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千古檄文,字字如刀,刀刀见血

 新用户38922816 2024-05-11 发布于海南


檄文,是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也是一种古代官方文书,主要用于征召、晓喻、声讨的文告,如传檄文而定千里。而通常所说的檄文,就是声讨书,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战争动员令。因为古代战争讲究师出有名,无论谁要发动战争就必须有个名目,有了名目以后开战的这个军队才叫做正义之师。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留下了诸多经典的千古檄文名篇。
古人起义的时候,总会写一篇檄文,细数对方的各种罪行,以昌明自己起义的正义性。这就叫'师出有名'。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出自《汉书·朱博传》:“合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
图片
《喻巴蜀檄》
汉·司马相如
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屈膝请和。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bó)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宾之,发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币帛,卫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今闻其乃发军兴制,警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之爵,位为通侯,居列东第,终则遗显号于后世,传土地于子孙。行事甚忠敬,居位安佚,名声施于无穷,功烈著而不灭。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贼杀,或亡逃抵诛,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然此非独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悌以不教之过。方今田时,重烦百姓,已亲见近县,恐远所溪谷山泽之民不遍闻,檄到,亟下县道,使咸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
图片
【译文】
告知巴郡、蜀郡太守:周边少数民族不顺从朝廷搞对立,却没有受到军事打击已经很长时间了,还时常侵犯边境,使官吏劳苦。当今皇上登位,体恤安慰天下百姓,团结稳定中原内陆,然后发动并派出军队到北方征讨匈奴。匈奴王恐惧,拱手屈服,下跪求和。康居等西方属国,即使需要中介语言翻译才能沟通,也请求来朝廷庆贺,毕恭毕敬地跪拜进献贡礼。于是转移军队东征,致使闽越王被弟弟杀掉;又乘势向右攻下南越,南越王派太子来朝廷作人质。南方西方各少数民族的君长不断效力进贡,不敢懈怠,伸长脖子踮起脚跟,人人仰慕倾心,竞相争先归顺,都想被使唤;只因路途遥远,山川阻隔很严重,不能亲自来朝拜。不顺从的已被讨伐,然而表现好的还没奖赏,所以派中郎将唐蒙去礼节性访问西南各少数民族君长。在巴郡、蜀郡征招士兵各五百名,只是去搬运作为礼品的财物和保卫使者以防意外,并没有军事行动和投入战斗的忧患。现在听说他却启用了军事法则,使青年惊惧,老人忧虑;州县又擅自派人去转运粮食和缴纳物。这些都不是皇上的旨意。另一方面,应征的人有的逃跑,有的自杀,这表明他们缺乏作普通百姓的品德。
边境地方的人,一听说烽火燃起,就都拿上弓箭骑马奔赴,或扛着武器跑来,汗水不断线淌流,还唯恐落后。他们顶着刀口,冒着飞箭,义无反顾,还主动献计献策,计策也神速见效,人人心怀愤怒,如报个人仇恨。难道他们喜欢死讨厌生,不是中国籍的人,与巴蜀的人不同一个皇上吗?是他们考虑得深远,因而乐意尽老百姓的义务。因此有人立了功,得到封官职、授爵位的凭证,生前当公侯,住豪宅,死后留美名扬后世,传封地给儿孙。他们做事很忠实敬业,然后才能当官享受安乐,名声永远流传,功勋显著,永不磨灭。因此贤人君子肝脑涂原野,膏血润野草也不逃避。现在干点儿搬运礼品到南方的差事,就自杀或逃跑被杀,人死了又无好名声,被称为最蠢的人,还影响到父母也受羞耻,被天下人嘲笑。人的胸怀见识相差岂不是太远了吗?然而这不只是应征人的罪过,父兄教育没有率先垂范,子弟遵循教导就不会严谨,就缺少好品德和耻辱感;而且当地社会风气也不纯朴诚实,那些人被处罚、杀头,不也是应该的吗?
当今皇上忧虑使者唐蒙和郡县官吏像上述那样,担心不成器的愚民又是如此,所以派亲信使者把征招士兵的事明确告诉百姓,顺便用自杀逃跑是对朝廷不忠的罪名来斥责他们,用没教育好的过失来责怪乡村小吏。现在正值农忙时期,不想轻易召集人众,给农民添麻烦,已经亲自会见附近县的人,还担心远处高山深谷的人不能普遍知晓。这檄文一到,赶紧下发各县,让百姓都知道皇上的心意,希望不要疏忽。

《吕相绝秦》
先秦·左丘明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译文】
夏天四月初五,晋历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执政。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怀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襄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中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有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不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有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中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襄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孙,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战。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战。与东方贵国的联系不通的原因,正是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中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战。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又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请向你的左右执事布置清楚,使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秦将伐魏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译文】

秦王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后,夜里紧急拜会了孟尝君。对他说:“秦国就要攻打魏国,你为我想想策略,该怎么办?”孟尝君回答说:“如果有诸侯国来救援,那么魏国就不会有危险了。”魏王说:“我希望你去办好这件事。”魏王为孟尝君隆重地准备了一百辆车。

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您这借兵用来救助魏国之危。”赵王说:“我不会应允。”孟尝君说:“我之所以敢向您借兵,是因为我忠于大王您啊。”赵王说:“能说给我听听吗?”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不比魏国的强;魏国的军队也不比赵国的弱。

但赵国的疆域每年不受到危胁,百姓也没有因战事而死;而魏国的疆域年年受到危胁,百姓也每年都有因战事而死的,这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魏国在赵国的西侧为赵国竖了一道屏障。现在赵国不救援魏国,魏国就不得不与秦国歃血结盟。

赵国也就将与强大的秦国接界了,疆域也就将年年受到危胁,百姓也将年年有因战事而死的。因此我说我这样做是忠于大王您啊。”赵王于是答应了孟尝君的请求,为魏国出兵十万,战车三百辆。



隗嚣讨王莽檄》
《讨王莽檄》,作者隗嚣。隗嚣,甘肃人,出身陇右大族,知书通经,闻名于陇西,自称上将军,新朝末年形成了陇西割据势力。后来听从马援的建议,投靠光武帝,为了声讨王莽写下了千古名篇《讨王莽檄》。
【原文】
汉复元年七月己酉朔。己巳,上将军隗嚣、白虎将军隗崔、左将军隗义、右将军杨广、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郡卒正、连率、大尹、尹、尉队大夫、属正、属令:
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使民。
盖天为父,地为母,祸福之应,各以事降。莽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昔秦始皇毁坏谥法,以一二数欲至万世,而莽下三万六千岁之历,言身当尽此度。循亡秦之轨,推无穷之数。是其逆天之大罪也。

分裂郡国,断截地络。田为王田,卖买不得。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土作。发冢河东,攻劫丘垄。此其逆地之大罪也。

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复按口语,赤车奔驰,法冠晨夜,冤系无辜,妄族众庶。行炮格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袭以五毒。政令日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设为六管,增重赋敛,刻剥百姓,厚自奉养,苞苴流行,财入公辅,上下贪贿,莫相检考,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人,工匠饥死,长安皆臭。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越,西侵羌戎,东摘濊貊。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馑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其死者则露尸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此其逆人之大罪也。

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莽,妻子颠殒,还自诛刈。大臣反据,亡形已成。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卫将军王涉,皆结谋内溃,司命孔仁、纳言严尤、秩宗陈茂,举众外降。今山东之兵二百余万,已平齐、楚,下蜀、汉,定宛、洛,据敖仓,守函谷,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兴灭继绝,封定万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驰命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橐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无负子之责。

图片

 《讨曹操檄》 

两汉·陈琳

《讨曹操檄》,作者陈琳。陈琳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董卓祸乱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董卓败亡,袁曹争雄,陈琳为袁绍写了这篇檄文。

陈琳在檄文中历数曹操罪状,指控曹操'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陈琳这篇檄文写得理直气壮,将罪行加在曹操头上,激发了天下人的公愤,让袁绍抢占了舆论先机,据说这篇檄文传到曹操手上,曹操吓得连头都不疼了。

意外的是,后来袁绍去世后,邺城失守,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居然爱其才而不咎,陈琳大骂曹操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重用。

【原文】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袅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瓚,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会其行人发露,瓚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今乃屯据敷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票炭,有何不灭者哉?

