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毅在孟良崮战役胜利后谈关于山东战局及军队建设问题

 兰州家长 2024-05-10 发布于甘肃

关于山东战局及军队建设问题

(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陈毅在孟良崮战役胜利后谈关于山东战局及军队建设问题

一、山东战局今后的发展

坚持在山东基地彻底粉碎蒋介石进攻,准备反攻条件,争取战局转变。不轻敌,不害怕困难,承认困难,不急躁,不分兵,集中主力,肃清敌人主力。与各战略区配合,与全国群众斗争配合,推动大革命高潮。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干部发生波动,甚至怀疑领导。重伤兵杀俘虏,不老实,公开对党进行欺骗,违反政策。张灵甫是我们杀的,报告说是自杀的,我们便骗了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缴获不报实数,领钱领粮多报人数,大斗进,小斗出。现在胜利一天天接近,如这些问题不进行自我批评,不很好纠正,可能造成挫折,推迟胜利,有遭受严重挫折可能。今天着重讲思想问题,应采取很严肃的态度。革命胜利前进,靠执行党的政策和方针,没这一条,不管本领如何高,还是危险的。

为什么要在山东基地彻底消灭蒋军的进攻?因为山东是敌人主战场,敌军力量集中,加重了山东的负担,造成了许多困难。敌人“看得起”、重视山东,战局比过去严重,但要反复强调我们有把握在山东主要战场上将敌人彻底消灭。西路军到了路西,说那里好。我们不是要分兵,尽管地区缩小,粮食困难,北有黄河,东靠大海,但我们一定要在现地消灭敌人。党要我们这样做,全国人民希望我们这样做,蒋军自己送来,我们这个方针不能动摇。

全体党员在这个方针下行动起来,不怕伤亡,不怕打箝制。如果垂头丧气,精神上便输了。莱芜战役后,中央来了许多指示。只两条,不急躁,不分兵,一定能消灭进攻的敌人。在山东基地消灭敌人,一定要使这个思想在全军中昂扬起来,派兵南下北上,是为这个方针服务的。我们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消灭敌人,看了困难而埋怨是不对的。在主要战场消灭敌人的力量,便能推动大革命高潮。整个华东军区担负了最光荣的任务,我们可以自豪、兴奋、骄傲,付出鲜血是应该的、光荣的。

敌人现在山东集中兵力进攻,是敌人最后一着棋。其他地区抽出兵来,改取守势,维持对山东进攻,这是敌人最后的仅有的进攻。敌人从豫北抽八个军到山东来,他承认搞东北、搞豫北搞不下,这是敌人最后一点主动,这一点击败了,便是全局大胜利到来了,敌人便要从战略进攻走到战略防御、战略撤退,我们便要转入反攻,胜利便可提前。要从积极方面了解敌情,提出积极办法,不少同志不是这样想法,认为“打了蒋介石,还有美国;其他部分胜利,我们悲观。”过去几个仗没打好,舞龙灯舞了一个时期,以为顾祝同比薛岳强[6],不知这是蒋介石走下坡路,我们胜利快要到来的表示。

即使本部消耗了,对全局说还是胜利的。本部缴获很大,是大家努力的,不只是一个纵队的功劳,要从狭小的圈子、从局部看到全部。今天和蒋介石打便是和美国打,蒋是美走狗,打败蒋介石便是打败美国。根据各方条件,美国还没本事敢冒这个险来直接参战,即使万一来,还不是榴弹炮、飞机,换些美国人,实际他不如蒋介石,更不如日本。如果美军到盂良崮来,不如张灵甫。帝国主义炮打南京,大革命还是开展,后来失败,还是自己搞坏的。日本搞了八年,最后还是失败。美国的原子弹只能吓唬神经衰弱的人,没有一种武器没有御防方法。就全局看,敌集兵力于山东,正是敌人对全局无办法的表现。只要谨慎小心,消灭敌人,我们便能胜利。懂得这个,敌人不大好打,要多走些路,要遭遇些困难,便没什么可怀疑的了。其他各解放区的伟大胜利,都是与我们密切配合的,敌人虽往我们这边推,愈造成各解放区的胜利;各解放区与我们配合,愈加速敌人的崩溃。我们要担负起与敌人争取主动的任务,要承受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多跑路,不怕给养缺。

