余的知母、干姜、五味子加水煎煮

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

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另取三颗针,加0.5%硫酸适量,冷浸24小时,取酸水浸出液,用

石灰水,调节pH值至7,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3,再加适量氯化钠盐析使沉淀。取

沉淀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人参、知母细粉,五味子等干膏粉混匀,装胶

囊,即得。



复方热敷散

药物组成 川芎100g,红花50g,陈皮100g,柴胡100g,乌药100g,独活100g,干姜50g,艾叶

150g,侧柏叶100g,铁粉3800g。处方来源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7年 剂型 性状 本品

为棕褐色的粗粉;质重,有醋的酸气。功效 祛风散寒,温筋通脉,活血化瘀,活络消肿;消

炎,止痛。主治 骨关节、韧带等软组织的挫伤、损伤和扭伤,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水

肿和炎症,如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也可用于胃寒腹痛、妇

女痛经及高寒、地下作业者的劳动保护。用法用量 外用,拆去外包装,将内袋物搓揉均匀,

开始发热后,放在疼痛处熨敷(过热时可另垫衬布),根据病痛随时可使用,每次1袋或数袋,

或遵医嘱。用药禁忌 孕妇忌用;皮肤破损、溃烂处忌用。制备方法 以上十味,除铁粉外,

其余川芎等九味分别粉碎成中粉;将铁粉中加入盐酸(加一半量水)20ml、醋酸(加4/5量水)55ml

和适量水,搅匀,放置15分钟后,与铁粉及活性炭200g、纤维素1300g混合,再加等量的水,

搅匀.过筛,即得。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

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建议点赞、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谢谢!

#头号周刊#.#头条抗疫科普#.#中医#.#心健康信科普#.



药膏



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药物组成

乳香120g,没药120g,麻黄100 g,马钱子60g,生川乌、 生草乌各60g,骨碎补

200g,自然铜100g,生杜仲120g,地龙300g,血竭120g,黄连120g,广丹1500,

香油3Kg。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中,收膏备用。

3.治疗范围

眼椎间盘突出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复骨膏

1.药物组成

A、生南星100g,土鳖虫50g,生半夏100g,生马钱子50g,制乳没、阿魏、肉

桂、炮辛各30g。

B、当归、独活、生川乌、生草乌、制白附子、千年见、川牛膝各50g,

2.制作方法

共研细末,加黑膏药(基质)3500g,烊化后摊膏(15 ×15cm),7天换药一次。

3.治疗范围

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松樟灵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 、生川乌75g、生草乌60g、生南星60g、生半夏60g、古月30g、

净全虫30g、肉桂3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洋金花45g、甘遂30g、土虫

50g、血蝎30g、生乳香45g、生没药45g、三七粉30g、炮山甲30g、(辽)细辛

45g、七叶一枝花45g、冰片15g、扑尔敏100片、 炎痛喜康150片、共计875g,

(扑尔敏、炎痛喜康不计量)

B.蟾酥25g、乌蛇60g、桂枝90g、桑枝90g、生麻黄60g、防乙30g、秦艽45g、生

桃仁60g(捣碎)、红花45g、防风45g、苍术30g、鸡血藤90g、当归60g、白芷

60g、羌独活各45g、急性子60g(捣碎)、苏木50g 、广龙45g、威灵仙60g、片

姜黄50g、牛夕50g、木瓜45g、生香附60g、川芎45g、灵脂60g、透骨草75g、三

棱60g、文术60g、穿山龙90g、姜60g、鹿含草60g、寻骨风60,计1879g(稠膏干

燥后约50g)。

C.松香540g、 樟脑338g(夏天);462g(冬天)、仙石粉308g、凡士林

92.4g、丁香油385毫升(冬天)、氮酮6毫升、薄荷46g。

2.制作方法

(1)、A组药中生马钱子至炎痛喜康分别压细粉过80-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备用。

(2)、B组药乌蛇至寻骨风水煎二次,二次药液混合入蟾酥(捣碎)浓缩成

6:1左右稠膏。稠膏低温干燥压成细粉加入1组药粉中,反复过筛,使其混合

均匀,密封备用。

(3)、松香压粗粉入桶内,文火加热(或水浴加热)至完全熔化,入凡士林

溶化后药粉搅拌均匀,入仙石粉搅拌均匀,加入樟脑搅拌使其完全熔化,最后

加入丁香油和氮酮搅拌均匀。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40g的松樟灵仙膏100贴。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急性扭挫伤。

4.使用方法



松樟灵仙膏是以松香、仙石粉为基质原料的白膏药。贴前先剪去膏药的四个

角,揭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直接贴于患处,贴敷后要用手按片刻。

5.注意事项

1、贴后如皮肤发痒或出现小红疹,乃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所致。发痒严

重者,可将膏药暂时揭去,用热毛巾轻拂,切勿用手抓搔,待痒止疹消后再

贴。

2、皮肤有开放创口或各种皮肤病者,请勿贴用。

3、孕妇忌贴腰腹部。

4、放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6.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消肿2号膏

1.药物组成

生栀子90g,白芷30g,生半夏、生草乌、细辛、制乳没、红花、当归尾各9g。

2.制作方法

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3主治范围

急性挫伤、扭伤。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骨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甘遂30g,土虫

50g,蛴螬30g,七叶一枝花50g,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没药

各45g,血竭30g,肉桂30g,细辛45g,冰片20g,樟脑50g,麝香1.0g(可不

用),炮山甲45g,蜈蚣30g,全虫30g,生延胡60g,郁金60g,扑尔敏片100

片,炎痛喜康片150片。

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乌蛇60g,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腾90g,桃仁45g,红花45g,当

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大活40g,秦艽45g,防风30g,

地龙45g,透骨草50g,苍术3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枳壳40g,牛夕

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申姜60g,山

奈60g,干姜120g,苏木60g,桑枝60g,川山龙60g。

2.制作工艺

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

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

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

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骨仙膏120贴。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灵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

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

竭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50g,

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

(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96g。



B:乌蛇60g,威灵仙90g,麻黄 60g,桂枝90g,鸡血藤90g,桃仁45g,红花

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蓁艽45g,防

风30g,地龙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米壳40g,木瓜

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120g。

2.制作方法

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

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在不断

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

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灵仙膏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

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颈腰椎骨质增生膏药

1.药物组成

伸筋草、威灵仙、独活、海桐皮、鸡血藤、骨碎补、 海风藤、木瓜、 牛膝、

杜仲、 当归、乳香、 没药、羌活各50克,血竭50克 。

2.制作方法

放入芝麻油3000克内浸泡7天后炸枯滤去渣,再熬致滴水成珠时将樟丹1300克

(严格掌握樟丹用量记住量大容易变硬 量小很稀粘不住)慢慢倒入, 不断搅

匀成膏,再将血竭50克碾为细末,加入膏中掺匀备用。治疗时将膏药花开,均

匀摊于膏布上,贴与增生与突出部位,6天换药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连续

用两个疗程。

3.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有效率在百分之95以上, 舒经活络, 散寒通痹 ,活血通络。



4.主治范围

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为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为颈腰及肢体麻木疼

痛,每于劳累及受寒加重。本方中伸筋草威灵仙 独活海桐皮 木瓜 海风藤 鸡血

藤舒筋活络散寒止痛;骨碎补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牛膝 当归 乳香 没药血竭活

血通络 并能直达病所。 此方为大众草药 。经济实惠效果好 。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宋氏膏药

1.药物组成

当归、赤芍、陈皮、麻黄、白介子、山莓、姜半夏 炙乳香、炙没药、生甲片

各12克、川断9克、苏木、白芷、肉桂、姜蚕、广木香、透骨草各7克、生南

星、朴硝、商陆根各21克、生大黄27克、麻油1000克、樟丹400克。

2.制作方法

用传统膏药制作方法制成膏药外贴。

3.治疗效果

贴敷后30分钟即可止痛见效,疗效显著。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专治颈肩腰腿痛的外用药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当归、红花、杜仲、续断、桑寄生、威灵仙、伸筋



草、桂枝、秦艽、独活、苍术、鸡血藤各30克、细辛、生马钱子各20克。

2.制作方法

碾为粉用醋浸湿敷,或浸酒外搽。

3.治疗效果

这是河南中医学院周教授的一个外用药方,效果特别好。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专治颈肩腰腿痛的神奇外敷药方

1.药物组成

威灵仙、透骨草、南星、川乌、草乌、细辛、马钱子、洋金花、蛇床子各200

克、乳香、没药各150克、白芥子800克、共为细粉。

2.制作方法

每次取适量用凉水拌成糊状外敷一小时,有热感正常。3天用一次。

3.主治范围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属风寒湿的均可治疗,一次见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展筋定痛散

1.药物组成



生川草乌10g生半夏10g没药12g乳香10g儿茶12g炙马钱子15g 透

骨草15g  伸筋草15g 三七6g 麻黄15g

2.制作方法

用法共为末陈米醋调缚外加红外线照射。

3.主治范围

腰椎增生,颈椎增生,骨刺,跌打损伤,风寒湿痛引起的疼痛不止。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膏

1.药物组成

生乳香60 生没药60 麻黄50 生马钱子30 生川乌 生草乌各30 骨碎补100 自然铜

50 生杜仲60 地龙150 威灵仙30 熟地30 血竭60 黄连60 艾叶15 番泻叶40 樟脑

冰片各20

2.制作方法

上药总量3倍的麻油浸泡7天,下划线者加工成120目细粉后下,油炸提取,下丹成

膏,加入药粉即成!

3.主治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

4.治疗效果

此方是我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验方,专门用于腰椎间盘突症,疗效绝佳!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椎间膏

1.药物组成

A、制马钱子25-35g 全蝎20-30g 穿山甲20-30g 人参20-30g 三七20-30g 天麻20-30g

杜仲20-30g 生川乌20-30g 生草乌20-30g 鹿角胶15-25g 威灵仙15-25g 白芷15-25g 海

桐皮15-25g白芥子15-25g 乳香15-25g 没药15-25g 地龙15-25g 蕲蛇15-25g 活血龙15-

25g 川芎15-25g 当归15-25g 蜈蚣10-25g葛根5-15g 雪上一枝蒿5-15g;,研粉 。

B、松香1000g 樟脑220-280g;

C、薄荷脑20-30g 麝香2-3g(或氮酮20-30ml)。

2.制作方法

先取B组药物捣碎混匀,放入瓷杯或瓷碗内,置于热水中加热溶化,即成膏

基,然后加入A组药粉充分搅匀,冷却至65-75℃时,最后加入C组药物,搅匀

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膏药外敷。

3.主治范围

能有效迅速地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一

系列症状,并减少了复发机会。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散剂

1.药物组成

蔓荆子、刘寄奴、红花、防风、木香、透骨草、生甘草、独活、白芷、没药、

牛蒡子、川断、姜活、生盐各60克。

2.制作方法

将以上药打成细碎粉,加上生盐掺匀放在碗里蒸热,趁热用布包住烫患处,凉

了贴在患处,每天早晚一次,一剂分2-4贴,等干了就可以拿下来。可反复蒸

用,三四天一剂药,用两三剂就能痊愈了。生盐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盐,那种腌

制咸菜的。



3.治疗效果

我几年前得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得很难受,行走约十多分钟就要蹲下来,看了

很多医生都不能根治,后来以前的同事给我这个药方,说用了就好,我用两剂

腰就不痛也能正常行走。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外用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各10、马前子12、三七20、甲珠6、海马10、木香10。

2.制作方法

研为细末,醋调敷患处,2天1换。急性期,慢性期均要配合使用本外用方。

3.治疗效果

本秘方是中医世家杨氏(当代传人杨恩梅)家传15代的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

效秘验方,今献出,望能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造福。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1.药物组成

海马10克、川山甲、地龙、鳖甲、人参、三七、细辛、龙骨各6克、血竭、樟

脑、没药、朱砂、牛膝、熟地、莪术、全蝎、蜈蚣、马钱子、麦冬各2克。

2.制作方法

按比例配药粉碎,过100目筛,搅匀。每次取60g为一付药,用蜂蜜调成糊状,

贴于腰部病变患处。每付药贴3天,八付为一疗程。一般不需配合服用其它药



物。

3.治疗效果

滋肝补肾、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收敛固涩。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4.方剂来源

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中医外治杂志)

治疗腰突外敷方(一名老中医临床应用过三十年的验方)

1.药物组成

四生散(生草乌 生川乌各9克生南星 生半夏各15克,研未)30 克 、 小驳骨

(接骨木) 、

骨碎补,乌梅、玄参、红花、细辛,全蝎各10克 、樟脑15克、 当归20 克、水

蛭提取液200克(药店有售)。

2.制作方法

将药研粉,每天取30克,用10毫升水蛭提取液和山西陈醋调匀外敷,每天一

次。10天一疗程。治疗腰突效果显著,特别是腰突引起下肢麻痹,更加有效。

外敷方法直达病灶,副作用小,如有有过敏的,可增加扑尔敏,减少过敏现象。

3.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椎间盘突出的绝妙方

1.药物组成

生马钱子,乳香,没药,麻黄,干红辣椒各等量。

2.制作方法

粉成细末,用酒调和,外敷患处,用保鲜膜包住,每次1小时即可,也可做成

膏药,或者配合蜡疗,泥疗等使用。



3.治疗效果

这是岳家草堂的常用方,是在传统九分散里加上辣椒,是我们诊所用过多年的

常用效方,效果非常好 。不要觉得配方简单就忽视它。对症状明显的,一次

基本上就见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活血膏治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

1.药物组成

血竭、川芎各30克 、乳香、 没药、 地鳖虫、急性子、玄胡、地龙、 儿茶、天

花粉、 白芨、 明矾、 生半夏、生川乌、 生草乌、 生南星各20克、肉桂、公

丁香各15克、川椒10克、 樟脑、 冰片各5克。

2.制作方法

研粉,与蜂蜜调成糊状,置纱布上敷患处,绷带固定,3—5日换一次。

3.主治范围

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证,效果极好。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治疗肩周炎的外敷良方

1.药物组成

三七15克、红花、桂枝、川乌、草乌、牛膝,马钱子,当归、鸡血藤、透骨草

各10 克,盐750克。

2.制作方法

将诸药研末,和盐一起炒热后装入布袋,选择肩髑、肩贞、曲池、外关等穴位

或部位外敷,温度以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敷20~30分钟,5日为1疗



程,1个疗程后休息 2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3.主治范围

有通络活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作用,对肩周炎有较好疗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狗皮膏(药典)

1.药物组成

生川乌80克 生草乌40克 羌活20克 独活20克 五加皮30克 青风藤30克

防风30克 威灵仙30克 苍术20克 蛇床子20克 麻黄30克 小茴20克 肉桂10

当归20克 赤芍30克 木瓜30克 苏木30克 川芎30克 白芷30克 乳没60克

丁香15克 高良姜10克 冰片.15克 樟脑30克

细料:乳没60克 丁香15克 肉桂10克 高良姜10克 冰片15克 樟脑3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用麻油1750克浸泡春秋5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哭去渣,加入黄

丹,滴水成珠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 闪腰岔气 脘腹冷痛。 寒湿带下 积聚痞块。

4.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附桂紫金膏(恒春茂)

1.药物组成



生地31克 全当归31克 桂枝31克 麻黄31克 白芷31克 甘草31克 苍术31克

枳壳10克 五加皮10克 莪术10克 桃仁10克 山柰10克 川乌10克 草乌10克

乌药10克 制首乌10克 三棱10克 细辛10克 柴胡10克 防风10克 牙皂10克

川芎10克 刘寄奴10克 灵仙10克 羌活10克 赤芍10克 小茴10克 香附10克

荆芥10克 青风藤10克 藁本10克 续断10克 独活10克 连翘10克 天雄250克

血竭1团。

细料:肉桂31克 麝香1克 广木香10克 冰片12克 樟脑10克 乳没20克

2.制作方法

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5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

丹 1000

克滴水成珠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将上药研极细

末,搅入膏内,

用时先将膏药在火上烘溶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风湿风寒 劳伤瘫痪 积聚痞块 流注瘰疬 寒湿脚气 鹤膝酸痛 疝气遗精等。

4.使用注意

孕妇, 皮损, 非寒湿者禁用。

追风膏(恒春茂)

1.药物组成

当归31克 川芎31克 千年健31克 桑白皮31克 五加皮31克 苍术31克 川乌31

川乌31克 杜仲31克 血藤31克 高良姜31克 白芨31克 天麻31克 生姜166克



桑寄生31克 刘寄奴31克 狗脊31克 僵蚕31克 附片31克 续断31克 艾叶31克

地枫皮31克 麻黄41克 独活31克 桂皮41克 马钱子41克 乌药31克

苍耳子62克 大葱166克 血竭5克

细料:生半夏31克 肉桂31克 白胡椒20克 血竭20克 儿茶20克 乳没82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5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

渣,加入黄

丹 125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风湿风寒 四肢麻木 肢体疼痛

4.使用注意

孕妇, 皮损及非寒湿症禁用。

跌打损伤膏(恒春茂)

1.药物组成

当归50克 川芎20克 白芨30克 赤芍30克 大黄40克 苍术30克 血藤30克

郁金20克 高良姜30克 刘寄奴30克 五加皮30克 青木香30克 羌活30克

黄柏30克 血竭30克 血竭30克 姜黄30克 寄生30克 三棱30克 莪术30克

红花20克 桃仁20克 川牛膝30克 玄胡30克 秦艽30克 防风30克 白鲜皮30克

大葱白160克

细料:制自然铜30克 乳没80克 血竭20克 儿茶20克 冰片10克 樟脑1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5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

渣,加入黄丹 125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

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 皮损流血

4.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活血止痛膏(成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80克 生草乌80克 细辛80克 白芷80克 威灵仙80克 栀子80克

红花80克 独活80克 麻油2000克 黄丹1000克

细料:辣椒20克 干姜10克 甘松10克 丁香20克 肉桂20克 樟脑40克 冰片5克

乳没4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

渣,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扭伤挫伤 风湿骨痛 腰酸背痛。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宝珍膏(成方)

1.药物组成

生地20克 苍术20克 枳壳20克莪术20克 桃仁20克 山柰20克五加皮20克

当归20克 川乌20克 陈皮20克 乌药20克 三棱20克 大黄20克 制首乌20克

草乌20克 柴胡20克 南星20克 香附20克 荆芥20克 白芷20克 海风藤20克

藁本20克 续断20克 独活20克 麻黄20克 甘松20克 连翘20克 高良姜20克

川芎20克 附子20克 小茴20克 细辛20克 肉桂15克 木香15克 血余炭20克

乳没40克 冰片20克 樟脑20克

细料:丁香15克 肉桂15克 樟脑20克 冰片20克 高良姜20克 乳没40克 细辛2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

渣,加入黄

丹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上药研细末后加入膏

药内。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治风湿性关节炎 跌打损伤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镇痛祛寒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生川乌50克 生草乌50克 细辛25克 高良姜15克 老姜25克

细料:肉桂25克 丁香15克 白胡椒10克 樟脑1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1000克浸泡,春秋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

入黄丹500

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小腹两侧,腰部冷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

祛湿除痹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白芷50克 生川乌100克 生草乌100克 生南星100克 法夏100克 大黄50克

甘松50克 血余炭100克

细料:山柰30克 乳没50克 樟脑50克 冰片1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



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一切扭伤疼痛 风湿关节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腰痛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生川乌30克 生草乌30克 肉桂30克 干姜30克 白芷20克 生南星20克

细料:樟脑50克 丁香2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

黄丹克滴

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寒痹劳伤型腰腿疼痛。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行滞镇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

定痛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马钱子100克 麻黄300克 自然铜30克 枣皮30克 防风30克 桂枝30克

木瓜30克 牛膝30克 甘草30克 羌活30克 独活20克 千年健30克

杜仲30克 血余炭50克

细料:生乳没200克 血竭50克 田七10克 樟脑5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

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风寒湿痹 筋脉不舒 四肢麻木 腰疼腿疼 跌打损伤 瘀血着痛(风湿性关节炎 骨

性关节炎 颈椎病 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梨状肌损伤 坐骨神经痛)。

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

5.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腰痛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杜仲15克 牛膝15克 狗脊50克 寄生50克 土鳖15克 鸡血藤50克 苁蓉15克

川乌50克 草乌50克 续断15克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30克 玄胡30克

威灵仙30克 枸杞15克 南星50克 赤芍30克 马钱子50克 血余炭150克

细料:干姜10克 白芷15克 细辛15克 丁香15克 肉桂15克 樟脑50克 乳没5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4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

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腰肌劳损,腰部酸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各类腰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张氏颈椎病膏药贴

1.药物组成

干姜30蜈蚣25穿山甲25白僵蚕25威灵仙25肉苁蓉25熟地黄25青风藤25丹参20蟾

酥20黄芪30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颈椎病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张氏蜂毒风湿膏

1.药物组成

蜂毒20干姜25肉桂20附子30骨碎补25五灵脂20急性子15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风湿病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秦氏滑膜炎膏

1.药物组成

地骨皮15无名异15乳香20没药20生附子15生南星15生半夏15防风15生川乌15

生草乌15冰片60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炎各关节部位的滑膜炎均有特效。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杨氏股骨头坏死膏

1.药物组成

A马钱子40木鳖子40槐枝60桑枝60透骨草40藤黄40苏木40白附子30骨碎补40姜黄

40独活40川牛膝30

B生川乌30生草乌30生南星30水蛭60细辛30阿魏30肉桂30白芥子30制乳香30

制没药30

C血竭30麝香20冰片30樟脑30

2.制作方法

A组药材在油中炸枯,加入黄丹熬成膏药,再把B组细粉加入膏药,最后摊膏药

时再加入C组药粉。

3.主治范围

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白佛寺颐养斋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

1.药物组成

羌活25克 独活25克 鸡血藤60克 川芎35克 赤芍35克

灵仙40克 当归30克 牛膝35克 葛根30克 苍术20克



防风20克 防已20克 秦艽30克 骨碎补35克 狗脊35克

萆薢20克 干姜30克 黄芪40克 生首乌40克 川断35克

龟板20克 桃仁30克 木瓜30克 米壳25克 伸筋草35克

透骨草40克 红花30克 麻黄40克 杜仲30克 五加皮20克

桂枝60克 苏叶20克 白芍35克 川乌35克 草乌35克

半夏35克 马钱子4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蜈蚣20克

全虫20克 炮山甲30克 乌蛇40克 地龙20克 血竭20克

木香20克 丁香20克 白芥子20克 元胡30克 阿魏40克

细辛30克 肉桂20克 三七20克 儿茶20克 薄荷冰60克

冰片20克 樟脑13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

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

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

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

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

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

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

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

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

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

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白佛寺颐养斋上百年的老膏药(龙方)

1.药物组成

马钱子35克 甘遂20克 苍术20克 姜黄30克 干姜25克

骨碎补20克 元胡20克 威灵仙35克 防风20克 鸡血藤35克

蓖麻子20克 伸筋草20克 胡椒20克 菖蒲30克 鹿含草20克

川芎30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大黄30克 桃仁20克

红花25克 透骨草20克 半夏25克 川乌30克 草乌3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全蝎20克 蚯蚓30克 白花蛇30克

土鳖30克 水蛭20克 蜈蚣20克 血竭20克 肉桂20克

芒硝30克 雄黄30克 阿魏30克 细辛20克 冰片15克

薄荷冰45克 樟脑6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

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

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

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

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

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

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

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

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

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 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治腰椎间盘突出的好膏药

1.药物组成

生地,苍术,枳壳,五加皮,莪术,桃仁,山奈,当归,川乌,陈皮,乌药,

三棱,大黄,首乌,草乌,柴胡,防风,牙皂,刘寄奴,川芎,官桂,羌活,

威灵仙,赤芍,天南星,香附,荆芥,白芷,海风藤,藁苯,续断,高良姜,

独活,麻黄,甘松,连翘,肉桂,附子,木香,血余,茴香乳香,没药,细辛

各9克.狗胫骨一对,最好要后腿的.

麝香,冰片,樟脑,阿魏各9克.做为细料,临用时下或膏药去完火毒后下.

纯香油4斤,黄丹按油熬好后1:0.5的比例下.

2.制作方法



常规黑膏药熬法.

3.主治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

4.方剂来源

这是我从一部老书上找的自己又加了几味药,试了几次,效果显著.临用时加

点云南白药粉,疗效更好.为止皮肤过敏可适当加点扑尔片研碎.

祖传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药物组成

马钱子30钱   清风藤30钱   玄参30钱   桑枝30钱   

白芷30钱   当归身30钱   肉桂28.6钱   赤勺30钱   

大黄30钱   土木鳖36.5钱   乳香28钱  没药28钱   

柳枝30钱    川乌30钱   草乌30钱   头发灰20钱   

麝香0.5钱   血竭6钱    广丹600钱   麻油800钱 

2.制作方法

除广丹,麝香,血竭外,药煎枯去渣,再入广丹熬搅匀成膏,再入麝香,血

竭.最后摊于布料上.

3.主治范围

治疗各种创伤,对腰突症有奇效

4.方剂来源

此方是我祖上自清末传至今的秘方,已传五代,今将其公开



风湿疼痛散

1.药物组成

雪上一枝蒿200 克 三分三100 克 生马钱子250克 生川乌100克 生南星100 克 木

瓜100克 苍耳子100克 白花菜子1000克 冰片1 0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研细粉,每次取20克,加适量醋和热水外敷40----80分钟,脚跟1-2小时,

不可久敷,久敷会起水泡,每星期外敷1-2次.

3.主治范围

对风湿、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风寒疼痛有特效.



特效面瘫膏

1.药物组成

A组:全蝎50 僵蚕20 白附子20 蜈蚣9条 生马钱子9 冰片3 樟脑6 麝香1

B组:当归,白术,奈凡各20 羌活,防风,白芷,川穹,独活各10 白芍,茯苓各15 黄芪30,炙

甘草5 乌梢蛇15 白花蛇2条

2.制作方法

A组加工成120目细粉,B组加水煎1小时两遍,浓缩成流浸膏,加入黑膏药基质4080

克,搅拌均匀即可!制成5克/贴

敷于主穴:听宫,下关,翳风,配穴:颊车,太阳,大椎.