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给与,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图片
【译文】
左将军兼豫州刺史、郡国相守:我听说英明的国君考虑危难以制定应变的措施,忠臣仔细分析灾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所以不同于一般的人才能做出不同于一般的事,有不同于一般的事然后才能建立不同于一般的功业。所谓非常,也就是不是平常人所能比拟的意思。过去,秦国一度非常强大,秦二世却昏弱无能,造成了赵高专权,任凭赵高发号施令,大臣不敢随便劝谏的局面。终于引发了秦二世在望夷宫被杀,祖宗的功业毁于一旦的事情。这种大耻大辱,将永远成为后世为国者的教训。在吕后晚年,她的侄儿吕产、吕禄专权,在内总领南北二军,在外统治梁赵之地,权势倾国,无人能与之抗衡。他们犯上又欺下,使得朝廷内外,人人寒心。周勃和刘章因不能忍受吕氏的专权,便发兵讨逆,重新尊立刘氏。所以才有今天的王道兴隆,光明显融。这是大臣图危制变的最好的例证。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是宦官曹腾,曾与左悺、徐璜等人恃宠作孽,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父亲曹嵩,从外人讨要来孩子自己带养,用不义之财来买官职,用车子装着黄金宝玉,送给那些掌权者,以致能窃据高位。曹操是赘于宦官家的人遗留下来的丑类,本来就没有好的品德,轻浮锐躁,好生祸端。袁幕府督导军队如鹰之奋扬,欲起兵扫除奸孽,恰遇董卓侵犯他人的职守,祸乱国家。于是袁幕府挥军东进,广泛收罗天下英才,弃瑕录用。所以就与曹操共同商量退敌,并交给他一支部队击敌,原以为他颇具才干,可委以重任。无奈他愚昧轻佻,缺乏谋略。轻率进军,却很快便败下阵来,损兵折将,自己也受了伤,只得如丧家之犬似地逃遁。幕府再一次分拔精锐部队给他,希望他能补救自己的失败,并上表推荐担任东郡的地方官,兼任兖州刺史,之所以让他拥有实权,实在是希望他有一个克敌制胜的机会。可没有想到曹操竟以此为资本、横行霸道,任意胡作非为。残害百姓,谋诛贤能。已故的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仗义直言,结果被曹操杀害,家族一并遭殃,从此,知识阶层愤怒嫉恨,老百姓怨气冲天,一人奋臂高呼,全州齐声响应。所以,他自己在徐州被击败,接着又受到了吕布的重创。进退无奈,失去凭据。袁幕府出于加强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力量的考虑,不但没有成为吕布等人中的一员,反而起兵帮助他讨伐吕布,打得吕布狼狈逃窜,把曹操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并恢复了他一方诸侯的地位。从这件事上来看,袁幕府对兖州的老百姓没有功德,对曹操个人而言却是有恩德的。
后恰逢皇上返回洛阳,众多军阀互相厮杀,当时冀州又遭到公孙瓒的进攻,幕府无暇离开自己的岗位。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到曹操那儿去,劝他好好维修被战争损坏了的宫殿及祖宗的庙宇,并担负起保卫皇上的重担。曹操却肆意胡为,胁持皇上迁到许昌,自己总领省禁,冒犯皇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内外专权。赏与罚凭自己的心意,杀戮只凭自己的一张嘴说了算。他所喜爱的人则连五服内的亲戚也跟着沾光,他所恨的三族皆不能幸免于难。聚在一起谈论者则公然杀戮,心怀不满者则在暗中除掉。百官受压制不敢讲话,国人慑于暴政,敢怒不敢言。尚书的职责只剩下记朝会这一件事,百官也只是充数而已。太尉杨彪,曾历任司空、司徒二职,在百姓中很有名望。只因与曹操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曹操便对他用尽了刑罚,根本无视朝纲国法。还有议郎赵彦,忠言直谏,很多有益的建议均被皇上采纳,并受到皇上的奖励。曹操为了达到迷惑皇上的目的,杜绝大臣的进谏之路,就擅自将赵彦除死,而不向皇上请示。再有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陵寝十分尊贵,对他陵墓上的树木都应持肃穆恭谨的态度。可曹操则不然,他竟派人去挖掘梁王的坟墓,敲破棺材,掠夺里面的财宝。直到现在皇上及百官一想到这件事就止不住眼泪纵横,甚至老百姓也忍不住长吁短叹。曹操又设置了挖坟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两个官职,所过之处,陵墓毁坏无遗,使得骸骨遍野。曹操虽自处三公之位,却施行暴政,玷污国家,凌辱百姓,人鬼皆不免于他的毒害。加上他的苛刻残酷,严刑峻法,到处充满了陷井,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被他致罪的可能。所以兖、豫二州有无法生存的百姓,帝都有切齿的怨恨。
纵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酷烈无道之臣,没有超过曹操的。袁幕府正在讨伐公孙瓒,还没有来得及休整,且他宽宏大量,希望曹操能够改正前恶,悔过自新。可是曹操豺狼野心,图谋不轨,妄想摧折国家栋梁,使汉室孤弱,且除灭忠正之人,充分暴露出其凶残的品性。当初讨伐公孙瓒时,公孙瓒凭险抵抗,与我军整整相持了一年,曹操则趁火打劫,表面上说发兵助袁幕府,暗中却与公孙瓒勾结。袁幕府对曹操怀抱信任,竟听信曹操引兵至黄河,恰逢曹操派往公孙瓒处的使者被发现,而公孙瓒亦已被诛。致使曹操的阴谋未能实现。接着,我大军扫荡西山,屠各和左校皆认输,且送来人质和贡品,并争当前锋,致使我军很快荡除了这一山贼寇。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敢贸然行动,只能连夜逃跑,占据敖仓,并妄图以黄河作为第一道防线,不自量力地与袁幕府一较高低。袁幕府托当今皇上的福,英武无比,拥有兵卒百万,匈奴的铁骑数千,战士骁勇,弓强弩劲,转眼间越过太行山,渡过济河、漯河。现有黄河作为屏障,宛、叶二县为后盾,且士气高涨,大有不可遏止之势,有这样一支军队,何战不胜?
另外,曹操的将士中,有作战能力的都是来自幽、冀二州,好多都是袁幕府的老部下。由于久离故乡,他们的思家之情越来越浓,以至于眼泪纵横,向北遥望故乡。其余从兖、豫二州来的将士及从吕布、张扬处俘虏来的部下,都是被迫跟着曹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其实他们心中是很痛恨曹操的。只要我大军一到,进军的鼓声一响,并为来降者留条生路,我相信不需动一刀一枪,曹军即会土崩瓦解。当今汉室软弱,国家政纲松懈,朝廷没有一个得力的辅佐之臣,将帅中也无英勇善断之人。皇城之内,由于曹操的高压政策,使一些贤能之士皆垂头丧气,委靡不振。即使有人想为汉室效忠,也不能有所作为。加上曹操在皇宫周围设了七百精兵,名义上是保卫皇上,其实是把皇上囚禁起来,我恐怕曹操篡逆的念头,就是在此时产生的。这正是忠臣肝胆涂地,为国效忠的大好时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曹操又假托皇帝的命令,发派军队威胁边远州郡,这实在是一种使敌寇强,使天子弱,违背众人心意的做法。名义效忠汉室,实则相反,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如果是明智的根本就不会这么做。过几天幽、并、青、冀四州的大军就要出发,荆州的刘表和建忠将军张绣见到我们的信后,也会协同作战。各州郡也都在整顿军马,罗列在各自的边境,都将奋其英勇,共同匡扶汉室,伟大的功业就要建成了。谁能得到曹操的首级,将获得五千户侯的封号,加上五千万钱的奖赏,曹操的部将及士兵有愿意投降的,一概宽恕。广泛宣扬我们的恩德信义,布告天下,使天下人皆知道当今皇上危难的处境。务必按照法律执行。

《与陈伯之书》

南朝梁·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腼颜借命,腼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译文】

“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一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

“我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但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朱、张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

“现在圣明的梁朝廷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来。您是都清楚的,不需我再一一细说了。皇上缓和刑法申明恩德,法网宽疏得连吞船的大鱼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现在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与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予子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

此信主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况来劝说陈伯之回归梁朝。信中先赞扬了他的功绩和才华,然后指出他现在投降北朝的卑鄙和无耻,最后又用梁朝的宽大政策和家族亲情来打动他,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重返故国。

讨隋炀帝檄文

《为李密檄洛州文》

 隋·祖君彦

祖君彦这个人和骆宾王比,名气小了很多,很多读者不认识他。其实他是隋朝晚期的一个大才子。

祖君彦,范阳狄道(今河北容城)人,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北齐宰相祖珽。祖珽,字孝征,史书上说他'神情机警,词藻遒逸','凡诸伎艺,莫不措怀,文章之外,又善音律,解四夷语及阴阳占侯,医药之术尤是所长',由此可见,这个人是个很有才华的大才子。而且他官也当得大,在北齐,可谓权倾朝野。