山东战局表现敌人的改变,在其他地区改取守势,新集中二十多万人到山东来;薛岳、李延年、韩德勤下台,顾祝同来,蒋介石、陈诚、美国顾问自己来督战,保密及侦察工作有进步,处罚了很多人;将各兵团靠拢,每个兵团有一个主力配备几个次要主力,互相积极增援,是前所没有的,在敌人是一进步。这是敌人失败后的改变。但这个改变不能挽救他的命运,他的改变是如何避免被歼灭,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不是如何胜利的办法。顾祝同上台时便没有信心,只要不吃亏,便是胜利;避免当李仙洲、马励武。

中央社天天说几个星期要解决我们,实际是如何避免他的被歼,怕我们打出去。应承认敌人的改变是一个进步,但不能避免他的被歼,官兵斗志无法提高,蒋管区危机无法解决,不管如何靠拢,逼得不能不分散,七二师、七四师无法避免被歼。当初第一线是十个军,三个指挥机关,以为无论如何无法消灭他,他不分开,一下吃他不了,他们颇费了一番苦心,想把我军追到海边,置于死地,自认为妙哉妙哉。结果七二、七四师的被歼,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战局一发展,他便掌握不住,步伐混乱。这是我们两个月的努力获得的。敌人以为我主力到淄博去了,坦埠只两个纵队,敌人企图占了坦埠,会合桂系夺取莒城、沂水。我们路跑得好,将敌人搞乱了,敌人判断错误了。白马关、南北桃墟明明可守的,我们未守。沂蒙线明明可进攻的,我们忽然不打,敌人以为我们在临蒙公路不行了,主力走了,敌七四师孤孤单单的进坦埠。我有力的箝制、佯动造成敌人的错误。箝制与佯动,是今天消灭敌人的重要手段。两个月来事实证明,不管敌人如何改变,都是可以消灭的。此次歼七四师就是伟大胜利,左右那样多队伍,一下抓住七四师,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积极增援的,都被挡住了,这给敌人今后部署很大困难。过去孤军深入失败,这次十四个军紧靠着前进,还是被消灭两个,给敌精神上很大打击。不管如何困难,我们一定能坚持在山东基地。

为什么说争取战局的全部转变?敌在七四师被歼后,可能再调兵,也可能考虑困守一时期,伺机进攻,或就此转入守势,这还要看此后发展。但七四师被歼灭后,山东战局已开始改变了。不能说已取得了全部主动,但已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从开始改变到全部改变,逼得敌人转入防御,我转入进攻,这是一般的趋势。这次敌人进攻,王敬久在西边,欧震在中间,七军等在右边,三个拳头维持其进攻。七四师被歼,去了一根柱子,抽了一根骨头。敌人今天要维持攻势,遭遇很大困难,要继续进攻就要调兵来,还要拿“硬核桃作骨干;如不维持进攻,又如何维持其全国的政治、经济现局?抽兵无可抽,不抽兵又守不住,今天蒋介石统帅部很忙乱,在考虑此问题。现在我们实施中央突破,消灭敌人的信心提高了,两翼打击敌人的信心更强了。但敌人还要调整部署,我们还要准备两个到三个恶战,消灭其二个主力师或一个主力带几个次要的师,才能造成反攻的条件。东北还是反攻的过渡阶段,我们还是内线作战,应该歼灭进攻的敌人,争取全部战局的转变。不要轻敌,看准了,打击敌人要害。虽然敌军官兵动摇,困难、混乱、颓势,走下坡路,但我们不要轻敌,中国大地主的武装在美援助之下,最后挣扎还是有力量的,要经过残酷的战斗;若在六、七、八几个月,消灭了蒋一、二个主力师带几个次要的师,可转入反攻,但还不能轻敌,以为一帆风顺,从击败蒋介石到消灭蒋介石,还要有一段路程。干部中总有速胜要求,几个胜利后,要求速胜;两个不利,便怀疑胜利的可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是不对的。几个月来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由劣势转成优势,还要准备残酷战争,还可能遭受某些挫折,我们要作很好的思想准备,确定要继续歼灭敌人主力,一次消灭一个,搭一两个次要部队,必须要再来几次孟良崮式的战斗,几天不吃不喝,最后歼灭敌人,要准备一个纵队伤亡五六千,伤亡一两千便沉不住气是不对的。不要看伤亡大,要研究如何减少伤亡,改变战术,老办法不改,伤亡只有更大。伤亡大,不是叫,而是改变战术。要战胜敌人,要付出代价,今天有得补,还要准备将来没得补,两个师编一个师,中央在宿北战役时早有此指示。打敌一个主力,要避免另一个主力靠拢;但如果一定不能避免,只有打下去,是短兵肉搏,不叫苦,不埋怨,沉住气,争取胜利。胜利之后要研究如何改进战术。孟良崮战斗是伟大的开始,只要领导研究改变战术,至少伤亡可减少一半。