3.主治范围

面瘫

王氏骨质增生膏

1.药物组成

山萸肉60杜仲30淫羊藿50蜈蚣50土鳖虫50牛膝30全蝎50马钱子60水蛭50附子60苍

耳子60麝香1冰片50当归40黄芪白芍40天南星50穿山甲50虻虫50甘草50蛴螬50

基质2250

2.制作方法

除麝香,冰片,其余药物用麻油榨取,按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制作。

3.主治范围

骨质增生

王氏骨质增生膏2

1.药物组成

马钱子20麻黄16杜仲16制草乌14制没药14薏苡仁24当归24苍术24白芍30熟地黄30

生地黄30红花36黄芪20忍冬藤20麝香0.02

2.制作方法

将中草药放入5千克麻油中,将药炸枯,按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制作。

3.主治范围

骨质增生

921镇痛膏

1.药物组成

血竭80阿魏150生乳香150生没药150生五灵脂150生南星120生大黄200

月桂氮酮百分之三,丙二醇百分之六

2.制作方法

将上述中药研粉,加入4千克基质中。

3.主治范围

癌症疼痛和各种风湿痹症疼痛。

4.治疗效果

114例非癌性疼痛患者,在使用"921''期间均停用其他所有镇痛药。结果全部有

效,起效时间最快的5min,最慢的45

无铅树脂型中风偏瘫膏

1.药物组成

黄芪10 g,天麻10 g,大黄10 g,丹参10 g,川芎10 g,红花8 g,桃仁8 g,水蛭8 g,白胡椒8 g,

麻黄8 g,王不留行10 g,虎杖10 g,赤芍10 g,共计120 g。将上述药物分别压成细粉,过

80 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备用。

2.基质组成

树脂200 g,松香45 g,蜂蜡20 g,远红外陶瓷粉60 g,新我氮

酮5mL。

3.制作方法

取600W~800W电炉一个,电炉上放置一铁架,铁架上置一铝锅或电热锅,锅底离电

炉3 cm~5 cm。将树脂200 g放入锅内,加温至60 ℃~80 ℃,待其软化(成稠厚状) ,

保温10 min,再

升温至100 ℃~110 ℃,不断搅拌,直至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稀薄液

体内,并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少量分次)加入锅

内,并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混合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新

我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5 g的中风偏瘫

膏9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阴凉处保存。待制作完成的膏药自然熟成

3d,即可应用。

4.使用方法

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取穴以手、足阳明经和督脉的穴位为主,辅以太阳经、少阳

经的穴位。贴敷前先用生姜片或姜汁涂擦穴位处皮肤,然后剪去膏药的四个角,

揭去药面上的离形纸,无

需烘烤,直接贴于曲池、合谷、外关、尺泽、手三里、环跳、殷门、足三里、

三阴交、承山、昆仑等穴位上。贴敷后用手按压片刻。每次可贴8个~10个穴

位,每次持续贴敷24 h,隔日1次。可重复揭贴使用,洗浴时揭下,之后擦干穴位处皮

肤可再贴上,每贴膏药可反复使用3次~5次。6周~8周为1疗程。贴后如皮肤发

痒或出现小红疹,乃系药力渗入腧穴刺激皮肤所致,切勿用手抓搔,待皮肤恢复正

常后,可继续贴用。皮肤有开放创口或患有各种皮肤病者,不宜贴用。贴用本膏

药的同时,应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马氏膏药

1.药物组成

伸筋草50g,稀莶草50g,威灵仙50g,独活50g,海桐皮50g,鸡血藤50g,骨碎



50g,海风藤50g,木瓜50g,牛膝50g,杜仲50g,当归50g,乳香30g,没药30g

2.制作方法

上药人麻油3000g内浸泡7日后炸枯滤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将樟丹1300g慢

慢倒人,不断搅匀成膏,再将血竭50g,研为细末,加入膏中掺匀备用。治疗

时将膏药化开,均匀摊于膏药布上,贴于增生或突出部位,6天换药1次,1个

月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贴用1~2个疗程。

3.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颈腰部及肢体酸麻胀痛感觉全部消失,活动自如;显

效:颈腰部及肢体酸麻胀痛症状大部消失,活动比较灵活;有效:上述症状均

有减轻。

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痊愈95例,显效31例,有效10例。

4.主治范围

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张氏跟痛方洗液

1.药物组成

海桐皮6桑白皮6大腹皮6陈皮6五加皮10透骨草10威灵仙10制乳香5制没药5

红花5白芷5川椒5

2.制作方法

煎水熏洗患足,每次30分钟。

3.主治范围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4.方剂来源

现代名中医绝技,张建华常用方剂。

吕氏跟痛方洗液

1.药物组成

伸筋草30透骨草30昆布30海藻30苏木20制乳香20制没药20木瓜20桂枝20川穹20五

加皮20牛膝20防风20

2.制作方法

水2000毫升煎,泡30分钟。

3.主治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4.方剂来源

现代名中医绝技,吕建元常用方剂。

丁氏艾桐熏洗方洗液

1.药物组成

艾叶20海桐皮30肉桂15制川乌20制草乌20透骨草30红花15牛膝20黄柏20冰片15三

棱20莪术20

2.制作方法

煎水洗患足,每日一次。

3.主治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4.方剂来源

现代名中医绝技,丁小安

钱氏中药熏洗方洗液

1.药物组成

怀牛膝20木瓜20紫苏叶15透骨草20制川乌15制草乌15桑枝20食醋200毫升(后加)

骨刺型加威灵仙20海藻20昆布20

损伤型加刘寄奴15红花10

痹症型加忍冬藤20麻黄10桂枝10

水3000毫升。

2.制作方法

煎水洗患足,一日两次。

3.主治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4.方剂来源

现代名中医绝技,钱忠权

驱风止痛膏

1.药物组成

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

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

2.制作方法

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

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每贴用3-5天。

3.主治范围

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4.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新型黑膏药

1.药物组成

A.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

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

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B公丁香 血竭各12 土鳖虫 炒白介子 煅自然铜 红花 川断 蜈蚣 全虫 五倍子 水牛

角粉各20 乳香 没药各6共为细末.

2.制作方法

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

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

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4.注意事项

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5.方剂来源

黑膏药网。

自制痹痛膏

1.药物组成

川乌80g 草乌80g 川芎80g 威灵仙80g全蝎80g 土元80g 乳香80g

透骨草8g 没药80g 大黄80g 杜仲80g 川断80g 僵蚕80g 白芷80g

丹参80g 骨碎补80g 远志80g 冰片80g 黄芩80g 黄柏80g

姜黄80g 地龙80g 山奈80g 苦参80g 干姜80g 防己80g 甘草80g

2.制作方法

共研极细沫,加入2%的72-6透皮剂,采用水凝胶技术制成水凝胶痹痛药贴,贴

患处,1贴/48小时,20天/1疗程。

3.主治范围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

4.治疗效果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80 66 13 1 98.7%

5.方剂来源

wu警北京总队医院 高山张军宋蓓王翠娟姚佳春。

五虎蠲痹膏(2)

1 药物组成

生马钱子20克,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20克,洋金花

20克,闹洋花20克,三七24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肉桂15克,葛根30克,

玄胡20克,丹参30克,川牛膝20克,蜈蚣3条,穿山甲20克,川楝子20克,红花

20克,桃仁18克,生大黄25克,麻黄20克,狗脊20克,寄生20克,土别虫20

克,威灵仙25克,桂枝30克,赤芍药20克,水蛭20克,桑枝25克,石菖蒲12

克,川椒12克,白胡椒12克,番泻叶25克,血竭20克,樟脑150克,冰片30克,

氮酮30毫升,远红外陶瓷粉45克。共计1000克。上述药材除血竭、樟脑、冰

片、氮酮外,共同粉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2.制作方法

备打火灶,气坛子,铁锅,锅铲,铁锅盖。取芝麻油105毫升,蜂蜡200克,松

香1700克(夏天1250克)放入锅内,依次溶化,加入药粉1000克,混合均匀,

加入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20

克重的膏药150贴。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3天后可以使用。

3.贴敷方法

先清洁所贴部位皮肤,再用生姜将所贴部位皮肤擦红,根据病变部位大小选择

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2分钟,

不需要用火烤,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便紧紧地吸附

在皮肤上。每贴可用8--10天,如需要洗浴可以揭下,浴后可以再贴。如此可以

反复揭贴数次,膏药不流不走,不污染衣物,方便清洁。3贴为1疗程,一般治

疗2--3个疗程。

4.注意事项

①.膏药所贴部位应无毛发,有毛发者须将毛发剃去才能贴。②.孕妇禁用。③.

皮肤溃烂的地方禁贴。④.需要长期使用膏药的,每3天揭下膏药,休息1夜,

给局部皮肤一次透气透湿和休息时间,避免膏药连续对皮肤发生刺激。⑤.贴

上膏药后如症状加重,可根据病证和方药进行分析,如不对症不可再贴。⑥.

贴上膏药后如出现药疹,轻症揭去膏药后可自行消失,重症可擦抗过敏的药

膏,待药疹消失后再贴。⑦.使用膏药时可配合其它疗法协同治疗,以提高疗

效。慢性病膏药可以起主导作用,急性病膏药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

5.治疗效果

颈椎病77例,治愈63例,好转12例,治愈率81.8%,总有效率97.4%。肩周炎13

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治愈率76.9%,总有效率92.3%。腰椎病133例,治愈

112例,好转16例,治愈率84.2%,总有效率96.2%。

肩凝效灵散

1.药物组成

威灵仙、姜黄、元胡、伸筋草、苏木、透骨草、红花、桑枝、羌活各18 g,川乌、

草乌各12 g。

2.制作方法

取上药一剂.用水3L。授泡2 h后,中火煎至1500mL,装容器内备用.用时取药

液适量.将无菌纱布浸湿敷于压痛部位,以红外线烤灯照射加热30min,每天

两次。

3.治疗结果

治愈19例.好转7例.无效2例。

4.方剂来源

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东阿,李子成。

骨刺膏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制附子、乌蛇、土鳖虫各80g,黄柏、薏苡仁各

100g,桂枝60g,细辛50g,乳香、没药各30g,红丹2500g,香油5000g。

2.制作方法

将上述中药(除红丹外)放入香油中,炸至外焦内黄时,滤出药渣,药油继续

加热至320℃,去火,待油温回落至280℃时加入红丹,并不停地搅拌,待浓烟

散尽,停止搅拌,候冷,将膏药摊在直径10㎝圆形白布上,每张重8~10g,纸

袋封存备用。

3.使用方法

骨刺膏药外敷(颈椎增生贴大椎穴,腰椎增生贴命门穴,其他部位贴阿是

穴。)每帖贴7天,连敷6贴为一疗程。

4.主治范围

骨质增生症。

5.治疗效果

中老年人关节长期受累磨损,影响巨部血液循环,局部充血、水肿、粘连、产

生无菌性炎症,炎症渗出部分经钙化形成骨刺。中医认为,本病乃由风寒湿邪

侵袭,痹阻经络所致。方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制附子、细辛、桂枝祛

风散寒;黄柏、薏苡祛风燥湿,除局部水肿;乌蛇、土鳖虫活血通络;乳香、

没药温经活血止痛。

结果:显效85%,有效12%,无效3%。



6.方剂来源

追风膏

1.药物组成

葛根40川乌100草乌100细辛60白芷40羌活60寄生60川椒60海桐皮40秦艽40木瓜40红花40 水蛭30

2.制作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软膏,治疗时取适量敷于病变部位,约0=8厚,

加塑料膜覆盖,胶布固定。

3. 主治范围

肩周炎

4.方剂来源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

加皮膏(宝珍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2.药物组成

 五加皮9克、生地9克、茅术9克(炒)、枳壳9克(炒)、莪术9克、桃仁9克(去

皮)、山奈9克、

当归9克、川乌9克(制)、陈皮9克、乌药9克、三棱9克、大黄9克、首乌9克

(制)、草乌9克(制)、柴胡9克、防风9克、刘寄奴9克、牙皂9克、川芎9克、官桂

9克、羌活9克、威灵仙9克、赤芍9克、南星9克(制)、香附9克(制)、荆芥9克、

白芷9克、海风藤9克、藁本9克、续断9克、良姜9克、独活9克、麻黄9克(去

节)、甘松9克、连翘9克、血余60克、黄丹900克(炒)、肉桂6克、麝香6克、木香

6克、附子6克(去皮制)、冰片9克、小茴香9克、樟脑9克、乳香9克(制)、没药9

克(制)、阿魏9克、细辛9克。

3.制作方法

用棉子油2000毫升将生地下36昧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加入血余、黄丹熬成

膏。再将肉桂下11昧研细末搅人膏药内,摊在红布上。大号用膏15克,中号9

克,小号7.5克,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医宗金鉴》

稀草膏(追风逐湿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筋脉挛痛(风湿性关节炎,筋血管痉挛疼痛)。

2.药物组成

 豨莶草90克、麻黄90克、川乌90克、草乌90克、风藤90克、半夏90克、南星

90克、羌活90克、蓖麻子90克(打碎)、桂枝90克、独活60克、细辛60克、当归60

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大黄60克。

3.制作方法

上药切片,用葱汁、姜汁各300毫升拌药,先浸一宿,次日用香油250毫升同药

入锅,慢火熬至葱姜汁将干时,油与药相煎渣枯为度,细绢滤清,每油500毫

升,下飞过炒丹300克为准配用,再将前油人锅内煎滚,方下黄丹,徐徐搅

入,待膏成,再下碾净松香末620克,再同熬化,取下锅来,以盆顿稳,再下

乳香、木香、胡椒、轻粉各末60克,白芥子细末120克,渐入搅匀,倾人瓷内

盛贮。渐用热水燉化,绫缎摊贴。

4.方剂来源

选自《外科正宗》

姜竹膏(集宝疗痹膏)

1.主治范围

风寒麻木,痹症(风湿病等)。

2.药物组成

 生姜汁300毫升、竹汁300毫升、川乌12克、草乌12克、南星12克、半夏12

克、当归12克、红花12克、独活12克、羌活12克、大黄12克、桃仁12克、山甲

30克、肉桂30克、白芷15克、陀僧60克、硫黄250克、松香500克、麻油500毫

升。

3.制作方法



上药煎好,加乳香、没药、血竭、胡椒、樟脑、细辛、牙皂末各6克,若加商

陆根、凤仙、闹羊花、鲜烟叶、鲜蒜、鲜稀莶等汁更妙,摊贴患处。

二芍膏(乾坤一气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2.药物组成

 赤芍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白附子30克、白芷30克、生地黄30克、熟

地黄30克、炮山甲30克、木鳖仁30克、巴仁30克、蓖麻仁30克、荆三棱30克、

莪术30克、续断30克、灵脂30克、肉桂30克、没药36克、乳香36克、麝香9克、

阿魏30克、元参30克。

3.制作方法

除麝香、阿魏、乳香、没药、肉桂外,其余药用香油1000毫升熬黄去渣入黄丹

收膏,贮于瓷器中,同时贴肾俞穴。

青乳膏(狗皮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内腰岔气,跌打损伤。

2.药物组成

 甲方:青皮、枳壳、蛇床子、猪苓、何首乌、生半夏、藁本、前胡、麻黄、

连翘、细辛、甘草、川楝子、泽泻、楮实子、乌药、大枫子、川续断、菟丝

子、牛膝、防风、石腊、羌活、沙苑、蒺藜、独活、荆芥、金银花、苦参、僵

蚕、白蔹、黄柏、杏仁、黄连、桃仁、苍耳子、地榆、赤芍、广木香、黄芩、

浙贝母、肉苁蓉、苍术、生附子、知母、官桂、灵仙、白芷、桔梗、薄荷、川

芎、生川乌、天麻、生地、栀子、大黄、熟地、大茴香、小茴香、木通、生草

乌、五加皮、当归、杜仲、五味子、山药、香附子、远志、穿山甲、陈皮、青

风藤、白术、玄参、茵陈蒿(以上等量掺匀)。

乙方:乳香、血竭、儿茶、没药、轻粉、樟脑、丁香(各等量共轧细面)。



3.制作方法

将处方甲的药料1500克,蜈蚣两条,用芝麻油7500毫升,熬枯去渣,加黄丹

3120克,待温后,再加入处方乙的药料90克,搅匀,去火毒,摊于布被子,计

有下列两种规格:甲方,长被子,长五寸九分,宽四寸,摊膏2l克,另加麝香

0.06克。乙方,圆壳,长四寸一分,宽四寸,摊膏12克,另加麝香0.03克。

[用法]微火化开,贴患处。

[禁忌]孕妇禁忌。

4.方剂来源

选自《中药成药配制经验介绍》

香茶膏(追风活血膏)

1.主治范围

腰腿疼痛,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2.药物组成

儿茶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血竭15克、广木香9克、桐油500毫升、香油

500毫升、漳丹500克。

3.制作方法

上5味药共为细末,先将桐油、香油熬开,下药末熬成膏,然后下漳丹成膏。

小张重15克,大张重30克。

4.使用方法

贴患处。

箭耆膏(追风除湿膏)

1.主治范围

瘫痪,风湿寒痹(半身不遂,风湿性关节炎)。



2.药物组成

生箭耆24克、全当归30克、羌活30克、独活24克、防风24克、透骨草24克、怀

牛膝24克、生杜仲24克、千年健18克、钻地风18克、川厚朴18克、麻黄12克、

制乳没12克、自然铜9克(煅)、香油1000毫升、黄丹420克。

3.制作方法

前all味切片入香油内泡,用大火熬药枯去渣,俟冷人丹熬沸待凉下,研细乳

香、没药、自然铜,调匀贴患处。

4.注意事项

中风血冲脑症禁用。

七生膏(消炎解凝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

2.药物组成

一方:生川乌120克、生草乌120克、生南星120克、生半夏l20克、生麻黄120

克、川桂枝120克、生山甲120克、赤芍l20克、生栀子120克、宣木瓜120克、白

芥子120克、京三棱120克、蓬莪术120克、荜拔120克、花槟榔120克。

二方:樟脑30克、急性子30克、公丁香30克、升麻20克、官桂30克、辛夷30克

、川椒30克、阿魏30克、甘松30克、制乳没30克(各研成极细粉)。

3.制作方法

麻油5000毫升,将一方之药物浸泡三四天后,熬煎去渣,滤净,加黄丹2400克

熬成膏药。稍凉时将二方之粉剂倾入,搅和匀化即成。

4.使用方法

摊贴患处。

四生膏(风湿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神经痛,活血镇痛作用。

2.药物组成

一方:当归60克、川芎60克、红花60克、防风60克、明天麻60克、川续断60

克、川牛膝60克、秦艽30克、乳香30克、五加皮30克、白茄根30克、威灵仙30

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桑白皮180克。

二方:生南星250克、生半夏250克、生草乌250克、生川乌250克。

三方:桐油2500毫升、黄丹l000克。

3.制作方法

先将一方、二方各研成细粉末,密藏。桐油2500毫升,倾于铁锅内,缓缓加入

黄丹,炼成膏药,俟热度放散后,再加入一、二方的粉末各90克(以2500毫升桐

油计算)充分搅匀即成,摊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疮疡中医治疗经验选集》

补骨膏(狗皮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

2.药物组成

补骨脂30克、枳壳30克、青皮30克、川楝子30克、大枫子30克、赤石脂30克、

僵蚕30克、赤芍30克、官桂30克、天麻30克、小茴香30克、蛇床子30克、甘草

30克、乌药30克、牛夕30克、羌活30克、黄柏30克、威灵仙30克、生川乌30

克、当归30克、木香30克、细辛30克、续断30克、菟丝子30克、白蔹30克、桃

仁30克、生附子30克、川芎30克、生草乌30克、生杜仲30克、远志30克、穿山

甲30克、香附30克、白术30克、橘皮30克、青风藤30克。

3.制作方法



上药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炼沸,人丹3120克,搅匀成膏。另轻粉、儿

茶、公丁香、樟脑、乳香、没药、血竭各15克共研细末重105克,每7500克膏中

加以上细料105克,搅匀摊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北京同仁堂经验方》

二皮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受风受寒,腰背疼痛,腹胀

腹疼。

2.药物组成

陈皮30克、青皮30克、天麻30克、甘草30克、羌活30克、灵仙30克、乌药30

克、黄柏30克、续断30克、赤芍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蔹30克、细辛

30克、生枳壳30克、大枫子30克、生杜仲30克、生附子30克、广木香30克、生

僵蚕30克、生茴香30克、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生桃仁30克、生远志30

克、生山甲30克、青风藤30克、蛇床子30克、怀牛夕30克、菟丝子30克、生香

附30克、生白术30克、生川楝子30克、香油7500毫升、漳丹2700克。

3.制作方法

熬制方法同一般黑膏药,每膏油7500毫升对研细肉桂面30克,樟脑、血竭、儿

茶、没药、乳香、公丁香等细末各15克,搅匀摊膏备用。

4.方剂来源

选自《上海达仁堂经验方》

虎骨膏(虎骨狗皮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2.药物组成 



虎骨90克、麝香18克、信石18克、冰片18克、潮脑90克、乌蛇18克、排草18

克、朱砂12克、轻粉18克、全虫15克、龙骨45克、台乌27克、白芷27克、白蔹

18克、木鳖18克、白芨24克、川乌27克、草乌2l克、血竭9克、山甲18克、桂枝

9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甘草45克、黄柏45克、白胡18克、乳香45克、桂

子90克、蜈蚣30条、没药45克、明雄45克、当归45克。

3.制作方法

用粉底膏作基质,每粉底膏30克,加以上处方研细药末9克,摊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甘肃武威王蛤蚂膏药方》

白虎膏(追风虎骨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筋脉拘痉(风湿性关节炎,筋血管痉挛)。

2.药物组成

白术30克、虎骨720克、桃枝30克、生草乌30克、香附30克、当归30克、细辛30

克、怀牛膝30克、羌活30克、生杜仲30克、生川乌30克、白芷30克、青风藤30

克、威灵仙30克、生山甲30克、苍术30克、榆枝30克、川芎30克、续断30克、

天麻30克、白蔹30克、川楝子60克、柳枝60克、大枫子60克、熟地30克、桑枝

30克、生首乌30克、独活30克、生地30克、五加皮30克、僵蚕30克、槐枝30

克、蜈蚣2条。

3.制作方法

上药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炼沸,入黄丹3000克收膏。另对肉桂、乳

香、公丁香、血竭、没药各15克,麝香9克共为细粉。每膏药7500克,掺入以

上细料84克,摊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北京同仁堂经验方》

青风膏(虎骨膏)



1.主治范围

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2.药物组成

青风藤7.5克、川芎7.5克、怀牛膝7.5克、熟地7.5克、何首乌7.5克、当

归7.5克、生地7.5克、五味子7.5克、桃枝7.5克、枳壳7.5克、玄参7.5

克、前胡7.5克、细辛7.5克、栀子7.5克、赤石脂7.5克、木通7.5克、大

黄7.5克、杜仲7.5克、薄荷7.5克、香附7.5克、威灵仙7.5克、半夏7.5

克、天麻7.5克、防风7.5克、草乌7.5克、羌活7.5克、五加皮7.5克、川

乌7.5克、山药7.5克、白芷7.5克、猪苓7.5克、白术7.5克、连壳7.5

克、陈皮7.5克、远志7.5克、山甲7.5克、续断7.5克、桃仁7.5克、乌药

7.5克、杏仁7.5克、甘草7.5克、苦楝皮7.5克、青皮7.5克、苍耳子7.5

克、麻黄7.5克、白蔹7.5克、藁本7.5克、黄连7.5克、知母7.5克、楮实

子7.5克、苍术7.5克、桑枝7.5克、浙贝母7.5克、蒺藜7.5克、泽泻7.5

克、地榆7.5克、黄芩73克、赤芍7.5克、独活7.5克、榆枝7.3克、金银花

7.5克、槐枝7.5克、僵蚕7.5克、桔梗7.5克、川楝子7.5克、柳枝7.5

克、荆芥7.5克、茵陈7.5克、苦参7.5克、大枫子7.5克、黄柏7.5克、蜈

蚣2条、虎骨750克。

3.制作方法

用香油7500毫升,将粗药炸枯,去渣,加黄丹2700克收膏,另对入下药粉90克

搅匀,肉桂、丁香、龙骨、没药、血竭、乳香1000克,麝香5.1克研细候对,

上述细料亦可按比例少配。如无香油,可用花生油、棉油、麻子油或桐油代,

下黄丹适量,以软硬老嫩适宜为度。摊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保定市商业局中药制药厂方》

虎潮膏(风湿关节膏)

[主治]风湿寒痹(风湿关节炎)。

[处方](★?№007) 虎骨90克、潮脑90克、信石18克、冰片18克、乌蛇180克、豨

莶草180克、乌头180克、马钱子180克、排草180克、朱砂12克、轻粉18克、全

虫15克、龙骨45克、甘草45克、白芨24克、白蔹18克、白古月18克、白芷27

克、黄柏45克、台乌27克、川乌27克、草乌27克、血竭9克、乳香45克、没药45

克、明雄45克、木鳖18克、山甲18克、当归45克、桂枝90克、龟板15克、鳖甲

15克、蜈蚣30条、苍术54克、木瓜30克、益知仁30克、接骨草l80克。

[制法]用粉底膏作基质,每粉底膏30克加以上处方研细药末9克,搅匀。

[用法]贴患处。

选自《甘肃武威王蛤蚂膏药方》

大枫膏(狗皮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肢体麻木,闪腰岔气,跌打损伤。

2.药物组成

大枫子36克、枳壳36克、青皮36克、何首乌36克、泽泻36克、赤石脂36克、前

胡36克、续断36克、羌活36克、黄柏36克、生附子36克、天麻36克、荆芥36

克、桃仁36克、浙贝母36克、薄荷36克、独活36克、苍耳子36克、官桂皮36

克、榧子36克、小茴香36克、陈皮36克、五加皮36克、茵陈36克、生香附36

克、广木香36克、细辛36克、防风36克、麻黄36克、楮实子36克、猪苓36克、

甘草36克、菟丝子36克、苦参36克、蜈蚣36克、苍术36克、生川乌头36克、金

银花36克、地榆36克、知母36克、熟地黄36克、白蔹36克、赤芍36克、桔梗36

克、生地黄36克、杜仲36克、青风藤36克、远志36克、大茴香36克、白术36

克、半夏36克、乌药36克、蛇床子36克、连壳36克、淮牛膝36克、藁木36克、

川楝子36克、沙苑子36克、僵蚕36克、黄芩36克、威灵仙36克、生草乌36克、

杏仁36克、生肉苁蓉36克、川芎36克、大黄36克、川黄连36克、补骨脂36克、

白芷36克、木通36克、五味子36克、当归36克、生穿山甲36克、淮山药36克、

玄参36克、麻油15000毫升、黄丹适量、血竭30克、轻粉30克、公丁香30克、儿

茶30克、樟脑30克、乳香30克、没药40克。

3.制作方法

用麻油将上药熬枯去渣,以黄丹收膏,再入后7味香料,搅匀摊贴患处。

芍桂膏(狗皮万应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关节炎),手足麻木,跌打损伤,腹胀腹痛等症。

2.药物组成

赤芍15克、肉桂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白芷15克、白芨15克、象皮15

克、山甲15克、粉草15克、白蔹15克、大黄15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羌活

15克、独活15克、元参15克、苦参15克、乌药15克、木鳖子15克、香油2500毫

升。

3.制作方法

上粗药熬枯、滤渣,熬沸下漳丹收膏。再将乳香、没药、血竭各30克,研细掺

入。

4.使用方法

先将患处用姜水洗净擦干贴之。

[禁忌]孕妇忌用。

5.方剂来源

选自《安国第一国药成药生产合作社方》

云香膏(万应狗皮膏)

1.主治范围

风湿寒痹(风湿关节炎),筋骨疼痛。

2.药物组成

云香270克、当归270克、白芷270克、白蔹270克、白芨270克、川乌270克、草

乌270克、山甲270克、麻黄270克、生地270克、木瓜270克、灵仙270克、麻仁

270克、桃仁270克、官桂270克、蜂房270克、麻油28750毫升、黄丹14000克。

3.制作方法

先用麻油将各药熬炸至焦枯,去渣,下黄丹熬沸搅匀收膏。

[用法]摊贴患处。

4.方剂来源

选自《重庆市伍舒芳厂祖传验方》



【膏药用方常用中药】

1、植物药:紫花地丁、鹅不食草、蓖麻子、蒲黄、蒲公英、槟榔、樟脑、薄

荷、甘遂、艾叶、石榴皮、生姜、生地黄、白芨、白芷、白莲、白芥子、白附

子、仙人掌、仙鹤草、瓜蒂、半夏、地榆、地骨皮、百部、百草霜、肉桂、血

竭、刘寄奴、当归、冰片、防风、红花、赤小豆、芫花、花椒、苍术、苍耳

子、芦荟、杏仁、吴茱萸、附子、皂荚、没药、青黛、苦参、苦楝皮、松香、

虎杖、败酱草、侧柏叶、金果榄、金钱草、金银花、乳香、鱼腥草、泽兰、贯

中、细心、荆芥、草乌、胡椒、栀子、鸭胆子、丁香、三七、土荆皮、打黄、

大蒜、大风子、大蓟、山豆根、山慈姑、川乌、川芎、川贝母、马勃、马齿

苋、马钱子、天南星、木鳖子、五味子、五倍子、毛莨、升麻、巴豆、甘草、

蚤休、孩儿茶、桐油、桃仁、徐长卿、狼毒、浮萍、桑叶、黄芩、黄连、黄

柏、野菊花、蛇莓、蛇床子、商陆、葱白、紫草、紫珠、藜芦。

2、动物药:斑蝥、蜈蚣、蜂蜜、蝉蜕、蟅虫、蟾酥、露蜂房、麝香、五灵

脂、牛黄、凤凰衣、田螺、地龙、全蝎、牡蛎、珍珠、穿山甲、海螵蛸、蛇

蜕、猪胆。

3、矿物药:炉甘石、砒石、轻粉、胆矾、铅粉、铜绿、密陀僧、绿矾、琥

珀、硫磺、雄黄、滑石、硼砂、升药、石灰、石膏、龙骨、白矾、芒硝、朱

砂、赤石脂。

【膏药的种类】

1、黑膏药:以植物油与铅丹经高温炼制成黑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膏药。

2、红膏药:以植物油与铅丹经低温炼制成红色。

3、黄膏药:以植物油与松香低温下炼制成黄色。

5、白膏药:以植物油与铅粉低温下炼制一般为黄白色,称为“白膏药”。

5、油膏药:以植物油或含油的药料为基质与其它药料混合,称为“油膏药”。

6、绿膏药:低温制的膏药加一定铜化合物(如铜绿),颜色呈绿色。

7、聚氯膏药:聚氯乙稀、苯二甲醇,混合调膏加中西药粉。

8、热溶胶膏药:以植物油加医用热溶胶熬制。

9、蜂蜜膏药:以蜂蜜蜂蜡为基质制作的膏药。



万灵膏



万灵膏 . 《医宗金鉴》 ’ 【组成】 鹳筋草 透骨草 紫丁香根 当归酒洗 自然铜

醋淬七次 瓜儿血竭 没药各一两(30 g) 川芎八钱(24 g)赤芍二两(60g) 半两钱醋淬

七次.一枚(15 g) 红花一两(30 g)川牛膝 五加皮 石菖蒲 茅山苍术各五钱(15 g) 木

香 秦艽 蛇床子 肉桂 川附子制 半夏制 石斛 萆薢 鹿茸各三钱(9 g) 虎胫

骨一对120 g 麝香二饯(6 g) 【用法】 上除血竭、麝香、没药三味各研细末另

包外,共二十三味。先将香油十斤微,火煨,浸三日,然后将群药入油内,熬

黑为度.,去滓加黄丹五斤再熬,将至滴水成珠离火,俟少时药温,将血竭、

没药、麝香下入,搅匀取起,出火气。备用。 【功效】 温通经络,消瘀散

毒,止痛接骨。 · 【主治】 跌打损伤,麻木风痰,寒湿疼痛。 【方解】 本方

主治跌打损伤后期,经脉中陈瘀残留,或为风寒湿邪入侵,气血不得宣通,出

现的痠、麻、胀、痛,活动障碍者。针对筋骨软弱,气血不畅,风寒湿邪留滞

的病理,而立行气活血,祛风寒湿,强筋壮骨之法。方中鹤筋草、透骨草、当

归、川芎、赤芍、红花、没药,麝香大队活血祛瘀之品,以治未尽之瘀血;丁

香、木香、菌蒲行气消滞,与话血药配伍,专治气滞血瘀,以促进行血化瘀之

功;秦艽、五加皮、蛇床子、 萆薢、半夏、苍术善祛经络之风湿;附子、肉

桂、虎胫骨祛筋骨之风寒,与祛风湿药合用,共祛经络中风寒湿之邪;鹿茸、

牛膝、血竭、古钱、自然铜、石斛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诸药合用,筋骨强

壮,气血畅通,风湿以除,则麻木痹痛自愈。 【应用】 (1)本方温经活络,强

筋壮骨之功可靠,作用也较全面。适用于跌打损伤后期,筋骨寒凝瘀阻之痹痛

症。  (2)近代应用 凡骨折,筋断、脱位后期,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内科杂症

面见肢体麻木疼痛者均可应用。 (3)区别应用 本方与桂麝散均有温经通络之

功,以治跌打损伤日久,风寒湿邪留滞经络之痹痛症。但前者作用全面,既可

祛风寒湿,又能行气活血,强壮筋骨,主要用于跌伤后期,肢体麻木痠痛等

症;后者功专温化痰湿,主要用于寒痰湿浊凝滞筋络之阴疽、流注。 ’ 【附

方】 , (1)坚骨壮筋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第一组:骨碎补90 g 川断90 g 马钱

子 60 g 白芨60g硼砂60 g 生草乌60 g 生川乌60 g 牛膝60 g 苏木60g杜仲60g 伸筋草

60 g 透骨草60 g 羌活30 g 独活30 g 红花30 g 泽兰叶30 g 虎骨24 g 香油5kg黄丹2.

