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汀杂谈6】佘华荣:说“努力”

 开心明智 2024-05-12 发布于湖南

说“努力”

佘华荣

在砂石木冲吃豆腐,碰到某君的堂弟(团山双江人)。在塘边的闲聊中,得知我是湖南财经学院毕业的,他问我,王雍君,你认识不?他是我堂哥,是你校友。
他一说,我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不起眼,蓄小胡子的矮个子来。一米六以下,清瘦,初见面(他是八二届,我是八一届,学长),他像个初中生。极温文尔雅,脸上露出淡淡的,标志性的,不卑不亢的笑容。惜言如金,把“沉默是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当座右铭。如果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言语派,一种是行动派,他属于真正的后者。他天天写日记,践行古人的“一日三省吾身”格言。我读小学时也天天写豆腐挂酒醋的流水帐,后来读初中偷懒,中断了。近几年在朋友圈发东西,类似日记,算是拾掇出一个有限的空间,把生活中的点点感悟(鸡毛蒜皮)放进来,自我欣赏;也算是“重操旧业”,恢复中断了几十年的一个习惯,耗尽这无聊至极的时光(说是日记,还是有区别的。日记本是隐私的东西(像人的私处),不能让别人看的,需千方百计遮掩。在朋友圈发类似日记的东西,本质上说是有刷存在感的意味,爱慕虚荣的意味,市井小民市侩堕落的意味:死猪不怕开水烫!)。
当时,我一听他说从小学一直写到(写日记)大学,大为吃惊,暗暗从心里为他竖大拇指,了不得!这个人的自律性,把个人生活管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准时,不由得佩服。他大学毕业后,分在长沙税务专科学校教书,后来又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生,1994年获经济学博士。

(王雍君)

人生一开挂,椰风挡不住。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预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财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开发银行高级财务评审专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北京市对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头衔一大堆,学术著作几十本 ,研究方向为政府预算,公共财政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论文几十篇。其貌不扬,没有任何背景的人硬是靠自己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不屈不挠与锲而不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据说,他每次回家乡,家乡的父母官都要隆重招待他。相对于他的勤勉,山三觉得考上大学,“铁饭碗”到手,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可以享受生活,吊儿郎当,浑浑噩噩过日子了。几十年后,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天壤之别。
当然,人勤勉,十分努力,也不见得有出息。因为成不成功,因素有许多。但是,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与现在相比,机会还是多得多。没有努力抓住机会,也是比较遗憾的事情。实话实说,在财院的老乡有十多个,没有一个人看好他(包括我在内),但偏偏人人不看好的人比较成功。这个现象,现在反思一下,总结一下,归结为“努力”是有点道理。人之为人,主要差距就在于此。因为有些人一生都在修行,都在努力,积小胜为大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个“努力”,不只是追求道德方面的修身养性,而是做人做事的态度。所谓“不立则废”,“凡事豫则立”,“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等等。多是阐明“努力”或“规划”的重要性。而我们修养不够,没什么规划,人生目标之类,走到哪里黑,就到哪里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古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好多年没看到雍君学弟了。不过,在“度娘”那儿看到了他气宇轩昂的照片,气色很好,棱角分明,着红色西装,打红领带,精神饱满得像追风少年。白发苍苍的山三没法跟人家比。

(作者系邵东农业银行退休干部,邵东市作家协会会员。)

是您的厚爱与支持

才有《绿汀文萃》

光荣的今天和将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