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的忌惮》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24-05-11 发布于上海

    世人皆知“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今非昔比,再辉煌的家族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往日的繁华,而曾经也有位高权重的世家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隋唐作为相对统一的强盛时期,虽然君主也是权力最高者,但五姓七族却是当时君王都不敢轻易动弹的存在,这些世家大族可是厉害到李世民都心生妒意,而王族更是不敢高攀。

【世家的兴盛】

    五姓七族之所以如此强盛,离不开当时士族势力兴旺的缘故,最早在东汉时期,后来的朝代为了提高经济与维护权力别实施的“占田荫客制”与“九品中正制”也极为影响。

    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基本都以权位的高低来获得相应的财富或官位进阶,当士族的地位逐步上升时,逐渐推崇出了最有声望的士族,五姓七族正是如此由来。

    起初以山东附近的区域进行士族划分,原在孝文帝拓跋宏统治期间,所重视的有四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乃至于这四姓成为了当时人们眼中的“山东士族”最高门,甚至是那个朝代的最高级别士族象征。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陇西李氏还未加入其中,没赶得上排位的时机。

    陇西李氏早在初期就已显现纡朱曳紫之势,所以在当时即使没有排上四姓之一,在人们眼中也是不可高攀的显赫世家。后来世事更迭,世家的地位不断翻新。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陇西李氏的关系链在不断扩张,其声望更是只涨不退,陇西李冲更是成为了当时维系几大士族的枢纽,而王家则是在逐渐地退出世家的中心地位。

    唐朝时太原王氏已不同于往日的巅峰期,所以这时候的四姓则更替为崔、卢、李与郑氏,其中崔姓和李姓的分支至今仍有所争议。

只因为唐代时的崔氏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二者的地位几乎不相上下。起初博陵崔氏于曹魏期间领先,之后清河崔氏却紧追其后,甚至在北魏时还反超,虽在后来又被赶上。

李氏则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二者的追逐状况亦如崔氏般起伏,在北魏先兴盛为陇西李氏,唐朝时期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追赶之势此起彼伏,所出之才也众多。

    也因此在唐代“五姓七家”成为了当时的世家主流,不同的世家之间还分别进行联姻,这在当时是一种维持家族繁荣的措施,而出身高门的世家也不屑于与其他小世家结合。

五姓七族的汇聚

    最终形成的五姓七族自成一股顶流,也可称之为五姓七望。分别为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四支以及两氏各有郡望的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清河崔氏。

    陇西李氏总体上还是比赵郡李氏更加兴旺,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皋陶后代。

    到周朝时已有李耳这一大儒,秦国时则有李崇,战国末期则出现了李信这一名将,其后李广更是汉朝时广为人知的大人物。

    这一分支可以说是着实兴旺,许多人杰生于乱世且不甘于平庸,陇西李氏已然难以被人们忽视,“言李者称陇西”更不是一句戏言,它的命脉早就流传千古。

    赵郡李氏没有李姓的第一分支那么广,却也同样不容小觑,而赵郡是直到隋代才更换的名称,代表人物为李昙,实质上这一分支与陇西李氏的渊源十分深厚。

    崔氏是由姜季子迁移至崔邑,子孙繁衍后便将此地的居住者认作崔姓,此后频繁出现了许多风云人物,继而延伸出了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

    事实上还有其他的分支,崔氏的分支可谓极为广而多,不过主要还是以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为主支,曾有一度崔氏还被认为是世家的第一高门,“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