但是,祖珽品行不好。北齐名将斛律光看不起祖珽的为人,骂他是'多事乞索小人,欲作何计数!'此事被祖珽知道后,便怀恨在心,暗中寻找机会报复。

斛律光是北齐的功臣,他战功卓著,多次击败北周的进犯,是保卫北齐江山的柱石。北周政权得知祖珽和斛律光有仇,便采取反间计,派人到北齐都城散布谣言: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斛律光字明月)
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祖珽听到这四句谶语后,大喜,认为可以将斛律光置之死地了。他暗中指使人,把这些谶语上奏北齐后主高纬。高纬询问祖珽,祖珽便添油加醋,说了很多斛律光的'不臣'之举。于是,高纬下令'尽灭其族'。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冤杀了。

北齐也因此被北周所灭。周武帝在灭北齐后,曾感叹说'此人(斛律光)若在,朕岂能至邺!'所以,祖家在北齐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名声不好。
杨坚代替北周称帝,建立隋朝。

祖珽的儿子祖君彦此时也到了为官之年。祖君彦和当时著名大臣薛道衡有深交。而薛道衡深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薛道衡赞赏祖君彦的才学,有一次,他向隋文帝举荐祖君彦。隋文帝问这个人的家世。当他得知祖君彦是祖珽的儿子后,惊讶地说:'难道就是那个冤杀了斛律光的祖珽吗?这种人的儿子我是不会用的。'( '是非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无用之' )

祖君彦就这样无缘进入朝廷中枢。对此,他怀恨在心,非常气愤。隋炀帝时,祖君彦被授予东平书佐、检校宿城令职。这是很小的官,祖君彦根本看不上眼。史书上说他'常郁郁思乱'。

【原文】
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玄,爱育黔首,乾乾终日,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而愧之;一夫有罪,遂下车而泣之。谦德轸于责躬,忧劳切于罪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穷于丹穴,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治致升平,驱之仁寿。是以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未有暴虐临人,克终天位者也。
隋氏往因周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宝,胠箧以取神器。及缵承负扆,狼虎其心,始曀明两之晖,终干少阳之位。先皇大渐,侍疾禁中,遂为枭獍,便行鸩毒。祸深于莒仆,衅酷于商臣,天地难容,人神嗟愤!州吁安忍,阏伯日寻,剑阁所以怀凶,晋阳所以兴乱,甸人为罄,淫刑斯逞。夫九族既睦,唐帝阐其钦明;百世本枝,文王表其光大。况复隳坏盘石,剿绝维城,脣亡齿寒,宁止虞、虢?欲其长久,其可得乎!其罪一也。
禽兽之行,在于聚麀,人伦之体,别于内外。而兰陵公主逼幸告终,谁谓敤首之贤,翻见齐襄之耻。逮于先皇嫔御,并进银环;诸王子女,咸贮金屋。牝鸡鸣于诘旦,雄雉恣其群飞,衵衣戏陈侯之朝,穹庐同冒顿之寝。爵赏之出,女谒遂成,公卿宣淫,无复纲纪。其罪二也。
平章百姓,一日万机,未晓求衣,昃晷不食。大禹不贵于尺壁,光武不隔于支体,以是忧勤,深虑幽枉。而荒湎于酒,俾昼作夜,式号且呼,甘嗜声伎,常居窟室,每藉糟丘。朝谒罕见其身,群臣希睹其面,断决自此不行,敷奏于是停拥。中山千日之饮,酩酊无名;襄阳三雅之杯,留连讵比?又广召良家,充选宫掖,潜为九市,亲驾四驴,自比商人,见要逆旅。殷辛之谴为小,汉灵之罪更轻,内外惊心,遐迩失望。其罪三也。
上栋下宇,著在《易》爻;茅茨采椽,陈诸史籍。圣人本意,惟避风雨,讵待朱玉之华,宁须绨锦之丽!故璇室崇构,商辛以之灭亡;阿房崛起,二世是以倾覆。而不遵古典,不念前章,广立池台,多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丹墀,蔽亏日月,隔阂寒暑。穷生人之筋力,罄天下之资财,使鬼尚难为之,劳人固其不可。其罪四也。
公田所彻,不过十亩;人力所供,才止三日。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而科税繁猥,不知纪极;猛火屡烧,漏卮难满。头会箕敛,逆折十年之租;杼轴其空,日损千金之费。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西蜀王孙之室,翻同原宪之贫;东海糜竺之家,俄成邓通之鬼。其罪五也。
古先哲王,卜征巡狩,唐、虞五载,周则一纪。本欲亲问疾苦,观省风谣,乃复广积薪刍,多备饔饩。年年历览,处处登临,从臣疲弊,供顿辛苦。飘风冻雨,聊窃比于先驱;车辙马迹,遂周行于天下。秦皇之心未已,周穆之意难穷。宴西母而歌云,浮东海而观日。家苦纳秸之勤,人阻来苏之望。且夫天下有道,守在海外,夷不乱华,在德非险。长城之役,战国所为,乃是狙诈之风,非关稽古之法。而追踪秦代,板筑更兴,袭其基墟,延袤万里,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其罪六也。
辽水之东,朝鲜之地,《禹贡》以为荒服,周王弃而不臣,示以羁縻,达其声教,苟欲爱人,非求拓土。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石田得而无堪,鸡肋啖而何用?而恃众怙力,强兵黩武,惟在并吞,不思长策。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遂令亿兆夷人,只轮莫返。夫差丧国,实为黄池之盟;苻坚灭身,良由寿春之役。欲捕鸣蝉于前,不知挟弹在后。复矢相顾,髽而成行,义夫切齿,壮士扼腕。其罪七也。
直言启沃,王臣匪躬,惟木从绳,若金须砺。唐尧建鼓,思闻献替之言;夏禹悬鞀,时听箴规之美。而愎谏违卜,蠹贤嫉能,直士正人,皆由屠害。左仆射、齐国公高颖,上柱国、宋国公贺若弼,或文昌上相,或细柳功臣,暂吐良药之言,翻加属镂之赐。龙逢无罪,便遭夏癸之诛;王子何辜?滥被商辛之戮。遂令君子结舌,贤人缄口。指白日而比盛,射苍天而敢欺,不悟国之将亡,不知死之将至。其罪八也。
设官分职,贵在铨衡;察狱问刑,无闻贩鬻。而钱神起论,铜臭为公,梁冀受黄金之蛇,孟佗荐蒲萄之酒。遂使彝伦攸篸,政以贿成,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积薪居上,同汲黯之言;囊钱不如,伤赵壹之赋。其罪九也。
宣尼有言,无信不立,用命赏祖,义岂食言?自昏主嗣位,每岁行幸,南北巡狩,东西征伐。至如浩亹陪跸,东都守固,阌乡野战,雁门解围。自外征夫,不可胜纪。既立功勋,须酬官爵。而志怀翻覆,言行浮诡,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商鞅之颁金,同项王之剚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坡,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仇怨。至于匹夫蕞尔,宿诺不亏,既在乘舆,二三其德。其罪十也。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四维不张,三灵总瘁,无小无大,愚夫愚妇,共识殷亡,咸知夏灭。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是以穷奇灾于上国,猰暴于中原。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百姓歼亡,殆无遗类,十分为计,才一而已。苍生懔懔,咸忧杞国之崩;赤子嗷嗷,但愁历阳之陷。且国祚将改,必有常期,六百殷亡之年,三十姬终之世。故谶箓云:“隋氏三十六年而灭。”此则厌德之象已彰,代终之兆先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况乃搀抢竟天,申繻谓之除旧;岁星入井,甘公以为义兴。兼朱雀门烧,正阳日蚀,狐鸣鬼哭,川竭山崩。并是宗庙为墟之妖,荆棘旅庭之事。夏氏则灾衅非多,殷人则咎征更少。牵牛入汉,方知大乱之期;王良策马,始验兵车之会。
今者顺人将革,先天不违,大誓孟津,陈命景亳,三千列国,八百诸侯,不谋而同辞,不召而自至。轰轰隐隐,如霆如雷,彪虎啸而谷风生,应龙骧而景云起。我魏公聪明神武,齐圣广渊,总七德而在躬,包九功而挺出。周太保、魏公之孙,上柱国、蒲山公之子。家传盛德,武王承季历之基;地启元勋,世祖嗣元皇之业。笃生白水,日角之相便彰;载诞丹陵,大宝之文斯著。加以姓符图纬,名协歌谣,六合所以归心,三灵所以改卜。文王厄于羑里,赤雀方来;高祖隐于砀山,彤云自起。兵诛不道,《赤伏》至自长安;锋锐难当,黄星出于梁、宋。九五龙飞之始,天人豹变之初,历试诸难,大敌弥勇。上柱国、司徒、东郡公翟让功宣缔构,翼亮经纶,伊尹之佐成汤,萧何之辅高帝。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柱国、历城公孟暢,柱国、绛郡公裴行俨,大将军、左长史邴元真等,并运筹千里,勇冠三军,击剑则截蛟断鰲,弯弧则吟猿落雁。韩、彭、绛、灌,成沛公之基;寇、贾、吴、冯,奉萧王之业。复有蒙轮挟辀之士,拔距投石之夫,骥马追风,吴戈照日。魏公属当期运,伏兹亿兆。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遂起西伯之师,将问南巢之罪。百万成旅,四七为名,呼吸则河、渭绝流,叱咤则嵩、华自拔。以此攻城,何城不陷;以此击阵,何阵不摧!譬犹泻沧海而灌残荧,举昆仑而压小卵。鼓行而进,百道俱前,以今月二十一日届于东都。而昏朝文武、留守段达等,昆吾恶稔,飞廉奸佞,久迷天数,敢拒义兵,驱率丑徒,众有十万,回洛仓北,遂来举斧。于是熊罴角逐,貔虎争先,因其倒戈之心,乘我破竹之势,曾未旋踵,瓦解冰销,坑卒则长平未多,积甲则熊耳为小。达等助桀为虐,婴城自固,梯冲乱舞,徒设九拒之谋;鼓角将鸣,空凭百楼之险。燕巢卫幕,鱼游宋池,殄灭之期,匪朝伊暮。然兴洛、虎牢,国家储积,我已先据,为日久矣。既得回洛,又取黎阳,天下之仓,尽非隋有。四方起义,足食足兵,无前无敌。裴光禄仁基,雄才上将,受脤专征,遐迩攸凭,安危是托,乃识机知变,迁殷事夏。袁谦擒自蓝水,张须陀获在荥阳,窦庆战没于淮南,郭询授首于河北,隋之亡候,聊可知也。清河公房彦藻,近秉戎律,略地东南,师之所临,风行电击。安陆、汝南,随机荡定;淮安、济阳,俄然送款。徐圆朗已平鲁郡,孟海公又破济阳,海内英雄,咸来响应。封民赡取平原之境,郝孝德据黎阳之仓,李士雄虎视于长平,王德仁鹰扬于上党。滑公李景、考功郎中房山基发自临渝,刘兴祖起于白朔,崔白驹在颍川起,方献伯以谯郡来,各拥数万之兵,俱期牧野之会。沧溟之右,函谷以东,牛酒献于军前,壶浆盈于道路。诸君等并衣冠世胄,杞梓良才,神鼎灵绎之秋,裂地封侯之始,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宜各鸠率子弟,共建功名。耿弇之赴光武,萧何之奉高帝,岂止金章紫绶,华盖朱轮,富贵以重当年,忠贞以传奕叶,岂不盛哉!
若隋代官人,同吠尧之犬,尚荷王莽之恩,仍怀蒯聩之禄。审配死于袁氏,不如张郃归曹;范增困于项王,未若陈平从汉。魏公推以赤心,当加好爵,择木而处,令不自疑。脱猛虎犹豫,舟中敌国,夙沙之人共缚其主,彭宠之仆自杀其君,高官上赏,即以相授。如暗于成事,守迷不反,昆山纵火,玉石俱焚,尔等噬脐,悔将何及!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译文】