5kg第二组:血竭30 g冰片15 g 丁香30g肉桂60g一白芷30 g 甘松60 g 细辛60 g 乳香

30 g 没药30 g 麝香I.5 g 用法:第一组药,熬成膏药后温烊摊贴:第二组药,

共研为细末,临贴时撒于膏药上外贴。功效:强壮筋骨。主治:伤筋骨折后

期。 (2)化坚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白芥子2份甘遂2份地龙肉2份威灵仙2 份

半 急性子2份半 透骨草2份半 麻根3份细辛3份 乌梅肉4份 生山甲4份血余1份江

子1份 全蝎1份 防风1份 生草乌1份 紫硇砂半份(后入)香油80 份 东丹40份 用

法:将香油熬药至枯,去渣,炼油滴水成珠时下东丹,将烟搅净后再下硇砂。

功效:祛风化瘀。主治:用于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等。 (3)阳和解凝膏

(《外科证治全生集》)第一组药:鲜牛蒡子,根、叶、梗48份鲜白风仙梗4份

第二组药:川芎4份 附子桂枝大黄 当归 肉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 白芷 白

蔹 白芨各.2份 续断防风 荆芥五灵脂木香 香橼陈皮各l份香油160份 第三组

药:炒黄丹约需所得药油重量的7/16 第四组:乳香没药各2份 麝香1份 芬合香

油4份用法:用香油先把第一组药煎至枯,去渣。次日加入第二组药,煎至

枯,沥渣,留药油。隔宿,按药油重量,加入7/16的炒黄丹,文火慢熬,至

滴水成珠,不粘手为度,离火后,再把第四组药固体药研末,连同苏合香油加

进膏申搅混,便是本膏。放置半个月后,分摊在敷料上,敷贴患处用。功效:

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化痰。主治:凡疮疡漫肿无头,钝痛,遇寒痛增等

属阴寒之证者均可应用。



消瘀止痛药膏



消瘀止痛药膏 , , 《伤科学讲义》 【组成】木瓜80 g 栀子30g 大黄150g 公荚

60 g 地鳖虫3Og 乳香30 g 没药30 g 【用法】 共为细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 骨折伤筋早期,肿胀疼痛剧烈,或

伤处红肿热瘸,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方解】骨折筋伤初期,血脉受伤,

恶血留滞,壅塞于经脉,经脉不通,则伤处肿胀疼痛难忍;郁而发热,则伤处

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此当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留者攻之”之

原则,而立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法。方中重用大黄破瘀通经, 消肿止痛;

配以地鳖虫破瘢逐瘀,接骨续筋;况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以‘乳香、没药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合大黄、地鳖虫以增祛瘀生新、消肿止痛之效;瘀热不

散,经脉不通,故以木瓜、栀子,公英清热舒筋,散瘀止痛,助大黄清泄瘀热

之力。全方用药,共奏清热祛瘀,通脉止痛之效。 【应用】 (1 )本方清热破瘀

力强,适用于跌扑骨折筋伤早期,瘀热阻结之肿痛症。 (2)加减应用 欲增消肿

之力,可加木通、地龙;欲增清解之效,可加黄柏、黄连。 (3)近代应用 凡骨

折,脱位、软组织损伤以及风湿热痹诸痛症,均可用本方外敷。 【附方l (1)消

瘀膏(经验方) 大黄1份栀子2份木瓜公英姜黄各4份黄柏6 份用法:共为细末,水

蜜各半调敷。功效:祛瘀消肿止痛。主治:损伤瘀肿疼痛(《中医伤科学》)。

(2)消肿散(经验方) 制乳香制没药玉带草四块瓦洞青叶虎杖五香血藤各1份天花

粉生甘草叶下花 叶上花 虫蒌粉大黄粉黄芩王瓜 白芨粉苏术粉飞龙掌血各2份

红花龙胆草土黄连绿葡萄根大红袍各1份凡士林适量用法:研末混和,用适量

凡士林调盐煮成膏,外敷患处。功效:消瘀退肿止痛。主治:各种闭合性损伤

肿痛(《中医伤科学》)。 (3)消肿膏(长春中医学院骨科方) 五灵脂500 g 甲珠150 g

红花 栀子 乳香没药大黄桃仁合欢皮血竭各100 g 冰片10 g 用法:共为细面,炼

蜜调膏,临时涂布贴患处。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散结。主治:跌

打损伤,骨折筋伤,红肿热痛等症(《中医骨伤科学》) (4)伤油膏(经验方)血竭

60 g 红花6 g 乳香6 g 没药6 g 儿茶6 g 琥珀 3 g 冰片6 g(后下)香油1.5kg黄蜡适量

用法:除冰片、香油、黄蜡外,共为细末,后入冰片再研,将药末溶化于炼过

的油内,再入黄蜡收膏。功效:活血止痛。主治:多用在施行理伤手法时,涂

擦在患处。用时起到润滑作用(《中医伤科学讲义》)。



使用白版神效生肌散心得



白版主的神效生肌散:

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30g、白芨15g

功效用法同你的一样,但取材很容易,而且好加工,很神效。生肌散用于脓腐

已净的疮口,10多年来用过几百例,从未遇到生肌散引起的感染。即使用于新

鲜创口止血,也结痂很快,没遇到感染的。

撒药太多,引流不畅,表面结痂里面化脓。

床上一个肛周感染的患者,每天用碘伏消毒,阿米卡星和贝复济喷,创面就是

不收口。前两天看到白术散老师的生肌散方子决定试试。昨天用马应龙痔疮膏

涂抹患处后,再用白术散老师的生肌散打成的粉敷在上面,用了一天,今早查

房吃了一惊,效果好极了,创面明显减小且干燥,继续使用。

白版主的神效生肌散 确实神效

就是上药后局部疼痛难忍,于是我重新配制时去掉生大黄,经试验效果也不

错,减轻了病人的疼痛。



神效生肌散治疗褥疮

[导读]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

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如今,随着卧床病人的增多,褥疮的

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具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由于

褥疮造成软组织病灶破坏、坏死,局部血运缺乏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

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如今,随着卧床病人的增多,褥疮的发病

率正在逐年上升。具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由于褥疮

造成软组织病灶破坏、坏死,局部血运缺乏,普通药剂很难道达病灶,因此这

是褥疮难治的根本原因!

2010年学生好友父亲(脑血栓卧床12年)患褥疮求诊于我,因世交之故,赠

送药方而去。近日好友其父亡故,通知学生前去吊唁,闲谈中方知褥疮应用学

生所赠之药方甚效。回家学生三思,便总结了神效生肌散治疗褥疮一文,已便

以后临床应用。

神效生肌散是爱爱医“白术散”老师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下肢溃疡,褥

疮的一首外用经验方。其组成为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

30g、白芨15g。临床将上药共细末,将药粉直接撒在创口处,可有生肌收口之

效。此外,对于外伤流血不止,掺此药粉也可达到立时止血之效。方中乌贼骨

咸、涩,温。归脾、肾经,外用收敛止血,敛疮。用于一切损伤出血,疮多脓

汁,及现代医学所提到的溃疡病、浅度溃疡期褥疮。《本草蒙筌》:“医科切

要药……收疮口腐脓。”五倍子首见《本草拾遗》味酸,涩,性寒。归肺、大

肠、肾经,外用止血、解毒。用于各种出血、痈肿疮疖。血竭性味甘咸,平。

外用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

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动物实验证明,本品能增加凝血作用。生大黄苦,

寒。归经:胃、大肠、肝、脾经,外用祛瘀止血,临床研究证明: 大黄有良

好的止血效果。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外用止血,消肿,

生肌,敛疮。《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本经》:“主

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 。现代药理作用提示白及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

性, 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 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 对局

部出血有止血作用。诸药配伍,共奏收敛止血,散瘀消肿,敛疮生肌之功。

整理“公布秘方,比一比,看谁的【生肌散】效果更好?”

1、公布秘方,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生肌散,效果很好,公开给大家,欢迎各

位拿秘方来比较效果高低!

人中白(炙)30g 象皮(砂炒泡)50g 乳香30g 滑石粉30g 血竭30g 白芨30g

共研细末,撒于创口处

主治:一切伤口、溃疡,久不愈合,效神速!

2、神效生肌散:

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30g、白芨15g

功效用法同你的一样,但取材很容易,而且好加工,很神效。

3、珍珠(豆腐煮)20g 石膏10g 轻粉6g 冰片1.2g共研细末,撒于创口处

主治:一切伤口、溃疡,久不愈合,同样 神效。

4、三石生肌散: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 按1:1:0.5配制,止痒生肌效果极 好。

5、一老中医密方.鲜白鲜皮捣碎外敷,有生肌止血的作用.不光生肌,还能治难治

性溃疡.曾经用此药包治数例闭塞性脉管炎.

6、醫方集解中的生肌散也很好用。

斂瘡長肉(瘡初起者禁用)。

寒水石( )滑石(二兩) 龍骨 海螵蛸(一兩) 密陀僧 枯礬 定粉(即鉛

粉) 干胭脂(五錢。)共為細末,摻瘡口上。

此陽明藥也(陽明主肌肉)。瘡口不斂,蓋因膿水散溢而潰爛也。石膏(亦名

寒水石。李時珍曰︰唐宋諸方,寒水石即石膏)、滑石解肌熱,龍骨、枯礬善

收澀,胭脂活血解毒,螵蛸、陀僧、

7、白及100g 白砂糖50g。共为极细末.用法同你们一样.取材更方便, 造加更

低. 效一样很神!

8、止血生肌散:小叶紫珠叶30,五倍子15,龙眼核15,降真香15,研末神效,

30秒钟止血无刺激性疼痛感。

9、熟石膏20克,黄升丹4克,血竭6克,枯矾10,硼砂10克,珍珠10克,冰片10 克。

用棉签醮药末,均匀地涂洒于疮口之上,2~3日换一次药,效果如神

10、收干生肌药粉

组成 :乳香50 没药50 琥珀10 血竭20 儿茶25 炉甘石35 上药共研细未备用

功用:收敛止痛,固皮生肌。

主治:烫灼伤,阴蚀,臁疮,疮面脓毒已尽者均可用。

用法:薄敷于疮面或制成药捻用。

注意事项:痈、疖疮面脓毒未净者慎用。

亦可此药粉与凡士林4:6混匀成膏,外敷患处。

11、乳香3克 没药3克 炒白蔹9克 炒赤蔹9克 炒黄柏9克 枯矾3克 当归9克 丹参9

克 儿茶3克 牡蛎6克 研细,过罗弃渣,收瓶备用。

11、 龙骨、血竭、乳香、没药、鱼螵蛸、红粉霜(有腐肉加,无则去)、赤

石脂各0.3g、石膏0.6g,上药研细末(100目)混匀,于伤处干撒,效果颇佳。

12、去腐生肌散

乳香6g(去油) 没药6g(去油) 血竭 6g 儿茶6g (炒)

海龙 6g 海马1个(沙炙) 生石膏 6g 冰片3g 沙倒虫20个

用于脓腐将尽未尽时。本方中唯沙倒虫不好找,过去环境好没污染时河中的湿

沙子中很多。生石膏宜甘草水飞才细。本方最大的优点是不含重金属,一般不 过敏。

13、凌云鹏老先生的《临诊一得录》中有一个红珍生肌散:海螵蛸100g 制乳没

各30g 血竭10g 研细外用。此方药物易得,配制简单,效果也好,和白术散老

大的生肌散有异曲同工之妙。

14、生肌散朱砂 煅龙骨 海螵蛸 赤石脂 白石脂一钱 乳香 没药血竭 轻粉 雄黄五 分

15、龙血竭,煅石膏,枯矾,各等粉,一层一层散,先用双氧水清除干净,内 服中药,

16、升丹3血竭9海螵蛸9象皮9轻粉9赤石脂15儿茶15紫河车15乳香6没药6,共研细末,撒于创口处.

功用。去腐提毒,生肌收敛,主治:一切痈疽溃疡,久不愈合,

16、黄连膏

黄连15黄柏60松香60黄蜡75植物油500克,入油内7天,熬枯去渣,加蜡溶化,

加炉甘石粉拌匀, 功用。生肌长肉,溃疡后期,

17、东丹3g熟石膏60g冰片1g共研细末,敛疮生肌

18、 糖尿病足可以用,初期脓成期切开引流,后期用生肌散生肌长口 效果不

错。我临床用的是: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30g、白芨15g

19、神效生肌散: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30g、白芨15g 功效

用法同你的一样,但取材很容易,而且好加工,很神效。

20、白芷7克,甘草39克,当归身67克,血竭13克,轻粉13克,白蜡67克,紫草

7克,麻油500克,先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入麻油泡三天,然后小火熬成

微枯色,过滤,再修正稿锅中,大火下血竭熬尽,下白蜡小火熬化,冷却后加

入轻粉。完毕。用时取一点摊在纱布上贴患处。

21、樟丹、明矾细粉等量混匀,放于透明玻璃瓶中,每日搅拌数次,待药粉由

干燥变成湿润,再自然干燥后,研为极细粉盛于瓷瓶内,于干燥处贮藏备用,

久储其效更佳。此药止血效果非常好,遇外伤流血不止,多不必消毒,直接将

此药粉撒在创口处(嘱伤处不要沾水),可立时止血,迅速结痂而愈;疮疡脓

腐已净,掺此药粉可生肌收口。(撒此药的创口处可有片时刺激性疼痛感)

此方乃我家传一秘方,配置此药,需在夏季入伏后择一高温晴朗之日,早晨将

药粉混匀后放于玻璃瓶中,置日照通风处,时常搅拌,至下午则见干药粉变得

湿润,至次日则可变成泥状,经数日后药粉渐干燥成块,以细布盖扎玻璃瓶

口,放到立秋时,再择一晴朗无风之日将结成块的药粉研为极细粉即可。

小时侯每到夏季,父亲就配置此药,我每次都象看变魔术似的,眼见本来很干

燥的药粉,怎么就变成泥状了,怎么后来又变干燥了,也就从那时开始,我对

配药有了一种神秘感,同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上了初中,我才知道,

这是因明矾遇热析出结晶水的缘故,但是我后来曾做过对比实验,用枯矾和樟

丹直接混匀研为细粉,效果不如用上面的方法配置的药效果好。

在农村遇到外伤流血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在城市恐怕都要去医院消毒包扎或清

创缝合了,而我们这里的人最先想到的是我家这个药粉,我曾见过血流如喷

者,也曾见过伤深露骨者,我们只是很简单的撒上这种药粉,新伤多不用消

毒,也很少有感染的,只上一次即可,创口很快结痂而愈,因此我们这里的人

给这种药起了一个绰号,叫“一次性”,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伤者去医院,

时代不同了,现在我遇到比较严重的伤也是让他们去医院治疗。

现在正值夏季,伏天临近,同道中如有人感兴趣,可依上法配置此药,遇家

人、邻居、亲朋偶有小伤,不妨用之。我们家的亲戚每次来时不要别的,就要

两种药,一个是烫伤药,一个就是这个止血生肌散,多年来似已成了惯例。

神效生肌散、生肌丹秘方

此方是中医临床工作中常用于治疗各种外伤性溃疡,手术后遗症,刀砍伤,

摔打伤,糖尿病溃疡等病的一个神奇秘方,疗效肯定,治愈率高,见效快,更

是目前西医无法治疗的疑难病症。

中医秘方一:大红升丹60克,煅石膏140克,冰片10克,麝香1克。

中医秘方二:煅象皮60克,煅珍珠120克,煅石膏200克,煅龙骨150克,煅甘

石150克,麝香3克,枯矾200克,白蜡150克,血竭60克,乌贼骨250克,儿茶

120克,五倍子350克,制乳香90克,制没药90克,冰片30克。

使用方法:如患处肌肉不红润新鲜,有腐肉,绵筋,干枯肉块,腐骨等必须

先用上面秘方一,拔毒祛腐生肌,至肌肉红润新鲜,如有楼管可用米饭于丹药

调和做成线条插入,肌肉红润新鲜后,在使用秘方二,至达到治疗痊愈,康

复,根治的临床效果。

临床效果:共治疗大小溃疡哟7632处,治愈率达百分之96以上,疗效神奇。

=====================

秘方--生肌散

公布秘方,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生肌散,效果很好,公开给大家,欢迎各

位拿秘方来比较效果高低!

人中白(炙)30g 象皮(砂炒泡)50g 乳香30g 滑石粉30g 血竭30g 白芨30g

共研细末,撒于创口处

主治:一切伤口、溃疡,久不愈合,效神速! 转自:任之堂

================================

神效止痛止血生肌散 作者:绝技秘方

神效生肌散原方是: 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30g、白芨15g,

而我添加了广东裸花紫珠叶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10g。使用后,止痛止血的效

果都很明显,特别是止痛.

======================

奇效八宝丹

奇效八宝丹(一名珍珠散):

治疮毒脓腐已尽,用此掺上,即能生肌长肉,平口收功。珠母(即大蚌

壳,拾取露天大蚌壳左顾者)半斤(刮去背后黑衣,放火上煅过,研),炉甘

石三两(以黄连二钱煎汁,煅淬炉,共研),血竭三钱,粉口儿茶一两,煅石

膏三两,煅赤石脂三两,陈年吐丝渣一两(煅存性),梅花冰片(临用时

配),每药末五钱加冰片一分,上药共为极细末,研如香灰样,以不见星为

妙,瓷瓶收贮备用。外科多呼为珍珠西黄八宝丹,最宝重之,不肯传人。予屡

用之,功效竟比珍珠散尤妙,药味虽微,功效甚大,幸勿轻视。 《验方新

编》

=========================

民间强行封口外伤方 作者:于春廷

处方:乳香10克,没药{去油}10克,龙骨10克,血蝎6克,

熟石膏21克, 升丹3克, 香白芷 8克,冰片3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捣碎共研细粉,过细筛储藏备用。

功效:止血,止痛,消毒杀菌,逐脓,去腐生新,强行封口。

效果:对外伤,或由外伤引起的溃烂,伤口长期不愈合,或临床上常见的褥

疮,药物用少量,见效快,治疗效果相当显著,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

担,特别适合当前灾区同胞或一切久治不愈的伤口、疮口治疗使用。

使用方法:将伤口常规处理干净,然后将药粉薄薄地涂在伤口上,能遮盖伤口

就行,不需要包扎,尽量减少伤口部位的活动,隔天换一次药,换药时将伤口

清理干净,然后继续敷药,伤口小的当天就可以封口结痂,伤口大的,在换药

时就可以明显地看到,伤口整个创伤面积都在缩小直至愈合。

注意:处方中的{ 升丹就是红丹 }由湖南某化工厂生产。本产品稍有一定的毒

性,特别提醒大家:此药只能外用,不可内服。

=============================

陈文伯的生肌方

陈文伯独家的外用小秘方“三黄药面”: 黄连10克、黄芪15克、黄芩10克,压

制成药面;三黄药面”可以与香油配合使用制成药油,效果极好。 针对糖尿病

人久久不能愈合的小创口.

民间偏方:用蛋黄油涂于溃疡处,很快就会有新鲜肌肉生出.

蛋黄油的制法:拿沙锅把熟鸡蛋黄慢火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剩

下的黑渣不要.

木耳散可治溃烂诸疮及外伤出血,效不可言。

木耳一两焙干研末白沙糖一两和匀以温水浸如糊,敷之缚之。

=======================

爷爷留下的治外伤溃疡久不收口方(极效,七天必愈)! 文源张黔

药方:百草霜 花椒雄黄(研极细)。

麻油调合浸泡诸药,用鸡毛醮麻油扫于伤口,7日内伤口必愈!

注:百草霜,即烧柴火锅的锅底灰,烧过煤的不能用.

关天剂量问题,我根据当时的配制情况大略的说一下:百草霜6-9g,花椒15-

20粒(去椒目),雄黄1-3g(研极细),麻油适量,以完全浸泡三药且上方露

出1cm左右的油为宜。上药混合搅拌均匀,瓶装备用。

至于说神不神,我不能也不敢乱说,这只是我亲眼所见的方子,而且是我爷

爷留下的验之有效的药方,我说出来,是希望它能为更多的人所用,这是我的

目的,也是我当初学医的初衷!我认为医者,不能有私心,有好的东西就要让

大家都能得到它的恩惠,这才对得起当初创造这个药方的人。



7个神效秘方,自古传至今,个个灵验。今将其公开,希望对同道有所帮助

sy同心缘 2022-05-10 发表于湖北省

1.孙思邈久战不败秘方

【配方】:肉苁蓉10克、五味子3克,菟丝子3克,远志3克、蛇床子4克 用法:碾为细末,空腹黄酒送服, 隔日服用20天,效果明显,服用30天,让你的“火力”无比威猛。

小贴士:30岁以下无性功能障碍者男人勿用。此方若减去肉苁蓉、远志两味药,便成了著名起阳方“三子

丹”。

其用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等分为末,菟丝子水洗去杂质用酒煮沸,立即捞出晒干捣碎成粉未,其它二

味药洗净晒干直接捣碎即可。

2.视物模糊和眼球萎缩

【处方】:柴胡25克,黄芩 15克 ,蕤仁 10克 ,党参 10克,炙甘草 5克,半夏 10克, 生姜 2片,大枣 10克 , 菊花 5枚,白蒺藜 20克,决明子 10克 ,巴戟天 20克 ,枸杞10克~20克,川芎20克,牡丹皮 20克 ,桃仁20 克,牛膝20克,郁金10克,山茱萸 20克, 合欢皮 15克 ,夜明砂 10克, 草决明 15克,蛇蜕20克 。 注:将以上药放入黄酒中浸泡 2 小时以上再熬煮。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两煎混匀,分二次服

3.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治疗方

【方名】丹参息痛方。

【处方】丹参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12克 熟地10克 鸡血藤15克 夏枯草9克 珍珠母20克(先煎)

细辛2克(后下) 刺蒺藜10克 菊花6克 秦艽10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分早午晚3次服用,12~15天为1个 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养血平肝。

【主治】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

4.痒性皮炎治疗方

【组成】麻黄6克 僵蚕6克 防风6克 荆芥6克 薄荷6克 甘草6克 苍术9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归尾9克 赤芍9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功效】祛风活血,利湿止痒。

【主治】痒性皮炎,怕冷,久治不愈,属血瘀兼风症者。症见全身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滑有力

5.头目晕眩,失眠多梦治疗方

【处方】丹参30克 红花9克 泽兰9克 朱茯神9克 钩藤9克 白蒺藜9克 生珍珠母30克 田七3克(研末2次分

服) 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功效】祛瘀通络,清利头目。

【主治】头目晕眩,失眠多梦,甚至精神恍惚,舌边紫黯,脉涩



6.鼻息肉治疗方

【组成】木笔花6克,升麻4.5克,葛根9克,甘草3克,生石膏6克,寸麦冬9克,肥知母6克,淡黄芩6克

芎4.5克,白桔梗1.5克,桂枝3克,生姜3片,枇杷叶6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3次,分早、中、晚3次内服,直至痊愈为止。

【主治】鼻息肉和副鼻窦炎。

【注意】外用硇砂散(硇砂1.5克,轻粉0.6克,梅片0.6克,为1次量,共研末)每日3次吹鼻,鼻息肉消除迅速。

7.防治高血脂方

药方:荷叶6、陈皮6、黄芪10-15、香附3、瓜蒌9、制何首乌9、山楂9、丹参6。(剂量仅为参考)

用法:水煎服以上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侵删!谨遵医师嘱托!切勿私自用

药! 抢先收藏,送给身边的朋友,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民间偏方』民间治疗蛇胆疮偏方



民间治疗蛇胆疮偏方

  蛇胆疮是急性的皮肤病,而病情的反反复复困扰了不少人,而不少人采取

民间偏方治愈了,民间治疗蛇胆疮偏方效果还要看病情,科学的检查再结合恰

当的治疗才是,民间偏方最好就先咨询相关的医生再使用。

  蛇胆疮的医院治疗方法:

  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

等。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如多虑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

胍0.2g,地塞米松1.5mg,赛庚啶2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

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3-5次。糜烂者涂

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或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激光照射

(氦-氖或二氧化碳扩束照射),TDP频谱照射等。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

品扩瞳;

  抗病毒治疗

  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口服高效抗

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

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如果水

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

  注意事项:

  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

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

  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

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

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

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民间治疗蛇胆疮偏方:

  ●用旱烟油一小团(或抽过的香烟过滤嘴3个),用适量水调匀,涂患处,每

日3次,连用3~5天痊愈。

  ●雄黄粉50克,配入75%酒精100毫升,混匀备用。每天2次擦敷患处,如

疼痛剧烈,疱疹很多者,则在药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20毫升。多数病人一周内

可愈。

  ●侧柏叶60克、大黄60克、黄柏30克、薄荷30克、泽兰30克。共研细末,

以水、蜜调膏外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功效。

  ●青黛5份、黄柏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

状,外涂患处。

  ●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

细末,过100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均。外涂患处,以

结药痂,保持湿润为度。

  ●雄黄2份、枯矾2份、青黛粉3份。共研细末,加浓茶水调糊,敷患处。

  ●侧柏叶60克、蚯蚓粪6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赤豆60克、轻粉6克。

共研细末,菜油调涂患处。

  ●冰片5克、炉甘石10克、黄连10克、青黛10克、大黄10克、药用淀粉55

克。共制为散剂,干用、水调、油调外敷均可。



  生活不规律易患蛇胆疮

  生活不规律或经常饮酒的人也有可能患上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都是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皮肤病。所不同的是,它们属于两种发病过程。水