过去一般原则,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几个月来,一般是先打孤立的敌人,先打弱的,这是正确的。根据目前战局,要提高。一般打弱的,还要连带打强的,但不采取一杯干,而是各个击破。这次在孟良崮没消灭二十五师,集中力量搞七四师,很成功。要以同样方针对付五军、十一师,有机会打两个到三个烂葡萄。现在要收集五军、十一师、桂系的材料,六、七、八三个月要解决这个问题。轻视十一师不对,把羊当老虎打,才不会吃亏,不犯轻敌的错误。思想上要准备歼击敌之主力及几个次要部队,扩张战果,再歼灭敌之第二线部队。不要片面了解毛主席军事理论,只吃弱的。要准备打桂系,打五军、十一师,不让他逃出山东。先打谁要看情况变化,不急躁,不分兵,不忽视目前困难。目前干部问题、粮食问题都有困难。干部困难,造成中下层指挥弱,只有大量培养新骨干来代替老骨干,大胆提拔,只要忠实、勇敢,便要破格提拔,超级提拔。还要从地方上进行新的补充,靠我们耐心教育与耐心培养,每个同志要准备一个代理人,两眼向上是没有办法的;广大俘兵经政治上改造后,可以作为我军中下级干部。解放区经过土改的战士,是我们的骨干。粮食是有困难的,麦子吃不到,夏收还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靠我们不丢粮食和节约粮食。地区缩小,影响军工生产,后方机关、群众疾苦、战士情绪,要清楚认识这些,不被迷住,要向战士讲清楚,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粮食有,只要有人运,有人背便解决了。有鱼,有油、盐,运来能背上前线,还是可解决的。

消灭敌人,敌人进攻提前停止,后方便安定了,困难可以减少。打箝制难住了,是因为没有研究,几万人追求这个目的,一定会发生奇迹。不研究,难住了,不是共产党的态度。箝制战是和胜利不可分的,主要是箝制方面不容易扩张战果,研究得好,箝制方面一样可以歼灭敌人。不仅今天困难较多,须要我们努力,即是反攻实现之时,也还是有困难的。蒋介石内部有些人投过来,转到民主运动方面来,敌人控制不住。但要攻坚,我们部队还不熟练,小据点还可攻,水泥钢骨工事还没搞过,没这知识。外线作战还有困难,无群众搞担架运输,特务横行,有些群众可能跑光,美帝可能放几炮,派些兵到南京、上海,不让我们去,吓你,与你发生个误会,是可能的。他如采取这些办法,也一定要失败。到外线,部队纪律难于维持,还是靠我们谨慎小心,慎重的考虑问题。与各战略区是互相配合,不能说山东是主战场,其他地区没用了,事实上是互相配合;不能说解放区便是一切,蒋管区人民斗争也是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击败美蒋。应从全局看局部。应从群众方面看问题。解放区是中国人民伟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是其骨干,此外还有伟大的民主运动,两者结合便是大革命,过去打败日本、汪精卫[22],今后是可以打败美国、蒋介石的。

