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字如其人

 一门耕读 2024-05-12 发布于山东

今天是母亲节

谨向天下所有母亲致敬!
    
【导读】本文选自曹智明最新散文集《岁月拾穗》。他以母亲的字为主题,勾勒出了一位老革命、老模范的光辉形象,也描绘出了一位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大美心灵。
▲依然硬朗的老母亲
母亲字如其人

九江 曹智明

我的老娘今年95周岁了。除了年少时因耳疾留下的中耳炎病根,导致听力越来越差,现今身体状况还算硬朗,能吃、能睡、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事活。用她的话说“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尽量不麻烦你们...”,多善良、多开明的一位老太!

听说常找老人唠嗑是防止老年人痴呆,能激活大脑神经的有效良方,于是,我就照此方对症下药,每次回家我都会主动与老娘唠嗑,久而久之,老娘也就习以为常适应了,无奈我用的是高分贝的大噪门,外人感觉有些震耳,可老娘都能高兴的听懂,精气神也提起来了,一举两得,强身健脑的目的也达到了。偶尔我还会用上纸笔,通过书写的办法加深印象,沟通的效果更是上乘,老娘的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升了。看在眼里的众人十分敬佩,友人言,这是你老娘凭真本事攒来的长寿,广积德修来的善果。我们做子女的那更是高兴,特别的珍惜。

近日在与老娘唠磕时,我问起了老娘年轻时的一些陈年旧事,老娘答曰“年代久远记不清楚了…”。于是,她起身朝书桌方向走去,我还以为是老娘有意回避我的话题,殊不知她停下了脚步,掏出匙钥打开了抽屉,拿出了一叠有年头发了黄的旧纸张,轻车熟路取出一张递给我,“小明,你看这张有用吗?”我一看,这是一份1951年8月7日填写的省级机关人员参加镇反学习登记表的复印件,“老娘,这张表是谁帮您填的?”“还有谁?只能是我自己独立完成,这在当年可是有严格规定的,他人不能代填。”顿时无语的我,在那一刻反倒是对此表内容并非十分地感兴趣,眼前一亮的却是我被这非同一般的母亲亲笔书写的文字给震撼了,仔细过目,认真琢磨后得出的认知:通篇填写的内容,全部是母亲用毛笔正楷字填写。我以为硬笔字难写,毛笔字更是难上加难不好写,因此老娘写出的正楷毛笔字,给我的印象是,那一撇一捺中规中矩的方格汉字秀气十足,女人味特浓,逆锋起笔,藏锋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不激不进,恪守中庸之道。字迹,漂亮而细腻,如婉转的舞步一般,笔画湛碧一笔一划,线条圆润有力又柔和,仿佛把字里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字迹,温婉而精致,笔触轻盈,毫无粗糙,毫无杂质,犹如细碎的美丽,绽放在簿簿的纸面上。字迹,柔和而优雅,似柔美的歌声,没有多余的停顿,每一个字里都涵蕴着时年22岁少妇温柔的心态,整个文字一气呵成。字迹,灵动而优美,如玉指之舞,充满了深厚的诗意,令人赞叹不已。

▲母亲的登记表

看着看着,想着想着,正当我全神贯注着这些美妙文字,大有身临其境之时,老娘又递给了我一份泛黄的纸质资料,顿时,又给了我一个惊喜。这是一份源自于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支行于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发布的“金融战士的好榜样——记九江市支行共产党员汪赣珍同志的先进事迹”。

借此文,简单摘录评介如下: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支行会出组组长,共产党员汪赣珍同志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23年来,她在金融战线上,在平凡的会计出纳工作中,做出了较好的成绩,曾多次出席过省、专、市劳模大会,曾荣获过九江地区金融战线的一面红旗的光荣称号。1949年,投身革命,参加银行工作,心红似火的她,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带动和鼓励下,她勇于吃苦,不分份内份外,终日忙碌,同志们称她是革命工作的“跳棋手”、多面手。十余年如一日,她既当“头头”又不像“头头”,和同志们一样,坚持不脱产,经常临柜亲自办理核算手续。会计部门的女同志特殊请假多(如喂奶、看病等),她不伸手向上级要人。宁可一人多做几个人的事,也不把矛盾上交,和同志们一道工作,同起同落,经常为工作忙到深夜才回家。每年会计决算,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总是接连一两个晚上通宵达旦的干,不叫苦和累,大家称她是“不知疲倦的人”,她服从全局需要,带病去省行参加清查省辖错帐,她终以顽强的毅力,胜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清查了全省联行错账。她对待工作,勇于创新,为了消除银行会计出纳核算中的错、乱、慢的现象,她和全股同志一起。总结归纳出技术革新多、快、好、省的经验,开展了“快会妥交”的竞赛活动,提出了内外结合服务“一条龙”的作法,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她们编印的一种简单易懂的“定期储蓄计息手册”,推广到全国许多兄弟行处,得到了各地的一致赞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她,经常深入基层顶班工作,帮助建立必要的制度。她关心集体,关心同志,有几位同事家中子女多,爱人又生病,经济比较困难,她宁可自己节约点,少用点,也要抽出钱来支援这些同事,从不计较别人有无偿还能力,只觉得自己能够多帮助同事,解决困难心情就是愉快的,因为她觉得这也是党的托付。有位同志刚从外地调来,家中床铺不够用,她一声不说,利用星期天时间,腾出自己家中的双人床,主动用板车,送到这位同事家中去。她从不计较荣誉、奖励,组织上和群众评给她的奖金,她谢绝受领,自从有粮贴、附加工资以来,她一直不领取,她常说:“我们家托党的福,生活条件很好,哪能还要国家补贴呢?留存给国家另行使用在急需的地方吧!”20多年来,她总是身不离柜台,心不离群众,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脚踏实地的工作。同志们都称她是老劳模立新功。