痘多见于儿童,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神经细胞

中,一旦被某种因素激发,便会爆发成人的带状疱疹。但不是所有被病毒感染

的儿童都会出水痘,这也就是说孩童时期没有出过水痘的人,长大后也有可能

患带状疱疹。

  不过,带状疱疹并不带有传染性,但却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与水痘的散

状分布不同,带状疱疹起初的症状表现是皮肤发红,严重的会并有发烧症状,

其后皮肤上会出现粟粒或绿豆大小的团集水疱。这种病毒性疾病一般都会自

愈,但若及时就医,不仅会加快病愈,也可防止或减轻神经痛后遗症。

  注意事项:

  据了解,带状疱疹还会反复发作,因为疱疹病毒是一直潜伏在神经细胞内

的,无法根除。即使皮肤上的疱疹被治愈,与之相伴的神经痛却是长期的,有

的可能会持续1-2年。 潘雷说,带状疱疹这种病的发作其实是不分人群,不分

季节的。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不规律、新陈代谢紊乱或经常喝酒,他的身体免疫力就

会下降,就容易感染带状疱疹。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免

疫系统疾病的人,更容易患病。 对于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潘雷建议多补充

维生素,多吃蔬菜,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还要预防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



处,避免水疱破裂。

  所以说,预防治疗蛇胆疮首先要从生活习惯上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才是,以上的民间偏方虽然有不错的效果,但是病情还是需要经医生诊断后再

采取偏方治疗为宜。



狂犬病特效方

狂犬病奇方

少林秘传练功药方大全

骨质增生骨刺消酒,阳痿固本回春药酒,咽喉炎爽喉利咽茶,心脑必康散,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梗塞,糖尿病,癫痫,高血脂,脂肪肝,肥胖,脚后跟痛

减肥特效方,不孕症,阳痿,晚期癌症肿瘤,白血病,特效风湿骨痛灵,尿毒症祖传方,哮喘祖传方,心脏病特效方,帕金森绝奇方,糖尿病烂足烂脚特效方

糖尿病祖传方,高血压特效方,乳腺癌患者福音,乾坤祛病液治疗各种皮肤病、风湿、类风湿、痛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乳腺炎增生、跌打损伤、蛇虫伤等等良效。牛皮癣特效方,白癜风特效方



院长祖传5代秘方



1. 【减肥降脂饮】生山楂30g,月见草30g,泽泻20g,草决明30g,三七10g,虎

杖20g,生首乌30g,蒲黄10g,绞股蓝30g,菌灵芝15g,丹参30g,荷叶30g,生

军6g(后下)。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主治: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症,

服用一个月高血脂即可恢复正常,服用半年通过B超检查脂肪肝彻底治愈,同

时此方有良好的减肥功效,经过我和师傅的临床100余例肥胖患者的治疗,有

效率90%以上,大部分患者半个月可以减5斤以上。备注:少食辛辣油腻,控制

饮食,多锻炼。来源:该方为恩师陈光宪院长的科研成果,现已制作成减肥降

脂茶上市,已成功治愈上万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

2. 【溃疡灵】乌贼骨150g,川贝45g,甘草150g,陈皮150g,公丁香10g,上桂

10g,羌活鱼30g,法罗海30g,白芨50g。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每次服10g,

日服三次。主治:特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一剂即可治愈,有条件者加入

天然牛黄3g,疗效提高一倍,服药当天即可痛减。来源:该方为恩师陈光宪院

长祖传5代特效秘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堪称一绝,不可轻视。

3. 【癫痫丸】黄连50g,郁金80g,明矾80g,天竺黄60g,川贝50g,蜈蚣20条,

全虫30g,胆南星80g,茯神80g,黄芩80g,地龙60g,甘草15g,天麻80g,远志

30g,米健蒲20g,法夏80g,乌梢蛇80g,水蛭30g,陈皮60g,丹参80g,朱砂5g

(为衣)用法:上药研末,蜜丸,每次服10g,日服三次。功效:豁痰开窍,

息风止痉,化瘀通络。主治:癫痫,本方能很好的控制症状,只要坚持服药,

定能康复。癫痫散 麝香0.5g,芫花10g,辰砂1.5g,巴豆21粒(去壳)用法:上

药捣烂成膏,用半粒蚕豆大贴长强穴。癫痫膏 红蓖麻根2两 橄榄3斤用法:常

规方法熬膏,日服三次,每次一汤勺。

3. 【癫痫丸】黄连50g,郁金80g,明矾80g,天竺黄60g,川贝50g,蜈蚣20条,

全虫30g,胆南星80g,茯神80g,黄芩80g,地龙60g,甘草15g,天麻80g,远志

30g,米健蒲20g,法夏80g,乌梢蛇80g,水蛭30g,陈皮60g,丹参80g,朱砂5g

(为衣)用法:上药研末,蜜丸,每次服10g,日服三次。功效:豁痰开窍,

息风止痉,化瘀通络。主治:癫痫,本方能很好的控制症状,只要坚持服药,

定能康复。癫痫散 麝香0.5g,芫花10g,辰砂1.5g,巴豆21粒(去壳)用法:上

药捣烂成膏,用半粒蚕豆大贴长强穴。癫痫膏 红蓖麻根2两 橄榄3斤用法:常

规方法熬膏,日服三次,每次一汤勺。来源:该系列方为恩师陈治恒教授秘

方,配合使用更佳。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目前,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可引起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如果糖尿病

足一旦发生,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足部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

性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包括苏木、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桑枝、艾叶、苦参、乌

梅、鬼箭羽、黄柏和马齿苋,其重量配比为:

苏木28-32g红花28-32g伸筋草28-32g

透骨草28-32g威灵仙28-32g桑枝38-42g

艾叶28-32g苦参48-52g乌梅48-52g

鬼箭羽48-52g黄柏48-52g马齿苋48-52g。

本发明的优点是:它治疗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可靠,价格低廉,

能够有效延缓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包括苏木、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桑枝、艾叶、苦参、乌

梅、鬼箭羽、黄柏和马齿苋,其重量配比为:

苏木30g红花30g伸筋草30g

透骨草30g威灵仙30g桑枝40g

艾叶30g苦参50g乌梅50g

鬼箭羽50g黄柏50g马齿苋50g。

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材水煎,水煎取汁加水约3000ml,温水足浴,以身微出汗

为度1次/日。

病例1.:王某,女,76岁,2016.08.21初诊,患者诉双下肢疼痛、麻木2月余,

加重一周,特来就诊,症见:口干、多饮、多尿,双下肢麻木,疼痛难忍,不

可近衣,食欲可,睡眠欠佳,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既往有

糖尿病病史8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余无特殊病史可载。给予本中药10剂,

每日一剂,水煎,去渣取汁加水约3000ml,温水足浴(37-39℃),以身微出汗

为度,1次/日,;09.01二诊,患者诉双下肢疼痛较前明显缓解,麻木感减轻,

嘱其守上方继续治疗10天;09.14三诊,患者诉双下肢无明显疼痛,可正常行

走,仍有轻微麻木感。

病例2.:黄某,男,81岁,2016.07.01初诊,患者诉双下肢麻木、瘙痒1月余,

特来就诊,症见:双下肢麻木,瘙痒,夜间更甚,食欲可,睡眠差,大便干

结,舌淡,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病

史10余年,余无特殊病史可载。给予本中药10剂,每日一剂,水煎,去渣取汁

加水约3000ml,温水足浴(37-39℃),以身微出汗为度,1次/日,;08.11二

诊,患者诉双下肢瘙痒较前明显缓解,麻木感减轻,嘱其守上方继续治疗10

天;08.21三诊,患者诉双下肢偶有瘙痒,麻木较前明显减轻。

药理:方中苏木、红花以活血、通络、止痛,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桑

枝、鬼箭羽、黄柏、苦参、马齿苋、乌梅以清热祛风除湿。诸药合用,共奏活

血通经、祛风除湿之功,使血脉通,经气利,气血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外用中药,它包括苏木、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

桑枝、艾叶、苦参、乌梅、鬼箭羽、黄柏和马齿苋,本发明的优点是:它治疗

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可靠,价格低廉,能够有效延缓糖尿病足的

病情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达;余积洁;许友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中医医院



中药绝技秘方



1:治痛风 独活、牛膝、归身、木瓜、马鞭草、桂枝各6克,龟胶、炙甘草各3

克,蝉蜕7克,党参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治病毒性心肌炎 丹参、当归各15克,川芎、佛手、青皮各10 克,浮小麦30

克,大枣15个,煎汁4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 服。心悸、气短、纳差、便溏

者,加党参、白术、山药、五味子各 10克。本方适用于心肌炎后遗症型病毒

性心肌炎。

3: 治鼻炎 毛冬青、鹅不食草各10克,苍耳子、一点红、甘草各6 克,水煎服,

每日1剂。

4: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毛冬青150克,煨猪脚一只服食,每日1 次。

5:治脚气 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用不锈钢盆加500毫升水熬

半个小时,去渣,加50克食用醋泡脚。每次30分钟左右,一剂可连 用两天,第

二次加热即可。

6: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三七、白及、浙贝、乌贼骨、煅瓦楞子、 延胡索、徐

长卿各100克,蒲公英150克,甘松30克,甘草50克。共研细末,每日饭前服3

克,每日3次,服2~3个月。

7: 治口腔溃疡 青黛、贝母粉、枯矾,按10:6:1的比例调匀备 用。每次3~5

克,外敷溃疡部位,每日4~5次,同时用青黛10克 开水吞服,每日3~4次。疗

程1~3周。

8:治痔疮 黄连15克,炉甘石10克,儿茶5克,冰片1克。将上药 共研极细末,加

医用凡士林制成软膏。用时将软膏注入肛内,每日1 ~2次。

9:治老年人夜咳痰多 木蝴蝶90克(切碎),白蜜糖150毫升,

混合,隔水蒸30分钟后食用,每天3次,每次20~25毫升,7天为 1疗程。

10:治坐骨神经痛 鸡血藤50~60克,宽筋藤20克,千斤拔15

克,麦芽10克,痛剧者加威灵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 治糖尿病肾病 红参、天冬、牛膝各15克,山茱萸、桃仁、红 花、枳实、菊

花、枸杞、补骨脂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治神经性头痛 生姜、淫羊藿各15克,白芷、党参各10克,吴茱萸9克,大枣

12克。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后温服。

13:治高胆固醇症 生首乌15克,菊花9克,熟地15克,麦冬15

克,决明子15克,夜交藤15克,鸡冠花9克,北沙参15克,杭白芍 9克。水煎分

2次服,每天服1剂。10天后查血清胆固醇情况。

14:治肝硬化 大枣30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郁金12克。水煎服。本方四味

药,均有增加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对肝硬化蛋白倒置的患者,甚为适宜。

15:治湿疹 青黛10克,与红霉素软膏调匀,涂于患处,每日3次。



接骨神奇特效五秘方,治病效果不凡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头折伤病症,中医称为折疡、折骨。常因跌仆、闪挫、压扎、负重、劳损,或是从高处坠落或摔打跌倒所致。甚者疼痛难忍,

骨头有凸状,皮肉组织有淤肿现象。骨折有两种,一种称简单型骨折,另一种称复合型骨折。前者发生时,皮肤维持完整;后者发生时,骨头会戳

破皮肤。根据病变症状可分为一般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1)接骨用麻药秘方

配方: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荜拨各7克,蟾酥6克,胡椒、细辛各15克。

说明:此麻药对各种骨折无效,只是起麻醉作用。如果遇到各种骨折,即刻用5克麻药冲高度酒精50毫升拌匀擦到患处,过3分钟后,任意抽动不知

痛(注意:切不可擦到皮破处,一擦到就增加痛苦)。将以上各药碾为极细末,装入小口瓷瓶中,黄蜡封口。

警告:此方有大毒,只能外用,千万不可内服。

2)接骨特效秘方(分口服与外敷两种)

口服方:乳香、没药、苏木、川乌、松节各10克,土狗10个,地鳖虫、骨碎补、地龙、水蛭、血竭、龙骨各15克,大螃蟹两只。上药共为末,每日

服2次,每次服9克,酒或童便送下,以童便送下效果最好。(水蛭必须炒黑,万不可半生,否则反有害于人。)

外敷方:无名异20克,没药12克,紫荆皮13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沙姜15克,续断15克,骨碎补15克,血竭10克,乳香12克,五加皮20克。

说明:这个方专治骨折,骨碎表皮未破者外敷有特效。

如果有人从高山、高楼、树枝上失手跌下来,不是手骨断,就是脚骨碎,或者被车撞倒,压碎手脚骨,他必定叫苦连天,痛不可忍。这时请受伤者

不要心慌,快将他抬回家中,即刻用高度酒精50毫升和匀接骨麻药粉5克,擦他的断骨处(说明:这麻药粉切不可擦到破皮处,一擦到就增加痛

苦),3分钟后,他的断骨处任人抽动不知痛。这时,把他的断骨接正,然后取4块竹片,每块长20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左右,把这4块竹片四

边的锋利处用刀削圆滑,再用绷带把每块竹片均匀地缠上一层,最后把这4块竹片放在他的断骨处四周,用绷带把竹片上、下、中绑紧(说明:不

要绑得太紧,以免血流不畅)。这样做主要是固定他的断骨不走移,固定断骨后,即刻取公鸡1只,重500克左右(这公鸡最好是白毛乌骨鸡,如没

有,其他的公鸡也可以),用手扯断鸡头,顺手拔去鸡毛(注意:千万不可用水淋湿拔毛,否则无效),然后用一块坚硬的竹片,削成竹刀,用竹

刀割开鸡皮,剥下鸡皮留用,再去掉肚肠和骨,单取鸡肉。将鸡肉和接骨外敷特效药一齐放在石臼内捣烂。捣烂后,加高度米酒调成以手握紧指缝

见水珠不滴为宜,调好后把药放入砂煲内,用柴火炒热(还要太热),取出敷在断骨处的四周,用鸡皮包在药外,再用净布把药包好轻轻绑紧,或

用杉树皮夹紧绷带绑好。过36小时后,把这剂药取下,接着再如法换上一剂外敷药。这一剂药直到第三日取下,此时他的断骨已好八成。第四日,

再把这两剂药合起来放进砂煲内,加入高度米酒,用柴火炒滚(注意:米酒放的还要太多,一多就成药汤,少效力),滚后即停火,把砂煲内的药

取一半出来,放在净布上凉一下(注意:还要凉得太凉,又不要太热,以烫在人的皮肤上不起泡为宜),即把布上的药包起来烫他的断骨处,布上

的药凉了,就换煲热的药去烫。如此轮换,每次烫15分钟。一日烫4次,直烫到第五日为止(同时结合服用接骨口服药),这时他的骨已痊愈。第

六天可以正常工作。

接骨在临床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症状,以上传授的只是骨断没破皮未烂者的医疗技术。如果在临床上遇到破皮骨碎,表面的皮肉已溃烂者,又有不

同的医疗法,又要增加一条秘方去医治,这条秘方名叫“玉真散”。如果骨没断,只是关节上的筋断了,这又如何医治?还是用接骨特效粉的秘方去

医吗?不是,这就要用专治筋断的秘方,这条秘方只是一味药,却能医好,其效如神。

3)止血“玉真散”的特效秘方

小量配制:生白附子35克,白芷3克,天麻3克,生南星3克,防风3克,羌活3克。

大量配制:生白附子350克,白芷30克,天麻30克,生南星30克,防风30克,羌活30克。

配制方法:将各药共碾极细末,装入小口瓶中,黄蜡封口,备用。说明:根据各自的需要,配大剂量或是小剂量都可以,效果一样。

使用方法:风遇新断骨、表皮破、血流不止者,可将此方药粉敷于流血处,敷后即止血。止血后用麻药粉在未破皮处擦,然后把断骨接下,再用接

骨外敷特效药1剂和鸡1只共捣烂,均匀地敷在断骨四周(可敷上止血粉),同时配合接骨口服药。如果遇到经他人医治日久,其骨又没接续,肌肉

腐烂有脓水,毒汁外流者,先用棉花把脓水毒汁吸干,再用双氧水消毒后即刻用此止血玉真散药粉敷之。敷多少次药,要根据症状而定,一般每天

换药2次(每次都要用双氧水消毒),3天后就结痂痊愈。外表愈后,有的患者骨未接正,或有的骨接正,其筋已固定不能屈伸,这些复杂的症状就

要所有的接骨秘方同时并用,才能治愈。

4)专治关节脱位筋断秘方

凡遇关节脱位患者,先要做好准备工作:1)取4块坚硬的竹片,每块长20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把这4块竹片的四边锋利处都削圆滑,用绷带

把每块竹片均匀地绑上一层。2)把所用的药物备齐。

何谓关节脱位?关节邻近两骨端之间的正常关系改变,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称为关节脱位。下面是其医法技巧:

有人关节脱位,即刻用第一方中的麻药冲酒擦患处(不用也可以,但操作起来患者痛不可忍),然后把他的关节接回原位。如何接法?例如:有人

的手上臂和前臂的关节处脱位,前臂的骨已插入上臂的皮中。这时,你用一手抓住患者的上臂,一手抓住前臂,然后,双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一

拉(何谓相反方向,就是抓住上臂向上拉,抓前臂的手向下拉),用力拉时要快,一拉就把患者的关节接回原位。在确信接正并无异样后,就将事

先预备好的4块竹片均匀地放在关节四周,用绷带绑紧(注意:不要绑得太紧,以免血流不畅,但也不要太松),这就是固定。固定后,即刻用葱

头250克(葱头是日常用的生葱,不是洋葱头,切不可弄错。将葱头洗净留根)捣烂炒热擦患处(注意:不要炒太热,以免烫起泡)。擦后将“生大

王”(未炙过的大黄)120克研成粉末,把生姜汁(即食用的生姜捣烂取汁)倒入生大王粉末中,调成糊状(不可调得太稀),调好后即敷患处,然

后用净布包住药,绑紧即可。每日一换(每日换药如前法),每日叫患者饮250毫升好酒,分作3次饮。如患者酒量大,可让其尽量饮,以饮后不醉

为宜。3日后,其脱位关节的断筋基本接续了。这时,把竹片拆掉,叫患者轻轻将手屈伸一下,看是否痛。如痛,再如法用药一次。以后叫其自己

练习,手能屈弯,自由活动就痊愈了。

特别提示:生大王炮制过的无效。在药店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炮制过。炮制过的生大王是切片,乌黑色;不炮制的生大王成条,灰黄色。

购买时一定要生大王,而不是制生大王。制过的价贵无效,不制的价平有效。未炒的叫生大黄,也称生大王。大黄,别名川军、大王、锦文大王、

鸡爪大黄。

5)治骨折愈后僵硬不能屈伸秘方

有人手骨断经治愈后,屈不能屈,伸不能伸,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手臂残废了,确实太悲惨了,令人终身烦恼。难道这手就这样永远不能屈伸了吗?

其实,只要患者的手不能屈伸没超过1年,就很有希望治愈,并同原来一样活动自如。

至于为什么有的人手骨断愈后其手不能屈伸,这内在的主要因素是因为骨一断,同时有很多筋都断了,经他人医的过程中,用药不当,造成断筋不

能接续,甚至把断筋治萎缩了,筋一萎缩,肌肉也萎缩,最终导致关节不能屈伸。

在医治这种症状时,首先看患者的手,如发现其手上的肌肉萎缩严重,又超过1年,这到底有法可医,或是无法可医?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医这

种症状时,只要不超过1年的,用此方治,大多可医好;已超过1年的,手上的肌肉萎缩严重,只见皮包骨,也可用此方试治一下,但不一定有效。

下面是医法过程:

第一,叫患者买一个煎药砂罐备用。

第二,让伤者用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各10克,当归8克,川椒15克,川芎、红花各5克,白芷、威灵仙、甘草、防风各4克,共研末加酒50

毫升,布包煎熬,熏洗患处。

第三,如遇到病情严重者,再取男人的小便倒入砂罐内,大约半罐(切不可倒满),加入点尿缸底白色污物或药店的人中白用火烧,开滚时打开罐

盖(注:滚一阵子后,里面的尿将滚出,这时就停火),滚后有很多水蒸气上升,此时让伤者坐近,把伤者的患处放到水蒸气中熏,再抓住伤者的

手,轻轻屈伸三五十下,或叫其自己屈伸。在熏的过程中,如伤者的患处被熏痛了,就要稍停一下,不痛后再熏(注意:不要熏起泡)。每次熏半

小时,每天5次,直熏到伤者手能屈能伸,灵活转动为止。同时用蟹头中的脑及足中髓加酒熬后涂于患处,筋即续生。或以旋覆草根洗净、捣烂,

敷患处,20天左右完全可见功效。

注意:

第一,凡使用了麻药粉的病人,必须在2~3日后口服些甘草水解除麻醉。

第二,任何骨折治疗都宜于在初期(1~12天左右),超过12天者属旧伤。因此接骨续筋宜在早期。凡用本方治疗接骨者,一般粉碎性骨折3天愈

合,7天后用手指轻微触动患处基本无痛感,10天全部复位。初接之伤不能提早行走,凡伤后前5天内能上夹板的应尽量上夹板,以协助复位,不能

上夹板的应尽量少翻动患处。无论是上肢、下肢或是胸、背脊骨及筋骨折等均可用此方治疗,不需另加药。本方治病使用的是平寒药物,因骨折后

总会出现淤血积蓄红肿,在治疗上不宜使用温热性药物。凡用本方治疗的骨折病,约不会发生后遗症,这是本方的最大特点。

第三,玉真散止血粉方中如没有生白附子就用白附子,但不要用附子。白附子与附子是两种性能不同的药,不能混用。白附子,别名禹白附,为天

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功能镇痉止痛,治破伤风。不经加工的就是生白附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功能温中止痛,散寒除湿。

荐方人:湖南洞口县 杨晚生

百姓验证:陕西安康市关庙镇王兆银,男,51岁,医生。他来信说:“患者孙xx,2000年12月8日将左腿跌成粉碎性骨折,到医院住院治疗9天,共花

费1800余元,因经济困难出院,而骨却未接上。经人介绍他找我治疗,我重新为其整骨,用本条偏方内服外敷20天,他就脚能点地,腿也不疼了,

1个月后恢复正常,并能参加劳动。”

四川彭山县西铁分局陈上琼,女,72岁。她来信说:“本县一妇女被别人的三轮车把脚脖子压断了,花800多元没有治好,现在脚很痛,不能伸直,

只有弯曲。我用本条秘方为她治疗,1个月后完全治愈了。”

湖北武汉市武钢集团公司梅石刚,男,59岁,工人。他来信说:“我用本条药方治好一名手腕骨折断愈合后而不能屈伸患者。”

提示:本方经众多患者自疗验证,基本上都收到了痊愈的好效果,因为,本方堪称特效精方。



家传古方(第三册:骨伤、皮肤科)



第三册:骨伤、皮肤科

70、背搭:毒疮之王,对心、对肺、对脐、误用凉药毒攻内腑难救。叶烟5

克,焙焦研细,樟脑3克,蜂糖调为膏贴患处,1 日1 换。

71、恶疮、乳痛:生灯笼花(又名蒲公英)l00一300克捣烂白酒调和,内服酒

汁,渣敷患处一日一换。如无鲜药,干药减半。

72、多骨疽:愈而复发,有细骨从孔中而出。用芜青子(即大头菜子)l0一20

克,研细干撒患部,包扎固定,日换1次。

73、颈项结核:黑蜘蛛3—5个高度酒50至100克,浸泡一夜,将蜘蛛取出捣

烂再以酒调和澄清去渣,睡前服之,日1次,治愈为止。

74、各类结核:蝌蚪(青蛙崽子)15克捣烂,红糖开水一碗煮,初起者服一

次,溃烂者3至4次可愈。包括颈、腋下、大腿内等处结核。

75、阑尾炎:鲜老姜、鲜芋头各20一30克洗净捣烂如泥,调适量面粉敷患

部,3个小时取下,日1敷一次。治愈为止。

76、脉管炎:多发于脚趾、手指。症见红肿发紫,久则烂筋见骨,骨节脱

落。活蜗牛(俗名山螺蛳)5一l0个连壳捣烂敷于患部,湿纱布包扎,日换1次。

77、臁疮:即下肢溃病。大蚯蚓50条,入碗内任其吐出泥土,3小时后取出

入杯。撤上白糖16克,冷暗处放12—15小时去蚓。将溶液煮开先将患处用盐

开水洗,以纱布浸药液敷于患处盖上纱布数层固定,一日一换。

78、疔疮:核桃一个,对开取仁嚼烂,仍然装入壳内,扣在疔上固定,一日

一换。

79、黄水疮:竹笋壳8—10张烧存性研细芝麻油调和涂搽患部。涂前先用浓

茶水洗。每日搽2次。小儿头疮也可用此方法。

80、外痔:外痔肿痛,芒硝150克,自矾15克,二味开水冲化,熏洗患部,

水温降后坐浴至凉,日洗2—3次,3—5日可愈。

81、内痔:硫黄94克,入砂锅内加热溶化再入红枣12枚,待硫化尽枣成炭时

取下研细,分12份,每晨饭前服一份,温开水服。l 一2年患者服l 剂,3一5

年患者服2剂可愈。

82、血痔:生豆腐渣炒干研细,每次9克白糖开水送服,日3次,15天1疗

程。

83、混合痔:苦参6克,加水煎浓去渣,另加红糖60克,破入鸡蛋2个,日服

1次,4天1疗程,轻者4天,重者12天可愈。

84、痔漏:枯矾、黄蜡各30克。先将黄蜡熔化,枯矾研细和匀,冷后用纱布

制成药条,纳入漏孔深处,见脓水流出时涂撒消炎粉。用药2—3次脓尽而

愈。

85、痔漏术不收口:购中成药锡类散。清洗患处后,将锡类散敷患处,日1

次,用药l 周痊愈。

86、肛裂:鸡蛋3个煮熟,取黄熬油涂抹患部,日2次,3一8天可愈。

87、刀伤:火柴头研细敷上,血立止,另用红糖,葱白等份捣烂敷上止痛,

愈后无痕。

88、破伤风:蝉蜕15克,去头足为东,好酒l00克煎服,日1次,服7天。

89、脑震荡:猪脑花1个去筋膜洗净,天麻15克,枸杞25克,加水蒸熟服,

日1次。

90、跌打:骨折筋断。螃蟹3—5只捣烂、白酒l 一2两调匀,内服酒汁,渣敷

患处,药于后浸酒,三日换药。7—10天可愈。

91、腰椎间盘突出:制马前子、土鳖虫、牛夕、麻黄、僵蚕、全蝎、乳香、

没药、苍术丹参各3克。药研细,每晚睡前服0.5-2克,捞糟酒下,15天l 疗

程,服1一6疗程可愈。

92、颈椎病:白芷、延胡、防风、独活、丹参、葛根、红花、川芎、当归、

黄芪、狗脊、山药、茯苓各50一100,研碎入布袋扎好作枕用,20天换药。

重者2剂,不复发。

93、骨结核、骨髓炎:芜青(义名大头菜) 耔20克研细,纱布包敷患处,日换

l 次。

94、骨质增生:白芨12克、炮山甲、士鳖虫各5克,红花3克研细,蜂蜜、食

醋各15克调和,外效患部,塑料纸盖,纱布固定,3天挠药,5次可愈。未愈

者3天后再敷。

95、鸡眼:生石灰,碱粉,糯米粉各l0克加凉水调如糊状备用。先用刀刮去

表皮,睡前搽袜少量;每晚1次,5—7 l三l 自落面愈。

96、腋臭:牙膏30克,乌托品10克和匀涂抹腋下,日2次,连用10天可愈。

97、稻田皮炎:射干250克加水浓煎,洗患部,日2次,l 日可愈。 98、脚

转筋:大蒜瓣掐断,用力擦足心,擦热后。再用冷水吞大蒜l 瓣,有特效。

99、丝状疣:俗称瘊乎。废电池l 个剥开锌皮,用小刀刮下白色油脂,先用温

水浸洗患部,刮去坏死表皮,再涂抹电池油,纱布包扎,三日后发炎化脓,不

必处理,一次即愈。

100、静脉炎:红花100克,75%的酒精500克浸七天后,涂擦患处,日3次

五天可愈。

101、脓疱、疥疮:全身刺痒脓疮遍身。鲜猪油半斤,大枣30克加水半碗煮

熟白糖调食。

102、荨麻疹:中医属风疹、风团、冷热皆发食盐1克、食碱10克,白酒2两

混匀,舀水蒸透涂擦患处,日2次,2次痊愈。

103、湿疹:洋芋2两洗净去皮,磨成泥状敷贴患处,厚0.5厘米,纱布包

扎,日换3次用药7天可愈。

104、缠腰龙:生石灰30克,50%酒精100克和泡l 天后摇匀,涂抹患部日5

次,5天愈。

105、体癣,股鲜:新药、顺峰康王1支。每晚睡前涂抹1次,5—7日可愈。

106、烂足丫:硫黄研细,药棉少许拌裹硫黄粉,塞入趾间日换1次。3—5日

可愈。

107、甲癣:又称石灰甲。大蒜15瓣捣烂加食醋15克,泡4小时后将患指入

蒜醋中浸10分钟,日3次,7日可愈。

108、手癣: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加水浓煎,洗患部,日2次,5日痊

愈。

109、牛皮癣:巴豆去壳30克,雄黄3克共捣和匀,每取适量纱布包紧,涂擦

患部,每擦2分钟,日3次,5一10天痊愈,不复发。

110、手足破裂:鸡蛋2个煮熟取蛋黄熬浊擦抹患部,日1次,3—5日可愈。

111、重度破裂:黄豆20克研细末,凡士林40克调成软膏,涂平裂口纱布包

扎,3天换1次,2—4次可愈。



76个中药外敷肚脐方,全是干货



1、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的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