    卢氏原是齐国的后代,姜氏先祖定居卢邑才有了卢姓,又因所属郡望为范阳,因此称之为范阳卢氏。

    东汉末年期间有卢植这一儒学者的扬名,三国时有卢毓推崇,卢氏的繁衍早已在领占多日,它成为世家的高门本就是必然之趋,虽然在五代濒临灭绝。

一朝繁华,一夕没落

    荥阳郑氏的流传源于北方,自汉代后乃至隋唐的历史都有它的身影,周宣王时期有一国名为郑国,郡望为荥阳,此为荥阳郑氏的由来,唐朝后虽仍有一席之地,却也渐渐不再瞩目。

    王氏乃华夏中最为普遍的姓氏,同样也拥有非常多的郡望,最早来自山西太原,魏晋或是隋唐时期都是当时的主流世家之一,而太原王氏更是其中之最。

    无论是王侯将相,或是风流名士,太原王氏所出都不曾落后,而王昌龄、王维等诗人更是名垂千史,所作诗句更是有许多被奉为流传经典的名诗。

    单凭五姓七族其中的每一氏族都可以说是顶尖的世家,其存在时长甚至比每一个朝代的存活年限都久,因此也累积了数不尽的底蕴与人脉,全国遍布也不为过。

    正因为如此君王不敢轻易撼动他们,隋唐期间由于世家盛行,上位者心生忌惮,五姓七族越是繁华则愈发引起上位者的不安。

    兴为必然,亡也是趋势,从来都没有能够持续兴旺而不受到君主削弱的世家。倘若能够避其锋芒尚且还能幸存,但“怀璧”本就招人妒忌,五姓七族的落幕是必然。

    不过五姓七族早就蔓延进了各个阶级,其余的世家也并非就那么不堪一击,也有的极为强盛,甚至是强大到足以撼动一两分,或者是鼎盛时期并不在隋唐。

    但毫无疑问的是,五姓七族在隋唐时期早就成为了世家的巅峰,更被视为最高门的存在,如若这些世家能够重视后人的教育以及品性,倒也可以繁荣得更持久些。

    实质还得看当朝的君王是否容得下世家的强盛,没有任何一代君主不害怕“功高震主”的臣子,更何况是世家,家大业大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兴盛或是彻底铲除。

    朝代的兴亡如若潮起潮落,转瞬即逝间便灰飞烟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五姓七族能繁衍多个朝代甚至达到繁华的阈值已是令人惊叹,虽然最终仍然逃不过没落的命运。

【忌惮的女人】

长孙皇后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我们就来说说秦王李世民背后的女人,说说这位让太宗晚年无尽思念的女人。这位13岁就嫁给李世民的女人,与李世民相伴一生,即使在最危险的“玄武门之变”时期,也不曾有半点退缩。可以说,在李世民的心中,她是无法被替代的。

    这个女人就是,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孙氏绝不是一般的皇后,她气度宽宏,知书达礼,非常谦虚。在她短暂的一生中,长孙氏用她自己的方式,打理着李世民的后宫。成为李世民管理后宫的得力助手,使得李世民全心专注于殿前之事。

    长孙氏掌管内廷,并不是以勾心斗角,强权压迫来达到目的。长孙氏以其独有的柔性,就是一种以德服人的感觉,使得后宫一直风平浪静。就算是后来的武则天,也虚心向长孙皇后学习。

    喜欢看书的长孙氏,常常与李世民谈古论今,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李世民从长孙皇后这里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就仿佛是太宗的异性知己一般,两人惺惺相惜,情意绵绵。

    有追求的长孙氏被封为皇后之后,对自己的要求又变得不一样了。丈夫李世民以天下为己任,自己也应当向李世民看起,成为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尽到稳定后宫,不给丈夫添麻烦的责任。成为一位不仅仅是李世民的皇后,也是天下苍生的皇后。

    长孙皇后并不单单对后宫稳定做出了努力。在稳定后宫的同时,对朝堂上的政事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忠臣的直言进谏,长孙皇后是非常赞赏的。常常委婉的在李世民面前保护这些忠臣,并提醒太宗要君行仁政。使得大唐出现了一股君明贤后,文治武功,的和谐气息。贞观盛世初显!

