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寸忱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4-05-11 发布于天津

寸忱

久已自持方外心,吟讴向是远诗林。

新笺落落谨怀古,老笔循循慎说今。

弦柱应如楚妃瑟,音声比似峄阳琴。

菊梅松竹皆歌咏,咏里方涵一寸忱。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4年5月6日。

诗的意思是:很久以来自己就秉持着方外之心,一吟一讴一向都是远离诗林。新笺落落只是在怀古,老笔循循谨慎地说今。弦柱应该如同湘妃鼓瑟,音声也比较像似峄阳之琴。菊梅松竹都进入了自己的歌咏,这歌咏里才蕴含着一寸丹忱。

首联中的“方外”,指世尘之外。见宋代诗人秦观的《广陵五题其五次韵子由题光化塔》诗:“古佛悲怜得度人,应缘来现比丘身。水流月落知何处,花发莺啼又一春。方外笑谈清似玉,梦中烦恼细如尘。老僧自说从居此,却悔平时事远巡。”又见明代诗人朱曰藩的《郭第得乡字》诗:“先朝金马重文章,三十余年适瘴乡。共羡史迁飚石室,谁怜贾傅老潇湘。披图月就金陵堕,飞梦云牵玉垒长。方外游踪元不系,欲将瓢笠问江阳。”

这一联中的“诗林”,指诗人聚集之所。见元代诗人张翥的《寄陈敬初郯九成》诗:“忆昨阊门绾柳条,远烦相送过枫桥。夕阳陌上东西路,春水江头早晚潮。老境此心惟白社,英年何处不青霄。诗林别后应俱进,时遣邮筒慰寂寥。”

颔联中的“落落”,形容不合群,孤独。见李升华七律诗《自矜》:“落落诗笺每怀古,唯因老笔不通今。频吟旧语迁书在,偶写新词谁处寻?险字无能师北岛,清声却可效东林。番番酒里咏前世,如抚樽前陶令琴。”

这一联中的“循循”,指遵循规矩。见宋代诗人韦骧的《和见寄》诗:“公到蓬瀛十五春,我犹碌碌似轻身。自忻今日旌轩遇,却忆当年研席亲。高论耸听多皦皦,孤衷懒叙且循循。试将辈学樽前数,白髪相逢有几人。”

颈联中的“楚妃瑟”,即“湘妃瑟”,“湘妃鼓瑟”,谓湘水女神弹奏古瑟。语出《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又见唐代诗人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还见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吴舍人丧内》诗其一:“楚妃色殊众,不独下堂悲。鼓瑟潇湘夜,秋云未可持。河流双露掌,月出万年枝。属有将雏曲,能无泣凤池。”

这一联中的“峄阳琴”,指用峄山梧桐制作的琴。借指精美的琴。见唐代诗人许浑的《赠李伊阙》诗:“桐履如飞不可寻,一壶双笈峄阳琴。舟横野渡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贫笑白驹无去意,病惭黄鹄有归心。云间二室劳君画,水墨苍苍半壁阴。”又见李升华七律诗《良知》:“已是寻常爨下音,残桐怎制峄阳琴?唯能另觅洛生咏,无奈更讴梁父吟。索忆殊嗟广陵散,回眸每叹武溪深。非因骨里良知在,哪得长留径寸心?”

尾联中的“一寸忱”,指一寸心。见宋代诗人陈著的《感时二首》其一:“一点忠忱无处输,与滔滔者走危途。新声感泣尚书客,破镜传盟公主奴。流散莫非中泽雁,死亡谁是首邱狐。平生师友多黄土,吞哭何曾奠束刍。”又见宋代诗人刘过的《赠陈时可》诗:“交游半世已公卿,犹抱遗经对短檠。负米过於扛鼎重,选官难似上竿行。百年母子相依命,一片忠忱谁为明。灯火小楼风雨夜,岁寒时昨话平生。”还见请代诗人乾隆的《岱庙三咏》其一《环咏亭》:“明当发驾指泉林,再叩频申方寸忱。环咏亭中聊徙倚,片时万古一般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