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关羽

 易海圣峰 2024-05-09 发布于内蒙古

​     

图片

      关羽这个人物,在我国甚至海外华人圈几乎都是家喻户晓。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生动刻画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再者就是民间的神化,关公像、关帝庙、关公神龛等等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遇见,有的地方甚至随处可见。在宗教文化层面上讲,他是个被神化得很成功的大咖,儒家尊为“文衡帝君”,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盖天古佛”,道教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笔者很是好奇,这样一位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大神,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于是查阅了一些三国时期与之相关的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包括艺术化了的《三国演义》等史书文集。可无论是这些正史记载的,还是艺术化了的小说描写的,现实中的人物——关羽,并没有我脑海中原以为的形象那么不得了。怎么看他这个人,也就是一名武将,或说是一名比较勇武的武将而已。

      在他个人能力层面上讲,他的出彩成就就是“斩颜良”帮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因此受封为“汉寿亭侯”。再则是他在镇守荆州时期打敗了曹魏的于禁和庞德,而后一段时期在荆州周边造成了些声威,人传之为“威震华夏”,而实则也就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败走麦城,被东吴的吕蒙打敗,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总之,现实中的关羽归根结底就是个悲剧型人物。他的人生以悲剧形式落幕的根本原因,既有当时外在的局势和身处环境的原因,也有他个人能力不足和性格缺陷上的内因。

图片

      自古以来荆襄之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争霸之时,身处吴、魏两家朝夕觊觎的“火山口”上,要守住这块地方就非常不容易。因为你荆州本身就是找东吴借来的,赖着不还而已(至少东吴孙权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很简单:一是时刻要提防东吴,不能给东吴可乘之机;二是要时刻提防曹魏,一旦曹魏来袭,你还不能孤军奋战,还得联吴抗魏,只要你关羽陷入与任何一方力战的境地,就会十分危险,因为蜀国的重兵远在汉中巴蜀之地,蜀道难于上青天,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从关羽镇守荆州的举措上来看,他是没有深刻领会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魏”的战略思想的。很显然,关羽缺乏战略认知,更没有政治谋略。毛泽东主席就评价说过,“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关羽自身性格上的骄矜,也是他自取其败的深层原因之一,很多史书典籍对他的骄矜个性都有记载,《三国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就是说他比较善待士兵,但却轻视那些士大夫们,这是典型的愚昧、耍个性的行为。正因为他这个骄矜的个性,所以很容易得罪人,以致后来身陷险境,自己队伍里的人,如糜芳、傅士仁甚至侄儿刘封等人都怠于相救,这才导致他最终以悲剧的形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常说:“大意失荆州”,就是说的关羽,咋一听这句话,好像是因为他的一时不小心而丢失了荆州,其实不然,根据当时的内外原因,丢失荆州是个必然的结果。

图片

       那么关羽这个悲剧型的人物,历经千百年来,又为什么能被封神呢?这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关羽身上有两大亮点:一是勇武,二是忠义。勇武自不需说,本来就是以武将之才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的,忠义则是说他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时,关羽兵敗被俘,暂时投降了曹操,在得知刘备下落后,即前往投奔。这个义举连曹操都慨然评价他“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原因之二,儒家思想崇尚“忠义”,而儒家思想统治华夏千百年,“忠义”深度贴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刚需。所以千百年来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立此形象来教育天下子民忠君爱国。封建时代怎么立形象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封神立庙、入祀典、搞祭祀。于是历朝历代层出不穷的一系列造神运动连绵不断。

      原因之三,“忠义”本身是人身上的大美德大亮点。不仅历代的统治阶级需要,天下老百姓也都需要,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就说过“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是人都需要对自己忠诚、义气的亲人和朋友,所以“忠义”本身也是人们心理上的渴求和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跑到关公像面前去参拜一番,许许愿。

图片

       笔者常想,这种拜神敬神的信仰本身无可厚非,但要真的以为光靠烧香拜佛就能求得到忠诚、义气的亲朋,我倒是觉得十分滑稽可笑,所谓礼佛,并不是去拜那尊泥胎,而是拜的自己,自身慎重修炼,待人以诚,行事重义,才能日久得人心,存慧心。正如六祖惠能所言:“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然而生活中,更可悲可恨的是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己明明活脱脱是个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徒,却偏偏时常把关公挂在嘴边,一味的要求身边人对自己“忠义”,甚是可笑、愚不可及。他们倒不怕关公托梦过来,对着脑门大吼一声:“关某单刀赴会,尚且不惧,还怕汝等鼠辈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