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最终人类诞生,天下百姓都需要有一个人来管理他们,被称为君主,作为天下万民的主宰。所以上古时代在伏羲、神农、轩辕黄帝、颛顼等首领之后,唐尧、虞舜、大禹、商汤这些君主,没有不畏惧上天,恭敬天地各路神祗的,这些君主都是爱护百姓,勤政国事,整日小心翼翼,处理政务都如履薄冰,深怕稍有闪失让天下百姓们遭殃。所以这些上古贤君们,对天下百姓们丢失一件东西都诚惶诚恐,感觉心中愧对百姓;如果天下人中有一个罪犯出现,也立即下车哭泣。这些上古贤君们都是谦恭自守,责己胜于责众,忧心劳神,时常反省。所以普天下之下,蟠木在西方流沙之地耸立,在北方的大漠戈壁中都有修道人炼丹的洞府山穴,天下各地的百姓们没有人不拍击腹部,以应歌节,玩起击壤的游戏;到处都在挖井耕田,一派繁忙景象,四海升平,人们安居乐业,享尽天年。所以天下百姓们对这些上古贤君如同父母一样的敬爱,把他们奉为神明,因此这些上古贤君们才能够国运长久,盛世不衰。就没有出现过残暴不仁、虐害百姓,享国不长的暴君。

隋朝建立在周朝末年,隋帝杨坚预先就打算篡位,以妖言惑众图谋皇帝之位,最终窃取了周朝的天下。隋帝杨广在先皇杨坚在位期间,参与朝政,狼子野心已经暴露,只是先皇杨坚兼听不明,受到了迷惑,最终立了杨广当太子。等到先皇杨坚病重时,杨广在宫中侍候,做出了禽兽一般的罪恶行径,用毒药杀害了父亲杨坚,杨坚的下场比古代的被儿子弑杀的莒纪公还要悲惨,杨广比古代弑父的楚穆王熊商臣还要残忍,天地之间难以容忍这种禽兽不如的逆子,天地人神都在感叹愤狠!

就像古代卫庄公之子州吁怎能忍受自己的哥哥继承君主之位,上古商族的开国之君阏伯观测天象寻找太阳一样,蜀中之所以发生战乱,李氏之所以在太原起兵造反,是因为执掌刑狱的官员滥施刑罚,制造冤狱的原因。昔日上古时代天下和睦,是因为唐尧执政清明,百代之后,周文王仍然将唐尧的美德发扬光大。到了后世,即使看上去坚如磐石的国家也被毁灭了,繁华的城市都变成了人迹罕至,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下一个灭亡的国家就只有古代的虞国和虢国吗?如果想要国运长久,怎能这样处理国政呢?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一项大罪!

禽兽最为人类不耻的行径之一就是雄兽与雌兽群交滥交,人伦的根本,就在于父子母子内外有别。隋帝杨广妄图逼奸自己的亲妹妹兰陵公主,最终使得兰陵公主自尽;谁又知道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敤首的贤德呢,只看见了古代齐襄公与自己亲妹妹的乱伦之丑事。隋帝杨广在先皇杨坚在世时就勾引宫中的嫔妃,给她们送耳环手镯;并将各位王爷的女儿叫来藏在自己的府中淫乐。使得朝廷之上,就如同母鸡打鸣,公鸡像母鸡一样乱飞,解开衣服在朝堂上嬉戏,庄严的宫殿变成了如同匈奴单于的大帐一般。朝廷百官为了加官进爵,只要给杨广线上妻女就行了,朝廷公卿大臣们公开在朝廷淫乐,朝廷的纲纪不复存在。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二项大罪!

天下的百姓们,整天忙忙碌碌,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太阳落山了还没有吃饭,都是为了生计奔波。大禹治水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后汉光武帝起兵兴复汉室江山也不是为了自己,他们都是为天下百姓而勤勉任事,为了天下百姓的长远大计而忧虑。如今的隋帝杨广整日沉溺于酒宴,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歌舞之声彻夜不绝,经常住在地下藏酒的酒窖中,活着狼狈地睡在酿酒的粮食上。早朝时朝廷群臣很难见到杨广的身影,群臣希望见他一面,由此断定这样肯定不行,于是从此没有人再向他递送奏章了。传说中的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饮之,能醉千日,终日使人酩酊大醉,却没有留下美名;后汉末年割据荆州的刘表招贤纳士,有三雅之爵的美名传世,怎么可能与刘表相比呢?隋帝杨广又广选天下良家女子充实后宫;有藏身在东都洛阳的市场中,亲自驾驶驴车,自己比作商人,经常留宿旅馆。比起隋帝杨广的所作所为,商纣王就不应该受到谴责,后汉孝灵皇帝的罪过就更小了,隋帝杨广让朝廷内外惊心,天下各地远近的人们感到失望。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三项大罪!

《易·系辞下》上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自古宫殿房舍的结构早有定制,所用的木材石料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上古圣人规定这些的本意是宫殿房舍盖的只要能够遮风挡雨就行,不需要用珠宝玉器装饰,也不需要用丝绸锦缎的华丽布置!商纣王因为宫室过于华丽,用玉器装饰,崇楼危檐,所以灭亡;秦朝耗尽天下民力使得阿房宫平地而起,所以只传二世就覆灭了。隋帝杨广不遵从古代的典章制度,不吸取前朝的教训,到处广建宫室楼宇,亭阁池塘,用黄金玉石铺满地面,装饰皇宫门窗的是青色连环花纹,宫殿前的石阶上是朱红色的颜料,光华闪闪盖过过了日月的亮光,宫墙的厚度都可以隔绝了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为了建造这些宫殿,耗尽了天下的民力,用尽了天下的财富,使得鬼神都感到为难,何况是人呢。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四项大罪!

