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文《辩道论》原文及译文|曹植

 风都居客 2024-05-12 发布于湖南

诸子界 2024-05-11 00:01 广东

辩道论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编写《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时,加入了这样一段注解:

“东阿王作辩道论曰:……”

曹植在《辨道论》说:
“夫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云:傅说上为辰尾宿;岁星降下为东方朔;淮南王安诛于淮南,而谓之获道轻举;钩戈(应为“弋”)死于云阳,而谓之尸解柩空。其为虚妄甚矣哉!”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同道士们的交往。曹植为此专门写了一篇《七启》,尽力劝告那些隐居在激水高岑、洞壑芳林之中、“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的道士出山帮助思贤若渴的“圣宰”来治理天下。
当这些道士、方士到了邺下以后,曹植对他们的宗教鬼语予以讥刺。
图片
【水平所限,左拼右凑,凑合着看哈】
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言傅说上为辰尾宿,岁星降下为东方朔。
淮南王安诛于淮南,而谓之获道轻举。钩弋死于云阳,而谓之尸逝柩空。
其为虚妄,甚矣哉!

神道相关的书籍说:殷商贤臣傅说是二十八宿之一尾宿的星官,西汉贤士东方朔是木星下凡;淮南王刘安在淮南自杀,说他得道升天;钩弋夫人死于云阳宫,说她尸体消失、棺材里什么都没有。这真是虚妄至极!


中兴笃论之士有桓君山者,其所著述多善。
刘子骏尝问言:「人诚能抑嗜欲,阖耳目,可不衰竭乎?」
时庭下有一老榆,君山指而谓曰:「此树无情欲可忍,无耳目可阖,然犹枯槁腐朽,而子骏乃言可不衰竭,非谈也。」

认定汉可以中兴的桓君山,有很多不错的著作。刘子骏曾问他:“人如果真的做到抑制欲望,闭塞耳目,可以不衰老吗?”

当时庭院里有一棵老榆树,君山同学指着树说:“这棵树没有欲望需要抑制,也没有耳目需要闭塞,却依然枯槁腐朽。子骏问能否不衰老的话,是挺扯蛋的。”(怎么可能不衰老呢?)

君山援榆喻之,未是也。何者?(注:此下有脱文)
余前为王莽典乐大夫,《乐记》云:「文帝得魏文侯乐人窦公,年百八十,两目盲,帝奇而问之,何所施行。
对曰:『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事,教臣鼓琴。臣不能导引,不知寿得何力。」

君山同学拿榆树来比喻,却不一定真这么认为。怎么说?(有些文字遗失不见了)

我以前是王莽的典乐大夫。《乐记》说:汉文帝得到战国时期魏文侯的乐师窦公,年一百八十岁,双目俱盲。文帝惊奇地问他:怎么做到的这样长寿?窦公回答说:“我十三岁就失明了,父母伤心我做不了事,就教我弹琴。我并不会导引这样的养生之法,不知道靠什么长寿的。”


君山论之曰:「颇得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之助也。」
先难子骏,以内视无益;退论窦公,便以不外鉴证之,吾未见其定论也。
君山又曰:「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君山评论说:“不少是从小失明,以灭动心,情不外露的功劳。”

先前非难子骏,说灭心内视没有用;转头评论窦公,又说是情不外露的正面明证,我看不到他的定论。

君山又说:“有个方术之士叫董仲君的,因罪入狱,假死,数天后,眼睛下陷,爬出虫子,死而复生,这番之后,居然又死了。”

生之必死,君子所达,夫何喻乎?
夫至神不过天地,不能使蛰虫夏潜,震雷冬发,时变则物动,气移而事应。彼仲君者,乃能藏其气,尸其体,烂其肤,出其虫,无乃大怪乎?

有生必然有死,大家都知道,还要解释吗?再不可思议的事物,也比不过天地,天地却不能使冬眠的虫子在夏天入睡,不能使轰鸣的雷声在冬天作响,季节改变则生灵发生动作,气候转移则相应的现象也要变化。那个名叫仲君的,竟然能藏起呼吸、尸化身体、让皮肤溃烂、爬出虫子,只怕是大怪事吧?

