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应用布鲁姆的认知维度分类,从6个方面精读狐狸和鸡的故事

 读读镇 2024-05-11 发布于广东

·图/【英】佩特·哈群斯

翻译/信谊编辑部

绘本内容及精读角度

说到散步的绘本,我们之前精读过熊亮老师的《和风一起散步》,那是一段捣蛋到飞沙走石的散步历程,而今天精读的《母鸡萝丝去散步》,却是悠哉悠哉且充满戏剧化的黄昏漫步。

它的戏剧化,是由文字和图画两个故事构成的反差营造的。文字很少,寥寥44个字,平常如茶余饭后的闲庭信步,而图画的讲述则是步步悬念、惊险连连却又滑稽狼狈,是一部让小朋友们笑得前仰后合的好绘本。

故事发生在一个农场的秋季,傍晚时分,母鸡走出家门去散步,不料却被一只狐狸尾随。狐狸一心想吃掉母鸡,而母鸡却似乎全然不觉,它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最后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一路径自行走,头也不回。可怜狐狸一路都未能得手,反而处处陷入倒霉狼狈的处境,最后被蜜蜂撵得夺路狂奔,连一声喊疼都没说。

故事幽默诙谐,简单易懂,如果仅浅读于其滑稽画面,那可就可惜了这部经典之作。

精读绘本,需要多次阅读、多角度阅读、多层次阅读。但无论如何阅读,都要保证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愉悦的阅读活动。在愉悦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绘本的情境,以故事情境带动情绪,以情绪代入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驱动思维,再以表达输出情绪、情感和思考,从而有效培养阅读内驱力和阅读能力。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认知维度的分类,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小孩的阅读程度,选择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

以下,分别举例聊聊。


01记忆

母鸡萝丝悠然散步,大尾巴狐狸屡屡受挫,一路的反差构成了故事的内容,回忆其中的散步经过,可训练记忆能力。

回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可以复印出书名页的全景图(如下图),然后让宝宝画出母鸡萝丝散步的路线,父母领着小孩一边画一边复述。

也可以用连线或编号的方式,分别把院子、池塘,干草堆、磨坊等绘出或剪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按顺序连线或编号。

对于学龄儿童或者阅读经验较多的幼儿,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还可以给动词安排入座(填空),用易事贴分别写好“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的动词,父母依次读出“母鸡萝丝()院子、()池塘......”,让小孩把相应的动词贴在图画相应的场景位置上。

最有趣的是玩个角色扮演游戏,用玩具或剪纸模拟摆出各种场景,模仿母鸡散步的姿态,按母鸡散步的路线走一遍,父母参与其中,并负责旁白,特别好玩儿。


02理解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能力,包括读图理解、文本理解、图文结合的听读理解。

本书情节简单,故事容易理解,但精读某些细节,却不一定都明白其中的所以然,父母可作必要的引导探究,促进思考和逻辑智能的培养。

比如: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年之中的什么季节?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天之中的什么时间?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一个问题好回答,秋天嘛,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

第二个问题,则需要细心观察太阳的变化(还记得《别让太阳掉下来》吗),从而印证理解最后一页的文字:(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还有另外一个可以引导深入理解的内容:狐狸每一次偷袭是如何失败的?那些倒霉的麻烦是如何发生的?

拿第一次为例:一把钉耙横放在地上,当狐狸一跃而起扑向母鸡的时候,正好踩在钉耙上,使得钉耙立了起来,钉耙的木杆不偏不倚、着着实实地敲打在狐狸的鼻子上。

读此画面,一笑过后,如果能够再探究“钉耙为什么就立起来了呢”的所以然,那对理解能力将是一次很好的训练。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的认知水平尚处于前运算阶段,也就是对“钉耙为什么会立了起来”还没有相应的逻辑,我们可以借此有趣的情境去加强感知,还可以顺势陪着孩子翻出玩具钉耙,动手做个实验,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积累更多的感知体验,培养思考力。

同样,狐狸后面的几次失手,都是作者为小朋友精心准备的物理现象启蒙。在感受趣味、体验情绪的基础上,去探究其中的“为什么”,是对逻辑智能的一大促进。比如,狐狸一头栽落池塘,那可能是狐狸对运动中位置变化的误判;陷入干草堆,那是轻与重的区别;经过磨坊,那是滑轮原理的应用;穿过篱笆,那是大与小的对比;钻过蜜蜂房,那是斜坡运动的生动呈现,等等。


03应用

散步一路险象环生,母鸡浑然不觉,好在狐狸足够倒霉,萝丝方得化险为夷。

从阅读中学到应用,有很多角度,父母们最在意的“教育意义”就是最典型的应用之一。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说教式地灌输绘本的教育意义,而是要回归绘本、在故事的情境中去潜移默化。

比如可以这样迁移:“如果你也在农场,你会如何提醒母鸡?”

