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电影演义第三回

 涤心斋主 2024-05-09 发布于河北
第三回
小压脚解决传输难题
大发明却作徐园游乐

上回书说到,卢米埃尔兄弟为完成老爸交给的任务,把爱迪生的大“五斗橱”拆了个七零八落,攻关任务一路高歌猛进。突然有一天遭遇到一个关键的难点,小哥俩绞尽脑汁久攻不下。别人家都是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这哥俩不一样。老大奥古斯特开始倒也积极,结果他的滚筒创意失败后干脆撂了挑子,回屋研究自己的医学去了,只剩下小弟路易斯继续攻关。那么这个关键难点是啥呢?就是胶片的驱动系统传输不稳定,放映出来的影像忽快忽慢忽上忽下,抖得人心里发慌。

▲缝纫机压脚

大哥撂了挑子,小弟路易斯后面又没有接盘手,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一天晚上,小路易斯正在辗转反侧思考这个难点,屋外传来一阵“哒哒”声干扰了他的思路。小路易斯不耐烦地披上衣服出外查看,原来是他家的女佣正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本要发火的小路易斯突然被这匀速的“哒哒”声吸引了,女佣以为自己吵到了主人,停下缝纫机正要道歉,小路易斯急忙说道,“请继续,不要停!”然后走过去仔细观察发出声响的部位。他在缝纫机的压脚部位发现,当机针插进布料里的时候布料不动,而当一针缝好机针向上收起时,衣料就同时向前移动一下,这不正和胶片传送要求的“一动一停”方式很相似吗?果然,路易斯根据“针脚”原理设计出来的新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影像跳动,而且能让每格画面在放映灯前略停一会儿,让放映出来的画面更清晰更逼真。后来他哥哥奥古斯特在接受采访时不无骄傲地说:“我弟弟一夜之间发明了放映机!

卢米埃尔一体机

样机终于试验成功了,这是一架集摄影、洗印、放映为一体的小体积电影机,重量只有5公斤,移动携带都很方便。但当时的法国乃至英国都没有透明的赛璐璐材质的软胶片,小路易斯是用他爹开照相馆时留下的照相纸,然后亲自剪切、穿孔才试验成功的。这种照相纸透明度很差,只能在实验室中借助很强的弧光灯才能显现,而且不能投影到大银幕上。无奈之下小路易斯只好派专人横渡大西洋,到美国伊斯曼公司买来赛璐璐软胶片,开始他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工厂》的筹备。

卢米埃尔工厂的3个版本

这部《卢米埃尔工厂》是在1894年初夏的时候拍摄的,因为当时的镜头透光率不好,需要很强的日光。小路易斯为了这部片子大费脑筋,提前几个月就召集人员进行排练,仅放映出来的就有三个版本。好在“演员”们都是自己工厂的工人,而且对这个新物件也很好奇。您可以看到好几次下班工人在偷瞄镜头。1895年3月22日,这部短片受邀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放映。

火车进站

这就是著名的《火车进站》短片,据说也是影史上第一部吓到观众的影片,是路易斯1895年在法国海湾小镇拉西奥塔的火车站拍摄的。如果您留心看的话,会发现有几个人始终在镜头前转来转去。在这里揭秘一下,那几个人都是路易斯的家人:那个双手分别挽着两位女士的女孩,是路易斯的大女儿;其中一只手挽着的就是路易斯的夫人。还有一位穿着苏格兰斗篷的,则是路易斯的母亲、老安多万夫人。而且片中也有人偷瞄镜头。

《砸墙》

1897年路易斯在里昂蒙普莱吉尔区拍摄的《砸墙》,是一部无意中形成的特技片,镜头中指挥工人砸墙的就是路易斯本人。可是拍到一半时摄影机出现问题,倒片时又没有按照规定关掉摄影机,结果烟雾弥漫中刚被砸倒的墙瞬间又立了起来,也让当时的观众目瞪口呆。

大咖啡厅之夜宣传绘图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世界上首部投射电影,门票定价1法郎。据相关资料,有30多位观众买票进场,现场放映了包括上面《卢米埃尔工厂》、《火车进站》,还有《婴儿的午餐》、《园丁浇水》等10部短片,虽然每部片长只有50秒左右,但还是震撼了在场的观众。相比之前各国科学家们不成熟、不清晰的幕布实验性放映,相比爱迪生时长仅20秒而且只能单人观看的“小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拍摄环境首先走出了室内,影片放映效果更清晰、影片内容更“接地气”、更大众化。甚至有人说,是卢米埃尔兄弟把爱迪生关在“魔柜”里的影像解放出来,投射到银幕上让大众观看。虽然德国、英国、美国都有各自心目中的“现代电影之父”,但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让电影以商业方式清晰地进入大众化视野的。因此人们就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现代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而“现代电影之父”的父亲老安托万,则叼着烟斗含笑隐在了光影的后面。

1900年巴黎世博会放映现场

1946年,路易斯·卢米埃尔在病床上接受最后一次采访时谈到,“虽然电影机的专利是我们两个人联名拥有的,那只是因为我们的习惯是这样,不管那项工作是我们中的谁完成的。事实上,我是电影机的唯一发明人,就如同奥古斯特其实是某些其他发明的唯一发明人一样,但我们都是两人一起署名。”1895年2月13日,他们以“卢米埃尔兄弟”的名字登记了发明专利,其专利包括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电影银幕。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卢米埃尔兄弟在更大的场合放映了他们的电影短片,让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正式走向了世界。

老年卢米埃尔兄弟

话又说回来,其实老安托万当初交任务的时候就是出于商业动机,“商二代”卢米埃尔兄弟完全get到了老爸的意图,而且青出于蓝。“活动电影机”发明之后,他们先在白天拍摄一些当地人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第二天晚上再放映出来,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街景自然招来当地人观看。然后兄弟俩又派出摄影师在闹市街头摆好设备,装模作样地空摇摄影机摇柄(电影胶片贵呀),而且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到了晚上,那些认为自己已被摄入镜头的人们,为了想在银幕上看到自己,就纷纷买票涌进影院。这个招数屡试不爽!在法国本土做完市场实验之后,卢米埃尔兄弟决定保留这个设备的专营权。他们依托原卢米埃尔工厂遍布全球的摄影干版营销网络,培训大量的摄影放映技师穿梭于世界各地为其放映和录制影片,通过组织公开和有偿的摄制、放映活动来确保公司的独立运营。

▲朗德海花园场景(1888年)

然而,真正被《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收录为已知最早电影的,则是法国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1888年10月14日所拍摄的动态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园场景》。虽然这部影像作品时长不到3秒、一共24帧画面、只是记录了4个人无目的的走动,但却是被投射到幕布上放映的第一部人类活动影像。是的,每当有个新生事物风靡之后,世人们大多热衷于争什么什么的第一和首次,中外皆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有人说1895年法国巴黎“大咖啡厅之夜”的8个月后,也就是1896年的8月11日,卢米埃尔兄弟的大发明就出现在万里之遥的中国上海,在一处私家园林徐园被当做戏法游乐中穿插的助兴节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