图片

网上普遍发布版本↘️: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郤(音同“西”)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

世间有些方术之士,我父王(曹操)把他们都请来了。从甘陵来了一位叫甘始的,庐江来了一位叫左慈的,阳城来了一位叫郤俭的。甘始会“行气导引”(气功养生法),左慈懂得“房中之术”(男女房事结合气功的养生法),郤俭擅长“辟谷”(断食结合气功的养生法),都号称自己有三百岁。

卒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音同“鬼”)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于海岛,释金辂(音同“路”)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美飞龙哉?

之所以让他们集结于魏国,实在是怕这一类人,勾结一些奸佞坏人来欺骗大众,搞一些妖孽的勾当来蛊惑百姓。总不见得是为了去瀛洲看神仙,去海岛上求安生,放开金属车辆去腾云驾雾,舍弃拉车的六匹骏马去喜欢飞龙吧?

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然始等知上遇之有恒,奉不过于员吏,赏不加于无功,海岛难得而游,六黻(音同“服”)难得而佩,终不敢进虚诞之言,出非常之语。

咱父王、太子、还有我的这些兄弟们,都觉得挺可笑的,并不相信这些。

不过,甘始他们也都知道我父王一贯的行事风格。发放俸禄也就是对于官员,无功亦不会行赏,很少去海岛游玩,也很难得佩戴有刺绣的配饰。所以,当着我父王的面,他们始终也没敢说啥玄幻荒诞的、出格的话语来。

余甞(尝)试郤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如是。然不必益寿,可以疗疾而不惮饥馑焉。


左慈善修房内之术,差可终命,然自非有志至精,莫能行也。

我曾经尝试让郤俭辟谷一百天,并亲自和他住在一起,我看他的确行动起居都挺正常的。一般人七天不吃东西就饿死了,而郤俭却能这样。不过这种做法不见得能够延年益寿,用来治疗疾病或者训练抵御饥荒还不错。

左慈善于修炼房中之术,这个倒勉强可以养生。不过我并不想钻研这个东西,所以没有去实践。


甘始者,老而有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

然始辞繁寡实,颇有怪言。余尝辟左右,独与之谈,问其所行。温颜以诱之,美辞以导之。

甘始这个人,年纪不小,但脸看上去很年轻。不少术士都拜在他的门下。

然而这个郤俭编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并不实在,而且怪话连篇。我曾经屏退左右,与他单独交谈,询问他的经历。我和颜悦色地引诱他,好言好语地引导他。

始语余:

“吾本师姓韩字世雄,尝与师于南海作金,前后数四,投数万斤金于海。”

又言:

“诸梁时,西域胡来献香罽(音同“寄”)、腰带、割玉刀,时悔不取也。”

他才对我说道:

“我的老师姓韩字世雄。我曾经和老师去南海炼金,前后好多次,几万斤金子都扔到海里去了。”

又说:

“还有一次,西域的胡人拿来华丽的毛毡、腰带、割玉宝刀,真后悔当时没收下。”

又言:

“车师之西国。儿生,擘(“bò”)背出脾,欲其食少而弩行也。”

又言:

“取鲤鱼五寸一双,合其一煑(“煮”)药。俱投沸膏中,有药者奋尾鼓鳃,游行沈浮,有若处渊,其一者已熟而可啖。”

还说:

“西域有个车师国。生了孩子,会把背剖开取出脾脏,希望他以后少吃东西多做事。”

还说:

“拿两条五寸长的鲤鱼,其中一条放在一种药里煮。然后再将两条鱼同时投入滚开的油里面,有药的那条奋力摆尾鼓腮,上下游动,就像在湖里一样。而另一条已经煮熟了可以吃了。”

余时问:“言率可试不?”

言:“是药去此逾万里,当出塞;始不自行不能得也。”

我立即问到:“你说的这个能试验么?”

