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娘家

 新用户3601tvjQ 2024-05-11 发布于山东

        回娘家

是昨天回的娘家。

不到五点就起来,早饭午饭一起做,中午陪老娘吃饭,要在家提前给儿子备好午饭。

六点半,迎着夺目的朝阳送孩子到了学校,回来在楼下观察我“菜园子”里种子的发芽情况与长势。

阳光很暖,细小的芽儿舒展。“菜园子”是几个装满土的泡沫箱子和破盆子,稀啦啦的韭菜和小茴香幼苗(毛),但就是这几棵“毛”满足了我的种菜欲。种菜不为吃,喜欢的是那个过程。播种,期待,终于看到破土而出的小嫩芽,特别治愈。

急着出发。把在风中摇摆的纤纤细芽录了个视频,匆匆上楼去。

蒸好米饭,又做了凉拌菜,把羊肉汤装在保温壶里,给儿子写了纸条叮嘱咐一番,装上和好的发面团、煮熟的米豆、剁好的肉沫,出发了。

提到回娘家,就会想起L十一记录家常的文字,她每次回娘家都会记录。

我们有同款的老妈——爱美,喜欢穿新衣服,天天望眼欲穿地盼着儿女归。我们同样的也是差不多每周都回娘家一次,每次的离开面对老人的不舍同样的是心有不忍。

应该是同款的闺女,有着同样的牵挂,同样的无奈与纠结。

不同的是,她每次回娘家都要面面俱到地给父母准备吃的,而我不用费太多心思,因为有个一直陪在妈妈身边的哥哥。

哥哥总是无微不至,妈妈总是应有尽有,根本吃不完,临行还要负责把他们吃不完的帮忙装走一些。因为有哥哥的照顾我们的牵挂也会少很多很多。

人老了有个留在身边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八点多出发,阳光仍然很耀眼,耀得眼睛有点花,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睡眠不足,晕晕乎乎的。疾驰六十多里路,回到娘家。

按开指纹锁就喊妈妈,听到同样大音量的答应声。她正坐在床沿叠衣服,笨重的身体顾涌着也没能挪动起,身边的手机正播放着电影剧目,很大声地哇啦哇啦陪着她。

我拿出给她新买的薄褂子和牛仔裤,老母亲一边说,哎呀还买什么,恁嫂子刚给买了一件这样的褂子,恁妹妹刚给我买了一件薄坎肩,我有的是,一边说着,一边又笑逐颜开地试穿,衣服都柔软有弹性,穿着舒服,难得很适合她胖胖的身体,她很满意。还让我去沙发上把她叠好的那一摞衣服拿过来,找出那两件新衣服向我谝。

老娘的衣服,不是一般的多。她喜欢穿新衣服,她一边会说都穿不过来了,一边每到换季还是会缺那么一件。而她每每缺一件都会得到好几件,儿子买,闺女买,儿媳妇买,孙女也买。这就是儿女多的优势。

人老了,腰腿又不好,衣服的穿脱都很吃力。她自嘲就像笨老雕似的,做什么都那么费力,但是没有以前那种悲观绝望的满面愁容了。

从父亲走后这六七年里,母亲一直是抑郁的,一是一味沉浸回忆中的伤感,二是对每况日下的身体状态的悲观。所以总是在儿女面前表现出负能量,以至于以前在妈妈身边,我总是感觉压抑,常常无所适从,总觉得说什么做什么都很无力。

回娘家一趟回来,她的愁容总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心情也是沉重的。

但年前年后这段时间她情绪很好,不再总是叹息。

因为她有了智能手机。

侄女离得近,对奶奶各方面的照顾与关注比我们做闺女的还周到。

去年母亲的老年手机坏了以后,侄女给她买了一个能手机,安装上了微信。

就此,老母亲有了能解忧的好玩具,整天摸啦来摸啦去,开始是一天不断地和我们视频,后来学会了看小视频。尤其是经过邻家大嫂的指教,她学会了抖音,开阔了视野天地,在里面找到了乐趣。

从此,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也不再总是在回忆里忧伤。抖音里有很多感人的生活小剧目,她会以为是真实的生活记录,常常一边看一边哭,是沉浸式地追剧。

我们告诉她这是演戏,不是真实故事,但她看的时候还是很动情。这样会会伤神,为此哥哥强烈反对她看这种小视频。

其实她最喜欢的还是听歌,我最爱看母亲唱歌的样子了。

我包着包子,母亲坐在旁边打开抖音听老歌,还不由自主地跟唱着。

喜欢唱歌的人就是这样的状态,只要熟悉的旋律响起,每个细胞都会被兴奋自动开启。喜欢,就是忘我地飞到云端的感觉,能治愈一切。

包好包子,等待第二次发酵,我打开手机,又看了看早晨拍的“菜园子”视频,发到朋友圈里。

香同学调侃我的“菜园”就像老头子的头,长了稀啦啦的毛。我说她比喻不当,应该是婴儿的头。她说这还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婴儿代表新生、希望,是自然而然向上的力量。你看着他,满心都是喜悦,获得了治愈的力量,这和暮气沉沉的老态怎能相比?

人的衰老是必然,如果对此表现悲观就会深觉无奈。人老了有豁达乐观的心态很重要,母亲的歌声就是向上的力量,将暮气荡涤而去。

此时,我的心就像置身于晨光中的菜园子边,一样的喜悦,一样的治愈。

煎了鱼,炒了肉沫莴苣片,切了蒜苔,温了剩的粉条鸡汤,白胖胖的包子端上桌,娘俩吃了起来。

饭后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十二点半,急忙地回家转。儿子有午休时间了,要赶回去看着他午睡。初二的孩子了,只要离开他,在哪里都不安心,时刻惦念。做母亲的应该都这样吧?

一点钟赶回家里,正好是他的睡觉时间。

这时,心电感应般,电话响起,是母亲的声音:“你到家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