天下百姓一个人可以负担最多十亩土地的赋税;一个劳动力出动给国家服劳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天。所以自古以来,历代朝廷都实行轻徭薄赋,不剥夺百姓的农时,让天下财富宁可积存在民间。不要收缴来藏在官府官仓中。隋帝杨广如今征收的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没有限度。就像大火一次次的燃烧,盛酒的器皿已经漏了,难以装满。朝廷用大箕收取租税,以苛敛疯狂掠夺民财,一年就要征收十年的田赋;织布机上的杼轴两个零件一天就被用坏了,一天就要耗尽一千金的费用。现在天下百姓父母不能保全孩子,夫妻之间互相嫌弃,有万户人口的城镇如今已经空了,千里之内没有了人烟,蜀中的王孙公子富贵人家,都变成了赤贫人家;东海郡的糜氏家族都变成了后汉孝文皇帝时相面大师邓通预言中的鬼魂了。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五项大罪!

上古时代的贤王们,按照占卜出来的日期,巡视天下,征讨四方蛮夷,唐尧和虞舜时代每五年一次,到了周朝每十年一次。在巡视和征讨过程中,君主们就应该亲自问询民间百姓的疾苦,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为了这些行动,朝廷必定要准备酒食,各地方官员要准备接待的礼物,年年游历各地,每个地方都要停留,跟随的臣子们疲惫不堪,各地供应接待的官员也是非常辛苦。天上下着大雨,地上刮着狂风,巡视时私下里比赛谁的马跑得快;路上留下的车轮的辙印,和马蹄的痕迹,在天下各处游荡。就如同秦始皇的心思一般没有停止的意思,又像周穆王的做法一样意犹未尽。周穆王当初宴请西王母整日歌舞不休,又为了到东海观看日出,千里奔波去了东方。天下百姓为了这些君王们的巡游,整日里忙于上缴各种贡品,百姓盼望明君来解脱他们的苦难。如果天下存在大道,君主英明神武,四处的蛮夷部族就不敢来侵扰中原,守卫江山社稷的不是险要的地形,而是君主的德行。中原北方的长城,是战国时代开始修建的,这是一种狡猾奸诈、投机取巧的做法,不是上古时代贤明君主的治国之法。这个做法到了秦朝,更加变本加厉,朝廷大兴土木,在战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绵延万里,使得天下百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百姓心中的怨恨积满了山谷,号哭的声音震动天地,如今的隋帝杨广正如秦始皇一般。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六项大罪!

辽河以东,是朝鲜的地方,上古时代的古籍《禹贡》中说了那是一块蛮荒之地,周朝时候就放弃了,只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让当地人服从中原朝廷的教化,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中原王朝,这样就可以了,不要求这个地方一定要归入中原版图之内。再强劲的弓弩,在射程之外剪头也不能穿透鲁地所产的薄薄的绸缎;再大的狂风,在它的风力已经非常弱小的时候,又怎能吹起羽毛呢?满是石头的田地即使得到没有什么用处,鸡的肋骨就是吃到嘴里也没有滋味吧?隋帝杨广依仗中原王朝人口众多,军力强大,穷兵黩武,只想着尽快吞并朝鲜,没有长远的打算。兵者本就是国家的大事,就像烈火一样,控制不好,非常容易烧到自己。于是就这一道圣旨,让普天下的黎民百姓无数人是有去无回。古代吴王夫差使得国家灭亡的源头,就是他搞的黄池之盟;十六国时代的前秦皇帝苻坚身死国灭的原因就是发动了对东晋的寿春之战。只想着捕捉鸣叫的蝉,却没有想手里拿个弹弓。征讨朝鲜的隋朝军队里,人人手拿弓弩,互相观望,因为失去丈夫,办丧事麻束住头发的妇女们的人数众多都排成行了,仁义之士切齿痛恨,壮士们都扼腕叹息。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七项大罪!

君主们只有接受臣子的直言进谏,才能使得天下土地物产丰富;臣子们只有对国家忠心耿耿,不顾自身安危,才能使国家强大。就像木头一定要像绳子一样直的才是好木材,黄金只有经过了淬火锻炼才是真金。所以上古贤王唐尧在宫门前设立了大鼓,臣民如果有人想要向他进谏就敲响大鼓;夏禹在宫门外放置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一是为了能够时常听到臣子百姓们的规劝之言。隋帝杨广却刚愎自用,不听进谏直言,只信占卜之说,嫉贤妒能,正直忠诚的人都被害死了。左仆射、齐国公高颖,上柱国、宋国公贺若弼,这两位或者是文曲星下凡的一代名相,或者是如同汉朝周亚夫一样的名将,就因为向杨广进谏,结果都被无端赐死。夏朝的忠臣龙逢没有罪过,却被暴君夏桀处死;商朝的两位王子是多么无辜之人,却被暴君商纣王杀害。君主这样行事,只能是让天下的君子们收回舌头,贤能之士闭上嘴巴。隋帝杨广指着太阳与它比谁更加光辉,用箭射向苍天,连上天都敢欺辱,根本不明白国家就要灭亡了,自己就要身死了。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八项大罪!

自古以来,朝廷分设官职,最重要的就是选拔任用是否公正;察问刑狱,不管犯人是什么身份。只要选拔任用官职和察问刑狱和钱财扯上关系,国家公事与铜臭联系在一起,就像后汉外戚梁冀接受行贿之人送的用黄金制作的蛇,就像后汉时的孟佗给当权的宦官张让送上美酒,得任凉州刺史。这样做使得朝廷纲纪荡然无存,天下的政事都有贿赂才能办成,君子都在市井中,小人却都占据了朝廷中的高位。这样的国家形势,就如同前汉大臣汲黯说的犹如坐在即将燃烧的柴堆上,天下行贿受贿之风气就像后汉赵壹写的《刺世疾邪赋》中描述的一样。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九项大罪!

孔夫子说过,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没有信义就没有办法立于天地之间,这样在祭祀祖先时,不是食言又是什么呢?自从隋帝杨广这个昏君即位以来,每年都要出去巡游,在南北各地巡视,在东西各处征讨,比如像到青海的大通河一带作战,比如营建东都,又比如在阌乡进行野战,在雁门关解突厥之围。为了这些征讨,征发天下的民夫不计其数。对于从军的人们来说,既然建立了功勋,朝廷就必须给以加官进爵的赏赐。而隋帝杨广这个昏君心怀鬼胎,反复无常,不愿给有功之人加官进爵,只有在国家危急时出高额赏金招徕勇士,一旦国家的危险解除,立刻就恢复原样,一两黄金一寸绸缎都不愿赏赐给有功之人,和古代商鞅变法时的做法大相径庭,倒是很像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把官印在手中摸来摸去,棱角都快要磨平了也不愿意给封了官职的功臣们。在美味的鱼饵诱惑下,肯定能够钓到鱼;爱惜财帛,舍不得重赏,却要求人们为朝廷出死力,就好像推着圆石上坡,在没有比这难以办到的事了。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人不对此深恶痛绝的。至于对待天下百姓以及边远地区的属国,从来都毫无信义,作为皇帝,没有一点德行可言。

这是隋帝杨广的第十项大罪!

有以上这些大罪中的一项,或许还不至于亡国。现在天下各地,周围各部族无论大小,天下百姓无论聪明还是愚蠢,全都已经明白,隋朝就像夏商末年一样即将灭亡了。砍尽南山的竹子做成竹简,也写不完隋帝杨广的罪行;把东海的水全部引来也洗不掉隋帝杨广的罪恶。这是上天把大祸降临到人间,把野兽降生到了世上,天下各地被贪官污吏们祸害,四海之内就像是被蛇蝎毒害一样,百姓没有一点活路了,死伤殆尽,十个人中只有一两个人能活下来。天下苍生担心受怕,都忧虑国家就像古代的杞国一样崩溃;仁人志士都在担心国家的都城就像西楚霸王项羽的历阳成一样陷落。

一个国家的国运不会永久存在,都有期限,商朝六百年灭亡,周朝传了三十代君主后也灭亡了。所以天下早有预言说:“隋朝享国三十六年就灭亡。”这就是上天已经厌恶了隋朝,国家兴衰更替的预兆出现了。上天不分亲疏远近,天下只会让有德之人占据,况且天象已经示警,现在东都城的朱雀门被大火烧毁了,正午时分竟然发生了日蚀,狐狸鸣叫,恶鬼哭泣,河流干涸,山陵崩塌,宗庙即将成为废墟,荆棘丛生。夏朝灭亡时天下灾难不断,商朝人也不接受教训。天上的牵牛星进入了银河中,才知道大乱将至;王良策马出现了,才明白天下即将有战祸开启,现在天下百姓要发动革命,并没有违反天道,在孟津誓师出征,天下的三千个封国,八百位诸侯,不约而同汇集到了一起。战车轰鸣,如同雷霆一般,战马嘶叫如同龙啸虎吼。

