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独角戏jlahw6jw 2024-05-12 发布于江西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如图所示,中国在试射导弹之前会发布公告,标出一个影响范围(四点连线区域和),警告船只不要进入。

但你知道吗?

从前导弹试射国标注影响范围时,并不是用直线四边形,而是曲线四边形。

之所以有此改变,都是因为一个人。

他就是顶级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是从苏联一幅标注图中破解出来的。

其还因此确定了苏联导弹基地位置与打击精度范围!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破解苏联军事机密

1925年,15岁的华罗庚,初中毕业,因没有钱出学费,读了几天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退学了。

此后,他靠自学高中和大学课程,成才成为世界一流数学家。

其数学水平有多恐怖?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就拿抗日战争时期来说。

当时,不仅是军力、财力的比拼,还有智力的较量。

我方为了破译日军密电码,费了不少功夫,却仍然不得。

就连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留美数学博士俞大维,也对日军密码一筹莫展。

十万火急之下,他特地找上华罗庚相助。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华罗庚拿到日军军事密码翻来覆去看了一晚上,写了密密麻麻的数张手纸,总算叫他找到了密码中数字的规律。

原来,日军是使用“数论”中的“缪比乌斯函数”来加密原文件的。

华罗庚发现了规律,又找到了破解的办法——采用“缪比乌斯函数”的反函数返回,就能把密文打回原形。

俞大维大喜过望,当即传令:火速按华罗庚办法解码!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国民党政府因此破译了不少紧急的军事情报,比如日军轰炸昆明的计划等。

华罗庚不仅破译敌军密码,还为我军战区的电码加密。

毫不夸张地说,他也是谍报战线的大功臣。

建国后,其还有一例更奇。

1965年,苏联试射洲际导弹,登报向世界发出公告,并在太平洋标注了一块影响区域,避免误伤。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没想到,华罗庚就凭苏联的标注区域,计算出苏联导弹基地位置和导弹打击精度范围!

他是怎么做到的?

苏联给出的范围是四个坐标点的连线,但呈现的并非长方形,而是一个曲线四边形,像这样:

因为地球是圆的,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把球面图投射到平面上就是个曲线四边形。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华罗庚发现,其中两边是大圆的弧,另两边是同心圆弧,从而推断出圆心就是两条大圆弧线段的交点。

即导弹发射的位置。

经此计算,它就在乌拉尔山区。

据此,华罗庚又能算出导弹的飞行距离和方向,以及打击精度范围。

他公布结果后,全球都震惊了。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这么重大的国防机密竟然被一个数学家给破解了!

以后试射导弹,谁还敢用曲线标注啊?

所以从此以后,全世界都改变了标注方法,统一采用直线四边形。

这就是华罗庚口中数学的魅力。

数学不仅是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还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不单是战争军事,还有经济建设与民生发展的方方面面。

人民数学家

华罗庚有个荣誉称号——“人民数学家”。

他不是埋头理论研究那种遥不可及的专家,而是让数学走向田野和工厂的“实干家”。

他走的不是高大上的神秘路线,而是一条数学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有一件事给他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60年代,华罗庚受邀参加成昆铁路建设。

一天,两个战士因为爆破山洞的雷管失灵,排除故障时哑炮爆炸,不幸牺牲。

华罗庚参加了葬礼,战士的鲜血震撼了他的心灵。

在他看来,两个年轻人是可以避免牺牲的,为什么非得用血的代价来检测次品?

如果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抽样检验,这种悲惨就会继续发生。

就这样,华罗庚萌发了一个信念:要普及应用数学,把知识还给人民!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此后,华罗庚白天在山沟施工现场,晚上和工人住一起,教他们统筹法,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不仅如此,他还组建了一个普及小分队,全国各地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帮助工厂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一批技术骨干。

有一次,上海炼油厂要换一个炼油塔,上级要求半个月完成任务,厂里领导认为至少得25天。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华罗庚等人用统筹法制定施工计划,只花6天就保质保量安全完工。

随后,华罗庚用优选法给炼油厂解决了“硅片消洗液” 与“605降凝剂”的配方问题。

1972年,华罗庚来到湖北,开始帮沙市棉织印染厂培养人才、做实验,让厂里的“白纱咔” 一等品质量从16%提高到90%。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这年冬天,华罗庚又到东北。