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

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

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失眠

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

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前列腺肥大

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

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8、失眠

取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枣仁20克,红药3克;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共同研成细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

膏状,涂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9、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附子、细辛研磨成细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外敷肚脐。附子性卒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细聿性辛温,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

饮,宣通鼻窍功效。凡辨证属于阳气虚弱、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来治疗。糖尿病本病后期易出现四肢疼痛水肿、僵硬拘挛等表现,

每到冬季则症状加重痛苦难忍。用以上药物敷脐治疗,每次12小时,2天1次。

10、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

肛泰贴剂:其药物成分为地榆(炭)、五倍子、冰片、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之效,用于内痔、外

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肛泰贴剂需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即肚脐眼)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贴剂胶布撕开,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

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11、治疗高血压: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

脐里,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好。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

12、慢性病防治

药物由中药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碎成细末敷脐。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趁湿填入药粉0.5克于肚脐内,外贴胶布盖住药物即可。3日换药1

次,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13、治疗偏头痛

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14、肚脐埋药丸治便秘神效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

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15、鼻窦炎

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

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所以记在此。不过便秘者不宜使用该法,酒最好用高粱酒

泡过的药酒。

16、寒性体质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

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收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收。寒性体质,脸上长青春痘,痛经,腹

泻,腰疼,喜好出汗的人,脾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冒的人都可以一试。一周将有好的消息。

17、治痛经

取肉桂、炝姜、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覆盖清洁消毒纱布l块,连用5~7天,痛经可愈。

18、治月经不调

取当归30克、红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此方对少女月经不调疗效最好。

19、心肾不交,肚脐敷贴交泰丸

这个药来自于《韩氏医通》下卷,主要成分是黄连和肉桂,我们都知道,黄连是极其苦寒之药,而肉桂性热、温补,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

阳,具体做法如下。黄连性寒,肉桂性热,将二者调和敷在肚脐里面,能够清心火,温肾阳,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绝妙处方。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

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可使阴阳相接,心肾交合,所以取名为交泰丸,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肾不交的首选方药。每天晚上,将一丸

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便可以了。

20、早泄治疗敷脐法

露蜂房、白芷各10克,一起研细末,醋调成稀糊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上,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天或隔天敷药1次,连续3~5次,一般用药

5~7天即可治愈。本方具有补肾固精、收敛止泄之效。还可用丁香10克、细辛6克、乙醇100毫升,浸泡3天后可用,房事前1小时用棉签蘸侵出液涂于龟头及

冠状沟部,以降低末梢神经感性,提高房事时的射精阈值,从而起到延缓射精的作用。21、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 滑。

麻黄10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甘草6克。

主治: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滑。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3克,温水调黏糊敷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2、天冷不用愁中药敷脐暖身有奇效

使用本方后,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你穿很少的衣服也不会冷,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

配方: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洗干净,把药末撒在神阙穴(肚脐)里,在用(麝香虎骨

膏)胶布贴上即可。

23、治高血压

川芎20克、白芷20克、冰片2克.

三味药,共研细末,用的时候,把药棉摊成薄片,取2克左右药粉,滴上几滴醋,不用太湿,包成一团,用最薄的一面,贴在肚脐上,外面白胶布(最好用

创可贴,最便宜的就行,不容易过敏)固定,每天换一次,连用几天。

24、天冷不用愁暖身有奇方

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花椒1g、胡椒4g、研末,密封备用;把药末撒

在胶布(麝香虎骨膏更好)上,即可使用。贴一次7天左右有效。

25、敷脐疗法还能治疗慢性病

对失眠者可用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等混合敷脐;慢性肾盂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盖胶布,10天换药一次,连敷3次,可

使小便恢复正常。肝硬化腹水用利尿药无效时,可用芒硝60克、肉桂粉6克和匀敷扎脐部,能使小便量增加而腹水减少。高血压患者用朱砂6克,醋制白矾

10克,降香6克混合研末敷脐,能使血压下降。小儿夜间遗尿,取7厘米长连须葱白3根,硫黄30克,共捣泥,睡前将药敷患儿脐上,用纱布覆盖,8-10小时

后去掉,能防止小儿遗尿。

26、妇女痛经

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共研细末,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然后放上热水袋加温。使用几次后便可治愈。

27、自汗、盗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100克,共研细末,过筛,加白酒适量调匀,敷于脐中,用热水袋加温,每24小时换药1次。汗止药停。

28、前列腺增生

取大黄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乳香6克,川牛膝10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

装玻璃瓶备用。每晚取药膏涂满肚脐,用医用胶布覆盖固定。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一般一个疗程见效,3个疗程小便如常。

29、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我用中药外敷神阙,没想到第一天晚上敷了半个晚上(半夜里女儿把药揭开了)之后,早晨起来,鼻子居然好多了。接下去连敷两个晚上。处方:党参

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30、利尿

用田螺肉4个、大蒜(去皮)5瓣、车前子(研末)10克,共捣如泥,做饼敷脐,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敷药8小时后去药,每日1次。此法可以利尿,适用于各种

原因引起的水肿。一般3次可收效。

31、中药敷脐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麝香1.5克;龙骨、附子、雄黄、乳香、没药、胡椒、小茴、青盐等分为末。将麝香入肚脐中,外用药末放麝香周边做圈围住,用槐树皮灸一百二十壮,中

间不时的须换槐皮。

注意事项:治疗中需注意避免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

32、治小腿肿

细辛粉末9-15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贴于脐部,伤湿止痛膏固封,当天消肿。

33、前列腺炎

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没有副作用。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丁桂散:丁香

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时,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

34、前列肥大

白胡椒15克,细辛15克,研末,取药3克,放脐窝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后停2天继续下疗程,(前列腺肥大,小便淋

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35、小孩腹泻

黑枣捣糊贴肚脐眼:除了发烧,小孩子还容易腹泻,这时候,可以把黑枣去核,捣成糊,贴在肚脐眼上,一晚上就有效果。如果是肚子痛,就拿胡椒粉和

成糊,点上些醋,捏成小饼团,贴肚脐眼上。

36、自汗或盗汗

用药物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虚火下移,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汗出自止。张氏用朱砂3克,五倍子9克,

共研细为末,备用。用时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药末放入脐中,用大块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各种盗汗症收到满意效果。

37、水肿

对于一些久病不任克伐者,或汤药难进者,用药物贴脐治疗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杜氏根据脐乃人体出生前摄取天然清气和水谷精微,排泄代谢产物之通

道,皮内血管丰富,通透力强之理,用制甘遂、冰片各6克,研细为末,填脐,外用麝香追风膏固定。用于治疗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下肢或全身浮肿,正气

极虚而邪气炽盛的危重症,收到满意效果。认为该法能调达气机,使紊乱的升降出入功能恢复正常,水邪得去而正气不伤。

38、治疗肝硬化腹水

用麝香温脐散(麝香0.6克,阿魏、硼砂各6克,白酒500毫升,猪膀胱1具)外敷脐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为末,与白酒同放进猪膀胱内,用细线扎紧外敷

脐部,固定3天即可见效。共治疗肝硬化腹水15例,其中14例显效,1例无效。

39、中成药脐疗治便秘

1)大黄片方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适用于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

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舌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滑数等。

2)补中益气丸取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温阳益气。适用于大便不一定干硬,或

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面色恍白,神疲肢倦,舌苔淡白,脉虚细等。40、薄荷脑敷神阙,人就不会脾胃阳盛

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这是典型的脾胃阳(火)盛我就教了她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我让她买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

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每三天换一次。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

41、尿道发炎无法使尿排出

取蚯蚓两条,与少许食盐捣碎贴敷脐部,很快通尿。

42、治鼻炎——肚脐敷药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3、小肠火、肚脐敷盐来按摩!(急性尿道炎)

小肠火、肚脐敷盐来按摩!(急性尿道炎),用自己的唾沫拌食盐,湿后放肚脐用手指转圈按摩,一分钟时间,症状就消失了,很灵验。小肠火就是尿

急、尿频、尿时疼痛不舒服。这个偏方我听我们科室负责人说的,她说小时候就见母亲用唾沫沾盐研肚脐眼,问她母亲说是治小肠火的。后来她也用过说

研着研着不知不觉症状就消失了。

44、治疗女性血瘀

把生姜捣碎,与黄酒调和,用膏药贴在肚脐上,可以治疗女性血瘀。注意贴膏药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刺激皮肤。

45、胃疼

香附5克,吴茱萸5克,金耳环5克,没有可用(细辛6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

(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46、胃下垂

吴茱萸4克,黑附子4克,升麻4克,生姜。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每日2次,早晚。(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47、肿瘤(肺癌)

白芥子5克,胆南星5克,僵虫5克,杏仁5克。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用棉球吸饱药。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

医教授)

48、一般失眠

千年陈樟3克,沉香3克,首乌5克,朱砂3克,莲子打成粉或打成泥,黄酒调匀,带须根大葱,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49、小孩便秘

黑白丑4克,甘遂4克,大黄4克。碎粉用黄酒调匀。带须根大葱,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50、小孩尿床

硫磺4克,益智仁4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每日2次。



51、肾气不足阴虚手足热:盗汗

女贞子,益智仁打成粉,贴于肚脐。

52、治疗胃溃疡

海螵硝4克,一点血4克,水田七4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53、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

亏虚所致的眩晕。



54、治阳痿效果很好

吴茱萸30克,细辛10克,共为细末.用上药适量,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脐部,用胶布同定,晨起取下。治疗期间忌房事。



55、尿毒症

新鲜牛胆汁与荞麦面和匀,敷在肚脐神阙穴上,3次而愈



56、遗尿病

白术、白芍、白矾、硫磺、甘草各等份,上药共研面葱汁调糊,敷于脐上3-5日再换一次。

57、高血压的家庭调理

吴茱萸10克,川芎5克,白芷15克,王不留行15克。共研末,加浓茶汁调匀,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3日一换。



58、治疗手脚冰凉、怕冷的偏方

1克花椒粉、4克胡椒粉混合后拌匀,取适量填肚脐里,尽量塞满,外用风湿用的胶布固定住,三天换一次。也可以用适量黄酒调匀,搓成丸放肚脐里,外

用胶布固定。一定要密封好,不能外露。此方老幼皆宜,而且对肠胃不好也大有益处。



59、鲜姜贴肚脐治婴幼儿拉稀

婴幼儿拉稀久治不愈,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贴在肚脐处,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60:糖尿病

用1只牛苦胆汁将荞面10克调糊状,(放冰箱储放)贴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1次,约30天



61:尿频尿急用花椒热敷肚脐

准备一点大粒盐、花椒和大料,把它们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取出用纱布包好,以能承受的温度热敷在自己的肚脐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只要长期 坚持,许多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都会得到好转。



62:心肾不交导致失眠

腰部以下总感觉发冷,而且最近心烦意乱,手心发热,经常感觉口干舌燥,晚上也睡不好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他的症状来看,很明显是心肾不交导 致失眠,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 固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



63: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 次。



64:糖尿病

金匮肾气丸水调为膏贴敷于脐下。具有温肾补阳的功能,辨证用于肾阳虚证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降糖效果。药理实验表明金匮肾气丸中的山茱萸具有降糖 作用。



65:头疼

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疗效】此方治疗偏头痛56例,收效迅速。

66:脱肛、脱垂、疝气

五倍子人参或黄芪熬水用毛巾沾湿热敷把药研沫用膏药贴肚脐。

67:痔疮

五倍子(大剂量)、黄芪、茄子根熬水热敷或洗痔疮部位研沫做成药丸用蜜蜡作糖衣,或用朱砂做衣,直接口服,作用在直肠,效果显著。



68:血寒

少女宫冷血寒,婚后女人寒风袭宫。都用肉桂、牛膝或熟地熬水热敷,或研沫贴肚脐。

69:五更泻

天亮鸡叫去厕所,水土湿润、脾盛阳虚。用山豆根、白头翁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0:阳痿

用阳起石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1:肝气胀满

肾寒、肝火盛。用陈皮、青皮、沉香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2:小儿厌食

有虫子的。用使君子炒熟,十五岁前儿童用实际年龄加一粒,口嚼。不许喝茶,喝茶解药,不许吃大油即肉制品。

73:青春痘



用菟丝子炒熟,一部分研沫贴肚脐或热敷,一部分洗脸。

74:咳嗽

有痰很黏稠的,属火,用贝母研沫贴肚脐。有清痰的,属寒,用川贝研沫贴肚脐。空腔咳,用覆盆子或女贞子或山药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5:膀胱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疾病、轻度淋病

用车前草(顽固病症用车前子)、金银花、菊花、木贼熬水热敷,烫肚脐,但不能烫出泡。

76:感冒一贴灵

[药物]麻黄、香薷各15克,板蓝根、蒲公英各10克,桔梗12克[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大人一般用量约3.5克,儿童用量约1克,将药粉倒入肚脐中心,然后

用一般麝香止痛膏贴敷固定,勿令药粉漏掉。[疗效]此方治疗感冒2000例,痊愈1960例,无效15例,显效25例。



预防麻疹特效方



处方:桃仁1钱 、当归1钱、 红花1钱、 二花1钱 、京芍1钱 、甘草5钱 、荆芥穗

1钱 、脐带3寸长

制法:脐带在瓦上焙干为面,将上几味药加水煎到八成的时候把脐粉倒入药

内,再熬片刻即成。新生儿在十至十八天内作两次服完(超过十八天服用无

效),服后次日周身出疹,6-7天下去,可产生终身免疫。

治验:张全华医生在20年内曾经秘密采用此方,用者80余例,现并无再发现麻

疹,实属奇方。现在我处五个妇产院推广使用,目前有230余人服用此方,效

果良 好。 附语京芍是指赤芍,杭芍是指白芍。



防止癌细胞转移及扩散神方秘方车



秘方:党参、人参、黄芪各30g,紫河车、枸杞子各30g,蜈蚣10g,丹参、生牡

蛎、白花蛇舌草各15g,白芍、补骨脂、莪术各25g,大黄、土鳖虫、女贞子各 12g。

用法:水煎两次混合,早中晚分三次饭后一点五小时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滋阴补肾,软坚化痰,填精益髓,清热

解毒作用,适用于中晚期肺癌患者。薛氏应用本方治疗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

绝大部分是术后复发或放化疗失败或广泛转移者。

服药十天后所有患者咳血、气喘、胸闷、咳嗽症状明显改善,部分缓解率平均

94.2%,服药三个月后,经X线、CT复查,完全化解率平均为71.6%。#快问中医



祖传凤阳门秘方



本方是本人祖上家传经验密方

主治温毒,以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局部病,相当于现在的腮腺炎,淋巴

结肿大,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多数一剂后即可减轻,数剂即可治愈。组

成:柴胡,黄芩,丹参,蒲公英,夏枯草,生甘草

帕金森病方

丹参 珍珠母 川芎 红花 刺蒺藜 火麻仁 生地 熟地 丹皮 泽泻 山药 白芍 茯苓 牡

蛎 地龙 。

咳嗽 加 杏仁 紫菀 浮海石; 旋复花 ;

纳差 加 砂仁 麦芽

煎服:头煎30 后煎40分钟。早晚两次,饭后服。

主治:上下肢 及下额、舌不自主颤动, 手指颤动如搓丸壮。面部、下额说话

明显颤动。语言不清,颤动不能随意停止。情绪激动时加重。

属于 肝阴不足 虚风内动。肺气不宣。

治疗:养血活血通络。平肝熄风 宣肺化痰。

以六味汤善后。

共23剂。



治羊角风【特效即愈】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

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

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

降低。我国男女之比为1.15∶1~1.7∶1,种族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1、鸭舌胆矾煅存性为末,每发时,以笔管吹人鼻内,涎出即愈。

2、风人发此病,肛门则有长毛一根伸出,头顶又有一根弯曲的红毛发时,只

需将二毛拔去即愈。

3、羊蹄根(捣),桐油渣。和匀为丸,冷水送下,吐痰愈。

4、青橄榄砸破煮3分钟去核捣烂熬成膏,加白矾粉,搅匀,每次服10克,每日

服二次,服完为一剂,一般服1--5剂治愈。

5、公鸡肾,用水研碎,早上空腹一次服下,每日一次,连服7天见效,连服10

天治愈,去根不复发。

6、白鸽子杀死取心,癫痫发作前,生吃2个,二次治愈。

7、蚯蚓,白矾放入大碗中用开白水冲开。一次一碗晨起空腹,连喝十天

8、落地羊羔,全毛小鸡没出蛋壳,开白花的桃叶,共煮熟分几次吃完自愈。

治精神分裂症

【处方组成】柴胡,黄芩,桂枝,茯苓、党参、生姜,龙骨,牡砺、半夏,大

黄、菖蒲、远志,大枣。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益阴潜阳,镇静安神。主治精神分裂症。

【注意事项】禁辛辣刺激食物。



脑萎缩、记忆力衰退方:



配方:当归、党参、黄芪、赤芍、川芎、葛根、菖蒲、益智仁、钩藤、天麻、

白术、扁豆。用法: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

三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因该药药性易挥发,只能熬5分钟左

右。 疗效:该药方治疗好了很多脑萎缩病患者,最大的80多岁

降压秘方

桑寄生,生地,丹皮,白芍,黄芩,菊花,夏枯草,杜仲,牛膝,桑枝,桂

枝,生石决明,甘草。

加减:手足麻木 加黄芪,桂枝。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

液合并混匀,分两次服用。

肾虚腰痛,风寒腰痛,久坐潮湿腰痛酒方

炒杜仲,羌活,炮姜,制附子,萆薢,地骨皮,炒川椒,肉桂,川芎,五加

皮,续断,炙甘草,天花粉,秦艽,石斛,伸筋草,宽筋藤,桔梗,细辛,防

风。

上药捣碎,用60度白酒浸泡密封,5天后即可饮用,每次15-30毫升温服

治感冒良方

【方名】:神仙汤

【配方】:菖根、连翘、白芷、浙贝母、辛荑、荆芥穗、杏仁、板兰根 。

【加减】:湿热加车前子 、咽喉痛加元参、山豆根 、体虚加党参 、流感加佩

兰。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3 次。混匀分 3 次服。

【疗效】:治各种感冒有神效,凤寒风热均效,3—5 天都能治愈。



中医世家相传的治病偏方



贪嗔痴恋全看破

1、老鼠疮:

芒硝、白矾各三钱,高粱一两,共炒黄,研成细粉,每天擦两至三次,有特效。

2、吐血:

用童小便或自己的新热小便服下,吐血立止。(又能止咳血)

3、巧止鼻血:

自己头发烧灰,研细末,吹入鼻,立止。

4、气积嗝逆:

枳壳、广木香等份,研为末,成人每次服二钱,小儿每次服一钱,日服三次。

5、咽炎、扁桃炎:

猪苦胆二钱,切片,泡开水半小时,兑白糖吃,日服一剂。

6、治百口疮:

芒硝、百草霜(即锅底灰)各三钱,共研细末,擦于舌、牙龈、两颊等患部。

7、治疗白喉:

白矾二钱,活蜘蛛一个,将白矶加温溶化后,再放入活蜘蛛,待白矶煅成枯矶后取出,共研细末,

取豆大药末,吹入喉内。

8、治腰间盘突出、骨关节疼痛:

用宏寿堂黑膏药(淘宝有),一贴可用4-6天,用两天停用一天,轻者一个疗程使用5-8贴即可治愈,

重者需多用几个疗程方可根治。

9、小儿哮喘:

白果树皮、银杏树皮二两,煎水调白糖服下,一日二次。

10、小儿疳积:

鲜红苕叶三两,鸡内金三两,水煎一日服完。

11、小儿脱肛:

蜣螂(推屎爬)焙干研末,调麻油擦患处。

12、小儿高烧:

用草红一张,折成手掌大小,五至六张厚,用白酒将草纸湿润,贴于小儿胸口,挖七至十条蚯蚓,

冲烂,涂小儿两脚心板心,10分钟可愈。

13、小儿惊风:

将蚯蚓三条洗净,放入碗中,用适量的白糖冲绒,用温开水冲服,10分钟即愈。

14、小儿百日咳:

鸡苦胆一个,白糖拌之,一至二岁10次服完,三岁以上者六次服完,每日二次。

15、小儿夜哭:

茶叶嚼烂,捏成小饼,贴于小儿肚脐眼上,外用棉花包扎好,三分钟后哭声立止。

16、小儿流口水:

将活鱼鳅三至五条,放于白糖的碗中,等鱼鳅在白糖中翻滚,取鱼鳅体外液和白糖吃下,即愈。

17、小儿流尿:

大蒜一个,只取七瓣(多不要,少要加),剥开皮冲绒,用小块布将冲绒的大蒜放布上包好,贴在

小孩的脚板心上(男左女右),连续两晚(个别小孩擦菜油)。

18、治母猪风和羊角风:

风人发此病,肛门则有长毛一根伸出,头顶又有一根弯曲的红毛发时,只需将二毛拔去即愈。

19、胃病新方:

取痢特灵、维生素B6各30片,每日早晚各服一片,温开水送服,15日根治。

20、胃炎:

蛇参根1至2两,洗净切片,泡白酒半斤,数日后取用,日服2至3次,每次5毫升,此神方也。

21、巧治胃疼:

鸡蛋壳烤黄,研末,用白开水吞服,每日服一个鸡蛋壳的量,日服2-3次。

22、胃溃疡、12支肠溃疡:

乌贼骨三钱,甘草二钱,共研细末,温开水送服,日服一剂。

23、皮炎、湿疹:

用宏寿堂邦肤安(淘宝有),取适量均匀涂抹患处,迅速止痒止痛,2周可恢复治愈。

24、毒蛇咬伤:

耳屎(又名无聪散)适量,凡被毒蛇咬伤者,将耳屎取出,置于患处,包上即愈。

25、牛皮癣:

烂电池流出的白浆,加冰糖少许,调匀涂擦患处。(切勿多用)

26、铜钱癣:

生半夏五个,剥去外皮,醋一汤匙,放碗内磨汁,擦干患处。

27、治黄水疮:

马蹄草三钱,洗净捣烂调菜油涂患处。



清代民间抄本——痒毒



传统中国人对于疾病与健康的了解源远流长,其中《痒毒》这部清代民间抄本卓越地展示了

人们对于痒毒这一特定病症的理解及其应对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作品中,痒毒并不

仅仅被视为身体上的病症,更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

在《痒毒》的内容中,大量事例被引用来佐证对痒毒的认知。例如,书中描绘了一个中年妇

女,她不幸被痒毒折磨多年。在无数次尝试治疗失败后,她通过拜访一位古老的医师,最终

获得了解脱。这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人们对于痒毒的恐惧与渴望康复的心理状态,并突显了

医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其他事例也揭示了人们用草药、按摩和调整饮食来缓解痒毒的方法,强调了健康生活

方式对于预防病症的重要性。这些实用的案例建立了对传统医疗知识的信任,并提供了人们

在面对病症时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痒毒》这本清代民间抄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展现了人们对于痒毒的了解,

而且深入探讨了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关切。通过事例和经验的分享,这部作品为读者提供了

现实生活中面对疾病时的启示,强调了相信医学知识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对于克服病症的

重要性。



中医外治法大全:各种敷法秘籍(1--7 )(上)



1 ) 湿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古称溻法。

  从现有文献看,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

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

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至唐?6?1孙思邈

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

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

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汤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

湿”。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操作方法】

  把所选药物浸泡、煎汤取汁,将5~6层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

液后,敷于患处。一般每1~2小时换1次即可,如渗液不多,可4-5小时换1次。

【主治病症】

  一、急性肠梗阻

  葛根皂角汤(《俞穴敷药疗法》) 葛根、皂角各500g。上药加水4000ml,煮

40分钟,去渣,取4块10层30cm见方的纱布,浸药液交替在腹部湿热敷,每次l

小时,每日2~3次。功能理气通便。主治急性肠梗阻。

  二、胁痛

  麻菜汤(《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鲜麻菜1棵。草药切碎,煎汤,以

毛巾或纱布浸药液,趁热湿敷痛处。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药液不可内

服。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胁痛。

  三、癫狂

  礞石癫狂汤(经验方) 透骨草20g,礞石20g,艾叶、菖蒲、远志、郁金、胆

南星、茯苓、法半夏各lOg。上方礞石先煎3D分钟,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30分

钟,去渣,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使之湿透。取出,温度适中后敷于

患者神阙、气海、关元穴处1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药汁中再敷于心俞15分钟,

每日1次。功能清热化痰,重镇安神。主治各型癫狂。

  四、失眠

  刺五加安神汤(经验方) 刺五加、磁石各20g,茯神20g,五味子lOg。先煎煮

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

于药汁中,趁热敷于患者前额及太阳穴,每晚1次,每次20分钟。功能镇惊安

神。主治各型失眠。

 五、不育症

  生精汤(经验方) 熟地、枸杞子、山药、楮实子、菟丝子各15g,淫羊藿

12g,泽泻、山萸、丹皮、茯苓、透骨草各lOg,丁香9g。上药加水2000ml,煎

至药液约1000ml时去渣,将毛巾浸泡于药液中,取出毛巾绞去多余药汁至不自

然滴水为度,将其敷于丹田穴。敷3次后再同法热敷命门、肾俞共3次。此法可

于先内服上述中药2次后进行。每日1次。功能补肾生精。主治阴阳两虚之精子

缺乏症。

  六、坐骨神经痛

  干姜乌头汤(《中药贴敷疗法》) 干姜60g,乌头20g,干辣椒30g,木瓜

25g。上药加水2000ml,煮30~40分钟,趁热熏患部,水温后以纱布浸药汁热敷

患部,反复2~3次,每日2次,7天1疗程。功能散寒止痛。主治寒痹型坐骨神

经痛。

  七、失语

  玉蝴蝶汤(经验方) 玉蝴蝶、桔梗、薄荷各lOg,白芷6g。上药加水煎煮后去

渣取汁。将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取出敷于神阙穴、肺俞穴,每日1次。功

能宣利肺气。主治各型失语。

  八、痈

  一味消肿汤(《中药贴敷疗法》) 黄芩6g。将晒干的黄芩切碎,投入500ml水

中,火煎20分钟过滤;然后放入无菌纱布浸泡3天,即得黄芩纱条敷料。将患

处用双氧水消毒后,覆上黄芩纱条,再覆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2

次,2日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疖。

  九、颜面痈肿

  三黄汤(湖北中医杂志1985;(1):20) 黄芩、黄柏、黄连各10g。上药煎沸5

~20分钟,待冷却到40~C左右,视病灶大小,取敷料块或毛巾折4~5层,面积

稍大于病灶范围,浸透药液敷于患部。每次1小时左右,每日3~4次,3天为1

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颜面部痈肿未溃者。

  十、臁疮

  蚯蚓水(中医杂志1957;(5):18) 大的活蚯蚓30~50条。以凉水洗净活蚯



蚓,放入杯内任其吐出泥土,约2~3小时后,再经水洗放于洁净之玻璃杯内,

然后撒白糖15g,放在冷暗处经15小时左右,蚯蚓体内水分即全部渗出与糖溶

化,遂成一种淡黄色粘液,然后去蚯蚓,将溶液过滤消毒(煮沸或高压蒸气),

即成蚯蚓水,放于冷暗处或冰箱内,以防腐臭。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拭净患部,

然后按创面大小剪纱布放入蚯蚓水内浸透,以消毒镊子将其敷于疮面,同时外

敷消毒纱布5~6层,用绷带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疗程2ro~30天。功能清热

利湿敛疮。主治臁疮,亦可治小儿腮腺炎。

  十一、褥疮

  蛋姜水(新中医1990;22(8):18) 干姜粉lOg,生姜汁40ml。上药经高压灭菌

后,取蛋清60ml,生理盐水400ml,和好搅匀,用纱布敷料在配好的溶液里浸泡

后,取出敷于疮面,隔2~4小时换药1次,或连续湿敷即可,10天1疗程。功能

温经活血敛疮。主治褥疮。

  十二、烧伤

  黄连水(经验方) 黄连适量。将黄连煎水制成5~10%黄连水备用。用时注

意痂下有无积脓,如有积脓,应剪除痂皮,予以引流;创面上用纱布浸药湿

敷,每日2~3次,10日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烧伤已有感染者。

  十三、虫咬螫伤

  黄柏水(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48) 黄柏5g,元明粉3g。上药水煎,

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4~6次。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各型虫咬螫

