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时间之名邀约您穿越准格尔的前世今生——准格尔旗文旅局长高永华文旅推荐词

 昵称71229748 2024-05-10 发布于内蒙古

编者按:永华兄弟是我师范的学弟,当年在师范学校早有耳闻,粗犷豪迈仗义直言,是地地道道的准格尔旗人。这篇对准格尔旗文旅的推荐词,仿佛看见了大峡谷的浩浩荡荡,漫瀚调的热辣滚烫。

各地的游客朋友们,鄂尔多斯的父老乡亲们

我是鄂尔多斯准格尔文旅人高永华,也是文旅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今天我不是以文旅的名义推荐家乡,我是以家乡的名义邀约您见证一方被时间浸润过的土地,是如何清晰的勾勒出一条文化的曲线,它就是“黄河几字湾里的准格尔旗”。

在暖城鄂尔多斯的这片土地上,准格尔旗是被时间雕刻过的土地。不要说千折百回的黄河一步三叹的眷恋,不要说莽莽苍苍山峦之上的一棵树站立了千年的守望,单就说准格尔的地貌,是它把沧海桑田演绎得出神入化,是它把生态文明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

事实证明,不管是鱼翔千里、森林茂密,在时间的面前不过是一瞬间的更改,就连闻名遐迩的准格尔煤田也不过是时间纹理的一次记录而已。

这里从来不是蛮荒之地,人文生态的源起,让这里多了一些人间烟火的温度。

从寨子圪旦遗址,我们依稀看到了新石器时代的觉悟;从城壕的城址已经清晰地看到东周、秦汉尘烟里的耕耘;从十二连城遗址分明已经听见了隋唐以来的鼓角争鸣,以及美稷故城里的汉朝遗风,屹立千年站立成孤独之神的油松王,转山转水转过佛塔的人间之佛仓央嘉措曾经途径过的地方准格尔召……这里,以大河奔流、以长城蜿蜒、以黄土起伏、以草原辽阔的姿态,早已经雕刻出了气象万千的故人山河的景象。

来这里,你不去号称是“黄河三峡”的大峡谷看一场落霞洒落河川的壮阔,不足以谈豪迈与苍茫;

来这里,你不去号称是“去不了西藏就来西召”的准格尔召听一听风铃的呢喃,松香的味道,不足以谈宁静与虔诚;

来这里,你不去号称是“大漠遇见大河”的库布齐沙漠的起点神泉旅游区体验一场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苍茫,不足以谈浪漫与柔情;

当然,来这里,不听一曲漫瀚调的炽烈,不吃一碗酸粥,怎么向别人讲述你心中的故土那炊烟的升起的地方呢?!

来准格尔旗,无论是暖水山泉浇灌过的粗犷山野,还是浑厚高原孕育出来的海红果的酸爽,它们以淳朴和直爽快速的完成了一次生命的交接仪式。或者,你只需沿着黄河顺流而下,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以一方水土和一首歌谣的名义,向世界宣示生命的力道和绵长。

黄河在这里,不只是一条河流的途径,它也是一种精神的载体。这里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性积累与设计,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融合,无需修饰,这里天然就是一座露天的地质博物馆。

大河荡荡,雄城朗朗,阅尽千古,百感交集,无论是大河大漠的苍劲壮阔,还是立于峡谷之上的独沧然而涕泪的壮怀激烈;无论是鸡鸣三省的牵肠挂肚,还是独步娘娘滩、太子滩的极目远望,无不在书写着雄河朗岸的苍劲有力,也是这目光所及的风景,把国之北疆的准格尔描摹得沸沸汤汤,热气腾腾。

这片以方向命名的土地(准格尔译为左)以及把土地视为神灵的地方。炊烟里都是天下准格尔人的接头暗号,那一碗准格尔酸饭、驴肉碗托、炸糕、六六八八一旦入口,最直接的亲切和最高亢的挽留已经将乡愁唤在了眼前。尤其是这里的山水滋养出来的漫瀚调再准确不过的表达着人类情感里的冲动与幻想。

来准格尔一天,保证还你一次穿越千年的体验:古化石里的飞鱼直指大海的方向;十二连城的石缝间依然有着红袖善舞的儿女情长;那棵立于山顶的油松王正在聆听着这个美丽世界的酸甜苦辣,蛰伏在高原上的水镜湖已经收留过多少年的流云和飞鸟;走西口的悲歌在这里戛然而止……人口大迁徙,情感大融合,文化大交流已经把准格尔的包容和接纳书写出了历史的高度。

站在准格尔的山巅可与日月星辰对话,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私语,方知宇宙浩瀚。生在准格尔这方水土,你也可以在一颗谷粒上打开自己,那些人间的风雪和欢喜只需要一句方言就可以丈量出故乡的距离,人情的温度。那些被时间隐藏的问题,答案也许就在准格尔:这里的苍茫和厚重足以抚慰人类心灵深处漂泊带来的创痛和不安。

来吧,准格尔文旅以还乡之名邀约您踏上回家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