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察验一个人的心性?

 杨念亲 2024-05-11 发布于湖北

英雄和圣人的不同在于,

英雄是征服天下,圣人是征服自己,

征服天下难,征服自己更难。

大部分能够征服天下的英雄,

最终都是在征服自己上栽了跟头。

也就是自己的弱点没有克服,

弱点随着优点被无限放大,

所以,巅峰时期就容易犯大错误。

这也是福兮祸之所依,

祸兮福之所存的底层逻辑。

特别吊诡的是,

征服自己,

只能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

去觉察去历练,不断的向内修正自己,

如果在人生高峰,任何心性的弱点,

都会被无限放大,被人瞬间拿捏。

识人、用人以及培养人,

都要察验一个人的心性,

一叶知秋,善易者不卜,

一个人没有真正的觉醒前,

心性是一张明牌,

如果不做内心的修炼和升级,

命运几乎是注定的。

心性之学,

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现实问题。

好文章不是秀恩爱,

让别人知道自己学了多少知识;

而是能解决了某一类问题,

让读者能够得到启发或直接受益。

知人才能善用,

察验一个人的心性,

分为三个维度,

价值观,明心见性,释心|哲学

人生观,明德复命,道法|玄学

世界观,明体达用,儒功|科学

首先是价值观。

古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个道就是价值观,

比如,三国时管宁和华歆(音同新),

留下了割席断交的典故。

价值观的本质,

是看一个人内心的喜好。

如果再看的深刻一点,

要看到一个人的恐惧,

明白了喜好和恐惧,

才算真正看懂了价值观。

人生的不同阶段,

喜好是不一样的。

比如孔子他老人家,

对人的阶段性划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因此,君子有三戒,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所以,

少不看西厢,老不看三国,

水浒一辈子最好别看,

一群乌合之众,满嘴江湖义气,

一肚子算盘算计,没啥意思。

价值观的养成是最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所以古人留下的一句话:

“欲观其人,察其朋友。”

观察一个人的心性,

最快捷的方式,是看Ta的朋友。

因为人的喜好大部分是和朋友完成的,

如孟母三迁,才培养出圣人孟子。

因此,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

选择大于努力,

起点就是选择谁是你的朋友?

比如

毛选的开篇第一句话,

谁是我们的朋友,

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好的朋友呢?

或者说如何分辨坏的朋友呢?

好坏是相对的,源自于你的喜好,

喜好一旦固定下来,自然会形成价值观。

所以选择朋友,

就是选择环境,就是选择命运,

选择朋友的核心方法,

在于自我的明心见性。

啥是明心见性?

简单的说,你首先要知道了自己是谁,

然后再去选择真正的朋友。

知道自己是谁,

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比如鲁智深。

很多人都认为鲁智深最后成了佛,

为什么?

因为他死之前说了一句话: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如何知道自己是谁?

我们可以把问题搞简单一点。

明白了欲望和追求是两回事儿,

就基本明白自己是谁了。

绝大部分人都活在欲望里,

一辈子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看到了自己的欲望,

明晰了欲望的来源,

就可以把欲望看透了,

然后自己的追求会自动浮现。

欲望是向外的证明,

追求是向内的自在。

如何选择朋友呢?

还得搬出孔子他老人家。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翻译一下: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

与诚实的人交朋友,

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

是有益处的。

与歪门邪道的人交朋友,

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

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

是有害处的。

孔子也喜欢搞事情,

他选择的合作伙伴是这样的。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一下:

子路问孔子:

“您若是统领三军,与谁同往呢?”

孔子回答说说:

“赤手空拳和虎搏斗,徒步渡河,这种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我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多谋善断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其次是人生观。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因为我们每个人,

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毛主席说过:

“一张白纸,

没有负担。

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每个人的人生,

都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当下,就是最好的时代。

想当官可以考公务员,

想发财可以注册公司,

想做学问,

数字化时代,无限的知识供你参考。

想做名人,

各内容平台,输出核心价值就好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一下: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

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

不愁没人知道自己,

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比如各大内容平台算法,

已经进化到不需要考虑粉丝增长的阶段,只要踏踏实实做内容,持续输出核心价值,内容传播、粉丝增长是平台自动做的事儿。

打个比方,

在没有电话的时代,

认识人就代表了能力,代表了机会,

资源是人生的根本。

在有了电话的时代,

能够组织活动,参加 Party,

就会实现阶层跨越。

在有了微信的时代,

认识人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社交大爆发,带来社交疲劳,

有没有正事是社交的核心问题。

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

价值观是否一致,

人生观是否顺路,

世界观是否和而不同,

就是核心价值了。

简单的说,在一个人一起舒服与否,

是当下的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所以,察验一个人的人生观,

是一个玄学问题。

什么是科学?

