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州茶店民间文艺·第472期】霍杨|茶店往事之20李钟贤贤德伏盗首

 lz茶店茶香菊韵 2024-05-10 发布于山西

【林州茶店民间文艺·第472期】

茶店往事之20李钟贤贤德伏盗首

文 霍 杨

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8岁的茶店大坡人李琦夫妻喜得贵子。阖家不胜欢乐。李琦妻子韩氏体弱多病,17岁进门,生下两位千金后,一直不能有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次终得麟儿,称心如意。曾中武生的祖父延义也是老怀堪慰,亲自给这孙儿起名为李钟贤,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个品德贤良的人。
李琦兄弟6个,允文习武,守礼重义,本来是父亲最看中的孩子,谁知命运多舛,几次考试,都不如意。渐渐功名之心也就淡了。如今既有钟贤,就把希望寄托在其身上。懂事就开始教导诗文。钟贤聪颖懂事,天赋过人,十分可爱,5岁就能牢记许多唐诗宋词,族邻都叫他小神童。
到了6岁时,进了李氏家族的私塾,先生早知其名,略一考试,果不虚传。当即赠其表字为“简在”,意思是不久的将来,这位弟子大名会被皇帝记在心上的。

11岁时,小钟贤沉痛地送走了自己慈爱多病的母亲。三年后,又迎来了他的继母牛氏和她带过来的年仅两岁的幼子。这牛氏丈夫本就单薄,不幸早亡,家族恶人欺扰不休,不得已躲回娘家茶店李老峪。有次,李琦上风坡垴采药,不小心被毒蛇咬伤,四周无人,昏迷之际幸亏被牛氏呼人所救,自此认识。后经人说合,带着孩子嫁给了大她12岁的李琦。牛氏本来就是本村人,勤劳朴实,大家平日相处也还融洽。

16岁钟贤已是一个长身玉立的俊雅少年。家境在乡村还算殷实的,父母给他娶了小店三井村郭家姑娘。新媳妇贤惠懂礼,夫妻很是恩爱。可是,父亲李琦却染上了隔食之症(食管癌),新年过完,虽然全家全力救治,尽心服伺,45岁的李琦也已油尽灯枯,临终拉着两个儿子的手,流着泪说,我这一生,与人无争,儿女双全。也算安然。余愿有二,一是希望我儿钟贤出人头地,得中功名。二是你继母救我有恩,进门三载,又成孤寡,幼子虽然不是亲生,但也乖巧。还望贤儿多加看顾,兄友弟恭,为父也就含笑九泉了。17岁的钟贤拉着5岁的弟弟忍泪涟涟答应。全家人哭成一团。

1789年钟贤弟兄打发了父亲,按照牛氏意愿,分了家。牛氏和弟弟钟玉挑了大北坡较好的院子,钟贤怜悯弟弟年幼,把父亲留下的家具物件及近处平坦肥沃的好地分给了他。本族也有笑他对一个没有一丝血缘关系的外人这般礼让的,钟贤听了也不在意。经常过去嘘寒问暖,帮助继母兄弟二人,并亲自教导钟玉读书识字。

晴耕雨读的的日子又过了4年,从乾隆五十八年开始,连续三年豫北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逃荒外地的络绎不绝。活活饿死的也时有耳闻。李家本来家境尚可,这两年怜恤友邻,施舍百姓,到这年秋后,又一次绝收之后,兄弟两家竟也到了食不果腹地步。

这临近立冬之际,兄弟俩一起推个独轮车,拿着镢头,钻到西山深处,想去侥幸遛些红薯。本来指望不大,这年景,人都快饿死了,哪可能有遗漏能吃的东西!谁知偏偏他俩跑到一处较远的山沟,不知哪位地主的红薯地,竟然遗漏颇多。弟兄俩哥哥刨,弟弟捡,饿了生啃红薯,累了石板上休息看书,到了看不到人影才罢,装车上总有七八十斤!高兴坏了。

正推车下山回家,忽路边岩石边跳出几个大汉,不由分说,将推车红薯抢走,连二人捆个结实,簇拥着拿上一个山寨石洞里。原来,“穷生贼饥生盗”,这年月,穷极横生,盗贼并起,哥俩被一伙儿强盗盯上了。
负责盘问的强盗也不难为他们,问了家庭姓名后,吩咐割掉钟玉一只耳朵,放钟贤回去报信,限5天拿20两银子赎人。钟贤一听急了,赶忙要求割自家耳朵,留自己待赎,放兄弟回家报信。强盗却嫌他大人吃得多,不同意,钟玉听得,放声大哭起来。
吵闹声惊动了强盗头子,过来问了几声,忽然看到两个车篓里的红薯,感到奇怪,问道,为什么左边都是较粗较大的,右边却都是细小的根须?小孩嘴里套实话,逼问钟玉,听得他说并非同父同母,在一家生活,哥哥把好的大的分给自己和母亲,却只留给自己些细须。又见车里还放着书卷,这做哥哥的不卑不亢颇有气度,更加惊奇。详细盘问了一番后,叹道,如此俊秀人物,乃我彰德当世贤人也!幸而遇之,敢不以礼待之!命手下将兄弟俩松绑,端来些酒饭亲自陪他二人用餐。
吃饭时候,钟贤看这盗匪相貌不俗,貌似有些武艺,趁机好言相劝,干这伤天害理营生不如早早回头洗手等等。这盗首沉默半天,说出缘由,不外乎又是一出恶霸逼上梁山的故事!钟贤劝他到府衙告状申冤,盗首只是沉吟,钟贤将他冤枉问个仔细,也是义愤填膺,取了笔墨,替他写了一纸诉状,那盗首也粗通文字,看得这年青的李钟贤笔走龙蛇,一气呵成,逻辑严密慷慨激昂的状文。一揖到地,十分感激。当即提出要与钟贤结为异姓兄弟。钟贤却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你若走上正道,我必不辞。如今却绝不领受。盗匪又命取来50两银子作为润笔之资,钟贤又以不义之财强辞。盗首愈加敬重,最后,取出一文铜钱,用佩刀做一刻痕,红着眼睛对钟贤说:李兄弟,你人中龙凤,本不该高攀,但某也粗通文墨,略知礼义,并非忘恩负义之人。这个铜钱你必须拿好!我死便罢,有朝一日,我若沉冤得雪,出人头地,必不敢忘!硬塞给钟贤。钟贤不得已,只得收下藏好。盗匪将推车红薯原封不动还了,送至大路,告诉他,“兄弟,我真名叫做赵铭山,人称罩太行!且自珍重”。
李钟贤也不在意,脱了大难,与兄弟推了红薯,急急忙忙回到家中,歇息度日不提。
这场有惊无险的经历后,钟贤给自己起个名号,叫做崧生。立志要做一个正直伟岸青松一样品格的有识青年。
终于熬过了饥荒年月,第二年钟贤第一个男孩出生,取名灵㬃(音台,意思是日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收了的乡邻又纷纷将往日借走的钱粮还给李家。家境又好了起来。钟贤将家事交给媳妇,自己专心学问,以图功名。
终于,在他28岁时,次子灵昌(原名灵晕)来到这个世界,钟贤又以优异成绩高中秀才(邑庠生)。双喜临门!一时,整个家族一片欢腾,都十分看好这个前途无量品学俱佳的翩翩学子。
这时候,继母带来的弟弟钟玉也是一个16岁的风采少年了,也该给他张罗婚事了。

(请续看“李钟贤孝悌真名士”)

作者简介

郭相财:林州茶店人,网名阳光下的微、霍杨。自幼喜欢文学,愿与诸位同好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