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海盗为何如此猖獗?

 另一面的海南 2024-05-09 发布于海南
说起海盗,很多人就会想起那部很有名的电影,叫《加勒比海盗》。在这部电影当中就有一个中国海盗的形象,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在古代海南,海盗也很猖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海南的海盗。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详细地聊过,定安人王弘诲给万历皇帝上过一篇《奏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疏》,痛陈当时的海南考生,北上渡海应考的艰辛。那个时候渡海,除了会遭遇恶浪疾风之外,还时常有海盗出没,往往贫者陨首戮命,富者倾家赎身,九死一生。明时琼崖一带,确实经常有海盗出没,所以“沿岸居民岁无宁日”
那为什么那时的海盗,如此猖獗?究其原因,是因为明初封关禁海,“片板不得入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海的威胁,但是也壅塞了当地渔民和商船的生计,于是滋生了铤而走险的走私和杀人越货的盗行。海南岛作为南疆要塞和两广门户,即使是把海外贸易彻底禁止,也有朝贡的商船往来,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海南岛内本来就有良港和船厂,放着这么便利的条件不使用,也是不合理的。还有一点,越南西山政权和倭寇、番贼合流,构成非常地复杂,想要清理,没那么简单。所以,当时的海盗就成为了当时官府和居民的心头大患。
其实不光是有明一代,在宋咸淳三年(1267年),就有陈明甫、陈公发,窃据临川、占领鹿回头,自驾双龙大船,号称“三巴大王”,十分猖獗。官府花了七八年,才将他们彻底剪荡。随后又有元代的麦福来、明代的罗已终等,都是百姓心头畏惧的海盗,他们还率众登岛,攻陷各地城池。虽然官府多次派兵清剿,但无奈屡剿不尽,且每战都是伤亡惨重。其实治寇别无他法,在封建时代这些海寇,也都是穷苦人出身,不得不才走了不归路。封关禁海与政治腐朽,才是逼得他们走投无路,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
只有到了开放革新、政治清明的新时代,才能真正实现“风帆天际外,万里海波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