    长孙皇后与武则天最大的不同,就是武则天自己做了皇帝,征服了天下。而长孙皇后是征服了太宗李世民,也征服了天下百姓,赢得了“千古贤后”的美誉。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权体现,武则天铁血,长孙皇后柔情。

    贞观8年,长孙皇后患重病,太宗忧虑不已。亲临寺院请禅师为长孙皇后祈福。贞观10年,太宗下令在全国修复了近400座寺院为长孙皇后祈福。可惜奇迹并未能出现,贞观10年6月,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终年36岁。太宗悲伤痛泣,相伴23载,情到深处方知痛,帝王不过也是血肉之躯。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著名皇帝,在位期间人称“贞观之治”,很多史家评论他的父亲高祖李渊都认为其人平平。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经历的事情真不少,从早年的投身军旅平定群雄,到经历了玄武门政变乃至以后的治理国家,李世民无疑都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今天小编给你扒一扒,李世民身边的女人们:

最钟爱的女人——爱情典范长孙皇后

    李世民的最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祖先是北魏拓跋氏,随着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几经折腾她们家这一支最后改姓长孙,她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右骁卫将军。长孙皇后很小时就知书达理,饱读经书,13岁时,嫁给了时年17岁的李世民。这么一个小女孩居然在13岁的就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照顾丈夫起居,无需娘家操心,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二少奶奶。长孙后不仅会持家,而且还能写诗。现在留传下来的诗只有一首,即《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诗有诗眼,是理解诗的关键。这首诗的诗眼就是“艳妾”的“艳”。后宫妇女对皇上都自称“妾”、“贱妾”,艳妾就是美妾,那么这首诗就是写后宫妇女的美艳,整首诗都是围绕这一“艳”字来写。这首诗的妙处是不仅仅从正面写“艳妾”之艳,而且用烘托、映衬、侧写等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艳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长孙后非常满足,她骄傲的宣布“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可见对丈夫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自豪。

    不过长孙后从来都不是一个对权利很看重的女人,她知道外戚恃宠而骄的下场。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那就是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说白了就是该女人家管的事我管,不该我管的我哪能插手。她曾经这样婉言拒绝李世民: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太宗哀伤不已,看到长孙后的遗作,痛苦的说道:“我岂不知道皇后之崩是天命而不能割情?只是想到失去贤妻良佐,仍然克制不住悲伤啊”,于是建层观远眺昭陵,并亲自抚养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太宗死后,与皇后同穴合葬于昭陵。

最有才气的妃子徐惠

    皇帝身边从来不乏漂亮女子,不过有才气的女人从来都是精品,而才气与美貌并存的女子从来都是皇帝的最爱。当长孙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心灰意冷,不久身边的小女人徐惠的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徐惠很早就是个文学天才,4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只认得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已经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了。8岁时,她已经能出口成诗了,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所以早早的她就出了名。徐惠入宫,对宫中的的书籍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忘记了皇帝的召见。有一次,又怠慢了皇帝,李世民很恼火,容光焕发的徐惠见李世民一脸怒气,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下了一首诗,递给丈夫。诗文写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李世民看了忍俊不禁,气一下子全消了。除文学造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颇有眼光。李世民晚年多次远征高丽,同时修建了夺处豪华的宫殿,统治渐趋腐化,搞得老百姓怨声不断。贞观二十二年(648),徐惠上《疏建》给李世民,指出“黩武玩兵,先哲所戒”,例举“秦皇并吞六国、晋武奄有三方,反成覆财之业”。说明“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进谏太宗节俭,不宜大兴土木,“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所虑;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李世民看后顿时悔悟,称赞徐惠所言有理,并重重奖赏了一番。和长孙后深深爱着李世民一样,徐惠也对太宗皇帝格外用心,李世民去世后,徐惠也忧郁成疾,痛苦的死去。

最有浪漫故事的女子隋炀帝的女儿

    李世民喜爱漂亮女人,大隋公主自然也不例外,她有高贵的血统,有与众不同的才气,更加与众不同是漂亮与聪慧。大杨妃应该是李世民晋封秦王后的第一位妃子,长孙皇后去后,李世民一度想立为皇后,但群臣以她是隋炀帝之女而强烈反对,最后只得作罢。而她的儿子吴王李恪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李世民宠爱的不得了,质量远比长孙皇后的几个儿子高出很多。李世民曾想该立李恪为太子,然而一干重臣尤其是太尉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最终帝国交给了能力偏低的李治,才有了后来的武则天及其大周。好多影视剧以他们为题,虚构了很多浪漫的故事,不过或许历史上确有其事,否则为何二人能生下如此优秀的儿子李恪,此人便是南唐国主李煜的远祖。

