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色故事》岑氏家族一门三总督:荣光与传奇

 独特书屋 2024-05-11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在百色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流传着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而在这众多的故事中,岑氏家族一门三总督的传奇尤为引人瞩目。他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又是如何书写着家族的荣耀与辉煌?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探寻岑氏家族背后的故事。      

      在西林县的山峦之间,岑氏家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世代相传,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着家族的信念和荣耀。那么,这个家族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够培养出三位总督这样的杰出人物呢?

      据史书记载,岑氏家族自明清以来便以书香门第著称。家族成员崇尚学问,注重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中,岑氏三兄弟——岑毓英、岑毓宝、岑毓骧,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他们聪明好学,勤奋上进,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局势,岑氏三兄弟决定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到国家的大业中去。他们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在政坛上崭露头角,逐渐获得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图片

      岑毓英作为家族中的佼佼者,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路高升,最终官至总督。他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福祉。而他的两个弟弟岑毓宝和岑毓骧也紧随其后,分别担任了重要的官职,为家族的荣耀增光添彩。

      一门三总督的传奇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岑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成员的不懈努力。他们始终坚守着家族的信念和荣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家族的使命和责任。在他们的带领下,岑氏家族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然而,家族的荣耀并非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岑氏家族也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他们曾经的辉煌和传奇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每当提起岑氏家族一门三总督的故事时,人们都会为之动容,为之感叹。             

图片

      那么,岑氏家族是如何培养出这样杰出的子弟的呢?这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据家族后裔回忆,岑氏家族一直秉持着“崇文尚武、勤俭持家”的家训。他们注重家风建设,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岑氏三兄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们不仅勤奋好学,还具备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品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岑氏家族还注重培养子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教育子弟要爱国、爱民、爱家,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样的教育下,岑氏三兄弟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仅关注家族的利益和发展,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正是这样的家族文化和教育理念孕育出了岑氏三兄弟这样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和成就更是家族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奋发向前为家族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岑氏家族虽然已经不再辉煌但他们的传奇故事却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口中。每当提起这段历史时人们都会为之动容为之感叹。而岑氏家族一门三总督的传奇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图片    

人物档案:

岑毓英,壮族,生于1829年。岑毓英少时勤奋好学,17岁参加县试、府试均名列前茅。岑毓英青年时在家乡办过团练,后因与定安街(今田林县定安镇)商人叶正邦争选县丞发生械斗,逃到云南罗平当矿工,后在矿上组织护矿团练。因护矿有功,被收编入清军队伍,开始了军事生涯。在军队里,岑毓英作战英勇,屡建战功,一路升迁。先后受任云南宜良知县、路南知州、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贵州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受封“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尉”,赏穿“黄马卦”,成为威震西南的一员勇将。在担任福建巡抚期间,更是两次渡台,督办台湾抗倭防务。1882年5月,岑毓英升任云贵总督。时值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犯越南,岑毓英上奏清廷,自请率兵出关抗法。在抗法战场上,他团结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统率关外各军,英勇作战,先后取得了宣光城之战、临洮府之战等重大战役的胜利。1889年,岑毓英病逝于昆明,清廷电令岑毓宝代理云贵总督。     

      岑毓宝,生于1841年,是岑毓英的同父异母兄弟,排行第三,因随岑毓英作战有功,被授予“额图晕巴图鲁”(满语,战斗英雄)称号。抗法战争中,岑毓宝随岑毓英出关作战,战后率军驻守白马关,参与勘划中越国界,后升任云南布政使。不过,岑毓宝的云贵代理总督只当了83天,由于清廷害怕岑氏势力在西南地区扩展,便另派新总督接任云贵总督。岑毓宝辞官回到西林那劳后,秘密组织“维新团”参加维新变法活动。“百日维新”失败后,岑毓宝郁郁不得志,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三月七日在“宫保府”内吞金自尽。         

      岑春煊,生于1861年,两广总督,是岑毓英第三子,9岁随父到昆明读书,19岁进京。岑春煊曾担任工部郎中,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广东布政使、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两广总督。

      岑春煊是性情中人,不容有人损害国家利益、鱼肉百姓。他主政各省,每到一地,均以整顿吏治、肃贪惩腐为首要政治。《国闻备乘》是一部有关清末掌故、逸事的史书,写道:“春煊每主一省,必大肆纠弹,上下皆股栗失色,股栗失色者如皆贪官,岑春煊所屠者皆污吏,则是人民之德,亦屠官者之德。”据说岑春煊在两广总督任上,其“屠”官力度之大,导致官吏谈“岑”色变,有人愿出百万港元,只求将岑调出两广。史上,岑春煊被称为“官屠”,他与“人屠”袁世凯、“士屠”张之洞并称“清末三屠”。除了整治腐败,岑春煊十分重视办学兴教。在他担任两广总督期间,组建了两广学务所,创办了两广实业学堂、两广高等工业学堂、测绘专业学校、广东政法学堂、广西高等学堂、广东女子师范、广西速成师范等,同时,下令各州府设立中学堂,各县设立小学堂,规定各州府中学经费从盐税中提成。光绪三十二年,由于受到庆亲王奕匡的猜忌和排挤,岑春煊告假到上海治病。奕匡、袁世凯趁机派人调查他对朝廷的不满言论,搜集复制他与梁启超的合影照片,呈送慈禧太后。慈禧大怒,以准许他养病为由,罢了他的官。1933年4月,岑春煊在上海病逝,终年7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