伤。

  十四、带状疱疹

  雄茶酊(福建医药杂志1986;8(3):63) 雄黄30g,儿茶60g,七叶一枝花30g,

金银花lOg,蛇床子90g,白英90g,半边莲60g,白藓皮60g,75%酒精lOOml。将

上述中药浸入酒精中,浸泡1周后,经过滤装瓶备用。用时,取纱布浸药液湿

敷患处,每日4次,一般连续敷药4~6天可愈。功能清热解毒燥湿。主治带状

疱疹溃破糜烂渗出者。

  十五、湿疹

  马齿苋水(《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马齿苋60g(鲜品250g)。洗净加水2公斤煎

煮20分钟(鲜品10分钟),弃渣。用时取净纱布6~7层浸药水湿敷患处。每日2~

3次,每次20~40分钟。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急性渗出性湿疹。

  十六、剥脱性皮炎



  生甘草煎液(《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生甘草60g。上药加水煎成药液,然

后以毛巾或纱布蘸取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各型剥脱性皮炎。

  十七、阴道炎

  大蒜汁(《民间中草药验方选》) 大蒜头。去皮洗净,捣汁,浸湿消毒纱

布,睡前塞入阴道深处,放置15~30分钟后取出。连用7天为1疗程。功能解毒

杀虫。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十八、小儿麻疹

  透疹汤(赤脚医生杂志1974;(2):29) 生麻黄、桂枝各9g、浮萍、西河柳、

樱桃核、芫荽子各15g。上药煎汤1000ml,煎好后去渣乘热用毛巾或纱布蘸湿,

轻轻擦熨头面、心胸部皮肤,稍冷即换,如此反复5~10分钟,每日4~5次,

每剂药使用2~3次后更换,2~3天为1疗程。功能发表透疹。主治麻疹透出不

畅。

  十九、天行赤眼

  黄柏菊花液(新中医1975;(4):8) 黄柏30g,菊花15g。上药加开水500ml浸泡

2小时,用纱布滤过,以此药汁用纱布湿敷,每次10分钟,每日2次,连用1~2

天或至病愈。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结膜炎。

  二十、麦粒肿

  食盐水(《中国民间疗法》) 食盐15g。将食盐用开水溶化,待温,以消毒

纱布蘸盐水湿敷患处,轻者3~5小时换1次,重者1~2小时换1次,3天为1疗

程。功能消肿散结。主治麦粒肿。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2) 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热烘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烘疗法是近代在涂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外治法,它借助热力的作

用,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药力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

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目的。



  【操作方法】

  依据病情,选择适应的药膏,将药膏均匀极薄地涂于患部,然后用电吹风

吹烘(或火烘)患部,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视皮肤病变部位大小可适当增减

时间,烘后即可将所涂药物擦去。

  【主治病症】

  一、阳痿

  热烘补阳散(《中国民间疗法》) 淫羊藿、巴戟天、芦巴子、泽泻、石菖

蒲、柴胡各10g,茯神、山萸肉各12g,肉桂、附子各6g。上药共研细末,将药

粉铺在少腹部,然后盖上数层白布,再洒上酒和醋,点燃,当病人感觉热痛

时,即用棉垫轻压,将火熄灭,约在1分钟后把热水袋放棉垫上保温,约隔4~

5分钟,再加醋和酒少许,重新点火,如此重复5~6次。每天治疗1次,10次为

1疗程,病俞即停。功能温肾壮阳。主治阳痿。

  二、疥疮

  青黛膏(经验方) 青黛散75g,凡士林300g。先将凡士林烊化,再将青黛散徐

徐调入,配成青黛油膏,将药膏涂于患部,须均匀极薄,然后以电吹风烘(火

烘亦可)患处,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视皮肤部位的大小可适当增减时间,

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功能解毒杀虫。主治疥疮。

  三、湿疹

  湿疹热烘方(《中国民间疗法》) 鱼腥草、白藓皮、苦参、苏叶、黄柏、紫

草、大枫子(打)、苍耳子(打)各30g。上药浸于75%酒精中数日,酒精以浸没药

物为度,滤出酒精,装瓶备用。用时以药液浸湿棉垫,敷于患处,以电吹风的

热风吹棉垫,每日2次,每次20分钟,7~10日1疗程。功能燥湿止痒。主治各

种湿疹。

  四、银屑病

  退银膏(山东中医杂志1986;4:52) 麻油250g,黄蜡50g,轻粉15g,雄黄

30g,东丹4g。麻油煎沸后,入黄蜡,再煎至无黄沫时,将余药末渐渐投入,

调成膏。将少许药膏薄涂患处,用电吹风吹局部,每日1次,每次25分钟。烘

毕即可将药膏搽去,不再涂药。视皮损情况连续使用。功能解毒凉血。主治银

屑病。

  五、手足皲裂



  疯油膏(《中医外科学》) 轻粉4.5g,广丹3g,飞朱砂3g,麻油120ral,黄

蜡30g。将疯油膏配成后,取少量在患处涂匀,用电吹风机热烘,每日2次,每

次30分钟,15天为1疗程。功能润肤生肌。主治手足皲裂。

  【注意事项】

  1.操作时须随时听取病人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防止皮肤灼伤。

  2.一切急性皮肤病禁用。

  3.需坚持治疗长时间方能获效。

(3) 酒醋疗法是用酒或醋局部外用,以达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以酒、醋治病的历史悠久,在魏晋时期就有以酒、醋治病的记载,如《名

医别录》载: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杀百邪恶毒气”。醋“味酸、温,无

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以后历代医家都将酒、醋广泛运用于临床,

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由内服发展至外用,如唐?6?1孙思邈《千金方》中载治

霍乱转筋入腹,以“醋煮青布溻之,冷复易之”;明?6?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记载用酒“洗目赤肿痛”则“泪出而肿消赤散”;清?6?1王孟英所著的《随息居饮

食谱》中则记述了“风寒入脑,久患头痛,及饮停寒积,脘腹久痛,或寒湿久

痹,四肢痰痛,诸药不效者,以滴花烧酒频摩患处自愈”,以及用醋淋洗“治烫

火伤”等。现代则有用醋浸洗患部,治疗石灰烧伤,取得较好疗效。

  【操作方法】

  一、酒疗法

  1.摩擦法 用手或纱布等蘸酒频摩患处,每日数次,以活血行气,散寒止

痛。

  2.淋洗即用酒淋洗患部,可活血消肿止痛。

  二、醋疗法

  1.浸洗以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主要用

于烫火伤、石灰烧伤等。

  2.调敷将醋与其他药末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主治病症】



  一、面神经炎

  皂角膏(《内病外治》) 皂角30g。上药研面,以陈醋调成膏状,贴松弛侧

酒窝处,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功能化痰通络。主治面神经炎。

  二、失语

  苦酒汤(《伤寒论》) 清半夏lOg,鸡蛋清lOg,醋20g。将鸡蛋打开一孔,塞

半夏于其中,火上烤之令熟,然后去壳加醋,令患者含。功能养阴开窍。主治

肝肾阴虚型失语。

  三、痈疽

  1.冲和膏(新中医1954;(10):21) 紫荆皮150g,独活90g,白芷90g,赤芍

60g,石菖蒲45g。上药共为细末,葱酒调敷患处。功能温经活血通络。主治痈

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瘀凝者。

  2.芋根糊(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10):10) 野芋根1只。用醋磨如糊状,涂

抹患处。功能清热消肿。主治脑后疽(即对口疽)。

  四、急性乳腺炎

  伏龙肝糊(《中药贴敷疗法》) 伏龙肝32g,大黄、芥草、生姜各O.6g。上

药捣末,以醋调和涂乳房患处。每日3次,3天1疗程或至病愈。功能清热消肿

散结。主治乳腺炎初期。

  五、乳腺增生病

  香附饼(浙江中医杂志1986;(1):20) 香附子120g,陈酒、米醋各适量。香

附子研末,陈酒、米醋酌量以拌湿为度,捣烂后制成饼蒸熟,每日1次,干燥

后复蒸,轮流外敷患处,5日换药再敷。功能理气活血散结。主治乳腺增生

病。

  六、阴部湿疹

  土槿皮酊(《中医外治方药手册》) 土槿皮6g,白酒30g。将土槿皮浸入白酒

内48小时后,以药酒外擦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止。功能清热燥湿。主治阴

囊湿疹。

  七、痱子



  苦参酊(《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苦参20g,生大黄20g,冰片、雄黄、黄连

各10g。上药浸泡于75%酒精300.ml中,2~3天后即可取药液涂擦患处。每日

数次,至愈为止。功能清热燥湿。主治痱子暑疖。

  八、癣

  1.丁香酊(《中医外治方药手册》)丁香15g,70%酒精lOOg。将丁香浸泡

于酒精中24小时,涂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至愈。主治体癣。

  2.蛇蜕癣药水(四川中医1986;(10):54) 蛇蜕1条,全蝎2g,露蜂房1个。

上药用食醋300ml泡24小时后,外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1月可愈。主治体癣、

股癣。

  3.百部酊(中医函授通讯1989;(5):35) 生百部50g,鸦胆子log。上药加白

酒、陈醋各250g,泡10日后用。每日外擦2次,7天1疗程。主治手足癣。

  九、虱病

  止痒酊(《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 蛇床子、百部各25g,50%酒精

lOOml。以酒精浸泡诸药,24小时后过滤即成,外搽患处每日数次。功能燥湿

杀虫止痒。主治虱咬等致皮炎。

  十、皮肤瘙痒症

  蛇床子药酒(《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 蛇床子60g。将上药泡于75%酒精

350ml中,5~7日过滤去渣,外涂思处,每日3次,7天1疗程。功能燥湿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

  十一、骨髓炎

  五黄糊(浙江中医杂志19g2;17(10):450) 大黄90g,雄黄30g,蒲黄150g,黄

连50g,黄柏lOOg。上药研成细末,用白酒调敷局部,每日3~4次,15~20次为

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炽盛型化脓性关节炎。

  十二、外伤血肿

  花椒饼(浙江中医杂志1958;(9):20) 花椒、醋、艾炷各适量。花椒研末备

用。施治时取适量用醋调成厚lcm、比患处范围稍大的药饼,置于明显痛点,

上置艾炷施灸,约10分钟患者感痛即去艾火,隔数分钟续灸,觉痛再去,反复

数次。功能活血消肿。主治外伤血肿。

  十三、回乳



  胆星回乳方(《内病外治》) 胆南星lOg。上药研细末,米醋调敷乳房上(勿

涂乳头),过1昼夜洗去,不效再用。功能减少乳汁分泌。主治因疾病等因素需

断乳者。

  十四、中耳炎

  麝香酊(四川中医1986;(4):49)麝香1g,75%酒精lOml。将麝香溶于酒精

内,贮于瓶中密封7天后备用。用时先将脓液擦净,取麝香酊1~2滴,用滴管

滴入耳内,然后用消毒棉球塞于外耳道。2日1次,3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消

肿。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注意事项】

  局部有破溃或出血者,不宜用酒疗法。

(4) 涂搽法是将药物制成洗剂或酊剂、油剂、软膏等剂型,涂搽于患处的一

种外治法。

  本法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就有涂、搽方

药近200首。除治疗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许多局部病变外,还用于治疗

内、妇、儿等科的病证。

  【操作方法】

  依据病情选药物,然后把药物研成细末,因患病部位及皮损不同,可把药

末与水、酒精、植物油、动物油或矿物油调成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不同

剂型外涂患处。

  【主治病症】

  一、急喉风

  解毒化痰利咽散(《中医外治法简编》)硼砂15g,牙硝4.5g,雄黄6g,僵蚕

3g,冰片1.5g,枯矾、劈砂各1.5g。上药共为细末以净水或蜜涂廉泉穴,每

日3~5次,7天为1疗程。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化痰。主治急喉风痰壅口噤者。

  二、外伤疼痛二乌酊(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8(4):31) 生川乌、生草乌、

四叶对、土细辛、甘松、山柰各lOg,疯茄花9g,薄荷6g,红茴香15g。将上药

共研细粉浸在75%酒精或白酒5000ml内,1~2周后,用药棉浸药水外搽患处,

每日3次。严禁内服。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疼痛。



  三、凝脂翳

  石决明乳膏(《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石决明30g,樟脑、白矾各3g。将石决

明研成细末水飞,然后把三味用人乳或牛乳炼成膏,涂在眼睑上,每日3~5

次,10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明目。主治凝脂翳。

  四、黄液上冲

  矾梨膏(《眼科临症笔记》) 白矾9g,硼砂6g,冰片1.5g。上药共为细末,

与秋梨1个(去核)捣烂涂之,每日3~5次,病愈止。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黄液上

冲。

  五、腹痛

  如意金黄散(《中医内科急症证治》) 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60g,南

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25g,天花粉120g。上药共为细末,用酒或

醋,或麻油调敷局部,每日1次。功能清热解毒化瘀。主治热毒腹痛。

  六、胸痹

  救心油(广东医药1981;2(8):48) 麝香、檀香、沉香、苏合香、龙脑香。上

药经现代科学方法提炼成精油。心绞痛发作时,将该药涂抹人中穴,作深呼

吸,以吸其气味。大多在1~3分钟内可缓解,如不缓解,10~15分钟后可重复

使用,至疼痛缓解为止。功能芳香开窍,活血止痛。主治心绞痛。

  七、颈淋巴结核

  芭蕉胆汁搽剂(《中国民间草药方选》) 芭蕉根12g,虎耳草30g,芥菜花

20g,猪苦胆1个。将上药捣烂取汁,外涂搽患处,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

功能解毒散结。主治颈淋巴结核后期。

  八、痛风

  红花酒(中医杂志1990;(1):41) 川乌、草乌、全当归、自芷、桂皮各15g,

红花lOg,白酒500ml。上药浸于白酒中,24小时后去渣取酒,再加入10瓶风油

精,摇匀后装瓶备用。用时外涂痛处,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功能散寒通

络,活血止痛。主治痛风关节疼痛。

  九、自汗、盗汗

  郁金止汗散(《濒湖集验方》) 郁金20g。将上药研成细末,临睡时用蜜调

和涂于两乳头上。功能和营敛汗。主治自汗、盗汗。



中医秘方古书籍 济世药方



中医药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药方经过数千年的临

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其中,中医秘方古书籍记录了许多珍

贵的药方,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秘方古书籍具有以下特点:

1. 珍贵性:中医秘方古书籍记录了许多珍贵的药方,这些药方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

累,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和理论体系。这些书籍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2. 知识性:中医秘方古书籍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包括病因、病理、药理、诊断、治

疗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中医药从业者、学者和爱好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 实用性:中医秘方古书籍中的药方都是经过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得出的,具有很强的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药方对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杂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4. 文化性:中医秘方古书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书

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秘方古书籍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这些书籍数量稀

少,版本复杂,阅读和学习难度较高,因此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传承和

发扬中医药文化,我们需要加强对于中医秘方古书籍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同时也需要加强对

于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

认可。中医秘方古书籍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医秘方古书籍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人类健康事业

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中医秘方古书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这些书籍中蕴含着丰富

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对于中医药从业者、学者和爱好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

加强对于这些书籍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于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医药文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茅山毒术 道教秘本古书籍 6张中药方,专攻肝硬化腹水,药方不再保密,错过就找不到了 设兵科仪 道家 设兵科仪 中医退烧神方,一剂就能见效?



中医秘方古书籍 家宝金丹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经

验。其中,古书籍记录了众多珍贵的医学秘方,这些秘方经过世代相传,至今仍然被广泛运

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中医秘方古书籍——《家宝金丹》。这本书籍记录了大量珍贵的

中医秘方,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医学资料。

《家宝金丹》是由明代医学家徐春甫所著,他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

想。该书籍共有八卷,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脉学、方剂、药物、针灸等方面,是

中医界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

在《家宝金丹》中,徐春甫强调了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扶正祛邪。他认为,人体内部的

气血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而疾病的发生则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因此,治

疗疾病的方法应该是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祛除体内的邪气,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徐春甫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许多临床有效的中医秘方。这些秘方涉及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这些秘方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疗效显著例。

如,治疗感冒的“三阳汤”、治疗疟疾的“千金汤”、治疗泄泻的“四神丸”等,这些秘方经过数百

年的临床验证,仍然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除了介绍中医秘方之外,《家宝金丹》还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脉学、方剂、药物、

针灸等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徐春甫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总结,对于学习和掌握中

医理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总之,《家宝金丹》作为一本中医秘方古书籍,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它不

仅记录了众多珍贵的中医秘方,而且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脉学、方剂、药物、针灸等

方面,是中医界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和运用《家宝金丹》中的理论和秘方,我们

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治疗各种疾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九个奇方治疗性功能低下妙方



男性性欲低下是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之一,指缺乏对性活动的兴趣,毫

无主动性要求。患者性行为表达水平降低和性活动能力减弱,性欲望不高,有

些患者甚至毫无性欲可言。

方1:

仙茅20克,构杞子20克,淫羊藿20克,鹿胶20克,熟地20克。

[用法]:羊肾2个同煎,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日服2次。

[备注]:本方既有温肾壮阳之功,又具滋阴养血之能,故对男女性冷淡患

者均具疗效。

[来源]:云南省会泽县者海中心卫生院马应乖献方

方2:

地榆根30克。

[用法]:泡酒或水煎服,或干品研末,每次吞服3克。

[备注]:本方治疗同房中受惊恐,或同房后双侧小腹疼痛、面黄肌瘦、全身

无力、不思饮食,性功能低下者。

[来源]:四川凉山盐源县民间医沙老么献方

方3:

火硝18克,川花根18克,京丹9克,醋120克,净棉1团。

[用法]:先将花根研细和火硝、京丹混合;将热和3味药调匀把净棉花混透,

令患者将自已阴茎扶起,将药棉围其根上,再放一困在肚脐上,盖被使之

出汗面意。屡试腰验。

[备注]:主治阴证小腹满硬疼痛不止。

[来源];商城县李习之献秘方

方4:

淫羊藿30克,鹿衔草30克,三枝茶20克。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3次,或用5剂浸泡白酒2500毫升内服,早晚各1次,

每次10毫升。

[备注]:本方主治早泄、阳痿,服用本方对性功能的恢复很有帮助,尤以酒

剂为好。

[来源]: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陆科闵献方

方5:

黄连45克,牛膝30克,甘草30克。

[用法]:分4次煎水洗阴道,轻者1剂,重者2剂.

[备注]:性交后阴户疼痛。

[来源]:汝南白宗鲁献方。

方6:

西南委陵菜根15克,龙胆草15克。

[用法]:水蒸内服,每日1剂。

[备注]:本方治疗同房时受惊引起腰痛、头昏、四肢酸软无力、小便不畅、小腹

痛,性功能低下。

[来源]:四川凉山甘洛民间彝医木几罗卡献方

方7:

漳丹2.1克,矾2.4克,胡椒7粒、火硝0.3克。

[用法]:醋为丸,命患者盘坐,将团好的药丸,放在脐上,男人以左手,女人以

右手扶之。

[备注]:用于治疗性交后腹痛,汗出即愈。

[来源]:佚名传秘方

方8:

麻黄30克,白芥子15克,肉桂15克绿豆粉30克,百草霜30克

[用法]:共研末水调和成併。敷脐上覆被汗出

[备注]:用于治疗房事后腹痛。

[来源]:河南信阳杨保诚祖传秘方

方9:

麻黄15克(研细末),绿豆粉15克

[用法]:2味共合一处温酒冲服。,

[备注]:主治男子房事后或饮冰水或下河洗浴,得病突然,小腹疼痛欲死或起粟粒大小疙.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中医进修班固始县戴绍元献方



传男不传女的祖传秘方



云故纸大芸治腰痛:

[荐方由来]:我当小学教师时,得了慢性腰痛病,后来我找当地著名老中医刘中和先生求治,他给我写一处方,并说:“这一方治好了不少腰疼病患

者。每年冬季服上1剂,到老年时会眼明不花。”果然不错,那时我服1剂,腰就不疼了。之后,每年冬季服1剂,连服5年。几十年来,我不但没犯

过腰疼,而且眼力也很好。63岁时不戴花镜照常读书看报。

[用料与用法]:云故纸15克,破故纸25克,大芸13克,巴吉13克、川木瓜15克,川牛膝15克川断15克,西小苗10克,全虫12克,黑杜仲30克。另备黑豆

1000克,青盐60克。以上10种药第一次用水1000毫升,煎成约500毫升药水,倒在大砂锅内;再用750毫升水煎第二次,第二次仍煎成药水约500毫升。

两次煎好的药水同时倒在大砂锅内,将黑豆倒人药水中,加上青盐(白盐也可),待煮至药汁干为止。然后倒出黑豆晒干即成。每晚吃30克,用开水

冲下。1000毫升黑豆吃完,可再制1剂。第一年连服2剂腰疼完全可以消除。之后,每年冬季可服16克剂。连服几年,不但不会犯腰疼病,而且会起 到延年益寿之功效。



珍藏版治流鼻血祖传方!



胆草,槐花,老芬(老节,藕节),生地,甘草, 当归,炙甘草,白芍,丹皮,知母各四钱 ,治鼻出血的 ,治愈率百分之百永不复发 ,三付根治。

这个方是我的祖太老爷留下传男不传女的祖方 ,方是我从姑老爷那偷出来的!我爱人吃两付就好了,今年七年没犯过, 用药时啥都不忌,没有副

作用, 放心使用



『子宫脱垂』升提固脱煎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补肾,强壮任督,升提固脱。主治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欢迎关注行之健康 公众号 [处方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生黄芪

15克、炙黄精15克、炙龟版15克、大枣15克、枳壳90克,巴朝天20克、当归9克、升麻9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外用方:益母草30克,枳壳30克

加水适量煎沸,先熏后浴,每日早晚各用1次,每次5~10分钟。

[辨证加减]如阴户溃破者,外掺五倍子粉。[疗程疗效]治疗子宫脱垂20例,痊愈15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5%。

治疗脑血栓中风引起的偏瘫全瘫验方、重型瘫痪秘方名方

祖传秘方:桂枝、川牛膝、川椒、地风、甘草、制没药、木瓜、明天麻、自然铜(醋煅)、血竭花、威灵仙各9g,何首乌、大黄、川乌、草乌、破

故纸、麻黄、升麻杜仲、川断、川羌活各6g,千年健、黄芪、苍术各12g,洋金花3g,蜂蜜150g。共为细末蜜制为15丸,每晚服1丸,开水送下。治

脑血栓及中风引起的偏瘫或全瘫。一般一周效两周愈,重者可服二料。

祖传秘方:爬山虎60g,西洋参120g,麝香1.2g,黄酒1500g。将前三味泡入酒内,半月后服用,每次20毫升。主治:重型瘫痪。

防治胃癌、膀胱癌、宫颈癌验方秘方名方

胃癌验方:组成:生黄芪20g,苡仁20g,煅瓦楞20g,喜树果30g,云苓20g,白术10g,枳壳10g,女贞子20g,生梨根60g,焦楂15g,神曲15g,白英

40g,赤、白芍各10g,白蚤休15g,白花蛇舌草30g,枸杞12g。适应症:胃癌术后不能化疗者,可长期服用5年以上,防止复发,转移。 膀胱癌验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白茅根20g,石苇10g,瞿麦15g,扁蓄10g,猪苓15g,川牛膝15g,仙鹤草30g,白英40g,龙葵30g,蛇莓15g,苦参20g,喜树

果30g,大、小蓟各15g,焦楂15g,神曲15g,枳壳10g,生黄芪20g,女贞子20g,红花20g,适应症: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患者。

宫颈癌验方:组成:土茯苓30g,贯仲20g,苦参20g,生地榆20g,川牛膝15g,栀子10g,黄柏10g,苡仁20g,生黄芪20g,女贞子20g,枸杞15g,枳壳

10g,莪术15g,白花蛇舌草30g,白茅根20g,当归15g,昆布20g,海藻20g,白蚤休15g,山慈菇15g,适应症:晚期宫颈癌或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转移者。



脑梗死恢复期特效圣方



脑梗死恢复期特效圣方!秘方:黄芪60g,附子60g(与生姜四十五克先煎一小时),赤芍

15g,当归15g,川芎15g,地龙18g,桃仁6g,红花6g,胆南星15g,怀牛膝30g,桑寄生

18g。以右侧肢体无力七小时为主塑急...

脑梗死

脑梗死。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马××,男,47岁。2008年4月以“右侧肢体无力7小时”为主

诉急诊收住院。给予降纤、脱水、清除自由基、脑细胞活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一周

后右侧肢体仍活动不...

17.肿瘤术后发热。26.双下肢乏力2天。31.言语困难,饮水呛咳 脑梗死。40.右侧肢体麻木

无力2天 脑梗死。42.反复头痛8月。加一,肢体麻木无力一月 脑梗死?脊髓炎?18.血压

高?发热?37.39脑压报表。21,...

不传秘方:脑梗死恢复期特效圣方化瘀通络汤

不传秘方:脑梗死恢复期特效圣方化瘀通络汤 秘方:黄芪60g,附子60g(与生姜四十五克

先煎一小时),赤芍15g,当归15g,川芎15g,地龙18g,桃仁6g,红花6g,胆南星15g,怀

牛膝30g,桑寄生18g。以右侧...

双藤汤脑梗死肢体麻木

双藤汤脑梗死肢体麻木鸡血藤15g、络石藤15g、丹参15g、地龙10g、三七粉3g(冲服)、防风

10g、石。菖蒲10g、远志10g、郁金10g、川芎10g、清半夏9g、茯苓15g、炒白术10g、甘草

6g.上肢麻木加桑枝10g、羌活10...

脑梗死前兆从面部表情看出来!

脑梗死前兆从面部表情看出来!脑梗塞前兆都有什么?脑梗塞是一种脑部血管疾病,主

要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者狭窄造成的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是多久

哪些异常会意味患者复发脑梗呢

哪些异常会意味患者复发脑梗呢。脑梗塞患者有时会表现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剧烈活动

后发作,高发年龄在50-70岁,发病前可无前兆,也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发展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脑干部位脑梗塞会有哪些症状?

脑干部位脑梗塞会有哪些症状?脑干梗死以发病急, 症状复杂, 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棘

手,病死率高, 预后差。临床上一般以头晕、头痛、意识错...