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很厉害,不过在李世民时代,似乎并不出众,毕竟后宫有那么多美丽的女子,武则天年龄小,对他人还构不成威胁。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武则天与所有嫔妃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新皇帝和武则天早就心有灵犀,新皇后知道他们的事情之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并且悄悄地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李治身边的女人萧淑妃,没想到结果却引火烧身,最终武则天成了大唐后宫乃至大唐朝的主宰。当然这个女人最要命,最后杀了很多大唐皇族。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

    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讨论国度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意义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样能够干预国度大事?因而,无论唐太宗怎样问,她都三缄其口。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怀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味的人呢?当然不是。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大家都晓得,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分,和父亲李渊一同东征西讨,树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绩大了,他的野心也就收缩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在野心的差遣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日积月累。在这种宫廷危机的慌张气氛中,长孙氏怎样办呢?她谨小慎微,十分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笼络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长孙氏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分,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曾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李世民亲身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胜利,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而成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他唯恐本人做得不好,常常虚怀若谷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中央,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开门见山,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本人颜面尽失,喃喃自语道:“会当杀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拾掇掉!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之后,不言不语,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衣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朝服那可是皇后在严重场所穿的大礼服啊。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往常魏徵勇于直言进谏,阐明您是个十分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恭喜!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本人,做皇帝要有气度,襟怀要像大海一样,包容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杀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放手人寰了。她不可救药的时分,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非常焦急。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见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如今我娘家人都曾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为什么呢?由于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时机。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的时分,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样能让国度糜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真是一个俭朴而又识大致的皇后模范。

    那我们就再举一个女人的例子。这个女人和武则天就有可比性了。她也曾深得唐太宗的喜欢。她姓徐名惠,出生于学问分子家庭。徐惠从小号称神童,五个月会说话,四岁熟读《毛诗》、《论语》,八岁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在武则天进宫前后,徐惠也被征召入宫封为才人。这个阅历不是跟武则天很相像吗?而且起点也一样,都是才人。徐才人进宫之后,知书达理,而且十分关怀国度大事。她看到唐太宗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度江河日下后,有点志自得满了。她觉得此风不可长,就给太宗上书,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意在劝谏唐太宗骄傲自大,坚持反动本性。

    反动的路还很漫长,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有始有终。在她身上一下子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唐太宗十分观赏。没过多久,徐才人就升为徐婕妤,从五品升到三品了。徐婕妤继续关怀国度大事,很快又变成充容了。充容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嫔是二品,所以徐惠又从三品上升至二品。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逝世,徐充容十分哀伤,她说先帝有厚恩于我,我赌咒要跟随他于公开。于是她有病也不肯吃药,很快也殉情而死了。死后被追赠为徐贤妃。从徐才人到徐婕妤,到徐充容,再到徐贤妃,徐惠从五品不断上到一品。反观当时的武则天呢?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很明显,徐惠的性格和为人也比武则天更讨唐太宗喜欢。

    再看武则天,她契合哪个条件呢?都不契合。

    先说第一点,摆正位置,遵守妇道。她不行。从狮子骢事情就能够看出,她爱做出头鸟,他人都不吭声,她跳出来,“妾能治之”,把皇帝和其别人放哪儿去了?这就没有摆正位置。

    再说第二点,襟怀天下,善谋大事。武则天日后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在这个时分她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没有表现出这个特性。

    她也曾尝试过驯马,并且苦练书法。她发现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整天临摹王羲之的字,想把这个作为打破口,当皇帝在这方面的一个红颜知己。后来她还真成一代书法大家了。但是无论驯马还是写字,关于皇帝来说,都只是业余喜好,不是正事。皇帝最爱什么呢?最爱江山。他需求一个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能陪他吃喝玩乐的人。所以,武则天的切入点选错了。

