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元十九年,老领导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又代他撰写表状

 夏浩华 2024-05-11 发布于安徽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月,刘禹锡的老领导、原任淮南节度使杜佑被征召入朝,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即身居宰相之位,又担任掌管全国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方面的最高长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没有忘记刘禹锡,对他仍很器重,时常请他代写表状。而此时的刘禹锡仍担任渭南主簿。

杜佑从淮南向京城进发,走到长安东边的长乐驿,就遇到了奉宣圣旨的官员,原来是皇帝赐给他御酒和美食。他伏地谢恩,说承蒙皇帝恩赐,让我荣幸地品尝到御膳。我还没有到大明宫觐见皇帝,行君臣之礼,就先得到了皇帝赐予的美食。这待遇超越了君王赐同宗祭肉,这些美味比甜酒还香,我这样的凡口得尝御膳,既惊恐不安,又倍感欢心。

为杜相公自淮南追入长安至长乐驿谢赐酒食状

具官(谦词,谓徒居官位)臣某。右臣(官员对上级的自称。唐代以左为尊,右臣相当于后世大臣自称微臣、卑职)今日至长乐驿,高品某(朝中重臣)奉宣圣旨赐臣酒食者。伏以恩降王人(指君王的臣民),荣分御膳(帝王的饮食),未展仪(行礼仪)于双阙(指大明宫,为朝会之所,宫前有翔凤和棲鸾二阙),先受赐于八珍(皇帝赐予的美食。《周礼·天官》: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品越脤膰(shèn fán,古代祭祀社稷和宗庙用的肉,帝王将祭祀所用之肉赐与同姓之国,以示与之同享福禄),味兼醪醴(láo lǐ,甜酒),顿惊凡口,倍益欢心。

贞元十九年,老领导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又代他撰写表状

杜佑在长安安顿好家眷,皇帝又派大臣宣旨,赐给杜佑美食。杜佑再次请刘禹锡撰写表状以谢隆恩。虽然是官样公文,但刘禹锡写得规范典雅、流畅切实。他在文章中写到:我能在自己的私宅饱餐出自太官的御膳,这是皇帝赐予的无尚荣光,皇帝待我,就像刘邦礼遇韩信那样解衣推食、恩宠无限,而我才质平庸,并且还没有出汗出力,这加重了我不劳而获、无功受禄的罪责。我拿筷子和勺子吃饭,感觉就像背着大山一样沉重。此时我的心情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为杜相公谢就宅赐食状

具官臣某。右高品某奉宣圣旨,赐臣食者。出自太官(官名,负责皇帝饮食及宴请之事),饫(yù,吃饱)于私第。光荣曲被,猥(wěi ,谦词,指降低身份,用于他人对自己的行动。诸葛亮《出师表》有“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承推食(常于解衣连用。推食解衣,指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之恩;驽蹇(nú jiǎn,劣马,谓能力低劣未施,益重素餐(无功受禄,不劳而食)之责。举其匕筯(bǐ zhù,即“匕箸”,指吃饭用的羹匙和筷子),若负丘山(山岳)。无任战荷踊跃之至。

由于刘禹锡多次为韦夏卿、杜佑这些大官撰写表状,并且文笔流畅,用典切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文名逐渐增高,影响也逐渐扩大。不久,即在该年的闰十月,在御史中丞李汶的奏议下,他被调到朝廷任监察御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