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字一首小诗,见证李白又一面

 走读生日记 2024-05-10 发布于浙江

再度感悟李白这首小诗,我隐约领会到“刻板印象”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按照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来填鸭式灌注“知识”,长此以往,必然让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的人形成“刻板”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程式”。

举个不算特别恰当的例子。

故乡所在的小山村,如今就像一个目光呆滞苟延残喘的老人,见不到任何光亮和希望。可是,还有相当多的长辈们固守着“叶落归根”的传统,希望孩子们回到这个“根部”来。

当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做出符合长辈们期待的结果。毕竟,长辈们这种“刻板”早已经在孩子们意识里被打破,哪里能够生活得更符合心意,哪里才可能是长久生活甚至“归根”的地方。

故乡,这个概念正像一坛不停止注入自来水的烧酒,味道越来越淡,直到被彻底放弃。远离,并不是背叛。为了生存而迁徙,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记忆。

说得有点远了。

对李白的认识,太多人不过还是学生时代课本里选入李白那几首诗的印象,另外就是关于李白的几则流行已久的传说,比如“铁杵磨针”,比如“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比如“酒后捉月落水而死”,比如“得道成仙”……有时候,会不自觉的把这种“刻板印象”当做标准答案。

说起李白的诗歌,我们同样会被“浪漫主义”这个“扯犊子成分”十分浓重的概念束缚和捆绑,默认为李白就是一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豪放形象。

其实,李白也同样有委婉、细腻的一面。比如这首《玉阶怨》:

玉阶白露,夜久罗袜。

水晶帘,玲珑秋月。

从这首小诗,我们可以慢慢品味李白在遣词造句上的用心。这种用心,已经用到炉火纯青天衣无缝的境界。

一个“生”字,一个“侵”字,让“玉阶”和“白露”都有了“人”的属性。思妇独守空房,思念的人到底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这种漫长的等待?

这一切都被李白收纳在短短两句诗中。

一个“下”字,一个“望”字,明明是思妇的动作,却让我们感受到“机械”“心灰意冷”,这样的动作不知道已经做过多少遍了,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思妇早已麻木。

这种细微而隐秘的情感,都被李白隐藏在这简单不过的文字里。

没有细腻的心思,没有与人共情的“平等心”,没有“诗成泣鬼神”的才华和笔力,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千古绝唱!?

这就是李白,也只有李白。(END)

有关唐诗经典炼成记 

但凡多读点书,都不至于认“猪狗”为师®

脱口而出的唐朝诗人,我站这三位,你呢?

20245月1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