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刽子手邓海山:一生挥刀300次,晚年走投无路皈依佛门被拒

 三省一得阁 2024-05-08 发布于辽宁

社会的发展带动文明的进步,许多封建王朝产生的糟粕都已经被逐渐摒弃。古代的人如果犯法,将要面临的各种刑罚在我们现代看来是非常血腥残忍的。

如果犯的罪很严重,甚至会被处以凌迟、车裂等极刑,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相对来说,砍头或许算是一种痛快的刑罚了。今天要说的是清朝的最后一位刽子手,年过花甲想皈依佛门却被拒绝。

一、残酷血腥的职业

虽说现在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古代,因为人们的思想相对封建和落后,对各种职业等级进行了划分。比如剃头匠、裁缝等,多是穷苦人的谋生之技,是属于"下九流"的范畴的。但是比起这些所谓的"低等职业",还有一种更为人们所不齿的行当,这就是刽子手。

1、刽子手

我们熟知的影视剧中,刽子手的形象往往是人高马大、面相凶恶的。在刽子手手起刀落的一瞬间,犯人就已经命丧黄泉。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老百姓们心中,损害人身体性命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即使刽子手是奉命行事,人们一提到这个身份也是讳莫如深,这个职业实在是大损阴德的。

正因为这样的职业不被人认可,所以寻常人家但凡有一点办法,也绝不会以此谋生,除非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的人,才不得不狠下心去当刽子手。相应的刽子手因为身份特殊,一般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们。不能娶妻生子自然就断了香火,所以刽子手一直都是师徒传授的,到了一定年纪他们都会收个徒弟接管自己的鬼头刀。

2、邓海山拜师学艺

清朝是距离我们现代社会最近,也留给我们无数感慨和教训的朝代。这其中有不少历史事件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历史记载中,清朝末年的的最后一位刽子手名字叫邓海山。

邓海山出身湖南农村贫困地区,家境贫寒难以生活。又逢上各地战乱时局动荡,他从小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为了活下去只能将其他的顾虑抛在脑后,所以万般无奈之下,邓海山咬咬牙一狠心,去找了一份衙役的差事,好歹留住一条命再说。

衙役并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跟着官爷办案的,而是专门负责拘捕看守押送犯人的,自然也跟死刑犯人打交道。一来二去,邓海山拜在了当时湖广行省的行刑人佟绍箕门下。

佟绍箕作为刽子手,可以说是名声在外,在当地提起这个名字小孩子都能被吓哭。邓海山自己也心知肚明:做了他的徒弟之后,已经算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了。

二、练就"砍头绝技"

邓海山本以为行刑砍头,无非就是手起刀落的事,只要不害怕能狠心,谁都能做好。可是在师父佟绍箕的教导下,他才发现这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砍头讲究干净利落刀口平整,可以减轻犯人痛苦,最大程度上给犯人留个全尸,也算是给死者和家属最后的优待和照顾。

1、勤学苦练的邓海山

为了锻炼这项技术,佟绍箕先是让邓海山挥刀锻炼臂力,毕竟行刑用的大刀是非常重的,即使是一个成年男人提起来也很费力。如何抡起这么重的刀,用合适的力度干脆利落地砍下去,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佟绍箕给邓海山的刀是没有开刃的,刀口钝木。待到臂力有了长进,邓海山开始用刀劈冬瓜,日复一日的练习。牺牲了数百个冬瓜之后,他已经可以沿着冬瓜上师父画的线整齐劈开,这个"绝技"也算是练成。

但砍头和砍冬瓜终究是不一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凋谢,而且是以如此血腥残忍的方式,一般人是难以忍受的。为了锻炼胆量,邓海山除了跟着师父去刑场打下手帮忙之外,他还主动到屠宰场帮忙宰杀牲畜,分文不取。常常是弄得一身的血,甚是恐怖,他却不以为意,从最开始的胆怯开始变得麻木了。也许,刽子手就是需要这样的心态吧。

2、恪尽职守,充满争议,晚年凄凉

邓海山正式出师后,佟绍箕还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倾囊相授:不与犯人说话,不理犯人求情,不与犯人对视。这是因为一些死刑犯人是不肯认命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往会苦苦挣扎和哀求,如果刽子手听信一时心软,心态变化就会影响到行刑能否顺利。所以才要求刽子手不与犯人交流,减轻自己心里的罪恶感。

邓海山离开师父独立负责行刑,深得师父真传的他一路顺风顺水,冷酷的名声很快就传出去了。在老百姓的心里,刽子手虽是奉命杀人,杀的也是罪有应得的犯人,但是他们的双手沾满鲜血,背负着一条一条的人命,某种意义上也是罪大恶极的。刽子手多是绝户,邓海山也不是个例外,到了适宜婚配的年龄,根本没有人上门说亲。在工作上,他也只能麻木地挥起大刀,他的刀下亡魂也越来越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砍头才逐渐被取消。但是一些偏远地区还是存在这样的酷刑,直到1914年,这种血腥残忍的砍头刑罚才被彻底摒弃。邓海山年逾花甲失业了,他一生共行刑300多次,也就意味着他背负了300多条人命。邓海山并没有师父那般幸运,自己并未收徒,所以当他白发苍苍被历史遗弃的时候,是没有一个人照顾赡养他的。

说来也令人感慨,邓海山小时候万般无奈之下当了刽子手,已经是豁出去了决定孤苦一生,但是谁能想到自己年逾花甲,还是被夺了饭碗,再次走投无路。他多次请求皈依佛门,或许是因为佛家认为他罪孽太深重,谁也不肯收留邓海山。他不得不接受现实:原来,放下屠刀,也未必能立地成佛。无人照拂的邓海山,苟延残喘地又活了十余年,1925年被发现死在了一间茅草屋中。他衣服残破满头白发,晚年凄苦孤独,并不算善终。

据说,邓海山死前还愤愤意难平,认为自己不应该被人们所憎恶,自己杀的都是有罪的人。随着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生命结束,这个职业也被正式封印在历史中,至于功过对错,都只能留给后人议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