    再看第三点,温顺敦厚,外柔内刚。武则天更做不到了。武则天是一个动不动就拔刀子的人,是个古装版的野蛮女友。

    这三点武则天都不契合,她的性格就必定了她在唐太宗的宫廷里得不到时机。既然曾经得不到什么时机,依照普通人的想法,或许就认命了。可是武则天不是普通人啊,她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当她发如今唐太宗这里得不到时机的时分,她把眼光转向了一个新的目的。谁呢?此人姓李名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就是以后的大唐高宗。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之间是互相转化的,武则天的刚硬、英勇,爱出风头,不能吸收唐太宗,但恰恰可以吸收唐太宗脆弱的儿子。就是这个年轻的太子,后来给了武则天时机,让她的命运发作了天翻地覆的改动。而她命运的改动,也就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为之添加了千古评说的绚丽一页。

【玄武门之变的史实】

    公元626年,唐长安城玄武门外,秦王李世民设伏兵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由于这场政变中的胜利者李世民对史书动了不少手脚,因此事件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一千多年之后,甘肃莫高窟发现一件敦煌写本,意外地道出了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细节。

    几年前,在陕西发现的李建成和太子妃郑观音的墓志,进一步将李世民夺位之谜展露在世人面前。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常何墓碑》

    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掠走一件敦煌写本《常何墓碑》残卷,现收藏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常何是什么人呢?他其实是个小人物,但是却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常何是汴州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初将领,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归顺大唐后,参与唐初统一战争,跟随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和赵郡王李孝恭等作战,战后在外镇守。他勇武而且善于领兵,与太子和秦王都有交情。

    武德七年,常何调入京城,负责皇宫北门玄武门守卫,出任中郎将警卫皇宫。这个岗位官职不大,但非常重要。李世民为了玄武门之变,很早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其次,尽力争取朝中大臣与后宫嫔妃的支持,对高祖李渊施加最大的影响;第三,力图在洛阳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第四,着力收买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的重要人物,如掌管宫城北门玄武门的禁军将领常何。

    李世民是如何收买常何的呢?敦煌写本《常何墓碑》残卷中有详细记载。

    据《常何墓碑》记载:「(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Image

《常何墓碑》抄本局部

    原来,武德七年(624年,玄武门之变前两年),常何担任洧州守将时,李世民就已经布局玄武门之变了。让常何担任皇宫北门玄武门的禁军守将。然后,李世民还秘密会见了常何,赐给黄金等宝物,让他暗中收买扶植一批亲信手下。常何是李世民布下的一颗暗棋。

    玄武门之变中,常何在玄武门当值,李建成认为他是自己人,根本没有防备,而李世民却在他的帮助下,暗中在玄武门设下伏兵。这也成为这场政变成功的关键。

    敦煌文书《常何墓碑》,不仅揭示了常何本人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也把李世民此前通过他来收买禁军将领的隐情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尽管李世民后来极力推卸责任,掩盖自己密谋夺位的事实,声称高祖李渊早就打算改立自己为太子,并把他精心策划的玄武门之变描绘成一次事发仓促的自卫,然而,这显然不过是胜利者的一面之词。

    玄武门的战斗结束后,李渊无奈交出全国兵权。两个月后,他又被迫下诏退位,改称太上皇,李世民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宝座。玄武门之变,常何为李世民立下大功。李世民赏赐了大量钱财给常何,却没有提拔常何官职,以至史料中鲜有常何的记载。唐高宗永徽四年五月十六,常何病逝,享年66岁,获赠左武卫大将军。

李建成墓志的发掘揭开真相

    玄武门之变在唐朝历史上可谓影响深远,它开创了唐朝皇位继承人以武装政变夺权的先例。然而由于胜利者李世民的篡改,使史书中对此事的记载多语焉不详,疑点重重。

    有学者考证,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史官记录李建成的军功时,对其本人所立军功,除去其名,或改为战败;对其部属将领所立军功,则记载从略,或不写明该将领属于李建成麾下。史书可以被篡改,但是历史的细节,却往往难以泯灭。

