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广韶 :魅力潇湘(组诗)

 大河文学 2024-05-11 发布于河南



魅力潇湘(组诗) 

文/卢广韶

潇湘,湖南别称。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青水秀,景观丰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走马观花访潇湘,笨笔淡墨记感触。

1

环宇仰慕韶山冲

韶山是毛主席的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余曾二次拜访。

人流涌动九曲龙,瞻仰故居拜毛公。

茅屋静卧不言语,走出龙虎三弟兄①。

漫山杜鹃可知晓,“石三伢子”坐北京。

光辉思想照乾坤,环宇仰慕韶山冲。

注释:①、指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 

2

奇山秀水张家界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市,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路、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誉。

大庸位于湘西北,奇山秀水天下闻。

群峰似笋拔地起,溪流清澈峡谷吟。

茂密植被掩瀑布,云雾缭绕锁翠林。

无名飞鸟展翅翼,揽胜探幽打卡地。  

3

鬼斧神工天门开 

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云梦山,又名玉屏山、方壶山、梦山等,海拔最高1518.6米,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 263 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从此得名天门山。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浑然天成。天门山兼峰、石、泉、溪、云、林于一体,集雄、奇、秀、险、幽于一身,被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天门洞开览区最为壮观,登天梯九百九十九个台阶;盘山公路九十九道弯;天门山索道全长7454米,高差1277米,世界罕见;天门山穿山电梯是世界上施工最艰难、技术要求最高、提升高度最高、梯级总长度最长、最具创意的扶梯工程,堪称全球电梯工程和景区特色交通的奇迹。

天门山位张家界,峰奇水秀云林海。

通天大道巧匠拓,硕大山洞鬼斧开。

索道电梯上瑶台,鬼谷栈道脚下踩。

气势磅礴羞语涩,欲得佳句请李白①。

注释: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

凤凰古城天下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县城所在地。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   

凤凰古城天下明,承载苗土民族情。

青石街巷曲径幽,白墙黛瓦古朴风。

错落有致吊脚楼,流光溢彩水中影。

名胜古迹历沧桑,沱江流淌默作声。

5

墨戎苗寨原生态 

墨戎苗寨,“墨戎”为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墨戎苗寨隶属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墨戎镇,是湖南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苗族古村落之一,被誉为苗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露天博物馆。

墨戎苗寨置湘西,深山藏秀度秋春。

拦门请喝三杯酒,进寨就是一家人。

石板小路曲径幽,勤劳睿智民风淳。

高速公铁穿寨过,“精准扶贫①”力千钧。

注释:①、2013年11月3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开启了中国决战脱贫攻坚的新纪元。 

6

寻幽访古芙蓉镇 

芙蓉镇原名叫王村,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小镇,位于湘西土家民族自治州永顺县的南端。因有一瀑布穿梭其中,又称叫做“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

历史文化二千秋,芙蓉名镇挂瀑布。

武陵山秀峡谷幽,清澈酉水荡华舟。

曲折石径街巷深,错落有致吊脚楼。

“溪州铜柱①”化干戈,记载沧桑话乡愁。

注释:①、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土家族视铜柱为神物。它记载当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的历史。

7

神秘莫测土司城

土司王城位于湘西崇山峻岭中的灵溪河畔,始建于公元1135年,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别具一格、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在中国现存城市的遗迹中实属罕见。土司王宫是与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比肩齐名。

灵溪河畔崇山中,矗立神秘土司城。

雕梁画栋木石构,玲珑雅致势恢弘。

九重天①谓吊脚楼,建筑奇迹天下名。

天性英勇土家族,爱国主义精神颂。

注释:①、土家先祖认为:天有九重,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最高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把土司居住的吊脚楼称作“九重天”。永定九重天吊脚楼整栋楼竟无一根铁钉,堪称石木质建筑史上的奇迹,彰显了湘西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


作者简介
 


卢广韶,河南济源思礼村人。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济源市作协会员,河南省民协会员。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多家国内教育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级以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15项。合著《卢仝文化研究》《文脉思礼》两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