一根筋的实验验证是科学,

什么是哲学?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如何一分为二看问题,

如何允执厥中的处理问题,

是哲学层面的问题。

什么是玄学?

玄学不是一根筋

也不是两头堵,

而是洁静精微的一种感觉,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这种感觉不是情绪,

而是从内心生出的舒适感。

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翻译一下,

复命曰常,

出生就意味着走向死亡;

知常曰明,

知道人生无常,就是明白人了。

都是黄泉预约客,

何必为难忧与愁?

复命知常,会打掉人生的恐惧;

明德知命,会撑起人生的风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人生之道在知命不认命,

也可以说人生观就是立命的学问。

察验一个人的人生观,

就是考察 Ta 的志向。

什么是志向?

Ta 想成为谁,就是 Ta 的志向。

为什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原因就在这里,

榜样是很多人的立命之本。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样的人,

就是知命不认命的人,

成功不是偶然性概率,

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后是世界观。

网上有个段子,

今天移民国外,

相当于1911年做太监,

相当于1949年初参加国民党,

这太愚蠢了,因为看不到大潮流,

逆潮流而动,是世界观出了问题。

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儿,

如同周易的“象”和佛家的“相”

象中有“几”,

相中有“机”,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一叶知秋是“几”,也叫预见性,

以相破相是“机”,也叫把握性。

智慧的人能看到未来,

聪明的人能把握现在。

所谓明体达用,

既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又能把握本质看到趋势;

既能通过外相看到机会,

又能把握机会实现目标。

格局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如何察验一个人的世界观?

看他把钱用在什么地方。

讲一个江湖故事。

旧社会上海滩老大叫黄金荣,

实际上掌控全局的,是他老婆林桂生。

因为“事业”越做越大,

需要选择左膀右臂,黄金荣推荐了一个“小瘪三”杜月笙。

杜月笙很会来事,

林桂生交办的几件事都很好地完成,

终于迎来了林桂生对他的终极大考。

一天林桂生带杜月笙来到赌场,

故意让其赢了2000大洋。

赢钱之后,

杜月笙还了自己欠的各种旧债,

把剩下的钱分给了自己码头上的小伙伴。这一切都被林桂生看在眼里。

林桂生告诉黄金荣:

如果杜月笙拿着这笔轻易赢来的钱去花天酒地,那么他以后充其量就是一位小混混。

如果他拿着这笔钱去买房讨小老婆,那么这人日后必起异心,这也不是我所要的人。

而杜月笙拿钱还旧债,懂得散财结交朋友,说明他事情拎得清,懂得笼络人,这种人要多关心多栽培,将来能成为我们的左膀右臂。

后来黄金荣遇难,

杜月笙有勇有谋舍命搭救。

再到后来杜月笙的实力超过了黄金荣,

对黄金荣也从未起过异心,

一辈子对林桂生恭恭敬敬,

可以说,

林桂生的识人之功相当的老辣

大部分人的世界观,

都是叶公好龙,

好事到眼前的时候,反而怕了。

最后做一个小结。

心性之学,

致力于打造中国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论。

西方传统的方法论,是演绎法;

东方传统的方法论,是归纳法;

心性之学的方法论,

是由内向外的,

不是由西向东的,

演绎和归纳都是工具,

大道至简,

用最简单的方法,

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

是心性之学追求的方向。

察验一个人的心性,

也是如此。

察验的目的不是怀疑,

而且用人不疑的肯定。

从内向外全方位的考察人才,

让人才更好的认识自己,

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才能,

是察验一个人心性的唯一目的。

最后用“菜根谭”的一句话,

结束本次一指禅写作。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嚼的菜根香,百事皆可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