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传记:爆破英雄李亲武(第一章上)

 文学顾事 2024-05-12 发布于江西

爆破英雄李亲武

王 瑜 著

第一章(上):苦难的童年

万年县汪家乡有个古老的村庄坑边,原名畲李家,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这里地处昌万公路与昌高速公路出口的交汇黄金地段,三面环山,树木葱郁,屋舍俨然,小桥流水。村的西南有座乌龟山,远远望去,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纹丝不动,仿佛用心听着昌港河水那支流经千年、奔腾不息的乐曲,凝视着那一湾丰沛的河水滋润着一方沃土,创造一方文明。

传河里有只千年乌龟常兴风作浪,恣发大水,淹没良田,冲毁房屋,闹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于是,惊动了众神纷纷上天参奏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怒,下派哪吒擒获,哪吒领命巡察,见乌龟伏在港边吐水,哪吒一个筋斗飘在港的上空,紧接着一个裂闪打在乌龟后背,电光闪闪,燃起大火,迅间吞噬乌龟,使之化作了一座山,为民除害,坑边村从此恢复往日的安宁。后因山形似乌龟,故名乌龟山。这个传说故事自然给乌龟山带上几分神秘的色彩。

物换星移,造化工妙,风景秀丽,富有神韵。坑边既是美丽富饶的宝地,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之村,这里留下许多美丽的故事传说,伴随着坑边李家繁衍生息、薪火相传,一路走来。

1932年12月14日,刺骨的北风声嘶竭力地呼啸着,凌乱的雪花散落在村庄、原野、林子上方,天空阴沉着,呈现出一种灰色的忧郁,压得人似乎透不过气来,在这寒冷的天气中,一个顽强的男婴降生了

这位男婴是李亲武。他生在坑边村一姓李的贫困农户家里,借住于村前的戏台下面杂什间。在那个风雨飘零的年代,村里的百姓生活相当贫困。李家也是如此,不管处境怎样,男婴的出生,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一些希望与欢乐。

男婴的父亲李久凑,是一位老实巴交的种田人,个头不高。长着一张中国式农民的脸,黑色的头发密密的,因长时间在外面干活,头发被风吹得倒向一边,说话时眼睛亮得像颗星星,灰土色对襟土布袄的肩膀上打着补丁,与瘦削的脸庞相衬,看上去大于实际年龄。

那时,李亲武父亲李久凑靠租种村上地主家田地养家糊口,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与奴役。眼前的家境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生活贫困潦倒,吃饭常吃了上顿顾不了下顿,一直饥饿向上挣扎。一年到头下来,经地主左右盘剥,粮食所剩无几。李久凑从心里十分痛恨这个人吃人的旧社会,但又摆脱不了眼前的现实,有时他常问自己,这样苦苦地干活,不知道干到何年何日才有出头,而为了生活只忍气吞声地熬着。一晃几年过去了,李久凑经亲戚介绍,他好不容易地讨上了附近岩上周家堂村姓韩的女子为妻,一年后又生了儿子,此时他的家如同黑夜里的星光,看到了燃烧着的火升起新的希望,自然给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欢乐。李久凑越想越高兴。他轻轻地走上床前,用那双粗糙且有力的双手抱起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仔细端详,喃喃自语,并思考良久后,按照村俗族谱排行,就叫亲武吧,寄寓着他的儿子比他有出息,出人 头地,护卫家乡。

那时.在坑边附近的几十个村庄,李久凑算是个出了名的脑子灵活,反应快,做事干脆利落的人。由于他家里穷,一天没有进过孔夫子门,只认天认命,也是个宿命的人。而他比一般人不同的是,遇事善于动脑,自有主张,又是位敢于担当的人。

名字取好后,李久凑慢慢地放回儿子,面对着妻子说起几天前囿于心头的一件趣事。他说起一个星期前,夜里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牵着一头牛,跟在他的后面,不肯向前,几次叫男孩不应,转身过去,孩子与牛却不见了,觉得蹊跷,等他醒来时身上淌着汗,才知做梦一场。

李久凑讲得绘声绘色,妻子听了倒不认为,只舒展着双眉轻声地说了一句,这是你想儿子续香火想的,盼望早做父亲的心梦。

李久凑听了妻子的那句轻言细语的话,笑了笑仍半信半疑,自言自语地说,也许是山上的庙里菩萨许愿托梦吧。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大都一样,由于贫穷落后,村子里没有几人读过书,思想禁锢,封建意识强,凡遇上什么难事总以迷信破解。李亲武出生在这座戏台下不久,由于村里收回,他的父母只好迁往村旁不远的庙里。据村上老人说此庙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用于祭典与祈祷等活动。庙是村里乡贤捐资兴建的,每逢年过节村里人家都到庙里敬神拜佛,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种传统风俗沿袭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也许选址奇特,庙的地点正好选在乌龟山下,坐向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两百余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四周用青砖相砌,庙顶青瓦黛檐,大门布满铜钉,古色古香。解放后,因破“四旧”运动被毁,如今庙址尚在,黄鹤已去,寥落寂静,上面布满杂丛与荆棘。拨开杂丛,里面依稀可见散落的断砖碎瓦,只要用足挤压砖瓦,就有虫鸣出现,仿佛向今人叙述着昔日那段香火浓烈、烟云缭绕的故事。

