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一旦开窍,所有事都有规律(心理好文)

 中外比上 2024-05-11

智慧心理疏导 2024-05-09 18:03 江苏

图片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身边有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表现得平平无奇,但某一个时间,他突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你,也很诧异他的变化。

为什么他能如此突飞猛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开窍了。

人一旦开窍,便参透了很多事的规律。

人开窍后,带来的3个改变

通常来说,一个人开窍和没有开窍,有这3个差别。

第一个,从表象到本质

没有开窍的人,他凡事都只想到表面,也只在表面下功夫。

举一个例子:

当婚姻中夫妻出现问题时,有人就认为俩人无法生活在一起了,然后就离婚、换人。

这类人只要婚姻中遇到问题,他们就想通过离婚来解决问题,他们也只认准了“离婚”这一个方法解决问题。

结果,有的人婚结了一次又一次,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问题还是重复出现。

而开窍了的人则不同,他们总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他们深刻地知道,婚姻中每对夫妻都会有矛盾,每个人的婚姻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离婚只是逃避问题,离婚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他们往往会通过自我反思、仔细分析,然后去想办法解决矛盾,从而让家庭变得和睦,婚姻变得幸福。

第二个,从对立到统一

不开窍的人,总是习惯于二元思维,就是非此即彼。

就像看电视剧一样,电视剧里的人物是扁平化的,是一个符号,不是好人就是坏人,是相互对立的。

不开窍的人,甚至用这样的观点来对照现实世界。

但人性是复杂的,都有着多面性,而每一个人的行为,往往都取决于立场。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开窍的人,能洞察人性,就会变得包容。

他们知道先利他再利己,并且在做事情的时候,虽然是逆人性的事,他们也能做到拒绝诱惑、约束自己、顺应人心。

因为懂得人性,所以他就会走向成熟。

第三个,从无序到有序

一个没有开窍的人,每天都非常忙碌,虽然很认真,很勤奋,但就是不出结果。

原因就是他们的勤奋用错了地方,在小事上忙碌,最后掉入伪勤奋的陷阱。

而人一旦开窍,他们就能看见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清楚并坚定自己追求的目标,并能从无序的工作和生活中厘清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根据二维四象限,对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排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从无序回归有序。

开窍后,能抓住重点,带着流程思维做事,就能做到有效率的勤奋,从而拿到结果,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开窍的重要性。

所谓开窍,就是一个人的认知觉醒。

人一旦开窍,也意味着他开始思考和学习,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底层逻辑和内在规律,进化速度超过很多人。

那么该如何开窍,从而洞察事物的底层逻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三个方法。

1. 持续输入高质量的信息

一个偏远山区的人,勤劳地耕种,依然不富裕,不是他不勤奋,而是他很难在环境中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导致难以走出困境。

即便是科技再发达,互联网再方便,对他的影响都是式微的。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获取高质量的信息。从而打破认知的高墙。

有一个“7-2-1”法则。

70%来自“自我学习”。你可以主动去获取信息,比如看书,看课程,参加论坛等等。

20%来自“向他人学习”。想要快速成为一个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从牛人身上,获取经验。

10%来自“正式的培训学习”。平时,你可以放弃一些无用的社交,多参加一些正规实用的培训学习。

比如你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你就可以参加一些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训课程。

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可以让你快速地提高自己某项能力。

2. 深度思考

你掌握了很多信息,这时候,你还要进行深度思考,考虑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

①纵向思考

纵向思考就是自我反思,出现问题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断深挖,直达本质。

曾经一位来访者H给心理咨询师留言:

给孩子报过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没有一样能够坚持超过一年。

每次试听之后,问孩子喜不喜欢这个课,孩子都说喜欢,

H就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哦,一定要坚持。

结果学画画,学了半年就说没意思,学乐器,买回来没几个月,就死活不肯练琴了。学舞蹈压腿又觉得疼。

怎么才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

心理咨询师没直接回答怎么让孩子充满热情。不过,他倒是了回答一个相反的问题: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热情?

就拿学钢琴打比方吧。让我们假设,一个孩子对弹钢琴很有热情,弹起来总是乐此不疲。

那么,用什么办法毁掉这种热情呢?

1,在孩子第一次接触钢琴的时候,对他说:“你自己选的钢琴哦,一定要坚持弹。”

2,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弹一次。

3,发现孩子弹钢琴的时候,喜形于色:“对嘛!钢琴就应该自觉地弹。”

4,定点催促:“该弹钢琴了,快点!”

5,在孩子死活不想弹钢琴以后,批评他对于事物没有热情,或缺乏坚持的毅力。

看完上面5条,每一条H都觉得如此眼熟,撞在心上哐哐响:这不就是我正在做的事吗?

如果不能反思自己的问题,哪怕是一方委曲求全让矛盾暂时平息,那么,这个问题还会重复出现,矛盾依然会加深,后果依然是不确定的。

因此,要纵向思考,从自身找原因挖到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②反向思考

除了纵向思考外,你还要反向思考,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有句名言:“让假设代替我们去死。”

意思就是,人类大脑具有模拟的能力。我们可以不断做出假设,来想象另外一种情况。

开窍的人与不开窍的人,解决问题的思维不同在于:往往看见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跳出问题。

有一位来访者A,她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写作业特别慢,常常要陪着她到晚上10点,动动这扣扣那,就跟凳子上有钉子一样,怎么催都没用。这真的是无数家长的痛。

于是,心理咨询师给她支了一招:

你把工作带回家,女儿做作业的时候,你就加班,而且,注意哦,不是你陪她做作业,而是让她陪你加班,作业做得越慢越好。

A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本以为女儿还是跟以前一样磨蹭,没想到女儿却说“妈妈,我没法慢下来”。

最后,平时要写3个小时的作业,直接缩减到30分钟。

乍听这办法太不靠谱了,其实背后用到的是心理学中的【悖论干预】。

不把慢当问题,而是把慢变成孩子的能力,这时孩子就可以自由掌控、自己选择到底要不要慢一点。

通过逆向的思维方式,在脑海中不断推演,找到躲在角落里被我们忽略的那些东西,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抓住事物本质,解决问题

跳出正向思维的框架,时常伴随意外的惊喜。

3. 归纳总结

通过深度思考后,你得到的不一定就是认知,很可能只是一个观点,或者是一个知识点,它们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地。

然后,你还要对你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无数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认知。

之后,你就可以将你的认知、经验迁移到其它领域。

当无数次演绎成功,就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该事物的底层逻辑。

图片

总结一下,人一旦开窍了,便能参透很多事情的规律。这时候,你的成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正如电影教父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花一秒钟就能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