农村老郎中实践一辈子的特效方,实惠好用



比宝宝一贴灵好10倍的小儿腹泻膏药

组成:肉桂30克丁香30克 吴茱萸30克 白胡椒30克 五倍子30克 车前子30克白术

30克研粉用醋调敷脐,外用活血膏贴,而后用热水袋外敷。

专治:寒凉型腹泻,水样泻,蛋花样泻,一般24小时内痊愈或好转,36-48小

时内几乎绝大多数痊愈。

切记:我开始也有部分效果不好,后观察非药物原因,期间不可喝牛奶,甜

食,盐水



特效骨神(攻克颈肩腰腿痛



骨神液:丹皮75,生地75,川芎38,大黄38,牛膝38,五灵脂38,没药10,乳

香10,当归38,龟板40,红花16,鳖甲45,全虫16,独活15,甘草10,辣椒50

个,樟脑20,冰片20,5斤60度的白酒泡15天,用生姜片擦患处2-3分钟,用保

鲜膜盖上,建议皮肤不过敏的多擦几次

耳鼻喉特效吹药

自制吹散治疗口腔炎、牙龈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均获满意效 果

药物组成:五倍子(炒黑)50克,玄明粉、青黛、西瓜霜、儿茶、川黄连、 川

黄柏、川贝母、僵蚕各45克,人中黄、人造牛黄、雄黄、珍珠母、薄荷霜、 冰

片各30克,鲜猪胆两枚。

  制法:除冰片、薄荷霜、西瓜霜、牛黄、珍珠母外,余药均研成细末, 以

猪胆汁调成糊状装入猪胆内,用线扎紧口置阴凉处荫干(不可在日光下曝

晒)。取出研细,加入他药研细即成。可贮于瓷器中,用时将药粉吹入耳鼻喉

或直接敷于患部。



神效风湿筋骨康胶囊



神效风湿筋骨康胶囊:制马钱子105克。制川乌55克。制草乌55克。炮山甲60

克。制乳香50克。制没药50克。土元40克。血竭60克。全虫50克。大吴淞50

克。乌蛇60克。地龙60克。麻黄24克。独活150克。秦玖150克。木瓜150克 。 白

芷40克。桂枝120克。伸筋草150克。白芍90克。当归90克。怀牛夕70克。制

作:打粉越细越好,装0号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三粒。

哮喘治疗根除方

主方:紫河车粉500g、蛤蚧300g、生水蛭100g、 川贝母80g、蜈蚣60g、甘草

60g、桔梗15Og、陈皮12Og。(经济条件好者可加入冬虫夏草)

将上述中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为0.3克。装瓶、消毒、密封。

功效:消炎、平喘、祛痰、固本。

用法:每日3次 每次6粒。

此方来自于民间,经过增减定型于此,用于顽固性哮喘效果相当好。我临床 上

一般用于顽固性哮喘后期治疗。即急性期兼有炎症先用西药或汤药处理,再配

此方巩固治疗三个月,一般即痊愈。



奇方治愈颈椎病

颈椎病是困扰人们的常见职业病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病属中医

学“痹证”范畴,多由于颈部损伤,慢性积累性劳损,或学习、工作中的不良姿势和

疲劳而引起机体经络受损,气血阻滞;病久则致筋豚失养所致.临床上多指颈椎间

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等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

根、血管、脊髓等软组织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

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常表现为颈肩、胸背疼痛,活动欠利,手臂麻手,肌

肉 萎缩等.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临床治疗当拟行气活血、

蠲 痹通络为先.

(药物组成):急性子50克 草乌10克 川乌10克 白芷25克 三七20克 马钱子15克 川椒

15克 冰片20克.

(用法):上药用1000毫升80%乙醇溶液,与药入药净容器内混合制成药液.使用时直

接涂擦患处,保鲜膜覆盖,每日涂擦1-2次,连续用2-3天,休息天,21天为1疗程.用药

后 局部有明显烧灼感,这是药力通过毛孔逐渐渗透的物理反应,对皮肤无损坏.

丹冰膏治肛裂

乳香、没药各20克,丹参10克,冰片5克,蜂蜜30克。

先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75%乙醇适量,浸泡5天左右,加入蜂蜜调匀,即行

煎熬加工成油膏状,贮瓶备用。用药前嘱病人排尽大便,以1:5000高锰酸钾溶

液坐浴10分钟左右,再用双氧水溶液清洗创面裂日,再经干棉球拭干泡沫,

再 取药膏外敷创面处,然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l次,直至裂口

愈合。 26味抗老防衰丸 抗老防衰方,其药物组成:黄芪、枸杞子、桑椹子、茯神、

芡实各60g;党参、黄精、首乌、黑豆、五味子、玉竹、紫河车、葡萄干、白

术、大生地、菟丝子各30g;大熟地、麦冬、莲子、山萸肉、炙甘草、淮山、柏

子仁、龙眼肉、丹参各15g;乌梅6g。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g早晚

各服1次,长期服用,具有补神气养精血,抗老防衰,轻身延年之功。

紫龙膏

紫草10份 地榆3份 大黄3份 黄柏3份 五倍子3份

上药麻油或菜子油泡三日(油以淹药为准),上火炸焦黄勿糊,趁热沥出药

油 备用。冰片1份 樟脑2份 轻粉0.5份 血竭2份 赤石脂5份

上合研为细末备用。

视病变范围大小,深度而合药,大而浅者,油多用,小而深者,药加量。调

匀 如稀米汤,棉签沾药涂疮面上,一日三五次不等。药后疼即减轻,一日渗液

便 少,二三度一般三日结痂。疮面有大泡者,针破放液,切勿去皮。若保持疮

面 清洁无有感染者。

仙灵散

组成:仙灵脾,菟丝子各15克

主治:阳痿 此方尚可治疗小儿遗尿,肾虚腰痛及前列腺肥大等。

用法:每次5克,每日3次,黄酒送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房事

内痔便血

百草霜120克 黄芩栀子各30克 黄连槐花地榆各15克

研细糊丸如绿豆大,每次9克,日2次,白水送下.

主治:内痔便血属于热者.

体会:此方效果不菲,须配合外治疗法,如熏洗,栓剂等,一般2--3日便可止血止痛

乳腺增生胶囊

穿山甲200、血竭60、三七50贝母50研粉装0号胶囊每日三次,一次3—4粒。主

治乳腺增生、乳房纤维腺瘤

轻度乳腺增生月经前7天用药,用7天月经来后停。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 关

注更多秘验方 连用3个周期。中度,连用三个月经期停药。重度只要不影响月

经一直用。注意过敏者禁用、有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偏瘫膏

马钱子30、蔓荆子30、黄芪50、红花10、桃仁10、山甲10每次取药30克用老酒

调成膏状,敷于患侧涌泉穴,包扎固定一天一次。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

神奇乳裂膏

生石膏30冰片5麻油15毫升将石膏和冰片研末,将麻油熬沸离火,搅拌加石

膏,冷至50度时加冰片成膏。一般2--3天愈。

乳头皲裂散

制乳香、青黛各20g 冰片5g 煅石膏、煅龙骨、血竭各15g、黄连10g 制法:除冰

片外,各药分别研成极细粉,混合后入冰片,研匀后再过120目筛,贮瓶备

用。主治:乳头皲裂。用法:治疗时,疮面糜烂者用棉球将药粉扑撒患处;疮

面干燥者用麻油调糊外敷患处包扎。每日换药2次,效果良好

老年痴呆症

红人参、炙马钱子、川芎各15g,地鳖虫、当归、枸杞子各20g,地龙、制乳

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g,紫河车、鸡内金各24g,血竭、甘草各9g,研极细

末,每次4.5g,日服2次,连服2~3个月

眩晕专方

主方:柴胡lOg,黄芩6--lOg,法夏10g,党参12—15g,甘草3—5g,大枣10--

12g,生姜6--lOg,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0-- 15g,泽泻10---15g,天麻10g

(轧 细吞服),钩藤12g(后下),菊花lOg。

主治:眩晕

化脓性扁桃腺炎方

这个方子我应用的比较多,有好多化脓的扁桃腺炎患者输了几天液效果不好

或 者是不愿输液的患者应用,价格低一包药几元钱。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

关 注更多秘验方 我的评价是此方疗效绝对比输液效果好。当然现在的免煎中药

更方便。

组方,蒲公英50、生石膏50、生地30、玄参20、黄芩20、丹皮15、赤芍15、板

蓝根20.一日一副分两次服用。一般患者一副药十去其八。

有时可配合外用药,组成,肿节风、蒲公英、大黄、金银花、黄连、黄芩、

黄 柏各10克用碘酒500毫升浸泡,临证时用药液涂扁桃体。一日两次。效果俱

佳。

刀伤药方子

是我曾祖父传下来的一个方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据说是一个镖师传给

曾 祖父的。刀伤药有两味药组成。生石灰和生大黄。生石灰遇潮成粉与大黄在

砂 锅炒成红色,即可应用。比例1:5这个方子已应用四世也。治疗一般的外伤

出 血撒上包扎即可。止血消炎力大。

中耳炎滴剂

林可霉素0.6、扑尔敏10毫克、地米5毫克主治各种中耳炎

鼻炎特效方剂

排脓散:皂角15克瓜蒂30克白芷10克川芎5克细辛5克金银花10克麻黄10克辛夷

花芯10克石菖蒲5克冰片3克麝香0.2克共研细粉过百目筛,备用

使用方法:取药粉适量(大约0.3至0.5克)吸入鼻中,顷刻间会连续打喷嚏,

过一会会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每周做一次或两次。

主治鼻窦炎

口疮宁

石膏20,黄柏20,滑石10,青黛5,硼砂10,白矾5,冰片3,维生素C100片,

B2100片,共研细末,上到口疮处,流口水,疼痛一次就减轻很多,一天三四

次,连用两三天就好了

小儿特效口疮贴

南瓜子仁3个、生巴豆仁1个捣碎。用唾液或注射用水调匀贴眉心(印堂穴)

发 红时取下,一般贴2小时,一次即可明显减轻。

祖传口疮特效药

处方:煅石膏30克 硼砂15克 朱砂7.5克 冰片0.9克

  方解:煅石膏有清热收敛的作用,硼砂消咽喉肿痛,祛痰,朱砂养心镇

静,冰片强心泻火止疼。合用解毒杀菌,促进溃疡愈合,比冰硼散提高疗

效, 并克服了上药后疼痛的弊病。

  制法:不用说了,混合,研细。

  主治:各种口疮

  用法:吹在患处即可。每日三次,每次0.3克,2——5天痊愈,

  有效率:祖传四辈,100%!

  注意事项:忌辛辣、油、糖

小儿口疮

外用处方组成巴豆打粉外贴印堂穴两小时,一次即可明显减轻,小儿即可吃

奶。缺点是在印堂穴会起泡有时。

小儿流涎

取肉桂3克,研极细末备用。用好醋与肉桂粉10克,调至糊饼状,每晚于小儿

临睡前,将药糊摊于两块纱布上,分别敷于两脚“涌泉穴”,然后用胶布固定,

次日早晨取下。连敷3~5次,即可治愈。

小儿腹泻外用膏一次止泄

五倍子10克、吴茱萸5克、丁香5克、白胡椒5克、肉桂5克,研细粉,用米醋调

和为膏贴一次泄止,第二贴大便恢复正常

止泻散

止泻散由吴茱萸60g、炒苍术60g、公丁香15g、白胡椒6g、木香6g组成。将

上述诸药焙干研粉,混合均匀, 装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粉2~3g, 用热稠米汤或

醋调匀, 将调好的药糊温敷于脐部, 外加塑料薄膜隔 湿, 纱布复盖,胶布固定。每

24小时换药1次, 连用3天。主要适用于腹泻无发热, 或仅有低热, 偏于虚寒者,包

括风寒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等。

便秘散

处方:紫菀60克 当归30克

将上药共为细末,每早晚各服6克,温开水送服。

主治:滋肾通便,治疗肠燥便秘久治不愈。



【肇源妇幼院脑血管病协定4方:脑血栓-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精



肇源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脑血管疾病协定处方

一、脑一号方:脑血栓急性期,血压偏高者用此方

处方:钩藤15g~30g、石决明3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军10g、川

芎15g、红花15g、土鳖虫10g、桃仁10g、夏枯草30g。水煎服。

适应证:脑血栓急性期,中风初起。

症见:血压偏高(超过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强、语蹇、头

晕、头痛、烦燥或嗜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

随证加减:

1、有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g(冲),并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一丸,日二次。

2、舌红苔少干者,去石膏、瓜蒌、生军,加生地20g、玄参15g、白芍 10g。

3、大便秘结,用番泻叶10g泡水饮。

4、痰多、失语、苔腻者,加菖莆10g、郁金10g、竹沥30g(冲)、天竺黄 10g。

二、脑二号方:脑血栓恢复期,血压和颅内压不高用此方

处方:黄芪15g~30g、红花10g~15g、川芎10g~15g、赤芍10g、当归

15g、桃仁10g、土鳖虫10g。水煎服。

适应证:脑血栓恢复期。

症见:血压和颅内压不高,偏瘫,肢体稍有动意或肌张力较前增强,舌质紫

暗,或有瘀斑,或舌质胖嫩,脉弦缓无力,腑行通畅。

随证加减:

1、大便干者,加瓜蒌10g、生军10g。

2、舌强语蹇者,加菖莆10g、郁金10g。

3、舌胖嫩者,加仙灵脾15g、巴戟15g。

4、偏瘫,肢体久不恢复者,酌加山甲9g、水蛭6g冲服。

三、脑三号方:脑血栓后遗症

处方:生地25g、山萸肉10g、山药10g、麦冬10g、石斛12g、牛膝10g、

巴戟天15g、肉苁蓉15g、节菖蒲10g、志肉10g、肉桂3g、黄芪30g、川

芎6g、全蝎3g~6g。水煎服。

适应证:脑血栓后遗症,或伴脑软化患者。

症见: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蹇,肢体不遂,眩晕,大小便失禁,舌

红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润,脉况细弱,或虚大无力。

随证加减:

1、大便干者,加瓜蒌10g、生军10g。

2、舌强语蹇者,加菖莆10g、郁金10g。

3、舌胖嫩者,加仙灵脾15g、巴戟15g。

4、偏瘫,肢体久不恢复者,酌加山甲9g、水蛭6g冲服。

四、脑血栓:血压不高者用此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乳香15

克,没药15我,丹参10克,地龙15克,茺蔚子10克,三七参10克,赤芍10

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龟板(盐炒),别甲(盐炒),生地10克,熟地

10克。水煎,饭后服。

脑血栓表现为头痛,肢麻或半身不遂。血压不高者宜用本方治疗。

临床表现:面白,头痛隐隐而持续,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淡而

有瘀斑,脉弦细。

治疗:补气活血,软坚升举。

体会:

脑血栓为当今之多发病,亦为疑难病之一,难治治愈。

本方有两处要点:

一是补气,脑血栓病久者,多成气虚,因气虚而无力康复,所以补气尤为重

要,补气则有自愈的可能;补气可以行血,便血行通畅;补气又可以升血,病

源在上,使脑血充足,循行通畅则病可愈。

二是升阳活血,活血可说是治本之法,但要达到活血的目的需注意三点:

一为化瘀,二为软坚,三为温通。

活血化瘀必用乳没地龙之品,必用养阴补精之品,养阴补精可软化血管。盖血

管硬化者不论是风、是痰而必兼燥热,燥热伤阴耗精,血管失去濡养而硬化,

故要养阴补精。温通,血脉得温则通,得寒则凝,故要加附子、干姜、桂枝温通。

软坚,第一点所说的养阴补精就是从根本上软坚,其次药品用盐制也可以达到

软坚的目的。因此,欲活血化瘀必用活血化瘀药,必用温通药,必用软坚药。

还另强调升阳,这只是因为病变的部位在上,如病变部位在下则不用升麻、柴

胡,而改用牛膝、沉香了。

血压高者,气不虚者不可使用本方。



【原】介绍胃酸过多(心烧)的两个方子



德公舅,84岁了,来找我看病,心烧一年多了,近一个多月来加重,每晚

心烧(胃部)就象像小煤火e.”¥一样,烧的睡不着觉,胃胀闷,大便略干,脉

弦细,舌质淡红苔白腻。

方药:黄连9克吴茱萸6白芍15克乌贼骨30克浙贝母6克(打碎)鸡内金30克丹

参30克檀香13克(后下)砂仁9(后下)瓦楞子30(打碎)蒲公英30克

上方连续服用一个月,基本痊愈。

郝利某,男,60岁,胃胀闷,心烧,泛酸厉害,大便不通畅,粘马桶,腹

诊,胃胀闷如鼓,凉,口苦,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方药:半夏泻心汤合枳术丸加减

半夏30克黄芩15克黄连5克干姜15克大黄10克白术15克枳实15克党参10克厚朴

40克鸡内金20克败酱草60克大枣3枚(掰)

上方连续服用一个月,基本痊愈

分析:第一个方子是用经验方加减治疗左金丸,乌贝散,丹参饮加蒲公英清

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效果好,第二个方子是以经方合方治疗心烧

的,以辨证论治为主,同时加治疗胃酸的要药败酱草。所以无论经方,时方只

要治好病就是好方。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胃酸过多,“烧”心不已!莫心慌,专家教你养胃术,轻松防治胃酸

莫心慌,专家教你养胃术,轻松防治胃酸。胃酸过多,“烧”心不已!莫心慌,专家教你养

胃术,轻松防治胃酸 100个中医养生小常识,不要错过!







浅表性胃炎8年未愈,出现萎缩、肠化,中医帮他成功逆转!

浅表性胃炎8年未愈,出现萎缩、肠化,中医帮他成功逆转!然而,很多患者治病心

切,长期大量服用西药,造成胃黏膜病变恶化,使原本并不严...



治疗胃酸的倒流的中药方子和穴位

治疗胃酸的倒流的中药方子和穴位 来源:寻医问药网时间:2014-12-23 08:30:24.生活中有很

多人经常会出现烧心反酸的症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胃酸倒流。胃酸倒流是

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人们...





胃酸,小病,特难受,这么治!

胃酸,小病,特难受,这么治!还有一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我们今天说的

是个一方多治,还有一个,一病多方,一个病不是一张方子...







胃酸反流、“火烧心”,张仲景的一个方子,平胃降气,所有问题通通搞

定!

胃酸反流、“火烧心”,张仲景的一个方子,平胃降气,所有问题通通搞胃酸反流、“火

烧心”,张仲景的一个方子,平胃降气,所有问题通通...





#养生 #健康 #胃我养你啊 #胃疼胃酸 #养胃 试试这个几十年的老方子!

#养生 #健康 #胃我养你啊 #胃疼胃酸 #养胃 试试这个几十年的老方子!





反酸烧心是肝火犯胃,一个中成药可止

反酸烧心是肝火犯胃,一个中成药可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黄连泻肝胆

心脾火,退客热。”又补充说明“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



胃疼、胃酸、胃寒,老姜和桔子一起用,十天见效,半月除根!

胃疼、胃酸、胃寒,老姜和桔子一起用,十天见效,半月除根!



胃病偏方(治胃痛、胃酸、胃胀)

胃病偏方(治胃痛、胃酸、胃胀)处方:  苏打、白糖、白矾。用法:  将白矾4两,

用锅炒化。将食用苏打一斤,用锅炒到发黄后,再把上面的白矾,放在锅内,也炒至发

黄。结果,他是胃酸、胃胀带点胃溃疡...





仲景亲传人弟子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治疗糖尿病—此方可以复制

下肢麻木不仁就用这个方

.七付药治愈了这类痔疮

柴桂干姜汤合白虎汤加减治疗糖尿病

学习笔记—宋坪教授痤疮心得

介绍两个治疗男子不育的方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举报

分享

仲景亲传人弟子 IP属地:河南

他的首页

他的馆藏

他的动态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馆友反馈

关于他

个人名片

loading...

馆藏文件夹

loading...

馆藏



治疗糖尿病—此方可以复制 (阅2)

01-15



下肢麻木不仁就用这个方 (阅53)

01-11



七付药治愈了这类痔疮 (阅39)

01-08





柴桂干姜汤合白虎汤加减治疗糖尿病 (阅19)

01-06



学习笔记—宋坪教授痤疮心得 (阅12)

01-05



介绍两个治疗男子不育的方子 (阅17)

01-03



小柴胡汤合杏仁茯苓饮橘枳姜汤加减... (阅9)

01-01



关于小儿风寒咳嗽的一点治疗心得 (阅4)

23-12-28

更多

360doc推荐的文章

loading...

馆友反馈

loading...

360doc推荐的馆友

loading...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耳灵散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23-09-27 发表于陕西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本丹药对久治不愈的耳膜穿孔,听力下降的患者,只需上药

10--20次,即可痊愈。经近百例观察,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五。

有效率百分之百。而且,药源充足,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

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处方:五倍子1克,海螵蛸2克,冰片2克。

制法:先将冰片研成细末,再把前二味烘干后,分别研成细

末。混合均匀过180目筛,备用。

用法:先用过氧化氢液洗净耳道,用小塑料管取药少许,吹入

耳道内即可。

专利配方,请珍藏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

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豫西南客的书馆 > 《五官,口腔,眼》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我不美丽、 却一直在尽量美好。 我不幸福、 却一直再努力快乐。

我不幸福、 却一直再努力快乐。【2】我们总在最不懂爱情的年代,遇见最美丽的爱

情。以至于我们长大后,再也不会遇见爱情。【17】人=吃饭...





9月份新个人所得税一览表

9月份新个人所得税一览表。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32. 孟德的经历告诉我

们: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要不断地收购兼并,打压个体工...





精品明清家具

精品明清家具。





作文写作中的五种技巧

如《谈诚信》开头“在荒漠化日重的地球上,有这样一片独一无二的树林,它因诚信而茂

盛,因良知而美丽;它能化解仇恨,张扬善良;它植根于义重...







与高中生谈谈高考作文【随笔/原创】

(特别大的蛋表明这只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会动脑筋,能吃大苦、耐大劳,勇挑重

担,能打大仗,打恶仗) 6、第三只鸡居然生了一个...





珍贵老照片系列(六)中国十大元帅

珍贵老照片系列(六)中国十大元帅





艾灸熏烤治疗湿疹

艾灸熏烤治疗湿疹转] 艾灸熏烤治疗湿疹 [图片]越是长期湿疹、过敏的人,机体的抵抗

力就越衰退,久而久之,病邪就会占领了这个阵地,而自...







使打印票据的序号自动加一

使打印票据的序号自动加一使打印票据的序号自动加一2010-10-31 12:16.在打印一些单

据或票据时,希望它们的右上角序号能自动增加,每打印...



豫西南客的书馆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4味药解决从头到脚一切炎症,

.食店凉拌菜调料

黑龙的空间

闵爷的空间 [http://239908691.qzone.qq.com]

薰衣草的QQ空间 [http://3277240040.qzone.qq.com]

豫西南客的空间 [http://1843733788.qzone.qq.com]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丹散仙方.药性赋

仕仕霖霖 2023-10-05 发表于海南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丹散仙方.药性赋 ,共计55页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

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仕仕霖霖 > 《古本手抄药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赵德禄;赵积财 丹散仙方.药性赋,1926

赵积财 丹散仙方.药性赋,1926.





学中医一定要学丹道,懂道家阴阳五行思想 这样才能辨别药性,而不是

学中医一定要学丹道,懂道家阴阳五行思想 这样才能辨别药性,而不是学中医一定要学丹道,懂

道家阴阳五行思想。





神农本草经01汤丸散丹的区别和应用以及药名药性粗论

神农本草经01汤丸散丹的区别和应用以及药名药性粗论。





《药性赋增注》(2册)

《药性赋增注》(2册)





药性歌

药性歌药性歌。





解读《药性赋》

解读《药性赋》第一,《药性赋》是什么?《药性赋》是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其作者据说可

能是清代的“林闱阶”或“陈辐”,而原书未注...





分经药性赋

分经药性赋。



戏说药性 任之堂主

戏说药性 任之堂主 戏说药性。解毒补土,和解药性 。



引经药性-

引经药性-引经药性 小肠膀胱属太阳,X本羌活是本乡。



仕仕霖霖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茅山毒术 道教秘本古书籍

6张中药方,专攻肝硬化腹水,药方不再保密,错过就找不到了

设兵科仪

道家 设兵科仪

中医退烧神方,一剂就能见效?

中医跌打类书 欢迎阅读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奇方根治神方再现,老中医中药秘方,屡

用屡效。今将此方登报公开,藉为救治贫

病者

微信号1830429

2023-10-03 发表于广东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奇方根治银屑病、湿疹、脚气、顽癣等

配方及用法:土茯苓100克,石菖蒲、苦参、蛇床子、苦楝皮、陈艾、白蒺

藜、地肤子各50克,芦荟30克,猪苦胆5个。上药除猪苦胆、芦荟之外,将其

余加水2.5千克,煎至1.5千克滤出;再将药渣加水1.5千克,煎至0.5千克滤出。

将两次药液对在一起,把5个猪苦胆汁加入药液中煎30分钟,最后把芦荟切成

细末,放入药液中搅拌,待全部溶化后,即可装瓶备用。外擦患处,每日早晚

各擦1次,直至痊愈。疗效:临床对130余例患者治疗观察,对各类皮肤病总有

效率达100%。荐方人:黑龙江嫩江县伊拉哈医院主治医师 张维国

试治千颗脂肪瘤神方

秘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3g,陈皮10g,法半夏20g,土贝母

30g,橘核10g,当归10g,白芥子30g,路路通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分两次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健脾益胃,疏肝养血,祛湿除痰之功。主治多

发性脂肪瘤。

月经来潮加熟地、何首乌;非行经期加穿山甲、海藻;大便有不消化食物加

麦芽、山楂;失眠加夜交藤、远志;白带多加薏苡仁。临床应用本方治疗1

例,患者身上有833枚脂肪瘤,最小0.5厘米,最大6厘米。服药50剂,体积最小

的瘤体消散,100剂中等瘤体消失,130剂时,全部脂肪瘤消散痊愈。十分神

效。

神奇的方药到痰除秘方

孩子在感冒的时候经常会流鼻涕、发烧,接着又咳嗽,喉咙听起来呼咙呼咙的

有痰。有时虽然用药物让鼻涕不再流,也不发烧了,但有痰的症状却一直消除

不去,这表明孩子的体内因感冒引起的上火还没有完全退去。有时家长忽略了

这个问题,常常让孩子喉咙里的痰维持半年之久。我们可以去药店桑树皮10

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服,能治疗多痰症,尤其是清

晨多痰。

骨痹外用方

处方:生草乌30g生川乌15g 生南星15g 马钱子15g虎杖10g红花10g 莪术10g 乳香

10g 没药10g 姜黄10g 赤芍10g桂枝10g丁香6g 细辛6g 冰片2g制作:将上药粉碎成

粗粉, 加75%乙醇1500g密封浸泡7天后备用。功能与主治:驱风除湿,软坚散

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通利经脉。用于急,慢性扭,挫伤,风湿关节疼

麻,骨质增生,冻疮及腰椎间盘脱出疼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

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微信号1830429 > 《中药验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名医秘方:皮下脂肪瘤神方

名医秘方:皮下脂肪瘤神方。



各种皮肤病外用药

各种皮肤病外用药。【组成】土茯苓100克 石菖蒲50克 苦参50克 蛇床子50克 苦楝皮50克

陈艾50克 白蒺藜50克 地肤子50克 芦荟30克 猪苦胆5个。【用法】上药除猪苦胆、芦荟之

外,将其余加水2.5千...



秘方是老中医的祖传秘方,临床统计总有效为百分之百,今天忍痛割爱拿来送

给广大的朋友们

配方及用法:土茯苓100克,石菖蒲、苦参、蛇床子、苦楝皮、陈艾、白蒺藜、地肤子各

50克,芦荟30克,猪苦胆5个。将两次药液对在一起,把5个猪苦胆汁加入药液中煎30分

钟,最后把芦荟切成细末,放入药液中...



奇方治银屑病130余例,有效率百分百

奇方治银屑病130余例,有效率百分百.主治:银屑病、鹅掌风、顽癣、疥疮、湿疹、脚气

等各种类型的皮肤病。配方及用法:土茯苓100克,石菖蒲、苦参、蛇床子、苦楝皮、陈

艾、白蒺藜、地肤子各50克,芦荟30...



皮下脂肪瘤 秘方

皮下脂肪瘤 秘方。組成:桂枝15g 白芍15g 海藻50g 昆布50g.土茯苓50g 生首烏30g 全蝎10g

猪前蹄2个。用法与用量:將药物拿中药袋裝好密封.把猪蹄子洗干淨砍成块. 药材和猪蹄

一起下鍋炖至...



皮下脂肪瘤?秘方

皮下脂肪瘤?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桂枝15g 白芍15g 海藻

50g 昆布50g.土茯苓50g 生首烏30g 全蝎10g 猪前蹄2个。用法与用量:將药物拿中药袋裝好

密封.把猪蹄...



奇方根治银屑病、湿疹、脚气、顽癣等各种皮肤病

奇方根治银屑病、湿疹、脚气、顽癣等各种皮肤病。主治:银屑病、鹅掌风、顽癣、疥

疮、湿疹、脚气等各种类型的皮肤病。配方及用法:土茯苓100克,石菖蒲、苦参、蛇床

子、苦楝皮、陈艾、白蒺藜、地肤子各...