站在庙的遗址往前看,港边村尽收眼里。河的上面是高低不一的绿色田野,如出新的地毯伸至香炉山。而临香炉山不远处有个下水关,过去这里是与邻村的分水岭。关上有条马车宽的路,据说过去是新官上任和下村考察走的道,村民称官道。官道左右是绵绵不断的小山连接南北。如今官道沉淀在历史的风尘中,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动听的故事。下水关的左右群山相拥,碧水环绕,树木青翠,自然而然的,岭上,是个充满诗情画意,充满乡愁与文化积淀厚重的地方。

听村里的年长的人讲,葱绿的香炉山据说是神仙焚香守望的地方。天上的神仙守着这里的山水,守护这里的百姓,守住那座遥遥相望的乌龟山;那昌港是他的佛禅,如山有妖魔鬼怪,举禅如练,缚住其力,刀光剑影,立马平息。平时两山对视,沉默不语,互不相往,给这古老的香炉山蒙上几层神秘的面纱。

如今古老的传说已成过去,青山依旧无语,小桥无迹,只有昌港的水依然长流不息。

解放前,坑边村的民居十分简陋,村上房屋多是土打垒建成的,四周多用禾秆压实挡风遮雨,屋与屋之间距离小,村民防火意识不强,常一家着火,殃及多家。在村里有一次火灾中,李久凑家里仅有的两间漏风的茅屋被火烧得东西全无,为了度日,全家只好借住在村前的破庙里。

这年冬天特别冷,每到晚上,呼啸的北风刮来,穿透庙台周围剥落的墙体,有时把室内桌上的东西掀落于地,乒乓作响,吓醒刚睡不久的小亲武,睁开眼大声啼哭不止,感受冬的淫威与酷寒。他的父亲李久凑为了止住小亲武的哭声,只好披衣起身伴着灯光,放在摇篮里摇着、呵护着,慢慢地哭声停了,外面的朔风正劲,油灯晃动着红色火苗闪烁,而小亲武直勾勾地盯着火光才缓缓地睡着了。寒风凄厉,嗖嗖直响,他们一家人就这样苦熬着、抗争着。

李亲武母亲韩氏生在佃户家庭,家境贫寒,品尝了生活的困苦,长大后嫁给了李久凑,是苦藤上结的两个瓜。而韩氏是位勤劳贤惠的女人,个头不高,长长的脸,面带慈祥,说起话来声音不大不小,尤其那乌黑的头发盘踞于脑后,用簪子拴着,一身浅蓝色土布衣裹着纤体,精神中迸发活力。韩氏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为小亲武日后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

随着时光的推移,李亲武在母亲悉心地呵护下逐年成长。有一天,母亲纺线,他坐在小板凳下,听母亲为他讲起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他听得入神,母亲讲到岳母刺字时,停了一下,望着小亲武的稚嫩的脸,小亲武迫不及待地问:为啥刺字呀?

母亲说:那一年,汤阴县瘟疫盛行,又遇上天大旱,粮食很少,价

格昂贵,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的兄弟牛皋吃不了苦,又在外面惹是生非,把牛老夫人也给气死了。

小亲武说:牛皋太任性了,那岳飞呢?

母亲说:这时的岳飞已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父亲了,大儿子名叫岳云,十分孝顺。有一天,岳飞正准备到武场练枪,忽见牛皋带领众兄弟边说边笑地走过来,便问他们要到哪儿去?牛皋回答道,这几天兄弟没吃没穿的,饿得实在忍受,只好下山弄点吃的。岳飞问清楚原因后,知道他们想出去抢劫,勃然大怒道:若抢劫不义之财,从今后不是岳飞的兄弟。说完,岳飞用枪在地上狠狠地划了一条短线,说从此和你们画得断义,你们各自珍重吧。

小亲武眨动着眼睛问:哪后来呢?

母亲捻了一下纱线,手摇动着纺车说:几个兄弟听后很无奈,纷纷上马,奔太行山去了。见他们走了,岳飞十分难过,流下眼泪,也无心练枪,便回家去了,在房里闷坐着。岳母看见儿子心中难过,问明缘由,又安慰了他一番。母子两个人正在说着话,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岳飞把门打开一看,见有一个人,此人二十多岁,一见岳飞,倒头便拜,说特来与岳飞结为兄弟。来人叫王佐,岳飞非常高兴,与他八拜结义。王佐从包袱里取出金银财宝。岳飞见王佐有这么多财宝,十分惊讶。王佐这才开口说,跟杨幺共起大义,因主公久慕大哥文武全才,才下山特请大哥前去。岳飞一听,正色道,生在宋朝,要为朝廷出力,怎能投奔反贼?王佐见岳飞义正词严地拒绝,只好拱手告辞。

那怎么刺字的呢?小亲武听得入神,再次追问母亲结果。

母亲纺线的手停了一下,转身望着儿子小亲武全神贯注的眼神说:王佐走了以后,岳飞便将刚才发生的事向母亲说了一遍。岳母听完,便吩咐在中堂摆下香案,叫儿子拜过祖宗,然后跪好,又命媳妇磨墨。岳母道:你今天做得很对,但是将来母亲死后,担心你一时糊涂,做出一些不忠于国家的事来,这不是把你半世英名都毁了吗?所以今天在祖宗面前,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你能做个忠臣,流芳百世,母亲就是死也放心了。说完岳母提笔在岳飞背上写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然后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顺着墨迹一针一针扎下去。岳飞眼含热泪,拜谢母亲的训子之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