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旺年||又是一年麦稍黄

 乡土蓝田 2024-05-11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人文/村落/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史迹

又是一年麦稍黄

马旺年

五黄六月,乡村的田野里,麦子泛起层层金色波浪,挺拔的麦穗,在骄阳热烈的抚慰下,虔诚地低下沉甸甸的头。这时节,乡野的天空上,飘荡着泥土的芬芳掺杂着麦子的清香。

又是一年麦梢黄。轻风吹过,夹杂着浓浓的麦香,沁人心脾。斜阳的余晖暖暖的洒下大地,金黄色的麦浪愈加的金碧辉煌。乡村山沟坡一颗颗高大的白杨树,鲜绿的叶子随风轻轻的摇曳着,和这余晖,金色的麦浪相互掩印着,农家的村舍星星散散的点缀其中,忽隐忽现。蓝田北岭大地作为小麦的丰腴

之仓,正是开镰时节,也是农户最忙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妻子总是要回

娘家看望爹娘的。今年由于妻子在外打工忙走不开,只好给娘家打了电话。“麦梢黄,女看娘”这一习俗在我三秦大地上还延续着。

为什么麦梢黄时,女儿要回家看娘亲?

在传统文化中尽孝当先。在那旧时代年月里,岀嫁的姑娘在四五月里时常牵挂娘家,因为正是农家青黄不接的时候,“年好过春难熬”,去年的陈粮已吃得差不多,田里新小麦还没入缸。此时,女儿牵挂爹娘粮够不够吃,田里麦子的长势可好。所以,女儿便要和丈夫回娘家看看。婆家富裕的,小两口通常要带点心、茶、花馍等礼物回娘家。婆家不富裕,礼物就简单些,但花馍是不可少的。因为,有了馍,爹娘就不至于挨饿。

一个时代一个岁月,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一个中华民族孝道个两个字传奇一个民族美德!

在故老土地上还有一个礼仪也叫看忙。在个那年月,′我们北岭人收麦通常是用镰刀割,用架子车拉到场地里晾晒,用牛马拉石磙碾压,然后借风扬场……那一件件都是累活永留我的记忆。“麦熟一晌”,遇到雨天,雨打小麦会倒伏发芽,起了大风会将熟透的麦粒吹落地上。所以,庄稼人把夏收叫“龙口夺粮”,是人与老天在抢收。“麦梢黄,女看娘”,就是闺女回娘家,看爹娘家的麦子熟了没有,如果麦子熟了,就要帮着收麦子,这也是为什么女儿要带着丈夫一起“看麦梢黄”的缘由,麦收可是重体力活儿。那时候他们一担担,一车车从地运回小麦。如果在碾场时遇到了大雨,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拿起扫把、木锨跑来帮忙,把摊在场上的麦子快速收拢起来,这叫抢场。在我小时候参与过几次抢场,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天空雷声滚滚,豆大的雨滴打在脸上,人们挥舞着手里的工具,场面十分紧张。一年的辛苦,怎能眼看着收获的粮食白白让雨淋了。

夏收忙完,娘要回访女儿家,主要是看亲家,人称看忙罢。娘家备的礼物除茶、点心外,不可缺少的是用新打的麦子粉蒸的曲莲,这是一种花馍,在圆圆的馍中留个洞,再在洞的四周点上红红的颜色,寓意生活团圆美满。女看娘,娘看女,是一种礼仪,也是亲家间沟通亲情,相互关心的一种方式。

如今,新农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女儿再不用担心娘的温饱;麦收都用收割机,一眨眼的工夫,麦粒便如水流入机器;碾麦场已经消失,木锨等工具也成了古董,即便是下雨,也不用再去抢场了。然而,“麦梢黄,女看娘”的习俗依然延续着。这是爱的礼仪,年复一年,连接起人与土地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着庄稼人劳作的辛苦与温暖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马旺年,蓝田北岭老农人,喜好文学,抒发情感

乡土蓝田平台投稿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