.皮下脂肪瘤秘方

皮下脂肪瘤秘方。【配方】:桂枝15g 白芍15g 海藻50g 昆布50g 土苓50g 生首乌30g 全虫

10g 猪蹄子2根<最好前蹄>。【制法】:将药物拿中药袋装好密封,把猪蹄子洗干淨砍成

块,药材和猪蹄一...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奇方根治银屑病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奇方根治银屑病。处方:土茯苓100克,石菖蒲、苦参、蛇

床子、苦楝皮、陈艾、白蒺藜、地肤子各50克,芦荟30克,猪苦胆5枚。将2次药液兑在一

起,把5枚猪苦胆汁加入药液中煎30...





微信号1830429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看到没有,要收费了

面相铁口直断口诀(含配图)

千古神奇验方(皮肤科)

人生所犯的三十六种关煞及化解方法

民间流传百年秘方

献上我用了几十年的民间五验方,堪称特效精方,用过都说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痒毒150页 欢迎阅读

仕仕霖霖 2023-10-04 发表于海南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

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仕仕霖霖 > 《古本手抄药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小儿常见皮肤病外洗方

每年夏季到来之际,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婴幼儿及儿童易患湿疹、毒疹或者混合型的湿毒疹。近几年

来,笔者自拟湿毒疹外洗方,疗效满意。



解百毒:

解百毒:



排毒养颜茶

排毒养颜茶。



爱是你给我的毒

爱是你给我的毒。





《东邪西毒》

《东邪西毒》



百毒普消散

百毒普消散。熊师创制的“百毒普消散”,主治疹疖疮疡,可用于一切阴阳肿毒。药用大黄、花粉各

50g,黄芩、黄柏、蚤休、苍术、桃仁各40g,栀子、甘草、防风、白芷、生南星、陈皮、厚朴、樟

脑、赤芍、丹...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299节;快读网

4.附子和乌头的区分古人是按照生长年限,而仲景既然要加,应该是加强附子的热性。中药的“毒”,实

际上是药物的偏性,以药物之偏纠正身体之偏(病的偏),所以方子对症,就是“以毒攻毒”,这个毒

字不...



彻底排毒

彻底排毒。



拍打排毒

拍打排毒。



仕仕霖霖

关注 对话



● TA的最新馆藏



茅山毒术 道教秘本古书籍

6张中药方,专攻肝硬化腹水,药方不再保密,错过就找不到了

设兵科仪

道家 设兵科仪

中医退烧神方,一剂就能见效?

中医跌打类书 欢迎阅读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



AAAAA级秘方(二)

任万胜 2016-09-07

搜索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发文章



骨 科

化筋散

成份:当归1000克、木瓜1000克、赤芍1000克、乳香1000克、土虫1000克、苏木

500克、红花500克、血竭60克、公丁香500克、芙蓉叶1500克、金果榄1500克、

没药400克、自然铜9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化瘀散结、软坚止痛。

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筋聚筋疆。

用法:用醋谰外敷。

规格包装:散荆。

接骨散

成份:石斛500克、巴戟天500克、五加皮500克、怀牛膝500克、杜仲炭250克土

鳖虫500克、没药500克、续断500克、自然铜500克、大黄500克、白芨500克、

桑寄生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播血祛瘀、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

用珐:酒调外敷。

规格包装:散剂。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消肿化瘀散

成份:赤芍500克、当归500克、生地黄500克、元胡索500克、乳香500克、红花

500克、生大黄500克、姜黄500克、炙鳖甲500克、白茄根500克、红曲500克、

赤小豆500克、血竭8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用法:醋调敷患处。

规格包装:每袋50克。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腾洗药

成份: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汉防己、炙附子、千年见、成灵仙、桂

枝、秦艽、羌活、独活、路路通、生麻黄、红花、川椒、苍术、炙草乌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舒筋活血、散风话络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

用法:将药物、粗末装入布口袋内,用水煮沸腾,洗患处。

规格包装:每袋150克。

接骨新药

成份:乳香150克、红花150克、土鳖虫150克、苏木150克、地龙150克、续断

150克、骨碎补150克、蜈蚣10条、蜗牛100克、没药150克、金毛狗150克、自然

铜1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祛瘀生新、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骨折迟延愈合。

用法:日服二次,每次服12.5克。

规格包装:每袋50克。

禁忌:孕妇禁用。

化筋膏

成份:威灵仙500克、萆薢500克冰片100克、二甲基亚砜150 毫升、白凡士林

3000克

制法:将威灵仙、萆薢共为细末,加冰片、二甲基亚砜,用凡士林调为膏。

功能:软坚化瘀、舒筋止痛。

主治:陈旧性伤筋、肌腱、腱鞘炎等。

用法:外敷用。

规格包装:每盒25克重。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努伤丸

成份:生大黄500克、桃仁1500克、红花1500克、三棱1500克、北柴胡1500克、

郁金1500克、青皮1500克、丹参1500克、川芎1500克、五灵脂1500克、真降香

1500克、冰片400克、大腹皮1500克、大腹子1500克、山楂1500克、枳实1500

克、炙鳖甲1000克、水蛭500克、元胡索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宽胸理气,祛瘀止痛。

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

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拾丸装。

禁忌:孕妇禁用。

舒筋丸

成份:生麻黄500克、炙马前子500克、乳香1000克、没药1000克、草乌1000

克、红花2000克、羌活2000克、独话2000克、追地枫2000克、宣木瓜2000克、怀

牛膝2000克、桂枝1500克、穿山龙2000克、生甘草2000克、细辛500克、威灵仙

3000克、茯苓2000克、千年健20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舒筋活血、通络散寒。

主治:新久伤筋、或兼痹痛。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重10克,每袋十丸装。

禁忌:孕妇禁用。

接骨丸

成份:苏木1500克、油松节1000克、炙川乌1500克、降香1000克、乳香1000克、

没药1000克、血竭80克、自然铜2000克、白芨1000克、炒鸡蛋皮3000克、蝲蛄

1000克(土狗)、甜瓜子2000克、苍术2000克、煅龙骨2000克、煅牡蛎20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活血祛瘀、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

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十丸装。

禁忌:孕妇禁用。

活血丸

成份:公丁香500克、木香500克、血竭80克、孩儿茶500克、熟大黄1000克、红

花1500克、当归1500克、赤芍1500克、川芎1500克、苏木1500克、五加皮1000

克、乳香1000克、没药1000克、甜瓜子2000克、北防风1500克、汉防己1500克、

猪苓2500克、茯苓2500克桃仁1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用法:每日二孜,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

禁忌:孕妇樊用。

骨科搽剂

成份:闹羊花500克、生川乌500克、生草乌500克、红花500克、五加皮500克、

生南星500克、北细辛500克、樟脑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用辣椒酊1000毫升,50%酒精27.000毫升,浸泡二周,过

滤取汁。

功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

用法:用脱脂棉或用沙布蘸药水搽患处,搽至发热。

用量:日用1——3次。

规格包装:每瓶50毫升,100毫升装。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禁用。

骨科渗透液

成份:红花1500克、生草乌1500克、生川岛1500克、当归1500克、自然铜2000

克、马前子1000克、北细辛1000克、生麻黄1000克、苍术2000克、五加皮1500

克、鲜生姜1500克、桂枝1500克、川椒1500克、炙乌蛇500克、淡全蝎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用75%酒精密封,浸泡二周,过滤取汁。(药:酒=l/

5)

功能:活血软坚、祛寒止痛。

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髌骨软化、骨质增生。

用法:将患处先作湿热敷20分钟,后再将沙布用渗透液浸湿敷患处,上盖塑料

布,用棉垫包好保温,待凉后取下。

用量:日敷1——2次。

规格包装:每瓶200毫升装。

禁忌:孕妇及患有皮肤过敏性病者慎用。

骨刺丸一号

成份:炙川乌500克、炙草乌500克、北细辛500克、白芷500克、当归500克、生



甘草500克、秦艽500克、炙南星500克、怀牛膝500克、萆解1000克、红花1000

克、炒苡米1000克、穿山龙10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活血止痛、祛风散寒。

主治:骨质增生、风寒疼痛。

用法:每次一九,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盒50丸装。

禁忌:孕妇禁用。

外科

当归饮子丸

成份:生地黄500克、白芍500克、川芎400克、当归500克、黄芪500克、女贞子

500克、白蒺藜500克、荆芥400克、北防风400克、生甘草2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养血祛风。

主治:皮肤搔痒症、慢性麻疹、慢性湿疹。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消风丸

成份:羌活400克、荆芥400克、防风400克、川芎300克、厚朴400克、党参400

克、茯苓400克、陈皮400克、生甘草250克、乌梅300克、蝉蜕400克、藿香400



功能:疏风散热、燥湿调中。

主治:湿疹、荨麻疹搔痒症等。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班秃丸

成份:生地黄100克、熟地黄100克、女贞子200克、当归100克、黄芪100克、白

芍75克、霜桑叶50克、白菊花50克、枸杞子100克、菟丝子100克、桑葚子100

克、黑豆衣50克、白蒺藜75克、紫河车25克、红枣肉1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滋阴养血。

主治:斑秃(油风)、脱发。

用法:日服三次。

用量:每次服1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

二术丸

成份:苍术500克、乌蛇200克、夜交藤500克、苦参500克、川芎400克、当归

400克、北防风400克、威灵仙400克、青风藤400克、胡麻仁400克、焦白术500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养血祛风,燥湿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癣等。

用法:口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孕妇忌服。

润肤丸

成份:生地黄400克、熟地黄400克、炙黄芪400克、当归400克、天门冬200克、

麦门冬200克、枯黄芩300克、天花粉300克、升麻100克、桃仁100克、红花100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滋阴、活血、润燥。

主治:慢性湿疹、手足皱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

脂溢性皮炎丸

成份:当归100克、侧柏叶100克、苦参100克、丹皮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清热凉血。

主治:脂溢性皮炎。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白癜丸

成份:当归150克、赤芍100克、鬼见羽100克、鸡血藤150克、白蒺藜150克、紫

草根100克、黑豆1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补肾、养血、祛风。

主治:白癜风。

用珐: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丸。

规格也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

苦参丸

成份:苦参150克、北防风100克、枯黄芩100克栀子100克、炙川军75克、生地

黄150克、丹皮100克、天花粉100克、地肤子150克、土茯苓2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未,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牛皮癣等。

用法:口服.次。

用最:每次服1丸。

规格也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



清热解毒丸

成份:蒲公英200克、青连翘200克、赤芍200克、枯黄芩200克、生大黄100克、

紫花地丁200克、丹皮100克、天葵子200克、金莲花2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主治:痈疖感染。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15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重。

禁忌:孕妇忌服。

脱疽丸

成份:炙附子500克、金银花500克、白花蛇200克、活蛤蟆5只、当归400克、鸡

血藤4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主治:脉管炎。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150克。

规格包襞:每袋30克重。

禁忌:孕妇忌般。

消核膏

成份:生南星50克、生半夏50克、猪苦胆25个、老醋400克、苯甲酸钠23g

制法:先将生南星、生半夏研成细粉,再将猪胆汁、老醋用文火煎熬为糊状,

兑入南星半夏面调匀为高,最后兑入苯甲酸钠。

功能:化核软坚。

主治:淋巴结核。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冲和羔

成份:冲和散150克、白凡士林400克

制法:先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冲和散搅匀为膏。

功能:活血软坚。

主治:阴疽或半阴半阳症。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金黄膏

成份:如意金黄散200克、白凡士林500克

制法:先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金黄散搅匀为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痈疖、无名肿毒等。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红粉软膏

成份:朱砂150克、红粉50克、白凡士林1800克

制法:先将朱砂、红粉研为细末,然后将白凡士林溶化,兑入以上药粉调匀为

膏。

功能:祛腐、生肌、解毒。

主治:陈旧性肛裂、牛皮癣静止期。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禁忌:对汞过敏者禁用。

肛裂软膏

成份:白芨100克、地榆100克、黄柏100克、五倍子250克、乳香100克、没药

100克、冰片50克、白凡士林17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将白凡土林溶化后,加入上药细粉,最后加入冰片搅匀

为膏。

功能:活血止痛。

主治:肛裂。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藤黄膏

成份:生藤黄粉200克、白腊200克、香油500克

制法:先将香油煮沸溶化白腊后,加入藤黄粉搅匀为膏。

功能:拔毒生肌。

主治:慢性皮肤感染及狼疮。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裟:每盒25——50克装。

痔消炎羔

成份:飞炉甘石25克、黄丹10克、血竭5克、朱砂5克、滑石粉25克、儿茶5克、

乳香25克、明矾10克、冰片5克、白凡士林27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将几士林溶化后,加入细粉搅匀为膏。

功能:止痛消炎。

主治:痔术后及有肿痛者。

用法:作成坐药或用甘油灌肠器注入肛门内。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黄连膏

成份:黄连200克、苍术100克、黄柏100克、白凡士林2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上药细粉调匀为膏。

功能:清热、燥湿。

主治:毛囊炎及细菌性皮肤病、急性湿疹。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樟脑膏

成份:樟脑200克、猪板油500克、白腊400克



制法:先将猪油与白腊溶化,再加入樟脑粉搅匀为膏。

功能:杀虫、润燥。

主治:鹅掌风、手足破裂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克——50克装。

天麻膏

成份:炙草乌100克、钩藤100克、木鳖子150克、藜芦100克、川芎100克、狼毒

100克、皂刺100克、轻粉100克、黄腊1500克、猪板油600克、香油2500克

制法:上药用香油炸至焦黄色,去渣、过滤、黄腊猪油溶化,最后加入轻粉

面,搅匀为膏。

功能:杀虫、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鹅掌风。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三黄一椒羔

成份:生大黄150克、雄黄150克、硫黄150克、胡椒200克、白凡士林750克、无

水羊毛脂600克、二甲基亚砜100毫升

制法:先将凡士林、无水羊毛脂、二甲基亚砜溶化,加入上药粉搅匀为膏。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及菌癣皮肤病等。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禁忌:有炎症者禁用。



青黛散膏

成份:青黛150克、黄柏150克、滑石300克、煅石膏300克煅炉甘石150克、白凡

士林1250克、无水羊毛脂12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用凡士林、无水羊毛脂加热溶化,加人上药细粉搅匀为

羔。 功能:清热、祛湿、止瘴。

主治:急性湿疹(包括婴J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等。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盒25——50克装。



青黛散

成份:青黛15克、黄柏15克、滑石粉30克、煅石膏30克、煅炉甘石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混匀。

功能:清热、收湿、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皮炎。

用法:外撒。



二黄粉

成份:大黄25克、黄柏25克、滑石粉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混匀。

功能:收湿、止痒、清热。

主治:脚癣、股癣、急性湿疹、痱子。

用法:外撒。



颠倒散

成份:大黄25克、硫黄粉2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研匀。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

主治:脂溢性皮炎。治皱鼻、痤疮。

用法:外洗或外擦。



补骨脂酊

成份:补骨脂50克、75%酒精200克

制法:先将补骨脂打碎,浸入75%酒精内,浸泡一周,过滤取什。

功能:活血通络。

主治:白癜风。

用法:外涂。

规格包装:每瓶100毫升装,



百部酊

成份:百部草300克、75%酒精600克

制法:将百部草浸入75%酒精内,浸泡一周,过滤取汁即得。

功能:杀虫止痒。

主治:皮肤搔痒症、阴虱病。

用法:外搽。

规格包装:每瓶100毫升装。



神经性皮炎药水

成份:羊蹄叶根200克、白鲜皮50克、土槿皮50克、枯矾50克、斑蝥(去头足)

20克

制法:将上药串成粗末,浸入75%酒精内,浸一周,过滤取汁。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慢性湿疹等。

用法:外搽。

规格包装:每瓶60毫升装。

禁忌:有炎症禁用。



皮肤病洗药

成份:蛇床子50克、苦参25克、川椒25克、苍术25克、枯矾25克、葛根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脚癣、湿烂型。

用法:将药物用水3000西西煎煮40分钟(由开锅时计算)外洗。

用帚:每次用一袋。

规格包装:每袋四两装。



生肌散

成份:煅石膏25克、海螵蛸50克、血竭15克、冰片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研匀。

功能:生肌收口。

主治:痈疽,后期毒净时用之。

用法:外上。



消炎1号

成份:煅石膏50克、红升丹5克、轻粉3克、黄连5克、冰片6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

功能:提毒、祛腐。

主治:疮疡,溃后脓腐末尽时用。

用法:外上



止血粉

成份:马勃25克、丝瓜络10克、白芷10克、花蕊石25克、白芨10克、枯矾20

克、陈石灰10克、冰片2.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研匀。

功能: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痔疮、术后出血。

用法:外撤。



烫伤膏

成份:生地黄150克、当归125克、头发200克、紫草200克、寒水石面150克、黄

柏面50克、地榆面50克、香油1250克、白腊200克

制法:用香油炸透生地、当归、头发、紫草,去渣、过滤,将白腊溶化后,兑

入寒水石等4味药粉,搅匀为膏。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生肌。

主治:水火烫伤。

用法:外涂。

来自:养生之家的博客



百消丸



2 《寿世保元》卷二:百消丸

2.1 处方

黑丑(头末)2两,香附(米炒)1两,五灵脂1两。

2.2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2.3 功能主治

消酒,消食,消痰,消气,消水,消痞,消肿,消胀,消积,消痛,消块。主

2.4 百消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或50-6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2.5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二



3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百消丸

3.1 处方

二丑2斤,五灵脂8两,香附子1斤半,大黄1斤半。

3.2 制法

上为细末,水为小丸。

3.3 功能主治

消积,消胀,利水。主肉积、食积、水积、气积及消化不良。

3.4 百消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开水送下,日2次。

3.5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4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4.1 组成

大黄1斤,五灵脂1斤,醋香附1斤,炒黑丑1斤,白丑1斤,醋三棱8两,槟榔8

两,醋莪术8两,牙皂8两,炒山楂4两,炒神曲4两,甘草5两,炒麦芽4两,炒

枳实4两,川厚朴4两。

4.2 功效

消食消痰,消痞消积。

4.3 主治

饮食过度,不能运化,呕吐嘈杂,胸膈胀满。

4.4 百消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开水送下;10岁每服1钱。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为丸。

4.6 用药禁忌

虚弱及孕妇忌用。



(3)搐鼻散



搐鼻散

《医学心悟》卷三:搐鼻散

别名搐鼻通天散(《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细辛(去叶)皂角(去皮、弦)各30克 半夏(生用)15克

制法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勿泄气。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主中风证或诸喉证,牙关紧闭,不醒人事。

用法用量临用吹0.3~0.6克,入鼻孔中取嚏。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痘疹金镜录》卷一:搐鼻散

处方半夏1钱,细辛1钱,荆芥7分,牙皂3钱,麝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纸条蘸药取嚏。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嵩崖尊生》卷六:搐鼻散

处方麻黄根5分,苦丁香5分,红豆10粒,羌活2钱,连翘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阴湿挟痰之头重。

用法用量鼻吸之。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医林绳墨大全》卷五:搐鼻散

处方细辛5分,川芎5分,石膏5分,皂角末5分,雄黄7分,焰消7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痛。

用法用量先含温水1口,再吹药入鼻,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或左痛竟吹左,

右痛竟吹右。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五



《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搐鼻散

处方红豆、荜拨、良姜、威灵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牙痛,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入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圣济总录》卷一一:搐鼻散

处方道人头3两(为细末),乳香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眼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1钱,于香饼子上烧烟,搐鼻内。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幼幼新书》卷十引《茅先生方》:搐鼻散

处方瓜蒂1钱,细辛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四十八候。

用法用量每用半字,吹入鼻中取嚏。打喷嚏,候眼开,便服大青丹取下积热,

并下惊涎,后调气。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茅先生方》

方出《朱氏集验方》卷九,名见《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吴氏集验



方》:搐鼻散

处方白矾、铜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缠喉风。

用法用量每用1字,吹入鼻中。

摘录方出《朱氏集验方》卷九,名见《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吴氏集验方》



《金匮翼》卷五:搐鼻散

处方青黛、石膏、芒消、郁金、薄荷、牙皂。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湿热头痛。

用法用量搐鼻。

摘录《金匮翼》卷五



《医统》卷六十一:搐鼻散

处方黄丹1两,牙消1两,雄黄3钱,没药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火眼及内障。

用法用量先令患人口含温水,然后以管吹入鼻中,左目病则吹左鼻,右目病则



吹右鼻。

注意久患眼疾而甚者不可吹。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济阳纲目》卷一二:搐鼻散

别名搐鼻通天散

处方细辛(去叶)1两,皂角(去皮弦)1两,半夏(生用)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勿泄气。

功能主治梦魇、喉症牙关紧急及中恶等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搐鼻通天散(《医学心悟》卷六)。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二



《幼幼新书》卷九引丁安中方:搐鼻散

处方赤脚蜈蚣1条。

制法用温汤浸软,竹刀纵切分左右两边;次用螳螂1个,亦分左右,将螳螂、

蜈蚣左右各焙干,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搦不醒。

用法用量男发搐用左边药末,搐于左鼻内;女发搐用右边药,搐于右鼻内;如

两手搐,用左右药搐左右鼻内。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丁安中方



《玉案》卷三:搐鼻散

处方木鳖子1个(去壳)。

制法为末。

功能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绵裹塞鼻,左塞右,右塞左,其拳毛各分上下。

摘录《玉案》卷三



《袖珍》卷一引危氏方:搐鼻散

处方细辛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暗风倒地,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用1字,搐鼻中。

摘录《袖珍》卷一引危氏方



实践摸索出来的特效秘方,效果出奇的好,治好了无数四处求医无效的患者



坐骨神经痛:本偏方治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

主治: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配方及用法:红桂300克,红茯苓150克,红花丹、生草乌(去皮)、生三七各80克,花椒、芦子各50 克。共碾粉,过80目筛,混匀,装入零号空心胶囊,每粒0.5克。每次用温开水或粮食酒送服1~2粒,每日 服3次。 疗效:治坐骨神经痛100例,跌打损伤56例,有效率90%以上。 按语:此秘方是我在卫校12年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方。忌食冷水、冷食,不得超3粒。

荐方人:云南省能海县药品检验所所长 岳邦涛



中药特效治疗肾功能衰竭秘方

秘方:

小红参30g,紫丹参30g,益母草30g,苡仁30g,红花10g,大黄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三次服用。方

解: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与中医的“关格”、“癃闭”等病症有关,多由邪气壅塞三焦,湿毒内蓄,气滞血瘀所 致。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益气利尿之功。主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适临床应用本方 治疗5例,均获痊愈。总治愈率达100%。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治腰痛奇效方

治腰痛奇效方:杜仲、补骨脂、当归、骨碎补、桑寄生、血竭、五灵脂、川芎、续断各为80—85%,红花 为5%,独活为5—10%,柴胡3%,没药,甘草,茴香各为2%。将十五味药按上配方比混合碾成粉即成。碾 制成的粉状药物,也可制成丸剂。治疗使用时可将药用热酒送服,每日2—3次,每次15克,20毫升热酒

送服。补肝肾,强筋骨,驱风利湿,散寒止痛,活血散瘀。慢性肾炎腰疼痛、陈旧性扭伤、腰痛、肾

亏、腰酸胀痛、长年发作性腰痛,诸药无效的无名顽疾腰痛等症,本方一剂见效,2—4剂痊愈



硫磺硼砂治疗花斑癣验方偏方土方

1952年我得了花斑癣,治疗多年不愈。1970年我在农场劳动时得到药方二个:欢迎关注先行医社

微信公众号(1)苦参、硫磺各15克,研成粉面,用黄瓜把(无籽处)醮药抹患处。(2)硼砂15克研成

细面,用鲜姜片蘸药抹患处。这两种方法我都用过了,胸前用一种药,背后用一种药,都是一次治愈

治疗方法:抹前用热水洗患处,将癣上边薄皮洗掉,然后抹药。抹药后一星期内不要洗澡。此方介绍多 人,都治好了。



大枫子治疗神经性皮炎验方

我患神经性皮炎,两胳膊时、两脚脖、两腿弯部痒的特别厉害,这些部位皮肤变粗糙、两胳膊肘被挠的 血迹斑斑,很苦恼。四处求医无效,后来用一验方治愈,至今多年未复发。特介绍如下:组成:大枫子9 克,木鳖子仁9克,水银3克,核桃仁9克,潮脑6克,麝香1.5分,篦麻油6毫升。制法:将木鳖子仁浸软, 切成薄片,烤干后碾成粉末,将其余药物到人碾槽,碾碎混合制成泥状。用法:每日两次涂患部。核 桃篦麻子治疗体癣验方 治体癣验方:癣症是不易治疗的顽症。在我行医多年实践中,筛选出来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癣症的药 方,现介绍给患者。配方:大枫子仁10克,木鳖子仁7克,核桃仁10克,篦麻子仁15克,巴豆(去油)12个,共捣烂如泥,再人雄黄(研面)15克,水银6克。欢迎关注先行医社微信公众号 共同调为 细泥,分作五份,每个患者用一份就行,根据面积而定。制成的药膏比较稠,需加人氟轻松膏调和成软 糊状。用法:将药膏涂抹患处,涂后有点刺激性,若感觉疼,下次用时就涂少点,用量大小,由患者酌 情灵活掌握。每日1次,连用7天。停药后可单用氟轻松青涂抹,以免皮肤有痂不舒,待干痂脱落后就痊 愈了。



颈肩腰腿痛特效药酒方(酸麻僵挛肿胀冷痛一扫光)

葛根30克,杜仲30克、川断30克、寄生30克,千金拔30克、骨碎补30克、鹿含草30克、老鹳草30克、伸筋 草30克、透骨草30克、威灵仙30克、鹿角20克、狗脊30克、巴戟天30克、狗骨20克、鸡血藤30克、刘寄奴 30克、苏木20克、油松节20克、半荷枫30克、牛膝20克、木瓜30克、五加皮30克、仙茅30克、穿山龙30 克。上药分别挫碎,用50℃以上纯粮白酒10斤浸泡密封半个月以后即可服用,每天2次,每次25~50毫 升。 另外,酒量不佳者,也可以用黄酒浸泡,半个月以后将药酒滤出装瓶备用,再将要药材取出焙干研成粉 末,每次取5克药粉,每天2次,用药酒送服。

【按】本乃不传之秘,今公诸于世,造福万众民生!

麻药一抹灵 蟾酥10,洋金花5克,薄荷脑10克,细辛【去根】10克,生川乌5克,生草乌5克,胡

椒5克。促透皮剂---月桂氮酮10毫升。75度酒精250毫升。制法;除氮酮外,一起精选,除尘,粉碎后装入 瓶内,倒入酒精侵泡数日,每日摇晃一次。最后过篦。 用法;用棉签或小毛刷蘸取药液涂布术区,2--3 遍。可短时间内见效。 散刺法治疗局部疼痛 以75%酒精棉球对患处皮肤及医者手指进行消毒, 医者拇指、食指、 中指持已经消毒的三棱针快速点刺患处,注意中指挟住针尖部, 露出针尖0.1寸, 将三棱针刺入深度控制在 0.1寸左右,以免由于点刺速度快而刺入过深。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针刺10~20针。针刺后在患处拔火罐 5分钟。每3日治疗1次。 注意防止感染。用散刺法治疗颈肩、胸背、胁肋等局部疼痛,避免了毫针针刺此类部位过深而发生危险 的可能性。 跌打酒(外擦)号称土匪跌打药酒 处方:红花15 归尾15 苏木20 丁香10 乳香15 续断15 田七10 香附10 生地10 血竭15 年见15 桂枝15 土必虫15 五加皮15 丹皮10 没药15 生军15 (另加仙人掌一片) 制法: 以三花酒三市斤浸泡。用法:将药酒在患处轻搽,搽时不可用力过猛。神效 狗骨治疗类风湿变形 秘方:老狗骨焙干碾粉,酒引连续服用,每天两次,每次大半勺约5克左右。病例:关注公众号 先行医 社 一朋友患类风湿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全身关节到了后半夜疼痛不堪,西医告知无法治愈。后来实 在是疼痛难忍,其父找来一副狗骨焙干碾粉让其食用。结果大约服到半副就痊愈了。



缠腰蛇 中医秘方

【配方】: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 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 药3~4次。不用包扎。

【功效】清热解毒安神。

【方解】川黄连、青黛、冰片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安神,共奏清热解毒安神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

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



献花(0)
+1
(本文系学中医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