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怪黄药师武功如此了得,你看他师父是谁,曾镇压一个时代的强者

 武侠百晓通 2024-05-12 发布于陕西

金庸笔下黄药师这个角色,向来很受读者喜欢,因为黄药师不但实力很强,是华山五绝之一,更是博学多才,五行八卦,天文地理,无一不精。

就连琴棋书画,农田水利、经济兵略这些都懂,完全就是个全才,要知道这些知识,若是能懂其中一门,已经算很厉害了,特别是对于江湖中人而言。

一般江湖中人,都是以武为尊,就像神雕里面,郭芙、武家兄弟等人,就只学武不学文。那么问题来了,黄药师是怎么做到在如此博学的情况下。

武功还能这么强呢?这就不得不说他的师父,在很多读者眼中,或许黄药师已经很厉害了,然而若是和他师父比起来,黄药师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为他师父同样博学多识,文能入朝为大官,别看黄药师离经叛道,实则他还是很敬重忠臣孝子,而且也是有着家国情怀的,包括礼法方面也很重视。

比如杨过想和他结拜成兄弟,黄药师就很生气。似黄药师这种人,明明就是内儒思想,还装着一副漠视礼法,离经叛道的样子,就是个有傲气的文化人。

古代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黄药师年轻时,也曾胸怀抱负,想要为国为民。后来经历了打击之后,因此性情才变得古怪,甚至仇视了起来。

扯远了回归正题,黄药师的师父不但完成了文人的抱负做官,武功方面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以文入武道,武功大成后,镇压了一个时代的强者。

他就是“九阴真经”的创造者——黄裳,为何说黄裳是黄药师的师父呢?首先这二人都姓黄,其次大家不觉得这二人很像吗?前面说了江湖上文人很少。

既是文人武功又如此高强的,更是凤毛麟角了,就连黄蓉这等世上顶尖的聪明人,都不会去要求女儿既学武又学文,可见要做到文武皆通有多难?

那么黄药师的师父,为何不但让黄药师练武功,还教他如此多的杂学呢?原因就是他师父黄裳本就是个文学大家,黄裳真正热爱的是文化之道。

武道是他无意间闯入的,要知道黄裳50多岁的时候,还在做知府呢,60多岁的时候,他在刻道家典籍时,由于怕出错,所以非常认真的校对。

结果稀里糊涂从道家典籍里面,学会了内功外功,在70多岁时,被朝廷派去剿灭明教,他一口气杀了许多明教法王、护法等高手,由于他不懂武林规矩。

后来被武林众人所围攻,黄裳不敌,就连他的妻儿都被所杀。黄裳一怒之下跑去闭关,等到学有所成后,本来准备找仇人报仇雪恨,结果找了好久。

最终才找到一个仇人,而且还是位快死的老妇人,要知道这位老妇人,当年和他交手时,不过是个妙龄少女,他询问下才知道,自己闭关了四十多年。

浮尘若梦,多年过后,往日仇人都已死去,黄裳放下了仇恨选择了离去。黄药师就是黄裳后来收养的孤儿,所以跟着他姓,黄裳从小教了黄药师各种知识。

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琴棋书画,本来黄裳是不想教黄药师武学的,所以黄裳才会把自己的“九阴真经”埋了,黄裳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是个文人。

他也极度讨厌江湖上的打打杀杀,黄裳希望黄药师成为一名饱读诗书之人,不过后来黄裳又怕黄药师没有自保之力,所以就传授了他一部分武学。

黄药师不但非常聪明,学习文化知识很快,武学天赋也极好,不过黄裳更注重他文化方面知识。在黄裳死后,黄药师遵循黄裳的遗愿,走上文人这条路。

本来黄药师很自信,认为以自己学识,轻而易举就能金榜题名,没曾想科场舞弊,以至于黄药师并未考中,黄药师非常愤恨,更是对大宋极其失望。

选择了放弃文人这条路,从此精研武道,他本来天赋就好,再加上曾得黄裳这种级别高手指点,多年后终于武功大成,后来参加华山论剑成了五绝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