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第一人——江门陈白沙祠

 访古游记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陈白沙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为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何维柏、新会知县袁奎等人为纪念理学家陈白沙捐资所建陈白沙(1428-1500),名献章,生于广东新会都会村,后居白沙村,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岭南地区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世人尊称白沙先生。2019年,陈白沙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白沙祠

国保碑

明弘治十三年(1500),陈白沙逝世。万历十二年(1584),其故居残破,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何维柏、新会知县袁奎等人在故居的基础上建祠纪念。祠堂为四合院式布局,坐西北向东南,占地960平方米,主体建筑四进深。从祠堂门进入,依次有贞节牌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和碧玉楼。其后,崇祯十三年(1640)、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嘉庆十一年(1806)曾多次修建。1983年,修复扩建为陈白沙纪念馆。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为一座四柱三楼三间、进深两间的木石结构牌楼,为广东仅存的两座同类型明代木牌坊之一(相关阅读:东莞进士牌坊)。白沙先生是遗腹子,其母林氏终生守节。明成化十三年(1477),朝廷为旌表林氏的贞节事迹而立此牌坊,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修。贞节牌坊结构精美,四根中柱用整根红木造成,八根檐柱为八边形石柱。明楼为布瓦庑殿顶,次楼为布瓦歇山顶,明楼和次楼均饰有如意斗拱,正脊饰有夔龙和宝顶。

“圣旨”与“贞洁”匾

牌坊正面有“圣旨”匾额,下部有横额“贞节”二字,为白沙先生门人湛若水所书,两侧写有建坊人题名,上款“特旨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华盖殿大学士文恭公门人梁储、赐进士资政大夫吏礼兵三部尚书文恭公门人湛若水为特旨授翰林院检讨从祀文庙文恭公先生陈献章□旨旌表贞节母林氏夫人题”,下款“□会知县熊维镗、儒学署教谕事举人刘士□、训 邓观政 翟阿斗、经学黄□书、万历三十九年岁次辛亥仲冬吉旦立”。
“母节子贤”匾
牌坊背面有“母节子贒”横匾,“贒”字同“贤”,由“臣、忠、贝”三字组成,取“忠臣为国之瑰宝,即为贤人”之意。
牌坊次间
牌坊侧面
贞节牌坊最早诏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现在的规模,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后建成的。时在陈白沙祠落成后27年,牌坊与祠堂同处一个中轴线上,互相辉映,浑然成一个整体。
春阳堂
春阳堂是陈白沙祠的大门,是为纪念陈献章以其生前读书和讲学的处所“春阳台”而命名的。堂宽15.46米,深7.28米,建筑面积为112.55平方米。屋梁上刻有人物、花果、龙凤等多种图案。整个檐廊结构严谨,布局和谐,装饰精细,风格庄重,艺术优雅,为江门绝无仅有的古建筑。堂的大门宽4.1米,高3米,共四扇平板门,中部的两扇大门绘有门神。
大门
木雕梁架
堂门上有匾额,书“圣代真儒”四字。匾额两侧书有立匾人官职、姓名,及立匾、重修时间。上款“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尧诲、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巡抚广东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郭应聘、赐进士第知新会县事袁奎、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张镜心、钦命巡抚广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纪录十六次范时崇、文林郎知新会县事顾嗣协”。下款“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季秋吉旦立、崇祯十三年岁次庚辰仲秋吉旦重修、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仲秋吉旦重修、嘉庆十一年岁次丙寅仲秋吉旦重修”。
“圣代真儒”匾
春阳堂两侧各开有一座砖砌拱门,拱门上各有红砂岩石匾一块,左侧为“鸢飞”,右侧为“鱼跃”。

祠边门

春阳堂门前立有《嘉会楼记》碑,记载了明弘治年间时任广东巡按史的熊成章因敬重陈白沙先生,为其建嘉会楼用于会友。虽然陈白沙先生坚辞好意,但嘉会楼仍然建立起来。这块石碑原立于嘉会楼前,民国九年(1920)迁移至祠堂前。