▲母亲的先进事迹材料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老娘她酣畅淋漓地大笔泼洒出自己的形象,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惟留下粗犷的美、质朴的美、自然的美。她的字书写流畅,字体较大又端庄,笔画舒展且柔轫,笔力强劲有韵味,大有豪放者之气度,忠厚之人的品格,无畏后生的勇敢,办事精明人的担当。

总之,看她的字,观她的行,正可谓是赏心悦目,婀娜多姿的字体笔笔走龙蛇,大有妙趣横生,龙飞凤舞,端庄有为之感。这就是我一个老儿子对当年老娘年轻时的文化功底,做人处事的实在评价。

联想起我与老娘相依为命的这几十年,她的每一句话我都是视为圣旨;她的每一个眼神我都当做命令;她的每一个动作我都立为典范;她的每一个身影我都奉为楷模。今天的我能有幸被九江市委老干局授予九江市最美老干部,得益于老娘的淳淳教诲。

因此我把我的老娘比作金子、钻石、名画一点都不为过。曾几何时,我的那位老革命出身的大娘舅,就跟我多次聊起他们的大姐我的老娘在娘家做姑娘时的一些励志故事。他说:“我跟你妈是在同一个班级念书,她的书比我读得更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她,加上她的字又写的非常漂亮,理所当然的人见人爱,由于你外公英年早逝,家贫拮据,她不得已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17岁嫁到曹家,18岁生下你......”

▲在党六十七年的老革命母亲

时至今日,亲朋好友、邻里同事说起老娘,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不点赞的,夸她的顺口溜我依稀还记得几句,慈母贤良守妇道,巧妇胜顶半边天。忙里忙外一把手,凡事积极劲冲天。公干劳模贤内助,人民代表众人选。淑德聪慧眉间智,蕙质兰心倍受敬。老人孩子一人担,三姑六婆颂美德。助人为乐穷大方,省吃俭用热心肠。为人处事谨慎言,克己奉公献终身。日常生活不张扬,厅堂厨房两全美。事业家庭皆不误,如诗似玉人人夸。五世同堂好幸福,晚年日子乐开花。

俗语说“字如其人”,字的痕迹是存在逝去后的证明。不管这种存在是人还是物,是故事还是文化,是过去,是现在,还是未来,投笔于纸,满腔感叹不禁悄然落泪,我在“父爱”(我的前期作品)一文中写到,父爱仿佛若一座大山横在我心中,总是挥之不去,若隐若现中,这座大山上不曾有任何草木,尽是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块。可他却又是那么的高大,直插云端,凛然一股正气。

闲暇之时品茶,望着茶叶在如此般的开水中上下翻腾,一缕芳香渐渐从那烟云缭绕中散溢出来,沁人心脾。生活中的我,总觉得茶香如故的母爱是大公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是触手可及的。如夜来香般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而父爱,却不同于母爱,他如一杯淡茶,需要你仔细的去品,它如微风细雨,润物无声,让你心田滋润,它如一本博大精深的名著,让你一时半会难以说清看懂。大自然的印象深藏在我的脑海之中,轻轻触碰记忆之壁,记忆的涟漪就会逐渐溅起,眼前就会出现一张张精彩绝伦画面,恍惚间,幡然醒悟:父母之爱诠释之下的字如其人一文,便是我这位年岁大出道晚的老者一孔之见。

2023年4月16日

(作者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读者感言——

从一篇好文章巜母亲字与其人》中,能知道你的母亲是能干要强的一位伟大女性。你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儿子。为幸福一家人点赞,鼓掌!为你有一位优秀的老母亲而高兴。

大学同学 崔根锁

由衷的赞美曹叔老母亲!竖起大拇指点赞!有这样优秀的母亲熏陶,必然有曹叔的最美老干部!

邻居 蒋永胜

职业母亲比男性更努力进取,在工作中踏实、勤劳、热忱、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经营好自已的幸福家庭。母親劳累一生从不怨言,老来仍受敬重还是全国《在党五十年》标兵,享受着全家五代人的爱戴。愿老母身体康健、笑口常开!

同学 高凤

▲年轻母亲和她的三个娃

更多阅读:

我的祖源(一)

我的祖源(二)

我的祖源(三)

我的六十载耕耘叙事

一路芳华一路歌

我自故乡来 本是同根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