父母可以根据情况示范引导或者适当补充,语言方式不拘一格,编出节奏感来就更有趣。

例如:

“如果我在农场呀,我一定会提醒母鸡:咯咯咯,母鸡母鸡,外出安全要注意,农场风光虽美丽,但要警惕狐狸的坏主意;

我还要提醒母鸡,咯咯咯,母鸡母鸡,青蛙兄弟有话说,你要停下听一听,不要自顾往前去,他可是提醒你当心,后面有个大狐狸;

“嗯,还有还有,遇到山羊伯伯的时候,要有礼貌地打招呼,说不定,山羊伯伯就会告诉你身后的危险。”......

以上,都是画面中的情境,我们只需巧加创编就好。

狐狸想吃鸡,固然坏事不可做,但狐狸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的劲儿倒是不错的坚持品质。

迁移应用还可以继续换个角度:“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

回答可能奇思妙想,比如:

“我第一天会先观察母鸡的散步路线,然后第二天再埋伏在草堆里面,等母鸡越过草堆时就可以逮住母鸡了”,这是谋定而后动;

“我趁母鸡去散步时,悄悄躲进母鸡的家里”,这是以逸待劳,不入鸡舍,焉得母鸡;

“我在磨坊蹲守,等母鸡经过时,就拽绳子洒落面粉,让面粉压住母鸡”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哈哈,孙子兵法派上用场了。


04┃分析

母鸡一路昂首阔步,难道母鸡真的不知道吗?

抛出这个问题,是引发图文整合的推理分析,是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判断。

父母可以根据小孩的观点,来扮演对立方的一面,在辩论中驱动TA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其分析。

鼓励小孩大胆表达,倾听他们的分析,一定有很多奇谈妙论。

当然,父母可以抛砖引玉,先示范说出自己的分析。

例如以下常见的“争论”观点——

我认为母鸡是知道的。因为撞到钉耙,会发出“哐当”的声音;栽落水中,会发出“噗通”的声音(还记得《小猪变形记》小猪摔倒的声音吗);陷进干草堆,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么大的声响,听不到才怪呢;

(以上拟声词,在精读时可引导儿童为图画共同配音)

以上是对母鸡散步前段的分析,是声音泄密论;以下是后一段散步的分析,是发觉狐狸尾随后的策略论,继续佐证“母鸡是知道的”分析——

因为母鸡扯动磨房的绳索时,它就想好了要给狐狸一顿好受;

因为它把狐狸引到蜜蜂房时,就想好了要让蜜蜂蜇他,否则母鸡都快到家了,还绕远去蜜蜂房干嘛呢?!

(观察力加思考力,从书名页可看出,蜜蜂房确实是离家远的地方)


05┃评价

看完了故事,一般小朋友都会觉得狐狸倒霉呆傻,而对母鸡却是神经大条的印象,如果我们来个气泡图,那对这两个角色的评价就会引发出更丰富的标签,每加一个形容词,都可以展开说说相应的理由。

比如,评价这是一只粗心大意的母鸡,在气泡图上写下粗心大意,然后说出理由。

如果小孩词汇还不够,父母可以多说说,父母的示范将有效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这样的评价标签当然是开放性的,比如对母鸡萝丝的评价:漂亮的、爱运动的、热爱大自然的、勇敢的、聪明的、淡定的、临危不惧的......

当然,狐狸也有很多标签,比如:贪心的、笨手笨脚的、倒霉的、可爱的、可笑的、不屈不挠的、坚持不懈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06┃创造

第二天还去散步,母鸡萝丝会走什么样的线路?狐狸又会采用什么新方法呢?把你的想象讲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创造性的表达不拘一格,《母鸡萝丝又去散步啦》等你来创编哟!

赶快翻开《母鸡萝丝去散步》,陪孩子一起精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