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你的孩子是来渡你的

 彩虹之门疗愈馆 2024-05-11 发布于北京

《坛经》有云:迷失师度,悟了自渡。

人生是一场旅程,需要靠自己前行。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人,有些是朋友,有些是敌人。

他们的出现,都是来帮助我们圆满的。

而孩子更是这样,他们用出生、成长和成人给予我们支持和力量,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时刻;

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我们三次生命上的洗礼。

第一次:

孩子呱呱坠地,为父母带来力量

摩西奶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整个孕育小生命的过程,会感觉到生命的奇迹,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

特别是当一双稚嫩的小手紧握住你一个手指时,那种完全地被依赖和被信任感,让你感受到自我的强大,让你有勇气去实现自我蜕变式的成长。

孩子的出生,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次生命的奇迹。

在那个瞬间,不仅是生命的开始和延续,也是父母人生新的起点。

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让父母所有的痛苦和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喜悦和幸福。

孩子的天真笑容,更如同一把神奇钥匙,能够轻易解开生活的枷锁。

无论是在疲惫不堪的工作日后,听到孩子喊出的那声亲切的“爸爸妈妈”,疲倦之感顿时消散无形;

亦或是在纷繁复杂的日常琐事中,孩子的欢笑声如同一阵清风,再次唤起父母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

面临压力山大或职场挫折时,心中对孩子的那份牵挂,如同源源不断的能量源泉,助父母重振旗鼓,勇往直前。

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因为“哈利波特”名扬天下;

但很多人不知道,她曾经四处漂泊生活濒临崩溃,正是女儿的出生,坚定了她创作的决心,赋予她面对困难的勇气;

同样,世界音乐家贝多芬因儿子出生,让本已停滞不前的创作步入高峰期,创作了诸多传世的不朽音乐。

所以,孩子的出生更是激发了父母的潜能和激情,让我们不断突破自我极限:

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学会烹饪营养丰富的美食;

为了他们的学习进步,我们重新翻开书籍,不断提升自我;

甚至,我们会鼓足勇气陪他们坐上曾经望而却步的过山车,挑战过后,赫然发现自身的无限可能。

正如乔布斯所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共度的一个下午。”

孩子的到来,便是那个无比珍贵的下午,使我们在琐碎日常中发现生命的意义,给予我们力量;

让我们学会付出、坚韧和无尽的爱。

第二次:

孩子的成父母看见了自己

随着孩子的成长,不少父母会面临各种育儿挑战:

孩子病期漫长不易康复;

入园后过于活泼难管教;

入学后可能与师长意见不合;

进入青春期更是可能出现叛逆行为......

这一系列问题促使家长们寻求更多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以协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遭世界。

正如心理学大师卡尔说的:“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它能促使父母认识到真实的自我。”

孩子是离我们最近的生命体,他们的行为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我们的言行举止

有时候,那些困扰我们的孩子身上的问题,或许正是我们自身行为或态度的间接反映。

有一位妈妈曾来咨询,说:“我们家孩子一点都不爱看书,给他买了几书柜的书,就是不读。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的孩子爱读书一些啊?”

老师问:“那您和孩子爸爸平时下班回家后都在干什么呢?”

妈妈说:“我们也没干啥,回家做完家务后,盯着孩子做作业,再刷刷手机什么的。”

老师又问:“那您和孩子爸爸读书吗?”

妈妈语塞了。

老师说:“如果您和孩子爸爸都不读书,怎么能要求孩子变得爱读书呢?”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曾精辟指出:“家庭教育的起点,实质上是对父母自身的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指责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时,往往忽略了自己也常常沉溺于手机和电脑屏幕前。

教育孩子的过程,本质上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当父母想责怪孩子不听话时,首先要反思自己。

一位懒惰的父亲教不出勤奋的孩子,一个爱撒谎的母亲培养不出诚实的子女。

育儿必先育己,父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父母做到了,孩子受到熏陶,自然也会跟着做到。

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塑造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担当引路人的角色。

而实际上,孩子们也在扮演着父母灵魂摆渡者的角色;

他们在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修正不足、追求完善,从而使我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

第三次:

孩子成人那一刻,让父母再次成长

作家冯尘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我们常常误把孩子当作教育对象,而事实是: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让我们重新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是很多父母很可能会被自己的思维困住而不知。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孩子名叫妮妮,幼时聪慧可爱,但在步入小学阶段后,却出现了对学习的抗拒,成绩也随之滑落。

妈妈小米尝试了多种教育策略,包括严格的管教和物质激励,但收效甚微,令她深感困扰和忧虑。

而转折点出现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的建议让妈妈开始关注并深入探寻孩子的内心世界,意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于是,妈妈开始了转变,积极参与妮妮的学习与生活,共同探讨她感兴趣的领域,聆听她在校园的经历和感受,用心去理解和接纳她的思想。

这种转变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妮妮的成绩逐步提升,性格也变得更为阳光开朗。

而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有了深刻的领悟与进步,她学会了高效的沟通技巧,掌握了情绪管理的艺术,也提升了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

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调整、学习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他们让我们重新理解了成功:

成功不止一种定义;

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人生:不是父母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反而要像孩子一样看待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成长为更加成熟、有智慧的父母。

不再固执自己的想法,不再否定孩子的建议,重新梳理自己的观念,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

珍惜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参考孩子的节奏,找回自己的初心,重新将自己养育一遍。

育儿是一场修行

育儿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离不开“接纳”二字。学会接纳,意味着不再与世界为敌,意味着与孩子和解——当父母选择用开放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独一无二的人格特质,孩子的潜质在未来也会有更高的概率大放异彩。

所以,育儿,不只是陪伴孩子的岁月静好,更是父母的一场心灵涅槃。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学会懂得接纳一切,体验“完美”修行;首先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看到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并释放情绪,面对自己的不足也不再抗拒和排斥,宽容看待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样我们便可以用正面情绪将用来面对和解决问题,允许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出现。

我们学会了接纳自己,也就会知道如何接纳孩子。我们不会再伤害自己、强迫自己、责备自己,自然也不会这样对待孩子。

这样我们与孩子互相成就,共同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实现各自的圆满。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