山东战场上的胜利,不单是山东解放军的胜利,要看到后方五十万人的动员支持。在部队内部特别要强调人民的力量,提倡爱兵、爱民、爱粮食的思想。部队要成为伟大群众运动的一部分,才能更加发挥军事威力。今天如果没有后方成千成万群众的支援,前线是不可能胜利的。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还怕什么蒋介石和美国?刘伯承同志对慰劳团讲话,说胜利全靠群众。华东野战军要特别强调这点。强调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强调群众在伟大战争中的作用,悲观失望一扫而空,全心全意为胜利斗争。

这是二十年来中国人民的大翻身,要继续努力,整个形势可喜可贺;但这不是轻敌,不是松懈我们的努力。

二、军事问题

坚决学习毛主席运动战、歼灭战的方针,研究总结战斗经验,打一仗,进一步。反对冒险主义。反对总决战的思想,主张分批歼敌主力,逐次歼灭敌人。每个部队必要时应牺牲自己换取全局胜利,承认不利时的撤退及有利时的大胆猛进,能攻能守,会打箝制,以少胜多,会打突击,以多胜少。学会使用新式武器,步炮协同,大胆分割敌人。提高行军力,不要反对“变化多端”。强调独立自主,又要配合友邻,反对等待和不愿打箝制战。提高战术,勇猛冲锋与发扬火力相配合。对人民子弟、青年士兵,在指挥作战时,要有高度责任心,提高爱兵思想,丢伤兵要提高到责任问题,冤枉打死打伤一个,要引起我们良心上的责备。

毛主席的军事天才在于主张歼灭战,反对击溃战,从来军事家没有这伟大气魄。主张歼灭战,主张干脆、彻底、完全歼灭进犯军,需要有明确清楚的远见与深刻认识,即是舍得丢地方,方敢大胆撤退,放开两手,造成歼灭战的条件。从来军事家没有这伟大的勇敢,总是要堵住,只能打击溃战,不能打歼灭战。毛主席领导根据地,将敌人引进来,消灭敌人,达到收复失地,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这是毛主席的明智与大胆,不害怕敌人,毛主席的歼灭战,是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战略上总要五六万人消灭四五十万敌人,战役上总是以几倍于敌人的力量打敌人,自卫战争更清楚地发挥了这个思想,七个月来已消灭敌九十个旅。不是片面的以多打少,还有以少打多,以弱打强。具体执行一般是以多胜少,以强打弱,这不仅消灭敌人力量,还要毁灭敌人的军事机构,使其不能恢复起来。毛主席有三本帐,歼灭其主力,打中其要害,摧毁其军事机构。歼灭战是天才的军事思想。说共产党不行,又消灭蒋这多力量,说行,又丢了这多地方,弄得美国人也莫明其妙。这是毛主席根据几十年中国人民武装斗争经验综合研究的结果,变成整套的军事科学,道前人所未道,言人所不敢言。他在井冈山便有这思想,现在达完满地步。华东战场在实施这方针方面有很大成绩。我们要用心研究,打歼灭战,避免击溃战,以战教战,打一仗进一步,以战养战。蒋介石打我们,“孔夫子搬家都是输(书)”我们越打越大,现在问题是容易重复差错。军事斗争是精密的计算,靠估计、计算,天天在变,互相影响,不犯错误不可能,只要不犯基本差错,不重复错误是完全可能的。泰安夺了蒿里山,又被敌人夺去,孟良崮又重复这个错误。要善于吸取经验,好经验要广为传播。

打宿北放走了十一师,打鲁南把冯治安]留到现在,鲁中战役搞得快,还可多搞他几个旅。这次可以扩张战果,但没有扩大。这是典型的歼灭战,不是没有缺点的,不能自满,要更好地实行毛主席歼灭战的方针。不要吹牛,以为自己不差,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值得研究。孟良崮打了二百万发子弹,可以少打些,一次战斗有一次经验,不要重复错误。

