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六世才恢复本姓 这个大家族故事真精彩

 由感而发 2024-05-11 发布于浙江

车方岭脚,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现如今的它,几十户人家,人口不足百人,然它却因“车方陈氏”的发源地而扬名四方;历经九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迁徙定居,成就了“陈北角”车方陈氏人丁兴旺的大家族。

车方岭脚,原属檀溪镇殿下行政村。对于该村的历史渊源,明清以来的历套《浦江县志》都有明确记载:“始祖硕在北宋天圣(1023~1032)年间,自湖州乌程入赘浦江车方方氏,至六世恢复陈姓……”1986年版地名志第224页“下宅”词条所述:“始祖迁浦江后,原住车方岭脚,其三代始祖死后葬于避暑岭,该村建于岭下,故名下宅。”《檀溪陈氏宗谱》记载:“浦阳迩来聚族之繁推陈氏。陈氏之宗惟在浦之廿六都檀溪者为尤盛……散居分处,各自为派,或为寺前、为前后宅、为会龙桥、为平湖、为上河、为大畈、为廊下、为内外高坑,其他不能悉数。”无疑,车方陈氏“小家庭”演进至今天的檀溪陈氏大家族,车方陈氏发源地——车方岭脚,功不可没!

历经37次编修的《檀溪陈氏宗谱》,无论是《世系图》,还是《行传》人名的上首派系归属,凡是车方岭脚人,如同会龙桥简化“会龙”一样,都标注“车方、岭脚、车方岭脚”。如现住车方岭脚人陈财进、陈财浩、陈杏武等20多人,在2005年版重修的《檀溪陈氏宗谱》的《行传》内,人名的上首派系归属都称之为“车方”,这就是“车方,即车方岭脚”的最好诠释。《檀溪陈氏宗谱》卷二第78页的《车方常八公府基遗址记》,那可是家住车方岭脚的“车方陈氏”第廿四世孙以先所写:“常八公元至正乙未(1355)生,明洪武辛未(1391)任河南布政使,因盘查闽蜀等处未完粮诸事有功,受到皇上嘉奖,封河南大方伯,因患眼疾,辞官回归车方故里,建造了常八公府。”再来看“会龙桥”的世系脉络,《浦阳陈氏宗谱》内的《探源文集》记载:“会龙桥陈氏始祖珪由车方岭迁入”。陈珪是车方世居第十一代裔孙,“俊五,讳珪,字禹玉。延祐丙辰(1316)十一月十一日生,洪武甲子(1374)三月廿一日卒……”车方陈氏走出大山向“小平原”会龙桥迁徙,乃至奔向寺前、平湖、大畈等“大地方”,并外迁诸暨市,这是历史的必然。

那么多的诗意楹联,为车方岭脚增色添彩。明末清初建造的上河村“大方伯”宗祠楹联:“支分前陈车岭下,族合立本演溪旁”。殊不知,这陈氏大方伯“立本堂”“星聚堂”是浦江县唯一一座三间七进厅堂。此厅堂由檀溪陈氏第二十世孙元灵公次子環公为纪念其先贤常八公陈正性而立。早在明朝洪武年间,上河祖先陈正性,授河南布政使,一生清廉刚直。1393年,陈正性因督粮有功封为河南大方伯后,率幼子显十一公迁居上河。恐其一生作诗无数,有《官游集》行世,现在此地开辟国学讲坛,似有渊源。《檀溪陈氏宗谱》内也有楹联传世:“自乌程迁车方千年聚族,徙白门分石埠两姓同宗”;“寺前奠宅大地发祥龙吟云起会阴阳万年长绵瓜瓞,殿下结庐白岩挺秀虎啸风生分左右千百载永衍葛藟”。殿下结庐,白岩挺秀,虎啸风生,车方岭脚可说是人间仙境。

近千年来,车方陈氏后裔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浦江“陈北角”的一个深山坞里,住着方应韶夫妇及女儿一家三口,这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方应韶夫妇做了一个梦,梦见村外的桥下掉落了一个月亮,夫妻俩半夜起床,提着灯笼到村外桥下去察看,结果看到一个十多岁的懦弱小男孩,就把他领回了家抚养着,长大后方家把女儿许配给他。这个男孩就是硕,入赘后改姓方,也就是之后的檀溪陈氏始祖。硕公谪孙讳顼,字古希,天资颖悟,博学能文,以明经仕至宣议大夫,世称宣议公。硕公有五个曾孙,祺公迁居苧陈溪下,彦公迁居惠云寺前(今寺前村),遹公迁居杨树角,臧公迁居诸暨白门,从外祖方姓。逸公迁居桐江石埠从外祖方姓。因为当时方应韶一家住的地方叫车方岭脚,宗谱记载,“硕公的嫡玄孙讳珝,字正己,世称都事公,素以孝闻,智勇过人,起义兵剿贼有功,擢都督府参军都事,以从外祖方姓而却陈氏非孝子顺孙之意,乃奏疏陈请,朝廷嘉其志,敕赐改复陈姓,赠《正本澄源》之匾额,后人简称为车方陈氏”。遗憾的是,悬挂在白岩殿的这块牌匾,“破四旧”时丢弃在白岩殿下村小学内当床板使用,以后学校被拆,后又建了农家住房,《正本澄源》之匾额不知所终。明万历癸未(1583),车方陈氏第十九世孙陈九经等人发起在始祖坟前重建车方陈氏大宗祠。此后,车方陈氏改为檀溪陈氏。到天启丁卯(1627)第十四次编修宗谱始,“陈北角”车方陈氏宗谱名也改为“檀溪陈氏宗谱”。

车方岭脚自然村坐落在白岩岭溪旁的一条小源头上,向西翻过车方岭,通往大畈清溪、上马坞方向;向东走出源头,便是会龙桥。车方最早只有方姓一户人家,陈氏始祖硕在北宋天圣年间自湖州乌程入赘浦江车方方氏后,繁衍生息,最多时全村达46户200多人。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年轻人在奔向大都市的经济大潮中,向大山外迁徙定居,使得车方岭脚的今天仅有16户人家20多位老人居住着。当然,百余人迁徙在外的游子,每到春节、端午、中秋,都会回老家孝敬老人,传承家族文化,他们似不灭的火种,在续写着车方的历史。2018年,随着全县的行政区划调整,车方岭脚随殿下行政村并入会龙桥行政村。但车方岭脚还在,车方还在。

历史的烟尘总会将一些往事淹没,但仍然会留下历史印记的蛛丝马迹,让记忆恢复如新。如今,车方岭脚虽已归属会龙桥行政村,但它自身所留下的踪迹依然清晰如昨:经历代陈氏族人修缮的车方岭脚“陈氏始祖居”;厅堂内经多次装裱那不同时期的三代“陈氏祖容”;从宗谱内辑录的“陈氏繁衍记事”和“陈氏宗约”碑文,终将使车方陈氏先人与他们的后人有了亲近。每到过年,“陈北角”一些村落的孝子贤孙,乃至迁徙诸暨的车方陈氏后人,仍会集聚车方岭脚厅堂,缅怀先祖,寄托哀思,这就是血脉的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陈大清

原标题:《至六世才恢复本姓 这个大家族故事真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