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 | 大湖汤汤

 枚庸 2024-05-10 发布于江西

◆ 枚庸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防汛会商会上,水文部门通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已达17.28米,比常年同期偏高三米多。

顿时,让我感到有些震惊,在自己有限的印象里,以往这个时候的鄱阳湖,高水位的时期,也不过是十五六米的样子,像如此高的水位,实属罕见。

主要原因是持续降雨,境内江河湖库底水增高,尤其土壤趋于饱和,汇流速度加快,入湖流量加大,而长江中下游水位普遍比常年偏高,导致鄱阳湖水位随之上涨。

于是我之前的担忧再次涌上心头,那就是沿江滨湖堤防的巡查抢险,可能会成为今年防汛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我们开年就说,“宁可信其重、信其大,不可信其轻、信其小”,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

但是不可否认,除去2020年的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此后的这些年里,总体还算是风调雨顺、湖平浪静,相关地区的干部群众都难免心存侥幸,滋生起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洪水发生。

上个月中旬,我在九江调研防汛救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些基层干部就存有这样一种心态,特别是很多刚提拔起来的年轻同志,没有见识过大洪水的威力,对当前工程体系日益完善、标准逐步提高,有着盲目的乐观,认为不会轻易发生大的灾害事件。

其实我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由于鄱阳湖的特殊地理位置,我们常形容它是个“簸箕”状,省内五大水系都经过鄱阳湖汇入长江。当长江干流水位高时,对鄱阳湖产生顶托效应,甚至可能出现长江洪水倒灌。

然而,今年的情况十分特殊。据预报,五月后期还有连续的降雨过程,汛期降雨可能延迟到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目前,鄱阳湖已经是高水位运行,接下来的降雨必然将让境内河流水位继续上涨,注入鄱阳湖的水量大增。

同时迎来华西秋雨等不利影响,“饱饮洪水”的长江干流也会上涨,部分洪水倒灌。在两者相互叠加的作用下,鄱阳湖水位会不会突破2020年的历史极值,也很难说。

更令人感到忧虑的是,在鄱阳湖周边遍布大量的中小圩堤,抗洪能力十分有限,很多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经历过几轮除险加固或者达标建设,却局限于保护耕地面积万亩以上的圩堤,千亩、百亩还排不上号。

最大的问题是,乡、村巡堤查险力量严重不足。“空心化”的情况非常严重,绝大多数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如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户籍3.3万人,实际常住仅3000人左右,很可能因小险情发现不及时、抢护不到位酿成堤防溃口等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基于以上考虑,我想在抓好当前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等前提下,更应该着重关注沿江滨湖的堤防安全问题,特别是工程现场的大型抢险机械、砂石等物料必须储备预置到位,否则真出了较为严重的状况,一定会贻误最佳的抢险救援时机。

大湖汤汤,于别人而言,也许是美丽鄱湖的壮丽风景,但对我们来说,不敢说多么有事业心或者责任感,作为一个防汛应急工作者,至少是心有牵绊。

写于2024年5月10日午间休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