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之谈】放射科医生对骨折后对位对线的认识

 鲈鲑鱼 2024-05-11 发布于北京

放射科医生对骨折后对位对线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放射科医师经常面对患者取片后要问你(甚至追问)自己骨折后对位怎么样?以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还需要整复吗?真的需要手术吗?等等问题。我个人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解剖复位:是指骨折后通过整复和手术固定,断端间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关系,称为骨折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是指骨折后通过整复和手术固定,断端间未能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 无明显影响。

A.长骨干横行骨折,断端间对位未能达到13者,为对位不良;

B.长骨干骺端未能达到3/4者,为对位不良;

C.断端间的分离移位,为对位不良;

D.断端间的旋转移位,为对位不良;

E.断端间的嵌入骨折,为对位良;

F.断端间的缩短移位下肢(成人)大于1厘米,为对位不良,儿童无骨骺损伤者缩短移位超过2厘米,为对位不良;

G.两骨折端侧方成角移位,为对线不良;

H.两骨折端成角成人超过10度,儿童超过15度,为对线不良;

I.颅骨的凹陷性骨折深度超过1厘米,为对位不良,需要手术;

J.不全性骨折和裂纹骨折,为对位良好;

K.颅骨人字缝宽度大于1.5mm,儿童大于2mm,若一侧宽度超过2mm或两侧相差超过1mm,即可诊断颅缝分离,对位不良。

作者:2008shangy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