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主证,对证用方

 新用户61491666 2024-05-10 发布于湖北

唐山

七十年代初,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在河北唐山办中医学习班,主要是给唐山的西医普及中医相关知识。有一天当地的一个保密工厂火灾,产生很多有毒的物质弥漫在空中,导致 60 多个人因吸入有毒物质而中毒,出现呼吸道粘膜及肺水肿,食道粘膜和胃粘膜水肿,发烧,胸闷,胸痛,憋气,严重的病人昏迷不醒。唐山、天津、甚至北京协和医院的很多西医都到现场集中抢救。虽然清楚中毒的原因,但由于没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疗,呼吸困难的患者输氧气,呕吐不能吃饭的患者输液。治疗了二三天,所有的病人还是没有缓解:发热不退,胸闷、胸痛、憋气。

后来打听到北京中医学院的老师在唐山办中医学习班,就开车接了刘渡舟老师和郝万山老师几个到工厂去为病人诊治。路上还把失火产生的化学品毒物给几个老师介绍了,并把几天以来的诊治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郝万山老师当时听了介绍后,心里有点打鼓,由于这个化学品毒物在古代没有记录,以前也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下手诊治。

到了现场之后,北京中医学院的老师看了三、四个病人,症状都是一样的。刘渡舟老师就在郝万山老师耳边说了:“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郝万山老师马上就明白:刘渡舟老师是提示用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方治疗。于是郝万山老师开方:柴胡 2000 克,黄芩 1000克,再加上底下药组成了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用大铁锅煮,煮好后,组织家属给60个病人用药,清醒的病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病人就用大注射器往胃管里灌。中毒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退烧;中毒最深、昏迷最重的小伙子在第四天早晨清醒。

病人抢救完了后,当时抢救的西医负责人就向郝万山老师请教:中医诊治病人有什么诀窍?那天开方时,刘老师在你耳边念念有词,你们也没有更多交流,就把药方开好了。郝万山老师解释道:刘渡舟老师是念《伤寒论》中的两句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并应他要求写下来,同时进一步解释道:由于病人都有发热、呕吐,胸脘的疼痛,且有心下压痛,舌苔黄厚而腻,舌质红,这是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这些病症在中医中就是柴胡汤证和小陷胸汤证,所以就用这两个方的合方进行治疗。

辨证候困难时就抓主证用方,这个思路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 13 条提示的:太阳病只要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四个症状,用桂枝汤。不管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不管有没有经过治疗。所以在学习《伤寒论》时,要读一些、背一些《伤寒论》的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能够很好地理解它的精神,临到用时也可以信手拈来。

刘渡舟老师诊治病人经验丰富,平常诊治病人也是抓主证用方,刘老师出门诊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主要就是对症状用方。这是值得中医从业者学习的一种治疗思路。

不过郝万山老师还是提醒大家,如果到医院做住院医生写病历时,一定要辨病又要辨证,然后立法,然后用方,应当非常规范的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