我们歼敌主力带决战性,吃一个“核桃”等于三个“烂葡萄”,对成败带决定性,要特别重视,不要气馁,要保证完成任务。任何困难要咬紧牙关歼灭敌人,但并不主张冒险主义,拼命主义的总决战思想还是要不得的。各个的消灭敌之主力或次要部队,以我能力大小,解决敌人,继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力量,求谨慎,求稳妥。战术中,战斗上,不迟疑观望,要勇往直前;战役上要留有余力,战斗一开始,要速决,有决定意义的,要舍得拼。孟良崮战斗是对各部很好的一次考验,证明我军素质是好的,配合不错;另外也考验了过分消耗自己,有些观望的,熬不下来的,有些气馁的。成败只在呼吸之间,千钧一发,要继续考验我们。各兵团首长要自己检讨,多讲自己缺点。

我们要能攻能守,守时以少胜多,攻时以多胜少,后者做得好,前者成就不大。利用战场优越条件及我军可得机动,杀伤敌人,以至击溃敌人,要在部队内提倡。有些人以为不可能,在精神上便输了。不要忘记邵伯战斗是很好的箝制例子,海安、胶济线的例子。伟大的歼灭战离不开主力的佯动及箝制战,佯动与箝制战常常是打歼灭战的基础。各部轮流打箝制是可以的,不是一定要将“祸事”推给你,不能说打箝制决定要亏本,这是机械论,不合事实。拿两三万兵打箝制,为什么不能消灭敌人?以少数抵住敌人,使敌人进攻疲惫时,再以主力出击。如打箝制打不好,打突击也打不好。可以机动,可以出击,不能说两万多人不能打箝制。要继续打歼灭战,一定要解决箝制战问题。进攻可以消灭敌人,箝制也可消灭敌人。一个营箝制敌人一个团,一个团可以箝制敌人一个师,特别是山地战。这次在孟良崮,若不是箝制有力,不能提早拖住增援的敌人,七四师消灭不了。提倡箝制专家,加强班、排指挥,利用地形,打反突击,两翼出击,击溃敌人,此次箝制任务都完成了,今后要提高,更多消灭敌人。有些同志的提法,向敌人低头,是不对的。甚至有些同志不愿干了,说“打箝制打苦了”,也是不对的。

吴奇伟承认我们能守能攻,我们要提高。要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但在决定性战斗中,要舍得拼。进行残酷的战争,有些时候不可免要消耗,便要勇敢担负起来,得到胜利,消耗是可以补偿的,否则要所得者少,所失者大。孟良崮战役,十五日晚告诉大家一定要解决,要舍得本钱,不顾借本钱,才保得本钱,犹豫分明危害全局。孟良崮打不下来,敌人便要进沂水、莒县,骑虎不能下背,下了便要被咬死。

有些部队初次经过这样战斗,一定要有精神上准备,从各方面准备执行中央及华东局交给我们的歼敌主力的任务。

几次打歼灭战的经验:截断敌人的归路,插入敌人纵深,每每是歼敌的先决条件。宿北、鲁南将马励武归路截断,由西向东打,莱芜截断口镇,李仙洲就擒。击溃敌人指挥机关,分割敌人,各个击破,箝制打增援部队,第一晚包围,第二天晚上最紧张,夺得敌人主要阵地,第三天解决问题,到第三天敌增援来也没用,或做“输送队”。突入敌人纵深,袭击敌人指挥机关,截断归路,动作要迅速,要搞成很熟练的一套,拿手好戏,还要演他几回。敌人来援更好,便出击消灭他。