    2012年,李建成的墓地被发现,其中简短的墓志铭揭示了李世民篡改了的历史细节,揭示了李世民的帝王心思。

    李建成的墓地非常寒酸,志盖为盝顶形,顶边长40厘米,斜边长11厘米,底边长53厘米,高12厘米。墓志铭也非常简单,上面只写了55个字:「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其中的谥号“隐”字被发现有多次涂改。

Image

李建成墓志志文

    史料记载,李世民在给李建成找谥号的时候,大臣都来建议,并给出了一些不好的词,比如“戾”,违背叛逆的意思。但被李世民否决了,最终改成了“隐”,有哀怜之意。对李建成的定性,直接关系到李世民获取皇位的合法性,无论过褒还是过贬都不合适。这一改,只能说明史书记载可能并不是事实,李世民篡改了历史来美化自己的形象。石碑上的磨损痕迹也表明,李世民最初同意群臣的看法,倾向于选用“戾”,直到最后关头才改变主意,定为“隐”。

    在古籍中,“隐”字的意思是“生前误国、善于伪装”。李建成不是一个平庸的人,对唐朝建立有过很多贡献。李建成死后,李世民试图用一个“隐”字抹去李建成的全部功绩。

玄武门之变出局者的反证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取得了胜利并开创了一个盛世时代,但却被后人诟病。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悲剧,38岁的李建成被亲弟弟李世民当场射死,李元吉也被尉迟恭所杀。随后,李世民派人到太子府和齐王府中,杀了所有侄子,并逼宫唐高祖李渊,李渊悲怆欲绝,号啕大哭。而李世民很快却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占为己有。

    太子李建成的妃子郑观音,则在李世民执政后,带着五个女儿搬到了长乐门附近,开始了漫长的50年的寡居生活。

    史书记载:「上元三年正月,薨于长乐门内,春秋七十八。」唐高宗李治下令厚葬了这位伯母,将其葬在了李建成的隐陵附近。

    2013年,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倒卖文物的案件,查获了若干唐代的墓志铭,其中有一块刻着:「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并序。」

Image

郑观音墓志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块墓志铭,才让我们知道了玄武门之变后一代太子妃的命运。令人想不到的是,墓志铭中甚至将郑观音比作东汉的马皇后和邓太后,给出了超高的评价,很难想象她的丈夫竟然会是一个被当局否定的人物。

    郑观音墓志铭上的文字,以另一种方式,反证了李建成被黑化的历史。因为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到了武则天时期,在民间已有对李世民不利的风评流传。

    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了一件敦煌文书《唐太宗入冥记》,推测为武则天时期的一种话本作品。

    文书内容很长,对唐太宗多有讽刺。内容大意是:有活人崔子玉在地府阎王处判事,李世民魂魄被拉来审判,阎王责问玄武门之事,唐太宗汗如雨下,后来唐太宗用金钱官位贿赂判官崔子玉,崔子玉才设法替唐太宗续命10年脱责,蒙混过关。而玄武门之变后,玄武门就像诅咒一样烙刻在唐王朝的国运上,此后数次的政变几乎都与玄武门联系在一起。李世民的二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更是“重演历史”,让他的晚年生活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功绩,无论怎样歌之颂之都不为过,不仅因为它为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世治国提供了范例,但是很多人对“贞观之治”有一个误区,认为贞观时代大唐帝国国富民强,事实并非如此,贞观时代是“治世”而非“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大唐帝国的第二任君王,但是直到贞观二年,大唐帝国才基本上算作是统一了,所以,李世民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和推倒重建一个国家没什么区别,他上比不了隋朝“大业”年间的国富,下比不得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民强,此时的唐朝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

