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制|歇山顶 Ⅱ

 江南一鱼6jvvqc 2024-05-1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歇山顶建筑

歇山顶建筑的构架形式由正身构架山面构架两部分组成,其中正身构架根据年代和地域不同主要分为宋制构架、清制构架和江南式构架,其构造与悬山、歇山顶建筑相同,我会在后续悬山、歇山顶建筑专题文章中给大家做详细分享;而让歇山顶建筑有别于其他屋顶形制建筑的重点部位则在于其山面构架

在歇山顶山面位置,有一种很特别的构件,其正身类似于梁,但其两端又类似于檩条,兼具梁和檩条的双重受力作用,一般布置于距檐檩一步架的位置,被称为“踩步金”。踩步金正身承托梁架,侧身挖凿成椽窝以此搭设山面椽尾,而两端和前后檐的金檩相互搭接,它是形成歇山顶造型的最为关键、重要的结构受力构件。

下面就以踩步金为核心,平面柱网布置(与构架形式关系密切)为基础,向大家分享歇山顶建筑山面构架的几种构造处理形式。

   周圈围廊式山面构架处理——踩步梁法    

周圈围廊式平面柱网特点是外围一圈檐柱,里圈一圈金柱,而在梢间位置有两根金柱,处于踩金所在位置的下部,这样就使得踩金和正身梁架有着相同的条件,具体为:正身金柱头上部承托五架梁,而梢间金柱柱头同样也承托五架梁,两者规格、标高、受力权衡基本一致。但有一点有所区别,即踩步金侧身要挖出椽窝以承托山面檐椽的椽尾,此处踩步金又被改名为踩步梁,踩步梁上部安装瓜柱来承托檩木,做法与正身梁架一致。

图片

周围廊式柱网

图片

踩步梁法构造示意

   前后廊式山面构架处理——踩步金法    

前后廊式平面柱网布置特点是外围一圈是檐柱,内侧正身是金柱,而两侧梢间没有金柱,这样的布局使得踩步金下部无柱支撑,只能通过转换层,即使用顺梁或是趴梁法来处理结构构件受力转换问题(庑殿顶建筑屋面也用到类似的方法,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制|庑殿顶)。

图片

前后廊柱网


顺梁法

在建筑结构的面阔方向安装顺梁,其外侧搭设于山面檐柱端,上承山面檐檩,而内侧做榫头插入金柱侧身,顺梁上背侧设置瓜柱或者是金墩构件来搭设与之垂直相交的踩步金。顺梁法因其梁的截面可以做的很大,所以此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规模相对比较大的歇山顶建筑。

图片
顺梁法构造示意

(顺)趴梁法

若将转换梁位置抬高,那么就会变为另外一种结构处理形式,即趴梁法。由于顺趴梁位置抬高,其外端搭扣在檐檩之上而非柱头,另一侧做燕尾榫和金柱柱头侧身卯合。趴梁既要承接踩步金,又要作为梢间的金檩枋,具备双重功能,因此被称为“金枋带趴梁”。趴梁法因其截面尺度的限制,承载能力有限,仅能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歇山顶建筑。

图片
趴梁法构造示意

 无廊式山面构架处理      

无廊式平面柱网布置的特点是外侧只有一圈檐柱,内部无金柱,此种布局的山面可以使用趴梁法和抹角梁法来处理。

图片

无廊柱网

趴梁法

趴梁法适用于多开间或单开间的无廊式柱网。

对于多开间无廊柱网,其趴梁外端设置于山面檐檩上部,而另一端则设置于正身梁架上。而端头处理方式有两种:1.趴梁内端头直接搭接于正身梁架上,作为支撑上端三架梁的柁墩;2.趴梁内端端头做成榫卯,与瓜柱或柁墩进行卯合。

对于单开间无廊柱网,由于此种构造没有正身梁架,故而在建筑进深方向设置趴梁,以此来代替五架梁来承托踩步金,而踩步金也同步具备三架梁的结构属性,承托脊瓜柱的同时支撑山面檐椽。

图片
图片

(趴梁法


抹角梁法

抹角梁即与建筑面阔、进深均成45°角的梁,实际上是趴梁的一种。采用抹角梁法时,抹角梁的梁中和踩步金的中轴线应重合,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抹角梁和踩步金的稳固结合。

图片
图片

(抹角梁法

 带前廊式山面构架处理      

带前廊式平面柱网形式相对比较特殊,其进深为五架檩,柱网从前往后依次是前檐柱、钻金柱和后檐柱,五架梁被柱截为插梁和抱头梁两部分。

图片

带前廊柱网


带前廊式布局山面一般采用趴梁法来处理,其中前檐用前段提到的“金枋带趴梁”,其外端做成阶梯榫状卯于山面檐檩上,另一侧做成燕尾榫状卯于钻金柱头之上,起到梢间金檩枋的功能;而后檐则使用常规的趴梁,其外端同样做成阶梯榫状卯于山面檐檩上,内端则直接搭设在梁背侧以此来作为正身梁架的柁墩。

图片

趴梁法


卷棚式构架构架处理      

卷棚式歇山与尖山式歇山在平面柱网和山面处理方式上一致,仅是屋面前后两坡交接造型与常规尖山式歇山屋面有所不同,其屋脊部位瓦垄做成一体卷过屋脊,在构架处理上有单脊檩和双脊檩两种。

图片

卷棚式歇山顶建筑


单脊檩卷棚,其在构架处理方式上和尖山式歇山一致,使用五、七架梁等单数梁架,其在屋脊部位使用单根脊檩,但脊檩上部不设扶脊木,脑椽直接和脊檩相连。

双脊檩卷棚,其在构架处理上一般使用四、六架梁等双数梁架,其在屋脊部位使用两根平行的脊檩,檩间设有罗锅椽。

图片

双脊檩卷棚

以上就是歇山顶建筑结构山面构架的相关知识,本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下期接着分享。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王晓华

2.《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第二版)》——田永复

3.网络资料。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