《嘉会楼记》碑

进入春阳堂大门,迎面是四扇屏风门,门上绘有“梅兰竹菊、游鱼、鸟”等图案。屏风两侧的柱子上悬挂有一幅楹联:“学唱白沙主静一生周茂叔,入眠碧玉吟诗千首邵尧夫”。门上悬挂有“江门正派”、“先贤陈白沙先生祠”两块木匾。

屏风门
春阳堂背面
春阳堂后是贞节堂,贞节堂以纪念陈献章母亲的贞节而命名,为祭祀陈献章父母之所。屋正脊饰有仰连状承托火焰形宝珠的陶塑,两端饰有鳌鱼陶塑的吻兽。堂面宽13.83米,进深9.27米,建筑面积为128.2平方米。该堂次间后有两侧卷顶门:左门曰“主静”,右门曰“致虚”。明间后有6扇抹头造型组成的后中门。贞节堂的柱础、金柱保存明代的造型,其余架构为清代维修时的建筑装修。“贞节堂”木匾为陈白沙的老师吴康斋所书。

贞节堂

贞节堂前建有两廊,左廊下立有两块石碑,一块为陈献章手书“敬义”碑,上款:“成化辛丑夏五月知县丁积命工勒石”,下款“陈献章书”。另一块为“圣谕”碑,全文“尔俸尔禄 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亲撰的《颁令箴》。

侧廊
“敬义”碑

“圣谕”碑

贞节堂后是崇正堂,为祭祀陈献章之所。堂的总体结构与贞节堂基本相同。该堂所有的柱均为木质,梁架为双步梁结构。堂的明间悬挂“崇正堂”匾额,该匾为何维柏所书。前有“人在蓬莱第一峰”、“圣道南宗”匾。次间悬挂“道宗濂洛”和“学宗洙泗”匾。堂内木刻楹联:“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为明万历二年(1574)朝廷的赐额。

崇正堂

崇正堂内景
该堂明间后设置神龛,为木质结构,前面雕有花卉图案。神龛有须弥座,为砖石结构。龛内置有陈献章泥塑坐像,坐像高1.5米;像前置灵牌,刻阳文。“明徵授翰林院检讨理学名臣从祀文庙讳献章谥文恭石斋陈公位”。坐像两旁各有一灵牌,皆刻阳文,左灵牌为“明儒文恭公元配张氏夫人位”,右灵牌为“明儒文恭公继配罗氏夫人位”。

陈献章像及牌位

崇正堂后建有碧玉楼,原为陈献章的故居,因当年重获祖传碧玉而建楼志庆,是陈献章珍藏祖传碧玉及奉养母亲之所。陈献章逝世后,因年久失修,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重修扩建,并在楼前建陈白沙祠,与之成为一体。楼高二层,通面宽14.34米,进深12.24米,占地面积为175.5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1.04平方米。楼首层的柱及柱础均为花岗岩石。楼门由6扇六抹头造型的单门组成。明间置有神龛,龛前面镂雕花卉图案;龛内置有陈献章的祖先及其长兄的灵牌。二层楼面、檐廊和楼梯原为木板结构,1983年维修时改为混凝土。楼的结构除二楼的金柱柱础保留明代的特征外,其余为清代维修后的建筑装修。“碧玉楼”牌匾据传为陈白沙衣钵传人湛若水所书。

碧玉楼仰视
门前台阶

碧玉楼侧面

“碧玉楼”匾

陈白沙祠后有陈白沙父母的合葬墓,墓为圆形,花岗岩石条砌筑。墓碑上书“皇明处士乐芸陈先生 室林节妇合葬墓”,上款“弘治丁巳冬十二月甲午立石”,下款“赐翰林院检讨陈献章力疾书”。

陈献章父母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