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图库】五代 董源《溪岸图》

 笑溜达 2024-05-11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五代 董源《溪岸图》

       《溪岸图》是五代画家董源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纵220.3厘米,横109.2厘米,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溪岸图》描绘江南溪岸景象,上半部左右相对两座山峰,两峰之中远山隐现,两山夹壑中一条山溪自远而近,至山前汇成大溪。溪岸左有楼台水榭,水榭中有幽人雅士正观望溪景。左面山中亦有泉瀑飞注入大溪,画的最下方溪岸坡冈上杂树耸立。中景、远景山峦上丛林茂密,草木葱茏。

图片

       《溪岸图》构图雄伟,笔法严谨,兼具北方派的气度和南方派的温润,是董源从唐人山水过渡到南方水墨山水阶段的作品。

图片

       《溪岸图》以立幅构图的方式表现山野水滨的隐居环境,两座山之间的山谷,有溪水曲折蜿蜓而下,汇成一个波纹涟漪的溪池。池岸有竹篱茅屋,后院有女仆在劳作,篱门前有牧童骑牛,小道上有农夫赶路。一亭榭伸人水中,高士倚栏而坐,举目眺望,神态极其悠闲,其夫人则抱儿与仆女嬉戏于旁,一派平淡而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屋后山腰有悬泉拾级而下,至山脚汇集于溪池。此画的左下方有'北苑副使臣董源画'款识。

图片

       《溪岸图》共有十九枚收藏印,其中十二枚是20世纪,张大千、张善孖、王己千所钤。余下七枚为古印,葫芦'悦生'(残)、'秋壑'长方印属南宋贾似道,不过和已知'秋壑'真印不同。一枚'天水郡收藏书画印记'、三枚柯九思私印、一枚洪武内府'典礼纪察司印'半印。

图片

       《溪岸图》应是董源的早期之作。此画虽已无李思训勾勒填彩的青绿画法的气象,但勤于分面,力求造势,简于皴笔,是唐画'青绿'的重要特点,《溪岸图》亦有此特点。此画有唐影子,但已变唐画体貌,可视为是他脱胎于勾勒填彩画法的初创之作。又据今《溪岸图》的款署:'后苑副使臣董源画',推算其所作时间极可能在中主保大初年,或稍前。因董源的艺事活动主要在中主朝,而其后期山水画所从事的是南派的水墨山水,因此,决定了《溪岸图》的所作时间在前期,即为他的早期作品。

图片

       董源,五代时期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曾官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多画山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画。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表现江南一带山川景色,用笔圆曲柔浑,用墨清润淡雅,多画平远山势,有苍莽之气。北宋郭若虚称'类王维',米芾赞为'唐无此品'。元代赵孟頫称其山水景物富丽,有李思训风格。董源与巨然并称'董巨',成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又与荆浩、巨然、关仝并称为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画人多用青红,小而神情逼真。传世作品有《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洞天山堂》。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