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单德强:重温家乡烟火

 新用户89134deQ 2024-05-12 发布于湖南


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重温家乡烟火

文/单德强
其实我本不该用老家这个词,因为我是农民,农民就该老守田园,哪里有老家一说。不过庆幸的是,我是新时代的农民,在外谋生而且在外定居,农村家园叫老家就顺理成章了。
二十几岁背井离乡,从一个亲自种地的农民变成了拥有土地却不再亲自耕种的人,当时的我欣喜若狂。我也非常鄙夷种地的,也因此忘记了土地,甚至想脱离土地,也十分厌弃土地,好像是太空人一样。在一次大言不惭的高中课上,学生回答我的提问时,他说八月杏花开,我愕然了!从此开始反思,离开土地就等于没了躯体。
老家,老家的土地,老家土地上的五谷杂粮和瓜果梨桃开始让我怀念,也让我有了再次亲近土地的渴望。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屋苦涩的井水……”是啊,农村老家炊烟弥漫、犬吠鸡鸣,雨天泥泞路,晴天土灰尘,还有粗俗的农村话,但亲切。把关于家乡的记忆都拾掇出来,有时放在梦里,有时放在纸上,有时放在嘴上,总之我的周围都是家乡的记忆,这种状态舒心暖心。
在记忆的唆使下,去年大兴土木。老房子旧貌换新颜,老院子不再乱七八糟,最让我宽慰的是我那群牛有了别墅式新家,冬天不惧雪寒,夏天不怕风雨。按照我的意图把我的小院弄得挺有年代感的。今年开春又给院子和房子擦烟抹粉,有徽派意味,灰白相间。
八十多的老父亲说我能折腾。说实话我也真挺能折腾的。今春,在三年前的树园里补栽了10株丁香、2株暴马丁香、10株美国枫、1株三季红枫、5株红豆杉。院里没硬化的园子里种了牡丹、芍药和十来种草花。院子东侧墙根下栽了100棵月季花。最让我满意的是门楼。我家东开门,请书法家、篆刻家赵静良先生写刻了“紫气东升”牌匾和一副“行善积德家风久,读书写诗寄世长。”的对联。我的这些做法在屯邻眼睛里就是折腾嘚瑟。
原本懒惰的我,二八月庄稼汉变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手。每隔三五天回农村。进屋就是拖地擦墙壁、净玻璃,出外浇花树、除杂草、归整院里院外垃圾。收拾完人的生活环境再收拾牛的生活环境,清牛粪、洗牛槽。这通活下来腰酸背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我却乐此不疲。今年又突发奇想——种玉米。我想踏踏实实地做把农民。牛粪就派上用场了。一坑一粒玉米种,用脚踢土埋坑。鞋里有了土,手指甲里也有了土,衣服、头发也都有了土,成了土人。土人是对的,因为土给了我衣食住行。劳作间,不放过地头地脑的野蒜、野菜和鲜嫩的杨树叶,这可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戴上掸去尘土的草帽,拿上一根竹竿,挽起裤腿和袖口,哄着家养的大鹅,走向六股河。春江水暖,绿草茵茵,野鸭、各种水鸟,有的在蓝天白云下,有的在微波碧水上。薅一片草叶,含在嘴里。卧躺在柔软的白沙上,晒一晒暖阳。打个哈欠,伸个懒腰,那感觉甭提多美了。
红日西坠,搬出活动锅灶。摆好桌椅板凳等相关物资。红红的灶膛火,沸腾的锅内炖菜,那香味伴着风回璇在小院上空,惹来邻居们的赞叹。一家人围桌而坐,吃着菜喝着五十度大老散,踏实幸福快乐开心。饭后靠树而坐,望着火烧云的千姿百态,是美的享受。突然一声“回家吃饭了”飘荡在小村上空,让乡村的烟火味更浓了。
夜里,小村子的那几盏路灯亮了。三三两两的孩子追逐打闹。和我儿时比,他们文明多了、干净多了、安全多了,人的数量少多了。转悠在小院的前后,听风与花草树木对话,数着数也数不过来的星星,不管怎样,我都是重温了泥土的芳香,找到了烟火气息。

责任编辑:诸纪红

终审编辑:谢展南

排版编辑:闵  晶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策划运营   陈小平
主   编 丁  村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
平台执行主编    第一流(兼诗歌组组长)
期刊执行主编    施静云(兼散文组组长)
期刊编辑部主   任  刘燕宏
平台编辑副主任  赵  成
排版工作室主   任  东  风 破
               副主任  余  萍
小说组组长  金莲玉

编 委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皇    甫   潘政祥   
            袁晓燕   姜盛武   林晚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