我瓦岗军魏公李密,英明神武,品行高洁,功勋卓著。他是前朝周朝太保魏公的孙子,上柱国、蒲山公之子,家庭给他遗传了美好的品德,就像是周武王传承了周文王的基业;就像是历代的第二世皇帝继承了开国皇帝的功勋和业绩。天地之间各种祥瑞和符书都应验在魏公李密身上,所以天下英雄才能心悦诚服的归顺。当初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朱雀从东方妃来;前汉高祖皇帝隐身在砀山时,彤云从那里升起。发兵是为了诛杀无道昏君,帝王受命的符瑞已经到了长安城;征讨昏君的兵锋天下无人能阻挡,帝王之星出现在梁州宋州两地上空。九五之尊在登上皇帝之位的开始,也是天地人间变动最大的时候,要经过无数的磨难,遇到大敌时会更加英勇。上柱国、司徒、东郡公翟让首创了瓦岗军的基业,功勋卓著,就如同古代的贤臣伊尹辅佐商王成汤,前汉的萧何辅佐汉高帝刘邦那样建功立业。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柱国、历城公孟畅,柱国、绛郡公裴行俨,大将军、左长史邴元真等人,都是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将才,弹门拔出宝剑就可以斩杀蛟龙和神龟,开弓放箭就可以射落树上的猿猴和天上的大雁。韩、彭、绛、灌四人,成就了汉高帝沛公刘邦的基业;寇、贾、吴、冯四人,辅佐后汉光武帝刘秀成就了帝业。我大军中还有能够手举起车轮和舟楫的力士,有能够远距离投掷巨石的勇士,军中的骏马神驹跑起来和风一样,将士们手中的刀剑举起来比太阳光还耀眼。

我瓦岗军魏公李密就是上应天命之人,注定是要统辖万民的。魏公李密身穿盔甲,率领大军跋山涉水,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就举起义旗,讨伐无道昏君。百万大军,如果一起呼吸则黄河、渭河全部断流,如果齐声呐喊则华山嵩山就自己倒塌了,用这样的大军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池攻不破呢?用这样的大军冲击敌阵,什么样的敌阵冲不破呢?就好像引来海水浇灭残火,举起昆仑山碾压小小鸡蛋一样。敲鼓时就前进,天下各路义军定于今月二十一日在东都洛阳城下汇集。而隋朝文武官员们,如同上古凶兽昆吾一样的恶人,如同古代奸臣飞廉一般的奸佞小人,不理天命的变化,负隅顽抗,放出监狱中的囚犯,人数有十万之众,自洛口仓北面前来东都,与我百万大军作战。于是我军就像熊罴、貔虎一般奋勇争先,敌军因为大多数人毫无斗志,都存有临阵倒戈之心,一经接战,立刻土崩瓦解,坑杀的士卒没有古代长平之战的多,遗留下的盔甲放不满熊耳山。

隋朝东都留守段达等人助纣为虐,拒孤城困守,在那里筹划守城的计谋,四处都是我军的鼓角之声,他们还妄想凭借坚城固守。燕国的巢穴中来了卫国的鸟儿,鱼儿游荡在宋国的池塘中,敌人的覆灭只在朝夕之间。隋朝的兴洛、虎牢两关,是国家重要的储积粮草之地,我已先占据多日了,然后又占据了黎阳仓,天下重要的粮仓仓,已经都不属于隋朝廷所有了。天下四方的义军,粮饷充足,前无拦阻,后无追兵。光禄大夫裴仁基,是一位具有雄才的上将,接受朝廷之命征讨义军,他明白天下情形,知道隋朝大势,于是顺应时势,加入义军。隋朝将军袁在蓝水被擒获,张须陀战死在荥阳,窦庆战死在淮南,郭询被斩首在河北,隋朝有朝廷知道这些人吧。

清河公房彦藻,发兵占据了东南之地,大军所到之处如同狂风闪电一般,安陆、汝南,已经荡平;淮安、济阳,前来归附。徐圆朗已平定鲁郡,孟海公又攻破济阳,天下的英雄全都来响应。封民赡攻取了取平原地区,郝孝德占据黎阳仓,李士雄在长平城外虎视隋军,王德仁在上党地区横行。滑公李景、考功郎中房山基从临渝地区发兵,刘兴祖兴起于白朔,崔白驹在颍川起兵,方献伯从谯郡前来,这些人各拥数万大军,一起前来汇集在东都城下。

东海以西,函谷关以东,天下百姓牵着牛羊,拿着酒坛前来劳军。各位公卿大臣都是世代官宦人家,书香门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在这国家动荡之际,正是你们建功立业,进而拜将封侯光耀后世的时候,你们应该顺应天命人心,参加义军,和我们一起建立功业。就像后汉开国名将耿弇投奔光武帝刘秀,前汉开国功臣萧何辅佐高帝刘邦,富贵荣华岂止只有金章紫绶,华盖朱轮,必定比他们还要荣耀,这难道不是一桩美事吗!

如果隋朝的各级官员们仍然选择效忠昏君,继续为他誓死顽抗到底,就像袁绍的谋臣审配为袁氏而死,不如学张郃投降曹操;就像项羽的谋臣范增为了项羽把自己忧虑而死,不如学陈平投奔刘邦。如果你们来投,魏公李密当以诚心相待,论功行赏,不会怀疑你们。脱离虎口来投奔,并且绑缚你们的上级来降,比必以高官厚禄相赠。如果执迷不悟,执意与我军为敌,大军到时,必定玉石俱焚,那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黄河南北,都知道我信誓旦旦的话语;天地日月都明白我的意思。

现在我军将檄文发至天下各处,望天下人都知道。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骆宾王

《讨武曌檄》,作者骆宾王。骆宾王乃“初唐四杰”之一。武则天废除了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临朝称制,徐茂公之孙徐建业在扬州起兵勤王救国。于是,谋士骆宾王为徐敬业撰写《讨武曌檄》号召天下。

骆宾王在开篇历数武则天之累累罪恶,并点明武氏乃亡国之祸根,从而道出讨伐武氏之必要性;再写起兵讨武之正义性;最后向敌方晓以赏罪诱胁。可谓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师出有名。

骆宾王综合运用对仗、用典、夸张等表现手法来烘托文章气势,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号召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成了千古名句!

看到檄文之后,武则天忍不住大喊:真奇才也!忙问左右,骆宾王是什么人,这样的人才为何不能为我所用?真没有想到,武则天一个女流之辈,竟然能有这样的胸怀!难怪她在乾陵为自己立了一个无字碑,任后世评说。


【原文】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译文】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当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了;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都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了;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了。
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像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被贬到哪里去了!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事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将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

《南明北伐檄文》

 张煌言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慨自李贼倡叛,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本藩奉天倡义,代罪吊民,卧薪尝胆,法古用兵。生聚教训,已逾十年。正朔难偏,仅存一线。兹者亲统大师,首取金陵,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尔伪署文武将吏,皆系大明赤子,谁非中国绅衿。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察其本怀,宁无隐忍?天经地义,华夷之辨甚明;木本水源,忠孝之良自在。至如辽人,受我朝三百年之豢养,遭逆虏三十载之摧残。祖父既受其刑毒,母妻甚被其宣淫。尔二三孤儿,尚为旗下之奴;百千弱女,竟作胡中之妇。报仇雪耻,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则张良报韩,先挥博浪之椎;朱序归晋,遂成淮淝之捷。或先机革面,或临敌改图。以全省全部来归者,不吝分茅裂土;以一邑一镇来归者,定与度地纪勋。或率兵而至,则论其众寡而照数授职;或洁身而来,则就其职掌而量材超擢。若蒙古、女真,世受国家抚赏之恩,原非一类,共在天地覆载之内,亦有同仇,无怀二心,视之一体。不但休屠归汉,名高日;且如回纥扶唐,烈光叶护矣。本藩仁义素著,赏罚久明。先机者有不次之赏,后至者有不测之诛。一身祸福,介在毫芒;千古勋名,争之顷刻。师不再举,时不再来,布告遐迩,咸使闻知。敬哉特谕!