他说:“这药距离这边过万里,应该是要到境外了。必须要我亲自去才能弄到。”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始若遭秦始皇、汉武帝,则复为徐巿、栾大之徒也。

桀、纣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而等伪,乃如此邪?

他所说的不止这些,实在难以全部写下来,所以粗略举出其中一些巨怪的。要是让他遇到秦始皇、汉武帝,那估计就是第二个徐福、栾大了。

夏桀和商纣时代不同却恶名相当,奸人处在不同时代却一样虚伪,都是这样邪门的么?

结尾部分
又世虚然有仙人之说。
仙人者,倘猱猿之属与,世人得道,化为仙人乎?
夫雉入海为蛤,燕入海为蜃。当其徘徊其翼,差池其羽,犹自识也。
忽然自投,神化体变,乃更与鼋鳖为群,岂复自识翔林薄巢垣屋之娱乎?

世上平白无故的又有神仙之说。

仙人,也许和猿猴那样,世人得道能变化成仙人吗?

野鸡投海变化为蛤蟆,燕子投海变化为蜃龙,它们挥舞翅膀、错落羽毛时,还知道自己是谁。

一下子投进海中,神识和形体发生变化,竟然变得与龟鳖为伍,难道还知道翱翔林间、在屋檐下筑巢的快乐吗?

牛哀病而为虎,逢其兄而噬之,若此者何贵于变化邪?

牛肯定为自己化作老虎而悲哀,觉得自己有病,(因为)遇到自家牛哥便吃掉,如果是这样,“变化”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夫帝者,位殊万国,富有天下,威尊彰明,齐光日月。宫殿阙庭,焜耀紫微,何顾乎王母之宫,昆仑之域哉?
夫三鸟被致,不如百官之美也;素女常娥,不若椒房之丽也;云衣雨裳,不若黼黻之饰也;驾螭载霓,不若乘舆之盛也;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做皇帝的,地位凌驾于大大小小的王,拥有整个天下,威严尊贵何其显达得意,与日月齐光。宫殿朝庭,耀眼如紫微星,哪里还会看王母娘娘的房子、巍峨的昆仑大地一眼呢?

祥瑞之三足金乌到手,也比不上百官朝拜的美好。素女嫦娥这样的女神,比不上椒房后宫佳丽的漂亮。就算是用云用羽做的衣裳,比不上绣有华美花纹的官礼服。乘龙穿云,也比不上天子车马的豪华阵容。琼与玉的精华,也比不上洁净的玉圭。

而顾为匹夫所罔,纳虚妄之辞,信眩惑之说。隆礼以招弗臣,倾产以供虚求。
散王爵以荣之,清闲馆以居之,经年累稔终无一验。或没于沙丘,或崩于五柞。临时虽复诛其身,灭其族,纷然足为天下一笑矣。

而被庸人欺骗,采纳虚妄的言辞,信奉蛊惑的言论,用隆重的礼节招待不匹配的臣子,倾尽物产去追捧虚幻的追求,散尽王爵用来给他们增加荣誉,清空馆居用来让他们安住,经年累月,一句应验的都没有,要么像秦始皇那样死于沙丘宫,要么像汉武帝那样死于五柞宫,到这时虽然又把这些方士诛身灭族,却已经议论纷纷,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若夫玄黄所以娱目,铿锵所以耸耳,媛妃所以绍先,刍豢所以悦口也。何必甘无味之味,听无声之乐,观无采之色也。
然寿命长短,骨体强劣,各有人焉。善养者终之,功扰者半之,虚用者夭之,其斯之谓矣。

彩色的织物可以愉悦眼目,铿锵的乐声可以吸引人的耳朵,婚配美女可以延续宗族,豢养牛羊牲畜可以丰富口舌。为什么要喜欢没有味道的味道,听没有声音的音乐,观看没有色彩的颜色呢?

而寿命的长短,身体的强健或优劣,各人不同。善于养护的人终享天年,操劳不得歇息的人命半而死,身体虚弱的人早早夭亡,就是这样呀!

