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东方美的图书馆 2024-05-11 发布于山东

中风在临床上称为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吞咽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咽下梗阻感、腺体分泌障碍。

吞咽障碍具体表现:

1、时常出现喝水、吃饭呛咳。

2、流口水或痰液多,痰中带食物残渣。

3、口腔中常有食物残渣。

4、反复肺炎、发热或体重明显减轻。

5、进食时间长。

6、进食后声音改变。

7、食物含住不吞。

8、吞完食物后觉得咽部有异物感。

9、吞咽完后呕吐。

吞咽障碍后果:

1、误吸:由于气管和食管的毗邻关系,固体食物流质口咽分泌物都可通过声门进入呼吸道。

2、误吸性肺炎:固体或流质,口咽分泌物急性或慢性误吸及胃内容物反流都会导致误吸性肺炎。

3、营养不良:与吞咽障碍有关的营养不良常由进食恐惧、吞咽困难、消化不良引起。

4、脱水:身体组织内缺乏足够的水和电解质来维持健康。

中风后吞咽障碍由于其可引发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给中风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

青西新区第二中医医院内四科专注于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疗法来改善吞咽障碍,在治疗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治疗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配穴为辅:足阳明经,其支者下人迎,循喉咙;任脉至咽喉;足太阴,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布胁肋,循喉咙后。“经之所过,病之所急”,故临床上治疗多以此经穴为主。

1.舌三针:

上廉泉及其左右旁开0.8寸,共三个穴位,向舌根部进针1-1.5寸,使针感向舌根部传导,留针30min后取针。廉泉为任脉经穴,解剖部位近舌咽,针刺廉泉可激发经气,通利咽喉,舒舌理气。

2.头面颈部取穴:

百会:百会主一身之阳气,联络脑户,针百会具有升阳通络,调养元神之功。

水沟:水沟为督脉经穴,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临床以雀啄手法行针,以目含泪为度,为醒脑开窍之主穴。

地仓、颊车:属足阳明胃经,《灵光赋》:“地仓能止口流涎”,此两穴,可祛风通络、启利牙关,临床应用可地仓透刺颊车。

风池: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类经图翼》言其可“治中风不语,汤水不能入口”,肝经、胆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循喉咙,故针刺风池可平肝熄风、豁痰利咽。

3.体部取穴:

合谷:四总歌诀中记载“面口合谷收”,合谷乃阳明经之原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脉,疏通气血,气通血濡,则病自去。

内关:心包经络穴,可以调理心神,疏通气血。

足三里:足阳明“合穴”,合治内腑病,补胃气。

太溪穴:肾经原穴,有健脑补肾、安神益智之效。因肾中经气血循经上达舌本、喉咙,故针刺太溪穴则使咽窍得养机窍灵活,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穴,具有健脾化痰之功。

通过针灸配合康复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张某,女,6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利10余天”于2018年7月2日入院。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治疗后症状减轻,为进一步康复治疗,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时症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鼻饲饮食,饮食水呛咳,吞咽障碍评定4-5级。

针灸治疗

针刺特定穴位,如舌三针、百会、风池、地仓、颊车、合谷、太溪诸穴,祛痰开窍,调气活血,通利咽喉。

针刺舌三针,向舌根部进针1-1.5寸,使针感向舌根部传导,留针30min后取针。

针灸治疗

针刺合谷穴,得气后留针30min后取针。

康复训练

主要以冷刺激及吞咽电刺激治疗为主。

冷刺激:用冰冻棉棒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做吞咽动作,可诱发和强化吞咽反射。

吞咽电刺激治疗:通过刺激完整的外周运动神经,以及直接激活去神经支配的肌肉纤维,来达到强化无力肌肉,帮助恢复喉上抬运动控制、延缓肌肉萎缩、改善局部血流的作用,从而提高吞咽功能。

康复训练

应用吞咽电刺激治疗,刺激外周运动神经,提高吞咽功能,康复时间20min。

康复训练

用冰冻棉棒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冰刺激

经过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患者患病早期已能脱管自主进食,目前的吞咽障碍评定为1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