【译文】

昔日五胡乱中华时,都是传一代最多传二代,他们所建立的政权就灭亡了。今天自辽东来的满人也应验了上天的预言,只有十六年的时间。这确实说明了天道循环,天下百姓人心还是思念明朝的。

自从李自成贼寇叛乱以来,天下丧乱,大地沉陷。建州女真人本是我大明朝的附属部落,曾经屡次发动挑衅,乘着李自成作乱,窃取了我大明江山。将我中华衣冠改变成了如同猪狗一般的服饰,中华河山从此陷落于北方夷狄之手。凡是尚有血性的人们,没有人不切齿痛恨满清朝廷的。

本藩奉天命倡义北伐,讨伐有罪的满清朝廷,拯救中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卧薪尝胆,学习古代名将用兵之道,吸取以前失败的教训,已十多年了。明朝正朔已经难以偏安一隅,国运仅存一线生机。

如今本藩亲率大军,决定首先攻占金陵,救生民出水火,回复中华汉官的威仪。你等伪满清朝廷的各级武官员将士,原来都是我大明赤诚的子民,地方绅士和读书人谁没有身穿我中华衣冠。只是因为当年时穷势屈,你等暂时委身臣服于满清朝廷,体察你们的本意,我知道你们难道不是在隐忍以待时机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华和夷狄的分别是非常明显的;木本水源,你们的忠孝仁义之心应该都在。

至于如满人,受我大明朝三百年的恩惠,却忘恩负义使得大明遭受三十年摧残压迫。我们的祖父已经受到满清朝廷的残害,我们的母亲妻子甚至被迫成为官妓被肆意奸淫。你们或者成为孤儿,沦为满清八旗属下的奴奴隶;你们中间的千百个弱女子,竟作了满人的妻妾侍女。你们要报仇雪耻,怎能等到其他时间;你们归正反邪,就在今日。


《元世祖下江南檄》

宅中图大,天开一统之期;自北而南,雷动六师之众。先谓吊民而伐罪,盖将用夏而变夷;欲制江浙以削平,极汝海隅而混一。
堪嗟此宋,信任非人,处之师相之尊,委以国柄之重。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贾充;谋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
不学无识,无术弄权,夸浒黄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续。承君之宠,如彼之专,贪天之功,确乎不拔。惜官爵以总宝货,苛条法以苦贤才。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溢涌。
藉鄙猥者伴食於庙堂,任反侧者失兵於边徼。恬视雷星之召异,罔闻水火之降灾。满朝皆其私人,用将因其重赂。用白扎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笔而容天讨之刑。
民心已离而不知,天命将革而未悟。方且贪湖山之乐,聚宝玉之珍,弗顾母死,夺制以贪荣,乃乘君宠,立幼而固位。以己峻功硕德,而自比於周公。
欺人寡妇孤儿,反不如於石莫杀而混海宇。振兵略地,随所向而宣皇威。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合宇宙以清宁,苏人民而镇抚。恩宽幼主以下,罪止元恶之身。
自今檄到,应守令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赏外,仍其官职。谨檄!

红巾军(致高丽王)讨元檄文

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饥者之得膏粱,病者之遇药石。

南村辍耕录卷一 元忽必烈-世皇下江南檄

世皇下江南檄,枚举贾似道无君之罪,宋国臣民其不诚服者与。其文曰:

宅中图大,天开一统之期;自北而南,雷动六师之众。先谓吊民而伐罪,盖将用夏而变夷;欲制江浙以削平,极汝海隅而混一。

堪嗟此宋,信任非人,处之师相之尊,委以国柄之重。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贾充;谋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不学无识,无术弄权,夸浒黄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续。承君之宠,如彼之专,贪天之功,确乎不拔。惜官爵以总宝货,苛条法以苦贤才。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溢涌。藉鄙猥者伴食於庙堂,任反侧者失兵於边徼。恬视雷星之召异,罔闻水火之降灾。满朝皆其私人,用将因其重赂。用白扎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笔而容天讨之刑。民心已离而不知,天命将革而未悟。方且贪湖山之乐,聚宝玉之珍,弗顾母死,夺制以贪荣,乃乘君宠,立幼而固位。以己峻功硕德,而自比於周公。欺人寡妇孤儿,反不如於石莫杀而混海宇。

振兵略地,随所向而宣皇威。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合宇宙以清宁,苏人民而镇抚。恩宽幼主以下,罪止元恶之身。自今檄到,应守令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赏外,仍其官职。谨檄


《朱元璋北伐檄》

明·宋濂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塹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丐,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努尔哈赤伐明檄文》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欺陵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

《祭明太祖陵寝文》

洪秀全

不肖子孙洪秀全,率领皇汉天国百官谨祭于吾皇之灵曰:“昔以汉族不幸,皇纲覆坠,乱臣贼子皆引虎、引狼以危中国,遂使大地陆沈,中原板荡。朝堂之地,行省之间,非复吾有,异族因得以盘据,灵秀之胄,杂以腥膻,种族沦亡,二百年矣。秀全自惟凉薄,不及早除异类,慰我先灵。今藉吾皇在天之灵,默为呵护,君臣用命,百姓归心,东南各省,次第收复。谨依吾皇遗烈,定鼎金陵。秀全不肖,以体吾皇之心,与天下附托之重,东南既定,指日北征,驱除异族,还我神州。上慰吾皇在天之灵,下解百姓倒悬之急,秀全等不敢不勉也。敢告。
图片《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清)檄》(1852年)  杨秀清 萧朝贵
自有明失真天命太平天国为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若曰:嗟尔有众,明听予言。予惟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国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中国之子女民人,非胡虏之子女民人也。慨自有明失政,满洲乘釁,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夺中国之衣食,淫虐中国之子女民人。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沿得为有人乎!自满洲流毒中国,虐燄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於四海,妖气惨於五胡,而中国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甚矣哉,中国之无人也!
夫中国首也,胡虏足也,中国神州也,胡虏妖人也。中国名为神州者何?天父皇上帝真神也,天地山海是其造成,故从前以神州名中国也。胡虏目为妖人者何?蛇魔阎罗妖邪鬼也,鞑靼妖胡,惟此敬拜,故当今以妖人目胡虏也。奈何足反加首,妖人反盗神州,驱我中国悉变妖魔,罄南山之竹简,写不尽满地淫污,决东海之波涛,洗不净弥天罪孽。予谨按其彰著人间者约略言之: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於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国有中国之人伦,前伪妖康熙暗令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之女子,是欲中国之人尽为胡种也。中国有中国之配偶,今满洲妖魔悉收中国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言又恸心,谈之污舌,是尽中国之女子而玷辱之也。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纲罗,无所措其手足,是尽中国之男儿而协制之也。中国有中国之言语,今满洲造为京腔,更中国音,是欲以胡言胡语惑中国也。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是欲我中国之人稀少也。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凡有起义与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是欲绝我中国英雄之谋也。满洲之所以愚弄中国,欺侮中国者,无所不用其极,巧矣哉!昔姚弋仲,胡种也,犹戒其子襄,使归义中国,苻融亦胡种也,每劝其兄坚,使不攻中国。今满洲乃忘其根源之丑贱,乘吴三桂之招引,霸占中国,极恶穷凶。予细查满鞑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产妖人。种类日滋,自相配合,并无人伦风化,乘中国之无人,盗据华夏。御座之设,野狐升据,朝堂之上,沐猴而冠。我中国不能犁其廷而锄其穴,反中其诡谋,受其凌辱,听其号令,甚至文武官员,贫图利禄,拜跪於狐群狗党之中。今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艴然怒。今胡虏犹犬豕也,公等读书知古,毫不知羞。昔文天祥、谢枋得誓死不事元,史可法、瞿式耜誓死不事清,此皆诸公之所熟闻也。予总料满洲之众,不过十数万。而我中国之众,不下五千馀万。以五千馀万之众,受制於十万,亦孔之丑矣!
今幸天道好还,中国有复兴之理,人心思治,胡虏有必灭之徵。三七之妖运告终,而九五之真人已出。胡罪贯盈,皇天震怒,命我天王肃将天威,创建义旗,扫除妖孽,廓清华夏,恭行天罚。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左袒之心;或为官,或为民,当急扬徽之志。甲胄干戈,载义声而生色;夫妇男女,摅公愤以前驱。誓屠八旗,以安九有;特诏四方英俊,速拜上帝,以奖天衷。执守绪於蔡州,擒妥欢於应昌,与复久沦之境土,顶起上帝之纲常。其有能擒狗**咸岂来献者,或有能斩其首级来投者,或又有能擒斩一切满洲胡人头目者,奏封大官,决不食言。盖我中国之天下,今既蒙皇上帝开大恩命我主天王治之,岂胡虏所得而久乱哉!公等世居中国,谁非上帝子女,倘能奉天诛妖,执蝥弧以先登,戒防风之后至,在世英雄无比,在天荣耀无疆。如或执迷不悟,保伪拒真,生为胡人,死为胡鬼。顺逆有大体,华夷有定名。各宜顺天,脱鬼成人。公等苦满洲之祸久矣,至今而犹不知变计,同心戮力,扫荡胡塵,其何以对上帝於高天乎!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雠,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顺天有厚赏,逆天有显戮。布告下天,咸使闻知!
图片