(《博物志》,《后汉·甘始传》注,《魏志·华佗传》注,《艺文类聚》七十八,《御览》三百七十六,又八百十一,又《辨正论》,《广弘明集》,《集古今佛道论衡实录》一)
附《博物志·卷五·方士》
【原文】
  魏武帝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四方之术士,如左元放、华佗之徒,无不毕至。
  【译文】
  魏武帝喜好养生之道,又懂得医方药物,他征召延请了四方的术士,如左慈、华佗一班人,全都汇聚到他门下。
  【原文】
  魏王所集方士名:
  上党王真、陇西封君达、甘陵甘始、鲁女生、谯国华佗字元化、东郭延年、唐霅、冷寿光、河南卜式、张貂、蓟子训、汝南费长房、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赵圣卿、阳城却俭字孟节、卢江左慈字元放。
  右十六人,魏文帝、东阿王、仲长统所说,皆能断谷不食,分形隐没,出入不由门户。左慈能变形,幻人视听,厌刻鬼魅,皆此类也。《周礼》所谓怪民,《王制》称挟左道者也。

  【译文】
  魏王所收集的方士名单如下:
  上党人王真、陇西人封君达
  甘陵人甘始、鲁女生
  憔郡人华佗(字元化)、东郭延年
  唐霅、冷寿光
  河南人卜式、张貂、蓟子训
       汝南人费长房、
  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人赵圣卿
  阳城人郑俭(字孟节)庐江人左慈(字元放)
  以上十六个人,据魏文帝、东阿王和仲长统所说,都能因求仙而断除五谷不吃,且能分身藏匿,不从门户进出。左慈能变化形体,迷惑他人的视觉听觉,又能镇服驱赶妖魔鬼怪,其他人也都有这一类本事。这些人就是《周礼》上所说的狂怪特异的人,《礼记·王制》里所称的操邪门旁道的人。
  【原文】
  魏时方士,甘陵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㕁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善辟谷不食,悉号二百岁人。凡如此之徒,武帝皆集之于魏,不使游散。甘始老而少容,曹子建密问其所行,始言本师姓韩字世雄,尝与师于南海作金,投数万斤于海。又取鲤鱼一双,鲤游行沉浮,有若处渊,其与药者已熟而食。言此药去此逾远万里,已不可行,不能得也。
  【译文】
  魏时的方士,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俭。甘始能吐纳运气,行活动筋骨关节的导引术;左慈通晓房中与女人交合养生保气的方术;郄俭则善于通过不食五谷来修炼身性。他们都号称是活到三百岁的人。凡是这一类的高明方士,魏武帝都把他们邀集到魏国,不让他们周游四方,散居各地。甘始虽至老年,却仍保持年轻人的仪容。曹植曾私下里询问他行的什么道,甘始说:我的师傅姓韩字世雄,我曾和他一起在南海炼金,把好几万斤扔进了大海。又曾从河里打捞起两条鲤鱼,在其中的一条鱼身上涂上一种药,然后把两条鱼都丢进沸滚的油里。涂有药的那一条摇着尾鼓着鳃,在沸油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或沉或浮,好似处在深渊里一样,另一条没涂药的却已经被煮熟可以吃了。甘始又说这种药的产地离这儿有一万多里远,如果我不亲自前往,是得不到这种药物的。
  【原文】
  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与养性法,即可仿用。大略云:“体欲常少,劳无过虚,食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泄泻,秋冬闭藏。”详别篇。武帝行之有效。
  【译文】
  皇甫隆遇见青牛道士封君达,觉得他论养生的方法值得仿效施用,其大体内容是:“身体要常活动,饮食要常少量,活动不要过度劳累,节食不要导致过度空虚。抛开肥腻肉食,节制酸咸食品,减少杂念忧思,捐弃喜怒感情,排除追名逐利念头,谨慎对待房事。春夏两季注意清泻邪火,秋冬两季注意闭门掩藏。”详细内容见于别篇。魏武帝采用了这种养生方法,有效果。
  【原文】