他先是主动应聘了大庆油田科技总顾问,到大庆油田宣传讲解,帮助工人解决困难。

而后,其又在大兴安岭伐木场,教工人们用数学研究木材的“采、运、用、育” 。

一个林场,用他的方法安排冬运木材,提前一个月完成运输任务。

然而,东北之行也令他已经年过六旬的身体难以负担,心肌梗塞发作,不得不离开一线。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开滦煤矿停止外运,多地因缺煤出现工厂停工、居民断电。

华罗庚不顾心脏病复发,冒雪跑去大同煤矿现场做运煤试验,将日装702车煤,提升到平均日装1000车以上。

一天多运1.8万吨,5个月运出存煤100万吨。

与此同时,华罗庚还参加了“两淮煤炭开发规划”,把两淮煤炭基地的产煤多提升了4千多万吨。

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成百个县都留下了华罗庚的足迹。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他用近20年的时间坚持不懈推广“双法”,解决了 一大批生产实践问题,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的数学家。

从他选择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不仅是一位数学家,他是人民的公仆也是人民的英雄。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一路走来有多么艰难,华罗庚经历了多少嘲讽污蔑……

从“先生”到“同志”

1950年,华罗庚携全家从美回国。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他说自从踏上新中国的大地,“我就像一个初入伍的新兵,斗志旺盛,一心想在祖国的建设中尽一份力”。

他先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创建了各类科学研究所,做了近十年理论研究,然后才开始转到应用数学的研究推广。

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道路,必然会受到重重阻碍与质疑。

在纯粹做数学研究时,就有人嘲讽他沽名钓誉,现在转应用数学。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一开始,他的行动没达到理想效果,又有人出来吹冷风。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华罗庚曾在国民党政府下面工作过,得到过蒋介石单独会见、封官许愿。

但当时,他的诸多建议都没有得到采纳,才会摆脱蒋介石,去美国搞研究。

然后冲着毛主席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格魅力,华罗庚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决定回国效力。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因此,入党一直是华罗庚的梦想。

60年代初,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却因受当时一系列风波被搁浅。

在入党多次受挫、推广“双法”被嘲讽之时,华罗庚有过彷徨与苦闷。

为此,他特地向毛主席写信反映,一方面讲自己推广“双法”的决心,一方面委婉表达入党愿望。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毛主席复信道: “壮志凌云, 可喜可贺。”

虽然没提入党的事,这鼓励的态度也让华罗庚一扫阴霾。

他不止一次地说:“我在日用之繁中搞些工作始于1958年,但真正开始是1964年接受毛主席的亲笔批示后……”

华罗庚还曾在《人民日报》 上发文说,“要不是毛泽东思想指引,我敢说今天我一定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钻研自己所喜爱、所擅长的数学问题,管它四海震荡……”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当华罗庚第二次写信给毛主席时,他已参加三线生产,在普及“双法”上有所收获。

毛主席对他的称呼已从“先生”改成了“同志”,还说“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

这无疑是非常高的评价,让华罗庚坚信自己的选择,更是执着地走向工厂和农村。

不过很快,他的事业就被打断了,有关方面禁止他推广“双法”。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最令他揪心的是,计算出的苏联人造卫星方位与数学模型的机密手稿也被窃了。

身陷囹圄之时,1967年五一节,毛主席邀他登上天安门,高兴地唤他:“我们又见面了,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同志,一向可好啊?”

这一句问候让华罗庚改善处境,倍受鼓舞。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就这样,他再接再厉,用辉煌的成绩让一些有偏见的人闭了嘴。

但华罗庚还是在1974年,遭到诬蔑,导致推广小分队解散。

但哪怕只剩一个人,他也继续坚持去各地推广。

正是劳累与愤怒交加,才使他在东北心肌梗塞发作,一度病危。

毛主席得知后,派专人送他去哈尔滨医院,嘱咐他多休养一阵。

华罗庚后来总结毛主席的关怀,将之比喻为再造之恩,可见伟人为其带去的力量。

华罗庚有多厉害?仅凭一条新闻,破解苏联军事机密,主席八字评价

1976年主席去世后,华罗庚拖着年迈之躯,继续前行。

三年后,他终于实现多年夙愿,加入共产党,从老同志变成了新党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华罗庚重视加强中外科学交流,前往各地讲学。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倒在了东京大学学术报告厅的讲台上,以身殉职。

参考资料

散木.毛泽东与数学家华罗庚[J].党史博览,2012,(04):4-8.

庞培法.华罗庚:用生命谢幕的人民数学家[J].党史文汇,2010,(03):4-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