要提高部队的行军力,”陈军长电报答答答,小兵脚板拍拍拍。”要强调支援,要歼灭敌人,便要走路,这是脚板比赛,独立师慢了,几乎误事。走路不要抱怨,硬要拖,尽量向前赶,一两个团占领了阵地,后边部队好跟上,师长、团长要走在部队先头,好处理问题,带点冒险性,实际最安全。动作迟缓的部队要引为教训,装备太笨重了,可以组织两个梯队,前梯队只带轻武器,重武器陆续跟上去,民工担架放在第二线。只听见消极的批评,没听见积极的意见,消灭了七四师又要求打仗了,没水没粮,拖得要死,是不可避免的,这总是战争,敌情变化很快,要争取时间,以后可能遇到一个部队被敌人包围,要去增援,或要他自己突围,在内线可能少,但在外线,被敌包围是完全可能的。

要承认“变化多端”,不变只有被敌人消灭。要求一个作战方案,还是几个选一个?常常是后者好;一个决心,常常不合实际,几个决心选一个。

为要胜利,不能不变,当初我也反对变,后来便不反对了,变是必要的,被迫应战很危险。要求团以上干部要体察士兵痛苦,但不要盲目,要说服战士,承认四个月来有此变的必要。由于情况变了,要求不变不可能,可以少变,可以少跑些路,但不能不变。要解释,上下一致,不要跟着士兵打吆喝。

今天可能打的地方很多,也可能再耍龙灯,使敌犯错误。有计划佯动,常常使敌犯错误。一般协同动作是好的,不能说危险,突击、箝制都完成了任务,但部队有严重缺点。七四师参谋长说我们攻击精神很旺,但拥上拥下很混乱。气馁、等待、争俘虏、争枪,我没有具体了解,各级自己检讨。从成绩中找缺点,从缺点中看好处。

基本上要看成绩,提高信心,严重缺点要检讨,勇敢的承认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长处,可以保证下次仗打得更好。否则,不能胜利。要有全面的自我批评,要让功,将情绪提高一些,不要争功诿过。每个缺点都可能使功败垂成,承认、改正就是胜利。

三、建军问题

贯彻大矿地会议精神,健全整体观念,统一集中,反对分散主义,强调爱惜人力物力。两个月来有进步,开始有人注意,比较主动了。当时提出以中国人民的本位主义代替狭隘的小团体的本位主义,但还不够,还有许多严重现象,所以重新提出,不能马虎下去,淡漠下去,还要加强研究《一面打仗,一面建设》那个文件。现在强调几点:

一是胜利品的处理应公平合理。本着以战养战精神处理。缴获多少归个人还是归公处理?归公处理就应该归华东局处理,不应属于哪一师哪一团哪一个人处理。 (1)打扫战场不注意,以流血换来的胜利品不能悉数收集,作下次战争之用。六纵队某团搞到二十多万发七九子弹,应奖以一功。一个小小物件都要捡回来,它甚至是无价之宝,要指定部队打扫战场。(2)打扫战场之后,要确实报告数目。本来缴获很多,总要报少一些,存心不良;要求忠实,不要按级说谎,不要怕调走了。(3)处理原则,尽量批准你留用多少人、马、枪,不会挖肉补疮,只要够用,有多余应自动请求拨出补充人家,有责任补充地方,“投桃报李”,“礼尚来往”。(4)公平调剂。(5)武装地方,武装新的兵团,野战军负担才能减轻,本位主义是不会将革命搞成功的。

二是爱惜民力、物力、粮食,力求节约,纠正浪费。政治机关很少提到这方面的问题,疏忽这方面是不对的。用了多少民工、民兵、粮食要报帐,要管打仗,又要管这些。头脑是完整的,这是我们的战斗力,胜利所必需。

常备担架要在战争中教育他们不开小差,有组织进行教育。部队本身担架要建设起来,一个团五十副要切实做,宁可少些兵,少些伤员也便省下来了。

将运输队解决,才可节省民力。组织部队运输力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一个因素,不要动员担架民兵当兵,要以重视战斗部队的精神重视这些。搞好了,支前力量增加一倍。粮食是一大困难。不要丢粮、打白条、多报,存粮放在那里不管。军需日用品,后方都在准备。如何运输,分到大家,是复杂的组织问题。