  文帝《典论》曰:陈思王曹植《辩道论》云:世有方士,吾王悉招至之: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却俭。始能行气,俭善辟谷,悉号二百岁人。自王与太子及余之兄弟,咸以为调笑,不全信之。然尝试却俭辟谷百日,犹与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能如是。左慈修房中之术,善可以终命,然非有至情,莫能行也。甘始老而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王使却孟节主领诸人。
  【译文】
  魏文帝《典论》引陈思王曹植的《辩道论》说:世间有方士,我们魏王把他们全都征召到身边,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俭。甘始能吐纳运气,行活动筋骨的导引术;左慈通晓房中与女人交合、养生保气的方术;郑俭善于通过不食五谷来修炼,他们都号称是活到三百岁的人。从父王、太子直到我的兄弟起先都拿他们的做法作为笑料,将信将疑。但是我曾经试过郄俭,他断绝谷食一百天,我亲自同他朝夕相处,却见他走路、举止与原先并没有什么两样。人不吃饭七天就会死,可郄俭却能做到这样。左慈修炼房中术,尚可由此而享尽天年,但如果没有极其精诚纯一的志向是做不到的。甘始年纪虽老,却依然保持年轻人的风采。自从众多方士都来归附之后,父王就让郄俭统领这帮人。
  【原文】
  近魏明帝时,河东有焦生者,裸而不衣,处火不燋,入水不冻。杜恕为太守,亲所呼见,皆有实事。
  【译文】
  近世魏明帝的时候,河东郡有位姓焦的隐士,光着身子不穿衣,在火里烧不焦,在水里冻不坏。杜想当太守时,曾亲自迎他来见面,传闻的都是事实。
  【原文】
  颍川陈元方、韩元长,时之通才者。所以并信有仙者,其父时所传闻。河南密县有成公,其人出行,不知所至,复来还,语其家云:“我得仙。”因与家人辞诀而去,其步渐高,良久乃没而不见。至今密县传其仙去。二君以信有仙,盖由此也。
  【译文】
  颖川人陈纪和韩融都是东汉时博学多才的人,他们之所以会相信有神仙,是因为听了父辈的传闻。河南郡密县有个叫上成公的人,他离家出走,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哪儿',后来他又折回来,告诉家里人说:“我已经得了成仙之道了”。于是与家人辞别而去。他的脚步渐往高处迈,许久,便隐没而看不见踪影了。至今密县还流传着他成仙而去的故事。陈韩两位所以相信有神仙,大概是这个缘故。
  【原文】
  桓谭《新论》说方士有董仲君,罪系狱,佯死,臭自陷出,既而复生。
  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太阴之草,名曰钩吻,不可食,入口立死。人信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不亦惑乎?”

  【译文】
  桓谭《新论》上说,有个方士叫董仲君,因犯了罪而囚禁在监牢里,他假装死去,尸体腐烂发臭,过了几天眼窝深陷蛆虫爬出,这以后他又复活了。
  黄帝问他的臣子天老说:“天地所生的物类,难道有使人吃了不死的东西吗?”天老说:“阳气极盛的草,名叫黄精,服用它可以长生;阴气极盛的草,名叫钩吻,不能吃,一到嘴里立刻就会死。人们相信钩吻草能毒死人,却不相信黄精草能使人延年益寿,这不是太糊涂了吗?”
附录

曹魏太和三年(229年),三十八岁的曹植封于东阿。所以此处东阿王即曹植。又因文中出现太子一说,鉴于曹丕是曹魏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魏王世子,且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此可推测此文应写于他二十七八岁时。

此文以优美的文笔探讨了神仙之道,表达了对修道的不认同,并作出了大量例证。如其一贯的做事风格,还是相当务实的。

此《辩道论》另有长文版本,最早见刊于隋唐时期僧人法琳(572~640年)所撰的《辩正论》一书中。其年代较陈寿著《三国志》之年代,距离当时远矣,且重复之处亦多有删改,殊不可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