    这其中有一个最好的例子,西域高昌国的国王鞠文泰,是个具有汉族血统的西域国王,他在隋朝“大业”时期曾亲自来中原朝贡,亲眼见识了隋朝的富庶与繁华,贞观四年,他又来中原向大唐朝贡,而他此次见到的则是满目荒凉,此时唐朝和西突厥都正在对他进行拉拢,鞠文泰根据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断定,唐朝同隋朝没法比,唐朝太穷了,跟着唐朝混没前途,于是,高昌国便倒向了西突厥,与唐朝为敌,一直到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才派大将侯君集出兵高昌国,收拾那个没眼力见的鞠文泰,当然,鞠文泰在见到大唐帝国的精锐“安西军”后,当天夜里就被活生生的吓死了,由此可见,直到贞观后期,唐朝的国力才有所增强。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武将出身,十六岁便随其父李渊起兵反隋,统兵征战四方,亲自冲锋陷阵,古人云“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所以,李世民本是位性如烈火的统兵大帅,但在他坐上皇位之后,却成为了一位虚怀若谷、诚心纳谏的睿智帝王,“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李世民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一切都源于李世民的一个心结——“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通过“玄武门之变”而登上了帝位,但是杀兄屠弟逼父的事实则难堵悠悠众口,如何在满朝文武及大唐子民面前为自己正名,已经是李世民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了,怎么解决?他要做一个明君,做一个比他的父、兄都要贤明的帝王,只有这样,才能向世人证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是正确的,而要成为一位明君,他就必须要勤于治国理政,诚心纳谏,关爱百姓,只有这样,李世民才能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贤君明主”的形象。

    在治国理政方面,李世民对自己的文治武功还是有相当的自信,至于在诚心纳谏、关爱百姓,这就需要有一位敢于对他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来时刻提醒自己,但是这种敢于向他提意见的人即不能多,更不能是有影响力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你所有的下属都敢对你指手画脚,那么你这个领导也就算是当到头了,因此,魏征这位“无声望、无势力、无根基”的三无人员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

直言进谏的魏征

    魏征(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玄成,河北巨鹿人,在历史上,他是以刚直忠正、敢于进谏的形象而著称于世,因其敢于直言进谏,辅佐李世民共同创建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业,而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在真实的历史上,魏征其实是一个软弱的、没有主见的人,这从魏征之前的仕途经历上就可得到证实。

    隋朝“大业”十三年,魏征在武阳郡元宝藏帐下为官,后来他随上司投降了瓦岗军李密,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后,魏征又随李密投降了唐王朝,唐武德二年,魏征和李神通一起被窦建德俘虏,魏征便又给窦建德做了起居舍人,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魏征再次投降唐朝,并做了太子李建成的洗马,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诛杀,魏征又做上了李世民的詹事主薄。

    从这些经历上看,魏征称得上是“历经劫难”,现在终于有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了,然而魏征同样也有一个无法释怀的心结,那就是他侍主甚多的身份,在那个以“忠义节烈”为标榜的年代,魏征的这份履历也确实是他不可治愈的硬伤,要想在以关陇集团和士族门阀支撑起的大唐帝国中站稳脚跟,魏征也必须要做点什么,“文死谏,武死战”,所以,身为文臣的魏征,选择了直言进谏。

    进谏,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挑毛病,在那个“君命天授”的古代,哪位皇帝不自认为是贤君明主,给皇帝挑毛病是件逆龙鳞的事,轻则罢官抄家,重则满门抄斩,历史上因为进谏而被砍了的让你数到手发软,所以,庙堂之上那些明哲保身之人,也确有他们的苦衷,而魏征却敢于直言进谏,虽然他的时运不济,但是魏征不傻,他准确的揣测到了李世民的意图,因此,这对君臣心有灵犀般的互动了起来,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角色。

    平心而论,进谏还真是个具有高危风险的这活,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那个皇帝愿意被臣子整天的挑不是,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在有准备、有计划的情况下,仍不免有大动肝火的时候,有一次散朝后,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回到后宫,长孙皇后和颜悦色的问他怎么了,之见李世民破口大骂道“还不是魏征那个乡巴佬,总挑我的毛病,不定哪天我就砍了他”.

    长孙皇后闻听后,马上整装向李世民恭贺道“我听说只有圣君明主,才会拥有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这说明陛下是圣君呀”,长孙皇后这样说看似是在恭维李世民,实则是保护了魏征,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要将魏征风光大藏,但在后来的太子案里,魏征受到了牵连,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拆毁魏征墓,并亲手砸毁魏征的墓碑,这其中的玄机说明了什么?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