最近开了一次后勤会议,成立后勤部,把各级供给部加强,使部队能拖得动。现在拖不得,没有粮食吃。我们二十年建军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前方指挥员要关心配合后方准备,节约人力物力,战争才可长久支持。各纵、各师要将后勤组织部门加强,能独立解决各部队穿衣吃饭问题。着重在建军中解决这个问题。

此次对俘虏政策的破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放下武器的自由杀害,不多责备,不追究责任。要推动全国革命高潮,必须认真执行俘虏政策,有些同志不相信俘虏策反成绩,甚至害怕,有的又认为很好。解放战士在火线上立功是自卫战争胜利的标志之一,他们是被压迫的人民,革命部队的亲属,只要争取教育便可变为自己人,不可动摇这信心。但又要了解他们受国民党影响很深,坏分子杂在里边,战争的残酷,会起变化。四个月以来,俘虏暴动者几十起、几百人,要引起很大警惕。有的专喜欢俘虏,不喜欢解放区战士,这是偏向。部队各种成分要保持一定比例,要有领导骨干。只要解放区战士不要俘虏,也是偏向。要保持两套。

孟良崮丢伤员最少,丢了伤员数目虽不多,但丢了一个也不好,救护小组,团担架排,师、纵担架连、营要巩固,战地群众就地抢运,不让丢一个伤兵。

战斗之前应讲清楚,要对人民负责,讲求战术,不是以血去泼;谁丢了伤兵,谁负严重责任。师、团、营、连长为什么不能背伤兵?人总是贵重的。过去丢过伤兵的,要检讨,做了对不起人民的事,不能光讲下面不负责,我们有责任,实际办法要解决,伤兵抬不下来,不能巩固士气,要分段负责。

当然为避免整个部队被歼,跑出时丢了伤兵,这是万不得已,也只能是例外。要以关心我们自己生命的精神,关心我们的战士。

俘虏不能自由的放,轻伤兵在内,一个也不放,重伤兵要上药送出去。泰安也随便放,用那样大的力气抓来,为什么随便放?蒋介石如果没有干部和士兵,看他如何反动!怕一时疲劳、麻烦,更大的疲劳麻烦还在后面等着你。一日纵敌,累及子孙。六纵放走一个团长、一个副团长,团级正精强力壮,反动有劲,最嚣张。对俘虏不要伤害其自尊心,争取说服为我们服务,消除对立,对立只是障碍,要启发其阶级觉悟。

三是弹药各纵队内部要互相调剂,然后根据确实数目进行全野战军的通盘调剂,后方要彻底清理。

四是提高胜利信心,巩固团结。提高信心,一部分同志还恐惧美国原子弹,怕蒋介石主力越打越多,对残酷战斗认识不足,报销思想又在开始抬头,要迅速克服。

巩固团结,各纵队间,各纵内部上下团结,军民团结着重于部队内部的团结。要很好检讨自己为什么没有打好,学习人家为什么打好的。批评人家指挥错误,首先要检讨我们自己指挥上有什么毛病,严格自我批评,便能巩固团结。自我批评不是打击人家,看人家缺点也要看自己缺点,看自己长处,也要看人家长处。连续胜利中,暴露弱点不是泼冷水;遇到困难,要支持他克服困难,改变困难环境,当然屡教不改的便不在原谅之列,而要予以打击。

对敌人,对自己长处与缺点,要有正确的态度。胜利中的困难,前进中的缺点,是容易克服的。全国共四十多个纵队,五百多个团,责任非常重大。提倡老实、负责、认真、艰苦的作风,不偷、不装、不吹的作风,“满瓶水不响,半瓶水响叮当。”要服从领导,执行命令,不要造成困难,努力开辟胜利的条件。

反对各种偏向,但我们基本的政治、军事、经济战略路线是一致的,团结是很好的。仅是有些问题想法不同,如对美国看法、战争的长期性、打强打弱等,要提高认识统一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