《讨粤匪檄》 

清·曾国藩

为传檄事: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掳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濬濠。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煤。妇女而不肯解脚者,则立斩其足以示众妇。船户而阴谋逃归者,则倒抬其尸以示众船。粤匪自处於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祗。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
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掳之船只,找出被胁之民人。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
是用传檄远近,咸使闻知。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口粮。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倘有仗义仁人,捐银助饷者,千金以内,给予实收部照,千金以上,专摺奏请优叙。倘有久陷贼中,自找来归,杀其头目,以城来降者,本部堂收之帐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胁经年,发长数寸,临阵弃械,徒手归诚者,一概免死,资遣回藉。在昔汉唐元明之末,群盗如毛,皆由主昏政乱,莫能削平。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尔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能更为分别也。
本部堂德薄能鲜,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护国讨袁檄》
梁启超

《护国讨袁檄》(又名《中华民国讨逆军檄告天下》)作者梁启超。

1915年,袁项城背叛民国,蔡锷将军在云南竖起了护国讨袁义旗,但此时隗嚣、陈琳、骆宾王已逝至少1000多年了,蔡松坡有兵有马,却苦于没有一篇牛逼檄文。他的老师梁启超听到后忙奋笔疾书,不久从上海用挂号寄来了《护国讨袁檄》。

“袁氏对于国家,既悍然不自知其职责,对于世界,复瞢然不审潮流、事会之所趋”,“此而不讨,则中国其为无人也已”……

梁启超一支如椽巨笔,海内外无不叹服,逆行小丑无不胆寒。据说,袁项城看了这篇檄文吓得卧病不起,旋暴毙!

神州早绝梁任公,世上恐怕已无檄!

【原文】
慨自晚清失政,国命阽危,我国民念竞存之孔艰,痛沦胥之无日,共倡义举,爰建共和,统一需人,乃推袁氏。当元二年(1912—1913年)之交,举国喁喁望治,爱国之士不惜牺牲一切与袁氏相戮力,岂其有所私于一人?冀藉手以拯此垂亡之国而已。袁氏受国民付托之重,于兹四年,在政治上未尝示吾侪以一线之光明,而汲汲为一人一家怙权固位之私计:以阴柔之方略操纵党派,以狠鸷之权术蹂躏国会,以卑劣之手段诛锄异己,以诱胁之作用淆箝舆论,以朋比之利益驱策宵小,以虚憍之名义劫制正人。
受事以来,新募外债逾二万万,其用途无一能相公布。欧战发生,外债路绝,则专谋搜括于内:增设恶税,强迫内债,逼勒苛捐,更悬重赏以奖励掊克之吏,不恤民力,竭泽而渔,以致四海困穷,无所控诉。问其聚敛所入,则惟以供笼络人士警防家贼之用,而于国务丝毫无与。对外会不闻为国防之计划,为国际经济竞争之设备,徒弄小智小术,以取侮于友邦,致外交着着失败。对内则全不顾地方之利害,不恤人民之疾苦。盗贼充斥,未或能治,冤狱填塞,未或能理。摧残教育,昌言复古,垄断实业,私为官营。师嬴政以愚黔首之谋,等红羊利出一孔之教。法令条教,纷如牛毛,朝令夕更,自出自犯,使人民无所适从,而守法观念驯至澌灭以尽。用人则以便辟巧佞为贤,以苛虐险戾为才,忠谠见疏,英俊召嫉,遵妾妇之道,则立跻高明,抱耿介之志,或危及生命,以致正气销沈,廉耻扫地,国家元气,斲丧无馀。凡此政象,万目俱瞻,以较前清,黑黯泯棼,奚啻什倍!
我国民既惩破坏之不祥,复谅建设之匪易,含辛忍痛,冀观后效,掬诚侧望,亦既数年。方谓当今内难已平,大权独揽,列强多事,边患稍纾,正宜奋卧薪尝胆之精神,拯一发千钧之国命。何图彼昏,百事弗恤,惟思觊觎神器,帝号自娱,背弃口宣之誓言,干犯公约之宪典,内罔吾民,外欺列国,授意鹰犬,遍布爪牙,劫持国人,使相附和,良士忠告,充耳弗闻,舆论持正,翻成罪状。以致怨毒沸腾,物情惶骇,农辍于陇,商荒于广,于梗于涂,士欢于校,在朝节士,相率引退,伏莽群戎,伺机思逞。
驯至列强干涉,警告再三,有严密监视之宣言,作自由行动之准备。夫以一国之内政,乃至劳友邦之容喙,奇耻大辱,宁复堪忍?谁为为之,乃使我至于此极也?今犹不悛,包羞怙恶,彼将遂此大欲,餍其祸心,苟非效石晋割地称儿之故技,必且袭亡清奖拳排外之覆车,二者有一于此,则吾国永沉九渊,万劫宁复!先圣不云乎:“乱贼之罪,尽人得而诛之。”况乃受命于民,为国元首,叛国之事实既已昭然,卖国之阴谋行且暴露,此而不讨,则中国其为无人也已!
呜呼!国之不存,身将焉托?而立国于今,抑何容易!人方合兆众为一体,日新月异,以改良其政治,稍一凝滞不进,已岌岌焉为人鱼肉是惧。况乃逆流回棹,欲袭中世纪东方式奸雄之伎俩,弋取权位,而谓可以奠国家、安社稷,稍有常识者,当知其无幸也。
袁氏对于国家,既悍然不自知其职责,对于世界,复瞢然不审潮流、事会之所趋。其政法上之效绩,受试验于我国民之前者,亦既有年,所馀者惟累累罪恶,污我史乘,他复何有?就令怵于名分,不敢明叛国体,然由彼之道,无变彼之术,亦惟有取国家元气,旦旦而伐之,终亦酝酿大乱以底于亡巳耳。况当此祸至无日之时,乃更有帝制自为之举。譬犹熟祖父母宛转属纩,而复引刀以诛之,别有肺肠,是孰可忍?数月以来,淫威所煽,劝进之辞所在多有。彼方假借指为民意,以冀窃誉当时,掩罪后史。实则群公之权宜承旨,或出于顾全大局,投鼠忌器之苦心,或怀抱沈机观变,待时而动之远识,岂其心悦诚服,甘作二臣,狂走中风,殉兹戎首?
尧等或任职中枢,或滥竿专阃,为私计则尊显逾分,更何所求?与袁氏亦共事有年,岂好违异?徒以势迫危亡,间不容发。邦之杌陧,实由一人,亦既屡进痛苦之忠言,力图最后之补救。奈独夫更无悔祸之心,即兆众日在倒悬之域。是用率由国宪,声罪致讨,剪彼叛逆,还我太平。义师之兴,誓以四事:
一曰与全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
二曰划定中央地方权限,图各省民力之自由发展;
三曰建设名实相副之立宪政治,以适应世界大势;
四曰以诚意巩固邦交,增进国际团体上之资格。
此四义者,奉以周旋,以徼福于国民,以祈鉴于天日。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惟行乎心之所安,由乎义之所在。天相中国,其克有功。
敢布腹心,告诸天下。

《中国国民党北伐檄文》

(民国15年)郭沫若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阀罪,残厥凶酋,复我平等,还我自由。
嗟我将士!为民前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嗟我将士,一德一心,毋忘耻辱,毋惮艰辛,毋惜尔死,毋偷尔生。壮烈之死,荣于偷生。
嗟我将士!保此国家。嗟我将士!保此人民。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惟纪与律,可以致胜。生命为私,纪律为公,生命为轻,命令为重。
嗟我将士!团结彻终,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我不杀贼,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我孰与生?
嗟我将士!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嗟我将士!偕作同仇,革命不成,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存亡绝续,决于今兹,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果敢同盟军彭德仁主席战斗檄文

彭德仁

果敢苗邦之主德仁,泣血告于上邦。
我国敢20万儿女,尽是汉家之苗裔,皆为炎黄之子孙。漂泊彩云之南,游离故国之边。为异邦之不容,待上国之来扶。
德仁等20万华夏儿女之先民,为避后金之锐,随南明永历帝避祸于此。后永历帝为反贼吴三桂所弑,我大汉遗民不食后金之稻,不饮满清之泉,誓不内附。后值近代,国父兴兵于广州,驱逐鞑虏于河北。汉家恢复将及,无奈北洋纷争,军阀四起。
民国虽然暂时一统,然蒋某人攘外安内,一家独大。外不能御敌国门之外,内不能削军阀之强。致使国土沦丧,生灵涂炭。
德仁不才,愿率20万炎黄子孙,效渥巴锡东归之壮举。纳土为县,复果敢为汉民。德仁泣血再拜于上邦!念华夏之宗亲岂容飘零海外,不为外邦所容,生计维艰,万望来援,莫铸琉球之错。
诚如所请,德仁愿卸甲归田,做一太平凡夫,所愿足也!

图片
毛泽东讨日檄文《祭黄帝陵》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致辞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事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图片

人划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