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终于,对职场“女强人”祛魅了

 玲说职场人生 2024-05-10 发布于荷兰

发送:成长群,和Ling姐还有上万伙伴一起做人间清醒职场人

发送:认知,了解高质量学习机会

关注视频号@玲说职场人生,观看高质量视频。点击下方名片,标注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关注我,提升认知,女性赋能,向上成长△


最近某大厂的一位女副总裁火出圈了。其作为公关一号位,以“霸道女总裁”人设风格发布了4个短视频,内容分别为:

“员工陪同出差50天,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我主要考虑的是她能不能在她的岗位,及时给我交付结果……”

“谁挣钱多谁买单,职场新人不要买单”

“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

“职业女性对于家庭的最大遗憾”

涉及了职场女性、劳工关系等热门话题,口吻辛辣,观点出格尖锐,很吸引眼球。

她就像近年国内职场剧中最典型的职场女强人形象,拉着一张“生人勿近”的脸,穿着奢侈品,脚踩高跟鞋,挎着名牌包,走路带风,不苟言笑,成为高大上写字楼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给下属分配任务时,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遇到难题时,旁人吓个半死,她却总能做到波澜不惊,并且打通电话就能瞬间解决。

输出观点时,总是一副过来人“看透了”的样子,站在制高点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与眼界,活脱脱像个教育家。

这位副总裁在短视频(无法得知她平常工作的样子)中呈现的状态和国内职场剧里刻画的“女强人”共同特征就是,缺乏人性”。

作为一个在职场中沉浮二十年的女性,看到她的言论和一些赞同的声音,我感到可悲的是职场女强人正在被“妖魔化”:必须得端着,必须得精致,必须得刀枪不入。

但真正的职场女性也是人,也可以接地气,可以关心下属,也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鸡飞狗跳,也会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焦虑,也可以暴露自己的脆弱。

这篇文章我就来和大家谈谈为什么要对强者袪魅和如何成为真正的强人。

1
职场中的才不配位

我看到这位霸道女总裁视频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公关一号位说话这水平?
在我的认知中,“公关”是解决那些有可能引起公众危机的事件,结果她这“无中生有”愣给企业搞出来一个……
而且任何管理者都很清楚,在公共场合这样表达是非常不合适的。
在这些视频中,我只看到她在用犀利的语气,分享着廉价的管理策略,宣泄着残酷的上位者的情绪。
看不到一丝丝身居高位的人对人性的关怀,对良性工作环境的塑造,反而呢,她十分笃定这种扭曲的职业价值观。
这场闹剧,又一次证明了管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每个人都会上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
这样的高管,到处都有。靠着时代的红利和一些自我包装,跳槽拿到高薪职位。

因为缺乏真才实学,拿不出靠谱的亮眼成绩,只能对外剑走偏锋,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重拳出击,博得职场上的稳固地位。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她的言论中最让我不爽的点是同样也是妈妈,她可以选择忘记子的生日,上学的年纪,可以好好当自己的霸总,但也不能让其他人也和她一样。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可以和愿意做到如此对待孩子的。

职场妈妈处境本就困难,她凭一己之力,让那些没有外援的职场妈妈处境更加艰难。

没当妈妈前,很多人都会慕强(包括年轻的我),这种职场女霸总,也是我想要学习的榜样。

但当了妈妈以后,我的态度就是允许自己去当霸总,也允许一部分人去当好妈妈。但是不能因为你要当霸总,你就觉得不能陪你连续出差50天的人一无是处。

希望这类把土匪当精英,管理思维停留在20年前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少一些。

我和许多身居高位的女性管理者共事过,她们各有特点,和影视作品中的脸谱化的形象相差甚远。

在她们身上,我看不到手握权力的得意,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

她们精神松弛,负责但不内耗,业务能力强,会抓大放小她们也会和后辈真诚的分享如何艰难而正确的决定,不美化自我,反映真实的职场妈妈生活状态,给他人选择的自由。

她们深知,管理就是管理人,员工状态也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管理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是有情感的,因此,管理应该是有温度的。管理的大方向永远是【双赢】而不是【互害】,是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

狼性文化适合对外竞争,不适合笼络人心,人心不在,根基动摇。

真正的智慧会明白利人才会利己,而不是营造纯粹的丛林社会环境,把每个人之间关系都变成零和游戏来你死我活。
2
去除滤镜

我在30岁左右的时候,是非常焦虑的。一直在金融行业,日常接触到的都是所谓的“精英”,难免心理上有巨大落差:


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是没有走到别人的起点;时刻内卷,觉得自己始终与优秀相差千里;同龄人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而自己还在四处漂泊……

于是逐渐陷入内耗,不停地否定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经历多了,掌握生活的底层逻辑后,就会发现我们给这个世界加了一层滤镜

年轻的时候看世界和人,特别容易带着慕强的滤镜,大概在那之上可以投射出一个膨胀的自我吧。我们渴望通过外在的特质来填补内心的空缺,期待别人能帮我们实现人生的期望。

只有去掉那些精英角色的滤镜,我们才能窥见人性的多样面貌,包括冷漠、自私和贪婪。

跟人相处,我们首先要分清这个人的社会标签和本质


名牌大学、明星、CEO,这些都只是这个人的社会标签,是他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方式和手段。

所谓“魅”,心理学称为“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优势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劣势,由此让人产生的认知偏差。

在某种程度上,光环效应会让人们放大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夸大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导致盲目崇拜;也会让自己忽略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自卑、慕强等心理。

我们需要从“魅”一个人的社会标签转移到“魅”一个人的美好品质上,这些美好品质可以是善良、勇敢、坚韧,可以是善于思考、好学、真诚,因为这些东西是褪去一个人的社会标签之后还保留在这个人身上的东西。


想明白这件事之后,我们在一个人接触时,去解构他这个人哪些是社会标签,哪些是他的品质,不管这个人的社会属性比我高多少,我们都可以自信不卑不亢的和他去交流。

但在我们的人生中,终究会遇到比你想象的还要厉害,甚至活在你想象之外的人;愈是深入交往,愈是被对方的阅历、认知和思维方式折服。

但你依然要对这样的人祛魅。

你要意识到,对方也是一个「人」,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而你之所以盲目崇拜对方,是因为你想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五年内做成别人十年、二十年做成的事情;

又或者只是享受成功带来的虚荣表征,所以能量从来没有聚焦在思考“如何做成这件事”,而是耗散在妄想“如果成功的人是我该有多爽啊”。
.
所以,
祛魅就是看到本质、提升自己的配得感,从先识别出【本就不值得追求】的东西,再到养成【这真的很厉害,而我也能做到】的信念感。

而且那些有世人羡慕工作、容貌、学历的人们也经常会自轻抱怨,归根结底不是简单的“凡尔赛”现象,是祛魅后站在更高阶视角真诚地觉得自己此刻普通,是想更上一层的苦苦诘问。

有个网络流行语是,“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魅并不是让你对这个世界产生质疑,而是不再理想化任何一个人和群体,我们会看见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我们不会畏惧他人的眼光,敢于尝试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对别人的价值观念、人生建议言听计从,并多了一份从容、不卑不亢的底气。

我们对很多人和事充满崇拜和向往源于我们的不了解和信息不对称,够不着,看不清,才会叠加滤镜。所以,要成长自己,足够强大,才能通透

最终,人生最应该追求的是对自己的了解,理解和不断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提高自己的认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