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家族的崛起,在于有没有“异类”!

 老方说 2024-05-11 发布于山东

如我们所知,这个世界遍地都是同质化的现象。

各地的建筑风格都差不多,商品大都相似,某个地方的人的观念也都是类似……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

同质化带来品味的下降,让人乏味,这就像你去外面吃饭,发现各个饭店提供的食品只有西红柿鸡蛋面一样。有的人对此习以为常,有的人则不堪忍受。

而对于一个家庭、家族来说,最怕就是整体的同质化。这就意味着单调和平庸,虽然是不一样的人,但每代人都是在重复一种人生而已。

这里有个问题,思想观念的一致是好还是不好?

从曾国藩的家训说起。

曾国藩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以道德治家,他本人不仅“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家族更是繁衍壮大,人才辈出,其家风备受世人推崇。

所谓家风和家训,就是一致人生智慧的提炼,形成理论共识,变成一种文化氛围,让子孙后代铭记在心,传承不绝。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曾国藩认为,“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断无不兴之理……家国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这样的家训好不好呢?自然是好的,有这样的共识也是好的,但这不等于“同质化”,怀有正确的观念才有正确的行为和结果,我们唯恐家族成员不能践行,又怎么会以此为罪过呢。

子女不是父母的续集。

但很多人都是活成了父母的续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大脑潜意识里植入了错误的观念。

比如很多父母受限于教育和见识,就认定“赚钱是最重要的事”,这种价值观就导致下一辈的匮乏和肤浅,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并由此作为为人处世的底层逻辑。

按照这样的逻辑运转,活30岁和活80岁都是一样。

我见过一些家庭,三代传承都是差不多,家庭不和,兄弟阋墙,叔侄相争,一切都是为了金钱利益。或者就是为了比较高低,内部人的矛盾极为惨烈,亲人跟仇人一样。

上一辈儿的是非恩怨又传递到下一辈儿,这样的家族注定是没前途的,每一代人都在继续一样的剧本,细节有变化,但主线是一样的。

一个家族的崛起,在于有没有“异类”!

所以,一个家族要想崛起就必须出现一个人,在他(她)那里终结前面的恩怨是非,由此构建一个新的开始。

但打破惯性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的阻碍,还是周围人的不理解和阻挠,都很难克服和超越。这就需要这个人有大智大勇才行啊。

要知道,与众不同是有代价的,一个人从小就跟周围的人不一样,必然会被视为“异类”,以为这是个傻子和疯子,恨不得去踩上两脚。

特别是在其处于弱势的时候,亲人比外人更狠毒,你没有妨碍和得罪他们,他们也看不惯,看你不顺眼,想找你麻烦,为难你,讽刺你,欺负你。

哪怕是父母家人也不理解你为什么思维方式不一样,这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一个人不想着赚钱发财,岂不是傻了?刘邦的父亲当年就以为他这个儿子不热衷种田盖屋这些,等于不务正业,没出息。但正因为刘邦是“异类”,才能超越家庭的局限,夺取了江山。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生的关键在于差异化。

有不同才有创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或什么组织一旦是自我封闭,那就容易变成一潭死水,生机断绝。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就是保持开放的重要性。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源,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不同才有创新,有差异化才有拓展,然后才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和进步。

一个有前途的家族一定是容得下“异类”的,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兴家之子,非常人才能成非常事,如果跟大家想法都一样,又谈何出类拔萃?

但在一个同质化的环境中,怎么突然就冒出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呢?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天赋异禀这回事,或者说是生物演化的突变,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可复制,没有规律可循。

比如曾国藩祖上几辈都是普通,到了曾国藩这辈突然就冒出他这个异数来。其实很多家族都可能有这样的人,但对此说实话往往是扼杀大于培养,还是要靠“异类”自己杀出一条路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